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态环境教育幼儿和谐发展》课题报告论文

《生态环境教育幼儿和谐发展》课题报告论文

《生态环境教育与幼儿和谐发展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在学龄前幼儿中开展生态环境教育,是近几年才开始进行研究与探索的课题,在此领域幼儿园对幼儿开展此项教育,国内学前教育界中也属于在探讨和研究的过程当中。《新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培养孩子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美好情感,具有初步的环保意识。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经常可以看到幼儿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破坏草坪、随便摘花等与生态环境教育相悖的举动,生态环境教育成了一种形式教育、口头教育。对于学龄前的幼儿来说,生态教育并不意味着我们要让他们知道“白色污染”、“酸雨”、“可怕的沙尘暴”、“水土流失洪涝灾害”等等这些复杂难懂的学术名词,而应该从幼儿身边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入手,让幼儿从感性的认识和自身生活中积极、轻松、自然的接受教育,使他们在自己的亲身体验中萌发生态环境意识,从而转化成自觉的环保行为。因此,本研究尝试通过幼儿园生态环境创设以及家园联系等方式探索幼儿园开展生态

环境教育的有效途径。

二、研究的意义幼儿生态教育的根本意义,在于萌发幼儿的感性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自然观。有位生态家曾经说过,生态学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哲学。对幼儿开展生态环境教育的目的,一方面教育和给予幼儿一个基本的观点——生态学观点。引导幼儿有一种生态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对于他(她)将来走向社会处理更重要更复杂的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对幼儿在成长过程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