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市辅读学校实用数学课程指导纲要

上海市辅读学校实用数学课程指导纲要

上海市辅读学校实用数学课程指导纲要
上海市辅读学校实用数学课程指导纲要

上海市辅读学校实用数学课程指导纲要

(征求意见稿)

一、导言

1、课程定位

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它可以为人们提供探索周围环境的手段和方法。数学是每个儿童应该学习的一门课程,包括智力落后儿童。

实用数学课程是上海市辅读学校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之一,也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学生通过学习实用数学,初步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计算技能和方法,形成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课程理念

(1)培养学生基本的数学能力,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实用数学课程关注学生基本数学能力,引导他们认识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体验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和方法,促进基本数学素养的形成。

(2)强调课程的实用性和功能性

实用数学课程坚持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手段的实用性和功能性,强调与学生日常生活经验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遵循数学教育规律和特点,关注学生的不同需要

实用数学课程应遵循数学教育规律和特点,同时考虑学生的不同需要,提供具有差别性和多样性的课程设计,使课程适用于所有学生。

(4)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验

实用数学课程应重视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教授,并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尊重其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5)注重各种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

实用数学课程应注重各种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重视教具、学具的开发和使用,有效利用各种社区资源和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3、设计思路

(1)课程设计思路

根据《上海市辅读学校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本《纲要》对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内容进行整体设计,提出低、中、高三个年段的学习目标和要求:

低年级:一至三年级;

中年级:四至六年级;

高年级:七至九年级。

(2)课程纲要设计思路

本《纲要》分为导言、课程目标、课程设置、内容与要求、课程实施五个部分。

“导言”部分明确了本课程的定位,阐述了课程的理念,并说明了课程的设计思路。

“课程目标”部分从总目标、阶段目标两个角度说明了本课程的目标。阶段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整体设计。

“内容与要求”部分包括“数前概念”、“图形与几何”、“数与运算”、“钱币与时间”等四个部分,内容安排注重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由易到难,螺旋上升。每个学段的课程目标和要求为弹性设计,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作相应的调整。

“课程实施”部分从教材编写、教学活动、学习评价、保障措施四个角度提出建议,为学校和教师提供指导。

二、课程目标

1、总目标

辅读学校实用数学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基本的数学能力,能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的趣味性,获得积极的情感,初步形成对数学的正确认识。

(1)具有适应未来生活的数学基本知识和技能。

(2)初步了解数学的思维方法,形成基本的数学能力。能够运用数学的思维方法尝试去观察、分析生活中的简单事物,解决所遇到的简单问题。

(3)初步了解数学对生活的重要性,体验学习数学的趣味性,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体验,形成学习数学的热情、兴趣、自信心和主动性。

2、阶段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一至三年级目标

到三年级结束时达到:

1)知道大小、多少、长短、轻重、高矮的含义,并能对实际物体进行相应的比较。

2)能对实际物体进行图形与形状比较。

3)认识1-20,理解数的含义,会读写,能比较它们的大小,能按照大小进行排序;认识大于、小于、等于符号;知道加、减符号的运算含义;能够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

4)认识面值为10、5、2元的纸币及1元、5角和1角的硬币;能进行10元以内的购物;知道爱惜人民币。

5)能区分上午、下午和晚上;知道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四至六年级目标

到六年级结束时达到:

1)能够根据大小、多少、长短、轻重、高矮进行排序;知道厚薄、快慢、远近的含义,并能根据相应的要求对实际物体进行辨认;知道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概念。

2)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平面图形,能进行命名;能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球体、圆柱体等几何体;知道轴对称图形。

3)能进行2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能根据图示、文字题、应用题题意进行20以内加、减法计算;认识100以内的数,会读写,能比较它们的大小,并按照大小排序;能进行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认识乘法符号,尝试进行表内的乘法计算。

4)认识面值为20元、50元、100元的纸币,并进行兑换;能认识商品标价,知道贵与便宜;初步养成爱惜人民币的习惯。

5)知道一年的天数与月份数,知道一星期有几天及今天是星期几,了解今天、昨天和明天的含义;认识钟面,知道整点、半点、一刻、三刻的含义;知道电子钟,能读出电子钟上显示的时间。

七至九年级目标

到九年级结束时达到:

1)能根据测量结果比较长短、轻重、高矮;能区分厚薄不同的衣物;能根据远近不同进行排序;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概念。

2)知道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平面图形的特征;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球体、圆柱体等几何体;认识轴对称图形;认识直线、弧线、线段,知道长度单位,会使用尺进行测量;知道直角、锐角、钝角;了解长方形、正方形周长、面积的含义,知道它们的单位、计算方法。

3)能进行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能根据图示、文字题、应用题题意进行100以内的加减计算;认识1000以内的数,会读写,能比较它们的

大小,按照大小排序;尝试进行10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能熟练进行表内乘法计算,尝试学习两位数、三位数与一位数的乘法计算;学会运用口诀进行表内除法计算;初步认识小数、百分数。

4)了解生活中的一些价格标示,能进行简单选购;认识分针和时针,能从钟面读出时间,认识12时与24时记时法;认识年历表;知道重量单位,初步学会看秤。

(2)过程与方法

过程经历

通过具体生活中的事物与问题学习数与量、加减法运算、乘除法运算、认识平面图形与几何体,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

在观察、分析、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尝试过程中,积累对数、数的加减法运算、乘除法运算的感性认识,逐渐认识数学的价值。

通过实际的操作,认识图形的特征,体会加减法、乘除法的含义,体验数学的趣味性。

能力培养与方法习得

能够认识生活中所出现的数;在学习数的四则运算中,提高计算的正确性;在学习图形与几何的过程中,建立所学几何图形与实物形状的联想;能够认识钱币,在生活中尝试使用钱币进行简单购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逐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感知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初步了解数学的价值。

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逐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课程设置

1、阶段设置

辅读学校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中、低、高三个学段每个年级都设置数学课程,学校按照课程计划组织学生进行实用数学课程的学习。学校也可以在生活、科普知识或者信息技术等其他课程中拓展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2、课时安排

辅读学校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实用数学”的课时安排建议是:低年级每周至少3个课时,每学年总课时数至少102个课时;中年级每周至少4个课时,每学年总课时数至少136个课时;高年级每周至少5个课时,每学年总课时数至少170个课时。不包括其他共同性课程、选择性课程中所涉及的教学课时以及个别化教学时间。

四、内容与要求

数前概念

图形与几何

数与运算

钱币与时间

五、课程实施

1、教材编写

(1)实用数学教材的编写必须关注课程的目标,选择体现目标的数学活动内容。(2)教材的编写必须体现数学学科的知识体系,强调数学知识的基础性,以最基本的数学知识为主干,由浅入深地展开。

(3)教材内容必须关注功能性与实用性,强调将数学的学科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以便学生更容易学习、掌握,并增加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4)教材内容的选择必须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考虑学生的知识背景,从生活的实际引入数学知识,知道学习数学是日常生活的需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并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5)教材的编写必须体现学生当前和未来生活的需要,具有前瞻性。要强调数学的学科知识与未来学生可能遇到的生活问题结合起来,增强学生未来适应生活的能力,促使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6)教材内容的安排要注重重复性。考虑到辅读学校学生的认知特点----容易遗忘,同一数学学科知识点要在不同年级的教材中进行重复。数学学科知识的安排要由低到高螺旋递进。

(7)教材内容的呈现要有时代气息,体现先进性,并重视各种资源的整合和运用。

(8)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发展需要,每个年级的数学教材要具有一定的弹性。

2、教学活动

(1)教师应考虑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有效地参与到各项数学学习活动中。

(2)教师所选择的数学活动应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认知特点进行建构,以便学生更好地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紧密结合起来。

(3)数学教学应重视多种教学方式的选用,注意板书演示、实物教具的合理运用,有效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方面的教学资源。教学过程应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实践,发展学生的直觉、形象思维,促使他们展开想象,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发展数学能力。

(4)数学教学活动应注意教学语言的简洁明了、正确、规范,促使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要求更加明确,便于掌握数学概念。

(5)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应体现个别化教育原则,并处理好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的关系。在备课、授课、课后辅导等几个环节,教师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数学发展需要,合理组织数学教学活动。

(6)数学教学应体现功能性与实用性,教师应有效利用学校、家庭、社区资源,将课堂延伸至课外与校外,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更好地体会数学的功能,以增加学生数学实践、运用数学知识的机会。

3、学习评价

(1)教师应正确认识数学学习评价的价值和重要性,通过有效的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学习,改进教师教学。。

(2)实用数学的学习评价应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应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提倡动态评价,要对学生某一个数学知识点的学习进行持续不断的评价,引导学生不断达成学习目标。可采用的评价方式有

书面测验、作业、

课堂回答、平时观察等。评价内容包括数学知识点掌握、实际生活中数学知识应用、课内外数学学习态度、学习行为习惯、努力程度等。

(3)实用数学的学习评价应考虑学生原有的数学知识水平以及数学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注重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强调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体验成功的感觉,并形成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4)评价结果的报告可采用通过/不通过+评语或者采取等级制、百分数+评语的方式。对某个数学知识点,可采用通过/不通过的方式进行报告,也可采取等级制或者百分数的方式进行报告;对于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兴趣、主动性、努力程度、学习习惯、态度等,可采取评语的方式进行描述。为发挥评语对数学教学的指导作用,评语中还应描述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所遭遇的困难。(5)实用数学的学习评价以教师评价为主,结合家长评价。在确定教学目标、内容的过程中利用家长提供的信息,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

4、保障措施

(1)教师素养

辅读学校数学教师的素质和水平是实用数学教育成功的关键。他们应全面、系统地掌握数学学科的知识点,在专业上有扎实的功底,对辅读学校学生学习数学的特点及困难有深刻的认识,在教学活动中关注到每个学生的数学发展需要。

辅读学校数学教师应具备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数学教学内容、目标、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的能力,能为每个学生制定个别化的数学教育计划,并具备良好的课堂管理能力,能及时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辅读学校数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高需要教师不断学习。教师可通过积极参与数学教研、课题研究、数学课观摩、与他人研讨交流、进修、培训等方式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加强学校数学教研组的建设是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一种途径。教研组的活动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实用数学的教学水平进行有效监控。(2)学校管理

辅读学校要综合考虑本校的地区特点、办校风格,依据辅读学校数学课程目标,编制适合学校实际的实用数学课程计划。学校也要为实用数学教学创设丰富、生动的物质环境,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师提供数学课程资源,建设数学教学资源库,保障教师进行有效的实用数学教学。

学校可通过提供进修、培训的机会来提高数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也要积极创设与其他学校交流的平台,增进学校之间、教师之间的交流,开拓教师的视野。学校要完善教研制度,通过教研室积极开展教科研,让数学教师真正参与到学校数学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中来,使他们成为数学课程开发的主人,从而发挥教师实施数学课程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学校要积极引导数学教师探索多样化的数学评价方式。要重视对数学教师教育教学行为、态度及工作质量的评价。不仅要考察教师实际数学课堂教学的技能水平、效果,而且还要考察其课堂管理、组织课外活动、参与数学教研活动、家长合作等方面的能力。学校要通过建立完善的教师评价机制,优化教师的整体素质,通过对教师的评价促使教师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反思,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促使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高。

辅读学校实用语文第四册课程纲要

培智学校实用语文二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课程类型: 培智学校必修基础型课程 科目名称:培智学校实用语文 授课对象:天津市和平区培育学校二年级学生(年龄在—岁之间,智商均低于地中、重度智力障碍儿童) 教学材料: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辅读(培智)学校实用语文二年级上册 授课时间:约课时 开发教师: 开发日期:年月日 一、课程目标 、掌握正确地读书姿势、拿笔姿势、写字姿势、基本上学会使用铅笔. 、认识常见地偏旁部首个以上;认识汉字个左右;初步学会看字组词. 、会书写全部偏旁部首以及其中地个左右汉字. 、能听懂普通话,具有初步地听话理解能力,能够重复跟读或朗读、背诵一些及与之生活经验、理解水平相当地短句. 、能够初步建立模仿意识,能够根据提示句型、图画等进行填空造句. 、掌握基本地交流技巧,会使用常用礼貌用语,能用简短地词、句回应他人. 、能理解常见地手势、动作、表情. 二、课程内容与学习资源 、课程内容

2、学习资源: ()教材:《辅读学校教材实用语文第四册》上海教育出版社 ()网络:利用网络资源补充图像、歌曲、视频等学习素材. ()实物:与教材相关地实物. 三、课程实施 (一)识字 、能正确区别一般图形与汉字,并建立汉字符号地概念. 、认识常见地偏旁部首,有能力地同学能够在辅助下找出所学生字中地偏旁部首. 、认识汉字个左右,有能力地同学能够根据提示进行组词. 、具有主动地识字愿望. 、有能力地同学能在课文中找到所认识地字. (二)写字 、学习用铅笔写字,能够用手正确地握笔,培养学生握笔、运笔地能力,养成较好地书写习惯和正确地书写姿势. 、能在辅助下描写笔画、偏旁和汉字个左右. (三)阅读 、养成有序观察图片地阅读习惯. 、看懂常见图形标志、生活用品、日常场所(卫生间、家具、操场等). 、能借助图片认识偏旁、字、词. 、能阅读单幅图,并能在老师地提示下模仿讲述图片大意. 、有看视频或图片地兴趣. 、能正确跟读词语、句子、儿歌. 、有能力地学生可以根据提示进行组词、根据句型进行填空造句、会背诵教材中地儿歌. 、认识逗号、句号、和问号. (四)口语交际 、培养良好地倾听态度和习惯. 、能听懂指令,做出正确地反应. 、能听懂生活中常用地词语和句子. 、能听懂与之生活经验、理解水平相当地儿歌、故事. 、能积极回应他人,对交谈有一定地兴趣. 、会使用礼貌用语. (五)综合实践 、能在老师地指导下观察环境、观察生活. 、认读生字词、描写生字词. 四、课程评价 实用语文教学地评价不以甄别、选拔为目地,因此应着重于对学生日常生活语文技能运用评价. (1)生字认读:结合生活图片,请学生说出与所学生字有关地词语或短句. (2)生活场景对话:利用所学词语或句式,根据生活场景简单表达.运用于生活中. (3)描写、书写生字. (4)课堂回答问题情况:回答次数和回答正确率. (5)家长反馈,日常评价.

简历小升初小升初简历

简历小升初小升初简历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我的自荐 我,```。五年的小学生活培养了我学习的兴趣、活泼开朗的性格和自信勇敢的品质。老师说我是个聪慧能干的男孩;同学们说我是个多才多艺的男孩;家长说我是个懂事乖巧的男孩。我说:我是个快乐阳光的男孩。 我热爱学校,热爱班级,总能认真完成学校和老师交给我的各项任务。五年的小学生活,我没有辜负老师和同学们的期望,担任了班干部和英语课代表,2014年被评为汇师小学“美德少年”,代表学校参加上海电视台“小学生出租车”节目的拍摄。作为校合唱团成员,我和同学们一起代表学校参加徐汇区合唱比赛,获得二等奖的好成绩。 我热爱学习。课堂内外,我的勤奋和努力获得了优异的成绩:2012年“春蕾杯”全国思维邀请赛获上海赛区三年级组三等奖;2013年“春蕾杯”全国思维邀请赛获上海赛区四年级组一等奖;2014年“春蕾杯”全国思维邀请赛获上海赛区五年级组等奖;第五届全国“小博士杯”四年级组思维训练学科能力决赛获二等奖;2012年“春蕾杯”全国英语邀请赛获上海赛区三年级组三等奖;2013年“春蕾杯”全国英语邀请赛获上海赛区四年级组三等奖;2014年“春蕾杯”全国英语邀请赛获上海赛区五年级组等奖;第八届CTVE剑桥杯全国学生能全历奇英语国际大赛获上海赛区决赛第一等级二年级组优胜奖;第九届CTVE剑桥杯全国学生能全历奇英语国际大赛获上海赛区决赛第二等级三年级组优胜奖;第十届CTVE剑桥杯全国学生能全历奇英语国际大赛获上海赛区决赛第二等级三年级组三等奖;第十一届CTVE剑桥杯全国学生能全历奇英语国际大赛获上海赛区决赛第二等级四年级组优胜奖;2012年“春蕾杯”全国阅读邀

最新《上海市中小学体育与健身课程标准(试行稿)》说明

《上海市中小学体育与健身课程标准(试行稿)》说明——在运动中强化课程功能,在兴趣中提高健身效果 (社会版) 体育,是身体运动之称,生命活力之源,强健体魄之方,育人成就之林。 体育课,是学校教育中纵贯学生学习生活最长的一门课程,也是与自然环境、人际接触最为紧密的基础课程,更是激发并保持学生体育与健身兴趣和爱好,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必不可少的启蒙教育。 上海第二期课程教材改革,将体育课程名称由《体育与保健》改为《体育与健身》,凸现了以课程为载体的身体教育,以健身为主线的实践活动,以运动为特点的学习经历,重视课程对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积极作用。 《体育与健身》课程作为《课程方案》提供学生五种学习经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实践“以学生发展为本”、“健身育人”的理念,确保达到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 《体育与健身》课程的改革要点:以健身育人为主旨,集健身、健心、健智和健美为一体,建立充分尊重选择的《体育与健身》课程。 《体育与健身》课程着力实现的六大突破: 一是课程价值上,明确从“竞技体育”全面向“健身体育”转变,以“健康第一”为指向,突破围绕竞技体育和单纯性发展身体素质训练来安排教学的框框,实现课内加强、课外延伸的体育与健身新格局。 二是课程目标上,从立足学科本位目标走向立足学生发展的课程目标,即以学科目标为基点,融入身体发展、知识技能,尤其是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等组成的课程目标,并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现在课程目标之中。 三是课程结构上,从关注课程的实施形态向关注课程功能的方向发展,构建基础型、拓展型和研究型三类功能性课程,形成灵活、开放、可选择的课程体系,使《体育与健身》课程展现横向拓宽、纵向延伸,富有内涵的立体化态势。

普惠英才进修学校

普惠英才进修学校 上海市物理业余学校 2013年暑期班联合招生简章(初中篇) 招生对象:·有志冲刺高中名校·有志中考获得高分 ·有志提高写作水平·成绩良好的学生 招生方式:·学校推荐·个人自荐报名(说明成绩在良好以上) 师资团队:·市、区各名校中经验丰富的一线老师,学科带头人;教学效果显著的教研员;近两年参加市级重要考试命题的资深老师。 教学模式:名师授课 + 答疑辅导 + 作业点评 + 升学指导。

二、教学内容: 新预备、初一写作班进行读写结合的“快乐作文”教学。 新初二、初三语文以中考知识点和能力点为主,除设置与秋季班衔接的授课班级外,亦根据学生需要开设阅读与写作专题班。 新初一、初二、初三年级语文之外的其他学科讲授下学期新知识。 新高一关注初、高中教学及学习方法的不同,关注列入初中“课程标准”而未列入13年“考纲”的知识点。“A班”面向已被市、区重点或普通高中已录取的学生,“B班”面向单科成绩优异或已被“四校”录取的学生。 三、时间与收费 上课时间: 新预备至新初三7月5日左右开班,共15大节课,每节课80分钟。 初高中衔接班7月中旬开班,共15大节课,每节课80分钟。 收费金额:15大节乘以单价。 新预备、新初一每大节80元,每科共15次,收费1200元。 新初二每大节90元,每科共15次,收费1350元。 新初三每大节100元,每科共15次,收费1500元。 新高一每大节90~120元,每科共15次,收费1350~1800元。

五、交通: 地铁2号线、4号线、9号线转6号线(民生路站下)。 公交167、170、522、630、639、731、783、791、794、819、935、961、970、沪合线、隧道三线。

培智实用数学四年级教案

培智实用数学四年级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得数是2的加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加法的含义,并认识符号“+” “=”。 2、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1+1=2表示的含义,会读会写此算式教学重难点: 认识符号“+” “=”;明白1+1=2表示的含义 教具准备: 主题图,课件,加号的图片,等号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 1、教师出示课件,请学生说一说图片上所表示的含义。 2、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并强调重点。 三、讲授新知识 1、教师出示主题图,请学生观察图片上有什么? 2、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图片上有一个宝宝,左手上拿一只气

球,右手上拿一只气球。 3、教师讲解:宝宝左手的气球和右手的气球合在一起就变成2 只气球了,用以下算式来表示。 1+1=2 4、教师带领学生读一读。 5、教师讲解算式的含义,重点讲解“+”“=”的含义。 6、教师出示课件,请学生看图说一说图的含义。 三、小结 四、布置作业 教师指导学生书写加法算式1+1=2。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练一练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会读会写2的分成式和得数是2的加法算式。 2、使学生能根据图写出2的分成和得数是2的加法算式。 教学重难点: 根据图写出算式。 教具准备: 图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 1、教师出示图片,请学生看图填写框子里的内容。 2、学生回答,教师讲解并强调解题过程。 3、教师出示另一张图片,请学生观察。

4、学生回答,教师讲解。 5、教师出示三道题目,请三名学生到前面来练习,其他学生在下面 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三、小结 四、布置作业 教师指导学生书写加法算式1+1=2。

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征求意见稿) 一、导言 (一)课程定位 数学是以现实世界中的数与形为研究对象,在抽象、推理、应用的往复循环中逐步建立起来的一门科学。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数学自身的发展,特别是在与计算机的结合过程中,数学的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拓展。 在人类文明史上,数学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它是其他科学的基础,也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在现代社会中,数学不仅对科学技术的进步仍然发挥着基础理论和基础应用的作用,而且已成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数学又是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已经广泛渗入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社会文化的进步。数学是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必需的工具,数学素养是现代公民必备的素养。 在基础教育阶段,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它对学生的整体发展、长远发展以及当前学习其他课程具有奠基意义,对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推理能力、创造能力以及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等具有独特作用。本课程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促进学生全面、和谐、主动地发展,致力于使每个学生获得必需的、与个性发展相适应的数学,同时得到基本素质的培育和提高。 (二)课程理念 1.正确处理基础与发展的关系 数学课程应根据“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要求,正确处理基础与发展的关系。主要强调: ——不仅要关注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而且要关注数学学习对促进学生基本素质提高的作用,从而为学生走向社会 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还要充分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使学生的数学学 习与其在个性方向上的发展相适应。 ——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批判意识、综合意识和合作意识,注重让学生学习自行获取数学知识的方法,经历将实际问题进行数学抽象、 建模求解和解释的过程,学会自主学习和主动参与数学实践的本领,获 得终身受用的数学基础能力和创造才能。 2.充分关注数学课程中的学习过程 课程是由教学内容、学生、教师、教学环境整合而成的系统,是师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数学课程的设计不仅要重视教学的内容和要求,更要充分关注课程中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教师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主要强调:——将课程与学习融为一体。要精选学生必需的数学知识,遵循学生认知心理发展的规律,组织合理的知识结构;要展现知识的生成、发展和形成的过程,

上海英语牛津版四年级下册教辅资料培训讲学

上海英语牛津版四年级下册教辅资料

上海牛津版小学四年级英语下册资料 M1U1xK b1.C om watermelon grape plum cherry strawberry crunchy 西瓜葡萄李子樱桃草莓脆的 vine often enjoy inside guess 葡萄藤经常享受……的乐趣(在)里面猜 car park blue school yard never 小轿车公园蓝色学校院子从不 when think fruit 在……时候想水果 a glass of watermelon juice cherry juice 一杯西瓜汁樱桃汁 grape juice at Alice’s home sit around 葡萄汁在爱丽丝的家围坐 not…at all 一点也不 1.What can you smell and taste? 你能闻到和尝到什么? 2.I have a glass of watermelon juice, a glass of cherry juice and a glass of grape juice. 我有一杯西瓜汁,一杯樱桃汁和一杯葡萄汁。 3.Is it a peach or an apple? It’s an apple, I tink. 它是一个桃子还是一个苹果?我想它是一个苹果。 4.Taste it. What is it? 尝尝它。它是什么? 5.How does it taste? 它尝起来怎么样? 6.Do you like red ones or green ones? 你喜欢红色的哪些还是绿色的哪些?(前句出现的名词,单数就用one) 7.How about the green one? 绿色的那个怎么样。 8.It’s nice too, and it’s very c runchy. 它也很好,而且它非常脆。 9.They are purple and round. 他们又紫又圆。 10. What nice grapes!=How nice the grapes are! 多好的葡萄呀! 11.They are not sweet at all. 它们一点也不甜。 12.I don’t like the horse at all.我一点也不喜欢这匹马。 13.In summer we often sit around and enjoy a fruit. 在夏天我们经常围坐一圈并吃水果。 14.It’s red and sweet inside.它的里面又红又甜。 15.He often rides it in his yard with his sister Sue. 他经常在他的后院和他的姐姐一起骑它。 16.He also rides it around the park on sunny day afternoon. 他也在阳光灿烂的下午在公园里附近骑它。 17.But Mark never rides his car when he goes to school. 但是马克从来不在上学的时候骑他的小车。 M1U2 hard soft rough smooth sharp blunt 硬的软的粗糙的光滑的尖的钝的

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行稿)

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行稿) 一、导言 1。课程定位 语文是人类活动的重要交际工具,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中小学语文课程的主要特征。 语文课程是中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它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学习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的基础,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 2。课程理念 (1)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构建开放的,适应时代发展的课程体系 语文课程要关注学生在有计划,有目的的课程活动中的"学得",也要关注学生在各种语言实践活动中的"习得",要将语文课程活动和其他课程活动,将课堂学习和课堂以外的语言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建开放的,适应时代发展的课程体系;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为 学生营造主动,自主,生动活泼地学习语文的环境;要引导学生在多渠道的学习活动中,加强人际交流,提高语言感受,运用能力和思想认识水平。 (2)开发语言潜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要有利于学生语言潜能的开发和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已有能力和发展可能,关心学生的内心需求,引导学生依据个体的生活状态和学习状况,探索适应于自身发展的学习方法,不断地通过已知认识,探求未知;要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让学生在动态的语言实践过程中,掌握语言运用的规范,感受,体验优秀作品的语言魅力;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一位学生在有选择的学习过程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为终身发展打扎实的基础。 (3)增加文化积淀,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 语文课程不仅要重视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语言运用规范的掌握,而且要重视学生情操的陶冶和文化品位的提升。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外国优秀文化的过程中,吸取精华,充实底蕴,形成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并提高比较辨别能力和鉴赏评价能力,塑造健全的人格。(4)逐步形成问题意识,培养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业余数学学校历年初中招生试题汇编(含参考答案)

上海市中学生业余数学学校历年初中招生试题汇编 (含参考答案) (1987-2008)

目录 01.1987年初一年级招生试题 ------------------------------------ 03 02.1988年初一年级招生试题------------------------------------- 05 03.1989年初一年级招生试题------------------------------------- 07 04.1990年初一年级招生试题--------------------------------------09 05.1991年初一年级招生试题------------------------------------- 11 06.1992年初一年级招生试题------------------------------------- 13 07.1993年初一年级招生试题------------------------------------- 15 08.1994年初一年级招生试题------------------------------------- 17 09.1995年初一年级招生试题------------------------------------- 19 10.1996年初一年级招生试题------------------------------------- 21 11.1997年初中预备年级招生试题--------------------------------- 23 12.1997年初一年级招生试题------------------------------------- 25 13.1998年初中预备年级招生试题--------------------------------- 27 14.1998年初一年级招生试题------------------------------------- 29 15.1999年初中预备年级招生试题--------------------------------- 31 16.2000年初中预备年级招生试题--------------------------------- 33 17.2001年初中预备年级招生试题--------------------------------- 35 18.2002年初中预备年级招生试题--------------------------------- 37 19.2003年初中预备年级招生试题--------------------------------- 39 20.2004年初中预备年级招生试题--------------------------------- 41 21.2005年初中预备年级招生试题--------------------------------- 43 22.2006年初中预备年级招生试题--------------------------------- 45 23.2007年初中预备年级招生试题--------------------------------- 47 24.2008年初中预备年级招生试题--------------------------------- 49 25.参考答案---------------------------------------------------- 51

培智实用数学七册教案(16—30课时)

11—20各数的认识(16—18课时) 教学内容: 实用数学七册10页4、单数、双数。 学情分析: 本班现有学生10人,其中男生5人,女生5人。张快脑瘫、行动不便,基本没有学习能力,只能跟读单个数字;王好癫痫,有简单的模仿能力,跟读能力较强,写字较困难;余佳佳唐氏综合症,高度近视,能跟读、写简单的数字;陆开幸、杜凌华、田浩然三人有多动症,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一些简单的学习任务;漆维伊、田香玲、唐正家、张佳佳四人生活自理能力较强,有一定的学习能力,能完成一些基本的学习任务。 教学目标: 1、初步知道单数、双数有哪些数。 2、会区分单数和双数。 3、培养学生的数字读、写能力。 教学重点: 1、初步知道单数、双数有哪些数。 教学难点: 1、会区分单数和双数。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启发法。 教学准备:

电子课件、图片、磁砣。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用数字卡片摆出下面各数。 2、老师读出一个数,让学生在十位和个位摆出相应的数字。 二、导入新课。 1、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下。这节课我们要学习新的内容。在讲课之前老师想与同学们一起做个找朋友的游戏。(师:大家说好不好?生:齐声回答好。)一会儿随着音乐声大家一起转圈,音乐声一停,你就找一个朋友,然后站到老师这来。 ①组体现:这组小朋友都找到朋友了,可以说他们是成双成对。 ②组体现:这组有一个小朋友没找到,那么他就变得孤单了。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单数和双数。 板书:认识单数和双数。(齐读课题) 2、出示课件。

3、1、3、5、7、9、11、13、15、17、19通常叫做单数。 4、让学生拿着数字卡片在相同数字的下面贴上。 (能独立完成的学生让其自己完成,不能独立完成的学生老师要引导其在对应的数字下面贴上,其他怕只要跟读就可以了。) 5、2、4、 6、8、10、12、14、16、18、20通常叫做双数。 6、让学生拿着数字卡片在相同数字的下面贴上。 (能独立完成的学生让其自己完成,不能独立完成的学生老师要引导其在对应的数字下面贴上,其他怕只要跟读就可以了。) 三、巩固练习。 1、出示课件。 (单个请学生上黑板做练习,能独立完成的学生让其自己完成,不能独立完成的学生老师要引导其在对应的数字下面贴上,其他怕只要跟读就可以了。)

2019年上海市中学生业余数学学校招生预备试题

上海市中学生业余数学学校 预备年级招生试题 本卷满分100分(7′×4+8′×4+10′×4=100′) 1. 两个自然数的积是3322,那么这两个自然数的和最小是 . 2. 两个完全相同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左图中正方形的面积是2004平方厘米,那么右图中 正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2004 3. 有六个正方体分成两组,甲组三个正方体棱长分别为3、7、8;乙组三个正方体棱长 分别为4、5、9,试用“<”或“>”或“=”号连接下面式子: (1) 甲组三个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和 乙组三个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和; (2) 甲组三个正方体的体积的和 乙组三个正方体的体积的和. 4. 如图,外侧大正方形的边长是10厘米,图中阴影部 分的面积是27.5平方厘米,那么圆内的大正方形面积是小正方形面积的 倍. 5. 对于自然数n ,符号n!表示n!=1×2×3×…×n , 例如:3!=1×2×3=6,5!=1×2×3×4×5=120,如果20!=2432902008y7664x000,那么x-y= . 6. 大小纸盒共30只,如果每个大盒放8个甜橙,每个 小盒放6个甜橙,那么还剩34个,如果每个大盒放10个甜橙,每个小盒放7个甜橙,这样会多出2个小盒子,那么甜橙共有 个. 7. 数1337,1006和1981有某些共同点,即每一个都 是以1带头的四位数,且每个数恰好有两个数字 相同,那么这样的四位数共有 个. 8. 有一个三位数能被9整除,去掉末位数字后所得 到的两位数恰是7的倍数,这样的三位数中最大的是 . 9. 如图,三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重叠地放在一个大 的正方形ABCD 内,已知能看见的部分Ⅰ、Ⅱ、Ⅲ的面积分别是64平方厘米、38平方厘米、34平方厘米.那么正方形ABCD 的边长是 厘米. Ⅲ Ⅱ Ⅰ B D C A

培智实用数学第三册(16—30课)

认数0②(16课时) 教学内容: 实用数学第三册11页5、认数0。 学情分析: 本班现有学生10人,其中男生4人,女生6人。张快脑瘫、行动不便,基本没有学习能力,只能跟读单个数字;王好癫痫,有简单的模仿能力,跟读能力较强,写字较困难;余佳佳唐氏综合症,高度近视,能跟读、写简单的数字;韩韦婷、田浩然、杜凌华一人有多动症,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一些简单的学习任务;漆维伊、田香玲、唐正家、张佳佳四人生活自理能力较强,有一定的学习能力,能完成一些基本的学习任务。 教学目标: 1、认识“0”,了解其含义,会写“0”。 2、掌握0—10各数的顺序,加深认识数的排列顺序。 3、体会“0”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初步培养学生用数的观念观察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 1、认识“0”,了解其含义。 教学难点: 1、理解“0”可以表示起点。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启发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 教学PPT、数字图片、磁砣。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谈话:秋天到了,果子都成熟了,同学们你摘过果子吗?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棵特别的桃子树(出示桃子树图)你发现什么了?(指名回答,引导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如一共有10个桃子,每个桃子上面都标有一个数等。) 你们想摘下这些桃子吗?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个摘桃子的游戏,好不好?

二、探究新课。 1、摘桃子,提出问题。 老师说明游戏要求: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桃子摘下来,告诉大家上面的数是几?然后再把它贴到黑板上。 指几名学生上前摘桃子。 提问:桃子摘完了,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引导学生观察,引导提出:一共摘了多少个桃子?树上一个桃子也没有了,怎么表示呢?等等。 2、解决问题。 (1)一共有多少个桃子?你是怎么知道的? (2)树上一个桃子也没有了,怎么表示呢?请你自己想一个表示的方法,然后小组交流。 (3)教师说明:在数学上,一个也没有我们用“0”这个数字来表示。(板书“0”) 三、复习巩固。 1、及时巩固“0”的第一种含义(课件出示) 课件依次出示小猴子吃桃子图,引导学生观察,交流回答,一共有几个桃子?(用数字几表示?)小猴子吃了一个后还有几个?再吃了一个还有几个?最后盘子里没有了该用数字几表示? 想一想:你能正确表示0吗?(老师引导) 2、认识“0”。 (1)学写0 。 师:同学们“0”像什么呢?你会写吗?用手书空试试看。 老师利用课件动态演示写“0”的正确笔顺,再让学生在课本上描红写“0”,看谁写得最漂亮!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了什么? 师: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一个新朋友0,知道它可以表示“没有”和“起点”的意思。课后请同学们留心观察,看看生活中哪些地方能见到它、用到它,好吗? 五、作业。

上海版辅读学校教材实用语文第六册第13课《交通工具(一)》

《交通工具(一)》说课稿 各位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上海版辅读学校教材实用语文第六册第13课《交通工具(一)》的第二课时,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内容: 一、课标解读 2016版培智语文新课标强调要依据培智学校学生的能力和生活环境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来构建以生活为核心的开放而适应的语文课程,强调不仅要考虑学科自身的特点,更应该遵循培智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同时要求语文教学必须源自于生活而不能脱离生活,要从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构建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进行学习,本节课的教学正是基于此而设计的,在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源自于生活而回归生活。 二、说教材 本节课是选自上海版辅读学校实用语文第六册第13课内容《交通工具(一)》的第二课时,教材在选择和使用上比较注重生活化和实用性,更加贴合培智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创新,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断展现,人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人们出行一般都要借助交通工具,而智力障碍的孩子同样也不例外。本课学习的交通工具有:摩托车、公共汽车、自行车,这三种交通工具都是我们平时经常见到的,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可以说天天都要接触、用到,学生或多或少都有了一定的认识。通过第一课

时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本课的生字和难点词语,并认识了这三种交通工具,本节课着重针对课文内容开展教学活动,主要通过听和说来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并提高学生对交通工具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的认识。 三、说学情 我所执教的班级为培智四年级学生。本班有9名智力障碍学生,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我将这9名学生分成了A、B、C三组: A组:贺瑞杰马梓欣这两位同学在教学中的接受、理解能力都比较强,书写、语言能力都比较好,能跟上教育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 B组:艾克热姆江吴姝欣恒巴提穆海荣这四位学生中艾克热姆江、恒巴提和吴姝欣语言能力较好,而穆海荣的语言能力较差,他们的认读和接受课堂知识的能力要差一些,在教师的带动下基本能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四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往往注意力不集中,因此在教学活动中需要及时提醒。 C组:马淑芳魏海林聂宇轩这三位学生注意力都不集中,马淑芳和魏海林没有语言,聂宇轩的语言能力较差,但在教师的帮助下也能相对完成简单的教学任务,因此三位学生的教学目标设得要相对简单。 四、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

2000-2010年上海历年英语高考翻译题汇总

2000 – 2010翻译题汇总 一.Translation (2000春考) 1. 进入大学以后, 他对计算机很感兴。(become interested in) 2. 集邮几乎占据了他所有业余时间。(occupy) 3. 只要专心学习, 你一定能顺利通过考试。(concentrate) 4.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be aware) 5. 尽管有很多困难, 我们仍将努力执行我们的计划。(in spite of) 6. 诺贝尔奖金授予那些在某一个领域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be awarded) 二. Translation (2000高考) 1. 让我们利用这次长假去香港旅游。(take advantage of) 2. 这张照片使我想起了我们在夏令营里度过的日子。(remind) 3. 假如你想从事这项工作,你必须先接受三个月的训练。(take up) 4. 你一旦养成了坏习惯,改掉它是很难的。(once) 5. 同其他学生相比,那个女孩有更强的英语听、说能力。(compare) 6. 众所周知,成功来自勤奋,不努力则一事无成。(without) 三. Translation (2001春考) 1.早睡早起有益于健康(do good to)

2.乘车时你有主动给老人让座的习惯吗?(offer) 3.就我所知,在那座小城市里购物很方便。(as far as) 4.他很后悔失去了获得奖学金的机会。(regret) 5.到目前为止,我们学过的英语单词总计大约有三千五百个。(add up to) 6.学生们逐渐认识到友谊胜过金钱才是真朋友。(realize) 四. Translation (2001高考) 1.我们的祖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大。(Never….) 2.我们将作进一步的讨论,然后再做出最终结论。(before) 3.据说在那个湖底发现了一个古城的遗址。(discover) 4.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很快,可是某些市民的素质还不尽如人意。(quality) 5.他们应从这件事中吸取教训:玩火者必自焚。(burn) 五. Translation (2002春考) 1. 我第一次写英语作文时,犯了许多拼写错误。(make) 2. 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的职责。(It…) 3. 这个事故使我们意识到安全问题不容忽视。(realize) 4.不管天有多晚,他从不把今天的事拖到明天。(put off)

培智数学辅读学校实用数学学本第11册教案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 部别培智 年级六年级 科目数学 备课人

复习1 教学目标: 1、能够用计算器在教师的提示下,正确的计算2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 2、提高学生的听读理解能力,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 1、能够用计算器在教师的提示下,正确的计算2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的听读理解能力,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启发法。 教学准备: 电子课件、图片、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讲授新知。 引导学生用计算器按顺序计算出结果。 二、巩固练习。

让学生依照上面讲解的方法按顺序用计算器单独练习,教师引导程度差点的学生用计算器计算。 三、练一练。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2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知道了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先算前两个数,再用前两个数的结果加上或减去第三个数,得出计算结果。 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初步理解20以内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掌握20以内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和运算顺序,这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程度好点的学生用计算器计算,程度差点的学生配合程度好点的学生写出运算结果,这样互动性比较大,学生们的积极性都非常高,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复习2 教学目标: 1、能够用计算器在教师的提示下,正确的计算20以内的文字题加、减混合运算。 2、提高学生的听读理解能力,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 1、能够用计算器在教师的提示下,正确的计算20以内的文字题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的听读理解能力,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启发法。 教学准备: 电子课件、图片、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讲授新知。 引导学生先列式再用计算器按顺序计算出结果。 二、巩固练习。

上海数学课标

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试行) 2004年7月修改稿 一、导言 (一)课程定位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数学自身的进展,特别是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数学的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应用范围等得到了空前的拓展。数学提供了刻画自然规律、社会规律的科学语言和数量模型,提供了处理数据和观测资料、进行推断和证明的有效工具,它不仅对科学技术的进步发挥着基础理论和基础应用的重要作用,而且已成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数学是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已经广泛渗入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推动社会文化的进步;数学作为人们认识世界、从事工作和学习的必需工具,作为一种传递信息的强有力手段和人际交流的简明语言,对社会大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数学素养是现代公民必备的一种基本素养。 中小学数学教育在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学生通过数学学习,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思想方法,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和简明清晰地表达思考过程,并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对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推理能力、创造能力具有特殊作用,对培育学生认识世界的积极态度和思想方法、求真求实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具有深远影响。数学教育在发展和完善人的教育活动中,在形成人类理性思维和促进个人智力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基础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是一门主要课程。本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力求体现数学科学和数学教育的现代观念,促进学生全面、和谐、主动地发展。

(二)课程理念 1.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育终身学习的基础 数学素养是人们通过数学教育以及自身的实践和认识活动,所获得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数学思想和观念,以及由此形成的数学思维品质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总和。数学课程及其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对数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的掌握,关注其数学能力的发展,而且要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的社会价值,领略数学文化的内涵,体验数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促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全面提高。 “终身学习”是现代社会中劳动者生存和发展的迫切需要,“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应成为数学教育的重要课题。要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学会自行获取数学知识的方法,体会数学思考和创造的过程,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帮助学生确立终身学习的愿望,奠定终身发展的基础。 2.构建所有学生必需的共同基础,加强数学的应用和实践 上海市已经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为公民提高数学教育程度创造了条件。数学课程要努力体现“数学为人人”的指导思想,立足于使所有学生获得必备的数学基础。应与时俱进地重新审视数学基础,根据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以及构建简明数学知识结构的要求,确定数学课程的内容;应抓住数学知识的主干部分,突出基本原理和通用方法,切实加强数学课程的基础性。 应重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一方面要选择具有广泛应用性的数学知识充实课程内容;另一方面要开发数学实践环节,强化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3.关注不同学生的数学需要,提供选择和发展的空间 学生群体中存在个性差异,不同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数学发展。应提供具有差别性和多样性的数学课程设计,增加课程的可选择性,使数学课程适应于全体学生。

上海市中学生业余数学学校预备年级招生试题

2020年上海市中学生业余数学学校 预备年级招生试题 (10月13日 上午8∶30—9∶30) 本卷满分100分(7/×4+8/×4+10/×4 =100/) 1. 数2727272727和5454545463的最大公约数是___________。 2. 设 9 999..99...999999个++++=n ,则n 的十进制表示中,数码1有_________个。 3. 在平行四边形PQRS 中,点T 在边PS 上,且PT : TS =3 : 2,则四边形PQRT 的面积与平行四边形PQRS 的面积之比是_________。 4. 如图,ABED 和AFCD 是两个面积都为2007cm 2的平行四边形,AF 与DE 垂 直,且点E ,F 在直线BC 上,若AO =9cm ,DO =3cm ,则△OEF 的面积为_________cm 2。 5. 使n -2能被3整除,且n -3能被7整除的所有两位数n 是_________。 6. 如图,是由3个单位正方形拼成的图形,其中有8个顶点,从8个顶点中的任 意3个组成的三角形中,等腰直角三角形有_________个。 7. 在一个形状是正三角形的花圃内铺满边长为1的小三角形,约定在小三角形 的每个顶点及中心处都放一盆花。如图,在边长为3的正三角形花圃内共放19盆花,则在边长为100的正三角形花圃内共要放________盆花。 8. 在等式12007 9=+ 的□里分别填入正整数,使得等式成立,则不同的填法有_______种。 9. 如图所示,一个大的矩形被分成6个边长都是整数厘米的小矩形,其中的4 个小矩形的周长分别为10,12,14和16厘米,在图中已将此数值标记在他的内部,那么大矩形的周长最小是___________厘米。 07112001 S 07112002 D B C

上海市辅读学校实用数学课程指导纲要

上海市辅读 学校实用数 学课程指导 纲要 (征求意见 稿) 一、导言 1、课程定位 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关系和 空间形式的科学,它可以为人 们提供探索周围环境的手段 和方法。数学是每个儿童应该 学习的一门课程,包括智力落 后儿童。 实用数学课程是上海市辅读学校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之一,也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学生通过学习实用数学,初步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计算技能和方法,形成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课程理念 (1)培养学 生基本的数 学能力,促进 学生逻辑思 维能力的发 展 实用数学课程关注学生 基本数学能力,引导他们认识 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体 验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和方 法,促进基本数学素养的形 成。 (2)强调课 程的实用性 和功能性 实用数学课程坚持教学 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手段的 实用性和功能性,强调与学生 日常生活经验的紧密联系,培 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遵循数

学教育规律 和特点,关注 学生的不同 需要 实用数学课程应遵循数学教育规律和特点,同时考虑学生的不同需要,提供具有差别性和多样性的课程设计,使课程适用于所有学生。(4)关注学 生的数学学 习过程,引导 学生积极参 与体验 实用数学课程应重视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教授,并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尊重其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5)注重各 种课程资源 的有效利用 实用数学课程应注重各种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重视教具、学具的开发和使用,有效利用各种社区资源和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3、设计思路 (1)课程设 计思路 根据《上海市辅读学校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本《纲要》对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内容进行整体设计,并提出低、中、高三个学年段的学习目标和要求: 低年级: 一至三年级; 中年级:四至

培智实用语文第八册教案(全册)

培智实用语文第八册教 案(全册)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培智实用语文第八册教案(全册) (辅读学校使用上海教育出版社) 1、我们的眼睛 教学目的要求: A组生:正确认读、书写“巾”(巾字旁)及4个生字“睛、帕、读、到”,并能组词;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对眼睛的了解及保护眼睛的方法;背诵课文。 B组生:正确认读“巾”(巾字旁)及4个生字“睛、帕、读、到”;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对眼睛的了解及保护眼睛的方法;能把课文读通顺。 C组生:正确指读“巾”(巾字旁)及1个以上生字“睛、帕、读、到”;认真倾听同学用自己的语言对眼睛的了解及保护眼睛的方法,尝试跟说;乐意跟读课文。 教学重点: 1.认识部首“巾” 2.理解课文句子意思。 教学难点: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对眼睛的了解及保护眼睛的方法。 教具准备:小黑板、生字卡片、眼睛图片 课时安排: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认读、书写“眼睛”,了解“眼睛”,学句子“我们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课前2分钟大声说(积累语言) 1. 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1)书本、笔盒放桌角。 (2)鼓励学生坐得精神、注意力集中等。

2.大声朗诵:(猜一猜) 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颗黑葡萄。(眼睛) 二、学习名词“眼睛” 1.出示眼睛图片。看图片,说名词“眼睛”,发准字音。 2.图文对照,认读生字卡片上的“眼睛”。 3.在课文中寻找“眼睛”。 4.游戏识记生字词。游戏一:师“眼睛在哪里呀”生拿出生字卡片或指出课文中的词语“眼睛在这里呀,眼睛、眼睛”;游戏二:生上台“眼睛在哪里呀”台下学生拿出生字卡片或指出课文中的词语“眼睛在这里呀,眼睛、眼睛”;游戏三:开火车、摘果子、钓鱼等。(以下课堂教学中常用,不一一列举) 三、学习课文第一句话。 1.说句子:眼睛长在哪儿我们有几只眼睛 2.教师随机板书:“一双”——两只,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如:一双鞋、一双脚、一双手、一双眼睛等。读准说好“一双眼睛”。 3.我们的眼睛是怎样的? 引导学生说出“大大的、圆圆的、亮亮的、明亮的”等,板书“明亮的”,读准说好“明亮的眼睛”;解释明亮的眼睛:看什么都能看很清楚。 实践体会:模糊的玻璃片,挡在学生眼前,发现东西模糊了;把戴眼镜同学的眼镜摘下,世界变模糊了。 4.学说句子:“我们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重点读准“都有”。用比较准确、有感情的声音响亮读出句子,把句子读清楚。 5.对答训练:师:“谁有有一双明亮的眼睛。”生齐答:“我们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个别训练、同桌训练、结对子训练。 四、指导书写生字“眼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