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推荐】注册会计师考试章节练习第二十二章 租赁1(附答案解析)

【推荐】注册会计师考试章节练习第二十二章 租赁1(附答案解析)

【推荐】注册会计师考试章节练习第二十二章 租赁1(附答案解析)
【推荐】注册会计师考试章节练习第二十二章 租赁1(附答案解析)

第二十二章租赁

一、单项选择题

1、甲公司于2011年1月1日采用经营租赁方式从乙公司租入机器设备一台,租期为4年,设备价值为2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2年。租赁合同规定:第一年免租金,第二年至第四年的租金分别为36万元、34万元、26万元;第二年至第四年的租金于每年年初支付。另外,乙公司还承担了甲公司的费用2万元,2011年甲公司应确认的租金费用为()。

A、31.3万元

B、24万元

C、32万元

D、23.5万元

2、下列关于售后租回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售后租回形成融资租赁的,承租方应将售价与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予以递延

B、售后租回形成经营租赁的,承租方应将租回的资产视同自有资产核算

C、售后租回形成经营租赁的,出租方应确认资产的处置损益

D、售后租回形成融资租赁的,出租方应对资产计提折旧

3、甲公司出售一批存货给乙公司,该批存货账面价值80万元,公允价值100万元,售价为90万元,另根据协议,出售之后又按融资租赁的方式将该批存货租回,该项业务确认收入的金额为()。

A、0

B、80万元

C、90万元

D、100万元

4、2010年1月22日,A公司与B公司签订一份租赁协议,合同约定,A公司从B公司租入一项固定资产,起租日为2010年2月1日,租赁期限为3年,年租金50万元,租赁期届满后,A公司将该项固定资产退还给B公司。A公司担保的余值为10万元,与A公司无关的第三方担保的余值为5万元。或有租金为4万元。该项固定资产全新时可使用10年,已使用6.5年。对于A公司上述租赁业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租赁业务属于经营租赁

B、租赁期开始日为2010年1月22日

C、最低租赁付款额为165万元

D、对于预计将发生的或有租金,在租赁期开始日不予确认

5、某租赁公司于2010年将账面价值为2 000万元的一套大型电子计算机以融资租赁方式租赁给B企业;租赁开始日该资产公允价值为2 000万元,设备租期为8年。从2010年起每年末支付租金240万元,B企业担保的资产余值为360万元,独立的担保公司担保金额为300万元,估计租赁期届满时该资产余值为720万元。该租赁公司在租赁期开始日应计入“未实现融资收益”科目的金额为()。

A、311.81万元

B、640万元

C、580万元

D、1 688.19万元

6、2012年3月31日甲公司将一台账面价值为600万元(出售前每年以直线法计提的折旧金额为120万元)、剩余使用年限为10年的管理用设备以480万元的价格出售给乙公司,同时与乙公司签订一项协议将此设备租回,租期5年,租赁开始日为2012年4月1日,每年租金50万元,市场上同类设备的租金为80万元。假定该设备在市场上销售价格为550万元。甲公司2012年因此设备对当期损益的影响为()。

A、-55.5万元

B、-67.5万元

C、-127.5万元

D、-85.5万元

7、企业判断融资租赁的标准中,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在租赁期届满时,租赁资产的所有权转移给承租人,判断为融资租赁

B、承租人有购买租赁资产的选择权,所订立的购价预计远低于行使选择权时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判断为融资租赁

C、当在开始此次租赁前其已使用年限÷该资产全新时可使用年限≥75%时;则租赁期÷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75%,判断为融资租赁

D、当在开始此次租赁前其已使用年限÷该资产全新时可使用年限<75%时;则租赁期÷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75%,判断为融资租赁

二、多项选择题

1、2010年1月1日,甲公司(一般工业企业)向乙公司租出全新办公用房一套,租期为3年。办公用房原账面价值为3 000 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25年。租赁合同规定,租赁开始日乙公司向甲公司一次性预付租金1 200 000元,第一年末支付租金100 000元,第二年末支付租金100 000元,第三年末支付租金250 000元。三年后,甲公司收回办公用房使用权。假定租赁期满后预付租金不退回,以下关于该租赁业务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有()。

A、租赁开始日,甲公司应确认收入1 200 000元

B、第一年末,甲公司应确认收入100 000元

C、甲公司应将取得的收入记入“租赁收入”科目

D、甲公司每期应确认收入550 000元

2、关于售后租回形成融资租赁的处理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售价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应计入递延收益,并按该项租赁资产的折旧进度进行分摊

B、若售后租回以公允价值达成协议,则资产在出售时可以确认收入

C、任何情形下,售后租回形成融资租赁,出售方均不可确认收入

D、如果售价大于公允价值,则售价与公允价值的差额应确认递延收益,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3、下列各项中说法正确的有()。

A、租赁开始日与租赁期开始日相同

B、一项租赁只有在实质上转移了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主要风险和报酬,才能认定为融资租赁

C、承租人应当在资产负债表中,将与融资租赁相关的长期应付款减去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差额,扣除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在“长期应付款”项目中列示

D、出租人与承租人双方判断的租赁类型一般相同

4、甲公司2013年12月31日签订一项租赁协议,融资租入一项固定资产,租赁期为5年,自2014年1月1日开始;租赁期届满,甲公司可以30万元的价格优惠购买该固定资产,该项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为6年,甲公司对自有资产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该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为0。甲公司于每年年末支付租金120万元。已知,出租人租赁内含利率为6%,租赁当日资产的公允价值为510万元,下列有关该业务的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有()。[(P/A,6%,5)=4.2124,(P/F,6%,5)=0.7473,(P/A,7%,5)=4.1002,(P/F,7%,5)=0.7130]

A、该项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为510万元

B、该项固定资产2014年计提折旧85万元

C、2014年末未确认融资费用科目余额为160万元

D、2014年末长期应付款的摊余成本为426.92万元

5、关于融资租赁中出租人的会计处理,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A、出租人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当期应确认的融资收入

B、出租人采用余额百分比法对应收融资租赁款计提坏账准备的,应直接以长期应收款科目余额乘以相应比例计提

C、出租人收到的或有租金,应当在实际发生时将其计入营业外收入

D、收回租赁资产时,因收回资产的价值扣除未担保余值后的余额低于担保余额而向承租人收取的价值损失补偿,应计入营业外收入

6、下列关于融资租赁业务的处理,正确的有()。

A、在融资租入符合资本化条件的需要安装(安装期超过一年)的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前摊销的未确认融资费用一般应计入在建工程

B、在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前摊销的未确认融资费用应计入财务费用

C、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未确认融资费用”应作为“长期应付款”的抵减项目列示

D、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未实现融资收益”应作为“长期应收款”的抵减项目列示

7、下列关于租赁相关概念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租赁双方应于租赁开始日将租赁分为融资租赁或经营租赁

B、租赁开始日,是指租赁协议日与租赁各方就主要租赁条款做出承诺日中的较早者

C、融资租赁,是指实质上转移了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风险和报酬的租赁,而资产所有权最终可能转移,也可能不转移

D、承租人有权选择续租租赁资产,并且在租赁开始日就可以合理确定承租人将会行使这种选择权的,不论是否再支付租金,续租期也包括在租赁期之内

三、计算分析题

1、(本小题10分,可以选用中文或英文解答,如使用英文解答,须全部使用英文,答题正确的,增加5分,最高得分为15分。)甲公司有关经营租赁业务资料如下:

(1)2013年12月2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办公楼租赁合同。协议约定,甲公司从乙公司租入写字楼作为办公用房;该办公楼租赁期限为3年,租赁期开始日为2014年7月1日,年租金为120万元,租金于每年7月1日支付,租赁期开始日起前3个月免租金,以后年度如果遇同类或类似办公楼市场租金上涨10%,则于次年7月1日将该办公楼年租金调整为130万元。

2014年7月1日甲公司支付给乙公司扣除免租期后的租金90万元、预付租金30万元(期满可抵付租金);同时向物业公司支付下半年物业费10万元、向中介公司支付中介费5万元。同时2014年7月1日开始委托装修公司进行室内装修,2014年8月1日装修完毕并交付使用,发生装修费用35万元并以银行存款支付。

(2)2014年6月25日,甲公司与丙公司签订土地经营租赁协议。协议约定,甲公司从丙公司租入一块土地用于建设销售中心;该土地租赁期限为20年,自2014年7月1日开始,年租金固定为100万元,以后年度不再调整。2014年7月1日,甲公司于租赁期开始日一次性支付20年租金2000万元。2014年7月1日开始以出包方式建造销售中心,预付工程款2975万元,2014年9月30日完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全部建造成本2975万元(不包括租赁费用的摊销)通过预付款项结算,销售中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1> 、根据资料(1),①计算甲公司租赁办公楼应确认的租赁费用总额、甲公司2014年应确认的租金费用,说明如果2015年租金上涨多支付的租金费用如何处理;

②编制甲公司2014年7月1日支付各项费用的相关会计分录及其年末确认租赁费用的会计分录;

③编制2014年8月1日支付装修费用35万元及其年末确认装修费用的会计分录。

<2> 、根据资料(2),①判断甲公司从丙公司租入用于建设销售中心的土地使用权,能否确认无形资产;

②编制2014年7月1日甲公司向丙公司支付租金的会计分录,及其年末确认租赁费用的会计分录;

③编制与建造销售中心有关的会计分录。

四、综合题

1、甲公司有关租赁业务如下:

(1)2014年1月1日,甲公司为缓解资金周转困难,将一项生产用设备以1 500万元的价格出售给乙公司,价款已经收入银行账户,在出售日,该项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 400万元,账面原值为1 600万元,已计提折旧400万元,同时,甲公司又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租赁合同将该固定资产租回,租赁合同规定起租日为2014年1月1日,租赁期自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共3年,甲公司每年年末支付租金500万元,甲公司担保的资产余值为60万元。租赁合同规定的利率为6%(年利率),生产线于租赁期满时交还乙公司,该设备尚可使用年限为4年。

(2)2014年1月1日,甲公司将一台闲置的机床以经营租赁的方式出租给丙公司,租期为3年,租金总额为45万元,甲公司通过“应收账款”科目核算收到的租金。合同规定,甲公司于2014年1月1日收取租金15万元,2014年末收取租金5万元,2015年末收取租金20万元,2016年末收取租金5万元。假定甲公司在每年年末确认租金收入,各年均按合同规定收到了租金。

(3)甲公司与丁公司于2014年12月31日签订融资租赁合同,合同标的为一台公允价值为283.41万元的大型专用设备。该设备账面价值为283.41万元,甲公司将该设备出租给丁公司,租赁期开始日为2015年1月1日,租期3年,丁公司每年年末支付租金80万元,租赁开始日估计资产余值为90万元,其中丁公司的母公司担保的资产余值为50万元,担保公司担保金额为30万元。[(P/A,6%,3)=2.6730,(P/F,6%,3)=0.8396]

<1> 、根据资料(1),判断该租赁的性质并说明理由。

<2> 、根据资料(1),计算甲公司出售资产时应确认的未实现售后租回损益及租回时租赁资产的入账价值和未确认融资费用。

<3> 、根据资料(1),编制甲公司2014年对生产设备处置、租回以及租回后的相关会计处理。

<4> 、根据资料(1),编制甲公司2015年与租赁业务相关的会计处理。

<5> 、根据资料(2),编制甲公司2014年及2015年与经营租赁业务相关的会计分录。

<6> 、根据资料(3),编制甲公司2015年融资租赁业务租赁期开始日的会计处理。

答案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2011年甲公司应就此项租赁确认的租金费用=(36+34+26-2)÷4=23.5(万元)。

第一年

借:管理费用23.5

贷:长期待摊费用23.5

第二年

借:管理费用23.5

其他应付款2

长期待摊费用10.5

贷:银行存款36

第三年

借:管理费用23.5

长期待摊费用10.5

贷:银行存款34

第四年

借:管理费用23.5

长期待摊费用2.5

贷:银行存款26

【该题针对“承租人对经营租赁的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533209,点击提问】

2、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售后租回形成经营租赁的,出租方是购入资产的一方,拥有资产所有权,所以出租方应对资产计提折旧,但是不确认资产的处置损益,承租人不拥有资产的所有权,但是应确认资产的处置损益,故选项B、C错误;售后租回形成融资租赁的,承租人应将资产视同自有资产核算,计提折旧,出租方不计提折旧,故选项D错误。

【该题针对“售后租回的账务处理(综合)”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533262,点击提问】

3、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售后租回形成融资租赁的处理。售后租回形成融资租赁不确认收入,按账面价值与售价的差额确认递延收益。

出售时:

借:银行存款90

贷:库存商品80

递延收益10

【该题针对“售后租回形成融资租赁的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533273,点击提问】

【查看视频讲解】

4、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选项A,租赁期/尚可使用寿命=3/3.5,大于75%,且租赁前已使用寿命未超过总使用寿命的75%,故属于融资租赁;选项B,租赁期开始日为2010年2月1日;选项C,最低租赁付款额=各期租金之和+承租人担保的资产余值=50×3+10=160(万元)。

【该题针对“承租人对融资租赁的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533308,点击提问】

5、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最低租赁收款额=(240×8+360)+300=2 580(万元)。

借:长期应收款2580

未担保余值60

贷:融资租赁资产2000

未实现融资收益640

未担保的资产余值=720-360-300=60(万元);最低租赁收款额+未担保的资产余值=2 580+60=2 640(万元);最低租赁收款额现值+未担保的资产余值现值=2 000(万元);未实现融资收益=2 640-2 000=640(万元)。

【该题针对“出租人对融资租赁的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533365,点击提问】

【查看视频讲解】

6、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甲公司出售设备前计提的折旧=120×3/12=30(万元),甲公司上述业务的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30

贷:累计折旧30

借:银行存款480

递延收益120

贷:固定资产清理600

借:管理费用(50×9/12)37.5

贷:银行存款37.5

借:管理费用(120/5×9/12)18

贷:递延收益18

所以甲公司2012年因此设备对当期损益的影响=-30-37.5-18=-85.5(万元)。【该题针对“售后租回形成经营租赁的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533409,点击提问】

【查看视频讲解】

7、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选项CD,租赁期占租赁资产使用寿命的大部分。这里的“大部分”通常在租赁期占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寿命的75%以上(含75%,下同)。需要说明的是,这条标准强调的是租赁期占租赁资产使用寿命的比例,而非租赁期占该项资产全部可使用年限的比例。如果租赁资产是旧资产,在租赁前已使用年限超过资产自全新时起算可

使用年限的75%以上时,则这条判断标准不适用,不能使用这条标准确定租赁的分类,所以选项D正确,选项C错误。

【该题针对“租赁的分类”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533436,点击提问】

二、多项选择题

1、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经营租赁业务中,出租方(一般工业企业)应将总租金在租赁期内按直线法摊销,记入“其他业务收入”科目,所以每年应该确认的收入金额=(1 200 000+100 000+100 000+250 000)/3=550 000(元)。

【该题针对“出租人对经营租赁的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533230,点击提问】

2、

【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选项B,售后租回形成融资租赁,售价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递延收益,不确认资产处置损益;选项D,售后租回形成融资租赁的,无需考虑售价与公允价值的关系,售价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递延收益,并按照该资产的折旧进度进行摊销,调整各期的折旧费用。

【该题针对“售后租回形成融资租赁的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533284,点击提问】

3、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选项A,租赁开始日需要判断租赁类型等,租赁期开始日才需进行相关的账务处理,两者不是一个概念。

【该题针对“租赁的处理(综合)”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533305,点击提问】

4、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最低租赁付款额=120×5+30=630(万元),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120×4.2124+30×0.7473=527.91(万元),大于资产当日的公允价值,所以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为510万元,选项A正确;

由于租赁期满甲公司留购该项资产,因此应按照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6年确认折旧期限。2014年应计提折旧=510/6=85(万元),选项B正确;

重新计算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率,假设利率为R:

120×(P/A,R,5)+30×(P/F,R,5)=510

当R=7%时,上式为:120×4.1002+30×0.7130=513.41(万元)

当R=8%时,上式为:120×3.9927+30×0.6806=499.54(万元)

(R-7%)/(7%-8%)=(510-513.41)/(513.41-499.54)

解得R=7.24%

所以重新计算的分摊率为7.24%。

2014年未确认融资费用分摊金额=(630-120)×7.24%=36.92(万元),未确认融资费用年末科目余额=120-36.92=83.08(万元),选项C错误;

2014年末长期应付款的科目余额=630-120=510(万元)

2014年末长期应付款的摊余成本=510-(120-510×7.24%)=426.92(万元),选项D正确。

参考分录:

2014年1月1日的分录为

借: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510

未确认融资费用120

贷:长期应付款630

2014年12月31日,

借:制造费用等——折旧费80

贷:累计折旧80

借:长期应付款120

贷:银行存款120

借:财务费用36.92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36.92

【该题针对“承租人对融资租赁的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533339,点击提问】

5、

【正确答案】A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点:出租人对融资租赁的处理。

选项B,应当以长期应收款余额扣除未实现融资收益后的差额部分乘以相应比例计提;选项C,应在实际发生时确认为当期收入。

【该题针对“出租人对融资租赁的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533354,点击提问】

【查看视频讲解】

6、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在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前摊销的未确认融资费用应计入财务费用。选项B表述不准确,如果取得之后安装时间较长符合资本化条件的,那么安装期间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摊销资本化计入资产成本。

【该题针对“融资租赁的账务处理(综合)”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533374,点击提问】

【查看视频讲解】

7、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选项D,承租人在租赁资产时,如果确认了将会续租资产,不管将来在续租期付不付租金,都需要把续租期包括在租赁期内。假如合同规定租赁期为4年,同时约定期满后承租人有权选择继续租赁4年,那么此时确认的租赁时间是8年。

【该题针对“与租赁相关的定义”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533420,点击提问】

三、计算分析题

1、

【正确答案】①甲公司确认租赁费用总额=90+120×2=330(万元),(0.5分)甲公司2014年应确认的租金费用=330/3×6/12=55(万元)。(0.5分)若2015年租金上涨,则多支付的租金费用为或有租金,实际支付时应直接计入当期损益。(0.5分)

②借:管理费用(10+5)15

长期待摊费用(90+30)120

贷:银行存款135(2分)

借:管理费用55

贷:长期待摊费用55(0.5分)

③借:长期待摊费用35

贷:银行存款35(0.5分)

借:管理费用(35÷35×5)5

贷:长期待摊费用5(0.5分)

①Copmany Jia recognize the total rent expense 90+120×2=330 (in ten thousand Yuan). The rent expense that Company Jia should recognize in year 2014 is

330/3×6/12=55 (in ten thousand Yuan). If the rent raises in year 2015, the exceess payment for the rent expense would be contingent rental, and it should be recorded as current loss when actually pay.

②Dr: Administrative expense (10+5)15

Long-term unamortized expenses (90+30)120

Cr: Bank deposit 135

Dr: Administrative expense 55

Cr: Long-term unamortized expenses 55

③Dr: Long-term unamortized expenses 35

Cr: Bank deposit 35

Dr: Administrative expense (35÷35×5)5

Cr: Long-term unamortized expenses 5(7points)

【该题针对“经营租赁的账务处理(综合)”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533256,点击提问】

【正确答案】①甲公司从丙公司租入用于建设销售中心的土地使用权,不能确认无形资产。(1分)

②借:长期待摊费用2000

贷:银行存款2000(0.5分)

借:销售费用25

在建工程25

贷:长期待摊费用50(1.5分)

③借:预付账款2975

贷:银行存款2975(0.5分)

借:在建工程2975

贷:预付账款2975(0.5分)

借:固定资产3000

贷:在建工程3000(0.5分)

借:销售费用75

贷:累计折旧(3000/10×3/12)75(0.5分)

①Company Jia’s land using right that lased from Company Bing for contruction of sales center cannot be recognized as intangible assets.

②Dr: Long-term deferred expenses 2000

Cr: Bank deposit 2000

Dr: Cost of sales 25

Contruction in process 25

Cr: Long-term deferred expenses 50

③Dr: Prepaid account 2975

Cr: Bank deposit 2975

Dr: Construction in process 2975

Cr: Prepaid account 2975

Dr: Fixed asset 3000

Cr: Construction in process 3000

Dr: Cost of sales 75

Cr: Accumulated depreciation(3000/10×3/12)75(8poins)

【该题针对“经营租赁的账务处理(综合)”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533257,点击提问】

四、综合题

1、

【正确答案】本租赁属融资租赁。(1分)

理由:①租赁期为3年,资产的尚可使用年限为4年,租赁期占资产尚可使用年限的75%;

②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500×2.6730+60×0.8396=1 386.88(万元),占租赁资产公允价值1 400万元的90%以上。因此符合融资租赁的判断标准。(1分)

注意:考试时写其中一条判断标准即可得分。

【该题针对“租赁的处理(综合)”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533299,点击提问】

【正确答案】该项固定资产的售价为1 500万元,账面价值=1 600-400=1 200(万元),则该项固定资产未实现售后租回损益=1 500-1 200=300(万元)。(1分)

租赁资产应按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与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入账价值。即:租赁资产的入账价值=1 386.88(万元)(1分)

未确认融资费用=500×3+60-1 386.88=173.12(万元)(1分)

【该题针对“租赁的处理(综合)”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533300,点击提问】

CPA《审计》知识点 (2)

2015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知识点(2) 第二章审计计划 初步业务活动: 初步业务活动就是编制审计计划前所需要完成的工作。 一、初步业务活动的目的 1.具备执行业务所需要的独立性和专业胜任能力; 2.不存在因管理层诚信问题而影响注册会计师保持该项业务意愿的情况; 3.与被审计单位不存在对业务约定条款的误解。 二、初步业务活动的内容 1.针对保持客户关系和具体审计业务实施相应的质量控制程序; 2.评价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情况; 3.就审计业务约定条款达成一致意见。 虽然保持客户关系及具体审计业务和评价职业道德的工作贯穿审计业务的全过程,但是这两项活动需要安排在其他审计工作之前,以确保注册会计师已具备执行业务所需要的独立性和专业胜任能力,且不存在因管理层诚信问题而影响注册会计师保持该项业务意愿等情况。 在作出接受或保持客户关系及具体审计业务的决策后,在审计业务开始前,注册会计师与被审计单位就审计业务约定条款达成一致意见,签订或修改审计业务约定书。重要性: 一、重要性的含义 重要性概念可从下列方面进行理解: (1)如果合理预期错报(包括漏报)单独或汇总起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作出的经济 决策,则通常认为错报是重大的; (2)对重要性的判断是根据具体环境作出的,并受错报的金额或性质的影响,或受两者共同作用的影响; (3)判断某事项对财务报表使用者是否重大,是在考虑财务报表使用者整体共同的财务信息需求的基础上作出的。

第一,不考虑错报对个别财务报表使用者可能产生的影响; 第二,重要性确定包括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和特定交易类别、账户余额和披露的重要性水平; 第三,在计划审计工作和形成审计结论阶段都要运用重要性水平; 第四,重要性水平与审计证据成反向关系; 第五,注册会计师应当制定一个比重要性水平更低的金额(实际执行的重要性),以便评估风险和设计进一步审计程序。注册会计师使用整体重要性水平(将财务报表作为整体)的目的有:(1)决定风险评估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2)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3)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在形成审计结论阶段,要使用整体重要性水平和为了特定交易类别、账户余额和披露而制定的较低金额的重要性水平来评价已识别的错报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和对审计报告中审计意见的影响。 二、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确定的时间:在计划审计工作时 确定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审计的目标,包括特定报告要求;财务报表各项目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财务报表项目的金额及其波动幅度。 1.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 注册会计师通常先选择一个恰当的基准,再选用适当的百分比乘以该基准,从而得出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 注意: 第一,在选择基准时应考虑的因素:财务报表要素;财务报表使用者特别关注的项目;被审计单位的性质、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所处行业和经济环境;被审计单位所有权结构和融资方式;基准的相对波动性。 第二,注册会计师在确定重要性水平时,不需考虑与具体项目计量相关的固有不确定性。 2.特定类别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重要性水平 (三)实际执行的重要性 通常而言,实际执行的重要性通常为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50%-75%。 注意: 实际执行的重要性为整体重要性50%的情况:(1)非连续审计;(2)以前年度审计调整较多;(3)项目总体

注会审计·作业答案·第二章

第二章注册会计师管理制度 一、单项选择题 1.申请人申请注册会计师的,必须满足从事()工作两年以上。 A.审阅业务 B.税务代理业务 C.审计业务 D.代理记账业务 2.申请人申请注册会计师,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申请人必须取得注册会计师证书,并从事税务服务工作两年以上 B.申请人可以向省财政厅申请注册,并报经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备案 C.申请人必须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D.申请人必须具有本科学历 3.验证企业资本,出具验资报告,是()业务。 A.审计 B.审阅 C.其他鉴证业务 D.相关服务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注册会计师的其他审计业务的是()。 A.对财务信息执行商定程序 B.按照特殊目的编制基础编制的财务报表审计 C.单一财务报表或财务报表特定要素审计 D.简要财务报表审计 5.当今世界中,成为注册会计师职业界组织形式发展的一大趋势的是()。 A.独资会计师事务所 B.普通合伙会计师事务所 C.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 D.有限责任合伙会计师事务所 6.设立合伙会计师事务所的条件是()。 A.合伙人共同制定的章程 B.有会计师事务所的名称 C.有不少于人民币30万元的注册资本 D.有5名以上的专职从业人员 二、多项选择题 1.申请人申请注册会计师的,不予注册的情形有()。 A.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B.因为抢劫,被判以刑事处罚 C.因在学校上学时打伤同学,被判以行政拘留 D.自行停止执行注册会计师业务满半年的 2.常见的其他鉴证业务有()。 A.审阅业务 B.简要财务报表审计 C.预测性财务信息审核 D.系统鉴证 3.常见的相关服务业务有()。 A.对财务信息执行商定程序 B.税务筹划 C.验资 D.会计咨询

CPA审计知识点归纳

第一编审计基本原理 接受业务委托→计划审计工作→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应对重大错报风险→编制审计报告。 第一章审计概述5 【掌握】审计的定义和保证程度(相关服务不保证) 审计是指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是否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提供合理保证,以积极方式提出意见,增强除管理层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信赖的程度。 合理保证业务是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将审计业务风险降至该业务环境下可接受的低水平,以此作为以积极方式提出结论的基础。 有限保证业务是注册会计师主要运用询问、分析程序等方法将审阅业务风险降至该业务环境下可接受的水平,以此作为以消极方式提出结论的基础。 一、审计业务的三方关系2014 注册会计师对由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责任方)负责的财务报表(鉴证对象信息)发表审计意见(提出结论),以增强除管理层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信任程度。 如不存在除责任方之外的其他预期使用者,那么该业务不构成鉴证业务。 二、鉴证对象:历史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鉴证对象信息:财务报表 三、财务报表编制基础(标准):相关性、完整性、可靠性、中立性、可理解性。 通用目的编制基础,主要是指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特殊目的编制基础,是指旨在满足财务报表特定使用者对财务信息需求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包括计税核算基础、监管机构的报告要求和合同的约定等。分为公允列报编制基础和遵循性编制基础。 四、审计证据。信息缺乏也构成证据。 五、审计报告 【掌握】审计目标 总目标:1 不存在重大错报;2出具报告并沟通。 一、遵守审计准则、职业道德守则 二、保持职业怀疑 一种态度,采取质疑的思维方式,对可能导致错报的迹象保持警觉,进行审慎评价证据。 相互矛盾的证据;对文件记录和询问的答复的可靠性产生怀疑的信息;可能存在舞弊的情况;需要实施除审计准则规定外的其他审计程序的情形; 三、合理运用职业判断 (1)确定重要性和评估审计风险;(2)确定所需实施的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围;(3)评价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4)评价管理层在应用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时作出的判断; (5)根据已获取的审计证据得出结论。 【掌握】审计风险 一、重大错报风险 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与财务报表整体存在广泛联系,通常与控制环境有关。 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进一步分为:

2020注会(CPA) 审计 第一编 审计基本原理——第二章 审计计划

考情分析: 本章属于比较重要的内容,通过学习,考生应能够明确计划审计工作的主要内容。在考试中可涉及各种题型,客观题命题几率较高,特别是涉及重要性,几乎每年必考,此外,还可以考查简答题或在综合题中涉及审计计划。 具体要求如下: 1.了解初步业务活动 2.了解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内容 3.理解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 4.掌握审计重要性的含义及其运用 【知识点】初步业务活动 一、初步业务活动的目的和内容★ (一)初步业务活动的目的——核心目的是确定是否接受业务委托。 ●具备执行业务所需的独立性和能力 ●不存在因管理层诚信问题而可能影响注册会计师保持该项业务的意愿的事项 ●与被审计单位之间不存在对业务约定条款的误解 (二)初步业务活动的内容 初步业务活动包括:针对保持客户关系和具体审计业务实施相应的质量控制程序;评价遵守相关职业道德要求的情况;就审计业务约定条款达成一致意见。 补充: 初步业务活动工作底稿——业务承接评价表。 业务承接评价表 1.客户法定名称(中/英文): 2.客户地址: 3.客户性质(国有/外商投资/民营/其他): 4.客户所属行业、业务性质与主要业务: 5.最初接触途径(详细说明) (1)本所职工引荐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外部人员引荐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其他(详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 6.客户要求我们提供审计服务的目的以及出具审计报告的日期: 7.治理层及管理层关键人员(姓名与职位): 8.主要财务人员(姓名与职位): 9.直接控股母公司、间接控股母公司、最终控股母公司的名称、地址、相互关系、主营业务及持股比例:

注会2020《审计》第二章经典练习题

注会2020《审计》第二章经典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审计业务开始时开展初步业务活动。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初步业务活动的是()。 A.针对保持客户关系和具体审计业务实施相应的质量控制程序 B.评价遵守相关职业道德要求的情况 C.在执行首次审计业务时,查阅前任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底稿 D.就审计业务的约定条款与被审计单位达成一致意见 【答案】C 【解析】查阅前任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底稿是在接受委托后才会涉及的,初步业务活动的目的是确定是否接受委托,因此该环节不涉及查阅前任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底稿的情况。 2、在完成审计业务前,如果审计客户要求将财务报表审计业务变更为财务报表审阅业务,下列理由中,注册会计师认为合理的是()。 A.注册会计师不能获取完整和令人满意的信息 B.注册会计师不能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C.被审计单位提出大幅度削减审计费用 D.被审计单位对原来要求的审计业务的性质存在误解 【答案】D 【解析】注册会计师认为变更业务的合理理由有两种情况:① 环境变化对审计服务的需求产生影响; ②被审计单位对原来要求的审计业务的性质存在误解。 3、如果是连续审计业务,在下列情况中,需要注册会计师提醒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关注或修改现有业务的约定条款的是()。

A.注册会计师对前期财务报表出具了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B.注册会计师更换两名审计助理人员 C.被审计单位对前期财务报表作出重述 D.被审计单位更换了董事长和总经理 【答案】D 【解析】选项D属于被审计单位高级管理人员发生变动,注册会计师应该修改审计业务约定书或提醒被审计单位注意现有的业务约定条款。 4、在制定总体审计策略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A.推断的控制有效性高于其实际有效性的风险 B.推断某一重大错报不存在而实际存在的风险 C.潜在的重大错报风险 D.推断某一重大错报存在而实际不存在的风险 【答案】C 【解析】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潜在的重大错报风险的领域,从而合理的安排审计范围、时间和方向。选项ABD均为实施具体审计程序需要考虑的因素。 5、注册会计师在确定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时通常选定一个基准。下列各项因素中,在选择基准时不需要考虑的是()。 A.被审计单位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 B.基准的重大错报风险 C.基准的相对波动性 D.被审计单位的所有权结构和融资方式 【答案】B

审计学练习题答案及解析(第二章)

第二章》 一、单选题共29 道 【题目1】注册会计师考试需要进行论文和口试的国家为( D ) 。 (A) 美国 (B) 英国 (C) 加拿大 (D) 日本 【题目2】注册会计师要取得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除具备相应学历并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外,还应具备的条件是( A ) 。 (A) 接受后续教育 (B) 一定时间的从业经验 (C) 经过专门的专业训练 (D) 不能从事注册会计师行业以外的工作 【题目3】下列人员中,可以申请免予专业阶段考试 1 个专长科目考试的是( A ) 。 (A) 会计学教授并具有会计工作经验 (B) 会计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C) 会计专业学士学位获得者 (D) 会计专业硕士学位获得者 【题目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会计咨询、会计服务业务内容的是( C ) 。 (A) 管理咨询 (B) 代理记账 (C) 审查中期财务报表 (D) 税务代理 【题目5】与鉴证业务相比较,咨询服务的特点是( C ) 。 (A) 由CPA、信息使用者和信息提供者三方达成合约 (B) 以适当保证和提高财务信息质量为目标 (C) 以财务信息的使用为目标 (D) 以独立性与专业性为主要基础 【题目6】我国《注册会计师法》规定,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不包括( A ) 。 (A) 独资公司 (B) 普通合伙会计师事务所 (C) 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 (D) 特殊普通合伙会计师事务所 【题目7】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B ) 。 (A) 财政部 (B) 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C)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理事会

(D)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秘书处 【题目8】注册会计师从事的下列工作中,属于审计业务的是( B ) 。 (A) 审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提出管理建议书 (B) 参与企业破产清算,出具审计报告 (C) 参与企业合并事宜,代编合并财务报表 (D) 参与企业管理,起草投资协议书 【题目9】注册会计师事务所从事的下列业务中,不属于审计等鉴证业务的是( B ) 。 (A) 验资 (B) 税务咨询 (C) 财务报表审计 (D) 内部控制审核 【题目12】下列各项中,能够成为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团体会员的是( A ) (A) 会计师事务所 (B) 5 名以上注册会计师组成的科研团体 (C) 高等科研院校的相关机构 (D) 境外会计师组织 、多选题共30 道 【题目1】具有( ABCD )条件的中国公民可以申请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 (A) 大学本科学历以上 (B) 大专或大专学历以上 (C) 会计及相关专业高级技术职称 (D) 会计及相关专业中级或中级以上技术职称 【题目2】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会员包括( ABC ) 。 (A) 个人会员 (B) 团体会员 (C) 名誉会员 (D) 临时会员 【题目3】准予注册的注册会计师发生( ABCD ) 情况时,注册会计师协会将撤销注册、收回注册会计师证书。 (A) 完全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 (B) 受刑事处罚的 (C) 因在财务、会计、审计、企业管理或者其他经济管理工作中犯有严重错误受行政处罚、撤职以上处分的 (D) 自行停业满一年的 【题目4】下列关于我国会计师事务所业务承接和承办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C ) 。 (A) 以会计师事务所名义承接业务 (B) 特殊情况下可以以主任会计师的个人名义接受委托 (C) 由于委托人不同,会计师事务所在承办业务时被授予的权限也不同 (D) 出具审计报告时,只需注册会计师个人的签章

CPA审计汇总完整版.doc

2012 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总结 本文档根据东奥会计在线刘圣妮老师的基础班整理整理人 :Sparkling 第一章注册会计师审计职业特点 第一节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起源与发展(略) 第二节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性质 一、注册会计师审计含义 审计是一个系统化过程,即通过客观地获取和评价有关经济活动与经济事项认定的证据,以证实这些认定与既定标准的符合程度,并将结果传达给有关使用者。 经济活动与 经济事项认定 目标获取、评价判断相符审计报告 图 1-1 审计是一个系统化过程 审计证据程度 对“审计”含义的各要素,请从以下方面理解: 1.审计主体,是具有专业胜任能力的独立审计人员,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独立性的 既定标准 要求(请链接教材第六章)。 2.审计对象,是“经济活动与经济事项认定”(如上图1-1 ),认定的定义和分类(请链接教材第七章)。 3.审计标准,这里的“既定标准”,比如,对中国境内的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审计中,“既定标准” 就是“企业会计准则” ,但是如果抽象的说,今年教材按照修订后的审计准则第1101 号,所说的“既定标准”就是“某一财务报告框架”,“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等表达。 4.审计目标,是审计人员获取和评价审计证据的方法(请链接审计教材第 9 章第 2 节)。 5.审计报告,如图 1- 1,就是审计人员把审计结果传递给审计报告使用者(审计报告 的内容请链接教材第二十七章第三、四节)。 6.审计本质,如图 1-1,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这个系统化过程中涉及审计主体、审 计对象、审计依据、审计目标和审计结论。 请务必结合图示理解审计的内涵以及审计的几个要素。 二、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作用 1.注册会计师审计是注册会计师提供的一种鉴证服务,这种鉴证服务是可以提高财务 信息的可信度,降低财务报表使用者的信息风险。 2.注册会计师发表的审计意见可以提高信息的可靠性或可信度。 三、风险导向审计方法 (掌握基本观点 ) 1.风险导向审计的核心是对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 2.现代风险导向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 重大错报风险是客观存在的风险,即无论注册会计师是否实施审计程序,被审计单位都 具有重大错报风险发生的可能。注册会计师应对重大错报风险的措施是识别并评估,而非降低。检查风险是注册会计师实施审计程序时产生的主观风险,与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有关

2020注会(CPA) 审计 第一编 审计基本原理—第二章 审计计划

知识点初步业务活动 承接业务与审计计划一般流程: 1.项目合伙人或高级经理与客户洽谈(初步业务活动),签约; 2.审计经理及高级审计员初步了解客户(含分析财务报表,为总体审计策略做准备); 3.审计小组进驻,审计经理介绍审计概况、重点关注领域、审计主要安排等(总体审计策略); 4.高级审计员,安排审计助理需要从事的审计工作(具体审计计划)。 一、初步业务活动的目的、内容和程序★★ 在本期审计业务开始时,注册会计师需要开展初步业务活动。 (一)初步业务活动的目的 初步业务活动的目的: 1.具备执行业务所需的独立性和能力(注册会计师角度); 2.不存在因管理层诚信问题而可能影响注册会计师保持该项业务的意愿的事项(管理层角度); 3.与被审计单位之间不存在对业务约定条款的误解(注册会计师与管理层之间)。 (二)初步业务活动的内容 1.针对保持客户关系和具体审计业务实施相应的质量控制程序; 2.评价遵守相关职业道德要求的情况; 3.就审计业务约定条款达成一致意见。 (三)初步业务活动的程序(以首次接受审计委托为例) 1.与客户面谈。包括讨论审计目标;审计报告的用途;管理层的责任;审计收费等。 2.初步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包括企业规模、生产经营状况、财务状况等。 3.与前任注册会计师沟通(应征得被审计单位书面同意)。 4.评价是否具备执行该项审计业务所需要的独立性和专业胜任能力。 5.完成业务承接评价表或业务保持评价表。 6.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 【知识点拨】 初步业务活动包含了“与治理层的沟通”、“前后任注册会计师的沟通”及“接受和保持客户关系”的活动。请大家一并学习,以前后贯通。 【多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审计项目初步业务活动的有()。 A.查阅前任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底稿

2016年注册会计师《审计》第二章精华练习题(一)

《审计》第二章精华习题 扫一扫,全部轻松拿! 【财税干货】、【做账经验】、【免费视频】 【会计招聘】、【海量习题】、【最新资询】 单项选择题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初步业务活动的是()。 A.针对保持客户关系和具体审计业务实施相应的质量控制程序 B.评价遵守相关职业道德要求的情况 C.就审计业务的约定条款与被审计单位达成一致意见 D.在执行首次审计业务时,查阅前任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底稿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查阅前任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底稿是在接受委托后才会涉及的。 多项选择题 为确定审计的前提条件是否存在,下列各项中,注册会计师应当执行的工作有()。 A.确定管理层在编制财务报表时采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是否是可接受的 B.确定管理层是否认可并理解其与财务报表相关的责任 C.确定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是否有效 D.确定被审计单位是否存在违反法律法规行为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确定审计的前提条件是注册会计师初步业务活动的内容,包括:(1)财务报告编制基础是否适当,且能够为预期使用者获取;(2)是否就管理层(和治理层)的责任达成一致意见,这是确定是否接受业务委托要考虑的内容。确定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是否有效、确定被审计单位是否存在违反法律法规行为是接受委托后才考虑的问题。 单项选择题 如果是连续审计业务,在下列情况下,需要注册会计师提醒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关注或修改现有业务的约定条款的是()。 A.注册会计师对上期财务报表出具了非标准审计报告 B.注册会计师更换两名审计助理人员 C.被审计单位更换一名会计人员

D.被审计单位高级管理人员近期发生变动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下列因素可能导致注册会计师修改审计业务约定条款或提醒被审计单位注意现有的业务约定条款: (1)有迹象表明被审计单位误解审计目标和范围; (2)需要修改约定条款或增加特别条款; (3)被审计单位高级管理人员近期发生变动; (4)被审计单位所有权发生重大变动; (5)被审计单位业务的性质或规模发生重大变化; (6)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变化; (7)编制财务报表采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发生变更; (8)其他报告要求发生变化。 单项选择题 在完成审计业务前,如果被审计单位或委托人要求将财务报表审计业务变更为财务报表审阅业务,下列理由中()注册会计师确定是存在合理理由,并予以变更。 A.由于天气原因,注册会计师不能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B.由于被审单位人为原因,注册会计师不能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C.被审计单位提出大幅度削减审计费用 D.被审计单位原以为半年报也必须进行审计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选项D为对原来要求的审计业务的性质存在误解的情况。

审计cpa第二章审计计划练习题

320.确定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时常用的基准包括( A.资产总额 C.营业收入 B.净资产 D.营业外收入 321.下列因素中,注册会计师在评价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的可接受性时,需要考虑的 A.被审计单位的性质 B.财务报表的目的 C.法律法规是否规定了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 D.财务报表的性质 下列有关实际执行的重要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运用实际执行的重要性的目的是将未更正和未发现错报的汇总数超过财务报表整 体的重要性或特定类别的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重要性水平(如适用)的可能性降至 适当的低水平 B.针对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只需确定一个实际执行的重要性,而针对交易、账户余 额或披露的重要性水平应确定一个或多个实际执行的重

要性水平 C.实际执行的重要性一定低于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 D.如果会计师事务所要求实际执行的重要性定义在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50%-75% 之间,当注册会计师首次承接审计项目时,应按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75%确定实际 执行的重要性 323.下列有关重要性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注册会计师对审计重要性水平确定的越高,所需收集的审计证据的数量就越少 B.财务报表项目的金额及其波动幅度可能促使财务报表使用者做出不同的反应,基于 谨慎性,注册会计师应按最近几年的最低金额确定重要性C.从报表使用者决策的信息需求而言,如果财务报表中的某项错报足以改变或影响财 务报表使用者的相关决策,则该项错报就是重要的 D.在计划审计工作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导致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的原因,并应当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基础上,确定一个可接受的重要性水平,即首先为财务报表层次确定重要性水平,以发现在金额上重大的错报

注册会计师审计教案

注册会计师审计科目教案 第一章概述第二章审计独立性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审计的基本概念,掌握审计独立性的基本含义,了解注册会计师审计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掌握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动因,掌握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掌握注册会计师审计标准报告的基本格式和内容,了解不同审计意见的区别。 (二)内容提要 1.审计的概念; 2.审计存在的客观基础; 3.审计的目标; 4.标准审计报告; 5.审计意见。 (三)重点和难点 本章重点: 1.审计的本质; 2.审计存在的客观基础; 3.财务报表审计目标。 本章难点: 1.对审计独立性的理解与判断; 2.对审计目标中关于“公允性”的理解; (四)授课提示 1.在讲解审计概念时强调:审计是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不参与被审计单位的管理。 2.在讲授审计产生和存在的客观基础时强调受托责任理论。 3.在讲授财务审计目标时,强调“公允性”的重要性和衡量标准。 4.在讲授西方注册会计师审计产生时,列举英国南海公司材料说明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正式诞生。

5.在讲授标准审计报告的内容时,利用“审计了”、“合理保证”、“公允地”等专业术语,引到学生关注审计用语的严谨性,培养学生对学习认真的态度。 (五)授课设计 1.时间设计 本章计划授课2学时。 2.教学活动设计 (1)在第一节课中布置讨论题---如何看待审计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要求学生写出书面发言提纲。并规定在本章内容讲解结束后利用30分钟讨论,到时随机点名发言。讨论过程中,要求同学相互点评,最后老师小结讨论过程和结果。 (2)请每位学生在报纸上收集一份上市公司审计报告(尽量避免同一上市公司),比较不同审计意见的区别,说明审计独立性的重要性。 3.教学环节设计 (1)在具体讲授课程内容之前,以“你对审计的初步了解有多少”、“你所知道的审计是什么”等为内容向多个学生提问,抓住他们表述不完整或者错误观点导入课程内容。 (2)以“夫妻”店为例说明审计存在的前提条件,加深对受托责任理论的理解。 (3)在讲授审计目标之后,提问:中美审计准则关于财务报表目标的表述有何不同?其原因何在? 4.板书设计 (1)在讲解审计三方面关系人时要求学生板书三者之间的关系。

《审计》第二章

第一节注册会计师的法律环境 一、注册会计师承担法律责任的依据 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业务时,应当按照审计准则的要求审慎执业,保证执业质量,控制审计风险。否则,一旦出现审计失败,就有可能承担相应的责任。 营失败的极端情况是申请破产。 见。例如,注册会计师可能指派了不合格的助理人员去执行审计任务,未能发现应当发现的财务报表中存在的重大错报。 (三)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中存在重大错报,而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注意: 第一,经营失败不等于审计失败,但在经营失败的同时,很可能会追究注册会计师是否存在审计失败; 第二,审计失败是注册会计师没有执行好审计准则造成的,只要存在审计失败,就意味着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有过失,有过失就有责任,因此,在发生审计失败的情况下,很可能就发生了审计风险变为实际的损失,进而被追究法律责任。 第三,由于审计中的固有限制影响注册会计师发现重大错报的能力,注册会计师不能对财务报表整体不存在重大错报获取绝对保证。特别是,如果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精心策划和掩盖舞弊行为,注册会计师尽管完全按照审计准则执业,有时还是不能发现某些重大舞弊行为。 二、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逐步拓展的社会原因和表现形式 三、对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认定

(一)违约 失时,注册会计师应负违约责任。比如,会计师事务所在商定的期间内,未能提交纳税申报表,或违反了与被审计单位订立的保密协议等。 (二)过失 当过失给他人造成损失时,注册会计师应负过失责任。通常将过失按其程度不同分为普通过失和重大过失。 遵循专业准则的要求。 业准则的基本要求执行审计。 谨慎,因而蒙受损失。比如,被审计单位未能向注册会计师提供编制纳税申报表所必要的信息,后来又控告注册会计师未能妥当地编制纳税申报表,这种情况可能使法院判定被审计单位有共同过失。再如,在审计中未能发现现金等资产短少时,被审计单位可以过失为由控告注册会计师,而注册会计师又可以说现金等问题是由缺乏适当的内部控制造成的,并以此为由来反击被审计单位的诉讼。 (三)欺诈 四、注册会计师承担法律责任的种类 注册会计师因违约、过失或欺诈给被审计单位或其他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的,按照有关法律和法规的规定,可能被判负行政责任、民事责任或刑事责任。一般来说,因违约和过失可能使注册会计师负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因欺诈可能会使注册会计师负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

注册会计师审计习题第2章

注册会计师审计习题第2章

第二章注册会计师管理 一、单项选择题 1.( )负责制定与注册会计师考试有关的方针、政策,全面指导和组织考试工作。 A.CPA全国考试委员会 B.全国 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C.财政部教育司 D.审计 署 2.下列各项中能够成为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团体会员的是( )。 A.会计师事务所 B.境外会 计师组织 C.高等科研院校的相关机构 D.有10名 以上注册会计师的会计师事务所 3. 注册会计师所从事的会计咨询和会计服务业务的范围,不包括( )。 A.担任某企业的常年会计顾问 B.对企业注册资本的实收情况进行审验 C.对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提供建议 D.代企业编制会计报表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规定,下列机构中负责办理注册会计师注册的是

( ) A .财政部 B.中国注 册会计师协会 C.各省级财政主管部门 D.各省 级注册会计师协会 5.经考试合格的中国公民,如果要申请成为执业注册会计师,必须( ),并符合其它有关条件要求。 A.加入会计师事务所 B.两 年以上审计工作经验 C.加入会计师事务所且有两年以上工作经 验 D.加入会计师事务所且有两年以上独立审 计工作经验 6. 注册会计师从事的下列工作中,属于审计业务的是()。 A.参与企业管理,起草投资协议书 B.参与企业破产清算审计,出具清算审计报 告 C.审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提出管理建议书 D.参与企业合并事宜,编制企业合并会计报 表

7.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 A.财政部 B.中国 注册会计师协会会员代表大会 C.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理事会 D.中国 注册会计师协会秘书处 8. 在中国,注册会计师以个人名义承办审计业务()。 A.必须取得所在会计师事务所的授权 B.必须与所在会计师事务所签订委托合同, 并接受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监督 C.必须注册一家独资会计师事务所 D.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 9. 注册会计师从事的下列工作中,属于其它鉴证业务的是()。 A.对公司的治理结构提出意见 B.参与企业破产清算审计,出具清算审计报 告 C.审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提出管理建议书 D.审核盈利预测,出具审核报告 10.下列何种业务,非注册会计师其它机构也可依法承办( )。

最详细的CPA《审计》复习笔记第02章

第二章审计计划(六) 【考点四】实际执行的重要性 (三)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水平的经验值(教材修订) (一)实际执行的重要性的定义 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是指注册会计师确定的低于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一个或多个金额,旨在将未更正和未发现错报的汇总数超过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可能性降至适当的低水平。 如果适用,实际执行的重要性还指注册会计师确定的低于特定类别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重要性水平的一个或多个金额。 【解读】如图2-2所示,实际执行的重要性相当于“杯子”右边的“C”。 注册会计师评估确定了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杯子”中“A”)后,也可能对被审计单位具体情况进行了解,同时评估了一个或多个特定类别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重要性水平(即“杯子”中的“B”),那么,实际执行的重要性就有一个或多个的金额。 注册会计师根据职业判断,如果没有评估一个或多个特定类别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重要性水平,即不存在“杯子”中的“B”,实际执行的重要性就只有一个,即与图2-1中“A”对应的“C”,此时,“杯子”右边的“C”与“杯子”左边的“A”是对应关系。 如果注册会计师根据职业判断,评估了一个或多个特定类别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重要性水平”,则“实际执行的重要性”除了“C”以外,还有“杯子”右边的“b”。 (二)确定实际执行的重要性应考虑的因素 1.对被审计单位的了解(这些了解在实施风险评估程序的过程中会得到更新);

2.前期审计工作中识别出的错报的性质和范围; 3.根据前期识别出的错报对本期错报作出的预期。 (三)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水平的经验值(教材修订) 通常而言,实际执行的重要性通常为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50%-75%。具体情况汇总于 经典考题回顾 【例1?2012?单选题】(实际执行的重要性)下列关于实际执行的重要性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是指注册会计师确定的低于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一个或多个金额 B.注册会计师应当确定实际执行的重要性,以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并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 C.确定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旨在将未更正和未发现错报的汇总数超过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可能性降至适当的低水平 D.以前年度审计调整越多,评估的项目总体风险越高,实际执行的重要性越接近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 【答案】D 【解析】选项D错误。如果以前年度审计调整越多,评估的项目总体风险越高,实际执行的重要性越接近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50%(较低的)。 【例2?2011?多选题】(实际执行的重要性)在确定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时,下列各项因素中,注册会计师认为应当考虑的有()。

注会考试《审计》考点试题及答案:第二章含答案

注会考试《审计》考点试题及答案:第二章含答案 1、根据注册会计师法的规定,注册会计师的业务范围不包括()。 A.财务报表审计业务 B.税务代理业务 C.保险精算业务 D.验资业务 2、下列业务中属于注册会计师从事的鉴证业务的是()。 A.参与企业筹建,起草投资协议 B.进行破产清算,代编清算报表 C.审查内部控制,提出管理建议

D.审核内部控制,出具审核报告 3、注册会计师所从事的相关服务业务的范围,不包括()。 A.担任某企业的常年会计顾问 B.对企业内部控制情况进行审核 C.对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提供建议 D.代企业编制会计报表 4、下列各项业务中,属于其它鉴证业务的是()。 A.预测性财务信息审核 B.年度财务报表审计 C.财务报表审阅 D.对财务信息执行商定程序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出资人承担的责任以出资额为限 B.申请设立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应当有3名以上的股东 C.如果取得注册会计师考试全科合格,同时具有两年审计工作经验的,即可成为执业的注册会计师 D.注册会计师的相关服务业务中包括对财务信息执行商定程序、代编财务信息、预测性财务信息审核、税务服务、管理咨询以及会计服务等 6、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成绩合格的中国公民,如果要申请成为执业注册会计师,必须(),并符合其它有关条件要求。 A.加入会计师事务所且有两年以上审计工作经验

B.加入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且工作两年以上 C.从事会计或审计工作两年以上 D.加入会计师事务所并具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 1、注册会计师办理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它审计业务,出具相应的审计报告。具体来说,这方面的审计内容包括()。 A.企业按照收付实现制基础编制的财务报表 B.企业的流动负债,应收账款或抵押物的保值情况 C.企业与银行签订的借款协议遵循情况 D.企业编制的简要资产负债表和简要利润表 2、下列各项中,属于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的有()。 A.验资业务

CPA《审计》知识点 (1)

2015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知识点(1) 第一章审计概述 审计的性质、要素: 1.审计的性质 合理保证与有限保证 合理保证(财务报表审计)有限保证(财务报表审阅) 目标在可接受的低审计风险下,以积极方式对财务报表整体发表审计意见,提供高水平的保证在可接受的审阅风险下,以消极方式对财务报表整体发表审阅意见,提供有意义水平的保证。该保证水平低于审计业务的保证水平 证据收集程序检查记录或文件、检查有形资产、观察、询问、函证、重新计算、重新执行、分析程序询问、分析程序 所需证据数量较多较少 检查风险较低较高 财务报表的可信性较高较低 提出结论的方式积极方式消极方式 2.审计要素 (1)三方关系 审计业务三方关系人: 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责任方)、注册会计师、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 审计业务涉及三方实体: 被审计单位在治理层(委托人)、注册会计师(审计人)、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被审计人)。 (2)财务报表(鉴证对象) 在财务报表审计中,鉴证对象即财务报表。

(3)财务报表编制基础(标准) 标准是指用于评价或计量鉴证对象的基准,当涉及列报时,还包括列报的基准。 在财务报表审计中,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即是标准。 标准的特征:相关性、完整性、可靠性、中立性、可理解性。 (4)审计证据 审计证据,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和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必要信息。 审计证据既包括支持和佐证管理层认定的信息,也包括与这些认定相矛盾的信息。 审计证据包括支持证据和佐证证据。 审计证据的充分性(证据数量)和适当性(证据质量)相互关联。 (5)审计报告 注册会计师应当针对财务报表(鉴证对象)在所有重大方面是否符合适当的财务报表编制基础(标准),以书面报告的形式发表能够提供合理保证程度的意见。 审计目标: (一)与所审计期间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和具体审计目标 认定 认定的含义 具体审计目标 发生 occurrence 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 已记录的交易是真实的 如果没有发生销售交易,但在销售日记账中记录了一笔销售,则违反了该目标。 发生认定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管理层是否把那些不曾发生的项目记入财务报表,它主要与财务报表组成要素的高估有关。

审计学练习题答案及解析(第二章)

《第二章》 一、单选题共29道 【题目1】注册会计师考试需要进行论文和口试的国家为( D )。 (A)美国 (B)英国 (C)加拿大 (D)日本 【题目2】注册会计师要取得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除具备相应学历并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外,还应具备的条件是( A )。 (A)接受后续教育 (B)一定时间的从业经验 (C)经过专门的专业训练 (D)不能从事注册会计师行业以外的工作 【题目3】下列人员中,可以申请免予专业阶段考试1个专长科目考试的是( A )。 (A)会计学教授并具有会计工作经验 (B)会计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C)会计专业学士学位获得者 (D)会计专业硕士学位获得者 【题目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会计咨询、会计服务业务内容的是( C )。 (A)管理咨询 (B)代理记账 (C)审查中期财务报表 (D)税务代理 【题目5】与鉴证业务相比较,咨询服务的特点是( C )。 (A)由CPA、信息使用者和信息提供者三方达成合约 (B)以适当保证和提高财务信息质量为目标 (C)以财务信息的使用为目标 (D)以独立性与专业性为主要基础 【题目6】我国《注册会计师法》规定,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不包括( A )。 (A)独资公司 (B)普通合伙会计师事务所 (C)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 (D)特殊普通合伙会计师事务所 【题目7】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B )。 (A)财政部 (B)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C)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理事会 (D)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秘书处

【题目8】注册会计师从事的下列工作中,属于审计业务的是( B )。 (A)审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提出管理建议书 (B)参与企业破产清算,出具审计报告 (C)参与企业合并事宜,代编合并财务报表 (D)参与企业管理,起草投资协议书 【题目9】注册会计师事务所从事的下列业务中,不属于审计等鉴证业务的是( B )。 (A)验资 (B)税务咨询 (C)财务报表审计 (D)内部控制审核 【题目12】下列各项中,能够成为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团体会员的是( A )。 (A)会计师事务所 (B)5名以上注册会计师组成的科研团体 (C)高等科研院校的相关机构 (D)境外会计师组织 二、多选题共30道 【题目1】具有( ABCD )条件的中国公民可以申请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 (A)大学本科学历以上 (B)大专或大专学历以上 (C)会计及相关专业高级技术职称 (D)会计及相关专业中级或中级以上技术职称 【题目2】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会员包括( ABC )。 (A)个人会员 (B)团体会员 (C)名誉会员 (D)临时会员 【题目3】准予注册的注册会计师发生( ABCD )情况时,注册会计师协会将撤销注册、收回注册会计师证书。 (A)完全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 (B)受刑事处罚的 (C)因在财务、会计、审计、企业管理或者其他经济管理工作中犯有严重错误受行政处罚、撤职以上处分的 (D)自行停业满一年的 【题目4】下列关于我国会计师事务所业务承接和承办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C )。 (A)以会计师事务所名义承接业务 (B)特殊情况下可以以主任会计师的个人名义接受委托 (C)由于委托人不同,会计师事务所在承办业务时被授予的权限也不同 (D)出具审计报告时,只需注册会计师个人的签章 【题目5】下列各项中,属于注册会计师审计业务的有( AB )。

第二章 审计职业规范体系答案

第二章审计职业规范体系习题答案 一、单选题 1、B 2、A 3、A 4、A 5、B 6、D 7、C 8、D 二、多项选择题 1、BCD 2、ABC 3、ABCD 4、ABCD 5、ABCD 6、ABD 7、ABCD 8、AD 9、BC 10、ABC 三、判断题 1、T 2、F 3、T 4、T 5、F 6、F 7、T 8、T 9、F 10、T 11、F 12、F 13、F 14、T 四、名词解释 五、简答题 六、案例分析题 [案例一] 答:对的。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又称独立审计准则、独立审计标准,是指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技术行为规范,是衡量注册会计师工作质量的权威性标准,是注册会计师职业规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的作用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有利于提高注册会计师工作质量,降低审计风险。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对注册会计师的任职条件、业务能力及其在工作中应保持的职业谨慎等作出了规定,这为保证注册会计师工作的质量创造了条件。只要注册会计师按照准则要求执业,就可最大限度地降低执业风险。否则,审计质量就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2.有利于社会了解注册会计师工作,赢得社会公众的信任。 3.有利于明确注册会计师的责任,维护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合法权益。 4.有利于推动审计理论的研究,促进审计经验的交流。 [案例二] 1、是的。因为: (1)第一家、世界一流、全国一流——夸张容易引起误解。 (2)半价收费——不正当竞争 [案例三] 可以。 (1)B公司去催讨,对A公司来说并没有增加损失——本来A公司就应该付款。A公司利用B公司错开发票而故意不履行全部责任也是不道德的。 (2)CPA告知B公司去催讨,CPA并不能从中获得除审计费用外的额外报酬。可以断定的是,若催讨款金额巨大则可以另当别论。 (3)CPA应公平、公正地对待各个利益团体(或个人),不能带有偏见。不足的是CPA应在审查A公司时应通知A企业及时与B公司联系,解决相关事宜。 [案例四] 1、审计报告既不是司法鉴定,也不是社会公证,只不过是一种专业鉴证(合理保证)而已。因此,审计报告不可能百分百正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