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琪拉之歌》秘籍:不费材料制作食物(慎用)

《安琪拉之歌》秘籍:不费材料制作食物(慎用)

《安琪拉之歌》秘籍:不费材料制作食物(慎用)

《安琪拉之歌》秘籍:不费材料制作食物(慎用)该秘技会减低该游戏的游戏性,请大家慎用

就是在按cook合成食物的时候立刻按下ESC键退出,则不会浪费任何材料(手要快,不一定成功)

该秘技在1.0.0版测试通过

其他版本没试过,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试试

更多精彩攻略访问https://www.doczj.com/doc/4a1512391.html,1

人教版生物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案

人教版生物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案 篇一: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人教版)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学目标 1. 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知道主要营养物质的作用和营养物质的食物来源。 2. 了解无机盐和维生素的来源和缺乏症状。 3. 加深对科学探究一般过程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并实施探究计划、处理数据和分析探究结果的能力。 4. 关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认识人类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的观点。教学重点 1. 营养物质类别。 2. 探究的一般过程及对探究数据的处理。教学难点探究活动的组织及如何减少实验误差。课时安排 2课时。第1课时一、新课导入思考:我们吃过哪些食物?它们都来自哪些生物?为什么我们每天都要进食呢?明晰:肉、蛋、奶、白面??我们吃的粮食、蔬菜和水果等来自植物,肉、奶等来自动物;食物为我们提供营养物质。二、新课讲授 1.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呢?这些营养物质对人体各有什么作用?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每个同学写出两种常吃的食物,并通过查阅教材第38、39页“常见的食物成分表”,具体了解这两种常见食物的成分。(学生)写出的食物有米饭、面、牛肉等。(讨论)这两种食物中各含有哪些营养物质?它们所占比例相同吗?(小结)这两种食物中都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六类营养物质。不同食物所含的营养物质的种类和多少不同。问题:糖类、脂肪、蛋白质对人 1 教师备课系统──多媒体教案体有什么作用呢?它们又是靠哪些食物提供的呢? 2. 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阅读)教材第19、20页相关内容。(讨论)细胞的生活离不开物质和能量,那么,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与人体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有什么关系?小结:糖类、脂肪和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并且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1)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由糖类提供的。葡萄糖、蔗糖、淀粉都属于糖类。(2)贮存在人体内的脂肪是重要的备用能源物质。(3)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过渡)食物中含有能量,这一结论是仅仅靠推测得出的吗?能不能通过实验来测定呢?下面我们就分小组来测定食物中的能量。 3. 探究: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阅读)教材第20~23页内容。(讨论)食物

七年级下册生物《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知识点整理

七年级下册生物《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知识点整理 一.糖类 . 作用: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 2. 食物:馒头、米饭、白薯、马铃薯、白糖等。 二.脂肪 .作用:作为备用的能源物质储存在体内。1克脂肪中所含的能量相当于2克糖类或蛋白质所含能量。 2.食物:油、花生、黄豆、肥肉等。 三.蛋白质 .作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物质,也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2 食物:鱼、瘦肉、蛋、奶、黄豆等。 四.维生素 .作用:既不参与构成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人体需要量很少,但维生素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是其他营养物质所不能替代的。 2.缺乏症状及饮食治疗 维生素A缺乏:皮肤干燥、夜盲症、干眼症(多吃胡萝

卜、肝脏及蔬菜瓜果) 维生素B1缺乏:神经炎、脚气病、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多吃粗粮、全麦面) 维生素c缺乏:坏血病、抵抗力下降(多吃蔬菜、水果。辣椒中含量最高) 维生素D缺乏:佝偻病、骨质疏松症、腰酸背痛腿抽筋(虾皮、肝脏) Vc能使高锰酸钾褪色 五.水是细胞的主要成分,约占体重的60%---70% 六.无机盐 .缺含钙的无机盐,儿童易患佝偻病,中老年易患骨质疏松症。(虾皮、肝脏) 2.缺含铁的无机盐,易患缺铁性贫血。(肝脏、血液制品) 3.缺含碘的无机盐,儿童患呆小症,成人患地方性甲状腺肿。(碘盐、海带) 趣味导读 俗话说:“药疗不如食疗”。很难想像食物还可以治病吧。很早以前,古希腊、古罗马和阿拉伯的医生,用动物肝脏能够治疗夜盲症,这种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雀目",我国古代名医孙思邈在他的医书中也提出用猪肝治疗这种病,他还提出用谷白皮熬粥可防“食米区病”。1947年,葡萄牙航海家

达·伽马,在经过好望角去印度的航行中,同船的160名水手就有100人被坏血病夺去生命。但后来船员们知道用一些食物来治疗这种疾病。你知道为什么这些水手会得这种病吗?什么食物可以预防或治疗这种病吗?收集关于坏血病的资料,你一定会找到答案的。 智能点拔 例1.有些人一生食素,但却并没得夜盲症,这是因为 A.因为植物性食物里有维生素A B.因为其他维生素也能预防这种病 c.有些植物性食物内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以转变为维生素A D.人体内可以自行产生维生素A 分析 此题考查维生素A的缺乏症及哪些食物中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A一般于动物的肝脏,植物性食物里不含维生素A,虽然胡萝卜、黄色玉米等植物性食物里不含维生素A,但是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它在人体内能转变成维生素A。所以本题正确的答案是c。 例2.下列哪种物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量 A.脂肪 B.水 c.维生素

人教版生物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案

人教版生物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案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 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教学目标 1. 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知道主要营养物质的作用和营养物质的食物来 源。 2. 了解无机盐和维生素的和缺乏症状。 3. 加深对科学探究一般过程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并实 施探究计划、处理数据和分析探究结果的能力。 4. 关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认识人类的营养物质主要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的观 点。 教学重点 1. 营养物质类别。 2. 探究的一般过程及对探究数据的处理。 教学难点 探究活动的组织及如何减少实验误差。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一、新课导入 思考:我们吃过哪些食物?它们都哪些生物?为什么我们每天都 要进食呢?明晰:肉、蛋、奶、白面??我们吃的粮食、蔬菜和水果 等植物,肉、奶等来 自动物;食物为我们提供营养物质。 二、新课讲授 1.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呢?这些营养物质对人体各有什么作用?今天我和同学 们一起来学习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每个同学写出两种常吃 的食物,并通过查阅教材第38、39页“常见的食物成分表”,具体 了解这两种常见食物的成分。 (学生)写出的食物有米饭、面、牛肉等。 (讨论)这两种食物中各含有哪些营养物质?它们所占比例相同吗? (小结)这两种食物中都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 和维生素等六类营养物质。不同食物所含的营养物质的种类和多少不同。问题:糖类、脂肪、蛋白质对人 1 教师备课系统──多媒体教案 体有什么作用呢?它们又是靠哪些食物提供的呢? 2. 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

部编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选自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一节,研究的是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食物,学生有直接的生活体验甚至见解。通过本节的教学能使学生明白生物学是一门生活的科学,生物学就在我们身边。同时为第三节“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的教学打下基础。 本节内容共分为两部分: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教材展示了大量的图片资料和资料分析,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直观观察了解各种营养物质广泛存在于食品中,也给学生一个启示,即不能挑食、偏食,否则可能会出现营养不良。教材还安排了一个探究活动,通过探究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对数据的分析能力等。 针对本节教材内容,我准备通过资料分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明白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的作用和来源,形成新的认知结构,认同人类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生物圈的其他生物,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掌握测定食物中的能量的科学方法,知道人体所需的能量来源于食物中的有机物,提高学生收集和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真正把课堂的时间和空间、提问的权力以及学习、认知和习得的过程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1

课时安排:2课时本节内容较多,需要理解、记忆、动手的也较多,安排了两课时,本节为第1课时内容。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食物中含有的主要营养物质; 2、识记糖类、脂肪、蛋白质的食物来源,并理解其对人体的作用; 3、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测定食物中的能量。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资料分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通过直观观察了解各种营养物质广泛存在于食品中。 2、加深对科学探究一般过程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并实施探究计划、处理数据和分析探究结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正确的科学态度。 2

最新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带答案)教案资料

4.2.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带答案见下) 一选择题 1. 糖类是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之一,糖类在人体中的主要作用是( ) A. 为生命活动提供所需能量,是主要的供能物质 B. 是构建身体与修复细胞的重要原料 C. 是人体内重要的储存能量的物质 D. 是调节人体生物活动的主要物质 2. 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离不开营养物质,下列有关营养物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糖类是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提供者 B. 蛋白质是身体构建与修复的重要原料 C. 脂肪是人体内重要的备用能源物质 D. 维生素是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原料 3. “O”型腿是佝偻病的轻度表现症状,影响人的外在形象。为预防“O”型腿,我们应保证身体获取足够的( ) A. 含钙的无机盐 B. 含铁的无机盐 C. 含锌的无机盐 D. 含磷的无机盐 4. 下列疾病与其预防搭配不合理的是( ) A. 夜盲症——多吃胡萝卜和动物肝脏 B. 贫血——多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C. 地方性甲状腺肿——多吃海带、紫菜等食物 D. 侏儒症——多吃水果和新鲜蔬菜 5. 在“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的探究实验中,小明提出的问题是“花生仁与核桃仁哪个含能量多”,在他制订的计划中,不正确的是( ) A. 在两个锥形瓶内加入同样多的水 B. 实验前安装好实验装置,并测量水温 C. 取一个花生仁和一个核桃仁作为实验材料,燃烧后比较水温升高的差异 D. 重复实验3次,取平均值进行比较 6. 下列几组物质中既是人体的组成物质,又是人体的供能物质的是( ) A. 糖类、脂肪、维生素 B. 蛋白质、脂肪、无机盐 C. 糖类、脂肪、蛋白质 D. 蛋白质、水、无机盐 7. 下列疾病与其病因对应不正确的是( ) A. 贫血——缺钙 B. 夜盲症——缺乏维生素A C. 坏血病——缺少维生素C D. 佝偻病——缺乏维生素D 8. 牛奶中含有较多的_____,可以促进身体的生长,增强体质,所以青少年每天应喝一定量的牛奶。( ) A. 维生素A、钙 B. 蛋白质、脂肪 C. 蛋白质、钙 D. 维生素A、糖类 9. 我国政府启动的“酱油补铁工程”是继食盐加碘后实施的又一项全民营养工程,“补铁”和“加碘”分别可以预防( ) A. 缺铁性贫血、地方性甲状腺肿 B. 夜盲症、坏血病 C. 脚气病、佝偻病 D. 呆小症、肢端肥大症 10. 有些人因缺乏某种维生素,在傍晚时眼睛看不清东西,应建议他们多吃下列哪些食品?( )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 编制说明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 编制说明 一、标准起草的基本情况(包括简要的起草过程、主要起草单位、起草人) 上世纪九十年代原卫生部出台了8项食品接触材料卫生管理办法,对塑料、橡胶、搪瓷、陶瓷、涂料等8类食品接触材料进行了管理性规定,但由于《食品安全法》的颁布,这些管理办法已于2010年废止。目前,我国正在构建食品接触材料标准体系,同步建立多项食品接触材料标准。在标准构建过程中,发现存在一些涉及到整个食品接触材料标准体系的原则性问题需要加以明确,在缺乏相应管理办法的情况下,急需建立相关标准,为现行食品接触材料安全标准在实际安全管理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提供出处,为其他配套基础标准、产品标准、检验方法和规范的管理提供依据。2014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将本标准列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国卫办食品函〔2014〕454号),委托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以下简称“评估中心”)牵头承担标准起草工作。 主要起草人:张俭波、朱蕾、张泓、王竹天、邓陶陶、鲁杰。 本标准修订以《食品安全法》为基本依据,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管理办法》的要求开展工作。2014年3月,评估中心启动标准修订工作。为了保证本标准能够充分解决相关问题,起草组向食品接触材料国家安全标准起草单位、相关行业、企业广泛征求意见,对于标准体系中需要解决的原则性问题进行了系统收集,并对美国、欧盟、日本、欧盟成员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对于相关问题的解决方式以及其他相关规定进行深入研究,探讨这些规定在我国监管方式和行业现状下的可行性。标准起草组组织召开了数次研讨会,对于标准制定原则、亟待解决问题、解决方式等内容进行研讨,并重点关注本标准与GB9685《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剂使用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迁移试验通则》、《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相关的产品安全标准等其他相关标准的协调问题。 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管理办法》的规定,2015年1月,起草组将标准草案向相关专家、行业协会征求意见,共收到来自15家单位的50余条意见。针对收集到的意见,起草组与相关专家、协会进行了沟通,根据意见对标准草案进行了完善。2015年2月,将标准征求意见稿上报国家卫生计生委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并进行SPS通报。 二、标准的重要内容及主要修改情况 (一)关于标准名称 为明确体现本标准规定的内容及其在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标准体系中的位置和作用,标准名称定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 (二)关于适用范围 本标准控制的是所有可能和食品接触的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安全,因此范围中规定“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基本要求、限量要求、符合性原则、检验方法、可追溯性和产品信息”,并明确本标准适用于各类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三)关于术语和定义 此部分规定了本标准中涉及的13项术语和定义。包括“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复合材料及制品”、“组合材料及制品”、“总迁移量”、“总迁移限量(OML)”、“最大使用量”、“特定迁移量”、“特定迁移限量(SML)”、“特定迁移总量”、“特定迁移总量限量(SML(T))”、“残留量”、“最大残留量(QM)”和“非有意添加物质”。 由于原标准体系中的“食品容器、包装材料”不能全面概括和明确描述标准所适用产品的范围,因此,以《食品安全法》中“食品相关产品”、“食品包装材料和容器”以及“食品经营用工具、设备”定义为基本依据,参考欧盟和美国相关定义,标准引入“食品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两课时) 教学目标 1.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知道主要营养物质的作用和营养物质的食物来源。 2.了解无机盐和维生素的来源和缺乏症状。 3.加深对科学探究一般过程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并实施探究计划、处理数据和分析探究结果的能力。 4.关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认识人类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的观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营养物质类别;探究的一般过程及对探究数据的处理。 2.探究活动的组织及如何减少实验误差是本节的难点。 课前准备 1.教师:(1)将学生分成4至5人的小组,选出组长,并分工负责操作、记录、处理数据和发言。 (2)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的各种材料、用具。 2.学生:(1)调查当地人们都常吃哪些食物。(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不模仿教材现成的装置,利用废弃物制作实验装置(其中,锥形瓶、温度计、试管夹、铁勺由教师提供)。 (3)预习与无机盐、维生素相关的知识;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丰富以上知识自编自演与之相关的小品在课堂上表演。 教学设计过程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一,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二、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和来源。 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并且为生命活动来源广泛。 三、探究活动: 测定某种食物中按照教师提出的要求,每个人写出两种常吃的食物,并查阅教科书第41-42页“常见的食物成分表”,并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填写在教科书上。 思考: A . 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 B . 不同食物所含营养物质的种类和数量是否相同?通过比较、归纳,得出结论。 在教师指导下看书自学并与同学交流。举出含糖类较多的食物,写在图Ⅳ-18的旁边,再举出含蛋白质较多的食物。写在图Ⅳ-20的旁边。 讨论:细胞的生活离不开物质和能量。思考:食物设疑、提问、引入新课。 指导学生查阅有关表格。大多数学生完成后,引导学生对这两种食物的营养成分进行比较,并引导学生讨论,适时给予鼓励性评价。 创设情境,指导学生看书,巡视检查,当大多数学生完成后,组讨论交 流,给予鼓励性评价。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临窗独坐,静心听得风在吹,树在摇,是一种悠闲的平静;身处喧嚣,毅然稳坐茹素,面对 噪杂的你争我抢,弱水三千,我却只取一瓢来钦,是一种淡泊的平静时间就是生命,工作之外我们应该拥有更多享受生活的时间,本工作计划总结目的是为了节省读者的工作时间,提高读者的工作效率,读者可以放心下载文档进行编辑使用。

与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安全和检测知识

与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安全与检测知识 一、食品接触材料概述 食品接触材料,又称食品包装材料、间接食品添加剂,常见英文缩写为FCMs(Food Contact Materials食品接触材料)。 1、定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用于食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指包装、盛放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用的纸、竹、木、金属、搪瓷、陶瓷、塑料、橡胶、天然纤维、化学纤维、玻璃等制品和直接接触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的涂料。 欧盟定义:食品接触材料和制品 预期与食品接触的;或已经接触到食品且预定供作此用的;或可合理地预料会与食品接触,或在正常或可预见的使用条件下会将其成分转移至食品中的材料和制品,包括活性和智能材料。 美国FDA定义:间接食品添加剂 指在食品生产、加工、运输过程中接触的物质,以及盛放食品的容器,而这些物质本身并不用来在食品中产生任何效应。食品接触材料出现于食品中,可能是由于这些物质向食品的迁移,或由于意外萃取而出现于食品中。 2、主要的食品接触材料及分类 按国际通行的分类方法,与食品接触的材料及器具按材质分为: 陶(搪)瓷制品、玻璃制品、塑料制品、金属制品、纸制品及木制品等。 其包含的产品类别有: 食品包装材料、食品容器及器皿、餐厨具、家用食品加工器具、食品生产加工机械等。 二、食品接触材料的质量问题 近年来,世界各国特别是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与食品接触的器皿、餐厨具和包装容器以及包装材料中有害元素、有害物质已经成为食品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已成为人们对食品安全一个新的关注点。目前,由于我国出口的与食品接触的器皿、餐厨具和包装容器以及包装材料存在较多的质量问题,已影响到我国此类产品的出口

(完整word版)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第二章人的营养 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知识目标: 1.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列举主要营养物质的作用和营养物质的食物来源。 2.说出无机盐和维生素的来源与相应的缺乏症。 能力目标: 尝试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进一步提高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并实施探究计划、处理数据和分析探究结果的能力。 情感目标: 1.认同人类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的观点,培养学生爱护其他生物的情感。 2.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正确的科学态度。 教材分析: 营养物质这一节概述人体必需的六大营养物质的来源、功能等,在人体必需的六大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有:糖类、蛋白质、脂肪;其中主要的供能物质是:糖类;储备的供能物质是脂肪;蛋白质也能供能;等量的糖、蛋白质、脂肪,供能最多的是脂肪(有可能可以加入脂肪燃烧放能可使水温升高的演示实验);在人体必需的六大类营养物质中,能参与调节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是:蛋白质和维生素;在人体必需的六大类营养物质中,参与细胞构成的最重要的物质是蛋白质。维生素几种主要的维生素的功能及缺乏症状不要混淆。整个教学中应注意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多举学生熟悉的例子。 教学设计示例: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主要营养物质的作用和营养物质的食物来源。每天摄入食物,是人体获取营养物质的途径。只有知道每种营养物质的作用和食物来源,学生才有可能自觉做到合理膳食,同时也为完成本章第三节的设计活动奠定基础。 2、难点: (1).食物中的能量是人体能量的来源。理解能量的概念,对初一学生来说有一定困难。教师可以举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在此基础上就实际现象让学生明白食物中储存有能量,再进一步通过探究活动证实食物中储存能量,这些能量是人体能量的来源。 (2).探究过程中数据的处理和误差分析。学生由于缺少必要的物理、化学知识,进行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时会感觉困难。教师在进行必要的知识铺垫的基础上引导同学讨论,在讨论中互相启发,不断完善。 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 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我们吃过哪些食物?它们都来自哪些生物? 生:肉、蛋、奶、白面…… 生:我们吃的粮食、蔬菜和水果等来自植物、肉、奶等来自动物。 师:为什么我们每天都要进食呢? 生:食物为我们提供营养物质。 师:那么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呢?这些营养物质对人体各有什么作用?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师:每个同学写出两种常吃的食物,并通过查阅教科书第38-39页“常见的食物成分表”,把这两种食物的营养成分写出来。 生:写出的食物有米饭、面、猪肉等。 师:指导学生查阅表格。 师:这几种食物中各含有哪些营养物质?它们所占比例相同吗?请同学们讨论。 生:这几种食物中都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无机盐等六类营养物质。不同食物所含的营养物质的种类和多少不同。

最新《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说课稿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说课稿 杨梅 一、教材分析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单元所要学习的是人体的营养,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了解食物中营养物质的种类及其作用,为第二节一一人体的消化吸收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只有先了解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及其作用,才能更好地理解人体对这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因此,本节内容在人体的营养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 本节课分为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的主要内容是人体所需营养物质的种类以及它们对人体的重要作用,各营养物质的食物来源以及一旦缺乏人体将会表现出的症状。 第二课时主要是一节探究课,将会让学生针对课本提出的或者自己存疑的问题提出大胆假设并设计简单的实验,通过自主探究和团队合作解决问题,得出答案。这次的说课我主要针对第一课时的内容进行分析。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均有限,但有很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他们不一定会有提前预习课本这一良好学习习惯,但本节课的内容和日常生活是紧密联系,息息相关的,故学生会有较大的兴趣,学起来也不至于难以理解或者枯燥无味。课程中有很多问题需要小组讨论,学生的自我监督能力肯定是比较差的,容易造成喧闹的场面,需要老师进行有效的引导和组织管理。 三、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知道人体所需营养物质的种类 能够说出各营养物质对人体的作用及其食物来源 能用表格列出维生素和无机盐的食物来源及其缺乏症 2、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同人类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生物圈的其他生物; 了解合理安排饮食的重要性 四、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1)人体所需营养物质的种类; (2)各营养元素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重点依据:只有握了人体所需营养物质的种类,并了解它们对人体的重要 作用,才能更深层次地真正理解它们存在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1)区别各营养素缺乏对应的缺乏症与食物来源 (2)探究活动的组织以及如何使其达到预期的效果 难点依据各营养素对应的缺乏症与食物来源多而复杂且难记,学生易混淆。 五、教学方法 本节课贯穿观察和讨论,主要运用启发式提问法,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习热情,利用多媒体的现代教育手段,开始以大量的图片吸引学生视线,然后适时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一系列活动逐渐理解并掌握本节课的内容。基于本节课内容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多媒体视频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适当提出问题并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自主阅读查表和小组讨论等方式自己找到答案。 3、集体讨论法:针对课本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六、学习方法 由于本节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比较密切,学生已经具有了直观的感受,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并通过观察图片、提出问题,讨论并解决问题等方式去发现知识,逐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语言表达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并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通过调查学生早饭(或午饭)所吃的食物,设问:人为

第一节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案 人教版)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 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教学目标 1. 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知道主要营养物质的作用和营养物质的食物来源。 2. 了解无机盐和维生素的来源和缺乏症状。 3. 加深对科学探究一般过程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并实施探究计划、处理数据和分析探究结果的能力。 4. 关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认识人类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的观点。 教学重点 1.营养物质类别。 2.探究的一般过程及对探究数据的处理。 教学难点 探究活动的组织及如何减少实验误差。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一、新课导入 思考:我们吃过哪些食物?它们都来自哪些生物?为什么我们每天都要进食呢? 明晰:肉、蛋、奶、白面……我们吃的粮食、蔬菜和水果等来自植物,肉、奶等来自动物;食物为我们提供营养物质。 二、新课讲授 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呢?这些营养物质对人体各有什么作用?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每个同学写出两种常吃的食物,并通过查阅教材第38、39页“常见的食物成分表”,具体了解这两种常见食物的成分。 (学生)写出的食物有米饭、面、牛肉等。 (讨论)这两种食物中各含有哪些营养物质?它们所占比例相同吗? (小结)这两种食物中都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六类营养物质。不同食物所含的营养物质的种类和多少不同。问题:糖类、脂肪、蛋白质对人 1

教师备课系统──多媒体教案 体有什么作用呢?它们又是靠哪些食物提供的呢? 2.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 (阅读)教材第19、20页相关内容。 (讨论)细胞的生活离不开物质和能量,那么,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与人体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有什么关系? 小结:糖类、脂肪和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并且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1)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由糖类提供的。葡萄糖、蔗糖、淀粉都属于糖类。 (2)贮存在人体内的脂肪是重要的备用能源物质。 (3)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 (过渡)食物中含有能量,这一结论是仅仅靠推测得出的吗?能不能通过实验来测定呢?下面我们就分小组来测定食物中的能量。 3.探究: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阅读)教材第20~23页内容。 (讨论)食物中是否确实含有能量?花生种子中含有多少能量?核桃仁和花生仁含的哪个能量多? 师:请各组同学讨论、交流各自设计的探究方案,并按方案进行操作。 (汇报交流)说出实验结论。 (总结)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分析出现误差的原因。 第2课时 一、导入新课 (引言)上一节课主要了解了营养物质中富含能量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食物中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也是我们生命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对我们的健康也有重要作用。 二、讲授新课 1.水的作用 (讨论)为什么水分对我们的生命这么重要呢? (阅读)教材第22页相关内容。 (回答)因为水分是人体细胞的一种主要成分,约占体重的60%~70%。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离开水都无法进行,废物也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运送出去。 (教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不管是从含量,还是从作用来看,水都是我们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所以,大家平时一定要注意补充水分,多喝白开水。 (过渡)除水外,无机盐对我们有什么作用呢? 2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学设计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初二生物教材第 二章的第一节。本节教材内容,通过资料分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明白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的作用和来源,形成新的认知结构,认同人类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生物圈的其他生物,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掌握测定食物中的能量的科学方法,知道人体所需的能量来源于食物中的有机物,提高学生收集和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教学设想:针对本节教材内容相对比较简单,知识比较条理的特点,引导学生采用资 料分析、查阅图表、自学课本、实验探究等学习方法。在自学过程中发现问题,通过自主探究、小组讨论等方式解决问题,获取知识。然后通过知识梳理,引导学生建构自身的知识体系。真正把课堂的时间和空间、提问的权力以及学习、认知和习得的过程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本节内容按排2课时,第一课时学习三大有机物和测定食物中的能量,第二课时学习水、无机盐、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相关知识。 借助的教学平台:多媒体课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说出人体所需的六大类营养物质 2、能举例说出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和来源 3、知道人体需要的能量来源于食物中的有机物 能力目标:1、学会信息资料、实验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2、在自学过程中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3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关注“三鹿奶粉”等新闻时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参与社会的意识。 2、学生通过课件封面的“关爱地球”图片和郭沫若的《女神》中的诗句,认识到我们的食物来源于生物圈,从而培养学生关爱生物圈的情感。 教学重点:食物中的营养成份的作用 教学难点:测定食物中的能量 课前准备: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2、培训实验小组长 3、师生共同准备测定食物中的能量实验器材 4、学生课余时间上网查阅有关“三鹿奶粉事件”的资料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习题(含答案)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习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 1.某儿童既患夜盲症,又患佝偻病,你建议他应多吃() A.胡萝卜、番茄B.粗粮、瘦肉C.新鲜的水果、蔬菜 D.肝脏、鱼肝油【答案】D 【解析】 【分析】 维生素在人体内的含量很少,也不参与细胞的构成,但作用很大,一旦缺乏就会患相应的疾病。 【详解】 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如图: , 可见夜盲症是因为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佝偻病是缺乏维生素D引起的,肝脏和鱼肝油中含丰富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D,可见D符合题意。 【点睛】 此题重点考查的是维生素的作用,这部分是中考的热点,注意掌握。 2.下列有关人体所需营养物质及其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缺乏维生素B1时易患神经炎 B.牛奶可为青少年提供蛋白质和钙 C.儿童多吃动物的肝脏可预防佝偻病 D.维生素是人体必需且需要量较大的有机物 【答案】D 【解析】 【分析】 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而且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小,但它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维生素的种类很多。

【详解】 维生素B1缺乏时的症状是脚气病、神经炎等,A正确;牛奶中主要含蛋白质和钙,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B正确;动物的肝脏富含维生素D,儿童多吃动物的肝脏可预防佝偻病,C正确;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而且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小,但它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D错误。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食物中含有的主要营养物质及作用。 3.平时食用的番薯、花生、鸡肉等食物所含有的营养物质中,能为机体提供能量的有() A.水、无机盐和维生素B.糖类、无机盐和蛋白质 C.糖类、脂肪和蛋白质D.蛋白质、糖类、维生素 【答案】C 【解析】 【分析】 人类需要的营养物质有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其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人体的供能物质。 【详解】 由题意可知,人们吃的米饭、花生、鸡蛋等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其中有三类能够供给人体能量即糖类、脂肪、蛋白质等有机物,糖类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一般储存在皮下备用。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水和无机盐是简单的无机物,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C正确。 【点睛】 掌握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以及对人体的作用,关键点:糖类、脂肪、蛋白质能提供能量,水、无机盐、维生素不能提供能量。 4.以下几种营养物质的检测过程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史上最全食品接触材料培训(内部)

一、概述 1.什么是食品接触材料 随着全社会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程度不断增加,由食品容器、包装材料餐厨具等食品接触材料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逐渐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注意。根据我国《食品卫生法》的定义,食品容器、包装材料是指包装、盛放食品用的纸、竹、木、金属、搪瓷、陶瓷、塑料、橡胶、天然纤维、化学纤维、玻璃等制品和接触食品的内壁涂料。 ?陶瓷/玻璃/搪瓷 ?塑料类 ?金属类 ?涂层类 ?硅胶类 ?橡胶类 ?木材类 ?纸/纸板类 2 为什么要测试? 食品容器和包装材料对于食品安全有着双重意义:一是合适的包装方式和材料可以保护食品不受外界的污染,保持食品本身的水分、成分、品质等特性不发生改变;二是包装材料本身的化学成分会向食品中发生迁移,如果迁移的量超过一定界限,会影响到食品的卫生。随着食品科技和包装工业的迅速发展,许多新型的包装材料和包装形式不断出现,如何对各类包装材料在食品中的应用进行规范和管理一直受到各国政府的关注。世界各国特别是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与食品接触的器皿、餐厨具和包装容器以及包装材料中有害元素、有害物质已经成为食品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食品接触材料可能向食品迁移本身的化学成分,影响食品的卫生安全; 食品接触材料还可能改变食品的感官特性。 二、目前应用的法规 针对目前各种食品级材料和制品的法规要求,不仅各个国家的要求不尽相同,对不同材料的要求也各有差别,甚至对同种材料在不同使用条件下也制定了不同的要求。因此,在进行食品接触材料管控的时候,需要明确产品的出口地区、材质和使用条件。常见的各国食品级法规如下:

美国联邦法及FDA执法政策指导 一基础了解 在美国各地、各州都拥有涵盖了食品生产包装和配送领域的严密管理和监测体系,来确保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安全卫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安全的食物和包装食品的供应国。其中美国食品及药品管理局(FDA)在这一过程中起了很关键的作用,它对食品接触安全法规的规定是十分具体,复杂的。对于与食品接触的材料及制品,美国FDA认为食品包装材料属于食品添加剂管理的范围。FDA 对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包括了通过直接或间接地添加、接触食品成为食品成分或者影响食品性质的所有物质,因包装、储存或其他加工处理过程而迁移到食品中的物质属于间接添加剂。美国联邦法典第21 卷《食品、药物和化妆品》的第174、175、176、177、178 部分(21.CFR.Part;174.175.176.177.178)对食品添加剂有详细的规定。 美国食品级法规US Food Grade:U.S. FDA CFR 21 Part 175-189 & FDA CPG 7117.05, 06, 07 美国食品及药品管理局U.S. FDA =United State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Code of Federal Regulations (CFR):美国联邦法案 Compliance Policy Guide (CPG): 美国FDA执法政策指导 CFR are mandatory regulations in 52 states of U.S.在美国52个州内强制执行 ? 21 CFR = Food and Drugs 食物和药品 ? 21 CFR 175 = Adhesives and coatin g 胶水和涂层 ? 21 CFR 176 = Paper and paperboard纸和纸板 ? 21 CFR 177 = Polymers (plastics and fabric)聚合物(塑料和纺织品) ? 21 CFR 181.32 = Acrylonitrile copolymer (A < 30%)丙烯腈共聚物(丙烯腈单体< 30%) Compliance Policy Guide (CPG): 美国FDA执法政策指导 ? CPG 7117.07 = Lead content in ceramic food wares 瓷制食物器皿中铅含量 ? CPG 7117.06 = Cadmium content in ceramic food wares瓷制食物器皿中镉含量 ? CPG 7117.05 = Lead content in silver-plated food wares镀银食物器皿中铅含量 二测试选择 Components need to perform FDA test: 需要FDA测试 ?Direct food contact components 直接食物接觸部分 ?Lids / stoppers 蓋/塞子 ?Gasket rings 密氣墊/圈 ?Toys imitate food contact articles (e.g. cooking sets) 模仿接觸食物的玩具 Components NO need to perform FDA test: 无需FDA测试 ?Will not contact with food under normal and foreseeable use 在正常和可預見的用途之下,不會接觸食物 ?Handles (such as cups, pitches) 柄,把手 ?Exterior area of food containers 食物容器的外部 ?Will be removed before use 在用之前將被去除

与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检测

一、食品接触材料概述 食品接触材料,又称食品包装材料、间接食品添加剂,常见英文缩写为FCMs(Food Contact Materials 食品接触材料)。 1、定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用于食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指包装、盛放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用的纸、竹、木、金属、搪瓷、陶瓷、塑料、橡胶、天然纤维、化学纤维、玻璃等制品和直接接触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的涂料。 欧盟定义:食品接触材料和制品 预期与食品接触的;或已经接触到食品且预定供作此用的;或可合理地预料会与食品接触,或在正常或可预见的使用条件下会将其成分转移至食品中的材料和制品,包括活性和智能材料。 美国FDA定义:间接食品添加剂 指在食品生产、加工、运输过程中接触的物质,以及盛放食品的容器,而这些物质本身并不用来在食品中产生任何效应。食品接触材料出现于食品中,可能是由于这些物质向食品的迁移,或由于意外萃取而出现于食品中。 2、主要的食品接触材料及分类 按国际通行的分类方法,与食品接触的材料及器具按材质分为: 陶(搪)瓷制品、玻璃制品、塑料制品、金属制品、纸制品及木制品等。 其包含的产品类别有: 食品包装材料、食品容器及器皿、餐厨具、家用食品加工器具、食品生产加工机械等。 二、食品接触材料的质量问题 近年来,世界各国特别是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与食品接触的器皿、餐厨具和包装容器以及包装材料中有害元素、有害物质已经成为食品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已成为人们对食品安全一个新的关注点。目前,由于我国出口的与食品接触的器皿、餐厨具和包装容器以及包装材料存在较多的质量问题,已影响到我国此类产品的出口贸易和信誉。因此,为维护我国出口此类产品的信誉和贸易正常的发展,加强对出口与食品接触材料及器具的检验监管工作刻不容缓。 1、综观欧盟、美国、日本等国的核查通报的质量问题为: 陶瓷制品:铅、镉溶出量超标; 金属制品:镍、铬、锰、锌、铁等金属迁移量超标以及内涂层脱落; 塑料制品:甲醛、芳香胺等有害物质迁移量超标、邻苯二甲酸酯超标以及有异味等。 2、食品接触材料的重要安全性事件

新《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解读

新《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解读 一、标准起草的基本情况(包括简要的起草过程、主要起草单位、起草人)上世纪九十年代原卫生部出台了8项食品接触材料卫生管理办法,对塑料、橡胶、搪瓷、陶瓷、涂料等8类食品接触材料进行了管理性规定,但由于《食品安全法》的颁布,这些管理办法已于2010年废止。目前,我国正在构建食品接触材料标准体系,同步建立多项食品接触材料标准。在标准构建过程中,发现存在一些涉及到整个食品接触材料标准体系的原则性问题需要加以明确,在缺乏相应管理办法的情况下,急需建立相关标准,为现行食品接触材料安全标准在实际安全管理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提供 出处,为其他配套基础标准、产品标准、检验方法和规范的管理提供依据。2014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将本标准列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国卫办食品函〔2014〕454号),委托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以下简称“评估中心”)牵头承担标准起草工作。主要起草人:张俭波、朱蕾、张泓、王竹天、邓陶陶、鲁杰。本标准修订以《食品安全法》为基本依据,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管理办法》的要求开展工作。2014年3月,评估中心启动标准修订工作。为了保证本标准能够充分解决相关问题,起草组向食品接触材料国家安全标准起草单位、相关行业、企业广泛征求意见,对于标

准体系中需要解决的原则性问题进行了系统收集,并对美国、欧盟、日本、欧盟成员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对于相关问题的解决方式以及其他相关规定进行深入研究,探讨这些规定在我国监管方式和行业现状下的可行性。标准起草组组织召开了数次研讨会,对于标准制定原则、亟待解决问题、解决方式等内容进行研讨,并重点关注本标准与GB 9685《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剂使用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迁移试验通则》、《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相关的产品安全标准等其他相关标准的协调问题。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管理办法》的规定,2015年1月,起草组 将标准草案向相关专家、行业协会征求意见,共收到来自15家单位的50余条意见。针对收集到的意见,起草组与相关 专家、协会进行了沟通,根据意见对标准草案进行了完善。2015年2月,将标准征求意见稿上报国家卫生计生委向社 会公开征求意见并进行SPS通报。 二、标准的重要内容及主要修改情况(一)关于标准名称为明确体现本标准规定的内容及其在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标 准体系中的位置和作用,标准名称定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二)关于适用范围本标准控制的是所有可能和食品接触的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的安全,因此范围中规定“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基本要求、限量要求、符合性原则、检验方法、可追溯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