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

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

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
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我们长大了

答:原来够不到的东西现在一伸手就够得到,小的时候骑四轮车现在会骑自行车了,原来衣食住行都靠父母照顾现在能帮助家长干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了。

答:身体长高了,体重增加了,能力提高了。

答:人体有两个生长高峰,一是青春期,一是出生后一年内,出生后一年内身高增加50%,如果按照出生后第一年的生长速度一直长下去,以出生时50厘米的孩子计算,到12岁时他的身高将是出生时的80多倍。

答:女生有的出现月经,乳房开始发育,身高突增,开始长出阴毛、腋毛,臀部变宽等。男生有的身高突增,睾丸、阴茎开始增长,长出喉结,长出阴毛、腋毛,变声、遗精等。

答:课本第五页《青春期身体发育表》

答:1、女生注意月经期卫生。不穿高跟鞋。少用化妆品,防治青春痘。不束胸勒腰。2、男生不拔胡须,以免损坏毛囊。不要过度使用嗓子。3、不要吸烟酗(xu)酒。4.正确对待与异性交往。

答:成长与成熟意味着我们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我们长大了,长大就要承担自己的责任,对自己的言行负责,要学会用成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增强社会角色感和社会责任感。

答:这是斯芬克司之谜,谜底是人,开始时,孩子软弱无力只能用两手两脚爬,后来成了壮年,就用两只脚走路了。最后到了老年,需要扶持就拄了拐棍,成三只脚了。

答:人的一生可以划分为幼年期、青春发育期、成年期、老年期。也可以划分为胎儿期、婴幼儿期、学龄期、青春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

答:在同一年龄组中,中等身材者占多数,高个和矮个数较少。

答:一、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洗手、不挖鼻孔。二、讲究营养注意饮食卫生合理安排每天进餐的次数和时间,不挑食,不偏食。三、注意学习姿势与用眼卫生保持正确的阅读姿势,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注意采光与照明。四、加强体育锻炼参加游泳、跑步、踢球等有益的体育活动。五、保证充足的睡眠充足的睡眠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六、不迷恋电脑。七、科学用脑学习时做到动静结合、课程交替、反复强化、勤于思考、适当休息。

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

答:从根的形态、茎的形态和高度,叶的形状和生长方式,花的颜色,果实的颜色和形状,种子的颜色和形状等方面来研究。

答:在五只小猫中有两只和猫妈妈的颜色相近,有两只是黑色的,一只是橘红色的,应该是遗传猫爸爸的特征,由此

推测猫爸爸身上有黑色的和橘红色的花纹。

2、生物的变异现象

答:它们在形状、颜色、大小上有所不同。

答:这是因为遗传物质的变化和生长环境的不同引起的变异现象,所以会有这么大的差异。

答: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龙生九子,子子不同。一母养九子,九子九个样。九狗出一獒。世界上找不到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

3、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

答:例如:牛群中可能出现肉质较佳的牛,也可能出现产奶较多的牛。人们挑选这样的牛进行大量繁殖,经过不断地选育,就能得到肉质好或产奶多的新品种。有一些小麦品种在高水肥的条件下产量很高,但是由于植株高,抗倒伏能力差,大风一来就会大片大片地倒伏,既影响产量,又不容易收割。新型草莓个儿大,营养价值高,但不易储存。使用生长激素的家禽长的得快,但人体食用后不利健康。

第三单元进化

答:这些恐龙的模型、图片和影片是根据对恐龙化石的研究复制出来的。

答:左一为三角龙、左二霸王龙、左二下为包头龙、左三上为梁龙、左三下为细颚龙(恐龙中体型最小)、左四为剑龙、左五为冠龙、左六为似鸡龙化石一为剑龙,明显特征脊背的巨刺状结构。化石二为三角龙,明显特征头部的三支巨刺。化石三为冠龙,明显特征头部的冠状骨骼。化石四为霸王龙,明显特征长着一副巨颚。化石五为梁龙,明显特征为它的长颈。

2、化石告诉我们什么

答:它们分别是羽毛化石、鱼化石、琥珀中的昆虫化石、虾化石、足迹化石、蕨类植物化石、蜻蜓化石、三叶虫化石。

答:动、植物死亡后,埋在泥沙里。随着时间的推移,动、植物尸体会随着泥沙的沉积逐渐被埋在地球深处。由于这里的压力很大,湿度很高,沉积的泥沙逐渐变成了一层岩石,地质学上叫地层。那动、植物的坚硬部分——骨骼、贝壳等也随着泥沙逐渐变为地层而像岩石一样坚硬;动、植物的那些柔软部分,如叶子等,也可能在地层中留下印迹。

答:化石是生物进化的证据,是我们研究远古生物的重要线索。

答:因为生物的出现是经过数亿年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的进化而来的,地球环境一直在变(小到火山爆发、森林减少大到沧海桑田)任何一种生物也都在进化中适应着,适者才能生存,如果这一物种全都没能适应,那就会从地球上永远消失了。

答:因为它们已经进化到完全适应它们周围的环境了,不需要再进化了。

答:这是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态环境会发生相应变化,同一种生物为适应改变的生态环境,会不断进化的原因。

答:化石与地层的关系是,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而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从化石在地层中的顺序我们可以知道生物进化的大致顺序,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

答:从它们骨骼排列的相似点说明它们可能是由一个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的。

实验制作

、树叶、骨头、贝壳、滚筒(面杖、圆木等)

用滚筒将黏土(橡皮泥)擀平2.把叶子、骨头或贝壳放在黏土(橡皮泥)上,用手把它压进去,留下印迹后取出。3.把留有印迹的黏土(橡皮泥)模型晾干,就做成印迹模型了。

3、达尔文与他的“进化论”

答:结合下面两个例子,例一由于人的行为影响了羊群的生存和发展,这属于人工选择。例二由于羊群为适应环境,自身改变毛色,借不同毛色的羊在森林中的隐藏效果而造成生存机遇不同,这属于自然选择。

答:会改良品种,淘汰黑毛绵羊,改养白毛绵羊。这样做,黑毛绵羊会被淘汰,影响羊群的生存和发展。

答:森林中的绵羊为适合生存,会把毛色变为灰色、暗褐色等不易察觉的颜色。

答:极地风大,温度很低,短而圆的耳朵可以防止被风吹以及保温;非洲沙漠地带温度很高,又长又大的耳朵可以很好的散热,而且长而大的的耳朵对声音的敏感度也要高很多。

第四单元共同的家园

1、寻找生物的家园

答:企鹅生活在极地、狮子生活在草原、小鸟生活在树林、海龟生活在海洋。

答:鲸、鲨鱼、鳍等生存在海洋里。野猪、蛇、猴子、老虎等生活在树林里。斑马、羚羊、豹等生活在草原上。北极狐雪兔、北极熊、海豹等生活在极地。因为,这些生物适应相应的生存环境,所以会生活在这些地方。

,蜜蜂采蜜时帮花

,树为啄木鸟提供食物。

果实为鸟提供食物,鸟吃完果实时能帮助果实播种。

答:仙人掌是一种抗旱性植物,不易蒸发水分,一个月不给浇水,它仍能生存。

答:水母透明的“外衣”有极强的变色本领,可以适应各种环境,鱼背部颜色深是为了从上往下看与海底颜色一致,腹部颜色浅是为了从下往上看与天空颜色一致,能大大减少被攻击的机会。

答:斑马的黑白条纹有自身保护的作用,从草丛望去,很难与周围环境区分开,给敌人造成错觉,保护其免受更多攻击。

答:要注意分析它们原有的生存环境,并要创设适应它们的生存条件。移栽仙人掌要努力营造原产地的气候.高热、干燥、少雨的沙漠地带,转移饲养南极企鹅要创设极地的温度,湿度,水的盐度等生活环境。

实验制作

征既减少了水分的蒸发,又能很好地储存水分。

2.在白纸上覆上一张橘黄色的透明纸

这是因为鱼身上的黄色与透明纸的颜色很相似,所以会起到保护作用。

答:是因为它们之间是一种敌对关系,存在着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把这些不同种类的生物连接在了一起。

螳螂为食,存在着吃与被吃的关系。例如: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羊入虎口等。

答:生产者有:花、草消费者有:猫、蜘蛛、虫、鹰、小鸟、熊;分解者有:蘑菇

单的无机物,也就没有了供绿色植物利用而再制造的有机物,食物链将会破坏,生产者、消费者会灭绝。

答:(1)鱼缸内有适应鱼生存的生态环境,鱼缸内的鱼连同池塘里的水、沙石、水草构成了一个模拟的生态系统。(2)瓶子里的小草也有适应它的生存环境中,瓶子内的小草连同它周围的土壤、水分、空气、阳光构成了一个模拟的生态系统。

答:乱丢电池、滥砍乱伐、围湖造田、减少绿化,增盖高楼、乱扔垃圾、滥肆猎杀动物、工业排污等。

答:造成白尾鹿数量过大的原因是因为人为的捕杀了白尾鹿的天敌美洲狮和狼,破坏了食物链,造成生态环境不平衡。由于白尾鹿数量过大,带来当地的草源严重不足,造成土地荒漠化,饥饿的白尾鹿迁移到人类居住地,破坏农作物,影响了人类的农业生产,又破坏了以农作物为食物的鸟类和小动物的生存环境,从而导致其它生态环境的失衡。

答:如果我是生态学家,我将采取引入白尾鹿的天敌的方法减少白尾鹿的数量,建设自然保护区,建立平衡的生态环境。

答:建立自然保护区、植树造林、建设生态工程、树立环境保护意识,从自我做起,不乱丢垃圾等。

实验制作

2.在鱼缸底部铺些沙子,栽些水草。

3.放几条小鱼到鱼缸里。

4.把鱼缸加盖,密封起来

5.把鱼缸放到阳光直射不到的窗台上。

第五单元《神奇的能量》

1、各种各样的能量

答:能够使物体“工作”或运动的本领叫做能量。

答:光能可以使植物生长,热能可以使水烧开,电能可以使电灯发亮,食物中的化学能可以使我们的身体运动,声能可以使纸片振动。如果没有能量,人类和自然界的一切活动都将停止。

实验与制作

、把一根橡皮筋割断,两端分别粘在卫生纸卷芯开口处两边,橡皮筋稍稍绷紧,但不要太紧,制作成一个发射器。2、从一根吸管上剪去3厘米,与另外两根吸管扎在一起,三根吸管并齐,短的一根放在中间。3、与其中的一根长吸管上每隔1厘米标上一个记号,这就是“火箭”。4、找一个人握住刻度尺,零刻度与火箭发射器的底端对齐。在三个弹力不同的高度上把“火箭”发射出去,并在每一个弹力高度上实验三次,记下“火箭”升空的高度。

2、能量的转换

答: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例如:打开电视,电能转换成了光能和声能;搓一搓手,化学能转换成声能和热能;打开电灯,电能转换成光能和热能等。

实验与制作

50毫升)、小烧杯或汤勺、软木塞或橡皮泥。

、用细铁丝或针将一粒花生米固定在软木塞或橡皮泥上。测烧杯内的水温。2、点燃花生米,加热适量的水。3、花生米燃烧后,再测一测水温。

3、能源

答:家中和工农业生产中使用的能量大部分来自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它们是不可再生的,因此属于不可再生性能源;还有一些能源是可以再生的,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它们被称为可再生性能源。

、把铝箔放在瓷碗里,整理平整。2、将碗中间剪开一块铝箔,将挂钩黏合固定在瓷碗底部的中心位置。

3、将一土豆块穿在挂钩上,将“太阳能灶”放在阳光下,仔细观察土豆块发生的变化。

答:空调温度设置不当、日益增多的机动车、长明灯、长流水等。

答:太阳能热水器利用太阳能将水加热、太阳能计算器利用太阳能给电池充电等。

答:利用海洋潮汐能进行发电、利用生物质能制作沼气供农家烧饭、照明、利用地热能进行发电等。

实验与制作

、温度计

、准备瓦数相同的两个台灯,一个是普通的白炽灯,另一个是荧光灯。2、同时开灯10分钟,用两个温度计同时测量两个灯泡周围的温度。(温度计距离灯泡大约2.5厘米)。3、测量3分钟后,记录下各自温度。

第六单元《拓展与应用》

答:初期因为盖上瓶子后,小草周围的湿度和温度上升,有利于小草的生长。但时间长了,小草一旦得不到充足的二氧化碳,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就会枯萎。

实验与制作

、在向下压尺时,尺成为一根杠杆。2、在慢压时,空气能进入纸下,使上下大气压相等,从而能翘起报纸。3、快压时,空气来不及大量进入纸下,作用在报纸上的向下的气压远大于纸下向上的气压,所以报纸哪怕是破裂,也不会轻易被抬起。

2.应用

答:1、张衡利用地震波在固体中的传播原理,发明了地动仪。2、18世纪英国发明家瓦特利用蒸汽产生动力的原理,制造出了用途广泛的蒸汽机。3、19世纪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磁感应生电的原理,制造了发电机。

实验与制作

、将厚塑料纸或厚纸片做成流线型车厢。2、将车轮固定在车厢上。3、把气球吹大固定在车厢前部。

保持门窗干净、无尘土、玻璃清洁、透明

最新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 全册

新版教科版六年级下册 科 学 教 案

教科版修订版六年级下册教材目录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 放大镜 2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3 放大镜下的晶体 4 怎样放得更大 5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6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 7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 8 微小世界和我们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1 我们身边的物质 2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3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4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5 铁生锈了 6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7 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8 物质变化与我们 第三单元宇宙

1 地球的卫星——月球 2 月相变化 3 我们来造“环形山” 4 日食和月食 5 太阳系 6 在星空中(一) 7 在星空中(二) 8 探索宇宙 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 1 一天的垃圾 2 垃圾的处理 3 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 4 分类和回收利用 5 一天的生活用水 6 污水和污水处理 7 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 8 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 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 【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 【教学过程】 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期末试题 总分50分时间30分钟 一、单项选择:(每题1.5分,共18分) 1、第一个揭开微生物秘密的人(C)。 A、弗莱明 B、胡克 C、列文虎克 2、做酸奶,需要一种细菌,是(C)。 A、酵母菌 B、青霉菌 C、乳酸菌 3、关于细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细菌的体积较大 B、细菌的繁殖较慢 C、细菌也要吃食物 4、从我国地图上可以看出,我国地势高低起伏的特点是(A)。 A、西高东低 B、东高西低 C、差不多 5、杜鹃花喜欢( B)土壤。 A、碱性 B、酸性 C、中性 6、四季的形成和( B )有关。 A、月球的公转 B、地球的公转C、地球的自转 7、人们把星空分成88个区域,称为( B)。 A、天河 B、星座 C、星系 8、构成生命体的“积木”是一种微小的结构,它就是(C)。 A、细菌 B、病毒 C、细胞 9、我们人为地把地球分成了不同的圈层,由外向内分别是(A)。 A、地壳、地幔、地核 B、地核、地壳、地幔 C、地核、地幔、地壳 10、人类的哪些活动不会改变地表(C)。

A、拦河筑坝 B、围海造田 C、种植庄稼 11、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离太阳最远的行星是(C)。 A、天王星 B、金星 C、海王星 12、使用显微镜时,应该把它放在面前偏左的桌面上,这样便于(B)。 A、右眼观察 B、左眼观察 C、两眼同时观察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 13、自制的酸奶要放在温暖、干燥的地放保存。(×) 14、由于霉对人类有益,为了节约粮食,馒头长了一点霉,问题不大,也可以吃。(×) 15、生物体的衰老、死亡是由细胞的衰老、死亡造成的。(√) 16、显微镜的物镜放大10倍,目镜放大15倍,那么显微镜放大的总倍数就是1500倍。(×) 17、地球表面上,陆地面积比海洋面积大得多。(×) 18、北宋时期的沈括是我国历史上最卓越的科学家之一。(√) 19、喜马拉雅山脉那么高,无论多少年前那里都不可能是海洋。(×) 20、浓度极高的酸或碱会伤害人的身体,不要直接触摸。(√) 21、月球上的环形山都是宇宙中的流星和陨石撞击而成的。(√) 22、像太阳这样的恒星在银河中有2000多亿颗。(√) 23、“麦哲伦号”太空探测器主要用于勘测火星。(×) 24、提出假设是科学探索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25、好奇心总是使我们不停地提出问题,并试图找出答案。(√) 26、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千米。(×)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学)案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 放大镜 2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3 放大镜下的晶体 4 怎样放得更大 5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6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 7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 8 微小世界和我们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1 我们身边的物质 2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3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4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5 铁生锈了 6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7 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8 物质变化与我们 第三单元宇宙 1 地球的卫星——月球 2 月相变化 3 我们来造“环形山” 4 日食和月食 5 太阳系 6 在星空中(一) 7 在星空中(二) 8 探索宇宙 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 1 一天的垃圾 2 垃圾的处理 3 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 4 分类和回收利用 5 一天的生活用水 6 污水和污水处理 7 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 8 环境问题和我们KCB系列齿轮油泵的行动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 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2CY齿轮泵系列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 【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教学过程】 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1、导入: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悉,能否替放大镜来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放大镜》。可以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个方面展开。 2、小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3、展示交流 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如果学生能说出凸透镜也可以) 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 放大镜的用途——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珠宝KCB不锈钢齿轮泵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 4、让学生尽量充分地例举使用领域,交流后填写第2页的网状图。 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1、师:谁给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请学生演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根据学生的演示师讲解正确使用放大镜的两种方法:目、镜、物三者,目不动,镜动或物动。 2、师:选择一小块面积,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图片、屏幕、织物等看谁会有新的发现!将新发现用文字或图片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3、交流新发现后,师归纳:放大镜把物体的图像放大,让我们看清了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三、放大镜的特点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作业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作业 第一课我们在成长 1. 回想一下,由于自己太小过去做不了而现在能做的事情有哪些? 答: 2. 我的身体在成长过程中有什么变化?谈谈自己的感受。 3.如果按照出生后一年内的生长速度一直长下去,会怎样? 答:人体在出生后一年内,身体大约增长50%,如果按照这个生长速度,以出生时50厘米计算,到12岁时大约会增高80多倍。 第二课悄悄发生的变化 1.什么是青春期?从何时开始? 答:青春期是我们由儿童到成年人过渡的时期。女孩大约从10岁将陆续进入青春期,而男孩要稍晚

一些。 2.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青春期的变化? (1)不要穿高跟鞋。 (2)女生要注意月经期的卫生,要使用符合卫生标准的卫生巾;避免着凉;适当运动。 (3)男生不要拔胡须。 (4)要正确对待与异性交往。 (5)不吸烟、不酗酒。 3,。判断题。 (1)进入青春期我们要尽量避免穿高跟鞋。() (2)我们长大了,可以抽烟、喝酒了。() (3)我们的成长与成熟意味着要自觉地去承担更多的责任。() 第三课人生之旅 一、选择题。

1. 对于青春期的心理特点,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性意识骤然增长,易对异性产生好感。 B 智力水平迅猛提高。 C 兴趣爱好日益广泛,求知欲和好奇心强烈。 D 身体形态发生巨大变化。 二、连线。 呀呀学语老年期 十月怀胎婴幼儿期 颐养天年胎儿期 抚育后代青年期 勤奋求学成年期 生长迅速学龄期 努力工作青春期 三、人的一生应怎样划分? 答:人的一生可以划分为:幼年期、青春期、成年期、老年期。也可以划分为胎儿期、婴幼儿期、

学龄期、青春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 第四课踏上健康之路 一、判断。 1.睡觉时间越长越有利于健康。() 2.吸烟和酗酒是少年健康的大敌。() 3不同的少年,生长发育情况是不一样的。() 4.价钱越贵的食品,营养价值越高。() 二、选择 1.下面不属于科学用脑的是() A.动静结合 B.课程交替 C.勤于思考 D.多睡觉 2.下列有利于身体健康的行为不包括() A. 勤洗澡 B.勤洗手 C.勤挖鼻孔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一、填空: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记忆) 2、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并被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在我们的感觉器官(眼、耳、鼻、舌、手)中,(眼睛)能收集到比其他感官更丰富的信息,但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1/5)毫米的微小物体。(了解)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边缘薄)。自制放大镜的方法有:广口瓶、玻璃杯、烧瓶、烧杯、塑料袋(盒)装水,冰块、水滴、透明玻璃球都有放大功能。(注:横向放大,纵向不放大)。(记忆) 4、放大镜正确使用方法有(移动放大镜)和(移动被观察的物体)。通过透镜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视野)。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少;反之,凸度越小,放大倍数越少,视野越大。 5、人类最早使用的凸透镜就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在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培根)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凹透镜)。(了解) 6、苍蝇落在坚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但不滑落,而且还能在上面爬行,这和它(脚的构造)有关。(了解) 7、昆虫的“嗅觉”很灵敏,据说是因为它们的(触角)。昆虫是自然界中人类肉眼看得见的最小的动物之一,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到昆虫的(口器)、(触角)、(翅膀)等特殊的构造。会画昆虫的各种触角。(了解)

8、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小鳞片,这些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了解) 9、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记忆) 10、许多岩石是由(矿物晶体)集合而成。如花岗岩由(长石)(云母)(石英)等矿物的晶体组成。(记忆) 11、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玻璃、松香、琥珀、珍珠等不是晶体)。晶体形状(多种多样)有的是(立方体),有的像(金字塔),有的像(一簇簇的针)等,但都很有规则。有的晶体较大,肉眼可见,有的较小,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见。(记忆) 12、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为了看到更小的物体,人们又研制出(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记忆) 13、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在世界上第一个看了(细胞) 14、显微镜主要由(目镜)(调节旋钮)(物镜)(载物台)(反光镜)等组成。(记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会用) 15、大量的研究事实说明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记忆) 16、(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鱼缸里的水发绿,原来是(绿藻)的作用。 17、生命体细胞具有(消化)(呼吸)(排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等功能。(了解) 18、我们还可以利用(干草)培养微小生物。(记忆)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

苏教版科学奎香乡中心小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 1、水滴里的生物 一、填空: 1、微生物是(个体微小)、分布极广的(生命体),绝大多数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 2、(细菌、霉、病毒)都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3、第一个揭开微生物秘密的是(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 4、水滴里的生物有(鼓藻、草履虫、水藻、钓钟虫、轮虫)。 5、微生物分布在(空气中、水中、泥土里、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 6、常见的微生物有(变形虫、酵母菌、大肠杆菌、病毒、硅藻)。 二、问答:在日常生活中,在哪儿可以找到微生物?你能用什么样的方法证明它们是有生命的? 答:在大自然里的空气中、水中、泥土里、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等地方都可以找到微生物。可以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微生物,也可通过肉眼发现物体上的霉斑在慢慢扩大等。 2、做酸奶 一、填空: 1、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 2、细菌有三种基本形态(杆菌、球菌、螺旋菌),细菌有的自己制造食物,有的从动植物身上吸收养料,细菌繁殖(速度很快)。 3、利用霉菌可以(生产腐殖质、加工食品、净化环境、生产药品和生物塑料)等;但有的霉菌会危害人的健康。 二、问答:用哪些方法可以减少致病细菌的传播? 答:(1)捂住鼻子打喷嚏,(2)用热水冲洗筷子,(3)勤用肥皂洗手。 3、馒头发霉了

一、填空: 1、馒头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容易发霉,在(寒冷、干燥)的条件下不容易发霉。 2、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首先发现青霉菌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他把这种物质称为(青霉素),青霉素属于抗生素。 3、防止食物和物品发霉的方法有(真空包装、放干燥剂、低温保存、太阳暴晒)。 4、馒头上的霉是(曲霉),水果上的霉是(青霉)。 二、问答:霉的功与过有哪些? 功:人类利用霉菌制酱、做腐乳以及生产农药、发酵饲料等。 过:霉菌会造成食物和其他物品的变质,有的霉菌还会危害人的健康,引起动植物的病变。 三、实验:设计馒头发霉的实验。 (1)温暖、潮湿:把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 (2)温暖、干燥:把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 (3)寒冷、潮湿:把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在冰箱里。 (4)寒冷、干燥:把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冰箱里。 5天后观察它们。现象:在温暖潮湿条件下的馒头发霉了,其他条件下馒头没有发霉。结论:温暖、潮湿的馒头容易发霉。 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一、填空: 1、(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细胞有不同的(形状)、(大小)和(功能)。 2、英国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胡克)发现了(细胞)。 3、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生物体的衰老、死亡也是由(细胞)的衰老、死亡造成的。 二、问答: 1、洋葱表皮细胞和人体表皮细胞有什么不同? 答:洋葱表皮细胞是规则的;人体表皮细胞不规则,细胞之间界限不清。

最新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材目录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 放大镜 2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3 放大镜下的晶体 4 怎样放得更大 5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6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 7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 8 微小世界和我们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1 我们身边的物质 2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3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4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5 铁生锈了 6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7 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8 物质变化与我们 第三单元宇宙 1 地球的卫星——月球 2 月相变化 3 我们来造“环形山” 4 日食和月食 5 太阳系 6 在星空中(一) 7 在星空中(二) 8 探索宇宙 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 1 一天的垃圾 2 垃圾的处理 3 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 4 分类和回收利用 5 一天的生活用水 6 污水和污水处理 7 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 8 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 【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 【教学过程】 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1、导入: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悉,能否替放大镜来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放大镜》。可以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个方面展开。 2、小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3、展示交流 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如果学生能说出凸透镜也可以) 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 放大镜的用途——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 4、让学生尽量充分地例举使用领域,交流后填写第2页的网状图。 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1、师:谁给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请学生演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根据学生的演示师讲解正确使用放大镜的两种方法:目、镜、物三者,目不动,镜动或物动。 2、师:选择一小块面积,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图片、屏幕、织物等看谁会有新的发现!将新发现用文字或图片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3、交流新发现后,师归纳:放大镜把物体的图像放大,让我们看清了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三、放大镜的特点 1、师:放大镜顾名思义是能“放大”,那么它能放大的秘密在哪里呢?(镜片具有“凸”、“透”的特点)老师给大家准备的物品中有没有像放大镜那样能放大物体呢?请同学们找一找。 2、学生尝试利用平面镜、玻璃、水、水槽、集气瓶、烧瓶等物体来放大物体的像。(发现圆柱形及球形的装满水的容器及水滴都具有放大的作用) 3、师:放大镜的镜片和能起放大作用的器具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中间凸起,透明的)所以放大镜也叫“凸透”镜。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由此推断球形的透明物放大倍数最大。 四、小结 1、师:对于熟悉的放大镜,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或收获吗?(放大镜也叫凸透镜,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运用放大镜细心地观察物体,还能看到很多有意思的细节) 2、课外你可以尝试着用一些简易的材料自己制作一面放大镜,或者用你的放大镜去仔细观察身边的物品,看看还会有什么新的发现。 过程与方法:使用放大镜观察身体结构的细部和活动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复习资料(可直接打印)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我们长大了》第一节我在成长 1、测量体重的工具是:体重称。 2、在成长中,我们的身体长高了,体重变重了。 3、我们出生时没有牙齿,最先长出来的牙齿是乳牙,乳牙脱落后长出来的是恒牙。 4、出生后,我们经历了了生长发育的两个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是出生后的一年内,第二个高峰期是进入青春期后 5、时期 --年龄(岁): 乳儿期 0—1 婴儿期 1—3 幼儿期 3— 6、7 童年期 6、7—11、12 少年期(危险期)11、12—14、15青年期 14、15—17、18 成年期 20~25中年期 40岁老年期 65岁以后学龄期 6、7—12、13 6、我们现在所处的生命周期是少年而不是成年。 7、测量身高时,我们应该脱鞋,身体站直,目视前方. 8、测量体重时,衣物越少,测量结果越准确。 9、人刚站在体重称上时,体重称的指针会不断变化,所以应该等体重称指针稳定后读数。 10、成长的标志有很多,比如:身高和体重的增加、我们越来越懂事了、鞋子变得挤脚了。 判断、1、体重并非每年匀速增长。(√)2、我们的成长就是指身高和体重的增加。(×) 3、测量身高时,必须脱掉衣服。(×) 第二节悄悄发生的变化 1、青春期是我们由儿童向成年人过渡的时期。 2、我们正处在青春期,身体形态和心理方面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女孩一般是10岁进入青春期,男孩一般是11岁入青春期. 3、青春期除了身高突增之外,别一个特点是性发育开始。 4、一个人的成长与成熟意味着他将要更加自觉地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5、男孩在青春期时会出现变声、遗精等生理现象,这些都是青春发育过程中出现的正常。 6、标志我们成为“大人”的阶段是青春期。 7、少年健康的大敌:吸烟和酗洒。 8、拔胡须会损伤毛囊,会使细菌侵入身体。 9、青春期对待异性的正确做法是:保持正确的交往态度和方式。而不是讥笑、杜绝、禁止异性的交往。 10、穿高跟鞋的坏处:穿高跟鞋容易使足前部受到挤压,引起脚趾外翻造成扁平足,还会加重骨盆负担,造成盆处狭窄给日后生育带来困难。 11、我们所处的阶段是:少年向成年的过渡期。 12、体育课上,老师要进行1500米跑步测试,而小红正处于月经期,对此,她应该将实际情况告诉老师。(v) 13、每个孩子都是10岁进入青春期。(X) 14、进入青春期,我们应当承担哪些责任? 答:努力学习,培养独立意识,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孝敬长辈,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等等。 15、青春期的心理特点: (1)性意识骤然增长,容易对异性产生好感;(2)智力水平迅猛提高; (3)独立欲望增强,对事物有自己的见解,并能作出自己的判断,但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过高或过低。 (4)情感世界充满风暴,情绪不稳定,容易与老师家长对立;(5)兴趣爱好广泛,求知欲和好奇心强; (6)人际交往欲望强烈,有强烈的集体归属感和依赖性。 第三节人生之旅 1、在斯芬克司之迷中,把人的一生可分为三个阶段: 即“四条腿走路”指幼年时期,“三条腿走路”指老年时期,“两条腿走路”指壮年时期。 2、根据父母身高预测:男孩成人后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2×1.08 女孩成人后身高=(父亲身高×0.928+母亲身高)÷2。 3、人的一生中身高最高的时期是成年时期。 4、能给自己一生留下美好回忆的是:每年的同一时期同父母合影留念。 5、爱因斯坦是享誉世界的科学家、思想家、文学家。(×) 6、人一生中发育最快、最不稳定的阶段是成年期(×)应是青春期。 7、预测出来的身高不一定就是自己将来准确的身高(√)

2018科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2018科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是(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通过放大镜看到的视野(变小)。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边缘薄)。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4、放大镜使用方法有(移动放大镜)和(移动被观察的物体)。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大小)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放大镜的(凸度越大放大倍数也越大)。 5、在13世纪,英国(培根)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6、苍蝇落在坚直光滑的玻璃上,不滑落,而且还能在上面爬行,这和它(脚的构造)有关。 7、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苍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 8、昆虫的“嗅觉”很灵敏,据说是因为它们的(触角),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 9、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 10、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许多岩石是由(矿物晶体)集合而成。 12、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晶体形状(多种多样),但都很有规则。有的晶体较大,(肉眼可见),有的较小,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13、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为了看到更小的物体,人们又研制出(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光学显微镜的两个镜片都是(凸透镜)15、显微镜主要由(目镜)(调节旋钮)(物镜)(载物台)(反光镜)等组成。 17、(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18、生命体细胞具有(消化)(呼吸)(排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等功能。 19、我们还可以利用(干草)培养微小生物。 20、我们知道的微生物有(草履虫)(变形虫)(眼虫)(喇叭虫)(鼓藻)(船形硅藻)等。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构造和功能),以适应周围的环境。21、通过观察我们知道电视机的屏幕其实是由(红)(蓝)(绿)三种颜色的小点组成。 24、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1)利用显微镜发现细菌、病毒、抵抗疾病(2)克隆生物(3)利用微生物酿酒、发面、制作酱油、醋、酸奶等(4)利用微生物处理垃圾和污水。 36、水稻之父是袁隆平。 37、人类研究微小世界的最新成果是克隆羊。 40、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可以制作酒、醋、泡菜、腐乳、酸奶等风味独特的食品。 44、罗伯特?胡克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细胞结构,而列文虎克用他自制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合集)新版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合集) 班级:姓名:成绩: 一、填空.60% 1、第一个揭开微生物秘密的是___________人________________. 2、微生物在自然中分布极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是微生物. 3、细菌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本形态. 4、_____________细菌学家_______________首先发现________________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一些细菌. 5、人的身体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组成. 6、______________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________________是最早观察到细胞的科学家之一.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8、____________________的航行是人类第一次成功的环球航行,验证了一个伟大的猜想——地球是__________________! 9、1957年苏联发射了____________________;宇航员_______________是人类第一次在遥远的太空观察到了地球.1969年__________________月球.20xx年10月我国宇航员_____________搭载__________________飞船在太空中绕地球飞行了14圈. 10、地球赤道周长___________千米,赤道半径_________________千米,地球表面积____________________. 11、地球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12、地壳的岩层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就是地震. 13、喜马拉雅山是世界最高的_____________,最高峰__________________,海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整理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我们长大了 1,成长的标志有很多,比如:身高和体重的增加、我们越来越懂事了、鞋子变得挤脚了.我们出生时没有牙齿,最先长出来的牙齿是乳牙,乳牙脱落后长出来的是恒牙.青春期男女身高最先出现快速生长.会测量自己身高和体重并记录.测量体重的工具是:体重秤. 2,测量身高时,我们应该脱鞋,身体站直,目视前方,测量体重时,衣物越少,测量结果越准确.人刚站在体重称上时,体重称的指针会不断变化,所以应该等体重称指针稳定后读数. 3,青春期是我们儿童向成年人过度的时期.女孩大约从十岁开始,将陆续进入青春期;而男孩要稍微晚一些.在这个时期,我们的身体形态,心理方面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青春期除了身高突增外,另外一个特点就是性发育的开始. 4,9-10岁(或10-11岁)这一年间长得特别快,这是你已经进入了青春期的标志.除了这段时间,人还有一个生长高峰期,就是从出生到一岁这一年间. 5,青春期的心理特点:(1)性意识骤然增长,容易对异性产生好感;(2)智力水平迅猛提高;(3)独立欲望增强,对事物有自己的见解,并能作出自己的判断,但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过高或过低.(4)情感世界充满风暴,情绪不稳定,容易与老师家长对立;(5)兴趣爱好广泛,求知欲和好奇心强;(6)人际交往欲望强烈,有强烈的集体归属感和依赖性. 6,一个人的成长与成熟意味着他将要更加自觉地承担起更多的责任.青春期对待异性的正确做法是:保持正确的交往态度和方式,而不是讥笑、杜绝、禁止异性的交往.男孩在青春期时会出现变声、遗精等生理现象,这些都是青春发育过程

中出现的正常现象.拔胡须会损伤毛囊,会使细菌侵入身体.穿高跟鞋的坏处:穿高跟鞋容易使足前部受到挤压,引起脚趾外翻造成扁平足,还会加重骨盆负担,造成盆处狭窄给日后生育带来困难.少年健康的大敌:吸烟和酗酒. 7,人的一生要经过胎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期、青春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连线:牙牙学语—婴幼儿期,努力工作—青年期,十月怀胎—胎儿期,生长迅速—青春期抚育后代—成年期,颐养天年—老年期,勤奋求学—学龄期. 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 1,子女与父母之间一般都有或多或少保持着相似的特征,这种特征称为遗传,遗传现象普遍存在. 2,子代与父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特征,这种特征称为变异,变异现象普遍存在. 3,变异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由遗传物质发生改为而引起的变异,称为可遗传的变异,如太空椒----染色体变异,能遗传;另一种是在不同环境下产生的变异,其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称为不可遗传的变异,如用眼不当造成的近视、车祸导致的后天残疾等,不遗传. 4,没有遗传,就没有相对稳定的生物界;没有变异,生物界就不可能进化和发展.遗传和变异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 5,孟德尔,现代遗传学之父,曾做过著名的“碗豆实验”进行遗传和变异的研究.看一看P20孟德尔和后续者的研究与发现,P21袁隆平爷爷的故事.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6,用人工的方法可以使遗传物质发生变异,如X射线照射种子、无籽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集

人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集 1、放大镜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 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 【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 【教学过程】 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1、导入: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悉,能否替放大镜来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放大镜》。可以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个方面展开。 2、小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3、展示交流 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如果学生能说出凸透镜也可以) 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 放大镜的用途——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 4、让学生尽量充分地例举使用领域,交流后填写第2页的网状图。 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1、师:谁给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请学生演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根据学生的演示师讲解正确使用放大镜的两种方法:目、镜、物三者,目不动,镜动或物动。 2、师:选择一小块面积,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图片、屏幕、织物等看谁会有新的发现!将新发现用文字或图片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3、交流新发现后,师归纳:放大镜把物体的图像放大,让我们看清了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概念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概念 简单机械 1、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科学道理,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 2、选用合适的工具,可以使我们做事情更省力、方便。 3、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 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4、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 5、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6、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 7、象水龙头那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轮轴。 8、在轮上用力带动轴运动,省力;在轴上用力带动轮子运动,费力。 9、轮轴的轴不变时,轮越大,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越省力。 10、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旗杆顶部的滑轮叫定滑轮。 11、定滑轮能改变用力方向,但不能省力。 12、动滑轮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13、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起来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14、滑轮组结合了动滑轮和定滑轮的优点,既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 15、滑轮组组数越多,越省力。 16、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 17、螺丝钉的螺纹是斜面的变形,同样粗细的螺丝钉,螺纹越密,旋进木头时越省力,但圈 数多,费时间。 18、自行车通过链条和齿轮,把我们蹬脚的力量传递到车轮上。 19、如果大齿轮是50个齿,小齿轮是10个齿,那么大齿轮转一圈,小齿轮转 大齿数除以小齿数=5 圈。 20、、大齿轮带动小齿轮时,小齿轮转动速度变快;小齿轮带动大齿轮时,大齿轮转动速度 变慢。 21、、旗杆上的滑轮是定滑轮,起重机上的滑轮是滑轮组。 22、有些工具是几种简单机械的组合,如:剪刀是杠杆和斜面的组合。 23、用螺丝钉时,应用的是斜面的工作原理;用螺丝刀翘油漆桶的盖子时,应用的是杠杆的 工作原理。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一单元《我们长大了》、 一、填空题 1、人在一生中的两次生长高峰:一是、(从出生到1岁)、二是从(10.。。。12岁开始进入青春期) 2、青春期是我们由(儿童)向(成年人)过渡的时期;女生的青春期大约从(10岁)开始,男孩稍晚一些,大约从(11)岁开始进入青春期,(14)岁开始变声。 3、在青春期,我们的(身体形态)(心理)方面都发生着巨大变化。 4、青春期男女(身高)最先出现快速生长。 5、青春期除身高突增之外,另一个特点是性发育的开始 6、在青春期我们的人际交往欲望强烈,有强烈的(集体归属感)和依赖性。 7、青春期的重要标志是女性的月经初潮和男性的首次遗精。 8、(吸烟)和(酗酒)是少年健康的大敌。 9、人的一生大约可分为七个阶段:胎儿期、婴幼儿期、学龄期、青春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 10、古希腊神话故事在“斯芬克斯之谜”中,很形象的把人的一生大致划分为(幼年期)、(成年期)、(老年期)三个时期。 11、预测自己长大后的身高有三种方法:根据(父母的身高预测);根据(自己现在的身高预测);根据(自己的脚长预测)。 12、在学习中要注意科学用脑,科学用脑的五要素是:动静结合、课程交替、反复强化、勤于思考、适当休息。 13、我们要养成勤洗澡、勤洗手、不挖鼻孔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14、青春期要注意营养,其中就要合理安排每天进餐的次数和时间。 15、学习时,我们应该注意书写、阅读姿势的正确,还应该注意采光与照明,这些都有利于我们的眼睛健康。 16、健康的锻炼方式有:游泳、跑步、踢球。 17、小学1-2年级睡眠10-—11小时 3-6年级睡眠10小时、初中生睡眠9小时,高中生睡眠8.。5小时、成人睡眠8小时)。. 18、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我们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和健康水平有了较大提高。青少年身高平均增长,男女生分别达到6·9厘米和5·5厘米。体重增长,男女生分别达到6·6千克和4·5千克。 19、伴随着身体素质的提高,青少年青春期发育和性发育年龄也不断提前。 20、青春期是人生一道亮丽的风景,女孩要注意经期卫生,不穿高跟鞋;男孩不要刮胡须,因为会损伤毛狼,使细菌进入人体。那么女生要正确对待与异性的交往,这时的你们将要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二、简答题 1、为了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们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注意些什么? 答: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个人卫生)、(注意学习姿势与及用眼卫生)(讲究营养并注意饮食卫生)、、(加强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睡眠)、(不迷恋电脑),(科学用脑)。 2、青春期的心理特点有哪些? 答:(1)性意识骤然增长,易对异性产生好感。(2)青春期男孩和女孩智力水平会迅猛提高(3)独立欲望增强,对事物有自己的见解。(4)情感世界充满风暴,情绪不稳定,易于老师、家长对立。(5)兴趣爱好日益广泛,求知欲和好奇心强烈。(6)青春期我们的人际交往欲望强烈,有强烈的集体归属感和依赖性。 二单元《遗传与变异》

人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集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 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 【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 【教学过程】 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1、导入: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悉,能否替放大镜来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放大镜》。可以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个方面展开。 2、小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3、展示交流 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如果学生能说出凸透镜也可以) 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 放大镜的用途——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 4、让学生尽量充分地例举使用领域,交流后填写第2页的网状图。 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1、师:谁给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请学生演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根据学生的演示师讲解正确使用放大镜的两种方法:目、镜、物三者,目不动,镜动或物动。 2、师:选择一小块面积,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图片、屏幕、织物等看谁会有新的发现!将新发现用文字或图片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3、交流新发现后,师归纳:放大镜把物体的图像放大,让我们看清了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全册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 1.水滴里的生物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借助显微镜这种观察水滴里的微生物; ●能够认真细致观察并描述水滴里的微生物; ●能够用图表现出自己观察到的水滴里的几种常见微生物。 知识与技能 ●认识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大多是单细胞的生物; ●知道微生物、动物、植物共同构成生命世界; ●知道微生物分布广泛,种类繁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 ●体验到探索生命奥秘的快乐与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一滴水里有什么。 难点:科学地使用显微镜。 教学准备: 放大镜、显微镜、水样、切片、图片、抹布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观察采集的水样 1.学生观察水样:课前请大家从熟悉的地方采集了水样,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你带来的水样是什么样的? 2.学生汇报。 3.学生可用放大镜等进一步观察水样并汇报。你是用什么方法观察到这些结果的?4.谈话:假如让你进一步对水样进行观察,你想借助什么工具? (引导学生明白要想观察极微小的、肉眼看不到的物体要借助工具——显微镜) 5.激趣:取一滴水放在显微镜下,水滴里有什么?这将是怎样一个世界呢? 二、引导学生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 1.讲述:既然我们想借助显微镜来做进一步的观察,下面就先来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

2.学生认识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及各部分的作用。 3.教师示范使用方法。强调轻拿轻放。 4.使用显微镜观察时,教师强调以下几点: (1)反光镜不能直接对着太阳,否则会伤害眼睛; (2)使用时要小心,镜头不要碰着玻片; (3)不能用手触摸目镜和物镜。 三、组织学生借助显微镜观察水样 1.谈话:显微镜下,水滴里到底会有什么?让我们一起细心、耐心、认真地来观察一滴水,看看你能发现什么,把你的发现画在活动记录上。 2.学生分组观察。 (在学生活动时教师要注意巡回指导他们的观察活动,及时了解学生的发现,指导他们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 3.汇报交流:水滴里到底有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在运动吗? (汇报时教师用多媒体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的观察记录,并让学生用语言进行描述)4.教师小结:在一滴水中,生活着许许多多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大多是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它们非常小,用肉眼根本看不到,只有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所以叫微生物。(板书:微生物)刚才我们看到的那些不动的微生物中,最常见的是水藻,有蓝藻、团藻、金藻等。运动的微生物中有钟形虫、草履虫等。此外,水中还有既不属于动物也不属于植物的微生物——细菌,细菌一般也是不动的,有球状的、杆状的、螺旋状的。 5.认识其他的水中微生物:不同的微生物喜欢生活在不同的水域中,想看看水中还有哪些微生物?(多媒体展示——水中各种常见微生物) 四、阅读列文虎克的故事并认识微生物的相关知识 1.学生阅读列文虎克的故事。 (1)谈话:你知道如此神奇的世界是谁第一个发现的吗? (2)学生阅读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的故事,教师作相应补充介绍。资料: 列文虎克,A.van Antonie van Leeuwenhoek (1632~1723) 荷兰显微镜学家、微生物学的开拓者。1632年10月24日生,1723年8月26日卒,生卒地均在荷兰的代尔夫特。幼年没有受过正规教育。1648年到阿姆斯特丹一家布店当学徒。20岁时回到代尔夫特自营绸布店。中年以后被代尔夫特市长指派做市政事务工作。这种工作收入不少,又很轻松,使他有较充裕的时间从事他自幼就喜爱的磨透镜工作,并用之观察自然界的细微物体。由于勤奋及本人特有的天赋,他磨制的透镜远远超过其同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