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象山渔业资源实习报告

象山渔业资源实习报告

象山渔业资源实习报告
象山渔业资源实习报告

象山渔业资源实习报告

前言

实习目的意义:了解并掌握海洋生物和环境的知识和变化规律对渔业发展很重要。学

会使用仪器对环境个要素测定,获取研究数据,并会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众所周知,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此次专业实习在上海海洋大学象山科教试验基地(位于浙江省象山县石浦镇)附近海海洋生物为调查对象,重在掌握象山近海的海洋生物的调查方法和种类,同时将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结合,以能得到更深刻认识。

实习内容:主要为水文气象监测,鱼类生物学调查(石浦镇菜市场),近海鱼类调查(海

上拖网捕捞),潮间带调查,参观石浦港(水厂批发市场)。对采取或卖回的生物进行鉴定,测量,记录,数据整理。另外还有做后勤打杂。

一、水产市场

1、概述

2015年5月9号,在老师的带领下和细心的讲解之下,我们对石浦镇某一菜市场(海产品市场)上海洋生物种类有进一步认识,并简单地通过调查该市场的生物种类来估算海洋生物种类。当地水产市场主要的海洋生物种类:鱼类如:小黄鱼、带鱼、马鲛、龙头鱼、鮟鱇鱼、鲆鱼、鲽(比目鱼)、梅童鱼、银鲳鱼、海鳗、星鳗;蟹有三疣梭子蟹、青蟹、日本鲟;虾如:虾氏仿对虾(枪虾)、毛虾、中国对虾、日本对虾、细巧仿对虾;其它种类:鱿鱼、乌贼、虾蛄(皮皮虾)。其中小黄鱼、带鱼、比目鱼、银鲳、梭子蟹、毛虾、枪虾、鱿鱼数量较多。比较常见种类的价格基本在二十上下波动,相对而言稀少一些和肉质较好的种类价格会相对贵。菜市场的价格比批发的价格贵。价格也是变动的。不同的卖家买家,不同的地点,时间早晚,不同季节等都会影响海产品的价格。

2、生物学实验(虾类)

一共买了242只哈氏仿对虾,其中雌虾151只,雄虾91只。

2.1 体长分布(mm)、体重分布(g),用excel柱状图;

2.3综合分析

通过测量、实验获取生物种类的体长和体重的数据,并研究他们之间的关系。虾氏仿对虾稍长的个体数量不多,达到成熟、最适合捕捞的个体偏小,体重较轻的个体数量较多。从这些直观数据显示,可以粗略的估计出象山港目前一个资源状况是属于过度捕捞的,生物个体普遍偏小,资源呈衰退的趋势。所以加强资源保护已经是迫在眉睫。象山港实施保护渔业资源的相关措施和条例。渔业资源中捕捞个体的体长如果偏小,则存在过度捕捞现象,反之捕捞强度很小,则生物个体的体长较长。所以保护资源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防止过度捕捞。制定保护渔业资源的法律、条例、措施,加强宣传教育,设立休渔期,同时对捕捞工具做限制,禁捕小鱼及鱼苗,加强环境保护等都保护渔业资源措施方法。最重要一点就是如何保证这些各种措施确切的实施。

3、生物绘图

见附录一

二、石浦港拖网调查

1、概述

地点:石浦港经纬度:29°12.329N 121°59.995E 水深:8-10米水温:19.5°航向:085°航速:008.5

2、渔获物种类组成(包括种类、数量、重量及比例)

主要渔获物如比目鱼、凤鲚、龙头鱼、克氏棘赤刀鱼、安氏白虾、虾蛄、毛虾、日本鼓虾、葛氏长臂虾、小鲳鱼、海鳗、章鱼、梭子蟹、日本蟳。其中克氏棘赤刀鱼、安氏白虾、数量较多。

3、主要渔获物的生物学特征

比目鱼:比目鱼又叫鲽鱼,硬骨鱼纲鲽形目鱼类的统称。体甚侧扁,呈长椭圆形、卵

圆形或长舌形,最大体长可达5M 。成鱼身体左右不对称。两眼均位于头的左侧或右侧。口稍突出。鳍一般无鳍棘。背鳍和臀鳍基底长,与尾鳍相连或不连。广泛分布于各大洋的暖热海域中,主要以底栖无脊椎动物和鱼类为食。种类繁多,全世界有540余种,中国120种,主要类别有鳒、鲆、鲽、鳎、舌鳎等,为经济鱼类。栖息在浅海的沙质海底,捕食小鱼虾。它们特别适于在海床上的底栖生活。由于它们的身体扁平。双眼同在身体朝上的一侧,这一侧的颜色与周围环境配合得很好;它们身体的朝下一侧为白色。比目鱼的身体表面有极细密的鳞片。比目鱼只有一条背鳍,

从头部几乎延伸到尾鳍。它们主要生活在温带水域,是温带海域重要的经济鱼类。

凤鲚:凤鲚属于河口性洄游鱼类,平时栖息于浅海,每年春季,大量鱼类从海中河水区

域产卵,但决不上深入纯淡水区域。头短,侧扁。吻短,圆突。口大位。口裂斜。上颌骨后延伸达或伸过胸鳍基底。下缘具细锯齿。两颌具绒毛状牙一行,犁骨、腭骨均有细小牙。鳃孔大。鳃盖条9-10。鳃耙细长。体被圆鳞。腹缘棱鳞16-17+22-26。背

鳍起点与腹鳍起点相对,臀鳍低而延长,与尾鳍相连。腹鳍短小。胸鳍上部游离鳍条6延长成丝状,后超过臀鳍起点。尾鳍不对称,上叶长于下叶。体长191mm 。体延长,甚侧扁,前部高,向后渐低,呈尖刀状。背鳍基底前部上凸,向头尾下斜。背缘较腹缘宽,腹缘广弧形

而窄。头稍小而侧扁,吻端尖。口大,下位,稍斜裂。上颌长于下颌,上颌骨后缘超过鳃孔。两颌齿细小。分布在

印度洋北部沿海,朝鲜, 日本, 印度尼西亚等,中国沿海。

龙头鱼:龙头鱼,龙头鱼科,分布于太平洋、印度北部的河口,为沿海中、下层鱼类,

是中国沿海常见食用鱼类。中小型海产鱼类。体长而侧扁,一般体

长15~26厘米、体重75~150克、眼很小,前位、口裂甚大,由

前颌骨形成口裂上缘。两颌牙密生、细尖,能倒伏、体柔软,大部

光滑无鳞,唯侧线上有一行较大的鳞直抵尾叉.头及背面浅棕色,

腹部乳白色、侧线发达、明显,从头盖骨直达昆鳍叉中央。背鳍1

个,仅有鳍条,无鳍棘,背鳍后有一小脂鳍;胸鳍和陶鳍发达。约

等长;尾鳍三叉形,中叶较短。此鱼只有一条主骨,并且主骨柔软,

其鱼的鱼骨细软如胡须,因此浙南柳市、台州、温州、丽水一带的

人就形象叫它为“水潺”,就是说它像水一样柔软。而浙北宁波、

绍兴、杭州、嘉兴以及上海等地称之为龙头鲓,是因为鱼头貌似龙头,学名亦然。在宁波象山地区有“象山小白龙”之称,此得名还是有当地的故事相映衬的。潮汕人却称为“忒鱼”,广东省阳江市的人称丝丁鱼为“流鼻鱼”,意指此鱼像流出的鼻涕。肉松软,含水分高,不易保存或远运。鲜食味甚美,也可加工成干品。

克氏棘赤刀鱼:克氏棘赤刀鱼为赤刀鱼科棘赤刀鱼属的鱼类,俗名婆带、赤条。分布

于日本以及中国南海、台湾海峡等海域,生活习

性为底栖。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日本长崎。体长

带状。肛门位于胸鳍末端的下方。前腮盖骨后下

角有5根鱼屯棘。体被圆鳞;侧线位高,沿背鳍

基底向后渐不明显。背鳍、臀鳍与尾鳍相连,多

数鳍条不分枝。体背侧有一纵列金色椭圆斑。体

甚延长而侧扁,呈带型,体长可达体高7.4倍以

上。口裂宽大而倾斜,吻极短。颌齿细弱,1列,

尖端微向后弯;锄骨及腭骨均无齿。前鳃盖骨下

角具1棘,后缘锯齿状,约具5强棘。前颌骨与上颌骨间无黑斑。鳃裂大,鳃膜彼此分离,且与峡部分离。肛门位于胸鳍下方。体被细小圆鳞。背鳍及臀鳍基底长,并与尾鳍相连,无硬棘,仅有鳍条,但分节不明显,后端鳍条也不分支;背鳍软条数72-82;臀鳍软条数76-82;尾鳍尖形。体一致为橘红色,背部色深,腹部较澹;活时,在体侧具橘黄色斑点;背鳍前部不具任何黑斑点。

安氏白虾

:安氏白虾又名距腕长臂虾,为长臂虾科物

种,产于黄河和长江水系。第一触角基节外缘稍凸,柄刺

细尖,从基节的外侧中部附近伸出,前侧刺约伸至第二节

的中部,基节的前缘稍凸,前侧刺没有超出其凸缘的末端;

第二节清楚的短于第三节,约为第三节长的1/2,末两节

之和与基节约等长。上鞭愈合部约为5节,游离的短鞭为

19节,约为愈合部长的3.9倍。第二触角鳞片约有一小

半超出第一触角柄,其基部1/4处最为宽阔,长约为宽的4倍强,末端甚狭窄,叶瓣清楚的超出前侧刺。第三颚足约伸至鳞片的2/3处,清楚的超出第一触角柄的末端,末节短于末2节。多生活于江河下游河段的淡水区和出海口附近,或河口附近的半咸水域,不进入湖泊中生活,即使是海边的湖泊也未见它的踪迹。属游泳型虾类,平时都在水层中营游泳生活,无爬行的附肢,因而不能在水底爬行。杂食性,多以浮游生物为饵。繁殖季节晚,通常到夏季才开始抱卵。卵较大而数少,其孵化不同于其他种,而是逐粒孵化,每尾亲虾须持续一整天才能孵化完毕。

虾蛄:虾蛄,属于节肢动物们,甲壳动物们,掠虾亚门,口足目。虾蛄多穴居,常在

浅海沙底或泥沙底掘穴,穴多为U字形。口足目

为肉食性,多捕食小型无脊椎动物;此类动物体

能以尾肢摩擦尾节腹面或以掠肢打击而发声。虾

蛄性情凶猛,视力十分锐利。由于善于游泳,因

此其猎物大部分为底栖性不善于游泳的生物,包

括各种贝类、螃蟹、海胆等。它们能够轻易破坏

猎物的外层硬壳,享用内里的肉。虾蛄科、琴虾

蛄科等体形较大种类的肉和卵巢可食,味道鲜美,

口虾蛄成熟的卵巢的鲜美程度远远超过中国对虾。

体形较小的个体常为黄鱼、章鱼的铒料。数量最多的是口虾蛄,中国以黄渤海区产量最大。蛄是海生的甲壳动物。其第二对颚脚特化为攻击附肢,根据其型态之不同,可将虾蛄分成粉碎型及穿刺型两类;伴随着分布的不重叠,这两类虾蛄的外观、攻击性、捕食行为及威吓行为的表现与否,都有相当大的差别。相同的是两者都具有学习能力,凭借经验它们可以躲避敌害以及更有效率的获得食物。

毛虾:甲壳动物,十足目,樱虾科,毛虾属的统称。又名水虾,小型经济虾类,一般只

有3厘米。干制品称虾皮。毛虾体长1~4厘米,雌虾略大于雄虾。

中国毛虾体极侧扁,甲壳极薄,无色透明,仅口器部分和第2触鞭呈

红色。触鞭甚长,为体长的3倍有余。步足3对,皆呈微小的钳状,

第4及第5对步足完全退化。雌虾第3步足基部间的腹甲向后突出,

称为生殖板。其后缘中部向前方凹陷,两侧形成两个乳头状突起。

突起的形状变化甚大,呈圆形或三角形。雄虾胸部末节的腹甲向前

方腹面突出,形如1对乳头,雄性生殖孔开口于其腹面。雌雄虾尾

肢的基肢腹面均有一红色圆点。外肢甚长;内肢稍短于外肢,基部

外侧有一列红色小点,数目自2-3个至7-8个不等。日本毛虾同中

国毛虾是近缘种,形态极相似。

日本鼓虾:体长30-50mm,体重1.0-3.0g

的小型虾。额角尖细,达第一触角柄第一节末

端,额角后脊不明显。尾节背面圆滑无纵沟,

具两对可动刺。大螯细长,长为宽的3-4倍。

体长30-50mm,体重1.0-3.0g的小型虾。额

角尖细,达第一触角柄第一节末端,额角后脊

不明显。尾节背面圆滑无纵沟,具两对可动刺。

大螯细长,长为宽的3-4倍。小螯特细长,其长度与大鳌相等,长为宽的10倍。第二步足的腕节有5节组成。体色成棕红色后绿褐色。

葛氏长臂虾:葛氏长臂虾,体形较短,步足细长。额翔长,上缘基部平直,末端甚

细,稍向上翘。第1和第2步足甚长,末端

钳状。体淡黄色,具有棕红色斑纹。体长4~

6厘米。体形较短,步足细长。额翔长,上

缘基部平直,末端甚细,稍向上翘。第1和

第2步足甚长,末端钳状。体淡黄色,具有

棕红色斑纹。体长4~6厘米。主要分布于

舟山北部岛屿附近的岩石海岸。

小鲳鱼:小鲳鱼属于鲈形目,鲳科。体短而高,

极侧扁,略呈菱形。头较小,吻圆,口小,牙细。成

鱼腹鳍消失。尾鳍分叉颇深,下叶较长。体银白色,

上部微呈青灰色。以甲壳类等为食。柳州小鲳鱼在500

克/条-1500克/条左右,肉味有如鲻鱼的香味。其鱼

肉中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W-3系列,经医学临床证明

它是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物资,鲳鱼的胆固醇

含量也低于所有的动物性食品,鲳鱼肉厚、刺少、味佳,营养丰富,是天然营养佳品。柳州鲳鱼体形侧扁成盘形,背较厚,口端位,无须,体色呈白身、银鳞、黑尾、线鳍,四色相配极为美观。

海鳗:鳗鱼,别名:白鳝、白鳗、河鳗、鳗鲡、青鳝、风馒、日本鳗。鳗鱼是指属于鳗

鲡目分类下的物种总称。又称鳝,是一种外观类

似长条蛇形的鱼类,具有鱼的基本特征。此外鳗

鱼与鲑鱼类似具有洄游特性。鳗鱼属鱼类,似蛇,

但无鳞,一般产于咸淡水交界海域。鳗鱼的仔鱼

体长体长6厘米左右,体重 0.1克,但它的头狭

小,身体高、薄又透明像片叶子一般,所以称为

“柳叶鱼”。它的体液几乎和海水一样,所以可

以很省力地随着洋流作长距离的漂送。从产卵场

漂回黑潮海流再流回台湾的海边大概要半年之久,

在抵达岸边前一个月才开始变态为身体细长透明的鳗线,又称为玻璃鱼。所以在每年12月~1月间渔民们会忙着在河口附近的海岸用手叉网来捕捞正要溯河的鳗线来卖给养殖户。养殖户在买回去放养后才慢慢有色泽出现,变成黄色的幼鳗和银色的成鳗。在自然条件下,可捕到的鳗鱼的最大个体为45厘米,体重1600克。

章鱼:属于软体动物门头足纲八腕目,章鱼科章鱼属。因其头上长有八腕,且腕间有膜

相连,长短不一,腕上具有2行无柄的吸盘,吸盘无柄,所以称作“八腕类”。章鱼体呈短卵圆形,囊状,无鳍;头与躯体分界不明显,章鱼的头桐部约7~9.5厘米,头上有大的

复眼及8条可收缩的腕。每条腕均有两排肉质的

吸盘,短蛸的腕长约12厘米,长蛸的腕长约48.5

厘米,真蛸的腕长约32.5厘米。平时用腕爬行,

有时借腕间膜伸缩来游泳,能有力地握持他物,

用头下部的漏斗喷水作快速退游。腕的基部与称

为裙的蹼状组织相连,其中心部有口。口有一对

尖锐的角质腭及锉状的齿舌,用以钻破贝壳,刮

食其肉。章鱼不仅可连续六次往外喷射墨汁,而

且还能够像最灵活的变色龙一样,改变自身的颜

色和构造,变得如同一块覆盖着藻类的石头,然后突然扑向猎物,而猎物根本没有时间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情。章鱼能利用灵活的腕足在礁岩、石缝及海床间爬行,有时把自己伪装成一束珊瑚,有时又把自己装扮成一堆闪光的砾石。澳洲墨尔本大学的马克诺曼,在1998年于印尼苏拉威西岛附近的河口水域发现一种章鱼能迅速拟态成海蛇、狮子鱼及水母等有毒生物,避免攻击。

梭子蟹:三疣梭子蟹,梭子蟹科、梭子蟹属。俗名梭子蟹、枪蟹、海螃蟹、海蟹、海

虫、水蟹、门蟹、小门子、蝎子、盖鱼、三点蟹、童蟹、飞蟹、烟

蟀,英文名Swimming crab。分布于中国辽宁、河北、天津、山东、

江苏、浙江、福建等海域。一般从南到北,3~5月和9~10月为

生产旺季,渤海湾辽东半岛 4~5月产量较多。三疣梭子蟹是中国

重要的出口畅销品之一,主要输往日本,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

三疣梭子蟹的体色随周围环境而变异。生活于砂底的个体,头胸甲

呈梭形,稍隆起,表面具分散的颗粒,在鳃区的较粗而集中,此外

又有横行的颗粒隆浅3条,胃区、腮区各一条。疣状突起共3个,

胃区一个,心区两个。额分两锐齿,较眼窝背缘的内齿略小,眼窝

背绿的外齿相当大,眼窝腹缘的内齿长大而尖锐,向前突出。口上脊露出在两个额齿之间。前侧缘包括外眼窝齿共具9齿,末齿长大,呈刺状。螯足发达,长节呈棱柱形,前缘具4锐刺,腕节的内、外缘末端各具一刺,后侧面具3条颗粒隆线,掌节在雄性甚长,背面两隆脊的前端各具一刺,外基角具一刺。可动指背面具2隆线,不动指外面中部有一沟。两指内缘均具钝齿。第四对步足呈桨状,长、腕节均宽而短,前节与指节扁平,各节边缘具短毛。雄陆蓝绿色,雌性深紫色。头胸甲长82毫米,宽149毫米(包括侧刺)。

日本蟳:头胸甲呈横卵圆形,表面隆起。胃、纵区常具微细的横行颗粒隆线。额稍突,

分6锐齿,中间二齿较突,内眼窝齿较任何额齿

为大。眼窝背缘具2缝,腹缘具一缝。前侧缘拱

起,连外眼窝齿在内共具6锐齿。螯足壮大,不

甚对称,长节前缘一般具3壮刺,基部的一枚最

小,腕节内末角具一壮刺,外侧面具3小刺,掌

节厚,外、内面隆起,背面共具5齿,掌节的外

基角具一枚,背面的两条隆脊上各具两枚,两指

较掌节为长,表面有纵沟。步足各节背、腹缘均具刚毛,游泳足的长节后绿近末端处具一锐刺,前节与指节均扁平,呈桨状。雄性腹部呈三角形,雌陆的呈长圆形,密具软毛。

3.1 体长分布(mm)、体重分布(g),用excel柱状图;

比目鱼:

凤鲫:

克氏棘赤刀鱼:

安氏白虾:

虾蛄:

梭子蟹:

3.2 体长-体重关系;用excel拟合关系式;比目鱼:

凤鲚:

克氏棘赤刀鱼:

安氏白虾:

虾蛄:

梭子蟹:

4、绘图(与水产市场调查不同的种类,2种)

见附录二

三、水文监测

1、检测方法:使用便携式三杯风速仪对红岩沙滩的风速进行测定,注意:避免遮挡物,

置于开阔地以免产生干扰;测定平均风速。用气温压力表对当地气温、气压进行测定,得到当天的温度和大气压数据。用表层水温温度计对表层(0m-5m)处的水温进行测温。

2、相关数据:

四、潮间带调查岩和礁生物调查

1、潮间带调查岩:采用0.2m*0.2m样方框对石浦红岩海滩潮间带进行生物密度调查,放置样方框,取框内深度为10cm的沙质底质进行筛除,发现海虱、钩虾两种生物。

2、岩礁生物调查:我们对石浦红岩岩礁进行了生物调查,主要发现了藤壶、塔结节

滨、孔石莼、银口凹螺、鳞笠藤壶、青蚶、绿疣海葵、四齿大额蟹、血苔虫寄居蟹、脊尾白虾、石莼、红螺、瘤荔枝螺等生物。海葵的数量较多但不易采集。

3、生物情况:

4、生物绘图

见附录三

五、认识实验仪器

1、RBRsolo微型单参数测量仪

1.1原理与仪器使用:单参数,内置128M内存和1节3.6伏电池、真正USB高速下载、采样率2Hz、塑料外壳最大耐压1700米、直径25.4毫米长210 ~270毫米。单参数可选:水温、水深、溶解氧、浊度、荧光(叶绿素、CDOM、蓝绿藻、水中油等)

微型水深仪RBRsolo D 测量压力(水深),深度范围(7种)20 / 50 / 100 / 200 / 500 / 1000 / 1700m,精度为满量程的0.05%,用来测深度。

1.2相关数据处理:

2、RBRconcerto:

2.1原理与仪器使用:加拿大RBR公司的RBRconcerto是一款全新的近海用快速多参数水质剖面仪,RBRconcerto适合于近海水体快速调查、大面积调查、水质剖面测量、走航测量、拖体安装调查、浮标长期观测、海底长期监测等。

RBRconcerto具备下列9个优点:1)、采样速度快,6Hz;

2)、集成参数多,客户根据需要任意组合,最多10个传感器包括:温度、电导、深度、溶解氧、浊度、叶绿素、CDOM、罗丹明荧光染料、有效光合作用辐照强度(PAR)、透射率等,还可以定制集成硝酸盐传感器和CO2传感器;3

)、体积小巧,单人小船即可出海操作;4)、测量精度高,详见后面的技术参数;5)、内置128MB固态存储器,保证数据万无一失,总共可存储3000万个数据;6)、内置8节3V高能锂电池:普通相机电池(CR123A)即可,更换方便;7)、软开关功能:仪器自动感应,下水自动开始工作、出水自动停止工作;8)、适合于大范围的多点剖面测量;具备水下电缆,实时传输数据并供电;最大测量水深达740米(可升级至2000米);9)、配备图形化操作软件,应用于Windows 95/98/NT/2000/XP平台或苹果电脑系统,全部图形化界面,用户可轻松设置时钟,采样间隔,采样脉冲长短,起始结束时间等;图形化显示并分析数据资料,如参数选择独立分析,时间序列研究,X-Y坐标图,放大缩小等。

2.2相关数据:

3

、海流计

3.1原理与仪器使:Nortek Aquadopp 三维海流计是多普勒声学海流计的一种,由挪威

Nortek 公司生产。Aquadopp 三维海流计应用多普勒效应原理。

海流计经常用于渔业资源调查,测定某个区域的海流数据。本节以金枪鱼资源调查为例,

讲述海流计的使用。在金枪鱼资源调查中,三维海流计通常是固定在不锈钢框架上;

然后通过船上的绞机用钢丝绳放到海中进行测量。在测量过程中,设定30s 收集一个数据,每放50m 的钢丝绳,停留三分钟以便仪器有时间来进行数据采集。

3.2相关数据:

?

六、参观石浦码头感想

1、所见所闻----

2014年5月14号上午,我们到石浦港码头的时候大致已经9点半左右,只看到少量人的和车,基本没看到渔民捕捞上来的捕捞物,除了大约二几十筐左右小带鱼,据了解那些小带鱼是挑剩下的,大的好的已经被挑走(分装批发运到市场上卖),他们正在腌制保存它们,以后就会成为所谓的带鱼浆。可能是我们到那边的时间比较晚了,没有见到渔民带着大量捕获物上岸和大量海产品交易批发的盛况。如果去得早的话,应该能看很多种类的捕获物(自然生长非养殖的、渔民兼职捕获的、不卖到市场上自己带回家的)。这里海产品的价格较实惠,多是批发为主。

这里场地还是比较宽的,适应运转的需要。还有的人(可能是渔民)躺在斜坡地上睡觉(渔民赶在早晨早早上岸可能会很累)。继续向外走不远就是码头,渔船都停在这边,沿码头向岸一侧,一眼望去全是泥,但很明显能看出里面有很多生物(表面有很多痕迹),还有人在泥里捡东西(应该是有价值的)。偶尔还有白色的鸟(同学说是海鸥)在空中盘旋。码头风很大,海水颜色比较深,直观也比较浑浊,海风吹来,一股股海鲜的味道,有点咸和腥。

2、总结----通过这次的实现学到体验到很多东西。看拖网作业,在潮间带礁石上找生物,

选样方取样本,观测水温气象要素,菜市场做调查,做实验等活动加深对渔业资源状况和潮间带生物状况的了解以及加强数据的获取、整理的动手能力

渔业资源与渔场学习题

渔业资源与渔场学习题 ※<习题一> 1.渔业资源、渔场的基本概念。 2.渔业资源与渔场学的概念及其研究内容。3.国内外渔业资源与渔场学的研究概况。 4.研究渔业资源与渔场学的重要意义。 ※<习题二> 1. 1.种群的概念及其研究种群的意义。 2.种群、群体、种族的区别。 3.种群结构及其变化规律。 4.种群的坚定方法。 5.检验种群特征显著性的数学方法。 6.鱼类种群数量的调节方式。 7.鱼类年龄与生长研究在渔业上的意义。 8.鱼类年龄形成的一般原理及其鉴定材料。9.硬骨鱼类中鳞片上的年轮标记有哪些。 10.鳞片类型及其鳞片的年轮特征。 11.鳞片和耳石鉴定方法的比较。 12.影响鱼类生长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13.性别的鉴定方法有哪些。 14.生殖群体有哪几种类型,并举例说明。 15.绝对生殖力和相对生殖力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16.性成熟系数和性腺指数的概念。 17.产卵群体的概念及其类型。 18.研究繁殖力主要有哪些方法。 19.研究鱼类摄食习性的意义。 20.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 21.食物保障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22.饵料选择指数的概念。 23.鱼类摄食研究方法有哪些。 24.影响鱼类摄食的主要因素。 25.性腺成熟度的划分标准的具体内容。 26.目测胃含物等级的划分标准。 ※<习题三> 1.集群的概念及其类型。

2.集群的作用及其生物学意义。 3.鱼类洄游的概念及其类型。 4.产卵洄游、索饵洄游、越冬洄游的概念及其特点。 5.生殖洄游的类型。 6.影响鱼类洄游的因素。 7.试从产卵、越冬和索饵洄游来说明产生洄游的原因。 8.基本种群的概念。 9.研究鱼类洄游的方法。 ※<习题四> 1.渔业资源种群数量变动的原因与规律。 2.人类干扰对渔业资源种群数量变动的影响机制。 3.繁殖论、稀疏论、世代波动论的观点和主张各是什么。 ※<习题五> 1.渔业资源繁殖保护与渔业管理的意义。 2.渔业资源繁殖保护与渔业管理的内容。 3.渔业资源繁殖保护与渔业管理的具体措施。 ※<习题六> 1.渔场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2.渔场划分的类型,以及优良渔场有哪些。 3.联合国粮农组织将全球三大洋划分为哪些渔区。 4.我国的渔区划分方法。 5.渔期的概念。 6.渔场应具备的条件有哪些。 7.渔场形成的一般原理。 8.流隔的概念以及流隔渔场形成的原因。 9.北原渔况法则概念。 10.流界的判断方法。 11.涡流渔场的概念及其类型。 12.上升流渔场的类型。 13.为什么说上升流渔场是极为重要的渔场,主要上升流海流分布在哪些海域。 14.哪些地形可以形成优良渔场。 15.如何评价渔场的价值。 ※<习题七> 1.海底的形态、特征及其与渔场的关系。 2.海底地质分布的一般规律。 3.上升流和下降流产生的原因。 4.世界大洋环流的特征。 5.西部边界流和东部边界流的特征,哪些海流属于西部边界流,哪些属于东部边界流。 6.例举说明三大洋的主要海流。

海洋生物资源多样性面临问题及其保护

海洋生物资源多样性面临的威胁 ?教学目标 1?了解海洋生物资源的概念。 2 ?分析海洋生物资源多样性面临的各种威胁。 ?教学内容 海洋也称“蓝色国土”,有着广阔的空间的丰富的资源。海洋生物资源又称海洋水产资源,指生活在海洋的所有生命有机体,其中包括微生物、低等和高等植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 我国已知的海洋生物为2.6万种,占全球海洋已知物种数的10%,拥有河口红树林、珊瑚礁等种类多样的生态系统和具有国际意义的物种的生态环境。 活动: 调查舟山沿海或自己生活的附近的海洋 生物分布情况,与四五十年前的分布状况有 没有不同?并与全班同学交流调查结果,最后 得出本地目前的渔业资源结构。 当前,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面临的着各种各样的威胁,主要可归纳为: 1人类对海洋资源的过度利用 人类对海洋生物及生态系统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和消耗,加之沿海和海洋工程项目的重大建设,都对典型的海洋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威胁。人类为了从海洋及海岸获得食物、医药原材料等海洋物资,使得绝大多数具有商业价值的海洋生物在部分地区被开发利用。捕捞业不仅过度仅利用诸多鱼类和脊椎动物,同时许多非商业性的捕捞也捕杀了大量的海洋生物。

思考与讨论: 舟山传统的捕捞有哪些特点?你知道传统的四大鱼类吗?新兴的捕 捞方式有哪些优点? 2. 海洋污染较为严重 在一般情况下,病原生物或污染生物是导致海洋生物病害的根本原因。来自 城市生活和工业废弃物和农药的过量排放、航运业的排入、大规模的水产养殖以 及空气中传送的有害物质,都带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严重 污染。 海洋污染的特点 是,污染源多、持续性 强,扩散范围广,难以 控制。海洋污染造成的 海水浑浊严重影响海 洋植物(浮游植物和海 藻)的光合作用,从而 影响海域的生产力,对 鱼类也有危害。重金属 和有毒有机化合物等有毒物质在海域中累积,并通 过海洋生物的富集作用,对海 洋动物和以此为食的其他动物造成毒害。石油污染在海洋表面形成面积广大的油 膜,阻止空气中的氧气向海水中溶解,同时石油的分解也消耗水中的溶解氧,造 成海水缺氧,对海洋生物产生危害,并祸及海鸟和人类。由于好氧有机物污染引 起的赤潮(海水富营养化的结果),造成海水缺氧,导致海洋生物死亡。海洋污 染还会破坏海滨旅游资源。因此,海洋污染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约来约多的重视。 3. 生态环境的改变 人类填海造地,采伐红树林,海滩挖沙,采矿和开 采石油天然气等活动都严重改变了局部海域的自然环 境,使海洋生物承受巨大的环球压力,而所有这些人为 活动对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损害作用又是多方面的。 在大 的河流上建设水库水电站、因 沿途截流和气候影响而连续的断流,都会对入海口 岸处及近海海域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破坏。40多年来我国沿海围海造地、开垦滩 思考与讨论: 你知道红树林有 哪些生态效益吗?

水产调查报告

渔业概论课程作业 水产市场调查报告 农林经济管理一班 傅裕 1406160104 指导教师:孙建富 调查日期:2016.6.28

一、水产业的调查报告 水产是海洋、江河、湖泊里出产的动物或藻类等的统称,和相关的服务或加工行业的总称,如水产品加工、水产品药物、水产品出口贸易、观赏水产品等。随着水产科学技术的发展,配合饲料的营养成分全面而合理、适口性好、散失浪费少、投喂方便、饲料报酬高等优点,已逐渐被广大养殖者所认识和接受。 水产业是指利用各种可利用的水域或开发潜在水域(包括低洼地、废坑、故河道、坑塘、沼泽地、滩涂等),以采集、栽培、捕捞、增殖、养殖具有经济价值的鱼类或其他水生动植物产品的生产部门。又称渔业。包括采集水生动植物资源的水产捕捞业和养殖水生动植物的水产养殖业两部分。广义的水产业还包括水产品的贮藏、加工、综合利用、运输和销售等产后部门,渔具、渔船、渔业机械、渔用仪器及其他生产资料的制造、维修、供应等产前部门以及渔港的建设等辅助部门,它们与捕捞、养殖和加工部门一起,构成统一的生产体系 行业现状 水产业是我国最早进行市场化改革的领域。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从基本国情出发,确立了“以养为主”的发展方针,改革经营管理体制,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基础建设投入,加强资源养护,依靠科技进步,走出了一条具有本国特色的水产业发展道路。过去十年,中国水产品总产量增长了9倍;人均占有量增长了7.2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实现了“以捕为主”向“以养为主”的历史性转变,养殖产量占水产品总产量的比重提高到近70%,养殖区域从中东部延伸到西部各个省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水产业发展的一个重大特征和成果是外向型水产业迅速发展,国际化程度显著提高,有效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不断增强。远洋渔业起步并迈入了世界前列,外向型水产业迅速发展,水产品出口已达到100亿美元,年均出口额增速高于同期农产品近5个百分点。中国水产品出口已经跃居世界首位,约占世界水产品贸易总额的10%。过去十年,中国水产品进口量年均增长17%。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水产品出口贸易进入了更快的发展阶段,形成了以国内自产水产品出口为主、来进料加工相结合的水产品国际贸易格局,进一步带动了水产品生产的发展和结构优化,提升了国际竞争力。 据农业部统计,2013年,全社会渔业经济总产值达到17321.88亿元,实现增加值7915.22亿元;其中渔业产值9048.75亿元,实现增加值5077.95亿元;渔业工业和建筑业产值4127.19亿元,实现增加值1436.57亿元;渔业流通和服务业产值4145.94亿元,实现增加值1400.70亿元。全国水产品总产量5907.68万吨,比上年增长5.43%。其中,养殖产量4288.36万吨,占总产量的72.59%,同比增长6.59%;捕捞产量1619.32万吨,占总产量的27.41%,同比增长2.49%。全国水产品人均占有量43.63千克,比上年增加2.04千克,增长4.91%。 水产品市场消费行为 水产品在我国动物产品消费中始终占有重要位置,消费份额占比变化不大。消费量方面,在居民食物消费的大宗动物性食品中,猪牛羊肉始终占据重要位置,全国人均水产品消费仅为猪牛羊肉消费量的一半。总体看,尽管水产品消费有较大幅度增长,但对于居民动物性食品消费来说,仍与传统的猪牛羊肉消费存在较大的差距。目前我国消费的主要水产品为鲜活、冷冻水产品,但随着水产品消费市场的多元化发展,熟制干制品等产品需求量呈现快速发展态势。熟制干制品分为海水、淡水两个部分。熟制干制品主要用于大中城市饭店、餐馆,近几年来发展迅速,需求量成倍增加。

渔业资源评估《习题集》

《渔业资源评估》习题集 习题一取样、线性回归分析以及捕捞对资源量和渔获量产生的影响 1、今从两艘拖网渔船A和B上,对黑线鳕进行渔获样品取样。因船上的黑线鳕已按大、中、小规格装箱,每箱重约63kg,现分别从A、B船中取不同规格的大、中、小各箱进行体长测定,体长按10cm间隔分组,分别记录其尾数和卸货数量如下(Gulland,1969): 体长(cm) 40—50—60—70—80—90—100—总计(尾) 卸货数量(箱) 大 A船中 小 2 32 8 19 15 1 7 3 7 14 26 54 2 10 4 大 B船中 小 1 3 4 27 7 4 5 6 4 1 3 12 28 45 23 53 40 若所有渔船共卸货有:大的350箱,中的720箱,小的1056箱,试分别估算取样渔船和所有渔船的黑线鳕总尾数和体长分布。 2、1955年英国Lowestoft上市的雄性鲽鱼由取样得出按每5cm间隔的体长组的尾数统计如下(Gulland,1969): 体长组(cm) 25—29 30—34 35—39 40—44 45—49 尾数 3 991 984 4 155 009 1 232 174 274 972 15 349 其中取得雄鱼的耳石的尾数和其估计的年龄为: 年龄 体长 3 4 5 6 7 8 9 10 11+总计 25—29 30—34 35—39 40—44 45—59 33 8 1 82 48 14 1 30 53 26 8 13 24 33 2 8 34 42 12 1 12 19 5 1 5 11 5 4 1 10 — — 1 6 3 4 167 186 162 36 9 试估计各龄鱼上市的总尾数(设雌雄比为1:1)。 3、下表给出日本小沙丁鱼样品的长度分布: 体长组组中值尾数累积尾数累积百分比 110—115 115—120 120—125 125—130 130—135 135—140 140—145 145—150 150—155 155—160 160—165 165—170 112.5 117.5 123.5 137.5 132.5 137.5 142.5 147.5 152.5 157.5 162.5 167.5 172.5 1 10 21 44 53 86 72 60 28 25 12 3 1

渔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渔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二)发展特点 1、宜渔水域快速增加,渔业发展潜力显著增强 (1)是全县现有小型以上水库32座(其中:小一型10座、小二型22座),总面积4589.2亩,水库库容量3175万立方米; (2)是正在启动实施白安河、毛竹林等3座小一型水库和詹家湾等4座小二型水库建设,又可以增加水库面积1629亩、新增水库库容量1240万立方米; (3)是构皮滩、大花、格里桥、南江、紫江等5个电站将相继建成,5年内开阳将形成总面积32.12平方公里的淹没区,新增水面48795亩(其中:构皮滩水库—开阳库区40935亩、大花电站—开阳库区2365亩、格里桥电站—开阳库区1757亩、南江电站库区1318亩、紫江电站—开阳库区

2420亩),可新增加库容量19.48亿立方米。5.5万亩大水面为开阳渔业产业化发展创造了条件,发展潜力显著增强。 2、池塘、山塘、水库养殖发展步伐加快 近年来,随着渔业养殖比较效益变化,开阳渔业养殖结构逐步调整,从20xx年以前以稻田养殖为主逐步调整为以池塘、山塘、水库养殖为主的结构模式,20XX年,池塘、山塘、水库养殖面积增加到250.47公顷,水产品产量达166吨、占养殖产量的61%,总产量的53%。 3、特种养殖起步,设施渔业从无到有 20xx年,我县申请国开资金实施《开阳花梨田坝大鲵养殖小区养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新建大鲵养殖房280平方米、专用养殖池100口、配套饵料鱼养殖池塘1560平方米,饲养大鲵170尾。该小区建设标志着我县特种养殖已起步实施,设施渔业从无到有。此外,通过考察选址,冯三双山、双流三合等地有流水资源,为下一步特种水产养殖开发创造了资源条件。 4、执法力度加强,渔政管理工作有新的突破

渔业资源与渔场学期末论文

宁波大学答题纸 (20 12 —20 13 学年第2 学期) 课号:133D06B01课程名称:渔业资源与渔场学改卷教师: 学号:106050019 姓名:林燕得分: 城市空间的绿化景观设计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的进度,城市绿化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内容,城市绿化景观是城市设计的重要部分,文章主要写了城市绿化景观的作用以及其在不同空间尺度上的设计。 关键词城市绿化;景观;设计;生态 前言 城市化进程迅速,昔日的森林被建筑取代,导致景观格局发生巨大变化,景观多样性下降,城市的美感下降。在城市发展日益受到关注的今天,人们已经开始逐步认识到城市绿化景观设计对建立良好的社会心理和社行会为具有重大的意义,城市绿化景观作为环境的主要构成体,其空间形态关系也日益成为研究的重点。 城市的环境绿化景观,能反映出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绿色文明的程度,同时还标志着城市的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是否可持续发展。因而,城市的环境绿化并不是简单地植树栽花种草,还应当按照其生态习性和园林美学的要求进行科学的配置,而形成多姿多彩,层次丰富的园林绿化景观。 在开放空间处理上,绿化可以使空间具有尺度感和空间感,反衬出建筑的体量及其在空间的位置。树木本身还具有表示方位、引导和遮阳的作用,其本身的形状和色彩也是制造开放空间的一种景观元素。对树木进行适当的修剪,利用纯几何形或自然形作为点景景观元素,既可以体现其阴柔之美,又可以保持树丛的整体秩序;树木四季色彩的变化,给城市广场带来不同的面貌和气氛;再结合观叶、观花、观景的不同树种及观赏期的巧妙组合,就可以用色彩谱写出生动和谐的景观交响曲。 1.城市绿化空间的作用 绿化物种多样性能充分展现其遮荫、滤尘、减噪、绿化美化和彩化功能。公园、道路或其他绿地因地制宜,选种不同品质的乔木,能起到遮荫效果,能有效降低地面温度,保护水土平衡,花草树木的有机搭配能很好地减弱汽车和各种生活噪声,又能很好地除尘滤尘,净化空气,给市民清凉舒适的夏天。 城市绿化空间可以增加城市景观的多样性、不同类型的斑块数及破碎化,不同城市的绿化也体现了不同城市的文化及当地人们的生活习性和当地的气候。 2.城市空间绿化景观的设计 城市绿化景观的设计,除了在表面上整体与周边建筑等景观要素协调,还要根据城市的气候、人文、水资源等条件,设计种植的植物种类,种植层次。道路植物一般为遮阴类,下面种植一些颜色鲜艳具有观赏性的花草,而公园一般主要种植观赏类花草。在热带一般种植常绿阔叶树种,比如大王椰树,榕树;而在温带一般种植落叶阔叶树种,像樟树,银杏等。 2.1道路绿化景观设计 行道树应以落叶阔叶树种为主,夏能遮荫,冬季阳光则可飨行人;从景观功能作用来看,落叶阔叶树种比常绿树种更富季相色彩变化,可充分体现出当地四季分明的景观效果。常绿树种四季常青,若与落叶树种合理搭配,则可形成冬季特有的景色,不可偏废。 道路绿化还可以设计种植各种植物,阴生阳生搭配,形成层次感。如梅州市江南梅江大道的物种配置,上层有高大挺拔的在叶榕,中层有耐荫植物大叶伞、朱蕉、海桐球,下层有地被植物蛛蛛兰、小蚌兰等。 香樟为常绿乔木,四季常绿,树冠庞大,生长速度快,能够散发芳香物质,具有杀菌抑菌作用,

渔业资源报告

渔业资源与环境调查实习报告 实习时间: 2016年7月2日~2015年7月5日 2016年8月25日~2015年9月5日 实习地点: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农业大学、青菱湖及南湖 姓 名: 学 院: 水产学院 班 级: 学 号: 指导老师: 何绪刚 2016年 9月1日

目录 摘要 .................................................................. I 关键词 ................................................................ I 1 前言 ................................................................ I 1.1问题的由来 (1) 1.2文献综述 (1) 1.3研究目的 (2) 2 调查材料与方法 (2) 2.1调查时间 (2) 2.2调查地点 (3) 2.3调查指标及方法 (4) 2.3.1 水环境因子 (4) 2.3.2 水生生物调查 (4) 3 渔业资源与环境调查结果 (7) 3.1 水质与底质调查结果 (7) 3.1.1 水质 (7) 3.1.2 底质 (7) 3.2 水生生物资源调查结果与分析 (8) 3.2.1 浮游植物 (9) 3.2.2 浮游动物 (11) 3.2.3 底栖动物 (15) 3.2.4 水生维管束植物 (16) 3.3 渔业资源调查结果与分析 (17) 3.3.1 渔获物分析 (17) 4 渔业资源与环境评价 (18) 4.1水质状况评价 (18) 4.2水质富营养化状况评价 (18) 4.3鱼产力估算 (19) 5 实习心得与建议 (20) 5.1实习心得 (20) 5.2实习建议 (21) 参考文献 (21)

渔业资源评估复习题

渔业资源评估复习题 (2010.6.17) 李九奇 一、概念题: 亲体量(spawning stock)种群在繁殖季节内参加生殖活动的雌、雄个体的数量。 补充量(recruitment)新进入种群的个体数量。在渔业生物学中,补充量有两种含义:对于产卵群体,补充量是指首次性成熟进行生殖活动的个体;对于捕捞群体,指首次进入渔场、达到捕捞规格的个体。 生物量(biomass)以重量表示的资源群体的丰度,有时仅指群体的某一部分,如产卵群体生物量、已开发群体生物量,等等。 可利用生物量(exploitable biomass)资源群体的生物量中能被渔具捕获的部分。 死亡率(mortality)一定时间间隔内,种群个体死亡尾数与时间间隔开始时的尾数之比,残存率(survival rate)一定时间间隔后,种群个体残存的尾数与时间间隔开始时的尾数之 比,数值在0~1之间。 死亡系数(mortality rate, coefficient of mortality)亦称“瞬时死亡率”。 自然死亡系数(natural mortality rate)亦称“瞬时自然死亡率” 捕捞死亡系数(fishing mortality rate)亦称“瞬时捕捞死亡率” 总死亡系数(total mortality rate)自然死亡系数与捕捞死亡系数之和。 开发率(exploitation ratio)捕捞死亡系数与总死亡系数的比值。 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atch per unit of effort,CPUE)一个捕捞努力量单位所获得的 渔获尾数或重量,通常用渔获量除以相应的捕捞努力量得到。 捕捞努力量标准化(standardizing fishing effort)以一定的标准,将不同作业方式、渔具规 格的捕捞努力量转化标准作业方式或渔具的捕捞努力量,一般根据捕捞效果确定一定的转换 系数或转换依据。例如,以A类渔船为标准船,将B类渔船的捕捞努力量根据CPUE转化 为A类渔船的捕捞努力量。 标准捕捞努力量(standardized fishing effort)将各种形式的捕捞努力量经一定的方法标 准化后的捕捞努力量。 单位补充量渔获量(yield-per-recruit,Y/R)资源群体中某一特定年龄组,平均每补充的 一尾鱼一生中所能提供的产量。在平衡状态下,不同的捕捞死亡系数能带来不同的单位补充 量渔获量。 动态综合模型(dynamic pool model)亦称“分析模式”,“单位补充量渔获量模型”。现代渔 业资源评估和管理的主要之一。需要研究资源群体的生长、死亡和补充的生物学资料。常用 的有Beverton-Hort模型、Ricker模型和Thompson-Bell模型。 Beverton-Hort模型(Beverton-Hort model)常用的动态综合模型之一。由Beverton和Hort

水产养殖情况调查研究报告

庆阳市西峰区水产养殖情况汇报按照庆阳市水产工作站《关于在全市开展渔业情况调查研究的通知》文件要求,我站高度重视,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积极组织全体干部职工投入到全区渔业生产情况调查摸底中去。经过一周的摸底调查,我们基本掌握了西峰区渔业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庆阳市西峰区属于黄河一级支流泾河流域,在泾河流域中属于其一级支流马莲河和蒲河流域。西峰区面积996.4km2,其中马莲河流域面积为530.78km2,占总面积的53.27%,蒲河流域面积465.62km2,占总面积的46.73%。 1、水面分布及养殖情况 ①池塘:池塘水面总面积126亩,其中肖金47亩,董志20亩,显胜40亩,后官寨10亩,彭原5亩,温泉乡3亩,西街办1亩。其中从事养殖生产的为60亩,从事休闲渔业(垂钓)的为76亩(详见附件一)。 ②水库:水库总水域面积1770亩左右,共有各类水库5座,均属山谷型黄土坝,分别是巴家咀水库、南小河沟水库、花果山水库、王咀水库及王家湾水库(详见附件二)。其中:巴家咀水库和南小河沟水库作为人饮水源;花果山水库用于养殖,面积为350亩;王咀水库、王家湾水库目前用于休闲

渔业(垂钓)。 ③塘坝:全区塘坝共有70多座,其中适于养殖的塘坝24座,水面面积为1300亩左右,基本用于休闲垂钓(详见附件三)。 ④人工湖:西峰城区雨洪资源节水工程水域面积232亩,其中北湖166亩,南湖66亩(详见附件四)。南湖于2006年投入鱼苗一次,用于休闲垂钓,2008年城区面积扩大后,部分生活污水排入,水质变差,湖中鱼相继死亡。北湖工程仍在建设之中。 ⑤河流:流经西峰区的河流主要有蒲河、黑河、澜泥河、盖家川、砚瓦川和齐家川等6条,流经总长度为111.6公里(详见附件五)。其中,马莲河支流盖家川、砚瓦川、齐家川因受西峰城区排污影响,水质污染严重,不适于从事养殖生产;蒲河和澜泥河水质没有受到污染,可用于渔业养殖;黑河作为人饮水源汇入巴家咀水库,因此也无法从事养殖生产。 2、规模较大的的养殖场 ①庆阳景宏鑫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养殖场。 庆阳景宏鑫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2年,拥有股东14个,在肖金万亩蔬菜基地承包土地60亩,投入资金500余万元建成拥有20个日光温室的甲鱼养殖场。该养殖场交通便利,专线供电,养殖用水来源方便。景宏鑫养殖农民

渔业资源与渔场学教案之七

渔业资源与渔场学教案(7)第次课授课时间教案完成时间

第三章鱼类的集群与洄游 栖息在海洋中的鱼类,一般都有集群和洄游的生活习性,这是鱼类生理上与生态习性上所引起的条件反射,是鱼类在长期生活过程中对环境(包括生物和非生物环境)变化相适应的结果。 作为海洋捕捞者和渔业资源研究者来讲,所关心的问题是:鱼类究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海区出现并集群,集群的时间有多长、鱼群的规模有多大等,鱼类集群的海洋环境条件是什么。因此,我们研究鱼类集群与洄游的目的,就是要掌握鱼类集群与洄游的规律,以实现合理开发利用海洋渔业资源。由于海洋捕捞业中,我们大多数是以鱼群为捕捞对象的,所以,研究鱼类集群行为更有直接的实践意义。此外,通过对鱼类集群行为的研究,可以找到人为聚集鱼群的方法或控制鱼群行为的方法,从而大大地提高捕捞效率和经济效益。 第一节鱼类的集群 一、集群的概念及其类型 集群是由于鱼类在生理上的要求和在生活上的需要,一些在生理状况相同又有共同生活需要的个体集合成群,以便共同生活的现象。鱼类集群在不同的生活阶段和不同的海洋环境条件下,其集群的规模、形式等是有变化的。 鱼类集群根据其集群产生的原因的不同,一般可分为四类:生殖、索饵、越冬和临时集群。 1,生殖集群。 2,索饵集群。 3,越冬集群。 4,临时集群。 二、集群的一般规律 一般情况下,鱼类集群的规律如下:在幼鱼时期,主要是同种鱼类在同一海区同时期出生的各个个体集合成群,群中每个个体的生物学状态完全相同,以后的生物学过程的节奏也

一致,这就是鱼类的基本种群。此后,随着个体的发育生长和性腺成熟的程度不同,基本种群就发生分化改组;由于幼鱼的生长速度在个体间并不完全相同,其中有的摄食充足、营养吸收好的、生长较快且性腺早成熟的个体,常常会脱离原来群体而优先加入到较其出生早而性腺已届成熟的群体;在基本种群中,那些生长较慢而性腺成熟度较迟的个体,则与较其出生晚而性腺成熟度状况接近的群体汇成一群;在基本种群中,大多数个体生长一般,性腺成熟度状况较为相近的个体仍维持着原来的那个基本群体。 由基本种群分化而改组重新组合的鱼类集合体,我们称为鱼群。在这一鱼群中,鱼类各个体的年龄不一定相同,但生物学状况相近,行动统一,长时间结合在一起。同一鱼群的鱼类,有时因为追逐食物或逃避敌害,可能临时分散成若干个小群,这些小群是临时结合的,一旦环境条件适宜它们会自动汇合。我们认为,鱼类个体是组成鱼群的单元。 三、集群的作用和生物学意义 尽管目前对鱼群集群作用和生物学意义了解和研究的还不够充分,但是,我们认为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重要的适应性意义。 1.在鱼类的防御方面 2.在鱼类索饵方面 3.在鱼类生殖方面 4.在鱼类的其它方面 Ahe(1931)认为,与单独个体鱼相比鱼群对不利环境变化有较强的抵抗能力。集群行为不但能够增强鱼类对毒物的抵抗,而且还能降低鱼的耗氧量。Shaw(1972)、Breder(1979)等认为,从水动力学方面来看,在水中集群游泳可以节省各个体的能量消耗,正在游泳的鱼所产生的涡流能量可以被紧跟其后的其他鱼所利用,因而群体中的各个体就可减少一定的游泳努力而不断前进。 四、集群行为机制及其结构 1.鱼类集群的行为机制 鱼是通过什么机制来形成群体并使之维持下去的呢?至今的研究表明,鱼的信息主要是通过声音、姿态、水流化学物质、光闪烁和电场等来传递的。因此,视觉、侧线感觉、听觉、嗅觉及电感觉等在鱼群形成和维持中均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鱼类集群的行为机制研究目前还没有一个较为同一的说法和理解。 (1)视觉在鱼类集群行为中的作用 (2)侧线感觉在鱼类集群行为中的作用 (3)嗅觉在鱼类集群任为中的作用 2.鱼群的结构 研究鱼群的结构,对于进一步阐明鱼类集群行为和侦察鱼群、渔情预报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研究鱼群的结构,可以从两个方面对鱼群的结构加以考虑:一为外部结构,如鱼群的形状、大小等;二为内部结构,如鱼群的种类组成、体长组成、各个体的游泳方式、间隔及速

我国海洋生物资源概况(精)

我国海洋生物资源概况 我国拥有4.7×106km2的海域,海洋生物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其中鱼类、头足类和虾蟹类是主要的生物资源。 鱼类资源据《全国渔业资源调查和区划》统计,我国海洋鱼类有1 694种,其中硬骨鱼类有1 519种,占89.7%;软骨鱼类有175种,占10.3%。 在我国整个海域,鱼类种数的分布呈南多北少的趋势,南海种类最多,黄、渤海种类最少。 黄、渤海区的鱼类约有291种,其中常见的鱼类159种,主要经济鱼类约50种,如大黄鱼、小黄鱼、带鱼、鳓鱼、鲅鱼、鲐鱼、鲳鱼、棱鱼、鳀鱼、鲆鱼、鲽鱼、鲱鱼、鳕鱼、真鲷、白姑鱼、黄姑鱼、东方鲀、鲈鱼、鳐鱼、鲻鱼等。 东海大陆架海区的鱼类有727种,主要经济鱼类有近百种,如大黄鱼、小黄鱼、带鱼、马面鲀、银鲳、鲐鱼、鳀鱼、海鳗、鲍鱼、鲽鱼、鲻鱼、灯笼鱼、石斑鱼、蓝圆鲹、金色小沙丁鱼等。 南海北部大陆架海域的鱼类有1064种,其中经济鱼类有125种,如大黄鱼、带鱼、蓝圆鲹、竹荚鱼、金线鱼、鳗鱼、鲱鲤、蛇鲻、鲐鱼、石斑鱼、金枪鱼等。 南海大陆坡海域的鱼类有205种,南海诸岛海域的鱼类有523种。主要种类有短鳍拟飞鱼、鲣鱼、鲔鱼、旗鱼、金枪鱼、箭鱼、鲨鱼以及众多的珊瑚礁鱼类。 头足类资源我国海域的头足类有91种。头足类资源在我国海洋生物资源中所占比例较小,约占全国海洋渔业产量的2.2%。主要种类有针乌贼、太平洋丛柔鱼、短蛸、长蛸、日本枪乌贼、长枪乌贼、双喙耳乌贼、金乌贼、曼氏无针乌贼等。

虾、蟹类资源我国海域的虾类有300多种,磷虾类有42种,蟹类有600 多种。我国海域中虾和蟹的种数从北向南依次增加。 渤海和黄海的主要虾、蟹类有中国对虾、中国毛虾、周氏新对虾、脊尾白虾、口虾蛄、三疣梭子蟹、泥足隆背蟹等。 东海的虾类有100多种,主要经济虾类有中国毛虾、须赤虾、鹰爪糙对虾、哈氏仿对虾、中华管鞭虾等。东海的蟹类以梭子蟹数量最多。 南海北部的虾类有200多种,主要种类有刀额新对虾、短沟对虾、日本对虾、墨吉对虾、长毛对虾、须赤虾、中华管鞭虾等。南海北部海域仅梭子蟹就有40多种,如三疣梭子蟹、远海梭子蟹、珠脊梭子蟹等。

浅谈洪泽湖渔文化调研报告

洪泽湖渔文化生态保护情况的调查报告 洪泽湖为淮河流域最大的湖泊,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地处苏北平原中部偏西,位于淮河中下游结合部。古称破釜塘隋称洪泽浦,唐代始称洪泽湖。1128年黄河侵泗在夺取淮河下游河道入海,淮河下游河道受黄河泥沙沉积淤高,宣泄不畅,逐渐失去了入海水道,中、上游来水就在盱眙以东的一些小型湖泊中潴水,使湖面相互连通,并逐渐扩大为洪泽湖。湖面呈不规则形态,南北长60千米,东西宽58千米,控制水位在12.5米时,湖溶面积为2069平方公里,湖水全凭东岸洪泽湖大堤作屏障,湖底高程高出东侧平原4~8米,成为高出地面的悬湖。平均水深仅1.35米,最大水深4.75米,是一个典型的浅水型湖泊。地理位置在北纬33°06'~33°40',东经118°10'~118°52'之间。 一、洪泽湖生态资源情况与概述 由于洪泽湖的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地理位置,使得这里的渔文化和生活习俗与中国其他淡水湖有许多不同的特征。一是这里是我国地理气候南北分界线处,四季分明,年无霜期长。鱼类资源丰富,湖水通淮河、长江、黄海,有极为良好的鱼类天然回游通道和丰富的饵料,主要有鲤、鲫、鳊、鳜、鲌、草、青、鲢、银鱼、乌鳢、青虾和大闸蟹、小龙虾等多种水生产品,是我国主要淡水渔业基地之一。二是这里的湖面开阔,湖底浅平,船都呈现方头,底部平宽,船头都是开花浪,这特征是五大淡水湖中唯一的。三是这里的渔民基本上是清代中期以后洪泽湖水面扩大,水位相对稳定,水浅滩多,以致引来山东、安徽、河南等地的大批渔民涌入洪泽湖捕鱼为生。口音北方话的偏向“侉”音方言,服饰为上衣对襟下身免裆裤,颜色均为黑、蓝、白三色为主色调。四是由于洪泽湖的水灾频发,与水患抗争在很长的时期内是这里人民群众的主题,因此出现许多与水怪有关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并且都是勇敢善良战胜水怪或邪恶,现实中得不到的结果在虚构中获得精神的满足。 1.渔民人口情况

渔业资源评估管理

1渔业资源评估Fish Stock Assessment 在了解、掌握渔业种群对象生物学特征的基础上,以一定的假设条件为前提,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描述和估算种群的组成结构、资源量及其变动,评估捕捞强度和捕捞规格对种群的影响,掌握种群资源量的变动特征与规律,从而对资源群体过去和未来的状况进行模拟和预测,为制定和实施渔业资源的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2.研究对象 1)对鱼类等捕捞对象的生长、死亡等有关参数进行测定和计算,对其生长、死亡和补充的规律进行研究;2)考察捕捞作用对渔业资源数量和质量的影响;对资源量和渔获量作出估计和预报; 3)寻求渔业资源合理利用的最佳方案,包括确定合适的或较合适的捕捞强度和起捕规格,如限定渔获量、限定作业船数或作业次数或作业时间,限定网目大小和鱼体长度等,为渔业政策和渔业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3.渔业资源评估的方法有:数学分析法、初级生产力法、生物学法及水声学调查等方法,本课程所阐述的主要是数学分析法(生物参数资料和渔业统计资料)。 4.渔业评估据服务的性质不同可分为生产性的资源评估和决策性的资源评估。 5.鱼类资源数量研究非常活跃,当时以耿克(Heincke)、彼得逊(Pertersen)、约尔特(Hjort)等为代表根据自己的研究结果提出的不同的理论和学说,大体上可分为繁殖论、稀疏论、波动说三种。 第一章渔业资源数量变动的一般规律 1.种群(Population):是指生活在有限空间内、有较多特征一致的同一种类生物个体的集合,即指在一个种的分布区内,有一群或若干群体中的个体,其形态特征相似,生理、生态特征相同,特别是具有共同的繁殖习性(相同遗传属性,同一基因库的种内个体群)。 2.影响资源数量变动的因素 1)鱼类本身的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的制约(繁殖、生长、死亡、环境)2)捕捞因素 3.Russell提出资源数量变动基本模型的表达式为:B2=B1+R+G-M-Y 式中B1、B2分别为某一期间始末可利用资源群体的资源生物量。 当渔获量Y<[R+G-M]时,资源量增加; Y >[R+G-M] 时,资源量减少; Y=[R+G-M]时,资源量保持平衡(B1=B2)。 4.补充群体:有生物学和渔业利用两种不同的含义。从生物学标准来说,凡是第一次参加产卵的个体统称为补充群体,重复产卵的那些个体称为剩余群体;从渔业捕捞利用来讲,凡幼鱼成长到一定规格后,首次渔场后可能捕捞利用的那些个体称为补充群体,首次捕捞而余下的个体称为剩余群体。在渔业资源评估模型中通常均按渔业捕捞利用的标准来定义补充群体。补充群体进入渔业的形式是复杂的,归纳起来有三个基本类型:(1)一次性补充:(2)分批补充(3)连续补充 5.表1-2a 总死亡率36%,其捕捞死亡率和自然死亡率相等(各18%) 年龄0 1 2 3 4 5 6 7 8 9 10 - 总计 资源1000 800 640 512 328 210 134 86 55 35 22 - 渔获量92 59 38 24 15 10 6 244 平均年龄4.95岁 表1-2b 总死亡率49%,捕捞死亡率(33%) 和自然死亡率(16%) 年龄0 1 2 3 4 5 6 7 8 9 10 - 总计 资源1000 800 640 512 261 133 68 35 18 9 5 - 渔获量167 85 44 22 11 6 3 338 平均年龄4.48岁 1)渔业愈强化,每年自然死亡的鱼类比例将愈低。

水产养殖业发展调查报告

水产养殖业发展调查报告 科学进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进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科学进展观别仅回答了什么是进展、什么原因进展、怎么样进展的重大咨询题,它依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进展的最新创新成果,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别断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当前在全党开展学习实践科学进展观活动,即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进展的迫切需要,更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进展党的先进性的必定要求。 按照县委的统一部署和安排,依照我单位《深入学习实践科学进展观活动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我们积极行动,由局长牵头、各股站负责人组成的调研工作小组, 就仔细学习、深刻领略科学进展观的实质内涵,并结合我县水产事业进展、队伍建设、技术更新等工作实际,边学习边调研,采取走访、座谈、书面征询等多种形式,深入干部职工、深入群众开展调研和征求意见。 经过调研活动,一方面了解到广阔干部职工对科学进展观是衷心拥护的,也在努力学习力求深刻掌握、仔细实践,从而形成推动我县水产事业进展的强大动力。但是,在调研中我们也查寻出很多与科学进展观要求别相习惯的咨询题,还需要采取更为积极有效的措施,才干把学习实践科学进展观进一步引向深入。 一、我县水产养殖业进展的有利条件和别利因素 1、有利条件 一是有资源优势。全县水产养殖总面积9万亩,其中:水产养殖场两个,面积3.9万亩;水库8座,面积0.55万亩;池塘面积4.55万亩;而精养养殖户仅拥有水面2.2万亩,占总养殖水面的24%。还有6.8万亩待深度开辟。 二是具有进展绿色水产品的优势。9万亩水面80%为天然水库和塘坝,生态条件保持良好,无工业区、无污染,特别是岔林河流域及山区塘坝进展冷水养鱼具有独特的自然条件。 三是具有进展旅游业和休闲渔业的优势。二龙潭水上观光别具特色。8座水库风景秀媚,山区塘坝乡土风情浓厚。对进展以观光为主的旅游渔业和垂钓为主的休闲渔业具有广大的进展前景。 2、别利因素 一是水产业起步晚、进展慢、基础设施十分薄弱,没有形成规模。科技含量低,没有成型的养殖场,在鱼池、塘坝中大多数均无路、无井、无电,养殖条件原始,与外地相比十分降后,都是靠天养鱼。 二是养殖户思想观念陈旧。连续传统的方式养殖(粗养),技术水平低,品种单一,全县都是还保持着鲤、鲢、鲫老三样。生产的效益差。 三是资金短缺。农民缺少资金的投入,制约了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精养生产模式的推行。 四是没有真正列入产业结构调整之中。怎么积极进展水产养殖业,开辟**名、特、优品牌,这一咨询题应引起县、乡领导、农业部门及农业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五是典型别突出,牵引能力弱。在多年的水产养殖业进展中,没有形成让农民学什么、看什么,怎么样进展的典型,使农民盲目,疑惑如何干。加之外出学习、引进外地经验别够,妨碍水产业的探究和进展。 六是服务体系别健全。乡镇水产业科技力量薄弱,对农民的技术指导别到位,农村水产科普面别广。 二、进展的基本构想 一是突出特色,狠抓名、特、优渔业养殖。要紧是提高养鱼产量,推进渔业生产向提高质量、规模养殖、优质、名贵鱼类转移,并逐步进展为产业化经营,以满脚于别同阶层消

海洋生物资源现状与可持续利用

海洋生物资源现状与可持续利用 班级: 学号: 姓名

目录 1. 海洋生物资源状况 (1) 1.1 海洋环境与生物多样性 (1) 1.2 世界海洋生物资源状况 (1) 1.3 我国海洋生物资源状况 (2) 1.3.1我国海洋生物资源现状及特点 (2) 1.3.2我国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2) 2 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发展对策分析 (3) 2.1 加强依法治海,完善海洋生物管理法规 (3) 2.2 严格控制污染排放,治理旧的污染源,防止新的污染源.. 4 2.3 依靠科技进步,加强海洋生物资源开发的科技含量 (4) 2.4 加强渔业资源研究,制定合理捕捞量定额 (4) 3 结语 (4)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三大问题的严峻挑战,寻找新的发展空已成为各国政府和科学家面临的重大课题。鉴于陆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日趋极限及陆地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严重威胁,人们便将可持续发展的希望寄托于海洋,海洋也因此将成为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第二疆土。70年代以来,向海洋进军,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已被列入许多国家的发展计划,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最主要的内容之一。我国人口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16亿,人均占有陆地面积仅0.008平方千米,远低于世界人均0.3平方千米的水平[1],且陆地资源日益匮乏,环境状况令人堪忧。为满足十几亿人口日益增长的对食物、海洋药物和其他海洋生物制品的需求,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运用海洋生物技术等现代高新技术合理开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是未来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必由之路。 1. 海洋生物资源状况 1.1 海洋环境与生物多样性 阳光、水、空气、矿物等构成了地球生命的基础物质。生活在海洋这一水体环境中的海洋生物具有特殊的新陈代谢机制,使得海洋生物最终将日光转换为化学能量和各种特殊的细胞产物。海洋生态环境赋予了海洋生物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化学成分多样性、食物网的复杂性、整体性和脆弱性。与陆地环境相比,海洋生态环境有如下几个特点:(1)立体空间:水生环境由全球海洋构成一个运动的、相互连通的立体空间,并形成海洋——陆地——大气三位一体相互影响的地球生命系统;(2)互相制约因素:水生环境使生物间关系更加密切,使一种生物同周围其它生物间产生了一种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特殊关系;(3)食物链和食物网关系:每种海洋生物都处在相互交错的食物链中,在捕食和被捕食中相互依存,循环往复,形成复杂的食物网;(4)其它因素:防卫、洄游、生殖、捕捞因素等[1]。这些因素影响着海洋生物的种群结构、繁衍和补充。海洋特殊的生态环境赋予海洋生物有别于陆生生物的显著特点。海洋生物体内形成了特殊的生化机制,生物间又形成了相互影响的生化体系,整个海洋生物圈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巨大的共轭生态化学系统。 1.2 世界海洋生物资源状况 占地球面积71%的海洋,蕴藏着极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其中地球上80%的生物生活在海洋中。海洋生物资源通过生物个体或种群的繁殖、发育、生长和新老替代不断更新,种群也不断获得补充,并通过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达到数量上的相对稳定。整个地球每年生产的生物总量相当于1.5×1010t有机碳,而海洋生物就占了87%。已知海洋生物资源蕴藏量约3.4×1010t,有约20万种海洋生物。目前,海洋每年向世界人类提供9.0×107t以上的渔产品——高质量的蛋白食品。据估算,每年仅海洋鱼类的生长量多达6.0×108t,在不破坏资源的前

渔业管理调研报告【推荐】

渔业管理调研报告 嫩江是松花江最大的支流,嫩江全长1371千米,流域面积28.3万平方千米。嫩江古名称难水,明代称脑温江,清初名诺尼江,蒙语的意思为“碧绿的江”。嫩江源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支脉伊勒呼里山,南流在嫩江县以上接纳大兴安岭东坡和小兴安岭西坡流出的许多支流,出山后,流入松嫩平原,在扶馀县三岔河附近与第二松花江汇合后,东流入松花江。支流主要有甘河、讷谟尔河、诺敏河、绰尔河、洮儿河等,30多条大小河流形成了典型的羽状水系,同时,还包括420平方公里的湿地——扎龙自然保护区。为了全面了解和反映嫩江流域渔业资源及渔业管理情况,我结合工作实践进行了深入调研,初步掌握了总体资源情况和工作情况,现报告如下: 一、嫩江流域的水文、渔业资源概况 嫩江流域属于半湿润地区,年降水量370-500毫米,上游多于下游,年均流量723立方米/秒,年均径流量228亿立方米;嫩江洪水期江面宽1-2千米,水深8-13米。每年11月中旬河流结冰,11月下旬封冻,翌年4月初解冻,4月中旬终冰,结冰期160天左右,冰厚1米左右。经过1998年那场百年一遇的大洪水,齐齐哈尔市加大了水利工程投入力度,已建成大型水库5座,中型蓄水工程28座、小型蓄水工程174座,近年又在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境内建设了大型控制性水利枢纽工程——尼尔基水库,防洪效益将十分显著,我市现在的城市堤防标准为50年一遇,设计的洪峰流量为每秒钟12000立方

米,城市的防洪标准达到了100年一遇。为了进一步改善嫩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从70年代初开始,投资建设了北部、中部和南部三个引嫩工程,统称“三引”,“三引”控制区域已使退化的草原、减少的芦苇、消失的泡沼又恢复了生机,鸟类来此栖息,渔业得到大发展,粮食产量得到提高。目前,嫩江的鱼类资源十分丰富,共有鱼类15科,58属,88种,以鲤科鱼类为最多,共有55种,占鱼类总数的,“三花”、“五罗”就是我们嫩江独有的特产。 二、我市渔业船舶基本情况 我市目前共有农业部确定的渔船检验机构4个,其中,地市级1个,县级3个,机构人员总数48人,验船师12人,验船员6人。2012年是全国“渔业水上安全年”,市渔业船舶检验处从2012年年初以来始终注重渔业水上安全监管,定期深入实地,以现场登船检验、强化船舶信息管理、进入农户对渔民进行安全教育为重点,对辖区内的所有渔业船舶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尤其是对船证不符的情况进行了重点查处。目前的基本情况是,我市共有渔业船舶2111艘,其中,机动渔船1784艘,非机动船327艘。12M≤L≤24M的5艘,L≤12M的2106艘。钢质渔船2107艘,木质4艘,渔船登记总吨位2587吨,渔业船舶登记总功率千瓦。这些渔船已经全部检验完毕,全市共收取渔业船舶检验费万元。其中齐市本级一万元,经过这次大规模检查,全处执法人员的服务意识和工作质量有了较大提高,全处无重大违法违纪案件,船检人员无不作为、乱作为行为,无行政败诉败议案件。 三、我市渔业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