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案1.1.1地球与地球仪

学案1.1.1地球与地球仪

学案1.1.1地球与地球仪
学案1.1.1地球与地球仪

1.1 地球与地球仪

【使用说明及指导】

1.口头展示小组预习成果,由课代表校对答案。(10’)

2.合作讨论解决疑问,准备展示。(7’)

3.分组展示,老师追问引导。(15’)

4.查漏补缺(3’)

5.课堂测验(5’)

【学习目标】

1. 认识了解地球的大小与形状,简单了解地球仪。

2.理解地球上的经线、纬线的定义,理解经纬的划分。

3. 通过合作探究,知道经线、纬线的特点。

【学习重点】

经线、纬线的划分及其特点。

【学校难点】

经线、纬线的划分及其特点。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10’

1.人类认识地球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读图1.1说说人类认识地球经历了那几个阶段?

1 2 3 4

问:通过以上认识,人们最终证实地球的形状是一个:。

2.读1.2图,说说地球到底有多大?

3.读1.7

图,说说什么是经线、纬线、地轴、南极、北极?

问:依据经线、纬线的定义,我们可以在地球上画出条经线,条纬线。

4.读图1.10、1.11说明什么是东经、西经、北纬、南纬及各自的字母代码?

问: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东经、西经的分界线是,北纬、南纬的分界线是。二合作探究22’

(一) 小组成员讨论交流,总结出以下题目的合理解答,准备展示7’

再次读图1.10、1.11回答:

1.经线成什么形状、纬线成什么形状?

2.比较经线、纬线的长短,说说不同经线、不同纬线的长短各有什么变化?

3.说说经线、纬线各指向什么方向?

4.在图中找出本初子午线、赤道,用不同颜色的笔画出,并说说经线和纬线的度数变化各有什么规律?

(二)小组展示、点评、质疑15’

三查漏补缺3’

对照合作探究环节,思考自己不全面的地方,做到查漏补缺、进行总结。

四当堂检测

1.人类的家园是指()

A.每个人的家庭 B.自己的家乡 C.我们的祖国 D.地球

2.关于地球形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A.棋盘似的正方体 B.倒扣的盘子 C.球体 D.圆形

3.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A.6378千米 B.6371千米 C.6357千米 D.4万千米

4.地球的表面积是()

A.5.1亿平方千米 B.5.1亿千米

C.5.1亿立方千米 D.5.1平方千米

5.关于地球仪正确的叙述是()

A.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

B.地球仪是缩小了的地球模型

C.地球仪是用颜色和符号来表示事物的

D.地球仪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

6.关于北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地轴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B.地轴北段与地球的交点

C.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D.地轴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7.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经线总共有360条 B.纬线总共有180条C.经线和纬线都有无数条 D.经线和纬线都是斜交的

8.关于经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相邻的经线都是相互平行的 B.本初子午线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

C.从某地出发,沿着同一条经线朝前走,最后能回到出发的地点

D.每条经线的长度都相等,任何一条经线都能把地球分为两个半球

9.关于纬线的说法,错误的是()

A.纬度越高,纬线越短 B.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C.纬线是与经线垂直相交的整圆 D.任何一条纬线圈,都能把地球分为两个半球

10.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这样在南北极点各有()

A.一个方向 B.两个方向 C.三个方向 D.四个方向

11.关于经纬度的变化规律正确说法是()

A.以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西、向东愈来愈大

B.以18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愈来愈大

C.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愈来愈大,到北极点和南极点时,纬度为180°D.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愈来愈大,到北极点和南极点时,纬度为90°12.表示东经的代号是()

A.E B.W C.N D.S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