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进厂检验规范

进厂检验规范

进厂检验规范
进厂检验规范

进厂检验规范

一、 目的

规范公司生产车间所使用的原材料、零组件、辅料、包材及外包加工品的供方来料品质的规范化管理。 二、 适用范围

适用于革料、化工原料(胶水、PVC 、色粉、天那水、处理剂等)、布料以及鞋底的检验与验证。 三、 职责

IQC:负责进料检验工作,及品质异常反馈和跟进 四、 定义 4.1.缺陷

4.1.1致命缺点(Cr ):指根据判断或经验认为对使用、保管或依赖产品的人有发生生命危险或人身不安全之结果的缺点。 4.1.2 严重(主要)缺点(Maj ):指除致命缺点外产品的使用性能不能达到此期望之目的或显著降低性能的缺点。

4.1.3 轻微(次要)缺点(Min ):指不影响产品使用性能,但外观轻度不良。 4.2 级面定义:

4.2.1 A 级面: 组装成品后,在正常使用过程中能直接看到的表面

4.2.2 B 级面: 组装成品后,在正常使用过程中需将视线偏转45~90°才能看到的面 4.2.3 C 级面: 组装成品后,在正常使用时看不到的面 4.3 允收水准(AQL):

供方在现有的设备、物料、管理水平及人员素质等因素的影响下,认为某种程度的不良率可为客户接受,且客户也认为可以接收不良率的品质标准。 五、 抽样方案

未明确规定抽样方案的进料批次,根据《GB2828.1-2012》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

六、 检验条件:

6.1光源:在自然光或40-60W 的白炽灯光下,物件距光源65~100cm 6.2检视距离: 将物件放在检验人员正前方35~45cm 处

6.3检视角度: 将物件的检验面与检验人员的眼睛成30~60° 6.4检视时间: 3~5S

6.5 环境: 溫

七、 检验内容 7.1 外观检验

7.2 结构检验

7.3 包装检验 7.4 性能检验 7.5其它检验

十、鞋底检验方法与质量要求:

原材料进厂检验管理制度

原材料进厂检验管理制度 第1章总则 第1条:目的为检查生产用原材料、辅料的质量是否符合企业的采购要求提供准则,确保来料质量合乎标准,严格控制不合格品流程,特制定本制度。 第2条: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进厂用于生产的原、辅材料和外协加工品的检验和试验。 第3条:定义来料检验又称进料检验,是工厂制止不合格物料进入生产环节的首要控制点。来料检验由质量管理部来料检验专员具体执行。 第4条:职责 (1)质量管理部负责进货的检验和试验工作。 (2)库房负责验收原材料的数量(重量)并检查包装情况。 (3)质量管理部制定《来料检验控制作业标准》。 第2章来料检验的规划 第5条:明确来料检测要项 (1)来料检验专员对来料进行检验之前,首先要清楚该批货物的质量检测要项,不明之处要向来料检验主管咨询,直到清楚明了为止。 (2)对于新来料,在明确该料的检测标准和方法之后,将之加入《来料检验控制作业标准》。 第6条:影响来料检验方式、方法的因素 (1)来料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 (2)供应商质量控制能力及以往的信誉。

(3)该类货物以往经常出现的质量异常。 (4)来料对公司运营成本的影响。 (5)客户的要求。 第7条:确定来料检验的项目及方法 (1)外观检测。一般用目视、手感、限度样品进行验证。 (2)尺寸检测。一般用卡尺、千分尺等量具验证。 (3)结构检测。一般用拉力器、扭力器、压力器验证。 (4)特性检测。如电气的、物理的、化学的、机械的特性,一般采用检测仪器和特定方法来验证。 第8条:来料检验方式的选择(见抽检方案) (1)全检。适用于来料数量少、价值高、不允许有不合格品物料或工厂指定进行全检的物料。 (2)抽检。适用于平均数量较多,经常性使用的物料。(抽检比例待定) 第3章来料检验的程序 第9条:质量管理部制定《来料检验控制标准及规范程序》,由质量管理部经理批准后发放至检验人员执行。检验和试验的规范包括材料名称、检验项目、标准、方法、记录要求。 第10条:采购部根据到货日期、到货品种、规格、数量等,通知库房和质量管理部准备来验收和检验工作。 第11条:来料后,由库房人员检查来料的品种、规格、数量(重量)、包装情况,并及时通知质量管理部检验专员到现场检验。 第12条:来料专员接到检验通知后,到库房按《来料检验控制标准及规范程序》

钢材(铁)检验标准

. 钢 材 ( 铁 件 ) 验 收 标 准 编制: 校对: 审核: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钢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家具类所需钢材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 223.71-1997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管式炉内燃烧后重量测定碳含量 GB/T 223.69-1997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管式炉内燃烧后气体容量法测定碳含量 GB/T 223.68-1997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管式炉内燃烧后碘酸钾滴定法测定硫含量 GB/T 223.63-88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高碘酸钠(钾)光度法测定锰量 GB/T 223.60-87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高氯酸脱水重量法测定硅含量 GB/T 223.59-87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锑磷钼蓝光度法测定磷量 GB/T 247-1997 钢板和钢带验收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 GB/T 700-2006 碳素结构钢 GB/T 709-88 热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GB/T 2975-82 钢材力学及工艺性能试验取样规定 GB/T 3094-2000 冷拔异型钢管 GB/T 3274-88 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厚钢板和钢带 GB/T 6728-2002 结构用冷弯空心型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GB/T 17395-2008 无缝钢管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ASTM 370-02 钢制品力学性能试验的标准试验方法和定义 3术语和定语 3.1钢的牌号 钢的牌号由代表屈服强度的字母、屈服强度数值、质量等级符号、脱氧方法符号等4个部分按顺序组成。 例如:Q235AF

钢材进厂检验规范.

原材料进厂检验规范 本厂原材料包括:生产用外购钢材、外购标准件 一、生产用钢材成品检验规范 (一)钢材的材质报告、质量合格单、送货单(数量、品种、规格)等核对。由采购员、库管员、专职质检员共同检验、校对、核实。 (二)几何形状的检验,由专职质检员负责检验。 1.表面质量检验项目主要包括:气孔、裂纹、结疤、折叠和夹杂等 2.承压用加工钢材表面质量:不得有肉眼可见的气孔、裂纹、结疤、折叠和夹杂等,如有缺陷必须清理。 3.尺寸与外形检验 a.棒料 棒料分为圆、方、六角、八角等形状,棒料的生产分为热轧、冷拉及锻制,均有尺寸精度规定,其中冷拉件尺寸精度尤为严格。

锻造成品的检验规范 一、按合同和锻件订货单和工艺上写明的锻件采用的标准、材料牌号、外 形尺寸、重量、数量的核对和各种性能检测、无损探伤检验 一、检验内容和方法

三、性能检验 铸造成品的检验规范 一、按合同、铸型图纸和铸件订货单及工艺上标明的铸件采用的标准、材料 元素牌号含量百分素、重量、数量的核对和各种性能检测、无损探 伤检验 二、检验内容和方法铸件的检验项目主要有外观质量、尺寸精度、内在质

量 1.外观质量检验包括:表面缺陷检验、表面粗糙度检验 (1)表面缺陷检验,如:粘沙、气孔、砂眼、夹渣、冷隔、微裂纹等。 (2)表面粗糙度的检验 铸件表面由于金属液的静压力和热作用,以及模型表面粗糙度、砂粒粗细等造成表面不同的粗糙度

2.尺寸精度的检验 铸件的尺寸公差体系主要包括尺寸公差、错型量、壁厚公差

壁厚公差壁厚公差可选用其它尺寸的一般公差低一级。如:图样一般尺寸公差为CT12级,则壁厚公差可选用CT13级。测量工具一般为卡钳、 游标卡尺、测厚仪等。 3、内在质量的检验铸件的内在质量检验包括内部缺陷检验、强度及致密 性检验、化学成分检验、力学性能检验和金相组织 (1)内部缺陷的检验

材料进厂检验

质量保证文件 1目的 本程序目的是通过对项目外购原材料入厂接受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以确保采购的原材)符合公司和最终客户的相关要求。料(包括毛料和成品件以及各种辅料 范围2 。本程序适用于外购原材料(包括毛料和成品件以及各种辅料) 职责3 的采购。(包括毛料和成品件以及各种辅料)3.1生产采购处负责与公司协调外购原材料质量处负责协调产品检验检测中心执行入厂复验工作。3.2 技术处负责协同技术中心各专业研究室确认入厂复验的内容和验收标准并对采购过程进3.3 行技术支持。 3.4项目办负责对原材料采购、人厂复验状态进行跟踪并协调工作。物资配送中心负责将已经执行入厂复验的原材料投人使用,3.5严禁将未经复验的原材料投入使用。 定义4常规复验类材料4.1节进行常规复验的原材料被定义为常规复验类材料。件仅按7.4.1根据Q/3B792文 特殊复验类材料4.2 7.4.1节中规定的复验内容以外的其Q/3B792文件常规复验以外有特殊复验要求(即除)的原材料被定义为特殊复验类材料。他特殊复验要求 原材料入厂复验分类5 原材料分为“常规复验类材料”和“特殊复验类材料”两类。5.1 技术处对产品,,5.2其中“特殊复验类材料”为主要复验对象,由相关项目办针对供应商提出图纸和原材料技术标准要求进行评定。质量处对入厂复验和加工制造过程质量情况等情况 ,,进行综合评定并以《特殊复验类材料列表》的形式发布该表格以外其余材料均为“常规复验类材料”。. 5.3各项目办应确保已有的入厂复验项目表的材料在首次提出时被列出。 6原材料的接收控制 购原材料入厂接收时必须有供应商出具的质量合格证明文件根据采购合同的要求,6.1采(如材质单、测试报告)。对于没有质量证明文件或证明文件不齐全的原材料应拒收,并负责 向供应商索取,待办理合法手续后方可办理接受入库。 6.2如果有书面确认客户直接提供原材料且无需提供材质单,则可以不必提供相关证明性文件。

钢结构质量检验记录

钢结构质量检验记录 1.原材料及成品进场 Ⅰ基本要求和内容 (1)原材料及成品进场应提供质量合格证明文件、中文标志及出厂检验报告等。 (2)钢材 1)钢材、钢铸件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进口钢材产品的质量应符合设计和合同规定标准的要求并附有商检证。 2)对属于下列情况之一的钢材,应进行抽样复验: a.国外进口钢材; b.钢材混批; c.板厚等于或大于40mm,且设计有Z向性能要求的厚板; d.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大跨度钢结构中主要受力构件所采用的钢材; e.设计有复验要求的钢材; f.对质量有疑义的钢材。 其复验结果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复验报告见质控(建)表4.1.8.4-1。 (3)焊接材料 1)焊接材料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2)重要钢结构采用的焊接材料应进行抽样复验,复验结果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4)连接用紧固标准件 1)钢结构连接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钢网架用高强度螺栓、普通螺栓、铆钉、自攻钉、拉铆钉、射钉、锚栓(机械型和化学试剂型)、地脚锚栓等紧固标准件及螺母、垫圈等标准配件,其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和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出厂时应分别随箱带有扭矩系数和紧固轴力(预拉力)的检验报告。 2)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的规定复验其扭矩系数,其检验结果应符合规定。复验用螺栓应在施工现场待安装的螺栓批中随机抽取,每批应按规格抽取8套连接副进行复验。复验报告见质控(建)表4.1.8.4-2。 3)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的规定复验预拉力,其检验结果应符合规定。复验用螺栓应在施工现场待安装的螺栓批中随机抽取,每批应按规格抽取8套连接副进行复验。复验报告见质控(建)表4.1.8.4-3。 4)对螺栓球节点钢网架结构,其连接高强度螺栓应进行拉力载荷或表面硬度试验,其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网架螺栓球节点用高强度螺栓》GB/T16939或《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GB3098.1的规定。对8.8级的高强度螺栓其表面硬度应为HRC21~29;10.9级高强度螺栓其表面硬度应为HRC32~36,且不得有裂纹或损伤。检查数量:同规格的螺栓每600只为一批,不足600只仍按一批计,每批取3只为一组随机抽检。螺栓拉力荷载复验报告见质控(建)表4.1.8.4-4。螺栓表面硬度复验报告见质控(建)表4.1.8.4-5。 5)对设计有螺栓实物最小荷载检验要求的螺栓,其抗拉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进场钢筋的验收、检测要求

进场钢筋的验收、检测要求

钢筋材料进场核验、送检的有关要求 近期在技术资料报验、审核中,监理发现钢筋材料进场报验、审核、送检存在以下问题: 1、检验批混乱 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年版)规定,“对同一厂家、同一牌号(生产日期、炉号)、同一规格(直径和级别)的钢筋,当一次进场的数量小于或等于该产品的出厂检验批量(60t)时,应作为一个检验批量,然后按出厂检验的抽样方案执行;” 但在实际采购进场时,前海基础指挥部组织的2014年11月26日月度检查评比中发现,很多施工单位进场钢筋的报验数量为60t、350t、120t的极限值,而对进场钢筋的批次(炉号、生产日期)不进行核查,出现同一批进场的同一种直径的规格的钢筋,出现了不同生产日期、不同炉号的多批次钢筋,而没有按不同批次钢筋进行送检,出现不同批次的钢筋漏检的质量缺陷。钢筋是结构受力的主要材料,是工程强制性检验指标,一旦出现不同批次钢筋漏检的情况,或者漏检的不同批次的钢筋存在质量检验不合格的风险,所使用的结构工程所在分项工程不能评为合格工程,以致整个工程不能评为合格。 在现实中,对进场的同一直径钢筋存在不同生产日期、不同炉号的情况,但在施工人员操作中,不认真执行不同批次材料必须送检的规定,而是规避不同炉号钢筋进场的实际情况,将多批次钢筋(不同炉号、不同生产日期的同一直径的钢筋)混合成一个批次,以减少钢筋送检批次,减少试验费,而造成工程质量风险,以致造成所使用的钢筋结构分项工程评为不合格的工程。 在实际操作中,钢筋进场数量在理论上是不可能巧合出现以t为单位的整数倍。如在材料进场和送检时,某规格的钢筋如直径∮25、级别HRB335

原材料外购件入厂检验规程(DOC)

北京中矿威通技术有限公司 原材料、外购件进货检验规程 编号WT1301-01 发布实施北京中矿威通技术有限公司发布

目录WT1301-01 共3 页第1 页 一、原材料、外购件入厂检验总规程 二、本安外壳入厂检验规程 三、PCB板入厂检验规程 四、电子元器件入厂检验规程 五、电缆的入厂检验规程 六、隔爆兼本安电源的入厂检验规程 资料来源编制 校对 自拟 标准化 提出部门质检部审定 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批准文号批准

原材料、外购件入厂检验总规程 WT1301-02 共 3 页第1 页 1 目的 对进货检验过程实施控制,确保采购产品的质量符合规定的要求。 2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采购的进货检验。 3 职责 供应部负责进货产品的送检工作。 仓库负责进货产品进行登记入库。 研发部负责提供进货产品的检验和试验依据 质控部检验员负责进货产品检验,并对质量问题进行反馈。 供应部根据各部门反应的信息对供应商进行考评。 4 工作内容 外购件的分类 外购件主要是:电路板、电子元器件、外壳、电缆等。 进货检验判定 进货检验判定依据:外购件进货检验规程、产品图纸、技术等。 批次允收准则:进料检验必须以“0”缺陷为允收准则。 检验工作程序 供方供货——〉采购员(仓库)报检——〉检验员对待检物料进行抽样检验并填写检验结果——〉交质量负责人判定是否合格并批准同意入库。 供方首次供货: 供方必须将样件、自检报告单、合格证、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和注册证书复印件等交由供应部门,质检部依据图纸等技术要求制定检验项目,交检验员进行检验,检验人员填写检验单。质检部已制定有检验项目的,检验员可直接按原检验项目检验。 样件检验完毕后,检验单交由供应部门,以据此做出鉴定报告,交由技术部、质检部作出结论。如供方连续三次供货均合格,经企业有关部门评审合格后,供应部门通知供方并列入《合格供货方名录》,根据供方情况制定供货份额。 资料来源编制 自拟 校对标准化 提出部 门 质检部审定 标记处 数 更改文件 号 签字日期 批准文 号 批准

原材料检验规范

原材料检验规范 1.1原材料材质报告应符合GB/T699优质碳素结构钢GB/T700普通碳素结构钢和GB/T3077合金结构钢要求。板材外形尺寸应符合GB/T709热轧钢板品种,抽查率100%。圆钢外形尺寸应符合GB/T702热轧圆钢抽查率100%见CHFT-ZY-01-8. 2.4-200 3. 4.1.4 型材尺寸应符合GB/T9787-1988热轧等角钢,GB/T706-1988热轧工字钢,GB/T707-1988热轧槽钢,GB/T3277-1991花纹钢板,GB/T8162-1999结构用无缝钢管,GB/T8163-1999输送液体用无缝钢管,GB/T3091-2001低压流体输送用无缝钢体管,抽查率100%.4.1.5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1.2用于焊接结构的各种钢材在划线下料前,其钢板局部的平面度,型钢各种变形超过下列规定,均须矫正,达到要求的允许偏差才可划线。 a)厚度小于14mm的钢板,钢带的直线度,每1m长度内,小于1.5mm。厚度大于14mm的,每1m长度内,不大于1mm。 b)角钢,槽钢,工字钢,管子的直线,每1m长度内,不大于1mm,且最大不大于5mm。 c)角钢两腿的垂直度,不大于腿宽度的1%。 d)工字钢,槽钢翼缘的倾斜度,不大于翼缘宽度的1.25%。

1.2.1用于焊接结构的钢材的钢号,规格,尺寸应符合图样要求.若不符合要求时,应按工厂材料代用制度代用.材料代用应有责任工程师签字. 1.2.2用焊接结构件的焊条应符合图样规定。图样未做出规定的,应符合GB5117《低碳钢焊条》,GB5118《低合金钢焊条》,GB948《对焊焊条》的规定。 1.2.3用于焊接结构件的钢材和焊接材料,须经技术检查部门依据其质量证明书检验后方可使用。对方无牌号,无质量证书的钢材和焊接材料,须进行检验和鉴定,确定其牌号后方可使用。1.2.4钢材上必须有清晰,牢固的标志。严禁使用牌号不明,为经技术检查部门验收的各种材料。 1.2.5成批验收的钢板,每批钢板应有统一炉号,同一厚度,统一热处理制度的钢板组成。 1.2.6图样规定有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要求,应做力学和工艺性能试验。试验项目和试验方法应符合GB150,GB223,GB228,GB232,GB/2106,GB4159,GB4338,GB/T2970的相关规定。 2.2钢材表面质量。 2.2.1钢材表面应平整,端头和边缘整齐,不允许存在有凹凸,裂纹,气泡,结疤,折叠和夹杂等缺陷,不允许有分层,无严重锈蚀。 2.2.2有上述表面缺陷的钢板,允许清理。清理深度从钢板实际尺寸算起,不得超过钢板厚度公差之半,并应保证钢板的最小厚

原材料入厂检验规定知识讲解

原材料入厂检验规定 编制: 审核: 审批: #####公司

1 范围 本检验规定适用于公司生产的设备用原材料。 原材料包括型钢、条钢(圆钢、矩形钢、六角钢)、钢板、钢管等。 2 检验人员必备标准 GB/T 2975 钢及钢制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 GB/T 5310 高压锅炉用无缝钢管 GB/T 8163 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 GB/T 8162 结构用无缝钢管 GB/T 13793 直缝电焊钢管 GB/T 1591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GB/T 700 碳素结构钢 GB/T 1591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GB/T 1222 弹簧钢 GB/T 699 优质碳素结构钢 GB/T 3077 合金结构钢 GB/T 709 热轧钢板和钢带 GB/T 9787 热轧等边角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GB/T 3274 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_热轧厚钢板和钢带 GB/T 4237 不锈钢热轧钢板和钢带 GB/T 11263 热轧H型钢和剖分T型钢 GB/T 228 拉伸试验 GB/T 232 弯曲试验 GB/T 229 金属常温冲击韧性试验法 GB/T 13298 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GB/T 9441 球墨铸铁金相检验的规定 GB/T 4336 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光谱分析方法 3 原材料的重要度分级 根据零部件材料在产品结构上的重要性,将原材料分成A级和B级。详见表1( A

级产品钢材一览表) 。 A级:构成最终产品的主要部分或关键部分,直接影响人身安全或最终产品的主要使用性能,可能导致顾客严重投诉、对产品实现有重要影响的材料。如振动器固定架、筛箱侧板等部件的原材料。 B级:一般原材料,构成最终产品非关键部位的原材料,它一般不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 表1 A级产品钢材一览表(未列入此表的为B级) 4 原材料的检验规程 原材料进厂后,库房管理人员首先依据订货合同进行包装质量、外观质量、几何尺寸、材料数量、重量检查验收,然后填写“进货报检通知单”。

原材料入厂检验规范流程

原材料入厂检验规程 文件号:T.J04-02 一、适用围 1.本规程根据《压力容器安全技术检察规程》、《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暂停条例》、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以及有关材料标准制定。 2.本规程适用于本厂制造D2级(第一类、第二类)压力容器原材料的入厂检验规定。 3.本厂制造钢管塔及非容规控制容器原材料可参照本规定的要求控制与监督。 二、原材料入厂验收要求: 1.入厂原材料制造单位必须提供质量证明书(原件)或其复印件,质量证明书容必须根据其要求填写齐全,并经生产单位质检部门盖章确认和经销单位签字盖章确认(红印章)后方为有效。 2.入厂原材料(包括焊材,下同)应先按表1规定进行外观检验及工艺性试验,经合格后再进行理化复验。 3.厂原材料证明书提供各项数据齐全,质保书与入厂材料经检验员核对(实物标记、质 保书提供数据等)确认无误时,该材料可不进行入厂理化复验。 4.质量证明书提供数据有缺项或对提供数据有怀疑时,应进行理化复验。 5.复验结果不合格材料,不合格项目进行双倍取样复验,复验结果有一个试样不合格, 则该炉批材料为不合格,不合格材料不准入库使用。 6.超出本规程材料用于制造压力容器时,材料入厂验收项目及数量由材料责任人员与厂 技术人员研究决定。 7.经检验合格的材料应按统一牌号、统一批号,做好标识入库,按规定保管,严防混料。

表1

三、常用材料力学性能表。表2

取整管,大于25mm剖管切取纵向;C指GB2975-82,直径小于等于60mm试样中心与棒中心吻合,大于60mm试样中心在直径1/4处。

1、08A、H08E非沸腾钢允许Si含量不大于0.10%。 2、钢丝表面应光滑,不得有肉眼可见裂纹、折叠、结疤、氧化皮和锈蚀等有害缺陷存在。钢丝表面允许有不超出直径允差之半划伤。 3、铜钢丝最大含Cu量不得超过0.50%。

2015(检)-11-2015锅炉、压力容器用原材料入厂验收规则.

南通万达锅炉有限公司 锅炉、压力容器用原材料入厂验收规则 2015(检)-11 编制: 审批: 质控部 2015年1月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锅炉主要原材料入厂(及源地)检验规则、检查方法和验收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固定式锅炉用主要原材料(以下简称:材料),包括:锅炉用钢板、锅炉用钢管、型钢(25号及以上的槽钢和工字钢、t≥250mm的H型钢)、圆钢(用于制造拉杆和直径40mm及以上的吊杆)、结构钢板(用于制造大板梁的翼板和腹板的钢板)和焊接材料(包括焊条、焊丝、药芯焊丝和焊剂)。 除非合同另有规定,各种材料的入厂验收均应符合本标准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当本标准的引用文件被修订的新文件代替时,按照“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的原则,公司内应按最新版本的文件执行。 2.1 技术条件 GB/T247 钢板和钢带检验、包装、标志、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GB/T699 优质碳素结构钢 GB/T700 碳素结构钢 GB/T702 热轧圆钢和方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GB/T706 热轧工字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GB/T707 热轧槽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GB/T709 热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GB/T710 优质碳素结构钢热轧薄钢板和钢带 GB/T711 优质碳素结构钢热轧厚钢板和宽钢带 GB713 锅炉和压力容器用钢板 GB/T908 锻制圆钢和方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GB/T983 不锈钢焊条 GB/T984 堆焊焊条 GB/T1591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GB/T2101 型钢验收、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 GB/T2102 钢管验收、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 GB/T2103 钢丝验收、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 GB/T3077 合金结构钢 GB3087 低中压锅炉用无缝钢管 GB/T3274 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厚钢板和钢带 GB/T5117 碳钢焊条 GB/T5118 低合金钢焊条 GB/T5293 埋弧焊用碳钢焊丝和焊剂 GB5310 高压锅炉用无缝钢管 GB/T8163 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 GB/T10045 碳钢药芯焊丝 GB/T11263 热轧H型钢和部分T型钢 GB/T12470 低合金钢埋弧焊用焊剂 GB/T13237 优质碳素结构钢冷轧薄钢板和钢带 GB/T14957 熔化焊用钢丝 GB/T14958 气体保护焊用钢丝 GB/T17493 低合金钢药芯焊丝 GB/T17505 钢及钢产品交货一般技术条件 GB/T17853 不锈钢药芯焊丝 GB/T17854 埋弧焊用不锈钢焊丝和焊剂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入厂验收 锅炉制造厂通过验证和(或)检验对采购的材料予以确认。 3.2 补充要求 材料产品标准中已有规定,由锅炉制造厂在需要时选用的要求。 3.3 附加要求

不锈钢材料进货检验规范

不锈钢钢材进货检验规程 1. 目的 本规程规定了衡器所用不锈钢材料入库检验和质量控制规程,以保证材料的质量满足衡器产品的制造及销售需要。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衡器产品所需不锈钢板材,型材的原材料的入库检验及使用过程中控制。本规范也适用于供应商进货检验使用。 3.引用文件 Q/MT00S720 采购过程控制程序 Q/MT32S004 采购件质量验证程序 GB/T1220-1992 不锈钢牌号及化学成分 GB/T4237-2007 不锈钢热轧钢板和钢带 GB/T3280-2007 不锈钢冷轧钢板 GB709-88 热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QTY/3012-2003 不锈钢冷轧钢板(太钢标准) 4.职责 4.1 物料部采购工程师或授权的物料员根据计划需求及BU管理人员的要求负责钢材的采购。 4.2 进货检验工程师或经授权仓库管理员负责钢材的进货验证工作。 4.3 仓库管理员负责对钢材进库数量的验收、贮存、防护和发放工作。 4.4 制造/质量工程师负责提供钢材在线使用过程中的质量信息。 5. 控制程序 5.1通知供货和收料 物料工程师负责或授权物料员通知供应商将所需钢材送到钢材仓库,仓库管理员负责核对钢材数量、规格及有关质量证明文件无误后,在送货单上签名。如未按合同或协议要求提交质量证明文件应予拒收。 5.2钢材送检 钢材进入公司后,物料工程师或授权物料员及时在 POMT屏幕上打印(Ctrl+F7)“ 国内采购件入库单”,对已确定免检供应商和免检物料时可直接将有关质量证明文件一起交仓库管理员,若不是免检供应商和免检物料时,将有关质量证明文件交进货检验工程师。 5.3检验方法 5.3.1钢材的进货检验采用目测、测量和验证的方法。 5.3.2抽检方案、批次判定合格与否、质量记录执行Q/MT32S004《采购件质量验证程序》。 5.4检验内容 a)质量证明资料 2 b)外观; c)尺寸; 5.5质量要求 5.5.1质量证明 a)验证钢厂提供质量证明文件上钢材的规格、牌号与公司规定一致;钢材的化学成份及机械性 与国家标准GB/T20878-2007规定一致。常用的不锈钢牌号见附表1。

钢管钢板类原材料检验规范

钢管钢板类原材料检验规范 1:目的 通过对钢管原材料的检验确保本厂生产的产品符合生产工艺及客户的质量技术要求。2:范围 适用于本厂生产用的所有钢管类原材料。 3:验收规则 3.1钢管类的质量由供方技术部门检查和验收。 3.2 供方必须保证交货的钢管符合有关规定,并出具理化检测报告单,本厂将按批次选取样块,送理化室进行复查。 3.3 钢管到厂应附有证明该批钢管符合标准要求和订货合同的质量证明书。 4:外观质量 4.1 钢管内、外表面不得有裂缝、折叠、分层、龟裂、裂纹、轧折和结疤缺陷存在,这些缺陷必须完全清除掉,清除不得超过其边长和壁厚的负偏差。 4.2 划痕允许深度不大于0.1mm。 4.3 钢管内、外表面应光滑,允许有深度不超过0.08的少量凹坑、擦伤和细小的划道,但这些缺陷必须在壁厚的公差范围内。 4.4 表面镀层的钢管其质量判定可参照《电镀件检验标准》执行。

钢板类原材料检验规范 1:目的 通过对钢板原材料的检验确保本厂生产的产品符合生产工艺及客户的质量技术要求。2:范围 适用于本厂生产用的冷轧钢板、热轧钢板。 3:验收规则 3.1钢板的质量由供方技术部门检查和验收。 3.2 供方必须保证交货的钢板符合有关规定,并出具理化检测报告单,本厂将按批次选取样块,送理化室进行复查。 3.3 钢板到厂应附有证明该批钢板符合标准要求和订货合同的质量证明书。 4:外观质量 4.1 钢板表面不得有气泡、裂纹、结疤、拉裂和夹杂,钢板不得有分层。 4.2 钢板表面上的局部缺陷应用修磨方法清除,但不得使钢板厚度小于最小允许厚度。 4.3 冷轧钢板两面允许有在厚度公差范围内不大于钢板最小厚度的下列缺陷: 轻微麻点及局部的深麻点、小气泡、小拉裂、划伤、轻微划痕及轧辊压痕;允许有局部的蓝色氧化色; 反面允许有厚度公差范围内不大于钢板最小厚度的下列缺陷: 轻微麻点、小气泡、小拉裂、轻微划痕及轧辊压痕。 4.4 热轧钢板两面允许有在厚度公差范围内不大于钢板最小厚度的下列缺陷: 轻微麻点及局部的深麻点、小气泡、小拉裂、划伤、泥土痕迹、轻微划痕及轧辊压痕。 反面允许有在厚度公差范围内且每一平方米不多于两个的斑痕和压坑。 表面允许有薄层的氧化铁皮。 5:尺寸偏差

铜材入厂检验规范

浙江安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铜材入厂检验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铜材入厂检验。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本标准中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的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4423-2007 铜及铜合金拉制棒 GB/T5121.1~5121.23 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GB/T5231 加工铜及铜合金化学成分和产品形状 3 要求 3.1 力学性能检验方法可以以所购铜件生产厂家的质量保证文件(如合格证、质量保证书等)做为验收依据。根据需要,也可由本公司或委托检测单位进行“拉伸试验”、“硬度试验”,进行确认检测、测试。 冷轧板厚度≥0.5mm板材进行拉伸试验 3.2 几何尺寸 3.2.1 宽度允差 黄铜板的宽度允差为:+0.5mm 3.2.2 厚度允差 (单位mm) 0 -0.1mm 检验方法:每批铜材抽检三卷。 每卷离端部100mm,离边5mm内不同三点进行测量,如一卷不合格,则判定此批不合格。 3.3 化学成分 检验方法:化学成分可以以所购铜件生产厂家的质量保证文件(如合格证、质量保证书等)做为验收依据。根据需要,也可由本公司或委托检测单位进行“化学分析”,进行确认检测、测试。 3.4 表面质量 3.4.1 表面光滑、清洁,不应有裂纹、起皮、气泡、起刺、严重脱锌、压折、夹杂和绿锈。 3.4.2 允许有轻微、局部的,不使板材厚度超过其允许的划伤斑点、凹坑、压入物、皱纹、辊印和修理 痕迹等缺陷。 3.4.3 轻微的氧化色、发红、发暗,轻微、局部的油迹、水迹,不作报废。 检验方法:检验员用目视进行检查。 1 验收程序 1.1 合格入库 1.1.1 铜材进厂,由进货人员填写《入库检验单》并通知质量部进货检验员按本规范定项目逐项检验,结果记录于《铜材进厂检验记录》上。 1.1.2 检验合格后,质检员在《入库检验单》上签字,库管员凭质检员签字后的《入库检验单》验收入库,并在《入库检验单》上签字。 1.1.3 《入库检验单》分存于办公室(采购进货人员)、质量部、库管员处各1份。《铜材进厂检验记录》由质量部保存。

焊接钢管进场验收标准

焊接钢管进场验收标准

焊接钢管进场验收标准 1.验收依据 1.1《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1.2《北京市建筑工程资料管路规程》DBJ01-51-2003 1.3《建筑电气通用图集》92DQ1 1.4《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 5768-1995 2.产品质量证明文件要求 2.1焊接钢管应有出厂质量证明文件 包括:产品合格证、材质证明书 2.2焊接钢管产品合格证、材质证明书应为原件,如果是复印件,复印件和原件内容应一致,并加盖原件存放单位公章,注明原件存放处,并有经办人签字和时间。 3.验收标准 3.1按批查验合格证和材质证明书。 材质证明书应注明:a)供方名称,b)需方名称,c)发货时间,d)合同号,e)所用标准号,f)产品名称和尺寸,g)货物重量,h)钢卷批号和钢的牌号,i)标准及检测的各种试验结果,j)发运编号,k)质量检验部门印记; 其中常用钢号的力学性能和化学成份要求见附表1; 3.2外观检查: 焊接钢管内外无严重锈蚀,钢管无压扁,内外壁表面光洁,无毛刺、裂纹、变形等缺陷; 检测方法:肉眼观测法; 3.3管径、壁厚检验: 现场抽样检测焊接钢管的管径及壁厚; 检测方法:测量钢管的管径和壁厚可采用千分尺或其它具有相应精度的无损检测装置;在对管径和壁厚发生争议时,应以千分尺的测量结果为准。 常用规格的焊接钢管管径和壁厚数据见附表2;管径和壁厚的极限偏差分别见表1和表2; 表1 钢管外径极限偏差表2 钢管壁厚极限偏差公称外径D 极限偏差钢管公称壁厚l 极限偏差 D<60.3 ±0.5 l<3 ±0.3 60.3355.6 ±5%D l>12 +10%l -1.2 3.4弯曲试验: 对于外径小于60.3mm的焊接钢管应作钢管弯曲试验; 试验方法:钢管弯曲试样应从表面无缺陷的钢管上截取,弯曲时不带填充物,焊缝置于弯曲最外侧,弯曲半径为钢管公称外径的6倍,当弯曲到90°时,在钢管表面及焊缝上应无裂缝和焊缝开裂。 3.5压扁试验: 对于外径大于60.3mm的焊接钢管应作钢管压扁试验; 试验方法:钢管压扁试样应从钢管的管端截取,试样最小长度为50mm,焊

原材料检验规范

QB 河南省威特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Q/WTXF-ZC03001-2013 原材料检验规程 1. 目的 以及自己设计生产的,使产品使用的物资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常用及原辅料(关键元器件)的进货检验以及自己生产的元器件。 3. 主要依据 常用物资相关的国家/行业标准(见附表) 公司编制的《物料清单》。 Q/《认证产品一致性控制程序》 CNCA-09C-075:2011《消防产品类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 GB20031-2005《泡沫灭火系统及部件通用技术条件》 4. 一般规定 常用及原辅料(关键元器件)的检验一般应分三个阶段进行:入库检验、出库检验和试运行阶段的检验。 1入库检验 各类常用及原辅料(关键元器件)入库前质检人员必须根据供货合同、材料采购建议单以及相关的质量要求和检验方法对该批(同制造厂、同规格、同型号、同材质、同时到货的为一批)物资的规格、型号、数量、质量证明文件(质量证

明书、合格证以及产品说明书等)是否齐全有效,检验项目应严格按照《原材料检验规程》执行,验证合格后,仓库管理员确认数量后入库,对不符合认证产品要求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不得入库,做退货处理。 对于有特殊要求必须在入库前做的特性试验或对质量有怀疑时应按标准要求进行复验合格后方可办理正式入库。 出库检验 有些检验项目在入库时来不及检验的物资,必须按《关键元器件和材料控制程序》的规定,进行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在出库前进行检验,确认合格后方可发放出库。 试运行阶段的检验 对关键元器件在运行前无法检验或确有困难的检验项目,可在设备试运阶段按《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控制程序》的规定进行检验。 常用及原辅料(关键元器件)检验所使用的计量器具应是在检定周期内的合格计量器具。 常用及原辅料(关键元器件)质量证明文件必须齐全有效,供货方提供的质量证明书复印件应有供货方加盖的公章。 常用及原辅料(关键元器件)检验应有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关键元器件每年应定期确认检验,或生产商提供第三方检查报告,检测项目和要求与提供的资料一致。 质检部必须有关键元器件供货商的日常供货记录和材料质量记录,保证材料应与初始样品一致,持续的满足要求,质检部应对每个供货商每批供货质量进行评价与统计,作为每年的评价依据。

原材料检验规程

江苏FEE有限公司文件 发放号: 使用者: 原材料检验规程 受控状态: _编制: 技术工艺部 文件编号:JG/J 09-2007 审核: ____版本/状态: A/1 _ 批准: ____ 2007年12月8日发布2006年12月10日实施

原材料检验规程 1、目的 为规范本公司所采购原材料质量的检验,保证所采购的原材料合格,确保公司产品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需要时可追溯,制定本规程。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外购原材料的检验。 3、职责 3.1采购供应部按放样文件要求采购,负责采购材料的质量保证文件的收集,并确保其 真实性、及时性。负责对进厂的原材料初检、入库、记录。 3.2技术工艺部为原材料检验规程的技术归口部门,质量管理部负责外购原材料的外观、 物理、化学检验,并出具检验结果。 3.3仓库管理人员,必须确认材料的检验结果是合格的,方能接受材料入库,按采购计 划与送货清单核对数量、规格、型号、材质等。 3.4车间在生产过程中,发现原材料有质量问题的,须立即通知质量部。 4.原材料检验 本公司钢材采购、检验所依据的标准有: GB/T2975 《钢材力学及工艺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 GB700 《碳素结构钢》 GB709 《热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GB/T1591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GB/T3098.1《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 GB/T3098.2《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母粗牙螺纹》 GB/T5117 《碳钢焊条》 GB/T5118 《低合金钢焊条》 GB1300 《焊接用钢丝》 GB9787 《热轧等边角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GB50205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5原材料检验流程: 采购供应部按放样文件要求,综合库存,编制采购计划,经分管副总批准后进行采购 ——供应部对进厂的原材料进行初检,合格后,书面通知质量部——质量部对原材料进行外观、物理、化学检验,并出具检验结果,递交采购供应部——采购供应部按检验结果,办理下步手续,合格品入库,标识、做台帐;不合格品作退货处理。 ——车间在领用、加工过程中,对原材料检验,发现有质量问题的,立即通知质量部——质量部根据实际情况,会同技术部门进行分析,提出处理意见,呈报技术副总裁定。 6.采购供应部的初检项目: 6.1.1供货商提供的质量证明书为原件,应清晰易辩,不得涂改,生产厂家的质量检验 公章、合格章应清楚,不得被其他文字、印章遮盖,供货商在空白处应加盖公章;如供货商提供的质量证明书为复印件,其要求同原件,供货商并注明原版质量证明书存放处;否则作退货处理。 6.1.2原材料的批次号与质量证明书上的批次号必须一致,如不一致作退货处理; 6.1.3原材料规格型号、材质、与采购计划必须一致,如不一致作退货处理;

钢材进厂检验与验收作业指导书

受控状态: 分发号: 钢材进厂检验与验收作业指导书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压力容器常用钢材进厂检验与验收作业的内容和要求。 2压力容器用钢材的质量证明书、材料标志和质量要求 2.1钢材的质量证明书与材料标志要求 2.1.1压力容器用材料的质量及规格,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规定。压力容器材料的生产应经国家安全监察机构认可批准。材料生产单位应按相应标准的规定向用户提供质量证明书(原件),并在材料上的明显部位作出清晰、牢 固的钢印标志或其他标志,至少包括材料制造标准代号、材料牌号及规格、炉(批)号、国家安全监察机构认可标志、材料生产单位名称及检验印鉴标志。材料质量证明书的内容必须齐全、清晰,并加盖材料生产单位质量检验章。 2.1.2压力容器制造单位从非材料生产单位获得压力容器用材料时,应同时取得 材料质量证明书原件或加盖供材单位检验公章和经办人章的有效复印件。压力容器制造单位应对所获得的压力容器用材料及材料质量证明书的真实性与一致性 负责。 2.2压力容器用钢要求 2.2.1 在用压力容器受压元件的材料,其使用范围不得超出相应标准规定的允许 使用范围。 2.2.2 用于焊接结构压力容器主要受压元件的碳钢和低合金钢,钢材的含碳量不应大于 0.030%,含硫量不应大于 0.020%。 2.2.3 用于焊接结构压力容器主要受压元件的碳钢和低合金钢,钢材的含碳量不应大于 0.25%,且硫当量 Ceq 不大于 0.45%。 2.2.4沸腾钢不允许用于制造压力容器的受压元件。 2.2.5常用压力容器用钢材的化学成分应符合附表 1 至附表 3 或相应钢材标准的规定。 2.2.6常用压力容器用钢材的供货状态和力学性能应符合GB150 或附表 4 或相应钢材标准的规定。 2.2.7压力容器用壳体钢板的超声检测与质量要求 GB150、GB151 和《容规》规定用于壳体的下列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钢板,应逐张进行超声检测,钢板的超声检测方法和质量标准按JB4730的规定。 a)厚度大于 30mm 的 20R 和 16MnR 钢板,质量等级应不低于Ⅲ级; b)厚度大于 25mm 的 15MnVR 、15MnNbR 、18MnMoNbR 、13MnNiMoNbR 和Cr-Mo 钢 板,质量等级应不低于Ⅲ级; c)厚度大于 20mm 的 16MnDR、15MnNiDR 和 09MnNiDR 钢板,质量等级 应不低于Ⅲ级; d)调质状态供应的钢板,质量等级应不低于Ⅱ级; e)厚度大于 20mm 的低温压力容器和低温换热器的壳体钢板,质量等级应 不低于Ⅲ级; f)盛装介质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危害的压力容器用钢板,质量等级应不 低于Ⅱ级; g)盛装介质为液化石油气且硫化氢含量大于100mg/ L 的压力容器用钢板,以及贮存能导致应力腐蚀的其他介质的压力容器用钢板,质量等级应不低于Ⅱ

原材料进厂检验规程

宁国中信零部件有限公司文件编号ZX-JY01-00 版本/版次01/01 发布日期2012年12月25日 橡胶原材料进厂检验规程实施日期2012年12月30日页次编码第 1 页共 2 页 编制审核批准 魏明明 1 目的:本规程旨在防止未经检验合格的原材料,不得流入用于研发和生产用原材料。确保研发的正确性和产品质量合格稳定。 2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本公司,橡胶原材料的进厂检验。 3 检验依据: 1)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 2)产品的理化性能标准。 4 定义: 4.1 全检:将送检批原材料100%检验。 4.2 抽检:从送批原材料中抽取少量样本进行检验,接受准则为零缺陷。 5 职责: 4.1 采购部负责提供新供应商原材料的小样,交实验室进行化学分析。 4.2 采购部门对批量供货的供应商原材料到厂应及时通知实验室进行抽样化验。 4.3 实验室负责对采购部门提供的原材料小样,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样品制备和化验,出具化验报告(含判定结论);对已经批量供货的原材料按GB6734-86《成包合成生胶取样》等标准进行抽样化验,出具化验报告(含判定结论)。 6 工作流程: 6.1 对新型原材料,采购部门负责索要小样和理化指标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填写化验通知单,将小样(附指标标准)送实验室进行化验。 6.2 实验室接到采购部门的抽检通知单后,立即到现场按有关标准抽取足够样品并封样,采购员和抽样员在抽样单上签字。 6.3 实验室按规定程序实施工作,出具化验报告(含化验判定结论)。 6.4 如果初次小样化验结果有一项以上(含一项)不合格,则应进行双倍平行抽样化验,如果合格,则判定该小样合格;如果双倍平行化验仍有一项不合格,则判定该批原材料不合格。 6.5 检验合格的批次,进货检验员在“来料检验报告”上加盖“合格”章,签字后保留质量联,并将“来料检验报行”的另一联及样本交于仓库。 6.6 仓库对检验合格的原材料予以办理入库。 6.7 不合格品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6.8 对于进货漏检、误检而造成生产过程中重大损失者,应根据不同程度追究质量组负责人和相关检验人员以及其他责任者的经济责任。 6.9 质量组每月做供方业绩评价表,向供方反馈,作为质量改进的依据。 6.10 原材料出现重大质量问题或突发性质量事故是及时传递信息并立即向供方反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