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12MW背压式热电联产机组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12MW背压式热电联产机组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12MW背压式热电联产机组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12MW背压式热电联产机组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XXXXXX2×12MW

背压式热电联产机组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X X省电力勘测

目录

1 概述

1.1 工程概况

1.2 设计依据

1.3 研究围

1.4 城市概况

1.5 建设必要性

1.6 主要设计原则

1.7 主要优化措施

1.8 附图及目录

2 电力系统概况及热电厂接入系统2.1 电力系统概况

2.2 电网存在的主要问题

2.3 电网发展规划

2.4 电网电力负荷预测

2.5 和龙供电区66kV电力平衡2.6 电厂在系统中的作用

2.7 电厂与系统的连接

2.8 电气主接线

3 热负荷分析

3.1 供热现状

3.2 热负荷及本工程供热能力

3.3 供热可靠性分析

4 燃料供应

4.1 燃料来源

4.2 煤质

4.3 燃煤消耗量

4.4 锅炉点火用油

4.5 石灰石

5 机组选型及供热方案

5.1 机组选型

5.2 主机技术条件

5.3供热方案

6 建厂条件

6.1 厂址概述

6.2 交通运输

6.3 水文气象

6.4 电厂水源

6.5 贮灰场

6.6 区域稳定与工程地质

6.7 厂址方案比选

7 工程设想

7.1 全厂总体规划及厂区总平面规划布置7.2 热力系统

7.3 燃烧系统

7.4 燃料运输系统

7.5 除灰渣系统

7.6 电厂化学部分

7.7 供排水系统

7.8 电气部分

7.9 热工自动化部分

7.10 主厂房布置

7.11 建筑结构部分

7.12 消防部分

7.13 贮灰场

7.14 采暖通风及空气调节部分

8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

8.1 环境保护

8.2 水土保持

9 综合利用

9.1 灰渣量

9.2 灰渣综合利用

10 劳动安全

10.1 设计依据

10.2 厂址安全

10.3 电厂易发生安全事故的场所10.4 劳动安全防护设计

10.5 劳动安全机构及设施

10.6 自然危害安全措施

10.7 结论及建议

11 职业卫生

11.1 设计依据

11.2 防尘、防毒及防化学伤害11.3 防噪声及防振动

11.4 防暑及防寒

11.5 职业卫生检测机构的设置

11.6 结论及建议

12 资源利用

12.1 原则要求

12.2 能源利用

12.3 土地利用

13 节能分析

13.1 节能标准及规

13.2 工程设计所采取的节能措施及效果13.3 工程项目主要耗能种类和数量

13.4 结论和建议

14 电厂定员

15 电厂工程项目实施的条件和轮廓进度15.1 电厂工程项目实施的条件

15.2 电厂工程项目实施的轮廓进度

16 投资估算及经济评价

16.1 风险分析、经济与社会影响分析

16.2 投资估算、财务分析

17 结论和建议

17.1 结论

17.2 建议

18 附件

1 概述

1.1 工程概况

1.1.1 基本情况

XXXXXX2×12MW背压式热电联产机组新建工程〔以下简称“本工程”〕是XXXXXX热电股份(以下简称XX公司)投资建设的背压式热电联产机组,厂址位于XX省XX朝鲜族自治州和XX北部清湖村,本期建设规模为2×12MW背压式供热机组,规划总容量为48MW,主要为和XX市区提供采暖供热。

2010年5月11日,XX公司的领导同志带领XX公司新能源办公室、龙井热电厂的工作人员及XX省电力勘测(以下简称XX院)的工程设计人员赴和XX进行了实地的调研,同和XX政府、发改局的领导进行了接触,并进行了初步的资料收集工作。而后,XX院编制了本工程的项目建议书并由XX公司报送上级公司。

2010年8月,XX院两次深入和龙现场,对厂址、水源、灰场等外部条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在此基础上经过多次评审,论证,于2010年9月完成了本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

1.1.2 XX公司概况

XX公司成立于1993年3月,是XX省政府批准成立的定向募集股份公司,主营发电、供热业务。2005年至2007年XX集团东北公司逐步控股,目前占公司全部股份的52%,名门集团公司占25.27%,职工股占21.65%,其它法人股占1.08%。

公司直属企业有热电厂、龙井热电厂、蛟河热电厂、热电一厂和XX热电厂,参股双辽发电有限责任公司40%的股权和第二热电有限责任公司25.8%的股权。拥有权益发电机组容量162.2×104KW,其中全资发电机组容量112.4×104KW,参股发电机组容量49.8×104KW。全资机组年发电量65×108KW·h左右,约占XX省火电发电量的16%,年供热量1500×104GJ左右,占XX省供热量的32%。

截止2008年末,公司资产总额约为25.95×108元,净资产约5.67×108元。1.1.3 各级政府的要求及政策需求

XX省的县级城市除个别规模较大的城市外,绝大多数县市城区人口少于40×104人,建筑面积小于1800×104㎡,不具备建设300MW级别抽汽供热机组的条件。如果盲目建设大型抽汽供热机组,则按照“以热定电”的原则,机组在热负荷不足等情况下无法满发,造成机组效率降低、煤耗增加,从而浪费能源、影响电厂效益;若按照纯凝工况运行,则在省发电容量超出负荷要求的现状下,造成了而电网调度的极大困难;从能源利用角度,国家产业政策限制300MW以下抽汽供热机组的建设,在这种情况下,建设背压供热机组几乎成为了XX省规模较小的县级城市热电联产建设的唯一选择。

针对目前地方供热需求与投资主体投资回报期望的巨大矛盾,为推动省背压供热

机组的建设,XX省发改委、XX省能源局召集相关省直业务部门、部分县市地方政府、驻省各大发电集团及省电网公司于2010年4月14四日召开了全省背压供热机组建设的推进会。大会要求由XX省能源局组织编制背压式热电联产机组建设规划(目前正由XX省电力勘测进行编制),并由驻省发电集团选择一至二个县级城市进行背压供热机组的试点性建设。

近几年随着和XX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边缘地区的迅速扩建、棚户区改造的迅速推进以及和龙林业局向城市迁移,城市用地规模增长迅速。与此同时,供热水平却愈加无法满足和XX生活采暖的需要。目前,和XX城区总建筑面积为360×104㎡,较大型锅炉(≥14MW)仅有3台。市区分散的中小锅炉房随处可见,这些小锅炉不仅效率低,供热质量差,而且浪费能源,污染环境,极阻碍了和XX的城市发展。急需在和XX建设环保、高效的热电联产项目以保证采暖负荷大幅增长的需求。

和XX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本工程的建设。2010年8月19日,在XX公司四楼第一会议室,XX公司与XX州和XX政府召开了和XX背压式热电联产机组项目建设对接会,成立专门机构协调此项工程建设,并保证该项目施工期间的建设环境安全、可靠、畅通。

1.2 设计依据

1.2.1 XX公司发给XX院的《关于委托开展XXXX热电厂可行性研究设计的函》

1.2.2由XX公司另行委托的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评价、水资源论证、地震安全性评价、职业病评价、压覆矿产评价、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等报告。

1.2.3 和XX供热规划、热电联产规划。

1.2.4 由XX公司提供的本工程燃料试验报告。

1.2.5 由XX公司提供的其他资料

1.2.6 火力发电厂可行性研究报告容深度规定

1.2.7 国家、行业及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程、规。

勘测设计中使用的国家标准、规程、规及行业和工程所在地省级地方的标准、规为:(但不限于此)

(1) 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DL5000-2000

(2) 火力发电厂保温油漆设计规程DL/T5072-1997

(3) 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DL438-2000

(4) 火力发电厂煤粉锅炉燃烧室防爆规程DL435-91

(5)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GB50229-96

(6) 火力发电厂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设计规程DL5053-1996

(7) 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设计技术规定DL/T5054-1996

(8) 火力发电厂烟风煤粉管道设计技术规程DL/T5121-2000

(9) 电站压力式除氧器安全技术规定能源安保[1991]709号

(10) 火力发电厂运煤设计技术规程第一部分:运煤系统DL/T5187.1-2004

(11) 火力发电厂运煤设计技术规程第二部分:煤尘防治DL/T5187.2-2004

(12) 火力发电厂除灰设计技术规程DL/T5142-2002

(13) 火力发电厂厂用电设计技术规定DL/T 5153-2002

(14) 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DL/T5136-2001

(15) 火力发电厂煤和制粉系统防爆设计技术规程DL/T5203-2005

(16) 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GB50060-92

(17) 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SDJ5-85

(18)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0-1997

(19) 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SDGJ14-86

(20) 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GB50062-92

(21)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14285-93

(22) 火力发电厂厂通信设计技术规定DL/T5041-95

(23) 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GB50260-96

(24) 岩土工程勘察规GB50021-94

(25)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GB50217-94

(26)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GB50217-94

(27)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GBJ50116-98

(28) 火力发电厂总图运输设计技术规程DL/T5032-2005

(29) 火力发电厂土建结构设计技术规定DL5022-93

(30) 火力发电厂地基处理技术规定DL5024-93

(31) 建筑结构荷载规GB50009-2001

(3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GB50010-2002

(33) 钢结构设计规GB50017-2003

(34) 砌体结构设计规GB50003-2001

(35)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GBS0007-2002

(36) 建筑抗震设计规GB50011-2001

(37) 构筑物抗震设计规GBJ50191-93

(38) 高耸结构设计规GBJl35-90

(39) 钢筋混凝土筒仓设计规GBJ77-85

(40)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1998年版) JGJ79-2002

(41) 烟囱设计规GB50051-2002

(42) 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GB50040-96

(43) 火力发电厂建筑装修设计标准DL/T5029-94

(44) 建筑部装修设计防火规GB50222-95

(45) 建筑设计防火规及条文说明(修订本)(2001年版) GBJ16-87

(46)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2001年版) GBJ19-87

(47) 火力发电厂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技术规定DL/T5039-94

(48)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GB50264-97

(49) 火力发电厂水工设计技术规定NDGJ5-88

(50) 火力发电厂生活消防给水和排水设计技术规定DLGJ24-9l

(51) 工业循环冷却水设计规GB/T50102-2003

(52) 卤代烷1301灭火系统设计规GB50163-92

(53)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0B50193-93

(54) 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2002年版)GB50151-92

(55) 水唢雾灭火系统设计规GB50219-95

(56) 室外排水设计规(1997年修订版) GBJ14-87

(57) 室外给水设计规(1997年修汀版) GBJ13-86

(58)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GB50015-2003

(59) 火力发电厂废水治理设计技术规程DL/T5046-95

(60) 火力发电厂灰渣筑坝设计技术规程DL/T5045-1995

(61) 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GBJ69-84

(62) 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SDJ218-84

(63) 水工混凝上结构设计规SL/191-96

(64) 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DL5073-2000

(65) 混凝上重力坝设计规SDJ21-78

(66) 水工建筑物抗水冻设计规DL/T5082-1998

(67) 火力发电厂储灰场工程地质勘测规定SDGJ77-86

(68) 火力发电厂化学设计技术规程DL/T5068-1996

(69) 工业用水软化除盐设计规GBJ109-87

(70) 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GB/T12145-1999

(71) 电力系统设计技术规程SDJl61-85

(72) 电力系统技术导则(试行)SD131-84

(73) 电力装置过电压保护设计规GB50064-92

(74) 电力系统通信自动交换网技术规DL/T598-1996

(75) 电力系统微波通信工程设计技术规程DL5025-93

(76)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DL5003-9l

(77) 电力工业基本建设预算管理制度及规定国家经贸委[2002)16号

(78)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

(79)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03

(80)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8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2.3-93,HJ/T2.4-1995

(82)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83)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

(84) 城市热力网设计规CJJ34-2002

(85) 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81-98

(86) 原国家电力公司发输电部关于《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

应遵循的主要管理规定和制度:

(1) 关于进一步加强火电建设工程优化工作的通知及火电建设工程优化的基本要求。电建[1994]193号

(2) 国家电力公司火电机组达标投产考核标准(2001年版)及相关规定

(3) 关于颁发九项电力勘测设计技术管理制度的通知电规技[1993]12号

(4) 火力发电厂可行性研究报告容深度规定DL/T5375-2008

(5) 电力工程制图标准DL5028-93

(6) 电力工程勘测设计图纸管理办法DLGJ28-94

(7) 电力工程勘测设计图纸科技挡案分类编号办法DLGJ86-96

(8) 电力勘测设计科学技术档案案卷质量标准DLGJ70-1999

(9) 电力勘测设计科技文件材料立卷归档办法DLGJl05-2000

(10) 电力工程标准设计分类编号及图纸管理办法DLGJl23-95

1.3 研究围

落实建设条件,论证装机方案和机组选型,提出各项工艺系统的工程设想。进行厂址总平面布置及主厂房布置,编制工程投资估算及经济评价,从而对本期工程建设的可行性做出结论性评价。

1.3.1 根据热负荷现状、供热规划及热电联产规划,进行机组选型论证。

1.3.2 进一步落实煤、水、灰、运、环保、建设用地、接入系统等建设条件,并对建设条件进行技术经济论证。

1.3.3 对主机和主要辅机选型、热电厂总体布置、输煤、供水、除灰、补给水处理、控制方式、电气主接线、厂房建筑结构进行论证,提出工程设想。

1.3.4 分析工程对环境及水土保持的影响。

1.3.5 针对本工程,进行劳动安全、节能、职业卫生及资源综合利用分析。

1.3.6 厂区围墙以外1米以的全部工艺系统及土建工程及厂外贮灰场的方案设计。

1.3.7 编制投资估算及经济评价。

1.4 城市概况

1.4.1 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

和XX位于XX省东南部,XX州南部,长白麓,图们江上游北岸,东部、东南部与龙井市相连,西部、西北部与安图县接壤,南部与朝鲜咸镜北道和两江道隔图们江相望。和XX地处东经128°22′42″至129°24′17″,北纬41°59′44″至42°57′15″,国土总面积5069km2。

气候类型属于中温带季风半湿润气候。年平均降水量556.4㎜,年平均气温5.5℃,年平均日照时数2494.1h,无霜期138天左右,山地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的83.6%。境大小河流17条,水资源总量为10.91×108m3。支流繁多的海兰江,由西向东经县中心流入龙井盆地。西北部的古洞河,由南向北经茂密的森林地区流入安图县。南部的红旗河,由北向南流入图们江。森林覆盖率81.5%,活立木蓄积量达5023×104m3。现查明的金属和非金属矿有21种,蕴藏量较大的有石、硅灰石、麦饭石、白金等,原煤储量达3000×104t以上,年产原煤100×104t以上。

1.4.2 社会经济状况

和XX辖8个镇、3个街道、79个行政村、23个社区。2006年末,全市总人口210719人,其中,农业人口81333人,占总人口的38.6%;非农业人口129386人,占总人口的61.4%;现有朝、汉、满、蒙、回、壮等11个民族,朝鲜族人口112783人,占总人口的53.5%。

和XX坚持实施“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以对外开放为主导、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以环境建设为保障”的经济发展战略。预计2009年,可以实现全市生产总值28.11×108元,增长21.1%,财政收入3.58×108元,增长11.9%,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4.2×108元,增长38.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9×108元,增长20.7%。

1.5 建设必要性

1.5.1 对发展XX省中小城市热电联产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和示作用

XX省地处严寒地区,冬季寒冷、漫长,各地市采暖期均在180天左右,解决好居民冬季采暖供热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受到各级政府的广泛关注。在XX省人民政府于2010年3月29日发布的《XX省人民政府关于“暖房子工程”的实施意见》(吉政发【2010】13号)中,将加强热源能力建设作为首要的工作目标和任务。

省城镇供热方式主要有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包括大型抽凝机组及背压机组两种形式)、区域锅炉集中供热、中小锅炉分散供热等三种形式,其中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的燃料消耗最低、供热效果最好、污染物排放最少,是供热发展的方向。

截至2009年,XX省在役热电联产机组总容量为776×104kW,绝大多数为大型

抽凝机组,且集中于、XX等地级城市,其他县级城市基本尚未建设热电联产机组。省的县级城市除个别规模较大的城市外,绝大多数城区人口少于40×104人,建筑面积小于1800×104㎡,不具备建设300MW级别抽凝机组的条件,而国家产业政策又限制300MW以下抽汽供热机组的建设。同时,近年来及今后的一段时期,XX省一直处于多电的状态,装机容量超出了社会的用电负荷需求,在大型抽凝式热电联产机组占全省总装机比率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冬季的电网调度异常困难。因此,建设背压供热机组几乎成为了XX省大多数县级城市热电联产建设的唯一选择。

为推动省背压供热机组的建设,XX省发改委、XX省能源局召集相关省直业务部门、部分县市地方政府、驻吉各大发电集团及省电网公司于2010年4月14日召开了全省背压供热机组建设的推进会,并要求驻吉各国有发电集团选择一至两个城市进行背压机供热机组项目的建设,其中XX公司初步选择了和龙、图们两个城市开展项目调研工作。

2010年5月11日,XX公司会同XX院赴和龙、图们两市进行了初步的调研,通过对两市煤源、水源、交通、热负荷、热网运营现状及未来发展、地方政府支持力度等各方面的分析、比较,决定选择和XX建设背压机供热项目。

2010年7月28日,XX省能源局召集XX公司及和XX政府召开了本工程的项目推进会,要求尽快奠基、力争年开工建设,并承诺在风电份额等方面给予补贴,同时协调国家能源局争取其他政策扶植。

从目前各驻吉发电集团的情况来看,本工程的进展一直遥遥领先,XX省能源局也将本工程作为XX省开展背压式供热机组建设的示项目和试点工程。可以预见,本工程将成为XX省首个建成投产的背压式供热机组,将在政策、技术、运营组织等各方面对XX省的热电联产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示和推动作用。

1.5.2 有利于维护民族地区稳定,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是我国一项长期的政策。和XX隶属XX朝鲜族自治州,与朝鲜主义国隔图们江相望,朝鲜族等少数民族在总人口中占有较大比重,是古“渤海国”的首都,是东北地区开展抗日斗争的“革命老区”,同时又是“国家贫困县”,地理位置和社会构非常复杂和敏感,其平稳发展对维护XX省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安全稳定有着重要意义。

由于财政开支有限,目前和XX的城市供热基本由私人公司运营,由于种种原因,多年来供热质量一直不佳,居民与供热企业间的矛盾日趋尖锐,每年因供热问题造成的居民上访成为影响当地社会稳定和政府形象的主要问题。

本期工程投产后,将为和XX提供稳定高效的采暖供热热源;再考虑到项目建设期及投产后对地方工业、服务业的拉动作用及对当地劳动力就业的促进作用,本工程将对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和维护民族地区稳定作出巨大贡献。

1.5.3 有利于改善和XX城市供热质量

《东北地区电力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04-2020年)》中明确指出“东北地区采暖期长,结合工业用汽及城市采暖规划,鼓励建设大型热电机组”。和XX目前主力供热热源为中小锅炉房,锅炉最大容量仅为14MW,且管理分散、混乱,供热质量不佳。集中供热需要一个长期、可靠、安全的热源中心。作为XX省有一定影响的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城市,和XX需要建设以区域供热为主的热电联产项目,本期工程投产后,可承担采暖负荷280×104m2,对该地区的供热稳定、优质将提供有力保证。

1.5.4节能减排及环境保护十分需要本项目的建设

国家发改委下发的《热电联产和煤矸石综合利用发电项目建设管理暂行规定》中明确规定“在严寒、寒冷地区(包括岭淮河以北、新疆、和)且具备集中供热条件的城市,应优先规划建设以采暖为主的热电联产项目,取代分散供热的锅炉,以改善环境质量,节约能耗。”目前和XX区分散的中小锅炉房随处可见,这些小锅炉不仅效率低,供热质量差,而且浪费能源,污染环境,极阻碍了和XX的城市发展。本工程选用热效率较高、煤耗较低的背压式供热机组,并通过采用高效除尘、灰渣利用、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脱硫等措施,建成后可有效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供热效率,同时可以替代小区供热锅炉,从而降低本地区的污染物排放总量。

1.6 主要设计原则

1.6.1 总的设计原则

全面贯彻“安全可靠、符合国情、先进适用”的电力建设方针,按照2000年示电站的设计新思路,积极采用新工艺、新布置、新方案、新材料、新结构,对各种技术方案进行充分论证分析,降低工程造价。实现本工程达标投产、创优质工程的目标,将本工程建设成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综合利用型的全新发电项目。

1.6.1.1 设计要充分借鉴国外的先进设计思想,采用先进的设计手段和方法,对工程设计进行创新和优化,争取做出一个高质量、低造价的优秀设计方案。

1.6.1.2 按照示性电厂的思路,进行模块化设计和优化。

1.6.1.3 拟定合理的工艺系统,优化设备选型和配置,工艺系统的配置应力求简单实用,合理减少备用设备和备用容量。

1.6.1.4 全面优化厂区总平面布置,做到功能分区明确、工艺流程顺畅、远近结合得当。根据建设场地的地形特点,做到总平面布置紧凑,土方少,征地少,土地利用率最高。优化主厂房平面和结构,做到厂房最小,最大程度地利用厂房的空间。附属系统应根据设备和系统的功能要求合理设置,有条件尽可能集中、合并布置。优化输煤系统设备选型、结构布置,尽量减少建筑面积和建筑空间。

1.6.1.5 根据地形条件和主要建构筑物地基情况合理选择竖向布置方式,做到厂区满足防排洪要求、排水顺畅,做到厂区、施工区和建构筑物挖填方、基槽余土土方综合平

衡,并根据地质条件合理选用地基处理方式,厂外设施标高衔接适当。

1.6.1.6 建筑物的装修要因地制宜。外装修要美观大方并与当地环境和景观相协调;无人值班的建筑装修以简单实用为原则,有人值班的场所,要充分考虑人性化设计,适当提高标准。

1.6.1.7 优化主厂房布置,在方便生产、安全运行、缩短施工周期和满足检修维护的条件下,压缩厂房体积、减少钢材、混凝土、管道和电缆工程量。严格控制主厂房的占地尺寸、面积、体积、检修面积、工程量(钢筋混凝土、钢筋、型钢)、电缆(动力、控制)、管道、烟风道等指标,以减少工程投资。

1.6.1.8 优化燃煤运输、卸煤、储煤、上煤系统及设施。

1.6.1.9 优化厂外除灰、渣系统。

1.6.1.10 根据水源状况,拟订合理的取水方案。贯彻节约用水的原则,积极采取各种节水措施,研究少耗水的工艺系统,做到一水多用、阶梯使用。

1.6.1.11 优化电气系统,重点为66kV电气主接线及厂配电装置的选型。

1.6.1.12 仪表与控制采用新的设计思路,为提高全厂综合自动化水平,实现全厂监控和信息系统网络化,提高电厂运行的安全性、经济性、减员增效、缩小主控室面积、节约投资和为实现现代化企业管理创造条件。

1.6.1.13 重视环境保护,减少三废污染,三废排放标准应符合国家环保排放标准或地方环保行政机关分配的排放指标。废弃物应有相应的处理措施,充分考虑综合利用的可能。

1.6.1.14 严格执行电规总院关于降低工程造价的各项要求和措施,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各专业优化工艺系统方案,优化设备选型和配置,提出降低工程造价的措施,以最少的投资,为业主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

1.6.2 各专业具体设计原则

1.6.

2.1 本期工程建设规模为2×12MW国产中温次高压背压式供热汽轮发电机组,并留有扩建2×12MW机组的条件,电厂于2011年3月开工建设,2台机组投产时间为2011年10月末。

1.6.

2.2对清湖村厂址、污水厂厂址进一步进行综合技术经济比较并提出推荐意见;厂区按三列式布置;本期暂不考虑脱硫、脱硝设施的建设;土方平衡要对厂区、厂区外统一考虑;要考虑涝水位对厂平的影响,并考虑对场地汇水进行有效的疏导。

1.6.

2.3本期工程2×12MW背压式供热汽轮发电机组配3×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锅炉、汽轮发电机暂按国产机组考虑,机组年利用小时数根据以热定电原则计算确定,燃料按照和XX地产煤炭设计;根据主设备选型情况,做好全面辅助设备选型及比较工作;锅炉点火按小油枪少油点火设计。因国尚无成型的12MW采暖背压机组的设备资料,可按照目前收集的初步资料开展设计,待建设单位明确汽轮机生产厂家后,与厂

家配合,进一步修改主机参数。

1.6.

2.4 本期工程电厂接入系统电压等级为66KV,出线暂按2回考虑;根据接入系统报告建议,对主结线方式进行多方案比选后最终提出推荐方案。

1.6.

2.5 燃料运输方式为公路运输,卸煤采用地下煤斗方案,煤场采用露天煤场方案,皮带带宽按照本期燃煤量考虑。

1.6.

2.6 进一步论述电厂循环水水源采用和XX污水处理深度处理后达到I级A标准中水;以和XX净水厂前干管引入的地表水作为工业水及锅炉补给水水源的可行性。各专业要全面采取节水措施,水工专业做好水平衡,尽量一水多用,降低耗水指标;厂的排水、污水及消防泵房等水工建构筑物尽量布置在一起以利于管理。

1.6.

2.7 采用DCS控制,机、炉、电集中控制,两机一控。

1.6.

2.8 电厂采用气力除灰,除渣方式采用干式除渣,灰渣全部综合利用。周转备用灰场选用垃圾填埋场灰场,存灰量按照一个采暖期的灰渣量考虑。

1.6.

2.9 主厂房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主厂房及主要建筑物基础型式根据地质报告确定,地基处理方案要进行多方案比选后确定。

1.6.

2.10 化学系统根据水质报告进行系统拟定及设备选型,经比较后确定。

1.6.

2.11 在各专业进行充分优化的基础上,进行可研估算的编制工作,要尽量降低工程造价,以获得最大的投资效益;在做出投资估算的基础上要与限额指标及相关工程进行比较,并提出调整意见。

1.7 主要优化措施

1.7.1 尽量精简厂区建构筑物

将化学水处理室布置于主厂房固定端,取消独立的化学水车间;

取消高厂变、高备变小间,将盘柜布置于汽机房;

取消生活污水泵房、雨水泵房、工业废水泵房;

将次入口警卫收发室与汽车衡控制室合并布置;

将材料库、生产办公楼、行政办公楼、汽车库、食堂及倒班宿舍合并为综合楼;

将A排至烟囱中心线距离比照类似工程压缩8m;

三台锅炉共用一座80m高钢筋混凝土烟囱,并考虑满足扩建一台锅炉的条件。1.7.2 将化学水系统及输煤系统纳入DCS集中控制。

1.7.3 根据本工程仅在冬季运行的具体情况,取消煤场喷洒系统。

1.7.4 各工艺专业采用封闭水循环系统,减少用水量,做到“零排放”。

1.8 附图及目录

2 电力系统概况及热电厂接入系统

2.1 电力系统概况

2.1.1 XX地区电网概况

XX地区电网位于XX省电网的东部,是XX省“井”字型主干网架分支电网的末梢,西经500kV平包线和220kV蛟敦线与XX省网相连,北经500kV林平线与省东部电网相连。延东变经一回220kV线路和500kV平安变相连,延西变经两回220kV 线路与变相连;XX西南部的两江水电站以单回220kV线路接入变;汪清变电站和和龙变电站分别以单回220kV线路接入图们变和延西变。、延西、延东、图们、汪清、和龙变和发电厂以66kV放射型网架线向地区负荷供电。

XX地区电网220kV主干部分由发电厂、两江水电站和220kV汪清、图们、延东、延西、、和龙六座变电站组成。截止2009年底,220kV变电总容量966MVA。其中

变变电容量为180MVA,延西变变电容量为240MVA,延东变变电容量为180MVA,图们变变电容量为126MVA,汪清变变电容量为120MVA,和龙变变电容量为120MVA。XX地区220kV变电站现况详见表2-1。

XX地区220kV变电站现况统计表

表2-1

截止2009年底,XX地区发电装机总容量为929MW,包括火电装机742.5MW,水电装机186.5MW,其它3MW。其中省调管辖发电厂4座:发电厂装机容量660(2×330)MW、两江水电站装机容量60(3×20)MW、龙井发电厂装机容量15(1×3.0+2×6.0)MW,满台城电站24.9(4+10+10+0.9)MW。

2009年XX地区最大负荷为564.0MW,全社会用电量为35.9×108kWh。XX地区全社会用电量和最大供电负荷历史数据详见表2-2。

XX地区电力负荷实际数据表

表2-2 单位:MW、×8

2009年XX地区220kV及以上电网地理位置现状图见图2-1。

.. . .. . .

S. . . . . ..

2.1.2和龙供电区现况

220kV和龙变位于XX电网南部,现安装1台120MVA主变压器,变压器抽头为230±8×1.25%/69(kV),220kV开关遮断电流50kA,220kV出线1回,220kV侧目前采用线路变压器组接线方式。66kV出线6回,66kV侧目前采用双母线接线方式,现有66kV电容器20Mvar(12Mvar+8Mvar)。2009年和龙变最大供电负荷为43.1MW。

2009年和龙供电区66kV及以上电网地理位置现状详见图2-2。

图2-2 2009年和龙供电区66kV及以上电网地理位置现状图

2.2 电网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XX地区电网结构较为薄弱

市外送断面为3回LGJ-400,需要输送电厂以及规划建设的热电厂、新厂电力,电气距离长,联系较弱,存在热稳定河暂态稳定问题。随着将来XX地区和地区间的电磁环网解环,XX地区将通过500kV平安变与主网架相连,平安变为1台750MVA主变,制约了XX地区电力的外送。

此外,XX地区总面积4.27万km2,约占XX省总面积的四分之一,截至2008年底,全区八个市、县中,尚有、龙井、安图3个县市无220kV变电站,个别县市只有单回66kV线路为其供电,造成66kV供电网络面广、线长;同时,各一次变之间的联络线也只是单回66kV线路,距离长,传输容量不足,负荷互带能力差,网架结构松散,网损大,严重影响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

②66kV城网网架不够完善,部分设备老化严重。

除城网已形成以220kV延东变和220kV延西变为电源支撑点的66kV双环供电网络外,其它各县、市城网网架不够完善,尤其是为用户供电的线路多为单回线路,无法为煤矿、油母页岩矿等对供电可靠性要求较高的用户提供备用电源,且66kV线路供电距离长,设备旧,严重影响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已不能满足地区经济发展供电需求。因此有待于在今后电网新建、改造过程中以双侧电源、双回路环网结构与以单侧电源双回路放射状供电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完善。

③电源支撑较差。

随着国家制定的“多家办电、一家管网”产业政策的有效实施,XX地区目前已经形成了水火并举,产权多元的电源格局,然其中多为星罗棋布的小水电站,220kV电压等级接入系统的火电站仅有发电厂一座,电网结构弱,电源支撑也较差。

2.3 电网发展规划

2.3.1 地区电源装机规划

2.3.1.1 电源规划

根据XX供电公司提供资料,“十二五”期间,XX地区规划投运的电厂(风电场)有:

①热电厂2台200MW机组,预计2010年投运;

②和龙甄峰、安图古洞河风电场共300MW风电机组,预计2011年投运49.5MW,至2015年规模达到300MW;

③和平、红石风电场共250MW风电机组,预计2011年投运49.5MW,至2015年规模达到250MW;

④新厂1台600MW机组,预计2013年投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