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督教讲章清明节讲章

基督教讲章清明节讲章

基督教讲章清明节讲章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基督教讲章清明节讲章》的内容,具体内容:又快到清明节了,基督徒应该怎样面对清明节?基督徒应当怎样化解因着清明节而带来的冲突?下面由我为你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一基督徒与清明节出20:4-6...

又快到清明节了,基督徒应该怎样面对清明节?基督徒应当怎样化解因着清明节而带来的冲突?下面由我为你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基督徒与清明节

出20:4-6,出20:12

对一个中国人来说,清明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刻。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在中国人的传统中,这是一个子子孙孙们都会在这时从各方回到家乡为亲人扫墓,以尽孝道的时节,也是华人们最为看重的节期之一。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心是好的,但行动是愚蠢的。因为他们"祭祖而不识祖"。有些新信徒也感到迷茫,因为面对未信主的家人要上坟扫墓而感到左右为难。

所以关于祭祖问题,一直都是我们传福音的一大障碍,许多人听了福音,信了耶稣,却不敢决志,不敢受洗,不是对信仰有意见,而是担心成了基督徒以后,不能再拿香去祭拜祖先,还有家人的反对。而每年到了清明节,

扫墓祭祖的问题,常常困扰着基督徒,尤其刚信主的弟兄姊妹,因不拿香拜祖先,被会被指为不孝,背祖;面对清明节祭祖问题时,基督徒应该如何?是消极逃避?还是有效的找出问题、厘清问题,而且积极投入呢?

一、为何过清明节

1、基督教也看重"慎终追远"。我们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不只重视"生之孝",也看重"死之祭",其实基督教也非常重视"慎终追远"。圣经中亚伯拉罕的妻子撒拉过世时,亚伯拉罕为她哀恸哭号;雅各死后,约瑟照埃及人的规矩办丧事,用香料熏尸40天,哀哭70天,这是"慎终"。还有圣经中创世记、出埃及记、历代志上记载了许多以色列人的族谱,新约马太福音、路加福音也详细记载耶稣的家谱,这是"追远"。基督教不只是"慎终追远",而且也"不忘本",是找到"第一本源、最早开始",如果只找到四五代,祭祖还是不完全。

慎终追远,认祖归宗:表达对祖先的怀念,哀思与尊敬,以示不忘本。祭祖不是出于惧怕的心理,怕"饥饿的孤魂"来报复。也不是出于求福的功利心理,死者已逝,哪有能力来保佑和赐福。"惟有神的恩赐,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乃是永生。"(罗6:23)

基督徒清明扫墓是"思祖"、"记祖",不是祭祖!

我们的祖先死后去哪里?圣经说:人死就是睡了,灵魂是不吃不喝的,被关在阴间里,不能自由出入。《路》16章的财主,在阴间不能到拉撒路那里去,更不要说到阳间来。他们是等候耶稣再来与大审判。基督徒不拜祖先,与十诫第一、二条相违——祖先不是神。《出》20:4-5"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做甚么形像彷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

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事奉它,因为我耶和华你的神,是忌邪的神。恨我的,我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

2、对已逝的亲人进行缅怀,回忆他们生前的美好信仰和品格,要效法实践;我们基督徒根据圣经,知道人死后,或在乐园里,或在阴间,等候最后的审判。我们怀念亲人和祖先,纪念他们的嘉言懿行,思念他们对我们的恩情和关爱,感谢他们的养育之恩,学习他们好的品格和精神,是应该的。

二、如何过清明节

1、几件提醒的事

A、烧纸钱:一些非信徒焚烧冥纸是他们表达心意的一种方式,身为基督徒的我们要尊重他们的心意,但我们可以表达自己拒绝焚烧冥纸的意愿,甚至可以进一步地向他们建议不要焚烧冥纸,毕竟大量地焚烧冥纸会耗费过多金钱,更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是一种不利于大众的行为。

为什么会有"烧纸钱"的事?

这是人迷信鬼神,与后汉纸张的发明者蔡伦有关。他因大量造纸买不掉,就想了个诡计,与妻商量装病假死;妻子把纸剪成圆形的钱状,在蔡伦的棺材前烧纸,说:到阴曹地府要送钱,免得受苦,或许可以重返人间。烧纸钱到第7天,蔡伦"活了",其实本来就没有死。大家庭后纷纷仿效,蔡伦的纸很快就买光了。这本来就是一场骗局,很多人上当还不知道,甘心被骗。

B、拿香祭拜的问题:圣经中出埃及记、历代志上下、路加福音、启示录都记载有关烧香的事,甚至希伯来书描写圣殿至圣所里面,有烧香用的

金香坛。那基督徒为什么不可以烧香呢?我们必须知道,无论旧约或新约,拿香一律都是在献给上帝、是单单敬拜上帝的。在清明节时,家人聚集在祖先的坟前,这种习俗有其庄严的意义,有其美好的一面,用以表达孝思。但如今掺杂了"人死后变成鬼、拜鬼神"的宗教迷信,加上传统文化、风俗等,本来拿不拿香没有什么,但今天"拿香来拜",在我们中间已经有特别的宗教含意了。

C、心态的问题:一些人受"乃幔观点"的影响,误以为"身拜心不拜"是圣经的标准。其实,这种人曲解了经文,而没有弄清以利沙吩咐乃幔平安回去的真实原因,是因为乃幔承认了自己过去陪亚兰王叩拜假神临门的罪,神赦免了他(王下5:17~19)。《列王记下》5:17乃缦说:"你若不肯受,请将两骡子驮的土赐给仆人。从今以后,仆人必不再将燔祭或平安祭献与别神,只献给耶和华。5:18惟有一件事,愿耶和华饶恕你仆人:我主人进临门庙叩拜的时候,我用手搀他在临门庙,我也屈身。我在临门庙屈身的这事,愿耶和华饶恕我。"所以受"乃幔观点"影响之基督徒,认为在环境的逼迫下,可以"拿拿香",在表面上附和一下。但是,我们应当清楚:一方面,外表的附和就是参与了拜假神的活动。

有的人很热心,看到别人拿着很多的元宝纸绽还有好多东西,作为小辈就很热心的去帮忙拎着,这就是同谋犯。就好象有人偷窃,你望风一样。你不能说,我没有偷,是他在偷,我只是帮他看看而已。

讲到这个,还有个例子,有人喜欢到风景区看到那些大佛要去和他合个影,心里以为这没什么事,我又不去拜他,合个影怕什么呢?在这里要告诉你,若你不喜欢他,你就不会想去和他来合影,你喜欢他,所以想要和

他合影。若让你去和一个你所恨恶的人,你很讨厌的人,你要不要去和他合影呢,你肯定不愿意,是吧。所以不要去参与那些事,不要去做同谋犯。还有一种出于孝敬观念的影响,如果出于对长辈的爱,不让长辈(如父母亲)伤心,以满足一下长辈的心愿,基督徒能否参加祭祖呢?耶稣基督讲:"爱父母过于爱我的,不配作我的门徒。"(太10:37)

如果是为了传福音,以便更广泛地接触亲友,能否去到祭祖的人群中呢?回答是肯定的,但必须特别注意与世人分别为圣(不下跪、不拿香、不烧纸、不吃祭品),应为主作美好的见证(彼前2:9)。

最后,我要提醒弟兄姊妹,要洗去基督徒"大逆不道"、"不孝敬父母"的罪名,不是靠向世俗让步,而是靠用真情去关爱父母和其他长辈,尽上做晚辈的本份!生前尽孝,死后思念:基督教的孝道是,"生之孝,重于死之祭。"《出》20:12"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神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弗》6:2"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长寿。这是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箴》23:25"要使父母欢喜,使生你的快乐。"生前的孝顺、奉养、照顾、更重要。在父母活着时,要照顾父母的生活;对父母的态度要尊重,不要忽略,好好孝敬。

2、具体操作的一些建议

A、为主做见证:基督徒应该要尊重清明节,并可以藉着这个时节的扫墓活动,来为主耶稣做见证。因此,基督徒更应该要参与一年一次的扫墓,但以基督徒的方式来参与。我们在扫墓时可以唱圣诗赞美及敬拜上帝,并向上帝祷告,是为主做见证的大好机会。

如果你的家庭是基督教家庭,那么你可以讲述你祖先或你自己蒙恩信主

的经过,藉以向你的家人们见证耶稣及其十字架的福音。你这样做,不仅能激励你自己,也能激励其他的家人,尤其能引导未信的亲人归信耶稣。你也可以举行福音餐会,邀请未信亲友来参加。"从迎佛牙到信耶稣"的曹永衫夫妇说,自从他们信耶稣之后,他们常利用家族的扫墓活动之后,举行福音餐会,诚邀亲友来参加,一边吃饭,一边传福音,积极领未信亲人信主!

B、思想永恒之事

平时,我们总是为生活忙碌,较少机会思想生死的问题。然而,扫墓的时候,追思祖先的时候,却迫使每个人思想生命及死亡的问题:"我为何活着?死后要往哪里去?我在世上所拥有的一切,将来要归给谁?"想一想:我将来要在哪里度过永恒?

圣经说:"所以,你们若真与基督一同复活,就当求在上面的事,那里有基督坐在上帝的右边。你们要思念上面的事,不要思念地上的事,因为你们已经死了,你们的生命与基督一同藏在上帝里面"(西三1-3)。

你若多思想上面的事,你就会看淡地上的事,转而把你的生命投资在上帝的国度,那是永恒的投资,永不亏损的投资,永远增值的投资!当你离世的时候,「谁来送你不重要,重要的是谁来接你?!」

你想成为一个值得令人尊敬的祖先吗?多思想上面的事吧!

C、因此在仪式上,我们可以三鞠躬表示敬意,但不跪拜。我们可以献鲜花表达怀念之情,但我们不烧纸钱冥币,不烧纸房子、纸汽车。因为我们认为在乐园或阴间,这一些是用不到的。虽然我们基督徒自己不烧纸,但我们要尊重别人的信仰,看他们这样做,也是表达对亲人的关心,是一

种风俗。我们可以拿花去美化墓园,用割草行动去整理墓园,来表达我们与这些未信主的家人一样,让他们感受到,基督徒是爱祖先的.

D、严于律己,宽于待人。

因为人的软弱,常常会留下破口,为免得自己受亏损,在这方面还是保守一点,该不看的不要看;该不作的不去作。但是对于初信者的要求可以因人有所不同。保罗关于吃拜偶像之物的教导,非常值得我们深思。各人凭信心去做。如果作了会不平安就要谨慎不要去做。

对于初信者可以适当宽容一点。有的信徒在信仰原则和社会风俗时间把握不好分寸,不小心做错了,要存着爱心帮助他,而不是一味的指责。对于自以为犯了错误的信徒,帮助他认罪悔改,且相信耶稣基督必饶恕赦免,向前活着,如果一味埋怨自责,活在痛苦中不能自拔,就中了魔鬼的诡计。保罗在哥林多前书第八章第一节中告诉我们:知识是叫人自高自大,唯有爱心能造就人。

E、学习先知,代民认罪。

在圣经中拜偶像的罪是最让上帝不悦的。以色列的历史也告诉我们一个不变不争的真理,亲近神得福,离弃神转向偶像便被神离弃。

我们基督徒作为新时代的光和盐,也当为自己的同胞与亲人在上帝面前祷告,求神饶恕他们的罪,因为他们所作的他们不晓得。当我们这样作的时候神就做他奇妙的工作。

结语:

每到清明节是基督徒"左右为难"的时刻,在未信主的家人面前难堪。去了不能拜,不去说是叛徒,有人不知怎么办?

基督徒不要用借口逃避"清明"活动,尽可能去扫墓,是传福音的机会。不用拿香,不用烧纸,但可美化墓园表达我们爱祖先,割草、扫地,擦碑,让不信主的家人感受我们的思念。我们不是"不孝之子",我们可以藉着祷告追思,为不信主的家人祷告,让他们认同我们的行动而受感动。这样就会过一个与众不同的"清明节"。

清明话思念

清明是我国富有人文历史内涵的传统节日,表达国人慎终追远的情愫。清明也是带着希望与新生的节气,气温会自这个节气开始升高,雨量增多,乡村开始春耕春种,有道是"清明前后,种瓜种豆"。基督徒也当带着丰收的希望开始殷勤播撒福音的种子。在城市里的人们更多地会去踏青春游、领着孩子放风筝、植树插柳等。此外,在清明节期,不论城市还是乡村都不会忘记还去做一件事情,就是扫墓。借着扫墓,表达对已故的先人的想念、思念,以至于思念成了清明的重要主题。思念确实是一份深沉美好的情感。在这里,我想以圣经的教导来圣化、深化"思念"这个主题、这份情感。按圣经教导,我们至少当思念故人、思念故土、思念上面的事、思念神的慈爱。

一、思念故人

清明时节有不少的民间风俗活动,其中以打扫已故祖先坟墓最具典型。人们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园,将食物供祭在坟墓前,再将纸钱焚化,燃放鞭炮,为坟头添些新土并在其上压些纸钱、修整坟墓,折柳树枝插在坟上,然后磕头行礼祭拜。这一系列活动表达对故人的思念、

敬重,也让人知道这些坟墓里的人尚有后人,这些后人很孝敬。这些活动之后,就开始大吃大喝了,这些后人把这些坟前的酒食吃掉,或者去酒店聚餐饮酒。

对此种种活动,基督徒有所选择,有所分别。我们提倡文明的扫墓活动,有如献花坟前,立坟前哀思默想,修整坟墓,或在墓园举行清明追思礼拜。但不带酒食果品,不焚纸钱,不点祭香,不放鞭炮,不磕头,不跪拜。基督徒有时会因思念故人的方式与民间传统方式有所不同,被误解为不孝。我们的观点是:不忘祖,不祭祖,生前孝胜过死后孝。

其实,基督徒也有慎终追远的情结,也有对故人的思念之情,只是表达方式、表达内容有所不同而已。我们思念故人的同时,感谢神赏赐先人生命,保守他们的一生,他们的一生在不同程度上彰显了创造他们的神之荣耀。神如何恩赐他们,如何保守他们,如何引导他们,都值得我们追思、怀念。正如圣经所言,"你当追想上古之日,思念历代之年。问你的父亲,他必指示你;问你的长者,他必告诉你。"(申32:7)我们立于故人坟前,存感恩之心,思念他们的生平及嘉言懿行,激励后人奋发、效法。清明节期里,我们思念本家族先人,也不当忘记神家里的先人。圣经说:"从前引导你们、传神之道给你们的人,你们要想念他们、效法他们的信心,留心看他们为人的结局。"(来13:7)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先人流泪撒种,后人欢呼收割。今天我们有福音可听,有教堂可去,教会各项事工有蓬勃的发展态势,离不开教会先辈往昔的辛劳,主必记念,我们也当想念,更当效法他们为主任劳任怨、兢兢业业的侍奉。

二、思念故土

"这些人都是存着信心死的,并没有得着所应许的,却从远处望见,且欢喜迎接,又承认自己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说这样话的人,是表明自己要找一个家乡。他们若想念所离开的家乡,还有可以回去的机会。他们却羡慕一个更美的家乡,就是在天上的。所以神被称为他们的神,并不以为耻。因为他已经给他们预备了一座城。" (来11:13-16)

在《希伯来书》第11章中,列举了很多信心伟人,有亚伯、以诺、挪亚、亚伯拉罕、以撒、雅各、撒拉、约瑟、摩西、喇合、基甸、巴拉、参孙、耶弗他及撒母耳。他们对神有信心,遭遇过诸般患难,信心经过试验,得着神的称赞,因信得了美好的证据,他们是我们当思念的美好的见证人。但他们还有一个仍未得着的应许,就是更美的家乡,真正的故土,这个应许他们思念,我们思念,他们要和我们同得(来11:40),这样才得完全。行文至此,我不禁要祈祷说:"父啊,我感谢你,你的美意本是如此。"

今天我们是在世寄居的客旅,人生寄居几十年,之后我们去哪里?哪里是我们的家园?哪里是我们可以安息的故土?为此我们就当思想。"狐死首丘"、"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何况我们人呢?这地上的家乡是我们当思念的,清明节期里,有些人返回故里侍立坟前,因为故乡有我们的家,有我们的先人。但所有对神有信心存着盼望的人,却能从今世望见,有个更美的家乡,就是在天上的,那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所在,在那里我们才得安息,必享安息。因为我们在这个世界,却不属于这个世界。在这个世界的任何地方,都是异乡,我们都是异客。

当人立于自己先人的坟前,就当思想先人去了哪里。留在坟墓里的只是

化为灰烬的骨头,已然归于尘土。不管我们是否愿意接受,这都是个事实。立于坟前的我们,还当思想有一日我们也要走先人所走的路,这也是个必然,不管我们是否愿意接受。那么当我们和先人一起葬埋在尘土中,我们又会去哪里。有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朝诗人杜牧:《清明》)。让活着的人断魂的不仅仅是先人的离开,更当是我们有一日的离去却不识去路。这样看来,我们为先人哭泣之后,更当为自己哭泣。清明节容易勾起我们悲伤、悲观的情绪,因着死。但不要忘记,清明节也是一个万象更新、万物复苏的日子。看着埋在地里死了的麦子在清明时节拔节长叶,看着光秃秃的老树在春天已经碧绿妆成,再看破茧而出的蛹已经成了漫天飞舞的彩碟,你是否已经看到埋在土地的生命也要复活的那日。人的死亡,因着神的爱,将得着死里复活,死而后生。有人说,死亡和爱就像飞鸟的两个翅膀,将人从地上带到天上。但若出现像印度诗人泰戈尔诗中说的情况,这飞鸟的翅膀上绑上"黄金",飞鸟的美丽增加了,但也因此无法展翅上腾了。所以圣经提醒每个思念故土的人,要"放下各样的重担,脱去容易缠累我们的罪",存心忍耐,仰望耶稣,直奔标杆。我们的标杆,是基督,是基督的国,是我们的故土。因我们是从神那里离开的,是伊甸的"原住民"亚当的后代,我们应当踏上来时的路,归回故土。

三、思念上面的事

"所以,你们若真与基督一同复活,就当求在上面的事;那里有基督坐在神的右边。你们要思念上面的事,不要思念地上的事。因为你们已经死了,你们的生命与基督一同藏在神里面。基督是我们的生命,他显现的时候,

你们也要与他一同显现在荣耀里。"(西3:1-4)

圣经在这里提醒我们,一个有着基督生命的基督徒,当然关注上面的事情,关注基督的事情,以基督为我们追求的目标。这里说"不要思念地上的事",是指不要把全部的心思都放在地上的事情中。因为"思念"一词在原文是现在进行时,表示不断地、经常地将心专注、倾注。换句话说,思念地上的事,就是将心专注在地上,经常以地上的事为念,以地上的事为最重。因为你不断地专注某事,将全部的心思都放在某事上,就表明你以此事为重中之重的事情了。经文在这里只是提醒我们这些仍在世界,但不属这个世界的人,不要看地上的事过于上面的事。日光之下的事有无价值?有价值!但不过是暂时价值。日光之上的事乃是永恒价值。"为永恒价值而牺牲暂时价值的人,绝非愚者。"(戴德生语)

既然这世界不是我们的久留之地,又有谁敢说自己是这个世界的"永久居民"呢?就是说终有一日,我们会身归尘土,灵归"故土",与基督一同复活,并活到永永远远,那么我们就当把仰望基督,求他得国降临的时候记念我们,就是在他显现的日子,我们也能与他一同显现在荣耀里。

慨言之,"上面的事"就是指属神的事,属天的事,关于神的国度的事。我们遵守圣训,思念上面的事,就是要在日光之下,关注日光之上,尽心、尽力、尽意、尽智在神的国度上面,让自己那有限的生命、智慧、财富投入在基督那无限的生命、智慧、丰富中。

历代以来,有很多人就是这样关心神国度的需要,福音宣扬的需要,在这方面有很多美好的见证。举一个例子。在韩国有一个教会,他们的宣教基金大部分是一个姊妹奉献的,这个姊妹奉献了6000万。姊妹的丈夫已

过世,她领着两个孩子搬到只有四个房间的房子里,但原先她们是住在有十几个房间的房子里。过去她一个月要花掉30万来买衣服,现在却很少买衣服了。她这样做,就是为了能奉献出更多的钱来支持传福音的工作。她不仅奉献金钱,还奉献上自己的智慧与恩赐,在教会诗班担任指挥,她原是韩国国家交响乐团的第一小提琴手,现在她全心参与圣乐侍奉,荣耀在上面的神。

谁是智者?什么是大智慧?我想一个立足今生,思念永恒的人就是智者;懂得积财于天,懂得把有限的生命奉献给无限的神,就是大智慧。

四、思念神的慈爱

"神啊,我们在你的殿中,想念你的慈爱。"(诗48:9)

神的慈爱何等长阔高深,非人所能测度。正如诗人所言,"天离地何等的高,他的慈爱向敬畏他的人也是何等的大。"(诗103:11)但那道成肉身、有形有体住在我们中间的耶稣将神的慈爱表明出来,是那么的具体而生动,让人有目即可睹,有耳即可闻,甚至有手即可触。

在清明这样一个思念的节日里,我们睹物思人,更当仰望十架、思念我主。圣经说:"为义人死是少有的,为仁人死或者有敢作的,惟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就为我们死,神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罗5:7-8)我们未必需要侍立在耶稣的坟墓前,因为那是个空坟墓,他不在那里。但我们真有需要在十字架下静默思想,十字架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为何基督要钉死在十字架上,又是为了谁?

通过福音书,我们能看到基督的手脚被铁钉穿透,看到基督的头被荆棘冠冕扎伤,看到他那被兵丁用枪刺伤的肋旁,我们能听到基督在十字架

上为钉他的人向天父求赦免,听到基督那撕心裂肺的呼喊———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他一定知道天父离开他,掩面不看他,定意压伤他,是为了包括我在内的全世界的罪人。他被父神离弃,换得今日我被父神接纳。他在十架钉死,换得他日我在神国永生。何等牺牲的爱,让我怎能不思念?

经上记着说,"这就如罪是从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从罪来的,于是死就临到众人,因为众人都犯了罪。"又记着说,"就如罪作王叫人死;照样,恩典也藉着义作王,叫人因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永生。"(罗5:12,21)

这样看来,先人是为自己的罪死的,主却是为我的罪死的。我生,因着先人;我永生,因着恩主。

思念我主,思念神的慈爱,我黯然泪下,又放声歌唱。

清明时节话生死

来9:27

又是一年一度的清明将至,清明在我国是一个悼念亡人的节气,关于咏叹清明的古诗,当数唐朝的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严冬过去,春天又来。清明时节,杨柳绽芽,桃花绽开,花红草绿,大气洁净,"洁齐清明"。清明清明,正是形象地道出了冬去春来的气候和物象特征。"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为什么"断魂"呢?因为"古墓花影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冬后生命的篷勃生长,使人想起逝去的祖宗亲友。这首唐代诗人杜牧的吟咏清明的小诗,今天读来仍然那么哀

怨,那么亲切。可见古往今来,人性中某些共同的、美好的感情,四海相通,古今相通。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传1:4一代过去,一代又来,地却永远长存。下一代不断成长,上一共不断地死亡,这是生物的规律,自然的规律。人类社会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地延续。在这里我们尽情道出对亲人绻绻的思念,洒下思念的泪水,回忆不再是生活的负担。在这里我们再次体会人世间的爱心与温暖,拼合破碎的心,微笑着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在这里世人感慨世事无常,人生苦短,青春易逝。

在这个时节里,让我们一同来思想生死这一人生的主题,我们为何而生,为谁而生,缘何而死?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人生活着的意义与价值是什么?我们一同靠着神的恩典与肢体交通一个主题《清明时节话生死》。

一、神赐人生命

1、神创造了人:创1:26-27神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像,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并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27神就照着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着他的形像造男造女。

在神所造的万物中,只有人是按着神的形像被创造出来的。什么是神的形像,就是神的仁爱、温柔、性情......人是尊贵的,诗8:5-8你叫他比天使(或作"神")微小一点,并赐他荣耀尊贵为冠冕。6-8你派他管理你手所造的,使万物,就是一切的羊牛、田野的兽、空中的鸟、海里的鱼,凡经行海道的,都服在他的脚下。

来1:14天使岂不都是服役的灵、奉差遣为那将要承受救恩的人效力吗?赛43:7就是凡称为我名下的人,是我为自己的荣耀创造的,是我所作

成、所造作的。"神喜悦人,赋予人管理全地的大权。

2、神赐人生命:创2:7耶和华神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名叫亚当。

生气:就是神赐生命的气息。吹:有温暖、贴近、春风般柔和、如父母把脸贴近婴孩的脸等意思。正因为人有了神的生气,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得着了生命:肉体与灵性的生命。人由灵魂体三部分组成,只有人有寻求神的本能。神也赐给人自由意志,让人可以随意选择。

二、人犯罪失去生命

1、神的命令:创2:16-17耶和华神吩咐他说:"园中各样树上的果子,你可以随意吃,17只是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

从"随意"两字,足见神的厚意;从"不可"两字可见神的爱护,因为人吃的日子必定死。神给人的命令显明神不愿意让人死,而是长远活着。神的命令也不是难守的。可以随意吃的果子,已经足可以满足人肉体生长的正常需求了。

2、人违背命令:创3:耶和华神所造的,惟有蛇比田野一切的活物更狡猾。蛇对女人说:"神岂是真说不许你们吃园中所有树上的果子吗?"2女人对蛇说:"园中树上的果子,我们可以吃;3惟有园当中那棵树上的果子,神曾说:你们不可吃,也不可摸,免得你们死。"4蛇对女人说:"你们不一定死,5因为神知道,你们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你们便如神能知道善恶。"6于是,女人见那棵树的果子好作食物,也悦人的眼目,且是可喜爱的,能使人有智慧,就摘下果子来吃了;又给她丈夫,她丈夫也吃了。

神的命令是关系我们生死的大事,女人却轻忽神的话语。蛇在人心中播下了不知足的种子,故意挑拨人与神之间的关系,而毫无警惕的人在不知不觉中中了魔鬼的诡计,在试探中失败了。体贴了肉体的情欲,眼目的情欲,并今生的骄傲(约一2:15-16),违背了神命令,偷吃了禁果。罪由一人入了整个世界,把人类陷在罪里。

3、人丧失了生命:遵守神的命令得生,违背神的命令就是死,"吃的日子必定死"。罗5:12-14这就如罪是从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从罪来的;于是死就临到众人,因为众人都犯了罪。13没有律法之先,罪已经在世上;但没有律法,罪也不算罪。14然而从亚当到摩西,死就作了王,连那些不与亚当犯一样罪过的,也在他的权下。罗6:23因为罪的工价乃是死;惟有神的恩赐,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乃是永生。这里的"死"包括肉体的死与灵性的死。

A.丧失了灵性生命:创3:7-13他们二人的眼睛就明亮了,才知道自己是赤身露体,便拿无花果树的叶子,为自己编作裙子。8天起了凉风,耶和华神在园中行走。那人和他妻子听见神的声音,就藏在园里的树木中,躲避耶和华神的面。9耶和华神呼唤那人,对他说:"你在哪里?"10他说:"我在园中听见你的声音,我就害怕,因为我赤身露体,我便藏了。"11耶和华说:"谁告诉你赤身露体呢?莫非你吃了我吩咐你不可吃的那树上的果子吗?"12那人说:"你所赐给我、与我同居的女人,她把那树上的果子给我,我就吃了。"13耶和华神对女人说:"你作的是什么事呢?"女人说:"那蛇引诱我,我就吃了。"

人丧失灵性生命的表现:一是知道自己是赤身露体;创2:25当时夫妻

二人赤身露体并不羞耻,而现在他们感到羞耻;二是天起了凉风,在人犯罪之前,天没有凉风;三是人开始躲避神的面;因为人听见神的声音就害怕,表示人与神的关系破坏了;四是失去了夫妻恩爱:互相推诿责任,人与人关系不再和睦。

B.丧失肉体生命:在人看来,在吃禁果的当天亚当的肉体生命并没有死,而是活了930岁(创5:5亚当共活了九百三十岁就死了)。明明主说的是"吃的日子必定死",是不是神的话"失效"了?不是,因为主看一日如千年,千年如一日(彼后3:8)。在亚当的家谱里,没有一个活过千岁的人。最长寿的玛土撒拉也只活了969岁,创5:27玛土撒拉共活了九百六十九岁就死了。

从此人就活在了有生必有死的生命律中,虽然没有一个人想死,但人人还得死,一代又一代的人无一人能幸免。传8:8无人有权力掌管生命,将生命留住,也无人有权力掌管死期。这场争战,无人能免,邪恶也不能救那好行邪恶的人。来9:27按着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后且有审判。自古以来没有一个人能逃脱死的律。

三、神设立救恩

慈爱的天父在向蛇宣布刑罚时说:"我又要叫你和女人彼此为仇;你的后裔和女人的后裔也彼此为仇。女人的后裔要伤你的头,你要伤他的脚跟。"(创3:15)。

创3:15就是人所称为的"原始福音"。因为这是人类堕落,并与神隔绝后,所听到的第一个神救恩的喜讯。原始福音的中心是"女人的后裔要伤你的头"。这个经文中,女人的后裔指的就是耶稣基督,因为人都是男人

的后裔——有肉身的父母。耶稣是由童女圣灵感孕而生,约瑟只是祂的养父。

1、你和女人彼此为仇:传7:27-28传道者说:"看哪,一千男子中,我找到一个正直人;但众女子中,没有找到一个。"女人是软弱的代名词,魔鬼专门攻击人的软弱处。彼前5:8。

2、你的后裔和女人的后裔也彼此为仇:魔鬼的后裔和女人的后裔彼此为仇(女人的后裔也预表神的儿女),也就是说魔鬼要攻击神的儿女。

3、女人的后裔要伤你的头,你要伤他的脚跟:女人的后裔(耶稣基督)要伤你(魔鬼)的头(致命的打击,指的是基督所要完成的救赎工作)——耶稣在十字架上已经击碎了撒旦的头颅。你(魔鬼)要伤他(耶稣基督)的脚跟(只是小的伤害,指的是耶稣基督钉在十字架上的事件)——魔鬼只能伤耶稣的手脚(手脚被钉)耶稣的命是祂自己甘心舍的,且死后三天复活。

伤脚跟不至于死,击碎头颅才是彻底的灭亡。所以,耶稣是得胜的!神的儿女靠着复活的主也是得胜的!

四,耶稣成全救恩

约3:16。圣父设立救恩,需要圣子耶稣来成就救恩。

1、耶稣降生:照着神的时间表,公元元年,耶稣藉着童贞女马利亚降生了。太1:21她将要生一个儿子,你要给他起名叫耶稣,因他要将自己的百姓从罪恶里救出来。加4:4-5及至时候满足,神就差遣他的儿子为女子所生,且生在律法以下,5要把律法以下的人赎出来,叫我们得着儿子的名分。

人犯罪后,成了罪的奴仆,耶稣降生的目的就是要把"自己的百姓从罪

恶里救出来。"约1:17律法本是藉着摩西传的,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稣基督来的。恩典是赦免人的罪,真理让人胜罪。

2、耶稣受死:耶稣在世时,曾三次预言了他的受死与复活。约10:18没有人夺我的命去,是我自己舍的。我有权柄舍了,也有权柄取回来,这是我从我父所受的命令。这节经文让我们看到耶稣的死既不是自然的死(寿终正寝),也不是他杀,而是主主动为我们舍的。

他的受死有两个特质:一是替代性的死,林后5:21神使那无罪的,替我们成为罪,好叫我们在他里面成为神的义。二是复和性的死。罗5:1我们既因信称义,就藉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与神相和。10因为我们作仇敌的时候,且藉着神儿子的死,得与神和好;既已和好,就更要因他的生得救了。

3、耶稣复活;照着耶稣所说的,他死后三天从死里复活了,因为他就是生命,就是复活。约11:25-26耶稣对她说:"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26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死。"

罗1:3-4论到他儿子我主耶稣基督,按肉体说。是从大卫后裔生的;4按圣善的灵说,因从死里复活,以大能显明是神的儿子。

耶稣的复活,给人类带来了复活的盼望。

4、耶稣升天:耶稣复活后40天在地上向门徒显现,后被接回天上。徒1:9说了这话,他们正看的时候,他就被取上升。有一朵云彩把他接去,便看不见他了。许多门徒亲眼目睹了耶稣升天。

5、耶稣再来:圣经中有许多关于耶稣再来的经文,虽然耶稣现在还没有来,但我们相信他一定会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