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学考试00385学前卫生学考试试卷1(答案全面)

自学考试00385学前卫生学考试试卷1(答案全面)

自学考试00385学前卫生学考试试卷1(答案全面)
自学考试00385学前卫生学考试试卷1(答案全面)

A.生长发育的不均衡现象

B.生长发育的连续性现象

C.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现象

D.生长发育的轨迹现象 答案:D 解析:3-80

4.脑重量接近成人,神经纤维基本髓鞘化的年龄是() A.2岁 B.4岁 C.6岁 D.8岁 答案:C

解析:6岁左右神经纤维髓鞘化完成。P66

5.可通过系统脱敏、模拟示范、心理暗示等方法消除或减轻() A.儿童的恐惧反应 B.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C.儿童的暴怒发作 D.儿童的多动症 答案:A 解析:4-115

6.儿童感冒后或擤鼻涕方法不当容易患中耳炎的原因是() A.耳廓血管表浅 B.耵聍腺分泌旺盛

C.咽鼓管粗、短、直,且呈水平位

年级 班级 准考证号 姓名

D.听小骨发育不完善

答案:C

解析:2-53

7.烦躁、多汗、枕秃是学前儿童的()

A.贫血症状

B.佝偻病症状

C.锌缺乏症状

D.维生素A缺乏症状

答案:B

解析:5-141

8.当儿童出现不良行为,采取不理睬、不注意、忽视其行为的问题行为矫正法属于()

A.忽视法

B.消退法

C.惩罚法

D.隔离法

答案:B

解析:4-110

9.幼儿实际运动时间与活动总时间的比值反映的是幼儿()

A.活动强度

B.活动能力

C.活动节奏

D.活动密度

答案:D

解析:8-231 10.对学前儿童需要采取降温处理的体温为()

A.37.5°C

B.38°C

C.38.5°C

D.39°C

答案:D

解析:5-128

11.能引起血管堵塞和硬化的是()

A.低密度脂蛋白高

B.高密度脂蛋白高

C.低密度脂蛋白低

D.胆固都低

答案:A

解析:6-161

12.学前儿童食物中脂肪摄入量少将导致缺乏()

A.维生素A

B.维生素B1

C.维生素C

D.维生素B2

答案:A

解析:6-161

13.具有抗生酮体,预防酸中毒作用的营养素是()

A.蛋白质

B.脂肪

C.碳水化合物

D.水

答案:C

解析:6-162

14.含铁较少的食物是()

A.黑木耳

B.海带

C.奶类

D.动物肝脏

答案:C

解析:6-164

15.麻疹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A.空气飞沫传播

B.饮食传播

C.粪——口途径传播

D.血液传播

答案:A

解析:5-148

16.幼儿园的碗筷、水杯和毛巾一般用()

A.机械消毒

B.热力消毒

C.光照消毒

D.消毒液消毒答案:B

解析:8-239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

17.20世纪90年代,WHO在原健康概念的基础上又加入了()指标。

答案:道德健康

解析:1-28

18.学前儿童()及食物构成特点决定了其容易发生便秘。

答案:肠道结控

解析:2-61

19.生长发育评价内容主要包括生长发育水平、生长发育速度及()之间的关系。答案:各项生长发育指标

解析:3-92

20.采取()进行预防性治疗,可有效减少幼儿龋齿的发生。

答案:窝沟封闭

解析:3-88

21.当幼儿不良行为出现后,惩罚越()效果越好。

答案:及时

解析:4-111

22.学前儿童如果长时期处于()状态,则会导致身心疾病的发生,甚至危及健康。答案:消极情绪

解析:4-99

23.维生素A参与人体暗视觉的形成,促进骨骼和()的生长。

答案:上皮细胞

解析:5-142

24,位于学前儿童膳食金字塔底层,所占比例最大的是()食物。

答案:谷类

解析:6-177

25.常规的建立有利于维护正常的保教秩序,同时引导幼儿逐步学会()。答案:自我管理

解析:8 223

26.早期疲劳表现为大脑皮质各区域出现()。

答案:兴奋泛化

解析:8-229

三、判断改错题(每小题2分)

27.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是建立在生理和心理健康基础之上的。

答案:√

解析:1-29

28.儿童年龄越小,心率越快。

答案:√

解析:2 55

29.学前儿童身高、体重属于生长发育常用的生理指棕。

答案:×

解析:学前儿童身高、体重属于生长发育常用的形态指标。3-90

30.人的饮食习惯约在生理成熟时形成。

答案:×

解析:人的饮食习惯约在2岁时形成。6-178

31.学前儿童患手足口病,是由多神病原体引起的。

答案:×

解析:学前儿童患手足口病,是由手足口病毒引起的。5-150

四、简答题(每小题4分)

32.简述学前儿童身心健康的主要指标。

答案:衡量学前儿童身体健康的主要指标是生长发育、生理机能;衡量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指标通常有:智力、交往能力、情绪、行为和性格特征。

解析:1-30/31

33.简述婴幼儿眼的特点。

答案:婴幼儿眼球前后径较短,物像不能聚焦在视网膜,多为生理性远视;但因眼睛晶状体弾性大,眼睛调节能力强,故婴幼儿仍能看清楚近物。

解析:2-70/71

34.简述婴儿的动作发育。

答案:(1)刚出生时婴儿不能翻身,不会抬头,仅能蹬腿、挥胳膊,活动能力非常有限;(2)经过1年的发展,婴儿的动作技能会有突飞猛进的变化;(3)婴儿的动作发育基本遵循从整体动作到分化动作发展;(4)婴儿期动作发有达到了能随意自主控制身体,获得了自我进食和独立行走这两个重要的动作发展里程碑。

解析:3-83

35.简述我国免费为儿童接种第一类疫苗的名称。

答案: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白破疫苗、甲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

麻腮风疫苗等,重点地区进行出血热疫苗、炭疽疫苗和钩体疫苗应急接种。

解析:5-147

36.简述如何培养幼儿就餐礼仪。

答案:(1)就餐时全家人到齐后开始进餐;(2)坐在餐桌前安静进餐,不到处走动和嬉闹;(3)不在餐盘中对饭菜东挑西拣;(4)吃多少取多少,不浪费粮食。 解析:6-180

五、问答题(每小题6分)

37.健康生态模式图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答案:(1)学前儿童健康受多因素影响。在分析讨论影响学前儿童健康的因素时,一定要全面综合地考虑。(2)各种影响因素是呈动态变化的。在促进学前儿童健康时,应实施积极干预,增加学前儿童生活中的有利因素,减少不利因素。(3)学前儿童健康状态呈动态变化。

解析:1-34

38.3~6岁学龄前期幼儿有哪些生长发育特点?

答案:(1)学龄前儿童的身体发育:平均每年身高增长5厘米,体重增加2公斤。因体重增长速度落后于身高增长速度,儿童出现“抽条”现象。开始换牙。

(2)学龄前儿童的大脑发育:学龄前儿童大脑结构发育逐渐趋于成熟,在功能方面表现为抑制能力增强。 (3)学龄的儿童的动作发育:动作的灵活性、协调性和准确性方面有了长足进步,平衡能力增强,精细动作发展明显。

(4)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随着交往面的扩大,尤其是同伴交往的增多,加之各种游戏和学习活动,学前儿童的社会交往技能、自我认知能力有明显进步。

(5)学龄前儿童的免疫:幼儿的免疫系统快速发展,6岁时免疫水平已达到成人水平。 解析:3-88

39.小峰吃饭时不小心被鱼刺卡住,妈妈赶快给他喝醋、大口吞咽馒头,该处理方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案:妈妈的处理方法不正确。正确的处理方法是让小峰张开嘴,如能看见异物,可用镊子夹出,看不见异物可刺激小峰咽部呕吐,促使异物排出。强行吞咽可能导致食道和食道附近血管刺破,引发大出血危及生命。

醋必须长时间浸泡才能软化鱼刺,大口喝醋可将卡在咽部的鱼刺冲到食道,其危险性与大口吞咽馒头是相同的。

解析:7-215

六、论述题(每小题8分)

40.试述学前儿童腹痛的常见原因。

答案:(1)脐周疼痛多见于肠蛔虫症、急性肠炎、肠痉挛、食物过敏等病;

(2)右下腹疼痛,并有明确的压痛点,一般多为急性阑尾炎; (3)下腹部疼箱多为憋尿、便秘、痢疾等原因;

(4)上腹部突然出现剧烈疼痛,并伴有面色苍白、出汗等症状应考虑胆道蛔虫,尽快送医院诊治。 解析:5-127

41.试述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

答案:(1)智力正常。儿童在感知、记忆、思维、想象、语言等方面的发展符合其年龄特征,能胜任符合其年龄特征的各种游戏和学习活动。

(2)较好的适应能力。儿童能较好地适应气候、环境和人际关系的变化,较快融入新环境。 (3)情绪安定愉快。情绪比较稳定,不乱发脾气,经常保持愉快及对事物的兴趣。

(4)行为统一协调。行为符合其年龄发展水平,无品行障碍和问题行为,表现为活泼、好动、好问、好奇等。

(5)性格良好。表现为乐观、自信、热情、勇敢、善良,能正确地认识和了解自己。 解析:4-103

七、*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0分)

42.案例:某一幼儿园的早餐食谱如题42表所示。经计算,其周一、周二早餐热量占全天总热量的18%,周三至周五早餐热量占全天总热量的25%。

题42表

学前卫生学试卷及答案

2014级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班 第二学期《幼儿卫生保健》试卷(B) 任课老师: 座号学号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每个空格1分,共25分) 1.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价方法有:、、 2.幼儿常见的心理问题有:、、、、等问题。 3.人体的四大组织是、、和神经组织。 4.呼吸系统由和两部分组成。 5.牙齿的主要功能是 6.传染病流行环节是、、。 7. 糖类主要来源于食物中的和。 8.消化系统由和组成。其中消化管包括、、食管、、、和肛门。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适量的接受阳光的照射,可使身体产生维生素C,以预防佝偻病() 2.人体内最大的内分泌腺是脑垂体() 3.幼儿心脏血液排出量少,所以幼儿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比成人少() 4.营养是大脑发育的物质基础,充足的营养能促进脑的发育() 5.应为幼儿选择头小,刷毛较软,较稀的儿童牙刷() 6.幼儿高级神经活动的特点是抑制强于兴奋,好动不好静()

7.幼儿看书、画画时,柔和的光线应来自幼儿的左上方() 8.交感神经可使心跳减慢,副交感神经则使心跳加强() 9.唱歌、欣赏音乐可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10.幼儿骨骼比较柔软,软骨多()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9分) 1.条件反射 2.生长 3.肺活量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 1.幼儿运动系统的卫生保健措施有哪些 2.请简述幼儿泌尿系统的特点 3.请简述生活作息制度的意义 4.发生意外事故的急救原则是什么 五、论述题(12分) 请结合实际谈谈如何维护幼儿心理健康 六、材料分析题(12分) 李南是中班的小朋友,平时好动,经常上课捣乱,他的班主任老师对他父母说李南患有儿童多动症,你认为他的班主任老师的做法对吗为什么应如何做 教学点2014级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班 第二学期《幼儿卫生与保健》试卷(B)答案 任课老师: 一、填空题(每个空格1分,共25分)

《学前卫生学》试卷及答案

《学前卫生学》试卷③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1. 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幼儿的动作就逐渐迅速准确,其原因是() A. 神经纤维的突起逐渐形成 B. 神经纤维的分枝逐渐形成 C. 神经纤维的髓鞘逐渐形成 D. 神经纤维的接触逐渐形成 2. 下列关于脑细胞能量来源的说法, 正确的是() A. 脑细胞能利用的能量来源是 蛋白质 B. 脑细胞能利用的能量来源是脂肪 C. 脑细胞能利用的能量来源是 葡萄糖 D. 脑细胞能利用的能量来源是 麦芽糖 3. 生长发育包括() A. 体格发育和脑发育 C. 肌肉发育和脑发育 D. 骨骼肌肉发育和精神发育 4. 语言教育形象化的作用是() A. 能够刺激右脑机能发展 B. 能够达到活化左脑的目的 C. 能够协调左右脑的作用 D. 能够有助理解和记忆 5. 婴幼儿发育最快的系统为() A. 运动系统 B. 神经系统 C. 消化系统 D. 呼吸系统 6. 在婴幼儿和童年阶段几乎没有什么发展的系统为() A. 内分泌系统 B. 泌尿系统 C. 运动系统 D. 生殖系统 7. 下列关于反映小儿近期生长发育状况

指标说法,正确是() A. 身长是反映小儿近期生长状况最 为灵敏的指标 B. 胸围是反映小儿近期生长状况最 B. 身体发育和心理发育为灵敏的指标

C . 肺活量是反映小儿近期生长状况D.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最为灵敏的指标 11 .不能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的方法D . 体重是反映小儿近期生长状况最是() 为灵敏的指标A.利用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将谷类与8.季节对生长发育有一定的影响,一般豆类混食 身高增长较快和体重增长较快的季节分B.将豆类适当地加工、烹饪,提高别是()其消化吸收率 A .春季、冬季 C.在食品中补充某些缺乏或特别需 B . 冬季、夏季要的营养素 C . 春季、秋季D.赖氨酸对人体非常必要,在每餐D . 秋季、冬季饭菜中都要添加赖氨酸 9.下列关于儿童热能消耗的描述,正确12.下列食物中,含碳水化合物较少的的是()是() A . 儿童的热能消耗与其生长发育的A.蔬菜 速度无关 B.根茎类 B . 基础代谢所消耗的热能占儿童热C.蜂蜜 能消耗的绝大部分 D.谷类 C . 儿童和成人由于活动所需的热能 13 .膳食纤维的作用主要是()是一样的A.吃的越多,长的越胖 D .摄取食物不需要热能供给 B.纤维素可以吸收和保留水分,并 10 .儿童的热能消耗主要用于()刺激肠蠕动 A .基础代谢 C.使血浆胆固醇的含量升高 B . 生长发育D.膳食纤维有利于钙、锌等矿物质C . 活动的吸收

2013年学前卫生学期末考试试卷

2013年学前卫生学期末考试试卷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1.从出生到生后28天,为()。 2.新生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为()次左右。 3.“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句话包含了()的内涵。 4.人类的染色体中有22对常染色体,1对(),男女有别,女性为XX,男性为XY。 5.运动系统有骨、()、和骨骼肌但部分组成。 6.幼儿患佝偻病是因为缺乏维生素()。 7.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包括()、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8.人体的必须氨基酸有()种,婴儿要比成人多一种组氨酸。 9.幼儿可以利用自然因素进行锻炼:日光浴、()。 10.()是由于颅内压力增高引起的,没有感到恶心即喷吐出来。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每题1分,共20分) 1.儿童体格发育最重要及最常用的形态指标是()。 A.手长、足长 B.上下肢长度 C.身高和体重 D.头围和胸围 2.具有低烧、多汗、夜惊、磨牙症状表现的儿童可能患了()。

A.蛔虫病 B.蛲虫病 C.钩虫病 D.绦虫病 3.下列幼儿常见疾病中,属于“小儿四病”的是()。 A.急性咽炎 B.婴儿肺炎 C.麻疹 D.肥胖症 4.儿童梦魇现象属于()。 A.睡眠障碍 B.情绪障碍 C.品行障碍 D.心理机能发育迟缓 5.一般而言,幼儿每日应有小事()小时的户外活动。 A.1—2 B.2—3 C.3—4 D.4—5 6.在细胞里发现了(),是能传送遗传信息的物质。 A. 染色体 B.蛋白质 C.DNA D.基因 7.若父母一方是患者(aa),另一方为携带者(Aa),其后代的发病率为百分之()。 A.100 B.50 C25 D.20 8.一般认为,妇女的最佳生育年龄是()。 A.20—22岁 B.22—26岁 C.24—27岁 D.24—28岁 9.小动作多,易冲动,注意力有明显的缺陷是()的主要表现。 A.梦魇 B.暴怒 C.儿童恐惧症 D.多动症 10.夜盲症是由于儿童体内缺少()。 A.维生素A B.维生素B1 C.维生素C D.维生素B2 11.儿童对水的需要量相对比成人多。年龄越小,所占的比重越大。新生儿体内水分约占体重的(),婴儿为70%,幼儿为65%,成

学前卫生学试题和答案 (2)

学前卫生学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1.新生儿出现水肿现象往往发生在出生后(b ) 天~5天天天 2.婴幼儿呼吸方式的特点是(b ) A.以胸式呼吸为主 B.以腹式呼吸为主 C.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两种方式并重 D.既不属于胸式呼吸也不属于腹式呼吸 3.儿童在出生后某一时期胸围会赶上头围,该现象发生的时间段是(b ) 个月左右岁左右岁半左右岁左右 4.儿童体格发育最重要及最常用的形态指标是(c ) A.手长、足长 B.上下肢长度 C.身高和体重 D.头围和胸围 5.具有抗生酮作用的营养素是(c ) A.蛋白质 B.脂类 C.碳水化合物 D.水 6.不属于引起食物中毒原因的是(d ) A.食品被污染 B.动植物组织本身含有有毒物质 C.有毒化学物质被加入食品之中 D.食用致敏食物 7.不属于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症状表现的是(d) A.面色苍黄 B.肝、脾、淋巴结肿大 C.表情呆滞、嗜睡 D.恶心 8.“常规遮盖法”被公认为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有效方法,主要用来治疗(c ) A.远视 B.近视 C.弱视 D.散光 9.丙种球蛋白是(b) A.自动免疫制剂 B.被动免疫制剂 C.非特异性免疫制剂 D.自然自动免疫制剂 10.具有低烧、多汗、夜惊、磨牙症状表现的儿童可能患了(a ) A.蛔虫病 B.蛲虫病 C.钩虫病 D.鞭虫病 11.给儿童测体温前要让体温计的水银线处于(c ) ℃以下℃以下℃以下℃以下 12.儿童梦魇现象属于(a ) A.睡眠障碍 B.情绪障碍 C.品行障碍 D.心理机能发育迟缓 13.家长或教师矫治儿童焦虑症、恐怖症时可采用的方法是(a) A.系统脱敏法 B.阳性强化法 C.负强化法 D.消退法 14.儿童膳食中所供热能占总热量25%的餐点是(a ) A.早餐 B.午餐 C.午点 D.晚餐 15.一般情况下,骨折现场急救处理的第一步是(a ) A.固定 B.冷敷 C.止血 D.把伤者移到担架上 16.给婴幼儿测量体温的合适情境是(d ) A.哭闹 B.饭后 C.运动后 D.安静后 1.新生儿的头围平均为(b ) 厘米厘米厘米厘米 17.用腋下表给婴幼儿测体温,表示发烧的度数是(d ) ℃℃℃℃ 18.符合婴幼儿心率特点的是(a ) A.年龄越小,心率越快 B.年龄越小,心率越慢 C.时常忽快、忽慢 D.时常停止

自考学前卫生学试卷及答案

自考学前卫生学试卷及答案

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学前卫生学试卷 (课程代码00385) 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 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具有连接、支持、营养和保护等多种功能的是 A.上皮组织 B. 结缔组织 C.肌肉组织 D.神经组织

2.骨髓腔中红骨髓开始逐渐变为脂肪组织,失去造血功能的年龄一般为 A.2~3岁 B.3~5岁 C.5~7岁D.7~9岁 3.学前儿童骨骼弹性大,易变形的主要原因是 A.骨骼中有机物含量多 B.骨骼中元机盐含量多 C.骨骼中含水量多 D.骨骼中含维生素D多 4.小儿前囟门闭合年龄一般为出生后 A.6~8周 B. 2~4个月 C.1岁前D.1~1.5岁 5.鼻咽部感染容易引发小儿中耳炎的原因是 A.咽鼓管粗、短、壹 B.咽鼓管细、短、直 C.咽鼓管粗、长、斜 D.咽鼓管细、长、斜 6.小儿因神经调节和反应能力差,进食时说话容易发生食物进入气管的情况,主要原因是 A.甲状软骨没有及时关闭 B.会厌软骨没有及时关闭 C.勺状软骨没有及时关闭 D.环状软骨没

有及时关闭 7.成人呼吸频率约为16~20次/分,学前儿童为 A.15~18次/分 B.18~20次/分C.20~25次/分 D.超过30次/分 8.血细胞中具有吞噬外来微生物作用的是 A. 红细胞 B.白血球 C.血小板D.血红蛋白 9.乳牙容易龋齿的主要原因是 A.牙髓腔表浅,乳牙尚未发育好 B.乳牙细小、单薄 C.乳牙中含钙不足 D. 牙釉质薄,牙质密度低 10.小儿容易发生肠套叠和脱舡的原因是 A.小肠相对较长 B.小肠吸收能力弱C.小肠的固定性差 D.小肠蠕动较慢11.与人体生长激素分泌有关的是 A.睡眠深度 B.活动量 C.营养状况D.新鲜空气 12.儿童脑重量几乎达到成人水平的年龄为 A.3岁 B.4岁 C.5岁 D.6岁13.幼儿学习活动时,注意力不能集中、记忆力

(完整版)学前卫生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学前卫生学练习 A.远视 B.近视 C.弱视 D.散光 9. 丙种球蛋白是(b ) A.自动免疫制剂 B.被动免疫制剂 C.非特异性免疫制剂 D.自然自动免疫制剂 10. 具有低烧、多汗、夜惊、磨牙症状表现的儿童可能患了( a ) A.蛔虫病B.晓虫病C 钩虫病D.鞭虫病 11. 给儿童测体温前要让体温计的水银线处于( c ) A.37C 以下 B.36C 以下 C.35C 以下 D.34C 以下 12. 儿童梦魇现象属于(a ) A.睡眠障碍B 情绪障碍C.品行障碍D.心理机能发育迟缓 13. 家长或教师矫治儿童焦虑症、恐怖症时可采用的方法是( a ) A.系统脱敏法 B.阳性强化法 C 负强化法D.消退法 14. 儿童膳食中所供热能占总热量 25%的餐点是(a ) A.早餐 B.午餐 C.午点 D.晚餐 15. 一般情况下,骨折现场急救处理的第一步是( a ) A.固定B.冷敷C.止血D.把伤者移到担架上 16. 给婴幼儿测量体温的合适情境是(d ) A.哭闹B.饭后C.运动后D.安静后 1. 新生儿的头围平均为(b ) A.30厘米 B.34厘米 C.38厘米 D.42厘米 17. 用腋下表给婴幼儿测体温,表示发烧的度数是( d ) A.35C B.36C C.37C D.38C 18. 符合婴幼儿心率特点的是(a )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6小题, 1?新生儿出现水肿现象往往发生在出生后 A.1 天 B.3~5 天 C.10 天 2?婴幼儿呼吸方式的特点是(b ) A.以胸式呼吸为主 C.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两种方式并重 3?儿童在出生后某一时期胸围会赶上头 围, 每小题1分,共16分) ( b ) D.30 天 B.以腹式呼吸为主 D.既不属于胸式呼吸也不属于腹式呼吸 该现象发生的时间段是( b ) C.1岁半左右 c ) D.2岁左右 4. 儿童体格发育最重要及最常用的形态指标是( A.手长、足长 B.上下肢长度 C 身高和体重 5. 具有抗生酮作用的营养素是( A.蛋白质 B.脂类 6. 不属于引起食物中毒原因的是 A.食品被污染 D.头围和胸围 7. 不属于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症状表现的是 ( A.面色苍黄 c ) C 碳水化合物 d ) B.动植物组织本身含有有毒物质 D.食用致敏食物 d ) D.水 B ?肝、脾、淋巴结肿大 C ?表情呆滞、嗜睡 种简便易行的有效方法,主要用来治疗( D.恶心 c )

学前卫生学试卷及答案

C.肺活量是反映小儿近期生长状况最为灵敏的指标《学前卫生学》试卷③ D.体重是反映小儿近期生长状况最为灵敏的指标 8.季节对生长发育有一定的影响,一般身高增长较快和体重增长较快的季节分别是()A.春季、冬季1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分,共16分) B.冬季、夏季.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幼儿的动作就逐渐迅速准确,其原因是()1A.神经纤维的突起逐渐形成C.春季、秋季 D.秋季、冬季B.神经纤维的分枝逐渐形成9.神经纤维的髓鞘逐渐形成.下列关于儿童热能消耗的描述,正确的是()CA.儿童的热能消耗与其生长发育的速度无关D.神经纤维的接触逐渐形成 B.基)础代谢所消耗的热能占儿童热能消耗的绝大部分2.下列关于脑细胞能量来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C.A.脑细胞能利用的能量来源是蛋白质儿童和成人由于活动所需的热能是一样的 D细胞能利用的能量来源是脂肪.摄取食物不需要热能供给.B脑10脑C.细胞能利用的能量来源是葡萄糖.儿童的热能消耗主要用于() A.基础代谢D.脑细胞能利用的能量来源是麦芽糖 B.生长发育3.生长发育包括()CA.活动.体格发育和脑发育 D.体发育和心理发育B.身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11.不能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的方法是()C.肌肉发育和脑发育 A 骨骼肌肉发育和精神发育.利用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将谷类与豆类混食D. B.)将豆类适当地加工、烹饪,提高其消化吸收率4.语言教育形象化的作用是(CA.能够刺激右脑机能发展.在食品中补充某些缺乏或特别需要的营养素 D能.B够达到活化左脑的目的.赖氨酸对人体非常必要,在每餐饭菜中都要添加赖氨酸12.下列食物中,含碳水化合物较少的是(能.C够协调左右脑的作用) A.能够有助理解和记忆D.蔬菜 B.5.婴幼儿发育最快的系统为()根茎类 C.运动系统.A蜂蜜 D经系统B.神.谷类 13.膳食纤维的作用主要是()化系统C.消A.吃的越多,长的越胖D.呼吸系统B.).在婴幼儿和童年阶段几乎没有什么发展的系统为(6 纤维素可以吸收和保留水分,并刺激肠蠕动 血浆胆固醇的含量升高.使C内分泌系统.A 膳食纤维有利于钙、锌等矿物质的吸收尿系统.B泌.D 运C.)、儿童最容易缺乏的微量元素有(14 动系统 生殖系统.D钙和铜A.).B.下列关于反映小儿近期生长发育状况指标说法,正确是(7碘和镁 铁.C 身长是反映小儿近期生长状况最为灵敏的指标.A和锌硒和钠.D 围是反映小儿近期生长状况最为灵敏的指标胸.B. 15.下列关于铁的描述,错误的是()41.简述引起食物中毒的一些常见原因。 五、问答题(本大题共3大题,每小题6分,共18分)A.铁是组成血红蛋白的原料,参与体内氧的运输和利用42.B.维生素C可以促进铁的吸收和利用给儿童安排合理的生活日程有何意义。 43.合适的课桌对维护幼儿脊柱正常发育有什么意义?C.植物性食物中的铁比动物性食物中的

最新学前卫生学试卷及答案

精品文档 2014级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班 第二学期《幼儿卫生保健》试卷(B) 任课老师: 座号学号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每个空格1分,共25分) 1.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价方法有:、、 2.幼儿常见的心理问题有:、、、、 等问题。 3.人体的四大组织是、、和神经组织。 4.呼吸系统由和两部分组成。 5.牙齿的主要功能是 6.传染病流行环节是、、。 7. 糖类主要来源于食物中的和。 8.消化系统由和组成。其中消化管包 括、、食 管、、、和 肛门。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适量的接受阳光的照射,可使身体产生维生素C,以预防佝偻病() 2.人体内最大的内分泌腺是脑垂体() 3.幼儿心脏血液排出量少,所以幼儿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比成人少() 4.营养是大脑发育的物质基础,充足的营养能促进脑的发育() 5.应为幼儿选择头小,刷毛较软,较稀的儿童牙刷() 6.幼儿高级神经活动的特点是抑制强于兴奋,好动不好静()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7.幼儿看书、画画时,柔和的光线应来自幼儿的左上方() 8.交感神经可使心跳减慢,副交感神经则使心跳加强() 9.唱歌、欣赏音乐可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10.幼儿骨骼比较柔软,软骨多()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9分) 1.条件反射

2.生长 3.肺活量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幼儿运动系统的卫生保健措施有哪些? 2.请简述幼儿泌尿系统的特点 3.请简述生活作息制度的意义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4.发生意外事故的急救原则是什么? 五、论述题(12分) 请结合实际谈谈如何维护幼儿心理健康?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六、材料分析题(12分) 李南是中班的小朋友,平时好动,经常上课捣乱,他的班主任老师对他父母说李南患有儿童多动症,你认为他的班主任老师的做法对吗?为什么?应如何做?

(完整版)2018年10月自考00385学前卫生学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学前卫生学试卷 (课程代码00385) 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具有连接、支持、营养和保护等多种功能的是 A.上皮组织 B. 结缔组织 C.肌肉组织 D.神经组织 2.骨髓腔中红骨髓开始逐渐变为脂肪组织,失去造血功能的年龄一般为 A.2~3岁 B.3~5岁 C.5~7岁 D.7~9岁 3.学前儿童骨骼弹性大,易变形的主要原因是 A.骨骼中有机物含量多 B.骨骼中元机盐含量多 C.骨骼中含水量多 D.骨骼中含维生素D多 4.小儿前囟门闭合年龄一般为出生后 A.6~8周 B. 2~4个月 C.1岁前 D.1~1.5岁 5.鼻咽部感染容易引发小儿中耳炎的原因是 A.咽鼓管粗、短、壹 B.咽鼓管细、短、直 C.咽鼓管粗、长、斜 D.咽鼓管细、长、斜 6.小儿因神经调节和反应能力差,进食时说话容易发生食物进入气管的情况,主要原因是 A.甲状软骨没有及时关闭 B.会厌软骨没有及时关闭 C.勺状软骨没有及时关闭 D.环状软骨没有及时关闭 7.成人呼吸频率约为16~20次/分,学前儿童为 A.15~18次/分 B.18~20次/分 C.20~25次/分 D.超过30次/分8.血细胞中具有吞噬外来微生物作用的是 A. 红细胞 B.白血球 C.血小板 D.血红蛋白 9.乳牙容易龋齿的主要原因是 A.牙髓腔表浅,乳牙尚未发育好 B.乳牙细小、单薄 C.乳牙中含钙不足 D. 牙釉质薄,牙质密度低 10.小儿容易发生肠套叠和脱舡的原因是 A.小肠相对较长 B.小肠吸收能力弱 C.小肠的固定性差 D.小肠蠕动较慢

学前卫生学试题和标准答案(00002)

学前卫生学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1.新生儿出现水肿现象往往发生在出生后(b) A.1天B.3~5天 C.10天 D.30天 2.婴幼儿呼吸方式的特点是(b) A.以胸式呼吸为主 B.以腹式呼吸为主 C.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两种方式并重 D.既不属于胸式呼吸也不属于腹式呼吸 3.儿童在出生后某一时期胸围会赶上头围,该现象发生的时间段是(b) A.6个月左右B.1岁左右C.1岁半左右 D.2岁左右 4.儿童体格发育最重要及最常用的形态指标是(c) A.手长、足长 B.上下肢长度 C.身高和体重 D.头围和胸围 5.具有抗生酮作用的营养素是(c) A.蛋白质B.脂类 C.碳水化合物D.水 6.不属于引起食物中毒原因的是(d) A.食品被污染 B.动植物组织本身含有有毒物质 C.有毒化学物质被加入食品之中D.食用致敏食物 7.不属于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症状表现的是(d) A.面色苍黄B.肝、脾、淋巴结肿大 C.表情呆滞、嗜睡 D.恶心8.“常规遮盖法”被公认为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有效方法,主要用来治疗(c) A.远视B.近视C.弱视D.散光 9.丙种球蛋白是(b) A.自动免疫制剂 B.被动免疫制剂 C.非特异性免疫制剂 D.自然自动免疫制剂 10.具有低烧、多汗、夜惊、磨牙症状表现的儿童可能患了(a ) A.蛔虫病B.蛲虫病C.钩虫病D.鞭虫病 11.给儿童测体温前要让体温计的水银线处于(c ) A.37℃以下B.36℃以下C.35℃以下 D.34℃以下 12.儿童梦魇现象属于(a) A.睡眠障碍B.情绪障碍C.品行障碍D.心理机能发育迟缓 13.家长或教师矫治儿童焦虑症、恐怖症时可采用的方法是( a) A.系统脱敏法B.阳性强化法C.负强化法D.消退法 14.儿童膳食中所供热能占总热量25%的餐点是(a) A.早餐B.午餐 C.午点 D.晚餐 15.一般情况下,骨折现场急救处理的第一步是(a ) A.固定 B.冷敷 C.止血D.把伤者移到担架上 16.给婴幼儿测量体温的合适情境是(d) A.哭闹B.饭后C.运动后D.安静后 1.新生儿的头围平均为(b) A.30厘米 B.34厘米C.38厘米D.42厘米 17.用腋下表给婴幼儿测体温,表示发烧的度数是(d ) A.35℃B.36℃C.37℃D.38℃ 18.符合婴幼儿心率特点的是(a)

幼儿学前卫生学试题及答案

幼儿学前卫生学试题及答案[大] [中] [小]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6分) 1.对出生头4—6个月的孩子,最好的食物和饮料是() A.牛奶 B.羊奶 C.鲜果汁 D.母乳 2.乳牙共20颗,于()出齐。 A.1岁半左右 B.2岁左右 C.2岁半左右 D.3岁左右 3.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到皮肤上可生成() A.维生素A B.维生素B1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4.动静交替,劳逸结合,这符合大脑皮层的()原则。 A.优势兴奋 B.镶嵌式活动 C.建立动力定型 D.保护性抑制 5.乳母饮食中除主食和多样化的副食外,还应多吃些粗食,使乳汁中有足量的()A.维生素A B.维生素B1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6.构成甲状腺素的主要原料是() A.铁 B.锌 C.碘 D.钙 7.在六种营养素中,可以产热的营养素有()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8.维生素C又名() A.硫胺素 B.胡萝卜素 C.抗坏血酸 D.叶酸 9.增进抗龋齿能力的最主要微量元素是()

A.钙 B.氟 C.磷 D.维生素D 10.假如小儿未见流鼻血,大便呈柏油样,则表明发生了(),应立即就诊。 A.肛门裂 B.细菌性痢疾 C.肠套叠 D.消化道出血 11.当两眼向前视时,两眼的黑眼珠位置不匀称,即称为() A.斜视 B.弱视 C.近视 D.斜视性弱视 12.计划免疫属于() A.自然自动免疫 B.自然被动免疫 C.人工自动免疫 D.人工被动免疫 13.()是由空气传播而引起的传染病。 A.流行性乙型脑炎 B.细菌性痢疾 C.甲型肝炎 D.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4.孤独、退缩、对亲人没有依恋之情,不能领会表情的含义,也不会表示自己的要求和情感,这是婴儿孤独症的()障碍。 A.行为 B.语言 C.社会交往 D.情绪 15.肥胖症属于() A.心身疾病 B.营养性疾病 C.消化道疾病 D.遗传性疾病 16.在冷水浴中刺激较温和、方法简便的锻炼方法是() A.冷水擦身 B.冷水盥洗 C.冷水冲淋 D.冷水洗手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新生儿期保健重要的是帮助小生命度过“营养关”、“温度关”和“________关”。 2.婴幼儿眼球前后距离较短,物体成像于视网膜后面,称________。 3.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给家长用的一种简便易行、可观察孩子体格发育是否正常的保健

学前卫生学试题及答案

《学前卫生学》试卷(A卷) 班级:姓名: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6分) 1.对出生头4—6个月的孩子,最好的食物和饮料是( ) A.牛奶 B.羊奶 C.鲜果汁 D.母乳 2.乳牙共20颗,于( )出齐。 岁半左右岁左右 岁半左右岁左右 3.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到皮肤上可生成( ) A.维生素A B.维生素B1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4.动静交替,劳逸结合,这符合大脑皮层的( )原则。 A.优势兴奋 B.镶嵌式活动 C.建立动力定型 D.保护性抑制 5.乳母饮食中除主食和多样化的副食外,还应多吃些粗食,使乳汁中有足量的( ) A.维生素A B.维生素B1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6.构成甲状腺素的主要原料是( ) A.铁 B.锌 C.碘 D.钙 7.在六种营养素中,可以产热的营养素有( ) 种种 种种 8.维生素C又名( ) A.硫胺素 B.胡萝卜素 C.抗坏血酸 D.叶酸 9.增进抗龋齿能力的最主要微量元素是( )

A.钙 B.氟 C.磷 D.维生素D 10.假如小儿未见流鼻血,大便呈柏油样,则表明发生了( ),应立即就诊。 A.肛门裂 B.细菌性痢疾 C.肠套叠 D.消化道出血 11.当两眼向前视时,两眼的黑眼珠位置不匀称,即称为( ) A.斜视 B.弱视 C.近视 D.斜视性弱视 12.计划免疫属于( ) A.自然自动免疫 B.自然被动免疫 C.人工自动免疫 D.人工被动免疫 13.( )是由空气传播而引起的传染病。 A.流行性乙型脑炎 B.细菌性痢疾 C.甲型肝炎 D.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4.孤独、退缩、对亲人没有依恋之情,不能领会表情的含义,也不会表示自己的要求和情感, 这是婴儿孤独症的( )障碍。 A.行为 B.语言 C.社会交往 D.情绪 15.肥胖症属于( ) A.心身疾病 B.营养性疾病 C.消化道疾病 D.遗传性疾病 16.在冷水浴中刺激较温和、方法简便的锻炼方法是( ) A.冷水擦身 B.冷水盥洗 C.冷水冲淋 D.冷水洗手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新生儿期保健重要的是帮助小生命度过“营养关”、“温度关”和“_____ ___关”。 2.婴幼儿眼球前后距离较短,物体成像于视网膜后面,称_______________。 3.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给家长用的一种简便易行、可观察孩子体格发育是否正常的保健用图是 _______________。 4.铁大部分存在于血液中,是组成血红蛋白的原料,并参与体内________的运输和利用。

幼儿学前卫生学试题及答案

幼儿学前卫生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6分)1.对出生头4—6个月的孩子,最好的食物和饮料是(D) A.牛奶B.羊奶C.鲜果汁D.母乳 2.乳牙共20颗,于(C)出齐。 A.1岁半左右B.2岁左右C.2岁半左右D.3岁左右 3.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到皮肤上可生成(D) A.维生素A B.维生素B1C.维生素C D.维生素D 4.动静交替,劳逸结合,这符合大脑皮层的(B)原则。 A.优势兴奋B.镶嵌式活动C.建立动力定型D.保护性抑制5.乳母饮食中除主食和多样化的副食外,还应多吃些粗食,使乳汁中有足量的(B) A.维生素A B.维生素B1C.维生素C D.维生素D 6.构成甲状腺素的主要原料是(C) A.铁B.锌C.碘D.钙 7.在六种营养素中,可以产热的营养素有(B) A.2种B.3种C.4种D.5种 8.维生素C又名(C) A.硫胺素B.胡萝卜素C.抗坏血酸D.叶酸 9.增进抗龋齿能力的最主要微量元素是(B) A.钙B.氟C.磷D.维生素 10.假如小儿未见流鼻血,大便呈柏油样,则表明发生了(D),应立即就诊。A.肛门裂B.细菌性痢疾C.肠套叠D.消化道出血11.当两眼向前视时,两眼的黑眼珠位置不匀称,即称为(A) A.斜视B.弱视C.近视D.斜视性弱视 12.计划免疫属于(C) A.自然自动免疫B.自然被动免疫C.人工自动免疫D.人工被动免疫13.(D)是由空气传播而引起的传染病。 A.流行性乙型脑炎B.细菌性痢疾C.甲型肝炎D.流行性脑脊髓膜炎14.孤独、退缩、对亲人没有依恋之情,不能领会表情的含义,也不会表示自己的要求和情感,这是婴儿孤独症的(C)障碍。 A.行为B.语言C.社会交往D.情绪 15.肥胖症属于( A ) A.心身疾病B.营养性疾病C.消化道疾病D.遗传性疾病16.在冷水浴中刺激较温和、方法简便的锻炼方法是( B ) A.冷水擦身B.冷水盥洗C.冷水冲淋D.冷水洗手 二、判断改错题(判断下列各题对错,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并写出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10分) 1.碰一下新生儿的手,会引起他的全身运动,这是神经纤维尚未髓鞘化,刺激传导引起的分化现象。((×)改“分化”为“泛化”)

《学前卫生学》试题库答案

《学前卫生学》试题库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1分,共22分。) 1、D 2、C 3、D 4、B 5、B 6、C 7、B 8、A 9、C 10、A 11、A 12、A 13、C 14、B 15、D 16、D 17、C 18、C 19、B 20、A 21、D 22、C 23、A 24、B 25、A 26、A 27、A 28、B 29、C 30、C 31、A 32、B 33、C 34、D 35、A 36、A 37、A 38、A 39、B 40、A 41、A 42、B 43、A 44、 D 45、D 46、C 47、B 48、A 49、D 50、C 51、B 52、D 53、A 54、C 55、D 56、C 57、A58、 B 59、B 60、A 61、A 62、B 63、B 64、D 65、A 66、A 67、A 68、D 69、A 70、D 71、 C 72、C 73、B 74、 D 75、C 76、D 77、D 78、A 79、A 80、B 81、A 82、A 83、B 84、 C 85、 D 86、A 87、C 88、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感染 2、生理性远视 3、骨、骨连结和骨骼肌 4、生长发育监测图 5、病原携带者 6、身高 7、健康病原携带者 8、尾 9、10 10、中暑11、有机物12、类脂13、注意障碍14、囟门15、食物致敏16、易感者17、20 18、9 19、膳食维20、强化21、脑下垂体22、短23、大24、身高别体重25、38摄氏度26、物理27、功能28、裸露29、动脉30、生素D 31、维生素B1 32、健康检查33、铁34、畏食35、麻疹36、细菌性痢疾37、水痘38、骨骼39、氧气40、质量41、传播途径42、社会适应43、比例44、长45、克汀病46、夜盲症47、土壤传播48、缺铁性贫血49、维生素D 50、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51、营养52、微量元素53、伤肢54、天花55、生长发育56、条件反射57、食物58、功能性遗尿症59、空气60、人体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 2、√ 3、√ 4、√ 5、√ 6、× 7、× 8、× 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学前儿童卫生学是研究保护和增进学前儿童健康的一门学科。 2、若一系列的刺激,总是按照一定的时间、一定的顺序,先后出现,当重复多次以后,这种顺序和时间就在大脑皮质上“固定”下来,有了规律。这种大脑皮质活动的特性就叫“动力定型”。 3、生长是指整个身体和器官可以用度量衡测量出来的变化即身体在量上的变化,比如身高和体重的增加;大脑重量的增加等。 4、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的功能上的成熟即身体上质的变化,比如大脑记忆、思维、分析功能的不断完善。例如,1岁和15岁时,肾的发育较为显著。 5、营养素是指食物中所含的、能维持生命和健康并促进机体生长发育的化学物质。 6、必需氨基酸是指在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太慢,必需由食物中的蛋白质来提供的氨基酸。 7、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是指将几种营养价值较低或营养价值不同的食物合理搭配、混合使用,使食物蛋白质之间相互补偿相对不足的氨基酸,使其比例接近理想模式,从而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如“腊八粥”、“素什锦”等。 8、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 9、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染病患者、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是传染源。 10、病原体由传染源传给易感者,在外界环境所经历的全部过程,称为传播途径。 11、选择几种对小儿威胁较大的传染病的疫苗,在短期内,有计划地对小儿进行预防接种,使小儿获得对这些传染病的特异性免疫力,并为今后的免疫打下基础,称为基础免疫。 12、免疫力下降到一定程度时,重复接种一次,就很容易使免疫力再度提高,以巩固免疫效果。这种复种称为加强免疫。 13、贫血是指单位容积血液中的红细胞数目和血红蛋白浓度都比正常值显著减少,或两者之一有显著减少。 14、儿童期恐惧是一种心理卫生问题。它是指儿童对某些物体或情景产生过分激烈的情感反应;恐惧强烈、持久,影响正常的情绪和生活,特别是到了某个年龄本该不再怕的事,仍表现惧怕。 15、人体在清醒、安静、空腹情况下,于18—25℃环境温度中,维持生命基本活动所需的最低热能称为基础代谢。 16、在人体内可以合成或可由别的氨基酸转化而成,称为非必需氨基酸(并非人体不需要它们)。这类氨基酸约14种。 17、健康筛查与全面体格检查不同,它只进行某个单科的检查。幼儿健康筛查的重点是缺铁性贫血、龋齿、弱视、斜视和肠寄生虫病等。 18、由于小儿骨头最外层的骨膜较厚,可以发生“折而不断”的现象,就象鲜嫩的杨柳枝,被折后,外皮还连着。小孩的这种骨折称为“青枝骨折”。 19、婴幼儿眼球的前后距离较短,物体往往成像于视网膜的后面,称为生理性远视。 20、计划免疫是根据疫情监测以及人群免疫状况的分析,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利用生物制品进行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达到控制以至最后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 21、“婴儿抚触”是用双手对婴儿进行有顺序、有手法技巧的抚触,来达到保健的目的。 22、骨折的急救原则是限制伤肢再活动,避免断骨再刺伤周围组织,以减轻疼痛。这种处理叫“固定”。 23、误食含毒的食品,所引起的以急性过程为主的疾病统称为食物中毒。占绝大多数的食物中毒是细菌性食物中毒。 24、年龄别身高是指相对于某一年龄来说应有的身高。 25、年龄别体重是指相对于某一年龄来说应有的体重。 26、心理评估是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进行评定的方法。 27、在大脑皮层不同的区域按上很多灯泡,给它不同的刺激不同部位的灯泡就闪亮,不断变换刺激,灯泡交替闪亮,就好像镶嵌在皇冠上的珠宝一样,所以叫镶嵌式活动原则。 28、优势原则是指人们在工作或学习时,大脑皮层中经常有一个占优势的“兴奋灶”,它能把与之有关的刺激都吸收到这一方面来,而其它邻近部位则处于抑制状态。人们的学习或工作效率与相关部分的大脑皮层是否处于兴奋状态有密切关系。 29、系统脱敏法为一种常用的行为疗法。它是通过一系列步骤,按照刺激强度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的顺序,逐渐训练儿童的心理承受力,

学前卫生学试题及答案(五)

学前卫生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2×10=20分) 1.( D )原则要求在教学中,应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渐增加学习的难度和强度。 A.镶嵌式活动 B.保护性抑制 C.动力定型 D.始动调节 2.孕妇服用( B )药物可使胎儿的牙釉质不好,颜色发黄,质地松脆。 A.合毒素 B.四环素 C.氯毒素 D.青毒素 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椅深是指椅面前后的距离 B.一般以坐高的1/3来确定桌椅高差 C.幼儿桌子应设抽屉和横木,以方便幼儿取放物品 D.到了中班,就要让幼儿学会使用筷子 4.患有缺铁性贫血的幼儿在膳食中应注意补充( C ),以便提高饮食中铁的吸收率。 A.维生素A B.维生素B1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5.选出儿童被下列虫咬伤或螫伤,其治疗所用药物明显不同于其它一项的是( A )。 A.黄蜂 B.蝎子 C.蜜蜂 D.蜈蚣 6. ( A )是指视力低下,但查不出眼睛有器质性病变。 A.弱视 B.斜眼 C.近视 D.斜视 7.在六种营养素中,( B )应做为热量的主要来源。 A.蛋白质 B.碳水化合物 C.脂肪 D.矿物质 8.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C )。 A.蔬菜类宜用急炒的方法 B.炒菜时加醋可更好的保存维生素C C.婴儿断奶最迟不得超过3岁 D.面食以蒸的形式营养素的保存率较高 9.( B )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 A.呼吸道 (冬春) B.消化道 C.血液 D.体表 10.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每周星期一工作和学习效率相对较低 B.星期三和星期四学习和工作效率是一周中最高的 C.幼儿园上午一般可安排语言、计算、常识等学习内容 D.每日14—15点是一日工作效率的第二个高峰期 二、填空题(每空1分,1×13=13分) 1.急性肾炎的主要表现为浮肿、血尿和高血压。 2.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为传染源、传染途径和易感人群。 3.健康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性良好的健全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 4.新生儿期保健重要的是帮助小生命度过“感染关”、“温度关”和“营养关”。 5.蛋白质的质量是由必需氨基酸的种类是否齐全、比例是否恰当,以及消化率的高低来决定的。 6.维生素按溶解性分为水溶性类和脂溶性类两大类,后者如维生素A、D、E、K。 7.桌椅各部分的尺寸是以身体相应部分的大小为依据的。 8.正常小儿出生时体重平均为3千克,身长为50厘米。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对错,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1×8=8分) 1.缺铁是世界是已知的导致人类智力损害的最主要原因。( × ) 2.在幼儿教育阶段,应将性教育作为幼儿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3.婴幼儿时期如果脑垂体分泌的激素过多,可造成“巨人症”。( √ ) 4.缺铁性贫血与缺乏维生素B12、叶酸有关。( × ) 5.静脉出血血液呈暗红色,持续性流血。(√) 6.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具有的免疫力,可以遗传给后代。( × ) 7.幼儿利用自然因素进行锻炼应坚持重点锻炼的原则。( × ) 8.幼儿年龄越小,呼吸越快,节律性越不强。(√) 四、回答题(第1小题4分,第2小题6分,其余各小题均5分,4+6+5×5=35分) 1.解释:(1)青枝骨折;(2)脊柱生理弯曲;(3)健康教育 答:(1)由于小儿骨头最外层的骨膜较厚(1分),可以发生“折而不断”的现象(1分)。就像鲜嫩的柳枝,

2014-2012自考学前卫生学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4年4月自学考试学前卫生学试题 课程代码:00385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足月正常体重儿”的体重应等于或大于 A.2500克 B.3000克 C.4000克 D.6000克 2.新生儿头顶前部有一处没有骨头的部分,是 A.前囟门 B.后囟门 C.侧囟门 D.底囟门 3.用腋下表给婴幼儿测体温,表示低烧的度数是 A.36.5℃ B.37.1℃ C.37.8℃ D.39.2℃ 4.婴幼儿体内生长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时间段是 A.上午 B.下午 C.傍晚 D.夜晚 5.考察呼吸系统发育状况的基本生理功能指标是 A.握力和背肌力 B.肺活量 C.脉搏和血压 D.身高和体重 6.不能被吸收的糖类是 A.单糖 B.双糖 C.多糖 D.膳食纤维 7.具有促进钙吸收功能的是

A.维生素A B.维生素B1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8.患有“脚气病”的人可能是体内缺乏 A.维生素A B.维生素B1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9.人体内最大的免疫器官是 A.胸腺 B.脾脏 C.淋巴结 D.扁桃体 10.乙肝表面抗原阴性孕妇的新生儿,使用一般效价疫苗,免疫三针。第一针于出生后48小时内注射,第二针于出生后1个月注射,第三针注射的时间是 A.出生后3个月 B.出生后6个月 C.出生后9个月 D.出生后12个月 11.测体温前,体温计的水银柱应在刻度 A.37℃以下 B.36.5℃以下 C.36℃以下 D.35℃以下 12.对新生儿使用胸外心脏挤压法急救,用双手握住其胸,用两拇指按压胸骨,使胸骨下陷约1厘米左右,然后放松,每分钟按压 A.120次左右 B.100次左右 C.80次左右 D.60次左右 13.2~5岁的幼儿词汇日渐丰富,但说话时常有迟疑、不流畅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 A.发育性口齿不流利 B.语言发育迟缓 C.语言节奏障碍 D.口吃 14.根据智商可将智力落后分为四个等级,其中,中度智力落后的智商为 A.70~80 B.50~69 C.35~49 D.20~34 15.儿童定期体格检查时,1~3岁小儿检查的间隔时间为 A.3个月 B.6个月 C.9个月 D.12个月 16.幼儿膳食计划应力求各营养素之间有合理的比值,其中碳水化合物所提供的热能应占总热量的 A.12%~15% B.15%~20% C.20%~30% D.50%~60% 非选择题部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