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说课稿(全册)

(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说课稿(全册)

(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说课稿(全册)
(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说课稿(全册)

(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说课稿(全册)

1 古诗三首说课稿

一、说教材

《古诗三首》是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绝句》这首诗抓住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等景物给读者描绘了一幅明丽纷繁的春景图,表达了诗人对初春时节大自然一派生机、欣欣向荣景象的赞美与热爱。

《惠崇春江晚景》成功地写出了早春时节的春江景色,诗人以其细致、敏锐的感受,捕捉住季节转换时的景物特征,抒发了对早春的喜悦和赞美之情。

《三衢道中》通过写诗人行于三衢山道中的见闻,在景物的描绘中融入了自己愉悦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之美的喜悦与赞美。

本单元的主题是通过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说学情

三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古诗学习经验,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古诗学习的方法。为此我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本诗。

三、说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诗歌中的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通过反复诵读古诗,理解诗意,读出诗的韵味。

3.理解诗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四、说教学重难点

1.识记生字,领会诗意,读诵古诗。(重点)

2.图文结合,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和入情入境,有感情的朗读古诗。(重点)

3.读出诗的韵味,体会大自然之美,感悟诗人愉快的心情。(难点)

五、说教法学法

1.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本课采用导读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以读代讲法等教法。

2.本课将“读书、思考、感悟”的学习方法贯穿始终,并穿插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的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

《绝句》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已经学过了不少古诗,谁能背给大家听听?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三首古诗,它们都描写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出示第一首,课题:绝句。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1.教师范读全诗,学生注意听不认识字的读音。

2.学生借助拼音初读全诗,圈出生字,多读几遍。

(三)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

2.这些生字谁会读?

指名认读,“开火车”读,重点指导“崇”字的读音。

3.去掉拼音,小组检查认读生字。

4.猜字游戏:老师手中拿了一个生字娃娃。

谁来猜猜,老师拿的是哪个生字娃娃?

(四)将生字宝宝放回诗中,多读几遍

1.学生自由读诗。

2.指名读词。

3.指名朗读全诗。

(五)借助插图,了解诗意

1.首先欣赏诗歌的插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具体解释每个字词的意思,读懂诗句。

(1)“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这两句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2)一个“飞”字和一个“睡”字描绘出了两幅怎样的画面?

3.学习诗中运用的动静结合等修辞手法。

(六)创设情境,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1.教师配乐描叙诗境,学生想象画面。

2.学生自读整首诗。

3.指名扮演小诗人,表演读。

4.师生配乐合作读。

(七)选择作业(三者选其一)

1.自选乐曲配乐背诵全诗。

2.给诗配画。

3.杜甫还写过哪些诗,找一找,读一读。

《惠崇春江晚景》

(一)板书课题

从诗题“春江晚景”入手,全班交流。(同学们你们见过江边傍晚时分的美景吗?或许我们看不到惠崇画的《春江晚景》这幅画,但我们可以从苏轼的诗中想象画作里的美景。)(二)音视导入,学生自读

生自由阅读1分钟后,说出诗歌中描绘的景物。

(三)反复诵读,把握节奏和韵律

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引导学生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四)细读诗歌,感受景色

1.具体解释每个字词的意思,读懂诗句。

2.朗读诗歌,小组交流学习:

(1)你认为这首诗写的是早春还是晚春?为什么?

(2)“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是用什么样的画面来表现季节的变化的?

3.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感悟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三衢道中》

(一)导入新课

我们刚随着苏轼去欣赏了惠崇的“春江晚景图”,接下来我们再跟着宋代诗人曾几去爬爬三衢山,看看山上的风景又如何呢?

(二)吟诵感悟,想象画面

全班齐读,思考下列问题:

1.诗人是什么时间游览三衢山的?他的行程是怎样的?

2.诗人沿途都看到了哪些风景?心情如何?

(一“溪”、一“山”、茂盛的树,还听到了黄鹂的叫声。)

(三)指导朗读

通过全班齐诵、个人吟诵等多种方式展现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读出诗歌中表现出的诗人对春天、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四)布置作业。

写一篇描写春天的文章。

2 燕子说课稿

一、说教材

《燕子》是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第二篇课文。是一篇写景状物的文章,描绘了春天里燕子活泼机灵的外形体态,特别是春光中飞掠和憩息的优美画面。在文中,作者描绘了充满生机的如诗如画般的春天景色,赞美了伶俐可爱的小燕子,表达了对光彩夺目的春天到来的欢欣热爱之情。

文章的篇幅短小、条理性强、语句优美,作者的观察细致入微,表现了燕子的可爱,春天的美丽,既是对学生进行朗读背诵训练的好文章,也是本单元培养学生观察和表达的好材料,又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好素材。

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是通过阅读课文,让学生了解春天的特征,了解燕子的外形及活动情况,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生动地描写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和想象的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伶、俐”等10个字,读准多音字“散、杆”,会写“凑、拂”等1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春天的特征,了解燕子的特点。

3.着重观察燕子的外形和飞行、停歇时的情形。体会燕子的可爱、活泼和“我”对燕子的喜爱之情。

4.按一定的顺序观察画面: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观察湖面、稻田;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观察燕子。

三、说教学重难点

1.识记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春天的特征,了解燕子的特点。(重点)

2.体会燕子的可爱、活泼和“我”对燕子的喜爱之情。(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

[说教法]

为了达成以上教学目标,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宜将情教学法贯穿教学始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辅以重点词语突破,图文结合,感情朗读,读中悟情,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完成本课教学。

[说学法]

课堂是学生活动的舞台,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综合运用已经学过的读书方法,通过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画一画、写一写等方法学习本课。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由学会听儿歌《小燕子》引入课题,这样的导入既触动了儿童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增强了趣味性,同时让学生齐唱便无形中让学生对歌词中的“燕子”、“春天”有了熟悉的感觉,同时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的积极性一调动就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课堂基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把课文读通顺。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读课文能为识字教学创设语言环境,为感情朗读打基础,为理解句子做铺垫。

2.给课文每个自然段概括段意,并归纳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学生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就为下面深入研究课文作好铺垫,也能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

(三)深入探究,质疑解疑

1.细读课文,思考并勾画理解:课文从哪几方面描写了燕子的外形美?表现了燕子怎样的特点?再出示燕子的投影片让学生观察,小组内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利用形象的教学手段可弥补语言文字的不足,充分发挥教学直观性的特点,也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2.“凑”字是什么意思?(几方面合起来)教师提供媒体演示,帮助学生体会燕子的外形特点及理解“凑”字的意思,点击电脑课件,与学生一起边叙述燕子的外形,边演示“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使羽毛闪动),“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使翅膀闪动),“加上剪刀似的尾巴”

(尾巴闪动)这几部分合起来就“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一个“凑”字就使文章顿显生动,可爱的小燕子的形象便栩栩如生,跃然于纸上。

3.指导并背诵第1自然段(读出小燕子的活泼可爱)。

(四)探究第2自然段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抓住了哪些景物特征来表现春天的?边读边勾画有关词语。

2.理解“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光彩夺目”“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教师边板书边帮助学生理解本段内容。

【设计意图】板书的外形犹如一朵鲜花,体现了一种美感,有助于学生体会春天的美,并利用板书展示的形象帮助学生理解“赶集”和“聚拢”这两个词。

3.欣赏教学光盘中本段描绘的花红柳绿、莺歌燕舞、春意盎然的初春美景,再次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美的情感。

4.指导感情朗读。

(五)探究第3自然段

1.运用“读——划——品——诵”的学习方法,自学第3自然段,感受燕子飞行时的特点。

2.投影出示练习题。

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叽叽叫着,有的()过湖面,尾尖偶尔()一下水面。

①按课文内容说一说

②展开合理想象,想一想鸟儿具体的“掠”“沾”的姿势和叫声。

【设计意图】这一练习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把学生放飞到想象的自由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取得语言文字训练与思维同步发展的效果。

3.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和描写燕子飞行的?(上——下)

4.指导背诵,强化记忆。

(六)探究第4自然段

1.自由读,边读边画出你喜欢的词、句。

2.辨析“几痕”和“几根”。

教师在黑板上画两组线,帮助学生理解:

【设计意图】教师在两组线上分别添上几笔,利用板书进行巧妙的点拨,胜似讲解,形象

直观,使学生一目了然。

3.以读代讲理解最后一句话表达的思想感情。

(七)质疑问难,总结全文

“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鼓励学生勤发问多发问,有利于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发展思维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边读边想,不懂就问的习惯。

【设计意图】学生根据板书总结全文,可促进学生对全篇课文内容进行梳理,提纲挈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在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的基础上有感情朗读,可使学生的思维再次受到熏陶,感情得到升华。

六、说板书

2 燕子

羽毛——乌黑外形

翅膀——俊俏轻快(活泼机灵)

尾巴——剪刀似的

燕子赶来(增添生机)

飞行(快)停歇

【设计意图】该板书设计抓住重点词语,引导学生加以概括归纳,有利于概括能力和布局谋篇的能力。它是施教的“蓝图”,是教与学思路的体现,是一篇课文教学的缩影。

3 荷花说课稿

一、说教材

《荷花》是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第三篇课文,是叶圣陶先生的作品。写了“我”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并展开想象的事,赞美了荷花婀娜多姿、生机盎然的美,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课文作者因景入情,以情观景,情景交融,不仅写出了荷花的丰姿,而且写出了荷花的神韵,使读者既赏心悦目,又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入情、动情、移情、抒情。课堂教学以情感为纽带,变得更富诱惑力,使学生的好学精神得到培养,促使学生在好学、乐学中逐渐懂得爱,懂得热爱崇高,追求美好。这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具有独特的吸引力。

因此,这篇课文的教学,根据三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较发达的特点,要充分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进行美的教育。同时也要紧扣教材的训练重点,练说自然段的大意,学写总分段式

的一段话。

二、说学情

荷花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具有独特吸引力。我所教的三年级的孩子们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较快,但由于生活在城镇,对荷花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认识和欣赏荷花那不同寻常的美。

三、说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挨、蓬”等5个字,读准多音字“挨”,会写“瓣、蓬”等11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4自然段。

3.欣赏荷花的美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展开合理想象的方法。

四、说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4自然段,欣赏荷花的美丽。(重点)

2.理解荷花开放时的种种姿态,体会荷花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思想

感情。(难点)

五、说教法学法

[说教法]

1.采用情境教学法,使学生感觉如临其境,易于理解。

2.直观教学法:通过多媒体的直观演示,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突破教学难点。

3.以读代讲法。教学时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读中理解,读中体会。

[说学法]

1.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为主”原则,学生采用:看、听、读、品的方法学习。

2.采用探究性学习方法,使学生在阅读后自主探究合作。

六、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荷花》一课的导入,可用谜语激超:“一个小姑娘,长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也可用回忆旧知法导入。即让学生回忆《学画》,王冕画的那池荷花,“花瓣上清水滴滴,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

【设计意图】如此激趣导入新课,学生的听觉、思维、想象,“多频道”运作,情绪一下于被调动起来了。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的课堂基调。

(四)初读课文,理情思路

初读课文,除了扫清文字障碍,还要对课文内容建立“框架结构”的认识,训练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从全局出发了解全貌,把握文章的脉络,体现“挚领一顿,百毛皆顺”的教学思想。

1.自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教师检查:

(1)哪些字容易读错,该怎么读?

(2)哪些字容易写错,怎么记?

(3)“蓬”的结构。

2.课文写了荷花的哪几方面?

幻灯题检查:作者写了荷花()、()、()和自己的()。

【设计意图】现今社会知识繁多,书籍如海。速读课文留下整体的感知,为今后浏览式阅读习惯的养成打基础。

(五)深读悟情,学法迁移

当前课堂教学的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便是信息量的传输吞吐非常活跃。如果说“讲述”是信息的单向传递,那么“谈话”也不过是信息的双向传输,而“讨论”却是信息多向、立体的传输。教师在确定教学方法后,组织讨论的艺术,起着十分重要的主导作用。因为通过讨论,可让学生在自主的情况下学懂课文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进而从读学写,水到渠成,训练技能,形成学力。

1.第一自然段。

(1)思考: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荷花的清香吸引人?

(2)这些词语的朗读语调该怎么处理?请你读读。

(3)放手让学生评价,指名再读、学读、齐读。

(4)做作业本第5题。

(5)为什么选这一句?

【设计意图】深读课文与初读课文相互照应,训练学生注意学习的前后联系,抓住主要内容概括大意,学练结合,巩固学习成果。避免学生像小猴于下山,“那样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2.第二自然段。

(1)过渡:荷花的清香诱人,它的形态也的确引人入胜,同学们请看挂图。教师以图激情,让鲜明的图画,激起学生思维活动的又一次高潮。

(2)图文对照,自由默读。用~~~标出这一段的总起句。用____标出荷花的各种形态。

(3)学习写荷花的句子。

(A)学习写花骨朵的句子。

①读这句话,感觉怎样?

②通过哪些词表现的?

③请你读读这一句,评一评,再读,师读,生读。

④总结学法:整体感知——抓重点词——品读悟情。

(B)学法迁移,半扶半放学习写荷花“才展开”和“全展开”的句子。

(4)学法迁移,放手学习写荷叶的句子。

(5)讨论写荷花为什么先写荷叶?讨论的目的是启发学生懂得花如此娇艳动人,离不开绿叶的衬托,正因为有荷叶的“挨挨挤挤”、“碧绿”、“大”、“圆”,才有千姿百态,生机蓬勃的荷花。作者写花前对荷叶的描述,埋着伏笔,这正是作者布局谋篇的匠心所在。

(6)师,男、女生,分读总起句,及写花、叶的句子。

(7)指导背诵第二自然段。

【设计意图】在反复品读欣赏后,荷花的美跃然纸上,呼之欲出。图文对照,学生不禁由衷地感叹,“真是景如图,画如景啊!”学生的情感达到了高潮,教师对于句序略加指点,自然能熟读成诵。由读到背,水到渠成,顺理成章。这一背诵环节,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语言文字美的品味,而且促进了学生对优美语汇的积累、内化。

3.第三自然段。

(1)过渡:荷花的形态引人入胜,值得观赏,荷花的美姿更有迷人的魅力。这一段课文的学习,老师要让同学们运用刚才学到的学习方法自学,再在四人小组里展开讨论,然后选代表汇报。此项自学安排,意在巩固学法。

(2)着重讨论“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因为作者被眼前这池荷花陶醉了,觉得荷花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所以当它是一幅活的画。

(3)以陶醉的语气感情朗读这一段。

(4)用“白荷花”概括这段大意。

(5)用书上这段的开头句作总起,用上“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学写荷花的姿势。

【设计意图】根据单元训练重点,变式进行学写迁移。丰富学生的想象,积累语言,掌握段的写法,使教学融为一体,做到教练结合,有利于促进学生各种感观的调配使用,达到教学最优化。

4.总结课文。

今天这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课文总结,在课堂教学中地位不可低估。通过总结,能促进学生对一堂课的教学进行梳理,提纲挈领,抓住重点,储存信息,巩固记忆知识。有利于儿童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为高一年级的学习打下基础。

5.课外练习。

用总分法写一种花。

七、说板书

3 荷花

荷叶挨挨挤挤像大圆盘

荷花半开全开含苞

【设计意图】好的板书不仅起着举纲张目的作用,还有画龙点睛的作用,为了更好的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

4* 昆虫备忘录说课稿

一、说教材

《昆虫备忘录》是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略读课文,文章抓住了蜻蜓、瓢虫、独角仙、蚂蚱的特点进行介绍,教给了人们知识,表达了对生灵的喜爱之情。

本节课通过引领学生学习备忘录,让学生了解备忘录的书写及作用,并学会书写备忘录。利用备忘录来记录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二、说学情

只有了解读者的阅读现状,才能充分发挥文本的魅力。经过了两年多的学习,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识字的经验,学习重点逐渐向阅读过渡,也掌握了一些阅读方法,如:朗读、默读;借助图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等。但是孩子们对于事物的观察还远远不够,对于

昆虫的了解更是少之又少,体会昆虫的可爱,是一个难题。

三、说教学目标

1.熟知字词句,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语句。

2.学习作者观察描写事物的能力。

3.感受这四种昆虫的特点,培养热爱生灵的思想感情。

四、说教学重难点

1.了解蜻蜓、瓢虫、独角仙、蚂蚱等昆虫的特点。(重点)

2.体会作者在观察的基础上如何抓住昆虫的特点进行描写的。(难点)

五、说教法学法

1.情境教学法:我通过创设情境,加深体验,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赏读教学法:运用自主感知朗读法、抓关键词品读法、设置情境悟读法等进行不同层次、不同方式的朗读训练,让学生充分地自己读,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读中积累语言,学习表情达意的技巧。

3.图文结合法:充分利用教材的插图资源,以直观的方式,引导感知蜻蜓、瓢虫等昆虫的外形特点。

4.小组合作学习法:我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每个小组根据学习卡的要求研读文章段落,在小组合作中体会文章情感,在合作中发现文章的写作特点。通过分析讨论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创新精神和学习探究问题的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昆虫的图片,让学生说说认识哪些昆虫。

2.师导入: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可爱的小动物吧?那有人喜欢昆虫吗?了解这些昆虫吗?今天,就让我们跟随着汪曾祺大师一起去认识一些有趣的昆虫朋友吧。

(二)学习第一部分——复眼。

1.明确蜻蜓有复眼,让学生了解“复眼”是什么。

(复眼是一种由不定数量的小眼组成的视觉器官,主要在昆虫及甲壳类等节肢动物的身上出现,同样结构的器官在双壳纲身上也有出现。)

2.学习第2自然段,提问“凡是有复眼的昆虫,视觉都很灵敏。”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1)教师引导:同学们可以联系下文的内容来思考,看看这句话后面接着写了什么,和这句话有什么关系。

(2)指名回答。

(三)学习第二部分——花大姐。

1.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5—7自然段,说说这一部分介绍了瓢虫的哪些内容。

2.学习拟人句——“折好它的黑绸衬裙”。“收拢硬翅”形象地写出了瓢虫落下来的动作,也流露出作者对瓢虫的喜爱之情。

(四)学习第三、四部分——独角仙和蚂蚱。

1.让学生了解独角仙的外形特征,初步感知“独角仙是昆虫里的霸王”。

2.重点研读“可能”“约”等词,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使用“可能”“约”体现了说明文的准确性。)

3.借助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蚂蚱为什么叫作“挂大扁儿”

4.研读句子,感受作者认真的观察态度,学习如何把事物写具体、写生动。

(五)布置作业

仿照作者描写昆虫的写法,写一写你喜欢的动物或植物。

七、说板书

4* 昆虫备忘录

蜻蜓复眼

瓢虫硬翅上的小圆点有定数

独角仙硬甲壳虫,头顶有-一个像犀牛一样的角

蚂蚱膜翅呈淡淡的桃红色,非常好看【设计意图】根据课文内容和特点,力求让学生抓住课文的内容主线,表现作者的写作思路,简单明了。

5 守株待兔说课稿

一、说教材

《守株待兔》是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课文都是寓言故事,即通过寓言讲述一个道理。《守株待兔》改编自《韩非子》中一文,讲的是古代宋国有个种田人,因偶然捡到撞死在树桩上的野兔,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守在树桩旁边,期待着再捡到兔子,结果不但没捡到野兔,田里的庄稼也全完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要心存侥幸,不要指望不劳而获。

二、说教学目标

1.会认“宋、耕”等4个生字,会写“守、株”等9个字。

2.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

3.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懂得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三、说教学重难点

1.能对照注释读懂课文内容,并懂得其中蕴含的道理。(重点)

2.理解“守株待兔”的寓意,懂得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

[说教法]

根据寓言故事的特点及本课文言文的语言特色,教学中以“拾兔”为线索,以读代讲,以读促学,让学生在读中悟情明理,打好自主学习语文的基础。再有,学生喜欢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为贴近学生实际,可采用简笔画、动片演示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依据新课标的精神,我运用了表演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全面参与,主动学习,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说学法]

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一定要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会产生两个飞跃:一是由“学会”变为“会学”,二是由“被动地学”变为“主动地学”,达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的理想境界。其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做到事半功倍。指导学生自由选用“读、说、背、演”等学习方法,结合比较朗读、想象情境、直观理解、做实验等学习方法,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学的最高境界,在阅读习惯方面,着重培养学生解疑阅读,学会自学,学会积累的良好习惯。

五、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孩子们,你们喜欢寓言故事吗?今天,老师将要和小朋友一起学习一则寓言故事。

2.板书课题:5守株待兔,齐读课题(强调"株"的读音)

3.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

梳理问题:“株”是什么意思?“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

过渡:刚才小朋友都交流了自己想知道的问题,那么我们要解决这些问题有一个最好的办法就是--(生)读书。

(二)范读课文,整体感知

(课件演示课文录像)伴随着老师的朗读请大家来欣赏课文,边听边思考刚才大家提出的问题,“株”在文中指的什么?(“株”指的是树桩。)树桩是露出地面的大树的一部分。我们再来看课题,“守株待兔”就是?(守着树桩等待兔子。)

(三)初读课文,说出大意

师:那么,这个人为什么要守着树桩等兔子呢?结果又怎么样呢?请同学们各自把课文读一读。遇到不认识的字该怎么办?(生读课文)

1.这个人为什么坐在树桩旁等兔子?(板书:等)

2.那他又怎么会在树桩边捡到野兔的呢?

3.后来,他等到兔子了吗?田里变得怎么样?

4.同学们对这个故事的发展过程清楚了吗?默读课文把这个故事的大概意思说一说。

(四)自主读书,合作交流

1.自主读书:

师:小朋友现在就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些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用线条或?标注在书上,也可以和你的同桌小声说说,讨论、讨论。

(培养学生边读书边思考的能力,养成勾画、旁注的好习惯)

2.合作交流:

(1)请2-3名孩子汇报读懂了什么?

(2)同桌交流自己读懂的地方。

(3)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说给小组的同学讨论、讨论,大家一起解决。

(互相解疑,既满足了孩子汇报的欲望,又能轻松解决孩子提出的大面积问题,对问题进行梳理)

(4)师生共同解答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

请学生细读第一段划出有关野兔撞死在树桩上是碰巧的句子,引导学生抓住词来引导学生想象一下造成野兔惊慌失措的原因,继而得出野兔一定是遇到了危险的事,碰死在树桩上纯属一件巧合的事,接着便让学生谈他们对这个词的理解,得出偶然的事件是不能经常发生的。(板书:偶然)

(五)突出重点,解决难点

1.课文写的是谁的故事?

(一个宋国种田的人)

2.理解“走”在课文中的意思是“跑”,与我们现在常说的意思不一样。

3.这个宋国人为什么要“守株待兔”?

(因为他尝到了不劳而获的甜头,就不想再付出劳动了。)

4.故事的最后,这个宋国人为什么会“身为宋国笑”?

(因为农夫只想着不劳而获,守着树桩等着兔子送上门,这种愚蠢而又贪婪的想法引人发笑,所以会被笑话。)

5.你从这个故事中懂得了什么道理?

(做事不能想着不劳而获,天上没有掉馅饼的事情,要靠劳动和付出获得最真实的汗水,这样的果实才是最甜美的。)

(六)个性朗读展示,自主评价

过渡:小朋友,老师发觉你们真是会读书的孩子,解决了这么多的问题,你们想把自己读得最好的部分读给大家听吗?现在,小朋友就选你喜欢的部分,把你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用感情朗读的方式表达出来。

1.学生自主练读。

2.生朗读展示并评价。

(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阅读,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中自我感悟和体验,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并且在评价中不断的提高阅读能力,进一步深化对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七)讨论交流,理解寓意

1.师:小朋友读得可真好,那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呢?说出来给大家听听好吗?

生甲:我觉得这个人太懒了,我才不会像他这样!

生乙:我觉得这个人太笨了,不会动脑筋,天上掉馅饼的事哪会有呢?

……

2.小组交流合作:

师:小朋友的感受可真多,如果这个守株待兔的人就在你面前,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生甲:我想对这个守株待兔的人说:你真傻呀!你捡到一只撞死的兔子,那只是偶然发生的一件事,怎么能天天想好事呢?你赶快种地吧。

生乙:我想对这个守株待兔的人说:你这个懒家伙,想要不劳而获只会饿死!

……

3.满足所有孩子的愿望:假如老师就是哪个守株待兔的人,把你们想说的都说出来吧!(相机板书:一无所获)

(学生发自内心的感受和说法,就是揭示寓意的最好途径,通过相互的交流,学生也就明白了寓言所揭示的道理,从而突破重难点。)

(八)拓展延伸,激发想象,训练听说能力

假如这个“守株待兔”的人听到了你们对他说的话,他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呢?

1.自主说(或写),组内交流、汇报。

生甲:这个“守株待兔”的人听了就会觉得我们说的有道理,从此不在那里等待了,他的庄稼又丰收了。

生乙:那个“守株待兔”的人听了就会想,我才不会相信你们这些小家伙的话,继续坐在树桩旁等待,结果饿死了!

……

(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又训练了学生的听、说、写的能力,更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了寓意)

六、说板书

5 守株待兔

兔→碰→株→死

人→守→株→一无所获

【设计意图】一个好的板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把课文的思路、教师的教路、学生的学路融为一体。

6 陶罐和铁罐说课稿

一、说教材

《陶罐和铁罐》是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第二篇课文,是一篇寓言故事。它趣味性强,寓意深刻,讲的是国王橱柜里的两个罐子的故事。铁罐自以为坚硬,看不起陶罐,经常奚落它。而陶罐却不与它计较,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而铁罐却不复存在。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待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理解课文说明的道理,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二是继续学习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说教学目标

1.会认“陶、罐”等11个生字,会写“骄、傲”11个字,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谦虚”等词语。

2.能积累描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积累语言。

3.在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中读懂课文内容,明白其中的道理。

三、说教学重难点

1.能积累描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积累语言。(重点)

2.在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中读懂课文内容,明白其中的道理。(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

[说教法]

1.指导观察法

遵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发挥文中插图的作用,以图带文、图文并茂,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自然地加深了对课文的学习。

2.表演教学法

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表演读,旨在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投入课文所设置的情境中。

3.鼓励欣赏法

教师及时的点评,甚至学生之间的互评,都是以鼓励、欣赏为主,主要是激励学生充分地展示才能,满足他们希望得到赞许,体会成功的心理特点,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增强朗读的信心。

[说学法]

1.合作学习法

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注重讨论、交流、合作、体会。让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同时,能联想自己已有的知识积累。

2.美读训练法

以“看”“听”“说”“读”“悟”为主要训练方式,把“读”的训练贯穿在整个教学中,通过师与生、生与生面对面地提高、思考、讨论、交流、体会、练读逐步实现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具体的阅读实践中得到锻炼。

五、说教学过程

(一)看图谈话,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读寓言故事吗?说说你读了哪些寓言故事?(学生自由发言)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则寓言故事(随机出示:陶罐和铁罐的图片)你认识他们吗?在学生叫出他们的名字后出示课题,引导学生换偏旁识记“陶”,并指导书写“陶”。

【设计意图】寓言故事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极有吸引力,让生‘说说你读了哪些寓言故事?更能激起学生不吐不快之感,我想此时孩子们的兴趣已被激发,再加上看了立体的、鲜活的图片,孩子们会迫不及待想接触文本,想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此时,我抛出一句: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去读读第6课就明白了,就这样我巧妙地把孩子引入自主阅读状态,这样就进入了第二个环节。

(二)读通课文

1.在学生发言中,注意让学生读好文中人物的对话。

2.对字词有不明白之处,可让学生之间相互帮忙,充分利用学生自己的资源。

【设计意图】读通课文是理解课文的基础,在这一环节,我主要给足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在阅读中,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并运用已掌握的方法自主识记生字词。学生是带着自己的经验与感受与文本对话,对文本的解读带有很强的个性化,因此我让学生读通课文后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这里,我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地交流读书体会,在点评中,我做以下的点拨,以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三)抓住对话,深究“人物”的内心活动

这一环节是教学的重点,有了前面的铺垫,我首先出示词语(骄傲、傲慢、谦虚、轻蔑、恼怒、宽容、不再理会)在学生齐读后进行分类,随机板书。

然后引导学生再次走进文本,读读课文,找找、画画从哪些语句看出铁罐的傲慢、骄傲,

陶罐的谦虚、宽容?在学生汇报交流中,我主要做了以下点拨引导。

1.理解一些词语的意思,如“奚落”,我先让学生说说“奚落”的意思,然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说你曾在什么情况下奚落过谁?或你曾受过谁的奚落?

2.用指名读、师生合作读、评议读、赛读、加动作表演读等多种方法读好人物的对话,重点指导读好以下几个句子:

(1)“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2)“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设计意图】此环节,我引导学生多种方式读课文,学生在一次又一次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走进了人物的内心,感悟了人物的品质,也潜意识领悟了故事的道理。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领略了祖国语言的精妙。学生不仅积累了语言,还提高了思维能力,自主能力。此时,学生已取得获得知识的快乐,也更加关注了陶罐和铁罐的命运,于是我以“陶罐和铁罐的最终命运到底如何?”这一问题过渡到下一部分内容的学习,即默读课文10~17小节内容,重点抓住人们对陶罐赞赏的语言及陶罐说的话,感悟陶罐的品质。

(四)延伸文本

“如果此时陶罐与铁罐就站在你面前,你想对谁说句什么话?学了课文你想对自己或身边的谁说句什么?”请选择其中的一个话题写写。

【设计意图】这样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也在写话中明白了道理,突破了难点,同时也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教育,还提高了学生写作的能力。

(五)布置作业,读写结合

1.“如果陶罐和铁罐再次相遇,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请你也来当一回童话大师,写一写这个故事,写完后读给爸妈听,让他们给你打打分。

【设计意图】这个作业为指导学生写作指明方向,长期这样训练,学生的写作水平一定得以提高。

六、说板书

6 陶罐和铁罐

陶罐铁罐

(短处)易碎坚硬(长处)

(完整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生字组词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生字组词1.《古诗三首》 融融化融合融洽融会贯通 燕燕子燕雀燕尔莺歌燕舞 鸳鸯 惠实惠优惠惠存贤惠 崇尊崇崇高崇尚崇拜 芦葫芦芦荟芦苇 芽发芽豆芽肉芽 梅梅花腊梅冬梅 溪溪流溪水小溪溪谷 泛泛滥泛舟广泛空泛 减减少减轻消减减负 2.《燕子》 凑凑数凑合凑效紧凑 拂吹拂飘拂春风拂面 集集体集中集会集思广益 聚聚会聚集聚焦聚沙成塔 形形状形体形态形形色色 掠掠夺掠杀掠影 偶偶然偶遇偶数无独有偶 尔偶尔尔后莞尔一笑 沾沾光沾边沾沾自喜 倦疲倦倦色倦容倦意 纤纤细纤维纤体纤弱 痕伤痕泪痕印痕裂痕 3.《荷花》 瓣花瓣豆瓣蒜瓣瓣膜 蓬莲蓬蓬松蓬乱 胀膨胀肿胀饱胀 裂分裂决裂裂痕 姿姿态姿势姿色 势势力局势势态 仿仿真模仿仿照 佛仿佛佛戾 随随意随便随心所欲 蹈舞蹈手舞足蹈赴汤蹈火 止停止阻止禁止 5.《守株待兔》 守守护把守看守守株待兔株株距株连株守 待等待对待待见以礼相待 宋宋朝仿宋宋体字 耕耕耘耕地耕种耕作 触触动触角接触触目惊心 颈颈联颈椎颈项瓶颈 释释放解释释怀释然 其其中其次其实其貌不扬 6.《陶罐和铁罐》 骄骄傲骄横骄慢骄阳似火 傲傲慢傲气傲世傲骨 谦谦让谦虚谦谦君子 虚虚心虚构虚假虚张声势 懦懦弱懦夫怯懦 弱弱小软弱柔弱虚弱 尘尘世尘土灰尘尘埃落定 捧吹捧捧场捧杀捧腹大笑 代代价代替代表代办 价价位价格价钱价值连城 7.《鹿角和鹿腿》 鹿鹿角鹿茸鹿死谁手 塘河塘池塘鱼塘塘坝 映映射投映映照上映 欣欣赏欣然欣喜欣欣向荣 赏观赏赏脸赏析赏心悦目 匀匀称均匀匀整匀速 致别致精致景致兴致勃勃 配配合搭配调配发配 传传达传统传承流传 哎哎呀哎呦 叹感叹叹气叹为观止 9.《古诗三首》 旧陈旧仍旧怀旧喜新厌旧 符符号桃符音符符合 欲欲望食欲随心所欲欲罢不能魂灵魂鬼魂魂不守舍 借借口借阅借问 酒酒家酒店美酒酒菜 何几何何苦何不何必 牧放牧牧民牧歌牧场 兄兄弟兄长父兄

(2020年)最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材解析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材解析 2019年春期部编本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吸收了语文课程建设和课堂改革的重大成果,借鉴了各地课堂教学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注重拓展知识的宽度,提高能力的梯度,增强素养的厚度,强化情感的温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加强语言文字的运用和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教材特点: 1.注重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养成高尚道德情操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本册教科书通过寓言故事、古典诗词、童话等多种形式向学生传递热爱祖国,实事求是,勤劳勇敢等正能量。 2.注重夯实基础。 重视识字写字,重视阅读,重视习作,重视口语交际,从多个方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使学生真正在课堂上享受学语文的过程而不是学课文的过程。 3.注意以生为本。 中年级学段的语文学习呈现一种过渡性,本册教科书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方向,充分认识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采用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享受学语文的乐趣。 4.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在打好基础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多种多样的活动为平台,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进一步将自己的学习收获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 5.关注大量阅读。 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不仅设计了资料袋供学生参考,还专门设

计了“快乐读书吧”作为读书专题活动,学生既能将习得的学习方法运用到阅读中,又能从阅读中获得新知识。 6.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积累有效的学习方法,并将其应用到学习过程中,变被动接受为主自动获取。 二、教材单元分析: 2019春期部编本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按照专题编排内容,安排了八个学习主题,分别是“感受多彩春天”、“品味经典寓言”、“体会传统文化”、“关注精彩发现”、“发挥无限想象”、“追忆幸福童年”、“探索自然奥秘”、“遨游童话王国”。一共选编了28篇课文,其中22篇为精读课文,6篇为略读课文。课文语言规范,符合三年级学生认知特点。体裁多种多样,内容生动,趣味性强,既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也弘扬了中华优良传统,激发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口语交际,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口语交际中的情境设计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 语文园地,围绕本单元进行整理复习,每个语文园地包括以下版块:交流平台——回顾本单元知识,加以强化。词句段运用——重视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书写提示——重视汉字书写,强调写好汉字。日积月累——安排经典名句,集中学习传统文化。 第二单元语文园地后还有快乐读书吧,这是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连接的重要枢纽,以这个活动为平台,将学生引向更为广阔的课外阅读天地,享受阅读,体现了大语文观。 第三单元第12课之后有一次综合性学习,主题为“中华传统节日”,这与第三单元的学习主题相契合,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第五单元为作文单元,集中学写想象作文。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内容汇总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必背资料 (古诗文、课文、日积月累) 一、古诗文背诵积累:(十首) 1.《绝句》唐代杜甫(fǔ)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惠崇春江晚景宋代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3.三衢道中宋代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4.忆江南唐代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ān)。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5.守株待兔《韩非子?五蠹(du)》

宋人有耕(gēng)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shì)其耒(1ěi)而守株,冀(jì)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6.元日宋代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7.清明唐代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代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9.滁(chú)州西涧(jiàn) 唐代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0.大林寺桃花唐代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fēi)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hèn)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1.寓言故事成语:邯郸学步滥竽充数掩耳盗铃自相矛盾刻舟求剑画蛇添足杞人忧天井底之蛙杯弓蛇影 2.八字成语: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不入虎穴,焉(yān)得虎子。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近朱者赤(chì),近墨者黑。 三、日积月累 1.文学常识: 文房四宝:笔墨(mó)纸砚(yàn) 雅(yǎ)人四好:琴棋书画 花中君子:梅兰竹菊 中医四诊:望闻问切 2.诚信名言: 轻诺必寡信。-------《老子》 失信不立。-------《左传》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 小信成则大信立。一一《韩非子》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电子教案 1 《古诗三首》 一、新课导入 1.师述: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其中以描绘美景为主题的三首古诗,看看古人是怎样通过诗歌的形式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的。请欣赏: 2.(PPT出示:春天和初夏美景的图片。) 2.板书课题:1 古诗三首 3.(回顾学法并板书:古诗学法:解题目------知作者-------释词句------懂诗意------品诗味。) 二、目标引领 知识与能力 1.会认“鸳、鸯、惠、崇、豚、减”6个生字,会写“融、燕、鸳、鸯、惠、崇、芦、芽、梅、溪、泛、减”12个生字。 2.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说三首诗写了怎样的景象。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过程与方法 根据注释理解诗意,结合诗意,想象画面,体会作者心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感受作者的心情,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意

境美。 学习重点: 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理解古诗的意思。 学习难点: 在比较欣赏中体会古诗中饱含的“情”。 学法指导:(供教师参考) 初读诗歌,模仿老师的范读,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初步感知诗歌的内容。再读诗歌,边读边想象画面,说一说前两首诗分别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后一首诗又写了初夏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结合自己的认识体会诗人的感情。最后,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三、字词运用(PPT出示) 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把诗读通顺。 融(róng)燕(yàn)鸳(yuān)鸯(yāng)惠(huì)崇(chóng) 芦(lú)芽(yá)梅(méi)溪(xī)泛(fàn)减(jiǎn) 迟日燕子鸳鸯惠崇晚景蒌蒿(lóu hāo) 河豚(tún)泛尽绿阴黄鹂 2.检查字音,交流重点字词的理解。 迟日:春季太阳落山渐晚,所以说“迟日”。 泥融:这里指泥土湿软。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内容汇总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内容汇总 第一单元 1 古诗三首 《绝句》[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迟日]春季太阳落山渐晚,所以说“迟日”。 [泥融]这里指泥土湿软。 [鸳鸯]一种鸟,常在水边嬉戏,雄鸟与雌鸟常结对生活。 诗人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唐朝河南府巩县(河南郑州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 释义: 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赏析: 诗一开始,就从大处着墨,描绘出在初春灿烂阳光的照耀下,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春景,用笔简洁而色彩浓艳。“迟日”即春日,语出《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迟迟”。这里用以突出初春的阳光,以统摄全篇。同时用一“丽”字点染“江山”,表现了春日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溪水映日的秀丽景色。这虽是粗笔勾画,笔底却是春光骀荡。 第二句诗人进一步以和煦的春风,初放的百花,如茵的芳草,浓郁的芳香来展现明媚的大好春光。因为诗人把春风、花草及其散发的馨香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所以读者通过联想,可以有惠风和畅、百花竞放、风送花香的感受,收到如临其境的艺术效果。 在明丽阔远的图景之上,三、四两句转向具体而生动的初春景物描绘。 第三句诗人选择初春最常见,也是最具有特征性的动态景物来勾画。春暖花开,泥融土湿,秋去春归的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这生动的描写,使画面更加充满勃勃生机,春意盎然,还有一种动态美。杜甫对燕子的观察十分细致,“泥融”紧扣首句,因春回大地,阳光普照才“泥融”;紫燕新归,衔泥做巢而不停地飞翔,显出一番春意闹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各单元知识大全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各单元知识大全 第一单元单元知识小结 一、易读错的字 惠崇(chóng)芦芽(yá)泥融(róng)鸳鸯(yuān yāng)减(jiǎn)少河豚(tún)伶(líng)俐掠(lüè)过荡漾(yàng)几痕(hén)形(xíng)成沾(zhān)水闲散(sǎn)凑(còu)成饱胀(zhàng)破裂(liè)姿势(zī shì)随(suí)风仿(fǎng)佛昆(kūn)虫款(kuǎn)款地瞎(xiā)子备忘录(lù)黑绸(chóu)二、易写错的字 融:左下里面是“点、撇、横、竖”; 崇:上下结构,下面是“宗”; 聚:上下结构,下面是“”; 倦:右下部分是“”,不要写成“巳”; 瓣:左中右结构,中间是“瓜”; 露:上面的雨字头写法为“”。 三、重点词语 融化燕子鸳鸯优惠崇高芦芽梅花 小溪广泛减法绝句杜甫花草春风 取长补短凑成吹拂聚拢赶集形成 掠过偶尔沾水疲倦纤细痕迹乌黑 剪刀活泼春日轻风洒落加入春光

湖面 电线 花瓣 莲蓬 饱胀 破裂 姿势 仿佛 随风 舞蹈 停止 荷花 清香 赶紧 圆盘 眼前 画家 本领 飘动 了不起 花骨朵儿 四、多音字 行?????xíng (行走) háng (银行) 得?????dé(得到) děi (我得) 地?????dì(地球)de (高兴地) 杆?????gān (电线杆)gǎn (枪杆儿) 散?????sǎn (闲散)sàn (散步) 圈?????quān (圆圈)juàn (羊圈) 佛?????fú(仿佛)fó(佛像) 挨?????āi (挨着)ái (挨冻) 骨? ????ɡū(花骨朵)ɡǔ(骨头) 晕? ????yūn (摔晕)yùn (晕船) 五、形近字 ? ????牙(牙齿) 芽(芦芽) ?????芦(芦芽)庐(庐山) ?????沾(沾水) 粘(糖粘牙) ?????瓣(花瓣)辨(分辨) ?????胀(饱胀)账(账目)) ?????蓬(莲蓬)篷(帐篷) ? ????姿(姿势)资(资助) ?????佛(仿佛)拂(拂尘) ?????斑(斑纹)班(班级) ?????距(距离)巨(巨大 ?????绸(绸缎)稠(稠密) ?????膜(膜翅)馍(馍馍) 六、近义词 融—溶 暖—热 满—遍 欲—想 尽—完 添—增 偶尔—偶然 轻快—轻盈 平添—增添 聚拢—聚集 姿势—姿态

2020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

第一单元教后反思 1.《古诗三首》是小语教材第六册第一单元的三首古诗词, 《绝句》这首诗意境明丽悠远,格调清新。全诗对仗工整,但又自然流畅,毫不雕琢;描摹景物清丽工致,浑然无迹,是杜集中别具风神 的篇章。 我抓住了杜甫“诗中有画”的特点展开想象,感受春色之美。我 首先让学生结合插图,自读古诗,了解诗中写了哪些景物,然后再结 合图片,小组交流领悟作者描绘了衣服怎样的画面。抓住杜甫诗中 “一动一静”的描写读出春的生机与和谐。适当拓展赏析,一方面增加学生背诵方面的积累,另一方面蓄积对春天的美好感受。不足之处我缺乏教学激情,致使整个课堂死气沉沉,学生参与性不高,学习兴趣不浓。 《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意境幽远,它深深地烙刻在我的记忆里, 久久不能忘怀。全诗用白描手法简洁的写出了最富有特征的景物,使人如沐浴春风,如临其境。因此我从感性知识入手,通过读,以读解义、以读悟情。结合注释理解了“三两枝”、“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的意思。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入手,巧妙点拨,横向迁移,最终化解难点。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学习中,体会了诗的情感,进入了诗的意境。在课堂上,学生们各抒己见,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三衢道中》的教学中,我让学生以诗人的身份想象“山中景 象”,做一回曾几吟诵这首诗,以其他景物为内容创造性的改写最后两句诗,丰富的教学情境最大限度的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想象“山中景象”为学生进行创造性想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那一串串生动美妙的词汇,那一个个有趣却不无依据的猜想,把学生带入了诗中情境,自然而然地体会到诗中的情感。领略到诗文中“空白”的艺术魅力,深层次的诱发了学生的审美体验。创造性的改写最两句诗,既是进行仿写古诗文训练,也是对学生前面想象的概括、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必背课文(最新)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必背课文、古诗、日积月累 班级:姓名 一.诗词古文 1. 绝句家签: 2. 惠崇春江晚景家签: 唐代杜甫(fǔ )宋代苏轼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3.三衢道中家签: 4. 忆江南家签: 宋代曾几唐代白居易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江南好,风景旧曾谙(ān)。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5.守株待兔家签: 《韩非子?五蠹(dù)》 宋人有耕(gēng)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shì)其耒(1ěi)而守株,冀(jì)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6.元日家签: 7. 清明家签: 宋代王安石唐代杜牧 爆竹声中一岁除,清明时节雨纷纷, 春风送暖入屠苏(tú sū)。路上行人欲断魂(hún)。 千门万户瞳(tóng)瞳日,借问酒(jiǔ)家何处有? 总把新桃换旧符。牧(mù)童遥指杏花村。 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家签:9. 滁(chú)州西涧(jiàn) 家签: 唐代王维(wéi) 唐代韦应物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独怜幽(yōu)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zhūyú)少一人。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0.大林寺桃花家签: 唐代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fēi)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hèn)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二.必背成语归纳 1.寓言故事成语家签: 邯郸学步滥竽充数掩耳盗铃自相矛盾刻舟求剑画蛇添足杞人忧天井底之蛙杯弓蛇影守株待兔互相缠绕揠苗助长狐假虎威揠苗助长狐假虎威 2.八字成语家签: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不入虎穴,焉(yān)得虎子。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近朱者赤(chì),近墨者黑。 3.课内成语家签: 互相缠绕光彩夺目烂漫无比夺门而逃耿耿于怀玲珑娇软信守承诺波光粼粼随风飘动翩翩起舞严丝合缝和睦相处翻来覆去灰心丧气无忧无虑源源不断奔流不息一无所有津津有味回首遥望形态各异窃窃私语争奇斗艳芬芳迷人昙花一现欣然怒放张牙舞爪轻清脆丽群星闪烁夜幕降临振翅飞翔波涛澎湃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美观大方恼羞成怒 三.日积月累 1.文学常识家签: 文房四宝:笔墨(mò)纸砚(yàn) 雅(yǎ)人四好:琴棋书画 花中君子:梅兰(lán)竹菊 中医四诊:望闻问切 2.有关知错就改的名言家签: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gǎi)。-------《周易》 过而不改,是谓(wèi)过矣(yǐ)。-------《论语》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yān)。--------《左传》 改过不吝(lìn),从善如流。--------苏轼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 一、读准字音 1、易错字音 鸳鸯(yāng) 蒌蒿(hāo) 河豚(tún) 伶俐(líng) 掠过(lüè) 沾水(zhān) 闲散(sǎn) 纤细(xiān) 莲蓬(péng) 姿势(zī) 琢磨(zuó) 衬裙(chèn) 益虫(yì) 摔晕(yūn) 捏住(niē) 2、多音字 sì(似乎) qiān(光纤) sàn(散步) āi(挨挨挤挤) gū(花骨朵儿) shì(似的) xiān(纤细) sǎn(闲散) ái(挨打) gǔ(骨头) 二、认清字形 1、形近字 崇 (崇高) 乏 (缺乏) 减 (减少) 奏 (奏乐) 宗 (宗旨) 泛 (广泛) 喊 (呼喊) 凑 (凑合) 拂 (吹拂) 聚 (聚会) 形 (形状) 掠 (掠过) 佛(仿佛) 骤 (骤然) 型(题型) 凉 (冰凉) 偶(偶尔) 沾 (沾水) 卷(试卷) 瓣 (花瓣) 遇 (遇到) 站 (站立) 倦(疲倦) 辫 (辫子) 蓬 (莲蓬) 资 (资本) 仿(仿照) 矩 (规矩) 篷 (篷车) 姿 (姿态) 访(访问) 距 (距离) 绸 (丝绸) 害 (害怕) 约 (大约) 斑 (斑马) 稠 (稠密) 瞎 (瞎说) 药 (吃药) 班 (班级) 2.词语听写 融化燕子鸳鸯惠崇芦芽短小梅子小溪 泛尽减少凑成吹拂集合聚集形状掠过 偶尔沾水疲倦纤细痕迹花瓣莲蓬胀裂 姿势仿佛跟随舞蹈停止乌黑剪刀活泼 春日轻风洒落春光湖面电线荷花清香 赶紧圆盘花骨朵儿眼前画家本领了不起飘动

三、词语积累 1、近义词 俊俏—俊美轻快—轻捷活泼—活跃鲜艳—艳丽 聚拢—聚集偶尔—有时姿势—姿态仿佛—好像 朴素—朴实洁白—雪白琢磨—思考特别一非常 2、反义词 轻快—沉重偶尔—经常纤细—粗壮 展开—合拢雪白—乌黑走近—远离 朴素—华丽灵敏—迟钝讨厌—喜欢 3、词语搭配 (乌黑)的羽毛 (轻快有力)的翅膀 (活泼可爱)的小燕子 (如毛)的细雨 (烂漫无比)的春天 (波光粼粼)的湖面 (纤细)的电线 (有趣)的图画 (碧绿)的大圆盘 (雪白)的衣裳 4、量词 一(身)羽毛一(双)尾巴一(对)翅膀 一(幅)图画一(阵)清香一(个)圆盘 一(朵)荷花一(对)复眼一(辆)小车 5、四字词语 烂漫无比伶俐可爱波光粼粼翩翩起舞 四、重点句子 1、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比喻、拟人) 2、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比喻) 3、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拟人) 五、课文回顾。 1、《绝句》是(唐)代诗人(杜甫)面对浣花溪一带春光而作,全诗突出了(春天日光和煦、万物欣欣向荣)的特点,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春光的无限欢喜和热爱)。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每单元知识大全

三年级下册语文1-8单元知识复习 e学堂研究会 第一单元单元知识小结 一、易读错的字 惠崇(chóng)芦芽(yá)泥融(róng)鸳鸯(yuān yāng)减(jiǎn)少河豚(tún)伶(líng)俐掠(lüè)过 荡漾(yàng)几痕(hén)形(xíng)成沾(zhān)水 闲散(sǎn)凑(còu)成饱胀(zhàng)破裂(liè) 姿势(zī shì)随(suí)风仿(fǎng)佛昆(kūn)虫 款(kuǎn)款地瞎(xiā)子备忘录(lù)黑绸(chóu) 二、易写错的字 融:左下里面是“点、撇、横、竖”; 崇:上下结构,下面是“宗”; 聚:上下结构,下面是“”; 倦:右下部分是“”,不要写成“巳”; 瓣:左中右结构,中间是“瓜”; 露:上面的雨字头写法为“”。 三、重点词语 融化燕子鸳鸯优惠崇高芦芽梅花 小溪广泛减法绝句杜甫花草春风 取长补短凑成吹拂聚拢赶集形成 掠过偶尔沾水疲倦纤细痕迹乌黑 剪刀活泼春日轻风洒落加入春光

湖面 电线 花瓣 莲蓬 饱胀 破裂 姿势 仿佛 随风 舞蹈 停止 荷花 清香 赶紧 圆盘 眼前 画家 本领 飘动 了不起 花骨朵儿 四、多音字 行? ????xíng (行走) háng (银行) 得?????dé(得到)děi (我得) 地?????dì(地球)de (高兴地) 杆?????gān (电线杆)gǎn (枪杆儿) 散? ????sǎn (闲散)sàn (散步) 圈?????quān (圆圈)juàn (羊圈) 佛? ????fú(仿佛)fó(佛像) 挨?????āi (挨着)ái (挨冻) 骨?????ɡū(花骨朵)ɡǔ(骨头) 晕? ????yūn (摔晕)yùn (晕船) 五、形近字 ?????牙(牙齿)芽(芦芽) ?????芦(芦芽)庐(庐山) ?????沾(沾水)粘(糖粘牙) ? ????瓣(花瓣)辨(分辨) ?????胀(饱胀)账(账目)) ?????蓬(莲蓬)篷(帐篷) ?????姿(姿势)资(资助) ?????佛(仿佛)拂(拂尘) ?????斑(斑纹)班(班级) ?????距(距离)巨(巨大 ?????绸(绸缎)稠(稠密) ? ????膜(膜翅)馍(馍馍) 六、近义词 融—溶 暖—热 满—遍 欲—想 尽—完 添—增 偶尔—偶然 轻快—轻盈 平添—增添 聚拢—聚集 姿势—姿态 清香—芳香 雪白—洁白 破裂—分裂 仿佛—好像 琢磨—考虑 形象—形态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备课

小学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备课 (2020年8月1日) 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受疫情影响,学生无法进校学习。我校三年级语文老师严格按照学校制定的“空中课堂”服务活动方案,做到“离校不离教,网上可指导”,保证学生能够“停课不停学,线上可指导。”我们秉承以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以生为本,以教学为中心,务实创新,落实规范,提高效率,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为打造“高效课堂”而努力。 二、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3名,其中男生21名,女生22名。从整体看,本班孩子活泼可爱、积极向上。优等生能要求上进,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养成了主动阅读的好习惯,并有一定的语文素养,发展也比较全面。后进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自觉做好上课准备,不能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上课听讲不够专心,课下阅读时间少,课外积累欠缺。在本学期对他们需要多一些关注与指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学习方法,使他们能和大家一起快乐学习,共同进步。居家学习以来,绝大部分的都在家长的监督和帮助下完成了“空中课堂”的教学视频的学习任务,并且积极完成任务单或人人通空间的作业,学习兴趣浓厚,乐于参加各项活动。

三、教材分析及“空中课堂”教学视频的分析 2019年春期部编本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吸收了语文课程建设和课堂改革的重大成果,借鉴了各地课堂教学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注重拓展知识的宽度,提高能力的梯度,增强素养的厚度,强化情感的温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加强语言文字的运用和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空中课堂”的教学视频时间比较短,每节课的视频大约在15-20分钟,在线教学重在教学方法的指导,对于课本内容并没有深入学习,但学生通过线上学习后,可以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字词可以掌握,所以再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利用好空中课堂的教学视频完成预习工作。 四、教学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认识常用汉字250个,会写250个。 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5.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

部编本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新部编本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1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融、燕”等7个生字;会写“鸳、鸯”等12个生字。 2.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芦芽、河豚、阴”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绝句》。感受诗中蕴藏的春天的情趣。教学重点: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默写《绝句》。 教学难点: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找有关春天的诗句。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课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明确任务 1、导语导入:我们唐代有两位著名诗人,一位享有“诗仙”美称的李白;另一位则被称为“诗圣”的杜甫。杜甫的诗在唐代诗作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杜甫写的一首绝句。板书课题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学习《绝句》这首古诗。 3.补充绝句知识。绝句是诗歌的一种体裁,按照每句字数,可分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 【设计意图:导语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了解绝句是诗歌体裁。】 二、初读古诗,感受节奏 1.出示初读要求:(1)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同桌互相正音。 2.逐句朗读检查。课件出示“迟日”“泥融”“鸳鸯”等词语,并正音。3.教师范读、学生练读。 4.齐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 三、了解诗意,想象春景 1.杜甫的诗中有画,结合课本插图自读古诗,看看诗中画了什么?并展开想象。

诗中有日、江山、春风、花草、泥、燕子、沙、鸳鸯。 2.用自己的话描述出诗中的画。师相机总结古诗的意思。 诗中不仅有美好的春色,还有气味呢? 诗中写到:迟日江山(),春风花草()。 3.美丽的春色吸引了许多小动物们。自学三、四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4.诗句中小燕子在做什么?为什么飞来飞去?诗句中一对鸳鸯在做什么?为什么睡得这么香甜?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读诗想象、看课本插图并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诗的大意,感受诗中所写的春天的美景。从而产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四、当堂小结,鼓励背诵 引导学生根据诗意背诵并能当堂默写 第二课时 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l.惠崇是北宋著名的画家,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 2.简介诗人苏轼。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题写的。 二、自学自读,熟读诗句。 出示自学要求: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三、深入探究,了解诗意 1.指导学生读出诗的韵味。提醒学生注意停顿。(板书古诗并画出停顿)2.春江晚景这幅画描写的是哪个季节?你能从这首诗中找到春天的足迹吗? (桃花,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芽从土里钻出来。) 3.这幅画一定很美,边读边想象诗中的画面。 (1)你们认识蒌蒿、芦芽、河豚吗?师解释。 蒌蒿:长在洼地的一种野草。 芦芽:芦苇的嫩芽。 河豚:味道鲜美但肝脏等部位有剧毒的鱼。在近海,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2)学生描述诗中的画面内容。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专项训练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阅读专项含答案 一、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一)绝句 ①迟日江山丽, ②春风花草香。 ③泥融飞燕子, ④沙暖睡鸳鸯。 1.本诗的作者是代诗人。 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迟日: 丽:. 泥融:. 鸳鸯:_________ . 3.古诗后两句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 4.“春日迟迟”。这里用以突出_______的阳光,以统摄全篇。同时用一“丽”字点染“江山”的_________景色。第二句诗人把________、_________及其散发的馨香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收到了让读者如临其境的艺术效果。第三句诗人选择初春最常见,也是最具有特征性的动态景物来勾画。春暖花开,泥融土湿,秋去春归的________,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这生动的描写,使画面更加充满勃勃生机,春意盎然,还有一种动态美。第四句是勾勒静态景物。春日冲融,日丽沙暖,_________也要享受这春天的温暖,在溪边的沙洲上静睡不动。的_________心情,也是诗人对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________情怀的表露。 (二)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1.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 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清明:.纷纷:. 欲断魂:借问:. 3. 清明节,传统有与亲友结伴踏青、祭祖扫墓的习俗。可是诗中的“______”却独自在他乡的旅途上,心中的感受是很______、凄凉的,再加上春雨________,更增添了“行人”莫名的烦乱和惆怅,情绪低落到似乎不可支持。然而“行人”不甘沉湎在孤苦忧愁之中,赶快打听哪儿有喝酒的地方,让自己能置身于人和酒的热流之中。于是,春雨中的牧童便指点出那远处的一片________。诗歌的结句使人感到悠远而诗意又显得非常_________、明快。 4.古诗前两句的意思是: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精选考试类应用文档,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各科教案类文档,如需要请下载。希望能帮助到你们!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目录

1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融、燕”等7个生字;会写“鸳、鸯”等12个生字。 2.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芦芽、河豚、阴”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绝句》。感受诗中蕴藏的春天的情趣。 教学重点: 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默写《绝句》。 教学难点: 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古诗大意。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找有关春天的诗句。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课程: 第一课时 1、古诗三首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感受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述和对生活热爱的情感。 3、借助此诗的学习,初步了解题画诗的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能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学习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述,感受诗人对生活热爱的情感。 教学理念 1、遵循古诗的教学规律,以读促学。 2、把握古诗的特点,因材施教。

3、挖掘教学资源,拓展延伸学习内容。 4、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教学准备 挂图、苏轼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板书课题 1、小黑板出示小知识。 课外知识积累: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等各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与南宋辛弃疾合称“苏辛”。 2、板书课题:惠崇《春江晚景》 3、出示惠崇《春江晚景》的教学挂图。 引导学生读懂诗题,指导学生观察教学挂图上的内容;让学生知道这是一首题画诗,是苏轼为北宋名僧惠崇所作之画《春江晚景》而题诗,写的是江南初春的景象。 二、初读古诗 1、小黑板出示自学提示(一) ①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②能认识“蒌蒿”二字,正确书写“崇”、“轼”二字。 2、学生自学。 3、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相机出示教学挂图)。 ①识字“蒌蒿”、“崇”、“轼” ②指多名学生读诗,集体评价,用“/”画出诗中停顿的地方,再齐读。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古诗汇总

三年级下册古诗汇总 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迟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 (2)泥融:这里指泥土滋润、湿润。 (3)鸳鸯:一种水鸟,雄鸟与雌鸟常双双出没。 古诗大意: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惠崇:北宋名僧能诗善画,《春江晚景》是他的画作,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苏轼的题画诗也有两首,这首是题鸭戏图的诗。 (2)蒌蒿: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淡黄色,可入药 (3)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 (4)河豚:鱼的一种,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 (5)上:指鱼逆江而上。

古诗大意: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长满了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了,而这恰是河豚从大海回归,将要逆江而上产卵的季节。 三衢道中 【宋】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1)三衢道中:在去三衢州的道路上。三衢即衢州,今浙江省常山县,因境内有三衢山而得名。 (2)梅子黄时: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节。 (3)小溪泛尽: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小溪,小河沟。泛,乘船。尽,尽头。 (4)却山行:再走山间小路。却,再的意思。 (5)绿阴:苍绿的树阴。阴,树阴。 (6)不减:并没有少多少,差不多。 (7)黄鹂:黄莺 古诗大意: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朗的好天气,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 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3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

第一单元 本单元围绕“可爱的生灵”这一主题安排了三篇精读课文《古诗三首》《燕子》《荷花》以及一篇略读课文《昆虫备忘录》。其中《古诗三首》选编了唐朝诗人杜甫和宋朝诗人苏轼、曾几的诗歌,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向我们描绘了大自然中几种可爱的生灵,抒发了诗人对生机勃勃的大自然无限喜爱之情;《燕子》是一篇经典散文,从动态、静态两个方面描写了燕子的可爱,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大自然以及燕子的喜爱和赞美;《荷花》一文则运用细腻生动的笔触展现了荷花的形态美,激发了读者对荷花的喜爱之情,《昆虫备忘录》是一篇有趣的科普文,生动描述了几种常见昆虫的特征.激发了学生对昆虫的探究热情,引导他们从小培养认真观察自然,并向往探究自然的良好品质。与此同时,本单元还主要安排了“口语交际”“习作”以及“语文园地”三方面的综合性学习内容,力求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学习形式实现单元学习的巩固与延伸。 1. 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鸳、鸯、惠”等6个生字,会写“融、燕、鸳”等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三首古诗。默写《绝句》。 3.理解古诗大意,能够边读边展开想象,融人到诗歌的意境中,感知诗歌所描绘的事物特点,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感受诗歌所营造的美好意境。 教学准备:搜集三首古诗作者的资料;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课“鸳、鸯”2个生字,会写“融、燕、鸳、鸯”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唐朝诗人杜甫的《绝句》,同时能够默写。 3.理解诗歌大意,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春景的美丽。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趣,引入学习 1.谈话创境: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喜欢)?那好,这节课老师就带你们

(完整word版)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 一、读准字音 1、易错字音 鸳鸯(yāng)蒌蒿(hāo)河豚(tún) 伶俐(líng) 掠过(lüè) 沾水(zhān)闲散(sǎn)纤细(xiān)莲蓬(péng) 姿势(zī) 琢磨(zuó) 衬裙(chèn) 益虫(yì) 摔晕(yūn)捏住(niē) 2、多音字 sì(似乎) qiān(光纤) sàn(散步) āi(挨挨挤挤) gū(花骨朵儿) shì(似的) xiān(纤细) sǎn(闲散) ái(挨打)gǔ(骨头) 二、认清字形 1、形近字 崇(崇高) 乏(缺乏) 减(减少) 奏(奏乐) 宗(宗旨) 泛(广泛) 喊(呼喊) 凑(凑合) 拂(吹拂) 聚(聚会) 形(形状) 掠(掠过) 佛(仿佛)骤(骤然) 型(题型)凉(冰凉) 偶(偶尔)沾(沾水) 卷(试卷)瓣(花瓣) 遇(遇到) 站(站立) 倦(疲倦)辫(辫子) 蓬(莲蓬) 资(资本) 仿(仿照)矩(规矩) 篷(篷车) 姿(姿态) 访(访问)距(距离) 绸(丝绸) 害(害怕) 约(大约) 斑(斑马) 稠(稠密) 瞎(瞎说) 药(吃药) 班(班级) 2.词语听写

融化燕子鸳鸯惠崇芦芽短小梅子小溪 泛尽减少凑成吹拂集合聚集形状掠过 偶尔沾水疲倦纤细痕迹花瓣莲蓬胀裂 姿势仿佛跟随舞蹈停止乌黑剪刀活泼 春日轻风洒落春光湖面电线荷花清香 赶紧圆盘花骨朵儿眼前画家本领了不起飘动 三、词语积累 1、近义词 俊俏—俊美轻快—轻捷活泼—活跃鲜艳—艳丽 聚拢—聚集偶尔—有时姿势—姿态仿佛—好像 朴素—朴实洁白—雪白琢磨—思考特别一非常2、反义词 轻快—沉重偶尔—经常纤细—粗壮 展开—合拢雪白—乌黑走近—远离 朴素—华丽灵敏—迟钝讨厌—喜欢 3、词语搭配 (乌黑)的羽毛(轻快有力)的翅膀 (活泼可爱)的小燕子(如毛)的细雨 (烂漫无比)的春天(波光粼粼)的湖面 (纤细)的电线(有趣)的图画 (碧绿)的大圆盘(雪白)的衣裳 4、量词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优质教案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优质教案 1古诗三首 学情分析: 古诗是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三年级的孩子已经能熟练地背诵了,但是可能并不懂诗意。而且,古诗的语言凝练,如,“鸣”、“上”、“含”、“泊”等词语的理解。“西岭”、“东吴”诗中所描绘的景色又离孩子的生活较远。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正确朗诵诗歌,看图、随文认识生字“鹭、行、鹂”,正确规范书写“绝”字,。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3.展开想象,体会诗的意境,感受诗情。 教学重点: .展开想象,体会诗的意境,感受诗情。 爱古诗,有传承、发扬传统文化的自觉。 教学难点: 能借助图画读懂“窗含”、“门泊”及相关诗句的意思。 展开想象,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读出画面感。 教学过程: 一.课前朗诵古诗

诵读已学古诗,引出本节课所学内容。 二.导入 师:有人说,一首诗就是一幅美妙的画。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古诗——《绝句》。 三.走近古诗 教学生字“绝“。板书:绝句简介“绝句“ 出示例诗,了解五绝,七绝。 出示《绝句》,是几言绝句?指导朗读。 学生自读,读准字音,读出古诗的节奏。 师配乐范读。 C.生齐读。 过渡:听到大家的朗读,诗人杜甫一定也很开心。 简介杜甫。 五.整体感知 1.春天到了,外面莺歌燕舞,当他往窗外一望,你们猜他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按照从近到远、从下往上的顺序观察图画。 2.你觉得这里的景色怎么样? 3.所以杜甫将这美丽的景色写在诗里,他的意思是想让没有到过浣花溪的也能感受到春天的美好。(板书:意) 过渡: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展开想象的翅膀,你会发现这首诗是一幅特别美妙的画。 六.精读感悟

(完整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材分析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材分析 一、教材特点 1.注重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养成高尚道德情操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本册教科书通过寓言故事、古典诗词、童话等多种形式向学生传递热爱祖国,实事求是,勤劳勇敢等正能量。 2.注重夯实基础。 重视识字写字,重视阅读,重视习作,重视口语交际,从多个方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使学生真正在课堂上享受学语文的过程,而不是学课文的过程。 3.注意以生为本。 中年级学段的语文学习呈现一种过渡性,本册教科书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方向,充分认识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采用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享受学语文的乐趣。 4.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在打好基础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多种多样的活动为平台,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进一步将自己的学习收获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 5.关注大量阅读。 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不仅设计了资料袋供学生参考,还专门设计了“快乐读书吧”作为读书专题活动,学生既能将习得的学习方法运用到阅读中,又能从阅读中获得新知识。 6.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积累有效的学习方法,并将其应用到学习过程中,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 二、教材单元分析 2019春期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按照专题编排内容,安排了八个学习主题,分别是“感受多彩春天”“品味经典寓言”“体会传统文化”“关注精彩发现”“发挥无限想象”“追忆幸福童年”“探索自然奥秘”“遨游童话王国”。一共选编了

28篇课文,其中22篇为精读课文,6篇为略读课文。课文语言规范,符合三年级学生认知特点。体裁多种多样,内容生动,趣味性强,既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也弘扬了中华优良传统,激发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口语交际,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口语交际中的情境设计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 语文园地,围绕本单元进行整理复习,每个语文园地包括以下版块:交流平台——回顾本单元知识,加以强化。词句段运用——重视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书写提示——重视汉字书写,强调写好汉字。日积月累——安排经典名句,集中学习传统文化。 第二单元语文园地后还有快乐读书吧,这是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连接的重要枢纽,以这个活动为平台,将学生引向更为广阔的课外阅读天地,享受阅读,体现了大语文观。 第三单元第12课之后有一次综合性学习,主题为“中华传统节日”,这与第三单元的学习主题相契合,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第五单元为作文单元,集中学写想象作文。 三、教学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 1. 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 认识常用汉字250个,会写250个。 3. 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4. 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5. 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 1.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 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