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旅游的读书笔记

关于旅游的读书笔记

关于旅游的读书笔记
关于旅游的读书笔记

关于旅游的读书笔记

【篇一:旅游管理读书笔记】

民俗旅游一二事儿

——《民俗旅游学》

旅游业在当今世界蓬勃发展,得益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生

活的丰富。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深层次的旅游逐步走进人们的

视野,民俗旅游就是其中之一。我国悠久的历史,辽阔的疆域,众

多的民族,使我国拥有了丰富的民俗。我国民俗旅游从无到有,规

模从小到大,已成为旅游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既是一

种文化生活,也是一种生活文化。旅游者通过开展民俗旅游活动,

亲身体验当地民众生活事项,体会到当地的民俗风情、生活方式以

及不同的审美情趣,实现自我完善的旅游目的,从而达到良好的游

玩境界。

一.民俗旅游商品

民俗旅游商品是具有典型地方特色的旅游吸引物,在招徕旅游者、

增加目的地居民收入、发展地方经济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民俗

旅游商品的开发在旅游产品体系中一直是一个薄弱的环节,特别是

再现代旅游发展过程中,民俗旅游商品的创新型开发滞后。各地兜

售相同或相似的旅游商品,使得旅游者的购买兴致大大减弱,相同

的旅游商品使景区景点的独特性被隐藏,减弱旅游者对当地的印象。因此,民俗旅游商品的创新性开发是十分必要的。各地根据自己承

载的文化内涵开发与之相适应的旅游商品,而不是一味迎合顾客的

喜好而兜售。全国各地都是一样的商品,只会让游客厌恶而不愿购买。

二.民俗旅游资源开发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凡有人群聚集的地方就有民俗文化存在。不同的地方都有其独特的民俗文化,深入挖掘民俗文化内涵是旅游

开发的重要步骤,也是旅游发展的关键。民俗旅游文化开发需要注意:一是抓住宗教旅游。宗教活动是民俗活动,牵动着信徒的心,

佛教、道教、基督教对我国各民族有深刻的影响,宗教活动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中国的佛山道观以及各种庙会,吸引着游客的心,

形成“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格局。二是田园式旅游。将各地传统

民俗结合现代人的审美开发出来,进行文化创新吸引旅游者。让身

处城市的人们体验到乡村质朴的气息和传统的热闹。

三.民俗旅游管理

民俗旅游研究者认为民俗旅游史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由于它满

足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已经成为旅游行为

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人们的受教育水平的提高,生活

质量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精神的享受,人们开始追寻自己民族

曾经的辉煌。据一次抽样调查表明,来华美国旅游者对名胜古迹感

兴趣的占26%,而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感兴趣的却达到56.7%。如此看来,民俗旅游可作为发展经济、吸引外资的重要文化资源,满足西方人想象,了解中国人生活方式的一种途径。民俗旅

游是作为一种有原生态性的文化旅游,在开发过程中遇到一些令人

担忧的情况,民俗保存完好的地方大多是偏远的山区或是一些独立

的少数民族聚落,受现代工业的影响少。随着民俗旅游的开发,大

量的人流、资金以及外界价值观的输入,使得民俗风情旅游越来越

远离其原生的文化生存语境,已经彻底仪式化。各地建起民族村、

民俗博物馆,截取最吸引人的部分加以改造迎合游客的品味,经过

市场逻辑筛选的民俗文化旅游事项,作为一种消费文化,对原有文

化的粉饰、包装,满足旅游者对异文化想象的心理,只是一种无深

度的后现代文化现象。

民俗旅游发展现状如此,继续下去只会让民俗文化内涵流逝的越多,在强势文化的入侵下,许多民俗文化渐渐淡出历史舞台,文化的趋

同是可怕的。保护民俗,从民俗文化的内涵保护做起刻不容缓。

凝固的思想,壮美的史诗

——《中国建筑史》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表征,她是实实在在的,透过她我们可以了解不同民族的性格,了解一方土地养育的人们,

了解一个时代的兴衰荣辱。她承载的太多太多,用心去感悟她的风采,用心去聆听时代的步伐,用心去感受不同民族的心灵场所。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中国的建筑也是一脉相承。中国幅

员辽阔,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

自然就产生了不同的建筑,不同的地理状况也决定了不同形式的建筑。北方严寒,墙体厚实,屋矮顶平;南方雨水充沛,屋顶尖耸,

飞檐翘角。热带地区湿热以干栏式建筑为主,防蚊虫野兽又适合人

们居住;青海、西藏等风大地区又以碉楼为主,防风沙保暖。除去

地理环境的差异,民族的差异,还有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

奇特建筑,福建的土楼,江南的马头墙,还有各式各样的屋顶,亭

台楼阁,轩榭廊桥等等。每一个建筑都承载着这个民族的一种期盼,不仅仅有遮风避雨的作用,不仅仅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更多的是这

个民族文化的传承。

中国是一个热爱自然的民族,亲近自然,提倡“天人合一”的建筑理念,不论是巍峨的宫殿庙宇,还是私家庭院,建造之初衷都是人与

自然和谐相处。因此,在选择建筑材料时,中国的建筑工匠们偏爱

木材,中国建筑的一大特色便是木结构,区别于西方的石料垒砌之法。梁思成先生在《中国建筑史》中提到“(中国工匠)在结构方面

之努力,则尽木材应用之能事,以臻实际之需要,而同时完成其本

身完美之形体。匠师既重视传统经验,又忠于材料之应用,故中国

木构因历代之演变,乃形成遵古之艺术。唐宋少数遗物在结构上造

诣之精,实积千余年之工程经验,所产生之最高美术风格也。”中国

历经千年,建筑艺术一脉相承,朝代更迭,建筑风格大同小异,中

原大地,幅员辽阔,各种建材均不缺乏,为何独爱木材?建筑体现

民族的思想,反应民族的性格。

我国建筑木构特征形成有以下因素:首先,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

的两岸森林茂密,高大的树木繁多,为建筑高大的宫殿提供良好的

建筑材料。树木繁多,取材便利,让帝王的私欲更加膨胀。战国时

期就有“高台榭”、“美宫室”的作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更是加紧

宫殿的建造,“蜀山兀、阿房出”相传“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

可坐万人,下可立五丈旗”可见阿房宫规模宏大。其次,木材不像石

料那样坚硬,韧度较好,构架原则为“梁柱式建筑”之“构架制”。中

国建筑之所以能自热带以至寒带,由沙漠以至两河流域及滨海之地,在极不同的自然环境下始终适用,有赖于此构架的绝大伸缩性。

以立柱四根围绕而成的空间为“间”,主要的构造有抬梁式,穿斗式,井干式,此种构架制的特点,使建筑物上部的一切载荷由立柱和梁

枋来承重,不借助高墙厚壁的垒砌。建筑中的所有墙壁都是“隔断墙”不负重,因此门窗不受墙壁限制,墙壁可按实际情况来设计,可大

可小,可高可低,甚至可以开成空窗、敞厅或凉亭。应证了中国民

间的俗语“墙倒屋不塌”。由于梁柱式结构是一个富有弹性的框架,

这就使它还具有一个突出的优点即抗震性能强。中国地处环太平洋

火山地震带上,大部分地区受地震影响严重,这种结构的建筑帮助

当地居民减少损失和人身伤害。天津蓟县辽代独乐寺观音阁高达23米,近千年的历史,曾经经历附近发生的八级以上的大地震,又受

1976年唐山地震影响,还安然无恙,充分说明抗震性能好。这是中

国古建筑的一大特色。

汉族“婚姻”的学问

——《中国景观史》

《中国景观史》是将中华文化作为一种区域现象加以考察,从时间

演变和空间分异角度阐述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无论何种文化的发

展都是其时间传承和空间扩散与区域的紧密联系有关。本书从景观

机制、景观过程、景观背景、宗教民俗语言文学等景观、景观区划

等方面进行阐述中国景观的历史。景观史涵盖的内容广泛,令人目

不暇接,各种具体的景观给人以直观的印象,形象生动。

古代汉族女子出嫁曰“归”,《说文》说:“归,女嫁也。”可见女子

出嫁以男家为家。“嫁者,家也。”可见“嫁”字本身就意味着“有家”。《说文》也说:“娶,娶妇也。”“取”同“娶”,表示男子把别家女儿

取到自己家里。在嫁娶之间,男尊女卑的风俗体现的淋漓尽致。“嫁”“娶”两字就可以证明。嫁对女子来说是被动的,古代只说“嫁

女”“嫁妹”,不说“嫁夫”,可见嫁的权力操控在父兄手里。娶,对于

男子来说是主动的,所以古代常说“娶妻”“娶妇”。

婚姻的几个原则也说明了男女的社会地位和家庭中位置。“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为了家族的绵延,娶妻生子才是一个家族中男子的首要

职责。在家族中婚姻的首要职责是繁衍后代。“门当户对”是重要原则,一段婚姻不是两个人的事,而是两个家族,一个行业乃至两个

国家的事,联姻是政治常用的手段,因此结婚的双方必须在经济、

政治上互相帮助或是互相补充,这样世代相连保证家族的兴盛。这

样的婚姻下,幸福生活的可能是极其渺小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重要保证,自由恋爱会对门当户对产生冲击,也会使许多政治联

姻破产。在封建家长制下,为了家族利益,个人幸福变得不那么重

要了。

成婚时按六礼来进行,六礼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六礼虽然复杂繁琐,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体现一种平等的。纳采,是男方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女方家同意议婚后,男方家备礼

前去求婚。形式上是男方主动,夫权为中心的社会的体现,同时女

方也有拒绝的权力,在一定程度上是平等的。纳采礼物用“雁”,用

雁的说法历来有多种,比较可信的有几种:取其行至有序之义,雁

以转徙飞行,强壮者引导,幼弱者尾随其后,从不逾越。长幼有序

是儒家礼法的重要原则之一。除此之外,用雁在当时还有喻其从一

而终、不再醮之义。问名,男方家请媒人问女方的名字及出生日期,俗称“合八字”。目的是:一是防止同姓近亲婚姻;二是利用问名得

来的生辰来占卜当事人的婚姻是否适宜。纳吉,男方家卜得吉兆后,备礼通知女方家,决定缔结婚姻。纳徵,男方家把聘礼送到女方家。这是比较重要的环节,请期,男方择定婚期,备礼告知女方家,求

其同意。亲迎,新郎亲自到女家迎娶。

汉族的婚礼有着浓厚儒家传统思想,体现中国男尊女卑、夫权天下

的理念,同时是家族联姻和亲等的政治手段。

寄畅山水,悠游天下

——《中国旅游史》旅游,自古有之,从人类开始为了生存而不断

迁徙,从轮子、船帆的发明,道路的统一完善,商贾的出现,交易

的扩大,人们开始向往别的地方,开始寻求超越自身的局限,了解

这个世界更多的东西,探索未知的领域。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中华

文化博大精深,有着很强的包容性。中国历来没有形成一种强势的

宗教或是极端的学说成为中华文化的象征,中国从原始文明中发展

而来的道教,为历代君王所用的儒教,以及给人民以希望的佛教,

三教在中国文化中占据主导地位,三者不断地斗争不断的融合,形

成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主流。中国文人受这三种思想影响,既有登

入仕途的入世情怀,也有归隐山林的出世情结,达则兼济天下,穷

则独善其身,顺应时代潮流,不激进,不懦弱。

中国自古没有崇尚神灵的传统,受道教影响深远,有着强烈的现世

思想,对道家的“重生恶死”思想尤为推崇,文人墨客对生命易逝,

人类渺小的感触尤为强烈。在动荡的年代,在人生失意之时,在年

纪稍长的时候,甚至是最欢愉的时刻,文人心中的一丝惆怅之感会

油然而生。此时此刻,他们能排遣内心郁闷,缓解这种疼痛的办法

一般是寄情山水,抒发郁闷,排遣孤寂。有能力到处壮游自然是美事,更多的人是出仕为官,为了能更好地贴近自然,他们便在自家

庭院中营造这种与自然亲近的氛围。六朝时期,大量的山水诗、山

水画的出现,给造园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江南的许多私家园林就是

那时候的杰作。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可见苏州的园林的精美绝伦,众所周知,苏州四大园林——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小

小庭院历经数百年,几经易手而得以保存,比起皇家园林更是多了

一份沧桑与不易。中国的造园艺术讲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叠

山理水非常讲究,山水相互映衬互为表里,陈从周先生用“水随山转,

山因水活”“溪水因山成曲折,山蹊随地作低平”来说明山水之间的关系。中国的园林最讲究的是山水在园林中的应用,宋人郭熙说:“山

以水为血脉,以草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

江南园林以玲珑精美著称,以小见大,将自然之物溶于方寸之间,

设计原则简单,运用假山湖泉代替真山真水,营造一种寄畅山水、

悠游天下的气氛。苏州网师园是公认的小园,所谓“少而精,以少胜多”,运用假山与建筑相对而相互更换的一个原则,无旱船、大桥、

大山,建筑物尺度略小,数量适可而止,亭亭当当。假山平处见高低,直中求曲折,大处着眼,小处入手。黄石山起脚易,收顶难;

湖石山起脚难,收顶易。黄石山要浑厚中见空灵,湖石山要空灵中

寓浑厚。简言之,黄石山失之少变化,湖石山失之太琐碎。叠黄石

山能做到面面有情,多转折;叠湖石山能达到宛转多姿,少做作,

此难能者。

江南小园常以小池、滴泉、静湖等小片水面来造园,因地制宜,融

情寓景。为了形成山间野趣就在池岸边植芦苇,为了延长游览时间

在水面建桥,步涉水点,铺石,增加游览的兴致。为了扩大空间常

在岸边建造临水的台榭。山水相间,情趣自见。

中国人自古就有一种亲近自然的天性,“智者乐山,仁者乐水”,山

之稳健,水之灵动,都是文人所追求的人生境界,也是他们为人处

世的标准,待人接物要灵活,自身秉性要稳定。热爱自然之美,无

法置身山水间,就将自然山水融入自家庭院的尺寸间,用想象运用

所有的感觉去感受山水带来的美感。这就是中国人的生活情趣。

“心学”的发展

——《浙江文化史》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杰,一方文化造就一方的特色。江南美,风景美,物产丰,人聪慧,思进取。浙江位于中国的东部,背山靠海,

位置优越,人杰地灵。浙江的文化史受地理环境的变迁而改变过多次,最显著的是沿海平原经历的三次海侵,依次为星轮虫、假轮虫

和卷转虫海侵。经历沧海桑田的变迁给浙江的文化带来了许多的变化,因建德地区高于其他平原因此保存了旧石器时代人类犬齿化石,命名为“建德人”,最新研究表明10万年前较为暖湿的条件下,浙江

大地上已透露文明曙光。随着文明的演进,两晋时期北方贵族的南

迁使南北文化进行深入的交流融合,浙江文化不断地发展进步。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孔孟的儒家学说,随着武帝“罢黜百家,独

尊儒术”的思潮影响,儒家学说在中国文化史上独领风骚数百年,至

今影响依旧。时代变迁,朝代更迭,儒学的重要被继承下来了,古

文典籍在抄录中流传下来了。社会变化,对这些经典的解释越来越

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宋朝,朱子对其做了大量的研究考据,推出了

理学的说法。在朱子思想的影响下,陆九渊和王守仁又有了自己的

理解,产生了新的学说——心学。张九成钱塘人,是心学的开创者,他提出“心即理”,也就是说理不在心外。理不在心外,即事不在心外,理、事皆来自一心,并会归于一心。心是世界万事万物及其运

动的本原。张九成已经把心学的基本要义提出,以心为世界的本体

的观点,陆九渊和王守仁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张九成强调“内自琢磨”并不排斥“外更切磋”,主张“穷心中之理”并不排斥“穷事物之理”,尤其强调道理在于人心,却不离人情日用,反对舍人情求至理,以

虚无为道。这种思想既不脱离心学注重精神立场,也反映了浙江地

方文化所具有的务实精神。

心学在哲学本体问题上认为“以心为本”,对人的主体精神的崇扬,

与朱熹的理学“以理为本”思想形成对立。这种观点要求一切认识和

行为都要从人内在本性出发,强调人的自我意识的独立性、自主性。是理学禁锢下的人性解放,摆脱绝对理念的束缚。心学不仅是一种

主张道德内省的学说,它对主体精神和人的自我意识的肯定和崇扬

背后,进一步表达对思维自由和人性解放的要求。

明代的哲学家阳明先生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

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从自己

内心中去寻找“理”,认为“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他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知行合一”。在知与行的关系上,王守仁从“天地万物本吾一体”出发,他反

对朱熹的“先知后行”之说。王守仁认为既然知道这个道理,就要去

实行这个道理。如果只是自称为知道,而不去实行,那就不能称之

为真正的知道,真正的知识是离不开实践的。比如,当知道孝顺这

个道理的时候,就已经对父母非常的孝顺和关心;知道仁爱的时候,就已经采用仁爱的方式对待周围的朋友,真正的知行合一在于确实

的按照所知在行动,知和行是同时发生的。他的目的在于“发动处有

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需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

伏在胸中”。

浙江的先贤们在文化思潮中不断的进取反思,推动一次次文化的革新,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推动时代进步。在新时代下,我们应秉

承知行合一的思想,尽我们所能使这个社会变得更加好一点。

【篇二:读书笔记《旅游文化》】

读书笔记

《旅游文化》

9)

安徽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年8月

摘抄

一.历史文物古迹的概念与形成

古迹与文物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古迹是指古代流传下来的建筑物或

具有研究、纪念意义的地方。文物则是指遇存在社会上或埋藏在地

下的历史文化遗物。但二者又非常类似,都是指人类发展过程中所

保留下的东西,它们都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

科技、历史、艺术的特点和水平,是当时人类智慧的结晶。历史文

物占迹足指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过程中留存下来的活动遗迹、遗址、

遗构及通风。它形成于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是人类活动的产

物.是一个民族、—个国家历史发展过程中各个时代政治、经济、

文化、科技、建筑、艺术、风俗等待点和水平的真实的客观体现,

凝聚者人类的智慧,昭示者特定的历史特征。为了了解历史,继承

文明,人类需要去考证、去分析,人门对历史文物古迹越来越关注;为了追溯历史,回首往事.人们对祖先遗留下来的历史话功遗址、

古陵墓、古建筑、历史文物古迹也越来越感兴趣。欣赏历史文物古

迹越来越成为人们出游的选择目标。那些能吸引旅游者前往游览,

并获得社会经济效益的历史文物真

迹标为历史文物古迹旅游资源。它是人类在各种活动中创造的、把

动态的历史用静的实物体现山来的、能激发人们旅游功机的物质财

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1、.历史古迹的特点分析

历史文物古迹是人类历史的写照,是人类历史的再现。每一处景观

都反映了特定时期人类的生产或生活情况,其内容、形式、结构、

格调无不反映了深刻的时代特征和历史痕迹。如我国不同时期的古

代建筑就有不同的艺术特征;不同朝代的帝王陵墓都占不同的陵寝

形制;不同时期的陶瓷器艺术和雕刻艺术都有不同的特点

二、历史古迹的旅游价值:

1、历史文物古迹是人类历史的写照,是人类历史的再现。每一处景观都反映了特定时期人类的生产或生活情况,其内容、形式、结构、格调无不反映了深刻的时代特征和历史痕迹。

2、是反映古代科学技术的镜子。

3、是耐人寻味的景观。

4、寻求历史文化遗存是当前旅游的一种风尚。

三、古文化遗址的主要类型:

1、旅游价值:可通过对古城和古城遗址的考查来研究历史的发展,展示历史的真实面貌。特别是选择历史地位高、保存好,区位条件

越的古城和古都遗址进行旅游开发,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

2、我国主要古都遗址:著名的有殷商王朝都城遗址“殷墟”,周朝都城遗址“丰镐遗址”,秦都“咸阳遗址”,汉代都城“长安遗址”,西域

古国楼兰都城“楼兰遗址”等。

(一)古道路遗迹:

1、旅游价值:古道路沿途形成了众多的城镇、关隘和风景名胜,还修建了许多寺庙、石窟等,沿途这些众多的历史古迹和有关历史故事、传说,吸引着旅游者沿古道探古寻幽揽胜。

2、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中国汉代开创的将中国的丝织品从长安经康居、安息、叙利亚运往地中海各国的一条通道。它是一条连接亚、欧、非三大洲的陆上交通线。它穿过欧亚大陆腹地,通过沙漠、戈壁,跨越无数的高山峻岭、渡过了不少河流,联系各文明古国。旅

行在这条路上,可以浏览风光壮丽的高山、大河、沙漠、戈壁、探

访长城古道、烽燧,还可欣赏艺术荟萃的石窟、佛龛和文物。

(二)古战场遗址:

1、世界和我国著名的古战场遗址:

①比利时布鲁塞尔的滑铁卢古战场;②法国的马其诺防线;③我国

的赤壁之战古战场遗址;④重庆合川的钓鱼城遗址等。

(三)古代伟大工程:

1、长城:

①中国长城的特点:

a、长:西起嘉峪关,东至山海关,全长6000多千米,东西延伸,

蜿蜒万里。(现存的多属明代建造,汉代长城长达2万多里。)

b、雄伟壮观:长城沿山脊依山随势,连绵起伏,长城与山脊浑然一体,气势雄伟壮观。

c、结构周密复杂,布局合理:由关隘、城墙和烽火台组成。②长

城的旅游价值:

长城高超的建筑艺术,科学的设计,周密的结构以及合理的布局,

是中华民族大智大勇的历史见证,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展示了雄

伟美、险竣美和开阔美,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科研与历史研究价值。

2、水利工程:

①都江堰:

都江堰位于四川都江堰市境内,是战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所领导修建。都江堰工程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部分组成。鱼嘴是江心

分水岭,把岷江分为内外二江,内江导入平原为灌溉水源,宝瓶口

和飞沙堰共同调节内江水量,飞沙堰还起了减少内江泥沙淤积的作用。水过宝瓶口由总灌渠入各支渠,灌溉田地,使川西平原成为“天

府之国”。②灵渠:又名兴安运河,位于广西兴安县境内,开凿于秦代,分为南渠和北渠,北渠的水注入湘江,南渠的水注入漓江。分

派的流量大致是“三分漓水七分湘”

③坎儿井:是我国干旱地区别具一格的水利工程。

主要分布在新疆的吐鲁番、哈密、木垒等地区。

利用自然地形,将冰雪融水和地下水引出地面灌溉农田以及用于生

产和生活,使沙漠地区形成片片绿洲。

“旅游的表象是经济,旅游的内核是文化。”本学期,通过阅读安徽

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黄成林先生的《旅游文化》,使我对“旅游文化”

有了新的认识,深刻地了解到“没有文化的旅游是苍白的旅游,旅游

是商品化的文化。”

本书一共分为八章的内容,总体来说大致可分为四部分内容。其中,第一章“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为第一部分,综合阐述了旅游文化在

旅游活动中的内涵与意义,并区分了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是读者

明确地了解了旅游文化的涵盖面之广,包括了旅游的各个方面,其

中也包括文化旅游。其次,第二章“山岳文化”与第三章“水与旅游”

从文化加之于自然景观的角度做了介绍。随后的第四章“民居与村落

文化”和第五章“牌坊文化”这是人文景观蕴含的民族文化特色。最后

的三章分别为“饮食文化”、“佛教文化”和“戏曲文化”,追溯了时代

演变中的人类生活以及精神、娱乐方面的非物质文化。

作为一本学术类书籍,本文最大的特色则在于将中华民族的文学特

色融入其中,是原本枯燥的书显得活泼动人。比如,作者在描述“水

与旅游”时,概括了水与人类的精神生活——水可以自我激励“逝者

如斯夫!不舍昼夜。”;水可以慰藉心灵“闲上上来看野水,忽见水

【篇三:旅游管理读书笔记】

毕业论文读书笔记

学院: 管理学院

专业: 旅游管理

学生姓名: 刘媛

学号:2006223023

2010年 2月 23 日

书名:《中国导游薪酬制度存在的问题》作者:杨萍

出版社:中国旅游出版社

主要内容:本文通过对导游人员薪酬制度历史及现状的分析,进一

步向我们展示了现代我国导游薪酬制度存在的一些问题,让我们从

另外一个角度来思考改善导游薪酬制度的措施及方法。导游是旅行

社的从业人员,在为游客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付出了大量艰辛的劳动,依法应按合同约定获取劳动报酬,他们是以提供一种无形的服务为

主要工作的人员。这是我们对导游人员的一种定义。在上个世纪的

八九十年代,导游人员相对来说比较短缺,导游人员享有比较优厚

的福利待遇,但是2000年以后,随着导游人员人数的增长,旅行社

之间竞争的增长,使得导游人员的薪酬制度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

我国导游薪酬制度的现状就是目前导游人员薪酬收入主要是由基本

工资,带团补助,“回扣”和小费构成。劳动保险由旅行社代买或者

自己购买。实际上,在我国境内,很多旅行社都只会给专职导游发

放少量的基本工资或者干脆不发放工资。本书还列举了对我国导游

人员收入的调查表和调查统计图,从这些调查表和统计图当中我们

可以看出我国导游人员绝大多数是没有基本工资以及带团补助的,

而且还要向旅行社缴纳一定的人头费,导游大部分的收入来自于回扣。包括购物回扣,门票回扣等。是导游收入的最重要部分。导游

相当于要靠自己养活自己。因此,赚取回扣就成了导游们最基本的

业务技能。正是因为这种

情况,也会导致各种问题的出现。又加上旅游有旺季和淡季之分,

旅游淡季则成为了导游的冬季,所以导游必须要充分利用上团的时

间尽量多的赚取回扣,才能解决旅游淡季带来的生存问题。但是由

于消费回扣带有偶然性,更加缺少稳定性,所以大多数的导游平均

收入并不高。使得出现了导游宰客以及欺骗性宣传等负面消息的出现,在人们的心目当中,导游人员也从以前的“民间大使”,转变成

为了宰客的专有名词,也使得导游人员的社会地位逐渐降低。以至

于导游人员对职业的认同感降低,大多数导游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

缺乏荣誉感和自信心,由于缺乏沟通,社会相关部门对导游工作缺

乏理解,致使导游人员存在较大怨气,此外,大多数游客对导游存

有戒心,对导游服务不信任,面临如此压力,导游很容易身心俱疲,从而造成导游人员的一些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不仅如此,还会导

致导游职业道德意识的淡薄,服务质量的下降。那是由于导游没有

基本工资和出团补贴,还要向旅行社缴纳一定数额的“人头税”为赚

取收入,导致导游人员擅自增加自费景点,缩短游览时间,延长购

物时间。从而造成游客的不满以及投诉。又加上旅行社也会对导游

施加各种压力,也会导致多重矛盾的爆发。由于导游人员收入的不

稳定性,许多导游把带团当成了一场赌博,面对现实和未来生活的

不可预期性,愿意把导游当做终身职业的人也越来越少了,导游人

员一次就业性等特点再加上游客和社会对导游的误解甚至是曲解,

媒体对导游负面的炒作,使得导游人员的流失特别的严重,也是导

游这项职业成为

了一种过渡性职业。也影响了导游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

我的感想:读完这本书以后,我觉得所有这些问题的出现都和导游

人员不合理的薪酬制度有关系。那么只有我们构建了合理的薪酬制度,我们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结合我自身的实践感受,我

觉得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改善。(一),加大市场监督力度,减少旅行社之间的恶性价格竞争。其实导游人员这种不合理的薪酬制度在很

大程度上来说是旅行社之间的这种恶性竞争导致的,相对来说,旅

行社的进入门槛比较低。所以导致旅行社的数量不断增加,大多数

的旅行社规模较低,旅行社之间竞争加大,旅行社为了维持发展,

就采取低价竞争的策略,有的甚至低于成本价,从而扰乱了正常的

市场秩序。也使得导游人员不得不在旅游的过程当中增加购物点,

减少游览时间状况的出现。我觉得旅行社之间不应该停留在这种以“降价”为主的市场竞争上来,因为这种竞争会扰乱正常的旅游市场

秩序。旅行社应该把重点放在研究特色旅游项目以及旅游者的消费

心理上来,进而拓宽旅游市场。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得挖掘旅游市场,满足游客的旅游需求。还可以通过提供一些特色服务来吸引消费者,将我们的旅游产品从最初阶段的价格竞争转化成深层次的服务质量

竞争。还有,这就需要加强旅游价格的市场监控,恢复正常的组团

利润十分必要,这就需要我们制定旅游产品单项服务的最低和最高

限价并向社会公布,从而制止恶性削价竞争,还要加强监督检查,

防止通过减少服务项目或降低服务标准来削价竞争。我觉得这才是

旅行社现在

应该解决的主要问题,而不是通过以削价为主要手段的竞争。这样

只会让彼此“伤痕累累”。造成了导游不合理的薪酬制度。(二),

我觉得应该改革这种不合理的薪酬分配制度。导游人员的薪酬制度

要逐步改变为基本工资,佣金分成和游客小费相结合的模式。基本

工资这儿指的就是旅行社定期付给导游人员的一笔工资,并按规定

比例与导游员分配其带团过程中所产生的佣金。游客自愿支付的小

费应该归导游所有。这样导游的薪酬就由游客和旅行社共同承担了。其中导游的薪酬以基本工资为主,其他作为额外的收入。导游人员

的带团质量直接与直接工资挂钩。这样也能加大导游人员带团的积

极性。从这一角度来规范导游人员的薪酬。也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改

善不合理的薪酬制度。另一方面,我觉得可以健全导游人员的激励

体制。导游人员作为直接对客服务的窗口。在旅行社的各项服务中

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旅行社要想游客满意自己提供的旅游产品。首

先导游人员的服务必须要让游客满意。所以,适当提高导游队伍综

合素质尤为重要,要严把导游资格考试关,适当提高导游队伍的进

入门槛,各级旅游行政部门要加大对导游年审的培训力度,不断提

高导游人员的素质,以适应市场竞争和形势发展的需要。在薪酬制

度方面,我觉得可以允许素质高低不同的导游之间存在收入差距,

激励导游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把导游带团机会与其等级及服务质

量联系起来。对不同质量的导游采取不同的激励手法。这样做也可

以不断鞭策导游人员提高自身素质。这样也会调动导游人员工作的

积极性。我觉得合理

《法学概论》读书笔记

《法学概论》读书笔记 法学,是一切涉法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活动及其认识成果的总称。 法学,在中国先秦时期称为“刑名法术之学”,自汉代开始各代又有“律学”的名称。 我国法学的划分: 1.从法律部门划分的角度,一个新的法律部门的出现或迟或早要有新的法学部门与之对 应。 2.从认识论的角度,将法学划分为理论法学和应用法学。理论法学综合研究法的基本概念、 原理和规律等;应用法学主要研究国内和国际法的基本结构和内容,以及它的制定、解释和适用。 一、西方法学的历史 西方法学起始于古希腊。古希腊的哲学非常发达,发达的哲学开发了自由民(尤其是自由民中的知识分子)认识和评价社会的能力,促进政治学、伦理学、文学、美学等专门知识体系的形成,并提出了一系列法理学问题:法与权力、理性的关系、法与人、神、自然的关系,法与利益、正义(在人们互相冲突或重叠的主张之间,什么是正当的或正义的),人治和法治(人治优于法治或是相反),守法的道德基础和政治基础(人们为什么要服从法律和国家)等等,用西方法学家的话说,这些问题是法学的“永恒主题”。 古罗马的法律制度是古代西方法律制度发展的顶峰。罗马法学家不仅提出了许多涉及立法、执法、司法的技术和方法问题,而且引入希腊人自然法概念来论证罗马法的神圣性和广泛适用性。 中世纪是西方社会最灰暗的时期。基督教处于万流归宗的地位。“中世纪的世界观本质上是神学的世界观”、“中世纪把意识形态的其他一切形式---哲学、政治学、法学,都合并到神学中,使它们成为神学中的科目”。(《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13、14世纪开始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使西方法学朝着世俗化的方向发展和变革。把人性而不是神性看做国家和法律的基础,使法律和法学从天国回到人间。注释法学家和人文主义法学家把古代法学传达到近代的使者,他们的研究是连接古代法学和近代法学的纽带。 17世纪开始资产阶级革命和在革命中普及的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和法制的时代要求既需要法学,也解放了法学。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出现意味着一种与中世纪神权世界观相对立的法权世界观的出现。这一世界观的核心是自由、平等、人权和法治,其典型表达形式是自然法学派的“社会契约论”和“天赋人权论”(自然权力论)。 从18世纪末开始,分析法学派的出现标志着作为独立学科的法学出现。 在19世纪前期,法学基本上是哲学家或政治学家的法学。19世纪中后期,法学开始由哲学家和政治学家的副产品成为职业法学家的法学。 20世纪“新马克思主义法学派”异军突起。 二、中国法学的历史 中国法学的历史大体上分为四个阶段:夏、商、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西汉至清代中期,清末至中华民国。 《商书》中就记载“以德配天”、“明德慎刑”的思想和政策,“明德慎刑”的思想显然是后来儒家“德主刑辅”思想的文化渊源,它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支配封建法学和法律制度的主导思想。 春秋战国的几百年是中国法学兴起和大发展的时期。当时各种学说、学派层出不穷,形成了百花竞放的繁荣景象。儒、法、墨、道四家都对法学的兴起和发展做出了贡献,其中法家贡献尤为突出。儒家从人性善的哲学立场出发,强调圣人、贤人、圣君、贤相个人的统治

《数学史概论》读书报告

《数学史概论》读书报告 数学源自于人类早期的生产活动,早期古希腊、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及中国古代都对数学有所研究。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学科。通过抽象化和逻辑推理的运用,由计数、计算、量度和对物体形状及运动的观察中产生。数学的基本要素是:逻辑和直观、分析和推理、共性和个性。以下对李文林著《数学史概论》作一个读后的总结。 一、《数学史概论》简介及其特点 《数学史概论(第2版)》以重大数学思想的发展为主线,阐述了从远古到现代数学的历史。书中对古代希腊和东方数学有精炼的介绍和恰当的分析;同时充分论述了文艺复兴以来近现代数学的演进与变革,尤其是20世纪数学的概观,内容新颖。《数学史概论(第2版)》中西合炉,将中国数学放在世界数学的背景中述说,更具客观性与启发性。《数学史概论(第2版)》脉络分明,重点突出,并注意引用生动的史实和丰富的图片。 本书共分十五章,其中第一章“数学的起源与早期发展”介绍了人类在蒙昧时期由于生产生活的需要,逐渐形成了数与形的概念,从最早的手指计数到石头计数,再到结绳计数直到距今大约五千多年前,出现了书写计数以及相应的计数系统。在灿烂的“河谷文明”中,重点介绍了埃及数学和美索不达米亚数学。第二章“古代希腊数学”,介绍了雅典时期和亚历山大时期的数学,其中重点对数学家泰勒斯、毕达哥拉斯、欧几里得、阿基米德及阿波罗尼奥斯及其成就作了详尽的介绍。第三章“中世纪的中国数学”,从古代著作《世本》中提到的黄帝使“隶首作算数”,殷商甲骨文中使用的完整的十进制计数,到两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及宋元时期达到了发展的高潮。介绍的著作主要有《周髀算经》,《九章算术》,《算经十书》,介绍了刘徽的“割圆术”和他在面积、体积公式推证的成就,祖冲之父子推算“圆周率”,在推导几何图形体积公式时提出了“出入相补”及“祖氏原理”;第四章“印度与阿拉伯的数学”;第五章“近代数学的兴起”,讲述了中世纪的欧洲,从代数学、三角学、透视学、射影几何等方面的发展向近代数学的过渡,以至解析几何的诞生;第六章“微积分的创立”,分别介绍了牛顿和莱布尼茨从不同的角度提出的微积分原理;第七章“分析时代”;第八章至第十章,分别以代数、几何、分析这三大领域的变革为主要线索,介绍了19世纪数学的发展;第十一章至十三章是“20世纪数学概观”,分别介绍了纯粹数学的主要趋势、空前发展的应用数学、现代数学成果十例;第十四章“数学与社会”,第十五章“中国现代数学的开拓”。 本书有以下几个特点:1、与同类书相比,有着最大的空间跨度和时间跨度,从上古的巴比伦、希腊、中国、印度、阿拉伯世界,到中世纪的欧洲,以至20世纪的近代数学、当代数学,遍及世界各地对于数学的贡献地位与影响,都有中肯的评论。2、本书不仅对史实有详尽而忠实的介绍,而且兼有史评史论的作用,更有精辟的历史观。例如作者认为古希腊的数学是一种论证数学,而说中国的古代数学,在南北朝三国时期,也进入到论证数学,刘徽即为其杰出代表之一。至于中世纪欧洲数学的崛起,微积分的创立以及近代数学的诞生史,对于它们的历史背景与社会根源,作者都有敏锐的评论。作者对整个数学的发展有着明确的数学史观。3、本书不仅对数学家和他们的学术成就作了概括的介绍,而且对于一些重要成就,不惜花费篇幅,作了较详细的忠实于原始创造的说明。例如阿基米德对于球体积与抛物线弓形面积的计算,刘徽对于 的计算原理和方法,牛顿与莱布尼茨关于微积分的发现过程,以至较近代如康托关于非可数集合的发现等等,都作了较详细的介绍。这让读者不仅可以了解历史的发展,而且还能深入体会数学大师们原始创造的艰苦历程与来龙去脉。4、本书除了数学家们的传统故事外,还介绍了许多有趣的奇闻轶事。 二、对数学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传播学史读书笔记

《传播学史》读书笔记 美国传播学者E.M.罗杰斯说:“任何涉入一条新河流的人都想知道这里的水来自何方,它为什么这样流淌。”1 今天传播学理论对于我来说就像一条崭新的河流,而罗杰斯的《传播学史》则如一叶扁舟,带我领略河流上游的奥秘。 《传播学史》此著作也不似寻常地叙述历史般冗长而乏味。著作通过传记式的编年史工作,在人的基础上来理解传播史,给予了众多如我一般“传播学理论新学者”新奇而意味深长的旅途。 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寒,传播学的形成也非凭借着几人的一日之功。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早就有了传播学的身影。传播学成为一门独立而正规的学科是在20世纪初期的美国,但它的思想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欧洲的三大理论,包括达尔文的进化论、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和马克思的批判学派。 查尔斯??达尔文对传播研究的直接影响始于1873年出版的《人与动物的情感》。这部著作创建了非语言传播的领域。他的进化论在系统阐述辩证唯物主义方面,直接影响了马克思。社会达尔文主义所表达的“变异”成为库利和帕克等美国早期社会学家的引路人。 与达尔文相同,对马克思传播研究的影响表现在对整个社会的理解和研究范式上。 卡尔?马克思与恩格斯合作出版了《共产党宣言》。至1917年,列宁领导的俄国革命成功后才将《共产党宣言》推举为“工人阶级的《圣经》”。 批判学派是马克思主义和佛洛伊德理论的一种理智结合。2批判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 达尔文的进化论和马克思的历史唯物论处于社会的宏观层次,而西格蒙德?佛洛伊德的思想是个体性的,是在个体范围内,特别是在个体的儿童经历之中寻求对于行为的解释。3佛罗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间接地了拉斯韦尔的精神分析研究和霍夫兰的人格研究。 1【美】E.M.罗杰斯:《传播学史》,殷晓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引言第1页。 2【美】E.M.罗杰斯:《传播学史》,殷晓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95页。 3【美】E.M.罗杰斯:《传播学史》,殷晓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75页。

信息读书笔记

信息读书笔记 第一篇:网络 读书笔记 1. b to b电子商务的发展战略 基本框架:文章通过分析b to b 电子商务的发展优势,提出发展b to b 电子商务要素,具体包括信息标准化用户身份认证网络交易的整合处理受控的操作性等,明确了企业建立 b to b 电子商务战略时应考虑的细节问题,以求更好的推动和完善电子商务的发展。 心得体会:电子商务的类型多种多样,按照交易的双方划分就 有企业对企业 ,企业对消费者 ,企业对政府机构,消费者对政府机构等等。这段话充分说明了电子商务的类型。 购买者与供应商交易是利用互联网还是电话;买者是否可以通过多种 b to b 电子商务渠道进行交易;购买者是通过现存的网络还是原有的系统与供应商交易;购买者与供应商交易是通过商业网络还是电子化市场进行交易。上述情况是供应商在建立b to b电子商务发展战略时需要考虑的一些问题,购买者可能与供应商用上述的一种、一些或全部共同指导企业的运行和经营。无论企业实施什么样的电子商务战略,本质上都是

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利用可靠的工具搭建交易平台,保证企业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生存和发展。 2. 从美国的电子商务看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 基本框架:文章主要介绍了电子商务含义界定,美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及原因分析以及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心得体会:目前, 电子商务的基本含义有两个层次: 狭义的电子商务和广义的电子商务, 狭义的电子商务是指包括b2b、 b2c、 b2g、 g2c 在内的通过开放的网络进行的电子交易活动。广义的电子商务是指利用 intranet 和internet 等网络方式将顾客、销售商、供应商和企业员工联系在一起的一种全社会的网络计算环境, 并以此实现信息资源在全社会中的充分应用。这段话解释了电子商务的基本含义,主要包括两个层次。 加速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物质技术基础;完善我国的商业信用机制;政府的有效支持和引导。这些是从美国发展电子商务的经验来看, 并结合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现状,总结出来的应对对策。 21 世纪是电子商务为主导的全新贸易时代, 借鉴美国电子商务发展经验, 发展我国的电子商务必须从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商业信用机制以及政府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引导等方面入手, 积极主动地抢占下个世纪经济发展

封建社会时期读书笔记

封建社会时期读书笔记 封建的生产样式,说是农业劳动和手工业劳动的结合,但是在那时候的基本劳动是农业。古代世界从都市及小领域出发,相反的,中世却从农村出发。以下是为大家分享的封建社会时期读书笔记,欢迎阅读参考。 随着古代社会的消亡,基督教的成立和发展,而哲学及科学的发展,遂完全陷于停顿状态,在古代社会消亡的废墟上出现的是中世封建社会。 古代生产样式及古代日耳曼共产体崩溃的结果,中世封建社会发达起来。而且部分地形成日耳曼族和罗马帝国的社会经济诸关系的特殊综合。这一综合之所以实现,是收于日耳曼族入侵罗马帝国的结果。在罗马人方面,那是古代世界不可避免的没落形态。但如今在法兰克人方面,确是新发展的出发点。没落中的罗马,对于日耳曼族的侵入,日益无力抵抗,终于纪元第五世纪被征服了。 日耳曼族所带来的现成的东西,绝不是封建制度,它的起源,是从征服者方面在战争中的军事组织而来,这种组织到了征服之后,守着被征服诸国以及存在的生产诸力的影响,蔡发展到原始的封建制度,在末期的罗马,因为奴隶制走到了尽头的结果,那些奴隶主的大地,就从奴隶的单纯协业所做的大规模农业,转移到小规模的耕作,地主把土地分成小块,交由纳地租的不自由农民去耕作。归根结底,当古代生产样式崩溃中,农奴制的生产关系就已经发着芽了。

基督教加强了封建势力,教会拿着封建主义的意识形态的稳固资格,用圣辉围绕着封建组织,拥护封建势力,维持封建的统治。从基督教会成立当初,就和国家强固地结合着。因此,基督教一天主教,做着封建制度的国际中心,无论在经济上、政治上、文化上,它在中世社会都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中世的历史,就是基督教的历史。因此,中世纪的一切意识,都隶属于这个封建的宗教,这是中世纪的决定性特征,这时候的科学和哲学,只不过是教会的忠诚顺奴婢而已,所以,后人称整个中世纪为“黑暗时代”,并称为“实现了的无理性时代”。 封建的生产样式,说是农业劳动和手工业劳动的结合,但是在那时候的基本劳动是农业。古代世界从都市及小领域出发,相反的,中世却从农村出发。这时直接加入生产的,已不是奴隶,而是农奴的小农。在奴隶制下,奴隶的身体,供别人作为劳动手段而所有着,他们用别人的生产手段去劳动,是非自由劳动者。就是说,农奴因着人格的隶属关系,成了被牢缚在土地上的附属物。封建的生产样式,即劳动力和生产手段结合的样式,在封建诸侯的大土地所有,及封建农民承领的零碎土地的耕作中,表现在它的核心。 封建制度的基础,到处都是建立在自然经济上的。封建的劳动形态,是劳动的自然形态,劳动是直接为了生产使用价值,且显现在人身的隶属关系上。因此,中世哲学的发展,可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封建制度确立和发展的时期,是各都市在封建社会内部发生的时期,也是它往后就开始动摇的时期;第二个时期,是自然科学

《传播学概论—大众传播》读书笔记

《传播学概论——大众传播》读书笔记这个月读了《传播学概论》这本书中关于大众传播的内容,了解了大众传播的发展,什么是大众传播及其特点,以及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和影响,对传播又有了更深的理解。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大众传播的世道。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的信息传播活动不仅普及到了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而且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现代社会里,大众传播是人们获得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是实现国家和社会目标的重要手段,是社会上各利益集团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的工具,同时又是社会文化和娱乐的提供者。大众传播的影响之普遍、作用之强大,使得它成为现代社会中最重要的的信息系统。 大众传播的定义 大众传播是一个特殊的社会信息系统,说它特殊是因为它具有其他类型的传播所不具有的性质和特点。理解这些性质和特点是我们把我大众传播的本质出发点。 那么什么是大众传播呢?简单的理解就是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从事的信息传播活动就是大众传播,我们每天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就是在接触大众传播。不过这种简单的理解不能帮助我们把握大众传播的实质,要把大众传播作为社会科学考察的对象,就必须为它下一个较为严谨的定义。 澳大利亚学者苏利文提出的定义是“大众传播是即现代印刷和广播、电视等影像和声音媒介组织运用法人资金,借助高科技和产业化手段,在国家调控的范围内向未知的受众提供信息和娱乐产品的实践活动。” 关于什么是大众传播,学者们有各种各样的定义,澳大利亚学者苏利文提出的这个定义将大众传播的主体表述为“媒介组织”更为确切。 实际上,由于大众传播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社会现象任何一个简短的定义都不可能概括出它的全部特征,结合传播学的宗旨,对这一概念作出的界定是:所谓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大众传播的特点 从以上定义出发,与其他类型的传播活动相比,大众传播具有的特点可以从以

语言学概论读书笔记

语言学概论读书笔记 汉语言文学邝云梅 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 第一节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 1.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表现为:口语、书面语。 2.书面语和口语的主要差别: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在有了文字之后才产生的。口语发生在一定的社会背景和语言环境中,而且交际双方或各方在进行口头交际的同时常常伴随着各种面部表情、手势和体态,还有各种不同的口气和语调,而书面语一般只记录词语,没有记录这些成分。书面语有可能比口语积累的语汇丰富,语法结构也更精密,表达方式也更多样化。 3.语言和民族的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二者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就大多数情况而言,一个民族使用同一种语言,但在世界上也有不少这样的情况,即不同的民族使用同一种语言,同一种民族却又使用不同的语言。 第二节语言的性质 1.句子是最小的交际单位。 2.符号是根据社会的约定俗成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这种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 3.能指是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能够指称某种意义的成分。 4.所指是语言符号所指的意义内容。 5.组合关系是一个语言单位和前一个或后一个语言单位,或和前后两个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叫组合关系,也叫“句段关系”。它体现在互相关联的语言单位组成的整体中。 6.聚合关系是在同一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换出现的各个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 7.语言与言语的区别:语言是使一个人能够理解和被他人理解的全部语言习惯,是社会成员约定俗成共同使用的部分,是均质的,是言语活动的社会部分;言语则具有个人特色,因为每个人说话的嗓音,每个音的具体发音,使用的词语和句子结构都不尽相同。即语言是言语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有规律可循而又成系统的那一部分;而含有个人要素或个人杂质的说话行为和说出来的话(包括写出来的“话”)只能属于言语。 8.语言符号的特征:任意性、强制性与可变性。人们最初创制单个的语言符号时,用什么样的形式——语音与什么样的内容——语义相结合,并没有什么必然性,而带有很大的偶然性或随意性。在同一社会,同一时代,对使用同一种语言的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是强制性的。同一社会在不同时代,其语言符号的声音、意义,以及两者间的关系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变化而变化。 第三节语言学 1.索绪尔创立的语言学被称为结构主义语言学。

传播学概论读后感

传播学概论读后感 传播学概论读后感 传播学概论课本,从各个方面介绍了传播学要研究的内容及其传播的意义.课本的理论知识有很大的难度,但只要抓住个章节课本知识的重点话语,加一自己的理解及一些资料的辅助,就能大略的掌握课本理论知识所要表达的意思. 我比较感兴趣的章节是第5章_传播学的社会功能.它主要介绍的内容就是大众传播以及人际传播信息的社会作用,功能,以及传播理论所涉及的一些特殊功能性.比如:传播的三种社会功能-环境检测功能.社会协调功能.文化传递功能.娱乐功能. 这个章节也是我认为的,对我的传播学学习以及新闻专业知识学 习具有启发性的内容之一.新闻传播的学习以及专业新闻报道.采访 的学习,首先的前提就是要弄清楚传播的社会功能及它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让我们在这样的前提下,才能意识到春播信息对社会 中的重要性,以及它所造成的影响和作用.才能要求我们抱着严谨的 态度来学习新闻学以及传播学的知识,严格要求自己今后在传播信息,创作新闻作品时,考虑到的更多是自己的社会责任与社会作用,以次 来严格要自己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成为合格的新闻人才. 我认为最难学习及理解的章节多是一些理论性知识占主要内容的章节,比如.第12章-传播学的批判学派.以及个章中理论知识的部分,它们大多涉及传播学研究的一些传统和现代的各种派别的理论成果,语言比较专业拗口,读起来比较生涩难懂.

我认为应该重点讲解的内容有第5章-传播学的社会功能,第7章-内容分析和信息交流.第9章受传者研究及第10章-传播效果的研究.这些章节的知识内容较为难懂,而且与我们所学的新闻专业有很大联系,对我们新闻专业知识的学习,学习写作新闻,采访技能等有只管重要的作用,只有弄清信息传播的功能,作用和地位,弄清信息传播的效果-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以及弄清信息受众学要什么样的信息,才能个好的为我们的信息传播,新闻创作做好充分的准备,打好坚实的专业知识基础,让我们在今后的专业知识学习几实践中,更家得心应手.既然如此,当然,这些章节的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完全可以运用于今后的生活中的,为我们的学习及工作提供充分的"知识武装". 2. 传播学作为一门多科学的边缘学科是植根于人类社会生活的传播现象,它的诞生是有条件的,随着人类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各类科学不断延伸并相互联系,各种新理论,新学说大量涌现,就为传播学的产生作好了铺垫,同时,由于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世界的各个地区的交流日益频繁,客观上成为传播学产生和发展的催化剂,就在这样的条件下,传播学在美国问世了.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十分广泛的,广义上讲它包括人类社会所有的传播现象和传播活动,而从狭义上讲它又可以分为两大派别,一派是以美国为中心的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环太平洋国家在内的传统学派,另一派是和美国对立的以西欧为中心的批判学派,面对如此庞大的研究对象,针对不同的研究领域,要想取得好的传播效果,研究的

电子商务读书笔记 1

电子商务读书心得 在之前的电子商务导论课中,我对电子商务没有深入的认识,只局限于对淘宝的理解,而上了电子商务专业课,我对电子商务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为了更好的学习这门课,通过网上查找资料和看专业课本书我做了一些读书笔记。 通过网上资料我发现。电子商务是一个电子化购买与出售货物、服务和信息的过程。进入21世纪以来,电子商务的应用跨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由于电子商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造了以Web为基础的全新商业模式,改变了商业伙伴之间的合作方式,因此,电子商务又绝不仅仅是购买和销售,它同时也是一种电子化的沟通、合作和信息传递途径。 通过《电子商务概论基础与应用陈晴光主编》这本书的学习,我了解到电子商务的定义是:电子商务是各类具有商业活动能力和需求的实体,利用现在信息技术,依托以互联网为主的各种电子网络所进行的能创造新价值的各类商务活动,包括有形的货物贸易和无形的服务与知识产权贸易。并且书中按知识结构特征及其内在联系分为电子商务概述、电子商务模型、电子商务支持服务和电子商务应用四大板块,主要内容包括电子商务概述、B2B电子商务、B2C电子商务、C2C电子商务、新型电子商务模式(如B2F、B282C等)、移动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网站规划与维护、电子商务安全、电子货币与网络支付、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与管理、网络营销、电子商务策划,在各章节中有机地穿插了大量针对相关内容和知识点的应用案例、研讨专题等。这本书中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让我对电子商务有了深入的理解。 在对电子商务有了初步理解的情况下,我们开始了第一次电子商务讨论课。第一次的讨论课主要是关于企业惯例的电子商务解决方案。首先我们要了解企业惯例的含义。企业惯例,是组织内部共同形成的各种各样的行为和规范——可以这样说,是一个习惯性指导系统。它们往往通过给新员工示范规则来交流、传递信息。正因为这样,它们才能真正成为独一无二、区别于其它组织的公司。这正是罗?郭士纳提出的:虽然一个公司可能会用与其它组织相似的描述,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它们是不同的,因为人们遵守的是直觉设定的潜规则。有企业的地方就有企业惯例,因为在公司中每个类型的工作从制定策略,到执行流程,从运用技术,到政策的运用、领导员工的奖惩制度等等,都存在自己的企

中国文化概论读书笔记

读了中国文化概论后,身为建筑学的学生,我受益匪浅,从中学到了中国文化的演变,还领悟到了中国文化的意义,让我身为中国人而感到骄傲。 该书讲了许多关于中国文化的内容,其中包括:中国地理环境以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国文化的经济制度及其影响;中国文化的社会政治结构及政治制度;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与其深远的影响;中国古代的古典书籍以及其文化内涵。总体来说,该书包含了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是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虽然在阅读的过程中我经历了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但到最后有所收获,证明我所付出的努力是值得的。 中国文化在整个历史长河中并非是亘古不变的,其中,在某些时期,中国文化发生了剧变。在中国历史的不同时期,各个思想与文化也是不同的,而各个文化的背景,也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总体上看,中国文化的发展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夏商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以及民国到共和国时期。在这些不同的时期中,文化不断的发展,消退,融合,也是对当时的历史背景的一种反应。 夏商时期是我国封建王朝的开创时期,也是我国文化的开端时期,也是科技的起点。夏朝是商朝文化的奠基和基础,也即是夏朝是商朝文化的前提存在;而商朝是夏朝文化的发展与升华。在这个时期,人们已大量使用青铜器,史称为“青铜时代”,农业与手工业有了初步发展。文化上,夏商时期注重对鬼神的崇拜,国家的政治行为与国王的行为,都需要向鬼神祭祀,故而该时期的文化被称为“神本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百家争鸣的时期,各种思想浪潮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在中华大地上。因为周朝王室衰微,诸侯崛起,再加上礼崩乐坏,宗法制度被破坏,以及士大夫阶层的崛起,使当时的思想得到了解放与发展。其中就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这百家之中,最为出名的是这六家:儒家,法家,墨家,道家阴阳家,名家。最后让以法家为优的秦朝灭了六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 在秦朝,秦始皇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决定实行“大一统”这一措施。他统

单片机读书笔记

单片机的分类 单片机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是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把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多种I/O口和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数器等功能(可能还包括显示驱动电路、脉宽调制电路、模拟多路转换器、A/D转换器等电路)集成到一块硅片上构成的一个小而完善的微型计算机系统。 众多的单片机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Ⅰ按生产厂家分 1.INTEL公司的单片机(MCS-48系列单片机:MCS-48单片机是美国INTEL公司于1976年推出,它是现代单片机的雏形,包含了数字处理的全部功能,外接一定的附加外围芯片即构成完整的微型计算机;MCS-51系列:MCS-51单片机是美国INTE公司于1980年推出的产品,与MCS-48单片机相比,它的结构更先进,功能更强,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多的电路单元和指令,指令数达111条,MCS-51单片机可以算是相当成功的产品,一直到现在,MCS-51系列或其兼容的单片机仍是应用的主流产品) 2.ATMEL公司的单片机(AT89系列单片机:AT89系列单片机是ATMEL 公司的8位Flash单片机系列。这个系列单片机的最大特点是在片内含有Flash存储器。因此,在应用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前途特别是在便携式、省电及特殊信息保存的仪器和系统中显得更为有用;A VR单片机:A VR单片机是1997年由ATMEL公司研发出的增强型内置Flash的RISC(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PU) 精简指令集高速8位单片

机。A VR的单片机可以广泛应用于计算机外部设备、工业实时控制、仪器仪表、通讯设备、家用电器等各个领域。) 3.Motorola公司的单片机(MC68300系列单片机:MC68300系列微控制器采用模块化设计,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选择不同的模块,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合) 4. MicroChip单片机的单片机(PIC12CXXX系列单片机、PIC16CXXX系列单片机) 5.PHILIPS公司的单片机(通用型单片机:PHILIPS公司的P80C31基于80C51内核采用高密度CMOS技术设计制造,包含中央处理单元、128字节内部数据存储器RAM、32个双向输入/输出(I/O)口、3个16位定时/计数器和6个中断源,4层优先级中断嵌套结构,可用于多机通信的串行I/O口,I/O扩展或全双工UART,片内时钟振荡电路;Flash 单片机、低功耗OTP单片机) 6.TI公司的单片机(TI单片机MSP430:德州仪器(TI)超低功率16位RISC混合信号处理器的MSP430产品系列为电池供电测量应用提供了最终解决方案。德州仪器作为混合信号和数字技术的领导者,TI 创新生产的MSP430,使系统设计人员能够在保持独一无二的低功率的同时同步连接至模拟信号、传感器和数字组件。) 7.其他公司的单片机(美国SST公司的SST89系列、美国CYGNAL公司的C8051FXXX系列单片机、东芝TLCS-870系列单片机) Ⅱ按单片机数据总线的位数,可将单片机分为4位、8位、16位、32位

《中国古代文学》读书笔记

《中国古代文学》读书笔记 当我开始阅读《中国古代文学》时,重新拾起了字典。太多的生僻字,还好没有放弃!下面是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第一编先秦文学 距今三千多年以前的殷商时期,我国产生了最初的文字——甲骨文。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了自西周初年到中秋中叶的305篇诗歌。 “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出自《吕氏春秋古乐》 “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出自《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勿作,草木归其泽。”出自《礼记效特性》 《诗经》婚恋诗的基本内容:抒发恋爱和相思的甜蜜,表现恋爱的曲折,写夫妇间深挚情爱,弃妇诗。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出自《关雎》我国古代第一部历史文集《尚书》,它以记言为主。《逸周书》,本命《周书》,向来被视为《尚书》的余篇或逸篇。 《战国策》杂记东周、西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它敷载当时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其策谋或说辞,所记以战国时纵横家的事迹、言论为多。经西汉刘向整理编订,成33篇。 诸子散文发展的三个阶段? 1、春秋末至战国初,有《老子》《论语》和《墨子》。 2、战国时期,有《孟子》和《庄子》。它们开始摆脱语录体,往往是长篇大论,说理畅达,文辞富赡,是说理文的进一步发展,很多篇章形象生动,比喻,寓言叠出,行文的波澜起伏,有比较浓厚的文学色彩。 3、战国后期,有《荀子》和《韩非子》。它们议题集中,逻辑严密,说理透彻,文辞富丽,是先秦说理文的高峰。 第二编秦汉文学 《吕氏春秋》是秦相吕不韦组织其门客集体编纂的。秦代散文,多出于李斯。 学到了一个知识点,“互见法”。

【 读书笔记】语言学概论(崔希亮)

引言 语言学的“体”和“用” 【语言学的“体”主要是指关于语言学本身的研究,语言的本质,语言是怎么产生的,如何传递信息的(编码-信号传输-解码),语言的习得机制,心理机制,生理机制等等,同时如何研究语言(演绎法:不能直接观察的研究对象我们就用合理的推论来证明某些假设,归纳法:能够直接观察的研究对象我们用观测数据来证明某些假设) 语言学的“用”主要体现在语言学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语言信息处理,语言教学,语文政策,语言学习(先天论和白板论,成人和儿童二语习得的不同),词典编纂等等】 一、儿童如何习得母语的两种假说: 1.先天论:心灵学派,认为有LAD和普遍语法的存在 2.白板论:认知学派,认为儿童的大脑是白板一块,通过后天的模仿和练习才学会了语言。 二、成人二语习得和儿童学习语言的不同: 1.学习动机不同。(儿童为了交际,成人的动机不同) 2.学习时间不同。 3.学习环境不同。 4.学习方式不同。(儿童是自然获得,成人是学习) 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 【此章节主要探讨了语言和语言学的本质问题,语言的本质问题较为复杂,,包括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心理属性,在探讨语言观上,索绪尔区分了“语言”和“言语”,明确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是语言本身。自然属性主要包括对索绪尔的符号线性理论的探讨,社会属性探讨了语言的交际效应,语言在社会中的运用,心理属性探讨了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一、索绪尔的符号线性理论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它的内核是语义,物质外壳是语音。语义和语音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约定俗成的。符号的组合是线性的,符号具有生成性,将非线性的思维通过符号线性表达出来。 具有以下特点: 1.任意性。符号的声音和意义之间的结合是社会约定俗成的、没有理据的。符号的所指和能指 之间具有约定俗成的规则。符号的所指是指概念,能指是指声音形象。 2.线条性。符号在组合是只能一个跟着一个的出现,构成一个线性的序列。 3.系统性。语言符号是一个结构分明的层级装置,语言符号的运转在一个系统内进行。这些符 号的工作原理是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每一个符号既能和别的符号组合又能被别的符号替换。 语言符号的这个特点使得有限的规则和有限的单位可以生成无线的表达单位。 二、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离不开思维,思维也离不开语言。 没有语言,人类的理性思维很难进行下去。同理,如果离开理性思维,人类的语言就无所依靠,没有了逻辑。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思维层次一定都有语言的参与。“欲辨已忘言” 三、“语言”和“言语”的区分 索绪尔对这两个概念的区分表明了他的语言观。他认为语言和言语要区分开来,语言学研究的对象是语言本身。他把语言界定为符号系统。这就把语言学研究的对象确定下来了。语言是一种心理印象,

物流信息技术读书笔记

班级:10物流管理姓名:刘洪云学号:1013121026 《物联网核心技术_RFID原理和应用》的读书笔记 利用一周的时间把这本书读完了,从中学到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识,感觉受益匪浅。这本书内容丰富,并且举例新颖。内容由浅入深,全面详尽的介绍了射频技术的基本原理,系统组成以及数据处理算法,通过对应用案例的分析,可以让我们全面了解射频识别技术的应用。 通过阅读这本书,首先我了解了物联网的相关内容。物联网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它的英文全称是the internet of thing ,即物与物相联的互联网。它有两层含义: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终端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物联网就是通过射频识别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仪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物联网非常重要的技术就是RFID技术,以简单RFID系统为基础,结合已有的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中间件技术等构建一个有大量联网的阅读器和无数移动标签组成的,比Internet更为庞大的物联网成为RFID技术发展的趋势。本书的分为三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重点介绍物联网的内容。第一章物联网简介介绍了物联网的基本概念,物联网的发展以及体系结构和应用。第二章介绍了物联网的典型构架EPC。EPC系统是在计算机互联网和射频技术的基础上,利用全球统一标识系统编码技术给每一个实体对象一个唯一的代码,构造了一个实现全球物品信息实时共享的物联网。 第二部分介绍了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相关内容。射频识别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射频识别技术是一项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术。它作为无线通信和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完美结合,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前途的IT技术之一,在生产,物流,交通,公共管理等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古代社会摩尔根的读书笔记

古代社会摩尔根的读书笔记 篇一:《古代社会》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法学1101班刘春竹 学号1111040111 《古代社会》 路易期?亨利?摩尔根,是美国著明的人类学家和历史学家。据了解,摩尔根是历史上少见的在东西方世界都广受尊重的科学家之一。他曾于1856年当选为美国科学进步委员会会员并于1875年入选美国科学院。关于《古代社会》这本书,也是社会学和历史学领域中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摩尔根的研究主要来源于他对印第安人的实地考察、对从朋友手中获得的资料的整理及对一些历史典籍的阅读。摩尔根的艰辛研究为后人研究古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例如

恩格斯就是在摩尔根的研究基础上写下了著名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文的。 《古代社会》的第一编是《各种发明和发现所体现的智力发展》,作者认为:“发明、发现是互相建立在累进的关系之中的,各种制度则是立于展开的关系之中的”,并且指出:“政府的一切形式都可以归纳于两个一般行的方案之内:第一个方案是一个人为基础,是纯粹一人的关系为基础的东西,组织单位为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民族;第二个方案是一领土及财产为基础的,可以区别的一种国家。”作者在后来的论述中也是延续着这种思想来论证人类文明的进程的,从第一方案过渡到第二方案是一个巨大的飞跃,人类社会也从低级阶段发展到高级阶段。摩尔根把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七个阶段,即低级蒙昧社会,中级蒙昧社会,高级蒙昧社会,低级野蛮社会,中级野蛮社会,高级野蛮社会,文明社会。从而体现出

人类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体现出作者的进化论观点。在《生存的技术》一章中,摩尔根提出了人类食物的五种类型:在有限的住地上以果实草根为为食物的自然生活——天然食物;鱼类生活(最早的人工食物)——鱼类食物;借栽培而来的淀粉性食物生活——淀粉食物;肉类及乳食的生活——肉类和乳类食物;由农业而发生的无限制的食物之生活——通过田野农业而获得无穷食物。 第二编为《政治观念的发展》,在此张摩尔根真的是煞费苦心。本章的主要研究方法:1、田野调查。对易洛魁部落联盟进行考察,收集了许多可靠、翔实、丰富的资料。因为摩尔根曾为塞内卡部落与白人地产投机公司打官司,维护了该部落的土地权利,从而赢得了印第安人的信任,并被该部落的鹰氏族认作义子,赐予“裂缝间的桥”的名字。这就便利了他对印第安人社会组织、文化生活、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婚姻家庭的研究。

什么事言语行为

什么是言语行为 ——《语言与哲学》读书笔记 从本科语言学概论的学习中,我们对语用学有一定的了解,他主要是从语义学中产生而来,是一门对语言在运用过程中意义的研究。借用Yule对语用学定义:语用学所关心的是说话人(或写作者)所传递的和听话人(或读者)所理解的意义。语用学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与多种学科相互交错,首先它和哲学结缘,英国哲学家J. Austin创立了言语行为理论,该理论成为语用研究中心的核心理论,并将其分为三种行为:发话行为,行事行为和取效行为。 塞尔基本上同意奥斯汀对言语行为的这种分类,不过他主张取消“以言指事行为”这个概念,认为它不过是以言行事行为的一个类,他认为以言指事行为和以言行事行为这两个概念确实不同,但是概念的不同不足以确定各类行为之间的差别,每个以言指事的行为都是以言行事的行为, 后来在《言语行为》一书中塞尔区分了三种言语行为:说话行为(即说出词、短语或句子),命题行为(即指称某人某物或预示某事),以言行事行为(诸如陈述、发问、许诺等行为。他认为在任何语言交际的模式中都必须包含一个语言行为,完成以言行事的行为就是去从事一种由规则支配的行为方式,因为语言是一种受规则制约的社会行为,那就必然有其应该遵守的条件和规则。为了引出这些规则和条件,我们就必须讨论三个初始概念:规则,命题和意义。 近年来,对于规则也有许多的争论,一些哲学家认为,知道词语的意义仅仅是一个知道他的使用规则的问题,但另一些哲学家对这种观点则予以否认,他们认为根本不存在这种规则,Searle更倾向于第一种想法,所以,他区分了两类规则,第一种,一些规则用于调节先前存在的行为形式,例如,礼仪规则用于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交通规则也是如此,而这些关系是独立于礼仪规则而存在的。所以,塞尔称其为调节规则。第二种,一些规则不仅调节而且创造或规定新的行为形式。例如,足球,橄榄球等一些竞技类活动,比赛规则对这种运动加以规定,而离开这些规则,这些运动也将不复存在。这些行为或活动在逻辑上是依赖于规则而存在的,所以塞尔把这种规则称为构成规则。塞尔将调节规则简化为“按X做”或“如果Y按X做”的形式,将构成规则简化为“将X定为Y”,认

读《传播学概论》有感

读《传播学概论》有感 (文化产业管理10班 010610109 王世汉)我的专业是文化产业管理,其实我对自己的这个专业仍然有一些困惑。每当有人问我将来我能干什么时我不知该如何去回答。下一学期我们要学《传播学》老师让我们回去看一本与传播学有关的书并写自己的读后感。说实话,我看得并不是很投入,因为我真的是看不懂但我仍然有信心会学好它。 初次接触它我就觉得摸不着头脑,我问自己什么是传播学呢?传播学对我们有什么作用呢?一系列的疑问出现在我的脑海里。其实我对它的认识是从传播学总论开始的。从中我知道了传播学起源于20世纪初期,形成于20世纪40年代,兴盛于20世纪中后期。传播学的大本营在美国,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为传播学的产生提供了适宜的现实土壤。40年代诞生的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为传播学提供了必要的概念、模式和方法论。与此同时,政治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新闻学、符号学等诸多学科的彼此渗透,则大大丰富了传播学的研究内容。我发现传播学虽然很广感觉有点空洞但是它还是很丰富的,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等。我想,研究学习传播学的确可以让我们有很大的提升。 在传播学研究现状方面我了解到在对传播的重要问题进行探讨的众多学者中,政治学家拉斯韦尔、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心理学家卢因的成就最为突出,他们被称为传播学的四大奠基人。而施拉姆则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构起传播学的体系与框架,使传播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虽然我对这些人很陌生,但是我对这些人很是钦佩。正是因为他们传播学才会建立起来,才会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一些变化。在当代学说纷呈、流派林立的传播学界,有两大最有影响的学派。一个是以美国为中心的经验学派,另外一个是以西欧为中心的批判学派。二者在研究方法、研究取向和研究内容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我觉得无论是哪一个学派它们均有各自存在的意义。只有传播学派内部的百家争鸣才能更好的促进它的进步。我在想什么时候我们中国也能出现一种甚至是多种研究传播学的学派,也让我们中国人能在传播学上有所作为。 一位专家曾说过,传播实际上是信息流通的过程,而这种过程错综复杂。如果仅用理论阐述的话,困难很大,难以把握。而模式则能清楚地显示传播的本质和规律,因此,模式化研究是传播学研究的一大特色,传播研究的许多重要成果最终都是以模式的形态出现。传播是一切社会交往的

最新电子商务读书笔记随笔

电子商务读书笔记随笔 电子商务是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手段,以商品交换为中心的商务活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电子商务读书笔记随笔,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电子商务读书笔记随笔【第一篇】: 电子商务天生的低成本优势,使得他们在价格战中更加肆无忌惮,也更容易不断突破价格底线,从而疯狂地攫取上下游资源,并最终改变商业格局。 电子商务里的客户体验,是一个综合的考量,它涉及到商品的丰富度、价格、送货的及时性。(一号店于刚) 根据精力投入的领域,公司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投入到竞争者身上,希望打败他们,是征服者;一种是以客户为中心,是探索者。(亚马逊贝索斯) 苏宁云商的特点:线上线下同价,线上降低价格,线下是体验店。 平台化是互联网发展的趋势。 资本应该围绕企业家转,而不是相反,我永远不会被控制,否则我宁可不干。(马云) 在阿里巴巴,最重要的是客户,其次是员工,然后才是投资者。 对于不少“唯技术主义”的企业,当他们为自己的一门技艺而欣喜若狂时,可能会忽略技术延伸出的商业需求,对技术狂热

的追求盖过对正常市场需求的分析,那么技术再精湛,也不是一种优秀的商业模式。(这一点似乎不适用于苹果和乔布斯,呵呵!我觉得强调技术、强调市场都是站在某种特定立场上说的,相信乔布斯正是看清了未来若干年市场需求,或者说人的需求,而人们还意识不到这些需求的时候,以技术引导除需求和市场,应该说,他不是在创造需求,而是把你潜在的需求勾引出来。)创业者如何使用资本有时比获得资本更加重要。 不必像传统品牌一样关注业绩指标,先把产品做好,只用产品说话。 垂直电商做的不是平台,而是品牌,在这个领域,小而美的企业比大而全的更有竞争力。 品牌定位很重要,一定要精准,急于多元化,可能会死在做大做强上。 传统意义上的买卖的定义是“一切的交易源于信息不对称”,互联网改变了这个常识,一切交易源于信息对称,拼的是品牌美誉度、知名度与溢价能力。 电商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信任。 小米强调与使用者的互动性,不断根据用户需求改变提升,让用户不断在一遍一遍地刷机的过程中得到快感。小米把用户当朋友。网络直销模式和口碑让小米降低了销售和广告费用,售价得以降低。 做品牌,应该静下心来,去看消费者,消费者在用你的产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