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缺血性脑血管病和短暂性脑缺血的二级预防-王明礼

缺血性脑血管病和短暂性脑缺血的二级预防-王明礼

缺血性脑血管病和短暂性脑缺血的二级预防-王明礼
缺血性脑血管病和短暂性脑缺血的二级预防-王明礼

缺血性脑血管病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二级预防

佳木斯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王明礼

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2周后和TIA的病人的长期治疗,主要进行所谓的二级预防,二级预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预防或降低再次发生卒中的危险,减轻残疾程度。针对发生过一次或多次脑血管意外的患者,通过寻找意外事件发生的原因,治疗可逆性病因,纠正所有可干预的危险因素。二级预防与急性期的治疗是密不可分的,很多在急性期治疗中已开始。

有关TIA的重新认识

传统的TIA,从50年代开始认为是间歇性脑缺血发作或称“间歇性脑跛行”,1958年Fisher提出TIA的定义,由美国国立研究所(NIH)确认,提出发作时间在24小时之内,至今仍在沿用。

TIA的定义是:TIA是由颅内血管病变引起的一过性或短暂性、局灶性脑或视网膜功能障碍,临床症状一般持续10-15min,多在1h内,不超过24h,不遗留神经功能障碍,结构影像学(CT/MRI)检查无责任病灶。

TIA的发病机制:以往认为是“脑血管痉挛”,目前认为1.微栓子学说;

2.在颅内动脉有严重狭窄情况下,血压的波动可使原来靠侧支循环维持的脑区发生一过性缺血;

3.血液粘度增高等血液成分改变,如纤维蛋白原含量增高也与TIA的发病有关;

4.无名动脉或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所致椎动脉---锁骨下动脉盗血也可发生TIA。

临床特点:1)发病突然;

2)局灶性脑或视网膜功能障碍症状(单眼黑曚);

3)持续时间短暂,一般10-15min,多在1h以内,最多不超过24h;

4)完全恢复,不遗留神经功能缺损体征;

5)繁复发作、刻板性。

最新研究显示:1h

DWI:在脑缺血后几分钟水分子由细胞外转至细胞内,这一现象可被DWI 捕捉,使DWI呈现高信号,显示中心坏死区。

PWI:灌注加权像,可显示缺血区周围的灌注状态。因而1)PWI>DWI,显示缺血半暗带,应积极进行干预(溶栓);2)PWI=DWI,显示已不存在缺血半暗带,干预不能受益,只能二级预防。3)PWI(+),DWI(-),说明可能为短暂性脑缺血,存在可逆性改变。

TIA症状:一般认为单纯性眩晕、头痛、尿便失禁、EP、意识障碍、跌倒发作、记忆障碍(短暂性全面遗忘综合症可部分为TIA)不能诊断为TIA。

一般判断,一次TIA后一月内发生卒中约4-8%,一年内约12-13%,5年内达24-29%。前循环TIA伴有颈动脉狭窄70%的人预后不佳,2年内发生

卒中几率是40%。后循环TIA发生脑梗死比例较少。

一般认为年龄>70岁,糖尿病史、TIA>10min,有肢体无力和障碍者,发生卒中可能性大。

人们最近试图对TIA重新定义,2002年TIA工作组的Albers教授提示(N.Engl.J Med):TIA是短时间发作的神经功能障碍,由脑局灶性或视网膜缺失所致,症状在1h内,并没有急性脑梗死的证据。

Hoffman教授(2004.stroke)提出应将TIA称为警兆性脑梗死(threatening infact of the brain TIB)更为合适。TIA包含了短暂性和演化性两层含义,前者说明病灶的可逆性,后者有预示病灶可能发展为缺血性卒中。

二级预防

(一)危险因素控制

1、高血压

高血压是脑卒中和TIA的主要危险因素,无论收缩压或舒张压的升高均与脑卒中和TIA有密切关系。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指出,血压与脑卒中发病危险呈对数线性关系,收缩压每增加10mmhg脑卒中发病相对危险增加49%,舒张压每增加5mmhg,脑卒中危险增加46%。我国和日本人群高血压对脑卒中发病影响强度为西方人群的1.5倍。据2002年的调查,中国人群高血压的知晓率为37.2%,治疗率为24.7%,控制率为6.1%,处于较低水平,同期美国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达到70%、59%、和34%。

防治高血压的非药物措施

高血压的药物治疗原则及药物选用临床参考

推荐意见:

1对于缺血性脑卒中TIA,建议进行抗高血压治疗,以降低脑卒中和其他血管事件复发的风险(Ⅰ级推荐,A级证据)。在参考高龄、基础血压、平时用药、可耐受性的情况,降压目标一般应该达到≤140/90mmhg,理想应该到达≤130/80mmhg(Ⅱ级推荐,B级证据)。

2、降压治疗预防脑卒中TIA复发的益处主要来自降压本身(Ⅰ级推荐,A级证据)。建议选择单药或联合用药进行抗高血压治疗(Ⅱ级推荐,B级证据)。具体药物选择和联合方案应个体化。

2、糖尿病

糖尿病是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在糖尿病高发的欧美国家,糖尿病是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Ⅱ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卒中的危险性增加2倍,1999年国内通过首钢923例糖尿病患者1:1配对研究,分析调查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发现糖尿病使脑卒中的患病危险性增加2-6倍,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危险性比对照组增加3.6倍,脑血管病的病情轻重和预后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及控制程度有关。因此,应重视糖尿病的预防和控制。美国TIA防治指南建议:空腹血糖应<7mmol/L,必要时通过控制饮食、口服降糖药物或使用胰岛素控制高血糖。

血糖控制对2型糖尿病的微血管病变有保护作用,对大中血管病变同样有重要作用,血糖控制不良与脑卒中复发有关(Ⅰ级推荐,A级证据)。有关糖尿病与脑卒中预防的资料大多一级预防研究。百普乐与达美康缓释片对照评估研究发现,严格控制血糖使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血管事件的复合终点事件显著下降。对于糖尿病患者,高血压强化治疗也能使心肌梗死、猝死、脑卒中和周围血管病构成的联合终点事件风险显著降低。尽管大多数研究未达到130/80mmhg这一血压控制目标,但流行病学分析提示,在血压降至120/80mmhg时心血管事件风险会持续下降。

阿托伐他汀糖尿病合作研究显示:至少有1个危险因素(视网膜病、蛋白尿、吸烟或者高血压),且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160mg/L,而无心血管疾病史的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可以使脑卒中的发生率降低。医疗研究委员会与英国心脏病基金会心脏保护研究(HIS)显示,糖尿病患者5963例中,在现有最佳治疗之外加用他汀类药物可以使脑卒中的发生率降低。

推荐意见:

1)糖尿病血糖控制的靶目标为HbA1c<6.5%,但对于高危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过低可能带来危害,增加病死率。(Ⅰ级推荐,A级证据)

2)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应严格控制血压在130/80mmhg以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时,降血压药物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RAAS)类在降低心脑血管事件方面获益明显(Ⅰ级推荐,A级证据)。在严格控制血糖,血压的基础上联合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脑卒中风险(Ⅰ级推荐,A级证据)。

3、脂代谢异常

目前常用调脂药物

胆固醇水平与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很大,在冠心病人群中,随着胆固醇水平的升高,缺血性卒中的危险性也增加,总胆固醇水平每增加1mmol/L,缺血性卒中的危险性增加25%。

SPARCL研究是唯一一项专门针对卒中/TIA二级预防的前瞻性、随机、双盲试验研究纳入4731例患者,实际平均随访4.9年,以脑卒中/TIA为主要终点事件。研究结果显示,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可显著降低16%近期有卒中/TIA病史(事件发生在6个月以内)而无冠心病患者再发卒中相对危险(P=0.03)。他汀类药物显著降低23%的卒中/TIA危险(P<0.001);极其显

著降低43%致死性卒中危险(p=0.03);显著降低35%主要冠脉事件的危险(p=0.003);极其显著降低42%任一冠心病事件的危险(p<0.001)极其显著降低45%冠脉、颈动脉和周围血管重建操作的危险(P<0.001)。事后分析表明,阿托伐他汀80mg/d降低缺血性卒中的危险达22%。

包括各种降脂治疗(包括他汀类药物、氯倍脂、烟酸、胆汁酸多价螯合剂、饮食)的大型荟萃分析显示,只有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脑卒中的危险,他汀类药物可以预防全身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进展,降低脑卒中复发风险,临床中常用他汀类药物有: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洛罗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等,在相同剂量下,其降脂作用依次减弱,应根据LDL-C基础水平,治疗目标,患者的耐受情况和治疗效果进行剂量的个体化调整,从标准剂量,剂量每增加1倍,LDL-C水平降低6%。

推荐意见:

1.胆固醇水平正常伴有不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证据的卒中高危患者,推荐他汀类药物治疗,通过他汀类药物调脂外的机制,减少卒中/TIA风险(Ⅰ级推荐,A级证据)。

2.有缺血性卒中/TIA患者,应尽早完善血脂检查,基线LDL-C>2.6mmol/L 者,建议他汀类药物治疗,将LDL-C降至2.6mmol/L以下,并定期监测血脂水平(Ⅰ级推荐,A级证据)。

3.伴有多种危险因素(冠心病、糖尿病、未戒断吸烟、代谢综合征、脑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但无确切易损斑块或动脉源性栓塞证据或外周动脉疾病之一者)的缺血性卒中/TIA如果LDL-C>2.07mmol/L,应将LDL-C降至2.07mmol/L以下或使LDL-C下降幅度>40%(Ⅰ级推荐,A级证据)。

4.对于有颅内外大动脉粥样硬化性易损的斑块或动脉源性栓塞证据的缺血性脑卒中和TIA患者,推荐尽早启动强化他汀类药物治疗,建议目标LDL-C<2.07mmol/L或使LDL-C下降幅度>40%(Ⅲ级推荐,C级证据)。

5.长期使用他汀类药物总体上是安全的,他汀类药物的治疗前及治疗中,应定期监测肌酶等临床症状及肝酶、肌酶(肌酸肌酶)变化,如果出现监测指标次序异常,并排除其他影响因素,应减量或停药观察(供参考,肝酶>3倍正常上限,肌酶>5倍正常上限停药)(Ⅰ级推荐,A级证据)。

6.对于有脑出血病史或脑出血高风险人群应权衡风险和剂量,建议谨慎使用他汀类药物(Ⅱ级推荐,B级证据)。

二.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患者的非药物治疗

1.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根据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切除试验标准确定颈动脉狭窄程度,CEA降低了同侧颈动脉严重狭窄(70-90%)患者再发致残性脑卒中或死亡的风险,伴有中度同侧颈动脉狭窄(50-60%)患者

也可能从CEA中获益。欧洲颈动脉外科试验研究也得到类似的结论。对于轻度或中度狭窄的患者(<50%)手术风险大于获益。在发生脑血管事件后,CEA 应尽早进行(理想是在2W内)。不伴有器官功能衰竭或严重心脏病的高龄患者(>75岁)能从CEA中获益。女性伴有症状性颈动脉严重狭窄(>70%)的患者应该进行CEA,而程度更轻的患者应进行药物治疗。手术操作过程对于预防围手术期脑卒中再发非常重要,欧洲脑卒中组织的指南规定,症状性颈动脉狭窄70-99%的患者,CEA仅能在围手术期并发症(所有脑卒中和死亡)发生率<6%的医院施行,症状性颈动脉狭窄50-60%的患者,CEA仅能在围手术期并发症(所有脑卒中和死亡)发生率<3%的医疗中心施行。颈动脉狭窄患者CEA术前和术后均应使用阿司匹林。

我国施行CEA手术很落后,据报每年仅200例,而美国有3000多医师可以从事此项手术,每年CEA手术可达20万例。

推荐意见:

1).症状性颈动脉狭窄70-99%的患者,推荐实施CEA(Ⅰ级推荐,A 级证据)。

2).症状性颈动脉狭窄50-69%的患者,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伴发疾病及首发症状的严重程度等实施CEA(Ⅰ级推荐,A级证据)。可能最适用于近期(2W内),出现半球症状、男性、年龄≥75岁的患者(Ⅲ级推荐,C 级证据)。

3).建议在最近一次缺血事件发生后2W内施行CEA(Ⅱ级推荐,B级证据)。

4).不建议给动脉狭窄<50%的患者施行CEA(Ⅰ级推荐,A级证据)。

5).建议术后持续抗血小板治疗(Ⅰ级推荐,A级证据)。

2.颅内外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

颈动脉血管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CAS)是近年来出现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治疗手法之一。多项研究提示,CAS可以有效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但是没有证据提示其在脑卒中二级预防中优于CEA,目前没有直接将CAS 与最好的内科治疗进行比较的研究。在颈动脉和椎动脉血管内成形术试验中,CAS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具有与CEA相似的脑卒中二级预防的有效性,较少的脑神经病变、颈部血肿的并发症和较高的再狭窄率。但2008年2月的一项荟萃分析显示,CAS在30天内脑卒中或死亡风险较CEA更高。

颅内支架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在有经验的介入医生参与的试验中得到了肯定,但是较高的再狭窄率仍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推荐意见:

1).对于症状性颈动脉高度狭窄(>70%)的患者,无条件做CEA的,可

考虑行CAS(Ⅳ级推荐,D级证据)。如果有CEA禁忌症或手术不能到达,CEA 后早期再狭窄,放疗后狭窄,可考虑CAS(Ⅱ级推荐,B级证据)。

2).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行血管内治疗可能有效(Ⅱ级推荐,B级证据)。

3).支架植入术前即给予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联用持续术后至少1个月,之后单独使用氯吡格雷至少12个月(Ⅳ级推荐,D级证据)。

三、心源性栓塞的抗栓治疗

1.心房纤颤

综合分析指出,华法林减少心房纤颤患者的脑卒中复发和所有血管事件的50%,出血机会增加,但无脑出血报道。

2002年发表的抗栓临床试验协作组荟萃分析显示,心房纤颤患者应用阿司匹林或氯比格雷抗栓治疗预防脑卒中有效,抗血小板治疗使非致死性脑卒中危险下降1/4。

2005年公布的的Ⅲ期、多中心、平行组、RCT氯比格雷联合厄贝沙坦预防心房纤颤患者的血管事件的先期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华法林组比阿司匹林+氯比格雷双重抗血小板组的主要终点(脑卒中、心梗、栓塞和血管性死亡)年发生率显著低。两组大出血发生率相似。2009年3月公布二期研究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不能或不愿意接受口服抗凝药华法林的心房纤颤患者,氯比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相比,单用阿司匹林治疗组,显著减少主要血管事件,大出血发生率和颅内出血发生率显著升高,但是致命性出血和出血性脑卒中则没有显著升高。

2006年发表的中国人群华法林与阿司匹林预防非瓣膜性心房纤颤患者血栓栓塞的RCT结果显示,华法林组较阿司匹林组主要终点发生率显著降低,总病死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国际循证医学证据中,心房纤颤患者应用华法林预防脑卒中有效而安全的指标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维持在2.0-3.0。

心房纤颤时华法林疗法具体给药方法:首先应用低分子肝素5000uHi,每日两次,疗程10-15d。继之华法林3mg,每日一次起口服,每3天一次INR,根据INR调整华法林剂量,使其值达到2.0-3.0(2.5),连检3次达标后改每周一次,连检4次达标后改每月一次,终身检测,从开始治疗至达稳定INR,一般需2月。

如INR稍高(3-4),复查后停药1天,每天检测INR,根据第二次INR,决定华法林增减,增减范围应在5-20%,如超过原量1/3,可能出现矫枉过正。

华法林过量时:当INR4-10时,口服VK11.0-2.5mg,当INR>10,口服

VK1 5mg,急症VK1 5-10mg+5%葡萄糖50mlIV。有明显出血,输新鲜冷冻血浆800ml,同时给VK1 10mgIV,检测INR。

推荐意见:

1)对于心房纤颤(包括阵发性)的缺血性脑卒中和TIA患者,推荐使用适当剂量的华法林口服抗凝剂治疗,以预防再发的血栓栓塞事件。华法林的目标剂量是维持INR在2.0-3.0(Ⅰ级推荐,A级证据)。

2)对于不能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推荐使用抗血小板治疗(Ⅰ级推荐,A级证据)。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优于但用阿司匹林(Ⅰ级推荐,A级证据)。

2.瓣膜性心脏病

风湿性二尖瓣病变:有栓塞事件病史的风湿性二尖瓣病变患者可出现复发性栓塞。多项观察性研究报道了先期抗凝治疗能有效降低栓塞性事件的风险。曾有报道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先期抗凝治疗可使左心房血栓消失。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推荐使用抗凝治疗的适应范围是:

1)二尖瓣狭窄合并心房纤颤(阵发性、持续性或永久性)患者;2)二尖瓣狭窄患者,以前有过栓塞事件,即使是窦性心律;3)二尖瓣狭窄患者伴有左心房血栓。

四、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和TIA的抗栓治疗

非心源性指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小动脉闭塞、其他少见病因或病因不明导致的缺血性脑卒中和TIA。

抗血小板药物在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和TIA二级预防中的应用:

抗血小板治疗能显著降低既往有脑卒中或TIA患者再次严重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包括非致命性心肌梗死、非致命性脑卒中和血管源性死亡。

1)阿司匹林:阿司匹林50-1300mg/d能一定程度上降低脑卒中再发,但大剂量与小剂量阿司匹林在预防血管事件方面效果相似,且大剂量阿司匹林致胃肠出血的风险增加。

2)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相比,氯吡格雷在预防血管事件方面优于阿司匹林。对高危患者(曾发生脑卒中、外周动脉疾病、症状性冠状动脉疾病或糖尿病),其效果可能更明显。

3)双嘧达莫:与安慰剂组相比,双嘧达莫不管何种剂型均不能显著减少血管性死亡事件的发生率,但可以减少血管性事件的发生率,尤其对脑血管组。但没有证据表明单用双嘧达莫比阿司匹林更有效。

4)双嘧达莫+阿司匹林:欧洲脑卒中预防试验-2发现,与单独应用阿司匹林相比,联合应用阿司匹林(38-300mg/d)和双嘧达莫(缓释片200mg,

2次/d)能够降低血管性死亡、脑卒中或心肌梗死的危险。

有研究显示,阿司匹林+双嘧密达莫缓释片与氯吡格雷预防脑卒中及血管事件疗效相当,但阿司匹林+双嘧达莫组的出血事件(包括颅内出血)风险显著高于氯吡格雷。但头痛是阿+双组常见的不良事件,可降低患者依赖性。

5)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有TIA或缺血性脑卒中的高危患者用氯吡格雷与氯+阿的对照研究表明,与单用氯吡格雷相比,氯+阿在减少缺血性脑卒中、心肌梗死、血管性死亡或因缺血性事件再次入院组成的联合终点或者任何次要转归指标方面没有显著益处。联合治疗组发生严重出血的风险显著高于氯吡格雷组,12个月内曾发生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或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患者,联合用药能降低新发血管事件的风险。

6)新型抗血小板药物:三氟柳与西洛他唑组;阿司匹林与三氟柳组严重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氟柳组出血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阿司匹林组。

西洛他唑与阿司匹林在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中的应用研究发现,在中国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进行二级预防可能有效和安全,从而可能代替阿司匹林在二级预防中的应用,但这一结论尚需更大规模的3期临床试验进一步验证。

推荐意见:

1)对于非心源性栓塞性缺血性脑卒中或TIA患者,除少数情况需抗凝治疗,大多数情况均建议给予抗血小板药物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和TIA复发(Ⅰ级推荐,A级证据)。

2)抗血小板药物的选择以单药为主,氯吡格雷(75mg/d)、阿司匹林(50-325mg/d)都可以做为首选药物(Ⅰ级推荐,A级证据)。有证据表明氯吡格雷优于阿司匹林,尤其是对于高危患者获益更显著(Ⅰ级推荐,A级证据)。

3)不推荐常规应用双重抗血小板药物(Ⅰ级推荐,A级证据)。但对于有急性冠状动脉疾病(例如不稳定型心绞痛、无Q波心肌梗死)或近期有支架成形术的患者,推荐联合应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Ⅰ级推荐,A级证据)。

4)对于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和TIA患者,不能首选口服抗凝药物预防脑卒中和TIA复发(Ⅰ级推荐,A级证据)。

五、其他特殊情况下脑卒中患者的治疗

1、动脉夹层:早在20世纪70年代,有人对颈部动脉夹层开始了抗凝治疗,但是至今为止尚没有关于动脉夹层抗凝治疗的RCT。动脉夹层最初3-6个月有再发脑卒中的风险,但6个月后很少再发。目前认为,如果患者

没有抗凝治疗的禁忌症(如严重水肿或者有明显占位效应的大面积脑梗死,夹层延伸到颅内或颅内动脉瘤,以及其他抗凝禁忌症)。动脉夹层急性期可以考虑肝素治疗,维持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50-70s,随后改为口服华法令治疗(INR2.0-3.0)。夹层形成6个月时再次复查MRI或者血管造影,如果正常则停止抗凝治疗,否则改为长期抗血小板治疗。

目前尚没有颈动脉夹层溶栓治疗的RCT,2008年对颈动脉夹层治疗进行Meta分析,抗血小板与抗凝比较,病死率、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如果经过充分的抗凝治疗,患者仍然存在缺血的症状,可以考虑血管内治疗,或外科手术。外科治疗的方法包括颈动脉或者椎动脉结扎联合动脉搭桥术。

推荐意见:

1)无抗凝禁忌症的动脉夹层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或者TIA后,首选静脉肝素,维持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50-70s。或低分子肝素治疗,随后改为口服华法令抗凝治疗(INR2.0-3.0),通常使用3-6个月;随访6个月,如果仍然存在动脉夹层,需要更换为抗血小板药物长期治疗(Ⅲ级推荐,C级证据)。

2)存在抗凝禁忌症的患者需要抗血小板治疗3-6个月,随访6个月如果仍然存在动脉夹层,需长期抗血小板治疗(Ⅲ级推荐,C级证据)。

3)药物治疗失败的动脉夹层患者,可以考虑血管内治疗或者外科手术治疗(Ⅲ级推荐,C级证据)。

2.高同型半胱酸综合征:高同型半胱酸水平增加存在卒中风险,叶酸、维生素B12、B6摄入量是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决定因素,其中叶酸起重要作用。

维生素干预预防脑卒中研究发现,与补充低剂量的维生素相比,补充高剂量维生素则同型半胱氨酸浓度降低明显,但没有降低终点事件。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是否可以降低脑卒中复发证据不充分。

推荐意见:

缺血性脑卒中或者TIA患者,如果伴有高HCY血症(空腹血浆水平≥16mmol/L),每日给以维生素B6、B12和叶酸口服,以降低HCY水平(Ⅱ级推荐,B级证据)。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辅助检查项目

3、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辅助检查项目 辅助检查 辅助检查的目的在于确定或排除可能需要特殊治疗的TIA 的病因,并寻找可改善的危险因素以及判断预后。 1、头颅CT和MRI 头颅CT 有助于排除与TIA 类似表现的颅内病变。头颅MRI 的阳性率更高,但是临床并不主张常规应用MRI 进行查。 2、超声检查 (1)颈动脉超声检查:应作为TIA 患者的一个基本检查手段,常可显示动脉硬化斑块。但其对轻中度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较低,也无法辨别严重的狭窄和完全颈动脉阻塞。 (2)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是发现颅内大血管狭窄的有力手段。能发现严重的颅内血管狭窄、判断侧支循环情况、进行栓子监测、在血管造影前评估脑血液循环的状况。 (3)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与传统的经胸骨心脏超声相比,提高了心房、心房壁、房间隔和升主动脉的可视性,可发现房间隔的异常(房间隔的动脉瘤、未闭的卵圆孔、房间隔缺损)、心房附壁血栓、二尖瓣赘生物以及主动脉弓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心源性栓子来源。 3、脑血管造影 (1)选择性动脉导管脑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评估颅内外动脉血管病变最准确的诊断手段(金标准)。但脑血管造影价格较昂贵,且有一定的风险,其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约为0.5%~1.0%。 (2)CTA(计算机成像血管造影)和MRA(磁共振显像血管造影):是无创性血管成像新技术,但是不如DSA 提供的血管情况详尽,且可导致对动脉狭窄程度的判断过度。 4、其他检查 对小于50 岁的人群或未发现明确原因的TIA 患者、或是少见部位出现静脉血栓、有家族性血栓史的TIA 患者应做血栓前状态的特殊检查。如发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等常规检查异常,须进一步检查其他的血凝指标。临床上没有TIA 的常规、标准化评估顺序和固定的辅助诊断检查项目,常需因人而异,如一位老年有高血压的男性患者,有多次的单眼黑矇发作,应尽快检查颈动脉;而若是个年轻女性患者,有自发性流产史、静脉血栓史,多灶性的TIA 就应该检查抗磷脂抗体等。

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泛指由于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即使应用目前最先进、完善的治疗手段,仍可有50%以上的脑血管意外幸存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1500万人,居各种死因之首。 病因 心脑血管疾病是全身性血管病变或系统性血管病变在心脏和脑部的表现。其病因主要有4个方面: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性小动脉硬化、动脉炎等血管性因素; ②高血压等血流动力学因素;③高脂血症、糖尿病等血液流变学异常;④白血病、贫血、血小板增多等血液成分因素。相关危险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高血压 长期高血压可使动脉血管壁增厚或变硬,管腔变细,进而影响心脏和脑部供血。高血压可使心脏负荷加重,易发生左心室肥大,进一步导致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当血压骤升时,脑血管容易破裂发生脑出血;或已硬化的脑部小动脉形成一种栗粒大小的微动脉瘤,当血液波动时微动脉流破裂而造成脑出血;或高血压加快动脉硬化过程,动脉内皮细胞受到损伤,血小板易在伤处聚集,又容易形成血栓,引发心肌梗死或脑梗死。 2.血液黏稠

现代生活节奏紧张,家庭、事业的压力越来越大,人们的情绪也愈来愈不稳定;同时,过量饮酒、摄入太多食物脂肪、缺少必要的运动,加之生活环境的污染,空气中的负离子含量急剧下降,摄入体内的负离子也就不足,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人体新陈代谢速度减慢,血液流速会减慢,血黏度迅速升高,造成心脑供血不足,如果不及时预防、调理,将会引发冠心病、高血压、脑血栓等心脑血管疾病。 3.吸烟 吸烟者比不吸烟者发病率高得多,在每天吸烟20支以上的人中,冠心病的发病率为不吸烟者的3.5倍,冠心病、脑血管病的死亡率为不吸烟者的6倍,蛛网膜下腔出血多3~5.7倍。在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中,吸烟占第一位。烟碱可促使血浆中的肾上腺素含量增高,促使血小板聚集和内皮细胞收缩,引起血液黏滞因素的升高。 4.血管壁平滑肌细胞非正常代谢 血管组织和人体的其他组织一样在一定周期内完成新陈代谢。在血管壁平滑肌细胞代谢的过程,若新的细胞组织不能正常的形成,使血管壁本身存在“缺陷”,就容易使血管舒缩不畅,就像是一条破烂不堪的旧管道,随时都有阻塞或破裂的可能。血管是血液流通的重要通道,同时也受神经系统的支配,因此神经系统不正常也能够导致供血的紊乱。所以心脑血管疾病的成因是多方面的。 5. 酗酒 酒精摄入量对于出血性卒中有直接的剂量相关性。每天酒精摄入大于50克者,发生心脑梗死的危险性增加。长期大量饮酒可使血液中血小板增加,进而导致血流调节不良、心律失常、高血压、高血脂,使心脑血管病更容易发生。小量饮酒有益,大量饮酒有害。

缺血性脑血管病药物治疗

缺血性脑血管病药物治疗 崔学艳 第一部分缺血性脑血管病概述 缺血性脑血管病(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ICVD),是指在供应脑的血管血管壁病变或血流动力学障碍的基础上发生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相应供血区脑组织由于缺血、缺氧而出现脑组织坏死或软化,并引起短暂或持久的局部或弥漫脑损害,造成一系列神经功能缺损症候群。缺血性脑血管病占脑血管病的80%,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主要疾病之一,仅次于心脏病及癌症,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ICVD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缺血性卒中(Ischemic stroke)。主要危险因素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吸烟、酗酒、血脂异常、颈动脉狭窄、种族、遗传等。 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是由于局部脑或视网膜缺血引起的短暂性神经功能缺损,临床症状一般不超过1小时,最长不超过24小时,且无责任病灶的证据。神经影像学检查有神经功能缺损对应的明确病灶者不宜称为TIA。 (一)病理类型与发病机制 TIA的发病与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狭窄、心脏病、血流动力学变化及血液成分改变等多种病因有关。其发病机制主要有颈内动脉系统或椎-基地动脉系统狭窄、微栓塞等。 (二)临床表现

1.一般特点:TIA好发于中老年人,患者多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或高脂血症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起病突然,有局灶性脑或视网膜功能障碍的症状,持续时间最长不超过24小时,不遗留后遗症。TIA常反复发作,每次发作表现相似。 2.临床表现取决于受累血管的分布,症状多样。①颈内动脉TIA:多表现为大脑半球或单眼症状。大脑半球症状多为一侧面部或肢体的无力或麻木、失语、认知的改变;视觉症状表现为一过性黑曚、视野中有黑点等。②椎-基底动脉TIA:多表现为眩晕、跌倒和共济失调、构音障碍等。 3.辅助检查:CT或MRI检查大多正常。TCD检查可探及颅内动脉狭窄,并可进行血流状况评估。CTA、MRA及DSA检查有时可见血管狭窄、动脉粥样硬化改变。 (三)治疗药物 1.抗血小板药物:非心源性栓塞性TIA推荐抗血小板治疗,发病24h内,可启动阿司匹林(aspirin)和氯吡格雷(clopidogrel)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持续用药60天。其后,单独应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过敏患者,可服用氯吡格雷用于二级预防。 2.抗凝药物:心源性栓塞性TIA可采用抗凝治疗。主要包括肝素(Heparin)、低分子肝素(L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和华法林(Warfarin)。一般短期使用肝素或低分子肝素后改为华法林口服抗凝治疗,华法林治疗目标为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达到2~3,用量根据结果调整。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014 二、一般处理 目前这部分的相关高等级研究证据较少,共识性推荐意见如下: (一)呼吸与吸氧 (1)必要时吸氧,应维持氧饱和度>94%。气道功能严重障碍者应给予气道支持(气管插管或切开)及辅助呼吸。(2)无低氧血症的患者不需常规吸氧。 (二)心脏监测与心脏病变处理 脑梗死后24 h内应常规进行心电图检查,根据病情,有条件时进行持续心电监护24 h或以上,以便早期发现阵发性心房纤颤或严重心律失常等心脏病变;避免或慎用增加心脏负担的药物。 (三)体温控制 (1)对体温升高的患者应寻找和处理发热原因,如存在感染应给予抗生素治疗。(2)对体温>38 ℃的患者应给予退热措施。 (四)血压控制 1.高血压: 约70%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急性期血压升高[15,16],原因主要包括:病前存在高血压、疼痛、恶心呕吐、颅内压增高、意识模糊、焦虑、卒中后应激状态等。多数患者在卒中后24 h内血压自发降低。病情稳定而无颅内高压或其他严重并发症的患者,24 h后血压水平基本可反映其病前水平[17]。目前关于卒中后早期是否应该立即降压、降压目标值、卒中后何时开始恢复原用降压药及降压药

物的选择等问题尚缺乏充分的可靠研究证据。国内研究显示,入院后约1.4%的患者收缩压≥220 mm Hg(1 mmHg=0.133 kPa),5.6%的患者舒张压≥120 mm Hg[17]。近期发表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降压试验(The China Antihypertensive Trial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CATIS),观察了4 071例48 h内发病的缺血性卒中急性期(入院24 h后)患者接受强化降压治疗对14 d内、出院时及3个月的死亡和严重残疾的影响,结果提示强化降压组无明显获益,但可能是安全的[18]。 2.卒中后低血压: 卒中后低血压很少见,原因有主动脉夹层、血容量减少以及心输出量减少等。应积极查明原因,给予相应处理。 推荐意见:(1)准备溶栓者,血压应控制在收缩压<180 mmHg、舒张压<100 mmHg。(2)缺血性脑卒中后24 h内血压升高的患者应谨慎处理。应先处理紧张焦虑、疼痛、恶心呕吐及颅内压增高等情况。血压持续升高,收缩压≥200 mmHg 或舒张压≥110 mmHg,或伴有严重心功能不全、主动脉夹层、高血压脑病的患者,可予降压治疗,并严密观察血压变化。可选用拉贝洛尔、尼卡地平等静脉药物,避免使用引起血压急剧下降的药物。(3)卒中后若病情稳定,血压持续≥140 mmHg/90 mmHg,无禁忌证,可于起病数天后恢复使用发病前服用的降压药物或开始启动降压治疗[19]。(4)卒中后低血压的患者应积极寻找和处理原因,必要时可采用扩容升压措施。可静脉输注0.9%氯化钠溶液纠正低血容量,处理可能引起心输出量减少的心脏问题。 (五)血糖 1.高血糖:

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全文2019版163页

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全文目录: 第一章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 1 我国脑血管病的流行现状与发展趋势 2 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及其干预管理 3 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第二章脑卒中的二级预防 1 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 2 脑卒中复发的二级预防措施 第三章卒中单元 第四章脑卒中的院前处理 第五章急诊诊断及处理 第六章常见脑血管病的诊断和治疗 1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2 脑梗死

3 脑出血 4 蛛网膜下腔出血 5 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第七章脑血管病的外科治疗 第一节出血性脑血管病 第二节缺血性脑血管病 第八章脑血管病的血管内介入治疗 第一节颅内动脉瘤 第二节脑动静脉畸形 第三节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病第九章主要并发症的处理 1 颅内压增高 2 血压的调控 3 肺炎及肺水肿 4 血糖改变

5 吞咽困难 6 上消化道出血 7 尿失禁与尿路感染 8 脑卒中后抑郁与焦虑状态 9 心脏损害 10 急性肾功能衰竭 11 水电解质紊乱 12 深部静脉血栓形成与肺栓塞 13 脑卒中继发癫痫 14 压疮 15 体温异常 第十章脑血管病的护理 1 急诊常规护理 2 昏迷的护理 3 瘫痪的护理

4 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5 压疮的护理 第十一章脑血管病的康复 第一节脑卒中康复的基本条件 第二节主要神经功能障碍的康复 附录Ⅰ脑血管疾病分类(1995年) 附录Ⅱ常用脑卒中量表 附录Ⅲ相关疾病临床常用药物参考 第一章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概述) 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系指发病前的预防,即通过早期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主动地控制各种危险因素,从而达到使脑血管病不发生或推迟发病年龄的目的。从流行病学角度看,只有一级预防才能降低疾病的人群发病率。所以对于病死率及致残率很高的脑血管病来说,重视并加强开展一级预防的意义远远大于二级预防。 第一节我国脑血管病的流行现状与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的明显改变,加之迅速到来的人口老龄化,导致国民的疾病谱、死亡谱发生了很大

2020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答案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抗血小板药物治疗 试题正确答案如下: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抗血小板药物治疗 选择题(共10 题,每题10 分) 1 . (单选题)缺血性脑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风险评估量表常用的有哪些() A .ABCD评分系统 B .Essen量表 C .SPI-II量表 D .以上都是 2 . (单选题)随着Essen量表评分增高,卒中复发风险增加,Essen 量表评分大于几分的患者,年卒中复发风险>4%() A .≥3分 B .≥4分 C .≥5分 D .≥6分

3 . (单选题)建议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在发病后多长时间内服用阿司匹林() A .24~48 h B .48~72 h C .72~96 h D .96~120 h 4 . (单选题)轻型卒中(NIHSS评分≤3分)患者起病24h内,应尽早给予何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21d() A .阿司匹林 B .氯吡格雷 C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 D .以上都不是 5 . (单选题)2014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指出哪种抗血小板药物可作为长期二级预防一线用药() A .阿司匹林

B .氯吡格雷 C .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 D .以上都不是 6 . (单选题)对于未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轻型卒中及高危TIA患者,在发病多长时间内启动双重抗血小板治疗() A .12h B .24h C .36h D .48h 7 . (单选题)消化道出血患者对症处理选择哪些药物() A .PPI B .H2受体拮抗剂 C .黏膜保护剂 D .以上都是

8 . (单选题)在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前先评估消化道出血的风险,以下哪项是常见的危险因素() A .消化道溃疡及并发症病史 B .消化道出血史 C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或联合抗凝治疗 D .以上都是 9 . (单选题)《2019 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的应用中国专家共识》指出哪个年龄段可以考虑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75~100 mg/d) 进行一级预防() A .40-50岁 B .40-60岁 C .40-70岁 D .40-80 10 . (单选题)不建议下列哪些人群服用阿司匹林进行ASCVD 的一级预防() A .年龄>70 岁或<40 岁的人群

缺血性脑卒中诊疗常规

内二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疗指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占全部脑卒中的60%-80%其急性期的时间划分尚不统一,一般指发病后2周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处理应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康复和早期预防再发。 缺血性脑卒中是指由于脑的供血动脉(颈动脉和椎动脉)狭窄或闭塞、脑供血不足导致的脑组织坏死的总称。有四种类型的脑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可逆性神经功能障碍(RIND );进展性卒中(SIE);完全性卒中(CS )。TIA无脑梗死存在,而 RIND、 SIE和CS有不同程度的脑梗死存在。 急性期诊断与治疗 一、评估和诊断 脑卒中的评估和诊断包括:病史和体征、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疾病诊断和病因分型等。 (一)病史和体征 1. 病史采集:询问症状出现的时间最为重要。其他包括神经症状 发生及进展特征,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用药史、药物滥用、偏头痛、痫性发作、感染、创伤及妊娠史等。 2. 一般体格检查与神经系统体检:评估气道、呼吸和循环功能后,立即进行一般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体检。 (二)脑病变与血管病变检查 1. 脑病变检查:(1)平扫CT:急诊平扫CT可准确识别绝大多数颅内出血,并帮助鉴别非血管性病变(如脑肿瘤),是疑似脑卒中患者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2)多模式CT:灌注CT可区别可逆性与不可逆性缺血,因此可识别缺血半暗带。但其在指导急性脑梗死治疗方面的作用尚未肯定。(3)标准MRI:标准MRI (T1加权、T2加权及质子相)在识别急性小梗死灶及后颅窝梗死方面明显优于平扫CT可识别亚 临床梗死灶,无电离辐射,不需碘造影剂。但有费用较高、检查时间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原则_刘秀琴

·讲座·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原则 刘秀琴 中图分类号:R493文献标识码:E文章编号:1006-9771(2001)01-040-02 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的治疗 TIA是造成急性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如能及时地进行积极的治疗,可降低脑梗死的发生率。 1.1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对于颈动脉TIA发作且颈动脉分叉处的狭窄>70%者,该手术是最佳的治疗选择。 1.2气囊血管成形及扩张术:是颅内、外闭塞性血管疾病的新疗法。对于有血管狭窄或闭塞而又不能选择外科治疗的患者,血管成形术可为其提供治疗机会。1.3颅外颅内血管搭桥术或颞浅动脉与大脑中动脉吻合术:对有血液动力学改变的TIA患者可能是有益的。 1.4药物治疗 1.4.1抗血小板聚集药物:①Aspirin可使脑卒中的发生率降低25%。其最有效剂量有两种,即3075mg/ d的极低剂量和1300mg/d的大剂量。目前对此尚存争论,需要做前瞻性研究来解决这个问题。国内目前以采用小剂量治疗为主。②Ticlopidine:比Aspirin更有效,特别对老年人、妇女、椎-基底动脉的TIA、大脑的小血管疾病和Aspirin无效者效果更好。对颈动脉高度狭窄(>75%狭窄)的患者无效。因为Ticlopidine 可引起严重的血中性粒细胞减少(大约1%的患者),所以在应用的最初3个月需要每2周查1次血常规。 ③Clopidog rel:与Ticlopidine类似,有效性与Ticlopi-dine相同,但副作用相对较小。 1.4.2抗凝治疗:①华法令:推荐用国际标准化比率(NIR) 2.0 3.0;②皮下注射肝素:根据国际脑卒中试验(世界范围近2万人)的结果,其预防脑卒中的效果不如Aspirin。 2急性脑梗死的治疗 2.1溶栓治疗 2.1.1时间窗:根据缺血后的组织病理改变和溶栓治疗的临床试验,目前国内外将溶栓治疗的时间窗定为症状发生后3h或36h以内。 2.1.2溶栓药物:与链激酶和尿激酶相比,基因重组 作者单位:100730北京市,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作者简介:刘秀琴(1939-),女,主任医师,长期从事癫痫与脑电图的研究及神经康复。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具有高度血栓纤维蛋白亲和力和选择性,具有局部溶栓作用,但价格昂贵。国内多采用尿激酶。链激酶的国际静脉溶栓试验(MAST-I, MAST-E和AS T)均因明显增加死亡的危险性而停止。 2.1.3溶栓方法:包括静脉内溶栓与动脉内溶栓。①静脉内溶栓:静脉内输注溶栓药物。②动脉内溶栓:经股动脉插管,进入颈动脉或椎动脉。通过造影选择性地插管至闭塞血管的起始部或闭塞点的近端,局部应用溶栓药。一旦血流再通,应立即停止。与静脉内给药相比,动脉内溶栓用药剂量小,溶栓起效快。然而动脉内溶栓需要一定时间和放射医生的参与,还需要建立一个绿色通道的专业队伍。 2.1.4禁忌症:①发病时间不清楚,如睡眠中发病;②PLT计数<10万/cm3;③有凝血障碍或已用华法令; ④有可能为CNS出血;⑤近期外伤或外科手术的患者;⑥胃肠道、泌尿系统和肺部疾病近期有出血者;⑦血压持续升高>200/120mmHg;⑧近期发生心肌梗死或心包炎者。 先进的影像学(diffusion/perfusion M RI)将可能提供早期溶栓治疗的影像标准,并对溶栓预后做出评价。 2.2神经保护治疗:神经保护治疗是通过阻止局灶缺血所造成的细胞损伤以救助缺血脑组织的措施。基于对局灶缺血脑损伤向着不可逆方面发展所涉及到的一些机制认识的增加,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干预措施,如尝试应用Ca2+拮抗剂、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谷氨酸释放抑制剂、白细胞粘附抑制剂、自由基清除剂等作为保护脑的药物。但到目前为止,在动物实验中显示有希望的药物在临床实验中尚未显示出明确的有效性。目前尚缺乏有效的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神经保护剂,但针对缺血后复杂的神经元病理过程所进行的神经保护治疗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一种M axi-K+通道促效剂BMS-204352可能是有希望的药物,不久将公布它的Ⅲ期临床试验结果。在神经保护剂临床试验设计中,治疗时间窗、药物血浆水平、治疗目标人群和评定指标等,都可能是重要因素。弥散—灌注M RI(diffusion/perfusion M RI)可为更好地确定目标人群提供依据,也是评价治疗有效性的重要指标。 2.3抗血栓治疗:对动脉粥样硬化性梗死患者,推荐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指南

2018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指南:6小时内可溶栓,介入治疗地位提升 原创:岱西中国循环杂志 近日,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发布了2018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指南结合国内外最新进展,对指南进行了更新,突出了院前处理、急诊评估与诊断流程、急性期静脉溶栓、血管内取栓、影像学评估等方面的进展,展现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最新诊治规范。 相较于2014年旧版指南,2018年新指南主要更新之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静脉溶栓的相对禁忌证和禁忌证进行了一些调整,比如新指南对2014版指南中发病3~4.5 h内关于年龄的相对禁忌证进行了调整,取消了“年龄大于80岁”这一条目。 此外,《指南2018》也对一些特殊的临床疾病或情况提出了较为明确的推荐意见,如“微出血”“颅内动脉瘤”及“类卒中”等问题的处理。 3 h内rt-PA静脉溶栓的适应证 (1)有缺血性脑卒中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2)症状出现<3h; (3)年龄≥18岁; (4)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在相对禁忌证中列入了:未破裂且未经治疗的动静脉畸形、颅内小动脉瘤(<10 mm);少量脑内微出血(1~10个);类卒中。 3~4.5 h内rt-PA静脉溶栓的适应证 (1)缺血性卒中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 (2)症状持续3-4.5 h; (3)年龄≥18岁; (3)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在3 h内rt-PA静脉溶栓相对禁忌证基础上增加了:使用抗凝药物,INR≤1.7,PT≤15 s;严重卒中(NIHSS评分>25分)。 6 h内尿激酶静脉溶栓的适应证

(1)有缺血性卒中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2)症状出现<6 h; (3)年龄18~80岁; (4)意识清楚或嗜睡; (5)脑CT无明显早期脑梗死低密度改变; (6)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2.血管内取栓治疗推荐级别提升为(I A)。 (1)患者符合静脉溶栓和血管内机械取栓指征,优选静脉溶栓治疗(IA); (2)对发病后不同时间窗内的患者、距最后正常时间6~16 h(IA)及距最后正常时间16~24 h者(ⅡB),经严格临床及影像学评估后,可进行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 (3)紧急颈动脉支架和血管成型术的获益尚未证实,应限于临床试验的环境下使用(ⅢC)。 3. 新增了对缺血性卒中的诊治进行系统管理的推荐意见: 新指南纳入了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的抗血小板治疗措施,推荐对发病24h内的轻型卒中(NIHSS评分≤3分)患者给予双重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并维持21d)(IA)。 还增加了如对卒中后焦虑抑郁状态的评估与干预、加强医患沟通等推荐意见。 来源: [1]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8, 51: 666-682. [2] 彭斌, 刘鸣, 崔丽英. 与时俱进的新指南——《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解读.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8, 51: 657-659.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抗血小板药物治疗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抗血小板药物治疗 选择题(共10 题,每题10 分) 1 . (单选题)缺血性脑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风险评估量表常用的有哪些() A .ABCD评分系统 B .Essen量表 C .SPI-II量表 D .以上都是 2 . (单选题)随着Essen量表评分增高,卒中复发风险增加,Essen量表评分大于几分的患者,年卒中复发风险>4%() A .≥3分 B .≥4分 C .≥5分 D .≥6分 3 . (单选题)建议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在发病后多长时间内服用阿司匹林() A .24~48 h B .48~72 h C .72~96 h D .96~120 h 4 . (单选题)轻型卒中(NIHSS评分≤3分)患者起病24h内,应尽早给予何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21d() A .阿司匹林 B .氯吡格雷 C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 D .以上都不是 5 . (单选题)2014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指出哪种抗血小板药物可作为长期二级预防一线用药() A .阿司匹林 B .氯吡格雷 C .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 D .以上都不是 6 . (单选题)对于未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轻型卒中及高危TIA患者,在发病多长时间内启动双重抗血小板治疗() A .12h B .24h C .36h D .48h 7 . (单选题)消化道出血患者对症处理选择哪些药物() A .PPI B .H2受体拮抗剂 C .黏膜保护剂 D .以上都是 8 . (单选题)在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前先评估消化道出血的风险,以下哪项是常见的危险因素()

A .消化道溃疡及并发症病史 B .消化道出血史 C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或联合抗凝治疗 D .以上都是 9 . (单选题)《2019 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的应用中国专家共识》指出哪个年龄段可以考虑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75~100 mg/d) 进行一级预防() A .40-50岁 B .40-60岁 C .40-70岁 D .40-80 10 . (单选题)不建议下列哪些人群服用阿司匹林进行ASCVD 的一级预防() A .年龄>70 岁或<40 岁的人群 B .高出血风险人群 C .经评估出血风险大于血栓风险的患者 D .以上都是

卒中二级预防的三大基石

卒中二级预防的三大基石 由北京市卫生局主办的阳光长城计划"健心脑筑安康"2012年度专题报告于2012年10月20~21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如期举行,旨在抑制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对北京市居民带来的健康危害。在大会上,卫生部国家脑卒中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王拥军教授围绕脑血管的防治策略作了题为"脑血管病的二级预防"的专题报告。 脑血管病是中国的第一大死因,防控任务很艰巨 2008年中国的脑血管死亡率为每年136人/10万,首次超过恶性肿瘤成为中国第一大死因,且越是贫穷的地区脑血管病的发病越靠前,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讲,脑血管病是穷人的病。研究显示,全世界约85%的脑血管病发生在中低收入国家。两年前,世界卫生组织委托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所做的研究显示,中国脑血管死亡是北美的5倍,而先进国家已经跨过了脑血管死亡的高发阶段。王拥军教授表示,从临床特点上讲,美国的缺血性卒中的发病比中国整整晚10年时间,也就是说脑卒中剥夺了中国十年的劳动力。且中国脑卒中的发病以男性居多。 北京市近五年脑血管病死亡率仍呈递增趋势,住院费用2010年接近20亿元对家庭负担,社会负担、病人压力,医保都造成了很大压力,因此脑血管病的防控任务很艰巨。 缺血性卒中/TIA二级预防策略——"ASA"三大基石

脑血管病发病的6步台阶为遗传因素、不良生活习惯、疾病危险因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脑卒中,脑卒中复发。卒中复发的预防即二级预防,二级预防的依从性佳,但压力较大。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的目标人群是既往有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预防的目的包括:明确脑血管病患者并进行治疗、康复,以减少疾病的复发,减少有创性治疗,提高生活质量,提高总体生存率。 《2010中国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卒中的二级预防要遵循分层治疗的基本原则,也就是按照卒中复发危险度的高低将患者分层,以此为患者选择合适的预防措施。而所谓分层治疗,就是依据Essen评分表,根据患者年龄、吸烟状况,是否伴高血压、糖尿病,既往是否有冠心病/心肌梗死,以及既往是否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卒中病史,进行危险分层评估,该评分表是近年来评估卒中复发风险最好的一个模型,并且在我国人群中进行了初步的临床效度验证。按照Essen评分,患者的卒中复发风险可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和极高危。针对不同危险分层,医生可个体化选择患者的二级预防药物。如对评分在2分以下的患者,可以服用阿司匹林进行预防;而对于评分在3分以上的高危患者,氯吡格雷的优势更明显,它可以更有效地预防包括卒中在内的缺血性事件再发。 "2008年~2009年北京天坛医院有个统计,我国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住院率仅有5%,这使得许多此类患者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王拥军教授强调,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若得不到及时治疗,患者或会

脑血管病的预防

脑血管病的预防 鲍远程 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科(中国230031) 中图分类号:R5.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8-0086(2008)05 脑血管病,心脏病和肿瘤是目前全世界公认的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最严重的三大疾病。脑卒中发病率高:世界平均水平为200/10万,中国120-180/10万,每年新发生250万。死亡率高:2002年脑卒中导致全世界大约550万人死亡。在疾病谱中因脑血管而死亡者,在日本占第二位,在美国占第三位,中国现有脑卒中病人750万,每年因卒中死亡约150万。据2007年5月中国卫生部公布的最新资料,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以脑卒中为代表的脑血管疾病都是第二大死亡原因,仅次于肿瘤。脑卒中一旦发生,后果严重,非死即残。致残率高:脑卒中遗留长期严重的躯体和精神伤残。中国目前750万病人中有1/3的患者为终身致残。在中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寿命的延长,社会人口老龄化已经到来,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也随之逐年上升。由此可见在社会人群中普及脑血管的预防知识,阻断脑血管病的发生就显得尤为重要。 预防脑血管的发生,就必须了解,脑血管在什么情况下在什么基础上发生,我们称这种“情况”这种“基础”为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及早发现并治疗这些危险因素,就可达到预防脑血管病发生的目的。目前我们已经掌握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第1类是不可纠正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种族,性别和家族史;第2类是可以纠正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吸烟,糖尿病,无症状的颈动脉狭窄,血脂异常和心房颤动(AF);第3类是一些可能潜在的危险因素:如肥胖,体力活动少,过度饮酒,高凝状态,激素替代治疗等。 1脑血管病的高危因素 1.1年龄和性别脑血管病基本上可以这样认为,它是老年性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而上升,55岁以上,年龄每增加10岁,发病率增长一倍,就性别而言,男性比女性发病率高50%。 1.2家族倾向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有相当比例,一个家族中有多人患病。是否属于遗传,目前尚未得到证实,但发现有家族倾向的问题,与该家族中高血压病,糖尿病和心脏病的发病率高呈正相关。 1.3高血压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高血压是一种独立的肯定的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高血压既可致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又可致缺血性(脑梗死)脑血管病发生。高血压患者(SBP>160或DBP>95mmHg或PP>47mmHg)缺血性和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都增高。高血压与脑卒中病死率相关,一项共录入61项对血压与病死率相关性研究发现,血压水平与脑卒中病死率明显直接相关. 1.4糖尿病糖尿病因其糖代谢的紊乱,可使体内大中小血管硬化、狭窄、血糖度增高,从而致使缺血性脑血管病(脑梗塞)发生。近20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和物质生活不断提高,糖尿病呈迅猛增高的发病趋势,是影响国人健康主要疾病之一,糖尿病是脑卒中独立危险因

2021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答案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抗血小板药物治 疗 欧阳光明(2021.03.07) 试题正确答案如下: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抗血小板药物治疗 选择题(共 10 题,每题 10 分) 1 . (单选题)缺血性脑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风险评估量表常用的有哪些() A .ABCD评分系统 B .Essen量表 C .SPI-II量表 D .以上都是 2 . (单选题)随着Essen量表评分增高,卒中复发风险增加,Essen量表评分大于几分的患者,年卒中复发风险>4%() A .≥3分

B .≥4分 C .≥5分 D .≥6分 3 . (单选题)建议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在发病后多长时间内服用阿司匹林() A .24~48 h B .48~72 h C .72~96 h D .96~120 h 4 . (单选题)轻型卒中(NIHSS评分≤3分)患者起病24h内,应尽早给予何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21d() A .阿司匹林 B .氯吡格雷 C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 D .以上都不是

5 . (单选题)2014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指出哪种抗血小板药物可作为长期二级预防一线用药() A .阿司匹林 B .氯吡格雷 C .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 D .以上都不是 6 . (单选题)对于未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轻型卒中及高危TIA患者,在发病多长时间内启动双重抗血小板治疗() A .12h B .24h C .36h D .48h 7 . (单选题)消化道出血患者对症处理选择哪些药物() A .PPI B .H2受体拮抗剂 C .黏膜保护剂

D .以上都是 8 . (单选题)在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前先评估消化道出血的风险,以下哪项是常见的危险因素() A .消化道溃疡及并发症病史 B .消化道出血史 C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或联合抗凝治疗 D .以上都是 9 . (单选题)《2019 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的应用中国专家共识》指出哪个年龄段可以考虑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 (75~100 mg/d) 进行一级预防() A .40-50岁 B .40-60岁 C .40-70岁 D .40-80 10 . (单选题)不建议下列哪些人群服用阿司匹林进行ASCVD 的一级预防()

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及治疗(课件)

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及治疗 心脑血管疾病 就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的疾病统称。也被称为“富贵病"的“三高症".60岁以上老年人中40%~45%患有高血压的同时还患有高血糖或高血脂,根据卫生部2007年统计数字显示,据国外的资料显示,50%左右的糖尿病人都合并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多种老年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 即“四高一多"的特点,目前,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已经超过2。7亿人!我国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近300万人,占我国每年总死亡病因的51%。 基本信息 就诊科室 心内科 多发群体 50岁以上中老年人 常见病因 高血压,血液黏稠,吸烟,血管壁平滑肌细胞非正常

代谢 常见症状 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 传染性 无 目录 1病因介绍 2临床表现 3疾病检查 4诊断方法 5治疗方法 6病情现状 7预防护理 8饮食保健 折叠编辑本段病因介绍 心脑血管疾病是全身性血管病变或系统性血管病变在心 脏和脑部的表现。其病因主要有4个方面: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性小动脉硬化、动脉炎等血管性因素; ②高血压等血流动力学因素;③高脂血症、糖尿病等

血液流变学异常;④白血病、贫血、血小板增多等血液成分因素。相关危险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高血压 长期高血压可使动脉血管壁增厚或变硬,管腔变细,进而影响心脏和脑部供血。高血压可使心脏负荷加重,易发生左心室肥大,进一步导致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当血压骤升时,脑血管容易破裂发生脑出血;或已硬化的脑部小动脉形成一种栗粒大小的微动脉瘤,当血液波动时微动脉流破裂而造成脑出血;或高血压加快动脉硬化过程,动脉内皮细胞受到损伤,血小板易在伤处聚集,又容易形成血栓,引发心肌梗死或脑梗死。......感谢聆听 2.血液黏稠 现代生活节奏紧张,家庭、事业的压力越来越大,人们的情绪也愈来愈不稳定;同时,过量饮酒、摄入太多食物脂肪、缺少必要的运动,加之生活环境的污染,空气中的负离子含量急剧下降,摄入体内的负离子也就不足,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人体新陈代谢速度减慢,血液流速会减慢,血黏度迅速升高,造成心脑供血不足,如果不及时预防、调理,将会引发冠心病、高血压、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与治疗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与治疗 一、脑血栓形成: 脑血栓形成是指在颅内外供应脑部的动脉血管壁发生病理性改变的基础上,在血流缓慢、血液成分改变或血粘度增加等情况下形成血栓,致使血管闭塞而言。 [病因和发病机理] 最常见的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斑破裂或形成溃疡,血小板、血液中其它有形成分及纤维粘附于受损的粗糙的内膜上,形成附壁血栓,在血压下降、血流缓慢、血流量减少,血液粘度增加和血管痉挛等情况影响下,血栓逐渐增大,最后导致动脉完全闭塞。糖尿病,高血脂症和高血压等可加速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脑血栓形成的好发部位为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基底动脉下段、椎动脉上段,椎一基底动脉交界处,大脑中动脉主干,大脑后动脉和大脑前动脉等。其它病因有非特异动脉炎、钩端螺旋体病、动脉瘤、胶原性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和头颈部外伤等。 [病理] 梗塞后的脑组织由于缺血缺氧发生软化和坏死。病初6小时以内,肉眼尚见不到明显病变:8小时至48小时,病变部位即出现明显的脑肿胀,脑沟变窄,脑回扁平,脑灰白质界线不清;7~14天脑组织的软化、坏死达到高峰,并开始液化。其后软化和坏死组织被吞噬和清除,胶质增生形成疤痕,大的软化灶形成囊腔。完成此修复有时需要几个月甚至1~2年。 [临床表现] (一)一般症状:本病多见于50~60岁以上有动脉硬化的老年人,有的有糖尿病史。常于安静时或睡眠中发病,1~3天内症状逐渐达到高峰。有些患者病前已有一次或多次短暂缺血发作。除重症外,1~3天内症状逐渐达到高峰,意识多清楚,颅内压增高不明显。 (二)脑的局限性神经症状:变异较大,与血管闭塞的程度、闭塞血管大小、部位和侧支循环的好坏有关。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word版)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 南2014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5,48(04): 258-273. DOI: 10.3760/cma.j.issn.1006-7876.2015.04.003 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是最常见的脑血管病类型,我国脑卒中亚型中,近70%的患者为缺血性脑卒中[1]。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缺血性脑卒中年复发率高达17.7%[2]。有效的二级预防是减少复发和死亡的重要手段。自2010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发布《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010》[3]以来,世界范围内缺血性脑卒中及TIA二级预防领域增添了丰富的循证医学证据。世界各国也先后发布或更新了指南和共识。为了规范中国脑血管病二级预防临床实践,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的专家对2010年二级预防指南进行了更新修订。撰写组通过复习相关研究证据,结合中国国情和临床现状,征求各方意见并充分讨论达成共识,集体制定了《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014》,以期为神经科医生提供针对缺血性脑卒中和TIA合理、科学的二级预防治疗策略,从而减少我国缺血性脑卒中及TIA患者的死亡率、复发率和致残率。本指南中对推荐意见的推荐强度及证据的评定标准与本期246~257页发表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相同。

危险因素控制 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可预防和不可预防两类,应积极控制可预防的危险因素,减少脑血管病的发生或复发。相关危险因素可参考以往脑卒中一级预防指南及二级预防指南。本文重点介绍循证医学证据充分、关注度高且可以进行干预的危险因素。 一、高血压 高血压是脑卒中和TIA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在近期发生过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中,高血压的诊断率高达70%[4,5,6]。目前我国约有3.25亿高血压患者,但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均较低(分别为42.6%、34.1%和9.3%)[7]。 第1个证实脑卒中二级预防降压治疗有效性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是我国开展的脑卒中后降压治疗研究(Post–stroke Antihypertensive Treatment Study, PATS)[8],该研究入选5 665例近期发生TIA或小脑卒中(包括出血性和缺血性)的患者,完全随机法分为吲达帕胺组和安慰剂组,平均随访24个月,结果显示吲达帕胺组的再发脑卒中率显著低于安慰剂组(30.9%与44.1%),脑卒中复发的相对风险降低30%,提示对于我国以高钠型为主的高血压人群,利尿剂有显著预防脑卒中复发的作用。随后进行的早期培哚普利预防脑卒中复发研究(Perindopril Protection Against Recurrent Stroke Study, PROGRESS)再次证实控制血压在脑卒中二级预防中的有效性[9]。2009年的一项荟萃分析证实了降压治疗可以显著降低脑卒中和TIA的再发风险,且收缩压降低越多,降低脑卒中复发风险的效果越

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

您应该使用阿司匹林吗?——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六) 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中,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的地位目前存在争议。那么具体到我们每个人应不应该应用阿司匹林预防血管疾病呢?这也是不少患者经常咨询的一个问题。 首先“中国专家共识”指出:所有患者使用阿司匹林前均应仔细权衡获益—出血风险比。强调只在10年冠心病风险≥10%并且没有禁忌证的人群才考虑选用阿司匹林。具体建议服用阿司匹林75~100 mg/天作为以下人群的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措施: (1) 糖尿病患者40岁以上,或30岁以上伴有1项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如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高血压、吸烟、血脂异常或白蛋白尿。 (2) 高血压且血压控制到150/90 mmHg以下,同时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①年龄>50岁;②有靶器官损害;③糖尿病。 (3)未来10年心脑血管事件危险>10%的患者。(有关风险测定在下面附表列出。) (4)合并下述3项及以上危险因素的患者: ①血脂异常;②吸烟;③肥胖;④>50岁;⑤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 30岁以下人群缺乏用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的证据,故不推荐使用。 80岁以上老人获益增加,但胃肠道出血风险也明显增高,应仔细权衡获益一风险比并与患者充分沟通后决定是否使用阿司匹林。 胃肠道出血高危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建议联合应用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和雷贝拉唑等),或H2受体拮抗剂(常用的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溃疡病活动期或幽门螺杆菌阳性者,治愈溃疡病且根除幽门螺杆菌后应用阿司匹林。 对阿司匹林过敏且不能耐受或有禁忌证者(除外胃肠道疾病),如有应用阿司匹林进行心血管病一级预防的指征,建议氯吡格雷75 mg/天口服替代。附件:涉及到危险度评估的因素有:年龄、血压、血脂、吸烟、糖尿病、体重指数【有关体重指数我曾在前面博文中说明过:计算公式:体重指数= 体重(公斤)/身高的平方(米)】,您可以自己计算一下,将每项得分相加,总分在第三步表中查对,看看自己10年危险是多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