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青蛙卖泥塘》教学设计(共2课时,附板书)
- 格式:doc
- 大小:49.50 KB
- 文档页数:7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21青蛙卖泥塘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卖、烂”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喝”,会写“蛙、卖”等8个字,会写“青蛙、草籽”等9个词语。
2.朗读课文,分角色演一演这个故事。
3.能说出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最后为什么又不卖泥塘了。
4.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说一说小鸟、蝴蝶、小兔等说了些什么话。
教学重点能说出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最后为什么又不卖泥塘了。
课前准备1.搜集有关青蛙的资料和图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识字导入,激发兴趣活动1复习生字揭题,识记生字“卖”1.引导学生说一说什么是卖?2.导入:今天青蛙也要卖东西。
你们想知道青蛙卖什么吗?让我们一起学习21课《青蛙卖泥塘》。
(板书课题)3.学生复习生字“卖”。
比较“卖”和“买”:两个字在读音上有什么不同?两个字在字形上有什么不同?它们在意思上有什么不同?可编顺口溜:上面有东西就“卖”,上面没东西就“买”。
活动2朗读课题,质疑思考1.学生朗读课题。
2.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设疑:青蛙为什么要卖泥塘?他是怎么卖泥塘的?卖出去了吗?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活动1自读课文,学习生字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自主认读生字,然后同桌之间相互读读。
3.同桌之间相互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
活动2分类学习,识记生字1.引导学生分类学习。
2.学生同桌间互相检测去掉拼音再次认读。
3.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识记字形、理解字义。
4.学生朗读课文,师生正音,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活动1默读课文,完成活动问题1.学生默读课文,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读后思考: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情?泥塘发生了哪些变化?2.学生交流,回答问题。
四观察指导,练习写字活动1观察生字,重点指导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五个字:“蛙、籽、破、搬、倒”。
学生尝试给这些生字组词,扩充词汇量。
2.学生观察每个字的结构和其各部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发现了什么。
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下册《青蛙卖泥塘》教案【三篇】篇一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词,书写“引”和“泉”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清课文内容,大致了解青蛙没有卖掉泥塘的原因。
4、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感受泥塘发生的巨大的变化,感悟到通过我们的劳动可以创造美好的环境。
【教学重点】1、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大致了解青蛙没有卖掉泥塘的原因,感受泥塘发生的变化,感悟到通过我们的劳动可以创造美好的环境。
【教学难点】在教师的引导下,了解青蛙不再卖掉泥塘的原因,感受泥塘发生的变化,从而感悟到通过我们的劳动可以创造美好的环境。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出示词语:青蛙烂泥塘老牛挺舒服采集草籽绿草如茵野鸭读词,指名复述20课的内容。
2、青蛙听了野鸭的话想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青蛙的泥塘到底卖出去没有呢?今天继续学习,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青蛙卖泥塘下中的故事就更有意思了,想读吗?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特别注意生字的读音,难读的字读完课文后多读几遍。
(课件出示生字)2、检查生字读音。
(1)学习田字格中的字,请人读。
请“小老师”来带读生字,再请小老师带读组词。
同桌之间组词读。
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生字,组词。
(2)认读双横线中的字。
先自由读,再请人读,交流能读准认会的方法,哪些字平时我们见到过或者已经认识了?重点读一读平时见得少的几个字。
全班齐读。
(3)有几个调皮的生字娃娃自由组合分成了小组做游戏,想请你们帮每个小组起个名字呢!引尽应愣泳通泉灌所3、记忆生字。
我们知道有些生字不仅要会读,还得会写得记住它的样子。
你记住了哪些字?是怎么记住的?(学生交流记字方法)还没有记住的字,可以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继续识记。
4、检查读词:应该道理吆喝缺点儿栽了树修了路愣住了5、以“缺点儿”和“吆喝”为切入口练读文中两个比较难读的句子。
小鸟飞来说,这里缺点儿树;蝴蝶飞来说,这里缺点儿花;小兔跑来说,这里还缺条路;小猴跑来说,这里应该盖所房子。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青蛙卖泥塘》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青蛙卖泥塘》是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三篇文章。
《青蛙卖泥塘》是一则童话,讲述了一只青蛙在卖泥塘过程中,听取别人的意见,不断改造泥塘,最后使泥塘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地方的故事。
整篇课文有12个自然段,内容虽然浅显,但是情节生动,富有童趣。
我在教学设计中,力求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利用有趣故事情境,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中心,注重学生个性化阅读体验,使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自主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1.认识“卖、烂”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喝”,会写“蛙、卖、搬”等8个生字,会写“青蛙、草籽”等9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能分角色表演故事。
3.能说出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最后又不卖泥塘的原因。
4.在朗读的过程中,了解泥塘周围环境的变化,从而体会美好的环境是靠人的双手创造的这个道理。
5.学习课文,树立环保意识,认识环境的重要。
使学生感悟到美好环境是靠我们勤劳的双手创造的。
教学重点1.认识“卖、烂”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喝”,会写“蛙、卖、搬”等8个生字,会写“青蛙、草籽”等9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能分角色表演故事。
教学难点1.能说出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最后为什么又不卖泥塘了。
2.学习课文,树立环保意识,认识环境的重要。
使学生感悟到美好的环境是靠我们勤劳的双手创造的。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谜语导入。
1.谜语:大嘴巴,叫呱呱,游泳跳高本领大。
不吃米,不啃瓜,专吃害虫为农家。
2.这个谜语的谜底大家都猜到了吧,对了,就是青蛙!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和青蛙有关的故事,名字叫《青蛙卖泥塘》(板书),指名读题,全班齐读。
3.看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呢?预设:青蛙为什么要卖泥塘?青蛙卖泥塘成功了吗?二、初读课文。
1.读课文,找出文中的生字娃娃,借助生字表中的音节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
如果还有不认识的字,做上记号,可以问问老师和同学。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青蛙卖泥塘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青蛙卖泥塘教学设计【第1篇】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青蛙卖泥塘》教案教材解析《青蛙卖泥塘》是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童话故事。
“借助提示讲故事”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本课的故事中,青蛙听取小动物的建议,不断改造泥塘,让烂泥塘渐渐变成了有花有草、鸟飞蝶舞的好地方。
最后青蛙决定不再买泥塘。
教学目标1、认识“卖、烂”等15个生字,理解“采集”“播撒”“绿茵茵”等重点词语。
2、感知课文内容,能说出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最后为什么又不卖泥塘了。
3、朗读课文,能分角色表演故事。
4、情境创设,引导学生想象、说话训练。
教学重难点:1、能说出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最后为什么又不卖泥塘了。
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说话。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读中设问导入:在美丽而神秘的森林里,住着许多可爱的小动物们,今天老师从森林里请来了一位神秘的朋友。
(播放青蛙卖泥塘视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童话故事。
板书课题,读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读中寻思1、出示学习提示(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读通句子,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
),通读全文。
2、指名读1、2自然段,引导学生说出泥塘的“烂”和“不怎么样”,得出青蛙卖泥塘原因。
3、指名吆喝,默读3到10自然段,找找哪些动物准备来买青蛙的泥塘。
指名回答,顺次呈现动物图:老牛、野鸭、小鸟、蝴蝶、小兔、小猴、小狐狸。
三、细读课文,读中品味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引导学生通过读老牛的话,说出泥塘的优点和缺点。
2、找出老牛走后青蛙是怎么想的,又是怎样做的。
相机指导词语“播撒”“采集”“绿茵茵”。
3、通过指名和师生合作读,了解野鸭对泥塘的满意和不满意,并引导学生将野鸭满意的地方说具体。
4、默读第8自然段,将青蛙怎样想得画上——线,怎样做的话~~线,(动词变化)。
思考:你从青蛙的举动中看出这是一只怎样的青蛙?指名交流。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21课《青蛙卖泥塘》教学设计《青蛙卖泥塘》教学方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卖、烂”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喝”,会写“蛙、卖、搬、倒”4个字,正确读写“青蛙、草籽”等9个词语。
2.学习第1—8自然段,了解青蛙为了卖泥塘做的事。
3.分角色讲演第1—8自然段的故事。
【教学重点】1.正确认读、书写课内生字。
2.学习第1—8自然段,了解青蛙为了卖泥塘做的事。
【教学难点】分角色讲演第1—8自然段的故事。
【教学准备】字卡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谜语:大嘴巴,叫呱呱,游泳跳高本领大。
不吃米,不啃瓜,专吃害虫为农家。
师:你能猜到它是谁吗?预设:青蛙。
2.出示课题,读题质疑。
(1)师:今天我们就跟着青蛙来学习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青蛙卖泥塘》,一起读读课题。
(相机板书:青蛙卖泥塘)(2)师:读了这个课题,你们有什么疑问呢?预设:青蛙为什么卖泥塘?它是怎样卖的呢?谁来买泥塘呢?设计意图:通过猜谜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通过读题质疑,可以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初读课文,有助于他们更深入地去阅读理解课文内容。
二、整体感知1.自读任务(1)标好自然段。
(2)出示自读要求: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把自己读不准的字圈一圈,画一画。
(3)学生自读时,师相机巡视纠正学生坐姿和读音。
2.集中识字小朋友们读得真有感情!想要读懂这个童话故事,我们先把课文的生字学会吧!(1)出示课文中要求会认的字。
① mài làn kēng quē卖泥塘烂泥塘水坑坑缺点儿pái zǐ shū yīn牌子草籽舒服绿茵茵② he jí bōsǎ yǒng吆喝采集播撒游泳③ guàn lèng灌足愣住(2)请同学们借着拼音读一读这些字,想一想你们有哪些记住生字的好方法吗?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吗?预设:加一加部首识字基本字识字看图识字相近字比较(比一比)点拨:①口诀识字。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青蛙卖泥塘教案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青蛙卖泥塘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故事,体验用不同的语气表达句子的乐趣。
2.初步感受变废为宝的环境保护。
3.发展幼儿发散性思维。
4.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5.通过观察,引导幼儿讲述内容。
活动过程课件展示设计意图活动过程:一、引题1.听说有只青蛙要卖泥塘,我们一起看看。
(观看课件)2.提问:小青蛙能卖掉泥塘吗?为什么?3.会有谁要买泥塘?幼儿自由讨论二、初步理解故事1.到底会有谁来买呢?(老牛走出来)是谁呀?2.提问:老牛看到泥塘会怎么说?幼儿讨论3.到底怎么说的?学说老牛说话的语气。
4.听了老牛的话,青蛙会怎么做?幼儿讨论观看课件(画面三)5. 观看课件(画面四)提问:(1)这个时候,谁来了?(野鸭)(2)他看见泥塘,会怎么说?(3)是不是你们说的那样,听听看。
(观看课件)学说野鸭的语气。
(4)这个时候,青蛙会怎么做?幼儿讨论后,观看课件(画面五)6.那还有谁会过来买泥塘,我们一起看看。
观看课件(画面六)提问:(1)小动物提出了这么多的意见,青蛙会怎么想?(2)幼儿讨论,7.观看课件(画面七)提问:(1)泥塘变得怎么样了?(2)青蛙看到这么漂亮的泥塘,它会卖掉泥塘吗?为什么?幼儿讨论,8.到底有没有卖掉,我们听听青蛙是怎么说的。
(观看画面八)三、完整讲述故事提问:1.老师把青蛙卖泥塘的事情,编成了一个故事,一起听听(完整观看课件,听故事)2.提问(1)青蛙经过自己的努力,把烂泥塘打扮成环境优美的地方,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也来打扮我们周围的环境?你会怎么打扮?幼儿讨论小结:只要大家都伸出勤劳的双手来打扮我们的世界,那我们的世界将会更美好!四、游戏《奇思妙想》把幼儿分成红黄两队,看哪一队能猜对小猴开的“变废为宝”商店里的商品,哪一对加分。
画面一:小青蛙,旁边是一个烂泥塘,泥塘边竖起一块牌子,写着:卖泥塘。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21课《青蛙卖泥塘》一、教材分析《青蛙卖泥塘》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三篇课文。
课文讲述了青蛙为了把烂泥塘卖掉搬到城里去住,根据小动物们指出的问题,一次又一次改造着烂泥塘,最终烂泥塘变成了有花有草、鸟飞蝶舞的好地方。
最后青蛙决定留在这个“好地方”,不再卖泥塘了。
教学中要利用本课角色语言较多的特点,读出对话的语气,练习分角色表演故事。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改变”,教学重点是“借助提示讲故事”。
《青蛙卖泥塘》一课,引导学生在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分角色演一演故事。
二、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演一演故事。
2.能完整说出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最后为什么又不卖泥塘了。
3.能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说一说小鸟、蝴蝶、小兔等说了什么话。
重难点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演一演故事。
2.能完整说出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最后为什么又不卖泥塘了。
三、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
2.黑板贴卡片:草丛、鲜花、小房子、小树。
3.图片头饰:青蛙、老牛、野鸭、小兔、小猴、蝴蝶、小狐狸。
4.黑板简笔画:青蛙、烂泥塘。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复习词语,回顾旧知同学们,小青蛙想邀请咱们去它的泥塘做客,瞧,它已经在等着我们啦!挡在我们前面的是一条小河,读对了词语,我们就可以踏上荷叶过河啦,开小火车喽,如果哪列小火车读对了,其他同学也跟着读!2.指导“卖”字。
卖字是我们要求会写的字,卖字上边多了一个“十”,下面的买字整体位置下移。
伸出小手指,跟着老师一起书写吧。
3.齐读课题。
(二)梳理文章内容,理清反复结构1.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青蛙卖泥塘,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过,青蛙他想把泥塘卖掉,于是它大声吆喝。
谁来帮它吆喝两声?你吆喝得太起劲,瞧,把谁喊来了?2.提建议。
师:老牛对这个泥塘怎么提意见呢?请同学们赶快从课文中找一找吧。
出示:第一句:这个水坑坑嘛,在里边打打滚倒挺舒服。
《青蛙卖泥塘(上)》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角色语气。
3、学习课文,树立环保意识,认识环境的重要。
使学生感悟到美好的环境是靠我们勤劳的双手创造的。
教学重点:1、认识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体会角色语气。
教学难点:1、有感情朗读人物对话。
2、学习课文,树立环保意识,认识环境的重要。
使学生感悟到美好的环境是靠我们勤劳的双手创造的。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角色语气。
3、学习课文,朗读感悟课文1——3自然段。
教学重点:1、认识4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学习课文,朗读感悟课文1——3自然段。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
1、谜语:大嘴巴,叫呱呱,游泳跳高本领大不吃米,不啃瓜,专吃害虫为农家2、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个故事,名字叫《青蛙卖泥塘》(板书),指名读题,全班齐读。
3、看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呢?二、初读课文。
1、读课文,找出藏在文中的生字娃娃,借助生字表中的音节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
如果还有不认识的字,做上记号,可以问问老师和同学。
2、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1)自由认读。
(2)请“小老师”来带读生字。
(3)出示生字卡片,学生齐读,打乱顺序分组读。
(4)去掉拼音,随机抽读。
3、记忆生字。
你记住了哪些字?是怎么记住的?(学生交流记字方法)还没有记住的字,可以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继续识记。
4、再读课文,这次要把课文读得通顺、流利,标出自然段序号。
(9)5、指名一个同学读课文,请他邀请几个小朋友与他合作读完课文。
6、请读书的孩子上台来,台下的小朋友给他们提出“读”的要求。
(声音要响亮,不读错字,不添字掉字)。
7、读书的同学也给台下的小朋友提出听的要求(认真听,不说话)。
8、读后评议:谁读得好?好在哪里?不足是什么?三、学习课文1——3自然段。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课文(六)21青蛙卖泥塘人教(部编版)《青蛙卖泥塘》教学设计课文内容分析:《青蛙卖泥塘》是第七单元的第三课,是一篇童话故事。
讲述了青蛙为了把烂泥塘卖掉搬到城里去住,根据小动物们提出的不足,通过种草、引水、栽树、种花、修路等方法一次又一次改造烂泥塘,使烂泥塘变成了有花有草、鸟飞蝶舞的好地方,最后青蛙决定留在这个好地方,不再卖泥塘了。
课文一共有12个自然段,围绕一个“卖”字,按照故事发展顺序展开。
第1至2自然段,写的是故事的起因:青蛙想把烂泥塘卖掉。
第3至10自然段,是故事的经过:青蛙是怎样卖泥塘的?第11至12自然段,是故事的结果:青蛙不再卖泥塘了。
从为什么“卖”,到怎样“卖”,再到不卖了,完整地再现了青蛙卖泥塘的全过程。
课文在写青蛙前两次卖泥塘时,行文方式是相同的:先写青蛙吆喝着卖泥塘,再写老牛和野鸭来了,然后他们指出泥塘存在的问题后离开,最后写青蛙改造泥塘。
这两次卖泥塘,写得比较具体,老牛、野鸭具体说了什么话,青蛙听后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都有清楚的交代。
从青蛙第三次卖泥塘开始,行文出现了变化,概括地列举了小动物指出了泥塘的不足,青蛙对泥塘的多次改造也一笔带过。
最后,青蛙叫卖泥塘时,具体而生动地介绍改造好的泥塘。
课文有两幅插图。
第一幅图对应泥塘改造前的内容:泥塘里水很少,周围光秃秃的,青蛙正在烂泥塘旁边竖起“卖泥塘”的牌子。
第二幅图对应泥塘改造好的内容:泥塘里,水灌满了,荷叶绽开了圆圆的笑脸。
泥塘边,草儿绿了,花儿开了,蝴蝶正在花丛中飞舞,青蛙咧开了嘴,似乎在欢快地歌唱。
借助插图可以让学生感受到青蛙有想法、有行动,最终通过自己的劳动让泥塘变得越来越美好。
学情分析:低年级的学生对故事十分感兴趣,喜欢听,也喜欢讲,但由于年龄小,认知能力有限,讲故事的时候容易出现有偏差、有遗漏的现象,也存在讲不清楚、讲不完整的问题。
这节课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借助文本结构相同的特点,帮助学生理清故事的顺序,搭建讲故事的支架,把故事讲清楚、讲完整。
21.青蛙卖泥塘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树立环保意识,认识环境的重要。
3.领悟到美好的环境是靠我们勤劳的双手创造的。
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树立环保意识,认识环境的重要。
教学难点:1.学习课文,树立环保意识,认识环境的重要。
2.领悟到美好的环境是靠我们勤劳的双手创造的。
教学过程:一、设境诱情,谜语导入1.出示谜语: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
冬天它休息,夏天勤劳动。
(学生自由猜)青蛙是我们农民伯伯的好帮手,为我们捉不少的害虫,我们要保护它,帮助它。
这不,有一只小青蛙遇到难题了,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帮助小青蛙吧!二、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1.朗读1—2自然段,思考:青蛙为什么要卖自己的泥塘呢?(出示烂泥塘图)学生自由说2.青蛙是怎样卖自己的泥塘的?(1)结合图片①青蛙竖起来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卖泥塘”。
②青蛙大声吆喝“卖泥塘喽,卖泥塘!”(2)这个烂泥塘让青蛙吃了不少的苦头,现在青蛙想把它卖掉,听,青蛙正在高声叫卖呢!我们也来帮帮它叫卖吧!(指导读好青蛙的吆喝)(出示“卖泥塘哟,卖泥塘!”指名读,后全班齐读)3.过渡:你们的吆喝声可真响亮,相信森林里的小动物都能听得见的,那么有小动物来买泥塘吗?买了没有?为什么?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在课文的3—10自然段中来寻找答案吧!三、入情入境,探究原因。
1.自由朗读课文3—1自然段,想一想,谁来看了青蛙的泥塘?他们买了没有?泥塘为什么没有卖出去?2.小组讨论,完成阅读练习卡。
3.展示初读效果:分别请学生回答问题“哪些动物来买泥塘?结果如何?”师适时板书:老牛野鸭……4.细品3—10自然段过渡:我们先来看看老牛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吧!(一)品读3、4自然段。
(1)指名读3、4自然段,其它学生边听边勾画对应的词句。
(2)出示老牛说的第一句话,师引导:谁能用你的朗读声告诉大家,在水坑坑里打滚是件挺舒服的事?指名读,师评,突出“挺舒服、嗯”等词,后再指生读、齐读。
部编二年级下册语文21.青蛙卖泥塘[教学目标]1.认识“卖、烂”等15个生字,会写“蛙、卖”等8个生字。
掌握多音字“喝”。
2.朗读课文,能分角色表演故事。
3.能说出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最后为什么又不卖泥塘了。
4.能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说一说小鸟、蝴蝶、小兔等说了些什么话。
[教学重难点]1.识记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了解故事内容。
2.能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说一说小鸟、蝴蝶、小兔等说了些什么话。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1.(出示课题)同学们,看到课题,你们想知道些什么?2.谁来给大家讲讲你的猜测?(指名回答)你们真会想象!小青蛙到底是怎么卖泥塘的呢?他卖出去没有呢?咱们一起来看看课文是怎么写的。
(板书课题,讲解“蛙、卖”)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学生自己读课文,注意把生字的字音读准。
2.教师检查读生字。
(1)带拼音认读生字。
注意读准“舒”是翘舌音,“撒”是平舌音,“坑、挺、泳、愣”是后鼻音。
(2)去拼音认读生字。
3.读课文,读通顺词句。
(1)现在请大家把这些生字带入课文中,看看能否把句子读得更通顺些。
(2)学生自由读。
读完的同学在每一自然段前标上序号。
思考:青蛙为什么要卖泥塘?他卖出去没有?原因是什么?在自己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4.青蛙为什么要卖自己的泥塘呢?(他觉得自己住的烂泥塘不怎么样,想把它卖掉,换一些钱搬到城里住。
)5.青蛙是怎样卖自己的泥塘的?(1)结合图片。
①青蛙在泥塘边竖起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卖泥塘”。
②青蛙大声吆喝:“卖泥塘喽,卖泥塘!”(2)启发学生回忆平时在哪儿、什么时候听过吆喝。
(指导读好青蛙的吆喝)三、指导书写1.学生认读“蛙、卖”等8个生字。
2.学生自己记字形,小组交流讨论,全班汇报。
3.学生观察这几个字在田字格里怎样写才好看?(指名交流)4.师范写,重点指导。
蛙:右边是两“土”字叠加,注意横画长短分布。
搬:中间的“舟”字横画不穿头。
第21课《青蛙卖泥塘》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卖、烂、牌”等15个生字,会写“蛙、卖、搬、倒”等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表演这个故事。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青蛙不再卖泥塘的原因,感悟到通过我们的劳动可以创造美好的环境。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青蛙不再卖掉泥塘的原因,感受泥塘发生的变化,从而感悟到通过我们的劳动可以创造美好的环境。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课文朗读录音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本课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理解课文,能用自己的话概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引出课题1.课件出示谜语:大嘴巴,叫呱呱,游泳跳高本领大。
不吃米,不啃瓜,专吃害虫为农家。
(猜一小动物)学生猜出谜底(青蛙)后,教师提问:青蛙是小朋友们熟悉的小动物,谁能说一说青蛙喜欢生活在哪些地方?学生自由发言。
2.揭题:刚才有位小朋友说了,青蛙喜欢生活在泥塘里。
有这样一只青蛙,它就生活在泥塘里,可是泥塘的环境很差,这只青蛙不想在泥塘里住了,它想把泥塘卖了,搬到城里居住,你们想见见这只青蛙吗?下面,我们来一起学习《青蛙卖泥塘》这篇课文,看看这只青蛙是怎样卖泥塘的。
(板书课题:青蛙卖泥塘)出示“卖”和“蛙”的拼音,学生拼读,读准这两个字的读音。
全班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故事1.播放课文朋读录音,引导学生边认真聆听朗读,边注意字的读音,找出藏在文中的生字,做上记号。
2.学生自读课文,借助生字表中的拼音把生字多读几遍,并把字音读准。
如果还有不认识的字,做上记号。
可以问问老师和同学。
3.检查学生自主读书的情况。
(1)同桌间相互分自然段轮读课文,注意及时进行朗读纠正。
(2)课件出示生字“卖、牌、吆”等,指名朗读,教师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适时进行字词读音纠正,重点提醒学生读准“坑、挺、泳、愣、应”几个字的后鼻音,同时,要注意“撒”读平舌音。
21 《青蛙卖泥塘》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青蛙卖泥塘》是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课文内容浅显,语言活泼优美,它讲述了青蛙认为自己住的是烂泥塘,于是想把它卖掉。
在卖泥塘的过程中,青蛙认真听取每一位来买泥塘的动物的意见,把泥塘建设得非常漂亮,最后舍不得再卖掉泥塘的故事。
通过这个小故事,让学生感悟到美好的环境是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的。
教学目标1.认识“卖、烂、牌”等15个字,会写“蛙、搬”等8个字。
2.了解课文内容,分角色表演故事。
3.弄清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以及最后青蛙不再卖泥塘的原因。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内容,分角色表演故事。
教学难点能结合课文内容,进行仿说练习,说一说青蛙听了小鸟、蝴蝶……的建议后做了哪些事。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资源准备电脑、投影仪、贴图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认识15个字,读准多音字“喝”,会写“卖、蛙、籽、破”4个字。
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故事。
了解文章大意,弄清“烂泥塘、吆喝、绿茵茵”等重点词语意思。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播放青蛙叫声。
(1)同学们,你们听这是谁的叫声?(青蛙)(2)出示题目,齐读。
2.课题中学习“卖”(出示拼音,留田字格)(1)出图,古人在卖东西的时候,将编织好的稻草插在卖的物品上,稻草的样子就像个“十”字,古人在造字时就在“卖”字的上面用十字表示了。
(2)教师教学“卖”字书写,学生书空。
3.再读课题。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利用有趣的声音和卡通青蛙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题中利用图片及字理知识学习新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目的意思,为课文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1.青蛙都向谁卖泥塘呢?自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依据书后的生字表圈出要认读的生字。
2.本文共有12个自然段。
3.识字(1)核对是否圈全,拼读生字。
(2)同桌互相读一读p95的认读字。
(3)出示带拼音生字,开火车读。
(4)去掉拼音再读。
(5)出示一组形声字,学习利用形声字的方法来识记这些生字。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青蛙卖泥塘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青蛙卖泥塘教案第1篇】《青蛙卖泥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卖、烂”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喝”会写“蛙、卖”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表演故事。
3、能说出青蛙为泥塘做了哪些事,最后为什么又不卖泥塘了。
4、通过对比原来的泥塘和现在的泥塘,使学生感悟到美好的环境是靠我们勤劳的双手创造的。
【教学重点】1、认识“卖、烂”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喝”会写“蛙、卖”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表演故事。
【教学难点】1、有感情朗读人物对话。
2、使学生感悟到美好的环境是靠我们勤劳的双手创造的。
【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今天有一位老朋友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你们猜他是谁?(青蛙)2、对,是青蛙。
那他来干什么了?(卖泥塘)3、齐读课题。
4、课题中有一个生字,谁发现了?a、“卖”,小老师领读。
b、“卖”跟我们之前学过的一个字很像,谁知道?(买)对,他们还是一对反义词呢。
c、那我们怎么区分呢?找生说。
小结:你看,我们可以通过反义词的方式来识记生字呢。
二、自读课文,识记生字。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带音词语。
(同学们读书的声音可真动听,把词语宝宝都吸引来了,快来读一读吧!)A、自读。
B、小老师领读。
C、点出轻声词语:牌子、吆喝、挺舒服。
3、出示带音生字。
(词语会读了,生字你会吗?)A、自读。
B、小老师领读。
(一人一行,拼读)C、多音字“喝”。
(让学生进行组词练习,给出字典释义,点明查字典了解字义的方法,并放到句子中练习巩固读音)4、出示去音生字。
A、自读。
B、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呢?(2-3名学生)C、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几种方法呢!D、“牌”,出示青蛙扶着牌子的,认读“牌子”。
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牌”?出示“吊牌”“广告牌”。
小结:同学们,联系生活实际也是一种识字的好方法呢!E、出示“播撒、灌水、栽树、游泳”,自读,你有什么发现?(通过做动作体会偏旁表意)小结:很多汉字的偏旁就代表字的意思,这也是一种好的识字方法。
《青蛙卖泥塘(上)》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角色语气。
3、学习课文,树立环保意识,认识环境的重要。
使学生感悟到美好的环境是靠我们勤劳的双手创造的。
教学重点:
1、认识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体会角色语气。
教学难点:
1、有感情朗读人物对话。
2、学习课文,树立环保意识,认识环境的重要。
使学生感悟到美好的环境是靠我们勤劳的双手创造的。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角色语气。
3、学习课文,朗读感悟课文1——3自然段。
教学重点:
1、认识4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朗读感悟课文1——3自然段。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1、谜语:大嘴巴,叫呱呱,游泳跳高本领大
不吃米,不啃瓜,专吃害虫为农家
2、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个故事,名字叫《青蛙卖泥塘》(板书),指名读题,全班齐读。
3、看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
1、读课文,找出藏在文中的生字娃娃,借助生字表中的音节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
如果还有不认识的字,做上记号,可以问问老师和同学。
2、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1)自由认读。
(2)请“小老师”来带读生字。
(3)出示生字卡片,学生齐读,打乱顺序分组读。
(4)去掉拼音,随机抽读。
3、记忆生字。
你记住了哪些字?是怎么记住的?(学生交流记字方法)
还没有记住的字,可以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继续识记。
4、再读课文,这次要把课文读得通顺、流利,标出自然段序号。
(9)
5、指名一个同学读课文,请他邀请几个小朋友与他合作读完课文。
6、请读书的孩子上台来,台下的小朋友给他们提出“读”的要求。
(声音要响亮,不读错字,不添字掉字)。
7、读书的同学也给台下的小朋友提出听的要求(认真听,不说话)。
8、读后评议:谁读得好?好在哪里?不足是什么?
三、学习课文1——3自然段。
1、再读课文,要求:读通顺、连贯,思考,有什么明白的。
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2、学生质疑。
3、默读课文,思考:青蛙为什么要卖泥塘?他是怎么卖的?
4、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1)青蛙觉得这里不怎么样,他想把泥塘卖掉,搬到城里去住。
(2)青蛙在泥塘边竖了一块牌子,写着“卖泥塘”,然后就站在牌子下大声吆喝起来。
5、谁来学一学青蛙是怎么吆喝的?指名朗读,全班齐读。
6、全班齐读1——3自然段。
7、小结:
那有没有人来买青蛙的泥塘呢?他的泥塘卖出去了没有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四、学写生字。
1、观察,读记生字。
2、学生独自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楚字形,找出关键笔画。
3、范写“挺”。
4、学生临写,注意强调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
5、对比观察,品字。
要求学生写完后仔细端详,与田宇格中的字比较,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品味字的笔画美,结构美。
6、评析。
你的哪一个字写得最好?好在哪里?
五、作业设计。
熟读课文。
板书设计:
22、青蛙卖泥塘(上)
不怎么样想搬到城里去
卖泥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4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角色语气。
3、学习课文,树立环保意识,认识环境的重要。
教学重点:
1、认识4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体会角色语气。
教学难点:
1、有感情朗读人物对话。
2、学习课文,树立环保意识,认识环境的重要。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认读生字卡,交流识字方法。
2、轮读新词,练习说话。
3、有感情朗读课文1——3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4——9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4——9自然段,想一想,谁来看了青蛙的泥塘?他们买了没有?泥塘为什么没有卖出去?
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1)老牛来看过,但是没有买。
因为老牛希望周围有些草。
(2)野鸭来看过,但也没有买,他觉得池塘里的水太少了。
3、分角色朗读课文,把老牛、野鸭的不满意读出来。
4、听了老牛和野鸭的建议,青蛙是怎么做的?
5、全班交流,指导朗读(贴图片板书)
6、师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7、猜一猜,青蛙的泥塘买出去了没有?我们明天接着学习。
三、学写生字。
1、观察,读记生字。
2、学生独自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楚字形,找出关键笔画。
3、范写“播”。
4、学生临写,注意强调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
5、对比观察,品字。
要求学生写完后仔细端详,与田宇格中的字比较,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品味字的笔画美,结构美。
6、评析。
你的哪一个字写得最好?好在哪里?
四、作业设计。
1、熟读课文。
2、预习23课。
板书设计:
22、青蛙卖泥塘(上)
老牛青蛙
没有草种些草
野鸭
水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