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主要危险化学品危害特性

主要危险化学品危害特性

主要危险化学品危害特性
主要危险化学品危害特性

主要危险化学品危害特性

甲醛

一、标识

中文名甲醛、蚁醛、福尔马林

英文名Formaldehyde

分子式CH2O;HCHO

相对分子质量30.03

CAS号50-00-0

危险性类别第8.2类其他腐蚀品

化学类别醛类。

二、主要组成与性状

主要成分纯品

外观与性状无色,具有刺激性和窒息性的气体,商品为其水溶液

主要用途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原料,也是炸药、染料、医药、农药的原料,也作杀菌剂、消毒剂等。

三、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对粘膜、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有强烈刺激性。接触其蒸气,引起结膜炎、角膜炎、鼻炎、支气管炎;重者发生喉痉挛、声门水肿和肺炎等。对皮肤有原发性刺激和致敏作用;浓溶液可引起皮肤凝固性坏死。口服灼伤口腔和消化道,可致死。

慢性影响:长期低浓度接触甲醛蒸气,可出现头痛、头晕、乏力、两侧不对称感觉障碍和排汗过盛以及视力障碍。本品能抑制汗腺分泌,长期接触可致皮肤干燥皲裂。

甲醛是一种具强还原性的原生质毒素,进入人体器官后,能与蛋白质中的氨基结合生成所谓甲酰化蛋白而残留在体内,其反应速度受pH值温度的显著影响。进入人体的甲醛亦可能转化成甲酸强烈地刺激粘膜,并逐渐排出体外。

四、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或用2%碳酸氢溶液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患者清醒时立即漱口,洗胃。就医。

五、燃爆特性与消防

燃烧性不燃

闪点(℃)50℃/37%

爆炸下限(%)7

引燃温度(℃)300℃

爆炸上限(%)73

最小点火能(Mj)无资料

最大爆炸压力(Mpa)无资料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灭火方法灭火方法: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六、泄漏应急处理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水雾能减少蒸发但不要使水进入储存容器内。用沙土或其它不燃性吸附剂混合吸收,然后收集运至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

七、储存注意事项

无资料。

八、防护措施

车间卫生标准

中国MAC(mg/m3)3

前苏联MAC(mg/m3)3

美国ACGIH TLV-CL 0.3 ppm

检测方法无资料。

工程控制无资料。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带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相应的防护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彻底清洗。注意个人清洁卫生。进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进入罐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九、理化性质

熔点(℃)- 92℃

沸点(℃)- 19.4℃

相对密度(水=1)0.82;

相对密度(空气=1)1.07

饱和蒸气压(kpa)13.33kPa/-57.3℃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燃烧热(kj/mol)无资料

临界温度(℃)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无资料

溶解性易溶于水,溶于乙醇等多数有机溶剂。

十、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稳定

聚合危害甲醛易聚合成多聚甲醛

避免接触的条件无资料

禁忌物无资料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十一、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LD50800mg/kg(大鼠经口),2700mg/kg(兔经皮);LC50590mg/m3(大鼠吸入);人吸入60~120mg/m3,发生支气管炎、肺部严重损害;人吸入12~24mg/m3,,鼻、咽粘膜严重灼务、流泪、咳嗽;人经口10~20ml,致死。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吸入50~70mg/m3,1小时/天,3天/周,35周,发现气管及支气管基底细胞增生及生化改变;人吸入20~70mg/m×长时间,食欲丧失、体重减轻、无力、头痛、失眠;人吸入12mg/m3×长期接触,嗜睡、无力、头痛、手指震颤、视力减退。

致突变性:微生物致突变:鼠伤寒沙门氏菌4mg/L。哺乳动物体细胞突变:人淋巴细胞130umol/L。姊妹染色体交换:人淋巴细胞37pph。

生殖毒性:大鼠经口最低中毒剂量(TDL0):200mg/kg(1天,雄性),对精子生存有影响。大鼠吸入最低中毒浓度(TCL0):12ug/m3,24小时(孕1~22天),引起新生鼠生化和代谢改变。

致癌性:IARC致癌性评论:动物阳性;人类不明确。

十二、环境资料

代谢和降解:环境中甲醛的主要污染来源是有机合成、化工、合成纤维、染料、木材加工及制漆等行业排放的废水、废气等。某些有机化合物在环境中降解也产生甲醛,如氯乙烯的降解产物也包含甲醛。由于甲醛有强的还原性,在有氧化性物质存在条件下,能被氧化为甲酸。例如进入水体环境中的甲醛可被腐生菌氧化分解,因而能消耗水中的溶解氧。甲酸进一步的分解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进入环境中的甲醛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的共同作用下,被逐渐稀释氧化和降解。甲醛的氧化降解过程如下:

2HCHO+O2---2HCOOH

2HCOOH+O2---2H2O+2CO2

残留与蓄积:资料记载,工业企业区土壤中吸附的甲醛含量可达

180-720mg/kg干土。土壤的污染可导致地下水污染,水中甲醛含量可以比表层土高出10-20倍。

甲醛在环境中颇稳定,当水中甲醛浓度为5mg/L时(20℃),观察结果表明,5天内可以保持恒定。水中甲醛浓度为<20mg/L时,可以被曝气池中经驯化的微生物降解消化。而含量为100mg/L时,能抑制微生物对有机物的氧化。当水中甲醛含量为500mg/L时,生物耗氧过程全部中止,水中微生物被杀死。

迁移转化:甲醛由于沸点低又易溶于水,所以主要通过大气和水排放进入环境。生产甲醛的工厂其未处理的气体,当排放高度为18米时,其距工厂250-500米的大气样品中,甲醛含量均在0.035mg/m3以上。1000米远在大气中甲醛浓度在嗅阈以下。以甲醛作鞣剂生产塑料的企业周围大气中的甲醛浓度在嗅阈以下。以甲醛作鞣剂生产塑料的企业周围大气中的甲醛浓度距厂区100米内为0.012mg/m3;200米处36个样品中有15个浓度低于0.012mg/m3;400米处均低于0.012mg/m3。

工业废水中排放的甲醛含量由于行业不同有很大差别,其中浓度最高的甲醛废水是生产酚醛树脂的上层焦油废水,含甲醛量高达2.5%。

十三、废弃

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用焚烧法或生物降解法处置。

十四、运输信息

危规号83012

UN编号1198,2009

包装分类Ⅱ

包装标志16

包装方法塑料桶或内部防腐处理的铁桶。

十五、法规信息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3月15日实施),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8.3类其他腐蚀品。

一、标识

中文名氯;氯气(液氯)

英文名chlorine

分子式cl2

相对分子质量70.91

CAS 号7782-50-5

危险性类别第2.3类有毒气体

化学类别卤素

二、主要组成与性状

主要成分纯品

外观与性状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主要用途用于漂白、自来水净化,制造氯化合物、盐酸、聚氯乙烯等

三、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

健康危害对眼、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

急性中毒:轻度者有流泪、咳嗽、咳少量痰、胸闷,出现气管炎的表现;中度中毒发生支气管肺炎或间质性肺水肿,病人除有上述症状的加重外,出现呼吸困难、轻度紫绀等;重者发生肺水肿、昏迷和休克,可出现气胸、纵隔气肿等并发症。吸入极高浓度的氯气,可引起迷走神经反射性心跳骤停或喉头痉挛而发生“电击样”死亡。皮肤接触液氯或高浓度氯,在暴露部位可有灼伤或急性皮炎。

慢性影响:长期低浓度接触,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可引起职业性痤疮及牙齿酸蚀症。

四、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清水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就医。

五、燃爆特性与消防

燃烧性助燃

闪点(℃)无意义

爆炸下限(%)无意义

引燃温度(℃)无意义

爆炸上限(%)无意义

最小点火能(mJ)无意义

最大爆炸压力(MPa)无意义

危险特性本品不会燃烧,但可助燃。一般可燃物大都能在氯气中燃烧,一般易燃气体或蒸气也都能与氯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氯气能与许多化学品如乙炔、松节油、乙醚、氨、燃料气、烃类、氢气、金属粉末等猛烈反应发生爆炸或生成爆炸性物质。它几乎对金属和非金属都有腐蚀作用。

燃烧(分解)产物:氯化氢。

灭火方法本品不燃。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处灭火。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

六、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小泄漏时隔离150米,大泄漏时隔离450米,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

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用管道将泄漏物导至还原剂(酸式硫酸钠或酸式碳酸钠)溶液。也可以将漏气钢瓶浸入石灰乳液中。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七、储运注意事项

禁止露天存放,不准使用易燃、可燃材料搭设的棚架存放,必须储存在专用库内。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宜超过80%。液氯充装量为500kg和1000kg的重瓶,应横向卧放,防止滚动,并留出吊运间距和通道;存放高度不得超过两层;存放期不得超过三个月。应与易燃物或可燃物、醇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应严格执行剧毒品“五双”管理制度。

八、防护措施

车间卫生标准

最高容许浓度:中国MAC(mg/m3):1

前苏联MAC(mg/m3):1

美国TLV-TWA:OSHA1ppm,3mg/m3[上限值];

ACGIH:0.5ppm,1.5mg/m3

监测方法:甲基橙比色法;甲基橙分光光度法。、

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提供喷淋洗眼器。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必须佩戴氧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带面罩式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九、理化性质

熔点(℃)≤-101℃

沸点(℃)-34.5℃

相对密度(水=1)1.47

相对密度(空气=1)2.48

和蒸气压(KPa)506.62kPa(10.3℃)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无资料

燃烧热(kJ/mol)无意义

溶解性易溶于水、碱液

十、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稳定

聚合危害不聚合

禁忌物易燃或可燃物、醇类、乙醚、氢等。

焚烧(分解)产物氯化氢。

十一、毒理学资料

毒性:属高毒类。是一种强烈的刺激性气体。

急性毒性:LC50850mg/m3,1小时(大鼠吸入)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家兔吸入2~5mg/m3,5小时/天,1~9个月,出现消瘦、上呼吸道炎、肺炎、胸膜炎及肺气肿等。大鼠吸入41~97mg/m3,2小时/天,3~4周,引起严重但非致死性的肺气肿与气管病变。

致突变性:细胞遗传学分析:人淋巴细胞20ppm。精子形态学分析:小鼠经口20mg/kg(5天),连续。

十二、环境资料

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十三、废弃

通常采用以液体烧碱吸收废气制备“次氯酸钠”达到综合利用;极少置的气瓶内废气,可通人石灰乳或液碱进行中和处理。

十四、运输信息

危规号23002

UN 编号1017

包装分类Ⅱ

包装标志4

包装方法气瓶、移动式压力容器(罐式集装箱、罐式汽车、铁路罐车)。

十五、法规信息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3月15日实施),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2.3类有毒气体。

汽油

一、标识

中文名汽油

英文名gasoline;Petyol

CAS 号8006—61—9

危险性类别第3.1类低闪点易燃液体

化学类别烷烃

二、主要组成与性状

主要成分C4~C12脂肪烃和环烷烃。

外观与性状无色或淡黄色易挥发液体,具有特殊臭味。

主要用途主要用作汽油机的燃料,用于橡胶、制鞋、印刷、制革、颜料等行业,也可用作机械零件的去污剂。

三、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急性中毒: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轻度中毒症状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步态不稳、共济失调。高浓度吸入出现中毒性脑病。极高浓度吸入引起意识突然丧失、反射性呼吸停止。可伴有中毒性周围神经病及化学性肺炎。部分患者出现中毒性精神病。液体吸入呼, 吸道可引起吸入性肺炎。溅入眼内可致角膜溃疡、穿孔,甚至失明。皮肤接触致急性接触性皮炎。甚至灼伤。吞咽引起急性胃肠炎,重者出现类似急性吸入中毒症状,并可引起肝、肾损害。

慢性中毒:神经衰弱综合征、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周围神经病。严重中毒出现中毒性脑病,症状类似精神分裂症,皮肤损害。

四、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给饮牛奶或用植物油洗胃和灌肠。就医。

五、燃爆特性与消防

燃烧性易燃

闪点(℃)-50

爆炸下限(%)1.3

引燃温度(℃)415~530

爆炸上限(%)6.0

最小点火能(mJ)无资料

最大爆炸压力(MPa)0.813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用水灭火无效。

六、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或在保证安全情况下,就地焚烧。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七、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仓内温度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桶装堆垛不可过大,应留墙距、顶距、柱距及必要的防火检查走道。罐储时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灌装时应注意流速(不超过3m/s)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累。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八、防护措施

车间卫生标准

中国MAC(mg/m3)300[溶剂汽油]

前苏联MAC(mg/m3 300

美国TVL—TWA

ACGIH 300ppm,890mg/m3

美国TLV-STEL

ACGIH 500ppm,1480mg/m3

检测方法气相色谱法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苯耐油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九、理化性质

熔点(℃)≤一60

沸点(℃)40~200

相对密度(水=0)0.70—0.79

相对密度(空气=1)3.5

饱和蒸气压(KPa)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燃烧热(kJ/mol)无资料

溶解性不溶于水,易溶于苯、二硫化碳、醇、脂肪。

十、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稳定

聚合危害不聚合

禁忌物强氧化剂。

焚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十一、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LD50 67000mg/kg(小鼠经口)

LC50 103000mg/m3,2小时(小鼠吸入)

刺激性人经眼:140ppm(8小时),轻度刺激。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吸入3g/m3,12~24 小时/天,78天(120号溶剂汽油),未见中毒症状。大鼠吸入2500mg/m3,130号催化裂解汽油,4个小时/天,6天/周,8周体力活动能力降低,神经系统发生机能性改变。

十二、环境资料

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

十三、废弃

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在专用废弃场所掩埋。或用焚烧法处置。

十四、运输信息

危规号31001

UN 编号1203

包装分类Ⅰ

包装标志7

包装方法小开口钢桶;安瓿瓶外木板箱。

十五、法规信息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1月26日国务院发布),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劳部发432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3.1类低闪点易燃液体;车间空气中溶剂汽油卫生标准(GB11719-89),规定了车间空气中该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及检测方法。

柴油

一、标识

中文名柴油

英文名Diesel oil;Diesel fuel

二、主要组成与性状

外观与性状稍有粘性的棕色液体。

主要用途用作柴油机的燃料。

三、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皮肤接触柴油可引起接触性皮炎、油性痤疮,吸入可引起吸入性肺炎。能经胎盘进入胎儿血中。柴油废气可引起眼、鼻刺激症状,头晕及头痛。

四、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和大量清水清洗污染皮肤。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脱去污染的衣着,至空气新鲜处。就医。防治吸入性肺炎。

食入误服者饮牛奶或植物油,洗胃并灌肠,就医。

五、燃爆特性与消防

燃烧性易燃

闪点(℃)38

爆炸下限(V%)无资料

引燃温度(℃)257

爆炸上限(V%)无资料

建规火险分级乙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灭火方法泡沫、二氧化碳、干粉、1211灭火剂、砂土。

六、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厂商特别措施。推荐的化学防护服(完全隔离)。严禁接触破裂的容器和泄漏

物,采取一切可能的防辐射。转移未破损的包装,收入金属容器并保存于水或矿物油中。

七、储运注意事项

包装须符合国际原子能机构规定要求。贮存于由铅或混凝土制成的不燃结构的专用库房内。安装有效的排风设备,排风应经充分过滤,才可放入外界环境。装卸前应先通风、尽量采用机械操作,严禁肩扛、抱揽、背负。搬运人员应穿戴防护用具。搬运进不得撞击、翻滚和摔落。

八、防护措施

车间卫生标准

中国MAC: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0.075mg/m3

美国TVL-TWA:ACGIH 0.2mg/m3

美国TLV—STEL:ACGIH 0.6mg/m3

检测方法

工程控制严加密封,防辐射。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

呼吸系统防护防护要求不高。

眼睛防护戴防辐射面罩。

身体防护穿抗辐射防护服。

手防护戴抗辐射手套。

其它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九、理化性质

熔点(℃)1132.3

沸点(℃)3818

相对密度(水=1)19.05(24.6℃)

相对密度(空气=1)

溶解性不溶于水,不溶于碱,溶于盐酸、硫酸、硝酸。

十、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不稳定

聚合危害不能出现

避免接触的条件接触空气

禁忌物强氧化剂、强酸、强碱、空气、水

燃烧(分解)产物氧化磷、氧化钠

灭火方法二氧化碳、砂土。

十一、毒理学资料

毒性

LD50

LC50

十二、环境资料

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

十三、废弃

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废物贮存参见“储运注意事项”。用控制焚烧法处置。

十四、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71002。

十五、法规信息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1月26日国务院发布),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

一、标识

中文名氨;氨气(液氨)

英文名ammonia

分子式NH3

相对分子质量17.03

CAS号7664-41-7

危险性类别第2.3类有毒气体

化学类别氨。

二、主要组成与性状

主要成分纯品

外观与性状无色有刺激性恶臭的气体

主要用途用作致冷剂及制取铵盐和氮肥。

三、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

健康危害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

急性中毒:轻度者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咯痰等;眼结膜、鼻粘膜、咽部充血、水肿;胸部X线征象符合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中度中毒上述症状加剧,出现呼吸因难、紫绀;胸部X线征象符合肺炎或间质性肺炎。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或有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剧烈咳嗽、咯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呼吸究迫、谵妄、昏迷、休克等。可发生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粘膜坏死脱落窒息。高浓度氨可致眼灼伤;液氨可致皮肤灼伤。

危化品职业危害告知牌

危化品危害告知牌 作业环境对人体有害,请注意防护 二乙基羟胺 健康危害理化特性 本品为易燃液体和蒸气。吸入或吞咽有害。皮肤接触产生 刺激。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 引起燃烧爆炸。能与强氧化剂发生剧烈反应。燃烧或受高 热分解产生有毒的烟气 易燃液体和蒸气。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 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能与 强氧化剂发生剧烈反应。燃烧或受高热分解产 生有毒的烟气。 应急处理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快速用大量流动清水连续冲洗沾染部位。如有持续不适,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连续冲洗眼睛。如有持续不适,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有持续不适,就医。 -食入:用大量水漱口,催吐。给饮水,立即就医。 防护措施 远离火花、热源、明火、热表面,工作场所严禁吸烟。阅读并了解所有预防措施。按要求使用个体防 护,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使用防爆型电器和设备。采取防静电措施,防止静电积聚。戴防护手套, 穿防护服。避免接触眼睛、皮肤,避免吸入、食入,操作后彻底清洗。工作场所不得进食、饮水。 内部报警电话:7830140 外部报警电话:火警电话:119 急救电话:120 1 / 13

危化品危害告知牌 作业环境对人体有害,请注意防护 甲醛CH2O 健康危害理化特性健康危害:本品对粘膜、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有强烈刺激 性。接触其蒸气,引起结膜炎、角膜炎、鼻炎、支气管炎;重者 发生喉痉挛、声门水肿和肺炎等。肺水肿较少见。对皮肤有原发 性刺激和致敏作用,可致皮炎;浓溶液可引起皮肤凝固性坏死。 口服灼伤口腔和消化道,可发生胃肠道穿孔,休克,肾和肝脏损 害。慢性影响:长期接触低浓度甲醛可有轻度眼、鼻、咽喉刺激 症状,皮肤干燥、皲裂、甲软化等。 本品易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无色,具有刺 激性和窒息性的气体,商品为其水溶液。 熔点(℃):-92相对密度(水=1):0.82 闪点(℃):50(37%)爆炸上限%(V/V):73.0 引燃温度(℃):430爆炸下限%(V/V):7.0 溶解性:易溶于水,溶于乙醇等多数有机溶剂。 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1%碘化钾60mL灌胃。常规洗胃。就医。 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隔离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2 / 13

主要危险化学品危害特性全解

主要危险化学品危害特性 甲醛 一、标识 中文名甲醛、蚁醛、福尔马林 英文名Formaldehyde 分子式CH2O;HCHO 相对分子质量30.03 CAS号50-00-0 危险性类别第8.2类其他腐蚀品 化学类别醛类。 二、主要组成与性状 主要成分纯品 外观与性状无色,具有刺激性和窒息性的气体,商品为其水溶液 主要用途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原料,也是炸药、染料、医药、农药的原料,也作杀菌剂、消毒剂等。 三、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对粘膜、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有强烈刺激性。接触其蒸气,引起结膜炎、角膜炎、鼻炎、支气管炎;重者发生喉痉挛、声门水肿和肺炎等。对皮肤有原发性刺激和致敏作用;浓溶液可引起皮肤凝固性坏死。口服灼伤口腔和消化道,可致死。 慢性影响:长期低浓度接触甲醛蒸气,可出现头痛、头晕、乏力、两侧不对称感觉障碍和排汗过盛以及视力障碍。本品能抑制汗腺分泌,长期接触可致皮肤干燥皲裂。

甲醛是一种具强还原性的原生质毒素,进入人体器官后,能与蛋白质中的氨基结合生成所谓甲酰化蛋白而残留在体内,其反应速度受pH值温度的显著影响。进入人体的甲醛亦可能转化成甲酸强烈地刺激粘膜,并逐渐排出体外。 四、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或用2%碳酸氢溶液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患者清醒时立即漱口,洗胃。就医。 五、燃爆特性与消防 燃烧性不燃 闪点(℃)50℃/37% 爆炸下限(%)7 引燃温度(℃)300℃ 爆炸上限(%)73 最小点火能(Mj)无资料 最大爆炸压力(Mpa)无资料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灭火方法灭火方法: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六、泄漏应急处理

工业毒性危险化学品对人体的危害

安全管理编号:LX-FS-A50109 工业毒性危险化学品对人体的危害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工业毒性危险化学品对人体的危害 使用说明:本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安全相关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刺激。刺激说明身体已与有毒化学品有了相当的接触,一般受刺激的部位为皮肤、眼睛和呼吸系统。 许多化学品和皮肤接触时,能引起不同程度的皮肤炎症;与眼睛接触轻则导致轻微的、暂时性的不适,重则导致永久性的伤残。 一些刺激性气体、尘雾可引起气管炎,甚至严重损害气管和肺组织,如二氧化硫、氯气、煤尘。一些化学物质将会渗透到肺泡区,引起强烈的刺激。 (2)过敏。某些化学品可引起皮肤或呼吸系统过敏,如出现皮疹或水疱等症状,这种症状不一定在接

全套职业危害告知卡(危化品)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作业场所产生粉尘,对人体有损害,请注意防护 粉尘dust 健康危害理化特性 长期接触生产性粉尘的作业人员,当吸入的粉尘量达到一定数量即 可引发尘肺病,还可以引发鼻炎、咽炎、支气管炎、皮疹、眼结膜 损害等。 无机性粉尘、有机性粉尘、混合性粉尘 注意防尘 应急处理 发现身体状况异常时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注意防护 必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按时、按规定对身体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对除尘设施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除尘设施运转正常,作场所禁止饮食、吸烟 急救电话:120 消防电话:119 岛上应急电话:26851100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作业场所产生噪声,对人体有损害,请注意防护 噪声Noise 健康危害理化特性 致使听力减弱、下降,时间长可引起永久耳聋,并引发消化不良, 呕吐、头痛、血压升高、失眠等全身性病症。 声强和频率的变化都无规律,杂乱无章的声 音。 噪声有害 应急处理 使用防声器如:耳塞、耳罩、防声帽等。如发现听力异常,则到医院检查、确诊。 注意防护 利用吸声材料或吸声结构来吸收声能:佩戴耳塞、隔声间、隔声屏,将空气中传播的噪声挡住、隔开。

隔热、通风;个人防护、卫生保健和健康监护;合理的劳动休息。 急救电话:120 消防电话:119 岛上应急电话:26851100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作业场所硫酸,对人体有损害,请注意防护 硫酸 SULFURIC ACID 健康危害 理化特性 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吸入或食入可能致死,会腐蚀眼睛、皮肤、呼吸道,可能造成失明、肺水肿(症状可能延 迟发生),含硫酸的无机酸雾滴具致癌性。 无色至暗褐色液体,具有油性、吸湿性,无味,加热有窒息味,稀释硫酸时只能注酸入水,切不可注水入酸 当心腐蚀 应急处理 吸入:移走污染源或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 皮肤接触:以温水缓和冲洗受污染的部位不少于20-30分钟。脱掉受污染的 衣服、鞋子或皮饰品。立即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将眼皮撑开,用缓和流动的温水冲洗污染的眼睛20分钟。如果刺激感持续,反复冲洗。立刻就医。 食入:若患者即将丧失意识、已失去意识或痉挛,不可经口喂食任何东西。 若患者意识清楚,让其用水彻底漱口。不可催吐。给患者喝下240~300毫升 的水,以稀释胃中的物质;若有牛奶,于喝水后再给予牛奶喝下。若患者自 发性呕吐,让其身体向前倾以减低吸入危险,并让其漱口及反复给水。立刻 就医。 注意防护 急救电话 :120 消防电话 :119 岛上应急电话:26851100

化学品职业危害告知卡(12种)

化学品职业危害告知卡(12种)

有毒有害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明细

职业危害告知卡 有毒有害物品,对人体有害,请注意防护

二氯乙烷1,2-dichlor oethane 健康危害理化特性本品对眼睛及呼吸 道有刺激作用;吸入可引 起肺水肿;抑制中枢神经 系统、刺激胃肠道和引起 肝、肾和肾上腺损害。皮 肤与液体反复接触能引 起皮肤干燥、脱屑和裂隙 性皮炎。液体和蒸气还能 刺激眼,引起严重操作, 角膜混浊。吸入高浓度的 蒸气能刺激粘膜,抑制中 枢神经系统,引起眩晕、 恶心、呕吐、精神错乱, 有的可致肺水肿。还能刺 激胃肠道,引起肝和肾的 脂肪性病变,严重的直至 死亡。 侵入途径:吸入、食 入、经皮吸收。 无色或 浅黄色透明 液体,有类似 氯仿的气味。 易燃,其 蒸气与空气 可形成爆炸 性混合物。遇 明火、高热能 引起燃烧爆 炸。受高热分 解产生有毒 的腐蚀性烟 气。与氧化剂 接触发生反 应,遇明火、 高热易引起 燃烧,并放出 有毒气体。 禁忌物: 强氧化剂、酸 类、碱类。

当心中毒 应急处理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 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 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急救电话:120 公司职业卫生咨询电话:XXXXXX 职业危害告知卡 有毒有害物品,对人体有害,请注意防护

常见危险化学品危害防范及处理办法

常见危险化学品危害防范及处理办法 张晓婷古交市第一中学校 摘要对常见危险化学品的危害、防范措施及其处理办法进行分析、归纳与总结,提供了危险化学品危害防范及处理办法,以提高化学科研工作者及相关实验人员对化学品危害的防范意识,减少危害发生。 关键词危险化学品危害防范处理 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化学品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但是不少化学品因其固有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特性存在着很多危险性因素,由此引发的事故日益增多,危害程度越来越大。如果我们在接触、使用这些化学品前能对其危害性有所了解,并对其防范处理办法有一定的认识,就可以有效地防止它们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和对环境的污染。常见的危险化学品包括易燃、易爆、有毒害、腐蚀性等化学品。对于危害性不同的化学品,其防范与处理方法也不同。本文旨在提供化学品危害防范及处理方法的相关信息,并对其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的潜在隐患进行分析,使人们在接触和使用此类化学品时有所防范。 1危险化学品定义及分类 定义 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爆炸、易燃、有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能对人体、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 分类 按照国家标准(GB6944)[1],危险化学品分为9类,具体如下: (1)爆炸品:包括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有迸射危险,但没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有燃烧危险并有局部爆炸危险或局部迸射危险或这两种危险都有,但没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不呈现重大危险的物质和物品;有整体爆炸危险的非常不敏感物质;无整体爆炸危险的极端不敏感物质。 (2)气体:包括易燃气体;非易燃无毒气体;毒性气体。 (3)易燃液体。 (4)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5)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 (6)毒性物质和感染性物质。 (7)放射性物质。 (8)腐蚀性物质。 (9)杂项危险物质和物品。 2 常见危险化学品危害及其防范与处理方法 2.1 爆炸品 爆炸品是指爆炸性物质、物品及可以产生爆炸或烟火效果的物质或物品。 本类化学品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受摩擦、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同时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的物品,如:叠氮钠、黑索金、2,4,6-三硝基甲苯(TNT)[2],三硝基苯酚。 在使用易爆化学品时,应取用能保证实验结果的必要精确性或可靠性的最小用量,将实验微型化。绝对禁止用明火直接加热,且不能用带磨口塞的仪器;利用烘箱干燥爆炸性物质时禁止关闭烘箱门,也可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干燥或干燥剂干燥。在加热干燥时,应特别注意加热的均匀性,尽可能消除局部自燃的可能性。对实验剩余的残渣物,要及时妥善销毁。一旦发

危险化学品危害及防护

危险化学品危害及防护 危险化学品分为毒性危险化学品、腐蚀性危险化学品和放射性危险化学品。 毒性危险化学品通过一定途径进入人体,在体内积蓄到一定剂量后,就会表现出慢性中毒症状。毒性危险化学品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进入人体。工业毒性危险化学品对人体的危害表现为刺激、过敏、窒息、麻醉和昏迷、中毒、致癌、致畸、致突变和尘肺。毒性危险化学品急性中毒的现场抢救,要注意切断毒性危险化学品来源;迅速脱去被毒性危险化学品污染的衣服、鞋袜、手套等,并用大量清水或解毒液彻底清洗被毒性危险化学品污染的皮肤;若毒性危险化学品经口引起急性中毒,对于非腐蚀性毒性危险化学品,应迅速用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或1%~2%的碳酸氢钠溶液洗胃,然后用硫酸镁溶液导泄;给中毒患者呼吸氧气。救护人员在救护之前还应做好自身呼吸系统皮肤的防护。 腐蚀性危险化学品接触人的皮肤,眼睛或肺部、食道等,会引起表皮细胞组织发生破坏作用而造成灼伤,而且被腐蚀性物品灼伤的伤口不易愈合。内部器官被灼伤时,严重的会引起炎症,如肺炎,甚至会造成死亡。特别是接触氢氟酸时,能发生剧痛,使组织坏死,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严重后果。腐蚀性化学品的主要危险性除腐

蚀性外,还具有毒害性、氧化性、易燃或遇湿分解易燃性等其他危险性。 放射性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包括放射性、易燃性和氧化性。造成对中枢神经和大脑系统、肠胃和造血系统的伤害。 从危险化学品对人体的侵入途径着眼,应将个人劳动防护用品作为人身安全的主要手段,以防止危险化学品由呼吸道、暴露部位、消化道等侵入人体。因工业生产中毒性危险化学品进入人体的最重要的途径是呼吸道,所以应重点选用呼吸道防毒劳动防护用具。

危险化学品的主要危害

编号:SY-AQ-06715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危险化学品的主要危害 Main hazards of hazardous chemicals

危险化学品的主要危害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管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1.化学品活性与危险性 许多具有爆炸特性的物质其活性都很强,活性越强的物质其危险性就越大。 2.危险化学品的燃烧性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等均可能发生燃烧而导致火灾事故。3.危险化学品的爆炸危险 除了爆炸品之外,可燃性气体、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等都有可能引发爆炸。 4.危险化学品的毒性 许多危险化学品可通过一种或多种途径进入人的肌体,当其在人体达到一定量时,便会引起肌体损伤,破坏正常的生理功能,引起中

毒。 5.腐蚀性 强酸、强碱等物质接触人的皮肤、眼睛、或肺部、食道等时,会引起表皮组织发生破坏作用而造成灼伤。内部器官被灼伤后可引起炎症,甚至会造成死亡。 6.放射性 放射性危险化学品可阻碍和伤害人体细胞活动机能并导致细胞死亡。 这里填写您的公司名字 Fill In Your Business Name Here

甲醛危险化学品危害特性

甲醛危险化学品危害特性 一、标识 中文名甲醛、蚁醛、福尔马林 英文名Formaldehyde 分子式CH2O;HCHO 相对分子质量30.03 CAS号50-00-0 危险性类别第8.2类其他腐蚀品 化学类别醛类。 二、主要组成与性状 主要成分纯品 外观与性状无色,具有刺激性和窒息性的气体,商品为其水溶液

主要用途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原料,也是炸药、染料、医药、农药的原料,也作杀菌剂、消毒剂等。 三、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对粘膜、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有强烈刺激性。接触其蒸气,引起结膜炎、角膜炎、鼻炎、支气管炎;重者发生喉痉挛、声门水肿和肺炎等。对皮肤有原发性刺激和致敏作用;浓溶液可引起皮肤凝固性坏死。口服灼伤口腔和消化道,可致死。 慢性影响:长期低浓度接触甲醛蒸气,可出现头痛、头晕、乏力、两侧不对称感觉障碍和排汗过盛以及视力障碍。本品能抑制汗腺分泌,长期接触可致皮肤干燥皲裂。

甲醛是一种具强还原性的原生质毒素,进入人体器官后,能与蛋白质中的氨基结合生成所谓甲酰化蛋白而残留在体内,其反应速度受pH值温度的显著影响。进入人体的甲醛亦可能转化成甲酸强烈地刺激粘膜,并逐渐排出体外。 四、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或用2%碳酸氢溶液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患者清醒时立即漱口,洗胃。就医。 五、燃爆特性与消防

燃烧性不燃 闪点(℃)50℃/37% 爆炸下限(%)7 引燃温度(℃)300℃ 爆炸上限(%)73 最小点火能(Mj)无资料 最大爆炸压力(Mpa)无资料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灭火方法灭火方法: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六、泄漏应急处理

危化品告知牌大全..

《危化品安全告知牌》 目录 1、《盐酸安全告知牌》----------------------------第1页 2、《氢氧化钠安全告知牌》------------------------第2页 3、《硫酸安全告知牌》----------------------------第3页 4、《次氯酸钠安全告知牌》------------------------第4页 5、《氯气安全告知牌》----------------------------第5页 6、《氢气安全告知牌》----------------------------第6页 7、《三氯化氮安全告知牌》------------------------第7页 8、《三氯化铁安全告知牌》------------------------第8页 9、《氯化氢安全告知牌》--------------------------第9页 10、《氯化钡安全告知牌》-------------------------第10页 11、《电石安全告知牌》---------------------------第11页 12、《乙炔安全告知牌》---------------------------第12页 13、《氯乙烯安全告知牌》-------------------------第13页 14、《二氯乙烷安全告知牌》-----------------------第14页 15、《氨气安全告知牌》---------------------------第15页 16、《氯化汞安全告知牌》-------------------------第16页 17、《电石渣安全告知牌》-------------------------第17页

氧气危险化学品危害特性

氧气危险化学品危害特性 第一部分标识 中文名称:氧气 英文名称:Oxygen 分子式:0 分子量: 第二部分地区成分/组成信息 化学品名称纯品/混合物CAS NO 有害成分浓度 氧气纯品7782-44-7 氧气≥99.2 %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2. 2类不燃气体 侵入途径:吸入和皮肤接触

健康危害:长时间吸入纯氧造成中毒。常压下,氧浓度超过40%时,就有发生氧中毒的可能性,氧中毒有二种类型:1、肺型—主要发生在氧分压为 1-2个大气压,相当于吸入氧浓度40-60%左右。开始时,胸骨后稍有不适感,伴轻咳,进而感胸闷,胸骨后烧灼感和呼吸困难,咳嗽加剧。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窒息。2、神经型—主要发生于氧分压在3个大气压以上时,相当于吸入氧浓度80%以上,开始多出现口唇或面部肌肉抽动,面色苍白,眩晕,心动加速,虚脱,继而出现全身强直性癫痫样抽搐,昏迷,呼吸衰竭而死亡。长期处于氧分压为 60-100%Kpa的条件下可发生眼损害,严重者可失明。 环境危害:无 燃爆危险:强氧化剂,助燃,与可燃蒸气混合可形成燃烧式爆炸性混合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移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停止时施行呼吸复苏术,心跳停止时,施行心肺复苏术,氧中毒后要就医观察24-28小时,以免延误肺水肿的治疗。 眼睛接触:接触液氧后,立即用大量水冲洗15分钟以上。 皮肤接触:接触液氧后,侵入温水中,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与可燃气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与还原剂能发生强烈反应。氧比空气重,在空气中易扩散。流速过快容易产生静电积累,放电可引发燃烧爆炸。 有害燃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化工厂职业危害告知牌样本

噪声职业危害告知牌 作业会产生噪声,对听力有损害,提请注意防护 危害物质危害因素理化特性 长时间处于噪音环境,会引起听力减弱、下降,时间 长可引起永久性耳聋;并引发消化不良、呕吐、头痛、 血压升高、失眠等全身性病症。听力损失在25dB为 耳聋标准,26-40dB为轻度耳聋,41-55dB为中度耳聋, 56-70dB为重度耳聋,71dB以上为极度耳聋。 声强和频率的变化都无规律、杂乱无章的声音。 防护措施应急处置 1、控制声源:采用无声或低声设备代替发出强噪音的 机械设备; 2、控制声音传播:采用吸声材料或吸声结构吸收声能; 3、个体防护:佩戴耳塞、耳罩、帽盔等防护用品; 4、健康监护:进行岗前健康体检,定期进行岗中体检; 5、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适当安排工间休息,休息时离开噪音环境。1、使用防声器,如:耳塞、耳罩、防声帽等,并立即离开噪音场所; 2、如发现听力异常,及时到医院检查、确诊。 急救电话:120 消防电话:119 职业卫生咨询电话: 1031

电焊烟尘职业危害告知牌 作业会产生电焊烟尘,对人体有损害,提请注意防护 注意防尘 健康危害理化特性 吸入这种烟尘会引起头晕、头痛、咳嗽、胸闷气短 等,长期吸入会造成肺组织纤维性病变,即焊工尘 肺,且常伴随锰中毒、氟中毒和金属烟热等并发症。 电焊工尘肺的发病发展缓慢,病程较长,一般发病 工龄为15-25年。 在温度高达3000-6000度的电焊过程中,焊接原材料 中金属元素的蒸发气体,在空气中迅速氧化、凝聚, 从而形成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微粒。这种烟尘含有二氧 化硅、氧化锰、氟化物、臭氧、各种微量金属和氮氧 化物的混合物烟尘或气溶胶,逸散在作业环境中。 必须戴防尘口罩 防护措施应急处理 1、改善作业场所的通风状况,封闭或半封闭结构 内焊接时,必须有机械通风措施; 2、加强个人防护,焊接人员必须佩戴符合职业卫 生要求的防尘面罩或口罩; 3、强化职业卫生宣传教育,自觉遵守职业卫生管 理制度,做好自我保护; 4、加强岗前、岗中职业健康体检及作业环境监测 工作,提前预防和控制职业病; 5、提高焊接技术,改进焊接工艺和材料。 电焊作业中如发生不适症状或中毒现象,应立即停止 工作,脱离现场到空气新鲜处,并及时送医院就医。 急救电话:120 消防电话:119 职业卫生咨询电话: 1031

常见化学危险品对人体危害的途径

常见化学危险品对人体 危害的途径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常见化学危险品对人体危害的途径在化学事故中,化学毒物经大量排放或泄漏后污染空气、水、地面、土壤或食物,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或黏膜进入人体;一部分中毒是由毒物通过创口直接吸入血管中,引起严重中毒或死亡。另外,一些有毒的化学危险品可以直接伤害眼睛,燃烧爆炸引起人员损伤等。 (一)、经呼吸道、肺吸入中毒呼吸道、肺吸入是化学泄漏事故引起中毒最危险、最常见、最主要的途径。凡是有毒气体、液体蒸气、化学品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以及工业生产中意外释放有毒化学成分的烟、雾、粉尘等均可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内。人的呼吸系统从鼻到肺泡都具有相当大的吸收能力,尤其肺泡的吸收能力最强。由于人体肺泡总面积大,约为55--120平方米,肺泡壁薄,壁上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毒物一旦进入肺脏,很快就通过肺泡壁进入血液循环而被送至全身。毒物在空气中的浓度影响呼吸道吸入中毒的最重要的因素,空气中毒物浓度越高,呼吸的量越大,吸收越多,中毒越重。有毒气体的泄漏,往往在短时间大范围形成高浓度毒物环境,其中的人员因为吸入的量多,在极端的时间内造成严重伤害,有时仅一次所吸进的毒气就会造成肺水肿、失去知觉甚至死亡。水容性气体和蒸汽如氨等可直接引起上呼吸道损伤,而不溶于水的气体或蒸气如少量的盐酸也会损伤肺内组织、刺激气管、支气管和肺泡,造成水肿而使呼吸道损伤,有毒气体也可经呼吸道损伤处入血。

(二)、通过皮肤吸收中毒在化学事故中,通过皮肤吸收引起中毒的情况也比较常见。化学毒物可通过表皮、毛孔、汗腺等管道渗透进入人体。一些脂溶性毒物经过表皮吸收后,还需要有一定的水溶性才能进一步扩散和吸收。如沙林、苯、有机磷农药、绿化烃等神经毒害物,可经过皮肤毒害人的神经系统。经皮肤中毒的过程不比呼吸中毒那么快,但严重时可使人失去知觉。无法呼吸甚至死亡。腐蚀性化学危险品(如强酸)喷溅到人体皮肤上,会引起皮肤的腐蚀性灼伤,其灼伤程度及引起的危险一般与化学品浓度以及与皮肤接触的时间长短有关。有些化学品(如石油液化气的液体)虽然不具有腐蚀性,但若接触人体会迅速汽化而急剧吸热,使人体皮肤产生冻伤,即冷灼伤。 (三)、消化道吸收中毒化学事故发生后,如果处置不当,消洗不彻底,致使有毒物质扩散,污染空气和水源或者化学品在运输过程中发生事故,致使有毒物质直接污染水源或食物(如粮食、蔬菜、水果等),当使用被毒物污染的食物和水时便会通过消化道吸收引起中毒。这种中毒方式在化学事故现场一般是不多见的,也是完全可避免的。 (四)、眼睛灼伤大多数有毒有害化学物品接触眼睛,一般都会对眼睛造成伤害,引起眼睛发痒、流泪、发言疼痛,有灼伤感,甚至引起视力模糊或失明。

化学品职业危害告知卡12种

- - . 有毒有害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明细 - - 考试资料

1,2-dichlor oethane 本品对眼睛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吸入可引 起肺水肿;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刺激胃肠道和引 起肝、肾和肾上腺损害。皮肤与液体反复接触能 引起皮肤干燥、脱屑和裂隙性皮炎。液体和蒸气 还能刺激眼,引起严重操作,角膜混浊。吸入高 浓度的蒸气能刺激粘膜,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引 起眩晕、恶心、呕吐、精神错乱,有的可致肺水 肿。还能刺激胃肠道,引起肝和肾的脂肪性病变, 严重的直至死亡。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无色或浅黄色透明液 体,有类似氯仿的气味。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 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 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 炸。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 的腐蚀性烟气。与氧化剂 接触发生反应,遇明火、 高热易引起燃烧,并放出 有毒气体。 禁忌物:强氧化剂、 酸类、碱类。 当心中毒 应急处理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急救电话:120 公司职业卫生咨询电话:XXXXXX

苯酚phenol;carbolic acid 健康危害理化特性苯酚对皮肤、粘膜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可抑 制中枢神经或损害肝、肾功能。 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蒸气可致头痛、头晕、 乏力、视物模糊、肺水肿等。误服引起消化道灼 伤,出现烧灼痛,呼出气带酚味,呕吐物或大便 可带血液,有胃肠穿孔的可能,可出现休克、肺 水肿、肝或肾损害,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可死 于呼吸衰竭。眼接触可致灼伤。可经灼伤皮肤吸 收经一定潜伏期后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中毒:可引起头痛、头晕、咳嗽、食欲减 退、恶心、呕吐,严重者引起蛋白尿。可致皮炎。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可混溶于乙醇、醚、 氯仿、甘油。 可燃,遇明火、高热 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 烧爆炸的危险。 禁忌物:强氧化剂、 强还原剂、强碱、铝、镁。 当心中毒 应急处理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急救电话:120 公司职业卫生咨询电话:XXXXXX

危险化学品危害告知牌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性类别 易燃 有毒 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码及码 甲苯 C7H8 号:108-88-3 危险性标志 危险性理化数据 熔点(℃):-94.9 沸点(℃):110.6 相对密度(水=1):3.14 饱和蒸气压():4.89(30℃) 危险特性 本品蒸气与空气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强烈震动会引起燃烧爆炸;遇易 燃物、有机物会引起爆炸;触及皮肤有强烈 刺激作用而造成灼伤;有麻醉性或其蒸气有 麻醉性;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易燃。 接触后表现 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对中枢神经系统 有麻醉作用。急性中毒:短时间内吸入较 高浓度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 状、眼结膜及咽部充血、头晕、头痛、恶 心、胸闷等症状;重症可有躁动、抽搐, 昏迷。 皮肤接触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吸入:迅速转移到空气新鲜处,给输氧,就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 泄漏处理及防火防爆措施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到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理。 浓度 (3):100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消防中心 医院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县消防队:119 县人民医院:120 现场急救措施 :立即脱去所污染的衣服,用肥皂 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转移到空气新鲜处,给输氧,就 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职业危害告知牌(危化)

工作场所存在危化品,对人体有损害,请注意防护 巯基乙酸ThiogIycoIic acid 理化特性健康危害 1、属高毒类 2、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 燃烧爆炸的危险。受热分解产生有毒的硫化 物烟气。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3、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硫化物。 本品有强烈的刺激性。 眼接触可致严重损害,导 致永久性失明。可致皮肤 灼伤;对皮肤有致敏性, 引起过敏性皮炎。 当心中毒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自给式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防护服:穿防酸碱工作服。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其它: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洗手。工作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标准限值:检测数据: 检测日期:年月日急救电话:120 消防电话:119 职业卫生咨询电话 :

工作场所存在危化品,对人体有损害,请注意防护 丙烯酸AcryIic acid 理化特性健康危害 1、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酸性较强。 有腐蚀性。中等毒性。 2、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 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3、遇热、光、水分、过氧化物及铁质易自 聚而引起爆炸 对皮肤、眼睛和呼吸道有 强烈刺激作用。灼烫。人 身伤害。 当心中毒应急处理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外,在上风向灭火。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防护措施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尤其要注意避免与水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标准限值:检测数据: 检测日期:年月日急救电话:120 消防电话:119 职业卫生咨询电话 :

危险化学品的侵入途径、危害、抢救及防护用品选用原则

危险化学品的侵入途径、危害、抢救及防护用品选用原则(一)毒性危险化学品 毒性危险化学品通过一定途径进入人体,在体内积蓄到一定剂量后,就会表现出慢性中毒症状。所谓慢性中毒就是毒性危险化学品长时期、小剂量进入人体所引起的中毒。若在较短时间(一般为3~6个月)有较大剂量毒性危险化学品进入体内所引起的中毒称为亚急性中毒;若毒性危险化学品一次或短时间内大量进入体内所引起的中毒称为急性中毒。 毒性危险化学品在体内的毒性与毒性危险化学品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生产环境、劳动强度、个体因素以及几种毒性危险化学品的联合作用有关。 1.毒性危险化学品侵入人体的途径 毒性危险化学品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进入人体。在工业生产中,毒性危险化学品主要经呼吸道和皮肤进入体内,有时也可经消化道进入。 (1)呼吸道。工业生产中毒性危险化学品进入人体的最重要的途径是呼吸道。凡是以气体、蒸气、雾、烟、粉尘形式存在的毒性危险化学品,均可经呼吸道侵入体内。呼吸道吸收程度与其在空气中的浓度密切相关,浓度越高,吸收越快。

(2)皮肤。工业生产中,毒性危险化学品经皮肤吸收引起中毒也 比较常见。脂溶性毒性危险化学品经表皮吸收后,还需有水溶性, 才能进一步扩散和吸收,所以水、脂皆溶的物质(如苯胺)易被皮肤 吸收。 (3)消化道。工业生产中,毒性危险化学品经消化道吸收多半是 由于个人卫生习惯不良,手沾染的毒性危险化学品随进食、饮水或 吸烟等途径而进入消化道。进入呼吸道的难溶性毒性危险化学品, 可经由咽部被咽下而进入消化道。 2)工业毒性危险化学品对人体的危害 (1)刺激。刺激说明身体已与有毒化学品有了相当的接触,一般 受刺激的部位为皮肤、眼睛和呼吸系统。 许多化学品和皮肤接触时,能引起不同程度的皮肤炎症;与眼睛 接触轻则导致轻微的、暂时性的不适,重则导致永久性的伤残。 一些刺激性气体、尘雾可引起气管炎,甚至严重损害气管和肺 组织,如二氧化硫、氯气、煤尘。一些化学物质将会渗透到肺泡区,引起强烈的刺激。 (2)过敏。某些化学品可引起皮肤或呼吸系统过敏,如出现皮疹 或水疱等症状,这种症状不一定在接触的部位出现,而可能在身体 的其他部位出现,引起这种症状的化学品有很多,如环氧树脂、胶 类硬化剂、偶氮染料、煤焦油衍生物和铬酸等。

危化品职业危害告知牌

作业环境对人体有害,请注意防护 二乙基羟胺 健康危害 理化特性 本品为易燃液体和蒸气。吸入或吞咽有害。皮肤接触产生刺激。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能与强氧化剂发生剧烈反应。燃烧或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烟气 易燃液体和蒸气。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能与强氧化剂发生剧烈反应。燃烧或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烟气。 应急处理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快速用大量流动清水连续冲洗沾染部位。如有持续不适,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连续冲洗眼睛。如有持续不适,就医。 -吸 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有持续不适,就医。 -食 入:用大量水漱口,催吐。给饮水,立即就医。 防护措施 远离火花、热源、明火、热表面,工作场所严禁吸烟。阅读并了解所有预防措施。按要求使用个体防护,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使用防爆型电器和设备。采取防静电措施,防止静电积聚。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避免接触眼睛、皮肤,避免吸入、食入,操作后彻底清洗。工作场所不得进食、饮水。 内部报警电话:7830140 外部报警电话: 火警电话:119 急救电话:120

作业环境对人体有害,请注意防护 甲醛CH2O 健康危害理化特性 健康危害:本品对粘膜、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有强烈刺激 性。接触其蒸气,引起结膜炎、角膜炎、鼻炎、支气管炎;重者 发生喉痉挛、声门水肿和肺炎等。肺水肿较少见。对皮肤有原发 性刺激和致敏作用,可致皮炎;浓溶液可引起皮肤凝固性坏死。 口服灼伤口腔和消化道,可发生胃肠道穿孔,休克,肾和肝脏损 害。慢性影响:长期接触低浓度甲醛可有轻度眼、鼻、咽喉刺激 症状,皮肤干燥、皲裂、甲软化等。 本品易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无色,具有刺 激性和窒息性的气体,商品为其水溶液。 熔点(℃):-92相对密度(水=1):0.82 闪点(℃):50(37%)爆炸上限%(V/V):73.0 引燃温度(℃):430爆炸下限%(V/V):7.0 溶解性:易溶于水,溶于乙醇等多数有机溶剂。 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1%碘化钾60mL灌胃。常规洗胃。就医。 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隔离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内部报警电话:7830140 外部报警电话:火警电话:119 急救电话:120

洗板水职业危害告知卡

洗板水 易燃、有毒 危险性理化数据 危险特性 熔点 -97.8℃ 沸点 120℃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一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禁忌物:强氧化剂。 闪点 4℃ 引燃温度 473℃ 爆炸极限 6.0-36.5% 相对密度 (水=1):0.72,(空气=1):1.1 毒性危害 现场急救措施 健康危害:本品主要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亦可引起肝、肾、心脏、三叉神经损害。急性中毒:短时内接触(吸入、经皮或口服)大量本品可引起急性中毒。吸入极高浓度可迅速昏迷。吸入高浓度后可有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接触数小时后出现头痛、头晕、酩酊感、嗜睡等,重者发生谵妄、抽搐、昏迷、呼吸麻痹、循环衰竭。可出现以三叉神经损害为主的颅神经损害,心脏损害主要为心律失常。可有肝肾损害。口服消化道症状明显,肝肾损害突出。慢性中毒:尚有争议。出现头痛、头晕、乏力、睡眠障碍、胃肠功能紊乱、周围神经炎、心肌损害、三叉神经麻痹和肝损害。可致皮肤损害。 不同暴露途径之急救方法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个体防护措施 密闭、局部排风、呼吸防护。防止火焰与本品接触,以免产生剧毒的光气。工作场所禁止饮食、吸烟。 泄漏处理及防火防爆措施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5.上岗前应为工人购买工伤保险。 容许浓度 应急部门 应急电话 本公司安管办 3387111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