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写写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的事

写写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的事

写写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的事
写写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的事

写写人与人之间相互关

爱的事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习作三:写写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的事

一、教材分析

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亲切的问候,一双温暖的手,一件小小的礼物,都让人倍感温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关心和帮助。本次习作要求通过具体事例反映人物美好的品质,感受真情的美好,懂得关爱他人。在写之前,引导学生想想事情发生在怎样的情境里、是怎么发生的、事情发展变化的过程怎样,注意把事情写完整。学习运用环境、心理、语言、动作等描写方法,抒发真情实感。这也是本次习作的难点。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回忆本组课文抒发情感的方法;然后针对实际或举例进行指导。

二、教学目标

1.关注身边的人,发现人的真善美,感受人间真情的美好,懂得关爱他人。

2.观察生活,学习通过具体事例来反映人物的美好品质。

3.学习通过环境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准备

1.课前可引导学生留意身边或媒体的报道,收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的事例。如,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帮骑车受伤的你看病;未曾谋面的朋友以书信、电子邮件、贺卡等方式成为你学习、生活上的良师益友;王大爷几十年如一日打扫小区楼道的公共卫生。

2.复习阅读本组课文,特别关注关于人物心理、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如《穷人》,人物心理、语言的描写;《唯一的听众》《别饿坏了那匹马》,人物神态、语言的描写。

四、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讨论,引出主题

同学们,还记得有哪些课文吗(《穷人》《唯一的听众》《别饿坏了那匹马》《用心灵倾听》)这些课文虽然内容不同,但有一个相同的主题,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的——关爱。(板书课题。)

有人说,关爱是一轮暖阳,温暖着你那颗受伤的心;关爱是一股清泉,洗去你心头的不悦;关爱是黑暗中的一把火,照亮你人生的道路。同学们,你是怎么理解“关爱”这个词的呢(学生交流:关爱是关心、爱护;关爱是温暖;关爱是体贴、照顾......)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写一写有关关爱的习作。

(二)联系生活,分享事例

1. 关爱是一种关心,一种爱护,是一种信任、理解、尊重……在这组课文里,哪个“关爱”故事最让你感动(学生交流。)

2. 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事情也让我们感受到、体会到关爱呢请打开你记忆的闸门,搜索那些令你感动的故事,然后和大家分享吧。学生交流,比如:

有一次下大雨,我没有带雨伞,就站在学校大堂等雨停。黄老师下班看到后,就让我钻在她的雨衣后面用摩托车把我送回家。

我家的邻居,他不仅酷爱学习,还很有爱心。记得在四川大地震的募捐活动中,他把自己所有零花钱都捐给四川的人们。

有一次,我送作业本到老师的办公室,由于作业本太多,十几本本子掉在地上了。正好有一位同学从旁边路过,就帮我拾起了本子,还帮我送到办公室。

3. 小结。

老师听出来了,爱就在我们身边,从生活中的小事,我们感受到了人间的那份温暖。真情无处不在,关爱充满人间,有最感动的事就是本次习作的好材料,但要注意,同学们选材要新颖,要典型,尽量是自己亲身经历的,更好体现“关爱”这一主题。

(三)明确要求,研究写法

1. 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材料选好了,接下来我们解决怎样去写的问题。请同学们自读“习作”部分的内容,想想本次习作向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之后,组织交流:体现相互关爱的事。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注意环境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要表达真情实感。

2. 抓住重点,研究写法。

在习作的这些要求中,重点要抓住什么(体现“关爱”。)那么怎样在习作中突出“关爱”这个重点呢我们先来回顾本组课文中的语段与写法。

(1)(出示〈穷人〉环境描写的片段)指名读。这是什么描写可以删掉吗(学生交流:环境描写。不能删掉,这个句子让我体会到环境恶劣,渔夫一家生活极其窘迫,可以说自身难保,衬托出桑娜和丈夫毅然担起抚养邻居孤儿的那颗金子般的心。)

(2)本单元的几篇课文写的都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的事情,请同学们静静地回忆,细细地品味,然后交流:还有哪些习作方法

之后,组织学生交流。如:

《穷人》中的“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这里采用心理活动描写,我从桑娜矛盾的心理中体会到她同情穷人,关心穷人的品质。

《别饿环了那匹马》中的“他先是一愣,继而眼睛一亮,笑着对我:‘过来,让我看你的马草。’他认真地看过马草后,冲里屋叫道:‘碧云,你出来一下!’”这段话采用了言行与神态描写,从而烘托出青年关心“我”的良苦用心。

《唯一的听众》中“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这句话采用了环境描写,写出了早晨树林的安静,以及“我”为能找到这样安静的练琴环境的兴奋心情。

3.根据实际,选择写法。

那么,这么多的方法我们该怎么用呢是不是不管什么文章,这些方法一股脑儿都用上(不是。)对,要根据内容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细致的描写。

(1)我们先来看一篇作文的片断,看看用上了哪些描写方法,体现了人物的什么品质。

记得我9岁时的一个晚上,爸爸、妈妈不在家。马路上的路灯散发出昏暗的光芒,寒风凛冽,猛烈地摇晃着树木。我吃些饼干就打开台灯写作业。风顺着门的缝隙吹进屋里,我感觉后背发冷,还好有一盏台灯给我带来了温暖。突然,仅有的一盏台灯灭了,我反复旋转按钮,无动于衷,我摸黑走到另一房间启动开关,依旧没有光明。顿时,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没电了。我像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心想:完了完了,爸爸妈妈不在家,又没有电话,这可怎么办呢屋里黑洞洞的,伸手不见五指,我甚至觉得屋里有鬼魂在狂笑,发出狰狞的声音。我的心中充满了恐惧感,不禁吓得号啕大哭。

突然,门外传来敲门声,我听到一声温暖的询问:“我是邻居王叔叔,是不是出事了”我仿佛盼到了救命星,惊喜之余,我回答说:“是的,王叔叔!我家没电了,爸爸妈妈不在家。”“别怕。我来检查一下电表吧。”王叔叔拉下我家电闸,搬上凳子拿着手电筒走到电表盒前,爬上凳子,打开手电筒,拉开闸盒盖,经“诊断”,是保险丝断了。王叔叔找来一根新保险丝,拧开螺丝,取下旧保险丝,把新保险丝连接在两个螺丝之间,再拧紧螺丝,最后推上电闸。终于,几分钟之后王叔叔为我家带来了“光明”。他还让我到他家写作业,并给我父母打电话让他们早点回来。

组织交流。不仅让学生找到不同的描写方法,还要引导他们认识到方法是为了刻画人物形象、体现任务品质服务的。(如;环境描写、心理描写:体现我的害怕、着急,反衬出王叔叔关爱的及时与温暖;动作描写:写出了王叔叔耐心、认真地帮我解决问题,体现了关爱的实在。)

(2)根据你选定的事例,你觉得可以用哪些方法举一个例子,说一说。(先同桌交流,再集体交流。)

(四)练写片段,评议修改

1.大家的构思都很好。下面,我们就学着这个片断的样子,运用环境、人物的言行和心理的描写等方法,把这个事例写下来。(学生自由习作。)

2.选作评议。

(1)出示名言,激发修改兴趣。

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

──鲁迅

我把《永别了武器》的最后一页修改了三十几遍,然后才满意。我把《老人与海》的手稿读过将近两百遍才最后付印。──海明威

(2)交流习作,集体评议。

这次习作要求大家写生活中相互关心令人感动之事,写出真情实感,并且注意动作、语言、心理等细节描写。我们先在小组内交流,看到好文章或精彩片断的同学来推荐,或者自荐。

组织评议:看了这篇作文,你最欣赏的是什么有没有写出真情实感哪些情节描写得比较具体是怎样写具体的

(3)根据评议,自己修改。

第二课时

(一)拟定题目,写好头尾。

1. 写好开头与结尾。

一篇好的作文,开头与结尾也十分重要。大家先看看本组课文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开头:开门见山,直接写事例,简单介绍事情的起因。结尾:自然结尾,根据事情的发展,自然结束。)

当然,有的同学也喜欢用抒情式的开头,慢慢引出事例。比如:

生活是爱的海洋,人人都呼吸着爱、感受着爱。生活就像一片夜空,在流星的精彩瞬间,令人感受到壮丽的美;生活就像一涓细流,在穿石的精彩瞬间,令人感受到坚持的美……但人间最美的,是温暖的关爱。

总结式的结尾,抒发自己的感受。比如:

这个世界需要爱,需要细致入微的关怀与问候,需要心有灵犀的默契与配合,需要相濡以沫的支持与理解。让我们一起同唱:“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这样的开头与结尾,不宜过长,语言要与事例相符合,有感而发,真情流露,才为上品。

组织学生写好开头与结尾。之后,交流,修改。

2.好的作文,应该有一个恰当、新颖的题目。请给你的作文确定一个题目。(学生交流:真情,温暖,一把伞下的爱......)小结:可以是一个主题词,如:真情,温暖,关爱;可以是人物的身份,如:一个陌生人,邻居王爷爷;可以是事例中人物一句重要的话语,如,别怕,有我在!

(二)修改誊写,全课总结。

1.学生修改后,誊写作文。

2.总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不仅学到了作文知识,也学会了做人。我们一起来读读下面这首小诗。

关爱如一缕春风,

温暖着每个人的心灵;

关爱如一把火炬,

照亮每个人的行程;

关爱如一个港湾,

安抚每个远航归来的人。

生活中,

你关爱着别人,

别人也关爱着你,

就让我们彼此继续关爱,

让爱充满人间。

五、优秀习作

关爱

生活是爱的海洋,人人都呼吸着爱、感受着爱。生活就像一片夜空,在流星的精彩瞬间,令人感受到壮丽的美;生活就像一涓细流,在穿石的精彩瞬间,令人感受到坚持的美……但人间最美的,是温暖的关爱。

记得我9岁时的一个晚上,爸爸、妈妈不在家。马路上的路灯散发出昏暗的光芒,寒风凛冽,猛烈地摇晃着树木。我吃些饼干就打开台灯写作业。风顺着门的缝隙吹进屋里,我感觉后背发冷,还好有一盏台灯给我带来了温暖。突然,仅有的一盏台灯灭了,我反复旋转按钮,无动于衷,我摸黑走到另一房间启动开关,依旧没有光明。顿时,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没电了。我像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心想:完了完了,爸爸妈妈不在家,又没有电话,这可怎么办呢屋里黑洞洞的,伸手不见五指,我甚至觉得屋里有鬼魂在狂笑,发出狰狞的声音。我的心中充满了恐惧感,不禁吓得号啕大哭。

突然,门外传来敲门声,我听到一声温暖的询问:“我是邻居王叔叔,是不是出事了”我仿佛盼到了救命星,惊喜之余,我回答说:“是的,王叔叔!我家没电了,爸爸妈妈不在家。”“我帮你检查电表吧。”王叔叔拉下我家电闸,搬上凳子拿着手电筒走到电表盒前,爬上凳子,打开手电筒,拉开闸盒盖,经“诊断”是保险丝断了。说着王叔叔找来一根新保险丝,拧开螺丝,取下旧保险丝,把新保险丝连接在两个螺丝之间,再拧紧螺丝,最后推上电闸。终于,几分钟之后王叔叔为我家带来了“光明”。他还让我到他家写作业,并给我父母打电话让他们早点回来。

这个世界需要爱,需要细致入微的关怀与问候,需要心有灵犀的默契与配合,需要相濡以沫的支持与理解。让我们一起同唱:“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