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保险学授课教案

保险学授课教案

保险学授课教案
保险学授课教案

《保险学》教案

第一章风险与保险

一、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要求掌握风险、风险管理、可保风险等基本概念,把握风险的特征及基本分类,了解风险管理的程序及各种风险处理方式,认识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损失的概念,掌握可保风险的要件及保险与风险、风险管理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

风险的概念、特征、种类;可保风险及其要件;风险管理的概念;风险处理方式;投机风险与纯粹风险;保险与风险、风险管理的关系。

三、学时安排

2学时。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风险及其特征

一、风险的概念

风险是指引致损失的事件发生的一种可能性。

“损失的事件”的存在。

“事件”并非特指“不幸事件”。

可能性指客观的存在,与不确定性存在一定的区别

二、风险的特征

客观性——风险是一种客观存在,其发生具有规律性

损害性——无损失,无保险

不确定性——空间、时间、损失程度

可测定性

发展性

三、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损失

(一)风险因素

风险因素是指引发风险事故或者在风险事故发生时致使损失增加的条件。

风险因素可以分为三类:

实质性风险因素

道德风险因素

心理风险因素

(二)风险事故

风险事故风险由可能变为现实,以至引起损失的结果。

风险事故是损失的直接原因或外在原因

(三)损失

损失是非故意的、非计划的和非预期的经济价值的减少。

损失可以分为直接损失与间接损失

损失还可以分为实质损失、费用损失、收入损失与责任损失

风险因素、风险事故与损失的关系是:

第二节风险的分类

一、按风险的环境分类

静态风险:自然力的不规则变动或者人们行为的错误或者失当所导致的风险。

动态风险:由社会经济的或政治的变动所导致的风险。

二、按风险的对象分类

(一)财产风险

导致一切有形财产损毁、灭失或贬值的风险。

(二)责任风险

个人或团体行为上的疏忽或过失,造成他人的财产损失或人身伤亡,依照法律、合同或道义应负的经济赔偿责任的风险。

(三)信用风险

在经济交往中,权利人与义务人之间,由于一方违约或违法行为给对方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

(四)人身风险

可能导致人的伤残死亡或损失劳力的风险。

三、按风险产生的原因分类

(一)自然风险

形成的不可控性、形成的周期性、引起后果的共沾性。

(二)社会风险

由于个人或团体的行为对社会生产及人们生活造成的损失的可能性。

(三)政治风险

在对外投资和贸易过程中,因政治原因或订约双方所不能控制的原因使债权人可能遭受损失的风险。

(四)经济风险

在生产和销售等经营活动中可能导致经济上遭受损失的风险。

第三节风险管理

一、风险管理的概念

人们对各种风险的认识,控制和处理的主动行为。

风险管理的对象:风险

风险管理的目的: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

二、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

风险识别:对企业面临的、潜在的风险加以判断、归类和鉴定风险性质的过程。

风险估测:估计和预测风险的发生频率和损失幅度,使风险定量化。

风险评价:通过定性、定量分析风险及比较风险处理费用,来确定风险是否需要处理及支出的费用,选择风险管理技术。

风险管理效果评价

三、风险处理方式及其比较

(一)避免

设法回避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即从根本上消除特定的风险单位和中途放弃某些既存的风险管理。

(二)预防

在风险损失发生前为消除或减少可能引发损失的各种因素而采取的处理风险的具体措施。

(三)自留

1、风险的自我承担,即企业自我承受风险损害后果的方法

2、主动自留与被动自留

3、采取自留方法的情况

风险所致损失频率和幅度低

损失短期内可预测

最大损失不影响企业或单位的财务稳定

(四)抑制

在损失发生时或之后为缩小损失幅度而采取的措施

在损失幅度高且风险无法避免和转嫁时采用

(五)转嫁

1、定义:

经济单位或个人为避免承担风险损失,有意识地将损失或与损失有关的财务后果转嫁给另一些单位或个人承担的风险管理方式。

2、风险转嫁的方式

保险转嫁:向保险公司投保,以交纳保险费为代价,将风险转嫁给保险人承担。

非保险转嫁:包括出让转嫁:用于投机风险;合同转嫁。

第四节可保风险

一、可保风险

可保风险是可以被保险公司接受的风险。

二、可保风险的要件

(一)风险不是投机的

(二)风险必须是偶然的

(三)风险必须是意外的

(四)风险必须是大量标的均有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五)风险应有发生重大损失的可能性

《保险学》教案

第二章保险的性质、职能与作用

一、教学目的

通过对不同保险学说的评价,明确各种保险学说的立论依据。通过对保险的定义、保险的要素、特征及保险与其他类似组织的比较,认识保险的性质,掌握保险的职能与作用。

二、教学重点

保险的定义;保险的特征;保险的职能与作用;保险与储蓄的比较;保险与社会保险的比较;保险与赌博的比较;保险的商品属性;商业保险的构成要素;损失说;非损失说;二元说。

三、学时安排

2学时。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保险的性质

一、保险性质说的评介

(一)损失说

以损失补偿的概念来解释和分析保险的性质

1、损失补偿说

保险是一种损失补偿合同

2、损失分担说

强调在损失赔偿中,多数人合作的事实

3、危险转嫁说

从危险处理的角度来阐述保险的本质,认为保险是一种危险转嫁机制(二)二元说

认为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两者具有不同的性质

1、否定人身保险说

人身保险并不体现保险的性质,它是和保险不相同的另外一种合同

2、择一说

主张把人身保险与财产保险分别以不同的概念进行阐明

(三)非损失说

企图完全抛开“损失”概念来解释保险

1、技术说

以技术的特殊性作为保险的实质

2、欲望满足说

从经济角度解释保险的性质

3、财产共同准备说

保险是为了安定经济生活,根据大数法则积聚经济上的财富并留为共同准备

4、相互金融机关说

保险作为应对经济不安定的善后措施,需要以调整货币的收支为目的

二、保险的概念

(一)保险的定义

保险是集合具有同类危险的众多单位或个人,以合理计算分担金的形式,实现对少数成员因该危险所致经济损失的补偿性行为。

该定义具有普遍适用性,坚持了“损失说”的一元论,且适用于人身保险。

(二)保险的本质

是多数单位或个人为了保障其经济生活的安定,在参与平均分担少数成员因偶发的特定危险事故所致损失的补偿过程中形成的互助共济价值形式的分配关系。

内部关系

基础:被保险人之间的分配关系。

表现形式:被保险人与保险人之间的分配关系。

发展:保险人与再保险人之间的分配关系。

外部关系

保险分配关系与财政、企业财务、信贷、工资、价格等分配关系。

(三)保险分配关系的客观必然性

保险分配关系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经济关系。

保险分配关系存在的客观必然性,说明了保险分配关系是保险合同关系的基础。

第二节保险的职能

一、保险职能说评介

(一)单一职能论

单一职能论主张保险只有经济补偿唯一职能。

单一职能论只是强调了保险机制的目的和社会效应。

(二)基本职能说

基本职能说坚持保险具有分散危险职能和经济补偿职能。

基本职能说准确地表述了保险机制运行过程中目的和手段的统一,完整表现了保险的性质。

(三)多元职能说

保险不仅具有分散危险和经济补偿职能,还包括给付保险金、积累和融通资金、储蓄等职能。

多元职能说混淆了保险经济范畴与保险公司经济组织的概念。

(四)二元职能说

二元职能说认为保险具有补偿职能和给付职能。

二、保险的基本职能

1、分散危险职能

2、补偿损失职能

分散危险和补偿损失是手段和目的的统一,分散危险是前提条件,补偿损失是分散危险的目的。

三、保险的派生职能

1、积蓄基金职能

积蓄基金是为了达到时间上分散危险,由分散危险职能派生而来。

2、监督危险职能

监督危险是为了减少损失补偿,是补偿损失职能的派生职能。

第三节保险的作用

一、保险在微观经济中的作用

保险作为经济单位或个人风险管理的财务手段所产生的经济效应。

有利于受灾企业及时恢复生产

有利于企业加强经济核算

有利于企业加强危险管理

有利于安定人民生活

有利于民事赔偿责任的履行

二、保险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

保险职能的发挥对全社会和国民经济总体所产生的经济效应。

保障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进行

推动商品的流通和消费

推动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有利于财政和信贷收支平衡的顺利实现

增加外汇收入,增强国际支付能力

动员国际范围内的保险基金

第四节商业保险

一、保险的商品属性

1、保险的商品形态

保险的商品形态是保险分配关系得以实现的一种形式,即保险分配关系的商品化。

2、保险商品等价交换原理

保险交换遵循等价交换原则

3、保险商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

保险商品的价值

质的规定性:物化劳动

量的规定性:净保费率

保险商品的使用价值

质的规定性:提供经济保障

量的规定性:保险金额

二、商业保险的概念

1、商业保险的概念

是保险双方当事人自愿订立保险合同,由投保人交纳保险费,用于建立保险基金,当被保险人发生合同规定的财产损失或人身事件时,保险人履行赔付或给付保险金的义务。

2、商业保险的构成要素

专营机构

保险合同

可保利益

大数法则

保险基金

三、商业保险与类似制度比较

(一)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比较

1、社会保险:

是国家以立法形式,为依靠劳动生活的劳动者及其家属保持基本生活条件,促进社会安定而举办的保险。

2、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不同

实施方式不同

举办的主体不同

保费来源不同

保险金额不同

(二)商业保险与政策性保险比较

1、政策性保险:

政府为实现其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政策目的而举办的保险。

2、商业保险与政策性保险的不同

举办的主体不同

经营目标不同

承保机制不同

(三)商业保险与储蓄比较

1、共同点:同为处理经济不稳定的善后措施。

2、差异

经济范畴不同

需求动机不同

主张权力不同

运行机制不同

(四)商业保险与救济比较

1、共同点:同为保障经济安定的善后对策

2、不同

权利和义务不同

给付对象不同

主张权利不同

(五)商业保险与赌博比较

1、相似之处

单个给付与反给付不均等

给付的确定性与反给付的不确定性2、差异

目的不同

条件不同

机制不同

社会后果不同

《保险学》教案

第三章保险合同

一、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掌握保险合同的基本概念和特征,明确保险合同的三要素,掌握可保利益和保险标的的概念,了解保险合同的内容及四种书面形式,把握保险合同的订立、生效与履行的过程,特别是把握保险合同履行的过程,了解保险合同的变更与终止的条件及保险合同的争议处理。

二、教学重点

保险合同的基本概念和特征;投保人、保险人、被保险人、受益人的概念;可保利益的概念;保险合同的订立、生效与履行的过程。

三、学时安排

2学时。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保险合同及其特征

一、保险合同

1、保险合同的定义

保险关系双方当事人之间订立的在法律上具有约束力的一种协议。

2、保险合同必须具备的条件

保险合同当事人必须具有民事行为能力

保险合同是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行为

保险合同必须合法

二、保险合同的特征

1、双务性合同

单务合同:只对当事人一方发生权利,对另一方只发生义务的合同。

双务合同:当事人双方都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一方的权利即为另一方的义务的合同。

保险合同的投保人负有缴付保费的义务,保险人负有在保险事故发生时赔偿或给付保险金的义务。

2、射幸性合同

保险合同履行的结果建立在事件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基础上。

保险合同的射幸性特点来源于保险事故发生的偶然性,这在财产保险合同中表现明显。

保险合同的射幸性特点是就各个保险合同而言的。

3、补偿性合同

主要是对财产保险合同而言

4、条件性合同

5、附和性合同

附和性合同是指当事人的一方提出合同的主要内容,另一方只是作出取或舍的决定,一般没有商议变更的余地。

并非保险合同全部采用标准合同形式,有些特殊险种的合同采用协商办法签订。

保险合同不是典型的附和合同,而是具有附和性质的合同。

6、个人性合同

主要体现在财产保险合同中

第二节保险合同的要素

保险合同的要素有:保险合同的主体,保险合同的客体,保险合同的内容。

一、保险合同的主体

保险合同的主体是参加保险这一民事法律关系,并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它包括保险合同的当事人和保险合同的关系人。

(一)保险合同的当事人

1、保险人

保险人是向投保人收取保险费,在保险事故发生时,对被保险人承担赔偿损失或给付责任的人。

必须具有法人资格

必须在规定的经营范围内经营

2、投保人

又称要保人。是对保险标的具有可保利益,向保险人申请订立保险合同,并负有缴纳保险费义务的人。

投保人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具有完全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对保险标的必须具有保险利益;

负有缴纳保险费的义务。

(二)保险合同的关系人

1、被保险人

被保险人是指其财产、利益或生命、身体和健康等受保险合同保障的人。

被保险人的确定方式:

在保险合同中明确列出被保险人的名字;

以变更保险合同条款的方式确认被保险人;

采取订立多方面适用的保险条款确认被保险人。

2、保单所有人

保单所有人是指拥有保单各种权利的人。主要适用于人寿保险合同。

保单所有人拥有的权利:

变更受益人;

领取退保金;

领取保单红利;

以保单作为抵押品进行借款;

在保单现金价值的限额内申请贷款;

放弃或出售保单的一项或多项权利等。

指定新的所有人

3、受益人

(1)收益人的定义:也叫保险金受领人。是在保险事故发生后直接向保险人行使赔偿请求权的人。

(2)受益人的构成要件:

受益人是享有赔偿请求权的人;

受益人是由保单所有人所指定的人。

(3)受益人的形式:不可撤销受益人;可撤销受益人

(4)受益人不同于继承人:

受益人享有的是受益权,是原始取得;而继承人享有的是遗产的分割,是继承取得。

受益人没有用其领取的保险金偿还被保险人生前债务的义务;而继承人在其继承遗产的范围内有为被继承人偿还债务的义务。

二、保险合同的客体

1、保险合同的客体是可保利益。

2、可保利益

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所具有的法律上承认的利益

3、保险标的

保险合同中所载明的投保对象,是保险事故发生所在的本体,即作为保险对象的财产及其有关利益或者人的生命、身体和健康。

特定的保险标的是保险合同订立的必要内容,但订立保险合同的目的并非保障保险标的本身。

三、保险合同的内容

(一)保险合同的主要条款

1、保险合同条款

定义:是规定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之间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条文,是保险公司对所承保的保险标的履行保险责任的依据。

分类:

a.根据合同内容分类

基本条款:关于保险合同当事人和关系人权利与义务的规定,以及按照其他法律一定要记载的事项。

附加条款:保险人按照投保人的要求增加承保风险的条款。

b.根据合同约束力分类

法定条款:法律规定必须列入保单的条款。

任选条款:保险人自己根据需要列入保单的条款。

2、保险合同内容

a.当事人的姓名和住所

b.保险标的

c.保险金额

d.保险费:投保人向保险人购买保险所支付的价格

e.保险期限:按日历年、月计算;以一件事件的始末为存续期间

f.保险金额:是由保险合同的当事人确定、并在保单上载明的被保险标的的金额,它又可以被看作是保险人的责任限额。

确定保险金额的原则:不超过保险标的的价值;严格遵循可保利益原则

(二)保险合同的形式

1、投保单

是投保人向保险人申请订立保险合同的书面要约

记载“声明事项”,是保险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

2、暂保单

又称临时保单。它是正式保单发出前的临时合同

暂保单的法律效力与正式保单完全相同

3、保险单

简称保单。它是投保人与保险人之间保险合同行为的一种正式书面形式

4、保险凭证

也称小保险,是保险人向投保人签发的证明保险合同已经成立的书面凭证,是一种简化了的保险单

法律效力与保险单相同

第三节保险合同的订立、生效与履行

一、保险合同的订立

保险合同订立:投保人与保险人之间基于意思表示一致而作出的法律行为。

保险合同订立的程序:

1、要约

保险合同的要约通常由投保人提出

2、承诺

保险合同的承诺也叫承保,它是由保险人作出的。

当投保人逐一填好投保单所列事项,经保险人审查签章承保后,保险合同随之成立。

二、保险合同的生效

1、保险合同的成立

是指投保人与保险人就保险合同条款达成协议

2、保险合同的生效

保险合同对当事人双方发生约束力,即合同条款产生法律效力

3、保险合同的成立不等于生效

许多保险合同约定,在其成立后的某一时间内生效,因此,在合同成立后并不立即生效前发生保险事故的,保险人不承担保险责任。

三、保险合同的履行

(一)投保人的义务

1、缴纳保费的义务是投保人最重要的义务

2、通知义务:危险增加的通知义务;保险事故发生的通知义务

3、避免损失扩大的义务

(二)保险人的义务

1、确定损失赔偿责任

(1)责任范围的确定

基本责任:按合同的基本条款对被保险人所承担的责任

附加责任:是附加于保险人基本责任范围之上的责任。一般不能单独承保

除外责任:在保险责任范围之外,保险人不予承担的责任

规定除外责任的原因:避免保险人遭受巨额损失;限制对非偶然事故的赔偿;避免逆选择

(2)除外责任包括:除外地点;除外风险;除外财产;除外损失

2、履行赔偿给付义务

赔偿金的主要内容

赔偿或给付金额

施救费用

检验估价等合理费用

第四节保险合同变更与终止

一、保险合同主体的变更

1、保险合同当事人的变更

一般指投保人、被保险人的变更,故又称保险合同的转让、保险单的转让。

2、财产保险保单转让的程序

一般情况下,转让必须得到保险人的同意。

货物运输保险允许保单随着保险标的的转让而自动转移,不需征得保险人的同意。

3、人身保险保单的转让程序

一般不需要经过保险人的同意即可转让,但在转让后必须通知保险人。

二、保险合同内容的变更

在主体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合同中约定的事项。

保险合同订立后,投保人可以提出变更合同内容的要求,但须经保险人同意,

办理变更手续,必要时加缴保费。

三、保险合同效力的变更

(一)合同的无效

合同虽然已经订立,但在法律上不发生任何效力。

约定无效与法定无效

全部无效与部分无效

自始无效与失效

(二)合同的解除

当事人基于合同成立后所发生的情况,使合同无效的一种单方面的行为。

(三)合同的复效

保险合同的效力在终止以后又重新开始。

四、保险合同的终止

(一)合同因期限届满而终止

是保险合同终止最普遍、最基本的原因

(二)合同因解除而终止

1、法定解除

法律规定的原因出现时,保险合同当事人一方依法行使解除权,消灭已经生效的保险合同关系

2、约定解除

一旦出现双方当事人约定的解除条件时,一方或双方即有权解除保险合同

3、任意解除

法律允许双方当事人都有权根据自己的意愿解除合同

(三)合同因违约失效而终止

(四)合同因履行而终止

第五节保险合同争议处理

一、保险合同的解释原则

1、文义解释原则

按合同条款通常的文字含义并结合上下文来解释。

文义解释必须要求被解释的合同字句本身有单一的而且明确的含义。

2、意图解释原则

在无法运用文字解释方式时,通过其他背景资料进行逻辑分析来判断合同当事人订约时的真实意图,由此解释保险合同条款的内容。

意图解释,只适合用于合同的条款不精当,语义混乱,不同的当事人对同一条款所表达的实际意思理解有分歧的情况。

3、有利于被保险人的解释原则

当保险合同的当事人对合同条款有争议时,法院或仲裁机关要做出有利于被保险人的解释。

不可滥用。

4、批注优于正文、后加的批注优于先加的批注的解释原则

5、补充解释原则

二、保险合同争议的解决方式

协商

调解

仲裁

诉讼——解决争议最激烈的方式

《保险学》教案

第四章保险合同的基本原则

一、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要求了解保险合同的四个基本原则及其派生原则,通过案例分析对四项原则灵活掌握和理解。

二、教学重点

保险合同的四项基本原则。

三、学时安排

2学时。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可保利益原则

一.可保利益原则的含义

可保利益原则:是指在签订和被保险人履行保险合同的过程中,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必须具有可保利益,如果投保人对保险标的不具有可保利益,签订的保险合同无效,或者保险合同生效之后,保险人或者被保险人失去了可保利益,保险合同也随之失效。

可保利益:是指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所具有的法律上承认的经济利益,这种经济利益因保险标的完好、健在而存在,因保险标的损毁、伤害而受损。

可保利益体现的是投保人或被保险人与保险标的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

(一)可保利益是合同生效的重要条件

可保利益这一概念的出现,同发源于13世纪末北意大利的海上保险有相当的关联。在18世纪中叶以前,海上保险人通常并不要求被保险人提供他们对投保的船舶或者货物拥有所有权或其他合乎法律规定的利益关系的证明,这样就导致了相当多数人以被承保的船舶能否顺利完成航程作为赌博的对象,令海事欺诈的现象大量存在。

针对上述情况,《1746年英国海上保险法》第一次正式以法律条文的形式规定:被保险人对承保财产具有利益是存在有法律约束力的海上保险合同的前提条件。

英国国会又在1774年通过了英国《人身保险法》,该法指出:这是一部管理以生命为对象的保险和禁止所有投保人对被保险人的生存或者死亡不具有利益的保险的法律,并且规定无可保利益不得投保人身保险、保险单必须指明受益人的姓名和赔偿仅以所具有的利益为限。

《1906年海上保险法》则不仅规定了没有可保利益的海上保险合同和保险单证明可保利益的保险合同无效,而且还具体规定了可保利益的定义、具有可保利益的时间和可保利益的种类。

我国大陆《保险法》12条第三款规定:“可保利益是指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具有的

法律上的承认的利益。”

(二)可保利益的构成条件

1.可保利益必须是合法的利益

2.可保利益必须是确定的利益

3.可保利益必须是已经确定或者能够确定的利益。现有利益和预期利益。

4.可保利益必须是经济上的利益

二.坚持可保利益原则的意义

(一)规定保障的最高限度

可保利益是保险合同的标的,是被保险人在保险合同上所享有的能够用货币额表现的最大的权益。因此,当保险事故发生后,被保险人请求的赔偿就应当以可保利益为限。即:对于财产保险的赔付额不得超过保险标的的保险价值,贯彻损失多少赔多少,被保险人不能从保险赔偿中获得额外的利益。

当然,以可保利益限制保险赔偿额,是对财产保险合同而言的,人身保险的标的(人的身体和生命)因不具有可用货币衡量的价值而不适用。但英国在其1774年的《人身保险法》中,却规定有保险赔偿金“不得超过受益人在该生命上所具有的利益为限”。这一规定,说明人身保险标的可保利益存在有客观的衡量标准,对该标准的肯定有利于保护被保险人的生命不受侵害,值得借鉴。

(二)防止道德危险发生

道德危险是保险中的一个专门术语,主要是指投保人、被保险人或收益人因图谋骗取保险金,故意造成保险事故的发生或者扩大保险事故的损失后果。可见,在保险界所称“道德危险”是指因保险因素而诱发的危险。

道德危险之于无可保利益的要保人或被保险人,尤其容易发生。因此,在保险法上确立可保利益原则,有利于防止该种风险的发生,并且更好的维护保险标的的安全。尤其是,在人身保险中对可保利益的规定不仅是为了防止赌博,更重要的还是为了防止伤害被保险人的犯罪行为。

(三)使保险区别于赌博。

没有可保利益的保险就是赌博。如果允许投保人对保险标的不具有可保利益而可以投保,那么,在保险事故发生时,其所获得的保险金就缺乏法律上的依据,构成了不当得利。

三、可保利益原则在财产保险与人身保险应用上的区别

(一)可保利益的来源不同

1、财产保险的可保利益来源于:

(1)因所有权或经营管理权而产生的保险利益。

(2)因抵押权和留置权而产生保险利益。

(3)因有效合同形成利害关系而产生的保险利益

例如在国际贸易中,卖方对已经售出的货物具有可保利益,当卖方把货物卖给买方,并已经发运,但由于某种原因造成买方拒收。

(4)因可能承担的民事损害赔偿责任而产生的保险利益

对第三者的责任、职业责任、产品责任、公众责任、雇主责任。

2、人身保险的可保利益来源于:

(1)人身关系。

(2)亲属关系。

(3)雇佣关系。

(4)债权债务关系。

3.人身保险可保利益的确认原则

(1)英美法系采用“利益主义原则”。

投保人和被保险人之间是否存在金钱上的利害关系或其他利害关系。

(2)大陆法系采取“同意主义原则”,

只要取得被保险人同意即可。

(3)还有些国家采取“利益和同意相结合的原则”。

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具有经济上或其他的利害关系,如果投保人和被保险人之间没有利害关系,但征得被保险人同意也具有可保利益。

(4)我国大陆《保险法》

采用英美立法体例,又不完全等同于英美法,基本采用利益和同意相兼顾的原则。投保人和被保险人之间存在金钱上的利害关系或者其他利害关系的,投保人对被保险人具有可保利益;投保人和被保险人之间不存在金钱上的利害关系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但被保险人同意投保人为其订立保险合同的,视为具有可保利益。

我国保险法是利益和同意相结合。我国《保险法》第53条规定:“投保人对下列人员具有可保利益:(1)本人;(2)配偶、子女、父母;(3)前项以外与投保人有抚养、赡养或者扶养关系的家庭其他成员、近亲属。除前款规定外,被保险人同意投保人为其订立合同的,视为投保人对被保险人具有可保利益。”

本人,是指投保人自己。投保人因对自己的身体和生命具有无限的利用,当然也就具有了可保利益,这是毫无疑问的。在任何情况下,投保人对自身拥有的可保利益都不会被剥夺。投保人以自己的寿命或者身体为保险标的订立人身保险合同,可以任意约定保险金额。

投保人的配偶、子女、父母。为投保人的家庭成员或直系亲属。配偶是指与投保人有合法婚姻关系的另一方,夫妻之间互为配偶。我国《婚姻法》明确规定实行一夫一妻制,配偶只有一个。婚姻关系的成立或解除都要履行严格的登记手续,只要是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配偶之间相互拥有的可保利益就不会变。另外,无效或已被撤消的婚姻,自始无效,当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权利和义务。投保人的子女是指投保人最近的晚辈直系亲属,包括投保人的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投保人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以及有扶养关系的继子父母。

家庭其他成员、近亲属。主要有投保人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以及外孙子女等直系血亲,投保人的亲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等旁系血亲。家庭成员或近亲属要成为被保险人的前提是与投保人之间存在事实上

的抚养、赡养或扶养关系。如果投保人与家庭成员、近亲属没有抚养、赡养或扶养关系,投保人对其就没有可保利益。

(二)对可保利益时效的要求不同。

财产保险不仅要求投保人在投保时对保险标的具有可保利益,而且要求可保利益在保险有效期始终存在。特别是在保险事故发生时。

海上保险的例外,不要求投保人在订立保险合同具有可保利益,只要求被保险人在保险标的遭受损失时具有可保利益,否则不能取得保险赔偿。

人身保险则着重强调投保人在订立保险合同时对被保险人必须具有可保利益保险合同生效后,就不再追究投保人对被保险人的可保利益问题。

这是因为人身保险合同生效后,保险合同是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的利益而存在,而非投保人,即当保险事故发生或保险事件发生时,只有被保险人或受益人有权领取保险金,享受保险合同规定的利益。

所以,人身保险合同生效后强调投保人对被保险人可保利益毫无意义。而且法律规定受益人必须由被保险人指定,如果由于受益人的故意行为致使被保险人受到伤害,受益人则丧失受益权。这就能够有效地防止受益人谋财害命,从而保障被保险人的人身安全和利益。

但是,对于债权人以债务人为被保险人投保的人身保险,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可保利益仅以其债权额度为限,所以当保险事故发生时,债权人对债务人必须具有可保利益,如果债务人生前已清偿部分债务,债权人的可保利益额度也因此减少,所能请求的保险金给付仅以债权余额为限;如果债务人已将债务清偿完毕,则债权人的可保利益也随之丧失,保险事故发生,债权人即无权再请求保险金的给付;如果债权人受领的保险金的数额超过其债权数额,超过部分应被认为是以信托的方式代债务人或债务人的遗产继承人而受领。

(三)确定可保利益价值的依据不同。

1.财产保险可保利益价值的确定是依据保险标的的实际价值,在保险标的的实际价值限度内确定保险金额。

2.人身保险的可保利益无法用货币计算,人身保险金额的确定是依据被保险人的需要与支付保险费的能力。

第二节最大诚信原则

一.最大诚信原则的含义

含义:保险双方在签订和履行保险合同时,必须以最大的诚意,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互不欺骗和隐满,恪守合同的认定与承诺,否则合同无效。

投保人的义务:告知和保证

保险人:不得有下列行为:

(1)欺骗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

(2)对投保人隐瞒与保险合同有关的重要情况;

(3)阻碍投保人、被保险人履行如实告知义务,或者诱导投保人不履行告知义务;

(4)承诺向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给予保险合同规定以外的保险费回扣或者其他利益。

(5)弃权与禁止反言原则,也是对保险人的约束。

二、最大诚信原则的主要内容

(一)告知(Representations)

1.含义

是指投保人在订立保险合同时,应当将与保险标的的有关的重要事实如实向保险人陈述以便让保险人判断是否接受承保或以什么条件承保。告知是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应尽的义务。

重要事实是指对保险人决定是否投保或以什么条件接受承保起作用的事实。

2.告知的形式

无限告知和询问回答告知。

无限告知:又称客观告知主义,是指法律对告知的内容没有确定性的规定,只要事实上与保险标的的危险状况有关且被认为是投保人知道或应当知道的任何重要事实,投保人都应主动、全面地告知保险人。依据该原则,投保人承担的告知义务是无限的,保险人只根据投保人告知的事实来判断危险的程度从而决定是否承保或保险费率的高低。

询问告知:又称主观告知主义,是指投保人的告知以保险人提出的询问为限,对保险人提出的有关询问,投保人必须如实回答。对于保险人没有询问的,投保人就没有告知的义务,即使投保人知道该事实存在而且与保险标的或被保险人有密切关系。否则,询问告知主义就会变成无限告知主义。

但是,无限告知主义对投保人未免有失公平,因为现代保险技术进步使保险人对于危险的估计并非绝对依赖于投保人的告知,并且要求没有专业知识的投保人区分何为重要情况和何为非重要情况也勉为其难,所以采用该原则的国家,如英、美、日、法及比利时等在保险实践中,已逐渐放宽对投保人的要求,或谋求对法律进行改革以实现投保人与保险人之间的公正平等

3.告知的内容

〈1〉合同订立时有关保险标的危险情况的告知

〈2〉合同订立后危险增加的告知

〈3〉事故发生后应及时通知保险人

〈4〉重复保险的投保人将有关情况告知各保险人

〈5〉保险标的转让应告知保险人

(二)保证

1.含义

是指保险人要求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某一事项的作为或不作为,某种事态的存在或不存在作出许诺。

2.根据保证事项是否已经存在分为:

3.保险学练习题与案例题目

第一章风险与保险 一、名词解释 1.风险 2.风险因素 3.风险事故 4.损失 5.风险管理 6.可保风险 二、填空题 1.风险的基本要素包括()、()和()。 2.风险因素通常可以分为三类,即()、()和()。 3.风险按照涉及的范围分类,可以分为()和()。 4.风险管理方式可以分为()型和()两种类型。 5.保险产生和发展的自然基础是()。 6.财产风险是指导致物质财产发生()和()的可能性。 7.通常将导致自然力的不规则变动或人们行为的错误或失当所导致的经济损失的不确定性,称之为()风险。 8.通常将显示风险损失发生后所导致的经济损失规模的指标,称之为()。 9.在已有损失资料的基础上衡量风险主要应该做好估计( )和估计( ) 两方面的工作。 10.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是( )。 三、单项选择题 1.下冰雹使得路滑而发生车祸造成人员伤亡,这时冰雹是()。 A.风险因素 B.风险事故 C.损失 D.风险单位 2.某房东外出时忘记锁门,结果小偷进屋、家具被偷,则风险因素是()。 A.小偷进屋 B.家具被偷 C.外出时忘记锁门 D.房东外出 3.风险按性质分类可以分为()。 A. 人身风险和财产风险 B.纯粹风险和投机风险 C. 自然风险和社会风险 D.静态风险和动态风险 4.权利人因义务人而遭受经济损失的风险是()。 A.责任风险 B.信用风险 C.财产风险 D.自然风险 5.股票市场的波动属于()性质的风险。 A.社会风险 B.纯粹风险 C.投机风险 D.技术风险 6.自然损耗不能保险,是因为它不符合可保风险的条件是()。 A.必须是纯粹风险 B.风险事故的发生是意外的 C.损失幅度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 D.大量独立的同质风险单位存在 7.对某种特定的风险,测定其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及其损失程度,称为()。 A.风险识别 B.风险衡量 C.风险处理 D.风险管理效果评价 8.以下事件中()属于保险意义上的损失。 A.折旧 B.馈赠 C.请朋友吃饭 D.车祸撞死人

保险学的课程心得体会

保险学的课程心得体会 保险学的课程心得体会上学期选课时选修保险学属于 机缘巧合吧,当时保险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不至于骗人,但也不是太靠谱。当然这对于“保险”来说很不公平,毕竟保险 本身来说是利国利民的,只是有些保险推销员在前几年为了个人利益不择手段的推销,造成了公众对于保险的一种误解。不过随着最近这几年的经济发展,人们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我保障的要求越来越高,保险正逐步渗透到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之中,发达的城市也经常出现天价保单,这足以说明当下我们对保险业的认可与赞同。我记得课程刚开始时老师并 没有直接讲保险,而是从风险和风险管理开始讲起,让我们大家对日常的一些风险有了直观的认识,让我们明白风险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然后让我们每个人设计出自己家庭的风险管理方案,从而来加深我们对风险管理的认知,我也通过这个过程意识到保险在风险管理里的重要地位,对保险的认识也就趋于正面化了,但仍然不太全面。后来随着老师课程的深入和对借阅书籍的阅读,我也就对保险的含义,特征,职能和分类有了更多的直观了解,从而消除了我对保险的一些误解。其中让我记忆深刻的还有“双十原则”,即拿年 收入的10%来购买保险,保障是年收入的10倍,我感觉这个就十分合理,既能获得保障,又不至于影响日常生活。当

然经济条件好的,可以拿年收入的10-20%来获得更多的保障;差一点的适当降低一点,量力而行。之后老师还让我们写出人生必备的七张保单,写完之后我就感觉保险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接下来老师的课就讲述了保险合同, 介绍了保险合同的含义,特征,种类及构成等等,使我感觉到保险合同的签订也是需要详细斟酌的,不是我拿钱买保险,看合同就签字,而是要仔细的阅读合同,明白合同每一项的含义后再签字确认。此外老师还讲述了保险的基本原则,保险的基本原则就是保险合同当事人双方在订立,变更和履行合同的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准则。保险的基本原则有最大诚信原则,保险利益原则,损失补偿原则,近因原则和可保利益原则等。而且在整个的授课期间老师也通过自己购买保险的经历来说明保险对我们生活的积极保障作用,更加具有真实性和说服力。总之,通过这短短几周的课程学习我收获了 很多,不仅消除了我对保险的误解和抵触心理,还使我对保险有了正确和相对全面的认识。我认为保险并不是保证不发生风险,而是在风险到来后,使我们得到及时的帮助和支持。因此保险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我们都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来购买合适的保险,这样对我们个人和家庭乃至社会都是极有好处的。 保险学的课程心得体会这学期,我们上了保险学课程,通 过学习使我收获颇丰。

保险学案例分析

保险学案例分析 1.某家银行投保火险附加盗窃险,在投保单上写明24小时 有警卫值班,保险公司予以承保并以此作为减费的条件。 后银行被窃,经调查某日24小时内有半小时警卫不在岗。 问保险公司是否承担赔偿责任? 保险公司不用承担赔偿责任。 分析:因为该银行违反了明示保证(或保证,或最大诚信原则),而保证是保险合同的一部分,违反了保证,就意味着违约,保险人可以解除保险合同,或宣布保险合同无效,在发生保险事故事不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 2.1996年12月23日,李丽为其子李创在中国人寿保险公司 某分公司投保了《为了明天终身保险》期间,李创因患“症状性癫痫及扁桃体炎”病,寿险公司曾向李丽作过数次理赔.此后,寿险公司推出新险种《重大疾病终身保险》,经该公司原经办《为了明天终身保险》业务员介绍,李丽与寿险公司解除了《为了明天终身保险》合同,并于1998年5月3日,再次以李创为被保险人与寿险公司签订了《重大疾病终身保险》合同,保险金额8万元,年缴保险费1504元,缴费期间20年,保险期间为终身,从1998年5月5日零时起算。同时双方又签订了《重大疾病终身保险》的附加险,即《个人住院医疗补贴险》合同,保险金额5400元,

缴纳保险费60元,保险期限1年,即从1998年5月5日12时起至1999年5月5日12时止.《重大疾病终身保险》合同第8条约定,在本合同有效期内,被保险人因意外伤害而身故或身体高度残疾,或于本合同生效或复效之日起180日以后因疾病而身故或身体高度残疾时,本公司按保险单所载保险金额的3倍给付身故保险金或身体高度残疾保险金。 该合同第10条规定,被保险人因下列情形之一而患重大疾病、身故或身体残疾时,本公司不负保险责任。其中第6款载明:患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艾滋病、性病、先天性疾病或遗传性疾病。 不久,在该附加险合同履行期间,李创因患“症状性部分型癫痫、扁桃体炎”住院治疗3次,李丽按合同先后向寿险公司申请理赔,寿险公司分别于1998年5月6日、1998年12月15日、1999年4月22日分3次给予了理赔。在该附加险合同期满后,寿险公司未同意与李丽续签,但对双方签订的《重大疾病终身保险》合同未表异议,仍按合同的约定,收取李丽按期应缴纳的保险费,直至2002年5月18日被保险人李创死亡。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诊断其死亡原因为:“感染性休克、呼吸循环衰竭。”此后,李丽向寿险公司申请保险理赔,但其以种种理由拒绝理赔。2003年7月3日,李丽诉至淮安市清河区法院,请求判令被告寿险

基础会计学教案(大专)

基础会计教案 一、课程内容 《基础会计》就是会计学科得入门课程,也就是财务会计专业得专业基础课,就是学习初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等专业课程得基础。对于其她相关专业得学生来讲,学习本课程就是了解会计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得途径,它有助于完善学生得专业知识结构,扩大学生得知识面。 本课程主要介绍了会计得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与基本技能。包括对会计得定义、会计核算得职能、会计核算得对象、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得基本前提与一般性原则、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等基本理论得讲解;详细阐述会计科目与账户得设置、复式记账原理、成本计算与财产清查、会计核算程序、会计工作组织等基本核算方法;全面介绍了会计凭证得填制、账簿得登记与会计报表得编制等基本技能。 二、教学方式方法 在《基础会计》得教学过程中,我们本着以人为本得教学理念,根据会计实务操作性强得特点,决定采用理论联系实际得教学方法进行相关得实验教学;如《基础会计》中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章节,如果只在课堂上讲理论既费时又达不到预期得效果,因此我们将各种单据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将各个单据与整个填制过程完整地展示给学生既形象又生动,然后再进行配套得实验,充分调动学生得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真正实现教与学得互动。根据多年得教学经验我们将理论课与实验课得比例定为3:1,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得动手能力,又使其所学得理论知识得到了巩固。 三、配套实践性教学内容 《基础会计》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得课程,需要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进行实验以增加感性认识。为此我校专门建立了会计模拟实验室与会计电算化实验室,组织学生进行会计模拟实验,指导学生填制会计凭证(原始凭证得填制与审核、记账凭证得填制与审核)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我们对《基础会计》这门课得教学,实现了实验场地得现场化、实验资料得标准化、实验手段得规范化。会计模拟实验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深化课堂得理论教学,强化了实际操作技能,大大缩短了理论与实际得距离,为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实际工作打下了坚实得基础。 四、本课程得总要求

《会计学基础》课程授课教案.docx

《会计学基础》课程授课教案 第一章总论 教学内容: 会计含义和特点,会计的职能和作用,会计对象,会计基本前提和信息质量要求,会计的核算方法与任务。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理解会计的含义和对象;掌握会计的基本职能与特点;了解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信息质量要求;熟悉会计的核算和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是会计的概念、职能、对象及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信息质量要求。讲授中应注意对会计概念和会计对象的理解、分析。同时,应注意对会计职能、会计核算的前提和信息质量要求中难点问题的扌巴握。 教学方式: 以讲授为主,通过习题练习加深学生对会计基本理论的理解。本章共3学时。 第一节会计的基本概念 引入:同学们印象中的会计是什么?(要求大家畅所欲言,然后引入正题) 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一)会计的产生 人类要生存,社会要发展,就离不开物质资料的生产。人们在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必然关心生产过程中的经济效益,关心生产活动中所发生的一切劳动耗费和取得的劳动成果。即必须以尽可能少的劳动耗费,取得尽可能大的劳动成果,以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对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进行记录、计算比较与分析,以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用来记录、计算劳动耗费和劳动成果的行为就是会计活动。自从人类社会有了生产,就产生了会计活动。它是管理生产经营过程,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二)会计的发展 会计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人们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产生并不断得到发展的科学。生产力水平不同,会计活动的范围和方法不同。 1.古代会计 原始社会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人们对于自己从事的生产活动最初只能用头脑来记忆。随着生产过程的日益复杂和劳动成果的不断增多,人们开始用石子、树枝来计量,后来发展到“结绳记事”,在木板和石板上刻契等。此时的会计只是生产者的一种附带职能,核算相当简单。奴隶社会后期,随着生产的发展和剩余产品的出现,需要记录的事项日益增加,会计才逐渐从生产职能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项独立的职能。封建社会时期,主要核算朝廷官府的钱、粮、财、赋、税等收支活动。清代学者焦循这样来解释“会计":“零星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唐宋两代是我国会计全面发展的时期。在宋朝出现了第一个比较完备的会计组织机构“会计司”,在会计结账方法上采用了“四柱清册”,即“旧管+新收-开除=实在”。“四柱清册”是我国古代会计

基础会计学原理试讲教案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会计的涵义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了解会计的产生和发展。理解会计的职能和特点。掌握会计的目标和概念。使学生对会计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二)教学方法 1.从会计产生的原因、条件,会计发展的过程,会计发展到现在所具的 特点、职能归纳出会计的概念 (三)重点难点 1、理解会计的目标 2、掌握会计的概念 一、会计的概念 我国会计学界对会计的定义: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一系列专门的方法和程序,对经济 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和综合的核算和监督,并 进而进行预测、控制、分析和决策,提供经济信息, 参与预测决策的一种管理活动 二、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一)会计的产生 会计的起源:社会生产实践的需要。人类要生存,就要进行生产活动,必然会产生所费(人力、物力的耗费)与所得(劳动成果),便产 生了专门记录和计算经济活动过程中所费与所得的会计。 1.原始社会——会计是生产职能的附带部分,处于萌芽时期,只是在 生产的同时运用结绳记事、刻契记数方法记录生产活动和成果。 2.私有制出现——人们用货币计量,记录经济活动过程,会计从生产职能中分离出来,发展为独立职能。 3.文字产生以后,会计就产生了。在我国,最早记载会计一词是公元前一千多

年前,西周时期——会计开始命名,官厅会计发展,有严格的会计机构,设立专职官员掌管钱粮税赋会计事务,建立“日成”、“月要”、“岁会”报告制度,并设置了会计官员——司会, “零星算之为计,总和算之为会”,并以此出现“会计”一词。在宋朝初期出现了“旧管(期初余额)、新收(本期收入)、开除(本期支出)、实在(期末余额)”。 (二)会计核算方法的演进 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核算经历了一个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的演进 过程,方法日趋完备,内容日益丰富。 1.原始社会末期,建立“盘点结算法”,采用盘存财产物资的方法进行 记录 2.西汉时期,在“盘点结算法”的基础上发展为“三柱结算法”,结算本 期财产物资增减变化及其结果。其计算公式为: 入-去= 余 │││ 本期收入-本期支出= 本期结存 3.唐宋时期,在“三柱结算法”基础上又进一步发展为“四柱结算法”, 系统地反映经济活动全过程。其计算公式为: 即:旧管+新收-开除=实在 ││││ 期初结存+本期收入=本期支出+期末结存 4.明末清初,在以前“三柱结算法”和“四柱结算法”的单式记账方法基 础上创建了复式记账方法“龙门账”。将日常发生的账项划分为“进”、“缴”、 “存”、“该”四大类,“进”和“缴”为一线,“存”和“该”为另一线,实行双轨计 算盈亏。其计算公式为: 进-缴=存-该 ││││ 收入-支出=资产债权-负债投资 5.清朝中叶复式记账又进一步发展,建立了“四脚账”又称天地合账,将 账簿每页用中线划分为天地两方,上为天(收)下为地(付),上收下付, 收为来账,付为去账,天地两方相等。对每笔账都要用相等的金额同时在账 6.辛亥革命后,西方传入“借贷复式记账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泛使用复式记账法,20世纪60年代,发 展为收付、增减、借贷三种复式记账方法。70年代又引进了管理会计,至 此,会计已运用大量数据资料加工整理为经济管理提供有用的管理信息,成 为经济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要求,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按所 有制性质和企业经营方式划分的会计制度。如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工 业会计制度、商业会计制度、饮食服务业会计制度等。

保险学案例分析题

案例分析题 1.有一承租人向房东租借房屋,租期10个月。租房合同中写明,承租人在租借期内应对房屋损坏负责,承租人为此而以所租借房屋投保火灾保险一年。租期满后,租户按时退房。退房后半个月,房屋毁于火灾。于是承租人以被保险人身份向保险公司索赔。保险人是否承担赔偿责任为什么 如果承租人在退房时,将保单转让给房东,房东是否能以被保险人身份向保险公司索赔赔为什么 2.某企业投保企业财产保险综合险,保险金额80万元,保险有效期间从199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若: (1)该企业于2月12日发生火灾,损失金额为40万元,保险事故发生时的实际价值为100万元,则保险公司应赔偿多少为什么 (2)5月18日因发生地震而造成财产损失60万元,保险事故发生时的实际价值为100万元,则保险公司应赔偿多少为什么 (3)12月18日因下暴雨,仓库进水而造成存货损失70万元,保险事故发生时的企业财产实际价值为70万元,则保险公司应赔偿多少为什么 3.某甲车主将其所有的车辆向A保险公司投保了保险金额为40万元的车辆损失险、向B 保险公司投保了赔偿限额为100万元第三者责任险,乙车没有投保。后造成交通事故,导致乙车辆财产损失32万元和人身伤害8万元,甲车辆损失28元和人身伤害2万元。经交通管理部门裁定,甲车主负主要责任,为80%;乙车主负次要责任,为20%,按照保险公司免赔规定(负主要责任免赔15%,负次要责任免赔5%),则: (1)A保险公司应赔偿多少

(2)B保险公司应赔偿多少 1.(1)保险人不承担赔偿责任。因为承租人对该房屋已经没有保险利益。(3分) (2)房东不能以被保险人的身份索赔。因为保单转让没有经过保险人办理批单手续,房东与保险人没有保险关系。(3分) 2.(1)保险公司赔偿金额=损失金额×保险保障程度=40×80/100=32万元。因为该保险为不足额保险,所以采用比例赔偿方式。(2分) (2)由于地震属于企业财产保险综合险的责任免除,所以保险公司可以拒赔。(2分) (3)保险公司赔偿金额=保险价值=损失金额=70万元。因为该保险为超额保险,保险金额超过保险价值的部分,无效,所以按保险价值赔偿。(2分) 3.(1)A保险公司应赔偿金额=甲车车辆损失×甲车的责任比例×(1-免赔率) =28×80%×(1-15%)=万元(3分) (2)B保险公司应赔偿金额=乙车车辆损失和人身伤害×甲车的责任比例×(1-免赔率) =(32+8)×80%×(1-15%)=万元(3分) 年8月,王某为丈夫投保了5万元人寿保险,受益人是王某的儿子。1999年3月,王某与丈夫因感情破裂离婚,经法院判决,儿子由王某抚养。离婚后,王某与前夫各自都建立了新的家庭。2000年12月,王某的前夫因意外事故去世,王某得知后向保险公司提出了给付保险金的申请。保险公司认为王某离婚后对前夫已不再具有保险利益,保险合同失效,因此拒赔。

中山大学精品课程——基础会计学教案13

《基础会计学》授课教案 第十三讲管理会计的概念和原则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 1.掌握管理会计的定义 2.了解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主要作用 3.了解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之间的异同 4.学会区分成本、费用和支出 5.能够进行成本性态分析 6.掌握机会成本、沉没成本、边际成本等概念 7.掌握最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 8.掌握费用分摊的基本程序和原则 9.了解作业成本法的发展背景及主要内容二、学时安排 会计学专业:0学时 非会计学专业:6学时三、授课内容引子 前面十二章所学习的内容偏重于财务会计 1)请对财务会计的基本要点做一个总结:服务对象、工作范围、工作依据、…… 2)思考:财务会计所提供的信息能够满足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各项需要吗?如果不能,企业又是通过什么手段或者工具来获得这些信息呢? 3)你听说过管理会计吗? (一)什么是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是现代会计信息系统中,体现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和责任考评等内部管理职能的范畴,是一个组织(或一个企业)管理决策支持系统(MDSS )的一个子系统;管理会 计将现代化管理与会计融为一体,是一门新兴的边缘性学科,仍处在不断的发展和丰富之中;管理会计是为企业内部使用者提供有助于其正确进行经营决策和改善经营管理所需的管理信息的一种会计。 管理会计是为管理提供信息的一个会计分支,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作用表现在:1 )为决策与计划提供信息,参与管理;2)协助指导与控制;3)制定激励目 标;4)计量与评价绩效;5)为战略管理提供信息。 (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比较分析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相同点表现在:1)工作对象方面;2 )信息来源方面;3)目标一 致性方面。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不同点表现在:1)服务对象不同,但这一区别并不是绝对的;2)时间维度不同,财务会计属于报告型会计;而管理会计属于经营型会计;3)灵活性不同,二 者在工作范围、工作依据、工作程序、工作方法等方面都有非常明显的不同;4)如果我们说 财务会计是历史学家”的话,管理会计就是朱来学家”。 (三)成本、费用和支出 费用是企业为取得收入所发生的耗费或消耗,如设备的折旧或磨损、材料被耗用的部分、专利权中已使用的部分、办公费用、工资费用等等。费用需要通过支出来完成,但支出不等于费用。 支出是指任何导致企业现金流出或义务增加的行为,如购买设备、购买材料、购买专利权、支付工资、支付办公费等等。 成本是对象化了的费用。如产品成本是指为生产某件(种)产品而发生的全部费用。对象不同,成本不同。费用与成本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基础会计》完整教案设计

基础会计教案 课程责任教师刘晓菲- 一、课程内容 《基础会计》是会计学科的入门课程,也是财务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学习初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等专业课程的基础。对于其他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讲,学习本课程是了解会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途径,它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本课程主要介绍了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包括对会计的定义、会计核算的职能、会计核算的对象、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性原则、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等基本理论的讲解;详细阐述会计科目和账户的设置、复式记账原理、成本计算和财产清查、会计核算程序、会计工作组织等基本核算方法;全面介绍了会计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和会计报表的编制等基本技能。 二、教学方式方法 在《基础会计》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根据会计实务操作性强的特点,决定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进行相关的实验教学;如《基础会计》中的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章节,如果只在课堂上讲理论既费时又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我们将各种单据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将各个单据和整个填制过程完整地展示给学生既形象又生动,然后再进行配套的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真正实现教与学的互动。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们将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比例定为3:1,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使其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了巩固。 三、配套实践性教学内容 《基础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进行实验以增加感性认识。为此我校专门建立了会计模拟实验室和会计电算化实验室,组织学生进行会计模拟实验,指导学生填制会计凭证(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我们对《基础会计》这门课的教学,实现了实验场地的现场化、实验资料的标准化、实验手段的规范化。会计模拟实验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深化课堂的理论教学,强化了实际操作技能,大大缩短了理论与实际的距离,为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实际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本课程的总要求 在全面学习的基础上,准确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能够应用复式记账原理熟练处理经济业务,能根据提供的实物单据准确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 五、本课程总课时:总学时72学时,4学分,一学期开设。 第一章总论

基础会计学教案

基础会计学 教案 一、课程简介 基础会计学,是财会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公共必修课。 会计学是一门经济管理的应用科学,会计学基础是会计学科的专业基础课,它的内容主要是阐述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会计学专业的各门后续课程奠定基础。 基本理论部分:要求概括了解会计的掌握会计的定义、职能、目标、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会计原则等基本理论问题;基本方法部分:要求重点全面掌握会计核算的七大方法;基本技能部分:要求在掌握会计核算方法的基础上,熟练掌握复式记账法,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等一整套会计的基本技能。本教案以会计七大核算方法为主线索,突出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两大基本职能,以会计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具体应用构造内容体系,力求向读者展示会计理论体系和会计实务工作流程,做到理论和实践、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相结合。本教案的显着特点是: 1、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全面阐述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比传统的会计原理教学更加重了会计的理论知识和会计法规知识部分。 3、开篇均以小案例导入教学内容,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并列出每章

的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和难点,以明确各章内容的纲要。 4、课后案例与每章重要知识点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会计职业道德和提升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5、配合课堂教学增加实验室模拟训练,帮助学生自学和复习。 二、课程各章学时与分配 基础会计学教案 第 1次课 2 学时授课时间教案完成时间

基础会计学教案 第 2次课 2 学时授课时间教案完成时间

基础会计学教案 第 3次课 2 学时授课时间教案完成时间

保险学案例集(更新)

保险学案例集 一、典型案例分析 (一)风险管理与保险案例 某工厂企业在经营中可能会遇到下面这些风险:(1)遭受火灾、洪水、爆炸或因操作失误而使企业厂房设备、原材料遭受损失,以及因此停工停产,造成预期利润的损失;(2)市场发生变化、国家价格政策调整、产品削价而导致的损失;(3)职工因工伤、灾害而导致的伤残或死亡;(4)运输货物的车辆发生碰撞而造成车辆的损失、运输货物的损失,以及引起的赔偿责任;(5)订货合同订立后,对方收货后可能会延迟付款或拒付货款而造成的损失或由于自己一方因种种原因不能交货而引起的违约赔偿责任;(6)采购其他企业的货物,因对方不能如期交货而导致厂内生产受到影响而产生的经济损失;(7)企业内的各种物品还可能会因盗窃而遭受损失;(8)产品销售后,因产品的内在缺陷,使消费者受到损害而发生的赔偿责任;(9)企业因污染被政府有关部门罚款和引起纠纷的赔偿责任;(10)企业因市政工程、军事工程等因素被列入拆迁范围,而政府等部门的补助费用尚不足弥补全部损失,从而引起本企业的经济损失; 保险公司是给企业的风险提供经济保障的企业,而能成为保险公司提供保障的风险必须符合可保风险的条件。针对可保风险的条件,请分析一下,以上所列的企业风险,哪些能向保险公司转移?哪些不能向保险公司转移?为什么?(二)受益权案例: 1、王某因父母病故,妻子与其相处不和,带着儿子另住别处。后王某投保管道煤气保险,并指定其妹妹为受益人。不久王某不幸煤气中毒死亡,王妹也在其中毒死亡前半月病故。现其妻与王妹的儿子都向保险公司请求保险金。问保险公司应如何处理? 2、一企业为职工投保团体人身保险,保险费由企业支付。职工老张指定妻子为受益人,半年后老张与妻子离婚,谁知离婚次日老张意外死亡。对保险公司给付的2万元保险金,企业以老张生前欠单位借款为由留下一半,另一半则以张妻已与老张离婚为由交给老张父母。问企业如此处理是否正确?

会计学授课教案

《会计学》授课教案 第十三讲管理会计的概念和原则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 1.掌握管理会计的定义 2.了解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主要作用 3.了解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之间的异同 4.学会区分成本、费用和支出 5.能够进行成本性态分析 6.掌握机会成本、沉没成本、边际成本等概念 7.掌握最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 8.掌握费用分摊的基本程序和原则 9.了解作业成本法的发展背景及主要内容 二、学时安排 会计学专业:0学时 非会计学专业:6 学时 三、授课内容 引子 前面十二章所学习的内容偏重于财务会计 1)请对财务会计的基本要点做一个总结:服务对象、工作范围、工作依据、…… 2)思考:财务会计所提供的信息能够满足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各项需要吗?如果不能,企业又是通过什么手段或者工具来获得这些信息呢? 3)你听说过管理会计吗? (一)什么是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是现代会计信息系统中,体现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和责任考评等内部管理职能的范畴,是一个组织(或一个企业)管理决策支持系统(MDSS )的一个子系统;管理会计将现代化管理与会计融为一体,是一门新兴的边缘性学科,仍处在不断的发展和丰富之中;管理会计是为企业内部使用者提供有助于其正确进行经营决策和改善经营管理所需的管理信息的一种会计。 管理会计是为管理提供信息的一个会计分支,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作用表现在:1)为决策与计划提供信息,参与管理;2)协助指导与控制;3)制定激励目标;4)计量与评价绩效;5)为战略管理提供信息。 (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比较分析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相同点表现在:1)工作对象方面;2)信息来源方面;3)目标一致性方面。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不同点表现在:1)服务对象不同,但这一区别并不是绝对的;2)时间维度不同,财务会计属于报告型会计;而管理会计属于经营型会计;3)灵活性不同,二者在工作范围、工作依据、工作程序、工作方法等方面都有非常明显的不同;4)如果我们说财务会计是“历史学家”的话,管理会计就是“未来学家”。 (三)成本、费用和支出 费用是企业为取得收入所发生的耗费或消耗,如设备的折旧或磨损、材料被耗用的部分、专利权中已使用的部分、办公费用、工资费用等等。费用需要通过支出来完成,但支出不等于费用。

基础会计情景模拟教学设计

《基础会计》 情景教学整体教学设计(2014~ 2015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基础会计学 所属系部:经济管理系 制定人:马帅 制定时间: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

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情景设计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基础会计》课程改革目的、任务、目标 《基础会计》是高职会计专业一门极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如何将学生带进专业大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这门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并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各种专业会计和有关管理课程奠定基础,应是《基础会计》课程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其教学过程大致可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阶段。理论教学的目的在于向学生传授基本的会计理论和方法,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实践教学的目的在于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更好地将理论用于实践,这也是《基础会计》课程改革的两个目标。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为其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学习理论的同时,注重对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其符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同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通过基础会计实习,将会计核算理论运用于实践,按照企业会计核算的实际情况进行训练,使理论和实践融为一体,使学生能够从企业和社会角度出发,根据不同的经济环境灵活应用所学知识,为将来就业创造条件。 三.教学实施的基本思路 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体现职业岗位的特征,学生完成学习是一个“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的过程。学生同时扮演学徒工的角色,教师同

时扮演师傅的角色,实训室既是学生学习的教室,同时也是完成工作任务的部门。 课堂的组织和管理按照教学讲授和工作实际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讲解基本方法知识点—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工作过程管理—工作质量控制—工作效果评价。注重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如岗位的划分可锻炼学生的分工与合作的团队意识,会计工作的过程要自觉遵守,学生主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每一个工作任务必须实现预期的目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学生充分体会和感悟,在深刻理解基本规律的同时,取得实际的经验,达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教学的过程要照顾到不同能力的学生,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在练习的时间安排上有一定的弹性,充分照顾到能力差的学生,使其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保证每一个学生在自己努力的前提下能够获得成功,逐步建立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特别是实做项目的完成,是通过他个人的努力,看到了某一会计工作过程的实现,这样的成功可以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探究的极大热情。 教学活动的时间安排有一定的灵活性,根据内容制定详细的计划,课时可分散可集中使用,在开学初教师、学生、场地管理教师、教学督导部门都能够拿到本门课程的学期教学计划,并严格贯彻执行。 四.教学环境的整体设计 教学场地主要集中在教师和实训室,实训室的文化氛围体现办公室的特征: (1)手工会计实训室内集中办公用桌凳45套,安装投影,配备配套的办公用品:尺子、算盘、印章、装订机等,学生具有完成学习和实际操作任务的活动空间。 (2)墙壁悬挂有关会计工作流程、会计岗位职责、实训室安全要求等图表。 (3)学生教师统一在实训室完成岗位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提出建议和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简单的质量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

保险学经典例子

保险学案例 1.有一承租人向房东租借房屋,租期9个月。租房合同中写明,承租人在租借期内应对房屋损坏负责,承租人为此而以所租借房屋投保火灾保险一年。租期满后,租户按时退房。退房后一个月,房屋毁于火灾。于是承租人以被保险人身份向保险公司索赔。保险人是否承担赔偿责任?为什么? 如果承租人在退房时,将保单转让给房东,房东是否能以被保险人身份向保险公司索赔赔?为什么? 解:(1)保险人不承担赔偿责任。因为承租人对该房屋已经没有保险利益。 (2)房东不能以被保险人的身份索赔。因为保单转让没有经过保险人办理批单手续,房东与保险人没有保险关系。 2.某家银行投保火险附加盗窃险,在投保单上写明24小时有警 卫值班,保险公司予以承保并以此作为减费的条件。后银行被窃,经调查某日24小时内有半小时警卫不在岗。问保险公司是否承担赔偿责任? 解:保险公司不用承担赔偿责任。因为该银行违反了明示保证(或保证,或最大诚信原则),而保证是保险合同的一部分,违反了保证,就意味着违约,保险人可以解除保险合同,或宣布保险合同无效,在发生保险事故事不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

3.某宾馆投保火险附加盗窃险,在投保单上写明能做到全天有警 卫值班,保险公司予以承保并以此作为减费的条件。后宾馆于某日被盗,经调查,该日值班警卫因正当理由离开岗位仅10分钟。问宾馆所作的保证是一种什么保证?保险公司是否能藉此拒赔?为什么? 解:该宾馆所作的保证是一种明示保证。保险公司可以据此拒赔。因为该宾馆违反了明示保证,而保证是保险合同的一部分,违反了保证,就意味着违约,保险人可以据此而解除保险合同,或宣布保险合同无效,在发生保险事故事不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 4.有一批货物出口,货主以定值保险保险的方式投保了货物运输 保险,按投保时实际价值与保险人约定保险价值100万元,保险金额也为100万元,后货物在运输途中发生保险事故,出险时当地完好市价为80万元。问: (1)如果货物全损,保险人如何赔偿?赔款为多少? (2)如果部分损失,损失程度为60%,则保险人如何赔偿?其赔款为多少? 解:(1)按照定值保险的规定,发生保险事故时,以约定的保险金额为赔偿金额,因此,保险人应当按保险金额赔偿,其赔偿金额为100万元。 (2)保险人赔偿金额=保险金额×损失程度=100×60%=60万元

会计岗位综合实训-基础会计学:电子教案1第一章 会计对象

第一章会计的对象 【教学课题】会计的概念 【教学时间】 【教学地点】:25#106 【教学班级】: 【教学目的和要求】 在了解会计的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上、要求掌握会计的职能和会计的含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和掌握会计的职能和会计的含义 【教学方式与手段】启发式和多媒体教学 【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 【参考资料】: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葛军主编《会计学原理》 参考资料: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樊行健主编《基础会计》 新会计准则网 https://www.doczj.com/doc/4711531991.html,/ 中国会计网https://www.doczj.com/doc/4711531991.html,/ 无忧会计网https://www.doczj.com/doc/4711531991.html,/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会计”这个词,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可以说各行各业,每个企事业单位都需要会计人员。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要和会计打交道。比如,在座的每位同学开学时要到学校财务部门缴学费,单位职工每月要在本单位财务部门领取工资,职工的医药费等有关开支需要在会计那报销等等。大家可以想想财务部门的这些会计人员到底在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呢?有人说,会计工作就是记账、算账。(可以提问学生他们认为的会计是什么)那么在学完本节内容后,再回过头想一下这种说法的正确性,会计的实质内涵到底是什么。 在引出“会计”内涵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会计是怎么产生的,历史发展状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讲授正文】: 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1.会计是社会生产实践中产生的 在介绍会计发展历史前,可以先问问学生,他们对会计的历史发展曾有什么样的了解。接着老师介绍发展过程,注意:对于每个阶段可以先介绍一些会计发展史实,再总结本阶段的会计发展特点。 会计的产生离不开人类的生产实践以及人们对生产活动进行管理的需要。 比如,人们在进行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生产时,需要将生产活动的过程和内容记录下来并计算生产活动的数量;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需要更多的物资投入生产,这些物资怎么分配,耗用多少数量在产品生产上,需要把这些内容以一定形式记录下来。 会计作为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其产生同社会生产密切相关;它的发展过程主要有以下三个阶段: 古代会计:专门方法还没有形成,还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近代会计:复式簿记在理论上的总结被认为是近代会计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 现代会计:管理会计的形成,是近代会计发展为现代会计的重要标志。 2.社会生产日益发展,生产规模日益社会化,会计逐渐完善起来,而且越来越重要。

保险学授课教案 第一章 保险概述

第一章保险概述 本章重点:理解风险、危险的概念、危险与风险的关系;可保危险的特征;危险管理的步骤;危险管理各种技术的特征和适用情况;保险的定义和本质;保险的构成要素。 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风险、纯粹风险;掌握可保风险的特征,了解风险的构成要素以及在日常实例中的辨别;理解风险的特征;掌握风险管理的定义,了解风险管理的过程;牢记保险的定义;深刻理解保险的职能,正确认识保险的作用。 本章内容 第一节危险管理与保险 问题:为什么要保险? 1.各种危险的客观存在及其给人类带来的物质与精神损害巨大 2.个人或集体对危险损害后果难以独自承担,需要社会化的危险分散与控制机制 一、危险的概念 危险是纯粹风险,也是产生保险的前提和根源。危险和风险是二个容易混淆的概念。 1.风险-----是指人们在从事某种活动或决策的过程中,未来结果的随机 不确定性。 随机不确定性: 2、风险的分类 风险分类:收益风险 纯粹风险 投机风险 3、危险----纯粹风险即“危险”。指损失发生及其程度的不确定性,它是存 在于人们活动中的负面效应。 危险的特性:客观性、损失性、不确定性、普遍性、社会性、可测性、

可变性 4、危险的分类: 使损失增加的条件。 危险因素根据性质可分为:有形危险因素和无形危险因素。 ◆有形危险因素―――是有形的并能直接影响事物物理功能的因素,也称 实质危险因素;物理危险因素。(即某一标的本身所具有的足以引起或增 加损失机会和损失幅度的客观原因和条件。) ◆无形危险因素――包括: 道德危险因素:人们以不诚实、不良企图或欺诈行为故意促使风险事故发生,或扩大已发生的风险事故所造成的损失的风险。在保险的场合,道德风险主要表现在投保人利用保险谋取不正当利益——故意的 心理危险因素:由于人们主观上的疏忽和过失,导致财产的损失和人员的伤亡的风险——非故意的 3.危险事故:被称为危险事件,是指引起损失或损失增加的直接的或外 在的事件。 危险事故和危险因素的区分有时并不是绝对的。 4.危险损失:包括: 直接损失----在发生危险事故时立刻或首先导致的损失,亦称事故现 场损失 间接损失----关联损失或费用损失,是事故发生后,受其影响而发生的损失或额外费用的支出 5.危险载体-----指危险的直接承受体,即危险事故直接指向的对象。

保险学案例分析

保险学案例分析

————————————————————————————————作者: ————————————————————————————————日期:

最大诚信原则 案例:1996年上海郊县有一农村妇女因患高血压休息在家,8月投保保险金额为20万元、期限20年的人寿保险,投保时隐瞒了病情。1997年2月该妇女高血压病情发作,不幸去世。被保险人的丈夫作为家属请求保险公司给付保险金。 问保险公司是否履行给付责任? 分析:因为投保人在投保时隐瞒了病情,违反了如实告知义务。 因此,保险人有权解除保险合同,不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并且不退还保险费。 案例:某银行向保险公司投保火险附加盗窃险,在投保单上写明24小时有警卫值班,保险公司予以承保并以此作为减费的条件。后银行被窃,经调查某日24小时内有半小时警卫不在岗。 问保险公司是否承担赔偿责任? 分析:因为违反保证的后果是严格的,只要违反保证条款,不论这种违反行为是否给保险人造成损害,也不管是否与保险事故的发生有因果关系,保险人均可解除合同,并不承担赔偿或给付保险金责任。 在本案例中,银行在投保时保证24小时都有警卫值班,但某日有半小时警卫不在岗。不论警卫不在岗与银行被窃是否有因果关系,保险公司都不承担赔偿责任。 1. A 打火机厂是生产一次性气体塑料打火机的私企。 1995 年从广东省顺德市搬迁到 中山市,并在当地领取了营业执照进行打火机生产。同年 4 月,当地消防部门对该厂进行检查时,因其未办好“消防许可证”和存在不安全隐患,责令停业整改。 1995 年9月 14日中山市消防部门再次进行消防检查,并给A厂发出了书面停业整改通知书。鉴于上述情况,装配车间停业整改待消防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复业。但该厂置公安消防部门的“停业整改通知书”不顾,违法私自恢复生产。1995 年 9 月2 6 日,A打火机厂向保险公司投保企业财产保险,投保项目为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 保险金额合计 136.2万元,保险期限为1995 年 9 月 27日至 1996 年 9 月 26日。1995 年 11月 9 日,装配车间工人在试火过程时因用力过猛,将带气的打火机撞翻到地面。因碰撞产生火花,引燃落地损坏打火机溢出的气体,造成火灾事故,损失120万。保险公司拒赔。打火机厂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判令保险公司支付赔款 119万元。保险公司是否承担赔偿责任?保险公司认为,拒赔的理由首先是 A 厂非法经营,违规生产。被保险人作为生产一次性打火机的企业,没有向消防部门申请办理消防安全审批手续,违反国家《易烧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五条规定,属非法企业。根据《保险法》第4条规定,保险双方订立保险合同,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和行政法规。A 打火机厂在投保时违背了保险的最大诚信原则,隐瞒重大的违法事实。被保险人在投保过程中,未如实告知其非法经营及其被勒令停业整改事项。 ?法院认为,原、被告签订的财产保险合同已予成立,合同有效。原告没有如实告知被告,没有履行告知义务,且这次事故是在原告没经消防部门验收合格、私下复业情况下发生的,故被告可以不负赔偿责任。 ?但是,被告在履行自己对保险标的物有关情况询问职责时,没有详尽了解有关消防方面的情况,特别原告是打火机厂,更应向消防部门了解清楚,或要求投保人出示这方面有关证明材料,或列几点内容要求原告填写清楚,方可决定是否承保或者提高保险费率。故被告也有过错,应承担相应责任。 ?一审法院判决结果:保险公司应按其确认的火灾事故损失清单财产损失 110.9万元的 10% 承担赔偿责任,计款 11.0万元。 如实告知义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