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高中政治论文 新课标考纲解读及预测 新人教版

2020高中政治论文 新课标考纲解读及预测 新人教版

2020年新课标全国卷政治考纲解读及命题预测

一、试卷结构分析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文科课程标准实验版)》对2020年新课标全国文综卷的试卷结构规定如下:

题型分数比例:选择题140分,约占47%;非选择题160分,约占53%。

内容比例:政治、历史、地理三科比例为1:1:1,各占100分。

组卷:试卷按题型、内容等进行排列,同一题型中同一学科的试题相对集中。

文综试卷只涉及本学科的内容,不涉及跨学科综合。其中,政治部分内容为四个必修模块,选修部分不考。

试卷结构(政治学科)

二、2020年政治学科考试大纲变化及说明

1.《经济生活》与《生活与哲学》的考点保持相对稳定,没有调整和变化。

2.《政治生活》:删减了“人民民主专政是正义的事情”,增加了“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的考点。

3.《文化生活》:删减了“文化市场与传媒商业化的影响”和“发展大众文化的要求”两个考点,新增“文化市场对文化的影响”和“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两个考点。“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改变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改变为“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和影响”;“创新与借鉴、融合”改变为“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

各模块考点数对比表

对政治学科250个考点,考生不能心存侥幸,所有知识点都要理解掌握。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事实一定要复习到位。考生复习时,要紧紧扣住高中政治教材,打好基本功,新增考点只是在语言表述上略有差异,其内容依然没有发生变化。另外,受政治学科特点的影响,考生复习时不能拘泥于教材。

三、近三年新课标全国卷知识点考查比较及启示

1.三年来《经济生活》考点对比及启示

启示:(1)《经济生活》近几年的高考试题都是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观这一主题来设置的,知识之间的轮换考查非常明显。2020、2020年高考中都没有涉及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内容的考查,在2020高考中就出现了一个14分的大题。第二单元在2020、2020年出了大题,而在2020年只出了一个选择题。因此,在2020年高考复习时要重视第二单元知识点的落实,如企业经营、劳动者就业等。

(2)新课标全国卷中每年都出现的计算题在2020年高考中没有出现,这只是偶然现象,不要把它看成为必然现象,认为以后高考中不会出现计算题,导致在复习中不再重视计算题的训练。在《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文科课程标准实验版)》中的题型示例中就出现了计算题,因此,复习过程中要重视计算题的训练。

2.三年来《政治生活》考点对比及启示

启示:2020年高考中《政治生活》围绕政府的性质与职能、人民政协的作用及国家利益等主干知识出题,符合考纲要求。与2020、2020年相比,在考点的考查上显得偏少,第一单元没有出题,党的相关内容没有涉及,同样也体现了知识点轮换

考查这一原则。2020年备考时要注意关注党的十八大召开,注意教材第一单元中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保钓中的公民行为)、民主选举等内容以及第三单元全国人大等相关知识。

3.三年来《文化生活》考点对比及启示

启示:《文化生活》涉及的考点较少,因此分值也小,2020高考主要是考查了文化的特点及现代科技对文化的作用等内容,知识点集中在第一、二单元。2020年备考时要注意第三单元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及第四单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

4.三年来《生活与哲学》考点对比及启示

启示:《生活与哲学》这一模块试题的设置也体现了对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考查。纵观三年的考题不难发现,哲学第三单元的发展观一直没有命题,联系的观点在2020年没有涉及,因此在2020年备考中要注意主观题从联系、发展的角度出题,

在复习中要注意对这些知识原理和方法论的训练。

四、2020年高考热点预测

结合一年来国内外大事,精选出以下八大专题并结合教材知识进行预测:

专题一:学习十八大精神,解读十八大报告

预测:党的十八大是高考的热点,2020年高考必然会有所涉及。在2020年高考复习备考中,要全面准确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同时,要注重整合与教材考点的相关联系。从命题角度看,要运用党的知识去思考党的建设问题;要运用公民的政治参与、政府、人大、政党制度、人民政协的有关知识去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问题;要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去思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问题;要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去思考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问题;要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思考十八大报告的具体论述。

专题二:两会联袂论国是,汇聚民意促发展

预测:2020年的两会是贯彻十八大部署开局之年的一次重要会议,要关注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同时,要结合《政府工作报告》,特别关注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从命题角度来看,重视人大助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高度关注民生,践行民主集中制原则,还要联系政党制度的有关知识理解依法执政;要关注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的关系,政府的性质、职能、依法行政、权责统一等知识点,并注意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方面多角度考查。

专题三:加强改善宏观调控,更加突出稳增长

预测: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既是教材的主干知识又是高考的长效热点,每年高考都要涉及。在2020年高考备考中,要关注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同时,要关注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稳定物价等内容。从命题角度要看,要关注财政的作用,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的关系,政府的宗旨、职能、工作的基本原则,党的性质、宗旨、地位、执政理念等知识点,并注意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方面多角度考查。

专题四: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

预测:关注民生是高考关注的一个长效热点,在2020年的高考中,要高度关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异地高考、扩大就业、收入分配等社会热点问题,从经济生活角度要联系社会公平的意义和措施、财政的作用、宏观调控的作用等;从政治生活角度要结合党和政府的相关知识分析为什么和如何关注民生;从文化生活角度考查教育的重要性、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和表现;从生活与哲学角度会涉及规律、群众观、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矛盾的观点等。从题型上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有可能考查,主观题“体现型”“说明怎么办”等试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专题五: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预测:“三农”问题是高考的长效热点,在2020年备考中,要关注农业现代化、城镇化的新形势及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部署。从考点上看,要重点关注宏观调控、财政的作用、又好又快科学发展;基层民主、公民权利、政府的知识;文化的作用、走进文化生活;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论。

专题六:建设文化强国,弘扬中华美德

预测:本专题是近年来高考的重大关注点,在2020年高考备考中,要关注以十八大全面部署文化强国建设为背景,考查文化的作用、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知识,同时,要关注有关热点材料,如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新闻界深入开展“走转改”活动、开展向张丽莉、吴斌、高铁成同志学习活动、2020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对接等,并注意从经济、政治、文化和哲学方面多角度考查。

专题七: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美丽中国

预测: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五位一体”的建设目标,人民对美丽中国的急切期待,都要求国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推动生态文明的建设。在2020年高考备考中,我们要以这一话题所涉及的教材知识点为抓手,以不变的理论应对多变多样的材料和要求。需要同学们注意的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美丽中国”,既是政府、企业的责任,也是公民的义务。在涉及这一话题时,视野要开阔,理论要清晰,思路要明确,分析要到位。

专题八:坚定维护国家主权,促进人类和平发展

预测:国家利益及外交政策,既是教材的主干知识又是高考的长效热点,每年高考都会涉及。从历年高考看,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而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时代的主题、我国的外交政策也经常作为主观题的要点出现。2020年高考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仍然要把本专题作为复习的重点,要高度关注习近平主席作为国家元首的首次出访。对本专题的复习要从两方面准备:一方面夯实基础知识,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另一方面联系社会热点,贴近现实生活,重视知识的运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