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电通院毕设导师及课题

西电通院毕设导师及课题

西电通院毕设导师及课题
西电通院毕设导师及课题

西电通院毕设导师及课题

图像特效设计(软件B)马彦卓

控件服用MIMO系统的信号检测技术研究(软件A)陈睿

无线局域网负载均衡技术研究(软件A)马英红

室内无线定位技术研究(软件B)李文刚

基于STM32的示波器设计(软硬B)何先灯

基于OPNET的WLAN仿真(软件A)党岚君

无线通信网络绿色效率的研究(软件B)赵力强

IEEE802.11n无线局域网关键技术研究(软件A)赵力强

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心道功率分配算法研究(软件A)刘毅

基于网络图的二元BCH码译码(软件A)童胜

基于用户体验的网络资源优化配置(软件A)杨清海

基于多业务的中继协作蜂窝网络资源分配(软件A)杨清海Femtocell网络中的干扰管理(软件A)杨清海

压缩感知原理及其在通信中的应用(软件B)孙永军

宽带问题的研究与仿真(文献综述A)曹丽娜

课程网站的网页制作和程序开发(软件A)曹丽娜

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的天线选择技术研究(软件B)李勇朝下行多用户MIMO系统的SDMA技术研究(软件B)李勇朝嵌入式D2D簇的感知与形成技术(软件B)李勇朝

面向嵌入式D2D实现的无线资源管理技术(软件B)李勇朝

基于电光调制器的倍频毫米波生成与RoF全双工链路传输研究(软硬B)文爱军

基于RoF系统的新型数字OFDM传输系统研究(软硬B)文爱军

突发OFDM信号快速捕获算法研究与仿真(软件A)田红心

基于DSSS系统多个窄带强干扰消除算法仿真(软件A)田红心

编织Turbo码性能研究(软件B)孙岳

轻量级RFID认证协议的研究(软件A)庞辽军

基于NS的HINOC协议仿真平台设计(软硬B)张奭

HINOC MAC协议互操作性测试程序设计(软硬B)张冰

MAC协议一致性测试程序设计(软硬B)张冰

视频速率控制中的码率分配机制(软件A)杨付正

视频速率控制中的速率模型(软件A)杨付正

监控视频中的车辆检测(软件A)杨付正

无线视频业务的QoE测量(软件A)杨付正

CABAC的快速比特预测(软件A)杨付正

CAVLC的快速比特预测(软件A) 杨付正

数字预失真器的FPGA实现(软硬A)杨栋

基于FPGA的数据记录和传输系统软硬件设计(软硬A)相征

自适应的语音增强算法研究(软件B)王平

基于股价的开路关键面积提取算法(软件B)王俊平

基于OpenCV的瞳孔定位算法研究(软件B)王军宁

基于神经网络的目标跟踪算法的比较研究(软件B)王军宁

基于仿生模式识别的目标跟踪算法中模版尺寸更新策略的研究(软件A)

王军宁

LDPC码的基于可靠性译码算法实现技术(软硬A)白宝明Rataless FEC码在自

适应传输中的应用(软件A)白宝明无交织的BICM性能分析与比较(软件A)白宝明

多元LDPC码编码调制技术研究(软硬A)白宝明

16QAM的研究与仿真(软件B)黄启萍

双四相扩频调制系统的研究与仿真(软件B)黄启萍

实时Fourier_Mellin算法研究及DSP实现(软硬A)何迪

几种通信调制信号的FPGA实现(软硬A)郭万里

16QAM系统级其抗噪性能的SystemView仿真研究(软件A)宫锦文

基于位置信息的IEEE802.11P(软件A)宫锦文

新型铒镱硅酸盐放大器的仿真和制备(硬件A)宫锦文

基于网络编码的中继技术研究(软件A)葛建华

高速率的Turbo码译码技术研究(软硬A)葛建华

时变多径衰落信道中自适应均衡技术研究(软件A)葛建华

CPM信号的实用解调算法研究(软件A)葛建华

联合波束赋形与人工加噪的增强物理层安全技术的研究(软件B)葛建华

Android操作系统应用(软件A)樊凯

基于AIC10及DSP6713的AGC软件实现技术(软硬A)杜栓义

DSP在电台信号处理电路的应用(软硬B)陈南

一种分布式视频编解码的研究(软件B)陈健

认知网络中频谱管理技术(软件B)陈健

卷积码盲识别技术(软件B)陈健

基于FPGA的DDR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软硬A)鲍民权

面向多数据源的无线传感网应用框架研究与开发(软件A)鲍民权基于DSP的Turbo码编译码实现(软件B)李颖

网络LDPC码的设计(软件B)李颖

传感器网络中的网络编码技术(文献B)李颖

MIMO双向中继信道性能研究(软件B)李颖

移动IP技术研究及实现(软件A)李晓辉

移动终端监控软件设计(软硬A)李晖

虚拟机监控器安全性分析(软件A)李晖

异构网络资源管理方案研究(软件B)李红艳

基于移动IP的多路径切换方案研究(软件B)李红艳

VANET间歇性连接场景的路由协议设计(软件A)李长乐802.16E系统中的信道估计算法分析与仿真(软件B)李兵兵

多媒体传感器网络中分布式视频编解码研究(软件B)阔永红心音信号包络提取算法研究(软件B)阔永红

Turbo码盲识别研究(软件B)阔永红

视频传感器的信息融合(软件B)阔永红

图像高光的消除算法研究(软硬A)姜光

基于MATLAB的串行中继协作MIMO架构研究(软件B)刘雪芳

空时格型码研究(软件A)刘龙伟

突发直扩系统低信噪比下载波恢复方法研究(软件B)孙锦华异构网络环境下多流并传策略的设计及实现(软件A)盛敏基于概率模型的词类标注技术的研究(软件B)荣政

基于统计的汉语分词模型的研究及实现(软件B)荣

一个基于规则的知识系统事实库的设计及建立(软件B)荣政波束成形信道特性研究(软件B)任光亮

域间路由协议设计(软件A)任光亮

共时双频高效功率放大器研究(硬件A)任光亮

HIMAC协处理器的分组调度与发送(软硬A)邱智亮

Ethercat实时以太网的工作原理及驱动程序设计(软硬A)邱智亮

基于定长存储单元的分组队列管理技术(软硬A)邱智亮

高速流分类处理器的设计与实现(软硬A)邱智亮

网络访问控制技术研究(软件A)马文平

电话音频信令信号检测算法研究(软件B)马鸿飞

寄生调制对AM信号的影响及其对抗措施研究(其他A)刘彦明

资源受限LDPC编译码设计与实现(软硬A)田斌

LDPC编译码抗辐射加固设计研究(软硬A)田斌

基于FPGA的高速宽带数字上变频设计与实现(软硬A)司江渤

基于微环和多模干涉仪结构的新型调制器关键技术研究(软件A)岳鹏

平衡函数的非线性度分析(软件B)李卓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嵌入式ZigBee传输开发与性能分析(软硬A)李赞无参考遥感图像质量评价方法研究(软件A)李云松

图像压缩芯片自动化仿真平台设计(软硬A)李云松

遥感图像压缩前后质量评价方法研究(软件A)李云松

未来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有限反馈预编码技术研究(软件A)李靖MIMO功率分配算法研究(软件A)刘祖军

CME干扰抑制技术研究(软件A)田斌

变换域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软件A)田斌

Smart AGC抗干扰技术研究(软件A)田斌

基于跨层优化的资源分配算法研究(软件A)赵林靖

构建基于认知无线网络的信任管理系统(软件A)裴庆祺

L2TP型VPN技术研究(软硬B)王勇

短波信道设备遥控功能的软件仿真(软件B)朱晓明

交通场景中逆行车辆检测算法的研究(软件B)周幸妮

对称密码算法设计与性能分析(软件B)刘景伟

802.11标准最新进展和性能仿真(软件A)姚明旿

1000M以太网实时数据插入与卸载功能的设计与实现(硬件A)姚明旿高非线性度布尔函数的构造和搜索(其他A)张卫国

JPEG-2000码块零比特平面信息TaqTree编码器设计(硬件A)雷杰

星载视频压缩系统中处理器程序的可靠性设计方法研究(软硬A)宋锐Android移动终端远程控制工具的研究与实现(软件A)朱辉

无缓存片上网络的研究(软件A)顾华玺

数据中心网络路由算法的研究(软件A)顾华玺

可重配置片上网络路由器的设计(软硬A)顾华玺

基于公钥的RFID认证及密钥管理技术研究(文献A)董庆宽

分布式修复传感网络分割的

算法研究(软件A)沈中

间歇连通的无线传感网络路由算法研究(软件A)沈中

基于WLAN硬件平台的多跳分布式组网设计和实现(软件A)史琰

高动态AdHoc网络的TDMA多址协议同步方案的设计和实现(软硬A)史琰

切换认证技术研究(其他A)陈晓峰

基于压缩感知的联合信源信道编码研究(软件A)肖嵩

多跳网络中低时延传输协议栈实现(软件B)肖嵩

新环境下Web脚本执行漏洞的挖掘与利用研究(软件B)张玉清多用户MIMO系统中考虑公平性的用户调度算法(软件A)李钊无线激光通信系统中的调制和纠错技术研究(软硬A)尚韬

单音正弦信号频率估计(软件B)王平

欠定混合信号盲源分离技术研究(软件B)付卫红

西电随机信号大课后复习

随机信号大作业 班级:02xxxx 姓名:xx

学号:02xxxxx 第一章 1.23上机题:设有随机初相信号X(t)=5cos(t+φ),其中相位φ是在区间(0,2π)上均匀分布的随机变量。试用Matlab编程产生其三个样本函数。 解:程序: clc clear m=unifrnd(0,2*pi,1,10); for k=1:3 t=1:0.1:10; X=5*cos(t+m(k)); plot(t,X); hold on

end title('其三个样本函数'); xlabel('t');ylabel('X(t)'); grid on ;axis tight ; 由 Matlab 产生的三个样本函数如下图所示: 第二章 2.22 上机题:利用Matlab 程序设计一正弦型信号加高斯白噪声的复合信号。 (3)分析复合信号通过理想低通系统后的功率谱密度和相应的幅度分布特性。 1 2 3 4 5 6 7 8 9 10 -4-3-2-101 23 4其三个样本函数 t X (t )

解:取数据如下: 正弦信号的频率为:fc=10HZ,抽样频率为:fs=100HZ; 信号:x=sin(2*pi*fc*t); 高斯白噪声产生复合信号y: y=awgn(x,10); 复合信号y通过理想滤波器电路后得到信号y3 ,通过卷积计算可以得到y3 即:y3=conv2(y,sin(10*t)/(pi*t)); y3的幅度分布特性可以通过傅里叶变换得到Y3(jw)=fft(y3),y3的功率谱密度:G3(w)=Y3(jw).*conj(Y3(jw)/length(Y3(jw)))。 程序: clear all; fs=100; fc=10; n=201; t=0:1/fs:2; x=sin(2*pi*fc*t); y=awgn(x,10); m=50; i=-0.49:1/fs:0.49; for j=1:m R(j)=sum(y(1:n-j-1).*y(j:199),2)/(n-j); Ry(49+j)=R(j);

华东理工大学大学学分制管理暂行规定

华东理工大学大学学分制管理暂行规定 (讨论稿) 第一条:学制与学期 一、学制 本科各专业的学制为四年,修业年限三~六年(包括休学、停学和保留学籍等)。学生在规定的年限内修满要求的总学分,并达到〈大学生体质标准〉,即可取得毕业资格。以四年为标准修业年限计,提前或延长毕业年限需办理申请审批手续,实施细则见有关规定。 二、学期 学校每学年设置春季、秋季两个长学期和一个暑期短学期。长学期安排19周,其中用于教学17周,考试1.5--2周;短学期安排3--4周,主要用于安排选修课、讲座、军训、实习、设计、创新活动等实践性教学环节。 第二条:学分计算 一、理论与实验课程 理论课16学时计1学分;体育、实验、上机课程32学时计1学分。 二、实践教学环节 军训计2.5学分; 课程(设计)、实习、小设计等,1周计1学分; 毕业论文(设计)计15学分; 三、创新教育活动 创新学分,指学生按规定参加教学计划之外的各种竞赛性、科研性、实践性活动所取得的学分。这些活动主要包括由学校、学院(系)组织,并经教务处核准的各类发明、设计、社会实践、科学研究以及社团活动。 为从制度上保证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规定每个本科生修学期间应至少修满3个创新学分方能毕业。 实施细则: 1、竞赛性活动获奖 获国家级以上奖励计2学分,获市级二等奖及以上奖励计1.5学分,获市级三等奖或校一等奖计1学分,市级鼓励奖、参赛奖,校二等奖及以下者计0.5学分。同一奖项多次获奖者,按最高级别记学分,不予重复。 2、论文发表 在国外国内核心刊物上发表的论文,主要作者(排名第一)每篇计1.5学分,其他作者每篇计0.5学分。在其他公开发行刊物发表的论文,第一作者1.0学分,其他作者0.5学分。 3、取得科研成果

随机信号分析与生活

随机信号分析处理与生活 指导老师:XXX 20 年月日 姓名:XXX 学号:XXXXXXXX

目录 交通 (2) 1 目的 (2) 2 论文的主要内容 (2) 3 引言 (3) 4 马尔科夫预测法的基本原理 (4) 5 交通流数据清洗及去噪 (5) 6 交通流预测模型构造 (5) 7 总结 (6) 气象 (6) 1、基于最大事后概率的最大似然估计 (7) 2、基于TOF的空气场温度可视化实验 (9) 2..1 实验系统 (9) 2.2 空气场温度设定 (9) 2.3 TOF 测量 (9) 3、总结 (10) 股票 (11) 参考文献 (13)

随机信号分析与处理时研究随机信号的特点及其处理方法的专业基础课程,时目标检测、估计、滤波等信号处理的理论基础,在通信、雷达、自动控制、随机振动、图像处理、气象预报、生物医学、地震信号处理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随机信号分析与处理的理论将广泛和深入。 交通 短时交通流预测对城市交通流控制与诱导系统的发展具有着重要的意义,预测结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城市交通流控制与诱导的效果。因此,短时交通流预测对智能交通系统来说至关重要。 1 目的 本文以提高短时交通流预测为研究目的,构建了基于马尔科夫理论的短时交通流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针对短时交通流的非线性非平稳特性,本文分别提出了马尔科夫-BP 神经网络模型和小波-马尔科夫-BP 神经网络模型。 2 论文的主要内容 (1)鉴于感应线圈检测器获得的数据存在错误、冗余等质量问题,本文通过孤立点挖掘技术检测出异常数据,利用“相邻时间段数据求平均”的方法对数据进行修复,解决了数据的质量问题,并利用改进的小波去噪方法对交通流数据进行了降噪处理,降噪处理之后的交通流数据更能反映出交通流的真实特性。 (2)考虑到短时交通流量的非线性特性,本文提出了基于马尔科夫-BP 神经网络理论的短时交通流组合预测模型,利用BP 网络强大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和误差修正思想,滚动预测未来的交通数据信息。相比单纯的马尔科夫模型,马尔科夫-BP 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效果更好。 (3)由于短时交通流时间序列具有非平稳特征,本文引入了小波分析方法,建立了小波-马尔科夫-BP 神经网络的组合模型。该模型利用了小波分析方法对

学分制实施细则

学分制实施细则(试行草案) 第一章总则 第1条:为贯彻落实《河北省职业学校试行学分制的原则意见》,深化我校教育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在教学管理中贯彻以人为本原则,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强职业教育与其他类型教育的沟通和衔接,促进终身教育体现和学习型社会的建立,制定本细则。 第2条:我校的学分制是一种以学分来计算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成效,衡量学生能否毕业,同时又要求学生修满规定年限的教学管理制度。它把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满足人才培养基本规格的要求;它提供多种学习途径和形式,允许学生选择,体现弹性教学制度;它将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综合评价学生,体现管理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 第3条:本细则从2005年在职高部开始试行,适用于职业高中、职业中专和普通中专。 第二章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 第4条: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组织教学工作的实施方案,是指导和管理教学工作的重要文件。为保证各专业学生的培养规格和质量,实施学分制的专业按照本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要求和学分制管理要求及企业用人的实际需要,制定学分制实施性教学计划,并报教务处审批后执行,新开专业的学分制实施性教学计划应在新生入学前报批。 本次学分制改革是以数、语、外等基础课为先导,在各专业全面铺开。各教研组(专业组)在每学期开始前制定本学期的教学计划,每月上报一次月计划。 第5条:课程设置 学分制实施弹性教学计划,将课程分为必修课、限定选修课(简称限课)和任意选修课(简称任选课)及综合社会实践课和实习。 1、必修课指为保证人才培养基本规格,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必修课为专业 基础课程(各专业不同)。 2.限选课指学生在学校提供的选修课范围内,按相关规定选修的课程。为保证专门化方向的人才培养基本规格,以深化、拓宽与专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的课程,包括专业提高课和基础课程(包括德育、语文、数学、外语、计算机应用和体育等),采用“模块式“课程组形式,由学生选修。 3.任选课指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和潜能的课程。包括拓宽知识技能为主的课程和深化提高专业知识技能为主的课程和创新意识的

西电随机信号分析大作业

随机信号分析大作业 学院:电子工程学院 班级:021151 学号:02115037 姓名:隋伟哲

第一题:设有随机信号X(t)=5cos(t+a),其中相位a是在区间(0,2π)上均匀分布的随机变量,使用Matlab编程产生其三个样本函数。 解: 源程序如下: clc;clear; C=2*pi*rand(1,3);%在[0,2π]产生均匀分布的相位角 t=1:.1:80; y1=5*cos(t+C(1)); %将产生的随机相位角逐一代入随机过程中 y2=5*cos(t+C(2)); %将产生的随机相位角逐一代入随机过程中 y3=5*cos(t+C(3)); %将产生的随机相位角逐一代入随机过程中 plot(t,y1,'r-'); hold on; plot(t,y2,'g--'); hold on; plot(t,y3,'k-'); xlabel('t');ylabel('X(t)'); grid on;axis([0 30 -8 8]); title('随机相位的三条样本曲线'); 产生的三条样本曲线:

第二题:利用Matlab程序设计一正弦型信号加高斯白噪声的复合信号。(1)分析复合信号的功率谱密度、幅度分布特性; (2)分析复合信号通过RC积分电路后的功率谱密度和相应的幅度分布特性; (3)分析复合信号通过理想低通系统后的功率谱密度和相应的幅度分布特性。 解:设定正选信号的频率为10HZ,抽样频率为100HZ x=sin(2*pi*fc*t)

(1)正弦函数加上高斯白噪声: y=awgn(x,10) y 的幅度分布特性可以通过傅里叶变换得到: Y(jw)=fft(y) y 的功率谱密度: G(w)=Y(jw).*conj(Y(jw)/length(Y(jw))) 随机序列自相关函数的无偏估计公式为: 1 01()()()N m xx n R m x n x n m N m --==+-∑ 01m N ≤≤- (2)复合信号 y 通过RC 积分电路后得到信号y2 通过卷积计算可以得到y2 即:y2= conv2(y,b*pi^-b*t) y2的幅度分布特性可以通过傅里叶变换得到: Y2(jw)=fft(y2) y2的功率谱密度: G2(w)=Y2(jw).*conj(Y2(jw)/length(Y2(jw))) (3)复合信号 y 通过理想滤波器电路后得到信号y3 通过卷积计算可以得到y3 即:y3=conv2(y,sin(10*t)/(pi*t)) y3的幅度分布特性可以通过傅里叶变换得到: Y3(jw)=fft(y3) y3的功率谱密度: G3(w)=Y3(jw).*conj(Y3(jw)/length(Y3(jw)))

学分制实施细则

湖南工程学院学分制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学分制是以学生自主选课为机制,以学分与绩点作为衡量学生学习量与质的计算单位,以取得一定的学分和平均学分绩点作为毕业和获得学位的标准,人才培养规格多样化和个性化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 第二条为深化我校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发挥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创造性,加强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和《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学分制收费管理试行办法》,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章学习年限 第三条我校本科专业的学制,除建筑学专业为五年外,其余均为四年。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实行弹性学习年限制。四年制本科在校学习年限为3-6年,五年制本科在校学习年限为4-7年。 第四条学生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学完人才培养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修满毕业要求的总学分,准予毕业;对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湖南工程学院授予学士学位实施细则》的学生,授予学士学位。 第五条学生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因患病、出国、创业等原因可申请休学1-2年,休学期限以学年为单位计算,学生最多可申请休学2次,累计时间最多2年。学生休学须本人提出申请,经家长签字确认,学院院长审核,报教务处批准。 第三章课程、学分与成绩考核 第六条人才培养计划内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类。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对各类课程和实践环节均有最低学分要求规定。 必修课指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包括通识教育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程。 选修课指为加深专业基础、拓宽专业知识面以及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课程。分为限制性选修课(简称限选课)和任意选修课(简称任选课)两种。限选课指与专业密切相关的知识、技能以及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课程;任选课指为扩大学生知识面的课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爱好、学习能力以及就业方向选修的课程。

西电通信网络基础答案

第一章 1.1答:通信网络由子网和终端构成(物理传输链路和链路的汇聚点),常用的通信网络有ATM网络,X.25分组数据网络,PSTN,ISDN,移动通信网等。 1.2答:通信链路包括接入链路和网络链路。 接入链路有:(1)Modem链路,利用PSTN电话线路,在用户和网络侧分别添加Modem设备来实现数据传输,速率为300b/s和56kb/s;(2)xDSL链路,通过数字技术,对PSTN端局到用户终端之间的用户线路进行改造而成的数字用户线DSL,x表示不同的传输方案;(3)ISDN,利用PSTN实现数据传输,提供两个基本信道:B信道(64kb/s),D 信道(16kb/s或64kb/s);(4)数字蜂窝移动通信链路,十几kb/s~2Mb/s;(5)以太网,双绞线峰值速率10Mb/s,100Mb/s。 网络链路有:(1)X.25提供48kb/s,56kb/s或64kb/s的传输速率,采用分组交换,以虚电路形式向用户提供传输链路;(2)帧中继,吞吐量大,速率为64kb/s ,2.048Mb/s;(3)SDH(同步数字系列),具有标准化的结构等级STM-N;(4)光波分复用WDM,在一根光纤中能同时传输多个波长的光信号。 1.3答:分组交换网中,将消息分成许多较短的,格式化的分组进行传输和交换,每一个分组由若干比特组成一个比特串,每个分组都包括一个附加的分组头,分组头指明该分组的目的节点及其它网络控制信息。每个网络节点采用存储转发的方式来实现分组的交换。 1.4答:虚电路是分组传输中两种基本的选择路由的方式之一。在一个会话过程开始时,确定一条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逻辑通路,在实际分组传输时才占用物理链路,无分组传输时不占用物理链路,此时物理链路可用于其它用户分组的传输。会话过程中的所有分组都沿此逻辑通道进行。而传统电话交换网PSTN中物理链路始终存在,无论有无数据传输。 1.5答:差别:ATM信元采用全网统一的固定长度的信元进行传输和交换,长度和格式固定,可用硬件电路处理,缩短了处理时间。为支持不同类型的业务,A TM网络提供四种类别的服务:A,B,C,D类,采用五种适配方法:AAL1~AAL5(ATM Adaptation Layer),形成协议数据单元CS-PDU,再将CS-PDU分成信元,再传输。 1.7答:OSI模型七个层次为: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运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TCP/IP五个相对独立的层次为:应用层,运输层,互联网层,网络接入层,物理层。 它们的对应关系如下: OSI模型TCP/IP参考模型 1.10 1.11)0=θd 显然,的均值为常数,相关函数仅与时差有关,且为二阶矩过程,所以该随机过程是广义平稳的。 故()t X 的均值和相关函数都具有各态历经性, ()t X 是各态历经过程。

学分不够做不了毕业设计

学分不够做不了毕业设计 篇一:三、毕业设计(2学分) 侨光电大XX春酒店管理专业(专科)毕业作业要求 一、选题 从酒店策划方案设计、个人职业规划设计两种形式中,选择一种作为毕业作业的题目,完成毕业作业。 二、毕业设计指导 (一)酒店策划方案设计 酒店策划方案的撰写范围: ①新酒店的开业策划 ②经营管理策划 ③针对酒店内部员工的活动策划 ④针对外部顾客的营销活动策划 学生应从以上四个具体的酒店策划方向中任选一个去设计毕业论文;也可以选择除以上四个方向以外,但属于酒店策划方面的其它题目来设计毕业论文。·酒店策划方案撰写的思路和程序 ①提出问题:迫切想要解决或实现的问题 ②调查分析:收集、整理内、外部资料、数据和市场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③确立主题:实施策划活动的主题 ④明确目标:经过策划活动后所要达到或实现的目标 ⑤形成创意: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或方案

⑥拟出计划:排出策划工作所涉及事项、时间、人员分工等计划⑦写策划书:策划书纲要见酒店策划方案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⑨讨论完善:请相关人员发表意见,修改和完善策划书 ·酒店策划方案的基本内容和要素 ①策划的主题 ②策划者的姓名或部门 ⑨策划完成的时间 ④策划的目的及内容概要 ⑤策划的内容及详细说明 ⑥策划活动的时间进度表 ⑦策划的预算和计划(人、财、物) ⑧策划的相关资料 ⑨如有第二、第三方案,写出其概要 ⑩策划活动实施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二)个人职业规划设计 个人职业规划设计的撰写范围 ①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 ②员工职业规划设计’ 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是针对还没有工作过的学生而做的职业规划;员工职业规划设计是针对已经出来工作(一边工作,一边读书)的学生而做的职业规划。学生可以结合自

关于西电通院的复试

通院的复试分为专业课和英语考试,专业课8门课一张卷子250分,每门课就是20—30分吧,英语50分(25分的英译汉,25的汉译英),还有50分的面试分,当然面试的分不计入最后的总成绩,也就是说在这段时间,大家应该好好准备复试的东西。 一,复试的科目及教材 低频电子线路高教傅丰林陈建 高频电子线路高教曾兴雯刘乃安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西电 数字信号处理电子工业出版社高西全丁玉美阔永红 通信网络基础高教李建东盛敏 无线通信 交换技术 信息论与编码理论高教王育民李晖梁传甲 二,专业课的复习 复试的科目比较多,所以考试的难度不是很大,只是考查基本的概念,知识点,但是考试的范围比较广,有些可能老师上课没有讲,但也会考,但如果你看过书,看到那个知识了,就很容易回答。大家复习的时候抓基本,不用做难题。初试成绩出来到复试只有一个月的时间,如果那时开始复习可能时间比较仓促,所以建议大家早点着手准备复试。 三,关于本校和外校的问题 我自己经历过考研,但是我并没有感觉西电本校的就沾什么光,笔试的部分,是比较客观的,有不是西电的同学但专业课考很高,也有西电的考的不好,所以还是觉得大家客观的看待这个问题,至少在我们所见到的地方还是觉得比较公正的,我们老师那里只看成绩,当时招8个,第9名是本校的,第8名是外校的,俩个人成绩没差几分,我们老师还是淘汰了第9名,所以希望大家好好准备复试,成绩高了才是王道,即使报的导师满了,调剂也好调剂啊。 四,成绩出来后要做的事 估计成绩快出来的时候就得关注了,每天都要看,一般成绩出来好网上都会有消息,紧接着可能就会有那种按老师查成绩的网址,这样的你可以查到自己在老师那的排名,但是这个网址好像一般都是过几天就关了,所以要快。知道成绩后就要联系老师了,可以给老师打电话说自己考了多少分,在他那里排第几名之类的,看看老师什么反应,这个电话主要是探口气,

西电通信原理13试题带答案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试题(A) 班级学号姓名任课教师 一、选择(请将答案填写到下面表格中)(每题2分,共2×10=20分) 1、多路信号复用方式中不含以下哪一种?() A. 频分复用 B. 时分复用 C. 码分复用 D. 相分复用 2、以下属于全双工通信的是:() A. 广播 B. 对讲机 C. 电话 D.无线寻呼 3、根据香农公式可知为了使信道容量趋于无穷大,不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 A、噪声功率为零 B、噪声功率谱密度始终为零 C、信号发射功率为无穷大 D、系统带宽为无穷大 4、设某随参信道的最大多径时延差等于2ms,为了防止出现频率选择性衰落,该信道的相关带宽为:() A、500Hz B、>500Hz C、<500Hz D、2KHz 5、即使在“0”、“1”不等概率出现情况下,以下哪种码仍然不包含直流成分:( ) 第1页共6页

第2页 共6页 A 、AMI 码 B 、双极性归零码 C 、单极性归零码 D 、差分码 6、二进制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误码率计算公式为:( ) A 、()()0/11/0P P P e += B 、()()()()1/010/10P P P P P e += C 、()()10P P P e += D 、()()()()0/111/00P P P P P e += 7、功率利用率最低调制方式是:( ) A 、2ASK B 、2FSK C 、2PSK D 、2DPSK 8、对二进制频带传输系统而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FSK 、PSK 、DPSK 的抗衰落性能均优于ASK ; B 、ASK 、PSK 、DPSK 的最佳判决门限比FSK 容易设置; C 、接收机的输入信噪比增加,解调的误码率一定下降; D 、ASK 、PSK 、DPSK 的频带利用率均高于FSK 。 9、为了防止ΔM 编码过程的过载现象出现,不可以采取以下哪种措施:( ) A 、减小量化台阶 B 、增大量化台阶 C 、增大采样速率 D 、减小采样周期 10、按照A 律13折线编码实现PCM 编码时,第7段落的段落码为:( ) A 、011 B 、110 C 、101 D 、 111 二、填空(每空2分,共2×10=20分) 1、 频谱从零频附近开始的信号是 基带信号 。 2、16进制码元速率若为1300B ,则信息速率为 5200b/s 。 3、信道中的干扰和噪声可以简化为乘性干扰和加性噪声,若乘性干扰随时 间快速变化,则对应的信道称为 随参信道 。 4、在地面微波无线中继传输系统中,若A 站和B 站相距50公里,不考虑大 气折射率的影响,则收发天线的架设高度需要大于 50米 。

随机信号通过线性系统的仿真

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随机信号分析实验项目:随机信号通过线性系统的仿真学员姓名:学号: 专业班次:队别: 实验日期:实验成绩: 教员签字: 内容要求: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内容或任务;三、实验仪器设备(名称、型号、精度、数量);四、实验原理与线路图;五、实验步骤与结果记录(数据、图表等);六、实验结果分析与结论。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对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后的统计特性的分析方法。 (2)掌握典型系统对随机过程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 (1)白噪声通过线性系统的仿真和分析; (2)高斯过程通过线性系统的仿真和分析。 三、实验仪器和设备 (1)计算机一台。 (2)Matlab软件。 四、实验原理 随机信号通过线性系统分析的中心问题是:给定系统的输入函数(或统计特性:均值和自相关函数)和线性系统的特性,求输出函数。设L为线性变换,信 号) (t (t Y为系统的输出,也是随机信号。即有:X为系统输入,) t L= Y X )( )] ( [t 众所周知,LTI系统又可以表示为 =) * ( y?+∞∞-- )( )( )( t ( ) = u h u x t du t y t x 其中)] t hδ L =是系统的冲激响应。如果考虑傅里叶变换,令 [ ( ) (t

)()(),()(),()(ωωωj Y t y j X t x j H t h ??? 则 )()()(ωωωj H j X j Y = 下面来分析输出随机信号的均值和相关函数。 依定理5.1,对于任何稳定的线性系统有 {}{})]([)]([t X E L t X L E = 依定理5.2,如果)(t X 为平稳过程,)(t h 为实LTI 系统,)()()(t h t X t Y *=,则)()(t Y T X 和是联合广义平稳的,并且有 ) ()()()() ()()() ()()() 0(ττττττττττ-**=-*=*==h h R R h R R h R R j H m m X Y X XY X YX X Y 其中,dt t h j H j H ?+∞∞-===)()()0(0ωω,是系统的直流增益。 进一步得到推论:若系统的频率响应函数为)(ωj H ,则其功率谱与互功率谱关系如下: )()()()()()() ()()(2 ωωωωωωωωωj H S S j H S S j H S S X XY X Y X YX *=== 五、实验步骤与结果记录 在本实验中我利用simulink 模拟的方法分析了随机信号通过LTI 系统的具体过程:图1 是用MATLAB 的sumulink 模拟白噪声通过图1 的RC 电路,用示波器观察输入和输出的波形,改变RC 的值,使电路时间常数改变,观察输出波形的变化。 图1 实验RC 电路 对于上述低通RC 滤波器, 用传递函数描述,令RC 1=α,则有 αα +=S S H )( 在 Similink 里,有时域连续系统的传递函数模块,如图2所示:

西电微电子学院考研复试面试注意事项

专业课面试 1. 齐纳击穿与雪崩击穿的原理和区别 2. 什么是有比例设计与无比例设计,其影响参数 3. 高低电平噪声影响的参数 4. 多级放大器的耦合方式及优缺点 5. 什么是线性电源 6. 直流电源的原理及构成 7. PN节的两种电容的机理。 8. PN节有哪几种击穿?各自的机理及击穿曲线的特点? 9.简述CMOS的工艺流程,几层版图?10. 影响Spice软件精度的因素有哪些?11.半导体中载流子的两种运动。12 模拟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组成和性能。13. 四探针法测电阻的原理。14. 共价键和金刚石结构晶体15.什么是共价键(有什么特点) 16.半导体的导电原理,导电机构17.ROM和RAM的工作原理18.晶体管与MOS管隔离的区别19. N沟耗尽型MOSFET工作原理?20.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组成?有哪些参数?21.CAD的含义与作用22.现在CAD软件模拟与数字谁更好及原因 23.半导体及金属导电的原理24.半导体及金属禁带宽度25.cmos有那几种有源寄生效应,有什么影响?26 晶体三极管工作的三种组态以及它们的应用场合?27.说出几种可编程ROM的原理及优缺点 英语题1. 你的专业是什么,和你对专业的看法2. 说说你的大学3. 你喜欢什么运动及他的规则4. 如果你有钱了你怎么办 5. 谈谈外国教育 6. 改革开放对中国的影响 7.你为什么选西电 顺便附上微电子学院2013年复试题(双极)回忆版 1.名词解释(8分*4)大注入效应电流集边效应扩散电容内建电势 2.分析题(20分*2)①分析两个掺杂浓度不同的PN结的I-V特性,并在同一个坐标系里画出曲线。②画出p+n二极管平衡时候的能带图以及正偏时候的少子浓度分布图。 3.计算题①计算PN结Vbi ,空间电荷区宽度,还有个我不会的。 ②告诉注入效率,计算基区与集电区的掺杂浓度比(γ=1/(1+DEGB/DBGE))

随机信号实验报告

随机信号分析 实验报告 目录 随机信号分析 (1) 实验报告 (1) 理想白噪声和带限白噪声的产生与测试 (2) 一、摘要 (2) 二、实验的背景与目的 (2) 背景: (2) 实验目的: (2) 三、实验原理 (3) 四、实验的设计与结果 (4) 实验设计: (4) 实验结果: (5) 五、实验结论 (12) 六、参考文献 (13) 七、附件 (13) 1

理想白噪声和带限白噪声的产生与测试一、摘要 本文通过利用MATLAB软件仿真来对理想白噪声和带限白噪声进行研究。理想白噪声通过低通滤波器和带通滤波器分别得到低通带限白噪声和帯通带限白噪声。在仿真的过程中我们利用MATLAB工具箱中自带的一些函数来对理想白噪声和带限白噪声的均值、均方值、方差、功率谱密度、自相关函数、频谱以及概率密度进行研究,对对它们进行比较分析并讨论其物理意义。 关键词:理想白噪声带限白噪声均值均方值方差功率谱密度自相关函数、频谱以及概率密度 二、实验的背景与目的 背景: 在词典中噪声有两种定义:定义1: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引起人的心理和生理变化。定义2:不同频率、不同强度无规则地组合在一起的声音。如电噪声、机械噪声,可引伸为任何不希望有的干扰。第一种定义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感知的,从感性上很容易理解。而第二种定义则相对抽象一些,大部分应用于机械工程当中。在这一学期的好几门课程中我们都从不同的方面接触到噪声,如何的利用噪声,把噪声的危害减到最小是一个很热门的话题。为了加深对噪声的认识与了解,为后面的学习与工作做准备,我们对噪声进行了一些研究与测试。 实验目的: 了解理想白噪声和带限白噪声的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它们,掌握用MATLAB 或c/c++软件仿真和分析理想白噪声和带限白噪声的方法,掌握理想白噪声和带限白噪声的性质。

大学学分制管理暂行规定

大学学分制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推进我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充分调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令第21号)和《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学分制管理规定》(鲁教高字〔2013〕14号)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结合学校实际,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学分制,是指学校以学生取得的学分数作为学生学习量计算的基本单位,以达到毕业应修课程最低学分要求,作为学生毕业和获得学位的主要标准的教学管理制度。 第三条实施学分制旨在推进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充分调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育教学资源利用率,适应学生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发展需要。 第四条本规定适用于大学全日制本科学生。在我校修读的专科生、留学生、交流生、进修生等学生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二章修业年限 第五条学校实行弹性修业年限。本科学生的基本修业年限为4年(个别专业为5年),专升本或贯通培养学生的基本修业年限为2-4年,专科学生的基本修业年限为3年,学生(不含专升本、3+2贯通培养)可在基本修业年限的基础上提前一年或推迟两年毕业。

第六条学生可以分阶段完成学业。对因创业或者身体等原因不能连续完成学业者,学校允许其休学。 第三章课程与学分 第七条围绕创新创业及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由“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实践”构成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第八条必修课逐步达到每门课程有2名以上教师授课,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上课时段和上课教师;选修课数量充足,满足学生自由选择修读。 第九条学分是学生学习量的基本计算单位。学生修完某门课程后通过考核,成绩合格,即可取得该门课程学分。 第十条学分标准 每门课程学分的计算以该课程在培养方案中安排的学时数为主要依据。原则上各类课程的学分计算方法如下: (一)理论课:每16学时计1学分; (二)公共体育课:每32学时计1学分; (三)实验(实训)课:每32学时计1学分; (四)实践教学环节:集中进行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如毕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原则上每周计1学分;分散进行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每32学时计1学分; (五)创新创业学分:鼓励学生利用第二课堂开展创新研究活动、参与教师课题、自主进行科技发明等;鼓励学生参加科技竞赛、

2015级各专业毕业及授位条件选修学分要求

2015级各专业毕业及授位条件选修学分要求 冶金工程 1、钢铁冶金方向学生在修业年限内必须按培养方案的要求获得不低于190的总学分,且应获得培养方案中规定的全部必修课程和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的学分,不低于28的选修课程学分,不低于10的通识课程学分(其中应包含艺术类通识课的学分)。 素质教育模块(通识课),选修≥10学分; 基础教育模块,选修≥10学分; 学科专业基础教育教学模块,选修≥8学分; 学科专业方向教育教学模块,选修≥10学分; 2、有色冶金方向学生在修业年限内必须按培养方案的要求获得不低于190的总学分,且应获得培养方案中规定的全部必修课程和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的学分,不低于24的选修课程学分,不低于10学分的通识课程(其中应包含艺术类通识课的学分)的学分。 素质教育模块(通识课),选修≥10学分; 基础教育模块,选修≥8学分; 学科专业基础教育教学模块,选修≥6学分; 学科专业方向教育教学模块,选修≥10学分; 3、冶金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学生在修业年限内必须按培养方案的要求获得不低于190的总学分,且应获得培养方案中规定的全部必修课程和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的学分,不低于26的选修课程学分,不低于10的通识课程学分(其中应包含艺术类通识课的学分)。 素质教育模块(通识课),选修≥10学分; 基础教育模块,选修≥10学分; 学科专业基础教育教学模块,选修≥8学分; 学科专业方向教育教学模块,选修≥8学分;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1、学生在修业年限内必须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获得不低于185的总学分,且应获得培养方案中规定的全部必修课程和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的学分,不低于26.5的选修课程学分,不低于10的通识课程学分(其中应包含艺术类通识课程的学分) 素质教育模块(通识课),选修≥10学分; 基础教育模块,选修≥10.5学分; 学科专业基础教育教学模块,选修≥10学分; 学科专业方向教育教学模块,选修≥6学分; 2、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学生在修业年限内必须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获得不低于187的总学分,且应获得培养方案中规定的全部必修课程和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的学分,不低于26.5的选修课程学分,不低于10的通识课程学分(其中应包含艺术类通识课程的学分)。 素质教育模块(通识课),选修≥10学分; 基础教育模块,,选修≥10.5学分; 学科专业基础教育教学模块,选修≥10学分; 学科专业方向教育教学模块,选修≥6学分; 金属材料工程 学生在修业年限内必须按培养方案的要求获得的总学分不低于188学分,且应获得培养方案中规定的全部必修课程和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的学分,选修课程学分不低于24学分,通识课程学分不低于10学分(须获得艺术类通识课程学分)。 素质教育模块(通识课),选修≥10学分; 基础教育模块,选修≥10学分; 学科专业基础教育教学模块,选修≥8学分; 学科专业方向教育教学模块,选修≥6学分;

西电电院复试题+面试专业课问题+复试心得+奖学金

一、复试总体流程: 一、笔试 复试的第一个步骤是先进行笔试,电院的笔试是三选二:数处、数模电、微原。选择两门,我去年选的是数处和数模电,数处没有选择题,没有填空题,全为计算题,总分50,第一题是判断线性非线性,考了一道循环卷积好像还有卷积,没有编程,没有蝶形运算,滤波器设计去年考的很少,基本上都是基础题。数模电一共50分,模电有填空题,好像就是有关基极、集电极、发射极放大的问题,所以建议大家务必把那一章搞明白,另外还有运算器那一章最基本的问题,给出一个关系式,会画出原路图,数电相对来说较为简单,设计题较多,建议同学们把计数器搞明白,会画出N进制计算器的电路原理图。 二、面试 面试的时候会有一个英文问答,不过能过电子所的线大概不用担心,在面试之前最好看看你的导师是研究什么的,因为一般情况下他会问道相关内容,英文一般会让你做自我介绍,外校的一般会让你介绍自己的学校,为什么要上西电,对西电的看法等等,有的老师还会问到你的毕业设计问题,这方面最好也准备一下,听说CAD所还让编程序。总之,希望大家好好准备,能够在面试时从容不迫,应对自如。 三、体检 面试结束会有一个体检。体检结束,复试也就基本结束了。 二、复试目的及难度 1)通过复试可使导师充分了解考生本科阶段的专业课理论基础,以达到考核考生专业课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基本的分析方法目的,从而把考生档次拉开; 2)复试题难度与期末考试试题难度相当,主要考察专业课的基本概念、基本的分析方法;熟悉专业课的组成和原理;了解专业知识主要组成部分的实现方法。 三、复试笔试题(回忆版) 模电 1含有二极管的电路中,流过二极管的电流; 2运放的比例电路,和积分电路设计; 3最后有一道有一点难,还像是矩形波发生器电路,与耗尽型三极管组成开关电路什么的; 4 7805稳压管的电压及功率计算; 5单管互补功率放大电路的最大输出功率,及耐压值; 6稳压管电路中电压的计算 数电 1设计100进制计数器; 2由最大项化解为最小项表达式; 3 J触发器的设计;

北京理工大学随机信号分析研究实验报告

本科实验报告实验名称:随机信号分析实验

实验一 随机序列地产生及数字特征估计 一、实验目地 1、学习和掌握随机数地产生方法. 2、实现随机序列地数字特征估计. 二、实验原理 1、随机数地产生 随机数指地是各种不同分布随机变量地抽样序列(样本值序列).进行随机信号仿真分析时,需要模拟产生各种分布地随机数.在计算机仿真时,通常利用数学方法产生随机数,这种随机数称为伪随机数.伪随机数是按照一定地计算公式产生地,这个公式称为随机数发生器.伪随机数本质上不是随机地,而且存在周期性,但是如果计算公式选择适当,所产生地数据看似随机地,与真正地随机数具有相近地统计特性,可以作为随机数使用.(0,1)均匀分布随机数是最最基本、最简单地随机数.(0,1)均匀分布指地是在[0,1]区间上地均匀分布,即 U(0,1).实际应用中有许多现成地随机数发生器可以用于产生(0,1)均匀分布随机数,通常采用地方法为线性同余法,公式如下:)(m od ,110N ky y y n n -= N y x n n /= 序列{}n x 为产生地(0,1)均匀分布随机数. 下面给出了上式地3组常用参数: 1、10 N 10,k 7==,周期7 510≈?; 2、(IBM 随机数发生器)3116 N 2,k 23,==+周期8 510≈?; 3、(ran0)315 N 21,k 7,=-=周期9210≈?; 由均匀分布随机数,可以利用反函数构造出任意分布地随机数. 定理 1.1 若随机变量 X 具有连续分布函数F X (x),而R 为(0,1)均匀分布随机变量,则有)(1R F X x -= 由这一定理可知,分布函数为F X (x)地随机数可以由(0,1)均匀分布随机数按上式进行变换得到. 2、MATLAB 中产生随机序列地函数

《随机信号》上机仿真报告【西电】

班级 学号 随机信号分析仿真报告 学院电子工程学院 专业 学生姓名 老师姓名

随机信号分析上机(结课)报告 姓名:学号: 第一题: 1.23设有随机初相信号)cos(5)(X ?+=t t ,其中相位?是在区间(0,2π)上均匀分布分的 随机变量,用MATLAB编程产生是三个样本函数。仿真部分: 图 1.1随机初相信号样本函数 其中,随机变量相位?可以共通过函数:“unifrnd(0,2*pi)”来实现; 而产生三个样本则可以通过简单的循环得到。

第二题: 2.22利用Matlab程序设计一正弦型信号加高斯白噪声的复合信号。 (1)分析复合信号的功率谱密度、幅度分布特性; (2)分析复合信号通过RC积分电路(理想低通系统)后的功率谱密度和相应的幅度分布特性; 思路分析: ●幅度分布:可以通过“hilbert()”变换后取其绝对值便得到包络; ●功率密度谱,根据定义,它是函数自相关函数的傅立叶变换; ?可以先用“[ry,a]=xcorr(y,‘unbiased’)”函数来求得信号的自相关函数; ?通过“gy=fft(ry)”函数来求得相关函数的傅里叶变换; ?最后通过“fftshift(gy)”函数对傅立叶变换后的结果进行矫正。 ●低通滤波器可以通过函数“fir1()”进行设计,并最终通过“filter()”函数作用于 信号。(由于fir1采用的是归一化频率,所以设计时要注意先把采样频率归一化, 也就是除以二。) 仿真部分: 仿真参数:正弦信号频率fc=20Hz,振幅为0.25,;采样频率fs=600Hz; (1)分析复合信号的功率谱密度、幅度分布特性; 图 2.1复合信号相关的曲线%求功率谱密度代码段: %y为复合信号 %先求得自相关函数rx [ry,a]=xcorr(y,'unbiased'); %求自相关的傅里叶变换Fy0=fft(ry); %矫正 Fy1=fftshift(Fy0); %求包络 hilbert_y=hilbert(y); A=abs(hilbert_y);

西电通院毕设导师及课题

西电通院毕设导师及课题 图像特效设计(软件B)马彦卓 控件服用MIMO系统的信号检测技术研究(软件A)陈睿 无线局域网负载均衡技术研究(软件A)马英红 室内无线定位技术研究(软件B)李文刚 基于STM32的示波器设计(软硬B)何先灯 基于OPNET的WLAN仿真(软件A)党岚君 无线通信网络绿色效率的研究(软件B)赵力强 IEEE802.11n无线局域网关键技术研究(软件A)赵力强 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心道功率分配算法研究(软件A)刘毅

基于网络图的二元BCH码译码(软件A)童胜 基于用户体验的网络资源优化配置(软件A)杨清海 基于多业务的中继协作蜂窝网络资源分配(软件A)杨清海Femtocell网络中的干扰管理(软件A)杨清海 压缩感知原理及其在通信中的应用(软件B)孙永军 宽带问题的研究与仿真(文献综述A)曹丽娜 课程网站的网页制作和程序开发(软件A)曹丽娜 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的天线选择技术研究(软件B)李勇朝下行多用户MIMO系统的SDMA技术研究(软件B)李勇朝嵌入式D2D簇的感知与形成技术(软件B)李勇朝 面向嵌入式D2D实现的无线资源管理技术(软件B)李勇朝

基于电光调制器的倍频毫米波生成与RoF全双工链路传输研究(软硬B)文爱军 基于RoF系统的新型数字OFDM传输系统研究(软硬B)文爱军 突发OFDM信号快速捕获算法研究与仿真(软件A)田红心 基于DSSS系统多个窄带强干扰消除算法仿真(软件A)田红心 编织Turbo码性能研究(软件B)孙岳 轻量级RFID认证协议的研究(软件A)庞辽军 基于NS的HINOC协议仿真平台设计(软硬B)张奭 HINOC MAC协议互操作性测试程序设计(软硬B)张冰 MAC协议一致性测试程序设计(软硬B)张冰 视频速率控制中的码率分配机制(软件A)杨付正 视频速率控制中的速率模型(软件A)杨付正

随机信号分析实验报告

H a r b i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随机信号分析 院系: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实验时间: 实验一、各种分布随机数的产生(一)实验原理

1.均匀分布随机数的产生原理 产生伪随机数的一种实用方法是同余法,它利用同余运算递推产生伪随机数序列。最简单的方法是加同余法 )(mod 1M c y y n n +=+ M y x n n 11++= 为了保证产生的伪随机数能在[0,1]内均匀分布,需要M 为正整数,此外常数c 和初值y0亦为正整数。加同余法虽然简单,但产生的伪随机数效果不好。另一种同余法为乘同余法,它需要两次乘法才能产生一个[0,1]上均匀分布的随机数 )(mod 1M ay y n n =+ M y x n n 11++= 式中,a 为正整数。用加法和乘法完成递推运算的称为混合同余法,即 )(mod 1M c ay y n n +=+ M y x n n 11++= 用混合同余法产生的伪随机数具有较好的特性,一些程序库中都有成熟的程序供选择。 常用的计算语言如Basic 、C 和Matlab 都有产生均匀分布随机数的函数可以调用,只是用各种编程语言对应的函数产生的均匀分布随机数的范围不同,有的函数可能还需要提供种子或初始化。 Matlab 提供的函数rand()可以产生一个在[0,1]区间分布的随机数,rand(2,4)则可以产生一个在[0,1]区间分布的随机数矩阵,矩阵为2行4列。Matlab 提供的另一个产生随机数的函数是random('unif',a,b,N,M),unif 表示均匀分布,a 和b 是均匀分布区间的上下界,N 和M 分别是矩阵的行和列。 2.随机变量的仿真 根据随机变量函数变换的原理,如果能将两个分布之间的函数关系用显式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