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区康复学试卷(B卷)

社区康复学试卷(B卷)

社区康复学试卷(B卷)
社区康复学试卷(B卷)

诚信考试,考试作弊者将不授予学士学位!

(详见学校学士学位授予细则文件)

《社区康复学》考试试卷首页

专业班级学号姓名

考试日期:年月日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

1、构成社区共同体的最基本要素是( )

A.政治信仰

B.血缘关系

C.一定地域范围内

D.朋友关系

2、社区康复与机构康复的最大区别是( )

A.专业性强,康复项目全

B.低投入,广覆盖的康复服务

C.服务对象是残疾人、慢性患者和老年人

D.治疗以功能训练为主

3、社区康复的特点不包括( )

A.低成本、广覆盖

B.技术实用,促进包容性健康

C.康复对象和家属的主动参与

D、社会自发性和志愿性

4、社区康复的领导机构是( )

A.民政部门

B.社区政府

C.残联部门

D.卫生部门

5、社区康复指导人员不包括( )

A.技术指导组成员

B.承担训练服务任务机构的医务人员

C.街道管理人员

D.经培训的治疗师

6、社区康复志愿者无法享受的权利是( )

A.向志愿者组织提出建议

B.享受有偿劳动

C.接受志愿者组织的培训

D.遇到困难和问题,可以请求志愿者组织的帮助和解决

7、个案访谈属于哪种评估方式( )

A.定性

B.非定性

C.定量

D.非定量

8、社区康复评估的内容不包括( )

A.项目目标

B.项目信息

C.项目影响

D.项目结果

9、社区康复调查内容不包括( )

A.社区康复政策

B.对残疾人的态度

C.对社区康复项目的参与

D.社区康复项目的影响

10、以下不是社区康复调查常用的方式( )

A.访谈法

B.问卷法

C.座谈

D.实地调查

11、对病伤残者的躯体功能评定包括( )

A.肌力、躯体主要关节活动范围的评定

B.环境适应能力评定

C.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D.功能独立性评定

12、适用于偏瘫患者平衡能力评定的是( )

A.Barthel指数评定

B.Brunnstrom评定

C.VAS评定

D.Berg量表评定

13、关于下列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

A.颅脑损伤多见于交通、工矿、自然灾害等事件

B.颅脑损伤可分为头皮损伤、颅骨损伤与脑损伤

C.上述三种情况皆可单独发生

D.一般不会合并其他部位损伤

14、脑外伤患者,住院期间突发胸闷、胸痛、大汗淋漓,最大可能是( )

A.高血压

B.低血糖

C.肺栓塞

D.心肌梗死

15、以下不是颅脑损伤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

A.迟发性癫痫

B.压疮

C.支气管扩张

D.脑积水

16、脊髓损伤患者出现损伤平面以下一侧肢体感觉障碍,对侧肢体运动障碍,应该属于( )

A.中央束综合征

B.前束综合征

C.半切综合征

D.后束综合征

17、对脊髓损伤患者进行神经学检查时见到,患者试图从仰卧位坐起时脐向上移动,其损伤平面在( )

A.T

6

B.T

10

C.L

2

D.L

5

18、调整手杖高度时最高点的水平应是( )

A.腰与大转子的中点

B.髂前上棘

C.大转子下方4cm

D.大转子

19、肌张力低下型的抱位体位是( )

A.双腿分开抱

B.将患者双手控制在身体两侧再抱起

C.需要两人抱起

D.双腿蜷起和头微微下垂

20、脑性瘫痪的预防不包括( )

A.防止外伤发生

B.预防残障的发生

C.防止脑性瘫痪的产生

D.防止发生残疾

21、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智力残疾的分级标准,按其智力商数(IQ)及社会适应行来划分智力残疾等级,那IQ值低于多少分者,视为智力残疾( )

A.50

B.60

C.70

D.90

22、颈椎病的主要发病因素是( )

A.椎间盘退行性变

B.颈椎肥大

C.外伤

D.劳损

23、“飞燕式”运动疗法,主要训练( )

A.腹肌

B.胸肌

C.腰背肌

D.臀大肌

24、发病率最高的颈椎病类型是( )

A.颈型

B.脊髓型

C.椎动脉型

D.神经根型

25、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最主要临床表现为( )

A.眩晕头痛

B.放射性疼痛和手指麻木

C.颈椎活动受限

D.肱二头肌腱反射消失

26、肩周炎最典型的症状是( )

A.肩部疼痛

B.活动受限

C.局部压痛

D.关节畸形

27、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踝关节“泵”式训练的目的是( )

A.预防髋关节脱位

B.缓解疼痛

C.恢复肌力

D.预防深静脉血栓

28、在下肢开链运动中,膝关节伸直时( )

A.股骨向后向外旋转

B.胫骨向后向内旋转

C.胫骨向前向外旋转

D.股骨向前向内旋转

29、有氧训练时适合运动强度的简易判断标志是( )

A.心率上升﹤20次/分

B.血压下降﹥10mmHg

C.ST段上升≧0.1mV

D.运动时稍出汗,轻度呼吸加快但不影响对话

30、有氧训练常用的强度是( )

A.小强度运动

B.中等至高强度运动

C.极限运动

D.症状限制性运动

31、影响冠心病患者训练安全的最重要的因素是( )

A.运动强度

B.运动时间

C.运动频率

D.运动量

32、下述哪项符合COPD的肺功能分级Ⅱ级( )

A.一般劳动时出现气短

B.平地步行无气短,速度较快或登楼、上坡时,同行的同龄健康人不觉气短而自己有气短

C.FEV1/FVC70%,FEV1%≥80%预计值,有或无慢性咳嗽、咳痰症状

D.FEV1/FVC70%,50%≤FEV1%<80%预计值,有或无慢性咳嗽、咳痰症状

33、GMs评估适用于哪个阶段( )

A.出生至1月龄

B.出生至5~6月龄

C.1~3月龄

D.4~6月龄

34、颈椎病患者最适合练习五禽戏中的( )

A.鹿戏

B.虎戏

C.鸟戏

D.熊戏

35、滚筒可以用于的训练是( )

A.肌力训练

B.协调性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

C.预防关节挛缩

D.平衡训练

36、阶梯可以用于的训练是( )

A.平衡训练

B.步行训练

C.矫正姿势、关节活动训练

D.控制不随意训练

37、轮椅坡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 )

A.0.85m

B.0.90m

C.1.00m

D.1.20m

38、轮椅使用者床的高度约( )

A.0.45m

B.0.60m

C.0.70m

D.0.80m

39、合适的运动量应为心率在运动后多长时间恢复到运动前水平( )

A.5分钟内

B.5~10分钟

C.10~20分钟

D.20~25分钟

40、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最主要的症状是( )

A.胸痛

B.呼吸困难

C.胸闷

D.头痛头晕

二、是非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10分)

1、社区康复的监督评估有自我评估、相互评估、上级评估和外界评估四种方法。()

2、脑卒中后如果并发心肌梗死、上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肾功能不全等疾病时,社区康复的训练也不应停止。()

3、脊髓损伤患者在进行体位变换时,注意维持脊柱的稳定性,一般2小时变换一次。()

4、帕金森病的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剪刀样步态。()

5、脑性瘫痪的二级预防是对已经造成损害的脑性瘫痪患儿,采取各种措施防止发生残疾。()

6、颈椎病术后次日可带颈围下地活动,若有神经肌肉损伤,可做激光治疗或者超短波无热量治疗。()

7、对于Ⅰ型糖尿病患者而言,运动只是一种辅助治疗手段。()

8、关节置换术的一级预防主要是预防各种损伤、疾病的发生,二级预防主要是预防各种并发症导致的生命危险及功能障碍。()

9、手指爬墙训练对颈椎病的康复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10、直腿抬高可以训练股四头肌的肌力。()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社区康复(国内):

2、压疮:

3、6分钟步行试验:

4、腰椎间盘突出症: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社区康复管理体制的三级社区康复网络?

2、简述ASIA残损指数分级?

3、简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功能评定的主要内容?

心电图试卷(含答案)

2012年9月心电图知识考试试卷 科室: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 A1型题 答题说明: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心房扑动心电图表现中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 ) A.扑动波间无等电位线,波幅呈锯齿状大小一致 B.多在Ⅱ、Ⅲ、aVF导联清晰可见 C.扑动波间隔规则,频率为240-350次/min D.QRS波一般呈室上性 E.P波消失代以大小间距不等的f波 2.在心电图上测P-P(R-R)间隔时间为0.75s,则被检者的心率应为:() A.65次/min B.70次/min C.75次/min D.80次/min E.85次/min 3.下列哪项不是“窦性P波”的指标:() A.P波时限0.lOs B.P波电压肢导0.25mV C.Ⅱ.Ⅲ.aVF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 D.P-R间期O.l2s E.Ⅱ.Ⅲ.aVF导联倒置,aVR导联直立 4.心电图可见P波增宽,时间>0.lls,并有切迹,首先考虑:() A.左房增大 B.左室增大 C.右房增大 D.右室增大 E.心肌缺血 5.下列哪项不提示为右房肥大心电图改变:() A.P波电压增高,肢导超过0.25mV B.P波电压心前区导联V1超过0.2mV C.PtfV1(P波终末电势)绝对值超过0.04mm.s D.P波时间正常 E.多见于慢性 肺源性心脏病 6..正常S-T段的偏移范围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A.S-T段下降心前区导联不超过0.O5mV B.S-T段抬高心前区导联V1不超过 0.3mV C.S-T段抬高心前区导联V3不超过0.5mV D.S-T段抬高心前区导联V5不超过O.1mV E.S-T段抬高肢体导联不超过0.O5mV 7.左心室肥大时,心电图上最重要的诊断指标是:() A.额面心电轴-15° B.左心室高电压 C.ST-T继发性改变 D.QRS时限延长 E.以上都不是 8.心电图示R v1+S v5为 1.5mV,额面电轴为110°,最可能的诊断是:()A.左房肥大 B.右房肥大 C.左室肥大 D.右室肥大 E.右束文传导阻滞 9.下列哪项指标不支持左室肥大心电图改变:() A.额面电轴-30° B.R1>1.5mV C.R v5+S v1>4.OmV D.aVR导联R/S≥1 E.R I+SⅢ>2.5mV 10.下列哪种情况在常规导联心电图上不出现典型心肌梗死图形:() A.前间壁心肌梗死 B.前壁心肌梗死 C.下壁心肌梗死 D.后壁心肌梗死 E.前侧壁心肌梗死 11.诊断陈旧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改变是:() A.异常Q波 B.T波倒置 C.S-T段水平下降 D.T波高尖 E.S-T段抬高与T波融合成单向曲线 12.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与T波融合成单向曲线,首先考虑:()A.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 B.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C.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

社区康复

社区康复 一社区康复概述 1 社区基本要素:地域区位,人口,社区文化,社会活动 2社区康复:在社区层次上采用综合性的康复措施,利用和依靠社区自身资源,使残疾人得到及时,合理。 3 社区康复的特点: 战略以人人享有康复为基本策略; 以多个部门参与,协调合作的社会化的管理方式; 服务层面为城乡基层社区; 以残疾人,老年人,慢性病人为服务对象; 以病伤残者主动参与; 采用全面的技术支持; 投资少,覆盖广,效益高; 康复训练就地,就便,方法简单。 41981年确定的国际残疾日:12月3日 5 中国残疾日:5月第三个星期天 6 1976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一个新的,有效地,经济的康复途径,社区康复。 7 我国社区康复的发展:(1986-1990)初步阶段;(1991-1995)试点阶段;(1996-2000)推广阶段。 8 “老三康”白内障复明手术,小儿麻痹后遗症矫正手术,聋儿听力语言训练。 9 2015年,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 10社区康复的基本原则: 社会化; 以社区为本; 低成本,广覆盖; 因地制宜;技术实用; 康复对象主动参与。 11残疾人:生理功能,解剖结构,心理和精神状态异常或丧失,部分或全部以正常的方式从事正常范围的活动能力,使社会生活的某些领域处于不利发挥正常作用的人。具体包括: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精神,多重合其他残疾。 12 社区康复的内容: 残疾预防; 残疾普查; 功能训练; 全面康复; 重返社会。 二偏瘫的社区康复 1偏瘫:同侧上下肢随意运动不全或完全丧失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症。 2偏瘫分期 软瘫期:发病的头几天,预防继发性损害发生; 痉挛期:发病数日到一周内; 硬瘫期:发病后3周-3个月左右; 恢复期(相对恢复期):发病4个月左右;

心电图学试题

心电图学试题 A型题 1、心脏传导系统的心肌组织(A) A、是由心肌分化而来的特殊神经肌肉组织 B、属横纹肌与一般骨骼肌相同 C、互相交错呈网状 D、均有自律性、传导性、兴奋性 E、与一般平滑肌相同 2、窦房结为正常心脏起搏点() A、由多种类型细胞组成 B、由普通心肌细胞组成 C、由P细胞组成 D、由过度细胞及心肌传导纤维组成 E、由心肌传导纤维组成 3、激动在心脏各部位传导速度不同( A ) A、浦肯野纤维最快 B、希氏束最快 C、房室结最快 D、窦房结最快 E、心房肌、心室肌最慢 4、心脏传导系统各部位的自律性不同( A ) A、窦房结最强 B、房室交界区最强 C、结间束最强 D、希氏束最强 E、心室肌最强 5、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可分为五个时期,其中属于除极过程的是(A ) A、[0]时相 B、[1]时相 C、[2]时相 D、[3]时相 E、[4]时相 6、在时间上基本与心室细胞动作电位平台期相当的心电图部分是( A ) A、ST段 B、PR段 C、QRS波群 D、P波 E、T波 7、某患者心电图的QRS电轴为+78°,则( A ) A、电轴无偏移 B、电轴轻度左偏 C、电轴轻度右偏 D、电轴重度左偏 E、电轴重度右偏 8、窦性P波正常时限() A、≤0.11S B、<0.11S C、≤0.10S D、<0.10S E、≤0.12S 9、QRS波群代表( E ) A、心室复极 B、心房除极 C、心房复极 D、心房、心室除极 E、心室除极 10、QS波是指(A ) A、只有一个向下的波 B、第一个向下的波 C、第一个向上的波 D、第二个向下的波 E、只有一个向上的波 11、正常T波的方向是( A ) A、与QRS波群主波方向一致 B、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 C、与P波方向一致 D、与S波方向一致 E、与R波方向一致 12、j点是指( A ) A、QRS波群终了与ST段开始相交点 B、P波与PR段相交点 C、S波与ST段相交点 D、ST段与T波相交点

2015高频电子线路试卷b卷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2014—2015学年第2学期 考核课程高频电子线路(B卷) 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选出一至四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半导通角( c ) A. 等于180o B. 大于90o C. 小于90o D.等于90o 2、混频的作用是(b ) A.将输入信号的频率混合起来 B.将输入的不同载波频率转变为固定中频 C.将输出信号的频率混合起来 D.以上都不对 3、工作在欠压工作状态的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当输入电压波形是余弦信号时,集电极输出电流波形是(c ) A.正弦波 B.余弦波 C.尖顶余弦脉冲 D.凹顶余弦脉冲 4、非线性电路的分析方法一般可采用以下几种(d ) A.幂级数分析法 B.折线分析法 C.线性时变等效分析法 D.叠加定理分析法 5、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常采用的稳定措施有哪两种(c b ) A.稳压 B.中和法 C.失配法 D.松耦合 6、滤波器按照组成器件来分可分为以下几种(a b) A.LC滤波器 B.石英晶体滤波器 C.陶瓷滤波器 D.声表面波滤波器 7、功率放大器的两个重要指标是 ( ad ) A.输出功率 B.集电极损耗功率 C.集电极直流功率 D.效率 8、混频器的输入信号频率为3MHz,本振频率为3.2MHz,则混频器的输出信号频率可能为( ac )

A.0.2MHz B.3MHz C.6.2MHz D.3.2MHz 9、某2倍频器的输入信号频率为2~4MHz ,则输出信号的频率为(c ) A .4MHz B.8MHz C.4~8MHz D.2~8MHz 10、为增大滤波器带宽可采取的措施有(c ) A 、增大负载 B 、减小负载 C 、降低品质因数 D 、增大品质因数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并联谐振回路采用抽头接入的目的是 达到阻抗匹配 ,若接入系数为p ,由抽头到回路顶端,其等效电阻变化了1/p2倍,若接入系数p 增大,则谐振回路的Q 值 变小 。 2、如图2所示,已知0.8L H μ=,0100Q =,1220C C pF ==,5i C pF =,10i R k =Ω, 020C pF =, 05R k =Ω,则回路的谐振频率为 。 图2 3、模拟信号调制可分为以下三种形式: Am 、 Fm 、 Pm 。 4、给定串联谐振回路的 1.5o f MHz =,100o C pF =,谐振时电阻5R =Ω,则品质因数o Q 为 ,谐振时的电感o L 为 。 5、已知 0.7BZ V V =, 1.3BB V V =,4bm V V =,则半导通角的余弦cos c θ= 。 三、简答题:(共10分) 1、简述高频通信系统中,超外差接收机的工作原理及各模块作用。(5分)

-临床心电图试卷及答案

临床心电图试题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A型题每小题2分 1.QRS波群只表现为一个向下的大波时,其命名应该是:(C) A. S波 B. Q波 C. QS波 D. qS波 E. q波 2.在心电图上P波反映的是:(C) A.窦房结除极 B.窦房结复极 C.心房除极 D.心房复极 E.房室结除极 3.关于胸导联电极的安放,下列哪项不正确:(E) A.V1------胸骨右缘第四肋间 B.V2------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C.V3------V2与V4连线中点 D.V4------左第5肋间锁骨中线处 E.V5------左第5肋间腋前线处 4.关于心电图的价值,下列哪项不正确?( E ) A.能确诊心律失常 B.能确诊心肌梗塞 C.辅助诊断房室肥大 D.辅助诊断电解质紊乱 E.能反映心动能状态 5.根据Ⅰ、Ⅲ导联QRS主波方向估测心电轴、下列哪项不正确:(E) A.Ⅰ导联主波向上,Ⅲ导联主波向下为电轴左偏 B.二者主波向上,电轴不偏 C.二者主波向下,电轴显著右偏 D.Ⅰ导联主波向下,Ⅲ导联主波向上,电轴右偏 E.Ⅰ导联正负波代数和为0,Ⅲ导联主波向上,电轴为+90o 6.右房肥大的心电图表现为:(D) A.P波高而宽 B.P波增宽 C.P波出现切迹 D.P波尖锐高耸 E.P波呈双峰状 7.在心肌梗塞的急性期,梗塞区导联口表现有:(C) A.ST段弓背向上抬高 B.坏死型Q波 C.T波直立 D.缺血型T波倒置 8.双侧心室肥大的心电图表现包括:(D) A.只显示左室肥大 B.只显示右室肥大 C.同时显示双室肥大 D.大致正常 9. 关于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定位诊断,下列描述那项是不正确的D A.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V1~V3导联出现异常Q波; B.前壁心肌梗死时,异常Q波出现在V3,V4(V5); C.侧壁心肌梗死时,在Ⅰ,aVl,V5,V6导联出现异常Q波; D.下壁心肌梗死时在V1~V6导联出现异常Q波或QS波; E.如果大部分胸导联或所有胸导联(V1~V6)都出现异常Q波或QS波,则称为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10.心肌梗塞的"损伤型"心电图改变主要表现在:(D) A.R波电压降低 B.异常Q波 C.T波直立高耸 D.ST段抬高

社区康复护理培训试题

《社区康复护理》培训试题 第一章社区康复护理概论 1.康复医学的团队工作包括 A.康复医师B.物理、作业治疗师C.言语、心理治疗师 D.康复护士和社会工作者E.以上都是 2.康复医学的主要的内容包括 A.康复基础学B.康复功能评定C.康复治疗学D.康复临床和社区康复 E.以上都是 3.社区康复护理的基本内容中错误的是 A.预防并发症和畸形 B.日常生活能力训练C.心理护理 D.指导病人辅助具和矫形器的使用E.以被动护理为主 4.康复护理的特点是 A.强调自我护理B.不强调功能训练 C.强调替代护理D.不强调心理护理 E.不强调帮助发挥病人潜在功能 5.康复护理的目标错误的是 A.训练病人健侧功能B.充分发挥病人潜能C.维持健侧功能 D.协助患侧功能训练E.向病人家属进行健康教育 第二章社区康复医学基础 6.肌肉作等长收缩时 A.肌的起止点互相靠近B.肌长度不变C.有关节的运动D.肌张力不变 E.为功力性收缩 7.长期卧床导致 A.骨钙变化不大B.肌萎缩C.肺活量无变化 D.血粘度、血容量不变 E.有氧运动能力影响不大 第三章社区康复护理评定 8.正常肩关节伸的度数为 A.0°—18°B.0°—160°C.0°—140°D.0°—100°E.0°—60° 9.正确的评定方法是 A.直接或间接评定B.评定病人的潜在能力C.评定时间长短不限 D.只需询问病人家属E.检查者无需示范 10.日常生活能力的评定内容有 A.运动方面 B.自理方面 C.交流方面 D.家务方面 E.以上都是 第四章社区康复护理技术 11.偏瘫早期,病人由仰卧位向患侧翻身,正确的方法是 A.双手十字交叉,健手拇指压在患手拇指上B.双手十字交叉,患手拇指压在健手拇指上C.双下肢伸膝D.双上肢屈曲E.双上肢用力摆动再缓慢摆向患侧 12.偏瘫早期,病人由由仰卧位向健侧翻身,正确的方法是 A.健手将患侧上肢伸直并伸腿B.将健侧腿插入患侧腿下方C.将健侧腿放在患侧腿上方D.身体向健侧转动同时,健腿带动患腿翻向健侧E.B+D 13.偏瘫病人起坐训练方法和步骤是 A.用健手将患肢屈曲置于胸前 B.将健腿插入患腿下方C.用健腿将患腿移至床边D.健手撑床、伸直、坐起 E.以上方法和步骤正确

高频电子线路期末考试试卷1及答案

c m i 图 2 互感耦合 B .西勒 C .哈特莱 D .克拉泼

图 4 图 4

四、(15分)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如图5所示,其工作频率MHz f o 30=,调谐回路中的H L μ113=,100=o Q ,1212=N ,823=N ,645=N ,晶体管在直流工作点的参数ms g oe 55.0=,pF C oe 8.5=,ms g ie 2.3=,pF C ie 10=,ms y fe 58=, o fe 47-=?,0=re y 。 试求:(1)画出高频等效电路;(5分) (2)计算C ,uo A ,270??f ,1.0r K 。(10分) 图 5 五、(15分)某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工作于临界状态,已知晶体管的()s g cr 9.0=,电源电压V V cc 18=,导通角70o θ=,输出电压幅度V U cm 16=,(注:()253.0700=o α,()436.0701=o α) 。试求: (1)直流电源cc V 提供的功率P = ;(4分) (2)高频输出功率P o ;(4分) (3)集电极效率c η;(2分) (4)回路的谐振电阻 R P ;(3分) (5)若谐振电阻 R P 为Ω50,功率放大器将工作在何种状态?(2分) 六、(10分)二极管检波器如图6所示,已知二极管的导通电阻Ω=60d r , V U bz 0=,Ω=K R 5,F C μ01.0=,Ω=k R L 10, F C c μ20=,输入电压信号为普通调幅波,其频谱图如图7所示。 试求:(1)写出输入调幅信号的数学表达式;(2分) (2)电压传输系数d K 和等效输入电阻d i R (4分) (3)写出A u ,B u 的数学表达式;(4分) 图 6 图 7

内科心电图试卷及答案

心内科心电图考试题 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 1.在心电图上P波反映的是:() A.窦房结除极 B.窦房结复极 C.心房除极 D.心房复极 E.房室结除极 2.关于胸导联电极的安放,下列哪项不正确:() A.V1----胸骨右缘第四肋间 B.V2---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C.V3---V2与V4连线中点 D.V4--左第5肋间锁骨中线处 E.V5---左第5肋间腋前线处 3.在心肌梗塞的急性期,梗塞区导联表现有:() A.ST段弓背向上抬高 B.坏死型Q波 C.T波直立 D.缺血型T波倒置 4.下列哪项提示P波异常?() A.Ⅱ导联P波直立 B.Ⅲ导联P波双向 C.aVR导联P波倒置 D.aVL导联P波不明显 E.V5导联P波倒置 5.心电图上U波明显增高临床上见于:() A.高血钾 B.高血钙 C.低血钾 D.低血钙 E.低血镁 6.QRS波在正常心电图中,下列描那相是正确的 A. QRS波代表心房肌复极的电位变化 B. QRS波代表心房肌除极的电位变化 C. QRS波代表心室肌复极的电位变化 D. QRS波代表心室肌除极的电位变化 E.没有多大意义 7.在心电图上测P-P(R-R)间隔时间为0.75s,则被检者的心率应为:() A.65次/min B.70次/min C.75次/min D.80次/min E.85次/min 8.下列哪项不是“窦性P波”的指标:() A.P波时限0.lOs B.P波电压肢导0.25mV C.Ⅱ.Ⅲ.aVF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 D.P-R间期O.l2s E.Ⅱ.Ⅲ.aVF导联倒置,aVR导联直立 9.治疗心室颤动,下列哪种措施最有效:() A.人工呼吸 B.电击除颤 C.心脏按压 D.心腔内注射肾上腺素 E.静脉注射利多卡因

社区康复试题及答案

1、我国开展现代运动治疗时间大概在() A、20世纪30年代 B、20世纪40年代 C、20世纪50年代 D、20世纪70年底 E、20世纪80年代 2、运动治疗技术属于哪类康复治疗的范畴() A、物理治疗 B、作业治疗 C、言语治疗 D、心理治疗 E、康复工程 3、功能恢复应包括心理、职业、教育、娱乐等多种渠道属于() A、因人而异的原则 B、循序渐进的原则 C、持之以恒的原则 D、主动参与的原则 E、全面康复的原则 4、用于步行训练及步行功能评定,也可进行心肺功能的测定及训练的专门仪器是() A、助行器 B、阶梯 C、功率自行车 D、医用跑台 E、平行杠 5、能增强手指精细活动的作业训练是() A、编织 B、推重物 C、滚筒训练 D、功率自行车 E、阅读训练 6、可以作为颈椎牵引预实验的牵引技术是() A、徒手牵引 B、坐位重锤牵引 C、卧位牵引 D、电动颈椎牵引 E、家庭简易牵引 7、颈椎坐位重锤牵引的重量一般为成年人体重的多少() A、5% B、10% C、15% D、20% E、25% 8、电动颈椎牵引的时间一般是() A、5—10分钟 B、10—15分钟 C、15—20分钟 D、30—40分钟 E、40—50分钟 9、骨盆重锤牵引患者仰卧在硬板床或普通床上的体位是() A、屈髋屈膝90° B、髋关节伸直 C、屈膝髋关节60° D、屈曲髋关节45° E、屈曲髋关节30° 10、在屈肘动作中主动肌是() A、三角肌 B、胸大肌 C、鱼际肌 D、肱二头肌 E、以上都是 11、进行关节活动度测量时,肩关节前屈轴心位于() A、肱骨侧面肩峰 B、肱骨头 C、肱骨大结节 D、三角肌粗隆 E、以上都不是 12、进行关节活动度测量时,髋关节屈曲轴心位于() A、股骨侧面外上髁 B、内踝 C、膝关节侧方股骨内上髁 D、股骨大转子侧面 E、以上均不是 13、徒手肌力评估中,Lovett分级标准将肌力分为() A、2级 B、3级 C、4级 D、5级 E、6级 14、解除重力的影响,能进行全范围关节活动,肌力评估为() A、2级 B、3级 C、4级 D、5级 E、6级 15、一个康复治疗组的领导为() A、康复医师 B、物理治疗师 C、作业治疗师 D、康复护士 E、社会工作者 16、下列不属于我国残疾分类的是() A、视力残疾 B、听力残疾 C、内脏残疾 D、智力残疾 E、精神残疾 17、对偏瘫患者进行康复治疗,主要措施有()

心血管内科学篇期末考试试卷(B卷)及答案

题目部分,(卷面共有63题,100.0分,各大题标有题量和总分) 一、标准配伍型(B型题)(5小题,共15.0分) (4分)[1] A、不宜使用洋地黄 B、常规剂量的洋地黄 C、快速洋地黄化 D、停用洋地黄 E、维持量洋地黄加用β-受体阻滞剂 (1)洋地黄化后,心率仍120次/分( ) (2)风湿性心脏病重度二尖瓣狭窄( ) (3)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 (4)在洋地黄治疗中,心房颤动突然转为缓慢,节律规则,心率45次/分( ) (4分)[2] A、房性早搏 B、交界性早搏 C、室性早搏 D、房性早搏未下传 E、交界性逸搏 (1)提早出现QRS波,时限>0.12s,其前无相关P波( ) (2)提早出现P波,在aVR导联直立,Ⅱ、Ⅲ、aVF导联倒置,P-R<0.12s,QRS形态正常( ) (3)提早出现P波,形态与窦性P波略异,其后无相关QRS波( ) (4)提早出现P波,P-R为0.16s,QRS形态正常( ) (2分)[3] A、肾性高血压 B、嗜铬细胞瘤 C、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D、大动脉炎 E、皮质醇增多症 (1)继发性高血压最常见的原因( ) (2)低肾素型高血压( ) (3分)[4] A、特拉唑嗪 B、吲达帕胺 C、尼群地平 D、福辛普利 E、美托洛尔 (1)降压作用明显,对血糖,血脂代谢无不良反应,但易引起直立性低血压的药物是( ) (2)降压作用缓慢,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降压同时使心率减慢的药物( ) (3)降压作用缓慢,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长期应用亦可能引起低血钾的药物是( ) (2分)[5] A、恶性高血压 B、急进型高血压 C、急性脑血管意外 D、高血压脑病

6、社区康复(52题)(AA)

《社区康复》试题 1、下列哪项不属康复医学的服务对象:C A、老年人 B、慢性病病人 C、重症肺结核大咯血病人 D、残疾者 E、急性期病人 2、康复的最终目标是:A A、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最终回归家庭和社会 B、减轻功能障碍 C、减轻病人症状 D、发挥病人自身潜能 E、以上都不是 3、康复医学的主要内容除了哪项:E A、康复治疗学 B、康复功能评定 C、康复医学基础学 D、疾病康复学 E、卫生统计学 4、现代医学是由哪几部分组成:D A、残疾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 B、康复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 C、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保健医学 D、康复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保健医学 E、康复医学、保健医学、临床医学 5、社区康复的服务方式包括:E A、社区服务保障模式 B、家庭病床模式 C、社会化综合康复服务模式 D、社区卫生服务模式 E、以上都是 6、社区康复的主要工作任务下列哪项不是D A、社区残疾预防 B、社区残疾调查 C、社区医疗康复 D、建立专科康复中心 E、社区教育康复 7、残疾包括:C A、残损、残障 B、残能、残障 C、、残能、残障残损 D、残损、残能 E、残疾、残能

8、关于残疾的定义叙述完整的是:A A、因病、伤、发育缺陷等造成的身心功能障碍,以致丧失生活、工作和学 习能力的一种状态 B、因疾病、外伤导致的身心功能障碍 C、因精神因素造成的心理功能障碍 D、因疾病造成的听力、言语障碍 E、因发育缺陷造成的运动障碍 9、康复医学用三维坐标系统来记述人体运动,它们是三个相互垂直的面和轴,叙述正确的是: A、矢状面、额状面、水平面和矢状轴、额状轴、垂直轴 B、矢状面、垂直面、横断面、矢状轴、纵轴、冠状轴 C、垂直面、横切面、矢状面 D、纵轴、冠状轴、额状轴 E、以上都不正确 10、人类骨骼肌纤维有三种类型,它们是:C A、Ⅰ型、Ⅱ型、Ⅲ型 B、Ⅰa型、Ⅰb型、Ⅱ型 C、Ⅰ型、Ⅱa型、Ⅱb型 D、Ⅰa型、Ⅰb型、Ⅰc型 E、Ⅱa型、Ⅱb型、Ⅱc型 11、关于运动单位叙述不正确的是:D A、由一个运动神经元发出的终末支,与肌纤维相连接形成 B、构成运动单位的肌纤维数量不等 C、这些肌纤维具有相似的生化和生理特性 D、由运动神经元终末支及其所支配的肌纤维合称运动单位 E、几个具有相似生理特性的运动神经元构成运动单位 12、肌肉的收缩形式有两种,它们是:B

心电图学期末考试试卷

2019级 《心电图学》期末考试 所有答案请作答到“答题卡”,否则无效! 一、选择题(单选,1分/题,共计20分) 1、正常心脏传导系统哪部分传导最慢 A、房室结 B、希氏束 C、右束支 D、浦肯野纤维 E、结间束 2、心电图诊断右心房扩大的主要条件是 A、P波切迹 B、P波时限﹤0.11秒 C、PtfV1﹤-0.04mm·s D、P波形态高尖、P波振幅﹥0.25mV E、P波形态圆钝、P电轴左偏 3、二尖瓣型P波是指 A、P波形态高尖,时限﹤0.11秒 B、P波切迹、切迹间距﹤0.04秒 C、P波切迹,切迹间期﹥0.04秒,P波时限﹥0.11秒 D、P电轻左偏 E、Ptfv1﹥-0.04 mm·s 4、下列哪项为左心室肥大的心电图表现 A、Rv1+Sv5﹥1.2mV B、Rv1﹥1.0mV C、R avL﹤1.1mV D、Rv5+Sv1﹥4.5mV E、R avR﹥0.5mV 5、心电图检查:心率85次/min,QRS电轴为+150°,PⅡ、avL明显切迹,P波时限0.12秒,PtfV1-0.06mm·s,V1R/S﹥1,V5R/S﹤1,P-R间期0.23秒。心电图诊断为 A、右心房、右心室大 B、左心房、右心室大伴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C、左心房、左心室大 D、右心房、左心室大伴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E、左心房负荷过重 6、变异型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表现可以是 A、病理性Q波 B、病理性Q波伴ST段上抬 C、ST段上抬 D、ST段水平型下移1mm E、T波高尖 7、ST段下移呈鱼钩形改变应考虑 A、低钾 B、低钙 C、洋地黄作用 D、高钾 E、心肌梗死 8、透壁性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是 A、病理性Q波、ST段弓背形上抬 B、病理性Q波、T波倒置 C、ST段水平型下移﹥1mm,冠状T波 D、ST段弓背形上抬 E、病理性Q波 9、女,20岁,甲亢患者,近3天突然双下肢无力,测血钾为2mmol/L,血钠为138mmol/L,血氯为98mmol/L,血钙正常。心电图表现是 A、T波高尖 B、ST段水平下移 C、各导联有明显U波 D、P-R间期延长 E、窦性心动过缓 10、窦性心律,频率是75次/min,多个导联可有提前的QRS波群,其前有异常的P波,P-R间期为0.12秒,P′前后P-P间期为0.15秒。心电图诊断为 A、房性期前收缩 B、交接区性期前收缩 C、室性期前收缩 D、收室夺获 E、以上都不是 11、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是指 A、室性期前收缩形态及联律间期均不相同 B、室性融合波 C、R on T D、连续2个以上提前的QRS 12、心室率200次/min,QRS呈右束支传导阻滞型,R-R规则,快速起搏可终止或诱发。心电图诊断为 A、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右束地传导阻滞 B、室性心动过速 C、心房扑动,3:2传导伴右束支传导阻滞 D、快速性心房颤动伴右束支传导阻滞 E、以上都不是 13、心室率160次/min,QRS宽大畸形呈左束支传导阻滞形,R-R基本规则,Ⅱ导联可见心室夺获和室性融合波。心电图诊断为 A、室性心动过速 B、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左束支传导阻滞 C、心房扑动2:1传导并左束支传导阻滞 D、窦性心动过速并左束支传导阻滞 E、以上都不是 14、女,21岁,临床诊断为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心电图为快速性心房颤动。下列哪项描述是正确的 A、P波呈二尖瓣型 B、P波大小,形态完全不一致 C、PtfV1负值增加 D、心房波与QRS波群无关 E、以上都不是 15、P波消失,Ⅱ、aVF可见形态大小相同、间距相等的锯齿状波,频率为300次/min,QRS正常,频率为100次/min,R-R不规则。心电图诊断为 A、心房扑动,3:2房室传导阻滞 B、心房颤动 C、心房扑动伴不规则房室传导阻滞 D、房性心动过速伴不规则房室传导阻滞 E、以上都不是 16、各导联P波消失,心室率176次/min,QRS波群呈右束支传导阻滞型,R-R绝对不规则。心电图诊断为A、室性心动过速B、快速性心房颤动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C、心房颤动合并预激 D、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并右束支传导阻滞 E、以上都不是 17、电轴-45°,QRS波群为qⅠ,SⅢ,R avL﹥RⅠ。心电图诊断为 A、左前分支阻滞 B、左后分支阻滞 C、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D、右心室肥大 E、左心室肥大 18、各导联P波消失,QRS形态基本正常,但R-R绝对不规则,心室率130次/min。心电图诊断为 A、窦性静止伴交接区非阵发性心动过速 B、心房颤动 C、心房扑动伴2:1房室传导阻滞 D、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E、室上性心动过速 19、PⅡ直立,P-P规则,频率120次/min,QRS正常,R-R规则,频率50次/min,P-R间期不固定。心电图诊断为 A、窦性心动过速,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交接区逸搏心律 B、窦性心动过速,2:1房室传导阻滞 C、交接区心律 D、窦房传导阻滞 E、房性期前收缩二联律,下传受阻 20、P波消失,V1可见大小、形态间距不等的f波,QRS形态正常,R-R规则,其频率为50次/min。心电图诊断为 A、心房颤动 B、心房扑动,6:1房室传导阻滞 C、交接区逸搏心律E、交流电干扰,窦性心动过缓 二、填空题(2分/题,共计10分) 1、心电图对和的诊断具有肯定的价值。 2、心电图对心肌梗死的诊断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它不仅能确定有无心肌梗死,而且还能确定梗死的、、以及。 3、常规胸导联V2的位置是;V4的位置是;V5的位置是;V7的位置是。 4、房性期前收缩的诊断条件应包括:①;②;③;④。 5、右束支传导阻滞V1导联QRS波最常见的图形是。 三、名词解释(6分/题,共计30分) 1、病理性Q波: 2、冠状T波: 3、折返性心律失常: 4、心电向量: 5、期前收缩: 四、问答题(10分/题,共计40分) 1、ST段上抬可见于哪些情况? 答:ST段上抬可见于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包炎、变异型心绞痛、过早复极综合征等。 2、试述心电图的诊断应包括的内容? 答:心电图诊断应包括:心律、心脏有无传导障碍、房室大小、心肌方面的问题。 3、试述形成折返必备的条件? 答:形成折返必备的条件:①心脏两个或多个部位的传导性和不应期各不相同,相互连接形成一个闭合环。②其中一条通路发生单向传导阻滞。③另一条通道传导缓慢,传导先发生阻滞的通道有足够的时间恢复兴奋性。④原先阻滞的通道再次激动,从而形成一次折返激动,冲动在环内反复循环。 4、试述心房扑动与心房颤动心电图的异同? 答:心房扑动与心房颤动的共同点是P波均消失。不同点是心房扑动代之以大小、形态、间距相同的F波、频率250~350次/min,R-R可以规则,也可不规则;心房颤动代之以大小、形态、间距均不相同的f波,频率350~600次/min,R-R绝对不规则。

高频电子线路试卷(B)

高频电子线路试卷(B ) 一、填空题(1分×30个空=30分) 1.通常将携带有信息的电信号称为 调制信号 ,未调制的高频振荡信号称为 载波 , 通过调制后的高频振荡信号称为 已调波 。 2.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根据集电极电流波形的不同,可分为三种工作状态,分别为 欠压 状态、 临界 状态、 过压 状态;欲使功率放大器高效率地输出最大功率,应使放 大器工作在 临界 状态。 3.解调是调制的 逆 过程。振幅调制信号的解调电路称为振幅 检波电路,它的作用是 从调幅信号 中检出调制信号 。 4. 反馈式振荡器由 放大器、选频网络、反馈网络 三部分组成。 5. 单调谐放大器经过级联后电压增益 增大 、通频带 变窄、选择性 变好 。 6. 通信系统由输入变换器、 发送设备、信道、接收设备 以及输出变换器组成。 7. 谐振功率放大器中的并联直流馈电电路的优点:谐振回路的元件可以直接接地,方便安装。 8. 石英晶体振荡器其频率稳定度很高,通常可分为串联型晶体振荡器 和并联型晶体振荡器两种。 9. 反馈式振荡器的振荡平衡条件是 2n πΦ=∑ 和 AF=1 。 10. 调谐放大回路的通频带与 工作频率 和 品质因数 有关。 11. 放大电路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画法的要点是:画直流通路时,把 电容 视为开路;画交流通路时, 把 电容 视为短路。 12. 振幅解调方法可分为 包络检波 和 同步检波 两大类。 二、选择题(2分×10题=20分) A B A C C B D C B C 1.正弦波振荡器中正反馈网络的作用是 ( ) A . 保证产生自激振荡的相位条件 B.提高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使输出信号足够大 C.产生单一频率的正弦波 D. 都不 2.电容三点式LC 正弦波振荡器与电感三点式LC 正弦波振荡器比较,优点是 ( ) A .电路组成简单 B .输出波形好 C .容易调节振荡频率 D . 频率稳定度高 3. 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主要工作在 ( ) A .甲类 B .乙类 C .甲乙类 D .丙类 4.判断下图是哪一类振荡器 ( ) A .电感三点式 B .电容三点式 C .改进的电容三点式 D .变压器耦合式

内科心电图试卷及答案

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 1.在心电图上P波反映的是:() A.窦房结除极 B.窦房结复极 C.心房除极 D.心房复极 E.房室结除极 2.关于胸导联电极的安放,下列哪项不正确:() 胸骨右缘第四肋间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与V4连线中点左第5肋间锁骨中线处 左第5肋间腋前线处 3.在心肌梗塞的急性期,梗塞区导联表现有:() 段弓背向上抬高 B.坏死型Q波波直立 D.缺血型T波倒置 4.下列哪项提示P波异常() A.Ⅱ导联P波直立 B.Ⅲ导联P波双向 导联P波倒置导联P波不明显导联P波倒置 5.心电图上U波明显增高临床上见于:() A.高血钾 B.高血钙 C.低血钾 D.低血钙 E.低血镁 波在正常心电图中,下列描那相是正确的 A. QRS波代表心房肌复极的电位变化 B. QRS波代表心房肌除极的电位变化 C. QRS波代表心室肌复极的电位变化 D. QRS波代表心室肌除极的电位变化 E.没有多大意义 7.在心电图上测P-P(R-R)间隔时间为,则被检者的心率应为:()次/min 次/min 次/min 次/min 次/min 8.下列哪项不是“窦性P波”的指标:() 波时限波电压肢导 C.Ⅱ.Ⅲ.aVF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 间期 E.Ⅱ.Ⅲ.aVF导联倒置,aVR导联直立 9.治疗心室颤动,下列哪种措施最有效:() A.人工呼吸 B.电击除颤 C.心脏按压 D.心腔内注射肾上腺素 E.静脉注射利多卡因 10.正常成人PR间期为:()

男性,35岁。既往有心肌炎病史,心电图诊断 A. 窦性心律不齐 B. 房性早搏 C. 室性早搏 D. 室性早搏二联律 E. 窦房阻滞 12.高血钾的心电图特点为 波倒置间期缩短波高耸,呈帐篷型改变 D.常出现窦性心动过速波增高 13.在心电图纸横轴上一小格代表 A.0.02S C 14.心电图纸上R-R间距为2个大格,心率为 A150次/分 B 100次/分 C120次/分 D140次/分 15.正常QRS波群时间为 二、多选题:(每题6分,共18分) 1.单极胸导联V5的电极不应安放在() A.左腋中线第5肋间水平 B.胸骨右缘第4肋间 C.胸骨左缘4肋间 D.左锁骨中线与第5肋间相交点 E.左腋前线V4水平处 2.关于心电图的价值,下列哪项正确( ) A.能确诊心律失常 B.能确诊心肌梗塞 C.辅助诊断房室肥大 D.辅助诊断电解质紊乱 E.能反映心动能状态 3.正常心电图包括以下波和段:() 波间期波群 D.(J点)ST段波 (QT间期) 三、简答题:(共22分) 1.正常心电图包括哪些波和段(10分) 2.急性心肌梗塞后产生三种类型心电图改变是:(6分)

全科医学、计划免疫、社区康复试题与答案

全科医学基础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 全科医学基础1-15题, 计划免疫16-25题10, 社区康复26-50题25 1、全科医学是面向③,整合生物医学、行为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社会学科的临床二级专业学科。 ①社区 ②家庭 ③社区与家庭 ④大众 2、下列哪一项不是全科医学,而是专科医学特征?③ ①服务人口少而稳定 ②服务宗旨是以人为中心所有健康问题 ③以危重疑难病救治为主 ④采用基本技术,费用低廉 3、“世界家庭医生组织”(world organization of national colleges, acadimies)的缩写以下哪一个是对的?① ①WONCA ②WNOCA ③WCAON ④WOCAN

4、下列哪一项是全科医疗的定义:② ①由二级医院医生从事的医学实践活动。 ②由全科医生所从事的医学实践活动。 ③由专科医生从事的医学实践活动。 5.全科医疗十大原则中,最注重的是:① ①人 ②疾病 ③家庭 ④社区 6.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功能是:② ①“三位一体” ②“六位一体” ③“四位一体” ④“二位一体” 7.哪一种是社区诊断区别于临床诊断的特点?① ①群体和环境 ②临床推理 ③确定疾病 ④确定病因 8.临床预防服务的概念是通过哪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以达到促进健康和预防疾病或伤害的目的?① ①临床医生与病人之间

②临床医生与护士之间 ③下级医生与上级医生之间 ④社区医生与专科医生之间 9.如下哪一项不是确定周期性健康检查项目的原则?④ ①高危病人 ②检测方法简单 ③成本效益社区能负担 ④无治疗方法疾病的筛查 10.全科医疗临床思维采用的思维定式是:② ①以疾病为中心 ②以病人为中心的全人照顾的思维定式 ③以系统为中心 ④以器官为中心 11.全科医生在接诊病患时要遵循的首要转诊原则是:① ①危险病患首先转诊(First thing first) ②高龄者优先转诊 ③儿童优先转诊 ④妇女优先转诊 12.死因顺位是指:① ①死因死亡数按占总死亡数的比重由高到低排出的位次。 ②死因死亡数按占总死亡数的比重由低到高排出的位次。 ③死因死亡数由低到高排出的位次。

10 诊断学 心电图学 试题

心电图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 1.QRS波群的统一命名:首先出现的位于参考水平线以上的正向波称为波,该波之前的负向波称为波;如果QRS波只有负向波,则称为波。 2.正常Q波振幅小于同导联中R波的,时限小于。 3.左室肥大时,RV5或RV6>mV,RV5+SV1>mV(男性)或>mV(女性)。 4.当心电图机走纸速度为100mm/s,则心电记录纸上每小格两纵线间(1mm)表示秒。5.临床上最常见的室上性心动过速类型为和。 二、判断题 1.V4导联电极位于左锁骨中线或第五肋骨相交处。() 2.测量正向波形的高度时,应以参考水平线下缘垂直测量到波的顶端。() 3.P-R间期应选择12个导联中P波宽大且有Q波的导联进行测量。() 4.测量各段时间应自波形起点的内缘测至波形终点的内缘。() 5.心肌梗塞时,S-T段呈弓背向下型抬高。() 三、名词解释 1.Q-T间期 2.病理性Q波 3.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4.多源性期前收缩 5.非Q波型心肌梗塞 四、选择题 A型题 1.有关窦性P波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的:() A.在大部分导联呈钝圆形,可有轻度切迹 B.P波方向在Ⅱ导联可向下 C.P波时限小于0.12s D.心率在正常范围时,成人P-R间期为0.12~0.20s E.P波方向在aVR导联向下 2.下列哪一项不是室性期前收缩的心电图表现:() A.期前出现的QRS-T波前无相关的P波 B.期前出现的QRS波宽大畸形 C.QRS时限>0.12s D.T波方向多与QRS的主波方向相反 E.代偿间歇多不完全 B型题 问题3-5 A.P波振幅≥0.25mV B.U波明显 C.P波增宽≥0.12s D.冠状T E.T波高耸,基底部变窄 3.肺型P波() 4.高血钾() 5.二尖瓣型P波()

(完整版)高频电子线路试题库

高频电子线路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第二章选频网络 1、LC串联电路处于谐振时,阻抗( B )。 A、最大 B、最小 C、不确定 2、LC并联谐振电路中,当工作频率大于、小于、等于谐振频率时,阻抗分别呈( B )。 A、感性容性阻性 B、容性感性阻性 C、阻性感性容性 D、感性阻性容性 3、在LC并联电路两端并联上电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改变了电路的谐振频率 B、改变了回路的品质因数 C、改变了通频带的大小 D、没有任何改变 第三章高频小信号放大器 1、在电路参数相同的情况下,双调谐回路放大器的通频带与单调谐回路放大器的通频带相比较A A、增大?B减小?C 相同? D无法比较 2、三级相同的放大器级联,总增益为60dB,则每级的放大倍数为( D )。 A、10dB B、20 C、20 dB D、10 3、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是(C ) (A)增益太大(B)通频带太宽(C)晶体管集电结电容C b’c的反馈作用(D)谐振曲线太尖锐。第四章非线性电路、时变参量电路和混频器 1、通常超外差收音机的中频为( A ) (A)465KH Z (B)75KH Z (C)1605KH Z (D)10.7MH Z 2、接收机接收频率为f c,f L>f c,f I为中频频率,则镜象干扰频率为( C ) (A)f c>f I (B)f L+f c (C)f c+2f I(D)f c+f I 3、设混频器的f L >f C,即f L =f C+f I ,若有干扰信号f n=f L+f I,则可能产生的干扰称为( D )。 (A)交调干扰(B)互调干扰(C)中频干扰(D)镜像干扰 4、乘法器的作用很多,下列中不属于其作用的是( D ) A、调幅 B、检波 C、变频 D、调频 5、混频时取出中频信号的滤波器应采用( A ) (A)带通滤波器(B)低通滤波器(C)高通滤波器(D)带阻滤波器 6、频谱线性搬移电路的关键部件是( B ) (A)相加器(B)乘法器(C)倍频器(D)减法器 7、在低电平调幅、小信号检波和混频中,非线性器件的较好特性是( C ) A、i=b0+b1u+b2u2+b3u3 B、i=b0+b1u+b3u3 C、i=b2u2 D、i=b3u3 8、我国调频收音机的中频为( D ) (A)465KH Z (B)455KH Z (C)75KH Z (D)10.7MH Z 9、在混频器的干扰中,组合副波道干扰是由于----------- 造成的。(A ) (A)有用信号与本振信号的组合(B)有用信号与干扰信号同时作用 (C)两个或多个干扰信号同时作用(D)外来干扰信号与本振信号的组合 第五章高频功率放大器 1、常用集电极电流流通角?的大小来划分功放的工作类别,丙类功放( D )。(说明:?为半导通角) (A)? = 180O (B)90O???180O (C)? =90 O (D)??90O 2、谐振功率放大器与调谐放大器的区别是( C ) A、前者比后者电源电压高 B、前者比后者失真小 C、谐振功率放大器工作在丙类,调谐放大器工作在甲类 D、谐振功率放大器输入信号小,调谐放大器输入信号大 3、已知某高频功率放大器原工作在临界状态,当改变电源电压时,管子发热严重,说明功放管进入了A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