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楼智能化系统设计说明

大楼智能化系统设计说明

目录

1设计依据 (3)

1.1建筑概况 (3)

1.2相关专业提供的工程设计资料。 (3)

1.3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部门认定的工程设计资料、设计任务书及设计要求。 (3)

1.4上一阶段设计文件的批复意见 (3)

1.5国家有关规范、规定、规程 (3)

2设计范围 (4)

2.1设计内容 (4)

3综合布线系统 (4)

4电话通信系统 (5)

5计算机网络系统 (5)

6有线电视系统 (6)

7公共广播系统 (7)

8数字会议系统 (7)

9信息导引及发布系统 (8)

10一卡通应用系统 (8)

11建筑设备管理系统 (9)

11.1总则 (9)

11.2 BAS系统 (9)

11.3 智能变配电监测系统 (10)

11.4 智能抄表系统 (11)

12能源管理系统 (11)

13安全技术防范系统 (11)

13.1风险等级、防护级别、纵深防护 (11)

13.2视频监控系统 (12)

13.3入侵报警系统 (13)

13.4紧急呼叫系统 (14)

13.5 出入口控制系统 (14)

13.6电子巡更系统 (14)

13.7 汽车库管理系统 (15)

13.8 无线对讲系统 (15)

14移动通信覆盖系统配合 (15)

15机房工程、配电、防雷、接地 (16)

15.1 机房工程 (16)

15.2 配电、防雷、接地 (16)

16室外管网系统 (17)

17其他 (17)

1设计依据

1.1建筑概况

本项目位于深圳XXXX,占地面积4813.4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96988.74平方米。本规划设计为1栋超高层办公楼,地下5层,地上39层,高度181.50米,其中6、19、31层为避难层。地下部分:地下一层夹层为非机动车库、设备机房,地下一~五层均为机动车停车库、设备机房,平战结合的全埋式人民防空地下室设置在地下五层。地上部分:一层为大堂,二~五层为商业、职工餐厅(商业)、职工厨房(商业),六层、十九层及三十一层为3个避难楼层,把设计建筑划分为低区办公区(7~18层),中区办公区(20~30层)及高区办公区(32~39层),屋顶为屋顶花园。

1.2相关专业提供的工程设计资料。

1.3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部门认定的工程设计资料、设计任务书及设计要求。

1.4上一阶段设计文件的批复意见

1.5国家有关规范、规定、规程

1)《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

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

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

5)《入侵报警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94-2007)

6)《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

7)《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T50343-2012)

8)《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7)

9)《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96-2007)

10)《视频安防监控工程技术规范》(GB50395--2007)

11)《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B50371-2006)

12)《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 67-2006)

2设计范围

2.1设计内容

本次设计依据《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的相关规定,提供用地红线范围内的以下设计内容:

1)综合布线系统,

2)计算机网络系统,

3)电话通信系统,

4)有线电视系统,

5)公共广播系统,

6)数字会议系统,

7)信息导引及发布系统,

8)建筑设备管理系统(1、BAS系统,2、智能变配电监测系统,3、智能抄表系统),

9)能源管理系统,

10)一卡通应用系统,

11)综合安全防范系统

(1、视频监控系统,2、入侵报警系统,3、紧急呼叫系统,4、出入口控制系统,5、电子巡更系统,6、汽车库管理系统,7、无线对讲系统),

12)机房工程,

13)室内外管网系统,

14)接地及安全措施。

2.2、移动通讯信号覆盖系统由电信部门负责设计、安装。

2.3、工程电信分界点为地下一层弱电间电信总配线架处;有线电视分界点在光端机房。电话交换系统、接入网等通信设施由电信部门负责设计、安装。本设计仅负责总配线架以下的配线系统设计,并配合土建预留水平和垂直通路。

3综合布线系统

(1) 结构化布线系统是将语音信号、数字信号的配线,经过统一的规范设计,综合在一套标准的配线系统上,此系统为开放式网络平台,方便用户在需要时,形成各自独立的子系统。综合布线分为3个部分:商业光纤入户部分、自用办公部分、物业控制网部分。

(2) 结构化布线系统通信总机房设在地下一层三间通信机房,办公网络机房设置在L22及L32层,物业控制网机房设在B1存储机房。楼层的信息点线路均引到就近的楼层配线箱,再通过数据主干与通信总机房连接。

(3) 由运营商引来电话外线电缆,引入端设置过电压保护装置。与外部通信,应充分考虑安全性,有郊防止外界非法入侵。

(4) 工作子系统: 本次设计按照建筑空间规划信息点容量,针对需要二次装修的部分预留CP箱与信息点容量,由二次设计配套完成区域内的布线设计。工作区信息点规划设计如下:

(6) 管理子系统:语音、数据采用24口配线架及光纤配线架,办公语音采用110电话配线架。

(7) 垂直主干子系统: 商业网数据主干均使用48芯室外单模光缆,自用办公网数据主干采用12芯室外万兆单模光缆,控制网数据主干采用8芯千兆室外多模光纤。商业语单主干与数据全用,采用三网合一技术。办公语音主干采用三类100对大对数电缆。

(8) 系统在特殊功能区域大堂、会议室、走廊等地设置无线网络接入点,提供无线上网服务。

(9) 当电缆从建筑物外面进入建筑物时,应选用适配的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应符合设计要求;电缆和光缆的金属护套或金属件应在入El处就近与等电位接地端子板连接。

4电话通信系统

(1) 本工程用于对来自建筑内外的信息实施接收、存储、处理、交换、传输,实现便利、快捷、有效的服务目标,涉及语音电话、数字通信、多媒体业务,包括通信接入网络、电话交换系统、移动通信室内覆盖系统、卫星通信系统等。

(2) 本工程通信接入网络采用EPON+FTTB光通信接入技术,由城市通信服务商与建设单位协议确定并设计实施,本次设计预留通信进线机房与市政接入路由管槽。

(3) 本工程电话交换系统采用本地电信服务商提供的虚拟交换技术,配置远端模块、具备IP业务功能,提供话音业务与非话音业务,配置远端模块设置于通信进线机房。本系统由城市通信服务商与建设单位协议确定并设计实施。

(4) 本工程移动通信室内覆盖系统,由电信、移动、联通三家运营商分别与建设单位协议确定,并独立设计与实施。专业化设计应满足《环境电磁卫生标准》GB 9175-88、综合布线系统非屏蔽电缆对于敷设环境的条件,避免各家系统设备之间相互干扰。

(5) 本次设计不考虑设置卫星通信系统,建设单位内部使用的卫星通信系统另行委托专业设计单位配套设计,设置卫星通信系统需向国家相关部门的申报。

(6) 电讯营运机房设置在地下一层,为电信、移动、联通各分配一间,面积约25平方。

(7) 引至本工程的中继线由大楼的弱电室外管道地引入。大楼电信机房总配线架之外的线缆由当地电信部门负责。

5计算机网络系统

(1) 本工程设置公共信息网络、办公信息网络、物业控制网(智能化专网)等三个局域网,

相互之间物理层隔离。本次设计只含物业控制网的网络设计。公共信息网络、中区、高区总部自用网络后期由专业公司设计,此部分内容不在本次设计范围内。此部分说明仅作参考,不作为具体实施依据。

(2) 公共信息网络采用VPN+VLAN技术实现一虚多功能,利用一个实体网络实现互联网络功能、公共信息共享、异地办公服务、物业信息管理、智能建筑集成等数据应用服务,同时保证各个业务之间的相互独立性与安全性。本网络具备有线与无线接入、城域网与广域网接入功能,满足现代文明社会对网络信息的随时随地的需要。由运营商负责接入。

(3) 办公信息网络为安信、民太安自用办公网,采用核心层--接入层两层结构,核心层到接入层万兆骨干架构,千兆到桌面。本网络通过VPN网关穿越广域网与上下级办公网络连通、不提供无线上网与互联网应用等服务,划分VLAN网段为各个部门分配广播域与虚拟网络空间,满足协同办公、业务管理、公文流转、个人事务、办公事务、资料查阅、异地办公等服务需求。

(4) 物业控制网为安信大厦物业管理服务,采用核心层--接入层两层结构。核心层到接入层千兆骨干架构,百兆接入。

(5) 网络信息安全设计:信息系统安全涉及物理层、网络层、应用层等三个层面的相关措施。

1) 在物理层面上,本工程将网络设备安装于网络机房、弱电间、电控室等防护区内,各类网络机柜分楼层隔离设置、自带门锁,办公网络机柜接入入侵报警系统。

2) 在网络层面上,本工程各个局域网在互联网接口设置VPN网关、防毒防火墙、入侵防御系统、认证计费系统,在DMZ停火区设置互联网服务器。

3) 在系统使用过程中,实施安装补丁程序、帐号与密码保护、检测日志、关闭不需要的服务与端口、定期备份光盘等措施,网络管理系统纳入智能化集成管理范畴、提高监管力度。

(6) 公共信息网络机房设在地下一层,中区、高区总部自用弱电网络机房分别设在L22、L32层。

6有线电视系统

(1) 有线电视系统采用860Mhz邻频双向传输,用户电平要求为69±6dB,图像质量清晰度应为四级以上。

(2) 系统由前端、干线、放大器、分支分配器、支线及用户终端组成。有线电视机房设置于地下室一层。内设数字电视接收器、调制器、混合器、各种音、视频源、光纤及铜缆传输设备等。

(3) 节目源引自深圳市有线电视台。

(4) 在办公室、会议室、网络机房、大堂与电梯厅预留电视接口,用户端口的出口电平限制在63~70dB内,图像与伴音质量不低于4级标准。

(5) 系统采用光纤及同轴电缆混合组网。放大器主干采用采用SYWV-75-9同轴电缆,分支器主干采用SYWV-75-7,分支线采用进SYWV-75-5同轴电缆进行组网。

(6) 楼内采用分配、分支方式组网,各放大器设置于弱电井内,各分支器于吊顶内(无吊顶时挂墙安装)安装。

7公共广播系统

(1) 系统由音源、扩声设备、功率放大器、控制设备、传输线路、音量控制设备及末端扬声器等组成。

(2) 服务(业务)性广播用于大楼公共区域的背景音乐广播以及可能需要播放的场所。

(3) 服务性广播和火灾应急广播共用末端,控制中心前端设备独立设置。火灾发生时,关闭强制切换正常广播,开启火灾应急广播用于指挥、引导人们迅速撤离危险场所。火灾应急广播和火灾警报装置交替播放。

(4) 广播机房与消防控制室合用。系统采用100V定压输出方式。要求从功放设备的输出端至线路上最远的用户扬声器的线路衰耗不大于1dB(1000Hz时)。当扬声器回路发生短路故障时,主机将自动断开与该回路的联结,以保证功放及控制设备的安全。系统主机为标准模块化配置,并且提供RS232或RS485接口及相关软件通信协议,或提供硬接点,以利于系统的集成。

(5) 广播机柜设置在消防中心,系统能提供多路背景音乐及火灾应急广播,并备有火灾应急广播备用功放。本系统具备可根据设置的优先等级进行广播,优先等级高的广播工作时可自动切断所选区域中优先等级较低的广播内容,其他广播音源可通过预先编程或即时手动键盘输入控制,按需送至各个广播区域。区域划分满足消防广播区域的划分要求,按照建筑物及相应楼层划分为多个广播区域,话筒音源可自由选择对各区域回路,或单独、编程或全呼叫进行广播,且不影响其他区域组的正常广播。

(6) 公共场所扬声器安装功率为3W,根据平面图布置分为壁装式、嵌入式和管吊三种。

(7) 所有带音量控制开关区域的广播系统应采用三线制。当火灾是,强制切换。

8数字会议系统

(1) 会议室设置数字化会议系统。会议室代表着安信大厦接待商务会议的能力,是举行多媒体会议、网络电视会议、学术交流、新闻发布、国际会议等重要会议的场所。

(2) 本工程在以下会议与接待场所配置各类音频会议系统、视频会议系统、集中控制系统等会议设施,满足不同类型的办公会议需要。

根据用户要求及会议室等级和会议效果,大、中、小会议室的会议系统应包括以下部分

(3) 鉴于远程会议系统超出本建筑的范畴,需要各个参会部门共同设计实施,本次设计

不提供电话会议系统、电视会议系统、视讯会议系统等远程会议系统设计内容,建设单位可根据业务需要另行采购。

9信息导引及发布系统

(1) 本工程信息引导与发布系统通过物业控制网面向公众发布公共信息,包括工作通知、传媒资讯、企业宣传、建筑导播、文化娱乐等,完善企业通信手段、丰富建筑社会文化、提供物业增值业务。

(2) 在公共信息网络设置一套信息发布系统,采用B/S模式、流媒体传输、磁盘阵列存储等技术,通过公共信息网络面向各个多媒体显示终端发布信息。

(3) 在媒体机房设置一套节目编辑系统,采用CPU+GPU+I/O非线性编辑技术,提供广播级的视频节目后期加工、编辑、制作功能,满足自办节目需要。

(4) 本工程规划预留一套节目摄录系统,采用专业级的高清数字摄录机、三脚架等,满足新闻、访谈等节目制作的需要,为信息系统提供信源。

(5) 在首层办公大堂设置电子触摸屏,提供电子地图、人机互动功能,为访客提供信息引导、大厦推介、企业信息等信息化服务功能。

(6) 在前台、电梯厅、贵宾厅等部位设置LCD多媒体电视,预留电视、数据、电源插座,用于信息发布、广告显示、企业文化展示,具体位置与尺寸由室内装饰设计单位确定。

(7) 同时可接入一卡通系统,查询卡内信息,并与有线电视系统实现互联。

10一卡通应用系统

(1) 本工程智能卡系统采用物联网技术,在员工CPU卡识别技术,除了提供区分员工与访客的视觉标识以外,还提供日常考勤与会议签到管理、安防授权管理、餐饮消费、物品寄放等登记结算服务等现代企业办公服务功能。

(2) 一卡通应用系统主要包括:门禁系统、考勤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巡更系统、消费系统等子系统,各应用子系统可自成管理体系,通过非接触感应卡互相沟通,既满足各个职能管理的独立性,又保证整体管理的一致性。

(3) 一卡通系统包括模块:数据中心平台、卡务中心、结算中心、查询系统、银行圈存等。

(4) 本系统采用B/S服务模式,智能卡服务器设置于网络机房,在行政办公室设置智能卡工作站,系统提供制卡、发卡、授权功能,预留考勤、消费、签到模块,提供智能卡的激活、录入、修改、封闭、发送、挂失、解挂、灭失、销户、记账、充值、消费、结算、查询服务。

(5) 在大楼总台、餐厅前台等部位设置一卡通工作站,提供IC卡查询、充值业务;其中大楼总台的智能卡工作站还提供针对临时访客的制卡、发卡、授权功能。

(6) 本系统通过物业控制网VLAN通道连接门禁管理系统、电子巡查系统、车库管理系统,提供CPU卡资料下载与更新服务,满足安防子系统运行需求。

11建筑设备管理系统

11.1总则

(1) 本系统针对建筑物的风、光、水、电等建筑机电实施自动化控制,提供卫生、健康、舒适的建筑空间环境,通过精确调节控制、降低人力成本、控制建筑能耗,满足建筑物群的节能、绿色、智慧等运行需要。

(2) 本工程利用BAS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构建BMS建筑设备管理系统,设置管理、控制、现场设备等三层网络结构,大型系统规模,本次设计配套BMS/BAS系统、冷源群控系统、智能配电系统、智能照明系统、智能抄表系统。

(3) BMS系统通过网关与智能配电系统、电梯群控系统(含全楼扶梯)、冷源群控系统、智能照明系统、景观控制系统、智能抄表系统等实施集成,具备通过VPN通道向公共信息网络的建筑信息服务器提供建筑设备数据的功能,要求各个子系统向本工程第三方开放通信协议。

(4) 本工程的电梯群控系统、景观控制系统分别由电梯专业、景观专业配套提供。

(5) 建筑设备管理系统不对消防设备实施监控。

11.2 BAS系统

(1) BAS系统对整个安信大厦的所有公用机电设备,包括建筑的中央空调系统、给排水系统、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电梯系统,进行集中监测和遥控来提高建筑的管理水平,降低设备故障率,减少维护及营运成本。

(2) 系统管理中心置于一层消防控制中心,分三层:管理网络层(服务器、工作站)、控制层、现场网络层(AI(O)、DI(O))。

(3) 冷冻水系统:由冷冻机组提供通讯接口,BAS读取冷冻机组的内部参数,如冷凝器进/出水温度、蒸发器进/出水温度、压缩机排气温度、压缩机电流百分比等。对冷冻水供回水温度、压力、回水流量、水流状态,冷却水供回水温度、水流状态,冷水机组、冷冻泵、冷却泵、冷却塔风扇的运行状态和故障报警,膨胀水箱液位等设备状态进行监测。

(4) 空调系统监控包括:对空调水泵监控运行状态、故障报警、手动/自动状态、启停控制;对冷却塔监控运行状态、故障报警、手动/自动状态、启停控制;对冷水泵监控运行状态、故障报警、手动/自动状态、启停控制;对室外环境监测温湿度。冷冻站已采用群控系统,本系统通过其提供的开放式的数据接口对其进行远程监控。

(5) 新风机监控运行状态、故障报警、手动/自动状态、送风温度、过滤器压差报警、电动阀开度控制、启停控制。对空调器监控运行状态和启停控制。

(6) 通风系统监控对象包括送风机、排风机,均监控运行状态、故障报警、手动/自动状态、启停控制。

(7) 给排水系统监控包括:对水泵监测运行状态和故障报警;水池、集水坑的液位监测;对潜水泵监控故障报警。对于消防水系统可通过与FAS系统提供的数据接口对其进行监视。

(8) 电梯系统采用智能接口方式接入BAS。主要监视电梯的运行状态、故障状态、上行、下行等。(由厂家提供标准接口及开发协议)

(9) 变配电系统采用智能接口方式接入BAS。主要监控包括:对发电机和低压出线柜监

测运行状态、故障报警、功率因数、电压、电流、频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对变压器监测超高温报警;对重要的低压回路监测运行状态。

(10) 照明系统控制:对公共照明监测运行状态;对公共照明启停控制。

(11) 对被监控设备的接口:

1) 对所有被监视设备的运行状态点、故障报警点及手自动状态点,均要求在被监设备(或其电控箱)内提供相应的开关量无源干触点,并预留接线端子,以让BA监控线接入。(由相关专业负责)

2) 对所有被控设备的启/停控制点和电动碟阀的开关控制点,均要求在被控设备(或其电控箱)内提供能接受24VAC的继电器及接入端子,以让BA监控线接入。

3) 对于需要通过数据接口通讯的系统,要求对方提供相关的标准数据接口(如RS232、RS485或TCP\IP),并开放其通讯协议。

(12) 系统线缆规格:

系统模拟信号线采用RVVP2*1.0线缆传输。

系统数字信号线采用RVV2*1.0线缆传输。

系统传输总线采用RVVP2*1.0线缆传输

系统总电源线采用RVV3*1.5线缆传输。

11.3 智能变配电监测系统

(1) 本工程针对高低压配电设置了供配电监控系统,采用多功能电表实施智能化电能分析与监测管理,针对配电系统实施能耗统计与能源分析管理,自成体系、独立运行、只监不控,可通过集成信息网络接入BMS/BAS管理系统,要求设备供应商向本项目的第三方开放通信协议。变配电监测系统由强电专业设计,智能化预留接口,集成管理。

(2) 系统管理中心置于电工值班室,系统由管理层(服务器/工作站)、通信层(通信主机)、现场监控层(与下位机通讯)三部分组成。

(3) 供配电监控主机设置在配电值班室,采用B/S模式,提供系统登录认证、图形界面操作显示、功能组态与维护管理、图表曲线分析、报警监视、事件与日志管理、运行报表等功能。设置模拟显示屏,采用LED灯光在亚光金属屏表面模拟显示系统图运行状态,直观显示断路器分合与跳闸状态、电量参数等。

(4) 配置通信管理机,提供现场工作站、通信前置机、规约转换器等功能,提供RS485与IP通信管理、遥测/遥信/遥调、实施数据巡检、本地数据存储、远程组态与看门狗功能,可独立运行。通过专用总线技术连接现场仪表,通过多功能电表采集电量信号、遥信模块采集模拟信号、遥测模块采集状态信号,本项目需要与配电盘柜厂家配合实施。

(5) 变配电系统及柴油发电机系统的监控采用总线,通过集成进入机电设备监察系统,对其的监控主要采用集成器通过总线与各配电柜及柴油发电机的智能通讯接口进行数据交换收集数据。系统的主要监察范围包括:

1) 高压配电柜的进线开关及母联的开关状态、电压、电流、功率因数、跳闸报警。

2) 变压器的超温报警及风机故障状态。

3) 低压配电柜的进线开关及母联的开关状态、电压、电流、功率因数、跳闸报警。

4) 发电机的电压、电流、频率、冷却水状态、油箱状况。

5) 系统主要的功能为监察、记录、报警的用途,系统会对各返回的数值进行记录,预设值为24小时,有关数据可输出至其他第三方的软件作数据管理。

11.4 智能抄表系统

(1) 本工程参照绿色节能设计规范的要求针对办公与商业空间实施用电与冷量自动抄表,采用预付费表具实现能耗控制管理。

(2) 系统管理中心置于消防控制中心。

(3) 本系统应用层由抄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与接口构成,配置抄表软件与能源分析软件,接收各智能采集终端远传上报的各个电表/冷量表等数据,并负责完成系统运行维护及其报表打印等任务,实施用量统计与节能分析。

(4) 网络传输层采用智能采集终端设备,内置CPU芯片与看门狗电路、支持读表与通断控制功能,通过IP网络接入应用层服务器,通过总线集中采集智能抄表模块,支持不少于96块智能电表及32块抄表模块的数据。

(5) 在数据采集层设置智能电源与冷量抄表模块,支持预付费消费功能,配套开关设备可控制用电与用冷行为,通过RS485总线向上传输抄表数据与消费信息。

12能源管理系统

(1) 安信大厦通过对冷源系统、配电系统、机电设备、照明系统、水资源消耗的综合监测,制定出合理的节能措施,实现建筑节能。(智能化+能源管理实现建筑节能,可实现15~30%节能效果:BAS为设备节能,通过对各种设备控制节能,能源管理系统为管理节能,通过风水电各种资源的消耗分析,作出相关措施实能节能)

(2) 系统由三部分组成:管理应用层、信息汇聚层、设备采集层的三层结构组成。

(3) 系统构架:计量表具、网关设备、数据中转站、传输网络、管理平台软件、数据中心。

(4) 能源管理系统监控管理中心设在消防控制中心,内设服务器、管理工作站。

(5) 服务平台各类水、电、燃气等系统分别就地采集数据或利用抄表系统采集数据;空调系统根据其不同的类型,可采取不同的方式对空调的使用量,机组运行效率等各方面数据进行采集。建筑能耗信息系统,将所采集能耗信息采集存储,通过对能耗的监测,可改变管理方式,做到能耗量化管理。该系统包含硬件、软件及线路等部分。

13安全技术防范系统

13.1风险等级、防护级别、纵深防护

(1) 综合安保系统是安信大厦智能化系统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为安信大厦内行政工作人员和设备提供安全屏障;在发生意外事

件时,便于相关部门取证及备案,其次在建设安全防范系统的同时,通过为筑物内的行政办公人员设立代表身份标识的CPU卡及其管理系

统,为大楼内部人员管理的现代化提供辅助手段。

(2) 工程针对公共安全的突发事件设置应急与长效的技术防范措施,实现以人为本、平战结合、应急联动、安全可靠的运行管理目标。

(3) 项目为金融企业自用写字楼,属普通风险对象、通用型公共建筑安全防范工程;根据行业风险特征,本次设计采用先进型安防工程设计。

(4) 本次设计遵循“系统的防护级别与被防护对象的风险等级相适应,技防、物防、人防相结合,探测、延迟、反应相协调”等原则,设计以下纵深防护体系:

统、报警及紧急求助系统系统、电子巡查系统、汽车库管理系统等组成。

(6) 安全防范系统控制室设在安信大厦首层,与消防合用,负责大楼的安全防范控制,安全防范监控室对所有安防子系进行监控。

(7) 录像装置监示器、出入口控制主机、操作键盘和荧屏、视频电视摄像机控制器、入侵报警系统主机等均装于监控室内的控制台上。

(8) 安全防范系统的兼容性应满足大楼使用的要求,任何附加系统应能与本安全防范系统相兼容。

(9) 监控中心设置远程监控平台,所有安防子系统由平台进行统一管理,认证。

(10) 安全防范系统中选用的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现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并经法定机构检验或认证合格。

13.2视频监控系统

(1) 本工程数字视频网络虚拟交换与切换模式、PAL电视制式,视频管理服务器可支持安全防范管理系统功能,系统自成网络独立运行、并提供异地报警功能。

(2) 保安控制中心设于安信大厦一层,与消防控制室合用。

(3) 系统自带交换网络,视频管理服务器、视频存储服务器、视频工作站、网络键盘等设置于监控中心,视频图像存储30天,另置刻录机封存历史数据。视频安防监控系统中使用的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现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并经法定机构检验或认证合格。

(4) 系统功能、性能设计需满足规范GB50395-2007第5.0.4~7条的要求。矩阵切换和数字视频网络虚拟交换/切换模式的系统应具有系统信息存储功能,在供电中断或关机后,对所有编程信息和时间信息均应保持。监视图像信息和声音信息应具有原始完整性。系统记录的图像信息应包含图像编号/地址、记录时的时间和日期。

(5) 根据纵深防护体系要求,摄像机设置方式如下:

(6) 系统分三个部份:监控接入层、控制管理层、视频存储管理。

1) 监控接入层:摄像机≥720P以上,彩转黑。

2) 控制管理层:中心设置LED无缝拼接屏;系统中心采用一套综合安防平台统一管理,实现对现场监控点的实时图像监视、历史资料查询、语音通话和广播、电视墙显示管理、报警系统控制管理、电子地图管理等;单独设立UPS电源(60KVA半个小时)。

3) 视频存储管理: IP-SAN中心存储方式(码流:3Mb/S),30天,存储柜统一放置B1层存储机房内。

13.3入侵报警系统

(1) 本工程采用总线制模式,在监控中心设置集中报警主机,通过安全管理工作站实时监控。系统自成网络独立运行、并提供异地报警功能。

(3) 安信大厦安防中心设置一套报警服务器及报警控制器。主机容量为512防区,除残卫呼叫系统接入外,每层弱电井预留8防区模块。

(4) 紧急报警装置设置为不可撤防状态,具有防止误触发措施、触发报警自锁与人工复位功能。

(5) 在设防状态下,探测到非法入侵行为时显示报警发生的部位,多路报警时可依次显示报警发生的部位,并在现场与安控中心发出声光报警信号,报警信号保持直到手动复位、但不能自动复位,报警信号应无丢失。

(6) 在布防状态下,系统不得有漏报;在撤防状态下,系统不对探测器的报警状态做出响应。

(7) 发生下列任何情况时报警控制设备应发出声光报警,报警信号能够保持手动复位,报警信号应无丢失:在设防或撤防状态下,当入侵探测器机壳被打开、或报警控制器机盖被打开时;报警信号传输线被断路或短路、或电源线被切断、或主备电源发生故障时;系统软件发生异常后在3S内。

(8) 系统具有报警、故障、被破坏、操作等信息的显示记录功能,记录信息包括事件发生时间、地点、性质等,记录信息不能更改。

(9) 系统可手自动布防与撤防,按照时间在全部防区进行任意布撤防,布撤防状态有明显不同的显示。

(10) 系统具有自检功能,无漏报、避免误报,系统报警响应时间≤2s。

(11) 系统断电时可保存以往的运行参数,再恢复供电后系统不需设置既能恢复原有工作状态。

13.4紧急呼叫系统

(1) 系统由呼叫分机、主机、信号传输、扩音设备、显示装置等组成。信号并入入侵报警系统。

(2) 公共建筑内专供残疾人使用的设施处,设呼应信号。

(3) 呼应信号系统功满足以下要求:

1) 能随时接受求救者呼叫,准确显示呼叫求救者的位置;

2) 当求救者呼叫时,现场和主机处应有明显的声、光提示。

3) 公共卫生间残疾人厕位的呼叫,应在卫生间门外侧门上方及主机处有紧急呼叫提示装置。

13.5 出入口控制系统

(1) 本工程采用单级网结构、多/单出入口控制设备、分体硬件结构、CPU卡技术,管理主机设置于监控中心,与公共安全服务器实施信息集成,系统自成网络独立运行。

(2) 本工程根据纵深防护体系要求,在防护区、禁区、顶层出入口、地下室核心筒出入口、设备机房与通道上设置门禁装置,具备门磁报警功能,并接入设置在首层大堂的人流闸机管制系统。

(3) 提供现场报警与异地报警功能,采用声光警报信号;布防工况下,针对门禁开启提供声光警报;任何时间,连续5次错误操作、未授权而强行出入、非正常操作开启出入口、强行拆除/打开/断电/短路现场设备时立刻报警。

(4) 系统满足紧急逃生的疏散要求,在安全与疏散通道设置磁力锁,向疏散方向开启;发生火灾时,由消防系统强制释放门禁并发出报警信号;疏散人员无需使用钥匙即可迅速安全通过。

(5) 现场设备需安装于弱电间或防护区内,使用防拆、防破坏、带报警功能的设备箱;设备箱自带直流电源与蓄电池,满足48小时连续工作且50次开启操作功能;由制造厂提供现场门禁应急开启设备与功能,意外情况下可无损开启门禁。

(6) 本系统交互闭路电视监察系统及消防报警系统,提供联动功能。

(7) 入口控制系统并入一卡通系统管理,服务器置于一层安防中心。

13.6电子巡更系统

(1) 电子巡更子系统设计为离线式。

(2) 系统由前端设备(打卡器、信息钮等)、传输、管理/控制、显示/记录设备以及相

应的系统软件组成。

(3) 巡查点设置在楼梯口、楼梯间、电梯前室、门厅、走廊、拐弯处、地下停车场、重点保护房间附近及室外重点部位。

(4) 巡查人员配置无线对讲机与安保中心保持联络。

13.7 汽车库管理系统

(1) 本工程采用出口收费的停车场管理系统,车库管理服务器设置于消防控制中心,与公共安全服务器与一卡通服务器实施信息集成,系统自成网络独立运行。

(2) 社会车辆自助取卡入场,可在出口计费结算、退卡出场。

(3) 具备车辆出入识别/比对/控制、车牌与车型自动识别、自动计费与收费、自动控制道闸、防止票卡回传等功能。

(4) 分别在道闸、收费站设置专用电话,实现与控制中心的对讲、报警功能。此外,可由消防控制模块强制打开出入口道闸。

(5) 在入口处设置车位显示器,在进出口均设置车管所要求的车辆信息采集传送系统。

(6) 系统在室外主出入口建设2套进出带岗停外圈停车场管理系统。

(7) 系统提供信息接口,通过信息平台与安全防范综合管理系统进行集成。

13.8 无线对讲系统

(1) 本工程采用400MHz数字无线对讲通信系统,覆盖红线内、建筑物内外的公共区域,为消防、保安、维修、清洁等物业管理部门提供工作与应急通信工具。

(2) 本工程设置两台信道机提供保安组、工程组、保洁组、管理组等四个独立信道,配置调度台实现调度管理、并提供内部电话通信接口,通过分合路器接入室内分布系统。

(3) 本工程为无线对讲系统设置专用的室内分布系统,采用同轴电缆传输网络,通过功分器与耦合器配给各个天线,采用多天线高灵敏度收发模式替代高功率辐射的对讲通信方式。

(4) 设计天线出口电平不超过15dBm,与综合布线系统的间隔不小于0.15m,满足《环境电磁卫生标准》GB9175-88、综合布线系统非屏蔽电缆对于敷设环境的条件。

(5) 使用无线对讲机应向项目驻地无委会申报相关手续,所选用设备应满足《150MHz、400MHz频段数字对讲机设备进行无线射频技术指标》的相关规定。

(6) 施工单位在项目实施前应进行现场实测,根据实际场强分布状态调整室内天线的布置,以便于满足工程技术规范的要求。

(7) 使用方应按照无线电管理部门《设台组网管理工作程序》申请使用频率。

14移动通信覆盖系统配合

(1) 要求在整个项目内实现手机信号无盲区覆盖,包括满足目前正在使用的移动通信的所有制式标准。

(2) 配合中国移动、联通、中国电信三家移动通信运营商,包括其所需的机房、路由、供电等。

15机房工程、配电、防雷、接地

15.1 机房工程

(1) 本工程的机房主要包括位于一层的消防安防监控中心、电话机房、所有的弱电间;公共信息网络机房设在地下一层,中区、高区自用弱电网络机房设在L32层,设在L22层证券网络机房装修甲方商负责;负一层电信间装修由运营商负责。

(2) 本工程的弱电机房均为C级机房。消防/安防/楼控共用控制室、设置于首层、室外具有明显标识,各个系统分区布置互不干扰,与本专业无关的管道线路不得从机房穿越;在地下一层设置有通信与电视进线机房、网络与布线机房,顶层预留卫星机房,地下一层与避难层设置有电信间,大型会议室层设置有声控室,各层均设置弱电间、内置弱电竖井。

(3) 机房对相关专业的要求:

(4) 在机房与外界连接墙体的所有缝隙区管线槽接口处严密堵实,以防止虫、鼠进入机房。房门采用钢质防火门,并做接地处理。

(5) 网络机房选用不锈钢网作为机房屏蔽网,与天花龙骨和静电地板形成一个全封闭方式的“法拉第笼”屏蔽系统,实施重复接地。

(6) 在机房内均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提供半固定柜式或管网式气体灭火装置,由施工单位结合智能化产品选型与机房装修环境,深化设计完成。

(7) 机房噪声在主操作位≤68dBA,主机房无线电干扰场强≤128dB,磁场干扰环境场强≤800A/m,板表面与垂直振动加速度≤500mm/S2,绝缘体静电电位≤1kV。

(8) 为保证电源可靠,设备主电源采用消防电源,双路供电,末端自动互投,设备备用电源均由UPS供电,备电时间30分钟。

15.2 配电、防雷、接地

(1) 安防、楼控、通信、网络属于一级负荷中的特别重要负荷,其他为一般负荷,按照控制机房、通信机房、电信间分区配电,采用TN-S制式、三相四线制或单相两线制。

(2) 分别在控制机房、通信机房、电信间设置在线式UPS作为后配电源,容量取设备负载的1.2倍、后备时间为0.5小时、输出电源质量A级,供电范围满足本分区的配电需要。

(3) 电子信息系统设备的雷电电磁脉冲防护等级按A级防护。所有从户外引入的、穿越各级雷电防护分区的、引入信息机房的管线均需设置SPD。

(4) 弱电机房采用网格引线、M形接地方式,专用接地线≥4mm2,专用接地干线≥25mm2,接入共用接地系统,接地电阻不大于1Ω。

(5) 室外天线支架、摄像机立杆均设置防雷措施,并做现场接地处理。

(6) 本工程采用共用接地装置,在消防控制室、弱电机房、电视监控机房设置接地板,

用专用接地干线引至接地体。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机房内所有设备可导电金属外壳,各类金属管道,金属线槽,建筑物金属结构等必需进行等电位连接并接地。

(7) 电气竖井内垂直通长敷设一条-40X4mm镀锌扁钢接地干线、水平敷设一40X4mm镀锌扁钢,水平与垂直接地干线之间可靠焊接。等电位联结均采用等电位卡子。

16室外管网系统

⑴通信管道采用管径80或100毫米的SC管,布置在道路西侧或北侧的人行道或绿化带下;管道过道路路口时,管孔容量可适当放大10~30%。

⑵考虑道路外侧一般植有树木,而且主干道上的地下管线很多,诸如下水管、供水管、煤气管等等,我们采用沿着主干道路内侧敷靠绿化带设管井的办法走线。一方面降低了与其他管线交叉与间隔等问题,施工难度小,今后受其他管线开挖维修的影响小,系统的安全性得到保证。在主干道路的路边每隔30-40米左右设置一个井,保证今后信息化系统线路的通畅。

17其他

⑴推荐使用标准网络机柜,箱体在喷塑前应做洗、磷化处理和热度锌处理,喷塑表面亚光、色泽均匀,外表面达到国家2级,内表面达到国家4级,内装220VAC低噪声风扇、电源及带钥匙机械门锁。

⑵智能化系统的骨干线路采用不锈钢线槽布线,视频线路、综合布线、50V以下其他回路分别设置线槽,线槽安装于吊顶内侧的空间。

⑶智能化系统的支干线采用金属导管布线,选型与安装方式详平面图或大样图,在连接部位可根据需要采用可挠金属电线保护套管。

⑷所有穿过建筑物伸缩缝、沉降缝、后浇带、人防区、防火分区的管槽应按《智能建筑弱电工程设计与施工图集》中有关作法施工。

⑸所有信号线、控制线、传输线、视频线、音频线、光缆的敷设,与电力、热力、流体等管道的间距、交叉需满足各专业的规范要求。

(6) 建筑设备管理系统中变风量VAV部分相关空调柜机、末端设备DDC及传感器由暖通专业招投标并负责深化设计及安装调试,智能化负责管线(含末端温控器线缆)。

(7) 中区网络机房、高区网络机房及UPS间数据机房精密空调具体设置详见暖通专业图纸M-W-00-06/M-W-02-34/M-W-02-56 。

智能化系统设计

智能化系统设计 Hessen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智能化系统设计 一、裙楼商业部分智能化系统 1、综合布线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作为建筑物内的语音、数据、图像及多媒体等系统的传输介质和通道,并与外部网络相连,构成集语音、数据和控制信号通信的支撑平台。考虑到现代化办公及商务环境对通讯网络(CNS)、办公自动化(OA)等系统的信息传输的需求,在布线方面要求具有高度灵活性、可靠性及综合性,并且要求易扩容、应面向未来的发展及方便维护和管理。 本项目裙楼商业部分的综合布线系统主要为商业运营核心网、公共WIFI网络、物业办公网络及电话、弱电设备专网、运营商至租户光纤入户外网提供布线系统的支撑。 综合布线系统前端24口光纤配线架、机柜等尽量考虑共用。 大楼电缆进出线根据需要设置防雷装置,电缆的金属护套及光缆的金属件均应接地。 2、入侵报警系统 入侵报警系统采用总线制,前端报警设备与报警主机通过485总线连接; 入侵报警系统与视频安防监控系统联动,为报警管理主机应配置网络通讯模块,将报警主机输出的数据接入弱电设备专网,当监控系统接收到报警系统的报警信号后,根据预案,在电视墙相应监视器上显示报警区域的实时画面; 主要考虑在出入口、重要设备机房、资料室、重要库房等位置设置双鉴探测器,非营业时间设防;各层各服务台位置,设置手动报警按钮; 入侵报警系统管理计算机,共用监控系统管理计算机,通过安防综合管理平台的报警及电子地图模块进行管理。 3、一卡通管理系统(门禁、考勤、餐饮消费、停车场等)

本设计的一卡通系统,其服务功能及范围可以包括:身份管理、考勤管理、员工就餐管理、门禁管理等等。具体而言,即通过卡管理可实现对客人或工作人员的出入控制和记录、考勤及人事管理、内部就餐、门禁管理等服务。 门禁主要考虑设置在物业办公区、屋顶通往室外平台处、重要设备机房、商业首层次要出入口等位置,商业主要出入口,不设置门禁,在非营业时间通过人工进行锁闭,并通过设防的双鉴探测器进行防护; 考勤主要根据需要设置在物业管理用房; 餐饮收费设置在职工餐厅; 主要考虑物业内部人员实现一卡通系统。 4、背景音乐系统 设计的公共广播系统具有背景音乐广播、公共业务广播、火灾事故广播功能。系统平时可在公共区域播放背景音乐,发生火灾时,兼作事故广播使用,指挥疏散。 公共广播系统可以作固定节目定时广播、宣传、播放通知、找人等,紧急情况下起到广播疏散的作用。该功能要求扩声系统的声场强度略高于背景音乐,以不影响两人对面讲话为原则。 火灾事故广播功能作为火灾报警及联动系统在紧急状态下用以指挥、疏散人群的广播设施,要求扩声系统能达到需要的声场强度,以保证在紧急情况发生时,可以利用本系统提供足以使建筑物内可能涉及的区域的人群能清晰的听到警报、疏导的语音。 系统采用音响管理系统,按消防广播分区。地下部分楼层的办公区域也要提供背景音乐广播。 背景音乐广播与消防应急广播可以合用一个线路系统,消防应急广播必须能自动强切至各个区域。 系统的设计,必须考虑使用场所的特性、噪音水平、空间大小高度,并根据扬声器的扩散角度、声压等级和额定输入功率,确定扬声器的数量。 主要考虑设置在商业部分、室外广场部分。

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整体)-最终版

*** 智能化系统技术方案 <一期、二期综合设计> 设计单位: 设计日期:

目录 第一章系统综述 (3) 1.1项目设计的基础和依据 (3) 1.2项目设计的原则 (3) 1.3项目设计范围 (5) 第二章技术重点及规划说明 (8) 2.1设计思想 (8) 2.2目标定位 (8) 2.3技术重点及建议 (8) 第三章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10) 3.1概述 (10) 3.2需求分析 (10) 3.3设计说明 (11) 第四章周界报警系统 (33) 4.1概述 (33) 4.2需求分析 (33) 4.3设计说明 (33) 第五章可视对讲门禁系统 (42) 5.1概述 (42) 5.2需求分析 (42) 5.3设计说明 (43) 第六章车辆管理系统 (59) 6.1概述 (59) 6.2需求分析 (60) 6.3设计说明 (60)

第七章安保巡更管理系统 (71) 7.1概述 (71) 7.2需求分析 (72) 7.3设计说明 (72) 第八章机房工程与防雷系统 (78) 8.1概述 (78) 8.2需求分析 (78) 8.3设计说明 (78) 第九章室外管网系统 (85) 9.1概述 (85) 9.2需求分析 (85) 9.3设计说明 (86) 第十章公共广播系统 (91) 10.1概述 (91) 10.2需求分析 (91) 10.3设计说明 (92)

第一章系统综述 1.1 项目设计的基础和依据 作为智能化建筑的系统服务者,我们不是凭空作业,我们的工程设计有着坚实的基础和依据。这些基础和依据主要有如下方面: 1.2 项目设计的原则 1.2.1 先进性 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和信息需求的迅速发展的趋势,在技术上应具有一定的超前性,采用国际或国内通行的先进技术,以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总体设计要一步到位,要保证项目总体智能化水平达到稳定可靠。 以适度超前的意识为指导原则,保障将建成的项目智能化系统在多年内不落后,

主要智能化系统设计国家规范

一、建筑智能化类 GB/T 50314-2006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 50339-2003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二、综合安防类 1、安全防范 GB 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A 70-2004安全防范工程费用预算编制办法 GA 308-2001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 GA T94-2000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 GA/T 75-199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2、视频监控 GB 50395-2007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7401-87彩色电视图象质量主观评价方法 GB 50198-1994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3、入侵报警 GB 50394-2007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A/T 368-2001入侵报警系统要求 GA/T 669-2006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通用技术要求

GB 12663-2001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 GB 16796-1997安全防范报警设备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 16677-1996报警图像信号有线传输装置 GB/T 16572-1996防盗报警中心控制台 4、出入口控制 GA/T 761-2008停车库(场)安全管理系统技术要求 GB 50396-2007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A/T 269-2001黑白可视对讲系统 GA/T 72-2005楼寓对讲系统及电控防盗门通用技术条件GA/T 678-2007联网型可视对讲系统技术要求 5、其他 GA/T 670-2006安全防范系统雷电浪涌防护技术要求 GA 27-2002文物系统博物馆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的规定GB 16571-1996文物系统博物馆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 GB/T 16676-1996银行营业场所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 GA 38-2004银行营业场所风险等级和防护级别的规定 GA/T 514-2004交通电视监视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三、综合布线类

家庭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

家庭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

目录 1概述 (2) 2系统设计指导思想 (3) 3设计依据 (4) 4数码家庭智能化系统设计 (5) 4.1总体系统简介 (5) 4.2系统的主要功能 (5) 4.3业主家中配置 (7) 4.4icHome系统管理中心 (8) 4.5小区住户手机短信控制模块(SMS)功能 (10) 4.6家庭智能信息终端icHome-2000主要技术指标 (11) 4.7选配件介绍 (11) 4.8系统中心机房的基本要求 (15) 4.9系统供电源设计 (17) 5设备配置 (21)

1概述 智能化小区建设要使住户不仅仅体验到传统意义上的住宅功能,更能享受到快速上网、便捷通讯、安全保障、丰富娱乐生活、优质物业管理等智能化小区特有的生活方式,使生活的物质水平和文化内涵都产生质的飞跃。 在小区智能化的建设中,家庭智能化系统逐渐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家庭安全防范系统是家庭智能化系统的子集。目前较成熟的实施方法就是采用:“以数码家庭为基本单位,智能物业管理中心为中心节点,局域网为数据传输媒介”的模式,局域网以其优秀的拓扑结构(星型)、快速的传输速度和低廉的成本越来越成为传输媒介的首选。 基于以上观点,建议采用以局域网为传输媒介的家庭智能化系统。 要建设智能小区和实现家庭智能化,除了应该有很好的规划和设计,满足用户在功能方面的要求,同时最重要的是需要优秀的系统产品来支撑,来实现和完成上述家庭智能化在功能上的需求。铭源公司推出了一个建立在宽带网基础上的家庭智能终端——**ICHOME-2000,其具有若干个以太网接口,可以在任何宽带网络环境中组成小区智能化系统,通过本产品自带的HUB功能还可方便的组成家庭内部局域网,实现防盗报警、求助报警、煤气泄露报警、火灾报警、水电煤气等多种表具的自动抄收、远程家电控制、个人信息服务。甚至于在数千里之外遥控家里的空调设备进行温度调节和家庭电器的控制,照明的调整,当家庭中发生安全报警(包括:盗警、火警、煤气泄漏以及疾病紧急呼救等),在外的家庭成员可以在接到报警信息以后,通过网络线路查询和确认家庭中的安全状况。让你真正体验到IT技术发展给您带来的方便愉快的居家生活。 根据智能化小区的实际情况,建议每户安装一套家庭智能信息终端ICHOME-2000,家庭内各类防盗报警探头、家电控制点全部通过普通RVV线连接到家庭智能信息终端,在小区内部另外建立一套局域网负责家庭到物业中心的信息传输,中心机房含有数据库服务器及监控电脑,监控电脑的电子地图上可快速察看每户的报警类型及报警位置。中心端电脑还可以给每户人家发送各类信息,代替传统的电子公告牌。

小区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

天下大观 智能化系统 设

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章电子巡更系统 (7) 第二章可视对讲系统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自动停车场管理系统 .. (41) 第四章广播及背景音乐系统 (57) 第五章周界防范系统 (59) 第六章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62) 第七章电子显示屏系统 (70) 第八章项目管理 (79)

1.智能小区的概念 智能小区其实是智能大厦、智能住宅和国内小区特点相结合而衍生出来的。随着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的高速发展及其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具有传统控制方式的大厦,从简单的综合布线、计算机网络,发展到整个弱电系统的集成,3A、5A型的智能大厦在国内不胜枚举。而智能住宅的概念源于美国,美国的智能住宅发展是最为迅猛的。继美国之后,欧洲、日本、新加坡等国家住宅智能化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在我国,智能住宅 2. 务突出体现在计算机网络上,这对小区网络的硬件建设提出了要求,其实信息服务也就是大家常常听到的“数字化家园”、“数字家庭”要体现的核心服务。 小区产品实现功能的方式,一般都是在小区内建立智能控制网络,利用此网络来实现家庭智能化和小区智能设备的集中监控,核心产品是家庭控制器。 智能小区是以家庭为单位,每个家庭在智能化后形成智能住宅,智能住宅是将家庭中各种与信息相关的通讯设备、家用电器和家庭安防装置,通过家庭总线连接到构建的智能控制网络上进行集中的或异地的监视、控制和家庭事务性管理,并保持这些家庭设施与住宅

智能化系统总体设计要求

2.3智能化系统总体设计要求 (一)、总体要求 1.本系统以综合布线系统和通信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为平台,充分体现现代信息处理技术、传感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在卷烟生产企业的应用水平。 2.我司提供的设施是一个完整的系统。除本技术文件中所明确列出的要求外,凡系统正常运行具备的功能和设备及配件,均包括在本工程范围中。 3.我司在设计说明中提供系统设计原理图、系统拓扑结构图、控制点位表、联动控制系统图、控制机房布局图等。 4.应功能布局重新调整的特点,在建筑走线和布点位置方面留有足够的调整性与冗余度。 5.以结构化、规范化、模块化、集成化的方式实现,适应系统维护和技术发展的需要。 6.采用先进而成熟的技术、可靠而适用的设备。 7.若中标,我司负责系统的开通调试和检测验收,并负责一年以上的免费维修与保养。我司负责维修保养期内系统正常运行操作所发生的设备更换。 8.我司提供业主操作管理人员的培训计划。 (二)、系统安全性 1.设备安全性 ?系统所用设备、器材的安全性指标均符合相关产品标准规定的安全性能要求?系统所用设备、器材需经国家质量检测中心或行业管理部门授权的检测认证机构测试认证合格。 2.操作人员的安全性 ?系统的设计应“以人为本”。 ?所用设备或系统的任何部分有足够强度,防止可能对人员的伤害。 ?系统采取防触电保护等措施,所用设备不能有害人体健康。 3.信息安全性 ?系统设置操作密码、操作等级和控制权限,保证系统运行数据的安全。?有防信息网络病毒和非法入侵的措施。

4.防破坏性 ?系统具备断线、短路和并接其它负载时的报警功能。 ?传输线路的出入口线隐蔽,并有保护措施。 ?系统有自检功能,应具备故障报警、失效告警功能。 (三)、系统可靠性 1. 保证智能化系统全天候、24小时的正常运行。 2. 采用经过工程实践考验、先进而成熟的技术。 3. 采用经过严格质量检验或认证、性能可靠、性能价格比高的产品或设备。 4. 可靠性分配 根据系统规模的大小和用户对系统可靠性的总要求,将整个系统的可靠性指标要求转换为系统各组成部分(或子系统)的可靠性要求。 ?系统所有子系统的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大于其可靠性分配指标。 ?所有设备、器材的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大于其可靠性分配指标。 5.简化设计 系统在完成规定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简化结构、尽可能减少设备、尽可能缩短路由,以获得系统的最佳可靠性。 6.冗余设计 ?系统保证系统的某个局部发生故障或失效时,不影响系统其它部分的正常工作。 ?系统采用储备冗余设计。特别是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或关键设备,设置热(冷)备份,以保证在系统局部受损的情况下能正常运行或快速维修。 7.可维修设计 ?系统设备采用标准化、规格化、通用化设备以便维修和更换。 ?系统主机结构模块化。 ?系统线路接头插件化,线端必须作永久性标记。 ?设备安装或放置的位置留有足够的维修空间。 ?传输线路设置维修测试点。 ?关键线路或隐蔽线路留有备份线。 (四)、系统电磁兼容性

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要点研究

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要点研究 摘要:建筑智能化系统,利用现代通信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监控技术等,通过对建筑和建筑设备的自动检测与优化控制、信息资源的优化管理,实现对建筑物的智能控制与管理,以满足用户对建筑物的监控、管理和信息共享的需求,从而使智能建筑具有安全、舒适、高效和环保的特点,达到投资合理、适应信息社会需要的目标。智能化建设正在渗透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化系统正在走向集中化。本文对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要点进行阐述。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智能系统设计要点 一、我国目前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我国建筑的智能化系统也在不断地发展与完善,但是在智能系统水平快速提高与进步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这些问题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建筑业主对智能化系统的信息产品并没有做很深入的了解,而是盲目跟进所谓的潮流,不顾自身建筑建设的实际情况,对建筑智能设计的投资效果不理想,在盲目投资的过程中导致资金的大量浪费。建筑智能化系统所需的设备产品没有统一的质量检测标准,一些设备产品的生产工艺无法达到既定的标准,这样的情况致使设备使用后的后期维护比较困难;(2)建筑施工的队伍的素质普遍偏低,在施工管理与施工组织方面的制度不健全容易导致建设施工的工作效率低下等不良状况;以上在建筑智能系统的设计与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很可能会给建筑的智能化系统的运行造成非常大的安全隐患。我国智能建筑建设的方式已不能再是疾风暴雨,智能建筑的建设需要在一个逐步规范化的过程中,从无序逐步走向有序,从混乱的状态走向健康状态。 二、设计前充分理解业主的设计需求及解决建议 这个阶段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应该是最重要的一步,它是设计人员掌握设计任务书内容,理解甲方意图的关键环节。这个环节往往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一旦这个环节出现问题,后面的设计工作都将白白辛苦。设计人员在对设计方案进行总体规划设计之前一定要认真分析业主的设计需求,清楚设计依据。更重要的是与业主进行充分的沟通交流,反复研讨设计任务书,在讨论过程中不是简单机械的理解业主的设计需求,而是应该结合业主意图和相关设计规范对项目进行综合分析,同时从专业的角度提出系统需求中的不足,为业主确定一个最佳的设计方案。如果设计人员对业主需求不做全面的分析,一味的遵从业主的想法,简单机械的进行设计,就使得设计图和设计说明不全,图纸不能给人建立起清晰的

某小区智能化系统设计要求讲解学习

智能化系统设计要求 一、联网型彩色可视对讲系统(含家居报警、电梯智能控制) 基本功能: 1、半数字半模拟联网方式; 2、实现住户、单元门口、管理中心、围墙机4方可视通话功能; 3、电梯召唤智能控制(室内对讲分机上集成召唤电梯的按键); 4、监视单元门功能; 5、集成IC卡门禁功能; 6、密码、门禁刷卡开锁功能; 7、每栋楼第1、2层(从有住户层算起)和顶层均实现家居报警功能:红外探头、入 户门门磁、紧急按钮,其它楼层均只实现紧急报警功能; 8、室内对讲分机8防区,并带无线拓展端口实现无线防区功能; 9、实现单元门口主机与消防系统联动(消防提供无源信号或24V有源信号); 10、信息发布功能,管理中心可向住户发布信息; 11、拍照功能:拍摄访客照片留影; 12、门口主机/围墙机死机时由监控中心进行断电操作实现开门; 13、可扩展智能家居功能; 主要设备参数: 门口主机/围墙机 1、10寸液晶屏,彩色可视,中文操作提示; 2、1024×600高分辨率; 3、SONY CCD、480线摄像头; 4、触摸屏感应操作方式; 5、天气预报、时钟; 6、门禁卡开锁; 7、出门按钮; 8、密码开锁功能,集成门禁; 9、防水防尘等级IP66; 10、按键具有确认声;

11、受话器敏感度及喇叭音量可调; 12、和弦铃声; 13、环境温度:-30℃~+70℃; 14、相对湿度:10%~95%; 15、壁挂式安装; 室内分机: 1、7寸彩色液晶屏、触摸感应式按键; 2、监视、对讲、开锁、呼叫; 3、一键呼叫管理中心; 4、防区功能: 8防区; 5、无线防区:可扩展无线防区,无线控制接听、开锁、布防、撤防功能; 6、拍照:主动抓拍照片,访客来访自动拍照(照片可备份); 7、信息发布:接收小区信息; 8、可外接二次分机;; 11、和弦铃声; 12、可扩展智能家居功能; 二、彩色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A、硬盘录像机: 1、每台数字硬盘录像机可以实现16路同时录像,集全动态视频图像监视、视频连续实时记录、前端摄像机及辅助设备控制、网络视频传输及控制于一体,功能强大,操作简单。 2、要求每路图像连续实时录像时间不低于30天; 3、回放分辨率不低于2CIF; 4、可接入外网,实现异地可查看; 5、所有硬盘录像机形成局域网,设一台中心管理电脑; B、室外彩色智能红外球型摄像机: 1、具备27倍光学变焦、10倍电子放大; 2、1/4 SONY EXVIEW CCD; 3、彩色540线、黑白570线; 4、最低照度:0.0001LUX/F1.2;

智能化系统设计说明资料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广东省惠州市,由一栋办公楼和购物中心组成,其中办公楼部分高度为25层,购物中心部分主体为3层,局部5层,地上总建筑面积为73892.97平方米;地下建两层停车库,总建筑面积为21374.8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21374.80平方米。 弱电机房、信息机房均设在地下一层。 二、设计依据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2008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98 《汽车库、停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97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 50189-2005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50343-2004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 50314 -2006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 50200 -94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 50395 2007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 50394-2007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48 -2004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 50311 -2007 《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 50396 -2007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GB50174-93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3 建筑设计图纸及资料 三、设计内容 本方案设计包括以下十个系统: 1)综合线槽

2)综合布线系统 3)语音通讯系统 4)计算机网络系统 5)有线电视系统 6)安全防范系统(包括视频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巡更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 7)信息发布系统 8)无线对讲系统 9)公共广播系统 10)电梯五方对讲系统 11)远程抄表系统 12)机房工程 四、综合线槽 弱电系统设置一套200mm*100mm的水平线槽,地下一层水平线槽互通,主干线槽设置为400mm*100mm,地下一层从各个弱电竖井至通信机房设置为400mm*100mm。 供电部分在地下一层从信息机房到各个弱电竖井设置一套100mm*100mm的水平线槽,用于敷设220V电源电缆,实现弱电设备的UPS集中供电。主干线槽设置为100mm*100mm。 远程抄表系统从弱电竖井到本层电表房(或强电竖井)设置一套100mm*50mm的水平线槽。公共广播系统在地下一层从消防控制室到各弱电竖井敷设一套50*50的线槽。 电缆线槽、桥架敷设宜高出地面2.2m以上。线槽和桥架顶部距楼板不宜小于30mm;在过梁或其他障碍物处不得小于50mm。 水平线路(除图中注明外)均采用沿吊顶内金属线槽敷设,无线槽处穿钢管敷设到位。 线槽穿墙及楼板处,电缆井、管道井与走道等相连通的孔洞应用防火材料密闭封堵。 五、综合布线系统 本系统将语音和数据综合在一套标准的布线系统上,系统为开放式网络平台,方便用户在需要时,形成各自独立的子系统。 本系统由市政引来通讯光缆进入地下一层的通信机房。系统包括外网(语音点、数据点、无线网络点)和设备网(视频监控点,LED信息屏点)2套物理隔离的网络。

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

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

前言 (3) 第一章电子巡更系统 (9) 第二章可视对讲系统 (15) 第三章自动停车场管理系统 (54) 第四章广播及背景音乐系统 (79) 第五章周界防范系统 (82) 第六章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86) 第七章电子显示屏系统 (97) 第八章项目管理 (108)

1.智能小区的概念 智能小区其实是智能大厦、智能住宅和国内小区特点相结合而衍生出来的。随着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的高速发展及其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具有传统控制方式的大厦,从简单的综合布线、计算机网络,发展到整个弱电系统的集成,3A、5A型的智能大厦在国内不胜枚举。而智能住宅的概念源于美国,美国的智能住宅发展是最为迅猛的。继美国之后,欧洲、日本、新加坡等国家住宅智能化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在我国,智能住宅这一概念推广较晚,但其发展的速度也很快,由于国内的住宅产业的特殊性,智能小区取代了智能住宅的概念,全国已建立了一些具有一定智能化功能的住宅和住宅小区。 随着智能化技术从大厦走向小区,迈进千家万户,智能小区的内涵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那么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标准或模式才可以称得上智能化小区或智能化家庭呢?最近国家建设部住宅产业化办公室提出了关于住宅小区智能化的基本概念,即:“住宅小区智能化是利用4C(即计算机、通讯与网络、自控、IC卡)技术,通过有效的传输网络,将多元信息服务与管理、物业管理与安防、住宅智能化系统集成,为住宅小区的服务与管理提供高技术的智能化手段,以期实现快捷高效的超值服务与管理,提供安全舒适的家居环境”。 2.智能小区的功能 智能小区的智能化系统功能设置,一般应该根据市场定位的不同(是中档还是高档?)对于智能小区安防和通讯网络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对于智能化大厦的功能,多数人们都比较熟悉。对于住宅小区,它的智能化并不是简单地将智能大厦中的一些功能应用进来,这并不能完全满足其要求。住宅有其特殊的方面,它需要将住宅内越来越多的设备,系统

智能化系统设计规范模板

智能化系统设计规 范

智能化系统设计标准 目录 GB 50116-201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设计要求) (3) GBT 50200-1994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设计要求) (4) GB 50198-2011《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要求) (6) GBT50314-2006《智能建筑设计标准》(设计要求) (8) GB50311-2007《综合布线与系统工程设计规范》(设计要求) (20) JGJ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23) GB_50343-200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设计) (30) GB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设计要求) (31) GB 50394-2007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设计要求) (45) GB 50395-2007《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设计要求) (46) GB 50396-2007 《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功能设计) (47)

GB 5011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设计要求) 系统形式的选择和设计要求 3.2.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形式的选择, 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仅需要报警, 不需要联动自动泊防设备的保护对象宜采用区域报警系统。 2 不但需要报警, 同时需要联动自动消防设备.且只设置一台具有集中控制功能的火灾报警控制器和消防联动控制器的保护对象, 应采用集中报警系统, 应设置一个消防控制室。 3 设置两个及以上消防控制室的保护对象, 或己设置两个及以上集中报警系统的保护对象, 应采用控制中心报警系统。 3.2.2 区域报警系统的设计, 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系统应由火灾探测器、于动火灾报警按钮、火灾声光警报器及火灾报警控制器等组成, 系统中可包括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和指示楼层的区域显示器。 2 火灾报警控制器应设置在有人值班的场所。 3 系统设置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时, 该装置应具有传输本规起附录A 和附录B 规定的有关信息的功能;系统未设置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时, 应设置火警传输设备。 3.2.3 集中报警系统的设计, 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系统应由火灾探测器、于动火灾报警按钮、火灾声光警报器、消防应急广播、消防专用电话、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火灾报警控制器、消防联动控制器等组成。

标准五星级酒店弱电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

标准五星级酒店弱电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项目所在地位于XXX地块,用地面积为20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70000平方米。其中,本工程仅为整个地块的酒店部分,酒店及配套建筑层数十四层,单幢建筑面积18000平方米,建筑高度60米,酒店客房数210间。 二、设计范围 1、本设计说明中弱电系统主要有:通信网络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安全防范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电子巡更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卫星电视及有线电视系统、客房控制(RCU)管理系统、楼宇自控系统、能耗监测系统、电梯监控及六方对讲系统、弱电机房工程、弱电管路及线槽。 2、与其它专业配合的内容: 1)酒店AV系统 AV(背景音乐、IPTV、信息发布以及会议系统等)系统均由AV专业设计单位负责设计,AV设计区域内所有的电话、网络、电视、LCD等点位均由本专业承包单位在综合布线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深化设计中提供预留。

2)酒店客房控制(RCU)管理系统 本次暂仅预留有关RCU系统的所有网络链路。 3)酒店员工消费及考勤系统 酒店员工消费及考勤系统由酒店自备,本专业承包单位仅负责预留网络点位及管线等通路设计。 4)酒店电子门锁、客梯梯控系统 酒店电子门锁、客梯梯控系统均由内装负责设计和实施。 5)消防广播系统 酒店消防广播系统需参见机电图纸,纳入消防系统设计和招标。 三、通讯网络系统 本项目通讯网络系统主要包括市政通讯、酒店程控交换机、酒店内部员工通讯以及无线对讲系统。 1、市政通讯 本项目固网固话引入电信、联通2家运营商,手机信号覆盖引入电信、联通及移动3家运营商,运营商接入机房位于地下一层。本项目通讯进线由运营商负责端接至酒店IT/PABX机房内的通讯配线架,本专业承包单位需配合提供相关的线槽、管道等通路以及机房内的机柜、配线架。 2、酒店程控交换机 1)本项目采用基于IP和模拟混合技术的PABX,需提供至少3路E1(30B+D)数字中继端口,16路模拟中继端口,每间客房分配一个模

小区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

小区智能化系统 设 计 方 案 XX工程公司 年月日

前言 (3) 第一章电子巡更系统 (8) 第二章可视对讲系统 (14) 第三章自动停车场管理系统 (23) 第四章广播及背景音乐系统 (48) 第五章周界防范系统 (51) 第六章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55) 第七章物业管理系统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八章电子显示屏系统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九章PDS系统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章家居智能控制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一章小区设备监控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二章项目管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智能小区的概念 智能小区其实是智能大厦、智能住宅和国内小区特点相结合而衍生出来的。随着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的高速发展及其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具有传统控制方式的大厦,从简单的综合布线、计算机网络,发展到整个弱电系统的集成,3A、5A型的智能大厦在国内不胜枚举。而智能住宅的概念源于美国,美国的智能住宅发展是最为迅猛的。继美国之后,欧洲、日本、新加坡等国家住宅智能化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在我国,智能住宅这一概念推广较晚,但其发展的速度也很快,由于国内的住宅产业的特殊性,智能小区取代了智能住宅的概念,全国已建立了一些具有一定智能化功能的住宅和住宅小区。2.智能小区的功能 智能小区的智能化系统功能设置,一般应该根据市场定位的不同(是中档还是高档?)对于智能小区安防和通讯网络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对于智能化大厦的功能,多数人们都比较熟悉。对于住宅小区,它的智能化并不是简单地将智能大厦中的一些功能应用进来,这并不能完全满足其要求。住宅有其特殊的方面,它需要将住宅内越来越多的设备,系统统筹管理,使其能具备智能化的功能,从而达到和创造舒适健康的环境,具备高度的安全性,具有良好的通信功能,包括语音、文字、图像的传输。因此,智能化小区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信息服务,服务功能主要包括方便的管理、高效的监控和先进的通信方式。信息服务突出体现在计算机网络上,这对小区网络的硬件建设提出了要求,其实信息服务也就是大家常常听到的“数字化家园”、“数字家庭”要体现的核心服务。 小区产品实现功能的方式,一般都是在小区内建立智能控制网络,利用此网络来实现家庭智能化和小区智能设备的集中监控,核心产品是家庭控制器。 智能小区是以家庭为单位,每个家庭在智能化后形成智能住宅,智能住宅是将家庭中

智能化系统方案指导思想及设计依据

智能化系统方案指导思想及设计依据 作者: 阅读:364 引用:0 发布时间:2005-10-17 18:10 出处: 一、智能化系统指导思想: 1、坚持高起点,勇于创新,保证系统的先进性和在国 内同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2、贯彻“实用、可靠、先进、高效、经济”的原则, 以应用为导向,推进管理,按最优化的方案进行设计 施工。 3、从实际情况出发,以需求为依据,总体规划,确保 系统的高度集成、总体优化、安全可靠。 4、系统充分考虑功能扩容性和技术升级性,适应当代 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要求,以求得最佳效果。 二、系统设计原则及依据: 在进行智能化系统设计时,我们充分考虑并遵循了以下设计原则:★可行性和适应性 系统要保证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适应性,既要科学设计,又要有比较高的性能价格比。 ★实用性和经济性

系统建设应始终坚持面向应用、注重实效的原则,把实用性和经济性结合起来。 ★先进性和成熟性 系统设计既要采用先进的设计理念、技术、方法,又要注意结构、设备的成熟性,不但能体现现在的技术水平,而且具有发展的潜力。 ★开放性和标准性 为了满足系统所采用的技术和设备的协同运行能力、系统投资的长期效应以及系统功能不断扩展的需求,必须追求系统的开放性和标准性。 ★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考虑技术先进性和开放性的同时,还应从系统结构、技术措施、设备性能、系统管理、厂商技术支持及维修能力等方面着手,确保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安全性和保密性 在系统设计时,既考虑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更要注意信息的保护和隔离,因此系统应分别针对不同的应用和不同的网络通讯环境,采取不同的措施,包括系统安全机制、数据存取的权限控制等。★可扩展性和易维护性 为了适应系统变化的要求,必须充分考虑将来系统扩展的需要,在设计时应有弹性。并且以最简便的方法、最合适的投资,实现系统的扩展和维护。 三、系统设计的主要依据:

智能化系统设计原则

智能化系统设计原则 对于xxxxxx新厂智能化系统建设设计,我们结合企业厂区智能化建设用户要求,及多年来智能化系统设计经验,xxxxxx新厂智能化系统设计满足以下原则: 先进性 采用网络化与人性化管理设计,集成化和数字化的主流产品为核心设备,智能一体化的总体设计与实施。 开放性 为了满足系统所选用的技术和设备的协同运行能力、系统投资的长期效应以及系统功能不断扩展的需求,必须追求系统的开放性。本系统设计中各子系统均提供了标准化和开放性的接口协议,保证了各子系统之间的网络化与集成化实现。 可靠性 系统的整体结构及其关键部件均考虑采用容错技术,使系统具有足够的冗余和备份能力,并在关键设备设有备品和备件,确保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可扩充性 智能建筑所应用的技术不断向前发展,往往需要对系统进行扩充,或增加与其他系统的互连。设计时充分考虑满足易于系统在、未来使用上扩充和升级的要求,各系统为将来提供部分预留节点。 安全性 在系统设计中,既考虑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更要注意信息的保护和隔离。在线路设计上利用网络实时在线检测,具有故障报警提示分析功能;网络对外出入口处,充分考虑网络信息数据安全性。 管理可控性和维护简易性 任何先进的技术和产品要发挥良好的应用都不能违背三分技术和七分管理的通则,因此我们在系统设计以至于将来的施工和管理方面自始至终都将未来的系统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加以谨慎考虑。 我们采取先进实用的技术,实现简约化的管理和维护的指导思想,以设备功

能模块化,系统控制分级化为原则,为用户提供即强大又容易控制的系统硬件、软件管理功能,也便于故障诊断和日常维护。 实用性 系统设计时,充分考虑各类产品的性能价格比,对关键性的产品应以性能的先进性为主要考虑因素,以提高系统的整体水平,对非关键性产品则以实用性为主。 同时响应招标文件要求满足以下要求: 1.系统设计符合我国有关法律法规,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行业管理条例。 2.系统所采用的所有设备(材料)通过国家相关行业管理部门和质量监督部门的检测认证。 3.系统的技术性能和质量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采用国内外通用的最新先进技术和优质品牌产品,并充分考虑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适度超前。并适合工业生产的建筑特点和使用特点。系统在安装调试、操作使用、维护保养等方面简便易行。 4.系统以经济实用为原则,采用经过工程运行验证的成熟的先进技术和产品,性能稳定、可靠。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确保本工程成为技术先进、可靠实用、经济合理的、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智能建筑。 5、系统提供符合国际标准的软件、硬件、通信、网络、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等诸方面的接口与工具,保证整个系统的互联及信息的集成。 6、标准化、模块化:采用标准化、模块化的设计和产品(包括软件)。 7、系统设计考虑到未来发展,保证系统结构与前端设备的可调整性和可扩展性,留有必要的冗余,便于系统升级、扩展。 8、安全性、可靠性:采用安全设计技术,确保楼宇内的人员、设备、重要文件资料、信息等的安全,严防非授权用户的侵入和机密信息的泄露;采取必要的冗余技术保证系统及其运行的可靠性、稳定性。 9、实用性:开发的应用系统能完全满足xxxxxx新厂区的各项功能要求,特别符合管理和使用性能要求。系统易学易用,具有良好的人机界面和联机帮助功能。同时有针对各种场景的提示信息,为用户提供正确导航。

智能化系统建设应以国家相关设计规范标准为依据概要

智能化系统建设应以国家相关设计规范标准为依据,在做智能化各应用系统实施时,应充分采用忆有的国家及国际现行标准。参照以下技术规范(不限于此: GBT50314-2000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 500339-2003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T 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技术应用系列标准(送审稿 GB50189-2005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 32/181-1998 上海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标准 DB 32/365-1999 上海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检测规程 DB 32/366-1999 上海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实施及验收规范 DB 32/T367-1999 上海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评估标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 50052-1995 JGJ/T 16-1992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 50116-1998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GB 4717-199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A 38-92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要求 GB 16796-1997 安全防范工程费用概算定额编制办法 GB 12663-1990 安全防范报警系统设备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GB 16796-1997 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 GA/T 57-2001 防盗报警中心控制器

GA/T 358-2001 视频安防控制系统技术要求 GA 127-1996 入侵报警系统技术要求 YD 5032-1997 报警系统电源装置、测试方法和性能规范 TDJ 13-88 城市住宅区和办公楼电话通信设施验收规范 YD/T 1123-2001 邮电部电话交换设备总技术规范书 GB/Y 15542-1995 市内电信网光纤数据传输系统工程设计暂行技术规定 GB/T 18336.1-2001 综合交换机技术规范 GB/T 50311-2000 数字程控自动电话交换机技术要求 GB/T 50312-2000 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技术安全性评估准则第1部分 GB/T 12505-90 建筑和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GB 17859-1999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GB 163-1997 计算机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规范 GB/T 2887-2000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规范 GB/9361-1998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分类原则 GB/50174-1993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GB 6650-86 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 TD 5003-94 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 YDTT 54-95 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的技术要求 ISOIEC 1801 电信专用房屋设计规范

智能化系统设计规范

智能化系统设计标准 目录 GB 50116-201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设计要求) (2) GBT 50200-1994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设计要求) (3) GB 50198-2011《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要求) (4) GBT50314-2006《智能建筑设计标准》(设计要求) (7) GB50311-2007《综合布线与系统工程设计规范》(设计要求) (17) JGJ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20) GB_50343-200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设计) (26) GB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设计要求) (27) GB 50394-2007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设计要求) (39) GB 50395-2007《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设计要求) (40) GB 50396-2007 《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功能设计) (41)

GB 50116-201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设计要求) 系统形式的选择和设计要求 3.2.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形式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仅需要报警,不需要联动自动泊防设备的保护对象宜采用区域报警系统。 2 不仅需要报警,同时需要联动自动消防设备.且只设置一台具有集中控制功能的火灾报警控制器和消防联动控制器的保护对象,应采用集中报警系统,应设置一个消防控制室。 3 设置两个及以上消防控制室的保护对象,或己设置两个及以上集中报警系统的保护对象,应采用控制中心报警系统。 3.2.2 区域报警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系统应由火灾探测器、于动火灾报警按钮、火灾声光警报器及火灾报警控制器等组成,系统中可包括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和指示楼层的区域显示器。 2 火灾报警控制器应设置在有人值班的场所。 3 系统设置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时,该装置应具有传输本规起附录A 和附录B 规定的有关信息的功能;系统未设置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时,应设置火警传输设备。 3.2.3 集中报警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系统应由火灾探测器、于动火灾报警按钮、火灾声光警报器、消防应急广播、消防专用电话、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火灾报警控制器、消防联动控制器等组成。 2 系统中的火灾报警控制器、消防联动控制器和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消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