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宁波市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高一地理试卷及答案

(完整版)宁波市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高一地理试卷及答案

(完整版)宁波市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高一地理试卷及答案
(完整版)宁波市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高一地理试卷及答案

第6、7题图

宁波市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地理试卷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题有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不选、多

选、错选均不得分。请把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填在答题卷规定的空格内,做在试卷上无效。) 1.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

A.育龄妇女数量

B.出生率高低

C.生产力发展水平

D.城市化水平

北京时间2017年3月30日19时左右,一场特殊天象“火星合月”(即可见天空中火星距月亮很近)美丽上演。完成2、3题。

2.下列天体系统中,同时包含火星和月球且级别最低的是 A.河外星系 B.银河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

3.“火星合月”时,下列天体相互位置描述正确的是

A.地球位于火星和月球之间

B.月球位于火星和地球之间

C.火星位于地球和月球之间

D.火星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

下图为塔里木盆地略图,盆地中部是沙漠,周边多冲积扇,绿洲在冲积扇的中下部。绿洲人口集中,农牧业较为发达。完成4、5题。 4.塔里木盆地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季风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高山高原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5.影响该地人口和农牧业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 B.交通

C.气温

D.水源

右图为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图。完成6、7题。 6.太阳辐射能量最集中部分及占总能量比约为 A.红外线 30% B.紫外线 40%

C.可见光 50%

D.太阳风 60%

7.与同纬度浙江省宁波市相比,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较低,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

B.地势高,离太阳近,太阳辐射强

第4、5题图

C.降水丰富,云量较多,保温作用强

D.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

下图为气压带和风带(箭头表示气流方向)分布局部示意图。完成8~10题。 8.甲气压带是 A.赤道低气压带 B.极地高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副热带高气压带

9.根据图示信息判断,此时最有可能是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10.乙风带移动后,可能形成 A.南亚西南季风

B.南亚东北季风

C.东亚西北季风

D.东亚东南季风

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独特景观享誉世界。下图为黄山怪石景观“飞来峰”。

完成11~13题。

11.在海拔1600米以上,黄山松形成了连片的树林,而海拔1600米以下则少见。造成黄山松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水分 B.热量

C.土壤

D.地形

12.黄山花岗岩形成过程是 A.喷出作用 B.变质作用

C.固结成岩

D.侵入冷凝

13.黄山上花岗岩形成了“怪石”,主要地质作用是 A.地壳运动、变质作用 B.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C.风化作用、侵蚀作用

D.岩浆活动、重熔再生

下图为世界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箭头表示板块运动方向)。完成14、15题。

14.甲板块是

A.欧亚板块

B.太平洋板块

C.印度洋板块

D.美洲板块

15.甲、乙板块边界地带形成的宏观地形是

第11~13题图

第8、10题图

甲 乙

第14、15题图

A.高原、山地

B.海岭、裂谷

C.海沟、岛弧

D.海岸山脉

下图是东亚局部地区某时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分布图。完成16、17题。 16.甲地所在天气系统是 A.冷锋

B.暖锋

C.气旋

D.反气旋

17.此时,乙的风向是 A.东北风 B.西南风

C.西北风

D.东南风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不断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完成18~20题。

18.若此图表示大气热力环流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温:甲地低于乙地 B.气压:甲地低于乙地

C.若该环流发生在城市和城郊区,则甲是市区

D.若该环流发生在白天沿海地区,则甲是陆地

19.若此图为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则 A.甲为海洋环境,乙为陆地环境 B.环节①为人类提供水资源不断再生

C.黄土高原的黄土主要是②带来

D.环节④表示植物蒸腾和陆地水蒸发

20.若此图表示的是某大洋环流示意图,且丙、丁位于赤道附近,则 A.①洋流为西风漂流,属于寒流 B.②影响下,非洲形成温带落叶阔叶林 C.④洋流附近可能有沙漠和渔场

D.此洋流圈是北半球副热带的大洋环流

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强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特别是要推进工业带

动农业,城市支援乡村,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完成21、22题。 21.下列过程属于城市化的是 ①城市居民向郊区卫星城迁移 ②在城市郊区大量布置工业区 ③原农业用地转变为仓储用地 ④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2.发展新型城镇化,给农村带来的积极作用有 ①减少农村人口迁移 ②提高人居环境质量

③发展科技创新中心

④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③ ④

第18~20题图

A.①②

B. 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右图为浙江省地形示意图。完成23、24题。

23.浙江省南部丘陵、山地地区

A.聚落多数是团聚型

B.聚落为棋盘式格局

C.乡村公路呈“之”字形

D.公路铁路形成密集网状

24.浙江省典型的地带性植被类型为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C.温带落叶阔叶林

D.落叶针叶混交林

下图为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相互关系示意图。完成25、26题。

25.图中①至④代表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大气、生

物、地质、水文要素,其中对土壤形成比较

活跃的影响要素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6.若图示区域为华北某地花岗岩风化的山坡,

则该山坡上的最可能生长

A.椰树

B.油松

C.樟树

D.柏树

下图为甲、乙、丙、丁四个国家2010年人口年龄结构比例示意图,完成27、28题。

27.甲国人口增长模式最可能是

A.高—低—高

B.低—高—低

C.高—高—低

D.低—低—低

28.下列对甲、乙、丙、丁四个国家的判断,

正确的是

A.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是甲

B.社会保障负担最重的可能是乙

C.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可能是丙

10

20

30

40

50

60

70

甲乙丙丁

0—14岁

15—64岁

65岁及以上(%)

图例

单位:米

1500

1000

500

河流

城市

第25、26题图

第23、题图

D.生态环境压力最小的国家是丁

下图为地质时期气候变化示意图。完成29、30题。

29.总体来看,在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的特征是 A.温暖期较短,寒冷期偏长 B.湿润期与干旱期相互交替 C.中生代总体以湿润期为主 D.新生代进入气温升高时代 30.甲地质年代繁盛的动、植物分别是

A.两栖类、蕨类植物

B.无脊椎动物、藻类

C.爬行类、裸子植物

D.哺乳类、被子植物

下图为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演变及预测示意图。完成31、32题。

31.我国目前消费的能源,主要是 A.清洁能源 B.可再生能源

C.地球的内能

D.储存的太阳能

32.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变化对环境的主要影响是 A.酸雨危害有望减轻 B.温室气体排放减少 C.煤炭石油可能枯竭

D.能源供应持续紧张

下图为我国某特大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完成33、34题。

33.该城市早期选址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铁路

B.公路

C.机场

D.河流

34.该城市拟规划建设石油化工城,从环保角度考虑,应建在

丙 丁

第33、34题图

全球平均温度(℃) 冷 暖 全球平均降水(mm ) 干 湿

新生代

中生代

古生代

元古代

太古代

地球初期

同位素地址年龄 (百万年)

70

250

600

2500

3800

4600 甲

第29、30题图

第31、32题图

A.甲

B.乙

C.丙

D.丁

下表为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北京市人口数据。完成35、36题。

A.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B.大量外来人口迁入

C.人口平均寿命延长

D.自然资源循环利用 36.依据专家分析,北京市

A.环境承载力为2 300万人

B.人口合理容量为1 961万人

C.环境承载力为1 961万人

D.人口合理容量为2 300万人

下图为美国、巴西、中国、印度四个国家城市化趋势图。完成37、38题。 37.图中反映巴西城市化进程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8.图中各国城市化进程必然带来

A.城市交通拥挤

B.环境趋于恶化

C.建成区面积扩大

D.城中心人口密集

下图为1900年至2010年太阳黑子周期图。完成39、40题。

39.太阳黑子出现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其周期大致为 A.11年 B.17年 C.365日

D.24小时

40.太阳黑子数较多年份

A.北极地区极光出现较少

B.短波通信易受干扰

第35、36题表

第39、40题图

1900 1920

1940 1960 1980

2000 1910 1930

1940 1970 1990 2010 (年)

40

80 120 160 200 黑

子相对数

C.中高纬树木年轮较密集

D.耀斑爆发强度减弱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2小题,共20分)

41.下图为水循环和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水循环中的①环节是 ▲ ,驱动水循环的能量来源主要是 ▲ 。(2分) (2)按能量来源分,②环节对地壳表层物质的破坏属于地质作用中的 ▲ 作用,在其

作用后形成的S 处岩石的主要特征是 ▲ 、 ▲ 。(3分)

(3)N 为岩浆通道。一般认为, ▲ 层是其主要来源之一,该层之上是地球的 ▲ 圈。

(2分)

(4)说明M 地形的形成原因。(3分)

S

M

N

第41题图

海 洋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1为东南亚简图。

材料二 图2为图1中乙地气温和降水量图。

(1)甲岛的气候类型是 ▲ 气候,气候特征是 ▲ 。(2分)

(2)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 ▲ 。甲岛所属的印度尼西亚,由于城市化进程显著落后于

相应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进程,因此表现为 ▲ 城市化。(2分) (3)该地区城市多沿海、沿河分布,主要原因是 ▲ 、 ▲ 、 ▲ 。(3分)

(4)从气候、地形角度分析R

河下游洪涝灾害严重的原因。(3分)

第42题图2

第42题图1

10°

20°

20°

100°

140°

120°

南 海

洋 洋

R

图 例

例 洲界

国界

河流 山脉

宁波市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有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2小题,共20分)

41.(10分)

(1)降水太阳辐射(各1分)

(2)外力(流水)有层理结构往往有化石(各1分)

(3)软流岩石(各1分)

(4)地壳运动使岩层弯曲变形形成褶皱(向斜),并被抬升(1分),向斜槽部受挤压(1分),岩层坚硬,抗侵蚀能力强,常发育为山地(1分)。

42.(10分)

(1)热带雨林(1分)全年高温多雨(1分)

(2)社会经济发展(1分)滞后(1分)

(3)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3分,可互换)

(4)该地为热带季风气候(1分),雨季降水多且集中(1分);下游为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地势低平,排水不畅(1分)。

高一物理期末试卷反思与分析

常州市教育学会学业水平监测 高一物理试卷答案与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 A. 只有物体静止时,才具有惯性 B. 只有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具有惯性 C. 只有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才具有惯性 D. 物体处于任何运动状态都具有惯性 2.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 的小球在绳的拉力 作用下做半径为r 的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小球运动的角速度 为ω,则绳的拉力F 大小为 ( B ) A. 2 r m ω B. r m 2 ω C. r v m 2 D. 2r v m 3. 关于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 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B. 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越大 C. 加速度大小不变,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 D. 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也不断变小 4.小船在水速较小的河中横渡,并使船头始终垂直河岸航行,到达河中间时,突然上游来水使水流速度加快,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 A. 小船要用更长的时间才能到达对岸 B. 小船到达对岸的位移将变大,但所用时间仍不变 C. 因小船船头始终垂直河岸航行,故所用时间及位移都不会变化 D. 因船速与水速关系未知,故无法确定渡河时间及位移的变化 5.王强同学对着墙壁练习打网球,假定球在墙面以25m/s 的速度沿水平方向反弹,落地点到墙面的距 离在10m 至15m 之间。忽略空气阻力,g 取10m/s 2 .球在墙面上反弹点的高度范围是 ( A ) A .0.8m 至1.8m B. 0.8m 至1.6m C. 1.0m 至1.8m D. 1.0m 至1.6m 同理可得: m v x g gt H 8.12515102121212 2 2 222=??? ????=??? ? ??== 物体的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根据向心力公式: r m F 2 ω= 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由于船头垂直指向对岸,故渡河的最短时间已被确定,与水速无关. 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 101t v x = 2 1121gt H = m v x g gt H 8.02510102121212 201211=??? ????=??? ? ??==

2018高一物理第一学期物理必修1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模块1 第I卷(共8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3分,共 36分) 1、下列单位中,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 A. 牛顿(N) B.千克(kg) C.米/ 秒(m/s) D.米/ 秒2(m/s2) 2、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只有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时,物体才有惯性。 B. 只有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 C. 物体的惯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D. 质量相同的两个物体,由于受力情况不同,所以惯性不一定相同。 3、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处于完全失重的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 B. 两个物体只有相互接触,物体之间才可能有弹力作用 C. 摩擦力总是阻碍着物体的运动 D. 物体的运动速度为零时,所受的合外力一定为零 4、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共点力,两个力的大小均为F,它们之间的夹角是120°。则这两个力的合 力大小是() 1 A. 2F B . 3F C . - F D . F 2 5、某同学用力推一辆停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没有推动,若两位同学一起用力向同一方向推这辆汽车, 车仍然静止。这个现象表明() A. 推力越大,静摩擦力越大,汽车受到的合力越大 B .推力越大,静摩擦力越大,推力与静摩擦力平衡 C.推力大小变化时,静摩擦力大小不变 图1 D.推力始终都小于静摩擦力

6、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它们速度图像如图1所示,贝U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A. 甲、乙两物体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 甲物体的加速度比乙物体的加速度大 C. t i时刻二者相遇 D. 在t i以后的任意时刻,甲物体的速度大于同时刻乙物体的速度 7、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它所受到的合外力F方向不变,大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如图2所示,则在t o这段时间里() A .物体做匀加速运动 B .物体的加速度变小 C.物体的加速度不变 D .无法判断 8、物体在同一位置做平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抛出点高度增大,物体落地时间不变 B. 物体落地时间与水平初速度的大小有关 C. 落地前物体每秒的速度增量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D. 物体落地水平位移的大小与抛出点的高度无关 9、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有一个静止的物体,给物体施以水平作用力,在力作用到物体上的瞬间() A .物体同时具有加速度和速度 B .物体立即获得加速度,速度仍为零 C.物体立即获得速度,加速度仍为零 D .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均为零 10、小玲同学在乘坐电梯时感觉到电梯在加速上升过程中超重,在减速上升过程中失重,则她对她在这两个过程中受力情况的判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超重状态下她受到的重力大于电梯地板的支持力 B. 在超重状态下她受到的各个力的合力方向向下 C. 在失重状态下她受到的重力大于电梯地板的支持力 D. 在失重状态下她受到的各个力的合力为零 11、将一个质量为1kg的物体,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光滑水平面运 动,力F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3所示,则物体在2秒时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英语期末试题及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 高一英语试卷 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在答题卡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一部分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40分) 第一节(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A There is an old English saying. It tells us that we must go to bed early and get up early in the morning. Then we shall be healthy. We shall also be rich and clever. This is true. The body must have enough sleep to be healthy. Children of young age should have ten hours’ sleep every night. Children who do not have enough sleep cannot do their work well and they may not be healthy. The body also needs exercise. Walking, running, jumping and playing games are all exercise. Exercise keeps the body strong. Exercise also helps the blood to move around inside the body. Our blood moves to all parts of our body. The head also needs blood. Exercise helps us to think better. ( )1. If we want to be healthy, we must________. A. eat more B. sleep more C. play more D. go to bed early and get up early ( )2. Children of young age should have ______ hours’ sle ep every day. A. ten B. nine C. eleven D. twelve ( )3. If children don’t have enough sleep, they will not________. A. work well B. be clever and healthy C. eat well D. A and B ( ) 4.The body also needs________. A. sports B. running C. exercise D. playing B In Canada you can find dogs,cats,horses,etc.in almost every family.These are their pets.People love these pets and have them as their good friends.Before they keep them in their houses,they take them to animal hospitals to give them injections(注射)so that they won’t carry disease.They have special animal food stores,though they can get animal food in almost every kind of store.Some people spend around two hundred Canadian dollars a month on animal food.When you visit people’s houses,they would be very glad to show you their pets and they are very proud of them.You will also find that almost every family has a bird feeder in their garden. All kinds of birds are welcomed to come and have a good meal.They are free to come and go and nobody is allowed to kill any animal in Canada.They have a law against killing wild animals.If you killed an animal,you would be punished.If an animal happened to get run over by a car,people would be very sad about it. People in Canada have many reasons to like animals.One of them might be:Their family ties are not as close as ours.When children grow up,they leave their parents and start their own life.Then the old will feel lonely.But pets can solve this problem.They can be good friends and never leave them alone. 5.The passage mainly talks about _______. A. how to keep disease from pets B. pets in Canada C. how to take good care of pets D. life of the old in Canada 6.In Canada,children leave their parents when they grow up because _______。 A. they don’t love their parents any more B. they can only find jobs far from their parents C. their parents’ houses are too small D. they wouldn’t depend on their parents any more 7.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 People buy animal food only at the animal food stores. B.Pets eat better than people. C. Almost every family has a birdcage in his house. D.Any bird can come to the bird feeders to eat. C Scientists are trying to make the deserts into good land again.They want to bring water to the deserts,so people can live and grow food.They are learning a lot about the deserts.But more and more of the earth is becoming desert all the time.Scientists may not be able to change the desert in time.Why is more and more land becoming desert?Scientists think that people make deserts.People are doing bad things to the earth. Some places on the earth don’t get much rain.But they still don’t become deserts.This is because

高一地理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胜利一中2009―― 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模块考试 高一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1-35题,每题2分,共7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上)右图为“四种人口再生产类型统计图”。据图回答1 —2题。 1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所属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分别为 () A. 甲和乙 B.乙和丁 C.丙和乙 D.乙和丙 2 ?造成乙类型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主要因素有 () ①需要多生子女帮助从事农业生产 ②工业化、城市化水平提高 ③医疗卫生事业进步④人们受教育水平高 A.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下图为人口迁移示意图。据此回答3-4题: 3?若此图表示近现代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A. 从北美迁往拉美B ?从亚洲迁往拉美 C.从非洲迁往西亚 D .从欧洲迁往亚洲 4?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至乙地的是() A. 乙地较低的工资待遇 B.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C ?家庭成员甲乙两地分居D.甲地优美的环境 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因此,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据此完成5 —6题。 5. 下列关于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简单地说,环境人口容量是指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规模 B. 环境人口容量是指能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最适宜人口数 C. 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D. 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及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影响很大

6. 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大;②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 高一地理第1页共8页

七年级下册期末地理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地理第二学期期末试卷及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填入下表相应栏,每小题2分,共50 分)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傣族的住宅多为竹楼,这种建筑非常适合当地的热带、亚热带季雨林气候 B. 藏族的服饰主要是传统藏袍,以适应高原温差大、气温相对较低的环境 C?川菜以麻辣、厚味著称,这和当地的气候潮湿很有关系 D. 一月份,我国长春与海口市的居民服饰特点区别不大 2。下列不属于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是() A. 从业人员中,科研人员所占比例大 B.用于研究和开发的经费支出所占的份额大 C?产品的技术复杂程度高D.受气候影响较大 3.决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不均,主要措施是() A. 节约用水 B.兴建水库 C.防治水污染 D.跨流域调水 4.下我国下列地区严重缺水的是() A. 海南岛 B.华北地区 C.四川盆地 D.云贵高原 5.关于我国自然资源说法正确的是() A. 随着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我国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将会增加 B. 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对资源的需求量将会减少 C?我国是资源大国,资源不存在短缺问题 D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不足 6. 要将山西省大同煤田的煤炭运输到上海,最为经济合理的运输方式是() A.铁路和公路运输 B.铁路和海运 C.内河和海运 D.公路运输 7. 关于香港的正确说法是() A. 博彩业是香港的经济支柱 B. 香港各种自然资源丰富 C. 香港是世界上仅次于纽约、伦敦的第三大金融中心,是重要的国际金融、贸易、交通中心 D. 香港的农业非常发达,是肉、蛋、奶、蔬菜、水果等重要

8. 下列关于我国名山的分布,正确的是() A.鼎湖山一一江西 B.黄山一一安徽省 C.泰山一一福建省 D.贡嘎山一一云南省 9. “北京是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所在地,全国政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也在北京。中央和国务院各部委、各人民团体的中央机构都在北京办公。与我国建立了外交关系的各个国家,都在北京设立了驻华使馆机构。”这段话充分说明北京城市职能之一是() A.全国的军事中心 B.全国的经济中心 C.全国的政治中心 D.全国的文化中心 10. 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农业发展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水热充足,是我国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水果等生产基地 B .因人口稀疏,人均耕地多,大力发展“基塘农业” C. 塘鱼、生猪、家禽、花卉生产发达,是我国主要的外向型出口创汇基地 D. 蔬菜种类多,全年可收获10-11次,四季均可上市 11. .几个同学正在谈论首都北京,其中发言有错的是() A. 小北说:北京的位置大致是40°N,116°E B. 小京说:北京位于燕山山脉以南,太行山脉以东 C. 小天说:北京的气候类型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D. 小津说:北京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直辖市 12. 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由南向北排列的顺序应是() A.辽中南一京津唐-沪宁杭-珠江三角洲 B.珠江三角洲-沪宁杭-京津唐-辽中南 C. 沪宁杭-珠江三角洲-京津唐-辽中南 D.沪宁杭-京津唐-珠江三角洲-辽中南 13.以下关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成因,正确的是() ①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且多暴雨,冲刷严重②土质疏松干燥,极易渗水 ③植被稀少,地面缺少植被保护④开发历史久、过度放牧、不断开荒种地等人类活动 加剧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14.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的() A.重工业基地 B.综合性工业基地 C.轻工业基地 D.内向型经济 15.下列货物最适用汽车来运输的是() A.2吨水果从郊区运到城里 B.一批信件从北京发往美国 C.1000吨土豆从山西运往河北 D.10万吨大米从上海运往武汉 1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与西藏自治区明显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为() A.公路 B.航空 C.水运 D.铁路 17. 我国农村经济水平发展最高的地区是被称为“鱼米之乡”的()

物理高一上册 期末精选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物理高一上册期末精选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易错题培优(难) 1.物体沿一条东西方向的水平线做直线运动,取向东为运动的正方向,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1 s末,物体速度为9 m/s B.0~2 s内,物体加速度为6 m/s2 C.6~7 s内,物体做速度方向向西的加速运动 D.10~12 s内,物体做速度方向向东的加速运动 【答案】A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所给图象知,物体1 s末的速度为9 m/s,选项A正确; B.0~2 s内,物体的加速度 a= 126 2 v t ?- = ? m/s2=3m/s2 选项B错误; C.6~7 s内,物体的速度、加速度为负值,表明它向西做加速直线运动,选项C正确;D.10~12 s内,物体的速度为负值,加速度为正值,表明它向西做减速直线运动,选项D 错误. 2.若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3s时物体运动的速度方向发生改变 B.t=3s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方向发生改变 C.t=3s时物体离出发点最远 D.t=3s时物体的加速度为零 【答案】AC 【解析】

【分析】 解决本题要明确v—t图象的含义:在v—t图象中,速度的正负表示其运动方向,图象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为物体的位移,时间轴上方面积表示位移为正,下方表示为负. 【详解】 A.根据速度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可知t=3s时物体运动的速度方向发生改变,故A正确; B.在2~5s内直线的斜率一定,说明物体的加速度恒定,则t=3s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方向没有发生改变,故B错误; C.物体在前3s内沿正方向运动,3s后沿负方向运动,则t=3s时物体离出发点最远,故C 正确; D.根据斜率等于加速度,可知t=3s时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故D错误。 故选AC。 【点睛】 图象由于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因此在物理中广泛应用,对于图象问题要明确两坐标轴的含义,图象斜率、截距、围成面积等含义。 3.三个质点A、B、C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同时从N点出发,同时到达M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三个质点任意时刻的速度方向都相同 B.三个质点从N点出发到M的任意时刻速度大小都相同 C.三个质点从N点到M点的平均速度大小和方向均相同 D.三个质点从N点到M点的平均速率相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题意可知任意时刻三个质点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相同,选项AB错误;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故平均速度大小相同,平均速度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故平均速度方向相同,选项C正确;平均速率等于路程除以时间,三质点的路程不同,时间相同,故平均速率不同,选项D错误.综上本题选C. 4.在物理学中,突出问题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是经常采用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质点就是这种物理模型之一.关于地球能否看作质点,下列说法

宿迁市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物理期末试卷

高一年级调研测试 物理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22题,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请把试卷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相应位罝,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66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关于曲线运动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B.曲线运动不可能是匀变速运动 C.物体只有在恒力作用下才做曲线运动 D.物体只有在变力作用下才做曲线运动 2.关于天体运动的物理学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开普勒最早提出了日心说 B.第谷发现了海王星和冥王星 C.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D.伽利略第一次精确测出了引力常量 3.关于能量和能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能量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其总量有可能增加 B.能量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其总量会不断减少 C.能量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其总量保持不变,故节约能源没有必要 D.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具有方向性,由于可利用能源有限,故必须节约能源 4.关于静电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电荷就是点电荷 B.库仑力和万有引力是性质不同的两种力 C.电场线不是实际存在的线,所以引入电场线没有意义 D.电场中某点电场强度的方向与点电荷在该点所受的静电力的方向相同 5.如图所示,带电小球A附近有用绝缘支架支撑着的金属导体B,当开关S1、S2断开时,导体B左端带有负电荷,右端带有正电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闭合开关S ,则导体B左端不再带有电荷 B.闭合开关S1,则导体B右端不再带有电荷 C.闭合开关S2,则导体B左端不再带有电荷 D.闭合开关S1、S2,则导体B左、右两端都不再带有电荷

2017-2018学年高一英语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2017-2018学年高一英语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本试卷共10页,三大题,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首先检查答题卡是否整洁无缺损,监考教师分发的考生信息条形码是否正确;之后务必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写自己的学校、姓名和考生号,同时,将监考教师发放的条形码正向准确粘贴在答题卡的贴条形码 区,请保持条形码整洁、不污损。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不按要求填涂的, 答案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请注意每题答题空间,预先合理安排;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 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 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本试卷上,否则无效。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1. John as well as the other children who _______ no parents _______ good care of

in the village. A. have; is being taken B. have; has taken C. has; is taken D. has; have been taken 2. The number of deaths will be reduced greatly if people _______ to eat more fruit and vitamins. A. persuade B. will persuade C. be persuade D. are persuaded 3. A talk on Chinese history _______ in the school hall next week. A.is given B. has been given C. will be given D. gives 4. — Elisabeth had a birthday party yesterday. Did you go to her party? — No. I ___________. Did you have a good time? A. was not invited B. have not been invited C. hadn’t been invited D. didn’t invite 5. We haven’t heard from Peter for a long time. What __________ to him? A. was happening B. to happen C. has happened D. having happened 6. — Lily is a happy girl, but today she seems in a bad mood. — Something ____________ to her. A. must happen B. should have happened C. could have happened D. must have happened 7. — ___________ you finish your essay in time? — I am afraid ____________. A. Can; can’t B. May; not C. Must; needn’t D. Can; not 8. Doctor Wang _____ at seven o’clock for the conference, but she didn’t turn up.

高一地理必修一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一地理必修一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马上就要来到的期中考试,大家要放松心态,小编为大家准备了高一地理必修一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及时查漏补缺。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读甲、乙两湖分布图,完成1~3题。 1.甲、乙两湖所处的自然带分别是() ①温带荒漠带②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③热带荒漠带④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乙湖周围的地带性土壤是() A.黑土 B.荒漠土 C.红壤 D.紫色土 3.目前甲湖正不断萎缩,可能引起() A.农业生产条件优化 B.气候更加干旱 C.洪涝灾害加剧 D.水土流失加重 1~3.解析根据经纬网和湖的形状可以判断甲湖是位于中亚的咸海,乙湖是我国湖南的洞庭湖。咸海周围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洞庭湖周围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答案1.A 2.C 3.B 如图表示的是某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读图完成4~5题。

4.图中①②③依次代表() A.积雪冰川带、高寒荒漠带、高山草原带 B.高寒荒漠带、山地落叶阔叶林带、高山草原带 C.高寒荒漠带、积雪冰川带、高山草原带 D.高山草原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寒荒漠带 5.决定该山山麓自然带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山脉走向 D.山体坡度 4~5.解析先查看基带所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在气压带风带中的位置,明确基带的自然带属性。再按纬度地带性规律,由基带开始,从低纬向高纬更替的规律,变成由地势低处向高处依次更替的规律。图中基带为热带草原带,故处于低纬度区;①为5 000米以上,判定是积雪冰川带,③以下是森林草原过渡带,可判定③是高山草原带。 答案4.A 5.A 读下面四幅图,完成6~7题。 6.图中甲、乙、丙、丁表示的四种气候类型依次是() A.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B.高山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高山气候、温带季风气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期末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4分) 1.世界上人口最多和人口最少的大洲分别是 A.亚洲和非洲 B.亚洲和大洋洲 C.非洲和欧洲 D.非洲和大洋洲 A.中国 B.印度 C.越南 D.日本 3..亚洲东部濒临的大洋是 A.北冰洋 B.印度洋 C.太平洋 D.大西洋 4.亚洲地势的主要特点是 A.中部低,四周高 B.中部高,四周低 C.东部高,西部低 D.东部低,西部高 5.亚洲所在的纬度向北超过北纬80°,向南超过南纬10°,则亚洲所跨的纬度是 A.70多度 B.90多度 C.180多度 D.120多度 某考察团到日本考察,顺便游览日本的名胜。据此回答6-8题: 6.考察团到达日本首都东京时正值樱花盛开的季节,旅游团成员们提出了希望游览象征日本的旅游胜地。这个旅游胜地是 A.泰山 B.富士山 C.黄山 D.金刚山 7.考察团在考察日本工业时,深深感受到其技术优势,但同时也发现其工业发展的弱点,就是 A.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B.地域狭小,资源贫乏 C.岛国海岸线曲折 D.火山、地震的威胁大 8.日本平均每年有感地震达1500多次是因为 A.日本位于海洋板块内部 B.日本位于大陆板块内部 C.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D.日本工业发达所致 9.下列地区,处在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十字路口”的是

A.西亚 B.东南亚 C.南亚 D.东亚 10.东南亚成为世界最大的热带经济作物产地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热量、水分充足 B.山地多,土壤肥沃 C.种植历史悠久、生产技术高 D.世界对热带经济作物需要量大 11.右图中P处地形区名称是 A.德干高原 B.恒河平原 C.喜马拉雅山 D.印度河平原 12.“绿色革命”使印度的农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取得的成果绝大部分被急剧增长的人口抵消了。有限的土地资源和急剧增长的人口已经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印度科学家呼吁,要在加速应用更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的同时,尽快地大幅度降低人口增长率。 当前,给印度农业造成巨大压力的源头主要来自 A.农村劳动力少 B.水旱灾害多 C.人口增长过快 D.劳动力流失 13.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A.中国 B.俄罗斯 C.美国 D.巴西 14.俄罗斯河流众多,被称为“母亲河”的是 A.鄂毕河 B.叶尼塞河 C.伏尔加河 D.勒拿河 15.俄罗斯在传统上属于 A.亚洲国家 B.非洲国家 C.欧洲国家 D.美洲国家 16.中东地区一些国家的人们夜晚常把床铺安排在屋顶上,这是因为 A.能够欣赏美丽的星空 B.当地的气候炎热,极少下雨 C.当地昼夜温差大 D.当地气候温和湿润 17.欧洲西部有一个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区域性国际组织,简称是

高一物理试卷分析.

XX高中XX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物理试卷分析 高一物理备课组XX 本次考试所采用试卷为高一物理备课组自行命题的《XX中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物理试卷》,共XX名高一学生参加了此次考试。 一、试卷结构及分值比例 二、试卷评价 (一)综合评价 1.题型多样。 全卷共21道题,满分100分。单选题14道,共42分;填空题4道14空,每空2分,共28分;计算题3道,设置多个小问,3道分别为8分、12分、10分,共30分。 2.内容全面,知识覆盖面较广。 (1)《运动的描述》:本章考察了各个运动学物理量的概念、强调矢量的方向性。(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本章考察了速度公式、位移公式、速度位移关系式、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自由落体运动、位移图像和速度图像、有效数据等知识点3.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能力要求相对偏低。本试卷总体难度系数为0.42。 通过考察考生对基本物理概念和基本物理规律的了解、认识、理解和应用,考察了考生的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处理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卷命题符合学科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全面准确检测上半学期所教学内容的落实情况。 4.区分度较好。试题表述准确、简洁,难易结合,循序渐进,如同样是位移速度关系式的考察,既有直接数据代入公式求解的简单单过程问题,也有相对复杂一些的多过程问题(最后一道计算题)。 (二)试题评价 单选题的特点 1.轻松上手。没有出现难题怪题,全部为平时要求的甚至训练过的类似试题。考生容易上手,有利于考生进入考试状态,有助于考生正常发挥水平。 2.贴近生活,体现新课改。题目情景多取自生活中所熟悉的事例,体现知识回归生活和应用的新课程精神。 3.设置梯度,第12第14道设计了一定的难度梯度,第12考察了根据速度图像信息求位移应用。第4题要求学生速度概念、位移概念和空间上的概念提出了比较综合的要求。 填空题的特点 1.注重基础知识,体现教学难度重心下移的落实。 2.题中涉及的物理情景简单,利于建模,便于物理过程分析。 3.重视实验内容,强调基本的实验数据处理能力。 计算题的特点 1.考察全面到位,速度概念、速度公式、位移公式、速度位移关系式和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等知识点都得到了考察。试题加强了理论联系实际和建模能力的考查,体现了以能力为目标的命题原则。 2.第20题只所以设置了4个小问,出发点是为了降低难度,引导学生处理刹车问题

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册期末测试卷 (考试时间:90 分钟 试卷满分:100 分) 第I 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4分,共 40分.其中 1~7 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8~10 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多选题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加速度减小时,速度也一定减小 B .物体速度的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C .物体速度变化越快,则加速度一定越大 D .物体速度大小为零时,加速度也一定等于零 2.以v=36km/h 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的汽车,遇障碍刹车后获得的加速度大小为4m/s 2.刹车后3秒内,汽车走过的路程为( ) A.12m B.12.5m C.90m D.126m 3.已知长为L 的光滑斜面,物体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以恒定的加速度下滑,当物体的速度是到达斜面底端速度的13 时,它沿斜面已下滑的距离是( ) A. 3L B. 6L C. 3 L D. 9L 4.如图所示,A 、B 、C 是三个质点同时同地开始沿直线运动的位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时间1t 内A 的平均速度比 B 的平均速度小 B .在时间2t 内B 的平均速度比 C 的平均速度大 C .在时间2t 内B 的平均速度比C 的平均速度小 D .在时间1t 内B 的速度逐渐变小 5. 如图所示,静置于水平地面上的斜面体质量M ,倾角为θ,质量为m 的木块恰好沿斜面体匀速下滑,若再施加一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F 去推m 。斜 面体仍静止不动,此时M 所受水平地面的摩擦力方向,说 法正确的是( ) A .为零 B .水平向右 C .水平向左 D .无法确定 1 2

2017-2018学年度期末考试高一英语试题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英语试题 第一部分听力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 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 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 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 Classmates. B. Colleagues.(同事) C.Teacher and student. 2.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man? A. He is going to take exercise. B. He is going to have meetings. C. He is going to clean his shirts. 3. How will the speaker get a ticket to the concert? A. The man will go to buy the ticket. B. The woman will get the ticket. C. The man will have someone buy the ticket. 4.What will the man do? A. Turn in his paper. B.Pay the telephone bill. C.Help the woman. 5. What does the man advise the woman to do? A. Watch the game tomorrow. B. Do the work tonight. C. Enjoy the game tonight.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 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 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 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at had the woman to do first? A. Give her name. B.Do a test. C.Get new books. 7. Where did the woman give her name? A. At the reception. B.At the secretary's. C.In the test room.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10题。 8. What'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 Guide and tourist. B. Teacher and student. C. Saleswoman and customer. 9. What does the man care most about? A. The type. B. The brand. C. The quality. 10. How many brands are mentioned? A. One. B. Two. C. Three.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1至14题。 11. Who will pay the bill? A. The man. B. The woman. C. The woman's husband. 12. What does the man order for dessert? A.Ice cream. B.Salad. C.None. 13. What food has a light taste? A. Beijing food. B. Shanghai food. C. Hunan food. 14. What does the man think about Chinese food? A. Very delicious. B. Very spicy. C. Oily. 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5至17题。 15. Why does the woman hate spring in this city? A. It is seldom sunny. B. It seldom rains. C. It is very hot. 16. 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of climbing mountains? A. Challenging. B. Interesting. C. Tiring. 17. What does the man prefer to do during his summer holiday? ' A. Active activities. . . B. Lying on the beach. C. Staying at home. 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8至20题。 18. Who will giv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chool? A. John Smith. B. The headmaster. C. The Washington major. 19. What are the Chinese students doing in the USA? A. Studying. B. Visiting. C. Performing. 20. What will the Chinese students do on Tuesday evening? A. Visit the lab building and the library. B. Visit the Statue of Liberty. C. Have a party.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40分) 第一节(每小题2分,共30分)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 、B 、C 和 D )中,选出最佳选项. A Monday 8—10a. m. TECHNOLOG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Using the Internet In this lesson, students learn how to surf the internet safely and effectively. There will also be information about using different search engines. Finally, this lesson teaches students about the best websites to use to continue their education online. 10—12a. m ARTS 10:00a. m. DRAMA Students learn the play that the teacher gave before class. During this lesson,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