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耳解剖和听觉生理

耳解剖和听觉生理

耳解剖和听觉生理
耳解剖和听觉生理

耳解剖和听觉生理

一﹑耳的解剖结构

人耳具有司听觉及平衡觉的功能,按其解剖部位可分为外耳,中耳与内耳三部分。从听觉的角度来看,外耳和中耳具有导音作用,故称为导音系;内耳则是兼具接受声波(听觉)和平衡刺激(平衡觉)的器官。

1).外耳:

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和鼓膜3部分,为了表达清楚,我们将鼓膜纳入中耳中表述。

我们日常生活感受的“耳朵”,实质仅为外耳的一部分----耳廓。

(1)耳廓:耳廓特有卷曲外行能够搜集声音,并传入外耳道,双耳廓协同作用能够确定声源方向。耳廓组成如下:①耳轮---耳廓边缘卷曲部分;②对耳轮---耳廓前方与其平行的弧形隆起;③对耳轮角---对耳轮上端的两个分支;④三角窝---对耳轮角之间的凹陷;

⑤舟状窝(耳舟)---耳轮与对耳轮之间的凹陷;⑥耳甲艇﹑耳甲腔---对耳轮前方的深凹,被耳轮角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艇,下部为腔;⑦耳屏---外耳道前方的突起;⑧对耳屏---耳屏对侧的突起;

⑨耳屏切迹---耳屏与对耳屏之间的切迹;⑩耳垂---对耳屏下方的无软骨的部分。

耳廓除耳垂为脂肪与结缔组织构成而无软骨外,其余均为软骨组织,外覆软骨膜和皮肤。耳廓前面的皮肤与软骨膜粘连较后面为紧,且皮下组织少,故外伤所致的出血不易吸收而易形成血肿;如不及时抽吸处理,及易感染或机化而致耳廓畸形。若因炎症等发生肿胀时,感觉神经易受压迫而致剧烈疼痛。由于外伤或耳部手术,可引起软骨

膜炎,甚至发生软骨坏死。耳廓的血管不丰富,并且没有足够的脂肪层起保护作用,皮肤菲薄,因而在特别寒冷的天气里容易发生冻伤。

(2)外耳道:起自耳甲腔的外耳门,止于鼓膜,长约2.1~2.9cm,直径约为0.7cm,相当与铅笔的直径。由外1/3软骨部和内2/3骨部组成。耳道略呈“S”形弯曲,外段向前上(可动),中段稍向后,内段向前下。故在检查外耳道深部或鼓膜时,需将耳廓向后上提起,使外耳道呈一直线方易窥见。婴幼儿外耳道方向系向内向前向下,故检查其鼓膜时应将其耳廓向下拉,同时将耳屏向前牵引。外耳道弯曲的意义在于既可避免异物直接损伤鼓膜,又能对某种频率的声波起共振作用。外耳道有两处较狭窄,一为骨部与软骨部交界处,另一为骨部距鼓膜约0.5cm处,后者称为外耳道峡。婴儿的外耳道软骨部与骨部尚未完全发育,故较狭窄。

外耳道皮下组织少,皮肤与软骨膜及骨膜粘连较紧,同时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所以当外耳道皮肤肿胀时,疼痛较剧。软骨部皮肤含有类似汗腺构造的耵聍腺,能分泌耵聍,借助耳道的绒毛不断的细微运动,将细小的耵聍颗粒送到耳甲腔,起着清洁皮肤的作用。另外还富有毛囊和皮脂腺,能够使耳道保持温暖,湿润。

外耳道的另一端为鼓膜所封闭,形成一端密闭的管腔,任何密闭或开放的管腔都有固定的谐振频率,耳道也不例外。大部分耳道的谐振频率在2000-3000Hz,平均共振峰是2700Hz,这使进入人耳的声音将会增强。谐振的强度与耳道形状和大小有关。

外耳道底部,耳道入口与峡部之间,有迷走神经的分布。约1/7的人在使用棉签清洁耳道,取耳印模,佩带耳模或助听器时,经常会触及该神经而引起不由自主的咳嗽,但未必双耳均会发生。

2)中耳:中耳位于内,外耳之间,是传导声波的主要部分,包括鼓室,咽鼓管,乳突小房3部分,容积约为1~2ml。(1).鼓室:位于鼓膜和内耳外侧壁之间的空腔。向前借咽鼓管与鼻咽部相通,向后借乳突窦与乳突小房相通。鼓室由6个壁组成。外壁:大部分由鼓膜构成。鼓膜介与鼓室与外耳之间,中心微向内凹入,椭圆形,鼓膜的大小约为5角硬币的1/2。约高9mm,宽8mm,厚0.1mm,相当与纸张的厚度,但却非常坚韧与外耳道下壁之间约成45°,故外耳道的下壁比上壁长。婴儿的鼓膜更为倾斜,几呈水平位。正常鼓膜是半透明的,呈白色到粉红色,因此我们可以透过鼓膜看到其内部结构鼓膜本身无固有振动和残余振动,故能将外界的各种频率的声波如实地传导到内耳。

鼓膜由3层组织组成,外层与外耳道皮肤的上皮相连续;中层由纤维组织构成,使得其可承受水,空气,感染等各种影响,内层由鼓室腔粘膜构成。正常人锤骨柄悬于鼓膜顶端,自上而下达其2/3,此点既为脐部。鼓膜的下4/5部分较紧张,称之紧张部,上1/5部分由于缺乏纤维层,一般较松弛,称之为松弛部。当耳镜检查耳朵时,在鼓脐与鼓膜底的反射下,形成一个三角形的反光区,称为光锥。鼓膜小的穿孔,其上皮细胞可自行修补。

内壁:内耳的外壁,上有前庭窗(卵圆窗),被镫骨底和环状韧带封闭,和蜗窗(圆窗),被第2鼓膜封闭等重要结构。

前壁:既颈动脉壁。以一层极薄的骨板与颈动脉相隔,薄骨板有时不完整,可成为感染的途径。

后壁:又名乳突壁,上方有乳突窦入口,使鼓室与乳突小房相通,故中耳炎可经此蔓延至乳突窦与乳突小房。

上壁:既鼓室盖或称为鼓室天盖,由颞骨岩部构成,其上为颅中窝,在婴幼儿时常未闭和,硬脑膜的细小血管经此与鼓室相通,可成为中耳感染进入颅内的途径之一。

下壁:鼓室底,一层薄骨板与颈动脉球分隔。

鼓室内容有听骨小骨,肌肉,神经等。我们主要讲一下与声学有关的听小骨。

听小骨: 听小骨为人体内最小而互相连接的一组小骨。由锤骨,砧骨,镫骨构成,形成听骨链。锤骨居外侧,以锤骨柄连接鼓膜。镫骨在内侧,以镫骨底和环状韧带封闭前庭窗。砧骨连于锤,镫之间,3个听小骨借关节相连接形成听小骨链,使鼓膜与前庭窗连接起来。当声波振动鼓膜时,3个听小骨成一杠杆串联运动,使镫骨底在前庭窗上来回摆动将声波的振动传入内耳。因此,听小骨链是维持听力的重要结构,若有损坏既可使听力下降。

听小骨的运动与鼓室内的鼓膜张肌和镫骨肌的作用相关。它们均是体内最小的肌肉,前者附着在锤骨柄上,可调节鼓膜的紧张度和震动幅度,后者则附着镫骨颈上,可调节声波对内耳的压力,两块肌肉的另一端连着鼓室壁。两者协同作用,可使听骨听小骨链紧密相连协调对声音的反应,并能避免过强声音可能引起的损伤。

2)咽鼓管:为沟通鼓室与鼻咽部的管道,成人全长约35~40mm。由骨部与软骨部组成。外1/3为骨部,呈开放性,内2/3为软骨部,以咽鼓管咽口开口于鼻咽部,在静止状态下形成闭和裂隙,可以防止鼻烟部分泌物,细菌进入鼓室。在张口,吞咽,咳嗽

等时,咽口开放,使空气进入中耳,维持鼓室内外气压平衡。当鼻咽部炎症等引起咽口阻塞时,鼓室内的空气逐渐被吸收,内压下降,于是鼓室内陷而影响听力,并有耳痛,耳鸣和耳闷等症状。

鼓室口约高于咽口2~2.5cm,于水平面约成40度角,利于中耳液体排出并预防感染。

小儿的咽鼓管接近水平位,平直,短,管腔大,而且处于开放状态,故小儿的咽部感染易经此管传入鼓室,常导致中耳炎。

(3)乳突小房:为乳突内的许多含气小腔,向前经乳突窦与鼓室相通。乳突窦是鼓室与乳突小房之间的小腔,向前经乳突窦口通鼓室,向后与乳突小房相通。一岁以内的婴儿只有乳突窦,乳突小房尚未发育。由于鼓室,乳突窦和乳突小房的黏膜相连续,故中耳炎可蔓延至乳突窦和乳突小房。乳突小房与乳突窦仅以一薄骨板与颅中窝相隔,如乳突小房炎症侵蚀此骨质时,则可引起颅内感染。

3)内耳:又称迷路,位于颞骨岩部,内含听觉及位置感受器官。分为骨迷路与膜迷路,二者形状相似,膜迷路借纤维束固定于骨迷路内。膜迷路含有内淋巴。膜迷路与骨迷路之间充满外淋巴。内外淋巴互不相通。

(1)由致密的骨质构成。包括骨半规管,前庭,耳蜗。

前庭:位于耳蜗及半规管之间,容纳椭圆囊及球囊。外壁既为鼓室内壁。上有前庭窗和窝窗。

骨半规管:由外(水平),前(上垂直),后(垂直)三个半圆形的管道构成,其中上和后半规管共用一只脚,故三个半规管共有5孔通入前庭。管内充满外淋巴液,这些半规管可以感知各个方向的运动,起到调节身体平衡的作用。

耳蜗:位于前庭的前面,形似蜗牛壳。主要由中央的蜗轴和周围的骨蜗管组成。骨蜗管(蜗螺旋管)旋绕蜗轴2.5~2.75周,全长约

30~32mm,从蜗轴伸出的骨螺旋板将骨蜗管完整的分为上下2腔。上腔又由前庭膜分为2腔,故骨蜗管内共有3个腔,上方者为前庭阶,中间者为蜗管,又称中阶,属膜迷路,下方者为鼓阶。前庭阶,鼓阶内充满外淋巴液,且互通。前庭阶始于前庭窗,前庭窗上有一层薄黏膜,镫骨底版附于黏膜内,这样听骨链上的运动就转化为前庭阶内外淋巴液的振动。鼓阶始于窝窗(圆窗),为窝窗膜(第二鼓膜)所封闭。

(2)膜迷路:

由膜管和膜囊组成,借纤维束固定于骨迷路内,其形态基本与骨迷路相似,但管径较小,悬浮于外淋巴液中,膜迷路内充满内淋巴液。膜迷路分为4部分:椭圆囊,球囊,膜半规管及膜蜗管,各部互相沟通,形成一密闭的管道,容纳内淋巴。膜窝管与听觉有关,其他与平衡觉相关。

椭圆囊:位于前庭内,有膜半规管的5个开口,囊壁有椭圆形,较厚的感觉上皮区,既椭圆囊斑,亦称位觉斑,感受位觉。

球囊:位于前庭内,内壁有球囊斑,亦感受位觉。椭圆囊和球囊均为平衡觉感受器,不仅能感受静止时的位置变化,还能感受直线变速运动时位置变化的刺激。

膜半规管:借5管与椭圆囊相通,能感受旋转变速运动时位置变化的饿刺激。

膜蜗管:又名中阶或蜗管,位于前庭阶及鼓阶之间,上壁为前庭膜(赖斯纳氏膜)与前庭阶相隔,不互通。外含外淋巴液,内含内淋

巴液,下壁为基底膜与鼓阶相隔。基底膜是螺旋器的根据地。基底膜上有支柱细胞,内外毛细胞和胶状盖膜组成的螺旋器,又名Corti器。毛细胞是听觉细胞,盖膜是一种胶状物质,内侧附在支柱细胞上,其余部分覆盖毛细胞。淋巴液的波动使盖膜产生起伏运动,带动毛细胞,转化为神经冲动,由毛细胞内含的听神经末梢传导上行神经冲动,在大脑皮层听觉中枢产生听觉

毛细胞:为听觉的感觉细胞,内毛细胞约有3500个,外毛细胞有12000个以上。有关耳蜗和听神经对声音的译码和传递的确切机理未完全清楚。目前的理论主要有三种。①部位理论:即每一个毛细胞对特定的频率产生反应;②连发理论:既单个与多个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和特性不一;③瞬时理论:认为1000HZ以下外毛细胞起作用,反之内毛细胞起作用,两种方式协同完成特定频率的传导。正因为原理的不确定性,目前很多的耳科疾病无法得到有效的治疗。毛细胞底部含有神经末梢,多根神经纤维组成螺旋神经节,并集结形成耳蜗神经,前庭神经和耳蜗神经共同组成前庭蜗神经(听神经,第8对脑神经),其中95%的神经纤维与内毛细胞相连,只有5%与外毛细胞相连。

3.耳朵的解剖和生理

耳朵的解剖和生理 导言 以下我们将讨论人耳的解剖和生理学。解剖帮助我们了解身体各个器官的结构。生理则涉及这些器官的功能。耳朵的生理学帮助我们认识声音是如何传输到耳朵并产生感觉。 从解剖学的观点,耳朵分成三部分: 外耳、中耳、内耳,如下图。生理学上又可分为传导部分(包括外耳、中耳)和感觉部分(包括内耳、听觉神经及最终感觉声音的大脑中枢)。虽然,严格地 讲,迷路中的流体起传导作用,通常整个耳蜗都被视为感觉部分。 外耳 外耳是由耳的可见部分(耳廓)和通向鼓膜的外耳道组成。人类的耳廓主要由软骨和肌肤组成。这使得它非常柔软。耳郭的深部中心部分称为耳甲腔(直径1-2厘米), 它通向直径为5-7毫米的开 口,这个开口称为外耳道口, 从外耳道口进入一个2-3厘米长的通道称为外耳道。外耳道的外三分之一处是含有腺体和耳毛的皮肤和软骨组成;外耳道的其余部分为骨性的,由具 外耳 中耳 内耳 耳甲腔 耳垂 耳郭

有一层紧贴外耳道的皮肤与鼓膜密切相连。 外耳是大部分传输声音的通道,但没有感觉声音的功能。人的外耳只引导声音并给予一定程度的增强,因此我们需处于较好的位置对准声音传来的方向。大多数的动物的外耳有肌肉,因此它更具有意义,它们通常可以竖起耳朵。人的外耳也有这些肌肉但实际上无法使耳朵竖起来。 外耳会引起大约频率范围在1.5kHz-7kHz 内的声音增强或扩大10-15分 贝,这是由于共振。外耳道共振频率大约为2.5kHz ,耳廓的共振频率接近5kHz 。 中耳 在解剖学上,中耳较复杂,它始于耳道的末端处的鼓膜。鼓膜朝内耳方向呈锥状,半透明,它将中耳腔或鼓室与耳道分隔开。鼓膜由两层纤维组成;一层由鼓膜的中心向外辐 射,其外层由环形纤维组成。中耳腔的主要部分位于鼓膜和一个骨性壁(骨岬)之间,腔内充满空气并通过咽鼓管与咽腔(鼻腔部)相连。 听骨 中耳有三块听小骨:锤骨、砧骨、镫骨,也可统称听骨链,它们将鼓膜与内 耳连接起来,将声音使鼓膜产生的振动传送到内耳。传动如下: 鼓膜--锤骨--砧骨--镫骨--卵圆窗(卵圆窗膜的振动引起内耳液体的移动) 锤骨 砧骨 镫骨 卵圆窗 咽鼓管 耳道 中耳腔

耳解剖和听觉生理

耳解剖和听觉生理 一﹑耳的解剖结构 人耳具有司听觉及平衡觉的功能,按其解剖部位可分为外耳,中耳与内耳三部分。从听觉的角度来看,外耳和中耳具有导音作用,故称为导音系;内耳则是兼具接受声波(听觉)和平衡刺激(平衡觉)的器官。 1).外耳: 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和鼓膜3部分,为了表达清楚,我们将鼓膜纳入中耳中表述。 我们日常生活感受的“耳朵”,实质仅为外耳的一部分----耳廓。 (1)耳廓:耳廓特有卷曲外行能够搜集声音,并传入外耳道,双耳廓协同作用能够确定声源方向。耳廓组成如下:①耳轮---耳廓边缘卷曲部分;②对耳轮---耳廓前方与其平行的弧形隆起;③对耳轮角---对耳轮上端的两个分支;④三角窝---对耳轮角之间的凹陷; ⑤舟状窝(耳舟)---耳轮与对耳轮之间的凹陷;⑥耳甲艇﹑耳甲腔---对耳轮前方的深凹,被耳轮角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艇,下部为腔;⑦耳屏---外耳道前方的突起;⑧对耳屏---耳屏对侧的突起; ⑨耳屏切迹---耳屏与对耳屏之间的切迹;⑩耳垂---对耳屏下方的无软骨的部分。 耳廓除耳垂为脂肪与结缔组织构成而无软骨外,其余均为软骨组织,外覆软骨膜和皮肤。耳廓前面的皮肤与软骨膜粘连较后面为紧,且皮下组织少,故外伤所致的出血不易吸收而易形成血肿;如不及时抽吸处理,及易感染或机化而致耳廓畸形。若因炎症等发生肿胀时,感觉神经易受压迫而致剧烈疼痛。由于外伤或耳部手术,可引起软骨

膜炎,甚至发生软骨坏死。耳廓的血管不丰富,并且没有足够的脂肪层起保护作用,皮肤菲薄,因而在特别寒冷的天气里容易发生冻伤。 (2)外耳道:起自耳甲腔的外耳门,止于鼓膜,长约2.1~2.9cm,直径约为0.7cm,相当与铅笔的直径。由外1/3软骨部和内2/3骨部组成。耳道略呈“S”形弯曲,外段向前上(可动),中段稍向后,内段向前下。故在检查外耳道深部或鼓膜时,需将耳廓向后上提起,使外耳道呈一直线方易窥见。婴幼儿外耳道方向系向内向前向下,故检查其鼓膜时应将其耳廓向下拉,同时将耳屏向前牵引。外耳道弯曲的意义在于既可避免异物直接损伤鼓膜,又能对某种频率的声波起共振作用。外耳道有两处较狭窄,一为骨部与软骨部交界处,另一为骨部距鼓膜约0.5cm处,后者称为外耳道峡。婴儿的外耳道软骨部与骨部尚未完全发育,故较狭窄。 外耳道皮下组织少,皮肤与软骨膜及骨膜粘连较紧,同时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所以当外耳道皮肤肿胀时,疼痛较剧。软骨部皮肤含有类似汗腺构造的耵聍腺,能分泌耵聍,借助耳道的绒毛不断的细微运动,将细小的耵聍颗粒送到耳甲腔,起着清洁皮肤的作用。另外还富有毛囊和皮脂腺,能够使耳道保持温暖,湿润。 外耳道的另一端为鼓膜所封闭,形成一端密闭的管腔,任何密闭或开放的管腔都有固定的谐振频率,耳道也不例外。大部分耳道的谐振频率在2000-3000Hz,平均共振峰是2700Hz,这使进入人耳的声音将会增强。谐振的强度与耳道形状和大小有关。 外耳道底部,耳道入口与峡部之间,有迷走神经的分布。约1/7的人在使用棉签清洁耳道,取耳印模,佩带耳模或助听器时,经常会触及该神经而引起不由自主的咳嗽,但未必双耳均会发生。

耳解剖及生理

耳的应用解剖学 耳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外耳道的骨部、中耳、内耳和内耳道都位于颞骨内。颞骨 颞骨左右成对,由鼓部、乳突部、岩部和鳞部组成,另有茎突。 (一)鳞部:颧突、称关节结节、下颌窝、乳突上嵴、道上棘、蝶鳞缝、岩鳞裂、鼓鳞裂。(二)乳突部:筛区。乳突导血管通过乳突孔使颅外静脉与乙状窦沟通。 (三)鼓部:构成骨性外耳道的前壁、下壁和部分后壁。新生儿时称鼓环。 (四)岩部:内藏听觉和平衡器官,构成破裂孔的后外界,颈动脉管内口开口于此。 1.岩部三个面: (1)前面:(大脑面)三叉神经压迹、岩浅大神经沟、岩浅小神经沟、鼓室盖。 (2)后面:(小脑面)由3个静脉窦(岩上窦、岩下窦和乙状窦)围成。 (3)下面:后外侧部前内为颈动脉管外口,有颈内动脉、静脉丛以及交感神经经过。颈动脉管外口的后外侧者为颈静脉窝,内纳颈静脉球的顶部。 2.岩部三个缘岩部上缘最长有小脑幕附着。在岩部与鳞部之间,有上下并列的二管通入鼓室,居上者名鼓膜张肌半管,居下者为咽鼓管半管。 内耳道:自内耳门向外通入内耳道,平均长约10mm。内耳道底分为上、下两区。上区分为前、后二部:前部有面神经管入口处,后部名前庭上区,穿过前庭神经上终末支。下区前方为蜗区,为蜗神经纤维所通过;后方为前庭下区,为前庭神经下终末支的球囊神经通过。内耳道内含有面神经、听神经及迷路动、静脉。 (五)茎突:远端有茎突咽肌、茎突舌肌、茎突舌骨肌、茎突舌骨韧带和茎突下颌韧带附着。茎乳孔为面神经管的下口,面神经由此出颅骨。婴儿时期乳突尚未发育,茎乳孔的位置甚浅。 外耳:包括耳廓及外耳道。 (一)耳廓 1.耳廓构造:耳垂、耳轮、耳轮脚、耳廓结节、、三角窝、舟状窝、耳甲艇、耳甲腔、外耳门、耳屏、耳前切迹(在其间作切口可直达外耳道和乳突的骨膜,而不损伤软骨)。 2.耳廓的神经分三类:感觉神经、运动神经以及交感神经。 感觉神经:枕小神经、耳大神经、耳颞神经及迷走神经耳支,分布耳廓前外侧面及后内侧面。运动神经:有面神经颞支及耳后支,支配耳廓肌。 交感神经:来自颈动脉交感丛。 耳廓的血液主要由耳后动脉和颞浅动脉供给。 外耳的淋巴引流至耳廓周围淋巴结。 (二)外耳道 1.外耳道:起自外耳门,至鼓膜,长2.5cm~3.5cm,由软骨部和骨部组成。软骨部外侧1/3,骨部其内侧2/3。有两处较狭窄,一为骨部与软骨部交界处,另一处为骨部距鼓膜约0.5cm处,后者称外耳道峡。 在检查外耳道深部或鼓膜时,需将耳廓向后上提起,鼓膜向前下方倾斜,因而外耳道前下壁较后上壁约长6mm。婴儿检查其鼓膜时,应将耳廓向下拉,同时将耳屏向前牵引。 耳道软骨切迹(Santorini切迹)。为外耳道与腮腺之间感染互相传播的途径。软骨部皮肤含有耵聍腺,能分泌耵聍,并富有毛囊和皮脂腺。骨部皮肤缺乏毛囊等结构,故耳疖常发生于外耳道外1/3处。 2.外耳道的神经:一为下颌神经的耳颞支,二为迷走神经的耳支。 外耳道的血液:由颞浅动脉的耳前支和上颌动脉的耳深动脉供给。外耳道血液回流注入颞浅静脉、上颌静脉和翼肌静脉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