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化学总复习 (分为五大板块)

中考化学总复习 (分为五大板块)

中考化学总复习 (分为五大板块)
中考化学总复习 (分为五大板块)

中考化学总复习 (分为五大板块)

实验部分

1:基本操作

(1)药剂的取用:“三不准”①不准用手接触药品②不准用口尝药品的味道③不准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气味

注意:已经取出或用剩后的药品不能再倒回原试剂瓶,应交回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的容器内)。A:固体药品的取用

取用块状固体用镊子(具体操作: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放入容器口,再把容器慢慢的竖立起来);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状的药品时要用药匙或纸槽(具体操作:先将试管横放,把盛药品的药匙或纸槽小心地送入试管底部,再使试管直立)

B:液体药品的取用

取用较少量时可用胶头滴管,取用较多量时可直接从试剂瓶中倾倒(注意:把瓶塞倒放在桌上,标签向着手心,防止试剂污染或腐蚀标签,斜持试管,使瓶口紧挨着试管口)

(2)物质的加热给液体加热可使用试管、烧瓶、烧杯、蒸发皿;

给固体加热可使用干燥的试管、蒸发皿、坩埚

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试管一般与桌面成45°角,先预热后集中试管底部加热,加热时切不可对着任何人

B: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试管口应略向下(防止产生的水倒流到试管底,使试管破裂)先预热后集中药品加热

注意点:被加热的仪器外壁不能有水,加热前擦干,以免容器炸裂;加热时玻璃仪器的底部不能触及酒精灯的灯芯,以免容器破裂。烧的很热的容器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也不能立即放在桌面上,应放在石棉网上。

(3)溶液的配制

A:物质的溶解加速固体物质溶解的方法有搅拌、振荡、加热、将固体研细

B:浓硫酸的稀释由于浓硫酸易溶于水,同时放出大量的热,所以在稀释时一定要把浓硫酸倒入水中,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中(酸入水)

C: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①固体物质的配制过程计算、称量、量取、溶解用到的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滴

管、烧杯、玻璃棒

②液体物质的配制过程计算、量取、溶解用到的仪器: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4)过滤是分离不溶性固体与液体的一种方法(即一种溶,一种不溶,一定用过滤方法)如粗盐提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分离。

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 指用水润湿后的滤纸应紧贴漏斗壁;

“二低”指①滤纸边缘稍低于漏斗边缘②滤液液面稍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指①烧杯紧靠玻璃棒②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边③漏斗末端紧靠烧杯内壁

(5)蒸发与结晶 A、蒸发是浓缩或蒸干溶液得到固体的操作,用蒸发皿、玻璃棒、酒精灯、铁架台;

注意点:①在蒸发过程中要不断搅拌,以免液滴飞溅,②当出现大量固体时就停止加热③使用蒸发皿应用坩埚钳夹持,后放在石棉网上

B、结晶是分离几种可溶性的物质①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不大,则可采用蒸发溶

剂的方法;②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的,则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6)仪器的装配装配时,一般按从低到高,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

(7)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将导管浸入水中,后用手掌紧物捂器壁(现象:管口有气泡冒出,当手离开后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

(8)玻璃仪器的洗涤如仪器内附有不溶性的碱、碳酸盐、碱性氧化物等,可加稀盐酸洗涤,再用水冲洗。如仪器内附有油脂等可用热的纯碱溶液洗涤,也可用洗衣粉或去污粉刷洗。

清洗干净的标准是:仪器内壁上的水即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而均匀地附着一层水膜时,就表明已洗涤干净了。

(9)常用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A:使用酒精灯时,不慎而引起酒精燃烧,应立即用湿抹布。

B:酸液不慎洒在桌上或皮肤上应用碳酸氢钠溶液冲洗。

C:碱溶液不慎洒在桌上应用醋酸冲洗,不慎洒在皮肤上应用硼酸溶液冲洗。

D:若浓硫酸不慎洒在皮肤上千万不能先用大量水冲洗。

2、气体的制取、收集

(1)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

A:固体之间反应且需要加热,用制O2装置;一定要用酒精灯。

B:固体与液体之间且不需要加热,用制H2装置(CO2);一定不需要酒精灯。

(2)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

A:排水法适用于难或不溶于水且与水不反应的气体,导管稍稍伸进瓶内,(CO、N2、NO 只能排水)

B:向上排空气法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CO2、HCl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C:向下排空气法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如H2

3、排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应伸入瓶底,

用洗气瓶排水收集气体的连接:短进长出;

用洗气瓶排空气收集气体的连接:密小则短进长出,密大则长进短出

4、气体的验满:

O2的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证明O2的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

CO2的验满:用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证明CO2的方法是用澄清石灰水。

5、常见气体的净化和干燥一定先除杂后干燥

(1)气体的净化(除杂)

H2(HCl)用NaOH溶液 CO(HCl)用NaOH溶液 CO(CO2)用氢氧化钠溶液CO2(HCl)用NaHCO3溶液 CO2(H2、CO)用CuO CO(O2)用灼热的铜网

O2(CO2、HCl、H2O)用碱石灰(CaO和NaOH的混合物)

(2)气体的干燥(除去水)

干燥剂有浓硫酸(酸性)、碱石灰(碱性)、固体氢氧化钠(碱性)、氧化钙(碱性)、五氧化二磷(酸性)、无水氯化钙(中性)、无水硫酸铜(中性)

酸性干燥剂不能干燥碱性气体如氨气;

碱性干燥剂不能干燥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三氧化硫、氯化氢等。

注意:检验物质时,一定要先证明水再证明其它物质,

除去水时,先除去杂质,再除去水。

(3)检验气体:CO2用澄清的石灰水;O2用带火星的木条;H2O用无水硫酸铜;H2把气体通入灼热的

CuO,再通入无水硫酸铜(现象:黑色粉末变为红色,白色固体变为蓝色)。

反应原理:;CO 把气体通入灼热的CuO,再通入澄清石灰水(现象:黑色粉末变为红色,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反应原理:

(4)除去气体杂质:除CO2 /HCl/SO2用NaOH或Ca(OH)2溶液,除去H2O用干燥剂。

6、指示剂的使用使用指示剂只能说明溶液呈酸性或碱性,不能确定溶液一定是酸或碱。

使用试纸的操作方法:用玻璃棒沾取少量被测溶液滴在试纸上,绝不能将试纸伸入待测试液中,更不能将试纸投入到待测溶液中去。紫色石蕊遇酸性溶液显红色,遇碱性溶液显蓝色;无色酚酞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显红色。

7、证明碳酸盐(CO32-):用盐酸和石灰水

证明铵盐(NH4+):用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是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化学方程式汇总

一. 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

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 2 点燃 2MgO 剧烈燃烧.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放热.产生大量

白烟 白色信号弹 照明弹

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 2 点燃 Fe 3O 4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热(4Fe

+ 3O 2△2Fe 2O 3 )

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 2 加热 2CuO 红色金属变为黑色固体

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 2 2Al 2O 3 银白金属变为白色固体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 2 + O 2 点燃 2H 2O 淡蓝火焰、放热、生成使无水CuSO 4变蓝的液

体(水) 高能燃料、最理想的燃料(资源丰富,热值高,无污染). 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 2 点燃 2P 2O 5 剧烈燃烧、大量白烟、放热、生成白色固体 证明空气中氧气含量 烟幕弹 发令枪子弹

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 2 点燃 SO 2 剧烈燃烧、放热、刺激味气体、空气中淡蓝色火焰,.

氧气中蓝紫色火焰

8. 碳在氧气充分时燃烧:C + O 2 点燃 CO 2 剧烈燃烧、白光、放热、使石灰水变浑浊

9. 碳在氧气不充分时燃烧:2C + O 2 点燃 2CO 产生能量少,污染大; 煤炉中常见反应、生成物是空气污染物之一、煤气中毒原因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 2 点燃 2CO 2 CO 还原金属氧化物实验中,尾气处理的

反应

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 4 + 2O 2 点燃 CO 2 + 2H 2O 明亮的蓝色火焰、放热、生成使石灰

水变浑浊气体和使无水CuSO 4变蓝的液体(水) 甲烷和天然气的燃烧

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 2H 5OH + 3O 2 点燃 2CO 2 + 3H 2O 清洁能源、绿色能源

13.光合作用:6H 2

6H 12O 6+O 2↑

14.呼吸作用:C 6H 12O 62↑

二.几个分解反应:

15.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 2O 通电 2H 2↑+ O 2 ↑ 初中唯一的一个条件为“通电”的反

应。

16. 加热碱式碳酸铜:Cu 2(OH)2CO 3 加热 2CuO + H 2O + CO 2↑ 绿色变黑色、试管壁有液体、使

石灰水变浑浊气体 铜绿加热

17. 加热氯酸钾:2KClO 3 2KCl + 3O 2 ↑ 生成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

18. 加热高锰酸钾:2KMnO 4 加热 K 2MnO 4 + MnO 2 + O 2↑ 紫色变为黑色、生成使带火星木条

复燃的气体 实验室制备氧气

19. 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 2CO 3 Δ H 2O + CO 2↑ 石蕊试液的红色褪去

20. 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 3 高温 CaO + CO 2↑ 制备生石灰的反应

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2H 2O 2 MnO2 2H 2O+ O 2↑ MnO 2在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变大

加热氧化汞:2HgO Δ2Hg+O 2↑ 红色变为银白、生成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拉瓦锡实验

加热碳酸氢氨:NH 4HCO 3 Δ NH 3↑+ H 2O +CO 2↑ 白色固体消失、管壁有液体、使石灰水变浑浊

气体 碳酸氢铵长期暴露空气中会消失

三.几个氧化还原反应:

21. 氢气还原氧化铜:H 2 + CuO 加热 Cu + H 2O 黑色固体逐渐变红色,试管口出现小液滴

22. 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 CO 2↑

23. 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 2O 3 高温 4Fe + 3CO 2↑

24. 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 Fe 3O 4 高温 3Fe + 2CO 2↑

25.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 Cu + CO 2

26.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 2O 3 高温 2Fe + 3CO 2 红色固体逐渐变黑色,生成的气体能

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O 还原金属氧化物的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

27. 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4CO+ Fe3O4高温3Fe + 4CO2

四.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

(1)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置换反应)

28. 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有大量气泡产生、锌粒逐渐溶解实验室制

备氢气,金属质量渐小,溶液质量渐大.

29. 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有大量气泡产生、金属颗粒逐渐溶解,金属

质量渐小,溶液质量渐大.(下同)

30. 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

31. 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H2↑

32. 锌和稀盐酸Zn + 2HCl=== ZnCl2 + H2↑

33. 铁和稀盐酸Fe + 2HCl=== FeCl2 + H2↑

34. 镁和稀盐酸Mg+ 2HCl=== MgCl2 + H2↑

35. 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 2AlCl3 + 3H2↑

(2)金属单质 + 盐(溶液) -------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36.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银白色金属表面覆盖一层红色

物质蓝色溶液逐渐变成很淡的浅绿色古代湿法炼铜、镀铜.金属(含覆盖物)质量渐大,溶液质量渐小.

37. 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SO4 == ZnSO4 + Cu 金属(含覆盖物)质量渐小,溶

液质量渐大.

38. 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 + Hg(NO3)2 == Cu(NO3)2 + Hg 金属(含覆盖物)质量渐大,

溶液质量渐小.

(3)碱性氧化物 +酸 -------- 盐 + 水

39. 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3H2O 铁锈溶解、溶液呈棕黄色铁

器除锈

40. 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41. 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 CuCl2 + H2O 黑色固体逐渐溶解,无色溶

液变蓝色

42.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

43. 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MgO + H2SO4 ==== MgSO4 + H2O

44. 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CaO + 2HCl ==== CaCl2 + H2O

(4)酸性氧化物 +碱 -------- 盐 + 水

45.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 H2O 溶液质量渐大.

46.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 Na2SO3 + H2O

47.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 + SO3 ==== Na2SO4 + H2O

48.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H2O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溶液质量渐小.

49. 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 SO2 ==== CaSO3↓+ H2O

(5)酸 + 碱 -------- 盐 + 水

50.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 无明显现象,常用酚酞试液来判断反应是否发生。

51. 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Cl + KOH ==== KCl +H2O

52.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2HCl + Cu(OH)2 ==== CuCl2 + 2H2O

53.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54. 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Cl + Fe(OH)3 ==== FeCl3 + 3H2O

55. 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56. 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57. 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2SO4 + 2KOH ==== K2SO4 + 2H2O

58. 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H2SO4 + Cu(OH)2 ==== CuSO4 + 2H2O

59. 硫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2SO4 + 2Fe(OH)3==== Fe2(SO4)3 + 6H2O

60. 硝酸和烧碱反应:HNO3+ NaOH ==== NaNO3 +H2O

(6)酸 + 盐 -------- 新酸 + 新盐

61.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CO2的实验室制法固体表面产生大量气泡,固体逐渐减少

62.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模拟泡沫灭火器里的反应

63.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 MgCO3 + 2HCl === MgCl2 + H2O + CO2↑

64.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HCl + AgNO3 === AgCl↓ + HNO3

65. 硫酸和碳酸钠反应: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

66. 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 + BaCl2 ==== BaSO4↓+ 2HCl

67. 硫酸和硝酸钡溶液反应:H2SO4 + Ba(NO3)2====BaSO4↓+ 2H NO3

(7)碱 + 盐 -------- 新碱 + 新盐

68.氢氧化钠与硫酸铜: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产生蓝色沉淀

69.氢氧化钠与氯化铁:3NaOH + FeCl3 ==== Fe(OH)3↓ + 3NaCl 产生红褐色沉淀70.氢氧化钠与氯化镁:2NaOH + MgCl2 ==== Mg(OH)2↓ + 2NaCl 产生白色沉淀

71. 氢氧化钠与氯化铜:2NaOH + CuCl2 ==== Cu(OH)2↓ + 2NaCl

72. 氢氧化钠与氯化铵:NaOH +NH4Cl==== NaCl+ H2O+NH3↑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73.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用纯碱制取烧碱

74. 氢氧化钡与硫酸铜:Ba(OH)2 + CuSO4 ==== Cu(OH)2↓ + BaSO4↓产生淡蓝色沉淀

75. 氢氧化钡与硫酸铁:3Ba(OH)2+ Fe2(SO4)3 ==== 2Fe(OH)3↓+ 3BaSO4↓产生浅红褐色沉淀(8)盐 + 盐 ----- 两种新盐

76.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 + AgNO3 ==== AgCl↓ + NaNO3白色沉淀

77.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 白色沉淀

五.其它反应:

78.二氧化碳溶解于水:CO2 + H2O === H2CO3 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79.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煮石灰反应放热

80.氧化钠溶于水:Na2O + H2O ==== 2NaOH

81.三氧化硫溶于水:SO3 + H2O ==== H2SO4

82.硫酸铜晶体受热:CuSO4·5H2O 加热 CuSO4 + 5H2O 蓝色晶体变白色

83.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 + 5H2O == CuSO4·5H2O 白色粉末变蓝色证明水(或水蒸气)的存在

84. 碳与二氧化碳反应:C+CO2高温2CO

85. 生产水煤气的反应:C+ H2O高温CO↑+ H2↑锅炉中烧煤时加些水可使火焰更旺。

二、初中化学涉及的化学反应中的先后问题

第一类、放出气体或生成沉淀时的反应先后:

1、向Na2CO3和NaOH的混合溶液中滴入稀HCl。

稀HCl能与Na2CO3反应生成CO2气体,也能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但实际反应时,NaOH先和HCl中和,等NaOH被反应完后,Na2CO3才能和HCl反应放出CO2气体。因为CO2会被NaOH溶液吸收。

小结:溶液中有碱时,不可能从里面放出酸性气体(CO2、SO2、HCl等)

2、向NH4Cl和HCl的混合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

NaOH溶液能与NH4Cl反应生成NH3气体,也能和HCl发生中和反应,但在实际反应时,HCl 先和NaOH反应,等HCl被反应完后,NH4Cl才能和NaOH反应放出NH3气体。因为NH3会被HCl 溶液吸收。

小结:溶液中有酸时,不可能从里面放出碱性气体(NH3等)

3、向CuSO 4和H 2SO 4的混合溶液中滴入NaOH 溶液。

NaOH 溶液能与CuSO 4反应生成Cu(OH)2沉淀,也能和H 2SO 4发生中和反应,但在实际反应时,

H 2SO 4先和NaOH 反应,等H 2SO 4被反应完后,CuSO 4才能和NaOH 反应生成Cu(OH)2沉淀。因为Cu(OH)2

沉淀会被H 2SO 4溶解。

小结:溶液中有酸时,不可能在里面产生碱的沉淀 [Cu(OH)2、Mg(OH)2等]

4、向CaCl 2和HCl 的混合溶液中滴入Na 2CO 3溶液。

Na 2CO 3溶液能与CaCl 2反应生成CaCO 3沉淀,也能和HCl 发生反应,但在实际反应时,HCl

先和Na 2CO 3反应,等HCl 被反应完后,CaCl 2才能和Na 2CO 3反应生成CaCO 3沉淀。

小结:溶液中有酸时,不可能在里面产生碳酸盐的沉淀(CaCO 3、BaCO 3等)

第二类、吸收气体或溶解沉淀时的反应先后:

5、把CO 2和HCl 的混合气体通入碱溶液 [NaOH 、Ca(OH)2等]

CO 2能与NaOH 溶液反应生成Na 2CO 3溶液,HCl 也会与NaOH 发生中和反应,但在实际反应时,

HCl 先和NaOH 反应,等HCl 被反应完后,CO 2才能和NaOH 反应。因为Na 2CO 3会与HCl 反应放出

CO 2气体。

小结:酸性强的气体比酸性弱的气体更容易被碱溶液吸收。

6、向混有Cu(OH)2沉淀的NaOH 溶液中滴入稀H 2SO 4。

Cu(OH)2会与稀H 2SO 4反应而被溶解(生成CuSO 4溶液),NaOH 溶液也会与稀H 2SO 4发生中和

反应,但在实际反应时,NaOH 先与稀H 2SO 4反应,等NaOH 被反应完后,Cu(OH)2才能被稀H 2SO 4

溶解。因为CuSO 4溶液和NaOH 溶液会再反应生成Cu(OH)2沉淀。

小结:易溶性碱比难溶性碱更容易和酸溶液发生中和。

7、向混有CaCO 3沉淀的Na 2CO 3溶液滴入稀HCl 。

CaCO 3会与稀HCl 反应而被溶解(生成CaCl 2溶液),Na 2CO 3溶液也会和稀HCl 反应,但实

际反应时,Na 2CO 3先和稀HCl 反应,等Na 2CO 3被反应完后,CaCO 3才能被稀HCl 溶解。因为

CaCl 2溶液和Na 2CO 3溶液会再反应生成CaCO 3沉淀。

小结:易溶性碳酸盐比难溶性碳酸盐更容易与酸溶液发生反应。

第三类、金属与酸溶液、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先后:

8、金属Fe 和Zn 同时放入一份CuSO 4溶液中。

Fe 可以从CuSO 4溶液中置换出Cu (生成FeSO 4溶液),Zn 也可以从CuSO 4溶液中置换出

Cu ,但实际反应时,Zn 先与CuSO 4溶液反应,等Zn 被反应完后,Fe 才能与CuSO 4发生反应。

因为Zn 会把FeSO 4溶液中的Fe 元素再置换出来。

9、金属Fe 放入AgNO 3和 Cu(NO 3)2的混合溶液中。

Fe 可以从Cu(NO 3)2溶液中置换出Cu , Fe 也可以从AgNO 3溶液中置换出Ag ,但在实

际反应时,AgNO 3溶液先与Fe 反应而被置换出Ag ,等AgNO 3溶液被反应完后,Cu(NO 3)2溶

液才能和Fe 反应而被置换出Cu 。因为AgNO 3溶液会把生成的Cu 再反应成Cu(NO 3)2溶液。

三、推断专题

一、必要的知识:1.离子对的关系

1、特征:特殊色的物质

A .固体:

2、生成物:Cu(OH)2、Fe(OH)

3、CaCO 3、BaCO 3、Ag 2CO 3、Mg(OH) 2、Fe(OH)2、BaSO

4、AgCl 、Ag 2SO 4

注意:其中BaCO 3沉淀,加稀HNO 3、稀HCl 沉淀溶解,而加稀 H 2SO 4沉淀不消失

而Ag 2CO 3只稀HNO 3,加稀HCl 、稀 H 2SO 4沉淀都不消失

②黑色固体:CuO 、Fe 3O 4、MnO 2、炭粉、铁粉 (FeO)

③红色固体:铜粉、Fe 2O 3(红棕色)、HgO (Cu 2O 砖红色)

④紫黑色固体:KMnO 4、I 2 ⑤黄色固体:S

蓝色沉淀 红褐色沉淀 溶于稀HNO 3 不溶于稀HNO 3 白色沉淀

⑥白色固体:KclO 3、KCl 、NaCl 、Na 2CO 3、P 2O 5、MgO 、CuSO 4

B .溶液:铜盐溶液:CuSO 4、Cu(NO 3)2溶液为蓝色;CuCl 2溶液为蓝绿色, 铁盐溶液:黄色(棕

黄色)FeCl 3、Fe 2 (SO 4) 3、Fe(NO 3)3溶液

亚铁盐溶液:浅绿色(很淡)FeCl 2、FeSO 4、Fe(NO 3)2溶液

KmnO 4、溶液紫红色,其它溶液一般为无色

3、特定的实验结果:

⑴向固体混合物中加水后出现不溶物

①原混合物中原来就有难溶物,如CaCO 3、、Mg(OH) 2等

②原混合物中某些物质互相反应生成沉淀,如BaCl 2、Na 2SO 4、K 2CO 3的混合物

⑵向固体混合物中加水后,得无色溶液(或产生白色沉淀,同时得无色溶液) 则混合物中

一定不含Cu 2+、Fe 3+、KMnO 4等

⑶常见“不溶物(沉淀)”的性质

①有色沉淀(见以上);②难溶于酸的(见以上)

③能溶于酸,无气体放出的常为Mg(OH) 2等难溶性碱

④能溶于酸,产生气体的多为碳酸盐,如CaCO 3、BaCO 3、Ag 2CO 3等

⑤加足量酸,沉淀部分溶解,则沉淀一定是混合物,其中既含有AgCl 、BaSO 4等不溶于酸的,

又含有CaCO 3、BaCO 3、Ag 2CO 3、Mg(OH) 2等溶于酸的

二、常见题型及其解法

1.流程图式推断题,常用“逆推法”(题眼常在后面)

例:某固体是Cu(NO 3) 2、CaCO 3、Ba(NO 3) 2、Na 2SO 4、KOH 、NaNO 3中的一种或几种

①原固体中一定有_______,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C 中只含一种溶质,它是_______,若C 中含两种溶质它是______;

练习:

⑴盐A ,白色氧化物B 的混合物

则A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E__________。

⑵有一固体混合物,可能有硫酸钠、碳酸钠、硫酸铜、氯化钠中的若干种物质组成。为了鉴别

它,做了如下实验,实验过程用下图表示

白色沉淀E AgNO 3溶液 和稀硝酸 C D D E 3) 2溶液 蓝色沉淀F NaNO 3 白色沉淀 澄清石灰水

试推断:固体混合物中一定含有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一定不含有____________。(以上用化学式表示)

例:某固体是Cu(NO3) 2、CaCO3、Ba(NO3) 2、Na2SO4、KOH、NaNO3中的一种或几种①将固体加入足量水,搅拌,的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

②往白色沉淀里加浓盐酸,全部溶解,放出气体;

③把①中无色溶液分成两份,将②中气体通入第一份,无变化;气体导出后再通入第二份,得白色沉淀。

a、原固体中一定含____________,

b、②中放出的气体有________和_______,③中通入第二份溶液的气体肯定有__________,

c、③中所的白色沉淀是_____________。

练习:

⑴CaCO3、Na2SO4、Na2CO3、CuSO4、BaCl2中的一种或几种

①加水,得白色沉淀,上层溶液无色;

②向清液中加稀硝酸,白色沉淀部分溶解。

则原固体中一定无____,原固体组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氯化钠、无水硫酸铜、氯化镁、硫酸钠、碳酸钠中的若干种混合物。

现做如下实验进行所含成分的判断:

①取少量粉末加水溶解得无色溶液,说明肯定不含_________。

②在上述溶液中加烧碱溶液看不到变化,说明_________。

③另取少量固体,加入盐酸中看不到任何现象,说明_________。

④若最终要判断出存在的物质,应另取少量固体,加入适量水配成溶液,再加入_______试

剂,根据_________现象,可以确定的硫酸钠存在;将沉淀过滤,向滤液中加入_______,根据_________现象,可以确定氯化钠的存在。有关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⑶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是氯化钙和碳酸钠的混合物,也可能只含有一种物质,为了鉴别它,做了如下实验:

(a)取一些样品溶解在水里,有白色沉淀生成,把悬浊液过滤,得无色滤液。

(b)在滤出的沉淀里加盐酸,有大量气泡产生。

(c)在滤液里加过量硝酸银,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判断:

①该白色固体一定含有______。

②操作(a)里滤出的白色沉淀是___,操作(c)里的白色沉淀是____。

③操作(a)滤液中含有的溶质离子是____________。

3.表格型推断题, 常用“分组法”

233 2243(先分组,再组内鉴别)

例⑵:有四瓶无色溶液A 、B 、C 、D ,分别是盐酸、硝酸、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中

的一种,实验过程及反应现象如下图所示:

说明A 、B 、C 、D 分别是什么溶液,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练习:

⑴四瓶溶液A 、B 、C 、D ,分别是NaOH 、HCl 、Na 2CO 3、MgSO 4中的一种

判断A 、B 、C 、D 各是什么

⑵五种无色溶液A 、B 、C 、D 、E 分别是Na 2CO 3、BaCl 2、Ca(NO 3) 2、HCl 、AgNO 3中一种

判断A 、B 、C 、D 、E 各是什么

⑶a 、b 、c 、d 各是Na 2CO 3、AgNO 3、BaCl 2、HCl 溶液之一 判断a 、b 、c 、d 各是什么

⑷五种溶液KCl 、K 2SO 4、K 2CO 3、AgNO 3、BaCl 2

①A 、B 混合,生成一种沉淀,既不溶于稀盐酸,也不溶于稀硝酸

②C 、D 混合,生成一种沉淀,既不溶于稀盐酸,也不溶于稀硝酸

③A 、E 混合,生成一种沉淀,既溶于稀盐酸,也溶于稀硝酸

④D 、E 混合,生成一种沉淀,仅在稀硝酸中溶解

⑤B 、C 混合,无沉淀生成。

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E__________

4.框图型推断题, 常用“连线、代入法”

例:Cu(NO 3) 2、Na 2CO 3、Ba(NO 3) 2、H 2SO 4、 KOH 、HCl 溶液有下列反应关系,D 和F 反

应产生蓝色沉淀

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 D__________E__________

(先连线确定反应个数,再以最多或最少的

为突破口代入)

练习: A C D E

F

B

↑ c

d

b

a

↓ ↓

↓ ↓  ̄ ① ② ③

⑴四种溶液K 2CO 3、H 2SO 4、HNO 3、BaCl 2

则①________②________

③________④________

⑵ H 2SO 4、BaCl 2、NaOH 、Na 2CO 3、Ca(OH) 2

五种溶液,

CO 2气体试判断①、②、③、

④、⑤、⑥各代表什么

⑶ HCl 、K 2CO 3、Ca(OH) 2、NaOH

四种溶液和C

、Zn 、CO 2 、CuO

试确定A~H 各是什么

⑷HCl 、Ca(OH) 2、NaOH 、Na 2CO 3溶液和Mg 、O 2

①六种物质中,属于盐溶液的是________

②化学式A__________B__________

C__________D__________

5.不确定型推断题, 常用“离子组合法”“讨论法”

例:从H 2SO 4、K 2SO 4、HNO 3、Cu(NO 3) 2、NaNO 3、KCl 中取出两

种进行实验, ⑴混合时无明显现象,混合溶液无色澄清,用pH

试纸测得pH=2; ⑵向混合液中滴入足量Ba(NO 3) 2溶液,静置,有白色沉淀生成

⑶将⑵所得混合物过滤,向滤液中滴入AgNO 3溶液,无明显现象

据此判断,所取两溶液可能是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分析:a 先按:一定有________,一定没有________,可能有________。答题

b 再根据可能有的物质进行讨论

练习:

⑴一包由三种易溶物质组成的固体,可能含Ba 2+、K +、Fe 3+、NO —

3、SO 2—

4、CO 2— 3、Cl —

中的几种,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一定量固体,与水混合,得白色沉淀,过滤得无色滤液

②在白色沉淀中加足量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产生无色气体

则原固体的组成是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白色固体A 和无色液体B 可能是FeCl 3、MgCl 2、NaOH 、H 2O 、BaCl 2、Na 2SO 4、NaCl 、KNO 3中的

一种或几种(假设每步都反应完全)

①化学式C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D 中溶质是_____________。

G F E D C B A H F

E D C B A 稀H 2SO 4

白↓C 白色固体无色液体部分溶解 E

纯净的NaNO 3溶液

加适量稀硝酸

②原白色固体A 中至多含______种物质,原无色液体B 中至少含_______种物质

⑶一瓶气体由H 2、CO 、CO 2、CH 4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如下实验:

②气体组成可能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可不填满,也可再加)

⑷三种可溶性正盐的混合物,其中有两种钾盐

①沉淀化学式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③原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正盐是_____________, ④另外两种盐可能是:a_______和_______,b_______和_______,c_______和_______。

⑸X 、Y 、Z 三种金属,A 、B 、C 、D 、E 、F 是含它们中的某种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关系如下

例:甲、乙两种固体,其中之一是氧化镁,另有KNO 3、KOH 、HNO 3、Mg(NO 3)2溶液A 、B 、C 、D ,

它们的关系如图所示:

甲+B A+H 2O A+C 乙+D 乙+B A+H 2O

试判断它们的化学式:

甲_________,乙_________,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

练习:

⑴A 、B 、C 、D 四种物质,有符合下列反应的关系 ①B+ H 2 单质A+ H 2O ②B+ H 2SO 4 C+H 2O

③C+NaOH 蓝色沉淀D+Na 2SO 4 ④C+Fe A+FeSO 4

推断:A 是___________,B 是___________, C 是___________,D 是___________。

⑵A 、B 、C 、D 、E 五种物质可以由Na +、Ba 2+、H +、OH —、SO 2

— 4、Mg 2+中的两种离子构成,它们在

溶液中有如下反应关系:

无色液体 澄清石灰水

气体 白色沉淀

气体不溶 加稀硝酸 3溶液 白↓ 4溶液 △

A+B C+D ; C+E A+H 2O ; B+E D+H 2O ; 试回答:

①若C 和D 都是白色沉淀,则A 是__________;②若只有C 是白色沉淀,则D 是__________;

③若只有D 是白色沉淀,则C 是__________;

四、实验与数据

1.乙醇燃烧时生成CO 2和H 2O ,如果氧气不足还会有CO 生成。现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确

证乙醇燃烧的产物有CO 、CO 2和H 2O 。

⑴能确定产物中有H 2O 的现象是___________,能确证产物中有CO 的现象是_________;

⑵实验时B 中石灰水变浑浊,D 中石灰水无明显变化。B 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C 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D 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⑶若乙醇燃烧产物中CO 和CO 2的总质量为25.2g ,其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5,

则此时参加反应的乙醇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生成H 2O___________g

⑷质量相等的甲烷、乙醇分别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完全燃烧,产生CO 2较多的是________。

⑸若乙醇燃烧产物CO 、CO 2和H 2O 的总质量是27.6g ,其中H 2O 占10.8g ,则参加反应的乙

醇质量为___________g ,产物中CO 质量为___________g 。

2.将含有

⑴甲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甲试管中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

⑵乙中生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实验前往丙中放入CuO 的操作为_____________;

⑶根据表中数据求生成的水中含氢、氧元素质量分别为___________g 和____________g

生成的水中含氢、氧元素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实验结束后,若丙处仍有少量黑色固体,这对实验结果___________

A .引起氧质量偏大

B .引起氢质量偏大

C .无影响

五、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

归纳整理

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是化学实验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所谓分离就是用物理或化学的方

法将混合物中的各组分一一分开。分离完成后各组分要保持(经过化学反应使混合物的组分经

无水硫酸铜 石灰水 氢氧化钠溶液 石灰水 石灰水 A B C D E F 乙醇燃烧

产物

混合气体和甲 3(2)题

过转化而分离还要恢复为)原有的物质组成和状态。除杂和提纯是将混合物中的某组分用物理

或化学的方法除去而得到纯物质。在提纯物质的过程中除了选择合适的试剂外,还应选择适宜

的杂质(或产物),以便于同被提纯物进行分离。

现将有关要点归纳如下:

1、应注意几个“不”

⑴不能“玉石俱焚”。即试剂一般与杂质反应,不与要保留的物质反应。但特殊情况下,

所加试剂需要和保留物质反应,但最终要转化成需要保留的物质。如除去FeCl 3溶液中的NaCl ,

可加过量的NaOH 溶液→过滤→洗涤→加适量稀盐酸。

⑵“不增”、“不减”。即不增加新的杂质,不减少要保留的物质。

⑶不污染环境。即要求所选用的除杂方法,不能产生可污染环境的物质。

⑷不能“旧貌变新颜”。即除杂结束前,要恢复保留物质的原有状态。

2、除杂方法的几个优化原则

⑴若同时有多种方法能除去杂质,要选择那些简单易行、除杂彻底的方法。

⑵应尽量选择既可除去杂质,又可增加保留物质的方法,即“一举两得”。

⑶先考虑物理方法,再用化学方法。

拓展延伸

一、气体的净化与干燥

1、气体净化的几种方法

⑴吸收法:用吸收剂将杂质气体吸收除去。如,除去CO 中混有的少量CO 2,可先用浓NaOH

溶液吸收CO 2,再用浓硫酸等干燥剂除去水蒸气。

⑵转化法:通过化学反应,将杂质气体转化为所要得到的气体。如,除去CO 2中的少量CO ,可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灼热CuO ,CO + CuO △ Cu + CO 2。

2、气体的干燥

气体的干燥是通过干燥剂来实现的,选择干燥要根据气体的性质,一般原则是:酸性干燥

剂不能用来干燥碱性气体,碱性干燥剂不能用来干燥酸性气体,干燥装置由干燥剂状态决定。

⑴常见的干燥剂

⑵常用干燥装置如下:

注意:选择吸收装置时,要注意进、出气体导管的连接方法,若用“洗气瓶”,要注意“长进短出”,若用干燥管要注意“大进小出”。先除去气体中含有的其他杂质,干燥除去水蒸气的操作放在最后。

二、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和提纯的主要方法

当然,实际分离与提纯还会有一些其他方法,在实际解题时要因题而解,也可以综合而灵活地运用几种方法。

问题探究

问题1:除去NaCl溶液中的杂质Ba(OH)2,若只准加入一种试剂,则这种试剂是_______。

问题2:除掉氯化钠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碳酸钠,应选用适量的试剂是 [ ]

A.稀硫酸B.硝酸银C.澄清石灰水D.稀盐酸

问题3:分离NaCl、FeCl3和BaSO4的混合物,应选用的一组试剂是()

A. H2O、AgNO3、HNO3

B. H2O、NaOH、HNO3

C. H2O、NaOH、HCl

D. H2O、KOH、HNO3

问题4: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Cl2、MgSO4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5项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Na2CO3溶液;⑤加过量的BaCl2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 ①④②⑤③

B. ④①②⑤③

C. ②⑤④①③

D. ⑤②④①③

六、常见物质的鉴别方法

归纳整理

物质及重要离子的鉴别是化学知识在一个较高层次的巩固和应用,是学科能力培养的一个

重要平台,是化学学科重要且独特的考试形式。重要物质及离子的鉴别是经久不衰的考查热点,其考查形式的不断变化又是其亮点所在。

1.重要物质的鉴别

(1)被鉴别的物质:①涉及到物质的类属:气体、单质、氧化物、酸、碱、盐。②涉及到物质的体系:同类物质的鉴别;不同类物质的鉴别;同一体系中不同物质的鉴别;不同体系中不同物质的鉴别。

(2)考查形式:①围绕试剂的考查:根据物质的特性和特有的反应通过自选试剂、指定试剂或不加其它试剂来鉴别物质,要求达到反应灵敏、现象明显、操作简便、结论可靠的效果,前两者又涉及用一种试剂或一组试剂鉴别数种物质,常以填空题或选择题的形式出现。②围绕实验操作的考查:要求将试样的采集、试剂的加入、现象的观察与描述、结论的表述等过程加以阐述。③围绕评价的考查:要求从试剂正确、步骤合理、操作简便、现象明显等角度评价鉴别方案或结论等,常以简答题的形式出现。

(3)答题要领:关键是对所给物质的一般性质及特殊性质(如颜色、气味等)、某些物质间能否发生反应以及反应是否有特殊现象等有所了解,并应用到解题的过程中。

2.重要离子的鉴别

(1)被鉴离子:阳离子——H+、Ag+、Ca2+、Ba2+、Cu2+、Fe3+等;阴离子:Cl-、OH-、CO32-、SO42-等。

(2)考查形式:判断离子共存;确定离子的组合方法;确定物质的组成;对鉴别方案或结论的评价等。

问题探究

问题1:有如下试剂:①pH试纸②酚酞溶液③稀HCl④Na2CO3溶液⑤石蕊试液。其中能将水、稀硫酸、澄清石灰水三种无色液体一次性鉴别开来的是。

问题2:下列各组稀溶液中,利用组内物质的相互反应,就能将各种物质鉴别出来的是

A.Na2CO3、H2SO4、HCl、KNO3 B.CuSO4、KOH、NaCl、NaOH

C.Na2SO4、Na2CO3、BaCl2、HNO3 D.NaNO3、MgCl2、KCl、Ba(OH)2

问题3:某校实验室在搬迁时,不慎把三瓶无色溶液的标签损坏了,只知道它们分别是盐酸、BaCl2溶液和Na2C03溶液。甲、乙、丙三位学生各用一种试剂,一次性鉴别都取得了成功。

已知:Na2C03溶液显碱性,BaCl2溶液呈中性。

(1)请你写出下表中三位学生所用试剂的名称:

(2)丁学生认为不用任何试剂即可鉴别,请你简要叙述他的鉴别过程(一种方法即可):

七、根据化学式计算

一、基础知识

1.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2.化学式(分子式)表示的含义:

(1)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2)表示构成一个分子的各种原子的原子个数.

(3)表示一种物质及组成该物质的各种元素.

3.常用的计算关系式(以化合物A m B n为例):

(1)相对分子质量(2)某元素的质量分数(3)A、B元素的质量比

(4)A元素的质量=化合物质量×A的质量分数(5)在混合物中,某物质的质量分数(纯度)

(杂质不含该元素时)

4.两种物质的质量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分子个数之比.

5.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等于它们的质量比除以相对原子质量之比.

二、典型例题

例1:原计划用90kg尿素[CO(NH2)2],现因缺货改用硝酸铵(NH4NO3).计算需要用多少千克的硝酸铵才能与90kg尿素的含氮量相等?

解法1:设需要硝酸铵质量为x,

解法2:设需要硝酸铵质量为x.

据关系式NH4NO3~CO(NH2)2

8060

x90kg

80:60=x:90kg

x=120kg

答:需用NH4NO3120kg.

例2:某铁的氧化物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2,试确定该氧化物的化学式.

解法1:设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Fe x O y,则

解法2:Fe、O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氧化物化学式为FeO

答:该氧化物化学式为FeO.

三、检测题

(一)选择题:

1.有一种氮的氧化物,氮与氧的质量比为7:4,则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A.N2O

B.NO2

C.N2O3

D.N2O5

2.硫酸亚铁可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某贫血患者每天需补充1.40g铁元素,服用的药物中含硫酸亚铁的质量至少为()

A.3.80g

B.6.95g

C.10.00g

D.3.18g

3.下列化合物中,铁元素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A.FeO

B.Fe2O3

C.Fe3O4

D.FeS

4.某气体单质和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7:8,该气体可能是()

A.CO

B.CO2

C.Cl2

D.N2

八、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一、基础知识

1.化学方程式在量的方面的含义:

例如:

在量的方面:(1)表示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比为124:160:284

(2)反应物总质量份数(124+160)等于生成物总质量份数(284)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2.一般解题步骤:

(1)审清题意,设未知量;(2)正确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3)求出相关物质的质量比,并把相关的已知量和未知量写在相应质量比的下边

(4)列出比例式;(5)求出未知量;(6)简明地写出答案

可概括为:解、设、方、关、已未知、比例、求解、答仔细.

3.注意事项:

(1)化学方程式必须书写正确;(2)同一题目中不同未知量不能用同一字母表示

(3)各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必须计算准确;(4)各相关量必须写在对应物质化学式的下面

(5)代入化学方程式中进行计算的相关量必须是纯净物的(不包括未参加反应的质量)

4.常用换算计算式:

(1)气体密度(g/L)

(2)物质纯度

二、典型例题

例1: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少量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来制取氧气,已知反应前二氧化锰占混合物质量的20%,加热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中二氧化锰占25%,求氯酸钾的分解百分率.

2.某样品为Cu和CuO的混合物,为测定样品中CuO的含量,取用20g此样品,分四次向其中加入稀盐酸与之充分反应.相应数据见下表:

求:(1)20g此样品中Cu的质量

(2)样品中CuO的质量分数

(3)用氢气充分还原5g此样品可得到固体多少克?

九、整体计算的思想

学习目标:形成整体计算的思想意识。

学习内容:

1.某NaOH固体样品10g,经分析其中含Na2CO310.6%,水17.4%,其余为NaOH。将该样品溶于100g7.3%的稀盐酸中,恰好至不再放出气体,最终溶液中仅有一种溶质,则蒸干溶液,可得固体多少?

2.甲、乙、丙三位同学用下列试剂分别进行实验,均恰好完全反应,已知:

十、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归纳整理

通过实验活动,探讨研究并解决科学研究、生产、生活、环境保护中面临的一些问题是化学学科永恒的主题。在学习中,要求同学们能根据实际情况提出问题、设计实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在实践活动中巩固知识、提高认识、增强能力。

1.实验方案的设计

实验设计考查的发展方向是以化学实验为基础,联系科学研究、生产、生活、环境保护的实际去发现并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去探讨和解决实际问题并得出科学的发现和结论,它包括物质的制备、物质的鉴别、物质的分离、物质的组成分析、气体的净化与转化等的实验方案的设计。设计实验方案的试题大多思考性、综合性较强,解答时必须联系自己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在进行适当的类比、迁移、重组后从已知条件出发,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步骤。

2.实验方案的评价

实验方案的评价包括实验原理及方案的评价、实验装置的评价、实验操作的评价、实验现象的描述与结论分析的评价等。进行评价时一般从这几个方面入手:理论上是否正确、操作上是否简便、会不会造成环境的污染、所需药品或原料的来源是否丰富、实验方案是否安全等等。实验评价的考查范围包括对课本中重要的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对为解决科学研究、生产、生活、环境保护中所出现的实际问题所设计出的实验方案的评价。

问题探究

问题1某工厂的废水只含硫酸镁和少量硫酸,课外活动小组以此作为课题,探讨如何从中回收纯净的硫酸镁固体。他们设计了两种不同的方案,请你参加讨论:

(1)方案一,选用镁粉为试剂。

①往废水中逐次加入镁粉,当观察到时,说明加入镁粉的量已经足够。此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接下来的操作方法依次是和;

(2)方案二,选用氢氧化钠溶液为试剂。

①向废水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当时,停止滴入氢氧化钠溶液。此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为了得到纯净的硫酸镁溶液,接着应进行的实验操作是(请简要写出操作过程)

③……,得到硫酸镁固体。

(3)比较两个方案,假设实验中都没有损耗,那么,最后得到的硫酸镁固体的质量是否相同? ,原因是。

(4)请你继续探究,设计新的方案(使用的试剂必须是与镁粉和氢氧化钠属不同类别):你选用的一种试剂是(写化学式) ;该试剂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分析] 此题较为综合,即考查了基本的化学反应,又考查了实验操作,还考查了新的实验方案的设计。此题能体现同学们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同学们今后设计实验方案奠定基础。请同学们对从硫酸镁和少量硫酸的混合溶液中回收纯净的硫酸镁固体的实验方案进行讨论,需要同学们熟悉有关物质的性质、实验现象和相关的实验操作。

[答案](1)①镁粉有剩余,溶液中不再有气泡产生 Mg+H2SO4==MgSO4+H2↑②过滤,蒸发 (2)①不再生成沉淀 H2SO4+2NaOH==Na2SO4+2H2O MgSO4+2NaOH==Mg(OH)2↓+Na2SO4②过滤,取出沉淀,加入稀硫酸,至沉淀恰好完全溶解 (3)不同,方案一中加入镁粉,增加了硫酸镁的质量(4)MgO,Mg0+H2SO4==MgSO4+H2O(还可能有其它合理答案)。

问题2某校化学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性学

习课上展示了一套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假设

每步化学反应都完全,氧化铁样品中的杂质不参

加反应)。

查阅资料:草酸在浓硫酸存在时加热发生如

下反应:

H2C2O4CO↑+CO2+H2O

通过讨论,同学们对这套装置有了多种认识。

(1)第一小组同学说:从实验安全和实验操作程序看,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实验开始先加热___(填A或D)处,实验结束时,应_____(填先或后)停止D处的加热;从环保的角度讲,在E装置后还应对尾气进行处理,其方法是:。

(2)第二小组的同学说:用该实验装置可以检验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产物,其中B装置的作用_______ ;E装置的作用___ ;

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 _ _。

(3)第三小组的同学说:利用这套装置还可以测定氧化铁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他们的测定方法是:称量氧化铁样品的质量10.0 g,样品与玻璃管的总质量为60.0 g,完全反应并冷却后再称量玻璃管与剩余固体的总质量为57.6 g。计算实验测得氧化铁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

(4)第四小组同学说:利用这套装置还有另外测定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的方法:先称量氧化铁样品的质量,再分别称量E装置在反应前后的总质量,即可计算求得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但按此方法实际实验测定结果却偏大,分析造成偏大的原因可能是。

[分析]本题较好的体现了“理在书中,题在书外”,掌握好书本知识是解题的基础;利用化学计算的某些原理对实验中出现的数据进行处理是该题提出的能力要求;能否根据实验的具体情景对某些问题作出正确的分析体现了同学们思维的境界。本题(1)、(2)两问的思维原点为课本中重点出现的“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这一重要的化学实验;解答第(3)问,须运用“反应前固体的质量之差==参加反应的氧化铁中氧元素的质量”;解答第(4)问需要考虑装置E 和空气相连通这一具体的实验情景。

[答案](1)A 、先、点燃或用气球收集(2)除去CO2;检验CO与Fe2O3反应生成的二氧化

碳;3CO+Fe2O3高温

2Fe+3CO2(3)80%(4)原装置中空气含有的二氧化碳被E装置吸

问题3请完成以下探究过程:

问题:如何鉴定孔雀石[Cu2(OH)2 CO3]加热分解的产物?

假设:假设孔雀石加热分解的产物是H2O、CO2和CuO。

设计实验:实验①:按右图进行实验,证明分解产物中有H2O和CO2。该装置的连接顺序是:a接,

接;按此顺序连接的理由

是:。

实验②:请你设计实验,证明孔雀石完全分解后,试管中剩余的黑色固体是CuO(用图示或文字说明均可):

现象和结论:实验①中:U形管中的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证明产物中有;证明产物中有CO2的现象是。实验②中(你设计的):因为有现象,所以黑色固体中有铜元素;因为有现象,所以黑色固体中有氧元素;由此可得到结论:产物中有CuO。

学以致用

1.将一块光亮的纯铜片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表面变黑。对黑色物质的来源,提出你的二

2.实验室可以选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混有氯化氢、水蒸气)和进行有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如果要证明制得的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应把A装置与E装置连接,E装置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如果要验证制得的气体是二氧化碳,除A装置外,还应选用上述装置中的 (填装置序号,下同)。

(4)如果要收集一瓶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请从上述各装置中选择适当的装置进行连接,连接顺序是,其中B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3.为验证Fe、Ag、C U的活动性顺序,小红同学用了三种试剂(其中只有一种盐溶液)进行实验,小朗同学用了与小红完全不同的三种试剂(其中有两种盐溶液)进行实验,她们都取得了相同的实验结果。请写出两位同学在实验中所用的试剂的化学式:

(1)小红同学;(2)小朗同学。

十一、科学探究

一、什么是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原指的是科学家们用以研究自然界并基于此种研究获得的证据提出种种解释的

多种不同途径。这里的科学探究指的是同学们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二、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1、发现问题

2、猜想与假设

3、制定计划

4、收集证据

5、解释与结论

6、交流与讨论

问题探究

问题1请你参与某学习小组的探究活动,并回答相关问题:

[发现问题] 小丽发现盛水的铁锅在与水面接触的部位最易生锈;小茜发现自己的铜制眼

全国2020年中考化学总复习专题 练习汇编全集

专题一坐标图像题 识图、读图及用图表示化学变化规律的能力是近几年中考化学考查的主要能力之一,对这种能力的考查通常借助坐标图像题来完成。解决此类问题必须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明确题目所描述的化学情景;二是看懂图像所描述的化学意义。首先要搞清横、纵坐标表示的意义,然后分析相关变化过程,对图像涉及的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最后再判断各量之间的变化关系与图像是否符合。重点要抓住关键的三点(起点、转折点、终点)、曲线的变化趋势及横、纵坐标的比例关系。 注:与溶解度曲线相关的坐标图像题分析详见P45。 类型一与溶液有关的变化图像 1.物质溶解时溶液中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图像

来判断起始溶液的酸碱性,然后根据曲线的走势和pH的变化确定加入溶液的酸碱性。 类型三金属和酸、盐反应的相关变化图像 1.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质量的变化图像 56 类型四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变化图像 1.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变化图像

反应。如: ①向NaOH 和Na 2CO 3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HCl 时,HCl 先和NaOH 发生中和反应,等 NaOH 被反应完后,HCl 才能和Na 2CO 3反应放出CO 2气体,生成气体的坐标图像如图D 所示。 ②向稀盐酸和FeCl 3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NaOH 先和稀盐酸发生中和反 应,当稀盐酸完全反应后,NaOH 才能与FeCl 3溶液反应生成沉淀,生成沉淀的坐标图像如 图D 所示。同理,若溶液中有酸时,酸完全反应后,才会出现CaCO 3、BaCO 3、Cu(OH)2等沉 淀。 ③向一定量的NaOH 和Ba(NO 3)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时,稀硫酸能和氢氧化钠 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硫酸钠能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硫酸钡不溶于稀硝酸,因 此能马上产生沉淀,当硝酸钡完全反应后,沉淀质量不再增大,生成沉淀的坐标图像如图 C 所示。若反应物中分别含有Ba 2+和SO 2-4(或Ag +和Cl -),则反应物一开始混合即有沉淀产 生。 (2)若在同一个坐标系中表示某个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变化,则各种物质的质 量变化之比应符合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 2.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其他质量变化图像 (1)化学反应过程中,催化剂的质量及密闭反应体系中物质的总质量、不参与反应的物 质的质量、某种元素的总质量、原子总数等不发生变化,其变化图像如图A 所示。

(完整版)人教版化学中考总复习资料

初中化学中考总复习资料 人教版 第一部分(基本概念和原理) 一、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1.物理变化是分子运动的结果;化学变化是原子运动的结果;离子运动的结果可能是物理变化,也 可能是化学变化。 2.同位素的原子的化学性质是相同的,如12C、14C等。 3.同种元素的离子,因带电荷数不同,性质不同。如Fe2+、Fe3+。 4.同种原子组成的分子的化学性质完全相同,例如金刚石、石墨。 5.元素周期表:周期表每一横行叫做一个周期,共有7个横行,即7个周期。周期表中有18个纵行, 除第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外,其余十五个纵行,每一个纵行叫做一族,共16个族。 6.注意错误:“MnO2中有两个氧原子”是错误的! 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范畴及关系: 2.确切地说,凡是发光放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都可以叫做燃烧(可燃物燃烧一定有发光发热的现 象)(发光不等于有火焰 ........,燃烧不一定产生火焰,例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例如黑火药燃烧发生爆炸就不需要氧气参加反应。 3.原子团在化学反应中不一定不变。如分解KClO3的反应,氯酸根经化学反应后就不复存在了。 4.碘(I)不溶于水,但溶于酒精。 三、化学用语和化学量 1.书写化学式的时候,+价在前,-价在后。有机物(C)元素写在前。 2.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4个。非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4个。 3.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四种元素依次是:O、Si、Al、Fe。 4.人体中含量较多的元素有11种,是:O、C、H、N、Ca、P、K、S、Na、Cl、Mg。 5.乙酸=醋酸:CH3COOH。蔗糖:C12H22O11。淀粉:(C6H10O5)n。尿素:CO(NH2)2 四、溶液 1.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完整版)初三化学中考计算题专题复习

计算题专题复习(提高篇)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Mn—55;Mg—24;Fe—56;Zn—65;Al—27;Ca—40;Cl —35.5;K—39;Cu—64;H—1;O—16;C—12;Na—23;S—32;N—14;Si—28;Ba—137 一、平均值型计算选择题: 例1:两种金属粉末的混合物30克,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只生成氢气1克,则这种混合物中的两种金属可能是() A.Mg Al B.Zn Fe C.Mg Fe D.Al Fe 【同题链接】 1、一种不纯的铁,已知它含有铜、钙、镁的一种或几种金属杂质,5.6g这样的铁跟足量的稀H2SO4反应时,生成H20.2g,则该铁样品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杂质是()A.铜 B.镁 C.铝 D.钙 2、把含有某一种氯化物杂质的氯化镁粉末95g溶于水后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完全反应后生成白色沉淀300g,则氯化镁中的杂质不可能是() A.NaCl B.AlCl3 C.KCl D.CaCl2 3、在某铁的样品中可能含有Zn、Mg、Al、Cu等杂质金属中的2种,取5.6g样品跟足量稀硫酸反应,得到0.20gH2,则此铁的样品中不可能含有的杂质金属组是() A. Cu和Mg B. Zn和Al C. Mg和Al D. Zn和Cu 4、某不纯的氯化铵样品中,测得其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8%,则混主的一种杂质可能是 ①NH4HCO3②(NH4)2SO4③NH4NO3④CO(NH2)2() A.只有① B.①③ C.②③ D.无法确定 二、估算型选择题 例2:20g20%的NaOH溶液与20g20%的H2SO4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是()A.蓝色 B.紫色 C.红 D.无色 【同题链接】 1、相同质量的下列的物质中,铁的质量分数最高的是() A.FeS B.FeCO3 C.Fe2O3 D.Fe3O4 2、由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组成的混合气体中,硫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可能是() A. 1∶1 B. 1∶1.25 C. 1∶1.5 D. 1∶2 3、由碳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气体,经测定碳与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5,该气体是() A.混合物 B.纯净物 C.化合物 D.有机物 三、特殊规律型选择题 例3:某甲醛(HCHO)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正确的是()A.12% B.10% C.8% D.6% 【同题链接】 1、已知NaHS、MgSO4、和NaHSO3由组成的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35% B.25% C.65% D.无法计算 2、将Na、Mg、Al分别放入盐酸溶液中,反应结束后,放出氢气质量相同,其原因是() A.放入Na、Mg、Al的质量相同 B.放入Na、Mg、Al的质量比是23:12:9和足量盐酸反应 C.放入过量的Na、Mg、Al,而盐酸为同质量分数、同体积、同质量。 D.放入Na、Mg、Al的质量比为3:2:1 四、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

2019年中考初三化学总复习知识点总结最全资料

化学中考总复习知识点总结资料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提纲 一、应掌握的知识点 1分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2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3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4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5在原子中,质子数= 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 6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中子数 7镁离子和镁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9决定元素的种类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10.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11.石油、煤、天然气都是混合物。 12.溶液都是混合物。例如:稀硫酸、食盐水、石灰水等。 13.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14.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15.燃烧、铁生锈、食物变质等都是化学变化。 16.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17.金属活动性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Cu Hg Ag Pt Au 18.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是H2、C、CO。其中属于单质的是C、H2。属于化合物的是CO。 19.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的相同点是都是氧化反应。 20.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变的是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元素的种类、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肯定变化 的是物质的种类和分子的种类。 21.2H2表示两个氢分子;2H表示两个氢原子;2H+表示两个氢离子。 22.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相同。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 23.溶液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的是溶质的质量。 24.酸的pH<7;如:HCl、H2SO4、CO2通入水中; 碱的pH>7;如:NaOH、Ca(OH)2、CaO溶于水、Na2O溶于水、Na2CO3 中性溶液pH=7。如:水、NaCl 25.某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12 2 8 2 ,该原子中的质子数为12,核电荷数为12, 核外电子数为12,最外层电子数为2,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成为阳离子。 26.可燃物燃烧的两个条件是(1)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2)温度达到或超过可燃物的着火点。 27.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 28.酸有盐酸HCl、硫酸H2SO4、硝酸HNO3。 29.碱有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等。 30.化合价口诀: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碳二四,铁二三,二四六硫都齐 全,铜汞二价最常见。(其他口诀也可) 31.空气中的污染性气体有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二氧化氮NO2。 32.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对空气没有污染。 33.空气中按体积分数计算,最多的气体是氮气,占78%,其次是氧气,占21%。 34.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燃烧的是氧气O2。 35.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比空气略重,不易溶于水,液态氧和固态氧均为淡蓝色。

2020年中考化学总复习全套基础知识必考考点大全(完整版)10

2020年中考化学总复习全套基础知识必考考 点大全(完整版) ——沪教版教材 上册部分 【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 〖第一节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 1.知道:中国古代化学工艺著名成就:青铜器、钢铁冶炼、火药、瓷器。 2.知道:碳酸氢铵具有受热易分解的性质。 3.知道:钢铁年产量的1/10因锈蚀而损失掉。 4.理解:探究铁生锈消耗氧气实验的原理。 5.了解:验证含硫火柴燃烧产生二氧化硫的实验方法。 6.知道:佛来明发现青霉素、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我国首先研制出结晶牛胰岛素、门捷列夫创制周期表、居里夫妇发现钋和镭、诺贝尔研究炸药、2000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研究导电塑料。 〖第二节化学研究些什么?〗 7.知道: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的性质、变化、组成、结构、用途、制法。 8.知道:金刚石的有关组成和性质(硬度、可燃性、元素组成)。9.了解:性质、变化、组成、结构、用途、制法等要素之间的决定关

系。 10.学会:对蜡烛燃烧过程中所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进行分析。11.学会:探究面粉等有机物是否含碳元素的实验方法(烧焦)12.学会:判断常见变化的属性。 13.学会:对物质常见物理、化学性质进行描述。 14.知道:“烟”和“雾”的区别。 15.学会:能举例说明化学变化过程中通常伴随能量的吸收或释放。 〖第三节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 16.理解:铜绿色、态等物理性质、组成元素、两点化学性质(可综合)。 17.理解:镁带的物理、化学性质。 18.学会:探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化学实验】 19.知道:附录一中所有仪器名称及基本用途。 20.学会:附录一中列出的几种基本操作。 21.学会:完成简单的实验记录、实验报告,对实验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处理。 22.了解:实验药品分类摆放,剩余药品的如何处理。 23.学会:实验安全原则。包括:不接触、不品尝药品味道,正确闻药品气味的方法,酒精灯的安全使用,可燃性气体的使用原则、实验

(完整版)中考化学图像型计算题专题复习

中考化学图像型计算题专题复习 一、溶液的质量的计算 1.(6分)在一烧杯中盛有一定质量的MgCO 3固体,向其中滴加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H 2SO 4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得到102g 不饱和溶液。向所得溶液中逐滴滴人溶质质量分数为l0%的NaOH 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所滴入NaOH 溶液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在滴入稀硫酸时,观察到的明显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滴入NaOH 溶液至图中A 点时,烧杯中溶液里含有的溶质是(写化学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滴入10%的NaOH 溶液80g 时(即B 点) 溶液的质量。(计算结果精确至0.1g) 2.(6分)在一烧杯中盛有42.2gCaCO 3和CaCl 2的粉末状混合物,向其中188.8g 水,使混合物中的可溶物完全溶解。然后再向其中逐滴加如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的稀盐酸,烧杯中难溶固体物质的质量与所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⑴在滴入稀盐酸的过程中,观察到的明显现 象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当滴入10%的稀盐酸至图中A 点时,烧杯中溶液里含有的溶质是(写化学式)_______________。 ⑶当滴入10%的稀盐酸146g 时(即B 点),试通过计算,求此时烧杯中所得不饱和溶液的质量。(计算结果精确到0.1g ) 滴入NaOH 溶液的质量/g 滴入稀盐酸的质量/g

2019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第2部分专题3工艺流程优化训练1

4 专题三 工艺流程 类型 1 物质制备 1.(2018 南宁)碳酸钡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某厂用含二氧化硅杂质的碳酸钡原料生 产碳酸钡产品,采用了以下的工艺流程: (1)为节约成本,过程中的生成物可直接应用于流程的是________________,加入过量的 盐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氯化钡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钾并通入二氧化碳,其中一种产物是碳酸钡,写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溶液 A 中溶质的成分,可能的组合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操作 3 包括的两个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7 南通)实验室以 MnO 2 为原料制备少量高纯 MnCO 3 的流程如下: 已知:①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MnO 2+SO 2=== MnSO ; ②MnCO 3、Mn(OH)2 均难溶于水,MnCO 3 在 100 ℃时开始分解。 (1)反应Ⅰ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___反应。 (2) 流 程 中 “ 操 作 ” 的 名 称 为 ____________ , 所 需 要 的 主 要 玻 璃 仪 器 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 需控制溶液的酸碱性,若碱性过强,MnCO 3 粗产品中将混有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验证 MnCO 3 粗产品表面附着有 Na 2SO 4 杂质:取样品少许,向其中加入水,搅拌、过滤, 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5) 为 获 得 高 纯 MnCO 3 , 需 选 择 “ 低 温 ” 干 燥 的 原 因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二氧化氯(ClO 2)可用于自来水消毒。以粗盐为原料生产 ClO 2 的工艺主要包括:①粗盐 精制;②特殊条件下电解 NaCl 溶液制 NaClO 3 和氢气;③ClO 2 的制取。工艺流程如下,其中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坐标曲线题 例 下列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 ) A. 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不断加入生石灰 B. 向等质量的锌、铁中滴加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 C. 向一定量的氧化铁中通入一氧化碳气体并持续高温 D.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一、选择题 1.已知:2KClO 3=====MnO 2 △ 2KCl +3O 2↑,如图表示一定质量的KClO 3和MnO 2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 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 ) A. 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B. 生成O 2的质量 C. 固体中MnO 2的质量 D. 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 第1题图 2.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 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c 点所示溶液呈碱性 B. 图中a 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 2SO 4和H 2SO 4 C. 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的烧杯中 D. 由a 点到b 点的pH 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第2题图第 3题图 3.向甲物质中逐渐加入乙物质至过量。若x轴表示加入乙物质的质量,则下列选项与图不 相符合的是() 选项甲物质乙物质Y轴表示的含义 A 二氧化锰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的质量 B t℃的水硝酸钾t℃时硝酸钾的溶解度 C 氯化银稀硝酸氯化银的质量 D 饱和石灰水生石灰溶液的质量 4.下列能正确反映相关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关系的图像是() 第4题图 A. 图1表示一定压强下,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 B. 图1表示一定压强下,氢氧化钙在水中的溶解度 C. 图2表示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 D. 图2表示一定温度下,向水中加入硝酸钾 第5题图 5.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Zn粉,溶液质量随反应时间变 化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取a点溶液,滴加稀盐酸,无白色沉淀 B. 图标上b~c段质量增加的原因是Zn与Cu(NO3)2溶液反应

中考化学计算题专题复习

20015中考计算题专题复习 可能用到得相对原子质量:Mn—55;Mg-24;Fe-56;Zn—65;Al—27;Ca—40;Cl-35、5;K—39;Cu—64;H—1;O-16;C-12;Na-23;S—32;N—14;Si—28;B a—137 一、平均值型计算选择题: 例:两种金属粉末得混合物30克,与足量得稀硫酸反应,只生成氢气1克,则这种混合物 中得两种金属可能就是( ) A.MgAl B.ZnFeC。Mg Fe D。Al Fe 【同题链接】 1、一种不纯得铁,已知它含有铜、钙、镁得一种或几种金属杂质,5。6g这样得铁跟足量得 稀H2SO4反应时,生成H20.2g,则该铁样品中一定含有得金属杂质就是( ) A.铜 B。镁C。铝 D。钙 2、把含有某一种氯化物杂质得氯化镁粉末95g溶于水后加入足量得AgNO3溶液,完全反应 后生成白色沉淀300g,则氯化镁中得杂质可能就是( ) A.NaCl B。AlCl3C。KCl D。CaCl2 3、在某铁得样品中可能含有Zn、Mg、Al、Cu等杂质金属中得2种,取5.6g样品跟足量 稀硫酸反应,得到0、20gH2,则此铁得样品中不可能含有得杂质金属组就是() A、Cu与Mg B、 Zn与Al C、Mg与Al D、 Z n与Cu 二、估算型选择题 例:20g20%得NaOH溶液与20g20%得H2SO4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就是() A。蓝色B.紫色C.红D.无色 【同题链接】 1、相同质量得下列得物质中,铁得质量分数最高得就是() A.FeS B.FeCO3 C。Fe2O3 D.Fe3O4 2、由二氧化硫与三氧化硫组成得混合气体中,硫元素与氧元素得质量比可能就是() A、 1∶1 B、1∶1.25 C、 1∶1、5D、1∶2 三、特殊规律型选择题 例:某甲醛(HCHO)溶液中氢元素得质量分数为10%,则碳元素得质量分数正确得就是() A。12% B.10%C。8% D。6% 四、溶质得质量分数计算 1、已知20℃硝酸钾得溶解度为31。6g。在该温度下将20g硝酸钾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 则所得溶液中溶质得质量分数约为() A.24、0%B.28。6% C。31.6% D.40.0% 3、足量得下列固体物质分别与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相同得盐酸混合,若盐酸均完全反应, 所得ZnCl2溶液中溶质得质量分数最小得就是( ) A.Zn B.ZnOC.Zn(OH)2D.ZnCO3 五、图像分析型选择题 2、质量相同得Mg、Fe、Zn分别与足量得稀盐酸反应,其反应速度与产生氢气得质量得关系 正确得就是( )

2019年中考化学总复习(人教版)综合模拟1(附答案)

综合模拟测试一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Cl:35.5Mg:24Fe:56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5分) 1.近日据媒体报道,一些制药企业的药用胶囊中重金属“铬”含量严重超标。“铬”在人体内蓄积具有致癌性并可能诱发基因突变。这里的“铬”是指()。 A.元素B.原子C.离子D.分子 2.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A.生活中用镶有金刚石的玻璃刀切割玻璃 B.农业上常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C.工业上常用一氧化碳作还原剂冶炼金属 D.化工生产中以煤为原料制取甲醇(CH3OH) 3.科学施用化肥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下列属于氮肥的是()。 A.K2CO3B.Ca(H2PO4)2 C.NH4HCO3D.K2SO4 4.了解安全知识,可以更好地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下列做法安全的是()。 A.煤气泄漏,关阀开窗B.霉变大米,煮熟食用 C.电器着火,用水扑灭D.乘坐火车,携带鞭炮 5.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6.苏州博物馆最近启用新购置的“真空充氮杀虫灭菌消毒机”来处理和保护文物。即将文物置于该机器内,三天后氮气浓度可达99.99%;再密闭三天左右,好氧菌、厌氧菌和丝状霉菌都被杀灭。下列有关氮气说法错误的是()。 A.通常状况下氮气易溶于水B.氮气不能供给呼吸 C.通常情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D.高浓度氮气可抑制菌类的生长 7.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下列有关原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原子在化学变化中能够再分B.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C.原子的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D.原子的体积及在化学变化中的表现是由电子决定8.以下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B.水电解的反应是一个分解反应 C.a L水和b 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a+b)L D.混合物中一定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 9.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下列对于元素周期表的使用方法不正确的是()。 A.查阅某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B.确定元素的种类 C.利用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任意组合成我们希望得到的新物质 D.利用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查找该元素的元素符号及元素名称 10.含镁元素质量相等的下列物质分别与足量且等质量的稀盐酸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MgCl2的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A.Mg B.MgO C.Mg(OH)2D.MgCO3 11.溶液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面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配制5%的医用葡萄糖溶液的一般步骤是计算,称量和溶解 B.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含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

[中考化学]九年级化学中考化学总复习专题

九年级化学中考化学总复习专题(一)—基本概念和原理天津版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中考化学总复习专题(一)—基本概念和原理 二. 复习要求: 准确理解有关物质的分类、组成、变化、性质规律等相关的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正确使用化学用语并了解其意义。 三. 知识要点: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分类、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一门基础自然学科,研究对象是物质,有关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含的内容包括: ????? ????????→?????→?化学用语 分类组成变化规律性质 研究内容物质研究对象化学 1. 物质的变化及性质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① 宏观上没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没有新分子生成;② 常指物质状态的变化、形状的改变、位置的移动等。例如:水的三态变化、汽油挥发、干冰的升华、木材做成桌椅、玻璃碎了等等。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也叫化学反应。① 宏观上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有新分子生成;② 化学变化常常伴随一些反应现象,例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生成沉淀等。有时可通过反应现象来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或者产物是什么物质;③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① 原子不是自然界中最小粒子,只是在化学变化的领域内最小,也不是在物理变化中最小;② 原子虽小,但其结构并不简单,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中子和电子也不是最小粒子,物质是无限可分的;③ 原子核相对于原子来讲,是非常小的,却集中了原子几乎所有的质量及全部的正电荷;④ 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所以核电荷数与质子数相等;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在原子当中,质子数和电子数相等,所以原子显电中性;⑤ 在原子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不一定相等。 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① 分子不是保持物质物理性质的粒子,因为单个的分子不能确定其为固态、液态及气态,所以单个分子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② 分子也不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惟一的粒子,像金属单质、硫、磷、金刚石、石墨和晶体硅等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因此,原子也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③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构成分子的原子个数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一个分子中含有几个原子,也就包含有几个原子核;④ 构成分子的原子的种类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相同的。相同时为单质分子,不同时为化合物分子。 原子团:在许多化学反应里,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好像一个原子一样的原子集团。 ① 原子团并不是在所有的反应当中都是保持一个整体不变的,? ====2 32MnO KClO +KCl 2 ↑23O 的反应就是一个例子,-3ClO 是一个原子团,反应后却被打破了,有的原子团可能在 反应中转变成另外一种原子团;② 初中化学中出现的原子团有- 24SO 、-23CO 、- 3NO 、 - 34PO 、 -3ClO 、7 4 +- MnO 、6 24+-MnO 、+ 4NH 、-OH 、-ClO (次氯酸根)等。 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① 原子或原子团得失电子后可形成离子,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失去电子后形成的是阳离子;② 阴离子带负电荷,阳离子带正电荷。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① 决定元素种类的粒子是质子,决定元素种类的因素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② 一种元素对应的是一类原子,这一类原子是由于它们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相同,而不是中子数或电子数相同;只要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相同,不管中子数或电子数相同与否,那么,这些原子都属于同种元素;③ 元素可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为4个或4个以上,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达到稳定结构(2个或8个电子);④ 元素论种类而不论个数;⑤ 元素是宏观概念,可以说某种物质由哪种或哪些元素组成的。 3. 物质的分类 (1)混合物和纯净物 混合物:组成中有两种或多种物质。① 宏观上看有多种成分,微观上看只有多种分子;② 混合物中各成分相互独立存在,彼此保持各自的化学性质,混合物的性质是多样性的,因此,不能用混合物中的某种成分的化学式来表示该混合物;③ 混合物中各种成分通常情况下彼此之间不发生化学反应;④ 混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按各成分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平均值(如何计算不要求);⑤ 常见的混合物有:空气、海水、自来水、土壤、煤、石油、天然气、爆鸣气及各种溶液。 纯净物:组成中只有一种物质。① 宏观上看有一种成分, 微观上看只有一种分子;②纯净物具有固定的组成和特有的化学性质,能用化学式表示;③ 纯净物可以是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也可以是多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中考化学计算题专项练习

中考化学计算题专项练习 1. 现有一含杂质的固体氯化钡样品(杂质不溶于水),取1 2.5g样品放入烧杯中,然后加入39.6g水使其充分溶解,静置后滤去杂质,取10g滤液,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完全反应后生成沉淀2.87g。试求:(计算结果精确到0.1%) (1)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样品中氯化钡的质量分数。 2. 碘盐就是在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KI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14),食用碘盐可以有效地预防碘盐缺乏病,(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_________mg碘酸钾中含碘20mg (2)成人每天约需0.15mg,假设这些碘盐主要是从碘盐中摄取的,若1000g碘盐中含碘20mg,则成人每天需食用碘盐____________.g 3、某课外兴趣小组对一批铁样品(含有杂质,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进行分析,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进行实验,其中只有一位同学所取用的稀硫酸与铁样品恰好完全反应,实验数据如下表:

请你认真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哪位同学所取的稀硫酸与铁样品恰好完全反应; (2)计算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 (3)计算恰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烧杯的质量为25.4g;计算结果精确到1%) 4、把4g硫粉放在给定质量的氧气中燃烧,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次实验中,参加反应的S的质量、O2的质量与生成的SO2的质量比是:_________. (2)请你通过计算求出第二次实验生成二氧化硫多少克? (3)在表中填写第三次实验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

5、将10g不纯的氯化镁样品(杂质不溶于水),50g水中,充分搅拌,待样品中的氯化镁全部溶解后过滤(滤液损失不计),将所得滤液与63.3g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8g白色沉淀。 求:(1)样品中氧化镁的质量。 (2)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6、“骨质疏松症”是由人体缺钙引起的,可服用补钙剂来治疗。乳酸钙(CaC6H10O6·5H2O)是一种常见的补钙剂,出售乳酸钙片剂每片含乳酸钙200mg.一个成年缺钙病人每天服用20片乳酸钙片剂可达到补钙目的。 计算:(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1)乳酸钙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2)该成年缺钙病人改用喝牛奶(每100mg牛奶中含钙0.104g)来补钙,每天至少需喝多少毫升牛奶。

(化学)中考化学化学计算题专项训练及答案

(化学)中考化学化学计算题专项训练及答案 一、中考化学计算题 1.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碳酸钠溶液和熟石灰制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他们的实验过程和相关数据如图所示。请计算: (1)实验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为___________。 (2)所得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答案】10 10% 【解析】 【分析】 【详解】 (1)实验中生成沉淀的质量=195.6g-185.6g=10g (2)设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 。 ()2332Ca OH + Na CO CaCO + =1002N 8x aOH 10g ↓ 10080=10g x x=8g 所的溶液的质量=185.6g-105.6g=80g 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8g 80g ×100%=10% 答:(1)实验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为10g ;(2)所得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2.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一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取13.25g 碳酸钠样品(杂质既不溶于酸也不溶于水)放入烧杯中,加入95.8g 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向其中加入稀盐酸,测得反应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当加入212g稀盐酸时,放出气体的质量为_____g。 (2)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写出计算过程) (3)加入106g稀盐酸(即A点)时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写出计算过程)【答案】4.4g 80% 5.6%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图像,可以看出当加入106g稀盐酸的时候,反应就结束,产生气体质量为 4.4g,所以当加入212g稀盐酸时,放出气体的质量仍然为4.4g (2)发生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根据方程式中碳酸钠与二氧化碳的质量关系可算出碳酸钠的质量,进而可以计算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反应后得到的是NaCl溶液,所以也可根据方程式中NaCl与二氧化碳的质量关系,求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解:设碳酸钠的质量为x,生成的NaCl质量为y。 2322 Na CO+2HCl=2NaCl+H O+CO 10611744 x y 4.4g ↑ 106x = 44 4.4g x=10.6g 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10.6g 100%=80% 13.25g ? (3)又由于反应后溶液质量=10.6g+95.8g+106g-4.4g=208g 根据方程式可知: 117y = 44 4.4g y=11.7g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1.7g 100%=5.6% 208g ?。 3.著名科学家诺贝尔经过长期试验,研制出安全炸药。炸药三硝酸甘油酯(C3H5N3O9)发

2019年中考化学总复习

2019年中考化学总复习【中考必考】 化学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一) 1. 空气和水的比较 表1 空气和水的比较 2. 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的比较 表2 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的比较

法 实 验 室 制 法原 理 2KMnO4?K2MnO4+MnO2+O2↑ 2KClO3MnO22KCl+3O2↑ 活泼金属和稀酸反应: Zn+2HCl=ZnCl2+H2↑ Zn+H2SO4(稀) =ZnSO4+H2↑ 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 酸反应。 CaCO3+2HCl=CaCl2+CO2↑+H2O 装 置 固体+固体气体 块状固体+液体→气体 块状固体+液体→气体 收 集 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 向上排空气法 检 验 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点燃,火焰呈淡蓝色, 不纯时有爆鸣声。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用途 供给呼吸;气割气焊;炼 钢;液氧炸药等。 充灌探空气球;作高能 燃料;生产盐酸;冶炼金属 等。 灭火剂;致冷剂;人工降 雨;化工原料等。 3.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比较 表3 CO与CO2比较 名称二氧化碳CO2一氧化碳CO 俗名碳酸气,固态时叫干冰煤气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比空气重,溶于水,凝固点为C ? -5. 78 无色、无味气体,有剧毒,比空气轻,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①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②与水作用:H2O+CO2=H2CO3 ③与碱作用:CO2+Ca(OH)2=CaCO3↓+H2O ④氧化性:C+CO2高温2CO 是酸性氧化物。①可燃性:2CO+O2点燃2CO2 ②还原性:3CO+Fe2O3高温2Fe+3CO2 CO+CuO?Cu+CO2 是不成盐氧化物。 制法①工业制法:煅烧石灰石 CaCO3高温CaO+CO2 ②实验室制法 CaCO3+2HCl=CaCl2+CO2↑+H2O ①工业制法:碳不充分燃烧 2C+O2点燃2CO ②水煤气法: C+H2O高温CO+H2 用途作灭火剂,致冷剂,用于人工降雨,作化工原 料 作还原剂,冶炼金属、作气体燃料4. 氢气、碳、一氧化碳的比较 表4 氢气、碳、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比较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7《酸和碱》检测考试卷附答案 中考总复习分类专题训练化学(七) (内容:酸和碱)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说明:1.测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2.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Cl:35.5 Na:23 O : 16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第1-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的根本原因是() A.组成中都含有氢元素 B.组成中都含有氢氧根 C.都能与酸发生化学反应 D.水溶液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 2.下列物质不能导电的是 A.金属铜 B.酒精溶液 C.烧碱溶液 D.饱和食盐水 3.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A.CO2+2NaOH====Na2CO3+H2O B.H2SO4+

2NaOH====Na2SO4+2H2O C.CuO+2HCl====CuCl2+H2O D.CaCO3+2HCl====CaCl2+H2O+CO2↑ 4.在下列四份溶液中,酸性最强的溶液是() A.pH=0的溶液 B.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成红色的溶液 C.pH=1的溶液 D.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蓝色的溶液。 5.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 A.稀硫酸 B.生石灰 C.浓盐酸 D.二氧化碳 6.下列物质的俗称与其化学式不相符合的是() A.熟石灰Ca(OH)2 B.天然气CH4 C.小苏打NaHCO3 D.纯碱NaOH 7.我们常见的一些食物的近似pH范围如下: 食物橘子汁四川泡菜牛奶鸡蛋清 近似pH范

围 3.0—4.0 3.2—3.6 6 .3—6.6 7.6—8.0 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鸡蛋清显碱性 B.胃酸过多的人应少吃四川泡菜 C.橘子汁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D.牛奶比鸡蛋清的碱性强 8.闻名遐迩的崂山茶花适宜在偏酸性的土壤中生长。某处茶花长势不好,经测定,是由于该处土壤的pH为7.8造成的。在选择施用某种农家肥浇灌后,茶花长势良好。这说明该种农家肥的pH() A.大于7 B.小于7 C.等于7 D.无法判断 9.在由CuCl2、HCl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滤液中含有Cu2+ B.反应中一定有气体产生 C.滤出的固体可能是纯净物 D.溶液的质量一定会减小 10.向盐酸和氯化铁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下列曲线正确的是() 二、双项选择题(以下第11-1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每小题有

!绝对精品!中考化学总复习资料

绝对精品:中考化学总复习资料 基本概念: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 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7、原子的结构: 原子、离子的关系: 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①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 + B = 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如:AB = A + B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 + BC = AC + B 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B + CD = AD + CB 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 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 (单位为“1”,省略不写) 原子核 原子 核外电子(—) 中子(0) 质子(+) 注:在原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阳离子 阴离子 原子 得e 失e 失e 得e

中考化学化学计算题专题经典

中考化学化学计算题专题经典 一、中考化学计算题 1.现将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与一定质量的氯化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得到284.7 g滤液。计算: (1)生成硫酸钡沉淀的质量。 (2)氯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1)生成硫酸钡沉淀的质量为23.3 g。(2)氯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解析】 试题分析:解:设生成硫酸钡沉淀的质量为x,反应的氯化钡的质量为y。 H2SO4质量为:10 0g×9.8%=9.8 g BaCl2 + H2SO4 = BaSO4↓ + 2HCl 208 98 233 y9.8 g x 233/98 =x/9.8x=23.3 g 208/98 =y/9.8y=20.8 g (2)氯化钡溶液的质量为:284.7 g+23.3 g-100 g=208 g 氯化钡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8 g/208 g×100%=10% 考点: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 2.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取10克样品放入烧杯中,再取60克稀硫酸分六次加入烧杯中,均充分反应,实验数据如下: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 101010101010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 (g) 剩余固体的质量(g)9.358.78.057.4 6.75 6.75 (1)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步骤,下同) (2)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答案】(1)32.5%;(2)9.8% 【解析】 质量分数的一种常用的计算方法是分别计算出目的物质的质量和样品的总质量,然后求比值。第(2)问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以及计算是关键。 (1)10g样品反应完全后,剩下6.75g为铜的质量,所以锌的质量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