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国中考物理功和机械能问题的综合中考真题汇总附详细答案

全国中考物理功和机械能问题的综合中考真题汇总附详细答案

全国中考物理功和机械能问题的综合中考真题汇总附详细答案
全国中考物理功和机械能问题的综合中考真题汇总附详细答案

一、初中物理功和机械能问题

1.如图所示,小明水平向右推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箱子,但没有推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箱子虽然没有被推动,但小明对箱子做了功

B.箱子没有被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C.箱子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箱子没有被推动,选择的参照物是地面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箱子没有被推动,有力但没有距离,小明对箱子不做功,故A错误;

B.箱子没有被推动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是平衡力,推力等于摩擦力,故B错误;C.箱子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 错误;

D.箱子没有被推动,相对于地面的位置没有改变,选择的参照物是地面,故D正确;

故选D。

2.如图所示,木块以一定的速度滑过A、B点,到C点滑出下落至D点,A和B、C和D 之间的垂直距离均为h。若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则对木块在运动过程中能量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D点与A点相比,动能增大,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

B.A点到C点减少的重力势能大于C点到D点减少的重力势能

C.B点的动能可能等于A点的动能,但可能大于C点的动能

D.B点的动能可能等于D点的动能,但一定大于A点的动能

【答案】C

【解析】

【详解】

A.D点与A点相比,动能增大,势能减少,因为存在摩擦,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机械能减小,故A错误;

B.A和C、C和D之间的垂直距离均为h,则A点到C点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C点到D 点减少的重力势能,故B错误;

C.斜面粗糙,则AB段有可能匀速,但因摩擦力的存在B的速度一定大于C的速度,所以,B点的动能可能等于A点的动能,一定大于C点的动能,故C正确;

D.木块从B到C,因为有摩擦,则C处的动能小于B处的动能,从C到D,由于忽略空气阻力,木块的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故D点动能大于C点动能,B点的动能可能等于D点的动能,但与A点的动能大小不确定,故D错误。

故选C。

3.跳绳是大家喜爱的体育运动之一,小明的质量为 50 kg,每次跳起高度约为 6 cm(人整体上升,如图所示),一分钟跳 100 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上起跳过程中小明的动能持续增大B.下落过程中小明的重力势能保持不变C.小明跳一次克服重力做功约 3J D.小明在这一分钟内跳绳的功率约为 50W 【答案】D

【解析】

【详解】

A. 向上起跳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减小,小明的动能减小,故A错误;

B. 下落过程中小明的高度减小,质量不变,重力势能减小,故B错误;

C. 小明的重力为:

G=mg=50kg×10N/kg=500N,

小明跳一次克服重力做功:

W=Gh=500N×0.06m=30J,

故C错误;

D. 小明在这一分钟内跳绳的功率:

P=W

t

总=

30J100

60s

=50W,

故D正确。

故选D。

4.小红在操场上将一皮球抛出,皮球被抛出后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a、c两点处于同一高度.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皮球由a到b时,动能逐渐增大

B.皮球由c到d时,机械能一直减小

C.皮球在b点时的机械能最大

D.皮球在a、c两点时动能相等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皮球由a到b时,速度越来越小,所以动能逐渐减小,故A错;皮球由c到d 时,要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一直减小,故B正确;皮球在a点时的机械能最大,故C 错;皮球在a、c两点时的重力势能相等,而机械能不相等,所以动能不相等,故D错;应选B.

考点:机械能转化

5.2019年5月17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45颗北斗导航卫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运载火箭加速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变小,动能增大

B.运载火箭加速升空是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北斗卫星绕轨道运行时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D.北斗卫星绕轨道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时,动能变小,机械能守恒

【答案】A

【解析】

【分析】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就越大;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在太空中,卫星绕地球运动时,没有阻力作用,没有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守恒。

【详解】

A.火箭上升过程中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速度增大,动能增大,故A错误,符合题意;

B.火箭升空时向后喷出高温气体给空气一个向后的力,空气给火箭以反作用力,是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火箭入轨后做圆周运动运动状态不断改变,故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北斗卫星绕轨道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时,速度减小,高度增加,所以动能减小,势能增加;北斗卫星在地球大气层外运行,不受空气阻力的作用,只有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

化所以机械能守恒,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一个小石块从空中的某一高度,由静止开始竖直下落,若不计空气阻力,从小石块开始下落,到刚落到地面的过程中,小石块的重力势能E p随着时间的变化图像可能是( )

A.B.C.D.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题意可知,不计空气阻力,从小石块开始下落,到刚落到地面的过程中,石块做加速运动,石块在相同时间内下降的速度越来越大,石块所处的高度减小得越来越快,石块的重力势能E p减小得越来越快,符合这一规律的只有C图,而D图是石块的重力势能E p随时间减小得越来越慢,故D错误。

故选C。

7.李明同学,一次缓慢地从一楼走上五楼,另一次则急促地跑上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次做的有用功相同,功率不同

B.两次做的有用功和功率都相同

C.两次做的有用功不同,功率相同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答案】A

【解析】

【详解】

=可知两次上楼过程所做的有用李明同学的体重不变,上楼的高度不变,根据公式W Gh

功相等;缓慢走上去用的时间比跑上去用的时间多,且前后做的功相等;根据公式

W

P

可知,走上去做功的功率小于跑上去做功的功率。

t

故选A。

8.小明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分别在相同时间内将同一重物匀速提升相同高度,每个滑轮的重均相等,不计绳重及摩擦,针对这一现象,小明得出了4个结论:①F1做的功等于F2做的功;②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等于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③使用乙滑轮组比甲滑轮组更加省力;④F1做功的功率等于F2做功的功率;其中正确的为()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①在不计绳重及摩擦时,拉力做的功等于提升物体和动滑轮做的功,因为物重相同,提升的高度相同,所以两次拉力做的功都等于

()=W Fs G G h =+总动

故F 1做的功等于F 2做的功,①正确;

②在不计绳重及摩擦时,甲滑轮组和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都为

()W Gh G

W G G G G h η=

==++有用总动

动 即机械效率相等,故②正确;

③甲滑轮组由两段绳子承重,拉力为

()11

2

F G G =

+动 乙滑轮组由三段绳子承重,拉力为

()21

3

F G G =

+动 所以使用乙滑轮组比甲滑轮组更加省力,③正确; ④两次拉力做的功,用时也相等,根据W

P t

=知,F 1做功的功率等于F 2做功的功率,④正确; 故选D 。

9.如左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 的作用,其推力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F -t 图像)和物体速度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v -t 图像)分别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t=1s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摩擦力为0N

B.当t=3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3N

C.在匀速直线运动阶段,拉力F做的功是16J

D.2~4s内,物体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v-t图像可知,0~2s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零,即t=1s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物体受到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由F-t图像可知,t=1s时,F=1N,则此时的摩擦力

f F

==

1N

故A错误;

B.由v-t图像可知,4~6s时,物体匀速运动;由F-t图像可知,此时的推力F′=2N;由于摩擦力与推力F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此时的摩擦力

'='=

2N

f F

2~4s内,物体做加速运动,由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摩擦力大小不变(与匀速运动时的摩擦力大小相等),仍为2N,故B错误;

C.在4~6s时,物体匀速运动,通过的路程

==?=

4m/s2s8m

s vt

拉力F做的功

='=?=

2N8m16J

W F s

故C正确;

D.2~4s内,物体做加速运动,速度增加,动能增加,高度不变,重力势能不变,则物体的机械能增加,故D错误。

故选C。

10.如图所示是学校田径运动会时跳远运动的几个阶段,则运动员()

A.助跑阶段机械能不变

B.起跳时机械能为零

C.经过最高点时动能最大

D.经过最高点时重力势能最大

【答案】D

【解析】

【分析】

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质量、被举的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大,重力势能就越大;机械能等于动能和势能之和。

【详解】

A.助跑阶段,运动员的质量不变,速度逐渐增大,因此动能增大;运动员的高度不变,则重力势能不变,机械能等于动能和势能的和,动能增大,重力势能不变,所以机械能增大,故A错误;

B.起跳时,运动员的速度达到最大值,动能达到最大值,重力势能不变,机械能达到最大值,故B错误;

C.上升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所以经过最高点时,动能减小,重力势能最大,故C错误;

D.最高点时,高度达到最大值,因此重力势能也达到最大值,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有质量和速度,分析动能的变化就是分析质量和速度的变化;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是质量和高度,分析重力势能的变化就是分析质量和高度的变化。解题时注意抓住表示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关键字词,从中找出表示“质量、速度、高度、弹性形变”变化的字眼,从而分析机械能的变化情况。

11.如图甲所示,木块放在水平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两次拉动木块得到的s-t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两次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分别为

F1、F2,两次拉力的功率分别为P1、P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F1=F2 ,P1>P2B.F1>F2 ,P1>P2C.F1

【解析】

【分析】

【详解】

从图乙可以看到,两次拉动,木块都是做匀速直线运动,都是处于平衡状态,水平方向受力平衡,拉力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大小,而木块的自身重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也不

变,那么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两次拉力的大小不变,即

12F F =

因木块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其功率可表示为P Fv =,从图乙可看到,第1次的速度大于第2次的速度,即

12v v >

那么可知

12P P >

故选A 。

12.一位初中生用30s 从坡底爬上了9m 高的山坡.他爬坡时的功率与下列哪一个最接近(

)

A .几瓦

B .十几瓦

C .一百多瓦

D .一千多瓦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中学生的质量约50kg ,体重约500N 左右,山坡的高度为9m .登楼的功率:

500N 9m

150W 30s

W Gh P t t ?=

===, 可见,他爬坡时的功率与C 选项最接近; 故选C 。

13.如图所示,在伽利略理想实验中,小球每次均从斜面a 点自由滚下,分别经过图中b ,c ,d 各位置,关于小球的动能、重力势能、机械能描述正确的是( )

A .小球的重力势能一直在减小

B .在d 点的重力势能小于在c 点的重力势能

C .从b 点运动到c 点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D .从a 到b 小球速度越来越大,机械能越来越大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小球从a 到b 的过程中,高度变小,重力势能减小,从b 到c 或d 的过程,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加,所以不同的过程重力势能的变化不同,故A 错误;

B .c 、d 两点在同一高度,所以小球在这两点的重力势能相等,故B 错误;

C .小球从b 点到c 点的过程中,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是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故C

正确;

D .在伽利略理想实验中,机械能是守恒的,所以从a 点到b 点,小球的机械能不变,故D 错误。 故选C 。

14.如图是某山地的等高线图,数字表示海拔高度,其单位是米。质量是60kg 的小凯早上8:00从A 点出发,8:50到达B 点的观景台;质量是50kg 的小旋早上7:40从C 点出发,8:50到达D 点的半山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他们对自己做的功一样多

B .小凯的平均功率较小

C .8:50分时,小旋的动能一定小于小凯的动能

D .8:50分时,小旋的重力势能一定小于小凯的重力势能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60kg 的小凯从A 点到达

B 点做的功为

51111=60kg 10N/kg (600m 400m) 1.210J W G h m gh ==??-=?凯;

质量是50kg 的小旋从C 点到达D 点做的功为

52222=50kg 10N/kg (400m 200m)110J W G h m gh ==??-=?旋;

小凯做的功多,故A 错误; B .小凯的运动时间为

185080050min 3000s t =-==::;

平均功率为

511 1.210J 40W 3000s

W P t ?=

==凯, 小旋的运动时间为

285074070min 4200s t -===::,

平均功率为

522

110J 23.8W 4200s

W P t ?==≈旋,

小凯的平均功率较大,故B 错误;

C .动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有关,由于不知道8:50分时的他们的速度,所以无法比较动能的大小,故C 错误;

D .重力势能的大小与质量和所处的高度有关,小凯的质量和所处的高度都比小旋的大,所以小旋的重力势能一定小于小凯的重力势能,故D 正确。

15.建昌一中科学教室有个“逆天”的“锥体上滚”实验,V 形轨道两根导轨相距较小那端低,另一端高,静止的双锥体从低端往高端滚(由右向左),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锥体在低端时重心高度h 1反而比高端时高度h 2要大,下面说法正确是( )

A .本实验不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B .双锥体在轨道“低端”(右端)时重力势能最小

C .当双锥体从轨道低端向高端滚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 .当双锥体从轨道低端向高端滚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答案】C 【解析】 【详解】

A .自然界中能量是守恒的,本实验也遵循能量守恒定律的,故A 错误;

B .由题意可知,锥体重心高度h 1比高端时高度h 2要大,所以锥体在右端时重力势能大,故B 错误

CD .当双锥体从轨道“低端”(右端)向“高端”滚的过程中,重心高度越来越低,重力势能转化为动,故C 正确,D 错误。 故选C 。

16.如图甲所示,质量不计的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t =0时刻,将一重为G=50N 的金属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小球落到弹簧上压缩弹簧到最低点,然后又被弹起离开弹簧,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再下落,如此反复。通过安装在弹簧下端的压力传感器,测出这一过程弹簧弹力F 随时间t 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 )

A.t1时刻小球的动能最大

B.t2时刻小球的动能最大

C.t3时刻小球的重力势能最大

D.t2到t3时间内,小球的动能先增加后减小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图象可知,t1时刻弹力为0,此时小球刚接触弹簧,在重力作用下小球继续做加速运动,动能继续变大,故A错误;

B. t2时刻小球速度为0,此时动能最小,故B错误;

C.t3时刻,此时小球离开弹簧且只受到重力作用,继续向上做减速运动,还未达到最高点,重力势能还会继续增大,故C错误;

D. t2到t3时间内,小球在弹力的作用下先加速上升,动能变大;当弹力等于重力时,速度最大,动能最大;继续上升时重力大于弹力,小球做减速运动,动能变小;综上所述t2到t3时间内,小球的动能先变大后减小,故D正确。

故选D。

17.如图甲所示,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使它先后两次沿水平木板匀速滑动相同的距离,乙图是他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得到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第一次做功较少B.木块第一次受到的摩擦力较大

C.木块第二次做功较快D.木块第二次的动能较小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B.由图乙,两条图象都是过原点的直线,则木块在这两次拉力的作用下都是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大小有关,与速度无关,所以,木块两次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同时因为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大小相等,所以,木块两次运动的拉力相等,由题意可知,两木块滑动相同的距离,根据W=Fs可知,两次拉力做的功相同,故AB错误;

C.因为两次拉力做的功相同,但由图乙知第二次做功的时间更长,根据

W

P

t

可得,

第二次的功率较小,即第二次做功较慢,故C错误;

D.物体的质量不变,但由图乙知运动相同的距离,第二次花的时间更长,所以第二次速度较小,因此木块第二次的动能较小,故D正确。

故选D。

18.物体只受一对平衡力作用时,对于它具有能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机械能一定不变B.重力势能可能减少

C.动能可能变小D.重力势能一定不变

【答案】B

【解析】

【分析】

首先要对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是处于平衡状态中的哪一种要明确,然后再分析其机械能的变化情况。

【详解】

平衡状态有两种:静止状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物体的动能、势能都不变,所以机械能也不变;当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动能、势能都不变,即机械能不变;当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动能不变,但其势能要发生变化,故机械能也随之变化;总之,物体在以上所处的这几种可能的运动状态下,势能与机械能的大小有两种可能:不变或变化;而动能只有一种情况:不变;综上分析,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的状态分析,要求学生一定要分类且考虑全面,本题容易出现漏分析其中某种情况而导致错误。

19.农村建房时,常利用如图所示的简易滑轮提升建材。在一次提升建材的过程中,建筑工人用400N的拉力,将重600N的建材在10s内匀速提高3m。不计绳重及摩擦,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该滑轮的机械效率η=75%

B .滑轮所做的有用功为1200J

C .滑轮自身的重力为100N

D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大小为3m

【答案】A 【解析】 【详解】

AB .滑轮所做的有用功为:

W 有用=Gh =600N×3m=1800J ,

因为是动滑轮,所以拉力移动的距离是物体提高距离的2倍,即6m ,则拉力做的总功为:

W 总=Fs =400N×6m=2400J ,

所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1800J

×100%=100%=75%2400J

W W η=

?有用总, 故A 正确,B 错误;

C .不计绳重及摩擦,则拉力为:

1

2

F G G =+动(),

那么动滑轮的重为:

G 动=2F-G =2×400N-600N=200N ,

故C 错误;

D .由图知,使用的是动滑轮,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 =2,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

s=nh=2×3m=6m ,

故D 错误; 故选A 。

20.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使它沿同一水平木板滑动,如图是他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得到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木块两次具有的动能一样大

B .两次拉力对木块做的功一样多

C .木块第一次受到的拉力较大

D .第一次拉力对木块做功的功率较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

A.由图知,第一次物体的速度较大,第一次物体的动能较大,故A错误;

B.从图中可以看出,在相同拉力作用下,木块两次运动的距离不同,所以木块两次所做的功不同,由W=Fs可知,但是在没有指出是相同时间内,因此不能比较二者做功多少,故B错误;

C.由A分析知,木块两次受到的拉力相等,故C错误;

D.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一次木块运动的速度较大,由功率的变形公式P=Fv可知,力F相同,第一次速度v大,所以功率大,故D正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