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综合自然地理学重点

综合自然地理学重点

综合自然地理学重点
综合自然地理学重点

第一章绪论

自然界是由各自然要素组成的统一整体

要认识这个整体靠两个途径:分析研究和综合研究

分析研究:地质学、地貌学、气象气候学、土壤地理学、植物地理学、水文地理学等,是对自然界的分析,从不同侧面认识自然环境

综合研究:从整体上认识自然环境,是对各部分的综合研究

只注意分析或只注意综合都是不正确的,都不能全面地认识自然界

部门自然地理和综合自然地理不能相互代替的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1、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系统/自然地理环境

2、界限与范围

普遍观点:对流层顶——沉积岩底

牛文元:自然地理面

A.N.斯特拉勒:人类生存生活的自然环境

陈传康:随研究范围大小和研究问题的性质而有差别

自然地理环境五大要素在系统中的作用

1、地形(岩石圈):基本组成部分

自然地理系统的固体基础

通过风化、成土、搬运和堆积作用,为自然地理系统提供疏松物质以及化学元素

2、气候(大气圈):活跃组成部分

大气的化学成分(尤其是碳、氢、氧、氮),把自然地理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联系起来大气作为物质和能量的“载体”,通过大气环流把大陆和海洋各个组成部分在水平方向上联系起来

3、水文(水圈):起联系作用的组成部分

水是物质和化学元素的搬运者

水通过集水区、小流域、中流域、大流域,通过分水岭、斜坡、河谷平地和水域,将自然地理系统中不同等级的自然单元,在水平方向上联系起来

4、生物(生物圈):核心组成部分

促使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迁移运动、能量流动转化(光合作用)

改变大气圈成分和陆地水的成分

生物出现后加快了岩石风化,促进了土壤的形成

改造三大圈层,地球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形成了适宜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

5、土壤(土壤圈/岩石圈表层):物质和能量转化的关键环节

处于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相互紧密接触的过渡地带,是结合陆地环境各要素的枢纽

是地表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非常活跃的场所,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中心环节

能够生长植物,并且为植物生长提供了扎根立足的条件,使地表由裸露的岩石变为草木丛生,从而导致陆地环境及整个地球面貌发生根本改变

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

两种能量三相物质及其界面

特有表成体(风化壳及土壤,冰川,底泥及沼泽、泥炭)

人类活动场所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与信息传输地域分异

综合自然地理学发展简史

从地理学发展史来看综自的形成与发展

总结

第一次综合从现象客观上阐明了自然综合体各要素间的相互联系。促进了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形成,使综合自然地理学成为独立的学科。

第二次综合从能量交换和物质循环过程解释自然综合体各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正在进行的更有广度和深度的新综合:包括人文要素在内的,研究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

每次重大的综合都将自然地理学推进到一个新时期或新阶段。

我国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发展

蓬勃发展阶段(1950’):区域地理综合考察,自然地理区划

广泛发展阶段(1960’):自然地理区划及理论研究,土地类型研究,

恢复前进阶段(1970’):我国土地类型图、土地资源图的编制,高校研究所研招

快速发展阶段(1980’以来):国土整理、地域开发、资源利用、土地评价、环境保护、生态设计等

复习思考题

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它的边界怎样划分?

地球表层系统的基本特征?

综合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的关系?(书上找找哈)

地理学“综合思想”的形成过程?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系统的整体性: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系统概念

系统:具有特定功能和结构的元素集合,每一系统都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事物和过程所组成。

自然界各种事物都是以系统形式存在着的有机整体(大到宇宙天体、太阳系,小到原子、基本粒子)。

系统分类

1、按系统尺度、规模和范围分

宇宙系统——如银河系、整个宇宙宏观系统——如生态系统、人体系统

微观系统——如原子(电子、原子核),细胞(核、质、膜)

2、按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分

开放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具有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和流通。

封闭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只有能量的交换和流通,没有物质的交换。

孤立系统——系统与环境不发生任何联系和作用。

3、按人与自然的关系分

自然系统——指未打上人工印记的各种客观系统,如天然生态系统。

人造系统——指人工制造的各种系统,如生产、交通运输、管理系统。

自然与人文的复合系统——指人类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各种系统,如水利发电系统、农业系统。

系统特征

整体性层次性相关性稳定性变异性

第一节地球表层是具有耗散结构的开放系统

一、整体性概念的发展

1、传统认识的整体性——内在联系性

地球表层各个要素或部分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而形成一个整体。

理论基础:自然综合体学说(道库恰也夫)

缺点:①不定量,只能定性描述;②忽视地球表层的物质流、能量流等功能。

2、系统科学的整体性——结构与功能

地球表层的各圈层的联系是通过物质流和能量流而形成的。

理论基础:系统论(克劳修斯)

系统的规律:①整体大于部分之和;②没有无结构或无功能的系统;没有结构的功能或没有功能的结构都是不存在的。

缺点:①平衡系统(热力学第一定律),死系统;②只注意到系统的内部、而忽视与系统外部的联系。

3、非平衡有序系统的整体性——耗散结构

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从无序到有序,实现物质与能量的交换,推动系统由简单到复杂,整个非平衡有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

理论基础:耗散结构理论,熵――任何一种能量在空间中分布的均匀程度(热力学第二定律,系统运动的方向性)

耗散结构的基本观点:ds = dis + des

平衡结构和耗散结构都是稳定的有序结构,但前者是一个死结构,而后者是活结构。

二、地球表层是具有耗散结构的开放系统

1、为什么?

地球表层是个巨大的开放系统(熵流)

地球表层生物有机体的产生与存在(从无序到有序)

2、地球表层的进化发展

天文时期――无机演化――有机演化(人类时期)

3、耗散结构类型

自然地理系统――天然生态系统――人类生态系统

三者关系:发生上,能量与物质交换上

总结

整体性概念是在发展的、逐步深化的,引导着人们从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客观过程中去认识整体性,从一个具有耗散结构的开放有序系统所产生的整体功能中来把握整体性。

整体性是物质、能量、信息在耗散结构系统中的运动、变化、发展的整体性。

信息是事物存在形式运动状态和规律的表征,物质、能量、信息是组成客观世界的三基元。

地球表层整体性的表现

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

产生新功能:生产功能,平衡功能

统一的演化过程

牵一发而动全身(蝴蝶效应)

稳定的空间结构

自然地理系统的整体性结构

第二节地球表层系统结构的整体性

一、组分结构

物质组成:大气、水、岩石、生物(人类)

要素组成: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

能量组成:太阳辐射(8.24J/cm2·min,5.53×1024J/年)、地球内能

组分结构是空间结构的基础

自然地理系统的能量是维持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向前演化的原始动力;

太阳能是自然地理系统自然过程的原始动力,是维系地球上所有生命系统生存的基本能量来源,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并由此而制约自然地理系统的运转和行为;

太阳能与地球内能的共同作用的结果,塑造了地表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

二、空间结构

1、分层结构

地球表层垂直方向上(重力作用)各组成成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目的:研究物质与能量在垂直方向上流通与转化的机制(渗透)

2、地域结构

沿着海陆表面的水平方向(地域分异),地球表层各结构单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表现:赤道――两极,洋面――山顶

三、时间结构

时间结构(自然节律性):自然地理过程及其现象随时间重复出现的演替规律。

动力:太阳能、地壳运动、气候变化、人类干扰等

1、周期性节律:严格的时间间隔。例如:昼夜节律(自转),季节节律(公转)

2、旋回性节律:不等长的时间间隔。例如:地质旋回,气候旋回

第三节地球表层系统功能的整体性

一、能量流动

1、太阳能在无机界的转化

对流层、陆面/海面(地气能量循环系统)

太阳能转化的形式

被大气、地面吸收转化为热能,以大气、地面的长波辐射进入太空;

被大气层中的介质散射、云层的反射、大气分子的吸收等。

2、太阳能在有机界的转化

生物+非生物环境(生态系统)

光合作用四因子:H2O,CO2,叶绿素,阳光(可见光中的红光和蓝光)

绿色植物把太阳能转化到碳水化合物(化学能),然后被植食动物、肉食动物吸收10%……微生物分解,最终以热能的形式到达太空。

二、物质迁移与循环过程

在太阳能不断输入的情况下,地球表层各种物质进行持续不断地化合、分解的过程。

微观角度,物质循环是化学元素的迁移;宏观角度,物质循环是四大物质循环

方式: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物过程

物质循环的过程也是能量转化的过程。

1、化学元素在地球表层中的迁移

空气迁移:气体(C、H、O、N等)→有机体、水、土壤等→气体。主要发生在垂直方向上的元素迁移

水迁移:Na、Mg、Al、Cl、P、K、Mn等元素通过地表水、潜水、土壤水的离子或分子态迁移。主要发生在水平方向上的元素迁移

生物迁移:C、H、O、N等元素通过生物有机质的合成作用(光合作用)和分解作用(呼吸作用)迁移

2、地球表层中的四大物质循环

大气循环地质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

大气循环

大气环流:

行星风系(全球性) 季风环流(海陆间) 局地环流(地区性)

功能:高低纬、海陆间的物质能量交换。

地质循环

①岩浆活动②外力作用(风化,搬运,沉积) ③变质作用④重熔再生

功能:改变地球表层的形态,从而影响其他三大循环。

水循环

功能:水热条件的再分配;物质传输带;伴随产生了水文过程、气候过程、地貌过程、土壤过程、生物过程、地球化学过程。

生物循环

功能:生物生产,能量流动(单向、食物链),物质循环

第四节地球表层系统的变异性与稳定性

稳定性:系统排除干扰、恢复到稳态的特性。

变异性:系统的状态随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

稳定机制:具有反馈机制(正负反馈环)。

系统越复杂,其反馈机制越多,调节能力越强,系统越稳定。阈值(系统最大调节能力)。地理随机现象(Monte-Carlo Method,Markov Process)

渐变论(1859年)与突变论(1972年)

地球表层系统既有变异性,又有稳定性,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

种群增长模型(天敌、疾病、环境等)(看书上)

复习思考题

系统思想的整体性与耗散结构理论的整体性有何不同

地球表层系统是具有耗散结构的开放系统,其理由是什么

地球表层中三大耗散结构类型是什么,它们之间关系如何

从熵的概念出发,如何理解生态平衡(植物与微生物)

地球表层的结构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全面地理解它,其空间结构、功能结构、时间结构各指什么内容

分析太阳能在无机界的转化

试述绿色植物在太阳能能量交换中的作用

试述化学元素迁移在地球表层中的作用

分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其物质、能量交换过程

试述地球表层中的水热关系

如何理解地球表层系统的进化性和稳定性

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时间上,自转产生昼夜,公转产生四季。春夏秋冬

空间上,赤道、中纬、高纬不同的纬度获得的能量不同,产生的自然景观也不同。

热带亚热带寒带北温带亚寒带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

第一节地域分异的基本概念

一、基本概念

地域分异:地球表层各组分及自然综合体沿着地理坐标方向,分化成相互更替的各级地理单位。

地域分异规律:反映地球表层各组分及自然综合体分异的客观规律(空间地理规律)。

地域分异因素:导致地域分异的各种因素。

(纬度)地带性分异因素:太阳能→按纬度分布不均而引起的许多现象,沿纬度有规律的分布。

非(纬度)地带性分异因素:地球内能→海陆分布、地势起伏、岩浆活动和构造作用等,一般不按纬度有规律的分布。

基本、派生、局部地域分异规律

在各因素综合作用下,自然地理环境分化为多级镶嵌的物质系统,形成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观。

二、地域分异的规模与尺度

1、英美地理学家多采用全球尺度、区域尺度和局地尺度三级。

2、我国有学者分为大、中、小三种尺度。

大:随纬度变化而发生的分异,海陆间的差异中:具有足够高度的山脉的垂直带性差异小:河谷内部、丘陵阴阳坡等的差异

地域分异的规模与尺度(据刘南威)

第二节全球性地域分异规律

一、热力分带性(地带性分异规律)

分异因素:太阳辐射能(地球形状、黄赤交角、日地距离、大气圈的厚度及透明度)

决定着气温、气压、湿度、降水、风向等要素在地表呈纬度分布的特点。

成为大陆和大洋纬度地带性分异的背景和基础。

二、海陆对比性(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分异因素:地球内能表现:海陆分异(景观、起伏)

分异方向:海陆景观分异大致沿经线方向延伸,从沿海向内陆发生变化

第三节大陆和大洋地域分异规律

一、大陆地域分异规律

1. 纬度地带性

A、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各组分及自然综合体大致按纬线方向延伸,按纬度方向有规律更替,而产生的南北分化现象。

B、主导分异因素:地带性分异因素

C、每一个热量带不仅有它的热量﹣温度特征,而且在气压、降水、陆地水文、风化壳类型、土壤发育、生物群落、外营力地貌等方面都具相应的特征,形成相同的综合自然特征。

气候的纬度地带性:气温、气压、大气环流、蒸发、空气湿度、云量、降水、气候带等;水文的纬度地带性:水位高低、水量大小、汛期长短、结冰期、补给方式、含沙量;

植被的纬度地带性(标志):植被型,植被种类组成(群落构造、物质储量、生产率);

土壤的纬度地带性(标志):风化过程、风化壳类型、土壤水分和盐分状况、淋溶程度、腐殖质含量、pH值和土壤类型;

地貌的纬度地带性:外力地貌(气候地貌)。

D、分布

理论上为东西延伸、南北更替高低纬明显:冻原地带、泰加林地带、赤道雨林地带中纬不明显:与其他分异规律叠加,形成与纬度方向有一定偏差的地域单位(水平地带性)

E、是陆地自然区划中划分地带性单位的理论基础

2.大陆干湿地带性(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A、大陆干湿地带性(经度地带性、经度省性):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和整个自然综合体从沿海到内陆沿经线方向延伸,按经度方向发生有规律的更替(与经度无关)

B、主导分异因素:主要是海陆分异因素,还与距海远近、陆地大小、陆地形状有关

C、分布:中纬度明显

3.水平地带性

纬度地带性和干湿度地带性共同作用的产物,是由水热对比关系决定的。

纬向、经向、斜交

自然地带学说

1、影响地球面貌最主要的因素是水热条件

2、地球表层水热关系:对立统一的关系(热置于水运动之中并改变水形态,水又反过来影

响热运动)

3、各地水热的量和质的对比不同,导致不同的自然综合体,其矛盾的主要方面随各个区域而不同

4、水热关系的表达:湿润指标

湿润度=降水量R / 蒸发力E

干燥度=蒸发力E / 降水量R

①H·H·伊万诺夫法

②张宝堃法

③M·H·布德科的辐射平衡法

K2=E/R=φ[R/(L·r)]

R ﹣下垫面充分湿润的年辐射净值(太阳总辐射-地面反射-地面长波有效辐射)

L﹣蒸发潜热,通常取常数980卡/克

r﹣降水量

R反映出纬度地带性,R/(L·r)反映出经度地带性

④辐射平衡与地理地带周期律

揭示地球表层水平地带性和水热条件的关系

地理地带周期律:地表自然地带随着R和R/(L·r)发生周期性有规律的变化

作用:可以在知道R和R/(L·r)情况下查表得知自然地带。

4.巨大构造体系造成的分异

A、分异因素:地表形态的起伏与分化(地球内能)

B、表现形式

纬向——东西延伸的山脉,与纬度地带性结合,成为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经向——南北延伸的山脉阻挡海洋潮湿气流进入内陆,成为干湿气候的分界线

二、大洋地域分异规律 1.大洋表层纬度地带性

分异因素:地带性分异因素

表现形式:水温、生物群(浮游生物的多度)

极地:冷水,浮游生物极少,属海洋生物极贫乏型地带 温带:温水,浮游生物多,属海洋生物丰富型地带 副热带:暖水,浮游生物少 ,属海洋生物贫乏型地带

赤道带:热水,海底营养盐类上升,属海洋生物丰富型地带

2.大洋底层非地带性

分异因素:大洋地势起伏(地球内能) 表现形式:

水平分异:大洋中脊为对称轴,南北走向,依次为大洋盆地、大陆坡、大陆架; 垂直分异: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或深水平原;大洋盆地﹣大洋中脊

第四节 区域性地域分异规律 一、大地构造分异

构造带分异 → 地貌单元 → 区域单位 例如:中国三大构造带 → 若干地貌单元 具有不同规模

二、地带段性

一定非地带性区域单位内的地带性分异。

分异因素:是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因素的共同作用(派生地域分异规律) 分布:一定区域。在大陆东岸、西岸、内陆都有表现,尤其东岸 具有不同规模

三、省性

一定地带性区域单位内的非地带性表现。

分异因素:是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因素的共同作用(派生地域分异规律) 分布:一定区域

具有不同规模

建立在海陆对比性分异基础上 建立在构造地貌分异基础上 经度省性与省性的区别

荒漠 草原

森林草原

森林 盆地 高山 丘陵

平原

区域性地域分异的组合

省性和地带段性是地带性和非地带性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的产物

我国中亚热带的省性分异

浙闽沿海——降水均匀,有台风出现,夏季有暴风;暖湿性常绿阔叶林红黄壤景观

湘赣中部——副高控制,伏旱,春寒和春末夏初的阴雨天气;中生性常绿阔叶林红壤景观西部川黔——降水均匀,强度不大,阴湿;湿生性常绿阔叶林黄壤景观

云贵高原——冬干夏湿,南亚季风气候;常绿阔叶林红壤景观

四、地方气候不同引起的地域分异

地方气候——中气候,介于大气候和小气候之间,中等范围的,在自然和人类活动下形成的特殊下垫面的气候

分异因素:特殊下垫面导致“热量、水分”差异

主要类型:森林气候、湖泊气候、海岸气候、城市气候、盆地气候、地方风(阿拉山口的风蚀城堡)

五、垂直带性

1各自然地理要素及自然综合体沿垂直方向发生带状更替的规律。

2分异因素:地势高度(根本),气温、降水(直接)﹣地带性与非地带性的共同作用

3垂直带谱和基带

4垂直带受水平地带性影响,基带类型决定了垂直带谱的性质

5垂直带自山麓到山顶的变化与纬度地带性自低纬到高的变化规律类似

6垂直带的自然带数量在不同纬度有差异

7同一类型垂直带出现的高度在不同纬度有差异

8垂直带谱的特征取决于山地本身的性质(高度、坡向、走向)

珠穆朗玛峰地区的垂直分带

总结1:影响垂直带谱的基本因素

地理位置

纬度位置:基带、数目、结构、分布高度

海陆位置:海洋性或大陆性

山体高度:最低高度,垂直带谱完备性

坡向和坡度

局部地形:山脉的排列,山间盆地或谷地等

雅鲁藏布江谷地的负向垂直带谱

总结2:垂直带性与水平地带性的关系

相似性:更替,成因,基带

差异性(垂直带性的特征)

带幅窄,递变急剧:500km —300﹣1000m

带间联系密切:物质循环(重力作用、流水作用、泥石流与滑坡、生物迁移等)水热对比特殊:比水平地带性复杂

节律变化同步

微域差异显著:结构、数目、更替顺序等

第五节地方性地域分异规律

一、地方性的概念

地方性:由局部因素的差别造成的分异现象

局部因素:地貌部位、小气候、岩性、土质、排水条件等

地带性和非地带性相互作用构成地方性的背景

最低级的地域分异

二、地方性分异因素

(一)地貌部位和小气候

地貌部位(地貌形态部位):坡高、坡形、坡向

坡度、坡向与温度、湿度、植被的关系

正负地形与温度、湿度、植被的关系

地貌部位对风、降水的影响

大坡度的高山体迎风坡:风的屏障,降水丰沛

小坡度的低山体迎风坡:在背风坡形成涡流降水,且蒸发快于背风坡,如果再是阳坡,一般形成干旱地区

地貌部位对外动力作用的影响

A 微侵蚀区:坡度小,汇水面积小,能量小

B 强侵蚀区:坡度大,水量大,能量大

C 堆积区:坡度小,水量大,能量大,但主要用来搬运冲刷下来的物质

地貌部位对植被、土壤的影响

高地较干,低地较湿;植物生态序列从高处较喜干的种类到低处较喜湿的种类,高处贫瘠种类到低处营养较多种类

华北山地阴坡,获得太阳辐射量少,水分湿润,多乔木分布,并与中生、旱中生灌丛结合,植被生长茂密,总覆盖度一般>50%;阳坡,阳光充足,水分容易蒸发,局部气候干燥,乔木少,多为旱中生、半旱生、旱生及草本群落,植被稀疏,总覆盖度一般<50%

褐土地带从山麓到滨海依次为:褐土、草甸褐土、草甸土、滨海盐土等。黑钙土地带从高到低变化为:淋溶黑钙土→黑钙土→碳酸盐黑钙土

2. 地貌部位是地方性基本分异因素

地貌部位不同→日照、通风→气温和湿度的分配状况→小气候差异

地貌部位不同→地表组成物质与能量的再分异→土壤变种和植被群丛的变化

地貌部位不同→地表排水和地下水埋藏→地表侵蚀、搬运和堆积→地面局部差异

3. 小气候

近地面的光、热、风、水分等方面的综合状况。

小气候的形成主要起因于下垫面的差异,其中主要是地貌部位的差别。

小气候引起的分异不如地貌部位明显,但却更为直接。

总结:不同的地貌部位和小气候形成一定的处境,不同的处境又影响着土壤、植被等,从而形成一定的自然综合体。

(二)岩性、土质和排水条件

1若地貌部位和小气候相同,地域分异主要取决于岩性,或土质与排水条件

2剥蚀侵蚀山地丘陵地区:岩性→风化壳的组成、厚度→土壤→植被→自然综合体花岗岩、片麻岩山体:颗粒粗,土层薄,酸性,生长松树;

石灰岩山体:土层厚,粘重,微碱性,生长柏树。

3洪积冲积平原区:土质与排水条件成为主要的地方性分异因素。如黄河下游泛滥平原:沙丘沙垄地:排水条件好;沙质,干燥;旱生沙生草类;

浅平洼地:排水条件差;湿润,潜育化和盐碱化;水生草本植物或耐盐碱的草类与灌丛。

三、地方性地域分异规律

地方性分异因素→土地单位→土地类型

土地结构:各种土地类型在空间上的组合关系

1、系列性

由于地貌(小地貌组合)的影响,自然地理环境各组分及土地类型按确定的方向从高到低有规律地依次更替的现象。 地球化学联系

2、组合性

小地貌有规律地组合的影响,在发生上或地球化学上有联系的不同土地类型单位的组合。 条件:相邻土地类型,地球化学元素迁移

组合形式:相间排列式,斑块状,阶梯状组合式,同心圆状

3、微域性

受小地貌或成土母质的影响,在小范围内最简单的自然地理单元,既重复出现,又相互更替,或成斑点状相间分布的现象。

等级低于系列性,在平原地区表现最明显(河漫滩)

荒地

旱地

塝田

冲田

4

第六节地域分异规律的综合分析

一、三维地带性与高原地带性问题

1、三维地带性

1分异因素:太阳辐射能(热量纬度变化),地球内能(水分经度变化,热量与水分高度变化)

2山地或高原的“三维地带性”

三维分异:任一地带沿纬、经和高方向分异,水平地带和垂直地带同处于一个三维空间中;

三维一体:垂直带谱是纬度地带性、干湿度地带性和垂直带性共同作用的产物。

3三维地带性的数学表达

三维空间/结构:用三维坐标轴来表示自然地理系统的空间分布。

S =f(W,J,G)

平原地区:S =f(W,J)

面积不大的山地:S =f(G)

2、高原地带性

高原地带具有与同纬度低海拔地带完全不同的热量背景(偏向极地);

高原水平带谱是山地垂直带谱在巨大高程上的水平变异;

高原地带出现的最低高度问题;

高原地带成为高原内部山地进一步发生垂直分异的基础。

二、地域分异规律的相互关系

1、等级关系

a相互制约性

高级分异规律是低级分异规律的背景和基础

低级分异规律是高级分异规律的进一步分化,其规律及表现形式受到高级分异规律的制约。b相对独立性

不同等级分异规律,形成与它的空间规模和性质相应的地域单位

不同等级的分异规律在实践应用中也不同

2、成因关系

地带性与非地带性的分歧(广义、狭义、中义)

a大中范围内,地带性和非地带性都非常明显

b中小范围内,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分异因素互为条件、互为因果、共同作用,任一区域没有

纯粹的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分异规律(派生分异规律)

c局地范围内,两种分异规律完全分不清,地域分异建立在地带性和非地带性相互作用的背景之中(地方性分异规律)

1990年高考试题中的一道选择题

下列四个自然带中,在地带性因素和非地带性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是:A 南美洲的热带草原带

B 亚欧大陆的亚寒带针叶林

C 亚洲的温带草原带

D 非洲的热带雨林带

无一答对,中学教师也搞不清楚,原因何在?

三、研究地域分异规律的实践意义

1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有效地改造自然环境,必须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2大尺度地域分异规律:国家制定基本建设规划、确定农业生产重要指标和耕作制度的依据3中尺度地域分异规律:省区制定生产建设规划,合理布局工农业生产,开展多种经营,确定农业发展方向的依据

大中尺度地域分异规律是国家、省级自然区划的理论基础

4小尺度地域分异规律:划分土地类型,分析评价小区域土地资源,是土地科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复习思考题:

名词:地域分异及其规律,纬度地带性与经度省性,水平地带性,地理地带周期律,辐射干燥指数,垂直带性,地带段性与省性,地方性,

地域分异的基本因素及其关系

热力分带性及其形成原因

海陆对比性对地球表层地域分异的影响

纬度地带性与经度省性在地球表层的表现

地带段性与纬度地带性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省性分异和经度省性有什么区别

垂直带性和水平地带性的区别和联系

地貌部位在地方性分异中的作用

地域分异规律之间的关系如何?

第四章综合自然区划

原则与方法等级系统我国综合自然区划

第一节概述

区划:区域的划分。包括自然、经济和行政区划。

自然界是由一些大小不同、等级高低有别、复杂程度不一、特征不同但彼此有联系的地域单位组成的复杂和多级别的镶嵌体系。

自然地理区划:部门的,综合的

自然地理区划:以地域分异规律理论为依据,根据一定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相似性和差异性,逐级进行区域划分,并根据每个区划单位自然地理特征的相似程度和差异程度,排列成一定的区域等级系统。

中国自然地理区划--地貌分区气候分区土壤分区植被分区

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区划

二、综合自然区划的特点

①由无限的差异性和相似性组成的互为对立的一组事件(单位内部的相似性最大,差异性最小;单位之间的相似性最小,差异性最大)②区域单位界限呈过渡性(不明显性、重叠性)③区划单位综合性和空间上的不重复性④综合分析基础上的主导标志法⑤多级的区划系统三、综合自然区划的意义

①揭示地球表层客观存在的地域分异规律,深化自然地理理论研究②揭示一定地域的自然地理综合特征③全面评价、合理利用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服务国家建设

第二节综合自然区划理论与方法

一、理论依据:地域分异规律

二、原则(陈传康)

发生统一性原则相对一致性原则区域共扼性原则综合性原则与主导因素原则

其他:地带性与非地带性原则、生物气候原则、空间连续性原则等

三、方法

古地理法(历史检验法)﹣发生统一性原则

①占有丰富的古地理资料②现代自然特征形成的关键历史事件③顺序划分和合并法﹣相对一致性原则、区域共扼原则

依据地域分异规律的尺度?自然地理特征相似性或差异性?

顺序划分(自上而下)

根据大尺度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分异划分热量带和自然大区;热量带和自然大区相互叠置,得出地区这一级单位;地区自然大区界线

根据地区内的带段性差异划分地带、亚地带;据地带、亚地带内的省性差异划分自然省;自然省内划分自然州;自然州内继续划分…直至自然地理区。

地带、亚地带;自然省;自然州;自然地理区

合并法(自下而上)

a.划分出一些具体土地单位;b.对土地单位进行分类,区分出土地类型(1,2,3);c.去掉相邻同一土地类型的界线;de.据土地类型的质和量对比关系,区分地域差异,划定自然地理区(Ⅰ、Ⅱ、Ⅲ);

……

部门区划选置法﹣综合性原则;地理相关分析法﹣综合性原则;主导标志法﹣主导因素原则主导标志与分异因素的关系;地理相关分析,确定主导标志及分界数值区间;分区与分界的方法;优缺点与应用范围;多种方法的配合使用

中国自然区划(1959年)所采用的主导标志

自然区:现代构造运动的性质,3大区;自然带:大气温度(≥10°C积温),6带;自然地区:大地构造单元和距海远近,湿润、半湿润、干旱、半干旱共16个地区;自然地带:植被和土壤地带性,28地带;自然省:地带内部的地貌差异,90个

四、区划研究与类型研究的关系

类型研究是对个体单位属性的抽象概括,同一类型属性相似;区划研究是对区域个体的划分,每一单位独一无二,无属性抽象概括和重复出现的现象。

类型单位等级越高,共同属性越少;区划单位等级越高,区域结构越复杂,个性越突出,内部差异性越大。

每一区划单位在空间上都是一个完整的区域;每一类型单位都是由分散的区域单元表现出来的。

每一级区划单位都可以进行类型研究,而每一类型单位也可以具体落实到具体区划单位中。总结:区划研究是类型研究的基础。

中国“地区”的分类(陈传康等,1993)

注:A-湿润地区;B-半湿润地区;C-半干旱地区;D-干旱地区

Ⅰ-Ⅶ气候带代号与青藏高原大区

ⅡD′-温带干旱地区东部亚地区;ⅡD″-温带干旱地区西部亚地区

第三节综合自然区划的等级系统

拟定等级系统是任何自然区划必不可少的环节

双列系统和单列系统(依据地域分异因素)

双列系统:地表自然界存在着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区域单位,区划也存在两种等级系统(理论基础:地带性规律和非地带性规律互不从属)

单列系统:地表自然界存在着反映两种分异因素的完全综合性单位,区划只存在一种等级系统(理论基础:任一区划单位都是由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因素共同作用的自然综合体)

一、双列系统

双列系统:各级地带性单位和非地带性单位并列的等级系统,即两个并列的等级系统:

地带性单位:自然带﹣自然地带﹣自然亚地带﹣自然次亚地带

非地带性单位:自然大区﹣自然地区﹣自然亚地区﹣自然小区

(一)地带性区划单位等级序列

1、自然带

地带性区划最高级单位,但有分歧:

伊萨钦科和格里高利耶夫:基本热力带(否认)

我国多数地理学者:热量的地域差异及其对整个自然界的影响(赞成)

中国综合自然区划(1959年):不是区划的一级单位,而作为0级单位(中间观点)

公认的自然带:寒带、亚寒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赤道带

以热带为例:

划分自然带的意义

便于分析比较世界各洲地带性分异的事实,衔接各国综合自然区划系统;

便于协调综合自然区划与部门自然区划的高级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

便于推广农业生产经验,协调农业耕作制度。

2、自然地带

自然带的进一步划分,是最基本的地带性高级区划单位,没有分歧

中国综合自然区划(1959年):每一地带包括一个可以代表自然界水平分异特征的土类和植被群系纲。

划分标志:植被型和土类,气候指标

过渡带的划分

两种情形:镶嵌分布,混杂分布

两种处理:平分,独立成带

中国综合自然区划(1959年)中的自然地带

冷亚热带落叶阔叶与常绿阔叶混交林﹣黄棕壤与黄褐土地带;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黄壤地带;

暖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砖红壤或红壤与黄壤地带

3、自然亚地带与次亚地带

是自然地带按照地带性分异因素的续分,形成低级地带性区划单位,研究不够深入。自然地带的更替变化是自然地理综合特征明显的地带性质变;亚地带的更替变化是地带内一、两种自然要素的地带性质变,另外的要素只发生量变;次亚地带的更替变化是亚地带内各自然综合特征、自然要素局部的、更次一级的地带性变化。

某些地带进一步划分的可能图式

地带性区划单位的特点

主导分异因素:地带性因素

不完全的综合性区划单位(发生统一性、相对一致性的角度)

空间分布:沿纬线方向呈带状分布,但复杂且呈锯齿状;

更替规律:以赤道为轴,南北半球呈对称分布

单位界线:逐渐过渡性

(二)非地带性区划单位等级序列

1、自然大区

非地带性单位的最高级单位

划分依据:大洲Ⅰ级大地构造、海陆位置

如亚洲:北亚、东亚、东南亚、南亚、西南亚、中亚、青藏高原

如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区划方案

罗开富“草案”(东西两壁)

黄秉维“初稿”(东部季风大区、西北干旱大区、青藏高寒大区)

中国自然大区的主要特征(黄秉维)

现代自然地理学期末考试答案

? 《现代自然地理学》期末考试 新
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地球上淡水的总量占所有水资源的()。
1.0 分
? A、
9.931%
? B、
4.458%
? C、
2.762%
? D、
1.336%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2
地壳最后的地区是哪儿?
1.0 分

? A、
平原
? B、
盆地
? C、
高原
? D、
海洋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3
地球表层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来自于地球的什么系统?
1.0 分
? A、
地热系统
? B、

地表系统
? C、
生物系统
? D、
生态系统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4
以下不是冰缘地貌的是:
1.0 分
? A、
石河
? B、
冰丘
? C、
冰山
? D、

石海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5
大气上升运动的主要方式不包括()
1.0 分
? A、
热力对流
? B、
动力抬升
? C、
大气波动
? D、
蒸发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6
海陆分布的变化会通过以下哪种变化影响全球与区域气候?
1.0 分

《综合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综合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综合自然地理(Synthesize physical Geography) 课程编码: 12014006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 课程性质:专业课适用范围:04地理科学 学时数: 54 其中实践学时 学分数: 3 先修课:气象气候学、地质学、水文学、地貌学、 植物地理学、土壤地理学、动物地理学、 地球概论等 考核方式:考查制定单位:聊城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制定日期:2010年执笔人:陈永金 一、教学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综合自然地理学>>是高校地理系的专业选修课, 旨在使学生从系统的角度认识地球表层的性质、自然地理现象和过程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以及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地表环境的形成、发育、演化过程等.同时进行相应的技能训练,为建立科学的自然观、资源观、发展观和人地关系观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发展和演变规律及其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掌握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并应用于生产实践. (三)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的教学方法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结合较大量的实例,锻炼综合技能。 (四)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后续课程主要有:区域自然地理学等 (五)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综合自然地理学》作者:伍光和等高教出版社 2001年11月出版 教学参考书: 《综合自然地理学》作者:刘南威等科学出版社 《综合自然地理》作者:景贵和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 绪论 一、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从系统理论看地理学分科 三、自然地理学研究对象及其基本特征 四、自然地理学的分科 五、自然地理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六、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实践意义 第一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重点、难点) 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认识的发展

综合自然地理学复习

综合自然地理学 1、古希腊罗马的埃拉托色尼,地理学家、天文学家,创用“地理学”一词,在西方被称为“地理学之父”。奠定了 数理地理的初步基础。计算得出地球圆周的长度。首次测量黄赤交角。与实际情况十分相近。埃拉托色尼《地球大小的修正》一书包括以下各方面的研究:赤道的长度、回归线与极圈的距离、极地带的范围、太阳和月亮的大小、日地月之间的距离、太阳和月亮的全食和偏食以及白昼长度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著有《地理学》。 把世界分成3个主要地区:欧洲、亚洲和利比亚(非洲);5个气候带:一个热带,两个温带,两个寒带。 2、墨卡托:16世纪地图学家。致力于地理制图,制造了一个地球仪和一个天球仪。1569年,首次采用正轴等角圆 柱投影编制了航海图,使航海者能运用直线航海,不需要转换罗盘方向。这种投影后称墨卡托投影,至今为中纬度和低纬度航海图所采用。 3、麦哲伦:葡萄牙航海家。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麦哲伦”海峡,完成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以实践证明了大地 球型说的正确。 4、《尚书·禹贡》以自然地理实体如山脉、河流等为标志,将全国划分为9个区,即“九州”,并对每区的疆域、 山脉、河流、植被、土壤、物产、贡赋、少数民族、交通等自然和人文现象,作了简要描述和比较。是中国也是世界最早的区划著作之一。 5、《山海经》:《山经》分为5 卷《海经》13篇。全书内容庞杂,自然方面包括山、川、泽、林、野、动物、植物、 矿物、天象,人文方面的邦国、民族、民俗、物产、信仰、服饰、疾病医药、以及古代帝王世系、葬地和发明制作,无所不包。 6、《水经注》以河川为纲,记述的内容包括自然和人文地理的各个方面,特别是自然地理中的水文地理、地貌和 生物地理;人文地理中的城市地理、民族地理、文化地理和农业地理等。此外,也有较多的沿革地理和地名资料。 7、《梦溪笔谈》:是一部有关自然地理现象综合观察与探索的科学著作,内容广博,是反映我国当时科学水平的一 部巨著,被称为“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该书提出了河流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推断出海陆变迁的普遍规律。 8、亚历山大·冯·洪堡:发展形成了《自然地理学》,,德国科学家,自然地理学家,近代气候学、植物地理学、 地球物理学的创始人之一。洪堡则继承和发展了“宇宙派”的思想,创立了自然地理学。洪堡提出了一系列地理学研究方法,主要的有:①气候要素的平均值法——利用气候要素的平均值来说明一地的气候特点;②气温的高度换算法——把地面气温换算成海平面气温;③等温线法——用等温线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并首次绘制了北半球的等温线图;④剖面图法——利用地形部面图研究山区的地理情况;⑤比较法——运用比较法去分析地理规律。主要贡献有: ?首创等温线、等压线概念,绘出世界等温线图;研究了气候带分布、温度垂直递减率、大陆东西岸的温度差异性、大陆性和海洋性气候、地形对气候的形成作用;发现植物分布的水平分异和垂直分异性;根据植被景观的不同,将世界分成都市16个区,确立了植物区系的概念,创建了植物地理学;首次绘制地形剖面图,进行地质、地理研究;指出火山分布与地下裂隙的关系;认识到地层愈深温度愈高的现象;发现美洲、欧洲、亚洲在地质上的相似性;根据地磁测量得出地洪堡的美洲考察路线磁强度从极地向赤道递减的规律;根据海水物理性质的研究,用图解法说明洋流;发现秘鲁寒流;促进了沸点高度计的发明和山地测量学的发展。洪堡明确指出了自然地理学研究客体的综合特征,对各种自然地理现象的成因及其分布规律作理论性概括的基础上,发现了一系列自然地理规律。为自然地带性学说奠定了基础。 9、道库恰耶夫:俄国著名的土壤学和土壤地理学家,近代土壤发生学的奠基人。揭示了地球表面土壤的地带性分 布规律与纬度及气候带的一致性,提出了水平地带性和山区随海拔高度而变的垂直地带性规律。?以其代表作《论自然地带学说:水平和垂直土壤地带》,成为自然地带学说的创始人。 10、裴秀:中国科学制图学之父,代表作《禹贡地域图》,这是世界上见于文字最早的历史地图集。提出了著名的 制图理论——“制图六体”。 11、地域分异因素:导致地域分化和各种差异的原因及因素,被称为地域分异因素。一是来自地球以外的能量,主 要是太阳能;二是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地球内能。 12、地域分异规律:地球表层自然环境及其组成要素在空间上的某个方向保持特征的相对一致性,而在另一方向表 现出明显的差异和有规律的变化。变化的规律即地域分异规律。广义:指陆地表面和海洋表面的各级自然综合体及其组成要素按一定的方向发生分异的现象。狭义:指陆地表面自然综合体及其组成要素的分异。 13、综合自然区划:对自然综合体进行区域划分,着眼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结构。表达地理现象与特征的区域分 布规律的一种方法。 14、土地:是地球表层具有一定空间范围的特殊综合地理系统,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载体与活动空间,是劳动的主

自然地理学期末总结(第四章)

自然地理学 第四章海洋和陆地水 第一节地球水循环与水量平衡 一、水循环 1 、概念: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地心引力等的作用下,通过蒸发、 水气输送、凝结降水、下渗以及径流等环节,不断发生相态转换和周而复始运动的过程。 2 、类型:(按水循环的不同途径和规模划分)(1)大循环:海陆间循环(2) 小循环:海上内循环、内陆循环 3 、水体在参与水循环过程中全部水量被交替更新依次所需要的时间。 4 、效应:(1)地球圈层构造(2)全球气候(3)地貌形态及地壳运动(4)生 态平衡(5)水资源的开发利用(6)水文现象以及水文学科的发展 第二节海洋起源与海水的物理化学性质 二、水量平衡 1 、概念:指任意选择的区域(或水体),在任意时段内,其收入的水量与支出 的水量之间差额必等于该时段区域(或水体)内蓄水的变化量。 2 、方程及意义:(1)全球:海上降水量+陆上降水量=海上蒸发量+陆上蒸发量 (2)海上降水量+入海径流量=海上蒸发量(3)陆上降水量-入海径流量=陆上蒸发量人为地大规模减少入海径流量,可能破坏淡水平衡。地表径流量入海是全球水量平衡的重要环节,而不是淡水资源的浪费。 三、海与洋 1 、洋与海的概念区分:(1)洋:地球表面连续的广阔水体称为世界大洋(2) 海:大洋的边缘因为接近或伸入陆地而或多或少与大洋主体相分离的部分成为海。 2 、海的类型:内海(地中海)、边缘海、外海、岛间海。 四、海水的化学成分 1 、盐度:海水中全部溶解固体与海水质量之比。 2 、氯度:每千克海水中所含氯的克数。 3 、影响盐度的因素:大洋盐度一般在33~37之间,因受降水、蒸发和入海径流 的影响而发生区域变化。盐度=0.03+1.805*氯度 五、海水的颜色和透明度 1 、颜色:决定于海水对阳光的吸收和反射状况。海水对蓝光吸收少,海水中质 点对蓝光散射强烈。 2 、透明度:近海岸低,大洋腹地高。

王建版《现代自然地理学》试卷及答案(共5套)

《现代自然地理学》考试试卷一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计20分) 1、回归线 2、分水岭 3、石环 4、山谷风 5、副热带 6、食物网 7、气旋、反气旋 8、土壤腐殖质层 9、冻融作用10、气压梯度力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计40分) 1、试述自然地理学与地质学、生物学、水文学、大气科学等学科之间的关系。 2、简述世界地震带的分布规律及其成因。 3、试述行星风带的成因机制。 4、试述地球表面干湿度的空间变化规律,并说明其成因。 5、画图并简述生态系统中物质的循环路径。 6、简要说明碳在地球表层环境中的循环。 7、简述土壤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成因。 8、简述影响土壤发育的主要因素及其对土壤发育的影响 三、分析题(每题8分,共计24分) 1、试分析地球的大小、形状、运动及日地距离对地球表层环境的影响 2、假如太平洋消失,亚洲的环境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3、假如没有青藏高原,中国的环境格局将会是个什么样子? 四、计算题(每题8分,共计16分) 1、全球的海洋年蒸发量为420立方千米,年降水量为380立方千米;全球大陆年蒸发量为70立方千米,年降水量为110立方千米。如果不考虑土壤湿度的变化,试计算全球年入海径流量,并写出陆地水量平衡、海洋水量平衡和全球水量平衡方程式。 2、在某一灌丛草原生态系统中,只有兔子和狼两种动物,构成了灌丛草地——兔子——狼这样一个生物链。假设这一灌丛草原的净初级生产量为每年210000千克,每只狼每年至少要吃350千克肉,并且狼只以兔子为食。按照林德曼百分之十定律,这一灌丛草原系统最多能养活多少只狼? 卷1套答案要点 名词解释 1回归线:一年中地球表面太阳直射的南北界线。 2分水岭:两个流域之间由地面最高点连接组成的山岭高地。 3、石环:由于融冻作用形成的由石块或者砾石组成的环状地貌。 4、山谷风:由于山坡与谷地受热与冷却的速度不同,而产生的白天吹向山坡,夜晚吹向谷地的风。 5、副热带:位于热带两测由下沉气流控制的气候干燥的地带。 6、食物网:由生物组成的生物之间食与被食的关系网 7、气旋、反气旋:围绕着低压或者高压中心所形成的旋转着的气流系统叫做气旋或反气旋。 8、土壤腐殖质层:位于土壤剖面的枯枝落叶层之下,由枯枝落叶腐烂转化而成的富含有机质的土壤层次。 9、冻融作用:在冰缘或者冻土地区,由于温度波动于零度上下,地表物质中的水不断发生液态与固态的转换,由此引发其体积的膨胀与收缩,从而引起地表物质的变形与变位的过程。

综合自然地理学

《综合自然地理学》复习资料 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对象——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异性、结构和功能,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制定等级系统划分各级自然地理综合体并研究其动态、发展史、预测其未来变化,以及人类与整体自然环境的关系等。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认识的发展 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①自然综合体学说阶段(17世纪-20世纪60年代) 特点:从自然地理要素具有相互联系来认识 代表人物:瓦伦纽斯(B.Varenius)17C 德国 洪堡(A.vonHumboldt)18C 道库恰耶夫 主要观点:瓦伦纽斯—把当时所有已积累的有关地球的知识综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洪堡—地球是一个不可分割、有机的、各部分相互依存的整体 道库恰耶夫—预言会产生一门研究各自然环境要素相互联系的科学(综合自然地理学) ②地理系统学说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来) 特点:从地理环境的结构和功能来认识其整体性 代表人物:索恰瓦1963年 主要观点:所谓自然地理系统是指自然地理要素通过能量流、物质流和信息流的作用结合而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可完成一定功能的整体 ③耗散结构理论阶段(近20-30年) 特点:从地理环境是一个非平衡有序开放系统的角度认识其整体性 主要观点:任何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都能在一定条件下通过与外界的物质、能量交换发生非平衡相变,实现从无序向有序的转化,形成新的稳定的有序结构,即耗散结构 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 (一)化学元素组成 气态:氮(N2 78.09%)、氧(O2 20.95%)、氩(Ar 0.93%)二氧化碳(CO2 0.03%) 液态:氢和氧(H﹠O 96.5%)、若干常量元素、微量元素 固态:氧(O 47.2%)、硅(Si 27.6%)、铝(Al)、铁(Fe)、钙(Ca)、钠(Na)、钾(K)、镁(Mg)等六种元素约25%,其余元素不足1% (二)圈层组成 大气圈:主要由元素状态的气体混合物组成,主要分为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岩石圈(地壳):主要由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组成、 水圈:主要由大洋、河流、湖泊、冰川、沼泽、地下水及矿物中的水分组成 生物圈:地球表层生物存在及生命活动影响所及的空间 (三)要素组成 地貌:或称地形,指地球硬表面由地貌内外动力相互作用塑造而成的多种多样的外貌或形态。气候:一个地区内多年的大气平均状况或统计状态 水文:是指地理环境中各种水体的性质、形态特征、运动变化、时空分布及地域分异规律土壤:是指覆盖地球陆地表面,覆盖于岩石圈之上的由风化壳经生物改造作用形成的、具有一定肥力且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综合自然地理学(蔡运龙,伍光合主编)期末考试复习题

综合自然地理学(蔡运龙,伍光合主编)期末考试复习题 综合自然地理研究对象(1)地理研究对象 地理研究对象——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2)自然地理研究对象 自然地理的研究对象——自然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 (三)综合自然地理研究对象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差异性、结构性和功能性,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相互依存性和相互制约性,自然地理环境的区域分异规律,建立划分各级自然地理综合体的等级体系,以及对其动态、发展历史、未来变化的预测,以及人类与整体自然环境的关系的研究。三、综合自然地理的任务 ?研究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本质联系和作用 ?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动态,阐明他的整体变化和发展规律,并预测他的继承趋势?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分异,规划不同层次的自然综合体?确定自然综合体的特征及其开发利用方向? ?协调环境、资源、人口与发展的关系,探索自然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综合自然地理的形成和发展(1)综合自然地理的基础(1)积累古代地理知识 从古代到18世纪的重大地理发现,地理学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即收集和积累资料的阶段。这一阶段是古代地理时期,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社会过程。 原始社会——所有的地理现象和过程都被误认为是神圣的行为,并被

神秘的色彩所覆盖。这一时期被称为地理思想的朦胧阶段。 奴隶社会——地理得到了显著发展,地理应运而生。地理学家中最杰出的三位代表:厄拉多塞、斯特拉波和托勒密。 厄拉多塞(古希腊)——地理之父的代表:“地理”讨论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将地球表面分成五个区域,将世界分为欧洲、亚洲和利比亚三个主要区域,并绘制了世界时间地图——代表斯特拉波(古罗马):“地理”解释了尼罗河泛滥的原因,这是由于埃塞俄比亚高原夏季雨量充沛 托勒密(古罗马) 地理分为地理和地理。地理学把地球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它反映了最基本的东西,使我们能够看到整个地球的全貌。大地测量学详细地描述了各个国家,并且只向我们提供了一张图片。他绘制了当时世界上最详细、影响最深远的轮廓地图——“托勒密” 封建社会——地理停滞不前,通过旅行、宗教和战争扩大了它的地理视野。马可·波罗游记2。地理发现 “三大事件”——东南航线的开通、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西南航线的开通——极大地刺激了地理学的发展,为综合自然地理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3.古代地理的特点。1.地理处于收集和积累数据的时期。2.古代地理学实际上是一门包罗万象的科学。3.古代地理学的特点是纯粹描述地理现象。4.古代地理学有两个基本流派,即“杂学派”和“普遍学派”( 2)综合自然地理学的萌芽 1.地理学“博杂派”转折时期自然地理学的诞生——人文地理学

《综合自然地理学》作业答案

《综合自然地理学》作业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的最重要的特点是:(B) A. 整体性 B. 综合性 C. 相关性 D. 区域性 2、综合自然区划方法中体现发生统一性原则的是:(A ) A. 古地理法 B. 顺序划分法 C. 主导标志法 D. 合并法 3、贯彻区域共轭性原则的区划方法是:(B ) A. 部门区划叠置法 B. 类型制图法 C. 地理相关分析法 D. 主导标志法 4、下面四种动物:①兔子;②鱼;③恐龙;④章鱼。按照动物进化过程,顺序正确的是:(B) A. ①②③④ B. ④②③① C. ②①③④ D. ①③②④ 5、原始大气中没有:(D) A. H2O B. CO2 C. N2 D. O3 6、下列著作哪一部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区划著作:(D) A. 《汉书?地理志》 B. 《管子?地员篇》 C. 《梦溪笔谈》 D. 《禹贡》 二、多项选择题 7、自然地理系统的动力因素是:(BC ) A. 地貌 B. 气候 C. 水文 D. 生物 8、地球内能释放的主要形式有:(ABCD) A. 火山 B. 地震 C. 热水活动 D. 构造运动 9、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ABCD) A. 景观圈 B. 自然综合体 C. 自然地理环境 D. 地球表层 10、综合自然区划方法中体现相对一致性的是:(BD) A. 古地理法 B. 顺序划分法 C. 地理相关分析法 D. 合并法 11、贯彻综合性原则的区划方法是:(AC) A. 部门区划叠置法 B. 类型制图法 C. 地理相关分析法 D. 主导标志法 12、下列分异规律属区域规模尺度的分异是:(AB) A. 带段性 B. 省性 C. 干湿度地带性 D. 热力分带性 13、自然地理系统的动力因素是:(BC) A. 地貌 B. 气候 C. 水文 D. 生物 14、根据风化发育阶段学说,土壤形成过程经历了四个阶段:①物理风化阶段;②富钙阶段;③富硅铝阶段;④富铝阶段。下列顺序正确的是:(A)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①②④③ D. ①④③② 15、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的基本特点是:(ABCD) A. 综合性 B. 整体性 C. 地域性 D. 相关性 16、下列著作哪一部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区划著作:(C) A. 《汉书地理志》 B. 《管子地员篇》 C. 《禹贡》 D. 《梦溪笔谈》 17、地球内能释放的主要形式有: A. 火山 B. 地震 C. 热水活动 D. 构造运动 18、人类与自然地理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分哪几种形式:(BC) A. 采集渔猎、农业社会 B. 依附自然、顺应自然 C. 征服自然、与自然共生 D. 工业化、人地协调

自然地理学期末复习资料(1)

绪论 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掌握) (一)在六大要素(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基础上形成四大物质圈层(对流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二)内部分异复杂,具有其本身发展形成的特有物质和现象(土壤层、沉积岩、各种地貌) (三)通过四大循环(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地质循环)进行能量转化、物质交流和信息传输 (四)固,气和液三相物质并存 (五)从地球内部和外层输入一定的物质和能量(太阳辐射、地热、重力) (六)现代自然地理环境在人类干扰和控制下发生了不同程度变化,大多已成为人类聚居场所。 第一章 一、地壳物质循环过程、变质作用类型(理解);地壳的结构和类型、三大类岩石的 成因、特征和联系(掌握) 1.地壳的结构: 1)以康拉德面(距地表约10km) ,分硅铝层和硅镁层 2)上层为硅铝层,以O、Si、Al为主,又称花岗岩层,大陆上厚约10—40km 3)下层为硅镁层,以O、Si、Al为主,但Mg、Fe、Ca相应增多,称玄武岩层,大陆平 原厚可达30km 2.地壳类型: 1)大陆型地壳(简称陆壳)平均厚度约33km,近海薄内陆厚,由硅铝层和硅镁层组成; 2)大洋型地壳(简称洋壳)平均厚度仅7.3km,最薄处仅5km,仅由硅镁层组成(缺少 硅铝层) 3.岩浆岩: 岩浆岩:地下深处岩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冷凝结晶而形成的岩石。 4.沉积岩 1)定义:地表或近地表先成岩石遭受风化剥蚀及生物和火山作用的产物在原地或经外力 搬运沉积后,经成岩作用而成的岩石 2)主要特征:具有层理、富含次生矿物、有机质、具有生物化石 3)成岩途径:a.压固;b.胶结;c.重结晶;d.新矿物生长 4)构造:层理构造:沉积物成分、颜色、结构构造和粒度等在岩石垂向上的变化所显示 的成层特征; 层面构造:沉积过程中由自然作用产生在沉积岩层面上的痕迹,如雨痕、波痕等。 5.变质岩 1)变质作用:先成岩石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作用下导致物理、化学条件变化,使之 成分、结构、构造产生一系列改变 2)变质岩: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即为变质岩,据先成岩石类型划分为正变质岩(岩浆 岩变质)和负变质岩(沉积岩变质) 3)变质作用影响因素:温度、压力、化学性质活泼的气体和溶液 4)变质作用类型:接触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 6.三大类岩石联系

现代自然地理学复习资料.

现代自然地理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土地利用:土地利用时指土地的使用情况。是人类根据土地的自然特点,按照一定的经济、社会目 的,采取一系列生物、技术手段对土地进行长期或周期性的经营管理和治理改造活动。 土地覆被(LUCC:土地覆被是指地表的覆盖情况。不仅包括地表的植被,也包括地表的人工覆盖物和人工改造物,是地球表层的植被覆盖物和人工覆盖物的总和。两者的关系:土地利用时土地覆盖变化的外在驱动力。土地覆盖反过来影响土地的利用方式,两者在地表构成一个综合体。 2、土地:是地球表面某一地段包括地址、地貌、气候、水文、土壤、动植物等全部自然要素在内的 自然综合体,也包括过去和现在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在内。 土地资源:是指在目前和可预见未来的技术水平下,能直接为人类用于生产和生活所应用的土地。 3、地域分异规律:自然环境的各个因素及整个自然地理环境的综合特征按特确定方向作有规律发生 水平或垂直分异现象,称为地域分异规律。包括维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 自然区划:由于地域分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使自然环境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根据这种规律性趣划分各自自然区域之间的差异和界限,确定各自然区划等级之间的从属关系,可以构成一个区域等级组合体系。自然区域的这种系统研究法,称为自然区划。

4、诊断层:用于鉴别土壤类型,在性质上有一系列定量说明的土层。诊断表层(A或A+AB和诊断表 下层(B或E。 诊断特性:如果用来鉴别土壤类型的依据不是土层,而是具有定量说明的土壤性质,则称为诊断特性。 5、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环境的结构分布,及其发生变化的规律性以及人地关系的科学。 自然地理学:作为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他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结构、功能、动态及其空间分异规律、主要采用定性描述的方法,分别研究地球表层的各种自然要素,如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物等和自然综合体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它们在空间上的相互依存与联系,旨在揭示不同地域之间在自然性质方面的差异性或相似性。用以描述空间范围与性质的地理语言包括有地点、地方、区域、地带、圈层、距离、界线、类型、分布格局等。 6、土地类:主要根据引起土地类型分异的大(中地貌因素将各土地纲分成若干类型,主要的类型 有:高山、中山、低山丘陵、高平地(岗、台地、平地(川地、沟谷地、低湿(沼泽、滩涂等。 土地型:主要依据次一级土地类型分异的植被亚型或群系组、土壤亚类划分。 7、土地自然生产潜力:是指认为因素(如种子、栽培管理技术、物质投入等完全满足的条件下, 在当地光温水土条件作用下作物可能获得的单位面积最高产量。 土地经济生产潜力:指在一定的光温水条件下,由于科学技术的作用(如改良、适时的栽培管理、科学的耕作制度、合理的物质投入所能达到的单位面积最高产量。

综合自然地理学 复习题

综合自然地理学练习题(一)one 一、填空题 1、自然地理环境是指天然环境和( 人为环境 )两者的总和。 2、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①(地域分异规律);②土地科学;③自然区划理论 3、三分法将地理学分为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 (社会文化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等三个学科。 4、纬度地带性因素和(非纬度地带性因素)是地域分异的两大因素。 5、大陆的地带性单位有4个等级,即热量带、(自然地带)、自然亚地带和(自然次带)。 6、牛文元认为自然地带学说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即①纯经验阶段,②(半理论阶段),③纯理论阶段。 7、(地表自然界地域分异规律的学说)是自然区划的理论基础。 8、目前通用的非地带性区划单位等级系统是:(大区-地区-亚地区-州)。 9、土地分级的理论基础是(地域分异规律)。 10、土地结构包括土地要素组成结构、土地演替结构、(土地空间组合结构)和土地单位内部结构。 11、通常用顺序法和(两列指标网格法)等两种方法表示地块分类系统。 12、地块可区分为三种类型:①原生地块,②(衍生地块)③人为地块 13、中国的土地单位系列是(地块-地段-地方)三级土地单位系列。 14、地理环境可以分为两部分即天然环境和( 人为环境 )。 15、自然地理学分为部门自然地理学和(综合自然地理学)。 16、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①地域分异规律;②土地科学;③(自然区划理论) 17、布迪科的辐射干燥指数(A)计算公式为(A=R/(L*r))。 18、由自然地理过程的循环和振荡引起的随时间的推移而有规律演替的现象称为(节律性) 19、纬度地带性分异的特点是(沿纬线延伸),(随纬度变化)。 20、山地具有足够的海拔和(相对高度),是发生垂直带分异的两个前提。 21、《中国综合自然区划》采用单列系统,即自然大区、热量带与亚带、自然地区与亚地区、(自然地带)、(自然省)、自然州和自然县。 22、自然区划一般采用的地带性等级系统是(带-地带-亚地带-次亚地带)。 23、土地分级的理论基础是(地域分异规律)。 24、地块的形态结构主要有三种①均匀分布,②镶嵌分布,③(斑点状分布)。 25、地块的制图一般需要用大于( 1:10 000 )的特大比例尺,而且只在小范围内进行。 26、西方学者认为土地系统可以区分为三种:①简单土地系统,②(复杂土地系统), ③(复合土地系统) 37、自然区划一般采用的非地带性等级系统是(大区-地区-亚地区-州)。 28、大陆的地带性单位有4个等级,即热量带、(自然地带)、自然亚地带和(自然次带)。 29、土地结构包括土地要素组成结构、土地演替结构、(土地空间组合结构)和土地单位内部结构。 30、通常用顺序法和(两列指标网格法)等两种方法表示地块分类系统。 31、中国的土地单位系列是(地块-地段-地方)三级土地单位系列。 32、牛文元认为自然地带学说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即①纯经验阶段, ②(半理论阶段),③( 纯理论阶段 )。 33、地块的制图一般需要用大于(1:10 000 )的特大比例尺,而且只在小范围内进行。

伍光和《自然地理学》第四版 第一章 重点总结

第一章地球 1、地球和太阳的平均距离(14960×104km),即天文单位。 2、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94605×108km),即一个光年。 3、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体积小而平均密度大,自转速度慢,卫星数少,称为类地行星。 4、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体积大而平均密度小,自转速度快,卫星数多,称为类木行星。 5、太阳系中行星及其卫星绕太阳运动的基本特征? 1)所有行星的轨道偏心率都很小,几乎都接近圆形。 2)各行星轨道面都近似地位于一个平面上,对地球轨道面即黄道面的倾斜也都不大。 3)所有行星都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除金星和天王星外,其余行星自转方向也自西向东,即与公转方向相同。 4)除天王星外,其余行星的赤道面对轨道面的倾斜都比较小。 5)绝大多数卫星的轨道都近似圆形,其轨道面与母星赤道面也较接近。 6)绝大多数卫星,包括土星环在内,公转方向均与母星公转方向相同。 6、行星是绕太阳系运动,自身不发光却能反射阳光的天体。 太阳系的行星须符合的3个条件: ①在绕太阳系运动的前提下,能够清除其轨道附近的其他天体而成为其所在空间的最大天体。 ②具有足够大的质量,能够靠自身的引力使形状呈近似球形。 ③内部不发生核聚变反应。 7、矮行星是绕太阳系运动,自身引力足以克服其固体应力而使自己呈圆球状,但不能清除其轨道附近的其他天体。 8、当月球阻挡阳光照射地球时,发生日食;当地球阻挡阳光照射月球时,发生月食。 9、地球沿着椭圆形轨道绕太阳运行,太阳处在椭圆形轨道的一个焦点上。每年1月初地球和太阳最接近,地球的这个距离称为近日点;7月初地球和太阳最接远,地球的这个距离称为远日点。 10、一日的定义,如果取春分点为标准,则春分点连续两次通过同一子午面的时间,叫做一恒星日。如果取太阳为标准,则地球上同一地点连续两次通过地心和日心连线所需的时间,叫做一个太阳日。 11、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地球自转决定昼夜更替,并使地球各种过程具有昼夜节奏。 2)地球自转使所有在北半球做水平运动的物体都发生向右偏移,在南半球则向左偏移。 3)地球自转造成同一时刻、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间。 4)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使地球发生弹性变形,在洋面上则表现为潮汐。 5)地球的整体自转运动同它的局部运动如地壳运动、海水运动、大气运动等,都要密

现代自然地理学

超星学习通现代自然地理学章节测验答案,尔雅课后答案 1 【单选题】二十世纪地理学的发展包括(D)。 A、 从经验地理学走向实验和实证地理学 B、 从定性描述地理学走向定量分析地理学 C、 从站在地表看地表的地理学走向从地表以外看地表的地理学 D、 以上皆是 2 【单选题】关于白光润教授对现代地理学的看法,下面说法错误的是(C)。A、 现代地理学是全球地理学 B、 现代地理学是建设、统一地理学 C、 现代地理学是圈层相互作用的地理学 D、 现代地理学是综合、高技术地理学 3 【多选题】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体现为(ABC)。 A、

大众化 B、 中心化 C、 国际化 D、 精英化 4 【判断题】20世纪的地理学是以资源开发为目的的。(×) 5 【判断题】科学技术的发展实际上为地理学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行性。(√) 1 【单选题】自然地理环境是指地球表面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D)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区间内特殊圈层。 A、 植物圈 B、 沙土圈 C、 气候圈 D、 生物圈

2 【单选题】以下(C)不是现代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A、 环境演变 B、 灾害防治 C、 地方志 D、 区域可持续发展 3 【多选题】被应用于地理学研究和调查的科学技术包括(ABCD)。 A、 遥感 B、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C、 信息管理技术 D、 信息分析技术 4 【判断题】现代地理学新体系相比过去地理学体系,研究任务主要是协调人地关系。(√) 5

【判断题】地理学是从地域、空间和尺度的视角着重对人类社会和环境进行研究。(√) 1 【单选题】地球表层系统科学是(B)提出的。 A、 杨振宁 B、 钱学森 C、 任美娥 D、 李吉均 2 【单选题】生活中(C)与现代地理学的关系不大。 A、 旅游 B、 健康 C、 风水 D、

综合自然地理学复习题(二)

综合自然地理学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综合自然地理学是一门整体研究______________ 的科学。 2.自然地理环境是由______ 、______ 和________ 组成的。 3._______ 是地带性地域分异的能量基础,_________ 是地表自然界发生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的基础。 4.目前,一般采用的地带性单位等到级系统是;_________________ 。 5.北美洲可分为______ 、_______ 、________ 、______ 等四个大区。 6.地段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组成陆地地形的地形要素可分为_______ 、______ 和_______ 三类。 8.土地评价纲要的评价系统分为_____ 、_____ 、____ 、____ 四个层次。 9.土地利用可持续评价中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是:_____________- 。 10.从系统组成要素分析,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驱动力系统是由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组成。 11.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_________ 和______ 两大类。 12.自16世纪后期到20世纪中叶将近400年时间内,法国哲学家_____ 、____ ,德国地理学家____ ,美国地理学家____ 等成为地理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

13.人类对地貌的影响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实现的。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2.地区: 3.景观: 4.土地质量指标: 5.土地利用: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简述垂直带谱的特征? 2.简述自然区划的原则? 3.简述山地自然区是怎样划分的 4.土地评价要遵循哪些原 5.地块的各分类级别的划分标志是什么?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研究地域分异规律的意义? 2.试评价城市土地利用系统在经济方面的表现? 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自然地理环境结构

现代自然地理学超星尔雅课后答案

学科发展趋势的多角度分析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关于李吉均院士对现代地理学的看法,说法错误的是()。 A、现代地理学是全球地理学 B、现代地理学是建设地理学 C、现代地理学是统一地理学 D、现代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 我的答案:D 得分:25.0分 2 【单选题】分析地理学发展的趋势一般不需要分析()。 A、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及其对学科的要求 B、国家政策变化的趋势对学科的导向 C、学科自身的发展趋势 D、教育发展的趋势 我的答案:B 得分:25.0分 3 【判断题】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地理学的影响之一是,分析实验技术的发展使得对地表环境的定量观测越来越广泛。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4 【判断题】人类经历了一个从依赖适应自然,到修饰改造自然,最后达到相互协调的过程。这个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地理学学科的变化。()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科学的、技术的、哲学的地理学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科学的地理学的主要变化是()。 A、从实验、实测到经验 B、从分析到描述 C、从定性到定量、半定量 D、从机制探索到过程研究 我的答案:C 得分:25.0分 2 【单选题】自然地理环境所指的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特殊圈层不包括()。 A、大气圈 B、生物圈 C、气候圈 D、岩石圈 我的答案:C 得分:25.0分 3 【单选题】地理学发展的背景与趋势不包括()。 A、宏观、微观分析的深化到宏观、微观的有机结合 B、分析、综合的分离到分析、综合的统一

C、人文、自然、技术的相对分离到文、理、工的紧密结合 D、独立、整体的割裂到独立、政体的融合 我的答案:D 得分:25.0分 4 【判断题】地理学的视角包括地方的综合、地方间的相互依存、尺度间的相互依存人地相互依存等四个视角。()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系统的、统一的、全球的、发展的、生活的地理学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已经成为地理学的性质和特征。 A、独立性 B、拓展性 C、系统性 D、关联性 我的答案:C 得分:25.0分 2 【单选题】自然地理学是()的核心学科。 A、地球系统 B、地球内部系统 C、地球表层系统 D、地球表层自然系统 我的答案:D 得分:25.0分 3现代自然地理学绪论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地理学的研究趋势不包括()。 A、研究对象的复杂化 B、研究维度的立体化 C、研究尺度的多样化 D、研究对象的扩大化 我的答案:D 得分:25.0分 2 【单选题】对地理学家提出的新要求中的“三种技术”是()。 A、信息获取的技术、信息分析的技术、地理综合和集成的技术 B、信息筛选的技术、信息分析的技术、地理综合和集成的技术 C、信息获取的技术、信息筛选的技术、地理综合和集成的技术 D、信息获取的技术、信息分析的技术、信息筛选的技术 我的答案:A 得分:25.0分 3 【单选题】一般来说,地理学家需要的专业基础是()。 A、圈层系统科学专业基础 B、地表系统科学专业基础 C、地球系统科学专业基础 D、人地关系系统专业基础

综合自然地理学复习资料

1、简述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答:1)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理环境 2)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为地球表层系统及其要素 2、简述地理学的科学体系 答:三分法(地理学分科):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三层次(综合层次):部门地理学、综合地理学、统一地理学 三重性(研究性质):理论地理学、应用地理学、区域地理学 三时段(时间性质):过去地理学、现代地理学、未来地理学 横断面(横断科学):地理哲学、方法论等横断科学(地图学、3R 、测量学等) 3、简述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在地理学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答:1)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分异性、结构和功能,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制定等级系统,划分各级自然地理综合体并研究其动态、发展史,预测未来变化以及人类与整体自然环境的关系等。 2)合自然地理学在地理学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1)属于自然地理学 (2)位于第二层次综合层次(第一综合层次) (3)包含理论、应用和区域三重属性 4、地球表层是指那个范围?有何特征? 答: 1)地球表层是指岩石圈底部到大气圈对流层顶的空间范围 2)特征:(1)内外能的叠加区 (2)三相物质共存并相互转换 (3)有表层体(新生体)的生产 (4)存在着复杂的内部分异,并进行着复杂的物质能量交换与循环 (5)人类生产与发展的场所 5、简述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基本内容和任务。 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地域分异规律 3)自然区划理论 4)土地科学 5)人类活动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6、简述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 7、简述综合自然地理学基本理论的形成 答: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8、自然地环境的整体性的基本内涵是什么,整体性思想发展经历了哪三个阶段? 答: 1)自然地环境的整体性的基本内涵是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组成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性质。 2)整体性思想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为:自然综合体学说、地理系统学说、耗散结构理论 9、简述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组成 答:地质基础是构造岩石,其次是地貌、生物、土壤、大气和水 10、简述自然地理环境的能量来源和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流通过程 答: 1)自然地理环境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占%,地球内能占%,引力能占% 2) 应用层次研究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综 合 自 然 区 划 景 观 类 型 研 究

综合自然地理学

综合自然地理学 教学体系是核心竞争力,拥有一套优良的教学体系是我们现在需要思考的重要部分,我觉得我们现在的教学方法太单一,不够绚烂,像总部有这么好的条件设施,我觉得客户在报课的时候可以不止是高尔夫课程, 可以加体能,或者其他的课程,可以有多项选择性,让想学好的客户更有信心。 《综合自然地理学》复习题 , 综合自然地理环境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1.如何理解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答: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地理环境的综合特征,即把自然地理环 境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着重研究其整体的各组成要素及各组成部分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规律。 2.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组成具有相对独立性。自然地理环境由4大圈层组成:气体为主的大气圈、以液态水为主的水圈、以固体岩石为主的沉积岩石圈、以生物有机体为主的生物圈;受重力作用影响,4大圈层在垂直方向上成层分布,由上到 下依次为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沉积岩石圈;各圈层又具有自己的结构和特征。 (2)自然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即自然地理环境的各组成部分在太阳辐射、地 球内能作用下,通过大气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地质循环等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彼此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形成了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或系统、综合体);没有一个部分是孤立的,任何一个部分的变化都会引起其它部分的相应变化,乃至自然地理环境整体发生变化。

(3)区域差异性。自然地理环境既是一个整体,同时由于长期的发展演化又存在着复杂的内部分异,不同部分的特征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分异在水平方向上和垂直方向上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可归纳为地带性和非地带性规律。各级自然综合体的形成,就是地域分异的结果。 3.综合自然地理学与部门自然地理学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综合自然地理学与部门地理学的主要区别是:A.研究对象不同,综合自然地理学以自然地理环境整体为研究对象,部门自然地理以某一个自然地理要素为研究对象;B.部门自然地理学是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基础。 , 综合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发展 1.综合自然地理学发展有哪些阶段?(了解) 答:综合自然地理学发展有四个阶段:A.综合自然地理学的根基;B.综合自然地理学的萌芽;C.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形成;D.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发展。 2.古代地理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了解) 答:古代地理学的主要特点是:A.从远古到18世纪中叶,地理学处于搜集和积累资料的时期;B.古代地理学实际上是一门包罗万象的科学;C.古代地理学以纯粹描写地理现象为特点;D.古代地理学存在两大基本学派:一是”博杂派”,另一是”宇宙派”。 3.洪堡、李特尔的主要学术贡献有哪些?(了解) 答:洪堡的主要学术贡献有:A.创立了一门科学的自然地理学;B.创作了<<宇宙>>一书,奠定了自然地理学的理论基础;C.创立了多种重要的自然地理研究方法;D.发现了一系列自然地理规律;E.明确指出了自然地理学研究客体的综合特征。 李特尔对科学的积极贡献有:A.他把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结合起来研究,强调变化中的“人和自然统一”;B.他把地球表面作为人类活动的舞台,认为地理学是研究人类住宅的系统化需要一个漫长个过程。系统化就是程序化,咱们现在的系统是一个教练一个系统,每个人的教学方法都不一样,所以这样很难形成一个系统,咱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