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国商标法

美国商标法

美国商标法
美国商标法

美国商标法(中文版)

第一章主要注册簿

第一条

(a) 基于使用商标申请注册:

供商业上使用之商标之所有人得依本法之规定,申请将其商标注册于主要注册簿,申请注册时应依下列规定办理:

(1)备齐下列文件向专利商标局提出申请:

(A) 申请书:申请书应依局长规定之格式为之。于申请书上应由申请人或申请注册之事务所之人员或公司、协会之职员确认所记载申请人之住所、国籍、申请人首次使用该商标之日期、申请人首次于商业上使用该商标之日期、指定使用该商标之商品名称、及商标于商品上之使用形式及方法等均属实,并应由申请人、事务所之人员或申请注册之公司或协会之职员声明其确信自己或所代表之事务所、公司或协会为申请注册之商标之所有人,而该商标系供商业上使用,且依其所知及所信,并无其它人或其它事务所、公司或协会有权于商业上使用相同商标或其它近似标章致使用于指定之商品时会引起混淆、误认或有欺罔购买者之虞。但于申请同时使用时,申请人应载明其主张商标专用权之例外情形,并应于其所知之范围内,详细说明他人同时使用之情形、相关之商品、同时使用之区域之范围、各人使用商标之时期,以及申请案所请求注册之区域及商品。

(B) 商标图样。

(C) 使用商标之样张或复制品。所需检附样张或复制品之数量依局长之要求定之。

(2) 向专利商标局缴交注册费用。

(3) 遵照局长在不与法律抵触之范围内所发布之规则、办法。

(b)基于使用商标之意图申请注册

凡善意欲于商业上使用商标者,且有情况足以显示其为善意时,得依本法申请注册于主要注册簿,申请时应依下列规定办理:

(1) 备齐下列文件向专利商标局提出申请:

(A) 申请书:申请书应依局长规定之格式为之。申请书上应由申请人或申请注册之事务所之人员或公司、协会之职员确认所记载申请人之住所、国籍、申请人善意于商业上使用商标之意图,申请人将善意使用商标之商品,将来使用于商品上之商标形式及方法等均属实,并应由申请人,或申请注册之事务所之人员、或公司、协会之职员声明其确信自己或所代表之事务所、公司或协会有权于商业上使用该商标,且依其所知及所信,并无其它人或其它事务所、公司或协会有权于商业上使用相同商标或其它近似之标志,致使用于指定之商品时,会引起混淆、误认或有欺瞒购买者之虞。但如系依四十四条之规定申请注册时,申请人须符合本条第(d)项之规定,始可注册。

(B) 商标图样。

(2) 向专利商标局缴交注册费用。

(3) 遵照局长在不与法律抵触之范围内所发布之规则、办法。

(c) 基于使用商标之意图申请注册—主张使用利益

申请人依第(b)项规定所为之注册申请,如于审核阶段已于商业上使用该商标时,得修改注册之申请,使符合第(a)项之规定,以主张其依本法之意旨使用商标之利益。

(d) 基于使用商标之意图申请注册—使用之陈述

(1) 依第(b)项规定提出注册申请之申请人,于收到专利商标局依十三条(b)项 款规定所发给之商标核准通知后六个月内应检具于商业上使用该商标之样张或复制品,其数量依局长之要求定之,以及应缴费用和经确认声明文书向专利商标局提出申请。声明文书上应记载该商标已供商业上使用、申请人第一次于商业上使用该商标已供商业上使用、申请人第一次于商业上使用该商标之日期、记载于核准通知上应于商业上使用商标之商品或服务、申请人使用与商品、服务有关之商标之形式或方法等,使用声明书经审核通过后,专利商标局应准该商标注册,并发给载明使用声明书上所述该注册商标将使用之商品或服务之注册登记证。注册通知应刊载于专利商标局之公报。使用声明书之审核应包括第二条第(a)项至第(e)项所列各点之审查。注册通知应详细记载注册商标所指定使用之商品或服务。

(2) 于前款所述六个月期满前,申请人提出延展依第 款提出使用声明书期限之书面请求时,局长应将前款提出使用声明书之期限延长六个月。于前述延展期间内,如申请人具有正当理由,并于本款所订之最后期间届满前以书面请求,局长得再次延展第一款之使用声明书提出期限。惟延展期限累积不得超过二十四个月。申请人于申请延展期间时,应检具证明书,叙明申请人具有继续于商业上使用该商标之善意,并应列出载于核准通知上之商品或服务,或申请人具有继续善意而于商业上使用该商标于指定之商品或服务种类。依本款提出延展期间申请时,应同时缴交所需费用。有关本款所谓「正当理由」之认定应由局长制定指导准则决定之。

(3) 局长应将审核结果通知提出使用声明书之申请人。如使用声明书驳回时,应列出驳回理由。申请人得修正使用声明书。

(4) 未能依本项之规定,及时提出使用声明书时,应视为放弃注册之申请。

(e) 未设籍于美国之申请人—内国代表之指定

申请人于美国无住所时,应指定在美国有住所之人为其代理人,以收受有关商标程序之通知或送达。申请人应将代理人之姓名、住址,以书面向利商标局陈报。前述之通知或送达得以抄本交付代理人或邮寄送达于指定书所所载之代理人最新住所。如指定代理人未居于指定书所载之最新住所专时,则应送达之命令或通知应向局长为送达。

第二条得注册于主要注册簿之商标

若申请人使用商标足使其使用于指定之商品时能与他人之商品相区别者,除有下列情形外,不得因商标之性质而拒绝其注册于主要注册簿:

(a) 该商标之内容包含不道德、欺罔或诽谤之情事或由该等事项所组成者,或诋毁现在尚生存之人或已死亡之人、机构、信仰、或国家象征,或使人对上述人事引起错误之联想、轻蔑或妨害其名誉者。

(b) 含有以美国或美国各州或自治团体或外国或相类机构之旗帜、或纹章或其它标志或由其组成者。

(c) 含有以现尚生存之个人之名称、肖像或签名或由其组成者,但经本人之书面同意者不在此限。或使用美国已故总统之名称、签名或肖像为商标者而该故总统夫人现尚生存者,但经该故总统夫人之书面同意者不在此限。

(d) 该商标与已于专利商标局注册之其它商标,或先前已于美国境内使用而现在尚未放弃使用之商标、商号名称相近似,致该商标使用于申请人指定之商品时,易引起混淆、误认或有欺罔之虞者。但如局长决定一人以上之人于商标形式、使用方法、地区及指定使用商标之商品等使用条件限制下,继续使用相同或类似之商标并无引起混淆、错误或欺罔之虞,当使用人于下列时间前,已在商业上合法共同使用该等商标而合于使用各该商标之条件时,则得发给共同注册证: 依本法提出,现仍于审核中之申请或其它依本法经注册之最早之日; 若已依一八八一年三月三日之法律,或一九○五年二月二十日之法律申请并经注册,而于一九四七年七月五日时该注册仍继续有效者,则为一九四七年七月五日; 依一九○五年二月二十日之法律提出申请,而于一九四七年七月五日后注册者,为一九四七年七月五日。如该等商标所有人同意前述之共同注册之许可,则不须提出于任何待审核之申请、登记注册日前使用该商标之要件。另于有管辖权法院

为一人以上之人有权于商业上使用相同或类似之商标之确定判决时,局长亦得发给共同注册证。局长于发给共同注册证时,应记载各共同注册人得使用该等商标之方式、地区及指定使用商标之商品等之条件及限制。

(e)若申请人之商标含有于使用于申请人指定之商品上时,仅单纯说明该商品或对该商品为不实之说明,或使用于申请人指定之商品上时,主要为商品之地理性之说明或为欺瞒性产地之说明,但本法第四条有关原产地表示之规定除外。或主要仅为姓氏者。

(f) 除本条第(a)、(b)、(c)、(d)项明示不得申请注册之情形外,凡经申请人使用,且已成为申请人商业上商品识别之标志者,均得申请注册。申请人如能提出证据释明该商标为其商业上商品之识别标志于申请注册前已于商业上排他地继续地使用该标志五年之事实者,局长得以该证据作为该标志已成为申请人商品识别标志之表见证据。

第三条得申请注册之服务标章

服务标章于可适用范围内得依有关商标注册规定申请注册,并发生相同之效果。服务标章经注册后应与商标受相同之保护。本条之服务标章其申请及程序应尽可能与商标注册之规定相符。

第四条得申请注册之团体标章及证明标章

除本法另有规定,自然人、国家、州、自治团体及类似机构等如能合法地控制拟注册之标章之使用,即使无工业或商业上之设备,亦得依本法有关商标注册之规定,就团体标章及证明标章包括产地标示申请注

册,其注册之方法与商标之注册相同,并产生同一效果。经注册之团体标章及证明标章与商标受相同之保护,但若证明标章之使用会令人误认标章之所有人或使用人系制造、贩卖使用该标章之商品或提供标章所标示之服务时,不在此限。本条规定之团体标章及证明标章,其申请与程序应尽可能与商标注册之规定相符。

第五条关系公司之使用

若关系公司合法使用注册之标章或拟申请注册之标章,则关系公司使用该标章对注册人或注册申请人之利益为有效,且除以欺罔公众之方法使用该标章外,此等使用不影响标章或其注册之效力。如该标章之最初使用人就其商品或服务之性质或质量为注册人或注册申请人所能控制者,则该标章之最初使用对于注册人或注册申请人之利益为有效。

第六条声明无专用权

(a) 局长得要求申请人声明标章不能注册部分无专用权。申请人亦得主动声明标章部分无专用权。

(b) 声明标章无专用权包括依本法第七条第(e)项之声明无专用权,并不影响申请人或注册人对于声明无专用权部份已存在或其后发生之权利。如该声明无专用权之部份已成为注册人或注册申请人之商品或服务之识别标志时,申请人或注册人提出其它申请之权利不受影响。

第七条

(a)主要注册簿之注册证之核发与形式

(b) 于主要注册簿注册之商标注册证应以美国联邦政府之名核发,并加盖专利商标局之关防,由局长签名或盖用局长之签章于其上,有关之记录应存放在专利商标局。注册证应附复制之商标图样,表明该商标业依本法注册于主要注册簿,该商标最初使用之日期,在商业上最初使用之日期,指定使用商标之特定商品或服务,注册号码及注册日期、有效期间、专利商标局受理申请之日期,准予注册所附条件与限制等。

(b)主要注册簿上之注册证作为表面证据

依本法之规定注册于主要注册簿之商标注册证,可作为证明该商标权利有效并经注册;及注册人为该商标之所有人,并在所记载之条件及限制下,注册人具有在商业上专有使用该商标于注册证所指定之商品或服务权利之表见证据。

(c)自申请注册于主要注册簿之日起拟制使用优先权

依本法之规定将商标注册于主要注册簿者,该申请注册之登记构成商标之使用,申请商标注册之人就使用商标于注册簿所载之商品、服务享有全国性之优先权,除下列未放弃其标章之人外,得对抗任何第三人:

(1) 于商标申请注册登记日前已使用该商标者。

(2) 于商标申请注册登记日前已提出该商标注册之申请,而该申请已在审核中或事后经核准注册者。

(3) 于本商标申请注册登记日期已基于获得优先权于国外为标章注册之申请,且及时依第四十四条(d)项在美国提出申请,而该申请已在审核中或事后经核准注册者。

(d)核发予商标受让人之证书

商标注册证得径核发予申请人之受让人,但商标之让与应先于专利商标局登记。如所有权变动时,局长应依所有权人之请求,于其适当表明转让之事由,并缴纳规定费用后,核发予受让人鸤商标有效期间之剩余期间之新注册证。

(e)商标之放弃、注销或修正

局长基于注册人之申请,得因放弃而将商标注册注销,有关注销注册之必要事项应记录于专利商标局。经注册人申请并缴交规定费用,而局长认为有正当理由时,得修正注册或为部分注册之声明无专用权,但注册之修正或声明无专用权不得使该商标之性质产生重大之改变,有关注册之修正或声明无专用权之必要事项应记录于专利商标局及注册证上。如注册人遗失或灭失注册证时,则应于认证抄本上为必要事项之记载。

(f)可为证据之专利商标局记录

属于专利商标局之有关商标之记录、簿册、文件、图样之复印件及注册之复印件,如经专利商标局以公印认证并经局长之证明或局长适当指定之专利商标局官员以局长之名证明者,均得作为与原本有同等效力之证据。于提出申请并缴付规费后,任何人均得请求给予抄本。

(g)专利商标局错误之更正

因专利商标局之过失而于注册时发生重大错误经专利商标局之记录明显呈现时,应将各该错误之存在及性质记载于证明书,免费发行并记录之,并将更正事由之抄本附加于注册证之各抄本上。经更正之注册证应视为最初即以该形式核发之注册证有同等效力。又局长亦得斟酌情形免费核发新注册证。以前依专利商标局之规则核发之更正证明书及其所附加更正事由之注册证,视为依据法律所作及核发之证明书,并有同等之效力。

(h) 申请人错误之更正

因申请人之过失所致注册之错误,且足认申请人之过失出自善意,局长得核发更正证明书,于必要时并得令其缴付规费后核发新注册证。但其更正应不涉及需要作标章注册之再公告之要件。

第八条

(a)有效期间,商业使用宣誓书

(b) 注册证之有效期间为十年。但,依据本法之规定所为标章之注册,注册人应在注册后第六年届满前一年内向专利商标局提出-----宣誓书,陈明于商业上使用该标章于指定之商品或服务之事实并附送其标章之现使用样张或复制品,或表明其未使用系基于得不使用之特别理由,且未使用并无抛弃之意思,否则,于第六年届满时,局长应予以撤销。要求宣誓书之通知,应附加在各注册证。

(c)依旧法注册之商标之商业使用宣誓书

依本法第十二条(c)项之规定公告之注册,注册人应于注册后第六年届满前一年内向专利商标局提出一份宣誓书,陈明继续使用该商标于商业上之事实,或表明其未使用系基于得不使用之特别事由,且未使用并无抛弃之意思,否则,于注册公告后第六年届满时局长应予以撤销之。

(d)对商业使用宣誓书核驳之通知

局长对于提出商业使用宣誓书之注册人,应将其核准或驳回及驳回之理由,通知提出人。

第九条延展

(a)商标之注册得于存续期间届满之日起延长十年,但申请人应缴纳规定费用并提出附证据之申请书,载明仍于商业上使用该标章于注册簿上所列举之商品或服务上之事实,并附上该标章现使用之样张或复制品,或表明其未使用系基于得不使用之特别理由,且未使用并无抛弃之意图。延展注册之申请应于注册期满或延展期满前六个月为之,或于期满后三个月内,缴交额外费用后提出申请。

(b) 如局长驳回延展注册之申请时,应将驳回之事实及理由通知注册人。

(c) 延展注册之申请人于美国无住所时,应依本法第一条(e)项之规定办理

第十条转让

已注册之标章或申请注册中之标章得转让之,但应与使用该标章之商誉,或与该标章有关且由使用该标章所表征之部分商誉,一并转让。但依第一条(b)项之商标注册申请案,除该商业继续经营,而申请人将注册中之商标移转予该商业之继受人,或移转予与商标有关之部分予商业继受人外,不得于依第一条(d)项提出使用证明书前,将注册中之商标移转予他人。前述商标之转让,不必将营业人使用之其它标章所表彰之商誉或其营业名称,或使用之态样一并移转。商标之转让应以书面为之并经适当之签署。认证可作为转让完成之表面证据,其经专利商标局登记者,登记亦可作为转让完成之表面证据。商标之转让不得对抗支付相当对价而未经通知之后买受人,但自移转日起三个月内或于后买卖之前,商标之转让已登记于专利商标局者不在此限。分别之转让记录应呈送专利商标局记录并保存。

商标之受让人于美国无住所时,应依本法第一条(e)项之规定办理。

第十一条认证与确认

本法所规定之认证与确认,得于联邦境内,依法有监誓权限之任何人面前为之。在外国之宣誓,得于美国外交官或领事,或经美国外交官或领事证明得监誓之外国官员前为之,亦得经由条约、公约等规定,美国之官员所为之认证或确认在该国亦有相同效力之外国官员前依该国法令为之。

第十二条认证与确认

(a)由请案之审查与公告

(b) 局长于接到注册之申请及规费之缴付时,应将申请书送交负责审查标章注册之审查人员。审查人员应进行注册之审查。经审查后,如认为申请人合于注册之条件,或于核准本法第一条(d)项之商业使用说明书,经认定申请人合于注册之条件时,局长应将该商标鈶告于专利商标局公报。但申请人主张共同使用或其申请系属于本法第十六条规定之抵触,而该商标可作其它注册时,得依有权进行其它注册程序人之决定公告之。

(c)驳回注册之申请及申请之修正

审查人员认为申请之商标不符合注册要件时,应将其旨及理由通知申请人,申请人得于六个月内,提出申覆或修正其申请,以申请再次审查。此项程序可一再重复进行,直至 审查人员最终驳回注册,或 申请人未能于六个月期间内申覆或修正申请或提起诉愿,而视为放弃申请。但迟延申覆系因不可避免之事由,且经局长许可而延展期间者,不在此限。

(d)依旧法注册之标章之公告

依一八八一年三月三日之法律或一九○五年二月二十日之法律注册之标章注册人,于注册期间届满前,得缴付规定费用,向局长提出宣誓书,陈明于商业上使用标章于记载于注册簿上指定之商品上之事实,及申请人主张依本法该标章得享之利益。局长应将该标章之复本及有关事项于公报上公告,并将前项公告通知注册人,并告知注册人应依本法第八条(b)项规定提出使用或未使用之宣誓书。依本项规定公告之标章不适用本法第十三条之规定。

第十三条

(a)异议之提出

任何人如认为因标章注册于主要注册簿而将受损时,得于缴纳规定费用后,在本法第十二条(a)项之公告后三十日内,向专利商标局对于申请注册之标章检附理由提出异议之声明。于三十日期间届满前,得以书面申请将异议期间延长三十日。于延展期间届满前得再提出延展之申请,如有正当理由局长得依申请准予再延展异议期间。局长应将每次延展异议期间通知异议人。异议之声明得依局长所定之条件修正。

(b)注册证或核准通知之核发除异议成立外,

(1) 符合第一条(a)项注册于主要注册簿之要件时,或依第四十四条之规定可注册于异议商标局时,应核发注册证,其注册之通知亦应公告于异议商标局之公报中。

(2) 如申请人系依第一条(b)项之规定申请注册,则应发核准通知予申请人

第十四条注册之撤销

任何人认为依本法或一八八一年三月三日之法律或一九○五年二月二十日之法律将标章注册于主要注册簿上,致受有损害或将有受损害之虞,并符合下列规定者,得检具理由,缴交规费申请撤销该注册:

(1) 其请求系于依本法为标章注册之日起五年内。

(2) 对依一八八一年三月三日之法律或一九○五年二月二十日之法律规定所注册之标章,其申请系在依第十二条(c)项规定公告之日起五年以内。

(3) 注册之标章,已成为一部或全部商品或服务之普通名称,或已被放弃,抑或其注册因以欺诈之方法而取得或违反本法有关注册之第四条,第二条(a)、(b)或(c)项之规定,或违反旧法有关注册之类似禁止规定,或注册标章因注册人或经其允许之人之使用,其方式足使使用该标章之商品或服务之出处发生混淆误认者,其撤销申请得于任何时日提出。如注册之标章成为部分商品或服务之普通名称,较其注册时所指定使用之商品或服务范围为小,则仅可申请撤销就该部分商品或服务之注册,不得仅因该标章亦为一特殊商品或服务之名称或可供识别该特殊商品或服务,即谓该注册标章为该商品或服务之普通名称,于决定该注册标章是否已成为使用该标章之商品或服务之普通名称,应就使用注册标章对相关大众之主要意义而非购买者之动机而定。

(4) 对已依一八八一年三月三日之法律,或一九○五年二月二十日之法律注册之标章,而未依本法第十二条(c)项之规定公告时,任何时日均得对之提出申请。

(5) 如证明标章注册人(A)对于证明标章之使用未为监督或未能适法地行使监督使用标章之权限;或(B)从事于使用该证明标章之商品或服务之制造或销售;(c)允许将证明标章作证明以外之使用;或(D)差别地拒绝证明合乎该标章所证明之规格或条件者之商品或服务者,则任何时日均得得提出申请。

但联邦贸易委员会亦得依据本条(3)及(5)项所列举之理由,申请撤销依本法登记于主要注册簿之注册标章。此时不须缴付规定费用。

第十五条在某些条件下使用标章之权利所具之对抗效力

注册后五年间继续在商业上使用注册标章于指定之商品或服务上且现仍在使用者,除具有本法第十四条第(3)及(5)两项规定之事由而得申请撤销外,或除使用在主要注册簿之注册标章,会侵害于该标章依本法注册公告以前即已继续使用并取得依任何州或领域内之法律所赋予使用权利之其它标章或商号名称外,其使用该注册标章于商品或服务之权利具有对抗力,但须具备下列之条件:

(1) 尚无与主张指定使用于商品或服务之标章所有权之注册人所主张相反之确定判决,亦无反对该注册人申请注册之权利或继续注册权利之确定判决。

(2) 就该标章权现无专利商标局或法院之诉讼系属无确定处分牵涉者。

(3) 于五年期间届满后一年内向局长提出使用宣誓书,陈明对于注册簿记载之商品或服务五年间继续使用该标章且现仍在使用之情事,及依本条第(1)及(2)项规定之有关事项。

(4) 就已成为全部或一部商品或服务之普通名称之注册标章不能取得任何可对抗之权利。

依一八八一年三月三日法律或一九○五年二月二十日法律注册之标章,如具备本条规定之条件并于本法第十二条第(c)项规定之公告后五年期间终了后一年内向局长提出使用宣誓书者,具有依本法注册之标章相同之对抗效力。

局长应通知注册人提出上述使用宣誓书。

第十六条抵触

申请注册之标章如与他人已注册或已申请注册在先之标章类似者,且使用于申请人指定之商品或服务有引起混淆、误认或欺罔之虞时,局长应依申请宣告两者抵触,但具有对抗效力之标章注册对于任何申请均不生抵触。

第十七条商标审理暨再议委员会

于商标抵触、对注册声明异议、作为合法共同使用人之注册申请或撤销注册标章之申请时,局长应通知当事人全体,并指示由商标审理暨再议委员会审查有关注册之权利。商标审理暨再议委员会之成员应包括局长、副局长、助理局长及局长指定之人。依商标法之规定适格之专利商标局之职员及其它人均得被指定为商标审理暨再议委员会之成员。每件争讼讼案均应至少有三位由局长指定之委员审理。

第十八条局长之权限

于前述程序中,局长得拒绝受异议标章之注册、撤销全部或部分之注册、或以限制申请或注册所指定使用之商品或服务之方式修正标章之申请或注册、限制或改正已为注册标章之注册、拒绝任何或全部互相抵触标章之注册,亦得对于争讼程序中取得权利之一人或数人准予标章之注册。但基于共同使用之标章注册时,局长应依本法第二条(d)项之规定指定其使用之条件及限制。

如注册申请人无法依第七条(c)项之规定证明连续使用标章时,于该标章注册前,不得依本法第一条(b)项之规定为有利于申请人之确定裁决。

第十九条当事人间之程序衡平原则之适用

时效消灭、禁反言及侵权默认等衡平法上原则均于得适用时应予适用于当事人间之争讼程序。

第二十条一造之再议

任何人对于标章注册审查官之最后决定不服者,得缴足规费,向商标审理暨再议委员会提出再议申请。

第二十一条

(a)向联邦巡回上诉法院提起上诉

(1) 标章注册申请人、标章抵触程序之当事人、标章注册撤销程序之当事人,申请注册为合法共同使用人之当事人、标章注册撤销程序之当事人,依第八条规定提出宣誓书之申请人,或延展注册之申请人,其不服局长或商标审理暨再议委员会之决定者,得放弃本条(b)项规定之权利而向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提起上诉。但除局长以外之对造当事人,在上诉人依本项第 款之规定提起上诉之通知后二十日内,向局长通知其选择依本条(b)项之规定进行以后之程序者,其上诉应予驳回。上诉人应于其后三十日内依本条(b)项之规定提起民事诉讼。若上诉人未提起民事诉讼,则为争讼标的之原决定对于该案嗣后之程序有拘束力。

(2) 上诉人向联邦巡回上诉法院提起上诉时,应自原决定作成之日起六十日以上之局长指定期间内,以书面详述上诉之理由并通知专利商标局之局长。

(3) 局长应将包括有专利商标局记录之文件认证清单转交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于审理期间,法院得请求局长提出文件之原本或认证抄本。局长于一造案件时,应向法院提出专利商标局之决定及其所根据理由之说明,并陈明有关上诉之全部争点。法院于审理上诉案前,应通知局长及上诉当事人开庭之时间及场所。

(4) 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应审阅上诉所指陈之专利商标局之决定。法院应基于审理结果对局长发给法院之命令及意见,该命令及意见应记录于专利商标局,并拘束该案件之其后程序。然如申请人未能依第七条(c)项之规定提出拟制使用之证明时,则于该标章注册前不得对依第一条(b)项规定之申请人为有利之最终判决。

(b)向美国地法院起诉

(1) 依本条(a)项之规定得向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提起上诉之人,不服局长或商标审理暨再议委员会所为之决定时,除已向联邦巡回上诉法院提起上诉者外,自前开决定作成日起六十日以上之局长指定时间内,或于本条(a)项规定之期间内,得提起民事诉讼请求救济。法院依该案件之事实所示,得决定申请人在本案有注册之权利,或其注册应予撤销,或决定该诉讼程序上所需解决争议之其它事项。此判决应授权局长依法律规定采取必要 施。然如申请人未能依第七条(c)项之规定提出拟制使用之证明时,则于该标章注册前不得对依第一条(b)项规定之申请人为有利之最终判决。

(2) 局长不得依本项规定为有对造之诉讼之当事人。但法院书记官应通知局长诉讼之提起,局长并有参加诉讼之权利。

(3) 于无对造之案件,应将诉状之缮本送达予局长。该程序之一切费用,不问最终判决是否有利于起诉之人,均应由该起诉之人负担,但法院认为费用不合理时不在此限。依本项规定提起之诉讼中,经当事人一方之声请,法院得规定于一定条件或情况下诸如负担诉讼费用及其它费用之情况下,命令将专利商标局之记录作为证据或得对证人之交叉询问,但不妨碍当事人再声明证据之权利。证言及所提专利商标局之记录经承认者,与在该诉讼上原始提出有同等之效力。

(4) 于有对造之案件中,得以专利商标局于决定当时之记录所载之利害关系人为对造提起诉讼,但任何有利害关系之人均可为诉讼之当事人。如对造当事人有数人而居住于不同州之不同地方或对造居住于外国时,则美国哥伦比亚特区之联邦地方法院有管辖权,并得指示对造居住地区之执行官发出传唤对造之传票。传唤居住于外国之对造,得以公示送达或法院指定之其它方法送达。

第二十二条注册于主要注册簿系为拟制之通知

已依本法或一八八一年三月三日之法律或一九○五年二月二十日之法律之规定,于主要注册簿上为标章之注册时,则该注册应视为注册人主张其为标章所有

权人之通知。

精选最新2020年工商系统商标法完整题库188题(含标准答案)

2020年工商系统商标法考核题库188题(含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驰名商标的认定机构有(ACD) A.国家商标局 B.县级以上工商管理机关 C.商标评审委员会 D.人民法院 E.各地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 2.集体商标的特点有(ABC) A.以团体、协会等组织的名义注册 B.供该组织成员在商事活动中使用 C.表明该商标的使用者在该组织中的成员资格 D.表明若干企业所生产的同一商品具有不同的质量和规格 E.集体商标不允许转让 3.我国《商标法》规定:“申请注册的商标,应当有显著特征,便于识别,并不得与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申请商标注册不得损害他人现有的在先权利”。其中“在先权利”包括(ADE)。 A.商号权B.知名商品特有的包装C.地理标志权D.著作权E.肖像权 4.下列标志中,哪些标志不得作为商标使用?(ABCD) A、同“红十字”、“红新月”的名称、标志相同或者近似的 B、带有民族歧视性的 C、夸大宣传并带有欺骗性的 D、有害于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或者有其他不良影响的 5.使用注册商标,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商标局责令限期改正或者撤销其注册商标:(ABCD) A、自行改变注册商标的 B、自行改变注册商标的注册人名义、地址或者其他注册事项的 C、自行转让注册商标的

D、连续三年停止使用的 6.根据商标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在下列哪些情形下,不需要重新提出商标注册申请?(ACD) A.变更注册人的名义 B.改变注册商标标志 C.变更注册人的地址 D.删减指定的商品 7.下列标志中不能作为商标使用和注册的是(ACD)。 A.“同一首歌”片尾曲 B.“GB” C.饮料容器的造型 D.“红十字”文字和图样 8.某公司查阅当月的《商标公告》时发现一个经商标局初步审定的商标与本公司注册商标近似,该公司为了阻止或取消该近似商标,可以采取的程序是(ABD) A.商标异议 B.商标争议 C.商标诉讼 D.撤销注册不当 9.在我国,一份商标注册申请书不能填写(BC)个类别的商品/服务项目。 A、1 B、2 C、3 10.转让注册商标的,商标注册人对其在同一种或者类似商品上注册的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不能(AC): A、分别转让 B、一并转让 C、强制许可 11.下列选项中属于禁止权效力范围的是(BCD) A.在不类似的服务上使用相同商标 B.在同种商品上使用近似商标 C.在同种服务上使用相同商标 D.在类似服务上使用近似商标

商标法重点知识

商标法重点知识 题型:名词、简答、论述 1、商标的概念:商标是法律实体或自然人将自己的商品或服务同其他法律实体或自然人的商品或者服务区别开来的标记。 2、集体商标的概念:是指以团体、协会或者其他组织名义注册,专供该组织成员在商事活动中使用,以表明使用者在该组织中的成员资格的标志。 3、按照商标的构成要素分类: ?文字商标、图形商标、记号商标、组合商标、立体商标、全息商标、音响商标、气味商标 4、商标法的概念:商标法是调整因商标注册、使用、转让、管理和保护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5、商号的概念:商号,或称字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商号包括两种含义,一是指企业或商店的名称,而是指使用该商号的企业或商店本身。狭义的商号是指企业名称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用以区别不同企业的主要标志,其来源于我国《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第七条规定:“企业名称应当由以下部分依法组成:字号(或者商号,下同)、行业或者经营特点、组织形式。” 6、商标的注册审查: 一、对形式条件的审查 1、申请人的资格符合规定 2、申请文件完备、齐全、符合规定 3、符合商标申请原则:一个商标一份申请原则、商标注册的分类申请原则 4、申请手续完备、申请费用交齐 二、对实质性条件的审查 1、合法性审查:符合法定的商标构成要素、不得含有法定禁用标记。 2、显著性审查:申请注册的商标,应当有显著特征,便于识别,并不得与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 3、在先性审查:符合申请在先原则、符合优先权原则、不得与在先的商标权冲突、不得与已失效不到一年的注册商标相同或相似。 4、不得损害他人已有的在先权 5、非功能性审查:主要针对三维立体商标注册申请的,要求作为立体商标注册的三维标志不能具有“功能”特征。7、商标权的内容: 1.专有使用权、禁用权、续展权、转让权、许可使用权、争议权、变更权、标记权、注销权、起诉权、质押权、 禁止侵权商品进出口权 8、商标权的限制: ?注册商标的专用权以核准注册的商标和核定使用的商品为限。 ?在先权利:申请商标注册不得损害他人现有的在先权利 ?时间限制 ?地域限制 ?商标权人无权禁止他人对商标的正当使用(善意使用) 9、与商标有关的其他违法行为:违法注册商标、违法使用注册商标、违法许可使用注册商标、违法使用未注册商标、非法印制或者买卖商标标识、其他涉及犯罪的违法行为。 题型:案例 1、商标侵权案例: 某工商执法人员根据举报依法对某公司进行检查。在检查现场,执法人员发现该公司堆放的MP3播放器成品、半成品及包装盒上均标有与苹果图形相近似的图形标志。经查证,苹果图形为美国苹果电脑公司在第九类商品上注册的商标,而该公司使用的标志与苹果公司的注册商标极为近似,且未经过注册人的许可。 问:本案中的苹果图形属于哪一类型商标,该公司是否构成商标侵权? 答:商标是一种用来标示商品或服务的经营标志,按其外在特征的不同,一般可分为文字商标、图形商标和组合商标等。本案中的苹果图案即属于图形商标。本案中,苹果图形为美国苹果电脑有限公司在第九类商品上注册的商标,且该商标在有效期限内,苹果公司享有该商标的专用权。某公司未经注册商标专用权人许可,在类似商品即MP3播放器上使用与苹果图形注册商标相近似的图形商标的行为,构成了《商标法》第52条第一款规定的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行为。 2、立体商标案例: 甲饮料公司称,其申请注册的“芬特”饮料瓶下半部有密集的环绕棱纹,商标图形为瓶型三维标志,该设计产生了独特的效果。同时,他们还认为,“芬特”瓶型商标已在多个国家获得注册,充分证明该商标具有显著性,应予核准注册。

国外有关域名与商标冲突解决的规定

国外有关域名与商标冲突解决做相应的规定。在美国,主要采取反淡化理论解决域名与商标的冲突。在英国,处理关于域名的纠纷主要是以1994年的《商标法》和衡平法上的“假冒行为”为审判依据。 1、在美国,主要采取反淡化理论解决域名与商标的冲突。 1996年1月4日美国国会通过了《美国联邦商标反淡化法案》(Federal Trademark Dilution Act of 1995,RL.104-98,1996),实际上该法仅有5个条文,是对美国商标法第43条的修改。其立法宗旨在于配合TRIPS协议第16条有关保护未注册外国著名商标的规定而制定,但它的适用范围并不限于己注册的外国或本国商标,而包括未经注册的外国著名商标。该法加强了美国要求各国贸易谈判伙伴给美国著名商标加强保护的谈判立场。该法案的特殊意义在于确定了认定驰名商标的标准;规定了救济措施;对驰名商标合理使用的情形。该法案有助于排除他人在网际网络上使用欺瞒的网域名称和网址,并可防止他人利用别人得来不易的商誉与产品获取利益”。(That this anti-dilution statute can help stem the use of deceptive Internet addresses by those who are choosing marks that are associates with the products and reputation of others) 《反域名抢注消费者保护法》于2000年2月25日美国国会通过,该法案为美国商标法增添了一个专门的章节,为司法机关判定域名抢注的性质列出9条标准,核心仍是域名注册人是否有主观故意。

2019-2020年商标法习题.doc

全国2010年7月自学考试知识产权法试题 23.我国商标法不保护 ...( ) A.图形商标 B.数字商标 C.音响商标 D.立体商标 24.在我国,取得商标专用权的方式是( ) A.使用取得 B.注册取得 C.登记取得 D.混合取得 25.由对某种商品或者服务具有监督能力的组织所控制,而由该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使用于 其商品或者服务,用以证明该商品或者服务的原产地、原料、制造方法、质量或者其他特定品质的标志是( ) A.销售商标 B.地理标志 C.联合商标 D.证明商标 26.甲公司想把使用在洗衣液上的注册商标“云影”使用在新近研发的肥皂上,应当 ( ) A.另行提出注册申请 B.重新提出注册申请 C.变更注册申请 D.取得商标局的同意 27.下列关于未注册商标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未注册商标的构成要素不受法律限制 B.未注册商标与注册商标的法律地位相同 C.未注册商标的使用人享有专用权 D.未注册驰名商标受法律的特别保护 28.依据我国商标法规定,商标注册的申请日为( ) A.商标局收到申请文件之日 B.商标注册申请人寄出申请文件的邮戳日 C.国内优先权日 D.使用申请注册商标的商品在国内展览会上首次展出之日 29.甲厂于2007年4月5日开始在生产的服装上使用“天宇”商标,甲厂和乙厂于2007年6月8 日在服装产品上向商标局提出“天宇”商标的注册申请,商标局初步审定予以公告的是( ) A.乙厂的商标注册申请 B.甲厂的商标注册申请 C.甲厂和乙厂协商确定的商标注册申请 D.甲厂和乙厂抽签确定的商标注册申请 30.下列关于注册商标续展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在商标权有效期满前6个月内申请续展注册 B.在商标权有效期满前3个月内申请续展注册 C.在商标权有效期满前2个月内申请续展注册 D.在商标权有效期满前30日内申请续展注册 42.简述对注册商标提起争议应具备的条件。 47.甲厂为其生产的MP3设计了OPO商标,并于2005年6月10日开始投放市场。经过甲厂的广告宣传,OPO商标在消费者中建立起了较高声誉。乙厂于2006年8月20日向商标局提出了OBO 商标注册申请,使用商品种类为MP4。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细则 【法规类别】商标法规 【发文字号】国发[1983]41号 【发布部门】国务院 【发布日期】1983.03.10 【实施日期】1983.03.10 【时效性】失效 【效力级别】行政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细则 (一九八三年三月十日国务院颁发国发〔1983〕41号)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以下简称《商标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申请商标注册的,必须是依法登记的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业者,或者是《商标法》第九条规定的外国人或外国企业。 第三条申请商标注册,应当依照商品分类表按类分别申请,每一个商标申请交送商标注册申请书(书式一)一份,商标图样十张(指定颜色的,应当交送着色图样和商标黑白墨稿一张)。 商标图样要用光洁耐用的纸张印制,长和宽不得超过十厘米。硬质的、塑料的以及

其他不能粘贴的,应当用纸张印制或绘制的图样或照片代替。 第四条药品必须使用注册商标。 申请药品商标注册,应当附送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的批准生产的证明文件。 第五条商标注册的申请日期,以商标局收到申请书件的日期为准,申请手续不齐备的,予以退回,申请日期不予保留。 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以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在同一天申请的,各申请人应当按照商标局的通知,限期交送该商标第一次使用日期的证明。同日使用的或均未使用的,应当进行协商;协商超过三十天达不成协议的,由商标局裁定。 第六条商标局应当设置“商标注册簿”,登录注册商标及有关注册事项。 第七条申请变更注册人名义,每一个商标申请交送注册商标变更注册人名义申请书(书式二)一份,注册人名义变更证明一份,并交回原注册证。经商标局核准后,将原证加注发还,并予公告。 注册人的地址有变更的,应当交送注册商标变更注册人地址申请书(书式三)一份。 第八条使用注册商标的,应当标明“注册商标”四字,或者标明[○注]或®标记。 第九条驳回申请的商标,商标局发给申请人驳回通知书,并抄送核转单位。 第十条对驳回的商标要求复审的,应当向商标评审委员会交送驳回商标复审申请书(书式四)一份。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商标法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商标法 (2001年8月1日制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本法下列用语的含义为:商标是指由图形、名称、词语、字母、数字、颜色及其组合构成的用于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具有可识别性的标识。 贸易商标是指用于商品贸易中区别其他同类商品的商标。 服务商标是指用于服务贸易中区别其他同类服务的商标。 集体商标是指用于具有相同特征的商品或者服务贸易中区别其他同类商品或者服务的商标。 申请是指书面向知识产权理事会提出的商标注册申请。 申请人是指提出商标注册申请的当事人。审查人指商标审查人员,即经部长令任命的从事商标注册审查的专职人员。 代理人须是知识产权顾问。 部长是指知识产权保护行政主管部部长。 理事会是指隶属于知识产权保护主管部的知识产权理事会。 申请日是指申请人提出的商标注册申请申请材料经审查符合规定条件的日期,并不一定就是提出申请的当日。 知识产权顾问是指在知识产权理事会注册的提供知识产权法律服务的专家。 许可是指注册商标持有人通过协议允许他人按照规定条件和期限全部或者部分使用其注册商标。 优先权日是指申请人首次在《保护工业产权的巴黎公约》或者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提出商标注册申请的申请日。 日是指工作日。 第二章商标的产围 第一节概要 第二条商标包括贸易商标和服务商标。 第三条商标权是指注册商标所有人享有的在规定期限内直接使用或者许可他人使用其注册商标的专有权利。 第二节不予注册的商标和驳回的商标。 第四条申请人恶意提出商标注册申请的,不予注册. 第五条下列商标不予注册. (一)违反法律、宗教价值、善良风俗和社会秩序的; (二)不具有可识别'性的; (三)已经成为公共财产的; (四)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其商品、服务的.信息,或者与其商品、服务相联系。 第六条知识产权理事会应当驳回下列商标注册申请: (一)申请注册的商标与他人已经注册的内同类商品、服务的商标基本相同或者完全相同; (二)申请注册的商标与普遍公认属于他人的同类商品、服务的商标基本相同或者完全相

最新商标法的修改提交版

商标法的修改提交版

关于《商标法(修订稿)》(征求意见稿)的说明2003年以来,国家工商总局受国务院的委托,承担了《商标法》第三次修改的具体工作任务。六年来,国家工商总局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认真听取专家学者建议的基础上,经过反复修改形成《商标法(修订稿)》(征求意见稿)。现将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三、主要修改情况 现行《商标法》共8章64条。征求意见稿在修订过程中,保留原法律条文26条,修改39条,直接由条例上升为单独条款规定的9条,新增条款5条,共79条。 征求意见稿主要围绕上述修改思路展开: (一)关于简化和完善商标确权程序 现行商标法对商标异议案件采用行政两审、司法两审的四审终审制,造成异议程序过于复杂,案件审理周期过长。征求意见稿取消商标异议复审程序,异议由商标局裁定改为商标评审委员会审理,同时针对目前异议案件逐年大幅上升的情况,对异议申请人资格进行限定(第四十四条),规定只有在先权利人和利害关系人可以依据相对理由提出异议,以遏制不当异议行为。当事人不服商标评审委员会异议裁定的,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从而减少行政审级,较大幅度地提高商标确权效率。同时,对商标评审委员会就商标可注册性的专业性事由行使自由裁量权进行规范(第四十八条),并参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中对商标评审委员会的决定或者裁定的合法性进行审查(第五十条)。 (二)关于加大商标专用权保护力度和行政监管力度

1、明确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 现行《商标法》总则中对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和商标评审委员会的相关职能进行了阐述,没有对地方工商局在商标工作方面的职能进行明确的表述,但在商标管理和专用权保护等章节中又有地方工商局明确的法定职责。征求意见稿参照《专利法》规定,明确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商标管理工作,使地方工商局商标管理法定职责更为明确,并与其他章节中地方工商局的法定职责相呼应(第二条)。 2、加大对商标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 2001年修法增加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查处商标侵权行为的手段,加大了对商标侵权行为的处罚力度,一定程度上有效打击了商标侵权行为。但是,这些规定还存在不完善之处,因此,征求意见稿进一步加大了对商标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增加了实施条例和有关司法解释中规定的商标侵权行为的类型(第六十二条);加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查处力度,规定可以查封或扣押用于实施侵权行为的财物(第六十六条);明确商标使用的概念,从而明确目前受到高度关注的网络商标侵权行为可以适用商标法(第五十一条);新增对多次实施商标侵权行为应当从重处罚的规定(第六十七条);将被侵权人的法定民事赔偿额由五十万提高到一百万(第六十八条)。 3、增加侵权案件中止查处程序 为保护商标专用权人的合法权益,降低地方工商局在保护商标专用权工作中的执法风险,征求意见稿新增规定了侵权案件中止查处程序,以稳妥处理相关注册商标正处于评审程序或民事诉讼程序等情形下申请保护的案件(第六十六条)。

商标法规定的商标注册的基本原则

我国《商标法》规定了以下商标注册的基本原则: 自愿注册原则,申请在先原则,优先权原则。 1、自愿注册原则 自愿注册原则是指商标使用人是否申请商标注册完全取决于自己意愿的原则。自愿注册是相对于强制注册而言的。 强制注册也称全面注册,是指凡是使用商标都要进行注册,否则不可以使用。自愿注册原则是一种国际惯例,是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商标法律制度中规定的一项原则。 依自愿注册原则,商标无论注册与否均可使用,但注册商标和未注册商标在法律上地位不同。 我国《商标法》第4条规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其生产、制造、加工、挑选或者经销的商品需要取得商标专用权的,应当向商标局申请注册:第6条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必须使用注册商标的商品,必须申请商标注册,未经核准注册的,不得在市场销售。根据我国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目前我国必须使用注册商标的商品只有烟草制品。 2、申请在先原则

申请在先原则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在同一种或类似商品上,以相同或近似的商标申请注册的,给予最先申请者注册的原则。 申请在先原则相对应的是使用在先原则即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在同一种或者类 似商品上,以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申请注册的,予最先使用人予以注册的原则。 使用在先原则是作为使用取得权利制度的组成部分而必然存在的。由于使用在先原则会导致获得的商标权缺乏有效性与稳定性,而且确定使用在先费时费力,因此只有少数国家采用,而绝大多数国家采用申请在先原则。 我国《商标法》第31明确规定,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商标注册申请人,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以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申请注册的,初步审定并公告申请在先的商标;同一天 申请的,初步审定并公告使用在先的商标,驳回其他人的申请,不予公告。 《商标法实施条例》第19条规定,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以商品上,分别以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在同一天申请注册的,各申请人应当自收到商标局通知之日起30日内提交其申请注册前在先使用该商标的证据。同日使用或者均未使用的,各申请人可以自收到商标局通知之日起30日内自行协商,并将书面协议报送商标局;不愿的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商标局通知各申请人以抽签的方式确定一个申请人,驳回其他人的注册申请。商标局已经通知但申请人未参加抽签的,视为放弃申请,商标局应当书面通知未参加抽签的申请人。 3.优先权原则

美国商标法中的“反向混淆”(李明德)

美国商标法中的“反向混淆” 李明德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 上传时间:2007-6-23 绝大多数的商标侵权都是“顺向混淆”,即在后的商标所有人让消费者产生一种虚假印象,自己的商品或服务来源于在先的商标所有人,或者说在先商标人制造了或认可了自己的商品或服务。在这种侵权中,在后的商标所有人利用了在先的商标所有人的商誉。但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由于在先的商标人在市场上处于弱势地位,在后的商标人在市场上处于强势地位或者非常著名,可能就会出现“反向混淆”。在这种情况下,在后的商标所有人可能让消费者产生一种错误印象,在先商标所有人所提供的商品或服务是来源于在后的商标所有人。这种“反向混淆”不仅会使消费者混淆,而且会损害在先商标人的信誉,侵权者也要承担责任。 美国联邦商标法“兰哈姆法”中没有明确的关于“反向混淆”的规定。“反向混淆”是由法院的一系列判例所确定的。 在1977 年的“轮胎分销商”一案中,原告“Big O”是一家轮胎制造商,向一些独立的轮胎零售商提供自己的产品。从1974 年2 月开始,原告在轮胎上使用了“BigFoot”商标。被告“固特异”(Goodyear)是一家美国著名的轮胎橡胶公司,从1974年7月开始在一种新轮胎上使用了“Big Foot”商标,并在全国范围内发起了促销的广告活动。尽管原告及其分销商提出了反对,被告仍然继续其推销活动。随后,原告向法院提起商标侵权的诉讼,地方法院以存在混淆可能性为依据,判定被告侵权,并处赔偿金和惩罚性赔偿金。被告不服判决,提起上诉,但第十巡回上诉法院支持了地方法院的判决,只是相应地减轻了赔偿金和惩罚性赔偿金。 在此案中,原告并没有主张被告利用了自己的商誉,或者被告让消费者将自己的产品误认为是原告的产品。相反,原告主张,被告使用“Big Foot”的商标,让消费者在自己商品的来源上发生了混淆,甚至误认为自己的商品是来源于被告。对此,第十巡回上诉法院在判决中说:“在通常的商标侵权案件中,原告在某一公众认可的商标上进行了大量投资,并由此而提出主张。原告会寻求挽回由在后商标人所造成的损失。而在后商标人则试图利用与原告商标相联系的商誉,向消费者大众暗示他的产品与原告的产品是同一个来源。但是眼下的案件却涉及了反向混淆,侵权人使用原告的商标,造成了原告产品来源上的混淆。” 在此案中,被告主张,如果在后的商标使用者(被告)没有利用原告商誉的意图,没有将自己的产品欺骗性地让消费者误认为是原告的产品,而是仅仅造成了原告商品来源上的混淆,不应当承担法律责任。上诉法院认为,地方法院的判决已经非常有说服力地回答了被告的看法。上诉法院引证地方法院的判决说:“接受‘固特异’观点的逻辑结果必将是,一个拥有公众熟知的商号的公司,当它从竞争者那里窃取了一个产品名称并且有经济力量作密集广告时,可以免除不正当竞争的责任。如果法律责任仅仅局限于欺瞒,那么任何具有相当规模和资源的人,都可以采纳任何一个商标并且就该商标开发出新的含义,以之作为在后使用者的产品的标识。本案中‘固特异’不当使用商标的行为毫无疑问是不正当竞争,必须受到起诉。”

最新商标法实施条例(2017修订版)

最新商标法实施条例(2017修订版) 修改后的商标法实施条例是什么?商标法实施条例修改了哪些内容?下面,小编将为您提供最新商标法实施条例(2014修订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全文,请您阅读了解。 2014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 (2002年8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58号公布 2014年4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51号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以下简称商标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有关商品商标的规定,适用于服务商标。 第三条商标持有人依照商标法第十三条规定请求驰名商标保护的,应当提交其商标构成驰名商标的证据材料。商标局、商标评审委员会应当依照商标法第十四条的规定,根据审查、处理案件的需要以及当事人提交的证据材料,对其商标驰名情况作出认定。 第四条商标法第十六条规定的地理标志,可以依照商标法和本条例的规定,作为证明商标或者集体商标申请注册。 以地理标志作为证明商标注册的,其商品符合使用该地理标志条件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要求使用该证明商标,控制该证明商标的组织应当允许。以地理标志作为集体商标注册的,其商品符合使用该地理标志条件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要求参加以该地理标志作为集体商标注册的团体、协会或者其他组织,该团体、协会或者其他组织应当依据其章程接纳为会员;不要求参加以该地理标志作为集体商标注册的团体、协会或者其他组织的,也可以正当使用该地理标志,该团体、协会或者其他组织无权禁止。 第五条当事人委托商标代理机构申请商标注册或者办理其他商标事宜,应当提交代理委托书。代理委托书应当载明代理内容及权限;外国人或者外国企业的代理委托书还应当载明委托人的国籍。 外国人或者外国企业的代理委托书及与其有关的证明文件的公证、认证手续,按照对等原则办理。

美国商标法-合理使用相关法条-15USC1125

15 U.S.C. § 1125 (a) Civil action (1) Any person who, on or in connection with any goods or services, or any container for goods, uses in commerce any word, term, name, symbol, or device, or any combination thereof, or any false designation of origin, false or misleading description of fact, or false or misleading representation of fact, which-- (A) is likely to cause confusion, or to cause mistake, or to deceive as to the affiliation, connection, or association of such person with another person, or as to the origin, sponsorship, or approval of his or her goods, services, or commercial activities by another person, or (B) in commercial advertising or promotion, misrepresents the nature, characteristics, qualities, or geographic origin of his or her or another person's goods, services, or commercial activities, shall be liable in a civil action by any person who believes that he or she is or is likely to be damaged by such act. (2) As used in this subsection, the term “any person” includes any State, instrumentality of a State or employee of a State or instrumentality of a State acting in his or her official capacity. Any State, and any such instrumentality, officer, or employee, shall be subject to the provisions of this chapter in the same manner and to the same extent as any nongovernmental entity. (3) In a civil action for trade dress infringement under this chapter for trade dress not registered on the principal register, the person who asserts trade dress protection has the burden of proving that the matter sought to be protected is not functional. (b) Importation Any goods marked or labeled in contravention of the provisions of this section shall not be imported into the United States or admitted to entry at any customhouse of the United States. The owner, importer, or consignee of goods refused entry at any customhouse under this section may have any recourse by protest or appeal that is given under the customs revenue laws or may have the remedy given by this chapter in cases involving goods refused entry or seized. (c) Dilution by blurring; dilution by tarnishment (1) Injunctive relief Subject to the principles of equity, the owner of a famous mark that is distinctive, inherently or through acquired distinctiveness, shall be entitled to an injunction against another person who, at any time after the owner's mark has become

从国际法看我国新商标法对未注册驰名商标的保护

从国际法看我国新商标法对未注册驰名商标的保护 摘要:结合国际公约、外国立法例和我国的实践,分析我国新商标法第13条第1款关于未注册驰名商标的保护所适用的主体和客体的范围,认为这一规定将突破我国传统商标法的商标权取得原则和商标的地域性观念,对商标立法和司法保护影响深远。 关键词:国际法;新商标法;未注册驰名商标 我国新商标法第13条第1款明确规定了对未注册驰名商标的保护①,这一规定体现了商标国际保护体制的要求,符合国际上许多国家商标保护的潮流,反映了当今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现实;同时,这也将改变我国商标法制和商标立法的传统,丰富商标地域性的内涵,对商标立法和未注册商标的司法保护影响深远。但该款关于权利主体和商标的范围并不明确,本文将结合国际公约的规定、外国立法例和我国的实践进行分析。 一、对未注册驰名商标保护的国际法渊源和影响 未注册驰名商标是驰名商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别保护体现在1883年《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和TRIPS协议之中,是商标国际保护制度的重要内容。 (一)巴黎公约对未注册驰名商标保护的规定。对未注册驰名商标的保护可以追溯到《巴黎公约》第6条之二关于驰名商标保护的规定中。该条规定:“(1)本联盟各国承诺,如本国法律允许,应依职权,或依有关当事人的请求,对商标注册国或使用国主管机关认为在该国已经属于有权享受本公约利益的人所有而驰名、并且用于相同或类似商品的商标构成复制、仿制或翻译,易于产生混淆的商标,拒绝或取消注册,并禁止使用。这些规定,在商标的主要部分构成对上述驰名商标的复制或仿制,易于产生混淆时,也应适用。”本条是由1925年海牙修订会议订入本公约的,1934年的伦敦修订会议和1958年的里斯本修订会议作了修改。②从本条规定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两点。第一,享受本条利益的主体是可以享受本巴黎公约利益的人。首先,根据公约第2条关于“国民待遇”的规定,有权享受本公约利益的人是本联盟任何国家的国民。对此,该条规定:本联盟任何国家的国民,在保护工业产权方面,在本联盟所有其他国家内应享有各该国法律现在授予或今后可能授予各该国国民的各种利益:一切都不应损害本公约特别规定的权利。其次,根据公约第3条的规定,本联盟以外各国的国民,在本联盟一个国家的领土内设有住所或有真实和有效的工商业营业所的,应享有与本

新《商标法》知识竞赛题及标准答案

新《商标法》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 1.2013 年 8 月 30 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决定》,自()起施行。 A.2013 年 8 月 30 日 B. 2013年 12月 31日 C.2014 年 5月 1日 D.2014年8月30日 2.()主管全国商标注册和管理的工作。 A.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B.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 C.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 D. 国家知识产权局 3.()享有商标专用权,受法律保护。 A.商标注册人 B. 商标使用人 C.商标注册申请人 D. 商标被许可人 4.新《商标法》第七条要求,申请注册和使用商标应当遵循()原则。 A.自愿 B.平等 C. 合法 D. 诚实信用 5. 外国人或者外国企业在中国申请商标注册的,应当按其所属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办理,或者按()原则办理。 A. 公平 B. 对等 C.公正 D.平等 6.商标代理机构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委托人申请注册的商标属于《商标法》第十五条和第 三十二条禁止的抢注情形,而仍然接受其委托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该机构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处()罚款。 A. 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 B. 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 C. 三万元以下 D. 二十万元以下 7. 商标注册申请人可以通过一份申请就()类别的商品申请注册同一商标。 A. 一个 B. 二个 C. 三个 D. 多个 8.注册商标需要改变其标志的,应当( A. 提出变更申请 B. 重新提出注册申请)。 C. 提出备案申请 D.前三者均可 9. 商标注册申请人自其商标在外国第一次提出商标注册申请之日起()内,又在中国就相同商品以同一商标提出商标注册申请的,依照该外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 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按照相互承认优先权的原则,可以享有优先权。 A. 三个月 B. 六个月 C. 九个月 D.一年 10.商标在中国政府主办的或者承认的国际展览会展出的商品上首次使用的,自该商品 展出之日起()内,该商标的注册申请人可以享有优先权。

美国商标法

美国商标法(中文版) 第一章主要注册簿 第一条 (a) 基于使用商标申请注册: 供商业上使用之商标之所有人得依本法之规定,申请将其商标注册于主要注册簿,申请注册时应依下列规定办理: (1)备齐下列文件向专利商标局提出申请: (A) 申请书:申请书应依局长规定之格式为之。于申请书上应由申请人或申请注册之事务所之人员或公司、协会之职员确认所记载申请人之住所、国籍、申请人首次使用该商标之日期、申请人首次于商业上使用该商标之日期、指定使用该商标之商品名称、及商标于商品上之使用形式及方法等均属实,并应由申请人、事务所之人员或申请注册之公司或协会之职员声明其确信自己或所代表之事务所、公司或协会为申请注册之商标之所有人,而该商标系供商业上使用,且依其所知及所信,并无其它人或其它事务所、公司或协会有权于商业上使用相同商标或其它近似标章致使用于指定之商品时会引起混淆、误认或有欺罔购买者之虞。但于申请同时使用时,申请人应载明其主张商标专用权之例外情形,并应于其所知之范围内,详细说明他人同时使用之情形、相关之商品、同时使用之区域之范围、各人使用商标之时期,以及申请案所请求注册之区域及商品。

(B) 商标图样。 (C) 使用商标之样张或复制品。所需检附样张或复制品之数量依局长之要求定之。 (2) 向专利商标局缴交注册费用。 (3) 遵照局长在不与法律抵触之范围内所发布之规则、办法。 (b)基于使用商标之意图申请注册 凡善意欲于商业上使用商标者,且有情况足以显示其为善意时,得依本法申请注册于主要注册簿,申请时应依下列规定办理: (1) 备齐下列文件向专利商标局提出申请: (A) 申请书:申请书应依局长规定之格式为之。申请书上应由申请人或申请注册之事务所之人员或公司、协会之职员确认所记载申请人之住所、国籍、申请人善意于商业上使用商标之意图,申请人将善意使用商标之商品,将来使用于商品上之商标形式及方法等均属实,并应由申请人,或申请注册之事务所之人员、或公司、协会之职员声明其确信自己或所代表之事务所、公司或协会有权于商业上使用该商标,且依其所知及所信,并无其它人或其它事务所、公司或协会有权于商业上使用相同商标或其它近似之标志,致使用于指定之商品时,会引起混淆、误认或有欺瞒购买者之虞。但如系依四十四条之规定申请注册时,申请人须符合本条第(d)项之规定,始可注册。

中美知识产权制度比较

中美知识产权制度比较 一、中美知识产权制度的历史发展 (一)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历史考察 中国知识产权制度已有悠久的历史,当代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与发展,是立足本国国情、面对诸多挑战不断探索、完善的过程,同时也是将当代知识产权国际条约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使中国知识产权制度向着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标准不断接近的过程。 第一,专利权制度。在中国,“专利”一词最早出现在《国语》中。中国古代知识产权制度的萌芽是以专利权制度和著作权制度为先导的。在 2000 多年以前就已经出现“专利”一词。但是,这种“专利”并不是法律含义上的专利。1859 年,太平天国领导人在《资政新篇》中指出,对发明实行专利保护。1881 年,我国早期的民族资产阶级代表人物郑观应曾经就机器织布技术向清朝光绪皇帝申请专利。1882 年皇帝批准该局可以享有十年专利,这是历史上较有影响的专利。1898 年,在“戊戌变法”中光绪皇帝签发了《振兴工艺给奖章程》,这是历史上第一部专利法。辛亥革命后,于 1944 年,国民政府又颁布了历史上第一部正式的《专利法》,该法在 1949 年才施行。新中国成立后,在 1950 年,颁布了《保障发明权与专利权暂行条例》;同年,又颁布了《发明审查委员会规程》。1954 年,又颁布了《有关生产的发明、技术改进及合理化建议的奖励条例》。1963 年国务院颁布了《发明奖励条例》和《技术改进条例》,文革期间这些制度基本处于虚无状态。 第二,著作权制度。著作权最早体现在《见闻后录》、《农书》等书中,当时五代后唐长兴二年,经宰相冯道、李愚等建议,朝廷命田敏在国子监主持校正《九经》,并且“刻板印卖”。到了 11 世纪,北宋的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推动了印刷业的发展,从此批量复制作品成为可能。由此引发刻板印书的泛滥,更有一些人公然将先哲文章摘抄录用。于是,为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宋朝时就开始出现保护复制作品的制度,对于民间以获利为目的的擅自翻版的行为,处以“追版劈毁,断罪施刑”的处罚。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国家将著作权

2020年最新版商标评审规则

(合同范本)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W-HT-020417 2020年最新版商标评审规则The latest edition of trademark evaluation rules in 2020

2020年最新版商标评审规则 【时效性】有效 【颁布单位】国家工商局 【颁布日期】19951102 【实施日期】19951102 【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令第37号 【名称】商标评审规则 【题注】 【章名】全文 第一条为保证正确、及时地处理商标评审事宜,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和监督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以下简称商标局)依法行使职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以下简称《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商标法实施细则》),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商标评审委员会)是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设定的负责商标确权评审的行政机构,依法对商标评审事宜行使终局裁决权。 第三条商标评审委员会依法对商标评审事宜独立行使裁决权。 第四条商标评审委员会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处理商标评审事宜。 第五条当事人在商标评审中的法律地位平等。

第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同《商标法》、《商标法实施细则》有不同规定的,适用该国际条约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声明保留的条约款除外。 第七条商标评审委员会处理商标评审事宜,采取委员投票表决制,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第八条商标评审委员会对商标评审事宜实行书面审理。 第九条当事人申请或者参加商标评审,可以委托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认可的商标代理组织代理,也可以直接办理。外国人或者外国企业申请或者参加商标评审,应当委托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指定的商标代理组织代理。 第十条商标评审委员会受理就下列事宜提出的评审申请: (一)对商标局驳回商标注册申请不服的; (二)对商标局异议裁定不服的; (三)对商标局驳回注册商标转让申请不服的; (四)对商标局驳回注册商标续展申请不服的; (五)对商标局撤销注册商标不服的; (六)对注册商标提出争议的; (七)对认为注册不当商标提出撤销的; (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商标确权评审事宜。 第十一条商标评审委员会由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委员组成,其中委员为十五至十七人。 第十二条商标评审委员会委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熟悉商标法律;

商标法的哪几条你必须记住

中国商标法一共有八章,共64条规定,这部法律详细规定了商标的注册申请、审查、续展、转让、许可、争议、使用和保护等各个方面,完全掌握和了解清楚这部法律的规定,无论是对企业还是从事商标代理的从业人员都不是那么容易,我们也经常能听到入行不久的代理人会问一些非常基础的商标法律规定问题,因此,我觉得有必要来说一说,哪几条商标法是你必须知道的? 下面将结合一些常见问题来介绍和分析商标法究竟是怎么规定的。 总则部分:个人认为要记住如下几条。 1、商标注册审查机关:商标法第2条有详细规定,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商标局主管全国商标注册和管理的工作。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设立商标评审委员会,负责处理商标争议事宜。仍有不少企业会错误地认为商标注册是归地方工商局管,所以,通过这一条的学习,我们应清楚国家商标局与地方工商局的职能区别,也就是,国家商标局负责商标注册的审查和管理。 2、商品商标、服务商标、集体商标和证明商标:商标法第3条规定,解释了一般商标即商品和服务商标、集体商标和证明商标的基本概念,从这一条中,我们可以清楚集体商标、证明商标的不同功能和用途,除一般商标用于区分商品来源的功能外,集体商标用于表明成员资格、证明商标则用于证明商品的特殊品质。 3、两个或两个以上申请人问题:商标法第5条规定,两个以上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共同向商标局申请注册同一商标,共同享有和行使该商标专用权。此前我在《中国商标注册必须知道哪些事》一文中有提过,不建议共同来申请,但我们必须搞清楚一点的是,共同申请商标后,是由所有共同申请人来共同享有和行使该商标专用权。 4、哪些标志不得作为商标使用:商标法第10条规定,这里详细介绍了什么标志不可以作为商标使用。 5、哪些标志不得作为商标注册:商标法第11条规定,这里详细介绍了什么标志不可以作为商标注册。 6、驰名商标规定:见商标法第13条和14条规定,由于商标法有关驰名商标的规定是总则规定,因此,本文不详细介绍驰名商标的细节问题,只是需要你记住驰名商标的扩大保护规定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