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监控录像(视频)文件大小计算

监控录像(视频)文件大小计算

监控录像(视频)文件大小计算
监控录像(视频)文件大小计算

监控录像(视频)文件大小计算

视频监控系统的前端摄像机分辨率从初的CIF,一直发展到现在的4K,存储和带宽成本不断攀升。视频编码技术也不断发生变化,同样图像质量下,H.265的码率只有H.264的一半,说明使用H.265编码的录像文件大小为H.264的一半。那在监控系统中怎么算视频文件的大小及录像硬盘需要容量?

1.文件大小计算公式

文件大小= 时长×码率÷8或者(音频码率+视频码

率)÷8×时长

(说明:文件大小单位为kB,码率的单位为Kb /s,时长单位为秒。)

1.1码流

码流(Data Rate,也叫码率)是指视频文件在单位时间内使用的数据流量(即:每秒传送的比特数(bit)),是视频编码中画面质量控制中最重要的部分,一般我们用的单位是Kb/s或者Mb/s。一般来说同样分辨率下,视频文件的码流越大,压缩比就越小,画面质量就越高。码流越大,说明单位时间内取样率越大,数据流,精度就越高,处理出来的文件就越接近原始文件,图像质量越好,画质越清晰,要求播放设备的解码能力也越高。

常见的录像文件格式的码流:QCIF 256kbPS,CIF 512kbps,DCIF 768kbps,4CIF 1536KBPS,D1

2048kbps,720P 3096kbps,1080P 4096kbps。

1.2单个通道录像文件大小

每小时单个通道录像文件大小(单位MB/小时)=码率大小×3600(1小时3600秒)÷8÷1024

2.分辨率

视频分辨率是指视频成像产品所成图像的大小或尺寸。常见的视像分辨率有352×288,176×144,640×480,1024×768。在成像的两组数字中,前者为图片长度,后者为图片的宽度,两者相乘得出的是图片的像素,长宽比一般为4:3。

目前监控行业中主要使用Qcif(176×144)、CIF(352×288)、HALF D1(704×288)、D1(704×576)等几种分辨率。

D1是数字电视系统显示格式的标准,共分为以下5种规格:D1:480i格式(525i):720×480;D2:480P格式(525p):720×480;D3:1080i格式(1125i):1920×1080;D4:720p格式(750p):1280×720;D5:1080p格式(1125p):1920×1080

3.监控录像硬盘所需要存储空间大小

存储空间大小=码率(单位:kb/s)÷8×3600(单位:秒,1小时的秒数)×24(单位:小时,一天的时间长)×保存的天数(单位:天)×监控点数(摄像头总路数)

注:要考虑磁盘格式化的10%损失空间,即每块硬盘可用空间为总空间的90%。

(小知识):存储单位换算

1TB=1024GB,1GB=1024MB,1MB=1024KB

视频监控行业常用标准带宽计算

1、首先计算 720P(1280×720)单幅图像照片的数据量 每像素用24比特表示,则: 720P图像照片的原始数据量= 1280×720×24/8/1024=2700 KByte 2、计算视频会议活动图像的数据量 国内PAL活动图像是每秒传输25帧。数字动态图像是由I帧/B帧/P帧构成。 其中I帧是参考帧:可以认为是一副真实的图像照片。B帧和P帧可简单理解为预测帧,主要是图像的增量变化数据,数据量一般较小。 极限情况下,25帧均为I帧,即每帧传输的图像完全不同。则: 720P活动图像的每秒传输的极限数据量= 2700 KByte×25 = 67500 KByte/s 转换成网络传输Bit流= 67500×8 = 540000 Kbit/s,即528M的带宽。 在实际视频会议应用中,由于有固定场景,因此以传输增量数据为主(传输以B帧和P帧为主),一般在10%-40% 之间,40%为变化较多的会议场景。计算如下: 增量数据在10%的情况下, 原始数据量= 2700 KByte×10%×24 + 2700 KByte =9180 KByte/s = 72 Mbit/s 增量数据在20%的情况下, 原始数据量= 2700 KByte×20%×24+ 2700 KByte =15660 KByte/s = 123 Mbit/s 增量数据在40%的情况下, 原始数据量= 2700 KByte×40%×24+ 2700 KByte =28620 KByte/s = 224 Mbit/s 3、H.264压缩比 H.264最大的优势是具有很高的数据压缩比率,在同等图像质量的条件下,H.264的压缩比是MPEG-2的2倍以上,是MPEG-4的1.5~2倍。举个例子,原始文件为88GB,采用MPEG-2压缩后为3.5GB,压缩比为25∶1,而采用H.264压缩后为1.1GB,从88GB到1.1GB,H.264的压缩比达到惊人的80∶1。 4、采用H.264压缩后的净荷数据量 视频会议中都对原始码流进行编解码压缩。采用H.264,压缩比取80:1。计算如下:在10%的情况下,压缩后的净荷数据量= 72/80 = 0.9 Mbit/s 在20%的情况下,压缩后的净荷数据量= 123/80 = 1.6 Mbit/s 在40%的情况下,压缩后的净荷数据量= 224/80 = 2.8 Mbit/s 5、采用H.264压缩后的传输数据量 加上网络开销,传输数据量= 净荷数据量* 1.3 在10%的情况下,压缩后的传输数据量= 0.9 * 1.3 = 1.17 Mbit/s 在20%的情况下,压缩后的传输数据量= 1.6 * 1.3 = 2.08 Mbit/s 在40%的情况下,压缩后的传输数据量= 2.8 * 1.3 = 3.64 Mbit/s 6、厂商情况 部分厂商宣传的1M 720P超高清应用,有诸多使用限制。 如宝利通在其《HDX管理员指南》P56中明确指出:“在将视频质量设置为“清晰度”

关于如何计算视频监控录像存储空间

关于如何计算视频监控录像存储空间 随着广西分公司公司摄像头监控点的不断增加,录像存储时间越来越延长,因此存储系统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保证视频画 面质量的前提下,如何合理利用存储空间就显得及其重要。下面就 视频存储空间大小的计算做简单介绍。 在此之前先了解个概念: 视频码流包括单码流、双码流、三码流,指视频文件在单位时 间内使用的数据流量,是视频编码中画面质量控制中最重要的部分。同样分辨率下,视频文件的码流越大,画面质量就越高。 目前市面上比较主流的视频格式及码流大小合理设置 格式类型 CIF D1 720P 1080P 比特率大小 512kbps 1.5Mbps 2Mbps 4Mbps 码流大小 64KB/s 192KB/s 256KB/s 512KB/s 根据上面表格的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不同视频格式的摄像头 一段时间内录像存储的大小,具体对于摄像头的存储空间大小的计 算方式如下: 所需存储大小=码流大小(单位:KB/s;即比特率/8)X 3600(单位:秒;一个小时的秒数) X 24(单位:小时;一天的小时数)X 保存天数X监控通道数(需要存储的摄像头的数量)(注:存 储单位换算 1T=1024G;1G=1024M;1M=1024KB) 例如:公司保卫部有30个摄像头,视频格式分别为CIF, 720P,视频录像要求存储30天,分别需要的存储大小为多少?

CIF格式:存储计算= 64KB/秒x3600秒x24x30x30≈ 4746G=4.63T 720P格式:存储计算=256KB/秒x3600秒 x24x30x30=18984.375G≈18.5T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根据用户的监控需求(例如:录像保存天数,视频画面质量等等),来计算出不同格式,不同码流的视频所需要 的存储空间,然后通过计算出来的所需存储大小,合理购买硬盘数量,合理分配磁盘空间。通过这个方式最大限度的避免了存储资源 和金钱的浪费。

视频监控系统常见十六种故障的解决方法

视频监控系统常见十六种故障的解决方法 在一个监控系统完工以后需要进入调试阶段、试运行阶段以后才能交付使用,有可能出现各种故障现象,例如常见的:不能正常运行、系统达不到设计要求的技术指标、整体性能和质量不理想,特别是对于一个复杂的、大型的监控工程项目来说,是在所难免的,这是就需要我们去做相应的处理来解决故障,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1、电源不正确引发的设备故障。 电源不正确大致有如下几种可能:供电线路或供电电压不正确、功率不够(或某一路供电线路的线径不够,降压过大等)、供电系统的传输线路出现短路、断路、瞬间过压等。特别是因供电错误或瞬间过压导致设备损坏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在系统调试中,供电之前,一定要认真严格地进行核对与检查,绝不应掉以轻心。 2、由于某些设备的连结有很多条,若处理不好: 特别是与设备相接的线路处理不好,就会出现断路、短路、线间绝缘不良、误接线等导致设备的损坏、性能下降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应根据故障现象冷静地进行分析,判断在若干条线路上是由于哪些线路的连接有问题才产生那种故障现象。因此,要特别注意这种情况的设备与各种线路的连接应符合长时间运转的要求。 3、设备或部件本身的质量问题。 各种设备和部件都有可能发生质量问题,纯属产品本身的质量问题,多发生在解码器、电动云台、传输部件等设备上。值得指出的是,某些设备从整体上讲质量上可能没有出现不能使用的问题,但从某些技术指标上却达不到产品说明书上给出的指标。因此必须对所选的产品进行必要的抽样检测。如确属产品质量问题,最好的办法是更换该产品,而不应自行拆卸修理。 4、设备(或部件)与设备(或部件)之间的连接不正确产生的问题大致会发生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阻抗不匹配。 ⑵通信接口或通信方式不对应。这种情况多半发生在控制主机与解码器或控制键盘等有通信控制关系的设备之间,也就是说,选用的控制主机与解码器或控制键盘等不是一个厂家的产品所造成的。所以,对于主机、解码器、控制键盘等应选用同一厂家的产品。 ⑶驱动能力不够或超出规定的设备连接数量。比如,某些画面分割器带有报警输入接口在其产品说明书上给出了与报警探头、长延时录像机等连接的系统主

(完整版)视频监控存储空间大小和传输带宽计算

视频监控存储空间大小和传输带宽计算 在视频监控系统中,对存储空间容量的大小需求是与画面质量的高低、及视频线路等都有很大关系。下面对视频存储空间大小与传输带宽的之间的计算方法做以介绍。 比特率是指每秒传送的比特(bit)数。单位为bps(BitPerSecond),比特率越高,传送的数据越大。比特率表示经过编码(压缩)后的音、视频数据每秒钟需要用多少个比特来表示,而比特就是二进制里面最小的单位,要么是0,要么是1。比特率与音、视频压缩的关系,简单的说就是比特率越高,音、视频的质量就越好,但编码后的文件就越大;如果比特率越少则情况刚好相反。 码流(DataRate)是指视频文件在单位时间内使用的数据流量,也叫码率,是视频编码中画面质量控制中最重要的部分。同样分辨率下,视频文件的码流越大,压缩比就越小,画面质量就越高。 上行带宽就是本地上传信息到网络上的带宽。上行速率是指用户电脑向网络发送信息时的数据传输速率,比如用FTP上传文件到网上去,影响上传速度的就是“上行速率”。 下行带宽就是从网络上下载信息的带宽。下行速率是指用户电脑从网络下载信息时的数据传输速率,比如从FTP服务器上文件下载到用户电脑,影响下传速度的就是“下行速率”。 不同的格式的比特率和码流的大小定义表: 传输带宽计算:

比特率大小×摄像机的路数=网络带宽至少大小; 注:监控点的带宽是要求上行的最小限度带宽(监控点将视频信息上传到监控中心);监控中心的带宽是要求下行的最小限度带宽(将监控点的视频信息下载到监控中心);例:电信 2Mbps的ADSL宽带,理论上其上行带宽是512kbps=64kb/s,其下行带宽是2Mbps=256kb/s 例:监控分布在5个不同的地方,各地方的摄像机的路数:n=10(20路)1个监控中心,远程监看及存储视频信息,存储时间为30天。不同视频格式的带宽及存储空间大小计算如下:地方监控点: CIF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512Kbps,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512Kbps,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 512K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10(摄像机的路数)≈5120Kbps=5Mbps(上行带宽) 即:采用CIF视频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5Mbps; D1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1.5Mbps,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1.5Mbps,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 1.5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10(摄像机的路数)=15Mbps(上行带宽) 即:采用D1视频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15Mbps; 720P(100万像素)的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2Mbps,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2Mbps,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

视频监控系统解决方案报告书

第一章项目概述 (2) 1.1.项目概况 (2) 1.2.设计原则 (2) 1.3.设计依据 (3) 1.4.建设目标 (3) 第二章系统总体设计 (4) 2.1.设计思路 (4) 2.2.系统定位 (5) 2.3.系统组成 (6) 2.4.拓扑结构图 (7) 第三章系统详细设计 (9) 3.1.前端子系统 (9) 3.1.1监控点分布 (9) 3.1.2高清红外网络筒型摄像机 (11) 3.2.存储子系统 (12) 3.2.1网络硬盘录像机 (13) 3.2.2存储空间的计算 (15) 3.3.现实控制显示 (16)

第一章项目概述 1.1.项目概况 从模拟到网络、从标清到高清,随着安防监控技术的不断发展,用户对监控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为了解决监控视频系统的视频图像分辨率低、存储可靠性差、视频上墙显示复杂及系统管理性差等方面的问题,海康威视从系统的先进性、可靠性、实用性等方面出发,推出一套集前端采集、后端存储、上墙显示及应用管理于一体的网络高清视频监控系统标准化解决方案 1.2.设计原则 厂区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严格遵守以下原则: 先进性:本监控系统采用国际上技术先进、性能优良、工作稳定的监控设备,使整个系统的应用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领先的水平。 可靠性:系统的可靠性原则应贯穿于系统设计、设备选型、软硬件配置到系统施工的全过程。只有可靠的系统,才能发挥有效的作用。 方便性:监控系统的操作应具有灵活简便,人机界面友好,易于掌握的特点,操作人员能够方便物进行使用及维护,使整个系统的功能得以最大实现。 扩展性:系统设计留有充分的余地,以便日后比较方便地进行系统扩充。为此,设备采用模块式结构,在需要时可随时补充,使系统具备灵活的扩展性。 开放性:产品选型必须具有开放的接口,便于整个系统的整合,达到资源统一管理的目的。

监控管理系统概述

五、监控管理系统概述 为适应现代社会教育场所的安防需要,充分体现江山里三期小区安全保卫工作的渗透性和主动性,实现“主观努力尽到最大、客观风险降到 最低、意外情况反应最快”的全新安全保卫工作理念。将住宅小区所安全 保卫管理工作由人力密集型转向科技密集型,确保园区师生人身安全和财 产安全,有效发挥视频安防监控系统“事前防范、事后举证”的作用,整 个监控管理系统能将各个监控点数据信息与学校各个管理部门实现互联 互通,进一步提高监控的范围和力度,从而提高整个监控管理的效率和效 果。 本项目建设的监控管理系统,具备实时视频监控、录像检索回放、录像备份下载等基础功能,其中C/S客户端还具备接收和处理线路报警, 控制解码上电视墙等高级应用。 5.1监控管理系统功能、设备组成、区域划分 5.1.1 监控设备由以下部分组成 后端管理、存储设备→核心交换→通过光电设备传输→管理间楼层接入交换设备→编码器→通过开关电源加视频线缆传输→摄像头 ●前端摄像机(包括室内半球、过道枪机、室外枪机、电梯飞碟摄像机); ●弱电井汇聚编码器; ●传输链路(通过接入层交换机经光纤主干接入机房核心交换机与后端管 理、存储设备相连); ●后端录像存储服务器; ●后端监控管理平台服务器; ●后端流媒体服务器; 5.1.2 监控软件管理系统功能模块组成 功能模块: 实时监控录像回放日志管理本地配置用户管理线路报警管理 录像管理网络管理资产管理系统参数

其中实时监控、录像回放、组织资源、录像管理、传输网络管理、系统参数及本地配置较为常用,需要多熟悉操作。 监控区域划分 整个监控系统一共245个监控点,其中半球112个,枪机96个,高速球11各,电梯专用碟形半球26个。共划分为单体楼栋、外围、地下停车场、电梯四个区域,监控点位的命名都是以点位所在位置来命名的。具体点位数量及编号详 见本资料第四部分第二小节点位表。 5.2监控系统点位表见附件《四》 5.3监控管理系统结构 本监控管理系统的架构如下图所示:

监控存计算公式

视频监控存储空间计算方法 在视频监控系统中,对存储空间容量的大小需求是与画面质量的高低、及视频线路等都有很大关系。下面对视频存储空间大小与传输带宽的之间的计算方法做以介绍。比特率是指每秒传送的比特(bit)数。单位为 bps(BitPerSecond),比特率越高,传送的数据越大。比特率表示经过编码(压缩)后的音、视频数据每秒钟需要用多少个比特来表示,而比特就是二进制里面最小的单位,要么是0,要么是1。比特率与音、视频压缩的关系,简单的说就是比特率越高,音、视频的质量就越好,但编码后的文件就越大;如果比特率越少则 情况刚好相反。码流(DataRate)是指视频文件在单位时间内使用的数据流量,也叫码率,是视频编码中画面质量控制中最重要的部分。同样分辨率下,视频文件的码流越大,压缩比就越小,画面质量就越高。上行带宽就是本地上传信息到网络上的带宽。上行速率是指用户电脑向网络发送信息时的数据传输速率,比如用FTP上传文件到网上去,影响上传速度的就是“上行速率”。下行带宽就是从网络上下载信息的带宽。下行速率是指用户电脑从网络下载信息时的数据传输速率,比如从FTP服务器上文件下载到用户电脑,影响下传速度的就是“下行速率”。不同的格式的比特率和码流的大小定义表: 传输带宽计算:比特率大小×摄像机的路数=网络带宽至少大小; 注:监 控点的带宽是要求上行的最小限度带宽(监控点将视频信息上传到监控中心);监 控中心的带宽是要求下行的最小限度带宽(将监控点的视频信息下载到监控中心);例:电信2Mbps的ADSL宽带,理论上其上行带宽是512kbps=64kb/s,其下行带宽是2Mbps=256kb/s 例:监控分布在5个不同的地方,各地方的摄 像机的路数:n=10(20路)1个监控中心,远程监看及存储视频信息,存储时间为30天。不同视频格式的带宽及存储空间大小计算如下:地方监控点:CIF 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512Kbps,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 为512Kbps,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512K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10(摄像机的路数)≈5120Kbps=5Mbps(上行带宽) 即:采用CIF视频 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5Mbps; D1视频格式每路摄像 头的比特率为1.5Mbps,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1.5Mbps,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 1.5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10(摄像机的路数)=15Mbps(上行带宽) 即:采用D1视频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15Mbps; 720P(100万像素)的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 2Mbps,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2Mbps,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2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10(摄像机的路数)=20Mbps(上行带宽) 即:采用720P的视频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 20Mbps; 1080P(200万像素)的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4Mbps,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4Mbps,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4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10(摄像机的路数)=40Mbps(上行带宽) 即:采用1080P的视频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40Mbps;监控中心:

视频监控存储扩容方案(优选材料)

xxxxxx视频监控存储扩容方案 1 项目需求 本次项目新增1000路前端监控摄像机,现有存储系统容量无法满足要求,因此需要对存储进行扩容,具体需求如下: 1)存储路数:1000路 2)视频流速率:H.264格式2Mbps; 3)存储周期:15天; 4)采用企业级SATAII磁盘,转速不低于7200rpm。 2 存储容量计算 第一步:计算视频数据存储空间: 全量录像存储裸容量 =(D1录像路数×D1码率×D1录像天数+720P录像路数×720P码率×720P录像天数+ 1080P录像路数×1080P码率×1080P录像天数)×1024×1024×CBR×24×3600÷8÷1000÷1000÷1000÷1000; 此处码率以Mbps为单位,录像存储裸容量以TB为单位。 一般情况下,CBR系数= 1.1;CBR影响系数是指恒定码流(CBR)正误差给存储容量带来的影响系数。K指存储路数,L指存储天数,R指视频存储码率(Mbps)。 1000路视频,D1格式存储15天,每路带宽按2Mbps计算,录像占用总硬盘空间为: =1000*15*24*3600*2*1.1/8*1024*1024/1000/1000/1000/1000=374(T)。 第二步:选择存储设备,计算存储设备数量和实际硬盘数量 此次项目存储设备采用采用华为VCN3000网络视频存储设备,单台提供36盘位硬盘插槽,采用企业级4TB硬盘,按照13个盘组成一个Raid组,组成2个Raid组,配置2个全局热备盘,单台配置28块4t盘,可提供96T存储裸容量。 硬盘采用企业级SATAII磁盘,转速不低于7200rpm,MTBF不低于一百二十万

视频监控系统功能

视频监控系统功能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视频监控系统功能 ============================ 1、本地录像,保存一定时间段内的本地视频监控录像资料,并能方便地查询、取证,为事后调查提供依据。 2、远程视频监控监控人员可远程任意调取网吧存储的监控图像,并可远程发出控制指令,录像资料的智能化检索、回放、调整摄像机镜头焦距、控制云台进行巡视或局部细节观察。 3 、随时随地的监控录像功能,无论身在何处,任何密码授权的用户通过身边的电脑联网连接到监控网点,可以看到任意监控网点的即时图像并根据需要录像,避免了地理位置间隔原因造成监督管理的不便。 4 、系统可扩容性强,若需要添加新的监控网点,在服务器端添加相应网吧信息和设备信息即可。 5 、安全性高,图像掩码技术,防止非法篡改录像资料;只有授权用户才可以进行录像备份,有效防止恶意破坏;强大日志管理功能,保证了专用系统的安全使用。服务器端和客户端之间所传输的数据,全部经过加密。 系统检测 检测内容: 系统功能检测:云台转动,镜头、光圈的调节,调焦、变倍,图像切换,防护罩功能的检测;

图像质量检测:在摄像机的标准照度下进行图像的清晰度及抗干扰能力的检测; 系统整体功能检测功能检测应包括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监控范围、现场设备的接入率及完好率; 硬盘录像主机的切换、控制、编程、巡检、记录等功能;对数字视频录像式监控系统还应检查主机死机记录、图像显示和记录速度、图像质量、对前端设备的控制功能以及通信接口功能、远端联网功能等; 对数字硬盘录像监控系统除检测其记录速度外,还应检测记录的检索、回放等功能; 设备品牌要求: 国外品牌:霍尼韦尔、博世安保、三星安防,松下、索尼、泰科、英格索兰等。 国内品牌:大华,迪威乐、海康、罗格朗、亚安、天地伟业等。

视频监控存储方案

近年来存储技术高速发展,存储设备价格不断下降,专业存储系统具备了在视频监控行业广泛应用的基础。 视频监控的存储解决方案和企业存储解决方案存在共性,也存在其特殊性。基于大容量和安全稳定性的共性,视频监控分享到 IT 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监控项目采用技术成熟度较高的网络存储方案和性能价格比合理的磁盘阵列, NVR (Network Video Recoder)正成为行业应用的热点,总体项目的造价为DVR的2-3 倍。 但是在视频监控行业,是否需要应用SAN和NAS来解决视频存储资源的共享问题,以及行业用户是否具备足够的资金和技术来应用这些技术,存在许多需要考虑的问题。 磁盘介质的选择 IDE(ATA/PATA硬盘由于转速低,可靠性差且无法支持热插拔等缺点,目前多用于PC工作站和低端服务器,少量用于对性能、可靠性、容量和扩展性要求不高的低端磁盘阵列。 企业存储采用的磁盘阵列的磁盘介质主要有FC SCSI和SATA三种(最新 的SAS磁盘类似SCSI磁盘,因未普及不再论述),其中SATA磁盘价格明显低于SCSI 和FC 硬盘,与FC硬盘相比,每TB可以节省Y 20,000- ¥ 30,000元的费用。而以前只有在企业级SCSI和FC硬盘中才具有的性能,现在 SATA硬盘也可以做到。 基于SATA的企业存储产品,具有如下的特点:首先,此类系统在 RAID的实现上具有较强的易用性;其次,传输速度比IDE (ATA/PATA磁盘高很多,能够 满足存储速度的要求;第三,基于SATA的存储系统可以支持设备的热插拔,维护十分简便;第四,相比高价格的 SCSI存储系统,SATA的价格相对低廉是目前性价比最好且最适合超大容量流媒体数据存储的首选介质。 RAID级别的选择 RAID是一种利用大量廉价磁盘进行磁盘组织的技术,价格上,大量廉价的磁盘比少量昂贵的大磁盘合算得多;性能上,使用大量磁盘可以提高数据的并行存取速度;可靠性上,冗余数据可以存放在多个磁盘上,因此一个磁盘的故障不会导致数据丢失。 常用的RAID级别包括:RAID0+1 3、5。RAID0+1是磁盘阵列中磁盘利用率最低、费用最高的RAID方式,但提供了最高的数据可用率,当一个磁盘失效,系统可以自动地替换到镜像磁盘上 , 而不需要重组失效的数据 RAID 3使用单块磁盘存放奇偶校验信息。如果一块磁盘失效 , 奇偶盘及其他数据盘可以重新产生数据。如果奇偶盘失效 , 则不影响数据使用。 RAID 3对于大量的连续数据,可提供很好的传输率;但对于随机数据 , 奇偶盘会成为写操作的瓶颈。 RAID5没有单独指定的奇偶盘,而是交叉地存取数据及奇偶校验信息于所有磁盘上。在RAID5上 ,读/写指针可同时对阵列设备进行操作,提供了更高的数据流量。RAID 5更适合频繁随机读写的数据。 综合考虑,RAID5是最好的选择。 磁盘阵列设备的选择 在选定SATA作为磁盘介质的基础上,视频监控可应用的主流磁盘阵列包括以SCSI、FC和iSCSI为主机接口的SATA磁盘阵列。 SCSI-SATA盘阵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SCSI-SATAS阵基本上都采用热插拔模块化设计,单控 制器,每个控制器提供2个Ultra320 SCSI接口作为主机通道,实际带宽在 150-250MB之间,可提供8-24个盘位等不同规格,不可扩展。SCSI-SATA盘阵技术

普通USB摄像头也可以做监控系统

普通USB摄像头也可以做监控系统 zjq 在2008-01-01 13:21 发表 教你建立廉价的网吧USB监控系统 现在在网吧内发生的治安事件非常多,安装监控设备以后,对预防和解决治安事件有很大帮助,所以目前很多大型网吧都安装有监控系统,但监控系统的安装复杂,而且投资很大,小型网吧一般很难承受,有没有好的办法既投入小、安装简单,又费用低廉呢?有,这就是使用USB的电脑摄像头来实现监控的目的,但使用USB电脑摄像头有几个问题需要解决,我们下面就分别一一给大家分析一下。 第一传输距离 监控摄像头的安装,一般需要使用几米至几十米不等的传输距离,但按照USB的标准规定,USB设备的最长的传输距离是5米,所以USB都不能长距离使用,这就是我们使用USB摄像头做监控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摄像头的传输距离。其实USB的传输距离也可以解决,USB可以通过USB HUB来延长传输距离,每增加一个HUB,就可以延长5米,一共可以增加5个HUB,也就是延长5次,每次5米,所以最长可以延长25米。为什么USB 对距离的要求这么严格呢?这是因为USB的信号频率很高,线在传输信号的过程中对信号的衰减很大,当信号衰减到无法维持信号的正常传输的时候,WINDOWS就会提示“找到无法识别的USB设备”,所以一般距离都不能超过5米!。另外USB 2.0比USB 1.1对距离更敏感,传输距离很难超过2米。 经过我们的多次认真测试得出如下结论,①如果使用USB2.0的摄像头,那么只能使用

USB2.0的带信号放大的延长线来增加传输距离,这种线其实就是一个带芯片的USB 2.0 HUB,每根线5米长,能够被延长5次,最远能够传输25米。USB 2.0的摄像头最好不要使用不带芯片的延长线,这种延长线只适合于鼠标、键盘等低速设备,不适合于摄像头之类USB 2.0的高速设备,既使是使用2米的延长线,也会让USB 2.0的设备工作不正常或是不稳定。②如果使用USB 1.1的摄像头,可以使用支持USB 的高速延长线,也可以使用USB 1.1的带信号放大的延长线。支持USB 的高速延长线在USB 1.1上使用,最远可以达到10米,USB 的高速延长线虽然对USB 1.1的设备支持非常好,但USB 2.0的高速设备在这种线上使用也不会超过2米,所以USB 的高速延长线只能用在USB 1.1上,而不能使用在USB 2.0的高速设备上。另外提醒大家,我们在使用中发现USB 1.1的摄像头使用USB 2.0的带信号放大的延长线,偶尔会出现画面抖动的情况,所以不建议大家在USB 1.1的摄像头上使用USB 2.0的带信号放大的延长线。 第二带宽 USB 1.1的带宽是12M,1只电脑摄像头在320X200分辨率,30帧/秒的情况下,需要使用的带宽大约是8M,USB 1.1的这个带宽对于只安装一个监控摄像头的网吧来说是够了,但对需要安装多路摄像头或是需要更好分辨率的网吧来说还不够,为了获得更大的带宽就需要使用支持USB 2.0的电脑,USB 2.0的带宽是480M,对于一般网吧来说,满足4路监控的要求是足够了。支持USB 2.0的主板一般需要INTEL 865以上芯片组或是VIA KT333以上的芯片组,如果你的主板不支持USB 2.0,只需要购买1块NEC 的USB 2.0扩展卡就可以了,这种卡一般不贵,只需要50元左右。另外要提醒大家,如果要使用多路摄像头,最好是每只摄像头都分别接到主板的1个USB端口上。如果只接1个主板的USB 2.0端口,通过USB 2.0的HUB分线出来分别接摄像头使用的话,主板和HUB 2.0 HUB之间最好不要有延长线,如果距离太远需要延长的话,也只能使用USB 2.0的带信号放大的延长线来延长。如果只需要1路监控的话,那么使用USB 1.1的接口也是可以的!为了使用USB 2.0,还需要打上USB 2.0的补丁。 第三摄像头效果 ①监控用的摄像头,一般都要求清晰度高,因为目前电脑摄像头普遍使用的感光芯片是美光或现代的感光芯片,这2种芯片的摄像头,清晰度都差不多,如果使用5玻镜头的话,对于要求不太严格的网吧一般都能够满足基本要求,而且每秒30帧的速度也基本能够满足监控的需求。如果需要更好清晰度的话,可以使用物理动态130万的摄像头(不是网上乱说的130万的,需要强调的是感光芯片和接口芯片都支持物理动态130万的摄像头,才能真正算是130万的),这种摄像头一般成像效果要好于采用镁光和现代感光芯片的摄像头,能够获得比一般物理35万摄像头更好的效果,但带宽占用及CPU占用率都很高,一般不推荐使用! ②如果网吧内光线比较暗,就需要使用夜视效果好的摄像头,但因为目前镁光和现代的感光芯片的夜视效果都不是很好!目前市场上还有少量的使用7131E芯片的摄像头,这种感光芯片比镁光和现代的感光芯片大很多,所以夜视效果好很多,如果能用这种芯片的摄像头是最好的!没有的话就只有使用红外线的摄像头,这种摄像头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是彩色的,在光线暗的情况下,就会发出红外线,并变为黑白方式工作,这样的话,即使在没有灯光的情况下,依然能够获得比较好的成像效果,只是图象会变成黑白的,但满足一般监控用途还是勉强可用的,但用户需要根据自己的网吧的环境选择自动感应或是手控灯光的摄像头! ③熟悉照相机的朋友都知道,镜头根据视角的不同,有广角镜头和长焦镜头之分,视角大的镜头,也叫广角镜头,拍摄的距离不远但拍摄的范围可以很大。视角小的镜头也叫长焦镜头,可以拍摄得远,但拍摄范围不大。因为目前电脑摄像头广泛使用的是固定视角的摄像头,而监控的范围有的需要大范围,有的需要远距离,这种情况下,只有通过更换不同视角的镜头

关于如何计算视频监控录像存储空间

关于如何计算视频监控录像存储空间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关于如何计算视频监控录像存储空间 随着广西分公司公司摄像头监控点的不断增加,录像存储时间越来越延长,因此存储系统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保证视频画面质量的前提下,如何合理利用存储空间就显得及其重要。下面就视频存储空间大小的计算做简单介绍。 在此之前先了解个概念: 视频码流包括单码流、双码流、三码流,指视频文件在单位时间内使用的数据流量,是视频编码中画面质量控制中最重要的部分。同样分辨率下,视频文件的码流越大,画面质量就越高。 目前市面上比较主流的视频格式及码流大小合理设置 格式类型CIFD1720P1080P 比特率大小512kbps1.5Mbps2Mbps4Mbps 码流大小64KB/s192KB/s256KB/s512KB/s 根据上面表格的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不同视频格式的摄像头一段时间内录像存储的大小,具体对于摄像头的存储空间大小的计算方式如下: 所需存储大小=码流大小(单位:KB/s;即比特率/8)X3600(单位:秒;一个小时的秒数)X24(单位:小时;一天的小时数)X保存天数X监控通道数(需要存储的摄像头的数量)(注:存储单位换算1T=1024G;1G=1024M;1M=1024KB) 例如:公司保卫部有30个摄像头,视频格式分别为CIF,720P,视频录像要求存储30天,分别需要的存储大小为多少? CIF格式:存储计算=64KB/秒x3600秒x24x30x30≈4746G=4.63T 720P格式:存储计算=256KB/秒x3600秒x24x30x30=18984.375G≈18.5T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根据用户的监控需求(例如:录像保存天数,视频画面质量等等),来计算出不同格式,不同码流的视频所需要的存储空间,然后通过计算出来的所需存储大小,合理购买硬盘数量,合理分配磁盘空间。通过这个方式最大限度的避免了存储资源和金钱的浪费。

视频监控系统项目方案

网络视频监控系统 方案

目录 第一章. 系统设计要求 (4) 1.1. 设计原则 (4) 1.2. 系统设计依据 (5) 1.3. 系统设计要求概述 (6) 1.3.1. 系统网络架构 (7) 1.3.2. 监控中心要求 (8) 1.3.3. 监控服务器单元 (10) 1.3.4. 客户端单元 (11) 第二章. 系统方案设计 (13) 2.1. 项目需求 (13) 2.2. 系统具体设计 (13) 2.3. 系统架构图 (15) 第三章监控平台架构 (16) 3.1.框架结构 (16) 3.2.技术实现 (17) 第四章平台功能 (19) 4.1.实施浏览 (20) 4.2.录像回放 (24) 4.3.时间切片 (26) 4.4.容灾备份 (27) 4.5.数字矩阵系统 (28) 4.6.事件管理功能EAPS (29) 4.6.1.设备管理 (30) 4.6.2.视频源管理 (31) 4.6.3.预案管理 (32) 4.6.4.日志查询 (32) 4.6.5.授权管理 (33) 4.6.6.推送管理 (34) 4.7.智能分析 (35) 4.7.1.分析规则 (36) 4.7.2.非法闯入禁区 (36) 4.7.3.非法逆行 (36)

4.7.4.敏感区域滞留: (37) 4.7.5.物品遗留 (37) 4.7.6.聚众检测: (38)

第一章.系统设计要求 1.1.设计原则 根据业主的实际情况以及要求,在进行安防系统总体设计的时候,所选的系统必须具有可靠的管理功能和符合国情的经济实用性,力求做到系统结构配置先进实用、更经济,节省项目单位总体投资。 ●稳定性和安全性原则: 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是远程监控系统成功实施的首要前提。设计方案要充分考虑涉及不同部位对监控设备的不同使用要求,对设备及软件的选型上要考虑选用可靠、成熟的技术和产品,以期构筑一个稳定、可靠、安全的远程集中监控与管理系统。 ●合理性与易操作性原则: 远程集中监控与管理系统各子系统(如音视频监控录像系统、防盗报警系统、远程控制、远程语音对讲、远程网络传输系统)在实际使用中应可以相对独立,要考虑各子系统之间的接口具有标准、通用的特性,以保证各子系统间的可以完整集成和无缝连接,即实现有机合理、维护简洁又相互联动的系统。在操作上则要求采用中文界面,易学易懂,操作简单。 ●先进性与实用性原则: 设计方案要从实际需求出发,既能够满足现阶段对实时监控的录像记录需

视频监控系统解决方案93548

第一章项目概述 (2) 1.1. 项目概况 (2) 1.2. 设计原则 (2) 1.3. 设计依据 (2) 1.4. 建设目标 (3) 第二章系统总体设计 (4) 2.1. 设计思路 (4) 2.2. 系统定位 (5) 2.3. 系统组成 (5) 2.4. 拓扑结构图 (7) 第三章系统详细设计 (8) 3.1. 前端子系统 (8) 3.1.1 监控点分布 (8) 3.1.2 高清红外网络筒型摄像机 (10) 3.2. 存储子系统 (11) 3.2.1 网络硬盘录像机 (11) 3.2.2 存储空间的计算 (13) 3.3.现实控制显示 (14)

第一章项目概述 1.1.项目概况 从模拟到网络、从标清到高清,随着安防监控技术的不断发展,用户对监控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为了解决监控视频系统的视频图像分辨率低、存储可靠性差、视频上墙显示复杂及系统管理性差等方面的问题,海康威视从系统的先进性、可靠性、实用性等方面出发,推出一套集前端采集、后端存储、上墙显示及应用管理于一体的网络高清视频监控系统标准化解决方案 1.2.设计原则 厂区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严格遵守以下原则: 先进性:本监控系统采用国际上技术先进、性能优良、工作稳定的监控设备,使整个系统的应用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领先的水平。 可靠性:系统的可靠性原则应贯穿于系统设计、设备选型、软硬件配置到系统施工的全过程。只有可靠的系统,才能发挥有效的作用。 方便性:监控系统的操作应具有灵活简便,人机界面友好,易于掌握的特点,操作人员能够方便物进行使用及维护,使整个系统的功能得以最大实现。 扩展性:系统设计留有充分的余地,以便日后比较方便地进行系统扩充。为此,设备采用模块式结构,在需要时可随时补充,使系统具备灵活的扩展性。 开放性:产品选型必须具有开放的接口,便于整个系统的整合,达到资源统一管理的目的。 1.3.设计依据 ●GB50198-94《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A/T 75-9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要求》 ●GB50200-94《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A/T 75-9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监控系统结构

监控系统结构 系统主要由前端摄像设备(智能一体化球形摄像机机、红外一体化摄像机、电源等等);以及后端设备(视频切换控制、硬盘录像、显示主机等)构成。 每收费站区工程设: 说明:以上仅作参考,需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设置。 控制室的主要设备:四画面分割器、控制键盘、协议转换模块、视频分配器、数字硬盘录像主机、21寸彩色纯平监视器组成。 设备配置说明如下: 1.5.1、前端监视设备 一、前端设备选用及技术参数 1、设备选用 A、区域建筑物室外宽广区域设置了低照度彩色转黑白智能一 体化球形摄像机式摄像机,由于需要监看范围广,有一定 的灯光,红外一体化摄像机监看面积相对较小,故选用此 类摄像机来配合原有广场球机来监看外部情况。 B、站区室内等由于灯光条件较差,监看范围相对较小设置不

同监看距离的红外彩色转黑白一体化摄像机 2、技术参数 (1)彩色转黑白智能一体化球形摄像机 监看室外情况摄像机,主要用于配合原有的广场球机,技术指标应当相当于日本RNIX公司的18倍双层室外型彩色智 能快球摄像机(SONY机芯),主要参数如下: ?清晰度:彩580线/黑720线, ?象素:752(H)*582(V) ?信号制式:PAL ?影像传感应器: 1/4" SNOY CCD ?同步系统: 内同步 ?最低照度:1LUX彩/0.001LUX黑, ?旋转速度:最快速度240°/s、 ?预置位:最多可达128个预置位、变速控制、轨迹自学习 ?旋转范围:180°自动翻转,实现全方位无盲点监视,无限位旋转 ?定位误差:定位精确度达±0.2° ?协议通讯:多协议集成、RS485通讯、 ?温度控制:自动温控、 ?电源:AC 24V (2)红外彩色转黑白一体化摄像机

视频监控存储空间计算方法

视频监控存储空间计算方法在视频监控系统中,对存储空间容量的大小需求是与画面质量的高低、及视频线路等都有很大关系。下面对视频存储空间大小与传输带宽的之间的计算方法做以介绍。 比特率是指每秒传送的比特(bit)数。单位为bps(BitPerSecond),比特率越高,传送的数据越大。比特率表示经过编码(压缩)后的音、视频数据每秒钟需要用多少个比特来表示,而比特就是二进制里面最小的单位,要么是0,要么是1。比特率与音、视频压缩的关系,简单的说就是比特率越高,音、视频的质量就越好,但编码后的文件就越大;如果比特率越少则情况刚好相反。 码流(DataRate)是指视频文件在单位时间内使用的数据流量,也叫码率,是视频编码中画面质量控制中最重要的部分。同样分辨率下,视频文件的码流越大,压缩比就越小,画面质量就越高。 上行带宽就是本地上传信息到网络上的带宽。上行速率是指用户电脑向网络发送信息时的数据传输速率,比如用FTP上传文件到网上去,影响上传速度的就是“上行速率”。 下行带宽就是从网络上下载信息的带宽。下行速率是指用户电脑从网络下载信息时的数据传输速率,比如从FTP服务器上文件下载到用户电脑,影响下传速度的就是“下行速率”。 不同的格式的比特率和码流的大小定义表: 传输带宽计算: 比特率大小×摄像机的路数=网络带宽至少大小; 注:监控点的带宽是要求上行的最小限度带宽(监控点将视频信息上传到监控中心);监控中心的带宽是要求下行的最小限度带宽(将监控点的视频信息下载 到监控中心);例:电信2Mbps的ADSL宽带,理论上其上行带宽是 512kbps=64kb/s,其下行带宽是2Mbps=256kb/s 例:监控分布在5个不同的地方,各地方的摄像机的路数:n=10(20路)1 个监控中心,远程监看及存储视频信息,存储时间为30天。不同视频格式的带宽及存储空间大小计算如下: 地方监控点: CIF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512Kbps,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512Kbps,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 512K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10(摄像机的路数)≈5120Kbps=5Mbps(上行 带宽) 即:采用CIF视频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5Mbps; D1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1.5Mbps,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1.5Mbps,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 1.5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10(摄像机的路数)=15Mbps(上行带宽) 即:采用D1视频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15Mbps; 720P(100万像素)的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2Mbps,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2Mbps,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2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10(摄像机的路数)=20Mbps(上行带宽) 即:采用720P的视频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20Mbps;

视频监控系统功能

视频监控系统功能 ============================ 1、本地录像,保存一定时间段内的本地视频监控录像资料,并能方便地查询、取证,为事后调查提供依据。 2、远程视频监控监控人员可远程任意调取网吧存储的监控图像,并可远程发出控制指令,录像资料的智能化检索、回放、调整摄像机镜头焦距、控制云台进行巡视或局部细节观察。 3 、随时随地的监控录像功能,无论身在何处,任何密码授权的用户通过身边的电脑联网连接到监控网点,可以看到任意监控网点的即时图像并根据需要录像,避免了地理位置间隔原因造成监督管理的不便。 4 、系统可扩容性强,若需要添加新的监控网点,在服务器端添加相应网吧信息和设备信息即可。 5 、安全性高,图像掩码技术,防止非法篡改录像资料;只有授权用户才可以进行录像备份,有效防止恶意破坏;强大日志管理功能,保证了专用系统的安全使用。服务器端和客户端之间所传输的数据,全部经过加密。 系统检测 检测内容: 系统功能检测:云台转动,镜头、光圈的调节,调焦、变倍,图像切换,防护罩功能的检测;

图像质量检测:在摄像机的标准照度下进行图像的清晰度及抗干扰能力的检测; 系统整体功能检测功能检测应包括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监控范围、现场设备的接入率及完好率; 硬盘录像主机的切换、控制、编程、巡检、记录等功能;对数字视频录像式监控系统还应检查主机死机记录、图像显示和记录速度、图像质量、对前端设备的控制功能以及通信接口功能、远端联网功能等; 对数字硬盘录像监控系统除检测其记录速度外,还应检测记录的检索、回放等功能; 设备品牌要求: 国外品牌:霍尼韦尔、博世安保、三星安防,松下、索尼、泰科、英格索兰等。 国内品牌:大华,迪威乐、海康、罗格朗、亚安、天地伟业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