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理工学院数据库原理复习大纲及复习要点部分参考复习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1.24 MB
- 文档页数:20
1 / 20 复习大纲 及 复习要点 的部分参考答案
题型及复习方法:
1、选择题:掌握复习大纲、要点、期中上的相关题目
2、简答题:掌握要点、期中上的相关题目
3、关系代数:掌握 期中试卷、教材p75有关SPJ上的相关题目
4、sql查询:掌握实验二、实验三、实验四及期中试卷、要点、p127题5上的相关题目,并注意:sql语句阅读理解
5、范式判断:掌握要点、期中试卷,大纲上的相关题目
6、er图绘制与转换为关系模式:
掌握要点、复习大纲、数据库设计new2.ppt课件上的几道题
7、可串行化调度判断:
掌握 要点上的几道题
应用技能题答题步骤总结:
3、关系代数查询答题步骤:
确定条件的列名与查询的列名,来自哪些关系,来自单个关系用单关系选择投影查询;来自多个关系先用连接,再选择投影;如果有所有的、至少、包含等字样考虑用除运算
4、SQL语言查询答题步骤:
列出整句话中出现的列名,确定来自哪些表,来自单个表用单表查询,用select确定列用where确定行;来自多个表用连接或子查询,要查询的列来自单个表可使用子查询(也可用连接查询),否则只能用连接查询;如果有所有的、至少、包含等字样考虑用Exists存在性子查询;如果有统计信息用分组查询,用having来筛选满足分组条件的组,注意select中的列只能有2种,分组列(group by后面的列)与聚合函数列,没有第三种列,否则要加入到分组子句group by中
5.码的求解、范式判断、规范化答题步骤
码的求解:找这样的属性或属性的组合:其能确定关系的每个属性,但其一部分不能确定每个属性。
范式判断
区分非主属性,主属性;再确定非主属性对码有无部分依赖、传递依赖等做出判断
规范化
将范式按1NF2NF3NFBCNF逐步分解
6.绘制E-R图、转换为关系模式、确定关系的码答题步骤
确定实体、联系、联系类型(1:1或1:n或m:n);再转换为关系模式;再确定每个关系的码
7.调度问题:确定是否为可串行化调度答题步骤 2 / 20 先根据初值计算事务的串行结果,再计算事务的并行处理结果,比较两者的结果:若与其中任何一个串行结果相同则为可串行化调度,否则为不可串行化调度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复习大纲(题库)的参考答案
注意:复习大纲上的选择题题号有的地方不连续,所以答案有的空在那儿
第一部分 基本概念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B 断号 A BBB B A B C C D A B BB A C C C A 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B D B ABDCF C D D A B DCA D A C
二、填空题
1.从数据管理的历史来看,数据管理技术经历了 人工管理 、 文件系统 和 数据库管理 三个阶段。
2.一般地讲,数据模型由数据结构、 数据操作 和 完整性约束 三个部分组成。一个数据模型的 数据结构 是关系的,就说该模型是关系模型。
3.在数据库的发展过程中,最普遍认可的逻辑数据模型有 层次模型 、 网状模型 、 关系模型 、和面向对象模型几种。目前数据库用得最普遍的模型是 关系模型 。
三、简答题
1、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数据结构化
数据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
数据独立性高(物理独立性、逻辑独立性)
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安全性、完整性、并发控制、数据恢复)
2、 关系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
关系的数据结构、关系的数据操纵、关系的完整性约束
3、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及其优点
外模式、模式、内模式
保证了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具有较高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
第二部分 关系数据库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A D B A B B C B B B C D C C C A C D 3 / 20 4、 见教材P74页第5题
设有一个SPJ数据库,包括S,P,J,SPJ四个关系模式
供应商表S(SNO,SNAME,STATUS,CITY);
零件表P(PNO,PNAME,COLOR,WEIGHT);
工程项目表J(JNO,JNAME,CITY);
供应情况表SPJ(SNO,PNO,JNO,QTY);
1) 求供应工程J1零件的供应商号码SNO
2) 求供应工程J1零件P1的供应商号码SNO
3) 求供应工程J1零件为红色的供应商号码SNO
4) 求没有使用天津供应商生产的红色零件的工程号
5) 求至少使用了供应商S1所供应的全部零件的工程号
第三部分 SQL语言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C B C 断号 C A C C B D B D 断号 B A D B D 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A D C B D 断号 B D A A D
二、综合题
1、 见教材P127页第5题
设有一个SPJ数据库,包括S,P,J,SPJ四个关系模式
供应商表S(SNO,SNAME,STATUS,CITY);
零件表P(PNO,PNAME,COLOR,WEIGHT);
工程项目表J(JNO,JNAME,CITY);
供应情况表SPJ(SNO,PNO,JNO,QTY);
4 / 20 第四部分 数据库安全性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A B C D C B D
三、简答题
1、 存取控制机制包括哪两部分?
定义用户权限,并将用户权限登记到数据字典中
合法权限检查
2、 自主存取控制
用户对不同数据对象拥有不同的存取权限。
不同的用户对同一个对象也有不同的权限。
用户可以将其拥有的权限授予其他用户。
3、 强制存取控制
每一个数据库对象被标以一定的密级,每一个用户被授予某一等级的许可证级别。对任意一个对象,只有具有合法许可证的用户才可以存取。
第五部分 数据库完整性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D CD C D 断号 CD D D ABC
第六部分 关系数据理论及数据库设计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B C 断号 B B A D B C D C B C A C D A B D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B A D A C B D D B C C
第七部分 并发控制及数据库恢复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C A C B D C A B D C B C B B C D BD A D 5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B C D D C B B C 断号 断号 C D 断号 断号 D C A
二、简答题
1、 事务的概念及四个特性
事务是用户定义的一个数据库的操作序列,这些操作要么全做,要么全不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1)原子性
要么全部执行,要么完全不执行
(2)一致性
事务执行的结果必须是使数据库从一个一致性状态变到另一个一致性状态。
(3)隔离性
一个事务的执行不能被其他事务干扰。
(4)持续性
一个事务一旦提交,它对数据库的改变就是永久性的。
2、 数据库系统的故障种类
1、事务内部故障2、系统故障3、介质故障4、计算机病毒
3、 封锁的概念
事务T在对某个数据对象,如表、记录等操作之前,需要向系统发出请求,对其加锁。加锁后事务T对该数据对象有了一定的控制,在事务T释放它的锁之前,其他的事务不能更新此数据对象。
4、 可串性化调度
多个事务的并发执行是正确的,当且仅当其结果与按某一次序串行地执行这些事务时的结果相同,称这种调度为可串行化的调度。
5、 两段锁协议
所有事务必须分两个阶段对数据项加锁和解锁。
在对任何数据进行读、写操作之前,首先获得对数据的封锁;
在释放一个封锁之后,事务不再申请和获得任何其他封锁
即有明确的两个阶段:封锁阶段,解锁阶段
复习要点 的参考答案(部分)
简答题:掌握如下各题,(包括大纲上的部分题目),共10题
(1).简要叙述数据库三级模式两级映像及其优点。
(2). 简要叙述实体完整性规则。
(3).简要叙述关系的参照完整性规则。
(4). 简要叙述一个不好的关系所带来的异常问题。
(5). 简要叙述事务的概念及其四个特性。
(6).简要叙述两段锁协议。
----------------------
参考解答如下:
(1).简要叙述数据库三级模式两级映像及其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