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达国家电子政务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发达国家电子政务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发达国家电子政务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发达国家电子政务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发达国家电子政务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摘要: 分析了韩国、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发达国家电子政府发展状况;总结了这些发达国家在电子政府方面的先进经验;从发展历程、取得成效及存在问题三个方面介绍了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概况,并通过总结发达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的经验和做法,提出了促进中国电子政务健康良性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电子政务;电子政府;美国;加拿大;韩国;英国;中国一、引言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与应用,使得信息网络化以及全面信息共享成为可能亦是大势所趋。目前,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在政府管理领域,各国都在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电子政府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推动了政府改革和自身建设,促进了社会经济进步。因此,发展电子政务已成为世界性潮流。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都还处在初级阶段。经过10余年的探索,中国电子政务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同时也暴露出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迫切需要理性地认识这些问题,将发达国家在电子政务方面积累的经验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尽快突破发展瓶颈,使中国电子政务应用水平产生质的飞跃,跨入世界先进行列。务调查报告》[1],从电子政务发展状况和电子化参与两个方面对183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调查和评估。从排名来看,韩国发展迅猛,一举超越2008年的前3名瑞典、丹麦和挪威,从第6名上升到第1名,令世人瞩目。韩国政府从1987年起就开始进行公共事务计算机化的试点,同时大力推进

全社会的信息化,扶持IT产业。1995年,韩国政府制定了KII(Korea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计划,推进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到1996 年,韩国已在行政、金融、不动产管理、国民信息管理等方面实现了电算化和自动化管理。2001年,韩国成立了专门的电子政务特别委员会(SCEG),并投人2903 亿韩元用于连接公共数据库和简化电子政务系统。韩国还成立了由著名专家和政府高级首脑组成的电子政务专门委员会,指导和规划韩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其中一项重要的建设内容就是要创建世界领先的政府服务体系,实现“任何公民在任何地点通过单击鼠标即可获得满意

二、发达国家电子政府发展综述

(一)韩国:将公民需求视为政府要务,一切以服务为中心

⒈韩国发展电子政府的举措

2010年4月,联合国发布了《2010年度全球电子政府服务”的建设目标。韩国政府构建了“唯一视窗电子政府”服务平台,为公民在线提交政府服务申请文件、查询政府信息服务提供了简易有效的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政府服务质量和公民的满意度。同时,政府和各公共服务机构通过该平台共享各类相关重要信息,大大减少了冗余的行政流程。2001年,韩国通过了《缩小数字鸿沟条例》、《保护主要信息基础设施条例》、《关于推进行政部门的信息化以实现电子政府的条例》等一系列法规,为政务信息化创建了完善的立法保障。

⒉韩国电子政府的发展经验

⑴政府支持2001年,韩国政府特别设立了电子政府特委会(SCEG)

以保障电子政务建设在各部门间的协作顺畅。SCEG作为公民和政府间的桥梁,在韩国政府改革中享有一定的特殊地位,始终拥有韩国高层的决定性支持。

⑵完备配套的相关法律法规韩国电子政务突飞猛进的另一大支撑就是完备配套的相关法律法规。在推进电子政务发展的过程中,韩国政府一直把完善相关的立法作为一项根本性任务,现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电子政务法律体系。

⑶强大的网络基础建设韩国的信息化是建立在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网络基础之上的。在2008年全球宽带网络建设状况调查中,韩国的宽带得分为15.92,雄踞世界之首;家庭宽带普及率达到惊人的93%,平均速率高达49.5Mbps[2]。

⑷全民IT素质较高韩国政府把公务员和社会公众电子应用技能的培训作为提高电子政府应用水平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在公务员培训方面,政府开展了大规模的培训,强化其IT综合能力。在提升社会公众的电脑应用水平上,从2001年开始,政府把计算机作为必修课在小学一年级开设,每年在全国1万所学校建立计算机实验室和局域网,并向公共图书馆和社区福利中心提供免费的个人电脑。

(二)美国:以顾客为导向、重视公众反馈

⒈美国电子政府建设举措

美国是电子政府的先行者,1993年,克林顿政府建立了“国家绩效评估委员会”,意在应用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克服其在管理和提供服务方面存在的弊端,明确提出了电子政府的概念。1994年12月,美

国政府信息技术服务小组作了《政府信息技术服务的前景》的报告,建议政府建立以顾客为导向的电子政务。1996年,克林顿政府启动“重塑政府计划”,提出联邦机构2003年全部上网。2000年,第一政府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493106604.html,)开通,这是个超大型网站,旨在加速政府对公民需要的反馈,减少中间工作环节,让美国公众能更快捷、方便地了解政府,并能在同一个政府网站内完成竞标合同、向政府申请贷款等电子化服务。美国为实现电子政府的目标,组成了10个监管政府信息化的机构,建立了全国税务管理系统、联邦政府全国采购系统等。2002年,布什政府为了促进经济复苏,把建设电子政府作为刺激国内IT业增长的手段之一,颁布了《电子政府战略》,政府开始加强对电子政府的统一管理,构建整合的、互操作的联邦电子政府框架,有效协调和简化政府部门的系统建设,加强跨部门的业务协同,从而提升了政府运作效率,并以符合用户需求的方式提供信息和服务。

⒉美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经验

⑴政府直接有力的保障电子政务建设离不开政府的积极倡导和推动。美国历届政府对电子政府的推广和实施都极为重视。早在1993年,克林顿政府就提出电子政务要成为政府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布什上台后,提出进一步加快电子政务建设。美国的电子政府务工程正在逐步实现“利用信息技术提升美国竞争力”的目标。

⑵以市民为中心美国电子政府建设的理念是特别强调建立一个以公民为中心的服务型政府,在建设实践上采用项目理论和评价措施以

保障该理念的实现。

⑶法律法规保障1995年,克林顿签署了《政府信息公开法》、《电子政府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2002年,美国颁布了《电子政务法》,随后又颁布了《政府业绩成效法》和《私密性法》。

⑷电子政务战略的实施2002年2月,白宫管理与预算办公室公布了美国政府新的“电子政务战略”,其战略目标是由以信息技术为中心转变为以公民为中心,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政府对公众需求的回应。

⑸良好的基础设施美国实施电子政务具备良好的基础设施:拥有众多的互联网用户、发达的网络设施、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良好的资金保障等。

(三)加拿大:以民众为核心,提供有责任心、更好更有效的服务⒈加拿大建设电子政发的举措

加拿大政府于1995年提出“让加拿大成为全球最为互动互联的国家”,并实施了“Connecting Canadians信息化发展规划”,其战略思维是以电子政务为突破口,带动其他信息产业及新经济的发展,提升国家竞争力。1999年,加拿大政府正式启动“Government Online”,即“政府在线”工程。“政府在线”系统庞大,涉及政府管理的革新以及行政管理的调整,其大量业务集中在信息服务、申请事务和办理经济技术促进项目等三个方面。通过“政府在线”,加拿大的电子政务已在教育、就业、医疗、电子采购、社会保险等领域得到全面实现,从点播网上视频收看政府会议、领取社会福利到应急救灾。“政府在

线”在服务加拿大公民的同时也赢得了公民对政府的满意度和认同感,促进了政府与公民的双向沟通交流。据调查显示,77%的加拿大公民认为互联网技术可提高本国政府服务的质量,73%的加拿大公民支持政府规划利用国家纳税收入以推动本国电子政府向更高水平发展[3]。可以看出,加拿大电子政府的发展已进入较为成熟的阶段,政府与公民之间形成了良性互动,打造“亲公民”型政府的同时,也培育了积极响应的现代公民。在“政府在线”带动电子政府实践发展的同时,加拿大政府实施了《信息获取法》等七项有关电子政府的政策法规,为电子政府安全推进提供法律保障。

⒉加拿大电子政府的发展经验

⑴政府的高度重视与积极行动加拿大电子政府理念的产生和电子政府建设取得的成功离不开政府对电子政府的重视,以及为电子政府发展提供的保障。加拿大将电子政府建设作为政府亲民建设的重要内容,对此给予了高度重视,而且这种重视在历届领导人的更替中都得到了延续,并未因领导层的换届而有所削减。

⑵“以公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加拿大电子政府建设的宗旨是“以民众为核心,提供有责任心、更好更有效的服务”。据此,加拿大联邦政府对各部门和民众进行了广泛调研,综合各方意见后,在政府网站上设立了公民、商业、国际联系三大类内容,其中还包括35子类内容,基本上囊括了公民从摇篮到坟墓、从自我发展到对外交流、从基本生活到成长教育的各方面服务内容。政府网站也因此成为沟通政府与公民的重要桥梁。

⑶先进、完善的基础设施加拿大具有雄厚的科技和经济实力,拥有先进、完善的基础设施,号称是全球联网率最高的国家,各主要城市均有高速数据网联通,且网络通信费为全球最低,这为电子政务的推广提供了最基本的设施条件。

⑷高素质的公民受众公民整体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为电子政务在公众中得到积极回应提供了基础和可能,这也是公民和政府能通过电子政务实现互动的条件。

(四)英国:建立“以公民为中心”的政府

1.英国电子政府建设举措

英国电子政府建设始于1994年。英国政府门户网站建于2000年12月,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4]:第一阶段是“government.direct”,相当于一个公共部门网站的目录列表;第二阶段是“UK Online”,按照公众的“生命周期”提供服务;第三阶段是网站整合与政府直通车门户网站建设。在前两个阶段,各业务部门和地方网站发展迅速,到2003年初,含有英国政府域名https://www.doczj.com/doc/493106604.html,的各类网站已突破3000个。进入第三阶段以后,英国政府加强政府网站的整合,建立了相对集中的中央政府门户网站——Directgov(政府直通车,https://www.doczj.com/doc/493106604.html,)。“Directgov”与前两者的最大不同在于,它不是用链接将用户引向别的网站,而是直接解决用户的问题,力求通过门户网站,使公民无需了解复杂的政府组织机构与职责分工就能方便地获得政府的服务。因此,英国政府门户网站深受公众青睐,月访问量超过1600万人次。

2.英国电子政府的发展经验

(1)以强有力的领导机构为后盾

为确保国家电子政府相关政策的实施,英国政府成立了强有力的领导机构,使其各项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做到统一、协调。联邦政府各部门相应地设立了电子大臣一职,并成立了电子大臣委员会,为电子大臣提供决策支持。由联邦政府各部门授权的行政机构和地方政府指定的高级官员组成国家信息化协调委员会,协助电子大臣工作。

(2)以公众为中心

英国电子政府建设的主要指导思想是建立“以公民为中心”的政府,充分运用“跳板”原理,在电子政府建设过程中加强部门之间的合作,把政府业务按公民需求进行整合,以更好地满足公众的需求。

(3)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英国很注重采取相关的安全机制来维护电子环境的可靠性与安全性。英国执行和创新小组公布的《保密性和数据共享》报告对如何加强公众个人数据保密问题提出了详细的建议。英国一份题为《保密性和数据共享:提高公共服务质量的途径》的报告指出,要通过不断提高市民信息的保密性赢得公众信任度。此外,还通过制定法律和规则推动电子政府建设过程中的信息保护问题的解决。

(4)广泛征求公民的意见,吸引公众参政议政电子政务建设为公众提供了一个与政府交流的便利途径。公众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获取所需的信息和服务,增强了政府机关的透明度,拉近了政府部门与公众、企业间的关系,促进了公众与政府部门的交流和互动,吸引

更多公民参政议政。英国公民可以通过“英国在线”在网上对政府文件进行咨询并提出意见,同时,还可以通过网站上的一系列政策论坛对政府政策进行讨论,发表见解。

三、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概况

电子政务的本质是对政务流程的再造,即利用信息技术和其他相关技术构造更适合信息时代的政府结构和运行方式。下面,从发展历程、取得成效以及存在问题三个方面阐述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概况。

(一)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历程

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中国的电子政务起步较晚,主要经历了办公自动化、“三金工程”、“政府上网”和电子政务四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中央和地方党政机关开展的办公自动化(OA)工程,建立了各种纵向和横向内部信息办公网络,为利用计算机和通信网络奠定了基础。1993年底,中央政府启动了以中央政府为主导、以政府信息化为特征的系统工程——“三金工程”,即金桥工程、金关工程和金卡工程,重点是建设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为重点行业和部门传输数据和信息。1999年中国电信和国家经贸委经济信息中心联合40余个部委(办、局)信息主管部门,共同倡议发起“政府上网”工程。截至1999年11月底,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在因特网上已建立站点49个,行业信息网18个,全国各级政府申请正式域名2200余个。

2000年后,中国开始进入电子政务阶段。2000年十五届五中全会指出:“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中国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要把推进国民经济和

社会信息化放在优先位置”。200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的《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中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中,将“政府先行,带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正式确立为中国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战略,明确指出了电子政务的指导思想、目标、原则、框架、未来的发展重点,等等。从2003年至今,中国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的电子政务建设开始将工作重心转为“应用”,进入一个以“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为特征的应用深化阶段。

(二)中国电子政务取得的成效

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电子政务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网络基础设施形成规模,基本满足电子政务应用的需要;重点业务系统建设有序进行,电子政务建设综合效益逐步显现;政府网站体系初步建成,网上服务质量稳步提高;电子政务发展环境不断完善,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步增强;政府网站已成为联系公众、企业、社会的桥梁;各级公务人员信息技能显著提高,行政能力逐步提升。

中国软件评测中心、人民网、腾讯网联合开展的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结果显示,2010年政府网站建设总体绩效水平有所提升,用户不满意率由2009年的87.9%下降为84.2%,各级政府网站在公开政府信息、提供行政办事服务和便民服务、开展网上互动交流方面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提升,具体表现为:服务内容总量日益丰富,服务规范性不断提升,信息公开迈上新台阶,政民互动渠道不断健全。

(三)中国电子政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必须清醒地看到,中国电子政务建设总体上还处在起步阶段,在

推进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

1.电子政务建设的条件还不够完备

服务理念跟不上。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的运作主要是面向管理和控制,而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运作则主要是围绕公共服务展开的。虽然电子政务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政府职能的重大转变,但还不能完全适应电子政务建设的要求。

信息共享水平低。电子政务要求对政府所掌握的信息资源予以公开、整合与共享。然而,政府部门独成一体、各自为政的现象比较普遍,政府信息神秘化、垄断化的情况仍比较严重,给电子政务的实施带来很大的阻力。

2.重电子、轻政务:技术资源利用率低,能力闲置

在中国电子政务工程建设中,普遍偏重硬件资源的投入,软件投入在整体投入中的比例普遍低于30%。硬件投入片面追求高性能配置,形成的资源能力远远超过实际应用的需要。一些网络资源的当前利用率不足5%,个别项目的存储资源可支撑10年的业务增长需求。

3.保障电子政务发展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中国的电子政务法律规范建设明显滞后于电子政务的发展。因此,与电子政务建设有关的法律、法规的立法过程应适当加快,如电子文件法、电子版权法、数据保护法、电子交易法以及法律上认可的数字签名技术标准、认证授权管理等都需要加快立法或制定相应的行政法规,明确其法律地位和效力。

4.部门协作能力不强政府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能

力不强,其丰富的信息资源并没有形成共享机制。跨部门业务协同需要从国家层面予以梳理和完善。

四、发达国家电子政务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研究发达国家电子政务的发展状况,不仅仅在于总结经验,更重要的是要与自身实际相结合,寻求一条适合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道路。我们要借鉴国外电子政务发展的成功经验,取长补短,推动中国电子政务的快速发展。

(一)建立以公众为中心的服务型政府

服务既是电子政务的出发点又是归宿,没有服务就没有电子政务。电子政务要求各级政府将自己转变成为一个个服务型政府。中国的政府运作体制距离服务型政府尚有差距,要有意识地跨越这道门槛。具体而言,政府网站首先要提供真正有价值的,公众关注程度较高的信息,包括办事指南、投诉办法、各种表格下载、政府公告、详细的联系方式、招标公告、网上申报、法律法规、统计资料等。除发布对公众有价值的信息外,政府网站还需要提供必要的公众咨询,及时更新政务信息等在线服务。也就是说,政府网站至少要具备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与用户互动两项功能。

(二)政府高层的强力支持和积极推动

政府机构在电子政务建设中要发挥主导作用。前述几个发达国家的电子政务建设都是在政府的倡导和推动之下展现出蓬勃的生机和较快的发展速度。电子政务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庞大系统工程,政府必须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以统一安排部署,保证各级政府的电子政务建

设有序进行。

(三)普及网络和信息技术应用知识,创造和谐的应用环境

从加拿大的发展经验中可以看出,公民整体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为电子政务在公众中得到积极回应提供了可能性,这也是公民和政府能通过电子政务实现互动的条件。因此,我们必须做好相关培训工作,为电子政务应用创造和谐环境。

(四)完善相关法规法律为电子政务发展保驾护航上文分析的几个电子政务先进国家在发展电子政务的过程中都非常重视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提供电子政务发展的法制环境保障。相比之下,中国在电子政务的法制环境建设方面还远远不够,要使中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健康、良性发展,迫切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五、总结

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已然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电子政务应用水平是体现信息化水平的主要方面。信息技术为政府实现快速变革提供了可能,电子政务则为实现这一变革提供了平台。

党的十七大对加快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提出了明确要求:“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电子政务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共识,各地的电子政务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电子政务发展的动力应来自公众群体,其发展目标也应该围绕着公众群体。只有这样,电子政务才会真正实现为人民服务的最高宗旨。

在电子政务建设方面,我们不仅要总结国内电子政务的发展经验,

同时还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认真思考中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发展思路。只有这样,政府服务能力才能够快速提升,服务型政府才能早日建成。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历程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历程电子政务的发展源于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演进,信息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为政府信息化创造了条件,中国政府明确提出建设电子政务虽然只是近几年的事,但从历史沿革来看,80年代中期开始的办公自动化建设,就已经拉开了电子政务建设的帷幕。从这一时间段来划分,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 (一)办公自动化阶段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简称OA)的概念被引入中国,至今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作为政府管理信息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信息技术在政府管理中应用的基础,也是开展电子政务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OA经过从80年代末至今10多年的发展,已从最初提供面向单机的辅助办公产品,发展到今天可提供面向应用的大型协同工作产品。中国政府最早提出办公自动化建设的目标源于1985年的“海内工程”。当时的主要想法是在中央政府开展办公自动化建设,尝试利用计算机技术辅助完成一些最基础的政务活动,譬如文件电子化处理、数据电子化存储等。此后国务院又通过举办全国性的办公自动化工作会、交流会、研讨会等多种形式,在全国各地政府机构掀起了学习计算机、使用计算机的热潮,一些部门还在工作中建立了小型的内部办公网络和专门的信息中心,帮助政府部门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和决

策水平,为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在政府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 (二)“三金工程”实施阶段 1993年12月启动的“三金工程”,即金桥工程、金关工程和金卡工程,是中央政府主导的以信息化为特征的系列工程,重点是建设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为重点行业和部门传输数据和信息,这一阶段实际上也是电子政务发展的雏形阶段。 “金桥工程”的全称为“国家公用经济信息通信网工程”,是国家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之一,它与原邮电部通信干线及各部门已有的专用通信网互联互通,互为备用,建成覆盖全国、天地一通的中速信息通信网。这一工程虽然不是广为人知,但事实上却为中国的信息化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996年9月中国首次开通因特网业务,就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 “金关工程”是国家为提高外贸及相关领域的现代化管理和服务水平而建立的信息网络系统,主要通过海关、外贸、外汇管理和税务等政府部门的联网,向企业提供相关服务。目前已经制定并实施了进出口企业代码、进出口商品代码两项标准,建设了配额许可证管理系统、进出口统计管理系统、出口退税管理系统、出口收汇和进口付汇核销系统等应用系统。金关工程一方面是出自外贸领域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国际贸易的客观要求,当前很多国家在国际贸易中都要求使用电子交易、电子结算,对不使用电子交易方式的贸易不予受理,也使得中国在这方面加快了实施的步伐。2001年6月,金关工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起源与现状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起源与现状 电子政务是指公共管理部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管理理论,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实现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与部门分隔的限制,全方位地实施对社会的管理职能,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的公共服务。 目前,电子政务还处于发展的初期,即使电子政务发展最快的国家,能够做到双向互动处理事务的电子政务项目尚不足30%,能对现有政府形态实施电子政务改造的就更少。因此,电子政务的发展还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同时,不可否认也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下面对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历程及发展现状与趋势作一个分析: 一、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历程 (一)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阶段 中国的信息化建设起步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从国家大力推动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开始,电子政务的发展经历了下面四个阶段:

办公自动化阶段(准备阶段20世纪80年代—1993年)、 这一阶段,政府办公使用计算机、传真、打印、复印机等现代办公设备和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等协助处理信息,从而提高办公效率和质量; “三金工程”阶段(启动阶段1993年3月—1997年4月)、 第二阶段为专业领域信息化阶段,此阶段是政府为推动国民经济信息化和社会发展而提出的计算机联网、应用工程在专业领域的应用,主要表现为金字工程建设。起步于1993年启动的“三金工程”,即“金桥”、“金关”、“金卡”,现已发展到“12金”甚至更多,即金税,金财,金盾,金贸,金农,金保等。 “政府上网工程”阶段(展开阶段1997年4月—2000年10月)、“三网一库”阶段(发展阶段2000年10月至今)。 (二)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特征 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过程基本上是与我国的信息化发展历程同步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电子政务起点比较低。这是因为我国总体上的信 息化水平不高,因此,我国的电子政务的发展是从办公自动化开始的,20世纪80年代才刚刚起步;而西方国家政府机关的办公自动化早在20世纪的60—70年代就完成了。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电子政务基本都处在控制阶段的中期,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向集成阶段迈进。我国电子政务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也符合这一阶段的诺兰模型规律。主要表现如下: 电子政务总体规划不够明确和规范 实施电子政务,一个地方、一个单位总是先要做好总体规划。而我们的电子政务发展到今天,是一个逐步积累和完善的过程,有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成长经历,由于管理和技术上的原因,各级政府没有办法在先做好充足的整体规划,然后再实施电子政务。各级政府和部门对电子政务网络结构、电子政务的“内涵”等方面的理解千差万别,这必然导致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协调难度加大,建成以后也难以有效的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直接影响到电子政务效益的发挥。 管理体制协调机制不够完善 目前,跨部门、跨地区、中央和地方间的协调,主要依赖国家领导小组开会协调以及相关单位主要领导间的协调。在一些先进国家,往往在最高决策层之下,设立常设的协调机制,如美国的首席信息官(CIO)委员会,加拿大的首席信息官办公室(CIOB)等制度,而我国于2008年成立的工业信息化部,机构设置层级过低,其职能注重产业信息化,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很难担当协调其他职能部门的重任。 电子政务建设统筹严重不足 上世纪90 年代以来,电子政务作为我国信息化投资的热点,中央和地方投入巨大。2011年,思林博德市场咨询(Springboard Research)在报告“中国政府相关客户的IT购买行为研究”中预测中国政府相关客户(包括政府部门、医疗保障、教育部门等)在IT投入上超过428 亿美元,这占中国大陆总体IT支出的43.7%。 但由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统筹严重不足,未形成一个完整的规划、预算、审批、评估等机制,电子政务项目不能得到全方位的审查、监督、评价以及对技术需求的深入有效审查,导致电子政务重建设,轻服务,超前购买贵重设备、软硬件设备更新不断,追求建设独立体系不愿集中共享等现象存在,造成巨大浪费。 电子政务对内办公效率有所提高,对外公共服务仍旧薄弱 随着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深入应用,“电子政务”被提高到作为加快推进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一种重要途径的高度。但是,就目前我国电子政务的应用情况来看,主要还是以“提高资源共享”、“提高工作效率”和“促进组织内部信息沟通”等对内办公为主,“提高公共服务能力”还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外服务的水平和能力不足。

中国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课程作业题目:中国的电子政务 学生姓名 学号 班级 2014年月日

电子政务 --中国电子政务及其发展历程 摘要:以计算机、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经济等多方面信息化的热潮。我国的电子政务基本上是与我国自己的信息化历程同步发展的,目前已进入电子政务工程的全面建设阶段。 关键字:信息化;效益化;功能化;整体化 一、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电子政务是沿着“机关内部的办公自动化——管理部门的电子化(如‘金关工程’、‘金税工程’)——电子政务”这一主线展开的。具体来说,我国 的电子政务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初始期 20世纪80年代中期,办公自动化在国内引起热潮,政府机构开始使用计算机进行办公,而且建立了一些信息中心。随着PC的普及政府机关也逐渐适应了 用计算机进行文件处理和传送等新工作方式。 1.起步期 20世纪90年代中期,启动了一些工程,主要如1993年年底启动的“三金 工程”,即“金关”、“金卡”和“金税”工程。它们是中央政府主导的以政府信 息化为特征的系统工程,重点是建设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为重点行业和部门传输数据和信息。 3.发展期 20世纪90年代以后,电子政务的发展进入快车道。1999年1月,40多个部委(局、办)的信息主管部门共同倡议发起了“政府上网工程”,1999年被定为“政府上网年”。在2000年实现80%以上的部委和各级政府部门上网。截至2001年1月底,以https://www.doczj.com/doc/493106604.html,为结尾注册的域名总数达到4722个,占国内域名总数的4%, 已经建成的WWW下的政府网站达3200个,70%以上的地市级政府在网上设立了办事窗口。 4.整体发展期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的电子政务进入了快速发展期,电子政务建设的系 统指导和科学规划得到加强。2002年7月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会议通过了《国 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专线规划》和《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两者为中国电子政务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化道路奠定了基础。 二、中国电子政务的基本功能 2006年温家宝总理在对全国电子政务工作座谈会的批示中明确指出:推进

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背景和现状

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背景和现状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北京大学电子政务研究院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4-3 解决问题: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制约瓶颈和发展战略问题 关键词: 工业化·信息化·电子政务·政府上网·战略规划 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背景和现状 世界上最早开始和完成工业化的国家是英国。到了20世纪初期,主要欧美国家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当前,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发达国家已处于后工业化阶段。新中国诞生几十年来,一直致力于工业化,现代化进程虽已大规模展开。近年来,我国城市化加快发展,我国工业化水平也迅速提高。但同已实现工业化的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突出地表现在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水平依然较低,农业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在全社会劳动力和总人口中仍然较高;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技术水平还不高,产业结构层次低,竞争力不强;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不够高等。 对于目前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处于落后地位的发展中国家而言,信息化并不象已处于后工业化时代的发达国家那样,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而是需要政府坚定地去推动它。我国80%的信息资源掌握在政府手中,但并未得到很好的利用和开发,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国政府对信息技术的利用水平低造成的。面对社会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发展,入世的挑战和网络经济的冲击,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及时提出将信息化作为覆盖现代化全局的战略举措, 20世纪90年代,相继启动了以金关、金卡和金税为代表的重大信息化应用工程;成立国家信息化工组领导小组,朱鎔基同志与温家宝同志先后担任组长,确定了信息化建设指导方针;1997年,召开了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把信息化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党的十六大进一步作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部署;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再一次强调,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2005年7月26日,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首次发表有关国家信息化发展状况的政府文告――《 2005中国信息化发展报告》,系统全面总结我国信息化发展状况,指出信息化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正在稳步提升。 在整个国家信息化战略中,电子政务建设被作为应对挑战的重要手段和信息化战略重要推动力量,电子政务己经成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和政府管理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战略安排。 1999年,国家启动政府上网工程; 2001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明确提出 “以电子政务带动信息化”。党的十六大把电子政务改革作为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提出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2001年12月15日,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作出了“启动国家电子政务工程,政府信息先行”的历史性重大战略决策。我国电子政务正是在这种信息化大背景和国家战略安排下产生和发展的。 发展阶段: 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国内研究者将我国电子政务发展阶段进行了归纳,认为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经历了办公自动化系统、专业领域信息化、政府上网工程实施和全面电子政务建设四个阶段。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历程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历程 电子政务的发展源于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演进,信息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为政府信息化创造了条件,中国政府明确提出建设电子政务虽然只是近几年的事,但从历史沿革来看,80年代中期开始的办公自动化建设,就已经拉开了电子政务建设的帷幕。从这一时间段来划分,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一)办公自动化阶段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简称OA)的概念被引入中国,至今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作为政府管理信息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信息技术在政府管理中应用的基础,也是开展电子政务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OA经过从80年代末至今10多年的发展,已从最初提供面向单机的辅助办公产品,发展到今天可提供面向应用的大型协同工作产品。中国政府最早提出办公自动化建设的目标源于1985年的“海内工程”。当时的主要想法是在中央政府开展办公自动化建设,尝试利用计算机技术辅助完成一些最基础的政务活动,譬如文件电子化处理、数据电子化存储等。此后国务院又通过举办全国性的办公自动化工作会、交流会、研讨会等多种形式,在全国各地政府机构掀起了学习计算机、使用计算机的热潮,一些部门还在工作中建立

了小型的内部办公网络和专门的信息中心,帮助政府部门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和决策水平,为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在政府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 (二)“三金工程”实施阶段 1993年12月启动的“三金工程”,即金桥工程、金关工程和金卡工程,是中央政府主导的以信息化为特征的系列工程,重点是建设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为重点行业和部门传输数据和信息,这一阶段实际上也是电子政务发展的雏形阶段。 “金桥工程”的全称为“国家公用经济信息通信网工程”,是国家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之一,它与原邮电部通信干线及各部门已有的专用通信网互联互通,互为备用,建成覆盖全国、天地一通的中速信息通信网。这一工程虽然不是广为人知,但事实上却为中国的信息化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996年9月中国首次开通因特网业务,就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 “金关工程”是国家为提高外贸及相关领域的现代化管理和服务水平而建立的信息网络系统,主要通过海关、外贸、外汇管理和税务等政府部门的联网,向企业提供相关服务。目前已经制定并实施了进出口企业代码、进出口商品代码两项标准,建设了配额许可证管理系统、进出口统计管理系统、出口退税管理系统、出口收汇和进口付汇核销系统等应用系统。金关工程一方面是出自外贸领域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提问者:黄林若-一级最佳答案我国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及应对措施 1、对电子政务缺乏理性认识 国内的一些电子政务方案非常宏观,功能、效益设计得非常大,非常全面,可是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往往会出现巨大的电子政务投资和与之不相适应的、相对比较薄弱的电子政务应用之间的矛盾。这些总体性的框架建设,项目涉及面铺得很大,却事事做不深透。 之所以出现这种问题,在于我们对电子政务项目缺少恰当的定位。面面俱到的整体性方案是没有什么意义的。有效的做法是:选好一个最能取得应用效果的具体项目,做深、做透、做好配套的各个环节。一个项目成功了,再来扩展。 电子政务需要的是求真务实地推进。将电子政务目标定位低一点,项目选择小一点,不会有什么太大的损失,待有了能力后再扩展也不迟;相反,如果好高骛远、眼高手低,那将会非常危险。 2、信息孤岛问题 由于我国电子政务是在各级政府、不同部门中分别进行的,没有统一的战略规划,各部门之间相互封闭,相当一部分已建成的电子政务系统模式不统一,这些独立的、异构的、封闭的系统使得彼此之间难以实现互联互通,从而成为一个个“信息孤岛”。

信息孤岛使得各部门之间的各种系统难以兼容,信息资源难以共享,相互封闭、互不相通,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财力和时间,而且大量的信息资源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缺乏电子政务统一标准,是产生这些“信息孤岛”的主要原因。 国内外电子政务建设的实践证明,电子政务建设必须有标准化的支持,尤其要发挥标准化的导向作用,以确保其技术上的协调一致和整体效能的实现。标准化是电子政务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它将各个业务环节有机地连接起来,并为彼此间的协同工作提供技术准则。通过标准化的协调和优化功能,能保证电子政务建设少走弯路、提高效率、确保系统的安全可靠。统一标准是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基础。 一方面,国家通过出台宏观的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来规范和统一现有的标准。但由于我国不同政府部门之间、各级政府之间、不同区域之间对电子政务的需求差别较大,在国家标准的宏观指导下,还应该制定地方标准和部门标准。另一方面,国家应鼓励具有一定技术实力的企业积极参与到标准的制定工作中来,为电子政务建设出力。在标准完善、改进和制定工作中,可以借鉴一些厂商开发的电子政务示范工程中的先进技术和规范,使之成为部门和地方标准的一部分。 总之,标准要为电子政务建设服务,电子政务建设要促进标准发展。 3、数字鸿沟问题 数字鸿沟,一般也被称为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鸿沟。

发达国家电子政务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发达国家电子政务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摘要: 分析了韩国、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发达国家电子政府发展状况;总结了这些发达国家在电子政府方面的先进经验;从发展历程、取得成效及存在问题三个方面介绍了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概况,并通过总结发达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的经验和做法,提出了促进中国电子政务健康良性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电子政务;电子政府;美国;加拿大;韩国;英国;中国一、引言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与应用,使得信息网络化以及全面信息共享成为可能亦是大势所趋。目前,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在政府管理领域,各国都在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电子政府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推动了政府改革和自身建设,促进了社会经济进步。因此,发展电子政务已成为世界性潮流。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都还处在初级阶段。经过10余年的探索,中国电子政务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同时也暴露出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迫切需要理性地认识这些问题,将发达国家在电子政务方面积累的经验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尽快突破发展瓶颈,使中国电子政务应用水平产生质的飞跃,跨入世界先进行列。务调查报告》[1],从电子政务发展状况和电子化参与两个方面对183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调查和评估。从排名来看,韩国发展迅猛,一举超越2008年的前3名瑞典、丹麦和挪威,从第6名上升到第1名,令世人瞩目。韩国政府从1987年起就开始进行公共事务计算机化的试点,同时大力推进

全社会的信息化,扶持IT产业。1995年,韩国政府制定了KII(Korea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计划,推进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到1996 年,韩国已在行政、金融、不动产管理、国民信息管理等方面实现了电算化和自动化管理。2001年,韩国成立了专门的电子政务特别委员会(SCEG),并投人2903 亿韩元用于连接公共数据库和简化电子政务系统。韩国还成立了由著名专家和政府高级首脑组成的电子政务专门委员会,指导和规划韩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其中一项重要的建设内容就是要创建世界领先的政府服务体系,实现“任何公民在任何地点通过单击鼠标即可获得满意 二、发达国家电子政府发展综述 (一)韩国:将公民需求视为政府要务,一切以服务为中心 ⒈韩国发展电子政府的举措 2010年4月,联合国发布了《2010年度全球电子政府服务”的建设目标。韩国政府构建了“唯一视窗电子政府”服务平台,为公民在线提交政府服务申请文件、查询政府信息服务提供了简易有效的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政府服务质量和公民的满意度。同时,政府和各公共服务机构通过该平台共享各类相关重要信息,大大减少了冗余的行政流程。2001年,韩国通过了《缩小数字鸿沟条例》、《保护主要信息基础设施条例》、《关于推进行政部门的信息化以实现电子政府的条例》等一系列法规,为政务信息化创建了完善的立法保障。 ⒉韩国电子政府的发展经验 ⑴政府支持2001年,韩国政府特别设立了电子政府特委会(SCEG)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 姓名:王慧学号:11142128 【中文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因特网的快速发展,电子信息技术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也给传统政府的管理模式带来一场革命。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经济增长能力的重要标准。本文从电子政务的特点及发展入手,结合我国近年来电子政务发展的历程,总结出我国在电子政务的道路上的成就及不足,以期得出相关有效的策略为我国电子政务在政府应用上的作用发挥出更加积极的作用。 正文: 一、电子政务的概念与特点 电子政务,政务是核心,电子是手段,就是指政府机构应用现代的信息和通信技术,将政府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和空间及政府部门之间的分隔限制,彻底转变传统工作模式,为社会公众以及自身提供全方位、高效、优质、透明的管理和服务。 电子政务的特点: 第一,在电子政务的概念中,核心内容是政务,也就是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职能,电子政务是提高政府行政效率的手段; 第二,电子政务是对政府组织结构和流程的优化和重组,而不是简单的政府上网; 第三,电子政务提供跨越空间、时间和部门限制的沟通和协作渠道,用于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第四,电子政务必须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标准,它要求政府必须转变职能。从电子政务的概念及特点,我们可以看出,电子政务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应该符合以下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必须借助于电子信息化硬件系统,硬件系统是电子政务实现的载体;二是处理的事务都是与政府有关的公共事务,是政府实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的一种手段。 二、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分析 (一)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阶段 中国的信息化建设起步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从国家大力推动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开始,电子政务的发展经历了下面四个阶段①:办公自动化阶段(准备阶段20世纪80年代—1993年)、“三金工程”阶段(启动阶段1993年3月—1997年4月)、“政府上网工程”阶段(展开阶段1997年4月—2000年10月)、“三网一库”阶段(发展阶段2000年10月至今)。 (二)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特点 1.我国电子政务起点比较低。这是因为我国总体上的信息化水平不高,因此,我国的电子政务的发展是从办公自动化开始的,20世纪80年代才刚刚起步;而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解决措施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解决方案 作者:佚名来源:支点网时间:2009-7-10 19:43:25 责任编辑:韩雪 专网网络结构规划实际是要建立各级政府的、具有统一标准和规范的信息交换中心平台,作为本级政府同上下级政府、各政府部门之间以及本级政府各部门之间交换电子信息的枢纽。 免费体验华天动力OA系统 HR/ERP等企业软件注册免费试用 摘要:笔者基于对电子政务理论的深入研究以及多年来为政府提供信息化解决方案的实际经验,针对我国政府当前的电子政务发展现状,较系统地描述了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框架,全面展示了信息经济时代电子政务的行政管理和应用功能二大发展目标,旨在为全面实施中国政府信息化作出良好启示和有益探索。 关键词:电子政务。虚拟政府。知识管理。因特网 1. 电子政务的内涵 电子政务是近年来我国信息界、政府界最热门的话题。对于电子政务这一概念,目前,还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在我国,最早在媒体进行电子政务宣传的当属美国IBM/Lotus公司。根据美国IBM/Lotus 公司技术白皮书中的描述:“电子政务(e-Government,即电子政府>是电子商务(e-Commerce/e-Business>应用体系中,基于网络的符合Internet技术标准的面向政府机关内部、其它政府机关、企业以及社会公众的信息服务和信息处理系统。电子政务是政府办公自动化系统在深度和广度的延伸,即从内部办公延伸到对外服务,从内部网(Intranet>延伸到政府机关间交换网(Extranet>乃至因特网(Internet>”。 可以这样说,电子政务是解决信息化过程中从个体到连接,从物质到习惯乃至文化的核心所在。从技术应用的角度,它可以分为Intranet应用,包括电子公文处理、电子资料处理等;Extranet应用,包括跨部门的电子公文处理、电子资料交换等,如会签文件、信访文件、督查文件;Internet应用,包括政府网站、电子福利支付、电子税务、电子身份认证等。因此,电子政务的实施,意味着在国家信息基础建设初步形成的基础上,政府部门及其部门之间开始通过信息化手段处理主要的日常事务,高效履行政府部门的职责,全面改进与公民和社会之间的对话机制,同时也提供了结合政府管理流程再造,构建和优化政府内部管理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办公信息系统,为政府信息管理、服务水平的提高提供强大的技术和咨询支持,进而促进政府由管理型向管理服务型的转变。实施电子政务最终的目标就是建立电子政府。 近年来,世界发达国家都在积极进行电子政府的建设,这成为国际公共行政管理改革的新动向。如2000年3月,日本政府宣布实施电子政府工作,并计划2005年全面进入“办公电子化阶段”;美国在2000年6月6日—6月30日,用了二十天的时间完成了建设电子政府的全部立法程序,戈尔将其比喻为“第二次美国独立革命”,并将在2005年前后最终进入电子政府时代。英国也在2000年提出,要建设最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电子英国”,并把全面开通电子政府的时间从2008年提前到2005年。欧盟、东盟均提出“电子欧盟”和“电子东盟”计划。总之,电子政府已成为新世纪国际公共行政管理改革和衡量国家竞争力的显著标志之一。 2. 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简况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历程知识讲解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历 程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历程电子政务的发展源于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演进,信息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为政府信息化创造了条件,中国政府明确提出建设电子政务虽然只是近几年的事,但从历史沿革来看,80年代中期开始的办公自动化建设,就已经拉开了电子政务建设的帷幕。从这一时间段来划分,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 (一)办公自动化阶段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简称OA)的概念被引入中国,至今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作为政府管理信息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信息技术在政府管理中应用的基础,也是开展电子政务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OA经过从80年代末至今10多年的发展,已从最初提供面向单机的辅助办公产品,发展到今天可提供面向应用的大型协同工作产品。中国政府最早提出办公自动化建设的目标源于1985年的“海内工程”。当时的主要想法是在中央政府开展办公自动化建设,尝试利用计算机技术辅助完成一些最基础的政务活动,譬如文件电子化处理、数据电子化存储等。此后国务院又通过举办全国性的办公自动化工作会、交流会、研讨会等多种形式,在全国各地政府机构掀起了学习计算机、使用计算机的热潮,一些部门还在工作中建立了小型的内部办公网络和专门的信息中心,帮助政府部门提高信息处理能

力和决策水平,为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在政府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 (二)“三金工程”实施阶段 1993年12月启动的“三金工程”,即金桥工程、金关工程和金卡工程,是中央政府主导的以信息化为特征的系列工程,重点是建设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为重点行业和部门传输数据和信息,这一阶段实际上也是电子政务发展的雏形阶段。 “金桥工程”的全称为“国家公用经济信息通信网工程”,是国家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之一,它与原邮电部通信干线及各部门已有的专用通信网互联互通,互为备用,建成覆盖全国、天地一通的中速信息通信网。这一工程虽然不是广为人知,但事实上却为中国的信息化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996年9月中国首次开通因特网业务,就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 “金关工程”是国家为提高外贸及相关领域的现代化管理和服务水平而建立的信息网络系统,主要通过海关、外贸、外汇管理和税务等政府部门的联网,向企业提供相关服务。目前已经制定并实施了进出口企业代码、进出口商品代码两项标准,建设了配额许可证管理系统、进出口统计管理系统、出口退税管理系统、出口收汇和进口付汇核销系统等应用系统。金关工程一方面是出自外贸领域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国际贸易的客观要求,当前很多国家在国际贸易中都要求使用电子交易、电子结算,对不使用电子交易方式的贸易不予受

浅析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浅析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摘要]以计算机、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经济等多方面信息化的热潮。在我国,电子政务虽然起点比较低、各地区的电子政务建设发展不平衡,但是可以预测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未来几年将呈现一个良好的发展趋势,信息中心转型步伐将进一步加快,标准规范将不断完善,国内的厂商也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电子政务发展趋势通信技术 电子政务是指公共管理部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管理理论,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实现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与部门分隔的限制,全方位地实施对社会的管理职能,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的公共服务。 目前,电子政务还处于发展的初期,即使电子政务发展最快的国家,能够做到双向互动处理事务的电子政务项目尚不足30%,能对现有政府形态实施电子政务改造的就更少。因此,电子政务的发展还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同时,不可否认也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下面笔者试对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历程及发展现状与趋势作一个分析: 一、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历程 (一)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阶段 中国的信息化建设起步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从国家大力推动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开始,电子政务的发展经历了下面四个阶段:办公自动化阶段(准备阶段20世纪80年代—1993年)、“三金工程”阶段(启动阶段1993年3月—1997年4月)、“政府上网工程”阶段(展开阶段1997年4月—2000年10月)、“三网一库”阶段(发展阶段2000年10月至今)。 (二)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特征 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过程基本上是与我国的信息化发展历程同步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电子政务起点比较低。这是因为我国总体上的信息化水平不高,因此,我国的电子政务的发展是从办公自动化开始的,20世纪80年代才刚刚起步;而

中国电子政务分析报告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评述 1、电子政务的概念、性质和意义 关于电子政务( Electronic Government(E-Government))的概念,国内外没有形成统一的表述,叫法也各异,如政府办公自动化、电子政府、数字政府、政府信息化等。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子政府的概念和内涵还在不断深化和拓展,但其基本的内涵是一样的。即“电子政务是政府机构利用网络通讯与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将其内部和外部的管理和服务职能进行无缝隙集成,在政府机构精简、工作流程优化、政府资源整合,政府部门重组后,通过政府网站大量频繁的行政管理和日常事务按照设定的程序在网上实施,从而打破时间、空间及部门分割的制约,全方位的为社会及自身提供一体化的规范、高效、优质、透明、符合国际惯例的管理和服务”。 根据上述界定、电子政务至少包括了三层含义:一、电子政务必须借助信息技术和数字网络技术,依赖于信息基础设施和相关软件的发展。二,电子政务并不是简单地将传统政府服务进行简单网上移植,而是要对其进行组织结构重组和业务流程再造。电子政务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对传统政府管理的重组、整合和创新,不仅是技术创新,而是包括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在内的社会的全面创新。三,电子政务的目的是要大力利用网络通讯与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更好地履行政府职能,塑造一个更有效率、更精简、更公开、更透明的政府,为公众、企业和社会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最终构建政府、企业、公民和社会和谐互动的关系。电子政务堪称政府管理的革命。 随着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政府作为信息资源的最大拥有者理应成为信息社会的中心节点。电子政务成为推动国家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建设电子政府,开展电子政务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主要表现在:推动公共行政理论发展与创新;转变政府管理的观念;重塑政府业务流程、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提高决策的科学化、透明化、民主化,强化政府监管的力度,加强廉政和勤政建设。最终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建设政府与公众、企业、社会和谐融洽关系,从而促进整体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我国电子政务现状及发展

我国电子政务现状及发展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信息化技术的建设已经逐渐成为各行各业取得进一步拓展 的重要手段。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化技术也逐渐被政府采用,逐步实现政府管理、服务职能网络化。这也是我们所说的电子政务。电子政务的出现,使得政府的管理变得更好、更快,极大的提升了政府管理的效率。本文首先对于电子政务的概念进行了阐述,然后分析了其特点以及当前我国电子政务的现状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文章最后针对我国电子政务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电子政务信息化技术政府 电子政务的发展是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求而产生的,因此可以说政务电子化、信息化是政府管理、服务职能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政府对电子信息技术的运用逐渐增多,这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比如:政府领导、IT行业以及社会公众。近些年,电子政务的发展如火如荼,但是,其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引发了各种问题的产生,严重阻碍了电子政务发展的脚步。因此,如何解决这些现存的问题,促进电子政务的发展,正逐步成为学术界各学者关注的焦点。 一、电子政务的概念、特点及发展现状 (1)电子政务的概念 电子政务简而言之就是将政务电子化、信息化。是通过运用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优化重组政府的工作流程以及组织结构,使政府管理和服务职能在网络上得到实现。政务电子化、信息化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全面、更优质、更规范的管理与服务。是一项全新的政府运作模式。 (2)电子政务的特点 电子政务与传统行政方式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区别,是一项全新的政府运作模式。总体来讲,电子政务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电子政务实现了政务工作无纸化,即电子政务的出现,变更以往传统的行政工作方式,全部流程都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来完成。其次,信息传递网络化,即是指政府部门与政府部门、政府部门与社会公众的之间的信息交流都可以通过政府建立的独立的网页网站来完成,打破了时间、空间、地域的限制。进一步减少了政府部门与部门之间、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交流障碍。最后,电子政务实现了行政法律关系电热虚拟化。电子政务对政府本身而言不仅强化了其信息服务的职能,实现了政务信息公开化,政府自身也能通过网络获取资源、信息。对促进政府管理及服务职能的进一步实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电子政务在我国发展的现状及意义

电子政务在我国发展的现状及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Internet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中必不可少 的一部分,电子政务也成为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何谓电子政务呢?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政务。所谓政务,是与政权有关的公共事务。它除了包括政府行政机关的行政事务以外,还包括立法、司法部门、政党、社会团体以及其他各种公共组织的管理事务,如检务、审务、社区事务等。“电子政务(e-government)”一词是相对于传统政务(government)和电子商务(e-com-merce)而言的,是快速发展的 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与政府改革相结合的产物。因此,电子政务,是应用现代化的电子信息技术和管理理论,对传统政务进行持续不断地革新和改善,以实现高效率的政府管理和服务。关于电子政务,在国内外有多种多样的提法,如电子政府、计算机化政府、政府信息化、数字政府、网络政府、政府-公民电子商务、政府-企业电子商务等。这些提法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电子政务的概念与特征。 在信息时代,信息化使许多政府原来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不仅可以做到,而且可以做得更快、更好,帮助政府实现对国家的有效管理。今天,无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或者国家安全的保障,都离不开电子政务的支持。 在经济和信息全球化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一个信息化的政府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全球竞争中的一个竞争力要素,也是提升国家和地区全球竞争力,争得经济和社会发展“先机”的关键。 电子政务现阶段在我国的发展 就目前来说,信息技术在我国各级政府中的应用起步较晚,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我国的应用时间还不算长,特别是一些经济相对不发达的地区情况更是如此。虽然近年来,计算机的应用在各部门的发展很快,但总的来说,在政府内部业务流的计算机化方面我们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政府内部业务流的计算机化是政府实现对用户服务信息化的基础,把政府内部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面向用户的服务信息系统建设结合起来,综合加以考虑和规划,充分利用我们的后发优势,争取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综述(DOC7)(1)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综述 魏臻寿志勤X忠 (XX工大高科信息技术XX公司) 摘要:笔者基于对电子政务理论的深入研究以及多年来为政府提供信息化解决方案的实际经验,针对我国政府当前的电子政务发展现状,较系统地描述了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框架,全面展示了信息经济时代电子政务的行政管理和应用功能二大发展目标,旨在为全面实施中国政府信息化作出良好启示和有益探索。 关键词:电子政务;虚拟政府;知识管理;因特网 The Survey of e-Government Development in China SHOU Zhi-qin , JIN Peng , YANG Wan-su , XU Jun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Hefei Anhui 230009) Abstract : In this paper,based on our thorough researches in theory of e-go vernment and many years’ practical experience in providing system solutions for governments department info construction,we describe systemically the perspective frame of the Chinese e-Government , and lay out generally the t wo development targets of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s and application functi ons of the Chinese e-Government in information economic era,which would be helpful of revealing and explorling in the all-scal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hinese e-Government. Key words: e-Government;virtual government;Knowledge manage;Internet 1.电子政务的内涵 电子政务是近年来我国信息界、政府界最热门的话题。对于电子政务这一概念,目前,还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在我国,最早在媒体进行电子政务宣传的当属美国IBM/L otus公司。根据美国IBM/Lotus公司技术白皮书中的描述:“电子政务(e-Government,即电子政府)是电子商务(e-merce/e-Business)应用体系中,基于网络的符合Inte rnet技术标准的面向政府机关内部、其它政府机关、企业以及社会公众的信息服务和信息处理系统。电子政务是政府办公自动化系统在深度和广度的延伸,即从内部办公延伸到对外服务,从内部网(Intranet)延伸到政府机关间交换网(Extranet)乃至因特网(I nternet)”。 可以这样说,电子政务是解决信息化过程中从个体到连接,从物质到习惯乃至文化的核心所在。从技术应用的角度,它可以分为Intranet应用,包括电子公文处理、电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史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史 工信部赛迪研究院互联网研究所陆峰博士发展电子政务是政府适应信息社会变革、推进履职手段变革和创新的重要抓手,电子政务发展水平决定了政府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市场监管和宏观调控等履职能力。大力推进国家电子政务发展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和优化服务重要重要途径,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我国电子政务发展从上世纪90年“三金”工程启动,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电子政务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一、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前(1996年之前) 关键词:三金工程、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 体制机制建设情况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各级各类国家机构信息中心的建立与发展,隶属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的政府信息技术人才队伍逐步形成。1983年,原国家计委成立信息管理办公室,负责国家信息管理系统的规划和建设,以及相关总体方案、法律法规和标准化的研究工作。1986年国务院批准建设国家经济信息系统并组建国家经济信息中心。1987年1月24日,原国家计委所属的计算中心、预测中心和信息管理办公室合并,组建国家经济信息中心,全面负责国家信息系统规划与建设工作。与此同时,中央其他政府部门也开始开展信息系统建设工作,此

后,各级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相继建立信息中心。1988年1月22日,国家经济信息中心更名为国家信息中心。 1993年,成立了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为主席,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全国的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的成立,加强了信息化工作的统一领导,确立了推进信息化工程实施、以信息化带动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次年,国家信息化专家组成立,专家组作为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决策参谋机构,为建设国家信息化体系,推动国家信息化进程提出了许多重要建议。 技术应用发展情况 这一时期,电子政务建设进展最大标志是我国启动了金卡、金桥、金关工程建设。继美国提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之后,世界各地掀起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热潮,为适应全球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潮流,我国正式启动了金卡、金桥、金关等重大信息化工程,拉开了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序幕。金桥工程目标是建立一个覆盖全国并与国务院各部委专用网连接的国家共用经济信息网。金关工程是对国家外贸企业的信息系统实联网,推广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实行无纸贸易的外贸信息管理工程。金卡工程则是以推广使用“信息卡”和“现金卡”为目标的货币电子化工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