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植物根毛生长发育及分子调控机理

植物根毛生长发育及分子调控机理

植物根毛生长发育及分子调控机理
植物根毛生长发育及分子调控机理

园林植物栽培—答案篇

《园林植物栽培》复习题 项目一园林树木生长发育规律 一、解释 1、抽梢期指从叶芽抽新梢到到封顶形成休眠芽所经历的时间。 2、休眠期从树木停止生长至萌芽前的一段时间。 3、芽序定芽在枝上按一定规律排列的顺序称为芽序,有互生、对生、轮生。 4、芽的异质性同一枝条上不同部位的芽存在着大小,饱满程度等差异的现象,称为芽的异质性。 5、单轴分枝具较强的顶端优势,形成通直的主干,这种具明显主轴的分枝方式称为单轴分枝。 6、合轴分枝顶芽形成花芽或枯死由下面邻近侧芽代替延长生长,形成曲折的主干称为合轴分枝。 7、假二杈分枝具对生的树木,顶芽分化成花芽或枯死,由其下对生芽同时萌发生长所代替形成杈状延长枝,以后照此继续分枝,称为假二杈分枝。 8、顶端优势树木顶端的芽或枝条比其它部位的生长占有优势的地位称为顶端优势。 二、填空题 1、营养繁殖起源的树木,没有种子时期和幼年期或幼年期很短。 2、萌芽期从芽膨大变色开始到芽增大开裂时止,此期是确定树木合理栽

植的重要依据。 3、叶芽抽新梢到到封顶形成休眠芽所经历的时间为树木的抽捎期,此期是树 木营养生长旺盛时期,对水肥光需求量大,因此是抚育管理的关键时期之一。 4、生长盛期是指从树木发叶结束至枝梢生长量开始下降为止。 5、生长初期是指绝大多数树木是从春季树液流动、萌芽起,至发叶基本结束止。 6、生长末期是指从树木从生长量大幅度下降至停止生长为止。 7、幼年期是从种子萌发到树木第一次出现花芽前为止。 8、植物由卵细胞受精形成合子,至种子萌芽为止时此期为植物种子时期。 9、生产上为了提高移植的成活率,通过移植、截根等措施抑制?主根向下生长以提高和保证栽植成活率。 10、树根的寿命应与该树种的寿命长短一致。一棵树上的根寿命的长短有不同大致顺序是支持根、贮藏根、运输根、吸收根。 11、萌芽力强成枝力也强的树种树冠枝叶密集,幼树成形快,效果也好。 三、单选题(每空只填一个) 1、许多树木宜在芽萌动前( A )周栽植。 A 1-2周 B 3-4 周 C 5-6周 D 0.5 周 2、一年中树木生理活性弱(抗性最强)的时期是( B )。 A生长末期? B休眠期 C生长初期 D?生长盛期 3、一般树木适合施基肥、移植、整形修剪时期是( B )。

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2)

第五章生命体对信息的传递和调节 第5节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生长素的化学名称、产生部位及含量。 2、理解生长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作用及生长素的调节特点。 3、理解植物激素定义、种类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生长素作用曲线的分析及植物“顶端优势”现象的探究,理解植物生长素的调节特点。 2、收集有关植物激素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资料,思考和讨论科学技术对人类 生活的贡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受到多种植物激素的协同调节,初步学会辩证地看待植物激素的作用效果。 二、重点: 1、植物生长素的调节特点。 2、植物激素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三、难点: 植物不同器官对不同浓度生长素的不同反应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Flash动画、思维导图 五、教学过程

附:本节思维导图

课后反思: 本节课是植物生长发育调节的第二课时,本节课的重难点在于理解植物生长素的调节特点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和安排,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得到了较好的完成。亮点:在生长素调节特点的教学设计中,充分利用课本上相关的曲线图加工、处理,由浅入深地设计对应的问题,引导学生一步步由整体到局部分析,在得出结论的同时也渗透了解读生物图表题的方法。在学习植物激素应用时,尽量多联系实际生活,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建立与新知识之间的联系。不足:课前可先布置学生去查阅有关植物激素应用的知识,这样课上这部分可以进行更充分的学生讨论活动,效果会更好。在课堂上还需更广泛的关注学生的反应,确保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化的效率。

植物发育分子生物学(1)

一、名词解释 1、花器官发生ABC模型:完全花器官由花萼(1轮)、花瓣(2轮)、雄蕊(3轮)、雌蕊(4轮)组成。A类(AP1、AP2)、B类(AP3/PI)、C类(AG)调控因子分别与SEP1、 2、3形成不同的聚合体,分别在1轮(A)、2轮(AB)、3轮(BC)、4轮(C)控制相应部位花器官的分化和形成。 知识点: 拟南芥花的结构有4轮:第一轮花萼,第二轮花瓣,第三轮雄蕊,第四轮雌蕊(心皮)。花型是在几组基因的协调作用下顺序形成的,即各花器官在特定的部位、特定的时间专一化形成,这种机理被称为ABC花器官决定模型。在这个模型中,A、B、C三类基因决定4轮花器官的定位和形成。其中A、C互相抑制。A分布在第一、二轮,C分布在第三、四轮,B分布在第二、三轮。这样就形成了A、AB、BC、C4种基因的分布组合,决定了第一、二、三、四轮花器官分别为花萼、花瓣、雄蕊、雌蕊。A基因是AP1/AP2,B基因是AP3/PI,C基因是AG。最近发现仅有ABC类基因不能形成花器官,需要一类D基因SEP1、SEP2、SEP3的共同参与花器官决定,SEP蛋白与ABC产物以四聚体形式发挥作用。 2、春化作用:是植物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低温处理才能开花的现象。目前发现低温促进开花是由于三种蛋白VRN1、2、VIN3在低温下诱导表达,它们抑制开花负调控基因FLC的表达,从而促进开花。 相关链接:春化作用是指过冬植物经过冬季的低温处理逐渐积累某种物质,下调FLC的表达,加速开花的过程。 3、光敏素(PHY):是一种N端感光区与线形四环吡咯发色团共价结合的蛋白质复合体,接收红光/远红光后,蛋白质的构象改变,C端激酶活化,通过磷酸化将光信号传导下去。 光敏素有5种形式:PHYA、B、C、D、E。 4、根边界细胞:是生长到一定长度的根尖处由根冠外围细胞脱离的、有组织的活细胞,其功能是防御和帮助植物吸收营养。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控制边界细胞的释放。 知识点:从根冠分离的细胞被定义为根边界细胞,它是从植物根冠区域释放的,受植物激素和环境的调节控制,需要植物降解酶类的活性。根边界细胞不是死细胞,细胞内含有大量高尔基体、分泌小泡、线粒体,在植物根际环境中对抵抗生物和非生物的胁迫十分重要。由根冠形成的边界细胞时程序确定的,在植物与环境交界面起着物理、生物和化学作用。 5、近轴-远轴极性决定基因:近轴远轴特性是指以某器官中心轴为基准,近的是近轴,远的是远轴。例如HD-ZIP III类基因PHB、PHV、REV决定植物的近轴特性,抑制远轴特性。KANl\2\3类基因、YAB类的YAB3、FIL决定远轴特性,抑制近轴特性。 二、填空题 1.根表皮由(生毛)细胞和(非生毛)细胞组成。(低WER/CPC)比例决定前者,而后者由(高WER/CPC)比例决定。 根表皮细胞有2类:生毛细胞和非生毛细胞。生毛细胞发育成根毛,位于下面皮层细胞的裂缝间;而非生毛细胞形成无根毛的表皮细胞,位于皮层细胞外面。在细胞壁上的受体样激酶SCM介导皮层细胞信号,抑制WER的转录;同时SCM 也受到WER的负反馈调节和CPC的正反馈调节,在生毛细胞壁上形成量多,

水稻叶极性发育分子机制研究进展_范玉斌

第32卷第1期2014年2月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JOURNAL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AGRICULTURAL  SCIENCE)Vol.32No.1  F eb.2014文章编号:1671-9964(2014)01-0016-07 DOI:10.3969/J.ISSN.1671- 9964.2014.01.004收稿日期:2013-01- 22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强优势水稻杂交种的创制与应用”(2011AA10A101 )作者简介:范玉斌(1986-),男,硕士生,研究方向:水稻分子生物学,E-mail:fany ubin137168@163.com;梁婉琪(1973-)为本文通讯作者,女,研究员,研究方向:水稻发育生物学,E-mail:wqliang@sj tu.edu.cn水稻叶极性发育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范玉斌,梁婉琪 (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上海200240 )摘 要:水稻叶由叶片和叶鞘组成,连接叶片和叶鞘的叶枕上着生有叶舌、叶耳等结构。叶片是水稻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叶片的大小、形状和叶夹角是构成水稻株型的关键因素,对水稻叶片发育机制的阐释将有助于水稻株型改良和产量提高,而叶极性建立又与水稻叶片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密切相关。基于此,本文对水稻叶极性建立相关基因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以期为今后水稻株型改良提供一些参考。关键词:水稻;叶;极性 中图分类号:S511.01 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Mechanism of Leaf Polarity Establishment in  RiceFAN Yu-bin,LIANG Wan-q i(School of Life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Shanghai 200240,China)Abstract:The leaf of rice consists of a leaf blade and a leaf sheath linking by  the laminar joint that containsapair of auricles and ligules.Leaves are the main photosynthetic organs in rice.The size,shape and angel ofleaf are of key components contributing to the desirable rice architecture.Study on the leaf developmentalmechanism is important for improving the architecture and increasing grain yields of rice.Establishment ofpolarity is one of the critical processes during  the leaf development.This article reviewed recent advanceson molecular mechanism of leaf polarity establishment in rice,intending to provide valuable information formolecular design of desirable leaf morphology  in the future.Key  words:rice;leaf;polarity 叶片是水稻(Ory za sativa)光合作用主要器官,是重要的“源”组织。叶片大小、形状及叶夹角影响着叶面积指数、冠层光合效率等重要生理指标,从而影响水稻的产量;因此,叶片形态是水稻株型改良 的主要对象之一[ 1] 。水稻叶发育分为叶原基起始、极性建立、组织分化和叶片延展等几个阶段,极性建立是影响叶片形态的重要过程。叶作为一种不对称性的侧生器官,在发育过程中经历了3个轴向的极性建成:“基-顶”轴向(从叶基指向叶尖)、“近-远”轴向(上表面-下表面)和“中-侧”轴向(由中脉指 向左右两边叶缘) [2] 。水稻叶呈带状,叶片位于叶的顶部,叶鞘位于叶

被子植物花器官发育的分子机制

被子植物花器官发育的分子机制 花发育是被子植物生命周期中一个重要的综合发育过程,涉及无限生长向有限生长及不同发育方式的转换,包括开花诱导、信号传递、属性决定、器官发生,既受环境因子(如光周期、温度等)的诱导,又受到自身内部因素的调节,经过一系列信号转导过程,启动成花决定过程中的控制基因。在复杂的基因互作网络调控下,营养茎端分生组织(vegetative meristem,VM)转变为花序分生组织(inflorescence meristem,IM),然后在IM 的侧翼形成花分生组织(floral meristem,FM),分化出花器官。 截至目前,从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 )中共有180多个参与调控开花的基因被鉴定出,并确定其中存在有6条调控开花的信号途径:即光周期途径(photoperiod pathway)、春化途径(vernalization pathway)、自主途径(autonomous pathway)、赤霉素途径(gibberellin pathway)、温敏途径(thermosensory pathway)和年龄途径(aging pathway)。表观遗传是开花信号通路中的重要机制,对开花及花器官发育产生关键调控作用。miRNAs 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是植物分子发育生物研究的重要领域,例如miR172、miR156、miR159 参与了开花诱导的信号转导途径,共同开启花的发育过程。 本文综述了被子植物花器官发育的格式形成与分子调控机制。 图1 温度、光照和依赖赤霉素等途径通过抑制花形成抑制物产生和激活花的分生组织识别基因参与花发育过程 1 花器官发育的ABCDE模型 通过对拟南芥和金鱼草突变体研究而提出的多种发育模型, 成功地解释了被子植物花器官突变现象。其中, 最著名的是由Bowman等及Coen和Meyerowitz提出的“ABC模型”。该模型指出, 花器官的形成和发育由A、B和C三类功能基因决定; A类基因的表达决定了第一轮萼片的形成, 包括APETALA1 (AP1)和APETALA2 (AP2)基因等; B类[APETALA3 (AP3)和PISTILLATA (PI)基因]和A类基因的组合表达决定了第二轮花瓣的发育; C类[AGAMOUS (AG)基因]和B类基因的组合表达决定了第三轮雄蕊的形成; C类基因的表达决定了第四轮雌蕊的发育。同时, A类和C类基因在功能上彼此抑制, 较好地解释了花器官的同源异型转变现象。 矮牵牛(Petunia hybrida ) D类基因FLORAL BINDING PROTEIN 7 (FBP7)和FBP11决定了胚珠的形成和发育。拟南芥D类SEEDSTICK (STK)、SHATTERPROOF1(SHP1)和SHP2三基因突变体的胚珠变成了心皮结构和叶结构。这些研究将花发育“ABC模型”拓展为“ABCD模型”。随后, 研究发现SEPALLATA (SEP)基因能与其他类型的花器官特征决定基因发生结合, 维持四轮花器官的正常发育, 定义为“E类基因”。因此, 花发育模型进一步扩展

植物叶色黄化突变分子机理的研究进展-南方农业学报

0引言 植物叶色突变是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叶色发生变化的现象,由叶绿素合成受阻或降解加快所引起。植物叶色突变的种类较多,性状较明显,通过观察叶片颜色即可鉴别。根据叶色表型可将其分为白化、条纹、黄化、淡黄绿、淡绿、常绿、斑叶、紫叶、类病 斑、白黄和白绿等类型(Manjaya ,2009;Vairam et al.,2014)。1933年,Killough 和Horlacher 发现了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芽黄突变体,但由于叶色突 变会造成作物减产甚至死亡,故被认为是有害突变,在当时未引起重视。自1948年Granick 利用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 )失绿突变体W 5验证原卟啉9是叶 收稿日期:2017-03-27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600605);江西省林业科技创新专项项目(201406);广西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 专项项目(2017YT47)。 作者简介:*为通讯作者,章挺(1981-),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林木栽培及育种研究工作,E-mail :zhangtycx@https://www.doczj.com/doc/4f11085997.html, 。刘新亮 (1986-),博士,主要从事观赏植物选育及栽培研究工作,E-mail :liuxinliang1988@https://www.doczj.com/doc/4f11085997.html, 植物叶色黄化突变分子机理的研究进展 刘新亮1,李先民2,何小三1,邱凤英1,章挺1* (1江西省林业科学院,南昌 330032;2广西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南宁 530007) 摘要:植物叶色黄化突变具有突变频率高、易鉴别等特点,不仅是基础研究的理想材料,在品种选育和改良中也有重要的利用价值。文章从叶绿素生物合成、血红素代谢、叶绿体发育及叶绿体蛋白代谢等方面,对植物叶色突变相关基因的功能和作用机理进行综述,发现目前对叶色突变分子机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叶色突变相关基因功能方面,针对质核信号转导、转录因子及调控元件的研究较少,因此,今后在相关研究中可利用叶色突变体这一理想材料分析鉴定相关基因功能及其互作关系,从对单一基因的研究转向对多个基因甚至功能基因组的系统研究,尤其加强对质核信号转导、转录因子及调控元件的研究;叶色突变体作为作物品种改良的一类特殊种质资源,可通过人工诱导方式增加植物突变频率,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叶色突变体,应用于基因功能及基因间的互作关系等研究,为黄叶植株的选育和遗传改良提供参考。 关键词:叶色黄化突变;叶绿素合成;叶绿体发育;叶绿体蛋白代谢中图分类号:S3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1191(2017)08-1358-09 A review:Molecular mechanism of plant yellow leaf mutation LIU Xin-liang 1,LI Xian-min 2,HE Xiao-san 1,QIU Feng-ying 1,ZHANG Ting 1* (1Jiangxi Academy of Forestry ,Nanchang 330032,China ;2 Flowers Research Institute ,Guang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Nanning 530007,China) Abstract :Yellow leaf mutation are ideal materials for basic research with high mutation frequency and easily identi-fied in nature.They also have important value in variety breeding and improvement.Functions and mechanisms of genes related to leaf color mutation were reviewed from perspectives of chlorophyll synthesis ,heme metabolism ,chloroplast development and chloroplast protein metabolism.The current researches on mechanism of leaf mutants focused on the functions of genes related to leaf color mutation ,but nucleoplasm signal transduction ,transcription factor and regulatory element were only studied by a few.Therefore ,in the future ,leaf mutants ,which is ideal materials ,can be used to study the function of the related genes and their interactions ,and switch the research from single gene to multiple genes or even functional genomes ,especially strengthen the study in nucleoplasm signal transduction ,transcription factor and regulato-ry element.As a special germplasm resource ,leaf mutants can increase plant mutation frequency through artificial induc-tion ,obtain large amount of leaf mutants within short period of time and apply them into the study in interactions between gene functions and genes ,and proude reference for yellow leaf plants breeding and gentic improvement. Key words :yellow leaf mutation ;chlorophyll synthesis ;chloroplast development ;chloroplast protein metabolism

花发育的分子机制 整理

花发育的分子机制 摘要 一次下午在一个英式花园漫步,我发现了开花植物的多样性和惊人的美丽。花形态的丰富变化以及相对简单的结构,多样的突变体,使得花成为研究植物细胞凋亡、形态组织模式的一个非常好的模型。最近的分子遗传研究逐渐表明转录控制在花形成的早起的级联调控,以及最终形成一个鲜明的花结构的形式的复杂的组合机制。 开花植物代表了地球上最大的多样性的生物群体。自然界中有超过25万现存物种,通过园艺培养和杂交育种等工作也培育了数以千计的物种。植物所面临的一项巨大的挑战就是在不可预测的环境条件下能够生长。植物本身能够决定并选择在环境条件有利的时候生成配子和花器官。配子通过相互传输以及传粉,导致花形式进化的多样化,最大限度地提高繁殖成功率。尽管如兰花、玫瑰和金鱼草等植物的花非常特别,但是花只包含四个不同的器官类型,他们的发展包含了高度保守的分子机制。 15年前,第一个参与基因从模式生物塔勒水芹克隆,拟南芥和金鱼草中提取出来。自此,各方面研究都取得了巨大进步。如花发育的定义和分子遗传学通路的提出,控制花器官形成的时间和空间的基因表达的阐明。此外,发现的微DNA控制一些花基因的表达,使得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芯片和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已被应用来确定转录因子参与花形成的作用目标。这些转录因子的高阶复合物的功能开辟了新的生化研究的途径。最终,新的基因具有潜在的建立早期花卉模式,产生各种细胞和四个类型花组织器官组织的特点,并形成最终的花器官。从这些研究获得的结论,我们越来越清晰地看到了花发生以及发展的机制。了解花的发生对于农业也具有一定的重要性,例如改善特性,改善粮食品质的种子产量,以及一般园子内的果实的成熟和质量,比如草莓,西红柿,以及辣椒等等。 花形成的基础知识 开花植物的发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胚胎的形成到成熟的植株,都是通过分生组织不断形成器官。大部分开花植物胚轴是按照一个定型的模式进行细胞分裂,形成一个结构简单,有径向轴和顶部基底轴组成的结构。径向轴建立外表皮,基本皮质和中心维管束组织;顶部基底轴决定苗顶端分生组织,它由干细胞不断分裂形成一个小的细胞集团使自生得到充实。干细胞生成的子代细胞替代了分裂组织的周边细胞,进入特定的分化途径。在植物胚胎发育的过程中只有少数的器官形成,但是在萌发阶段,茎端分生组织开始在侧翼位置形成叶原基组织模式。营养生长时期之后(再此期间植物最大限度的捕捉光源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内源性因素结合环境诱导花的发展。在花的茎端分生组织形成花分生组织的过程中,每一个花分生组织产生鲜明的二级花序分生组织框架。 大多数花由四个不同的器官在一个同心环内出现,称为旋窝。外面两个旋窝包含无菌的花被器官。萼片由第一个旋窝分化而来,即花芽萌芽状态的外部保护结构。花瓣由第二螺旋分化产生,往往大而艳丽,吸引授粉者。在一些开花植物的第一和第二螺旋器官有相同的形式,称为花被片。内在的两个螺旋结构专门用来复制。雄蕊产生在第三螺纹,产生花粉,然后发展为雄配子体。心皮(也称雌蕊)出现在中央。第四螺旋产生包含雌配子体的胚珠、胚囊。通常情况下,心皮是联合或融合在一起形成的雌蕊群,一旦受精,雌蕊群发展称为包含种子的果实。但是也有某些植物果实是在其他部位形成的,例如花托。 花发生经过一系列的步骤。首先,花分生组织的凋亡是通过花分生组织的特定基因调控的;

园林植物生长发育

园林植物的生长发育 第一节园林植物的生命周期 园林植物在个体发育中,一般要经历种子休眠和萌发、营养生长及生殖生长三大时期(无性繁殖的种类可以不经过种子时期)。园林植物的种类很多,不同种类园林植物生命周期长短相差甚大,下面分别就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进行介绍。 一. 木本植物 木本植物在个体发育的生命周期中,实生树种从种子的形成、萌发到生长、开花、结实、衰老等,其形态特征与生理特征变化明显。从园林树木栽培养护的实际需要出发,将其整个生命周期划分为以下几个年龄时期。 (一)种子期(胚胎期) 植物自卵细胞受精形成合子开始,至种子发芽为止。胚胎期主要是促进种子的形成、安全贮藏和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播种并使其顺利发芽。胚胎期的长短因植物而异,有些植物种子成熟后,只要有适宜的条件就发芽,有些植物的种子成熟后,给予适宜的条件不能立即发芽,而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休眠后才能发芽。 (二)幼年期 从种子萌发到植株第一次开花止。幼年期是植物地上、地下部分进行旺盛的离心生长时期。植株在高度、冠幅、根系长度、根幅等方面生长很快,体内逐渐积累起大量的营养物质,为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做好了形态上和内部物质上的准备。 幼年期的长短,因园林树木种类、品种类型、环境条件及栽培技术而异。 这一时期的栽培措施是加强土壤管理,充分供应水肥,促进营养器官健康而均衡地生长,轻修剪多留枝,使其根深叶茂,形成良好的树体结构,制造和积累大量的营养物质,为早见成效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观花、观果树木则应促进其生殖生长,在定植初

期的1-2年中,当新梢长至一定长度后,可喷洒适当的抑制剂,促进花芽的形成,达到缩短幼年期的目的。 目前园林绿化中,常用多年生的大规格苗木,所以幼年期多在园林苗圃中度过,要注意应根据不同的绿化目的培养树形。 (三)成熟期 植株从第一次开花时始到树木衰老时期止。 青年期:从植株第一次开花时始到大量开花时止。其特点是树冠和根系加速扩大,是离心生长最快的时期,能达到或接近最大营养面积。植株能年年开花和结实,但数量较少,质量不高。这一时期的栽培措施:应给予良好的环境条件,加强肥水管理。对于以观花、观果为目的的树木,轻剪和重肥是主要措施,目标是使树冠尽快达到预定的最大营养面积;同时,要缓和树势,促进树体生长和花芽形成,如生长过旺,可少施氮肥,多施磷肥和钾肥,必要时可使用适量的化学抑制剂。 壮年期:从树木开始大量开花结实时始到结实量大幅下降,树冠外延小枝出现干枯时止。其特点是花芽发育完全,开花结果部位扩大,数量增多。叶片、芽和花等的形态都表现出定型的特征。骨干枝离心生长停止,树冠达最大限度以后,由于末端小枝的衰亡或回缩修剪而又趋于缩小。根系末端的须根也有死亡的现象,树冠的内膛开始发生少量生长旺盛的更新枝条。 这一时期的栽培措施应加强水、肥的管理;早施基肥,分期追肥;要细致地进行更新修剪,使其继续旺盛生长,避免早衰。同时切断部分骨干根,促进根系更新。 (四)衰老期 以骨干枝、骨干根逐步衰亡,生长显著减弱到植株死亡为止。其特点是骨干枝、骨干根大量死亡,营养枝和结果母枝越来越少,枝条纤细且生长量很小,树体平衡遭到严

植物叶片衰老课件

植物叶片衰老 摘要:叶片衰老是植物发育后期的一个重要特征。在生产上当植物叶片衰老或是异常时,光合作用减退,将极大程度地限制植物产量潜力的发挥,农业生产中造成许多作物减产。本文结合植物叶片衰老发育的过程,从叶片衰老过程中各个组织水平细胞结构变化、细胞生理生化变化、植物激素以及基因调控等方面对叶片衰老的机理进行综述,并提出今后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植物叶片衰老,机制,调控,环境因素 1.叶片衰老过程 叶片衰老最显著的形态变化就是叶片颜色的变化,在衰老过程中,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是其衰老过程的反应,可用来判断衰老的过程及其程度,而衰老的机理是导致这些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的基础(张宝来,2013)。 研究表明,根据植物叶片生理生化变化的早迟、强弱、方向和幅度,一般将衰老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诱导期、抵抗期和加剧期。三个衰老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生理生化变化特征。一阶段的变化较大,第二阶段为趋于平稳的变化,第三阶段变化剧烈。即第三、第一、第二阶段的生理生化变化速率依次降低。在衰老诱导阶段,叶片受到衰老信息的刺激,存在于体内的衰老机制得到激发,生理生化变化表现为幅度较大的应激反应,呈现出通过生理生化变化来去除衰老信息作用的趋向。在衰老抵抗阶段,是叶片内衰老机制和防衰老机制相互激烈作用的时期,因而表现出生理生化变化速率较小的特点。但是,衰老机制逐渐处于主导地位,使生理生化变化逐渐向衰老的方向发展,真正意义的衰老是从这一阶段开始的。在剧烈衰老阶段,体内的防衰老机制已失去作用或不复存在,因而生理生化变化表现为变幅很大的衰老特征,最终导致死亡(Eng-Chong Pua Michael R.Davey,2010) 2.叶片衰老的细胞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的变化 研究表明,植物叶片在衰老过程中表现为下述典型特征:叶绿素的降解明显快于合成,蛋白质迅速丧失,RNA大量水解,叶片在形态上表现为黄化现象。2.1细胞结构的变化 叶细胞在衰老阶段显示出一些独特的结构和生化变化。叶片衰老过程中细胞结构变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细胞内细胞器的解体顺序。最早的结构变化发生在叶绿体,即在基粒结构的改变和内容以及形成一种被称为质体小球的脂滴。与之不同的是,和基因表达有关的细胞核和线粒体直到衰老,其结构还保持完整(周峰,2012)。这反映了叶细胞需要在案衰老过程中保持功能直到衰老的后期,可能是为了有效调动细胞材料。在叶片衰老的最后阶段,PCD典型的特征为如控制液泡崩裂,染色质浓缩,DNA梯状条带被发现在不同种类植物的自然衰老的叶片中,包括拟南芥、烟草。这些观测显示叶片衰老涉及到细胞活动最终导致PCD。最终,原生质和液泡明显的衰变出现。原生质膜的完整性缺失导致细胞内平衡破坏,从而在衰老叶片中结束了一个细胞的生命。 2.2细胞代谢的变化 植物叶片衰老时的典型生理生化特征是:蛋白质含量显著下降,核酸含量降低,细胞保护酶活性下降及膜脂过氧化程度加重,光合功能衰退和细胞内部的激素平衡发生改变(张海娜等,2007)。衰老叶片中细胞的生物学变化首先伴随着降低合成代谢。所有细胞中多核糖体和核糖体的含量降低相当早,反应了蛋白质合成的降低。随之而来导致rRNAs和tRNAs合成降低(周峰,2012)。氨肽酶和內肽酶活性伴随叶片衰老进程显著上升,表明二者参与了叶片衰老过程中蛋白

园林植物栽培试题库答案

《园林植物栽培》试题库答案 项目一园林树木生长发育规律 一、解释(每题2分) 1、生长答:生长通常是体积和重量增加的量变过程,它是通过细胞分裂、伸长来体现的。可分为营养体生长和生殖体生长两部分,体现在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 2、发育答:生物体生活史中结构和功能从简单到复杂的质变过程,它是通过细胞、组织、器官的分化体现的。 3、园林树木的生命周期答:指从卵细胞受精产生合子发育成胚胎形成种子萌发成幼苗,长成大树,开花结实,直到衰老、更新、死亡的全部过程。不同植物寿命不同。 4、年生长周期答:园林树木在一年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呈现出的规律性变化。简称年周期 5、物候答:树木的各个器官随季节性气候变化而发生的形态变化称为树木的物候。 6、物候期答:树木在一年中随着气候变化各生长发育阶段开始和结束的具体时期,称为树木的物候期。 7、果实期答:从坐果至果实成熟脱落为止。 8、抽梢期答:指从叶芽抽新梢到到封顶形成休眠芽所经历的时间。 9、休眠期答:从树木停止生长至萌芽前的一段时间。 10、深根性树种答:根系垂直向下生长特别旺盛,根系分布较深。 11、浅根性树种答:主根不发达,侧根水平方向生长旺盛,大部分根系分布于上层土壤。 12、芽序答:定芽在枝上按一定规律排列的顺序称为“芽序”。有互生、对生、轮生。 13、萌芽力答:生长枝上的叶芽萌发的能力(或树木叶芽萌发能力的强弱,)称为“萌芽力”。以百分数表示。 14、成枝力答:枝条上的叶芽萌发后能抽成长枝的能力称为“成枝力”。 15、芽的异质性:答:同一枝条上不同部位的芽存在着大小,饱满程度等差异的现象,称为芽的异质性。 16、单轴分枝答:具较强的顶端优势,形成通直的主干,这种具明显主轴的分枝方式称“单轴分枝”。 17、合轴分枝答:顶芽形成花芽或枯死由下面邻近侧芽代替延长生长,形成曲折的主干??称为“合轴分枝”树冠较开阔。 18、假二杈分枝答:具对生的树木,顶芽分化成花芽或枯死,由其下对生芽同时萌发生长所代替形成杈状延长枝,以后照此继续分枝,称为“假二杈分枝”。树干曲折,树冠较宽阔。 19、顶端优势答:树木顶端的芽或枝条比其它部位的生长占有优势的地位称为顶端优势 二、填空题(每空1分) 1、营养繁殖起源的树木,没有种子时期和幼年期或幼年期很短。 2、物候观测应做到:1.定点;2.定株;3.定时、定年限;4.定人;5.资料整理。 3、萌芽期从芽膨大变色开始到芽增大开裂时止,此期是确定树木合理栽植的重要依据。 4、叶芽抽新梢到到封顶形成休眠芽所经历的时间为树木的抽梢期,此期是树木营养生长旺盛时期,对水肥光需求量大,因此是抚育管理的关键时期之一。 5、生长盛期是指从树木发叶结束至枝梢生长量开始下降为止。

园林植物学复习

绪论 植物(Plant):在生物界中,营固着生活、具有细胞壁、自养的生物。 形态多样性:大小各异,形态多样。 结构多样性:单细胞、群体、多细胞;简单-复杂。 寿命多样性:短命植物、一年生植物、二年生植物、多年生植物、木本植物。 营养多样性:自养:绿色植物;异养:非绿色植物:寄生、腐生 生态多样性:陆生、水生;沙生、盐生、冻原植物。 植物学:是一门研究植物界的植物生活和发展规律的生物科学,包括形态结构的发展规律、生长发育的基本特征、类群的进化与分类、植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植物分类学、植物系统学或系统植物学:根据植物的特征和植物间的亲缘关系、演化顺序,对植物进行分类,并在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和逐步完善植物各级类群的进化系统的科学。 植物分类的方法:人为分类自然分类系统发育分类 物种:分类学基本单位,指具有一定的分布区,在形态上有较大差异,并具有地理分布上、生态上或季节上的隔离。 变型:形态特征变异相对较小的类型,如花色不同、花重瓣、单瓣的变异、叶片有无色斑等。品种:由人工培育而来的,具有独特的经济性状,并达到一定数量。 植物形态学:研究植物的个体构造、发育及系统发育中形态建成的科学。 植物生理学:研究植物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植物遗传学:研究植物的遗传和变异规律的科学。 植物生态学:研究植物与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植物化学:研究植物代谢产物的成分、结构和分布规律的科学。 植物资源学:研究自然界所有植物的分布、数量、用途及开发的科学。 分子植物学:研究植物材料的核酸、蛋白质等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基因的结构和功能规律的科学。 系统与进化植物学:是建立在植物分类学、形态学、解剖学、胚胎学、孢粉学、细胞学、遗传学、植物化学、生态学和古植物学等学科基础上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向日葵菊科一年生植物,原产北美,是重要的油料植物。 桔梗是桔梗科多年生植物叶对生。 大花草分布于苏门答腊,大花草科寄生植物。 天麻.,兰科腐生植物,其根状茎入药,有熄风镇痉,通络止疼的作用,用以治疗高血压病、头疼、眩晕、肢体麻木、神经衰弱和小儿惊风等。 第一章园林植物生长发育规律 生活周期:从种子开始,当种子成熟后,在适应的外界条件下萌发成幼苗,再进一步生长发育成具根茎叶的植物体,当植物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顶芽或侧芽分化形成花芽,再进一步形成花、果实和种子。 器官:植物体内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担负一定生理功能,由数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排列方式构成的植物体的组成单位。 营养器官:根、茎、叶 繁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根的类型:主根、侧根、不定根 根尖:从根的顶端到着生根毛的部分,包括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 根冠:保护作用。分泌粘滑胶质,减少阻力;平衡石(淀粉粒);外损内补。 分生区(生长锥、生长点):保持分裂能力。 伸长区:细胞长轴方向伸长,是分生组织到成熟组织的过渡区。

园林植物学复习

园林植物学复习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绪论 植物(Plant):在生物界中,营固着生活、具有细胞壁、自养的生物。 形态多样性:大小各异,形态多样。 结构多样性:单细胞、群体、多细胞;简单-复杂。 寿命多样性:短命植物、一年生植物、二年生植物、多年生植物、木本植物。营养多样性:自养:绿色植物;异养:非绿色植物:寄生、腐生 生态多样性:陆生、水生;沙生、盐生、冻原植物。 植物学:是一门研究植物界的植物生活和发展规律的生物科学,包括形态结构的发展规律、生长发育的基本特征、类群的进化与分类、植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植物分类学、植物系统学或系统植物学:根据植物的特征和植物间的亲缘关系、演化顺序,对植物进行分类,并在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和逐步完善植物各级类群的进化系统的科学。 植物分类的方法:人为分类自然分类系统发育分类 物种:分类学基本单位,指具有一定的分布区,在形态上有较大差异,并具有地理分布上、生态上或季节上的隔离。 变型:形态特征变异相对较小的类型,如花色不同、花重瓣、单瓣的变异、叶片有无色斑等。 品种:由人工培育而来的,具有独特的经济性状,并达到一定数量。 植物形态学:研究植物的个体构造、发育及系统发育中形态建成的科学。 植物生理学:研究植物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植物遗传学:研究植物的遗传和变异规律的科学。 植物生态学:研究植物与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植物化学:研究植物代谢产物的成分、结构和分布规律的科学。 植物资源学:研究自然界所有植物的分布、数量、用途及开发的科学。

【课程辅导教案】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

一、(生长素的产生与分布) 【知识梳理】 1、植物的感光部位:胚芽鞘尖端。 植物发生弯曲的部位:尖端以下部位。 2、生长素大多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芽尖、根尖、发育着的种子)。 生长素特点:见光分解,运输时有生物极性; 运输方向: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极性运输;人为改变其形态、位置不影响生物学形态。 3、生长素的分布: (1)产生部位<积累部位:如顶芽<侧芽、分生区<伸长区; (2)生长旺盛的部位>衰老组织:如分生区>老根。 【例题精讲】 例1.【2014高考模拟】取某植物的胚芽鞘和幼根,切除胚芽鞘尖端和幼根尖端(即根冠和分生区),然后将胚芽鞘和幼根直立放置,分别在两者切面的左侧放置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生长素浓度为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最适浓度),培养在黑暗条件下,幼根和胚芽鞘弯曲生长的方向相反,关于这一现象的说法,合理的是() A.胚芽鞘向左弯曲生长,生长素在胚芽鞘中是极性运输[来源:学科网] B.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生长素在胚芽鞘中是极性运输 C.幼根向左弯曲生长,生长素在胚芽鞘中是非极性运输 D.幼根向右弯曲生长,生长素在胚芽鞘中是非极性运输 【答案】B 例2.【2014高考模拟】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分为a、b、c、d四组,将a、b两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从c、d两组胚芽鞘中的相应位置分别切取等长的一段,并按图中所示分别接入a、b两组胚芽鞘被切除的位置,得到a′、b′两组胚芽鞘。然后用单侧光照射,发现a′组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其原因是()

A.c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d组尖端不能 B.a′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b′组尖端不能 C.c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d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 D.a′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b′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 【解析】选D。具体分析如下: 选项具体分析结论 A项c组、d组的尖端都能合成生长素错误 B项a′组、b′组的尖端都能合成生长素错误 C项c组、d组的尖端的生长素都能通过极性运输向胚芽鞘 基部运输 错误 D项a′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够通过极性运输向胚芽鞘基部运 输,在单侧光的作用下,分布不均,出现向光弯曲生 长;b′组中接入的胚芽鞘的形态学上端在下,形态学 下端在上,胚芽鞘尖端合成的生长素不能运输到胚芽 鞘基部,胚芽鞘无弯曲生长 正确 【答案】D 例3.【2014高考模拟】右图所示一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一侧放置含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的琼脂块,将花盆放入暗箱中,以一定速度匀速旋转一段时间后,在图示的位置停止。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

植物叶发育的分子机理

植物叶发育的分子机理 严松, 严长杰, 顾铭洪 扬州大学农学院, 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植物功能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 扬州225009 摘要: 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主要场所, 对植物的生长发 育具有重要的作用。叶的发育包括叶原基的形成和极性的建立, 大量研究表明, 叶发 育建成受到众多转录因子、小分子RNA以及生长素等 因子的调控。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叶发育和形态建成的分子机制 研究进展, 以期了解叶发育的调控网络。 关键词:叶发育; 形态建成; 基因调控 Molecular mechanism of leaf development YAN Song, YAN Chang-Jie, GU Ming-Hong The Key Laboratory for Plant Functional Genomics,Ministry of Education;The Jiangsu Province Key Laboratory of Crop Physiology and Genetics;Agricultural College,Yangzhou University,Yangzhou 225009, Jiangsu Abstract:Leaf plays important roles during plant development for their function of photosynthesis and transpiration. Leaf development includes initiation of leaf primordium and establishment of leaf polarity. Various studies indicate that leaf development is controlled through the interaction of transcription factors, small RNAs and auxin. This review focuses on recent advances in studying on

高中生物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

高中生物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2019年3月21日 (考试总分:108 分考试时长: 120 分钟) 一、填空题(本题共计 2 小题,共计 8 分) 1、(4分)下图表示苹果生活周期各阶段部分激素变化的情况,请回答: (1)对苹果树进行剪枝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图可知,苹果的生长和发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控制的,苹果果实成熟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植物激素是_______________。 (3)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如果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少而生长素多,则愈伤组织就会分化出________ _。赤霉素促进种子萌发,脱落酸则抑制种子萌发,说明两者的作用是___________。 (4)在高温环境中,细胞失水导致苹果叶片中的脱落酸含量____________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使气孔关闭。气孔关闭会影响植物对二氧化碳的吸收,从而影响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___阶段。 2、(4分)乙烯广泛存在于植物的各种组织、器官中,它的产生具有“自促作用”,即乙烯的积累可以刺激植物体内更多的乙烯产生。 Ⅰ呼吸高峰出现是香蕉、苹果等肉质果实成熟达到可食程度的标志。某同学测量了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细胞呼吸强度及乙烯含量的变化,结果如右图所示,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香蕉成熟过程中,乙烯是促进其果实成熟的激素,图中支持这一观点的证据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据图分析,可以延迟香蕉果实的成熟的措施有:①可以用乙烯抑制剂抑制香蕉自身产生________ _____;②可以向香蕉储存环境内充入_________________(气体)。 (3)该实验结果____________(能/不能)验证各种肉质果实在成熟过程中均.会出现呼吸高峰的结论? 你做出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Ⅱ乙烯能促进花的成熟衰老。实验证明,如果施用乙烯合成抑制剂或作用抑制剂(如1-MCP)可以明显延缓衰老,使得花卉保鲜。某同学为验证乙烯具有促进花的成熟衰老实验设计、结果和结论如下表所示: ①实验中甲、乙两组用的20朵康乃馨的品种、大小、开放程度等没有说明,应改正为:选取_________ _____________的10朵康乃馨。 ②甲、乙两组放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培养一段时间,应改正为:甲、乙两组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下培养一段时间。 (2)鲜切花卉的保鲜是花卉市场面临的难题,你认为下列植物激素可以作为鲜切鲜花保鲜剂的是____ ____ (单选)。 A.赤霉素 B.生长素 C.脱落酸 D.细胞分裂素 (3)鲜花是一种美丽的象征,也是一份感情的传达。除保鲜剂外,请你写出其他可以让鲜花保鲜的一些方法或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单选题(本题共计 20 小题,共计 100 分) 3、(5分)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生理作用及其应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茎的背地生长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B.在成熟植物组织中,生长素可进行非极性运输 C.脱落酸能够影响植物细胞中基因的表达 D.在生长期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芦苇可增加其纤维长度 4、(5分)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可利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解除种子、块茎休眠,提前发芽,利用细胞分裂素延缓叶片衰老 ②青少年儿童早熟,是因为吃了含有大量激素的反季节蔬菜水果 ③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不同配比会影响组织分化 ④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 ⑤新疆利用生长素类似物可使棉花叶片脱落利于收获棉花,植物激素类似物除草剂能选择性杀灭单子叶杂草,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 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①③④ D.②④ 5、(5分)图中A、B为某群落中的两个动物种群,曲线表示δ(δ= 出生率/死亡率)随时间的变化,不考虑迁入、迁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