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时代智慧企业建设

新时代智慧企业建设

新时代智慧企业建设
新时代智慧企业建设

CHINA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

/智慧企业应该是一个前瞻性的,并具备迅速、灵活、准确解决问题能力的企业,而这样的企业具备透明、协同、敏捷、精准、前瞻、创新和绿色七大基本素质。智慧企业的成功模式不是某一个员工或某一个部门组织所专有的,它是属于整个企业组织的。

1智慧企业内涵

在新时期中,海量数据时代的来临已经毋庸置疑,所有的策

略都是针对实时性和数据处理的时效性来得出。海量数据在不断生成,企业管理者每年接受的数据在以50%以上的速度增长,70%~80%的企业都有信息化,却仍然对大量传统的结构化数据与非结构化数据的产生束手无策,仍然不断有最传统、最简单而又最“笨”的问题困扰着企业。

在快速的市场变化情况下,企业除了通过透明的营运数据设法控制成本之外,如何快速敏捷地对企业内部与外部事件做出回应,寻求重要的成长契机,更是提升企业营运绩效的重要指针。敏捷是面向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对于智慧的企业而言也是不可缺少的。在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不论是设计、反应,还是报价、插单、补货,无一不体现着面向市场快速反应的能力,直接影响企业经营战略。

一个智慧型企业不只是掌握现在的经营成果和经营节奏,更需要在对未来的有限的认知之下具备前瞻跟预见的能力,在现有的经营技术里预测未来可能产生什么样的状况。所以,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管理者应该清楚地掌握整体利润状况、销售状况、毛利或者现金流是不是在规划内,这就意味着前瞻性地把产品的一系列管理变成产品经营管理的过程。

绿色IT 技术会成为智慧企业不可或缺的要素。为了应对未来不断变化的商业运营模式,企业在部署和运行动态IT 架构时,更需要考虑如何针对能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来提高企业运作效率,快速响应市场和需求变化,才能兼顾控制营运成本及提升响应速度这两大智慧企业的目标,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智慧企业建设中的问题

从企业建设的实践情况来看,企业在形成智慧企业的基础

建设上有着不少的问题,在通过市场的调研中,我们通过一组数据进行了体现,如图1,这里根据企业信息化、企业人员、企业制度、企业文化进行问题分析。

2.1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内容

企业的信息化有3个层面的内容,第一个层面是数据的信

息化,第二个层面是流程的信息化,第三个层面是决策的信息化。当前企业管理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相当数量企业对实施先进信息化管理系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实施此类系统的主动性不强,系统实施仍然处于自发状态,存在一定盲目性。

(2)企业改制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进程比较缓慢,企业的落后管理模式与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先进管理理念相冲突,观念更新、企业业务流程重组和组织重组的任务非常繁重。

(3)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软件市场较为混乱,市场制度建设滞后;软件价格高,对环境要求高,超出相当数量企业的经济承受能力和管理基础环境;软件商的服务与企业的要求有较大差距,在实施过程中,企业需要依赖于软件商提供更全面和完善的服务,但大多数软件商提供的服务仍然停留在“以我为主”的理念,缺乏实施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专业咨询机构。这样,在系统实施过程中企业缺少可依赖和可靠的指导者、权益维护者和风险分担者。调查中,有60%的企业认为缺乏相关技术人才和人才流失是制约系统应用的关键因素。在另一份数据中,近半数的企业实施了办公自动化;近半数的企业信息安全手段主要依靠使用防火墙;半数以上的企业使用财务管理软件;半数以上的企业使用互联网,并拥有自己的网站,但更新不够及时,全面考虑安全的较少。

(4)政府对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的引导和支持不够系统、不够有力。存在多头管理的情况,计委、经贸委、科技管理部门等都分别有自己的鼓励和扶持政策,相互协调不够。

2.2企业面临的重要因素

企业是人才创新的主体,也是人才集聚程度最高的地方。通过发挥企业人力资源优势来促进对企业开发建设,将是企业人事部门今后所要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企业正面临着几个重要的因素:

中国管理信息化

C hina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

2013年2月第16卷第4期

Feb.,2013Vol .16,No .4

谈新时代智慧企业建设

李坚,余君立,吴鹏跃

(宁波大红鹰学院,浙江宁波315175)

[摘

要]阐述了在现代高科技化的社会中,智慧型企业应该具有自我学习、自我完善的能力,应该拥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

化并且这种文化能够在企业员工中得到快速“内化”而不仅仅停留在表面层次上。本文通过智慧企业建设中的智慧企业解析、问题分析与解决对策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智慧;建设;文化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3.04.039[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3)04-0067-02

[收稿日期]

2012-12-10

图1

智慧企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67

论企业发展如何应对新时代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492586368.html, 论企业发展如何应对新时代 作者:钱峰罗苗 来源:《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2018年第18期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8)9-246-01 摘要 2018年是十九大的开局之年,也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落地的关键一年,企业如何转变发展理念,加强战略布局、员工如何加深思想认识,发挥创新精神,已经成为企业能否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战略下取得成绩的重要因素。在这一过程中,九公司不仅要将国家战略,集团精神弄懂吃透,更应该在员工的思想认识、责任担当,创新精神的培养上下功夫,使每位员工能够正确应对新时代变化、抢抓新时代机遇、迎接新时代挑战。 关键词时代变化时代机遇时代挑战 一、战略上加紧布局,应对时代变化 在政策形势和行业形势不断发展变化的当下,公司从源头上推动改革,大刀阔斧地提升和加强内部管理,并且通过转变职能、稳健经营、严控风险等各项措施,完善了公司的职能规划。在公司内部已经形成了分工协作日益明晰、制度管理日趋规范、转型升级愈发明显的良好发展局面。从这一点来说,我们已经做好了应对时代变化的充分准备。 公司从各个领域展现出了对国家的“高质量发展战略”进行了精确把握,公司不仅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积极向规模和效益位居同兄弟单位前列的目标前进。为了在“高速度”的基础之上,保证“高质量”,公司积极推动集团总公司“1236”发展战略和“三个建工”奋斗目标。这一切都使公司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在创建“千亿”建工的征途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从行业形势来看,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一带一路”建设、基础设施投资,国家对建筑工业化、绿色施工等新技术推广、互联网+产业迅速发展,为新型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历史机遇。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公司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统一思想,凝聚精神,以大力拓展市场为主线,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承揽工程任务,立足成都,面向全省,逐步走向省外,从而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同时,公司紧抓国有企业改革契机,按照国有企业改制相关的工作规范要求,全面提升公司治理水平等一系列重大发展机遇,争取积极走出去,做优做大做强,并且制定了到2022年,让公司成为集团打造“绿色千亿百年建工”以及冲刺世界500强的重要力量和可靠保障。 二、思想上加深认识,抢抓时代机遇

新时代智慧企业建设

CHINA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 /智慧企业应该是一个前瞻性的,并具备迅速、灵活、准确解决问题能力的企业,而这样的企业具备透明、协同、敏捷、精准、前瞻、创新和绿色七大基本素质。智慧企业的成功模式不是某一个员工或某一个部门组织所专有的,它是属于整个企业组织的。 1智慧企业内涵 在新时期中,海量数据时代的来临已经毋庸置疑,所有的策 略都是针对实时性和数据处理的时效性来得出。海量数据在不断生成,企业管理者每年接受的数据在以50%以上的速度增长,70%~80%的企业都有信息化,却仍然对大量传统的结构化数据与非结构化数据的产生束手无策,仍然不断有最传统、最简单而又最“笨”的问题困扰着企业。 在快速的市场变化情况下,企业除了通过透明的营运数据设法控制成本之外,如何快速敏捷地对企业内部与外部事件做出回应,寻求重要的成长契机,更是提升企业营运绩效的重要指针。敏捷是面向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对于智慧的企业而言也是不可缺少的。在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不论是设计、反应,还是报价、插单、补货,无一不体现着面向市场快速反应的能力,直接影响企业经营战略。 一个智慧型企业不只是掌握现在的经营成果和经营节奏,更需要在对未来的有限的认知之下具备前瞻跟预见的能力,在现有的经营技术里预测未来可能产生什么样的状况。所以,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管理者应该清楚地掌握整体利润状况、销售状况、毛利或者现金流是不是在规划内,这就意味着前瞻性地把产品的一系列管理变成产品经营管理的过程。 绿色IT 技术会成为智慧企业不可或缺的要素。为了应对未来不断变化的商业运营模式,企业在部署和运行动态IT 架构时,更需要考虑如何针对能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来提高企业运作效率,快速响应市场和需求变化,才能兼顾控制营运成本及提升响应速度这两大智慧企业的目标,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智慧企业建设中的问题 从企业建设的实践情况来看,企业在形成智慧企业的基础 建设上有着不少的问题,在通过市场的调研中,我们通过一组数据进行了体现,如图1,这里根据企业信息化、企业人员、企业制度、企业文化进行问题分析。 2.1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内容 企业的信息化有3个层面的内容,第一个层面是数据的信 息化,第二个层面是流程的信息化,第三个层面是决策的信息化。当前企业管理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相当数量企业对实施先进信息化管理系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实施此类系统的主动性不强,系统实施仍然处于自发状态,存在一定盲目性。 (2)企业改制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进程比较缓慢,企业的落后管理模式与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先进管理理念相冲突,观念更新、企业业务流程重组和组织重组的任务非常繁重。 (3)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软件市场较为混乱,市场制度建设滞后;软件价格高,对环境要求高,超出相当数量企业的经济承受能力和管理基础环境;软件商的服务与企业的要求有较大差距,在实施过程中,企业需要依赖于软件商提供更全面和完善的服务,但大多数软件商提供的服务仍然停留在“以我为主”的理念,缺乏实施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专业咨询机构。这样,在系统实施过程中企业缺少可依赖和可靠的指导者、权益维护者和风险分担者。调查中,有60%的企业认为缺乏相关技术人才和人才流失是制约系统应用的关键因素。在另一份数据中,近半数的企业实施了办公自动化;近半数的企业信息安全手段主要依靠使用防火墙;半数以上的企业使用财务管理软件;半数以上的企业使用互联网,并拥有自己的网站,但更新不够及时,全面考虑安全的较少。 (4)政府对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的引导和支持不够系统、不够有力。存在多头管理的情况,计委、经贸委、科技管理部门等都分别有自己的鼓励和扶持政策,相互协调不够。 2.2企业面临的重要因素 企业是人才创新的主体,也是人才集聚程度最高的地方。通过发挥企业人力资源优势来促进对企业开发建设,将是企业人事部门今后所要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企业正面临着几个重要的因素: 中国管理信息化 C hina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 2013年2月第16卷第4期 Feb.,2013Vol .16,No .4 谈新时代智慧企业建设 李坚,余君立,吴鹏跃 (宁波大红鹰学院,浙江宁波315175) [摘 要]阐述了在现代高科技化的社会中,智慧型企业应该具有自我学习、自我完善的能力,应该拥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 化并且这种文化能够在企业员工中得到快速“内化”而不仅仅停留在表面层次上。本文通过智慧企业建设中的智慧企业解析、问题分析与解决对策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智慧;建设;文化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3.04.039[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3)04-0067-02 [收稿日期] 2012-12-10 图1 智慧企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67

智慧企业建设的意义

智慧企业建设的意义 随着企业的发展与壮大,业务部门对信息化系统的依赖越来越大,他们需要通过建设智慧企业来处理大量业务数据和实现数字化管理,以提升企业竞争力。 智慧企业是在企业数字化改造和智能化应用之后的新型管理模式和组织形态,是先进信息技术、工业技术和管理技术的深度融合。通过该建设不仅可以实现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还可以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和企业竞争力,降低运营成本,改善管理水平,建设目标如下: 一、业务流程整体化 建立企业整体的业务链条,将各业务环境打通,让各业务信息可进行阶段共享、延续,让企业的业务信息更清晰可见。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二、企业信息化标准 建立内部的数据平台,将办公数据、业务数据、产品数据以及标准化的方式进行处理,并建立相应数据的关联模式,避免数据与数据之间的出现孤岛现象,是企业内的数据信息可得到最大的利用空间。 三、应用系统移动化 建立移动化应用,提供各人员使用,并结合当今移动互联网主流的传播途径,例如微信、APP、钉钉等,向客户提供移动化的服务,不仅可以提升企业服务范围和渠道,同时也可随时随地的向客户开展相关业务。 通过智慧企业建设可以改进环境、优化流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整合资源,提升用户满意度,给员工和管理层带来更多便利和服务。 一、给企业员工带来的价值: 1、更多便利的辅助功能

2、清晰的任务流程节点 3、及时的跟进提醒和跟进记录 4、全面的案例、产品、实景展示 5、完善先进的客户管理 6、及时的业务信息提醒 7、用户体验 二、给管理层带来的价值 1、全面掌握各区域、各门店的客户信息、业务完成情况 2、全面整合业务流程,量化管理细节,提高工作效率 3、全生命周期的员工管理,提升员工满意度 4、更有效的品牌传播,提升口碑。

智慧园区建设方案V1.1

“智慧园区”项目建设建议书 日照市智慧城市发展中心

2016年6月

目录 一、项目背景 (4) 二、项目目标 (5) 三、需求分析 (8) 四、系统架构与功能设计 (9) 五、方案优势 (13) 六、投资与运营模式 (14) 七、建设与实施规划 (15) 八、关于我们 (15)

一、项目背景 中国目前有各类产业园区15000余个,其中省级以上的产业园区近1700多个,国家级产业园区400多个,产业园区对整个中国经济的贡献达到30%以上。随着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凸显很多问题:(一)园区产业定位 1.园区产业发展定位不清,与当地技术、人才、产业等基础能力脱节; 2.园区内产业链多而短,关联度不高。 (二)园区综合管理 1.主管部门和园内企业的沟通效率地,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平台; 2.园区提供的信息服务、企业应用的支撑手段少; 3.园区管理手段落后,如节能建设、全区监控等手段落后,园区内系统信息孤岛严重,没有有效关联。 (三)园区企业发展 1.支撑企业发展的产业配套服务薄弱; 2.针对企业的产业扶持政策竞争力不够; 3.园区内企业各自为政,没有形成企业群的集聚竞争力。

(四)园区持续化运营 1.园区间恶意竞争,投入产出严重失衡; 2.园区人才、技术、资金的吸引力; 3.园区业主经营收入的挑战; 4.传统的生产开发型园区向产、商、住一体化园区的转型困惑。 二、项目目标 (一)整体目标 通过项目的信息化建设,加强园区管理,促进资源整合,提升风控能力,提高文化内涵的形成和呈现,提供一站式平台服务。通过智慧园区项目建设,做好管理和服务,做到可全员追踪、可全程追溯、可切实操作、可个体纠正、可科学统计及可全面分析。从而提高园区业务的综合管理和运营能力,创建优质的产业生态环境,提升园区服务品质,进而推动园区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具体目标 1.建立安全、低碳、规范、高效、经济的智慧园区运行体系; 2.建立园区资源信息的交换、共享、挖掘系统,实现数据可视化管理; 3.运营:绿色节能、智能化、高效管理;

新时代企业文化建设特色论文

---------------------------------------------------------------范文最新推荐------------------------------------------------------ 新时代企业文化建设特色论文 摘要:在现阶段,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有不同的特征和要求。本文着重阐述了新经济的特征和基本内涵,简要地论述了如何建设适合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关键词:新经济时代企业文化建设新经济对企业文化管理提出新的要求,在新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组织行为及文化管理也因为数据处理和通信技术的创新而出现全新的方式。一、新经济的特征新经济是一种以自发创新为核心的经济,包括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新经济,之所以“新”就集中体现在它所具有的极强的创新能力上,新经济的飞速发展依靠的不仅是电脑网络技术的不断创新,也要依靠社会各种制度创新的支持。而创新又需要高素质人力资源的支持,因此,新经济的本质是资本知识化。网络技术突破了时空的制约,使得信息传递、搜寻、处理的成本极大降低;新经济可以减少市场中供求双方、竞争各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状况,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社会交易成本的降低有助于增加社会的净剩余,有利于社会资源更有效的配置。新经济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首先,终身教育将是人类谋生存、求发展的基本条件。新经济以知识为主要生产要素形态,要求作为知识载体的人必须终身学习,终身接受教育,不断进行知识更新以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其次,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资源的配置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由于知识可共同拥有的特性以及信息化、网络化、国际化的发展,各种有用资源将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合理配置。社会变革的速度不断加快,网络经济的发展从根本 1 / 4

新时代下智慧城市规划的思路浅析

新时代下智慧城市规划的思路浅析 发表时间:2019-09-17T15:59:19.943Z 来源:《城镇建设》2019年第15期作者:高雅然 [导读] 基于智慧城市和城市规划的关系,从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城市规划存在的问题入手,对智慧城市规划思路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重庆市九龙坡区委党校 400000 摘要: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让互联网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打造出智慧城市,可以有效改变城市发展产生的问题。基于智慧城市和城市规划的关系,从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城市规划存在的问题入手,对智慧城市规划思路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智慧城市;规划;思路创新 引言 互联网信息时代下,不同系统之间的互动、关联性不断加强,实现系统之间的统一规划、统一发展可以让城市建设发展速度不断加快。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不断深入,城市的规划布局也会受到影响,城市规划方面的不足和问题就会逐渐凸现出来,因此要创新发展新时期下的城市规划思路,以此城市得到稳定发展。 1智慧城市和城市规划的关系 在信息时代下,城市的每个系统之间的联系性不断增强,人口增多、信息量增大,都对城市运行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立一体化城市管理系统,实现统一规划,是时代发展的必经之路。而系统统一规划的过程,就是智慧城市建设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城市发展模式,对城市规划产生了深层次的影响。随着智慧城市的构建,城市空间逐渐朝着集约式、内涵式转变,不仅如此,民众逐渐参与到城市规划管理中,有效推动了城市产业机构升级。最为重要的是,城市规划引导者智慧城市发展,城市本身就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城市规划为了适应城市发展需要,需要不断的进行改革、创新,以建设出一个和谐发展的城市,可以肯定的是,智慧城市和城市规划的根本目标都是要创建出一个和谐发展的城市。总的来说,智慧城市、城市规划之间属于交叉关系,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城市规划,城市规划也需要智慧城市,二者相辅相成。 2智慧城市建设中城市规划存在的问题 从当前城市规划发展状态上看,城市规划在近几年里并没有发生较大的变革改动,依旧保持着传统的城市规划,这也导致了当前城市规划工作面临着很大的问题和挑战。具体的问题存在于市民需求。城市是城市规划的具体体现,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城市规划没有满足市民的实际需求。在规划过程中缺少对人口、经济、地理、社会、文化等方面因素的考虑,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规划过程中缺少智能规划工具和数据支持。即便想要完善城市规划,也会出现主观思想的限制,不仅如此,城市的设施规划、服务设计规划也不能够满足市民需求。城市规划中没有真正客观的平衡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城市规划必须要保证社会公正性,要科学确定公共用地和私人用地之间的比例,在制定规划的过程中,保证主观能动性。但实际上,城市规划过程中过度重视公用配套设施需求,公共利益、私人利益以及长期利益、短期利益之间并没有得到良好的平衡。客观工具的缺失也是造成城市规划功利短视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实际应用的过程,无法准确度量公共需求,并且完成土地配比。除了上述几个方面之外,城市公共供给无法满足实际需求,部门之间缺少沟通协调,利益、优先级各不相同,对城市规划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智慧城市的构建可以促进城市规划发展模式得到转变,有效改变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改变城市空间形态,让信息资源和城市规划得到有效整合,实现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让居民生活质量得到根本上的提高,实现城市建设,管理智慧化。 3智慧城市建设中城市规划的创新思路 由上可知,新时期智慧城市中,开展城市规划创新工作,局哟这十分重要意义。 3.1创新城市规划理念 在创新城市规划理念的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到城市的中长期发展,在实际进行建设时,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涉及交通、能源、市政设施、公共设施等。这也就意味着,在进行城市规划的过程中,不能只考虑短期经济效益和的投资回收,要对城市的经济、生态、环境、社会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分析。不仅如此,在城市规划重要最大程度尊重居民的实际需求,智慧城市核心价值观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尽可能的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虽然这一理念并不新颖,但实际上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利用先进的规划工具和数据分析方法,预测分析市民需求,合理分配基础设施、空间布局。在此基础上,还要考虑到城市扩张问题,对城市增长边界明确进行规划,以此控制城市化的发展速度,让城市实现科学的发展。城市规划工作中城乡规划工作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综合信息科学、社会科学、经济学,建立完善的发展理念,制定具体的策略,在区域、城市、社会三个城乡空间层次中打造出的一个完善的城乡空间体系。 3.2城市规划创新实践 根据城市规划创新思路,对城市规划创新工作进行实践,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必须要认识到城市中的每个系统之间都是紧密相连的,包括:经济、教育等方面。本文利用智慧城市系统动力学交互模式,对城市进行规划,首先对城市整体布局先转进行分析研究,收集分析计算数据信息,并且确定城市运行所需要的资源和具体需求,为后续的区域划分打下基础。其次对城市地形气候等地理水文数据进行分析,对城市规划建设的实际需求进行明确,让城市形成协调的有机整体。再次对城市基础设施进行规划,包括道路交通、城市基础设施,避免出现资源浪费的情况。最后对城市生活环境规划,基于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的分配,科学分配、使用水、电等,并且强化对于高污染工业的有效监控,以降低环境问题。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数据建模手段,对数据定量化分析,同时使用环境技术、信息技术、地理信息技术、通讯技术完成空间规划和居住设计。在实际应用中,想要保证城市规划的合理性,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公众参与度,真正的实现公共权力透明化,让城市决策过程公开化,通过信息共享的方式,提升公众对城市规划满意程度。比如:利用微博、网站等公众平台,加强和公众的信息沟通,让公众参与其中,以促进城市的发展。 3.3对现有资源进行规划整合 事实上,智慧城市建设不能凭空想象,因此必须要现有资源进行规划整合。对各个部门间的分工一定要明确,实现利益与资源间的重新配比。此外,还必须要协调各个部门间的工作,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各单位、各部门间的资源共享。虽然已经对城市建设进行合理规划,

智能工厂建设的主要模式

智能工厂建设的主要模式及国内外发展现状 2018-08-21 智能工厂是实现智能制造的重要载体,主要通过构建智能化生产系统、网络化分布生产设施,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智能工厂已经具有了自主能力,可采集、分析、判断、规划;通过整体可视技术进行推理预测,利用仿真及多媒体技术,将实境扩增展示设计与制造过程。系统中各组成部分可自行组成最佳系统结构,具备协调、重组及扩充特性。已系统具备了自我学习、自行维护能力。因此,智能工厂实现了人与机器的相互协调合作,其本质是人机交互。 一、智能工厂主要建设模式 由于各个行业生产流程不同,加上各个行业智能化情况不同,智能工厂有以下几个不同的建设模式。 第一种模式是从生产过程数字化到智能工厂。在石化、钢铁、冶金、建材、纺织、造纸、医药、食品等流程制造领域,企业发展智能制造的内在动力在于产品品质可控,侧重从生产数字化建设起步,基于品控需求从产品末端控制向全流程控制转变。因此其智能工厂建设模式为:一是推进生产过程数字化,在生产制造、

过程管理等单个环节信息化系统建设的基础上,构建覆盖全流程的动态透明可追溯体系,基于统一的可视化平台实现产品生产全过程跨部门协同控制;二是推进生产管理一体化,搭建企业CPS 系统,深化生产制造与运营管理、采购销售等核心业务系统集成,促进企业内部资源和信息的整合和共享;三是推进供应链协同化,基于原材料采购和配送需求,将CPS系统拓展至供应商和物流企业,横向集成供应商和物料配送协同资源和网络,实现外部原材料供应和内部生产配送的系统化、流程化,提高工厂内外供应链运行效率;四是整体打造大数据化智能工厂,推进端到端集成,开展个性化定制业务。 第二种模式是从智能制造生产单元(装备和产品)到智能工厂。在机械、汽车、航空、船舶、轻工、家用电器和电子信息等离散制造领域,企业发展智能制造的核心目的是拓展产品价值空间,侧重从单台设备自动化和产品智能化入手,基于生产效率和产品效能的提升实现价值增长。因此其智能工厂建设模式为:一是推进生产设备(生产线)智能化,通过引进各类符合生产所需的智能装备,建立基于CPS系统的车间级智能生产单元,提高精准制造、敏捷制造能力。二是拓展基于产品智能化的增值服务,利用产品的智能装置实现与CPS系统的互联互通,支持产品的远程故障诊断和实时诊断等服务;三是推进车间级与企业级系统集成,实现生产和经营的无缝集成和上下游企业间的信息共享,开展基

智慧企业建设的意义

随着企业的发展与壮大,业务部门对信息化系统的依赖越来越大,他们需要通过建设智慧企业来处理大量业务数据和实现数字化管理,以提升企业竞争力。 智慧企业是在企业数字化改造和智能化应用之后的新型管理模式和组织形态,是先进信息技术、工业技术和管理技术的深度融合。通过该建设不仅可以实现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还可以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和企业竞争力,降低运营成本,改善管理水平,建设目标如下: 一、业务流程整体化 建立企业整体的业务链条,将各业务环境打通,让各业务信息可进行阶段共享、延续,让企业的业务信息更清晰可见。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二、企业信息化标准 建立内部的数据平台,将办公数据、业务数据、产品数据以及标准化的方式进行处理,并建立相应数据的关联模式,避免数据与数据之间的出现孤岛现象,是企业内的数据信息可得到最大的利用空间。 三、应用系统移动化 建立移动化应用,提供各人员使用,并结合当今移动互联网主流的传播途径,例如微信、APP、钉钉等,向客户提供移动化的服务,不仅可以提升企业服务范围和渠道,同时也可随时随地的向客户开展相关业务。 通过智慧企业建设可以改进环境、优化流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整合资源,提升用户满意度,给员工和管理层带来更多便利和服务。 一、给企业员工带来的价值: 1、更多便利的辅助功能

2、清晰的任务流程节点 3、及时的跟进提醒和跟进记录 4、全面的案例、产品、实景展示 5、完善先进的客户管理 6、及时的业务信息提醒 7、用户体验 二、给管理层带来的价值 1、全面掌握各区域、各门店的客户信息、业务完成情况 2、全面整合业务流程,量化管理细节,提高工作效率 3、全生命周期的员工管理,提升员工满意度 4、更有效的品牌传播,提升口碑。

园区智慧园区建设方案

建设方案 (一)园区基础信息化建设 1、宽带园区建设 对园区的高标准网络进行统筹规划,一次性的实现百分百光纤到户,达到园区宽带接入速率1000Mbps级别的业务需求。 积极开展存量信息管网资源置换和收购,充分发挥公共信息管网效能。积极推动信息网络资源的整合,尽快使公共信息管网成片成网,形成规模。加强规范管理,避免信息管网重复建设。结合现有通信网络扩容以及3G建设的需要,加快园区新建信息管网建设,积极推进架空信息线缆入地敷设工作。建设信息管网枢纽中心(智能化管理中心),将园区电信、移动、联通通信枢纽楼引入该中心,通过集约化建设管理,逐步形成覆盖园区的公共信息管网系统。 在宽带改造的同时,实现整个网络数据交换设备的IPv6协议支持,以双栈方式为主,保证IPv6和IPv4在网络上动态有序共存,业务上保证IPv6用户的业务体验和IPv4相同,保证IPv6用户可以访问IPv4网络资源,保证IPv4用户在迁移到IPv6以后,不会造成对原有业务的使用损失,确保网络平滑升级。 通过大量无源光网络的部署,采用单位能耗更低的传输设备,大幅降低整个通信网络的能耗,实现节能减排。同时,通过新一代光网提供更加丰富便捷的绿色信息应用产品。 2、无线园区建设

无线园区建设的规划策略主要以市场需求导向为原则,以先覆盖后容量的建设步骤,精确选点积极推进园区建设。 打造“3G+WLAN”为一体的“无线园区”网络,优化升级3G 网络质量,快速实现园区热点区域的高速无线网络覆盖,形成立体的网络覆盖,系统推进各制式3G网络向4G网络的发展演进,鼓励企业参与TD-LTE研发产业化和推广,建设宽带无线城区。通过3G 网络作为广域覆盖和容量负担的基础网络,对室外片区和室内区域整体覆盖,通过WLAN实现热点覆盖和容量分担,对片区/区域中的热点进行覆盖。无线终端在3G和WLAN重叠区域,优选WLAN实现高速宽带接入;在WLAN信号覆盖不到的地方,选择3G实现中高速接入,无线终端在WLAN和3G两种网络中无缝切换。继续提高无线城区网络的广度和容量,实现园区热点区域的高速无线网络覆盖。优化提升3G网络质量,加强重点区域的3G网络深度覆盖;重点完善园区WLAN全覆盖,热点区域无线宽带接入带宽达到每秒20兆比特以上。 强化产业园区无线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加快重点企业的无线信息化建设,积极支持骨干企业无线信息化示范试点,加强娱乐资源整合力度,融合广播电视、影视、动漫、音乐、体育、游戏等内容,创新打造园区休闲文化圈,开发个性化无线宽带平台,以个人网络社交为中心,增强社交平台功能,丰富文化社交生活。 强化网络应急容灾能力建设,依托无线城区公共网,做好应急预案制定、应急资源储备、应急抢险队伍建设、应急容灾技术创新

新时代下,企业应如何做好智慧零售

面对线上企业来势汹汹的反扑线下,传统零售企业的改革也是势在必行。线下零售企业如何以创新变革来迎战新零售时代,如何兼顾成本并提升效率和体验感,来保证在未来市场中的地位,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智慧零售作为线下零售的新趋势,也是不少企业的转型方向。那么怎样才能做好智慧零售呢? 智慧零售并非只是单纯技术的驱动,相反零售从本质意义上讲是消费升级下的自然演变。从最初零售业传统卖场、以地理位置抢占人口流量的生态,到之后电商以广告引流的商业生态,零售业发展的今天,已转变成为了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新生态。在以往的“人、货、场”零售核心三要素下,智慧零售时代,“人”的要素被放在了第一位。所以零售业的未来趋势笔者认为除了新思维、新技术之外,其真正的内核依然离不开“人、货、场”三要素,只是在新生态下这三大要素发生了改变而已。 1、人:传统零售只需占据人流人口就完成了零售的最大红利。而在消费升级的大时代,消费者的生态更加多元化。仅从性别而言,尼尔森新零售报告显示:男性在所有网络购物者中占比44%,但在实体店购买占比仅有20%,且网购消费也呈现“富有、年轻、教育水平高”的群体肖像。在大数据的今天,消费者已演

变成为了一个个网络密码,若无法解读消费者的购物习惯,那就无法获取消费者。 2、货:对于传统零售,掌握渠道就可以“一招鲜,吃尽天下”。但科技的进步打破了这一现实与虚拟间的界线,渠道不再是零售的壁垒,反而成为了许多零售商的累赘,庞大的渠道开支也拖垮了无数的零售巨头。货在零售变革时代的定义更像是体验层面的存在,而非是传统陈列层面的物品。“线上筛选、线下体验,再转移至线上购买”,这种交叉的购货体系也正日渐成为零售业的趋势现象。 3、场:作为零售业的最要一环,“场地”曾是左右零售利益化的关键所在。而如今传统的几千平、几万平的大卖场已不再是主战场,相反主战场可能只是我们手中方寸之地的手机屏幕。消费者通过这个入口可便捷的进行“消费、购买、支付、物流”等相关环节。可以说,今天的消费者所接触的不仅不是传统的卖场,也不是PC时代的卖场,而是一个移动端的无线卖场。 零售业态虽发生着巨大的变革,但传统商业零售的转型也并非难事。其核心是如何在新的思维下将“人、货、场”这三要素重新理解,以新思维、新技术、新形式去满足这三大要素的重新排列与组成。零售巨头可以以其大平台进行融合、

智慧园区建设实施规划方案.doc

智慧园区:建设实施方案 1概述 1.1 背景 据分析,目前各类园区由于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缺乏统一专业的园区现 代化管理规划,因此园区管理方式落后,主要体现在: 园区定位及发展方向不够明确,建设起点不高,没有形成特色。园区运营 商只提供基本的水电气、交通、建筑等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智能 化都由入驻企业自行完成。园区管理平台和入住企业平台不能交互互 动; 园区信息建设自成体系,信息化水平低,缺乏远程、集中控制方式,同时 业务系统封闭运行,软硬件各个系统相对独立,数据库也相对独立, 不能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园区管理局限于园区安防、园区消费等几个方面,没有覆盖到园区节能管理、空间管理、建筑管理等领域。在管理方式上处于被动状态,无法针对 园区各类情况调整管理策略。 园区服务对象主要面向园区运营商,入驻的中小型企业缺乏企业信息资 源共享、发布、招商引资平台。 1.2智慧园区的解决方案特征: 平台技术结构智慧化: 运用云计算、物联网、自动化控制、现代通讯、音视频、软硬件集成等技术,整合园区安防、消防、通讯网络、一卡通、信息发布、管网设备能源监控、停车管理、自动化办公等 10 多个系统到一个统一的平台,实现各个系 统的信息交互、信息共享、参数关联、联动互动,独立共生。每个系统既可以独立运行、又保证数据和信息的互联互通;同时根据运营实际情况进行参数积累、习惯性分析报表等,达到本平台技术结构的智慧化; 平台自身管理智慧化: 本平台以云计算平台为基础,具备强大的服务器端功能,再加上重点开发的平台后台管理系统,具备智能分析和分配诸如网络资源、存储资源、优先级、权限模块化等,实现对平台内各个系统管理的智慧化;管理功能智慧化: 本平台除总控中心具备对所有系统功能进行管理权限外,其他如各个系统分控中心、领导管理终端、员工业务终端、客户登录终端、显示终端、报警前端等,会根据不同的权限分配不同的管理模块和汇总查询结果, 同时提供智能化分析报表和图表等,实现在平台上进行工作和园区管理 的智慧化;

智能工厂概念 框架及建设原则介绍

智能工厂概念、框架及建设原则介绍 智能工厂概念及框架分析 智能工厂是在数字化工厂的基础上,利用物联网技术和监控技术加强信息管理服务,提高生产过程可控性、减少生产线人工干预,以及合理计划排程。同时,集初步智能手段和智能系统等新兴技术于一体,构建高效、节能、绿色、环保、舒适的人性化工厂。 智能工厂已经具有了自主能力,可采集、分析、判断、规划;通过整体可视技术进行推理预测,利用仿真及多媒体技术,将实境扩增展示设计与制造过程。系统中各组成部分可自行组成最佳系统结构,具备协调、重组及扩充特性。已系统具备了自我学习、自行维护能力。因此,智能工厂实现了人与机器的相互协调合作,其本质是人机交互。 智能工厂由赛博空间中的虚拟数字工厂和物理系统中的实体工厂共同构成。其中,实体工厂部署有大量的车间、生产线、加工装备等,为制造过程提供硬件基础设施与制造资源,也是实际制造流程的最终载体;虚拟数字工厂则是在这些制造资源以及制造流程的数字化模型基础上,在实体工厂的生产之前,对整个制造流程进行全面的建模与验证。为了实现实体工厂与虚拟数字工厂之间的通信与融合,实体工厂的各制造单元中还配备有大量的智能元器件,用于制造过程中的工况感知与制造数据采集。在虚拟制造过程中,智能决策与管理系统对制造过程进行不断的迭代优化,使制造流程达到最优;在实际制造中,智能决策与管理系统则对制造过程进行实时的监控与调整,进而使得制造过程体现出自适应、自优化等智能化特征。 由上述可知,智能工厂的基本框架体系中包括智能决策与管理系统、企业虚拟制造平台、智能制造车间等关键组成部分。 图表智能工厂基本框架 资料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智能工厂建设原则及维度 1、建设原则 (1)智能工厂的实施广度 参考德国工业4.0中对“智能工厂”的定义:重点研究智能化生产系统及过程,以及网络化分布式生产设施的实现。前半句“智能化生产系统及过程”,是说除了包括智能化的机床、机器人等生产设施以外,还包括对生产

智慧园区建设方案详细

智慧园区建设 解 决 方 案

1.概述 智慧园区是以互联网为载体,“互联网+产业”融合产业模式为 手段,面向园区提供全产业链支撑服务的解决方案。能够帮助园区在信息化方面建立统一的组织管理协调架构,业务管理平台和对对外服务运营平台。将相关资源形成紧密联系的整体,获得高效、协同、互动的的整体效益。 1.1.建设背景 在经济快速发展和政府政策的推动下,以产业聚焦为手段的园区经济发展迅速。各地园区经济呈现出覆盖区域不断扩大,产值越来越集中,GDP占比越来越大的趋势。 园区企业逐渐向高(高技术)、新(新领域)、专(专业性)行业发展。未来趋势,园区将是高新技术产业的集中研发地,高新企业群集的区域,高新产品孵化和生产的基地。 园区规划建设整体性越来越强,更加注重各种基础配套设施,以更好的服务促进高新产业的发展。尤其是注重产业园区的信息化建设,构建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信息资源网络,以信息化带动产业化是加快产业园区发展的重要容。 各类产业园区发展迅猛,规模扩也越来越明显,高新企业纷纷入驻,企业对园区信息化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对园区服务和管理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园区信息化现状 产业园区是产业集群发展的有效途经,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而园区信息化的建设情况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园区经济的发展。提高园区信息化建设水平,以信息化带动产业化,成为当前园区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园区管理支撑、服务创新以及品牌营销等方面的整合应用存在不足;园区企业规模化IT应用、特色化专业示需要进一步提升。融合前沿技术的智慧园区成为中国园区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 园区管委会部门之间,以及各企业信息系统建设水平和应用层次不齐、相对孤立。这导致政府部门、企业与园区、企业与企业之间沟通障碍与资源独立。 相较于其他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园区信息化投入以及整体信息化应用不足,特别是基于园区管理服务以及SMB应用平台成为园区信息化重要瓶颈。 大多数园区在IT硬件、网络、通信设施建设方面已经基本成形,为推动信息化建设奠定了物理基础。 1.3.信息化发展趋势 (1)服务网络化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的发展,园区入驻企业越来越重视园区网络覆盖程度,网络覆盖已经成为园区信息化建设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基础建设。

智能工厂规划的十大核心要素【全面解析】

智能工厂规划的十大核心要素 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11万㎡,1100多家展商,超10万观众)”收集整理! 更多cnc加工中心、车铣磨钻床、线切割、数控刀具工具、工业机器人、非标自动化、数字化无人工厂、精密测量、数控系统、3D打印、激光切割、钣金冲压折弯、精密零件加工等展示,就在深圳机械展. 在当前智能制造的热潮之下,很多企业都在规划建设智能工厂。众所周知, 智能工厂的规划建设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少走弯路,本文整理了在 建设中要考虑的十个核心要素以及需要关注的重点维度。 数据的采集和管理 数据是智能工厂建设的血液,在各应用系统之间流动。在智能工厂运转的过 程中,会产生设计、工艺、制造、仓储、物流、质量、人员等业务数据,这些数 据可能分别来自ERP、MES、APS、WMS、QIS等应用系统。生产过程中需要 及时采集产量、质量、能耗、加工精度和设备状态等数据,并与订单、工序、人 员进行关联,以实现生产过程的全程追溯。 此外,在智能工厂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建立数据管理规范,来保证数据的一 致性和准确性。还要预先考虑好数据采集的接口规范,以及SCADA(监控和数 据采集)系统的应用。企业需要根据采集的频率要求来确定采集方式,对于需要 高频率采集的数据,应当从设备控制系统中自动采集。 另外,必要时,还应当建立专门的数据管理部门,明确数据管理的原则和构 建方法,确立数据管理流程与制度,协调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定期检查落实优 化数据管理的技术标准、流程和执行情况。

设备联网 实现智能工厂乃至工业4.0,推进工业互联网建设,实现MES应用,最重要的基础就是要实现M2M,也就是设备与设备之间的互联,建立工厂网络。 企业应该对设备与设备之间如何互联,采用怎样的通信方式、通信协议和接口方式等问题建立统一的标准。在此基础上,企业可以实现对设备的远程监控,机床联网之后,可以实现DNC(分布式数控)应用。设备联网和数据采集是企业建设工业互联网的基础。 工厂智能物流 推进智能工厂建设,生产现场的智能物流十分重要,尤其是对于离散制造企业。智能工厂规划时,要尽量减少无效的物料搬运。很多制造企业在装配车间建立了集中拣货区(Kitting Area),根据每个客户订单集中配货,并通过DPS(Digital Picking System)方式进行快速拣货,配送到装配线,消除了线边仓。

关于公司实现智能工厂的规划报告

关于公司实现智能工厂的规划报告

关于公司实现智能工厂的规划报告 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发布了最终报告,开始实施“工业 4.0”的国家战略。在未来制造业中的各个环节应用互联网技术,将数字信息与现实社会之间的联系可视化,将生产工艺与管理流程全面融合。由此实现智能工厂,生产出智能产品。 10月中国总理李克强访问德国,“工业4.0”、“智能制造”的战略地位迅速提升。国家工信部早在三四年前就开始规划一项未来制造业发展的“中国制造2025”。 结合国家的战略方针,为了提升我公司智能制造水平,推动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发展,促进产业高端转型,增强发展后劲,对公司实现智能化工厂作初步规划。 一、智能工厂含义 智能工厂(车间)是指将机器人、智能设备和信息技术三者在制造过程中完美融合,涵盖了对工厂(车间)制造的全流程,主要解决工厂(车间)从产品的设计到制造、应用的智能化。 二、目标 1、二年内建立三条“数字化生产线”:“数字化生产线”是指由工件传送系统和控制系统,将自动化装备和辅助设备按照工艺顺序进行结合,在无人(或少人)干预的情况下,按规定的程序或指令进行操作或控制,自动完成产品全部或部分制造过程,从而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及良品率。

2、二年内提升产品研发设计水平:车间产品采用智能化设计手段或先进的信息化设计系统;建立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DM),形成基于三维设计模型的数字化产品库。 3、五年内优化生产制造控制流程: 1)提升数控加工中心、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比例; 2)关键设备(数控加工中心、工业机器人、铸造生产线)与产品、工艺设计实现互联; 3)工位计算机随时根据订单、图纸的变化调整工艺技术,实现无图纸化生产管理; 4)生产/制造全过程实现智能监控与调度; 5)广泛采用条形码、电子标签、扫码枪等自动识别设施,配备到工位; 6)生产设备状态(运行状态、生产数量、生产效率等)实现实时监控。 4、五年内提升生产管理水平:实现经过制造执行系统(MES)优化企业生产制造管理模式,制造过程实现智能化的软硬件技术、控制系统及信息化系统的集成应用,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和生产系统的实时监控,在ERP生产计划指导下完善车间生产制造执行系统或调度系统、经营管理系统的集成应用;物料需求计划编制、物流配送管理实现智能化、自动化。 5、五年内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基于互联网技术实时在线检测和控

智慧园区建设实施方案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希望能帮助到你们! 智慧园区建设实施方案

1 概述 1.1 背景 据分析,目前各类园区由于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缺乏统一专业的园区现代化管理规划,因此园区管理方式落后,主要体现在:园区定位及发展方向不够明确,建设起点不高,没有形成特色。园区运营商只提供基本的水电气、交通、建筑等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智能化都由入驻企业自行完成。园区管理平台和入住企业平台不能交互互动; 园区信息建设自成体系,信息化水平低,缺乏远程、集中控制方式,同时业务系统封闭运行,软硬件各个系统相对独立,数据库也相对独立,不能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园区管理局限于园区安防、园区消费等几个方面,没有覆盖到园区节能管理、空间管理、建筑管理等领域。在管理方式上处于被动状态,无法针对园区各类情况调整管理策略。 园区服务对象主要面向园区运营商,入驻的中小型企业缺乏企业信息资源共享、发布、招商引资平台。 1.2 智慧园区的解决方案特征: 平台技术结构智慧化: 运用云计算、物联网、自动化控制、现代通讯、音视频、软硬件集成等技术,整合园区安防、消防、通讯网络、一卡通、信息发

布、管网设备能源监控、停车管理、自动化办公等10多个系统到一个统一的平台,实现各个系统的信息交互、信息共享、参数关联、联动互动,独立共生。每个系统既可以独立运行、又保证数据和信息的互联互通;同时根据运营实际情况进行参数积累、习惯性分析报表等,达到本平台技术结构的智慧化; 平台自身管理智慧化: 本平台以云计算平台为基础,具备强大的服务器端功能,再加上重点开发的平台后台管理系统,具备智能分析和分配诸如网络资源、存储资源、优先级、权限模块化等,实现对平台内各个系统管理的智慧化; 管理功能智慧化: 本平台除总控中心具备对所有系统功能进行管理权限外,其他如各个系统分控中心、领导管理终端、员工业务终端、客户登录终端、显示终端、报警前端等,会根据不同的权限分配不同的管理模块和汇总查询结果,同时提供智能化分析报表和图表等,实现在平台上进行工作和园区管理的智慧化; 服务功能智慧化: 本平台核心是为园区客户提供及时、多样、个性化的办公、租售、缴费、投诉、维修、安保、消防、预定等服务,方便客户找到园区及周边的银行、医院、超市、洗车、修车、保险等服务信息;还能提供为企业办照注册、缴税、政策咨询等服务;为客户服务

智慧园区建设方案教学文案

智慧园区建设方案

智慧园区建设 1. 概述 智慧园区是以互联网为载体,“互联网+产业”融合产业模式为手段,面向 园区提供全产业链支撑服务的解决方案。能够帮助园区在信息化方面建立统一的组织管理协调架构,业务管理平台和对内对外服务运营平台。将相关资源形成紧密联系的整体,获得高效、协同、互动的的整体效益。 1.1. 建设背景 在经济快速发展和政府政策的推动下,以产业聚焦为手段的园区经济发展迅速。各地园区经济呈现出覆盖区域不断扩大,产值越来越集中,GD占比越来 越大的趋势。 园区企业逐渐向高(高技术)、新(新领域)、专(专业性)行业发展。未来趋势,园区将是高新技术产业的集中研发地,高新企业群集的区域,高新产品孵化和生产的基地。 园区规划建设整体性越来越强,更加注重各种基础配套设施,以更好的服务促进高新产业的发展。尤其是注重产业园区的信息化建设,构建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信息资源网络,以信息化带动产业化是加快产业园区发展的重要内容。 各类产业园区发展迅猛,规模扩张也越来越明显,高新企业纷纷入驻,企业对园区信息化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对园区服务和管理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 园区信息化现状 产业园区是产业集群发展的有效途经,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而园区信息

化的建设情况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园区经济的发展。提高园区信息化建设水平,以信息化带动产业化,成为当前园区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园区管理支撑、服务创新以及品牌营销等方面的整合应用存在不足;园区企业规模化IT 应用、特色化专业示范需要进一步提升。融合前沿技术的智慧园区成为中国园区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 园区管委会部门之间,以及各企业信息系统建设水平和应用层次不齐、相对孤立。这导致政府部门、企业与园区、企业与企业之间沟通障碍与资源独立。 相较于其他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园区信息化投入以及整体信息化应用不足,特别是基于园区管理服务以及SM应用平台成为园区信息化重要瓶颈。 大多数园区在IT硬件、网络、通信设施建设方面已经基本成形,为推动信息化建设奠定了物理基础。 1.3. 信息化发展趋势 (1)服务网络化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的发展,园区入驻企业越来越重视园区网络覆盖程 度,网络覆盖已经成为园区信息化建设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基础建设。 宽带、无线、移动的融合,多种接入方式、高带宽,无所不在的网络及其应用已经是园区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2)应用智慧化物联网、云计算的规模应用促进信息化的深度化、智慧化。在园区这种大 区域管理的过程中,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运营效率,同时降低管理成本。 物联网技术应用到智慧物流、智能监控等管理中,传感技术采集数据和视频信息,帮助园区更高效而合理地进行创新管理。 通过云计算技术搭建企业管理服务平台,帮助企业实现现代化高效运营,同时降低管理成本。 (3)平台集约化园区的管理和运营将从分散向集约转变,基于云计算的大平台集约,数据 的集中共享,是园区信息化系统建设的发展方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