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汉语读写》2教案讲稿
- 格式:doc
- 大小:580.83 KB
- 文档页数:93
一、课程名称大学读写课程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基本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力和写作水平。
2. 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4.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课程内容1. 阅读部分:a. 文学作品阅读:小说、诗歌、戏剧等。
b. 学术文章阅读:学术论文、报告、综述等。
c. 新闻报道阅读:国内外新闻、评论、专栏等。
d. 阅读技巧与方法:快速阅读、深度阅读、批判性阅读等。
2. 写作部分:a. 应用文写作:报告、信函、简历等。
b. 创作性写作:散文、诗歌、小说等。
c. 学术论文写作:选题、文献综述、论证、结论等。
d. 写作技巧与方法:写作结构、语言表达、修辞手法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a. 介绍课程目标、内容和教学安排。
b. 引导学生思考阅读和写作在大学生活中的重要性。
2. 阅读教学a. 每周安排一篇文学作品、一篇学术文章、一篇新闻报道供学生阅读。
b.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分享阅读心得,讨论作品的主题、人物、情节等。
c. 阅读技巧讲解:介绍快速阅读、深度阅读、批判性阅读等技巧。
3. 写作教学a. 每周布置一篇写作任务,包括应用文、创作性写作、学术论文等。
b. 课堂写作指导:讲解写作技巧、修辞手法、写作结构等。
c. 学生互评:组织学生互相评价作品,提高写作水平。
4. 课外活动a. 组织学生参加读书会、写作比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兴趣。
b. 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讲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5. 评价方式a. 阅读作业:根据阅读文章的质量、讨论参与度进行评价。
b. 写作作业:根据写作内容、结构、语言表达等方面进行评价。
c. 课堂表现:根据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互动情况等进行评价。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大学读写教程》2. 阅读材料:国内外文学作品、学术文章、新闻报道等。
3. 写作指导书籍:《实用写作教程》、《写作技巧与修辞》等。
课程名称:大学读写课程授课教师: [教师姓名]授课班级: [班级名称]授课时间: [具体日期]教学目标:1. 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2. 增强学生的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4. 增进学生的人文素养,拓宽知识视野。
教学内容:1. 阅读材料选择:现代文学作品、经典名著、时评文章等。
2. 写作练习:命题作文、读后感、文学评论等。
教学重点:1. 阅读理解的关键技巧:快速阅读、深度阅读、文本分析等。
2. 写作的基本要素:立意、结构、语言、修辞等。
教学难点:1. 阅读中的文本分析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2. 写作中的个性化表达与创新能力的激发。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提出本次课程的主题,简要介绍阅读材料及写作要求。
2. 引导学生分享对阅读和写作的个人看法和经验。
二、阅读教学(30分钟)1. 阅读材料分析:- 教师简要介绍阅读材料,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 学生快速阅读,了解文章大意。
-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分析文本结构、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等。
2. 讨论与交流:-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提出问题。
- 教师参与讨论,解答学生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三、写作指导(30分钟)1. 命题作文:- 教师提出作文题目,要求学生现场写作。
- 学生独立完成作文,教师巡视指导。
2. 写作技巧讲解:- 教师针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写作技巧讲解。
- 学生根据讲解,修改自己的作文。
四、课堂总结(10分钟)1.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强调阅读和写作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提出改进建议。
课后作业:1. 阅读指定材料,撰写读后感。
2. 针对某一主题,进行命题作文。
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总结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
2. 教师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备注:1. 本教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 教师可根据课程进度,适当增加或减少教学内容。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本课的生词、短语和句型;(2)了解本课的文化背景知识;(3)掌握汉语的基本语法结构。
2.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际的能力;(3)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汉语学习的兴趣;(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3)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二、教学重点1. 生词和短语:掌握本课的生词、短语,了解其在语境中的用法。
2. 句型:学会运用本课的句型进行交际。
3. 语法:掌握汉语的基本语法结构,如主谓宾结构、定语、状语等。
三、教学难点1. 生词和短语的理解与应用;2. 句型的运用;3. 语法知识的掌握。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本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生词讲解教师逐个讲解生词,并举例说明其在语境中的用法。
3. 句型讲解教师讲解本课的句型,并结合例句进行解析。
4. 语法讲解教师讲解汉语的基本语法结构,如主谓宾结构、定语、状语等。
5. 练习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教师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第二课时:1. 复习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上一课时的掌握情况。
2. 阅读理解学生阅读课文,回答问题,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交际练习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际练习,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4. 文化背景知识讲解教师讲解课文中的文化背景知识,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
5. 总结教师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互动情况。
2. 课堂练习:检查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本课知识的巩固和应用情况。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3. 结合文化背景知识,激发学生对汉语学习的兴趣。
课程名称:大学汉语读写授课班级:XX年级XX班授课教师:XXX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1. 课文生字词的掌握。
2. 课文内容的理解。
3. 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理解与应用。
2. 课文内容的深入分析。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复习上节课内容,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二、新课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生字词。
三、生字词讲解1. 教师板书生字词,讲解字义、词义及用法。
2. 学生跟读,巩固生字词。
四、课文分析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内容,找出文章的主旨。
2. 各小组代表发言,教师点评。
五、阅读理解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点评。
六、总结与作业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学习要点。
2. 布置作业:熟读课文,背诵生字词,完成课后练习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在讲解生字词和课文内容时,注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生字词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加强课后辅导。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在课堂上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
---课程名称:大学读写授课对象:XX年级XX专业授课时间:第X周,第X节课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阅读速度和效率。
2. 增强学生的写作技巧,提升书面表达能力。
3.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
教学内容:1. 阅读材料: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文章,涵盖不同题材和风格。
2. 写作训练:针对不同文体的写作要求,进行专项训练。
教学重点:1. 阅读理解:把握文章主旨,理解作者观点,分析文章结构。
2. 写作技巧:掌握不同文体的写作规范,提高文章的条理性和逻辑性。
教学难点:1. 阅读理解中的深层含义把握。
2. 写作中的创新性和个性化表达。
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阅读和写作的理论知识。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的运用。
4. 练习法: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一、课前准备1. 教师准备:- 教学PPT或讲义。
- 阅读材料:精选适合学生的文章,并进行必要的编译或节选。
- 写作练习题目:针对不同文体的写作要求,设计相应的练习题目。
- 教学视频或音频资料:辅助教学,丰富教学内容。
2. 学生准备:- 预习阅读材料,了解文章背景和主题。
- 准备写作素材,思考写作练习题目。
---二、课堂实施1. 阅读理解- 导入:简要介绍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兴趣。
- 讲解:分析文章结构,提炼文章主旨,讲解重点词汇和句型。
- 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讨论文章的深层含义。
- 总结:总结阅读技巧,强调阅读的重要性。
2. 写作训练- 讲解:介绍不同文体的写作规范,讲解写作技巧。
- 示范:教师示范写作过程,展示写作成果。
- 练习:学生按照要求进行写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 点评:教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三、课后作业1. 阅读材料:完成指定的阅读任务,撰写读书笔记。
2. 写作练习:根据要求,完成写作练习题目。
大学汉语精2教案(2013—2014学年度第2学期)讲述学科:大学汉语精读2学号:114432434班级:维语114班主讲人:谢新超新疆农业大学中国语言学院第十五课 1.你知道吗2.“聪明”的手机能干啥课程名称:大学汉语精读2 8学时一课教学对象:一年级预科生教学学时:八学时一.教学目的1、通过课文讲练让学生流利朗读课文并能背说,了解一些科普知识。
同时掌握一些重点词语的用法和解释。
2.了解连词则以及要不然那么的主要用法,并能灵活运用进行造句。
3.通过学习增加学生词汇量,掌握现代汉语的语法知识,并通过模仿学习,使学生达到运用所学汉语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汉语的表达能力。
正确理解课文的教育意义。
能掌握本课生词的正确读音和书写;理解所学词语在本课的词义和用法;能运用本课所学的知识独立完成课后练习,做到知识的转化。
从而提高汉语水平。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词语的书写土壤运输鲈鱼飞禽阻碍猫头鹰配偶后顾之忧遥控2.词语解释通信核心装置检测仪预设数据监视报警屏幕稀罕领略光学3.重点语法连词则的用法连词要不然连词那么三、教学方法结合课文内容讲解语法点。
抓住课文中的语法点范句,并精选学习对象容易理解的例句,讲解语法点。
每一个语言点讲解结束后,立即进行语言点练习。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有充分的预习和准备时间。
四.教学安排第1-2学时学习课文一第3-4学时学习课文一课文二第5-6学时学习课文二第7-8学时联系并巩固所学习的知识教学过程第1-3学时课文一你知道吗?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出勤情况二.复习1、带领全班学生朗读上一课的课文。
2、听写单词(请一个学生写汉字并写出解释,同时请另一个学生用词语造句):复习前一课内容听写提问1.无限盈利组织世俗失敬电话发货符合豪华发挥能否解放合法2.用盈利组织世俗发挥造句3.请学生认读并背说听写的单词,注意纠正发音和声调错误。
三.导入新课大家都知道我们的眼睛能感知这个世界的很多颜色,还能感知它们之间的各种过渡色,动物分辨颜色的能力又怎么样呢?就这个问题,同学们可以通过学习下面这篇课文,从中找到答案,下面就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
课时安排:共10课时教学对象:高校低年级留学生或具有同等汉语水平的学习者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汉语语音、2000个左右的常用词汇、基本语法和常用句型。
2. 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使其能够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进行简单的交流。
3. 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兴趣。
教学内容:第一册:第1课时:汉语语音入门- 教学内容:声母、韵母、声调、拼音规则- 教学方法:讲解、示范、练习-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汉语拼音的基本规则,能够正确拼读汉字。
第2课时:常用词汇学习- 教学内容: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词汇- 教学方法:讲解、示范、练习-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一定量的日常词汇,能够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
第3课时:基本语法和常用句型- 教学内容:主谓宾结构、否定句、疑问句等基本语法知识- 教学方法:讲解、示范、练习-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并运用基本语法知识,能够构建简单的句子。
第4课时:阅读理解- 教学内容:简短的文章阅读- 教学方法:讲解、讨论、练习- 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第5课时:口语练习- 教学内容:日常对话情景- 教学方法:角色扮演、模拟对话- 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增强交际能力。
第二册:第6课时:词汇扩展- 教学内容:与第一册相关联的扩展词汇- 教学方法:讲解、示范、练习-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第7课时:语法进阶- 教学内容:形容词、副词、连词等语法知识- 教学方法:讲解、示范、练习-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更丰富的语法知识,提高句子表达的准确性。
第8课时:写作练习- 教学内容:简短的文章写作- 教学方法:讲解、示范、练习- 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
第9课时:听力理解- 教学内容:听力材料练习- 教学方法:听力训练、讨论、练习- 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增强对汉语语音的敏感度。
第10课时:总结与复习- 教学内容:第一册和第二册所学内容的总结与复习- 教学方法:讲解、讨论、练习-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教学对象:高校中年级留学生或具有同等汉语水平的学习者教材:《大学汉语中级精读2》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掌握教材中的2000个左右的常用词汇。
2. 掌握基本语法、常用句型,提高听、说、读、写能力。
3. 在大部分正式与非正式场合进行有效的交流。
教学重点:1. 词汇:掌握教材中的2000个左右常用词汇。
2. 语法:掌握基本语法、常用句型。
3. 交流:提高在正式与非正式场合的交流能力。
教学难点:1. 词汇:部分生僻词汇的理解和应用。
2. 语法:复杂句型的理解和运用。
3. 交流:在实际场景中的语言运用。
教学准备:1. 教材《大学汉语中级精读2》2. 电脑、投影仪等教学设备3. 生词卡片、语法卡片4. 实际交流场景模拟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复习上一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词汇、语法、句型的掌握情况。
2. 引导学生回顾汉语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困难。
二、新课导入1. 介绍本课的学习内容,明确学习目标。
2. 引导学生了解教材中出现的生词、语法和句型。
三、词汇学习1.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找出本课生词。
2. 教师讲解生词,引导学生掌握生词的意义和用法。
3. 学生跟读生词,巩固记忆。
四、语法学习1. 教师讲解本课涉及的语法点,如时态、语态、非谓语动词等。
2. 学生练习语法点,巩固所学知识。
五、句型学习1. 教师讲解本课常用句型,如疑问句、否定句、条件句等。
2. 学生跟读句型,练习句型运用。
六、课堂练习1. 学生进行词汇、语法、句型的综合练习。
2. 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错误。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一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词汇、语法、句型的掌握情况。
2. 引导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二、新课导入1. 介绍本课的学习内容,明确学习目标。
2. 引导学生了解教材中出现的生词、语法和句型。
三、词汇学习1.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找出本课生词。
2. 教师讲解生词,引导学生掌握生词的意义和用法。
3. 学生跟读生词,巩固记忆。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汉语词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3. 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
教学内容:1. 词汇学习:介绍20个与大学校园生活相关的词汇。
2. 阅读理解:阅读一篇关于大学生活的短文,分析文章结构和主要内容。
3. 写作训练:以“我的大学生活”为题,进行写作练习。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大学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词汇学习1. 教师展示20个与大学校园生活相关的词汇,如:图书馆、食堂、宿舍、课程、教授、社团等。
2. 学生跟读,并尝试用这些词汇进行简单的句子表达。
3. 教师讲解词汇用法,并通过例句帮助学生记忆。
三、阅读理解1. 教师展示一篇关于大学生活的短文,要求学生快速浏览,了解文章大意。
2. 学生朗读文章,注意生词和难句,教师进行讲解。
3. 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要观点。
4.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文章的写作手法和修辞手法。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词汇和阅读理解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第二课时一、写作训练1. 教师布置写作任务:以“我的大学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2. 学生构思作文,确定文章结构和内容。
3. 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二、作文修改与评析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文,教师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2. 学生互相评析作文,分享修改建议。
3. 教师总结写作技巧,强调写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三、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写作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词汇学习、阅读理解和写作训练,提高了学生的汉语读写能力。
2. 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个性化指导,提高教学质量。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现代汉语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
2. 培养学生运用现代汉语进行阅读、写作、口语表达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汉语语言文字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内容:1. 现代汉语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
2. 现代汉语的语法、词汇、语音、文字等方面的知识。
教学重点:1. 现代汉语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
2. 现代汉语的语法、词汇、语音、文字等方面的知识。
教学难点:1. 现代汉语的语法结构。
2. 词汇的运用和积累。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现代汉语的基础知识,那么现代汉语究竟有哪些特点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二、新课讲解1. 现代汉语的基本概念:现代汉语是指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以白话文为基础,以普通话为标准语的汉语。
2. 现代汉语的特点:简洁、准确、生动、形象。
3. 现代汉语的分类:现代汉语可以分为书面语和口语两种。
三、课堂练习1. 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举例说明现代汉语的简洁、准确、生动、形象等特点。
2. 请同学们尝试用现代汉语进行一段口头表达。
四、课堂小结1.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现代汉语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提问: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现代汉语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那么现代汉语的语法、词汇、语音、文字等方面有哪些知识呢?二、新课讲解1. 现代汉语的语法:现代汉语的语法结构包括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偏正结构等。
2. 现代汉语的词汇:现代汉语的词汇包括单音节词、双音节词、多音节词等。
3. 现代汉语的语音:现代汉语的语音包括声母、韵母、声调等。
4. 现代汉语的文字:现代汉语的文字包括汉字、字母等。
三、课堂练习1. 请同学们分析以下句子的语法结构:我昨天去书店买了一本书。
2. 请同学们用现代汉语写一段话,要求使用单音节词、双音节词、多音节词等。
3. 请同学们朗读以下句子,注意语音的准确性:汉语是一种古老的文字。
教学对象:大学一年级学生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本册书中的重点词汇、短语和句型,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2.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汉语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本册书共包含10篇课文,每篇课文都围绕一个主题展开,涉及文化、社会、教育、科技等方面。
2. 词汇和短语:重点讲解本册书中的常用词汇和短语,包括动词、形容词、名词、副词等。
3. 句型:讲解本册书中的常用句型,如条件句、转折句、让步句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课文中的重点词汇、短语和句型,以及阅读理解、写作和口语表达。
2. 难点:正确运用词汇和短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掌握不同的写作技巧。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 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二、课文讲解1. 逐段讲解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 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短语和句型,并结合例句进行讲解。
3. 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学习文章的写作技巧。
三、词汇和短语讲解1. 列出本节课的重点词汇和短语,讲解其含义和用法。
2. 通过例句让学生练习运用词汇和短语。
四、句型讲解1. 讲解本节课的重点句型,如条件句、转折句、让步句等。
2. 通过例句让学生练习运用句型。
五、阅读理解练习1. 给学生发放阅读材料,让学生进行阅读练习。
2. 引导学生分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六、写作练习1. 分组讨论,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写作练习。
2. 指导学生运用所学词汇、短语和句型进行写作。
七、口语表达练习1. 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口语表达练习。
2. 指导学生运用所学词汇、短语和句型进行口语表达。
八、总结与作业布置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复习课文内容,完成写作和口语表达练习。
教学反思:1. 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本课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古代文学常识。
2. 能力目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增强文化素养。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识记与运用。
2. 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3. 文学常识的掌握。
教学难点:1. 课文内容的理解与鉴赏。
2. 生字词的运用与拓展。
教学准备:1. 教材《大学汉语精读第二册》。
2. 多媒体课件。
3. 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本课课文作者及其作品背景。
2. 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二、生字词讲解1.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
2. 学生分组讨论生字词,教师讲解生字词的读音、书写和用法。
3. 学生跟读生字词,教师点评。
三、课文内容分析1. 教师引导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分析课文结构。
2. 学生讨论课文内容,教师点评。
3. 教师总结课文主旨,引导学生思考。
四、文学常识介绍1. 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的相关作品和生平。
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古代文学知识。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
2. 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提出疑问。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生字词和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点评。
二、课文鉴赏1.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品味语言美。
2. 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教师点评。
3. 教师总结课文的艺术特色。
三、生字词拓展1. 教师选取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生字词,引导学生进行拓展练习。
2.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点评。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
2. 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提出疑问。
五、布置作业1. 学生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课文作者的其他作品。
3. 写一篇关于课文内容的读后感。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生字词、分析课文内容、介绍文学常识等环节,帮助学生掌握了课文知识,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课时的单词和短语,提高词汇量。
2. 培养学生对单词的拼写、读音和用法的能力。
3. 培养学生通过语境理解单词含义的能力。
4. 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内容:1. 课文中的重点单词和短语。
2. 单词的拼写、读音和用法。
3. 单词的语境理解。
教学重点:1. 单词的拼写和读音。
2. 单词的用法和语境理解。
教学难点:1. 单词的拼写和读音。
2. 单词的用法和语境理解。
教学准备:1. 教材《大学读写译第二册》。
2. 黑板、粉笔、多媒体课件。
3. 单词卡片、练习册。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上节课单词的记忆情况。
2. 引导学生思考: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单词有什么特点?如何记忆?二、新课导入1. 介绍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单词和短语。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单词,让学生观察拼写和读音。
三、单词学习1. 单词拼写:让学生跟读单词,注意发音和拼写,随后自行拼写单词。
2. 单词读音:播放单词录音,让学生跟读,注意音调、音长和重音。
3. 单词用法:结合课文中的例句,讲解单词的用法,让学生模仿造句。
4. 单词语境理解:通过课文中的例句,让学生理解单词的含义。
四、巩固练习1. 单词卡片游戏:将单词卡片打乱顺序,让学生找出正确的卡片,并拼写出来。
2. 完形填空:在句子中填入正确的单词,考察学生对单词用法的掌握。
3. 语境理解题:给出单词的释义,让学生从选项中选择正确的例句。
五、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单词和短语。
2. 强调单词拼写、读音和用法的重要性。
3.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六、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单词和短语。
2.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课件、单词卡片游戏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
3. 针对教学难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课程名称:大学读写课程授课班级:2023级英语专业本科授课时间:第4周,周一上午第2节课授课地点:多媒体教室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现代文学的基本特点和流派,培养学生对现代文学的欣赏能力。
2. 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学会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主题、人物、情节和风格。
3. 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鼓励学生进行文学创作。
教学内容:1. 现代文学概述2. 现代文学作品选读3. 文学作品分析与鉴赏4. 写作练习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现代文学的历史背景和基本特点。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现代文学概述(10分钟)1. 讲解现代文学的定义、起源和发展。
2. 介绍现代文学的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作家。
三、现代文学作品选读(20分钟)1. 选取一篇具有代表性的现代文学作品进行朗读,让学生初步感受作品的语言魅力。
2. 针对作品的主题、人物、情节和风格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
四、文学作品分析与鉴赏(2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选读作品的内涵,探讨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人文精神。
2. 引导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欣赏文学作品,如文学价值、审美价值、思想价值等。
五、写作练习(15分钟)1. 针对选读作品,布置一篇写作练习,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文学创作。
2. 教师巡视课堂,给予学生个别指导。
六、总结与反馈(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 鼓励学生课后继续阅读现代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教学手段:1. 多媒体课件2. 现代文学作品选读3. 写作练习指导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和互动情况。
2. 作品分析能力:评价学生对现代文学作品的分析和鉴赏能力。
3. 写作水平:评价学生的写作练习成果。
教学反思:1.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2. 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否有效,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基本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拓宽知识面,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增强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阅读理解2. 写作技巧3. 文学鉴赏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阅读理解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阅读理解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课堂讲解(1)阅读理解的基本方法(2)阅读理解的技巧(3)阅读理解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3. 课堂练习(1)学生自主阅读一篇短文,找出文章的主旨大意。
(2)教师讲解文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4. 总结归纳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阅读理解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写作技巧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写作技巧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课堂讲解(1)写作的基本步骤(2)写作的技巧(3)写作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3. 课堂练习(1)学生根据所学技巧,写一篇短文。
(2)教师批改学生作文,指出优点和不足。
4. 总结归纳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写作技巧的重要性。
第三课时:文学鉴赏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文学鉴赏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课堂讲解(1)文学鉴赏的基本方法(2)文学鉴赏的技巧(3)文学鉴赏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3. 课堂练习(1)学生阅读一篇文学作品,进行鉴赏。
(2)教师讲解作品内容,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4. 总结归纳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文学鉴赏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表现: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认真完成作业。
2.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正确理解文章主旨大意,找出文章的关键信息。
3. 学生写作水平:能够运用所学技巧,写出通顺、有逻辑的短文。
4. 学生文学鉴赏能力:能够理解文学作品的主题,分析作品的艺术特点。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2. 加强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汉语读写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2.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并能够运用它们进行简单的口语和书面表达。
3. 学生能够了解汉语的基本语法结构,并能够运用它们进行简单的语言分析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通过教师示范和学生跟读的方式,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语调和停顿。
2. 词汇和句子理解: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的含义和用法。
3. 语法结构讲解:通过简单的语法知识讲解,让学生了解汉语的基本语法结构,并能够运用它们进行简单的语言分析和理解。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简单的问候和话题引入,激发学生对汉语读写的兴趣和动力。
2. 课文朗读: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学生跟读,注意发音、语调和停顿。
3. 词汇和句子理解: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的含义和用法,并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它们的用法。
4. 语法结构讲解:教师简单介绍汉语的基本语法结构,并通过例句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它们的用法。
5. 练习与反馈:教师设计相关练习题,学生完成练习并提交作业。
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反馈和指导。
6.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 布置作业:教师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并提交。
四、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汉语的发音和语调较为复杂,需要学生反复练习和掌握。
同时,汉语的语法结构与英语等其他语言存在较大差异,需要学生逐步适应和理解。
2. 教学重点:课文的朗读和理解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需要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强化和巩固。
同时,汉语的基本语法结构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之一,需要学生通过练习和掌握来逐步掌握和运用。
五、教具和多媒体资源1. 黑板:用于写出生词、短语和重点句子,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
2. 投影仪:用于展示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和文化背景。
3. 电脑和音响:用于播放录音和背景音乐,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和语感。
注:1. 一单元为2—3个标准学时2. 教学设计指在2—3个标准学时内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含内容及时间安排)。
3. 单元小结为课后手写;讲师以上(含)为可选项,助教及教员为必选项注:1. 一单元为2—3个标准学时2. 教学设计指在2—3个标准学时内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含内容及时间安排)。
3. 单元小结为课后手写;讲师以上(含)为可选项,助教及教员为必选项注:1. 一单元为2—3个标准学时2. 教学设计指在2—3个标准学时内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含内容及时间安排)。
3. 单元小结为课后手写;讲师以上(含)为可选项,助教及教员为必选项第一课教学内容:课文:1、“怪”老师 2、尖兵钱瑗 3、难忘的无花果写作训练(包括缩写、续写、扩写、改写、写作文)等读后写:做课后练习:教学课时安排第一、二学时:学习第一篇课文及练习第三、四学时:学习第二篇文章(包括写作训练)第五、六学时:学习第三篇文章(包括写作训练)第一、二学时“怪”老师一、教学目的1.掌握课文中所出现词语的意义,重点词语的用法、文化背景及相关词语。
2.全面、准确、深入地了解课文的句义、段义及文章的中心思想,并争取能基本准确地、简单地进行概括说明。
3.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文化点:4.通过练习检测课文的理解情况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归纳课文大意,2.重点词语:3.句式讲解:三、教学步骤1.读写课的性质、目的、阅读方法、教学安排、内容、要求等。
2.导读:3.限时阅读课文并检查阅读理解情况。
1)阅读速度120字/分钟2)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阅读。
4、概括课文大意:四、生词讲解①不伦不类:谓非其伦类,犹非驴非马,不三不四不属于一定阶级、党派或类型的人;难以名状的人或事物;亦指无确定信仰的人,骑墙派②津津有味:滋味令人喜好的形容特别有兴味③繁文缛节:烦琐而多余的礼节。
也指烦琐而多余的事项或手续④抠:1. 用手指或细小的东西挖。
2. 向狭窄的方面探求、探究:~字眼儿。
死~书本。
3. 雕刻(花纹):~镜框的花边。
4. 吝啬:~门儿。
⑤尴尬:(1)处于两难境地无法摆脱处境尴尬(2)行为、态度不正常的⑥随和:(1)和顺,不固执己见他随和的性格使他屈从了家里的做法(2)随声附和⑦深入浅出:指讲话或文章的内容深刻,语言文字却浅显易懂。
⑧绘声绘色:以可见或可理解的形式来描绘或概括。
指叙述、描写极其逼真⑨偏偏:1)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动作、行为或事情的发生,跟愿望、预料或常理相反,含有“凑巧”、“恰恰”的意思我想急于找到他,偏偏找不到(2)用在动词前面,表示故意跟某种情况相反大家叫他不要这样说了,他偏偏要说(3)用在句首或句中,限制事物的范围,兼有不满的口气,相当于“仅仅”、“单单”、“只有”为什么偏偏我们厂没有长工资⑩哄堂大笑:形容全屋子的人同时大笑。
五、再次阅读课文六、讲解句式:七、讲解课后练习1、根据课文内容判断正误2、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八、总结及布置作业1)复习课文内容、生词、常用句式2.)做练习二第三、四学时:尖兵钱瑗一、教学目的1.掌握课文中所出现词语的意义,重点词语的用法、文化背景及相关词语。
2.全面、准确、深入地了解课文的句义、段义及文章的中心思想,并争取能基本准确地、简单地进行概括说明。
3.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文化点:4.训练学生写作和阅读理解能力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归纳课文大意2.写话训练:3.重点词语:三、教学步骤1.复习前课内容,检查预习情况复述课文、提问单词、检查练习情况2.做练习二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3.限时阅读快速阅读并检查阅读理解情况。
1)导读;2)回答问题3)归纳课文大意:四、词语解释:①料想:预料,预先设想②尽心竭力:尽:全部用出;竭:用尽。
用尽心思,使出全力。
形容做事十分努力。
③刚正:为人刚强正直④曾:尝,表示从前经历过:~经。
未~。
何~。
~几何时⑤正直不阿:阿、偏袒、迎合。
为人正直,不偏袒,不迎合不好的事,人,或是言论。
⑥头头是道:后多形容说话做事很有条理。
⑦难堪:不容易忍受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
(2) 发窘;为难⑧得体:言行恰到好处;恰当⑨虚度:岁月空过,光阴浪掷;自称徒长年龄的谦词⑩纷纷:多而杂乱五、快速阅读课文并叙述课文大意六、回答课文中的问题:1、七、讲解句式:八.完成并讲解课后练习九、总结及布置作业1)复习课文内容、生词用法、常用句式2)做课外阅读第五、六学时难忘的无花果一、教学目的1.通过阅读训练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2.通过课外阅读提高阅读水平、扩大知识面、增加词汇量。
二、教学重点1.语段理解:2.词语填空;3.写作练习:(扩写、缩写、改写)三、教学步骤1.复习前课内容。
2.检查课外阅读情况并对疑难点进行讲解(1)中心思想:(2)回答问题:①、3)做课后练习四:生词讲解:①硕大:高大、肥大;巨大②莞尔一笑:形容微笑③茫然:模糊不清的样子拔剑四顾心茫然。
(2)失意的样子④涌:1. 水由下向上冒出来:~泉。
~流。
汹~。
泪如泉~。
2. 像水涌出:~现。
~动。
风起云~。
天边~出一轮明月。
⑤娇贵:(1)认为贵重而过度爱护这点雨还怕,身子就太娇贵啦(2)物品容易损坏的瓷器娇贵,要小心轻放(3) [娇气尊贵;养尊处优五、句式讲解:六、.做课后练习一:1、重新安排下列句子的语序2、写语段综合练习3、改写短文4、缩写短文5、阅读语段后回答问题七、总结及布置作业:1)书面作业: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小作文(难忘的一件事)2、预习下一课注:1. 一单元为2—3个标准学时2. 教学设计指在2—3个标准学时内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含内容及时间安排)。
3. 单元小结为课后手写;讲师以上(含)为可选项,助教及教员为必选项注:1. 一单元为2—3个标准学时2. 教学设计指在2—3个标准学时内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含内容及时间安排)。
3. 单元小结为课后手写;讲师以上(含)为可选项,助教及教员为必选项注:1. 一单元为2—3个标准学时2. 教学设计指在2—3个标准学时内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含内容及时间安排)。
3. 单元小结为课后手写;讲师以上(含)为可选项,助教及教员为必选项第二课教学内容:课文:1、最后的玫瑰花籽儿 2、生死攸关的烛光 3、施恩图报写作训练(包括缩写、续写、扩写、改写、写作文)等读后写:做课后练习:教学课时安排第一、二学时:学习第一篇课文及练习第三、四学时:学习第二篇文章(包括写作训练)第五、六学时:学习第三篇文章(包括写作训练)第一、二学时最后的玫瑰花籽儿一、教学目的1.掌握课文中所出现词语的意义,重点词语的用法、文化背景及相关词语。
2.全面、准确、深入地了解课文的句义、段义及文章的中心思想,并争取能基本准确地、简单地进行概括说明。
3.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文化点:4.通过练习检测课文的理解情况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归纳课文大意,2.重点词语:3.句式讲解:三、教学步骤1.读写课的性质、目的、阅读方法、教学安排、内容、要求等。
2.导读:3.限时阅读课文并检查阅读理解情况。
1)阅读速度120字/分钟2)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阅读。
①.萨德尔对妻子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②.瑞茜一直对丈夫有着什么期待?③. 萨德尔为什么没有和妻子离婚?④. 萨德尔对妻子承诺了什么?4、概括课文大意:本文主要介绍了萨德尔对妻子的感情先后发生的变化。
瑞茜喜欢玫瑰,却从来不种玫瑰,当丈夫提出离婚时,她唯一的要求是让丈夫为她种一盆玫瑰花。
最后他用感人的话语挽回了自己的婚姻。
四、生词讲解1、禁不住:①、承受不住(用于人或事物)这种植物~霜冻。
②、抑制不住;不由得:听了他的话~笑了起来。
2、意外:①、意料之外感到~ `~事故②、意外的不幸事件煤炉子一定要装烟囱,以免发生~。
3、结识:跟人相识并往来这次出访~了许多国际友人。
4、相形:相比之下 `~之下,这种办法显得拙笨一些。
5、攒:积蓄;储蓄把节省下来的钱~起来。
6、涨:zhang (水位)升高;(物价)提高涨:zhang ①、固体吸收液体后体积增大豆子泡~了②、(头部)充血头昏脑涨7、凭借:依靠人的思维是~语言来进行的。
鸟是~空气飞向高空的。
8、顾及:照顾到;注意到 -- 既要~基础差的学生,又要~整个教学进度。
9、许诺:答应;应承 -- 他~过的事情一定会做到。
10、敷衍了事:做事不认真,将就应付;指办事马马虎虎,只求应付过去就算完事。
11、赔偿:因自己的行动使他人或集体受到损失而给予补偿12、岂止: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止” -- 为难的事情多着呢,~这一件。
13、试探:①、试着探索用棍子~水的深浅②、用很不明显的语言或举动引起对方的反应借以了解对方的意思。
先不要急于讲,~一下他的口气再说。
14、负疚:自己觉得抱歉对不起人 -- 事情没办好,心里感到很内疚。
15、盛大:规模大仪式隆重的(集体活动)16、赫然:①、形容令人惊讶或引人注目事物突然出现②、形容大怒 -- ~而怒17、沉默:①、不爱说话;-- 这个人整天~寡言。
②、不说话 -- 他~了一会儿有继续说下去。
18、凝视:聚精会神地看19、察看:为了解情况而仔细地看五、再次阅读课文六、讲解句式:1、女孩儿始终无怨无悔地追随者男孩儿,但男孩儿并没为她种下哪怕是一只玫瑰。
前面说了一个意思,后面不是顺着前面的意思说下去,而是用“但”做了一个转折,说出了跟前面相反的意思。
后一分句用“哪怕”,分句之间的假设关系比较明显时,“也”也可不用。
七、讲解课后练习1、根据课文内容判断正误2、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八、总结及布置作业1)复习课文内容、生词、常用句式2.)做练习二生死攸关的烛光第三、四学时:一、教学目的1.掌握课文中所出现词语的意义,重点词语的用法、文化背景及相关词语。
2.全面、准确、深入地了解课文的句义、段义及文章的中心思想,并争取能基本准确地、简单地进行概括说明。
3.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文化点:4.训练学生写作和阅读理解能力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归纳课文大意2.写话训练:3.重点词语:三、教学步骤1.复习前课内容,检查预习情况复述课文、提问单词、检查练习情况2.做练习二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3.限时阅读快速阅读并检查阅读理解情况。
1)导读;2)回答问题3)归纳课文大意:本文主要介绍了发生在二战期间的一个人感人故事,主人公为了捍卫而自己的国家,一家三口都参加了秘密情报工作,加入了斗争的行列。
母子二人为了不使情报暴露,冒着生命危险与敌人进行斗争。
四、词语解释:1、攻陷:攻克;攻占2、装扮:①、打扮—节日的广场~得分外美丽。
②、化妆—他~成算命先生进城侦察敌情③、假装—巫婆~成神仙欺骗人3、搜集:到处寻找并聚集在一起`---~意见 ~材料 ~文物4、搜查:搜索检查(犯罪的人或违禁的东西) ~毒品 ~嫌疑犯5、反而:跟上文意思相反或出乎预料和常情---风不但没停,~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