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运用互助法_让课堂教学焕发出活力

运用互助法_让课堂教学焕发出活力

运用互助法_让课堂教学焕发出活力
运用互助法_让课堂教学焕发出活力

运用互助法,让课堂教学焕发出活力

兰溪市墩头初中方胜利

[摘要]构建科学合理,动态发展的合作小组、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创造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合作探索的学习空间的互助法教学模式,可

实现思维上的互补和方法上的拓展,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主动学习、有

效地理解掌握数学知识的活动场所,从而激活课堂教学,焕发出教与学

的激情和活力。

[关键词]互助法合作小组双方互赢

互助法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为进一步解决某个问题而在合作小组成员之间开展的互相帮助、互相研讨、互相交流的一种学习方式。教学经验告诉我们,每个学生在思考或解决问题时,思维都有可能存在一定的“盲区”,而互助法将集合大家的思维方式,融合大家的解决方法,可以实现思维上的互补和方法上的拓展。运用此法,不但赋予了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时机,而且还可以减轻老师的负担,更好地起到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作用,从而使课堂真正变为学生主动从事数学活动,构建自己有效的数学理解的场所,真正让课堂教学灵活互动,充满热情,焕发活力。

一、构建“合理搭配,动态发展”的合作小组,是互助法学习方式有效开展的基础

如何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合作小组,这是小组合作中开展互助法的基础,直接影响着互助法学习的有效性。作为划分小组成员的教师,怎样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优势互补、相互促进。

通过多年的合作教学,感到一个小组人数一般以4人为宜,并且这4人组合要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比如,一个班共52名学生,

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方面的差别,可把52名学生分成13个小组,取数学成绩前13名作为A类,14名至26名作为B类,把最后26名学生作为C类。构建小组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和选择权,先让A类与B类学生自由结对子,再让他们分别到C类学生中去选择自己想要辅导的对象,这样就保证一个小组中既有A、B类各一名学生,又有C类的2名学生,这样分组,使得每个小组水平相当、强弱搭配、优势互补、优化组合,而且为全班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

当然,小组成员不应是固定的,应该是角色互换,动态发展的较稳定组合。如一个阶段或一个时期,针对互助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如交流不畅、互助不好、性格不合、缺乏和谐等,教师就应及时地、个别地、有针对性调整小组成员,始终让每个小组成员学有快乐,赶有目标,以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课堂教学的活力。

二、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是互助法学习方式有效开展的前提

心理学研究证明:良好的学习情绪,即愉快、高兴等情绪能促进个体智能的发展。因此,要给学生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环境,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学生才能敢想、敢说、敢做、敢怀疑、敢标新立异。互助法学习也不例外。在互助法学习过程中,教师首先要以和谐亲善的身份,出现在课堂上,以教师特有的微笑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情景,而不是高高在上,不可亲近。其次要尊重每个学生的想法说法,无论是好的,还是不够科学的,都要给予他们关注和评价,赞扬和鼓励,特别对那些成绩落后的学生,鼓励他们大胆发言,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要善于对小组成员进行和谐“调剂”,针对成员之间性格冲突比较大的,反差明显的,合作不够通畅的等情况,及时进行调剂,让一段时间积累的磨擦和抵触消于无形,确保互助学习始终有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三、赋予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的时机,是互助法学习方式有效开展的保障

认知教学观认为,学习是人脑内部复杂的加工和组织,要经历一定的过程,才能达到认识和理解事物。因此,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向导,向他们提供适当的认知情景,唤起学习兴趣,启发他们通过亲身体验,亲自感知,从而达到认知的目标。《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应培养学生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用数学的眼光发现和提出问题。在小组互助中,教师应注重把握三个环节:一是“预防”环节。问题提出以后,因学生的基础不同,解题的过程有快慢。作为教师要先打“预防针”,提醒那些成绩好的学生暂时“沉默”,防止一些性格比较外向,自我表现意识较强的学生一懂就喊,使得组里比较懒惰的同学缺乏思考的时间和机会,并且造成课堂秩序比较乱。二是“辅导”环节。在独立思考进行到一定时机后,因有些同学己经解决了问题。此时,可先让A、B类学生对C类学生进行必须的提醒和辅导,使得此类问题在一个小组所有成员均能实现“基本理解、基本会做”的要求。三是“交流”环节。这个环节主要依靠教师来掌握,当自主探索、独立思考接近尾声时,并且教师感到交流时机己经成熟了,教师应及时掌握火候,推动每个小组中再开展一次更有深度、更有价值的交流和讨论,确保了课堂充满讨论、交流的热情和活力。

如七年级概率的概念,抽象、难懂、深奥,学生难理解,不易接受。数学课堂上运用互助法模式教学,从具体的实例出发,创设问题情景,再进行抽象,得到概率的一般定义,理解概念的意义,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例《可能性和概率》(浙教版七年级下册)一课教学片断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多媒体显示问题

“摸球兑奖”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种游戏,表现者先拿出一只装有8枚红白各半的大小一样、同质的玻璃球的布袋和一张画着兑奖图的纸(如图)

这个游戏不收参加费,但是摸到的玻璃球若是红、白各2枚(参加者每一次活动必须摸足玻璃球4枚),则须买一支10元的钢笔(实际价值不足2元)摸到球如图所示的其它情况则可得与图对应的奖品。表现者是赚了钱还是赔了钱?请说明理由。

(学生情绪高涨,各抒己见)

生A:表现者是赔钱的,因为摸到四红或四白时表现者要赔钱20元,而摸到四红或四白的两种机会要远远大于摸到两红、两白。

生B:我同意生A的意见,因为赔钱的可能性总大于赚钱的可能性。

生C:我认为表现者肯定赚钱,表现者绝对不会做亏本的买卖,除非是一个大慈善家。但我说不上理由,是蒙的。

……

(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已燃起)

师:大家的争论很热烈,可惜缺少以数学的角度考虑它,这节课我与同学们一道运用数学的新知识去认识它。现在我们分组先做一个游戏轻松一下,不过我们一边做游戏一边要独立思考或小组合作分析解决几个问题。

二.运用互助法,探究新知

多媒体显示游戏内容:

各组抛掷一枚均匀的骰子,当骰子停止运动后,观察朝上一面的数字是几,要求各组尽可能多的试验几次。

问题:

1.朝上一面的数字总共有几种可能性?

2.几种可能性的出现是否均等?

3.奇数朝上的共有几种可能性?奇数朝上的可能性占到总数朝上可能性的几分之几?

4.“2”朝上有几种可能性?又占总数可能性的几分之几?

5.“7”、“负数”朝上各有几种可能性?它们分别又占总数朝上可能性的几分之几?

6.朝上一面的数是正整数总共有几种可能性?它占总数朝上可能性的几分之几?

学生一边做游戏,一边独立思考或组内集体探索。

游戏毕,老师组织全班同学开展讨论与交流。

A 组:朝上一面数共有6种结果,分别是1,2,3,4,5,6。它们出现的可能性是均等的。

师:每种可能性的出现是均等的,是等可能性事件。这是我们这一堂课所研究问题的先决条件。

B 组:奇数朝上的有1,3,5共三种结果,也是等可能性事件,它占朝上可能性总数的63,即21。

C 组:“2”朝上只有一种结果,就是“2”,是等可能性事件,它占朝上可能性总数的61

A 同学:(突然站起),我不同意C 组的意见,我组在20次抛掷实验中“2”朝上的有四次,应占51

204

=。

B 同学马上站起反驳说:在实验的次数中不管“2”朝上出现几次都只反映一种结果,而朝上一面共有6种结果,1,2,3,4,5,6,所以以“2”朝上占总数朝上可能性的61

师:及时表扬A 同学敢于发表不同的意见,这是创造力的体现啊!又表扬了B 同学敏锐的洞察力。

这时班级同学打破了组的界限,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争论的结果大家一致同意A 组,B 组、C 组、B 同学的意见。

C 组:骰子上没有“7”,也没有“负数”,朝上一面是“7”或“负数”是不可能事件,占总数朝上的可能性为0,而朝上的六种情况都是正整数,正整数朝上的是必然事件,它占总数的100%=1。

师:“2”朝上占总数可能性的61,用一个字母P 表示它,P (2朝上)=61

,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概率。P (2朝上)表示“2”朝上的可能性在6份中占到1份,它描述的是“2”朝上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那么朝上一面是偶数的概率是多少呢?是奇数的概率是多少?是负数的概率是多少?是正整数的概率是多少?

E 同学:P (偶数朝上)=21

63

=

H 同学:P (奇数朝上)=

2163= G 同学:P (负数朝上)=0

60

= P (正整数朝上)=166

=

师:E 、H 、G 三位同学回答得很好!从这个具体的实例中概括出概率的分子,分母分别代表什么?从这个具体的实例中能否引申得到一般的结论?你能否归纳得出概率的定义,理解概率的意义,得到概率的计算公式?

学生分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合作探索、然后全班交流发言。

D 组:上述具体实例中分母表示朝上的一面所有可能性发生结果的总数,分子表示某个数或某种情况朝上发生的可能结果的总数。

E 组:从这个具体实例中可引申出事件A 的概率等于事件A 发生的可能性的结果总数与所有可能的结果总数的比值。

师:对于E 组陈述的可否有补充?

F 组:我们认为还缺少一个必要的条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必须相等,就是等可能性事件。

师:哇噻!妙极了!这是一个重要的条件,同学们千万别忘记。那么你们可否举几个不是等可能性事件的例子?

F 组:抛掷图钉的正面朝上问题。由于图钉由一个圆面和一枚针组成,落地后圆正面朝上与针尖面朝上的可能性不均等,所以不是等可能性事件。

G 组:投掷手榴弹时,手榴弹落地可以横卧,木柄朝上,铁头朝上,但它的发生的可能性并不相等,横卧的时候多。

……

师:分辨了等可能性事件或不是等可能性事件,现在你对概念的意义可有新认识?概率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H 组:概率的意义就是反映事件A 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如骰子正面朝上是“2”的概率等于61

,表示抛掷骰子无限多次的实验中,出现正面朝上是“2”的机会接近或占到总实验次数的6

1,但它并不表示在6次的实验中一定会出现一次朝上面是“2”。

(教师板书)在数学中,我们把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也称为事件发生的概率,一般用P 表示,事件A 发生的概率也记为P (A )。

师:对极了,H 组对概率的意义分析得非常精辟!那么概率的计算公式呢? A 组:如果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相同,并且知道所有事件可能发生的结果总数与事件A 发生的可能的结果总数,那么事件A 发生概率的公式:果总数所有事件可能发生的结发生的可能结果总数

事件A A P )(,计算事件A 的概率必须先计算所有事件可

能发生的结果总数与事件A 发生的可能结果总数两部分。

教师板书上述公式,并强调(1)概率公式适用的条件,必须是等可能性事件,

(2)计算一个事件的概率第一步列出所有可能结果的总数,第二步在总数中计算出此事件发生的结果总数。

师: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率又怎么样的呢?

生K :根据概率的意义,必然事件的发生率是100%,所以P (必然事件)=1,不可能事件的发生率为0,因此P (不可能事件)=0,随机事件概率是个真分数介于0和1之间,故0

师:对极了

教师总结:(1)等可能性事件概率的定义

(2)概率的计算公式及计算概率的步骤

(3)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率

三.课堂练习,掌握新知(略)

四.应用拓广,巩固新知

师生共解课本第74页例2(略)

五.巩固深化,课后作业

必做题:作业本(1)P14 3·3可能性和概率

选做题:数学书本第75页第3题、第5题

六.新知迁移,探索问题

师“摸球兑奖”实际是一个概率问题,表现者运用概率的有关知识蒙骗观众,达到赚钱的目的,对于学有余力且感兴趣的同学不妨课后再作进一步的探索。

四、一帮一、双方互赢、达到更高层次的交流,是互助法学习方式的核心

1、一帮一是互助法的基本模式之一。一帮一是指在合作小组中,在需要互助时,由A 或B 类学生与C 类学生结成互助对子,共同解决数学上的一些问题。比如,我在讲解异分母的加减法时,我先让学生自主探索出如何找最简公分母的基础上,再给出一个例题:21

422---a a a

让每位学生先独立思考并独立完成。教师

在下边巡视学生的做法,再当作例题,写出每一步骤及每一步的依据21

)2)(2(2

)2)(2(221422+=+-+-+-=---a a a a a a a

a a a

步骤①的依据是异分母化为同

分母时用了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同乘以一个不为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步骤②的依据是同分母相减法则,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步骤③是分式的约分,分子分母同时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在师生共同解决这个题目的基础上,教师另给出四个较典型的题目,让他们自己做。此时教师在边上巡视,在恰当的时机进行一帮一,即组里先互相对答案,

再叫做对的同学给做错的同学辅导,并要求做对的学生一定要讲出其辅导对象做错的原因,最后再让学生讲解题上得到的经验(以做错的同学为主),这种学习方式能让每位学生都有所收获,从而更能体现人人学数学的意义。成绩差的得到了成绩好的帮助,能更加激发他们学数学的积极性,而成绩好的学生及时巩固了新知,并锻炼了他们的说理能力。同时,也减轻了教师的负担,使教师有更多的精力组织好教学,引导好学生,并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潜力,从而为课堂教学注入了强大的活力。正如《现代学校心理辅导》一书中指出的那样,其实帮助别人解决一个难题,往往比自己做一道难题要难得多,这就要求他们多思考、会表达、善说理。因此,帮助别人学习不仅不会影响自己的学习,反而会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弥补自己方法的不足。

2、双方互赢是互助法的重要模式。双方互赢是指在合作小组中,每个学生进行思考,互相交流时,可以互相借鉴好的方法,可以相互弥补存在不足,从而实现小组成员之间的信息共享,思路共谋,方法共想。比如,我在上八年级上册一次函数的图象性质的应用时,我给出一个纯函数图象的问题,己知图象为一条直线,且此直线与坐标轴的交点分别为(0,2)、(1,0),让他们从这个函数图象中挖掘出一些信息,比一比看哪一组写得最多,时间是2分钟。此时每个组的学生就会绞尽脑汁的写,有一组是这样写的,①它的图象是一条直线,②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③它分布在一、二、四象限,④它与x轴、y轴的交点坐标是(0,2)、(1,0),⑤C

=3+5,⑥S△ABO=1。真得让我惊讶,想不到学生能在2分钟内挖掘出如此△ABO

多的信息。英国大文豪萧伯纳曾说过:“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

交换,那么每个人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个思想,甚至多个思想。”因此,双方互赢更能激活课堂教学活力,也让我体会到了数学学习中不能“越俎代庖”的道理。

3、达到更高层次的交流是互助法的主要价值体现。在小组合作中开展一帮一、双方互赢以及小组竞赛,它能使学生达到更高层次的交流,增强思维创新的合作能力。交流是小组讨论的拓展与延伸,要想实现“有效互助”,小组交流是非常必要的,小组成员互助如果缺乏交流或交流不畅,互助过程就容易产生问题。因此,在互助法实施过程中,应多为学生创设自主交流的时间和空间,比如可以采取举例子、座谈、商讨、成果展示等形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小组讨论、集体交流、合作启智等过程中,有一次习题课上有这样一道题:分解因式a6-a8,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让组员进行成果展示,并让学生自告奋勇的上黑板写。生l:a6-a8=a6(1-a) (1+a),生2:a-a8=(a3)2-(a4)2= (a3+a4) (a3-a4)=[a3 (1+a)][ a3(1-a)]= a6(1+a) (1-a);这时有生在下面喊,生2的方法太复杂了。师接着说,从中你受到了什么启示?组里相互讨论之后,就有学生回答:我得到的启示是做这类题目先要看清题目的特征,若有公因式的应先提取公因式,再运用公式法去做。师:别的组里还有启发吗?接着又有生回答:运用生2的方法不但复杂且容易分解不彻底,昨天作业上我就犯了这个错误a2b2-4a4=(ab-2a2)(ab+2a2),忘了还可以提取公因式。师:通过以上同学的解法和交流,你在解决因式分解这类问题时,有何经验?这时学生集体交流,并讲出解题的一般技巧是先提取公因式,再套平方差公式或完全平方差公式去做。老师小结为“一提二套三整体”思想。通过这种方法,使他们在自主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借鉴,互相补充,体会到学数学的价值,从而达到增进理解,联络感情,心理共融和默契的作用,确保更高层次的交流得以实现。

总之,互助法是在新课程理念下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有效的互助,能够唤醒学生沉寂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所以我们必须更新观念,时刻把握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条主线,充分挖掘互助法学习的价值,不断让课堂教学焕发出新的更大的活力。

[参考资料]

[1]孔庆辉合作学习的基本含义新课程实验教材初中教案设计 2003年第7期

[2]刘兼孙晓天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5月第一版

[3]吴增强现代学校心理辅导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8年5月第一版

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

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初探 古希腊的一位学者说:“头脑不是一个需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我们教师的责任就是要用自己的星星之火,去点燃学生的火把,而有效的课堂提问正是这种星星之火。 提问是教师的重要教学手段,它被运用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成为联系师生双边活动的纽带。提问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进而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恰到好处的提问,可以揭露学生记忆中的矛盾引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激发学生思维,使学生情绪处于最佳状态,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呢? 一、提问的态度要自然亲切。 小学数学教师对课堂上学生答问的态度之中,包含了教师的情感因素,它对小学生答问的心理状况有直接关系。教师的微笑和期待,能使学生镇定自若、信心倍增、发挥良好;反之教师的不耐烦、过分严肃、苛求与心不在焉,只会使学生忐忑不安、答非所问、心情沮丧。因此要提高提问有效性,必须创设气氛活跃、情感融洽、交流和谐的教学环境,教师尤其要把握好态度。具体说来要注意四点:一是注意倾听、尊重学生;二是注意期待、信任学生;三是注意鼓励、赏识学生;四是注意宽容、理解学生。 当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教师态度要亲切温和,让学生充分发表自

己的观点,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哪怕是错误的回答),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发言(特别是学生语言吞吞吐吐表达不清时,不能怕耽误教学时间而责令学生坐下,可以让学生把回答的内容写在纸上后再回答)。如果学生回答有困难,老师要鼓励学生继续思考,必要时教师适当引导或暗示,从而让学生正确理解问题,做到问中有导。如果学生回答有错,可以让其余的学生进行评价,自己纠正错误或请别的同学进行纠正,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教师再发表自己对所提问题的看法。 二、提问要有一定的目的性。 学贵有疑。学生学习数学和发展能力,要经历“简单模仿、变式练习、自发领悟、自觉分析”的阶段。要让学生学会思考,逐步向“自觉分析”的层面迈进,教师在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置疑”,要不断地向学生提出有指向性的问题,以引导学生探究的欲望,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因此,有效性的提问必须在学生有疑之处,这样的问题不仅能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而且还能为学生指明思维的方向。 如:有一位教师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引入1/2+1/3后提问:“1/2与1/3这两个分数有什么特点?”有的答:“都是真分数。”还有的答:“分子都是1。”显然,这一提问不明确,学生的回答没有达到教师的提问意图。如果改问:“这两个分数的分母相同吗?分母不同的分数能不能直接相加?为什么?”这样的提问既明确,又问在关键处,有助于学生理解为什么要通分的算理。教师所提的问题要达到什么目的,必须从问题中明确反映出来;提问用语必须明确、具体,表达清楚,不可含糊其词,使学生不知所措,不提一些

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4010979615.html, 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 作者:符迪飞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上》2013年第04期 【摘要】我们现在的课堂,是生命的课堂,是生本的课堂,是生活的课堂!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在实际生活中学语文,不仅是理念,更应该是我们在实践中不懈的追求!让知识活起来,让它洋溢生命的气息!《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语文教学也作了如下阐述:“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要有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要诊视学生体验过程和独特感受;要尊重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平等对话。”基于这些理念的指导下,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充分引导学生,发挥他们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课堂焕发勃勃生机。生活的经验创设情境,体会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生活的经验创设情境,体会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探究的方式组织教学,让学生亲身经历学习过程;以问题的形成作为学生思维的出发点、落脚点,鼓励大胆创新;以情感激励为导向,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关键词】课堂教学活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4-0029-02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生长气息;把创造力还给教师,让教师成为充满智慧的事业。这是叶澜教授提出的新基础教育理论的核心思想。我们现在的课堂,是生命的课堂,是生本的课堂,是生活的课堂!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在实际生活中学语文,不仅是理念,更应该是我们在实践中不懈的追求!让知识活起来,让它洋溢生命的气息!《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语文教学也作了如下阐述:“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要有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要珍视学生体验过程和独特感受;要尊重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平等对话。”基于这些理念的指导下,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充分引导学生,发挥他们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课堂焕发勃勃生机。 一、生活的经验创设情境,体会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苏霍姆林斯基曾言:源于生活的教育是最无痕的教育。语文离不开生活,语文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因此我们的语文课就要充分地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重视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和生活经验创设富有情趣的、学生熟知的、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教学活动情境,架起现实生活与语文学习的桥梁,使学生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理解语文,感受语文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而不再追求生硬枯燥的训练和死记硬背,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自悟。课堂充满儿童情趣,具有语文特点,学生乐于参与,促进了学生发展。 如,在教《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时,我创设了情境化的课堂,整堂课就是一个童话:今天是小兔聪聪的生日,它邀请小动物们去参加它的生日聚会。老师扮演聪聪,孩子们都带上头饰,扮演那些来参加聚会的小动物。这样一来,孩子们就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在课的开始,孩

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其中最基本的是必修课的课堂教学),过去是,当今依然是我国 中小学教育活动的基本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开展,不少学校冲破了必修课— 统天下的局面,增设了选修课和活动课,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但在必修课的课堂教学中却大多还保留着习惯的方式。顽强地展现着传统教育思想。有些同志认为,提倡素质教育就是加强选修课和活动课。由此,往往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实施素质教育降低了升学率怎么办?似乎素质教育就是只要发展学生的特长和多让学生活动,不追求基础学科的教育质量。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占教学总时数比例最高的必修课的课堂教学的改革,不会有本质意义上的进展,也不可能产生真正的效应。在此背景下,集中探讨课堂教学改革问题,就具有推进、深化学校内部教育改革的全局性意义。 课堂教学改革是学校教育改革中的一场攻坚战.对此我们必须有充分的认识。课堂教学作为教学方式在我国已有近百年历史。它随新学校的诞生而逐渐形成。本世纪上半叶主要受日本式的赫尔巴特学说控制,50年代后至“文革”前,则以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教学理论为指导(在教学形式理论方面实质上与西方传统教学论是一致的),在实践中形成了较稳定的传统模式。粉碎“四人帮”后,学校恢复正常教学秩序时主要采用的依然是凯洛夫的教学理论。近十多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开展,课堂教学有了不少新的组织形式,开始注重学生的主动投入。但大多数的课以及在教师的教学观方面,在深层次上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这一传统之所以具有超常的稳定性,除了因它主要以教师为中心,从教师的教出发,易被教师接受外,还因为它视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为主要任务,并提供了较明确的可操作程序,教师只要有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就能进入规范,依样操作,理论也因此而得以广泛传播,逐渐转化成实践形式,扎根于千百万教师的日常教学观念和行为之中。总之,已有教学理论传统之长,深入实践主根之深,形式硬壳之坚。传习的可接受性之强,都使今日教学改革面临着强劲的真实“对手”,教学改革要改变的不只是传统的教学理论,还要改变千百万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这几乎等于要改变教师习惯了的生活方式,其艰巨性就不言而喻了。 攻坚战之艰巨性还来自课堂教学综合研究之不足。我们已有丰富的教学论著作,但大多只是从某一侧面或层次切入:传统教学论从教的角度探讨问题。实用主义教学论则从学生立场出发;教育心理学的兴趣在心理过程的分析,无论是对“教”还是对“学”;社会学的跟光集中在师生互动、课堂生活、人际关系等的描述上;学科教学法则偏重于结合学科内容的教学原则与方法的设计;国外学派林立的教学模式的研究,各自强调一个侧面,或认知,或策略,或行为控制,或情感、人际关系、人格发展。这一切都有助于我们认识课堂教学,但我们依然缺乏对“课堂教学”作为一个整体的、师生交互作用着的动态过程的研究,缺乏整合,缺乏对课堂教学的理性认识。因此,我们面临的任务不只是改变实践,同时,还需要在对已有理论批判性反思的基础上,通过对课堂教学的深入研究,通过整合与创造,形成既能揭示课堂教学实质,又能指导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的新理论,这同样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可以说,在理论上我们已走近“百川汇合”的“入海口”,但还没有见到浩瀚无边的“大海”。 传统课堂教学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为何会存在这些问题?这是当前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首先要回答的。应该说,这些问题曾有过讨论,人们的认识也有进展。如认为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今日之走向,已越来越逼近学校内部的教学、教育活动。全国范围内多层面展开的有关素质教育的研讨,不少中小学进行着的探索性实践,是这一走向的具体、生动展现。出现这一走向,不仅是因为近十年来我国已经在宏观教育体制的改革与法制建设、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教师待遇、地位的提高及学历达标比例的上升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从而为学校内部教育活动改革创造了较好的外部环境与更多的可能;也不仅是因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生产力技术水平提高,随着人民物质生活的丰富、独生子女人口政策的坚持推行,社会、家庭对青少年受教育的程度和质量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根本的是因为21 世纪新人的培养,不对学校天天进行着的、千百万教师的教育实践作改革,是不可能最终实现的。所以,深入进行学校内部教育活动的改革,是已经开展至今的中国教育改革发展之必然,它关系到中国基础教育在跨世组的改革中,能否最终实现一代新人的造就,也关系到新的教育理想能否转化为实践,显示其现实价值的重要问题。因此,它引起了理论界和实践界的广泛重视。本文把对学校内部教育活动改革的探讨集中在课堂教学领域。因为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其中最基本的是必修课的课堂教学,过去是,当今依然是我国中小学教育活动的基本构成。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开展,不少学校增设了选修课和活动课,冲破了必修课一统天下的局面,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但在必修课的课堂教学中却大多还保留着习惯的方式,成了当代学校中的“老房子” ——一道最顽强地展现传统教育思想的风景线。更需要指出的是,有些同志还十分强调这种传统保存的必要性,误认为选修、活动两类课程是为“素质教育”服务的,而必修课的传统教学是为保证升学率服务的。在他们的眼中,提倡“素质教育”就是加强选修课和活动课。由此,往往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实现“素质教育” 降低了升学率怎么办?似乎“素质教育” 就是只要发展学生的特长和多给学生活动,不要基础学科的教育质量。显然,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占教学总时数比例最高的必修课的课堂数学改革,不可能真正提到议事日程上,教师和学生在校生活的大量时间还是以传统的方式度过,甚至更被强化。因为“领地”的缩小要通过“强度”的增加来弥补。这样,就整体而言,教学改革不会有本质意义上的进展,也不可能产生真正的效应。在此背景下,集中探讨课堂教学改革问题,就具有推进、深化校内教育改革的全局性意义。课堂教学的改革还是学校教育改革中的一场攻坚战,对此我们必须有充分的认识。第一,课堂教学作为教学方式在我国已有近百年历史。它随新学校的诞生而逐渐形成,本世纪上半叶主要受日本式的赫尔巴特学说控制,五十年代后至文革前,则以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教学理论为指导思想(在实质上与西方传统教学论是一致的),并通过新老教师的传习,在实践中形成了较稳定的传统模式。粉碎“四人帮”后,学校恢复正常教学秩序时主要采用的依然是凯洛夫的教学理论。 近十多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开展,课堂教学有了不少新的组织形式,开始注重学生的主动投入。但大多数的课以及在教师的教学观方面,在深层次上并没有发生实质性

《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读后感

《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读后感 近日,我读了叶澜老师的《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一文,感慨颇多。 如果一个教师一辈子从事学校教学工作,就意味着他(她)的生命中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是在课堂中和为了课堂教学而付出的。每一堂课都是教师生命活动的一部分,而焕发出生命活力的课堂是所有老师追求的理想课堂。但现实生活中似乎却是很难做到的事,在现行的教育体制和社会环境下,面对来自社会和家长的压力,大部分老师在课堂上关注是学生的成绩,而不是课堂的气氛和活力。他们很少去关心学生对课堂的兴趣程度。因为老师关注的是学生的升学率,只要升学率提高上去了,教师的地位和工资就会提高,正因为如此才会导致现在的课堂悦来越缺乏活力,对大多数差生来说上课就如同坐监一样痛苦。他们感受不到教师的关心,感受不到知识的奥妙,也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 然而我们是不是就要放弃这种理想课堂的追求呢,当然不是。我觉得要让我们的课堂成为师生生命活动的一部分,作为教师首先要抛开一些功利,自己给自己减轻一些压力;而作为学生也要积极的融入课堂,跟着老师的节奏学习,如此才能谈得上把生命融入课堂。每个教师都要意识到这一点:课堂教学对他们而言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同时也是自己生命价值和自身发展的体现。

叶澜老师在文章中的观点是:“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不要以为生活就是人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情况,孰不知生活还有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还有生存的意思。 叶老师还分析了传统课堂的三大特征: 1.完成认识性任务,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或唯一任务。 2.钻研教材和设计教学过程,是老师备课的中心任务(研究学生被普遍忽视)。 3.上课是执行教案的过程,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是完成教案,而不是“节外生枝”。 在文中叶老师并不否认传统课堂合理性的一面。同时也深刻地分析了传统教学的根本缺陷,即课堂教学过程是丰富复杂、变动不居的,不应把它从整体的生命活动中抽象、剥离出来。它忽视了作为每个独立个体,处于不同状态的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多种需要与潜在能力,又忽视了作为共同活动的师生群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双边多向、多种形式的交互作用和创造力。从根本上看,这是忽视课堂教学过程中人的因素之突出表现,它导致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与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的刺激,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发挥,进而使教学本身也成为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因素,使传统课堂教学视

《生本教育理念下课堂教学 模式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生本教育理念下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开题 报告 一、选题: (一)研究背景: 二十一世纪要求公民不仅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技能,还要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科学素养,新课程的实施就是顺应了这一时代要求。虽然,七年来,我校也投入到如火如荼的新课程改革实验当中,努力改变以往陈旧落后、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教育教学方式,采用新课程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培养善于学习、独立思考、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合格公民。然而,我们却发现“教师越教越苦,学生越学越累”这一现状依然很难改变。我们课题组张伟定校长完全以朋友的身份,向六年级某班学生调查这样一个情况:“真正发自内心喜欢学习(指学校知识性内容)的同学请举手”,结果只有寥寥几位!其实这种不喜欢学习、甚至憎恶学习的现象在很多班级、很多学校都存在着。是什么原因造成学生的厌学呢?我想,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核心就是我们对学生作为正在迅速成长的个体生命的忽视,一味的“以师为本”,师生的本末倒置造成了学生的厌学,学生学习没有积极性、主动性。那,如何解决“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这一个历史性的难题呢?广东教育科学研究所的郭思乐教授提出了“生本教育”,它的办法就是:把学习还给学生。把为教师好教而设计的教育,转变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它把学习还给学生,就像邓小平把土地还给农民,学生的积极性空前提高。所以,如果我们要培养学生自持自悟、脚踏实地的学习态度,增强学生敢于质疑、学会学习的科学意识,就必须实施生本教育,因为生本教育体现了教育的最本质的东西,能全面依靠学生的本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实现学生

让课堂焕发生命与活力

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潞城市实验小学课堂教学小结 课堂是教学工作的中心,听课是对教学的临床诊断。今天的课堂是实验小学向教育局、向全市同行的一个汇报。本次活动,学校的所有班级、所有科目全部开放;授课的教师,从年龄上来说最年轻的25岁,最大的有52岁;从资历上来说有进入实小仅几个月的新教师,也有调整学科的改版新手。从2002年我市被确定为省级课改实验区以来的四年多的时间中,我们投身课改体会最深的是教师是课改成功与否的关键,课堂是检验课改成果的舞台。 一、面对现状找突破 我校共有24个教学班,班容量最小的班56人,最大的班达到了80人,大班额的现实,要求我们必须摸索出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课改之路。保证良好的教学秩序是我们进行大班额教学的必要前提。新课程倡导的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以安全感,不能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解决这个问题的惟一办法就是调动学生获取知识的主动性,使学生积极参与自己的课堂教学;教学目标要科学、适当、可测。“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一堂课要的是能彻底解决一两个学生切实需要解决的问题,真正能给学生留下点东西。于是我们深入课堂找出路。李蓉教师在执教《数星星的孩子》这一课的时,整个课堂教学环节安排新颖独特,虽然改变了课文的“序”,但以发展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为主线,科学合理地安排了听、说、读、写、思等语文实践活动,特别是匠心独具地把朗读、感悟、想象、复述等有整合成生动活泼的板快,使学生在层次分明的实践中得到了全面的训练和整体发展,真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张心平老师在课堂中,把提问权、选择权、参与权还给学生,减少预设、设计弹性化的教学方案,让每个学生感到这节课的话题跟自己有关、从而使人人真情投入,人人有所发展。同时,我们派出教师远赴北京、太原学习,归来后,对教师进行培训;接着,让出去学习的教师作了两节课,作为研讨课,再一次审视我们的课堂。数学课我们提倡“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教学方法,使所有的数学教师真正明白了数学课题中经常强调的一句话:告诉我,会忘记;让我看,会记住;让我做,会理解。而语文课,要求教师把提问权、选择权、参与权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感到这节课的话题跟自己有关、从而使人人真情投入,人人有所发展。常识课依托实验器材,从现象中总结规律形成实验。活动课强调学生亲身体验,将已有知识与生活经验接轨。只有开全开足课程,才能有丰富的收获,学生

课堂教学模式简介

课堂教学模式简介 (尝试阶段) 一、导入课题(3-5分钟) 1、三言两语引入,要求教师创设情境,情境对学生的活动具有推动、暗示、移情作用,能使学生活动达到最佳状态。因此,在这一阶段,教师要结合课文,精心设计活动情境,带领学生入情入境,让学生对课文及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以兴趣为动力,促进活动的顺利开展,为学生的自主活动奠定基础。 2、板书课题 二、学习目标(1分钟)(教师必做,可不在课堂展示) (一)必须制定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藏教师心里,还是摆到学生面前?要根据课堂需要。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向,教师才有方向,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在以后的各环节里主动地围绕目标探索追求。 (二)学习目标制定要求: 1、要认真钻研教材和课程标准,准确制定学习目标,既不能拨高要求,也不能降低要求。 2、层次清楚,简明扼要,外显可测。 三、设计方案、活动准备(教师必做,不在课堂展示) 在学生进入活动情境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潜心会本文”,精读感悟,并以此为根据,在师生互动、合作的基础上设计活动方案。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独特设计,作为学生活动的指导

者、参与者、促进者,让学生在自主、合作的氛围中完成活动方案设计。 四、学生自学,教师巡视(5—10分钟) 1、提出问题 自主学习时应提出一两个有思维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情感和思维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问题可先由老师提出,而后逐步过渡到让学生自己提出。需要指出的是,提出的问题最好能围绕重点、“牵一发而动全身”,应是有一定难度、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的,或是有争议的问题,并不是每一个问题都要讨论。 2、指点方法 提出问题后,有时还需指点方法,否则学生还是不知如何做,特别是刚开始时。有了方法,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3、自主学习 此环节主要是学生按要求默读思考,圈画批注,教室里尽可能保持安静,尽可能给足思考的时间。此时老师要注意观察、了解信息。如发现普遍问题可让暂停,进行相应指导。 4、学生质疑 鼓励孩子们多提问题,多提有价值的问题。另外也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五、小组合作商讨,教师做好组织和巡视(10—20分钟) 1、组建小组

《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心得体会

《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心得体会 感谢杜春贞老师,把叶澜教授带到我们面前。叶澜教授在《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中提到了四个“还给”: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换发出生命的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把创造还给老师,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已有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一言以蔽之,就是注重学生个性品质的发展,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改变枯燥无味的教学方式。 我从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实践和对别人成功经验的借鉴总结了以下几点对我们各科教学都有一定借鉴意义的方面: 曾听一位名师说过这样一句话:“不会微笑的老师,不会是一个好老师。”我想,这句话不无道理。想上一堂好课,我认为,教师首先要学会微笑,给学生一种平易近人的感觉,让他们敢于走进教师的心灵。这样,你便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为你的课堂打下了坚实的感情基础。课堂上,如果学生敢于、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那么你的课堂便充满了和谐,充满了活力。 “言为心声”,有声语言的传播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而语言也是最利于表达情感的媒介。一些课堂缺少激情,主

要是由于教师语言的平淡给人形成的印象。激情进入课堂,必将使你的教学更加魅力四射,风采迷人。 没有教态的帮助,一个人说话会变得很拘谨,但是过多或不合适的肢体语言也会让人望而生厌。自然、自信的身体语言会使我们的沟通更加自如。教师应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肢体语言在传递什么信息。像面部表情、眼神以及举手投足都会在讲话,而且已经超越了讲话本身。孩子会对你的眼神,动作有相应的反应,就说明你与学生沟通的渠道畅通了。有了这样愉悦的教学环境,还愁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吗?还愁我们的课堂没有活力吗? 新课程带给我们新理念、新方法、新生活。每一位富有使命感的教师都应该主动走进新课程,全面实施新课程,让课堂教学在追求真、善、美的过程中焕发出生命的活力,真正的把课堂还给学生,真正成为孩子们主动、活泼发展的广阔天地。那么,你的课堂将会充满活力,你的人生也将会熠熠生辉。

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学习方式的转变回顾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被我国教育界奉为金科玉律的传统教育,无论早在1200 多年前韩愈的《师说》中:“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还是半个多世纪前苏联凯洛夫的《三中心论》以“课本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都是教师说了算,学生往往处于被动、从属的地位,”其聪明才智受到限制,潜力得不到应有的发挥和拓展。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以被动、接受、单一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遭遇严峻挑战,自主、探究、合作等学习方式得到了空前关注,因此,转变学习方式要求教师建立全新的“学习方式”概念,这是“以学生为本”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前提。本文就学习方式的概念、为什么要转变学习方式、几种学习方式的变革、陈述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问题与策略四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学习方式的概念 “学习方式”是美国学者塞伦于1954年首次提出的,也有学者将其译为学习风格、学习类型、学习策略。学习方式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取向,它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是学生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征。 华东师范大学庞维国教授还结合课改的要求,从心理学角度对学习方式作如下界定:学习方式泛指学习者在各种不同的学习情境中所采取的具有不同动机取向、心智加工水平和学习效果的一切学习方法和形式。这一定义有三层含义:其一,学习方式既包括学习方法,也包括学习形式。其二,学习方式具有情境依赖性。其三,评判学习方式的主要依据是学习者的动机取向、心智加工水平和学习效果。 二、为什么要转变学习方式呢?我想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变革的原因——生产工具的变化如电脑、网络。知识从量上看,裂变得“一日千里” ,今天的知识即使刚印到书本上就可能被淘汰,更何况将这些知识运用于未来,如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与八大行星变化??知识从质上看,更趋向于活化的、能形成智慧的那部分知识才是有用的知识,死的知识的记忆在很大程度上交给电脑去完成了。我们来看个例子:很多年前,爱因斯坦就对传统的以知识为中心的学习十分反感,在一次会议上许多人认为他很聪明,就考了他很多问题:比如,光的速度是多少?美国的铁路有多长?爱因斯坦却回答说:“这些我都不知道”。看到人们惊愕的样子,他微笑着说:这些我只要翻书查一查,不都全知道了吗?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也指出这种中国教育方法(东方的传统)、学习方式的弊端:是一步一步地教,一步一步地学,传统方法训练出来的小孩子,可以深入地学到很多东西,这对于他进大学考试有很多帮助。但这种教法的主要缺陷是:学生只适宜考试,不宜做研究工作,因为研究工作所要走的路与传统的学习方法完全不一样。传统的学习方法是:人家指出路你去走,新的学习方法是:要自己去找路【美】帕克·帕尔默《教学勇气》“如果一位学生在完成教育时变成一个只会接收信息的内存,这位学生已经受骗了。优质教育会教学生成为知识的创造者,并能洞察别人所宣称的事情是否正确。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

活力课堂心得体会

运用激励艺术,激发课堂活力 陈名春 昨天下午听了区教研室专家有关活力课堂的授课辅导,我受益匪浅,对于这种打破传统教学观、师生观、课程观的教学模式,在实施新课标实施的今天,就现代教学而言是相当有必要的,将对我们的教学效果起到很好的正面影响力。对调动学生自发、自主地投入到课堂中去,把课上得生动、活泼、实效很有帮助,是一种非常强的引领力,也是上好每节课亟待解决的问题。 就我个人而言,在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上,做得还很不够,尤其是在实际上课过程中,表现尤为突出一些。有人说:“课堂教学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教师应在这个充分展现个人教育智慧场所灵活地展示出个人魅力,让课堂变得活跃起来,充满生气,唤起学生学习热情和智慧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意和不断探索的精神,从而构建活力课堂。我觉得这很有道理,在目前的教学形势下,运用好激励艺术,对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氛围有很好的作用,起到良好效果。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更是如此,他(她)很注重老师对自己的看法,很善于表现自我,很想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肯定。这个问题对每个老师而言都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但用得更多的是用各种方式去激励学生。此时教师运用的语言要生动形象要乐有目的、趣有内容、幽默而不俗套。 一、融通式激励,努力搭建师生沟通桥梁 师生关系在体育教学活动与体育教学效果之间具有一种“中介”作用,知识的传授、品德教育、情操陶冶、身体锻炼,只有在师生之间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条件下才能实现。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学生是有感情需要的,从上第一堂体育课开始,他们就需要从教师那里得到尊重、友爱、温暖、情谊和教诲。只有当这种情感需要得到满足后,他们才会以更大的激情上好体育课。同时体育教师受专业的熏陶,形成了体育教师特有的专业气质。例如,健壮的体魄、整齐洒脱的仪表,富于幽默的谈吐、洪亮的口令,对专业的高度热情等,不仅使体育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形成一个富有感染力的形象,而且具体生动地看到体育锻炼的效果,从而引发学生努力上好体育课的热情和兴趣。 二、勉励式激励,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 体育课不能是带有教师强制性的,必须是能使学生自发、自主地享受运动中的乐趣的体育课。勉励式的激励,就成了体育教师经常运用的教学手段之一。利用这种教学手段我们就要充分运用激励用语。例如教师布置学生练习立定跳远时,说:“你们都必须跳过XX 米,跳不过去的要受罚!”学生听了心里就会不舒服,带着情绪练习,效果肯定不会好。如果换成勉励式布置:“同学们要大胆地练习,跳不过去没关系,我再继续辅导你们,让我们一起找出原因。这们的话同学们听了不但乐意去练习,而且练习时没有心理负担,练习效果肯定比前者要好。现代管理学研究的结果表明,以勉励的口气布置任务,可以充分利用人的自尊心和荣誉感,使其潜在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生硬呆板的命令,一开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读后感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读后感前段时间阅读了《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很有触动。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学校教育定格于课堂,决胜于课堂,课堂是一片焕发师生生命活力的绿洲。课堂教学是一门复杂而高深的艺术,罗素曾把它喻为:“这是一种很难的教授艺术”。我平时总出于对整个课堂设计方案总体的考虑,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方案的逻辑发展生成方面,而忽视了方案对于学生的层次性生态生成的因素。比如,当我向学生抛出一个以期能引起学生共鸣与感知变化的问题时,总希望有学生能够以比较“精确”的语言表达出我期望的结果。学生的回答是我们所期望的,也许那位很“成功”地回答了我问题的学生不仅仅达到了我所要求的思维目标与教学要求,而且因为他的回答让我的教学能够有了“生命力”,能够继续生成一些我可以发掘的因素,但是我的教育对象仅仅是这个学生吗?我的问题与答案是否仅仅因为这个学生的答案就像完成任务呢?也许,我的课堂太追求了这种“逻辑性”的要求,课堂发展“曲线”有太多的逻辑抽象美感,而这一个个“美感”情节的发展就是以一个或几个学生的思维以基础的,而往往牺牲了全体学生的思维发展为代价。所以,就有了叶澜教授对课堂的精彩而形象的比喻:“主要的‘配角’,大多数学生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情况课堂成了演出‘教案剧’的‘舞台’,教师是‘主角’,学习好的学生是下只是‘观众’与‘听众’。”那个能引起学生思维活动的过程是否能像我们期望的一样真得能引起学生思维的活动?平时我就有这样的经验,这个班级的学生很“活”,这个“活”字就是用来学生学生的思维状态的,而有时不管我们怎么引导,怎么启发,一些学生总是面无表情,无动于衷,就像“对牛弹琴”似的。那个以期能引起学生思维活动的过程能否像我们期望的一样真得达到使每一位学生有很高的思维活动?可想而知,不是每一位学生都能达到我们所期望的理想状态的。说明不同的学生对同一个问题引起的思维活动效果是不同的。于是我把所有的问题归结为对课堂情境的设置上,这种情境的设置即使再怎么科学,再怎么合理,如果仅仅是纯粹的“理性要求”,这种理性要求也是“静态”的、没有生命力,对激起学生思维活力的程度也非常有限。对情境的设置不仅仅要有理性的确实目标要求,更重要的是要有情感上的共鸣与超预知的活力存在。这就首先要求教师必须把“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课堂教学对他们而言,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同时也是自己生命价值和自身发展的体现。每一个热爱学生和自己生命、生活的教师,都不应轻视作为生命实践组成的课堂教学,从而激起自觉上好每一节课,使每一节课都能得到生命满足的愿望,积极地投入教学改革。”如果我们对于课堂中发生的一切事都看成是自己生命的一部份,每个人都会在努力而积极地寻求自己的生命过程的质量的提升,这种提升也是生命过程努力与奋斗的过程。当我们的教师在课堂中时时体验着这份生命活力带给自己的喜怒哀乐时,教师已经把自己的生活方式与课堂结合起来的。“其次,课堂教学的目标应全面体现培养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只局限于认识方面的发展。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以整体的生命,而不是生命的某一方面投入到各种学校教育活动中去。”课堂过程不仅仅是老师的生命过程的体验,当然也是学生生命过程的体验。我们面对学生的整体时,不能有意地过分要求某一方面而故意避免某一方面,这就是对学生享受教育权的“侵犯”。我们不可能以平均力量去逐一要求多元智能理论中的内容,我们要求学生在课堂中的任何活动、思维、体验等是作为一个整体出现的,是作为一个有机的个体出现的,是有活力的生命体。“第三,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教师的教书育人与教师成就自己两者是统一为有机的整体,相互之间没有什么矛盾的地方。()教师在成就自己的原因是因为他的成就以学生为对象的,是因为学生成才了,发展了,才谈得上教师在成就着自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 叶澜,女,1941年12月生于上海,1962年毕业于华东师大教育系本科,并留校工作至今,现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主编。兼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兼教育学原理学科组组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兼职,并兼任清华大学等8所高校的兼职教授,中央教科所兼职研究员。曾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系主任,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学原理,教育研究方法论及当代中国基础,师范教育改革。自1984年以来,先后出版由个人独立撰写或他人合作编写的著作,译著及研究报告共10本,发表论文及研究报告近44篇。近七年来进行的"面向21世纪新基础教育探究性研究"课题在全国基础教育领域产生了广泛,深入的影响。先后获得过国家教委颁发的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首届曾先梓优秀教学奖二等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论文优秀著作一等奖等奖项。1992年获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获"全国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叶澜教授的这篇论文,我曾仔细地研读了多遍,获益匪浅。这是一篇对当前课堂教学研究最到位、最系统、最有创建的文章,更是一篇对基础教育领域新课程改革实验具有重要影响的经典之作。对于指导我们认识课堂、研究课堂、改革课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特推荐给大家,让我们共同学习,共同探讨。 课堂教学其中最基本的是必修课的课堂教学,过去是,当今依然是我国中小学教育活动的基本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开展,不少学校冲破了必修课—统天下的局面,增设了选修课和活动课,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但在必修课的课堂教学中却大多还保留着习惯的方式。顽强地展现着传统教育思想。有些同志认为,提倡素质教育就是加强选修课和活动课。由此,往往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实施素质教育降低了升学率怎么办?似乎素质教育就是只要发展学生的特长和多让学生活动,不追求基础学科的教育质量。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占教学总时数比例最高的必修课的课堂教学的改革,不会有本质意义上的进展,也不可能产生真正的效应。在此背景下,集中探讨课堂教学改革问题,就具有推进、深化学校内部教育改革的全局性意义。 课堂教学改革是学校教育改革中的一场攻坚战.对此我们必须有充分的认识。课堂教学作为教学方式在我国已有近百年历史。它随新学校的诞生而逐渐形成。本世纪上半叶主要受日本式的赫尔巴特学说控制,50代后至“文革”前,则以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教学理论为指导(在教学形式理论方面实质上与西方传统教学论是一致的),在实践中形成了较稳定的传统模式。粉碎“四人帮”后,学校恢复正常教学秩序时主要采用的依然是凯洛夫的教学理论。近十多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开展,课堂教学有了不少新的组织形式,开始注重学生的主动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叶澜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叶澜(转帖)(2009-09-03 18:47:31)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 叶澜,女,1941年12月生于上海,1962年毕业于华东师大教育系本科,并留校工作至今,现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主编。兼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兼教育学原理学科组组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兼职,并兼任清华大学等8所高校的兼职教授,中央教科所兼职研究员。曾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系主任,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学原理,教育研究方法论及当代中国基础,师范教育改革。自1984年以来,先后出版由个人独立撰写或他人合作编写的著作,译著及研究报告共10本,发表论文及研究报告近44篇。近七年来进行的"面向21世纪新基础教育探究性研究"课题在全国基础教育领域产生了广泛,深入的影响。先后获得过国家教委颁发的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首届曾先梓优秀教学奖二等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论文优秀著作一等奖等奖项。1992年获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获"全国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叶澜教授的这篇论文,我曾仔细地研读了多遍,获益匪浅。这是一篇对当前课堂教学研究最到位、最系统、最有创建的文章,更是一篇对基础教育领域新课程改革实验具有重要影响的经典之作。对于指导我们认识课堂、研究课堂、改革课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特推荐给大家,让我们共同学习,共同探讨。

小学语数四环节活力课堂教学模式阶段性总结最新修改后

四环节活力课堂教学模式阶段性总结 (2017年) 教研组及模式组40名成员历经4年多的时间,在听课、研课、评课的研讨过程中,逐步探索完善四环节活力课堂教学模式,现将近两年对模式的修改完善总结如下: 总体流程:创情导入——探究释疑——合作交流——拓展运用 流程一:创情导入。小学阶段所说的“情境”是宽泛的,对它的理解也是多元的。但只有与已有经验练习,与新的知识联系,才可以称为有意义的情境。创情导入包括:情境导入、猜想导入、致缪导入、活动导入、游戏导入、悬念导入等。 流程二:探究释疑。探究性学习活动使教学焕发了活力,教师精心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其探索欲望,并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活动对学习活动进行发现、检验和证明。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到的不仅是书本知识,更感受到学习和研究的策略、技能与方法,获得了学习成功的快乐体验,增强了求知欲和自信心,身心得到全面发展。探究释疑包括两个环节,①观察设疑:悬念设疑、故事设疑、比较设疑、求异设疑、递进设疑、随机设疑。②探究释疑:观察、实验、猜测、验证、交流、小结。 流程三:合作交流。就是让学生把在“探究释疑”中未能解决的疑难问题,进行交流、谈论,教师给予点拨与指导。合作交流:分为展示、评价、梳理三个环节。展示:课件展示、图表展示、录像展示、活动展示、表演展示、汇报展示。评价:语言评价、表征评价、及时评价、延时评价、相互评价、评语评价、梳理:竞赛梳理、比较梳理、填空梳理、互动梳理、形象梳理、应用梳理。 流程四:拓展运用。知识的掌握、经验的积累、技能的形成,尤其是思维的开发、思想和方法的渗透,必须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才能实现。练习可以让学生经历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规律,可以发展学生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等多种能力。拓展运用:分为练习、反思和总结三个环节。练习:比赛练习、登山练习、闯关练习、接龙练习、操作练习、涂色练习。反思:讨论式反思、挑战式反思、概括式反思、交流式反思、探究式反思、内省式反思。总结:反思式总结、对比式总结、系统式总结、呼应式总结、设疑式总结、延伸式总结。

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浅析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尽管古有“教学相长”之说,但我国长期的封建伦理过于强调师之权威和学生在课堂上对师长的绝对尊从,使得“教学”过程变成了教师单向授课的“独角戏”,而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成分很少,形成了历史悠久的“满堂灌”教学模式。以是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教学现象:教师根据教材、考纲设计出一堂内容充实的课,一节课讲了40分钟,学生则“马不停蹄”地记了40分钟的笔记;每次考试结束,教师总要按大纲要求制定一份标准答案,然后按标准来裁定学生成绩的高低;虽然大多数教师会在授课结束时,追问学生一句“大家还有问题吗?”但鲜有学生站起来问个“?”……这样的教育把我们的学生培养得“勤奋”但不会思考、“谦逊”但缺乏创新。于是,我们的学生成了“工厂生产线上出产的标准零件”。 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自觉地投入课堂、与教师进行互动呢? 我认为要做到如下几点: 一、师生互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苏联的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课堂上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绝大多数场合下都在于教师忘却了:上课,这是教师和儿童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是由师生关系来确定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营造互动氛围的前提。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学生的学习伙伴,是指导者和铺路人,教师的最大智慧和最佳艺术是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个学生积极投入学习活动,并在活动中充分地表现和表达。 中学生的认识往往带有各种情感色彩,常常表现出的不是用理智来支配情感,而是用情感支配理智,有时甚至用自己的好恶来决定一切。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都有这种体会:一位学生喜爱某位老师,他对该老师所教的学科也会特别喜欢,就会努力学习这门学科,学习成绩也会相应地提高;反之,该学生不喜欢某老师,那么对他所教的课一般也不感兴趣,上课时,往往不能认真听课,成绩也会出现退步。可见情感对学生的认知行为有很大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建立一种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形成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使学生能够与教师一起选择、设计和完成多种教学活动,做到主动参与、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提倡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一个欢乐、和谐、宽松的支持性环境中学习,在这个社会群体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智慧光彩。 心理学研究表明,压抑、紧张、沉闷的课堂教学环境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学生往往会产生害怕、烦闷、厌恶、紧张等消极的态度和体验;相反,积极民主和谐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环境,会使学生产生满意、愉快、互助的态度和体验,从而充分地发挥自主性、创造性和开拓性。正如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所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教学气氛。和谐的师生关系永远是第一教学原则,具体做法有: 1、教师要放下架子,和学生平等对话。 2、教师要放开眼界,关注学生的多元发展,在课堂评价时,不要只评价学生对问题解答正确与否,更要关注学生积极的思维和勇敢的表达,并对此给以鼓励性的评价。 3、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让学生感到课堂是自由的。 4、教师要延迟判断,给学生提供机会,即使学生回答得不正确,也不批评、不讥讽,让学生感受到课堂是安全的。 二、创设情境,让学生乐于参与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乐学。如果知识内容能使学生产生兴趣,那么学生就会主动地、兴趣盎然地参与其中。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不仅要把学生的学习由“学会”转为“会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