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枪乌贼的解剖与观察

枪乌贼的解剖与观察

枪乌贼的解剖与观察
枪乌贼的解剖与观察

枪乌贼的解剖与观察

一、目的

1、解剖和观察枪乌贼的外形和内部结构

2、了解头足纲动物的一般特征及其与生活方式相适应的特点

二、操作与观察

1、外部观察

图1 背面图

外套膜

头 鳍

图2 腹面图

2、 内部结构

(1)消化系统

消化管呈U 型

图3消化系统图

外套膜

足 胃 胃盲囊 肝 胰腺

(2)排泄系统

肾、静脉腺

图4 排泄系统图

(3)生殖系统(雌性)

缠卵腺

图5 雌性生殖系统图

(4)循环系统

图5 循环系统图

(5)呼吸系统

卵巢 输卵管腺 输卵管

鳃 心脏

注入苦味酸后的鳃部血管

(6)神经系统

图6 神经系统图(只撬开了左边的软骨,右边的软骨还是完整的,因此只能看到左边的视神经节)

图7 外骨骼

花的结构和解剖

(五)花的解剖结构 典型的被子植物的一朵花是由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组成的。 具有上述4部分的花称为完全花,如桃、梅等;缺少其中一部分的花称为不完全花,如桑、榉等。从进化角度来分析,花实际上是一种适应于生殖的变态短枝,而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是变态的叶。 1.花梗和花托 花梗(柄)是花与茎的连接部分,主要起支持和输导作用。花梗的顶端是着生花的花托。花托的形状因植物种类的不同而各式各样,如玉兰的花托呈圆锥形,蔷薇花托呈杯状等等。 2.花被 花被是花萼和花冠的总称。 (1)花萼 位于花的外侧,通常由几个萼片组成。有些植物具有两轮花萼,最外轮的为副萼,如木槿、扶桑等。花萼随花脱落的称为早落萼,如桃、梅等;花萼在果实成熟时仍存留的称为宿存萼,如石榴、柿子等。各萼片完全分离的称离萼,如玉兰、毛茛等;花萼连为一体的称合萼,如石竹等。 (2)花冠 位于花萼内侧,由若干花瓣组成,排列为一轮或数轮,对花蕊有保护作用。由于花瓣中含有色素并能分泌芳香油与蜜汁,所以花冠颜色艳丽,具有芳香,能招引昆虫,起到传粉作用。 花冠的类型 A—十字形花冠;B—蝶形花冠;C—管状花冠;D一舌状花冠; E—唇形花冠;F—有距花冠;G一喇叭状花冠;H—漏斗状花冠 (A、B为离瓣花;C~H为合瓣花) l一柱头;2—花柱;3—花药;4一花冠; 5一花丝;6一冠毛;7—胚珠;8一子房 花冠形态因植物种类的不同而千姿百态,按花瓣离合程度,花冠可分为离瓣花冠与合瓣花冠两类(如上图所示)。①离瓣花冠:花瓣基部彼此完全分离,这种花冠称为离瓣花冠,常见有以下几种: 蔷薇型花冠:由5个(或5的倍数)分离的花瓣排列成,如桃、梨等。 十字型花冠:由4个花瓣十字型排列组成,如二月兰、桂竹香等。 ②合瓣花冠:花瓣全部或基部合生的花冠称为合瓣花冠,常见有以下几种:

植物学实验报告—根的形态结构与发育

实 验 报 告 实验名称:根的形态结构与发育课程名称:植物学实验 学院:专业班级: 姓名:小组成员: 日期:指导老师:

一、实验目的 1.巩固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了解植物不同的根系类型。 3.掌握根的初生生长和初生结构。 4.了解根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 5.观察根瘤和菌根的形态结构。 二、实验原理 1.光学显微镜成像原理:物体先经过物镜成放大的实像,再经目镜成放大的虚像,二次放大,便能看清楚微小的物体。光线通过凹透镜后,成正立虚像,而凸透镜则成正立实像。实像可在屏幕上显现出来,而虚像不能。 2.细胞分化是指同一来源的细胞逐渐产生出形态结构、功能特征各不相同的细胞类群的过程,其结果是在空间上细胞产生差异,在时间上同一细胞与其从前的状态有所不同。细胞分化的本质是基因组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选择性表达,通过不同基因表达的开启或关闭,最终产生标志性蛋白质。 3.根是植物的营养器官,通常位于地表下面,负责吸收土壤里面的水分及溶解其中的离子,并且具有支持,贮存合成有机物质的作用。根由薄壁组织、维管组织、保护组织、机械组织和分生组织细胞组成。 三、实验材料以及器材 1.材料:玉米或大麦根尖纵切片,培养的2~3cm幼根,蚕豆幼根横切片,韭菜幼根横切片,小麦幼根横切片,大豆根瘤切片,大豆根形成层发生过程切片,蚕豆侧根发生切片,竹菌根切片。 2.器材:光学显微镜、电视显微镜、解剖镜、盖玻片、载玻片、镊子、刀片、擦镜纸、吸水纸、纱布块、苯酸-品红溶液。 四、实验步骤

1.根尖的外形与分区: a)选择吸胀萌发5~7天的玉米幼苗; b)选取生长较直的白根; c)用刀切下约1.5cm长的一段; d)放置在干净的载玻片上; e)进行观察记录。 f)取玉米根尖纵切片; g)观察根尖各区细胞的特点。 2.根系类型的观察: a)取蚕豆和小麦幼苗标本观察; b)比较他们根系的区别; c)通过观察找出主根、侧根和不定根。 3.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 a)取蚕豆幼根横切片; b)在低倍镜下区分出根的初生结构的表皮、皮层和中柱; c)再换高倍镜由外而内进行观察。 4.单子叶植物根的结构 A.禾本科植物根的结构 a)取小麦老根切片; b)在低倍镜下区分出根的初生结构的表皮、皮层和中柱; c)再换高倍镜由外而内进行观察。 B.百合科植物根的结构 a)取韭菜根横切片观察; b)在低倍镜下区分出根的初生结构的表皮、皮层和中柱。

最新花的解剖结构

实验10 花的解剖结构 一、花的基本结构和类型 一朵完全花是由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等几部分共同着生于花托上构成。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以及在不同的环境下,花的各部位发生各种形态变异,形成了千姿百态、绚丽多采的花的世界。花的形态特征是被子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同时也是研究不同科属植物之间亲缘关系的重要根据。 本实验通过对桃花(Prunus persica)和其它典型植物花的观察,了解花的基本结构及花的不同类型。 (一)花的基本结构——桃花的观察 桃花为单生花,每朵花下有柄并有一苞片。取一朵新鲜或浸泡的桃花,先自外向内逐层观察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的数目、形态和着生情况。然后将桃花沿纵向切开,在实体解剖镜下做进一步观察。 桃花的花托呈杯状,即花托中部凹陷成一小杯状。萼片、花瓣和雄蕊着生于杯状花托的边缘,雌蕊的子房着生于花托中央的凹陷部位。桃花的花萼由五片绿色叶片状萼片组成,各萼片相互离生。花萼也叫做外轮花被。桃花的花冠由五片粉红色花瓣组成,离生。花冠也叫内轮花被。桃花的雄蕊数目多,不

定数。每一雄蕊由花丝和花药两部分组成,花丝起支持和联系作用,花药中可产生花粉粒,为雄蕊的主要部分。雄蕊在花托边缘作轮生排列。桃花的雌蕊呈瓶状,可分为柱头、花柱和子房三部分,子房中着生有胚珠。桃花的子房仅基部着生于花托上,而其它部位与花托分离,故其着生位置属上位子房。桃花的花萼和花冠着生于杯状花托的边缘,其相对于子房的位置则属于周位花(图38-1)。 通过上述观察可了解桃花具有齐全的花的各部分,是一典型的完全花,既是一具有外轮花被(花萼)和内轮花被(花冠)的重被花,又是具有雄蕊和雌蕊的两性花,同时还是一花冠呈辐射对称的整齐花。桃花的结构可代表一般花的基本结构。 (二)花的类型 1.完全花和不完全花完全花指一朵花具有齐全的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四部分。当一些植物花的结构中缺少上述四部分中的任何一部分或两部分,甚至缺少三部分时,即为不完全

各恒牙牙根及根管解剖

各恒牙牙根及根管解剖 壹 (一)上颌中切牙 为单根管的单根牙,根管呈锥形,唇腭径宽,有明显的根尖缩窄。约24%有侧支根管,通常位于根尖1/3区。 牙根多为直根(75%),若有弯曲,一般偏向远中或唇侧。根管的方向与牙根相一致。 (二)上颌侧切牙 结构似上颌中切牙,根管直径较上颌中切牙略小。26%有侧支根管。 牙根大多弯向远中(53%)或为直根(30%),根管方向与牙根一致。 (三)上颌尖牙 是人类中最长的牙,有一粗大的单根管,到根尖缩窄区逐渐变细。30%有侧支根管。 牙根一般为直根(39%)或偏向远中(32%),有时也可能偏向唇侧,腭侧或呈“S”型弯曲。有些病例的根尖纤细,在X线片上难以看清,若在根尖进行根管机器预备时未注意这个问题,可能使根尖部受到破坏。 (四)上颌第一前磨牙 54.6%为双根牙。43%为单根牙,另有2.4%为三根牙。

无论在单根或双根牙中,有69%是2-2型根管。腭根管是倆个根管中较大的一个。但也有26%为一个根尖孔,其中多数为2-1型根管(18%),少数1-1型根管(8%)。颊、腭倆个根管之间常有交道支。49.5%有测支根管,其中11%在颊腭俩面管间。 在三根牙中,有三个根管和三个根尖孔。二个在颊侧,一个在腭侧。 单根管一般为直根(38.4%)或向远中弯曲(36.8%),有时也可能向颊侧或呈“S”型弯曲。双根牙的颊根可向腭侧弯曲(36.2%)或为直根(27.8%),也可能向远中,颊侧或呈“S”型弯曲。腭根有44.4%是直根,或向颊侧弯曲(27%),其他也可向远中,腭侧弯曲。 (五)上颌第二前磨牙 绝大部分上颌第二前磨牙是单根牙(90.3%)。仅有2%有完整的双根,另有7.7%的双根牙有部分融合。一般为直根(37.4%)或向远中弯曲(33.9%),有时也可向颊侧或呈“S”型弯曲。 75%是单根管。若为双根管。可以是2—2型根管或2—1型根管,也可能是1—2型根管。根管一般都有弯曲,可弯向远中,颊侧,腭侧,等,只有少数根管是直的。 测支根管发生率为:59.5.%。 (六)上颌第一磨牙 上颌第一磨牙通常有三个牙根和三个根管。即近中颊根,远中颊根和腭根。近中颊根颊腭径宽,牙根多向远中弯曲(78%),也有部分直根(21%)。近中颊根1—1型根管为64%,是三个根管中最窄的根管。有22%近中颊根会分成第二根管,即2—1型根管。该根管在临床上往往难以发现,即使找到,就是用小号的器诫也难以进入。另有14%有倆个完全独

观察桃花的结构

观察桃花的结构 天真烂漫的孩子,往往看到的事物特点和说出的话让我们惊讶。这都是孩子们 的观察力在引导着。所以,我们要让孩子在观察中增长科学知识,在观察中发展孩子的多元智能。 在植物界,各种植物的花,虽然它们的形态、大小、颜色各不相同,但它们的结构却是基本一致的。下面我们来观察一下桃花。这是学生对桃花结构的观察认识,具体操作如下: 一、材料的准备,及实验安全卫生的教育 因为现在已经没现成的桃花,因此,在春天就要采集一些桃花放在冰箱中保鲜备用,在做实验时要用镊子、刀片等,请同学们要小心注意安全,在要正确使用显微镜,贴花时,要有做到干净,整洁,美观。 二、对照书本上的插图和桃花实物,引导学生观察桃花的外形,并指导学生 依次解剖花,观察其内部结构,并将花的各部分粘贴在白纸上制成标本。 (一)桃花的外形观察:观察它的花柄、花托、萼片、花瓣、雄蕊、雌蕊。 1、花柄:它的颜色、着生的部位?想一想它有什么作用? 2、花托:它的形状、颜色。想一想它的作用? 3、花萼:由萼片组成。数一数萼片的数目它着生在哪里? 4、花冠:由花瓣组成。注意它的颜色和数目。 完成上述观察,我们发现:花柄紫红色,一端着生在茎上,另一端连接着花朵。它支撑着花朵,使它绽放在空间。顺着花柄往上看,可看到略为膨大,呈杯状,紫红 色的部分,这是花托,花的各部分着生在花托上。在花托的边缘 上着生有萼片,共5片,它们组成了花萼。在花萼的内侧有花瓣,粉红色, 片,它们组成花冠。花萼和花冠合称花被。

(二)花被的观察:用镊子由外向内依次摘下萼片、花瓣并仔细观察。 1 、用镊子将萼片摘下,并粘贴在白纸上。 2、用镊子将花瓣摘下,依次粘贴在白纸上。 (三)雄蕊的观察:用镊子取出雄蕊并观察其由花丝和花药组成。 摘去萼片、花瓣后,露出雄蕊和雌蕊于它们合称为花蕊。先观察雄蕊,注意下列几个问题: 1、桃花的雄蕊有多少枚。每一朵都一样吗? 2、每枚雄蕊由哪两部分组成,各有什么作用。 3、取一张白纸放在桌子上,将雄蕊的花药在纸上来回摩擦,能看到有黄色粉末散落吗?这是什么? 4、观察完成后,用镊子摘下部分雄蕊,粘贴在白纸上。 (四)花粉的观察:用刀子切开一个花药,将花粉放到切片上用放大镜下观察花药里面的花粉。 (五)雌蕊的观察:用镊子取出雌蕊观察其由子房、花柱和柱头组成。 摘去全部雄蕊,这时在花托的顶部只剩下1枚雌蕊了。 1、观察雌蕊由哪三部分组成。 2、用刀片分别将子房作横切和纵切。然后用放大镜观察横、纵切面,注意看看有几个胚珠。 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我们发现:花蕊是花的主要部分,它包括雄蕊和雌蕊。雄蕊由花丝和花药组成,花药里有花粉。雌蕊由柱头、花柱、子房三部分组成。子房 里有胚珠(桃花只有一个胚珠)。花开放后,花粉落到柱头上, 经过一系列复杂变化,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由此看来,只有花蕊与结出果实、种子有关,所以它是花的主要部分。 三、观察后,根据观察的结果由外向内依次贴出桃花的结构图:

解剖和观察花的结构(精)

学校报名号姓名成绩 四川省二O一四年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 生物学科实验操作试题(九) 解剖和观察花的结构 (考试时间:10分钟) 一、实验目的 1.认识花的基本结构,说出花的各个部分的功能。 2.学习解剖和观察花结构的方法。 二、实验材料用具 当地的时令花朵,镊子,放大镜,载玻片,刀片,大头针,32开白纸。 三、实验操作要求 1.检查实验材料用具。 2.观察花的结构。 A.取一花朵,仔细观察花朵的外形和各部分的颜色,识别花朵的各部分。 B.在白纸上写好花朵从外到内名称,用镊子摘下花朵的花萼、花冠、雄蕊、雌蕊,分别放在白纸上的相应名称旁。 C.用镊子取下一个花药放在白纸上并压破,用放大镜观察花粉。

D.将雌蕊的子房放在载玻片上,用刀片纵切开,用放大镜观察子房内的胚珠,并用大头针将胚珠挑出来。 3.整理器材。 学校报名号姓名成绩 四川省二O一四年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 生物学科实验操作试题(九) 《解剖和观察花的结构》评分表 实验步骤操作要求及评分标 准 分值得分 1.检查实验材料用具检查花朵,镊子,放大镜, 载玻片,刀片,大头针,32 开白纸是否齐备。 1分 2.观察花的结构A.取一花朵,仔细观察花 朵的外形和各个部分。 1分 B.用镊子摘下花朵的花萼、花冠、 雄蕊、雌蕊,分别说出他们的名称。 2分C.分别说出雌蕊和雄蕊的组成。1分

D.用镊子取下一个花药放在白纸上 并压破,用放大镜观察花粉。 2分 E.将雌蕊的子房放在载玻片上,用 刀片纵切开,用放大镜观察子房内的 胚珠,并用大头针将胚珠挑出来。 2分 3.整理器材 将花朵碎片和用过的白纸片 送到指定的地方;将镊子, 放大镜,载玻片,刀片,大 头针整齐地摆放到实验桌前 方。 1分合计10分 监考教师:确认成绩学生签字:

牛蛙和蟾蜍的对比解剖

牛蛙和蟾蜍的对比解剖 1530402121 李婧柔 指导老师戈志强 摘要:蛙和蟾蜍作为同属脊椎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的两种两栖动物,在外形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均有很大区别。本文将对于它们结构上的异同情况进行综述。 关键词:牛蛙、蟾蜍、结构异同。 材料:活体牛蛙、蟾蜍 方法:双毁髓法处死,一般方法观察 牛蛙:新蛙亚目蛙科蛙属牛蛙 牛蛙原产于美国东部,因实用价值巨大而自1959年引进我国中部和东部养殖。牛娃体 棕绿色相间,粗糙,有深色点状凸起和条纹,腹部黄绿,头部似其他蛙类呈锐角三角形,皮肤光滑。口端位,吻尖面钝,口裂宽大延伸至头基部。上颌背侧前端有一对外 鼻孔,外鼻孔缘有鼻瓣,随呼吸开闭。眼大而外凸,位于头顶部偏左右,有上下眼睑,且下眼睑内侧有一半透明瞬膜,遇刺激眼球可迅速收回眼窝并以瞬膜覆盖。两眼后具 一对1.5公分左右大小圆形鼓膜。头部后接宽短的躯干部,伏状时十五公分大小,前肢较短,指骨顶端第一节下扣,两指骨、掌骨斜向腹侧生长,四指分离,后肢长而粗壮,有黑色条纹分布,伸展时逾十五公分。五指后三分之二指间有薄蹼。两腿间偏背侧有 一后凸结构,为泄殖腔孔。 观察外观后用双毁髓法将动物处死。按下蛙头,在枕骨间插入解剖针上下捣毁双髓, 在蛙四肢瘫软不回收后将解剖剪插入泄殖腔孔前段半寸的皮肤,剪至下颌骨,继沿腹 向两侧剪开一横口,用解剖针钉皮肤和四肢于蜡盘中。从腹中线左侧剪开腹直肌,并 向前沿胸骨中央剪断肩带。 (图片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4918997455.html,/pic/牛蛙 /62782/0/86d6277f9e2f0708fc7d20c7ec24b 899a801f2f9?fr=lemma&ct=single#aid=0&pic =86d6277f9e2f0708fc7d20c7ec24b899a801f2 f9) 剖开蛙肚,可见左右两椭球状肺,剪开肺室,其 中布满肺泡。肺下为肥大的三叶状的肝,红色较 深,左右肝叶中央有一搏动深红色球状组织,为 心脏,分为左右两心房和一心室。在心房和心室 的交界处有明显冠状沟,连有黄色的脂肪体。肝 下有一青黑色的球形胆囊。张开蛙口,上颌边缘 有尖利而细小的一排齿尖向后的颌齿,一肌肉质 舌衍生于下颌内壁近外侧,拉出可观明显分叉。 口腔顶壁前端与外鼻孔相连有两椭圆形小孔,为 内鼻孔。颌角附近有一对大孔——耳咽管孔,直 通鼓膜。口腔通过喉门——食道口——食管直达 胃,胃为食管下端所 连的膨大囊状体,向下连有近身体长度的小肠,尾端为膨大的直肠,直 肠通于泄殖腔,以泄殖腔孔连接体外。

初一生物教案:花的结构

花的结构 七年级生物教案 教学目的 1.掌握花的基本结构,理解花的主要部分是花蕊。 2.学会解剖和观察花的结构的方法,进一步培养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3.通过学习花的结构及其各部分的作用,认识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相统一的观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雄蕊和雌蕊的结构和功能;解剖和观察花的方法。 教学准备 桃花(或一朵完全花)的挂图、模型。新鲜的桃花(或其它完全花)或浸泡的花(或花的解剖塑封标本)。放大镜、镊子、解剖针、刀片、白纸、胶水。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1.一株绿色开花植物体是由哪些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构成的? 2.为什么把花、果实、种子叫做生殖器官? 引言:花、果实、种子与植物繁殖后代直接有关,所以属于生殖器官。绿色开花植物在开花之后,一般都能结出果实和种子,这是为什么呢?通过观察、研究花的结构和功能,就会逐步明白。 一、花的基本结构(以桃花为例) 教师组织学生观察花的外形,然后指导学生按要求逐步解剖并观察花的各部分结构。 (一)观察花的外形 教师结合挂图,指导学生参照课本上“花的基本结构图”,有步骤地观察以下内容: 1.花柄:它的颜色、着生的部位。想一想它有什么作用。 2.花托:它的形状、颜色。想一想它的作用。 3.花萼:由萼片组成。数一数萼片的数目,着生在哪里。 4.花冠:由花瓣组成。注意它的颜色和数目。 完成上述观察,由一位同学归纳小结,然后教师再作补充性讲述,指出:

花柄紫红色,一端着生在茎上,另一端连接着花朵。它支撑着花朵,使它展放在空间。顺着花柄往上看,可看到略为膨大,呈杯状,紫红色的部分,这是花托,花的各部分着生在花托上。在花托的边缘上着生有萼片,共5片,它们组成了花萼。在花萼的内侧有花瓣,粉红色,5片,它们组成花冠。花萼和花冠合称花被。 (二)解剖并观察花的结构 结合挂图,教师指导学生依次解剖花,观察其内部结构,并将花的各部分粘贴在白纸上制成标本。 1.用镊子将萼片摘下,并粘贴在白纸上。 2.用镊子将花瓣摘下,依次粘贴在白纸上。 3.观察雄蕊:摘去萼片、花瓣后,露出雄蕊和雌蕊于它们合称为花蕊。先观察雄蕊,注意下列几个问题: (1)桃花的雄蕊有多少枚。每一朵都一样吗? (2)每枚雄蕊由哪两部分组成,各有什么作用。 (3)取一张白纸放在桌子上,将雄蕊的花药在纸上来回摩擦,能看到有黄色粉末散落吗?这是什么? (4)观察完成后,用镊子摘下部分雄蕊,粘贴在白纸上。 4.观察雌蕊:摘去全部雄蕊,这时在花托的顶部只剩下1枚雌蕊了。 (1)观察雌蕊由哪三部分组成。 (2)同桌的两位同学互相配合,用刀片分别将子房作横切和纵切。然后用放大镜观察横、纵切面,注意看看有几个胚珠。 完成上述观察后,组织同学讨论归纳花的结构。花的主要结构是什么?接着教师进行总结性讲述,指出:花蕊是花的主要部分,它包括雄蕊和雌蕊。雄蕊由花丝和花药组成,花药里有花粉。雌蕊由柱头、花柱、子房三部分组成。子房里有胚珠(桃花只有一个胚珠)。花开放后,花粉落到柱头上,经过一系列复杂变化,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这些变化今后再研究)。由此看来,只有花蕊与结出果实、种子有关,所以它是花的主要部分。 二、花的其他结构 有些植物的花(如桃花)除了上述的基本结构外,还有其他一些结构,例如蜜腺。 用放大镜观察子房的基部,看到有小突起,这叫做蜜腺。蜂蜜采集的花蜜就是由蜜腺产生的: 有些植物的花,能散发出芳香的气味,它是花瓣里的一些细胞分泌出来的物质。这些物质容易挥发成气体,从而使花散发出香气。人们利用它可制取香精,如玫瑰花、桂花。

蟾蜍实验1

双毁髓技术剑突取材、染色、观察 朱琪璋 121140083 一、实验目的 1.理解双毁髓技术的意义 2.观察软骨组织的形态 3.观察蟾蜍的泌尿及生殖系统 二、实验原理 1.双毁髓法麻醉蟾蜍:用金属毁髓针破坏蟾蜍的脑和脊髓,使蟾蜍处于一种麻醉状态,四肢瘫软,从而对蟾蜍进行解剖,取出泌尿及生殖系统,观察各个组成部分。 三、实验动物与器材 1.实验动物:活的蟾蜍一只/每人 2.实验试剂:亚甲基蓝试剂 3.实验器械:显微镜,解剖器具,毁髓针,剪刀,镊子,吸水纸,大头针 四、方法与步骤 1.左手食指与中指,无名指与小指分别夹着前肢,后肢,握住蛙体,拇指按住吻端使头部上下活动,两耳后腺间出现一道褶线,此线中点或用金属毁髓针沿头背中线向后移动触到一凹陷处,即枕骨大孔。拇指下压使头前俯与脊柱相连处凸起,同时将毁髓针由凹陷处垂直刺入1mm,再将针从枕骨大孔向前平行刺入颅腔并在颅腔内搅动,彻底捣毁脑组织使之成为“脊蛙”。 2.将蛙置于解剖盘上,腹部朝上,四肢伸展后用大头针固定。用镊子提起腹面皮肤,用剪刀剪开一小口,并从小口处向前将腹面皮肤剪开,至下颌前端。向后剪至两后肢基部之间,泄殖孔稍前方。然后将皮肤向两侧拉开,可见皮肤与皮下肌肉连接松散,两者之间较大间隙为皮下淋巴腔,翻看皮肤内测可见分布有丰富的血管。 3.用镊子提起腹部肌肉,用剪刀沿腹中线略偏左侧,剪开腹壁至肩带之剑突,然后向左,向右剪开,用剪刀剪取薄的剑突软骨组织,制成装片(用亚甲基蓝试剂染色效果更好),在显微镜下观察软骨组织细胞的形态。 4.小心剥离腹壁上的腹大静脉,再将腹壁向两侧分开,暴露心脏和其他器官,小心分开其他器官和系统,找到蟾蜍的泌尿和生殖系统,并用剪刀,镊子等将其完整的分离出来,放到解剖盘上,观察系统中各个器官的形态及位置,作好记录,并绘制好模拟图。 5.将蟾蜍处理掉,仪器清洁干净,整理实验台。 五、实验结果 1.剑突软骨组织细胞图

观察花的结构

观察花的结构 教学目标 1.掌握花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功能,明确花蕊就是花的主要部分。 2.了解花的种类及雌雄同株植物、雌雄异株植物的概念。了解花序的概念及种类。 3.通过解剖桃花与观察各种植物的花,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实验操作能力。 4.通过识别不同种植物花的特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5.通过学习“花的结构及其主要功能”,使学生树立“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辩证观。 6.通过学习“花的种类”,继续树立“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重点、难点分析 1.“花的结构”就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因为: (1)前面几章的教学讲的就是植物的营养器官。植物生长到一定时间就要进行繁殖。花、果实、种子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只有把花的结构弄清楚,才能更好地理解植物开花后才能结果,种子才能形成。 (2)花实际上就是变态的枝条。花的各部分与枝条的组成从来源上讲就是一致的。通过“花的结构”的教学,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前后联系及进一步探讨事物从一般到特殊的辩证关系,都就是有帮助的。 2.观察实验材料的准备,就是本节教学的难点。因为:讲“桃花的结构”时,新鲜的桃花已经过季,这就需要教师在春天的时候,准备好秋季用的桃花,并把它们浸泡在福尔马林或酒精溶液里备用。也可以事先培养白菜花或油菜花进行教学,北方的冬天吃完的白菜留下的“白菜疙瘩”种在花盆里或浸泡在水中,一个月左右就能抽出花莛、开花。还可以选择一些秋季盛开的花卉备用。

3.解剖花并做成粘贴花标本,也就是本节教学的难点。因为: (1)桃花也好、白菜花也好,对于学生来说,操作起来都显得小了。学生进行解剖时,往往显得“笨手笨脚”,容易弄丢一个部分或弄断一个结构,所以要注意提醒学生,认真谨慎地从外至内地一层层把花的各部分用镊子镊取下来,放在一个固定的位置,然后再粘贴在台纸上。 (2)做粘贴花标本的过程,学生也往往容易把台纸弄得很脏,而且粘出的花摆放不够科学与美观。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提醒学生正确的操作过程,要设法引导学生粘贴出来的标本,既科学又美观。 4.单性花、两性花、雌雄同株、雌雄异株及花序的概念就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从上节的教学内容知道:花蕊就是花的最主要的结构。花若无花蕊就不能称其为花。因此,根据花中花蕊的种类而定名的单性花与两性花就是最基本的两类花。只有理解了这两类花的区别,才能明白雌雄同株与雌雄异株的概念。 花序的概念就是对单生花而言的,理解了花序的概念,才能更好地理解总状花序、头状花序等各种植物的花序。 5.单生花与单性花概念的区别就是本节教学的难点。因为: ①从字面上瞧,二者只有一字之差,而且“生”与“性”,字形也很相似。学生很容易把两者弄混。 ②从概念上讲,“单生”与“单性”学生也容易混淆,特别就是对“单性”的理解。所以教师在处理这两个概念时,要强调“生”与“性”的区别。“单生”就就是单独着生;“单性”就是对“两性”而言的,指的就是:只有一种花蕊的花,即雌花与雄花。 3.让学生明启头状花序不就是一朵花,也就是本节教学的一个难点。因为: ①头状花序从外形上瞧,往往使人认为它就是一朵花。

蟾蜍的解剖及循环系统的观察

蟾蜍的解剖及循环系统的观察 王超雄131140009 一:实验目的 1)熟练掌握“双毁髓”手术技术 2)熟练使用解剖器械 3)游离蟾蜍心脏,辨别与心脏相连的血管,双穿线备用 4)分析心脏传导系和起搏点;学习斯氏结扎1,斯氏结扎2 二:实验原理 1) 蟾蜍的心脏由两心房、一心室组成;具有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循环途径;幼体期只有一心房和一心室。成体心脏的位置后移,由紧挨头部腹面后移至胸腔,外包围心膜。心房出现分隔,形成左右心房,由静脉窦、心房、心室、动脉圆锥组成,窦房间、房室间、心室与动脉圆锥之间都有孔和瓣膜。 2)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都具有自动节律性,但各部位的自律性高低不同。哺乳动物窦房结的自律性最高,它自动产生兴奋并依次通过心房优势传导通路、房室交界区、房室束、浦肯野氏纤维和心室肌,使整个心脏兴奋,表现出统一的收缩和舒张。由于窦房结是控制整个心脏活动的部位,故称为心脏起搏点。其他自律组织受窦房结的控制而不能表现出自动节律性,称为潜在起搏点(异位起搏点)。当窦房结的兴奋不能下传时,潜在起搏点的自律性就表现出来,使心脏产生异位节律。蛙属于两栖类动物,其心脏的正常起搏点是静脉窦,它产生的兴奋传到心房、心室而引起收缩。用结扎不同部位的方法,可观察蛙心的正常起搏点和心脏不同部位自律性的高低。 三:实验动物与器械 实验动物:蟾蜍(每人一只)

实验器械:解剖盘、毁髓针、剪刀、镊子、大头针、丝线、任氏液 四:实验过程 1)取蟾蜍一只,用双毁髓法破坏蟾蜍的脑和脊髓,使其仰躺在解剖盘上,用大头针固定四肢。 2)用镊子夹起腹部皮肤,用剪刀小心剪开,用剪刀剪开体腔,将腹壁向两侧分开,暴露心脏。 3)用眼科剪依心轴方向小心剪开心包膜,完全暴露心脏。仔细辨认心脏结构和主要血管。 4)观察并记录心脏跳动频率,并观察静窦脉、心房和心室三者收缩的时间顺序。 5)斯氏第一结扎:用眼科镊经主动脉下方穿一丝线,提起蟾蜍心尖,在心脏背面认准窦房结沟结扎以阻断窦房兴奋传播。观察心脏跳动有无变化。 心房和心室跳动的频率有无变化。 6)斯氏第二结扎:在房室之间用一丝线将房室沟结扎,阻断房室兴奋传导。 观察心脏跳动有无变化。心房和心室跳动的频率有无变化。 7)观察完毕后,处理蟾蜍,清洗实验器械。 五:实验结论

观察桃花的结构

《观察桃花的结构》实验教学设计 -------侯大艳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实验课教材设计的内容就是观察桃花的结构。通过实验,掌握桃花各结构的名称。桃花的结构包括:花托、花萼、花被与花蕊。在教学桃花结构时,要让学生懂得桃花的最重要的结构就是花蕊。 二、学情状况分析 通过前几章的学习已经了解绿色开花植物具备6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根、茎、叶就是植物的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桃花各结构的名称及其功能。 2.能力目标 通过分组进行实验,培养实验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合作交流能力以及知识点的归纳总结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花的结构及其主要功能,树立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辩证观点。 【设计意图】:绿色开花植物所具备的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与种子。根、茎、叶就是植物的营养器官。植物生长到一定时间就要进行繁殖,花、果实、种子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只有把花的结构弄清楚,才能更好地理解植物开花后的才能结果,种子怎样才能形成。 四、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掌握桃花各结构的名称及其功能。 【设计意图】:只有把花的各结构弄清楚,才能更好地理解植物开花后的结果以及种子的形成。 2.难点 理解花蕊就是花的最重要的结构。 【设计意图】:花若无花蕊就不能称其为花,防止把花被瞧成就是花的最重要的结构(一提到花,就容易想到美丽的花被,就会误认为没有美丽花被的花不就是花)。 五、教学方法 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 六、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1、导入新课自然界中生长着多种多 样的植物,有很大一部分 就是绿色开花植物,它们 就是用种子来繁衍后代 的,我们把这类植物称为 种子植物,种子植物又分 为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 在上一节课中,我们一起 学习了被子植物的代表 ——桃树,出示桃树的挂 图: 提问:桃树属于绿色开花 植物,那么它所具备的6 大器官就是什么呢?知 道了桃树的6 大器官,那 么这6大器官中哪些就学生观察,回答问题通过两个简 单的问题,一 可以帮助复 习被子植物 的6大器官 以及归纳出 其营养器官 就是根、茎、 叶,繁殖器官 就是花、果 实、种子。 二因为花、 果实、种子 就是植物的 繁殖器官,只 有把花的结

蟾蜍的解剖与观察

蟾蜍的解剖与观察 一、实验目的 1.通过观察两栖类外形、皮肤、消化、呼吸、泄殖和循环等系统, 了解两栖动物在生理学、药理学、毒理学等实验中常用组织的准确取材; 2.通过对蟾蜍的系统解剖和观察,了解脊椎动物由水生到陆生的过 渡中,两栖类在结构和功能上所表现出的初步适应陆生的特征; 3.掌握两栖动物外形、皮肤和内脏器官的一般构造,及其初步适应 于陆生生活的结构特点; 4.进一步练习解剖脊椎动物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将蟾蜍处死,常用的方法有二种:以乙醚或氯仿麻醉;或用解剖针从枕骨大孔处插入,捣毁脑和脊髓。本实验采用乙醚麻醉法将蟾蜍麻醉致死。 将蟾蜍从腹部剪开,可以观察其各个器官系统。 三、实验材料与用具 蟾蜍,解剖剪,蜡盘,大头针,乙醚。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观察蟾蜍外形; 2.麻醉:将蟾蜍全部浸于乙醚溶液中,数分钟后,乙醚麻醉至死; 3.将标本置于蜡盘上,腹面向上,用大头针将四肢固定,持镊子提 起腹部后端的肌肉,先剪开腹部的皮肤,并分离左右两块被剪开的皮肤与腹壁肌肉间的联系,用大头针将皮肤固定于蜡盘中。 4.仔细观察蟾蜍各器官及系统, 5.绘出蟾蜍解剖图。 五、实验记录 1.外形:

蟾蜍皮肤粗糙,身体的背面具有大小不等的瘰粒。全体分头、躯干和四肢三部分,颈部不明显。头部略呈等边三角形。口位于头的前缘。头背面前端两侧的一对小孔,为外鼻孔,其内腔为鼻腔,有鼻瓣可以启闭。眼大而圆,具上、下眼睑,在下眼睑的内缘,附有一半透明的瞬膜,其向上移动,遮盖眼球。眼后有一椭圆形隆起,为耳后腺。耳后腺下方圆形的薄膜,为鼓膜,其内为中耳腔。蟾蜍头的两侧均无呜囊。躯干末端的孔为泄殖腔开孔。前肢分为上臂、前臂、腕、掌和指五部,指为四指,另具一雏形拇指,隐藏于皮内,仅具一短小的掌骨,无指骨。在繁殖季节,雄性个体第一手指内侧出现瘤状肿块,称婚垫,可以此区别雌雄。后肢强大,分为大腿(股)、小腿(胫)、跗、蹠和趾五部,跗、蹠和趾合称足。足有五趾,趾间有蹼,拇趾内侧有“距”。 2.口咽腔为消化和呼吸系统共同的通道。 舌左手持镊将蟾蜍的下颌拉下,可见口腔底部中央有一柔软的肌肉质舌,其基部着生在下颌前端内侧,舌尖向后伸向咽部。右手用镊子轻轻将舌从口腔内向外翻拉出展平,可看到蟾蜍舌尖钝圆,不分叉,用手指触舌面有粘滑感。右手持剪剪开左右口角至鼓膜下方,令口咽腔全部露出。 内鼻孔 1对椭圆形孔,位于口腔顶壁近吻端处。取一鬃毛从外鼻孔穿入,可见鬃毛由内鼻孔穿出。 耳咽管孔位于口腔顶壁两侧,颌角附近的 1 对大孔。用镊子由此孔轻轻探入,可通到鼓膜。 3.消化管和消化腺 肝脏肝脏很明显,呈红棕色,由三叶组成,左侧二叶,右侧一叶,左右肝叶之间,有一椭圆形的胆囊,呈黄绿色,具导管通入十二指肠(后面观察)。 食道将肝推向一侧,位于心脏和肝脏背面的短管道为食道。前端接口腔,后端和胃相连。 胃食道与胃之间无明显界限。胃位于体腔的左侧,由左向右稍弯曲,呈J字形。胃连食道的一端称贲门,而与小肠连接的一端为幽门,该部分显著紧缩,以此与小肠为界。 肠与胰脏小肠包括十二指肠和回肠,自与幽门连接处弯向前方的一段为十二指肠。将胃与十二指肠放平,在它们之间的套弯里,呈

实验四蟾蜍心脏传导系、心脏起搏点分析;蟾蜍循环系统的解剖

实验四蟾蜍心脏传导系、心脏起搏点分析;蟾蜍循环系统的解剖 一.实验目的 1.练习双毁髓法,熟练掌握双毁髓技术。 2.重复练习并熟练掌握蟾蜍的解剖技术。 3.观察蟾蜍的心脏,辨认和心脏相连的血管,并学会画和心脏相连的血管的图。 4.学习双穿线手法使心脏游离。 5.学会心脏搏跳的技术方法。 6.观察蟾蜍的心血管系统,了解两栖类心脏的构造、循环途径及其特点。二.实验原理 1.双毁髓法麻醉蟾蜍:用金属毁髓针破坏蟾蜍的脑和脊髓,使蟾蜍处于一种麻醉状态,四肢瘫软,从而对蟾蜍进行解剖,露出其心脏。通过对心脏结扎使心脏游离,阻碍循环系统由此可以观察静脉血管。 2.两栖类心脏的起搏和传导系统有静脉窦,窦房沟,房室沟组成。这一类起搏传导系统具有自动节律性,但是各部分的自动节律并不相同,其中静脉窦氏主要起搏点,它的节律性最高,正常情况下心脏的波动频率和静脉窦的节律相同(即取决于静脉窦的节律),窦房沟和房室沟是潜在的起搏点,正常状态下他们只起传导兴奋的作用,其自身的自动节律性被主要起搏点的节律所掩盖。因此他们波动的顺序是:静脉窦先波动,然后是心房最后是心室。但是当主要起搏点的兴奋不能传导到窦房沟和房室沟的时候,他们的自动节律可引起心脏的波动。本实验用斯氏结扎法结扎蟾蜍主要和次要起搏点,观察他们的自动节律性。 3.蛙心的结构示意图 4.斯氏结扎图 (A处为斯氏第一次结扎部位,B为斯氏第二次结扎部位) 三.动物器材 1.动物:蟾蜍一只 2.实验仪器:手术刀两把,普通剪刀一把,解剖针一根,蜡盘两个(一个中央有圆孔),镊子两把,大头针若干个。 四.实验步骤 1.双毁髓麻醉蟾蜍:左手食指与中指、无名指与小指分别夹着前肢、后肢,握住蛙体,拇指按住吻端使头部上下活动,两耳后腺间出现一道褶线,此线中点或用金属毁髓针沿头背中线向后移动触到一凹陷处,即枕骨大孔。拇指下压使头前俯与脊柱相连处凸起,同时将毁髓针由凹陷处垂直刺入1mm,再将针从枕骨大孔向前平行刺入颅腔并在颅腔内搅动,彻底捣毁脑组织使之成为“脊蛙”。 2.将剪开体壁的蛙体腹面向上置于解剖盘中,展开四肢,用蛙钉向内斜呈45

蟾蜍的微循环标本制作与蟾蜍消化系统的解剖

蟾蜍的微循环标本制作与蟾蜍消化系统的解剖 曹小弟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微循环标本的制作 2.微循环的观察 3.初步了解消化系统的解剖生理 二.实验原理 1.蟾蜍的正确拿握方法,动物探针的正确使用。 2.蟾蜍的双毁髓实验步骤。 3.两栖类动物的解剖技术以及手术剪的使用,拇指和无名指握住剪刀,食指抵住剪刀中部 4.,微循环区是血液与组织液直接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可以用显微镜观察血流情况,蟾蜍的肠系膜部位组织薄,适于观察微循环区的血管的收缩与血液流动情况。 三.动物与器材 实验动物:雄性蟾蜍一只 实验器械:显微镜,手术剪,骨剪,镊子,吸水纸,大头针,解剖针,解剖盘,有孔的蜡板。 四.方法与步骤 1.双毁髓处理蟾蜍:左手食指与中指、无名指与小指分别夹着前肢、后肢,握住蟾蜍,拇指按住吻端使头部上下活动,两耳后腺间出现一道褶线,此线中点或用金属毁髓针沿头背中线向后移动触到一凹陷处,即枕骨大孔。拇指下压使头前俯与脊柱相连处凸起,同时将毁髓针由凹陷处垂直刺入0.5~1mm,再将针从枕骨大孔向前平行刺入颅腔并在颅腔内搅动捣毁脑,然后再将毁髓针撤回至枕骨大孔,反向插入脊椎管破坏脊髓,检查蟾蜍四肢肌肉完全松驰后处死成功。 2.将蟾蜍置于解剖盘上,腹部朝上,四肢伸展后用大头针固定。左手用镊子提起腹部皮肤,用手术剪前端1/3处剪开一小口,并从小口处向前将腹部皮肤剪开至下颚前端。向后剪至两后肢基部之间,泄殖孔稍前方再将皮肤向两侧拉开。 3,用镊子提起腹部肌肉,用剪刀沿腹部中线靠右处剪开腹壁,拉出一段小肠,用大头针将肠系膜展开并固定在有孔的蜡板上。将肠系膜置于显微镜下观察,找到毛细血管,观察血液的流动并拍摄照片。 4,向两侧拉开蟾蜍的腹部肌肉找到蟾蜍的消化系统,小心地用剪刀和手术剪将其分离,(最好将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一并取出后再与泌尿系统分离)置于解剖盘上并拍摄图片。

花的解剖实验报告

解剖并观察花的结构 一、实验目的 认识花的基本结构;了解雄蕊和雌蕊的类型;了解子房的类型和结构;尝试书写花程式。 二、实验器材 显微镜、解剖针、刀片、百合子房横切。 三、实验内容 1?花的形态结构的观察;2?花药和子房形态结构的观察; 四、实验步骤 (一)观察花的结构 1、花柄(花梗):连接花与茎。 2、花被:花萼:由萼片组成,分为离生萼和合生萼;花冠:由花瓣组成,排列为一轮或数轮,按生长方式可分为离瓣花冠和合瓣花冠。 3、雄蕊:一朵花中所有雄蕊组成雄蕊群,推蕊的数目因植物种类而异。根据推蕊数目以及花丝与花药的离合,雄蕊分为离生雄蕊和合生雄蕊。 4、雌蕊: (1)雌蕊的类型 雌蕊位于花的中央,是花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柱头、花柱和子房3部分组成的。 不同种类的植物其雌蕊的类型、子房的位置、胎座的类型常有不同 单雌蕊:一朵花中只有一个雌蕊,此雌蕊只由一个心皮构成称单雌蕊,如桃、李等。 合生雌蕊:一朵花中只有一个雌蕊,此雌蕊由2个以上的心皮卷合而成,称为合生 雌蕊,又称复雌蕊,如柑橘等。 离生雌蕊:一朵花中有数个彼此分离的雌蕊称为离生雌蕊,如木兰、毛茛等。 (2)子房的位置 根据子房在花托上着生位置及花托的连合程度,子房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子房上位:子房仅以底部与花托相连,叫子房上位。图A

子房半下位:又叫子房中位。子房的下半部陷于花托中,并与花托愈合,子房上半部仍露在外,花的其余部分着生在花托边缘。图B、C。 子房下位:子房埋于下陷的花托中,并与花托愈合称子房下位,花的其余部分着生在子房的上面花托的边缘。图 D、 E。 (3)胎座的类型胚珠着生于子房上,着生的部位叫胎座。胎座的类型如下图所示。 A .单雌蕊,单子房,边缘胎座; B .离生雌蕊,单子房,边缘胎座; C.合生雌蕊,单室复子房,侧膜胎座;D、E.合生雌蕊,多室复子房,中轴胎座; F. 合生雌蕊,子房一室,特立中央胎座 (二)花程式的 I) E P 早:雌花谷:雄花早两性花f两侧对称花*辐射对称花K:花萼C:花冠P:花被 A :雄蕊群 G:雌蕊群 右下角数字的意义():联合0:缺失无穷+:不止一轮 G:子房上位G:子房下位G:子房周位 G(2:1)():联合2:心皮数目1:子房室数用:连接心皮数和子房室数 例:*K(5)C5A( 乂)G(5:5) f K(5)C(5)A2+2$2:2) 谷P4A4 早P4G(2:1) 五?实验报告 1. 写出百合的花程式。 2. 画出百合子房横切面图,并注图

蟾蜍实验报告

蟾蜍的解剖与观察 生命科学院 张茜 111070094 一、实验目的意义 两栖动物绝大多数都是对人类有益的,例如消灭害虫、作药用资源等等。蟾蜍作为医学、生理学重要的实验动物则使用更为广泛。通过观察两栖类外形、皮肤、消化、呼吸、泄殖和循环等系统,了解两栖动物z 在生理学、药理学、毒理学等实验中常用组的准确取材。 重点:了解在摄食方式、营养、呼吸、排泄、生殖及血液循环器官系统的形态特征。难点:理解两栖动物了解两栖动物由水生发展到陆地生活的各个器官结构与功能的适应性。 二、实验对象的获得与麻醉 获得途径主要是由野外捕获或从特种养殖场购买(如牛蛙养殖场)。 抓取方法: 抓住其后腿,有经验者也可抓住其身体或借助一块布来抓,因蛙体表粘滑且蟾蜍体表有毒液分泌。 麻醉:两栖类皮肤有渗透性,放入含麻醉剂的溶液中就很容易麻醉。0.1%的甲磺酸—三卡因(ms—222)水溶液在几分钟内即可麻醉动物,所需时间因身体大小而异。也可用呼吸性麻醉剂,将蛙或蟾蜍放进玻璃罩或标本瓶内,同时放人浸有乙醚的棉花,几分钟后,即可发生作用。 三、实验操作与观察 (一)外形观察 将活蛙(或蟾蜍)静伏于解剖盘内,观察蛙(蟾蜍)的身体,可区分为头部、躯干和四肢三部分。 1.头部 头:呈扁等腰三角形。 眼睛:在头两侧,稍向背部突出,有上下眼睑。 瞬膜:在下眼睑的内侧,为一半透明的薄膜,该膜向上延展可覆盖眼球。 外鼻孔:两眼的前方,近于头的前端的一对小孔 内鼻孔:拉开下颌,在口腔顶壁的前端有一小孔 鼻膜:在外鼻孔外缘的一对瓣状膜 口:头端腹面有一很大的横裂 鼓膜:眼后有一明显的褐色而稍下凹的圆形膜,是中耳腔与外界接触的地方。蟾蜍的鼓膜较小,不明显 耳后腺:蟾蜍鼓膜后上方有一对椭圆形的隆起,是由若干毒腺集合而成的,故又叫毒腺。在受到压挤时,可分泌出一种乳白色的粘稠液,经加工之后即为中药“蟾酥” 舌:在下颌前端内侧着生一柔软粘滑的舌,折向口腔内部,用镊子轻轻将舌拉出展平,可以看到蟾蜍的舌尖钝圆状。舌底有淋巴间隙,分泌的淋巴液可使舌经常保持粘滑轻触其眼睑,观察上、下眼睑是否全动,瞬膜怎样活动 2.躯干部 蟾蜍尚无明显的颈部分化,后端腹中央处有一小孔称泄殖腔孔。 3.四肢 前肢:从近体侧起,依次为上臂、前臂、腕、掌和指。前肢有4指,观察指端形状,是否有爪,是否等长,指间是否有蹼。 婚垫:雄性的第一指(拇指),内侧的一膨大的突起,是由粘液腺集合形成的,便于交配时拥抱雌体,故生殖季节发达。 后肢:由近体侧起,依次分为大腿(或股部)、小腿(或胫部)、跗、蹠和趾五部分。后肢具五趾。注意各趾的长度是否相同,趾端的形状 髁状距:在第一趾(拇趾)内侧的一较硬的角质化突起 4.皮肤

植物花形态结构及解剖研究教学提纲

植物花形态结构及解 剖研究

一、实验名称:植物花形态结构及解剖研究 二、实验目的 (1)识辨数种常见花卉; (2)掌握花的基本结构和常见类型; (3)掌握描述花形态结构的基本术语; 三、实验用具 3.1. 实验材料:新鲜的金鱼草花、百合花、玫瑰花、菊花、水稻花,百合子房横切片 3.2. 实验设备: WiFi光学显微镜(Motic麦克奥迪),互动光学显微镜(Motic麦克奥迪),体视显微镜,镊子,解剖针,解剖刀,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洗瓶等 3.3. 实验试剂:蒸馏水 四、实验内容 4.1. 花的各部分结构解剖 金鱼草花的观察:在体视镜下解剖金鱼草花,自内向外观察其组成。 (1)花柄(花梗):着生在茎上,支持花朵。 (2)花托:花柄顶端着生花萼、花冠、雄蕊群、雌蕊群的部分。

(3)花萼:为花的最外一轮,萼片为(绿)色,共(5)片,萼片(分离)。 (4)花冠:位于花萼内轮,花冠由(2)片(白)色的花瓣组成,花瓣基部愈合,分离部分呈唇形,上唇 (二)裂直立,下唇(三)裂开展外曲,故称唇形 花冠。花瓣形状、大小各异,通过花的中心只有一 根对称轴能将花分成相等的两半,故属不完整花 (两侧对称)。 (5)雄蕊群:位于花冠的内方,共(4)枚,其中(2)枚较短,(2)枚较长,称二强雄蕊。每枚雄蕊由两 部分构成:细长的部分为花丝;顶端的囊状物称为 花药。 (6)雌蕊群:位于花的中央,形似一瓶装物即雌蕊。雌蕊顶端扩大部分为柱头,基部膨大部位为子房;二 者之间较细的部分为花柱。子房的基部着生于花托 上,为子房上位。用刀片将子房做若干个横切,用 体视显微镜进行观察,课间子房分为(2)室,由此 可推断这种雌蕊为(2)心皮合生的复雌蕊。 按上述内容解剖观察百合花、玫瑰花、菊花、水稻 花。 4.2 百合子房结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