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密度的测量(实验)

密度的测量(实验)

密度的测量(实验)
密度的测量(实验)

线处;

②在塑料杯中装入一定体积的水后,弹簧测力计指针的位置如图23甲所示;

③将塑料杯中的水倒尽,再向塑料杯中注入体积相等的待测液体,弹簧测力计指针的位置如图23乙所示。

⑵由此可知,塑料杯中待测液体重________N;密度为________kg/m3。

⑶如果小刚同学把这个弹簧测力计面板上的物理量的单位改为“kg/m3”,他改造的这个“液体密度计”的最大测量值是________kg/m3。

9.(天平测液体密度,等质量法;弹簧测力计测液体密度,等V排法/三提法)小明和小红使用不同器材分别对酒精的密度进行了测量。

(1)请将他们的实验过程补充完整。

小明利用天平、烧杯、刻度尺和水(ρ水已知)测量酒精密度的过程如下:

①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用调节了的天平称出烧杯和水的质量为m;

②用刻度尺测出水面到烧杯底的高度为h1;

③将水倒出,倒入酒精,用天平称出的烧杯和酒精的质量仍为m;

⑤计算酒精密谋的表达式为:ρ酒精= 。小红利用弹簧测力计、烧杯、石块、细绳和水(ρ水已知)测量酒精密度的过程如下:

①用细绳拴住石块,并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石块重为G;

②将石块浸没在水中,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1;③

④计算酒精密度的表达式为:ρ酒精= (已知:F浮=G排=ρ液gV排)。10.(天平测液体密度,等V排法)现有一架天平、一个空烧杯、适量的水、石块、细线、待测液体。小红想利用上述器材测量待测液体的密度,以下是她设计的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

(1)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1;(2)如图所示,用细线拴住石块,使其全部浸没在烧杯的水中(水未溢出),且不与容器相接触。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调节游码,测出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对应数值的总和为m2;

(1)实验步骤:

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m1,并将溢水杯装满水;

②再用烧杯收集从溢水杯中溢出的水,用天平测出

烧杯和水的质量为m2;

③用天平测出样品的质量如图所示,样品的质量m0;

④用细线系好样品放入溢水杯中,使之完全浸没;

⑤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调节天平横梁平衡;

(2)他应采用的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为()

A.⑤①②③④B.⑤①②④③C、⑤③①④②D.⑤③②④①

(3)由图可知,样品的质量m0为g;样品密度的表达式是ρ= 。18.(天平+溢水烧杯测固体密度)小明用天平、大烧杯、小烧杯和密度为ρ的水测一石块的密度。

(1)天平平衡时如图甲所示,石块的质量m=。

(2)小明测量石块体积的操作步骤如下:

a.测出空小烧杯的质量m1

b.把装了水的大烧杯和空的小烧杯如图乙放置

c.把石块缓缓放入并完全浸没大烧杯的水中,大烧杯中部分水溢进小烧杯d.测出承接了溢出水的小烧杯总质量m2

请你指出步骤b的错误之处:。(3)用本题中出现过的物理量符号表示石块密度为(设步骤b中的错误已改正)。

19.(天平+记号笔测固体密度)小明将一个橙子带到学校实验室,想用天平、烧杯来测量它的密度:

①他先用天平测出橙子的质量为135g ;

②在烧杯中加入适量水,发现橙子浮在水面上(如图甲),用天平测出烧杯、水和橙子的总质量465g ;

③借助牙签使这个橙子浸没在烧杯的水中,在烧杯的水面处做个记号(如图

乙);

④取出橙子,往烧杯中添加水到记号处(如图丙),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480g .

请根据上述实验过程解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中,烧杯加入适量水后,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多少克? (2)橙子的体积和密度各为多少?

(3)步骤④中,如果取出橙子时带出的水量较多,对橙子密度的测量有没有影响?

20.(天平+记号笔测固体密度)小军利用天平、水和烧杯来测量一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请将他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到零刻度处,调节天平的 使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如图甲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 g 。

(3)如图乙所示:

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小石块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上作标记;

b.取出小石块,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52g ;

c.往烧杯中加水,直到标记处,再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83g ;

记号

记号

“偏大”、“偏小”或“相等”)。

33.(天平+量筒测固体密度)科技活动小组的同学利用所学知识测量鸡蛋的密度.小明同学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

A .用天平测出鸡蛋的质量m ;

B.按图中的步骤来测量鸡蛋的体积V;

C.根据测量数据算出鸡蛋的密度p=m/v。

(1)小辉同学认为该实验过程误差较大,请你指出可能产生误差的主要环节并提出改进意见(可画简图并配文字说明).

(2)请你用弹簧测力计、烧杯、水、细线,再设计出一种测鸡蛋密度的方案。

写出:①实验步骤;②鸡蛋密度表达式

34.(天平+量筒测固体密度、天平+溢水烧杯测固体密度)在分组“使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中:第一组情况如下:

(1)小军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操作情况如图A所示,请其中

的错误是:

①;

②;

(2)小明这组同学先用托盘天平测小石块的质量,步骤如下:

①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

偏向分度盘的左侧,此时应该把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

调节,才能使天平平衡;

②天平平衡后,把小石块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当把砝码盒中

最小的砝码放入右盘后,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接下来正确的操作步

骤是

图B

图A

图C 图D

V1

V2

,直到天平再次平衡,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砝

所处的位置如图B所示,则小石块质量有g;

(3)接下来他们用量筒测量小石块的体积,步骤如下:

①在量筒中注入适量

..

的水(如图C所示),读出此时水面所对应的示数V1;

把固体浸没在盛有适量

..

水的量筒中(如图D所示),读出此时水面所对应的示数V2,则待测固体的体积V=_________cm3。

②你认为:在上述操作过程中怎样把握注入量筒内水的多少,才是“适量

..

”的?

答:。

(4)他们测得该小石块的密度为Kg/m3 。

第二组情况如下:

小华那一组的同学已经测出了小石块的质量为m,由于同组同学的不小心,将量筒损坏了,于是他们在没有量筒的情况下设计了如下的方案测量小石块的体积:①如图E所示,在烧杯中装满水,用调节好平衡的天平测出烧杯与水的总质量为m1;

②如图F所示,将烧杯取下,用细线系住小石块并将其放入烧杯的水中,等烧杯内的水不再溢出时,将小石块取出,并用抹布将烧杯外的水擦干。

③如图G用天平测出烧杯及其内剩余水的总质量为m2。

④则小石块的体积V=cm3。(用他们所测的物理量表示)

从上图中E到F的操作引起体积的测量值比真实值(选填“偏大”、“偏小”、“不变”);请你针对他们第②步到第③步的操作(或上图中F到G 的操作)作一点改进,使得测量值更加接近于真实值,写出你的方法:

②。③。

图F

图E 图G

参考答案

1.(1)0刻度线; (2)c 、b 、a 或者b 、c 、a ; (3)F 2-F 1; (4)

()

21

12F F g V V --; (5)

()

2

12F g V V -

【解析】

(1)计算液体密度:

石块全浸入水中受到水的浮力,F 浮=F 2﹣F 1,V 排=V 石块=V 1﹣V 2, 由F 浮=ρ液gV 排可得2112g()

F F F

gV V V ρ-==-浮液排 (2)计算石块密度: 石块的质量2

F G m g g =

=,小石块浸没在待测液体中时,V 排=V 石块=V 1﹣V 2, 小石块的密度212()F m

V V V g

ρ=

=-石. 2.将橡皮泥捏成船型,使其漂浮在水面上;( V 3-V 1)ρ水/(V 2-V 1) 【解析】

(1)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中,读出水面所对量筒的示数V 1; (2)将橡皮泥浸没量筒中,读出水面所对量筒的示数V 2; 求出橡皮泥的体积为:

21

V V V =-,

(3)将该橡皮泥捏成空心状或将橡皮泥捏成船型,用细线拴住,放入量筒中,使橡皮泥漂浮在水面上读出水面所对量筒的示数V 3; 物体漂浮在水面上,所以,F G =浮物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得,

F G =浮排

所以,

G G =物排

31m m V V V ρρ===-物排水水()

31

21m V V V

V V ρρ-=

=

-物水

3.(3)将小石块从平底试管中取出,直接放入量筒中,读出此时量筒示数V 3,并记录在表格中;(4)

21

31V V V V -ρ-水

【解析】

(1)(2)比对得质量:

平底试管自己漂浮时,浮力等于自身重力,平底试管助石块整体漂浮时,总浮力等于总重力,故石块重力=(1)(2)两次的浮力差, 即()21==-G g V g V V ρ?ρ石水排水,

()21=

=-G m V V g

ρ石

石水; (1)(3)比对得体积:()31=-V V V 石; 根据m

ρV

=

得密度:2131=V V V m ρV ρV --=

水石石. 4.(3)将陶瓷碗碗口朝上,使之漂浮在水面上;(4)

31

21h h ρh h --水

.

【解析】设圆柱形玻璃水盆的底面积为S ,则刻度尺的作用与量筒相仿,用刻度尺测量水深h ,则Sh 为体积。 漂浮得质量:

(1)中液体体积为Sh1,(3)中液体体积为Sh3,3131g -h =h -h Sh S G m S g g

ρ==ρ水水()

(); 沉底得体积:

2017年中考物理试题汇编 测量密度实验题

测量密度实验题 常规方法测密度 1.(2017?六盘水)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虽金属块的密度”的实验中. (1)如图甲中a、b、c为用天平测质量过程中的几个情境,合理的顺序是 (填字母);(2)由图b可知,金属块的质量是 g; (3)将金属块放入盛有存40ml水的量筒中,液面上升后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的体积是_____cm3,金属块的密度是________g/cm3. (4)若在此实验中先测体积,再测质量,测得金属块的密度值将会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不规则固体)(2017?广东)((6分)小明用天平、烧杯、油性笔及足量的水测量一块鹅卵石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拨至标尺,发现横粱稳定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粱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往 (选填“左”或“右”)调。 (2)用调好的天平分别测出鹅卵石的质量是:31.8g和空烧杯的质量是90g。 (3)如题18图甲所示,把鹅卵石轻轻放入烧杯中,往烧杯倒入适量的水,用油性笔在烧杯壁记下此时水面位置为M,然后放在天平左盘,如题18图丙所示,杯、水和鹅卵石的总质量为 g。 (4)将鹅卵石从水中取出后,再往烧杯中缓慢加水,使水面上升至记号M,如题18图乙所示,用天平测出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42g,此时杯中水的体积为 cm3。 (5)根据所测数据计算出鹅卵石的密度为 g/cm3。 (6)若小明在第(4)步骤测量过程中,用镊子添加砝码并向右旋动平衡螺母,直到天平平衡,此错误操作将导致所测密度偏。

3.(常规液体)(2017?长沙)为了帮助家人用盐水选种,小天从实验室借来了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的密度,他进行了三次测量,以下是其中的一次测量过程: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法线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要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移动; (2)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乙所示,记录下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________g;(3)再将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量筒中盐水的体积如图丙所示,接下来小天称得烧杯和剩 g/cm。 余盐水的质量为25.6g,则小天在这次实验中测得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3 4.(固体+液体)(2017?绥化)同学们在实验室测量某种小矿石的密度,选用天平、量筒、小矿石、细线和水,进行如下的实验操作: A、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将小矿石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浸没在水中,记下小矿石和水的总体积. B、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处,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C、将小矿石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恢复平衡. (1)为了减少实验误差,最佳的实验操作顺序是:.(填写字母) (2)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调.(选填“左”或“右”) (3)用调节好的天平称量小矿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

密度测量实验小结

密度测量实验小结 一、理解题目所给条件的含义 1、瞧清固体与液体 “液体”-----重点测质量(先后步骤影响精度) 缺器材利用水密度已知道的条件间接求体积“固体”-----重点测体积 2、瞧清固体大小: “小”石块、“小”木块等----可以用量筒、量杯测体积 “大”石块、“大”木块等----不可用量筒、量杯测体积,用烧杯溢水法测体积 3、瞧清固体形状 块状:规则---用尺子测量求体积 不规则---用排水、溢水、沉砂法等求体积 沙状、颗粒状---不溶于水,用排水、溢水、沉砂法等求体积 (注意排净气泡、注意器材感度) ---溶于水,换不溶解液体或沉砂法等求体积4、瞧清固体“溶不溶解” 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溢水法,换细沙或不溶解的液体(煤油、汞等) 5、瞧清“吸不吸水”

吸水-----换细沙或饱与水后再放入水中 6、注意实验步骤影响测量结果 二、记牢典型物体密度测量步骤及准确描述 典型一:测小石块(小铁块,银元等)密度 分析:小石块---不规则、不溶于水(不特殊说明就就是不溶于水)、体积小、密度比水大 要得到密度,必须测出其质量与相应体积,质量---天平,体积---量筒、细线、水 器材:天平、被测小石块、量筒、水、细线

步骤: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小石块质量m; (说明:此步骤多与天平使用方法中的“放、拨、调、测、读”联考) 2、将适量水倒入量筒,读出体积v1; (说明:此步骤多与量筒读数考点相结合;还有可能考察“适量”的理解------既能确保小石块能完全没入水下,又不能使总体积超过最大量程) 3、用细线系好小石块,将其慢慢放入已盛有适量水的量筒中,读出体积v2; (说明:此步骤多量筒读数考点相结合;注意“细线的应用”、“慢慢”等,还有可能考察小石块表面有无气泡,若提到就回答“轻摇量筒,使气泡完全溢出”,再读数) 4、根据密度公式得到小石块密度ρ 典型二:测小塑料块( 分析:塑料块——不规则、密度小于水,体积小,需要把水换成细沙或者用小铁块沉到水里。 方法1——沉坠法 器材:天平 量筒 细线 小铁块 水 小塑料块 步骤: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塑料块的质量m 2、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将小塑料块与小铁块用拴在一起(小铁块在下),先用手提塑料块上方的细线,只将小铁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读出量筒的示数为V1 3、将拴好的小塑料块与小铁块一起浸入量筒的水中,读出量筒的示数为V2 4、根据密度公式得到小塑料块密度ρ ρ m V = m

《密度》测试题含答案)

第二节 密度测试题 【基础训练】 一、选择题 (22分) 1.通常人们所说的:“铁比棉花重”,其实质是:( ) A .铁的密度比棉花大 B .铁的质量比棉花大 C .棉花比铁轻一些 D .铁的质量和棉花的质量实际上是一样的 2.对于密度公式ρ=V 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质量不变的时候,密度与体积成正比 B .当体积不变的时候,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C .物质密度一定,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D .密度与体积成正比,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3.电影中常有这样的镜头:高墙倒塌压在众人(演员)身上,造成人员受伤。但在实际拍摄中,倒塌的高墙并不会伤害演员,砌成这种高墙的物块最有可能是:( ) A .泥土砖块 B .金属块 C .泡沫塑料块 D .水泥砖块 4.如图6-2-1所示,三只珠烧杯中,装有质量相等的水、煤油和硫酸,已知ρ酸>ρ水>ρ油,则:( ) A .甲杯中装的是水 B .乙杯中装的是煤油 C .丙杯中装的是硫酸 D .丙杯中装的是煤油 5.如图6-2-2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则:( ) A .乙的密度大 B .甲的密度大 C .一样大 D .无法确定 6.一正方体金属块,其质量为21.6g ,其大小如图6-2-3所示(同实物等大)。该

金属块是由下表中的某一金属物质组成,请你判断,组成该金属块的物质 是:( ) A.铝B.银C.金D.铁 () A.质量和密度都不变B.质量和密度都变小 C.质量和密度都增大D.无法判断 8.我们学校的教室里空气的质量大约是:(ρ空气=1.29kg/m3)() A.几十克B.几千克C.几百千克D.几十毫克 9.一瓶纯净水喝掉一半后,剩下的半瓶水与原来的一瓶水比较:() A.质量减小,密度不变B.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C.体积减小,密度减小D.体积不变,密度减小 10.一只瓶子最多能装l千克酒精.若用来装水,水的质量是:() A.大于l千克B.等于l千克C.小于l千克D.都有可能 11.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面装满了水,把质量相等的铜块、铁块、铝块分 别投入三个杯子里,则从杯子里溢出水量最少的是:() A.放铝块的杯子B.放铜块的杯子C.放铁块的杯子D.溢出的水一样 多 二、填空题(18分) 1.用天平称量体积相同的木块、铝块和铁块,它们的质量____(填“相同” 或“不相同”);同一物质,体积越大,质量____;如果体积增大到原来的 二倍,质量也会增大到原来的___倍,也就是说,同一物体的质量跟它的体

测量物质密度的实验专题

物理力学实验题 1、在“探究物质的密度”的实验中,图12 所示是我们实验用的天平,砝码盒中配备的砝码有100g、50g、20g、10g、5g等。 请填写下列空格: (1)调节天平时应将移至零刻度处,然后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2)小王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操作: A.将烧杯中盐水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盐水的体积V; B.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 l; C.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 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填字母代号)。 (3)小王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 l时,估计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在150g左右。试加砝码 时,应用镊子夹取100g、50g砝码各1个放入右盘中,若指针右偏,则应取下 g砝码,试加上其它砝码,同时调节游码。 (4)图13是小李同学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情况。他的错误是:。 2、同学们在实验室里测某种小矿石的密度,选用天平、量筒、小矿石、细线、烧杯和水,Array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A.将小矿石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放入量筒中并记下总的体积。 B.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横梁平衡。 C.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D.将小矿石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 E.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并记下水的体积。 (1)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只填字母序号)。 (2)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位置如图21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调(选填“左” 或“右”)。

(3)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小矿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21乙所示,可知小矿石的质量m= ; (4)然后用一细棉线系住小石块,放入盛有水的量筒中,如图21丙所示,然后取出小石块,则小石块的体积为_______cm 3 。 (5)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是_________㎏/m 3 。该小组测算得的密度值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4、小明用天平、量筒和水(ρ水=1.0g/cm 3 )等器材测干燥软木塞(具有吸水性)的密度时, 进行了下列操作: ① 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软木塞的质量m 1; ② 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中,读出 水面对应的示数V 1; ③ 用细铁丝将软木塞浸没在装有水的量筒中,过段时间后,读出水面对应的示数V 2; ④ 将软木塞从量筒中取出,直接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其质量m 2。 (1)指出小明操作中的不规范之处: 。 (2)下表是小明实验中没有填写完整的数据记录表格。请根据图15中天平和量筒的读 图15 5g 500 400 300 200 100 m 10

密度测量实验报告

实验一、测固体的密度 姓名:班级: 一、实验目的:掌握测密度的一般方法 二、实验器材:托盘天平、滴管、细线、固体、烧杯、量筒、水 三、实验原理:ρ=m∕? 四、探究过程: 1、检查器材是否完全、完好 2、用天平测固体的质量 ①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②观察天平的最大量程 g,分度值 g ③取下保护圈 ④用镊子将游码归零 ⑤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衡量平衡 ⑥将物体轻放在左盘,估计被测物体质量,然后在右盘按由大到小的原则舔家砝码和移动游码使天平再次平衡 ⑦读出被测物体质量(注意游码读数) 3、向量筒内倒入适量水(1/2)以下,读出此时水的体积(视线齐平)并记录 4、用细线将物体拴好,轻放入量筒内,读出此时的总体积并记录;算出物体的 体积 5、利用公式ρ=m/v算出物体的密度 项目物体质 量 m/g 水的体积 V 1 /mL 物体和水的总体 积 V 2 /mL 物体的体积 V 3 /mL 物体的密度 ρ/(Kg/m3) 数据 6、实验完毕,整理器材保持桌面清洁 实验二测液体的密度 1. 主要器材:天平、量筒 2. 实验原理:ρ=m∕? 3、测量步骤: (1)在烧杯中装适量的未知液体放在调节好的天平上称出其质量m 1 ;( 2)将烧杯中的未知液体倒一些在量筒中测出其体积V; (3)将盛有剩下未知液体的烧杯放在天平上,测出它们的质量m 2 4、计算结果:根据得 项目烧杯和 水的总 质量 m 1 /g 倒入量筒 水的体积 V/mL 烧杯和剩余水的 总质量 m 2 /g 物体的密度 ρ/(Kg/m3)数据 5、实验完毕,整理器材保持桌面清洁 评分点操作考试内容满分 值1正确安装天平并调零。32物体和砝码放法正确。23用镊子取放砝码与移动游码。24量桶内倒入适量的水,水不溅出。记下刻度。2

《6.3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题专题练习题

《6.3测量物质的密度》专题练习题 知识点回顾: 1、量筒的使用:液体物质的可以用量筒测出。 2、量筒(量杯)的使用方法: ①观察量筒标度的单位。1L= dm3 1mL= cm3 ②观察量筒的(最大测量值)和值(最小刻度)。 ③读数时,视线与量筒中凹液面的相(或与量筒中凸液面的顶部相平)。 3、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只要测量出物质的质量和体积,通过ρ=就能够算出物质的密度。 质量可以用测出,液体和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可以用或量杯来测量。 专题练习: 实验探究题: 1.为了鉴别妈妈的银手镯是否纯银制成的,小芳利用电子天平,溢水杯、大小合适的烧杯、水等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 A.将电子天平放在桌面上,调节底板水平 B.将手镯放在电子天平的托盘上,液晶屏显示如下图所示,则手镯的质量为________g;

C.用电子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为22.060g D.将手镯浸没到盛满水的溢水杯中,用烧杯收集溢出来的水 E.用电子天平测量溢出来的水和烧杯的总质量为24.460g 则手镯的密度为________g/cm3(保留一位小数)。 实验评估:①若测量前,电子天平底板没有调水平,则测得的质量偏________(填“小”或“大”).②由于溢水管口残留有少量水,由此会导致测得的密度偏 ________(填“小”或“大”). 2.学校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量某液体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线处.横梁静止时,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如图甲所示.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端移动. (2)将液体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液体A的体积为________cm3 .(3)将量筒中的液体A全部倒入空烧杯中,把烧杯放在调节好的天平的左盘中,

密度测量实验题

52.(2015聊城)如图甲和乙是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小金属块密度的实验.由图可知,金属块的质量为g,金属块的密度为kg/m3. 55.(2015无锡)用已调好的托 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应 将砝码放在天平的________ 盘.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及 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 示,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 ________g. 56.(2015盐城)小明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矿石的密度.先杷 天平放在桌面上,调节好天平后,测出矿石的质量如 图所示,矿石的质量为g,接着他测出矿石的体积为20cm3。则矿 石的密度为kg/m3. 60.(2015永州)小刚在实验室测量某液体的密度。他先将该液体倒入 量筒中,该液体的体积如图甲所示,接着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为30g,然后他将量筒中的液体全部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的情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和该液体的总质量为g。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出该液体的密度为kg/m3。 61.(2015齐齐哈尔)医院急诊室的氧气瓶中,氧气 的密度为5 kg/m 3,给急救病人供氧用去了氧气质量 的一半,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kg/m 3; 66.(2015抚顺)小芳喜欢喝红枣汁,于是她在实验 室测量红枣汁的密度.实验过程如下: (1)小芳将红枣汁倒入量筒中(如图甲所示), 则红枣汁的体积为cm3. (2)小芳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调节平衡螺母直 至天平平衡(如图乙所示),她的操作存在 的问题是:。 (3)改正错误后,小芳重新调节天平平衡,并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55g.接着将量筒中的红枣汁全部倒入空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红枣汁的总质量(如图丙所示).则烧杯中红枣汁的质量为g。 (4)计算出红枣汁的密度ρ汁=kg/m3,小芳用这种方法测出的红枣汁的密度 比实际密 度偏 (选填“大” 或“小”)。 67.(2015锦州)实验室有如下器材:天平(含砝码)、量筒、烧杯(2个)、弹簧测力计、金属块、细线(质量和体积不计)、足量的水(密度已知)、足量的未知液体(密度小于金属块的密度)。

有关测量物质密度的实验的练习题

题型一 有关测量物质密度的实验题 例1 在“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密度”的实验中,某同学正确测得石块质量为48g,体积如图10-16甲为________cm 3,石块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__kg/m 3 ,图乙是个别同学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情况;图丙是部分同学实验结束离开实验室后留下的情景。指出图中违反实验操作规则和实验不规范之处。 图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 用天平和量筒测物质的密度 闯关点拨 从甲图可以看出V 水=60mL ,水和石块的总体积V 总=80mL ,则V 石=60 mL ;利用天平测量质量时,在称量时不能调节平衡螺母,实验完成后应该整理好器材。 答 20 3 104.2 称物体质量时又重新调节平衡螺母 离开实验室前没有把器材整理好 例 2 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食油的密度时,以下操作步骤中,不必要且不合理的是( ) A .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B .取适量的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杯和油的总质量 C .将烧杯中的油倒入量筒中,测出倒入量筒中的油的体积 D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 知识点 利用等量替代法测物质的密度 闯关点拨 我们在设计实验步骤的时候,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和科学性,并能力求减少实验的误差。因此,本题就应该先测烧杯和油的总质量,再测出倒出油后的杯子质量,这样两者之差就是倒出油的质量,而此时量筒内油的体积也就是倒出的油体积,有利于减小实验误差,因而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是不必要且不合理的。 答 选A [变形题] 某班同学收集到一块火山岩标本,他们使用天平、盛水量筒和绳子测火山岩的密度时,出现不规范操作: (1)用绳子扎住这块火山岩,浸没在量筒的水中测它的体积. (2)测量过程中观察量筒读数时,视线均与液面边缘相平. (3)测火山岩体积时发现火山岩吸水性很强. (4)测完火山岩体积,将其取出立即放在天平的盘中称测量. 上述有些操作会造成测量值偏大或偏小,其中造成测量值偏小的步骤是 .(填序号) 分析 本题所测的石块──火山岩,与平常的石块不同,火山岩质地疏松,吸水性强,在 图10-16

特殊方法测密度实验题专题

特殊方法测密度 一、等体积法: 1、小明利用一个烧杯、天平、水,测出了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请将他的步骤补充完整。 (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到零刻线处,调节天平右端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为52g。 (3)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小石块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做上标记; (4)取出小石块,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22g; (5)往烧杯中加水,直到,再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42g。(6)用密度公式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为kg/m3; 2、小明利用一个圆柱形玻璃杯、天平、水,测出一小块不规则小石头的密度。请将他的步骤补充完整。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到零刻度处,调节天平两端的______,使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量石头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则小石头的质量为m0。 (3)在圆筒形玻璃杯中装入适量的水,记下水面到达的位置a处,并测出它们的总质量为m1。(4)将石头用细线系好,浸没入圆筒形玻璃杯的水中,记下水面到达的位置b处。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测出此时玻璃杯的总质量为m2。(6)用公式表示石头的密度为__________ 二、一漂一沉测密度: 一漂即漂浮(若不能漂浮的物体借船:小烧杯或圆柱形厚底玻璃杯)测质量m G物= F浮m w物=m排=ρ水V排 一沉即浸没(若不能沉底的物体助沉:针压或吊重物)测体积V 1、小明同学在过生日时收到了一个内有“生日快乐”的小水晶球,如图是他用量筒、小玻璃杯来测量水晶球密度的实验示意图,实验记录表格尚未填写完整,请你帮他完成表格中的内容。 (2)将小烧杯底朝下,放入盛有水的量筒中使其漂浮在水面上,记下这时量筒中水面的示数为 V1,并记录在表格中;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记下这时量筒中水面的示数为 V2;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记下这时量筒中水面的示数为 V3; (5)请根据测量的物理量V1、V2、V3及ρ水,表示出小石块的密度ρ= _____________ 。 3、小红用量筒、一根细铁丝和一块已知密度为ρ木的小木块测量液体的密度。请将实验步骤填写完整并写出ρ液的表达式:

密度中考实验题总结

- - 考试资料. 密度实验方案设计归纳总结 一、常规法测密度大于水的固体的密度 1.天平、砝码和量筒都给的实验 例1小军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小石块的密度。他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如图14甲所示。为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他应将平衡螺母向端调。然后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14乙所示,用量筒测量小石块的体积如图14丙所 示,则小石块的密度是kg/m 3 。 2.给天平、砝码,不给量筒的实验 例1.小红在海边拾到一块漂亮的小石块,她想测出小石块的密度。小红利用一架托盘天平、一个烧杯、适量的水和细线设计了一个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方案,以下是她设计的部分实验步骤,请你按照小红的实验思路,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1)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出小石块的质量m 1; (2)在烧杯中注入适量的水,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 2; (3)________,在天平右盘添加适量的砝码,移动游码,天平平衡后,砝码与游码的总示数为m 3; (4)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利用上述测量出的物理量和已知量计算小石块密度 ρ石的表达式为:ρ石= 2 小红同学利用天平、烧杯、细线和水测量一块小金属块的密度, 小红的实验步骤没有写完整,请你帮助小红完成实验步骤,并写出金属块密度的表达式。(3分)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m 1; (2)在烧杯中放入适量的水,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水的质量m 2; (3)__________________,在右盘中添加砝码m 3,使天平重新平衡; (4)计算出金属块的密度为:ρ金= ___________。 丙 图14 甲 乙 50g

测量密度的实验题

密度测量实验专题 一.测量液体密度 题型一:测量液体密度 1.实验器材:天平(砝码)、烧杯、量筒、待测液体 2.实验步骤: a.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调节天平横梁平衡 b.把适量盐水倒进烧杯,用天平测出容器和盐水的总质量m1; c.把烧杯中的部分盐水倒进量筒,测出盐水的体积v1; d.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 e.计算出盐水的密度。 3.表达式: V m m2 1- = ρ 4.记录数据的表格: 题型二:无量筒测量液体密度(一) 1.实验器材:天平(砝码)、烧杯、水、待测液体 2.实验步骤: a.用调好的天平称出烧杯的质量m1; b.在烧杯中装满水,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则水的质量为

(m 2-m 1); c.将水倒掉,在烧杯中装满待测液体,称出烧杯和待测液体总质量m 3,液体的质量为 (m 3-m 1)。 3. 推导液体表达式:水水 水 ρρρ1 2131 21313-m m m m m m m m v m m v m -=--=-== 液体密度表达式:水ρρ1 21 3-m m m m -= 题型三:无量筒测量液体密度(二) 1. 实验器材:天平(砝码)、两个相同的烧杯、水、待测液体 2. 实验步骤: a. 用调好的天平称出烧杯的质量m 1; b. 在一个烧杯中装满水,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 2,则水的质量为(m 2-m 1); c. 在另一个烧杯中装满待测液体,称出烧杯和待测液体总质量m 3,则液体的质量为 (m 3-m 1)。 3. 液体密度表达式:水ρρ1 21 3-m m m m -= 题型四:无量筒测量液体密度(三) 1. 实验器材:天平(砝码)、烧杯、水、细线、待测液体 2. 实验步骤: a. 用调好的天平称出烧杯的质量m 1; b. 在烧杯中倒入适量水并用细线在水面处做标记,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水的

密度测试题含答案

第二节 密度测试题 【基础训练】 一、选择题 (22分) 1.通常人们所说的:“铁比棉花重”,其实质是:( ) A .铁的密度比棉花大 B .铁的质量比棉花大 C .棉花比铁轻一些 D .铁的质量和棉花的质量实际上是一样的 2.对于密度公式ρ= V 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质量不变的时候,密度与体积成正比 B .当体积不变的时候,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C .物质密度一定,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D .密度与体积成正比,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3.电影中常有这样的镜头:高墙倒塌压在众人(演员)身上,造成人员受伤。但在实际拍摄中,倒塌的高墙并不会伤害演员,砌成这种高墙的物块最有可能是:( ) A .泥土砖块 B .金属块 C .泡沫塑料块 D .水泥砖块 4.如图6-2-1所示,三只珠烧杯中,装有质量相等的水、煤油和硫酸,已知ρ酸>ρ水>ρ油,则:( ) A .甲杯中装的是水 B .乙杯中装的是煤油 C .丙杯中装的是硫酸 D .丙杯中装的是煤油 5.如图6-2-2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则:( ) A .乙的密度大 B .甲的密度大 C .一样大 D .无法确定 6.一正方体金属块,其质量为21.6g ,其大小如图6-2-3所示(同实物等大)。该金属块是由下表中的某一金属物质组成,请你判断,组成该金属块的物质是:( ) A .铝 B .银 C .金 D .铁

7.氧气瓶里的氧气(气态)用去一半之后,则瓶内剩余的氧气:( ) A .质量和密度都不变 B .质量和密度都变小 C .质量和密度都增大 D .无法判断 8.我们学校的教室里空气的质量大约是:(ρ空气=1.29kg/m 3)( ) A .几十克 B .几千克 C .几百千克 D .几十毫克 9.一瓶纯净水喝掉一半后,剩下的半瓶水与原来的一瓶水比较:( ) A .质量减小,密度不变 B .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C .体积减小,密度减小 D .体积不变,密度减小 10.一只瓶子最多能装l 千克酒精.若用来装水,水的质量是:( ) A .大于l 千克 B .等于l 千克 C .小于l 千克 D .都有可能 11.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面装满了水,把质量相等的铜块、铁块、铝块分别投入三个杯子里,则从杯子里溢出水量最少的是:( ) A .放铝块的杯子 B .放铜块的杯子 C .放铁块的杯子 D .溢出的水一样多 二、填空题 (18分) 1.用天平称量体积相同的木块、铝块和铁块,它们的质量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同一物质,体积越大,质量____;如果体积增大到原来的二倍,质量也会增大到原来的___倍,也就是说,同一物体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___比。 2.因为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____(填“大”、“小”或“不变”),物理学中把这个比值叫做____,它是指单位______________。 3.密度的计算公式为____,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____,铁的密度为×103kg/m 3=____g/cm 3;水的密度为____kg/m 3,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 4.质量相等的铁和铝相比较,____的体积大,体积相同的水银和酒精相比较,___的质量大。制造飞机应选密度___的材料;制作工厂机器底座应选密度___的材料。 金 铝 银 铁

(完整)初二物理密度实验专项练习题

初二物理测量密度实验专项练习题 l .用实验来测定物质的密度,需要测出由这种物质组成物体的______和______,然后根据公式ρ=______求出密度. 2.用实验法测正方体的金属块的密度时,应该用______测出其边长,按公式______计算出体积,用______测出其______,再按公式______计算它的密度. 实验题 l.把测定液体密度要进行的步骤序号按实验的合理顺序排列起来,并填在横线上. ________A.求出液体的质量,计算液体的密度;B.测定玻璃杯和液体的总质量;C.测定量筒中液体的体积;D.用天平测出玻璃杯的质量;E.将液体倒入量筒中;F.将液体倒入玻璃杯中. 2.测定某金属块密度实验.(l)把下面的实验步骤序号按实验的合理顺序排列起来,填写在横线上._____A.记下铜块全部浸入水中时量筒里水面的刻度值;B.在量筒内倒入一定体积的水,并记下水面的刻度值;C.计算金属块的体积和密度;D.用天平测出该金属块的质量. 3.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金属块的密度: (1)实验所依据的公式是。 (2)在实验中先调节好天平,然后把金属块放在天平的左盘内,当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5所示,金属块的质量是g。 图6 图5 (3)若把金属块放入装有70cm3水的量筒内,量筒中水面如图6所示,则金属块的体积是cm3。 (4)金属块的密度是kg/m3。 4.学习了密度的知识后,小芸和小阳同学通过实验测量鲜牛奶的密度。他们选取了下列实验器材:鲜牛奶、量筒、托盘天平(带砝码)、烧杯。下面是他们设计的实验方案: (1)调节好天平,将装有适量鲜牛奶的烧杯放在天平右盘,向左盘中加砝码,天平横梁恢复平衡时,游码仍位于零刻线处,测出它们的总质量为m1; (2)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鲜牛奶倒入量筒,测出量筒中鲜牛奶的体积V; (3)测出烧杯及其中剩余的鲜牛奶的质量m2(此时游码恰好仍在零刻线处); (4)计算出鲜牛奶的密度ρ。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方案中存在一个操作上的错误,请你指出来并更正错误:。更正:。 (2)用上面测出的物理量表示鲜牛奶的密度:ρ=。 5.为了测定不沉入水的蜡的密度,将一蜡块用细绳系着一块铁,并把它们放入盛水的量筒中进行实验,如图,现在有如下的测量步骤: A、用天平测出铁块的质量m1; B、用天平测出蜡块的质量m2; C、用天平测出蜡块和铁块的总质量m3; D、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 E、读出水面的刻度V1; F、只将铁块全部浸没水中时,读出水面的刻度V2; G、将铁块和蜡块全部浸没水中时,读出水面的刻度V3。 (1)请根据实验要求,把上面不必要的测量步骤选出来,并把它们的字母代号填写在后面的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一基本长度测量密度测定实验

实验一:流体静力称衡法测定固体密度的测量 密度是物质的基本属性之一,每种物质具有确定的密度。密度与物质的纯度有关,工业上常通过对物质密度的测定来做成份分析和纯度鉴定。 【实验目的】 1.掌握游标卡尺、千分尺的读数原理。 2.了解物理夭平的构造,掌握物理夭平的调节与使用方法。 3.学会用游标卡尺、千分尺测量规则固体物体的密度。 4.学会用流体静力称衡法测量固体的密度。 5.理解不确定度及有效数字基本概念,用不确定度正确表示测量结果。 【实验器材】 游标卡尺、千分尺、物理大平、玻璃烧杯、细线、铝块、铜圆柱、铜圆管、钢球。 【实验原理】 一、用游标卡尺、千分尺测量规则固体物体的密度 若物体的质量为m、体积为V,密度为,则根据密度定义有 m 二一(4-1-1) V 可见只要测量了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就可确定其密度。物体的质量可由夭平测出,当待 测物体是规则的铜圆柱体时,可分别测出直径d和高度h,贝U体积为V d2h/4。因此, 该铜圆柱体的密度为 4m = 2(4-1-2) d2h 当待测物体是一圆管时,设其外径为D,内径为d,局度为h,质量为m ,则其笞度 公式为 4m (4-1-3) (D -d )h 当待测物体是小球时,设小球直径为D,则小球密度公式为 6m ,.、 -- 3 4-1-4 D 二、用流体静力称衡法测量固体物体的密度 根据阿基米德定律: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要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同

体积液体的重量。如果忽略空气的浮力,物体在空气中的重量W1 = m1g(m〔为物体的质量), 全部浸入水中的重量W2 = m2g( m2为物体在水中的表观质量),则物体在水中所受的浮力为W i -W2 (m i-m2)g,应等于同体积水的重量0Vg ,由此可得物体的体积 V (m i m2)/ 0,所以,该物体的密度为 m i ,」、 = -------- 0 (4-1-5) m1 - m2 【实验内容】 一、测量铜圆柱体的密度 1 .用千分尺测圆柱体的直径,在上、中、下各部分测量三次,将测量数据填入表4-1-1中,求出其平均值和不确定度。 2. 用游标卡尺测圆柱体高度,在不同方位测量 5次,将测量数据填入表4-1-2中,求出其平均值和不确定度。 3. 正确使用物理大平,称出圆柱体的质量m ° 4. 用式(4-1-2)算出铜圆柱体的密度。 5. 求出密度的不确定度和相对不确定度。 6. 正确表达测量结果。 表 表 二、测量圆管的密度 用游标卡尺测量圆管的外径D,内径d和高度h,要在不同部位各测量5次。用物理天平测量

几种密度测量实验题

8.(2016?达州)小张在家中自制了一个简易密度计并用它来测定盐水的密度. 实验器材有:刻度尺、圆柱形竹筷、细铅丝、烧杯、水、待测盐水. 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刻度尺测出竹筷的长度L ②竹筷的下端缠上适量的细铅丝 ③把自制的密度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液面上竹筷的长度h1(如图所示) ④把自制的密度计放入盛盐水的烧杯中,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液面上竹筷的长度h2 根据上面的你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竹筷下端缠上适量的细铅丝,主要目的是降低重心(选填“降低重心”或“增大支撑面”)使竹筷能竖直漂浮在液面. (2)密度计是利用浮力等于重力的条件工作的,竹筷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等于竹筷下表面受到盐水的压强(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被测液体的密度越大,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小(选填“越小’”或“越大”) (4)被测盐水的密度表达式:ρ盐水=ρ水(不计铅丝体积,水的密度为ρ水) 2.(2016?宁夏)小明想知道酱油的密度,于是他和小华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天平调节平衡后,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7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45g,酱油的密度为 1.125×103kg/m3. (2)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与真实值相比,偏大(选填“偏大”或“偏小”).(3)小华认为不用量筒也能测量出酱油的密度,他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 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 ②在烧杯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③把烧杯中的水倒尽,再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m2. 则酱油的密度表达式ρ=?ρ水(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12.(2016?营口)小明和小红想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 (1)小明的测量过程:

中考物理试题专题训练——密度的测量专题word版含答案.doc

2019 年中考物理试题专题训练——密度的测量专题 1.(2019 天水 ,17)小明同学到钢铁厂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师傅教他加工零件,他很想知道这 个质地均匀的零件是什么材料做成的,于是把它带回学校利用天平和量筒来测这个零件的 密度。具体操作如下: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并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调节天平横梁平衡,发现 指针在分度盘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零件的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 所示,则零件的质量为 ______ g,用量筒测得零件的体积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算得金属零件的 密度为 ______ g/cm 3。 (3)该零件磨损后,它的密度将 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 2019 长春, 21)实验小组在测量小石块的密度的实验中: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及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 小石块的质量m= g. (2)将小石块浸没在装有20ml 水的量筒中,水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体积V= cm3 = g/cm 3 (3)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 ρ (4)如图先测量小石块的体积,然后从量筒中取出小石块直接测量质量,所测的密度值与 真实值相比(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 2019 菏泽, 26)小明测量“形状不规则的矿石密度“时(矿石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可使用的器材有弹簧测力计、烧杯、细线和水。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帮助小明完成测量 任务。 (1)简要写出实验步骤 _________。 (2)矿石的密度表达式为 _________。 4.(2019 临沂, 34)小明在滨河阳光沙滩游玩时捡到一块鹅卵石,并对该鹅卵石的密度进 行了测量。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将游码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后,分度标尺的指针 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 (2)测量鹅卵石质量时,将最小为 5g 的砝码放入托盘天平的右盘后,分度标尺的指针如图 乙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 ______,直至天平横梁平衡。 (3)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在称量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丙所示,该鹅卵石的质量是 ______g。 (4)如图丁所示,鹅卵石的体积是______cm3。 (5)由以上数据可知,该鹅卵石的密度为______g/ cm3。 (6)将该鹅卵石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浸没在某液体中静止时,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戊所示, 鹅卵石所受浮力为 ______N.( g 取 10N/ kg)

测量密度的实验题

密度测量实验专题 一. 测量液体密度 题型一:测量液体密度 1.实验器材:天平(砝码)、烧杯、量筒、待测液体 2.实验步骤: a.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调节天平横梁平衡 b.把适量盐水倒进烧杯,用天平测出容器和盐水的总质量m 1; c.把烧杯中的部分盐水倒进量筒,测出盐水的体积v 1; d.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 2; e.计算出盐水的密度。 3.表达式:V m m 2 1-= ρ 4.记录数据的表格: 烧杯和盐水 的总质量m 1 ( g ) 烧杯和剩余 盐水的总质 量m 2 ( g ) 盐水的质量m ( g ) 盐水的体积v(cm 3) 盐水的密度 ρ(kg/ m 3) 题型二:无量筒测量液体密度(一) 1. 实验器材:天平(砝码)、烧杯、水、待测液体 2. 实验步骤: a.用调好的天平称出烧杯的质量m 1; b.在烧杯中装满水,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 2,则水的质量为(m 2-m 1);

c.将水倒掉,在烧杯中装满待测液体,称出烧杯和待测液体总质量m 3,液体的质量为 (m 3-m 1)。 3. 推导液体表达式:水水 水ρρρ1 21 3121313-m m m m m m m m v m m v m -=--=-== 液体密度表达式:水ρρ1 21 3-m m m m -= 题型三:无量筒测量液体密度(二) 1. 实验器材:天平(砝码)、两个相同的烧杯、水、待测液体 2. 实验步骤: a. 用调好的天平称出烧杯的质量m 1; b. 在一个烧杯中装满水,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 2,则水的质量为(m 2-m 1); c. 在另一个烧杯中装满待测液体,称出烧杯和待测液体总质量m 3,则液体的质量为 (m 3-m 1)。 3. 液体密度表达式:水ρρ1 21 3-m m m m -= 题型四:无量筒测量液体密度(三) 1. 实验器材:天平(砝码)、烧杯、水、细线、待测液体 2. 实验步骤: a. 用调好的天平称出烧杯的质量m 1; b. 在烧杯中倒入适量水并用细线在水面处做标记,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 2,则水的质量为(m 2-m 1);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题专题复习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题 专题复习 实验专题复习:测量物质的密度 一、教学目标: .会用天平、量筒测量固体、液体的密度,并会简单的误差分析; .会用各种特殊的方法测量密度。 二、教学重点 会用天平、量筒测量固体、液体的密度的解题方法与误差分析 三、教学难点 会用各种特殊的方法测量密度 四、复习过程 近六年广东省中考考点分析 XX年,实验题:测量某种食用油的密度。 XX年,填空题。 XX年,实验题:测量酸奶的密度。 真题热身 .学习密度知识后,刘明同学用实验测量某品牌酸奶的密度: 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红线的右

侧,此时应向移动平衡螺母,才能使天平平衡. 如图所示甲、乙、丙图是他按顺序进行实验的示意图;根据图中的数据填入下表中的空格中. 物理量/单位空杯的质量/g杯和酸奶的质量/g酸奶的体积V/L酸奶的密度ρ/g?-3 测量值在以上实验中,烧杯壁会残留部分酸奶而导致实验结果,如何做才能避免由此实验产生的实验误差? .小明的妈妈最近买了一个工艺品,看上去像是纯金制作的 小明妈妈想知道这个工艺品是不是纯金的,你认为可以测出工艺品的这个物理量,从而进行鉴别。 小明同学在实验室中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工艺品的密度,请你将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排列起来: a、将工艺品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测出工艺品和水的总体积V1 b、用天平称出工艺品的质量 c、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中,测出水的体积V2 d、计算出工艺品的密度ρ 实验中,小明测量工艺品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内砝码的质量以及游码所在的位置如图一所示,则工艺品的质量为;测体积时,量筒中液面的位置如图二所示,则工艺品的体积为c3.则工艺品的

密度的测量(实验)

线处; ②在塑料杯中装入一定体积的水后,弹簧测力计指针的位置如图23甲所示; ③将塑料杯中的水倒尽,再向塑料杯中注入体积相等的待测液体,弹簧测力计指针的位置如图23乙所示。 ⑵由此可知,塑料杯中待测液体重________N;密度为________kg/m3。 ⑶如果小刚同学把这个弹簧测力计面板上的物理量的单位改为“kg/m3”,他改造的这个“液体密度计”的最大测量值是________kg/m3。 9.(天平测液体密度,等质量法;弹簧测力计测液体密度,等V排法/三提法)小明和小红使用不同器材分别对酒精的密度进行了测量。 (1)请将他们的实验过程补充完整。 小明利用天平、烧杯、刻度尺和水(ρ水已知)测量酒精密度的过程如下: ①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用调节了的天平称出烧杯和水的质量为m; ②用刻度尺测出水面到烧杯底的高度为h1; ③将水倒出,倒入酒精,用天平称出的烧杯和酒精的质量仍为m; ④ ⑤计算酒精密谋的表达式为:ρ酒精= 。小红利用弹簧测力计、烧杯、石块、细绳和水(ρ水已知)测量酒精密度的过程如下: ①用细绳拴住石块,并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石块重为G; ②将石块浸没在水中,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1;③ ④计算酒精密度的表达式为:ρ酒精= (已知:F浮=G排=ρ液gV排)。10.(天平测液体密度,等V排法)现有一架天平、一个空烧杯、适量的水、石块、细线、待测液体。小红想利用上述器材测量待测液体的密度,以下是她设计的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 (1)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1;(2)如图所示,用细线拴住石块,使其全部浸没在烧杯的水中(水未溢出),且不与容器相接触。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调节游码,测出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对应数值的总和为m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