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路径

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路径

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路径
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路径

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的住院患儿。

一、小儿急性咳嗽病(急性支气管炎)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ICD-10:J2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1中医诊断:参照1994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咳嗽》(ZY/T001.1 ~001. 9-94)。

1.2西医诊断:参照第八版《儿科学》

发病年龄小(<2 岁),发病初期即出现明显

喘憋,体检两肺闻及哮鸣音及细湿罗音;胸片提示肺纹理增粗或

肺气肿或肺不张或小片状阴影。

1.2.1病史:多见于 2 岁以内,尤其以 6 个月左右婴儿最为多见。

大多数有接触呼吸道感染病人的病史。

1.2.2症状:初始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多表现为低热、流

涕、鼻塞、咳嗽,部分可有高热、精神不振、食欲减退。2-3 天

出现下呼吸道症状,症状轻重不等,咳嗽明显加重,并有喘息发

作,重者出现发作性喘憋及紫绀。

1.2.3体征:大多数婴儿有发热,体温高低不一。喘憋发作时呼

吸加速,呻吟并伴呼气延长和呼气性喘憋。胸部检查可见胸廓饱

满,叩诊呈鼓音(或过清音),听诊可闻及哮鸣音。当喘憋缓解时,

可有细湿罗音、中湿罗音。部分患儿可有明显呼吸困难,出现烦

燥不安、鼻翼扇动、三凹征及口唇发绀。

1.2.4外周血象:外周血白细胞多偏低或常,合并细菌感染时

多增高。

1.2.5胸部 X 线:表现不均一,大部分病例变现为全肺程度不等

的阻塞性肺气肿,约半数表现为肺纹理增厚,可出现小点片阴影,

小部分病例出现肺不张。

1.2.6肺功能:患儿急性期小气道存在阻塞,在恢复期,小气道

阻塞缓解。

1.2.7呼吸道病原学检测:本病可由不同病原所致,呼吸道合胞

病毒(RSV)最常见,其次为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

1.2.8血气分析:血气分析显示 PaO2 不同程度下降,PaCO2 常

或增高,pH 值与疾病严重性相关,病情较重的患儿可有代谢性酸中毒,可发生 I 型或 II 型呼吸衰竭。 2.证候诊

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小儿急性咳嗽病(急性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小儿急性咳嗽病(毛细支气管炎)临床常见证候:

2.1风寒袭肺证:咳嗽频作,声重,咽痒,痰白清稀,鼻塞流涕,恶寒无汗,发热头痛,全身酸痛,舌苔薄白,脉浮紧或指纹浮红。

2.2风热犯肺证:咳痰不爽,痰黄粘稠,发热头痛,恶风微汗出,鼻流清涕,舌质红,苔薄白,脉浮数或指纹浮紫。

2.3痰热壅肺证:咳嗽痰多,色黄粘稠,难以咳出,甚者喉间痰鸣,发热口渴,烦躁不宁,尿少色黄,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指纹紫。

2.4痰湿蕴肺证:咳嗽重浊,痰多雍盛,色白而稀,喉间痰声辘辘,闷纳呆,

神乏困倦,舌质红,苔白腻,脉滑。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中医治疗方案: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小儿急性咳嗽病(毛细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小儿急性咳嗽病(毛细支气管炎)。

2、患儿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且其家长或监护人同意者。

(四)标准住院日为≤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咳嗽病(毛细支气管炎)的患儿。

2、患儿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

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合并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需要同时治疗者,

不能进入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指纹)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1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

1.2C反应蛋白(CRP)

1.3肺炎支原体、衣原体检测

1.4胸片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血沉、PPD试验、心电图、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血清IgE、过敏原检测等。

(八)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1.1风寒袭肺证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方剂:金沸草散加减。金沸草,前胡,荆芥,细辛,半夏,茯苓,甘草,生姜,大枣。寒邪较重加炙麻黄辛温宣肺;咳重加杏仁、桔梗、枇杷叶宣肺止咳;痰多加陈皮、茯苓化痰理气。风寒夹热证,方用杏苏散加大青叶、黄芩清肺热。

1.2风热犯肺证

治法:疏风解热,宣肺止咳

方剂:桑菊饮加减。杏仁、连翘、薄荷、桑叶、菊花、苦桔梗、甘草、苇根。肺热重加金银花、黄芩清宣肺热;咽红肿痛加土牛膝根、玄参利咽消肿;咳重加枇杷叶、前胡清肺止咳;痰多加浙贝母、瓜蒌皮化痰止咳。风热夹湿证,加薏苡仁、半夏、橘皮宣肺燥湿。

1.3痰热壅肺证

治法:清热化痰,肃肺止咳

方剂:清金化痰汤加减:黄芩、栀子、桑白皮、知母、瓜蒌皮、贝母、麦冬、桔梗、甘草、橘红、茯苓。痰多色黄,粘稠难咳加瓜蒌皮、胆南星、葶苈子清肺化痰;咳重,胸胁疼痛加郁金、青皮理气通络;心烦口渴加石膏、竹叶清心除烦;大便秘结加瓜蒌仁、制大黄润肠通便。

1.4痰湿蕴肺证

治法:燥湿化痰,宣肺止咳

方剂:三拗汤合二陈汤加减。炙麻黄、杏仁、白前、陈皮、半夏、茯苓、甘草。痰延雍盛加苏子、莱菔子、白芥子利气化痰;湿盛加苍术、厚朴燥湿健脾,宽胸利气;咳嗽重加款冬花、百部、枇杷叶宣肺化痰;纳呆者加焦神曲、麦芽、焦山楂醒脾消食。

2.中成药:二陈糖浆、小儿咳喘灵颗粒、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三拗片等。

3、外治法

3.1药物穴位敷贴疗法

选用自制止咳平喘方,定穴双肺腧、膻中、天突等穴,以达到止咳平喘、温

阳化痰之功。“三九”“三伏”帖:

3.1.1选穴:定喘、风门、肺俞、天突穴等;

3.1.2时间:最佳时间为每年"头九”、"二九"、"三九"及"头伏”、"二伏"、"三伏"的每一九或每一伏期间选择一天来进行贴敷治疗,每次贴敷最好间隔7-10天,一次是贴6至8个穴位,连续贴敷3年至5年,病情重、病程长者,可终身贴敷;

3.1.3药物:延胡索:白芥子:甘遂:细辛按照4:4:1:1比例研成细粉,用生姜汁调和成糊状,做成lcm×lcm×lcm的药饼,每贴含生药1.5g。(2周岁内小儿不做冬病夏治)。适用于各种证型咳嗽。

3.1.4辨证穴位敷贴

风寒咳喘敷贴方

药物:地龙炙麻黄白芥子玄胡川椒胆南星等功效:疏风散寒止咳平喘。

适应证:外感风寒所致咳嗽、恶寒、痰白清稀、气喘,舌淡、苔白、脉浮紧。

风热咳喘敷贴方

药物:地龙白芥子玄胡甘遂细辛胆南星等

功效::疏风清热止咳平喘。

适应证:外感风热、痰湿蕴肺所致咳嗽、气喘、痰多而粘、面黄胸闷,舌淡、苔黄、脉浮数、弦滑。

痰喘咳嗽敷贴方

药物:麻黄甘草五味子朱砂细辛等

功效:化痰平喘止咳法。

适应证:外邪袭肺所致咳痰、咳嗽、气喘、胸闷、气急气逆、咳痰不爽、痰粘、喘促、舌淡、苔白腻、脉弦滑等。

体虚咳喘敷贴方

药物:党参北沙参炒白术徐长卿炒白术白芥子等

功效:益气养阴止咳平喘。

适应证:体虚外感所致咳嗽、气喘、痰多而粘、面黄胸闷,舌淡、苔白、脉浮、弦滑。

3.2物理降温

3.3雾化吸入疗法

风寒咳嗽:麻黄细辛半夏冬花马兜铃荆芥等

风热咳嗽:菊花杏仁半夏黄芩葶苈子金银花连翘等

体虚咳喘:党参北沙参炒白术徐长卿炒白术白芥子等

3.4小儿发热推拿。以达到解表除烦之功,轻(37.5℃-38℃)清肺平肝,天河水重(38.5℃-40℃)清肺平肝,六腑,提捏大椎或揉大椎加减;无汗拿列缺,头痛鼻塞加阳池,呕吐纳呆加清胃,咳嗽加八卦,烦恼发惊加小天心

3.5振动排痰(不算中医操作)

3.6中药肺部离子导入(6个月以下小儿禁用)

3.7小儿咳嗽推拿:清肺平肝10分钟、清天河水10分钟、清胃15分钟等手法,减轻病症。

3.8耳穴贴压,选穴肺、气管、交感、神门等以助止咳平喘,减轻症状。

3.9捏脊疗法(提捏背部的督脉、足太阳膀胱经,以达到调理脏腑,增强体质)

4 院内制剂

4.1膏方

4.1.1麻杏宣肺止咳膏

药物:炙麻黄杏仁苏子桔梗防风荆芥等

功效:辛温宣肺散寒化痰

主治:寒邪闭肺,咳嗽,痰多,气急,喉中痰鸣,或流清涕,舌淡白,苔薄白或白腻,脉浮紧、滑紧或小儿指纹淡红而青。

4.1.2贝草清肺止咳膏

药物:川贝鱼腥草百部地骨皮桑白皮罗汉果知母等

功效:清肺泄肺化痰平喘

主治:热邪闭肺证:高热壮热,咳嗽气急,喘促痰黄而稠、咽痛、舌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数,指纹紫。

4.1.3参冬润肺止咳膏

药物:南沙参麦冬天冬百合北沙参杏仁川贝等

功效:养阴清肺润燥止咳

主治:阴虚肺热证:低热干咳无痰,面色潮红,舌淡、苔光、脉数。

4.2丸方

4.2.1风寒恋肺

麻杏止咳丸

组成:炙麻黄防风荆芥杏仁紫苑冬花蝉衣等

功效:祛风散寒宣肺止咳

主治:风寒袭肺咳嗽,咯痰稀薄,鼻塞,流清涕,恶寒,发热,无汗,舌淡,苔白,脉浮紧.

4.2.2风热郁肺

桑花止咳丸

组成:桑叶菊花杏仁金银花连翘牛子薄荷桑白皮等

功效:祛风清热,清肺止咳

主治:风热郁肺:咳嗽气粗,咽干而痛,痰粘而黄,鼻流黄涕,口渴,身热等表证,苔薄黄,舌红,脉浮数。

4.2.3痰湿蕴肺

苏芥止咳丸

组成:苏子梗白芥子法半夏化橘红茯苓莱菔子细辛干姜等功效:燥湿化痰,理气止咳

主治:痰湿蕴肺:咳嗽,咯吐白粘痰,咳声重浊,胸闷脘痞痰多而粘,苔白腻,脉濡滑.

4.2.4痰热蕴肺

桑地止咳丸

组成:桑白皮地骨皮黄芩百部山栀百合贝母鱼腥草等

功效:清肺化痰,润燥止咳

主治:痰热蕴肺咳嗽气息粗促,痰多质黄粘,咯吐不爽,或吐热腥味、血痰,口干欲饮,舌红,苔薄黄,脉滑数。

5、西医治疗方法:参照第八版《儿科学》

5.1一般治疗;

5.2控制感染:由于病原体多为病毒,一般不使用抗生素。并发有细菌感染者则可用青霉素类,如系支原体感染,则应予以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5.3对症治疗:根据病情选择化痰止咳(复方甘草合剂、急支糖浆或沐舒坦等)、止喘(氨茶碱、糖皮质激素等)、抗过敏药物(富马酸酮替芬、马来酸氯苯吡胺(扑尔敏)和盐酸异丙嗪(非那根)等)。

6、护理:

6.1健康宣教,疾病相关知识及预防保健指导;

6.2清淡饮食,避免油腻、辛辣刺激及海腥发物;

6.3病室温湿度适宜,空气流通,避免烟尘刺激;

6.4观察体温、咳嗽、咯痰等症状,辨证施护;

6.5遵医嘱完成各项中医外治疗法,落实护理措施。

(九)出院标准

1、,体温正常,咳嗽、咯痰等症状好转或消失,其它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2、两肺听诊未闻及干、湿性罗音。

3、没有需要治疗的并发症。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病情加重,需要延长治疗时间,增加治疗费用。

2、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或出现严重其他系统并发症,退出本路径。

3.因患儿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时,退出本路径。

二、小儿急性咳嗽病(急性支气管炎)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住院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小儿急性咳嗽病(毛细支气管炎)(??,ICD-10:J21)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

标准住院日:≤10天实际住院日:天

药敏,B超,D-二聚体

主要

护理

工作口入院须知宣

口检查项目、注意事项

口饮食指导、安全指导、用药指导、心理指导

口对

症护理指

□疾病相关知

□根据患者病

情和危险性分层指

导患者的喂养和锻

□观察咳嗽程

度、痰液变化,保

持呼吸道畅通

口观察药物副

作用

口治疗性操作

的注意事项

口中医操作注意

事项

□口生活起居

指导

□疾病相关知

识宣教

□根据病情和

危险性分层指导患

者的喂养和锻炼

□观察咳嗽程

度、痰液性状,保

持呼吸道畅通

口观察药物副作

口治疗性操作的

注意事项

口特殊检查目

的、注意事项

口生活起居指导

口复诊指导

口用药指导

口协助患者办理出

院手续

口出院指导

病情

变异

记录□无□有,

原因:

1、

2、□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

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呼吸内科疾病临床路径.

呼吸内科疾病临床路径: 1.1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 1.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路径 1.3支气管扩张症临床路径 1.4支气管哮喘临床路径 1.5自发性气胸临床路径 1.6肺血栓栓塞症临床路径 1.7肺脓肿临床路径(2011) 1.8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路径(2011) 1.9结核性胸膜炎临床路径(2011) 1.10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路径(2011) 1.11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路径(2011) 1.12特发性肺纤维化临床路径(2011) 1.13胸膜间皮瘤临床路径(2011) 1.14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临床路径(2011) 1.15耐多药肺结核临床路径(2012) 1.16初治菌阳肺结核临床路径(2012) 1.17复治肺结核临床路径(2012) 1.1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社区获得性肺炎(非重症)(ICD-10:J15.9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分册》(中华医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06年) 1.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

2.发热。 3.肺实变体征和(或)闻及湿性啰音。 4.白细胞数量>10×109/L或<4×109/L,伴或不伴细胞核左移。 5.胸部影像学检查显示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质性改变。 以上1-4项中任何1项加第5项,并除外肺部其他疾病后,可明确临床诊断。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分册》(中华医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06年) 1.支持、对症治疗。 2.经验性抗菌治疗。 3.根据病原学检查及治疗反应调整抗菌治疗用药。 (四)标准住院日为7-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15.901社区获得性肺炎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治疗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后第1-3天。 1.必需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019年整理】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路径年版

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路径 (2010年版) 一、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ICD-10 : J21 )。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 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本病诊断要点为:发病年龄小(<2岁),发病初期即出现明显喘憋,体检两肺闻及喘鸣音及细湿罗音;胸片提示明显肺气肿及小片状阴影。 1. 病史:多见于2岁以内,尤其以6个月左右婴儿最为多见。大多数有接触呼吸道感染病人的病史。 2. 症状:初始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多表现为低热、流涕、鼻塞、咳嗽,部分可有高热、精神不振、食欲减退。 2-3天出现下呼吸道症状,症状轻重不等,咳嗽明显加重,并有喘息发作,重者出现发作性喘憋及紫叩。 3. 体征:大多数婴儿有发热,体温高低不一。喘憋发作 时呼吸加速,呻吟并伴呼气延长和呼气性喘憋。胸部检查可见胸廓饱满,叩诊呈鼓音(或过清音),听诊可闻及哮鸣音。

当喘憋缓解时,可有细湿罗音、中湿罗音。部分患儿可有明 显呼吸困难,出现烦燥不安、鼻翼扇动、三凹征及口唇发叩 4. 外周血象:外周血白细胞多偏低或正常,合并细菌感 染时多增高。 5. 胸部X线:表现不均一,大部分病例变现为全肺程度不等的阻塞性肺气肿,约半数表现为肺纹理增厚,可出现小点片阴影,小部分病例出现肺不张。 6. 肺功能:患儿急性期小气道存在阻塞,在恢复期,小气道阻塞缓解。 7. 呼吸道病原学检测:本病可由不同病原所致,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最常见,其次为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 8. 血气分析:血气分析显示PaO 2不同程度下降,PaCO 2 正常或增高,pH值与疾病严重性相关,病情较重的患儿可有代谢性酸中毒,可发生I型或II型呼吸衰竭。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 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 吸氧:喘憋明显患儿应当给予鼻导管吸氧等方式。 2. 加强呼吸道护理:增加室内空气湿度,合理应用雾化吸入,雾化后及时予以拍背、吸痰,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3. 喘憋的治疗:喘憋较重者,根据病情吸入支气管扩张 药物(如沙丁胺醇、博利康尼、漠化异丙托品等)和糖皮质激 素。喘憋严重者可短期口服或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烦躁明显者

临床路径汇总分析

儿科临床路径2013年第二季度管理持续改进与分析 一、过敏性紫癜入径人数 时间2013年1月2013年2月2013年3月2103年4月2013年5月2103年6月入径人数114800 从2013年1月份我科开始系统统计分析以来,至2013年6月份(除5、6 月份无过敏性紫癜病人外),入径人数均逐步提高。2013年第二季度入径人数比 2013年第一季度入径人数提高了33.3%。 随着临床路径的逐步推行,一方面临床路径变得较前灵活,能初步做到因病 施治;另一方面科室不再认为临床路径会损害经济效益。我科将继续在临床路径 推行过程中,一方面积极进行培训教育,进一步消除相关人员对于临床路径的误 区;另一方面继续加大奖惩力度,让科室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了解临床路径 的优越性。

节点说明: 1、2013年第1个月:临床路径儿科开展中,科内人员对临床路径虽工作不熟悉,但临床路径相关制度对患儿家长告知不到位,患儿被动入径,加之过敏性紫癜病人数少,故入径率高; 2、2013年第2个月:通过临床路径联席会议要求儿科个案管理员对科内人员进行宣传教育; 3、2013年第3个月:通过临床路径工作在儿科的全面开展,认识到了临床 路径工作的合理性,入径人数继续大幅提升。 4. 2013年第4个月:随着临床路径工作在儿科的进一步深入,医护人员认可了临床路径工作的可靠性,加之本月过敏性紫癜病人增多,入径人数继续大幅提升。 5. 2013年第5个月:随着过敏性紫癜高发季节结束,本月无可入径病人住院。 6. 2013年第6个月:本月仍无可入径病人住院。 二、入径率

从2013年1月份我科开始系统统计分析以来,我科入径率继续呈现平稳趋势,能够做到有过敏性紫癜病人即能入径。2013年第二季度临床路径入径率仍持续在100%的高水平。 三、平均住院费用

2017年临床路径工作计划总结

2017年临床路径工作总结 2017年,我院临床路径工作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实施,规范了临床医疗行为,体现了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合理收费,缩短了住院天数,降低了医疗费用,同时医疗活动公开透明,密切了医患关系。现将我院一年临床路径工作总结如下: 一、目前已实施的临床路径病种

二、2017年1-10月临床路径信息统计 三、存在的问题

1.临床路径变异率高。 能成功完成临床路径的病例较少,分析原因主要是临床纯粹的单病种患者较少,多数病人都合并其他疾病,或有并发症,无法完全按照路径要求实施诊治。 2.实施临床路径以来,平均住院费没有逐年降低,因为我院本身次均费用低,收费标准由县级标准调为市级标准,且每年平均住院费用与前一年比较的增长率在逐年下降。 3.部分科室临床路径工作执行力度缺乏。 由于实施临床路径增加了管理成本,临床路径需要专人审核,流程需要不断维护升级,增加了科室的工作量,导致部分科室对临床路径重视程度不够,积极性不高,有抵触情绪。同时,一些部门之间支持协调不到位,出现手术不能按期安排、药品断货等,导致路径变异率高。试点科室之间工作推进程度参差不齐,部分试点科室进入临床路径管理试点的病例数量不符合相关要求,工作滞后,工作执行不到位。 4.临床路径评估、评价、统计分析还不到位。 由于我院未设立独立的临床路径管理办公室,且无专职人员进行管理。自开展临床路径工作以来,虽在临床路径的评估审核工作上作了许多的工作,但仍有一定的不足,如:未对临床路径病历进行逐一检查,对变异情况无分析总结等。 5.临床路径管理工作起步晚、水平低,未达到全覆盖。 临床路径工作开展以来,仍有部分临床科室未开展临床路径工作,如:外四科、中医科。且实施的临床路径病种仍为单一病种,未开展合并路径病种,处于临床路径管理的起步阶段,水平较低。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儿科临床路径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 (县级医院版) 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ICD-10:J06.902)。 (二)诊断依据。 根据《儿科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A.临床表现: 1。一般类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常见病原体为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冠状病毒等。病毒感染后可继发细菌感染,最常见的为溶血性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肺炎支原体也可引起。该病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部.根据主要感染部位的不同可诊断为急性鼻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 局部症状:可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咽痛、咽部不适等,多于3-4天自愈. 全身症状:发热、烦躁不安、头痛、全身不适、乏力等.部分患儿有食欲不振、呕吐、腹泻、腹痛等消化道症状.腹痛多为脐周阵发性疼痛,无压痛,可能为肠痉挛所致;如腹痛持续存在,多为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婴幼儿起病急,以全身症状为主,常有消化道症状,局部症状较轻。多有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热程2-3天至1周左右,起病1—2天内因发热引起惊厥。 体征:体格检查可见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有时可见下颌和淋巴结肿大。肺部听诊一般正常。肠道病毒感染可见不同形态的皮疹。 2。两种特殊类型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1).疱疹性咽峡炎:病原体为柯萨奇病毒A组。好发于夏秋季。起

病急骤,表现为明显咽痛、高热、流延、厌食、呕吐等,病程约为1周. 检查可见咽充血,咽腭弓、软腭、悬雍垂、咽的粘膜表面有多个2—4mm灰白色疱疹,周围有红晕,1-2日后破溃形成溃疡,周围有红晕。疱疹也可发生于口腔的其它部位.病程约为一周左右. 4.咽结膜热:主要由腺病毒3、7型引起。以发热、咽炎、结膜炎未特征。常发生于春、夏季,散发或小流行。临床表现有高热、咽痛、眼部刺痛,有时伴有消化道症状。体检发现咽部充血,可见白色点块状分泌物,周边无红晕,易于剥离;一侧或双侧滤泡性结合膜炎,可伴有结合膜出血;颈后及耳后淋巴结增大。病程1-2周。 B。实验室检查: (1)外周血常规和CRP:病毒性感染白细胞计数多为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CRP正常或轻度升高.细菌感染有白细胞计数与中性粒细胞增多和核左移现象,CRP有不同程度升高. (2)病原学检查:视需要可进行常见的呼吸道病毒检测、支原体、衣原体,可用免疫荧光法、免疫酶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等方法确定病毒的类型,前降钙素原可区别病毒和细菌感染。 (3)ASO、ESR测定:ASO↑、ESR↑常提示有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证据。 (4)胸部X-ray:必要时做该项检查,以排除下呼吸道感染。大多数呈双肺纹理清晰、无炎症影像学改变。 (5)心电图:必要时做该项检查,以排除心肌炎。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儿科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一般治疗:保持适当的室温(18-20℃)及湿度(55%)注意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开窗通风、供给充足水分,给热量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 2。支持疗法:病情较重、病程较久、体弱、营养不良者可考虑输血浆、氨基酸、维生素等支持疗法,提高机体抵抗力。

医院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路径及表单

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路径 一、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ICD-10:J42.X02)。(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内科学(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慢性或反复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并连续2年或以上者。 2.如每年发病持续不足3个月,而有明确的客观检查依据(如X线、肺功能等)亦可诊断。 3.排除其他心、肺疾患(如肺结核、肺尘埃沉着病、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癌、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慢性鼻炎等)引起的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等。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内科学(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预防措施:避免各种致病因素(如戒烟和避免烟雾刺激),疫苗注射,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 2.控制感染。 3.祛痰、止咳。 4.解痉、平喘。 (四)标准住院日为5–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4 2.X02慢性支气管炎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沉、C反应蛋白(CRP)、凝血功能; (3)痰病原学检查及药敏;

(4)胸部正侧位片、心电图、肺功能(包括支气管舒张试验)。 2.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血气分析、胸部CT、心脏彩超等。 (七)选择用药。 1. 根据有无感染情况,适当选择抗菌药物。 2.祛痰、止咳药物。 3.解痉、平喘药物。 (八)出院标准。 1.症状明显缓解。 2.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合并症和/或并发症。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1.治疗无效或者病情进展,需复查病原学检查并调整抗菌药物,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2.伴有影响本病治疗效果的合并症和并发症,需要进行相关检查及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儿科种单病种临床路径表单

儿科种单病种临床路径表单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ICD–10:J18。0)。 (二)概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常见病原体为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Coxsackie及ECHO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RSV、腺病毒、PPLO),少数是细菌。其发病无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差异。一般病情较轻,病程较短,预后良好。但由于发病率高,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不仅影响生产劳动力,有时还可产生严重并发症,应积极防治.本病全年皆可发病,但以冬春季节高发,可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或被污染的手和用......感谢聆听 具传播,多为散发,但可在气候突变时流行。由于病毒的类型较多,人体对各种病毒感染后产生的免疫力较弱且短暂,并无交叉免疫,同时在健康人群中有病毒携带者,故1个人1年内可有多次发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约有90%由病毒引起。细菌感染可直接或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发生,以β溶血性链球菌A组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当有受凉、淋雨、过度疲劳等诱发因素,使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时,原已存在于上呼吸道或从外界侵入的病毒或

细菌可迅速繁殖,引起本病,尤其是老幼体弱或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鼻窦炎、扁桃体炎者更易罹患。......感谢聆听 (三)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A.临床表现 1.普通感冒(common cold)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为主要表现。常见病原体为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还有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和柯萨奇病毒等。起病较急,初期症状有咽干、咽痒或烧灼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2~3天后鼻涕变稠。可伴咽痛,有时由于咽鼓管炎使听力减退。也可出现流泪、味觉迟钝、呼吸不畅、声嘶、少量咳嗽等。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感谢 聆听 热、不适、轻度畏寒和头痛。检查可见的体征有低热、鼻腔粘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如无并发症,一般经5~7天痊愈。 2.病毒性咽炎和喉炎:急性病毒性咽炎由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以及肠病毒、呼吸道合

喘证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路径2012年

喘证(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路径) 年(2012. 喘证(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临床路径(2012年)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中医诊断为喘证(TCD编码:BNF050),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ICD-10:J42.x02)。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学》(周仲英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2)西医诊断标准: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a慢性或反复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每年发病至少3个月,并连续2年或以上者。 b如每年发病持续不足3个月,而有明确的客观检查依据(如X线、肺功能等)亦可诊断。 c排除其他心、肺疾患(如肺结核、肺尘埃沉着病、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癌、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慢性鼻炎等)引起的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等。2、证候诊断

参照《中医内科学》(周仲英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年) 喘证(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临床常见证候: 风寒闭肺证、风热犯肺证、痰浊阻肺证、痰热遏肺证、肺肾气虚证、外寒内饮证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4-2008)。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喘证(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天。14–7四、标准住院日为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4 2.x02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路径

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的住院患儿。 一、小儿急性咳嗽病(急性支气管炎)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ICD-10:J2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1中医诊断:参照1994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咳嗽》(ZY/T001.1 ~001. 9-94)。 1.2西医诊断:参照第八版《儿科学》 发病年龄小(<2 岁),发病初期即出现明显 喘憋,体检两肺闻及哮鸣音及细湿罗音;胸片提示肺纹理增粗或 肺气肿或肺不张或小片状阴影。 1.2.1病史:多见于 2 岁以内,尤其以 6 个月左右婴儿最为多见。 大多数有接触呼吸道感染病人的病史。 1.2.2症状:初始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多表现为低热、流 涕、鼻塞、咳嗽,部分可有高热、精神不振、食欲减退。2-3 天 出现下呼吸道症状,症状轻重不等,咳嗽明显加重,并有喘息发 作,重者出现发作性喘憋及紫绀。 1.2.3体征:大多数婴儿有发热,体温高低不一。喘憋发作时呼 吸加速,呻吟并伴呼气延长和呼气性喘憋。胸部检查可见胸廓饱 满,叩诊呈鼓音(或过清音),听诊可闻及哮鸣音。当喘憋缓解时, 可有细湿罗音、中湿罗音。部分患儿可有明显呼吸困难,出现烦 燥不安、鼻翼扇动、三凹征及口唇发绀。 1.2.4外周血象:外周血白细胞多偏低或常,合并细菌感染时 多增高。

1.2.5胸部 X 线:表现不均一,大部分病例变现为全肺程度不等 的阻塞性肺气肿,约半数表现为肺纹理增厚,可出现小点片阴影, 小部分病例出现肺不张。 1.2.6肺功能:患儿急性期小气道存在阻塞,在恢复期,小气道 阻塞缓解。 1.2.7呼吸道病原学检测:本病可由不同病原所致,呼吸道合胞 病毒(RSV)最常见,其次为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 1.2.8血气分析:血气分析显示 PaO2 不同程度下降,PaCO2 常 或增高,pH 值与疾病严重性相关,病情较重的患儿可有代谢性酸中毒,可发生 I 型或 II 型呼吸衰竭。 2.证候诊 断 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小儿急性咳嗽病(急性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小儿急性咳嗽病(毛细支气管炎)临床常见证候: 2.1风寒袭肺证:咳嗽频作,声重,咽痒,痰白清稀,鼻塞流涕,恶寒无汗,发热头痛,全身酸痛,舌苔薄白,脉浮紧或指纹浮红。 2.2风热犯肺证:咳痰不爽,痰黄粘稠,发热头痛,恶风微汗出,鼻流清涕,舌质红,苔薄白,脉浮数或指纹浮紫。 2.3痰热壅肺证:咳嗽痰多,色黄粘稠,难以咳出,甚者喉间痰鸣,发热口渴,烦躁不宁,尿少色黄,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指纹紫。 2.4痰湿蕴肺证:咳嗽重浊,痰多雍盛,色白而稀,喉间痰声辘辘,闷纳呆, 神乏困倦,舌质红,苔白腻,脉滑。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中医治疗方案: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小儿急性咳嗽病(毛细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小儿急性咳嗽病(毛细支气管炎)。 2、患儿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且其家长或监护人同意者。 (四)标准住院日为≤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咳嗽病(毛细支气管炎)的患儿。

儿科全部临床路径1汇总

科儿中医临床路径 录目 小儿紫癜(过敏性紫癜)中医临床路径 (451) 肺炎喘嗽(肺炎)中医临床路径 (455)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临床路径 (460) 小儿哮喘(支气管哮喘)中医临床路径 (464) 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中医临床路径 (467) 五迟、五软、五硬(脑性瘫痪)中医临床路径…………………471 小476 儿肌性斜颈中医临床路径………………………………………. 儿科中医临床路径 —450 —.

小儿紫癜(过敏性紫癜)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过敏性紫癜的患儿。一、小儿紫癜(过敏性紫癜)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西医诊断:)。TCD 编码:BEZ240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紫癜()。ICD-10 编码:D69.004第一诊断为过敏性紫癜((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版中国中医药出参照新世纪教材《中医儿科学》(汪受传主编,1()中医诊断标准:)。社,2002 年民卫生(中华医学会编著,人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学分册》。年)2002 和《诸福堂实用儿科学》第七版(胡亚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社)诊(过敏性紫癜)‘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紫癜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小儿紫癜(过敏性紫癜)临床常见证候:疗方案”风热伤络证血热妄行证阴虚火旺证气不摄血证(过敏‘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紫癜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性紫癜)诊疗方案”。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小儿紫癜(过敏性紫癜).患儿适合,监护人同意接受中医治疗。2 。18 天(四)标准住院日为≤(五)进入路径标准的患者。)编码:D69.004 ICD-10 和过敏性紫癜BEZ240编(第1.一诊断必须符合紫癜TCD 码:)( 2.患儿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出现严重腹痛、呕血、便血、肾脏损伤者,不进入本路径。3.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隐血 (2)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功能检测 (3)凝血功能 (4)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 (5)心电图、胸部 X 线片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 24 小时尿蛋白定量、尿放免检测;过敏原测定、C 反应蛋白(CRP)、尿 NAG 酶、血沉、ENA 抗体谱、血型、肝胆肾脏彩超检查、乙肝五项、丙肝抗体、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筛查,如抗核抗体(ANA)、抗双链 DNA 抗体(ds-DNA);输血前检查;发热或疑有感染者可选择病原学检查。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1)风热伤络证:疏风清热,凉血活血。 (2)血热妄行证:清热解毒,凉血化瘀。 (3)阴虚火旺证:滋阴降火,凉血化瘀。 (4)气不摄血证:益气摄血,活血止血。 2.辨证选择中成药注射液及中成药 3.中药熏蒸疗法:根据临床辨证分型选择不同治法方药。 4.儿科基础治疗:主要包括营养支持疗法等。 5.护理:辨证施护。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临床路径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临床路径 一、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必须符合(ICD-10:J44·01)疾病编码。 (二)诊断依据: 1.咳嗽、咳痰或伴喘息,每年发病持续三个月,并连续二年或二年以上。 2.患者受凉或感冒后,在短期内咳嗽、咳痰或伴喘息加重,痰量增多,或痰的性状发生改变。 3.肺部无阳性体征或可有肺气肿体征,可在背部或双肺底闻及干、湿性啰音,咳嗽后减少或消失。 4.可有白细胞数量>10×109/L或<4×109/L,或/和中性粒细胞增高。 5.胸部影像学检查可无异常或肺气肿征象或/和肺纹理增重、紊乱,呈网状或条索状、斑点状阴影,以双下肺野明显。 以上1-2项可加第3-5项,并除外其他慢性气道疾病和肺部其他疾病后,可明确临床诊断。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1.支持、对症治疗。

2.经验性抗菌治疗。 3.根据病原学检查及治疗反应调整抗菌治疗用药。 (四)标准住院日为8-1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44·101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治疗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辅助检查(入院后第1-3天) 1.必需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血沉、C反应蛋白(CRP (3)胸部正侧位片、心电图。 2.可选项目: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咽拭子、支原体抗体、结核抗体、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血气分析、胸部CT、血气分析、D-二聚体、血氧饱和度、B超、肺功能、有创性检查等,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 若乡镇卫生院条件限制,部分检查项目可在上级医院完成。 (七)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 1.评估特定病原体的危险因素,入院后尽快(4-8小时内)给予抗菌药物。

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路径

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路径 (2010 年版) 一、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ICD-10 : J21 )。 (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本病诊断要点为:发病年龄小(<2 岁),发病初期即出现明显喘憋,体检两肺闻及喘鸣音及细湿罗音;胸片提示明显肺气肿及小片状阴影。 1. 病史:多见于2 岁以内,尤其以6 个月左右婴儿最为多见。大多数有接触呼吸道感染病人的病史。 2. 症状:初始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多表现为低热、流涕、鼻塞、咳嗽,部分可有高热、精神不振、食欲减退。2-3 天出现下呼吸道症状,症状轻重不等,咳嗽明显加重,并有喘息发作,重者出现发作性喘憋及紫绀。 3. 体征:大多数婴儿有发热,体温高低不一。喘憋发作时呼吸加速,呻吟并伴呼气延长和呼气性喘憋。胸部检查可见胸廓饱满,叩诊呈鼓音(或过清音),听诊可闻及哮鸣音。 当喘憋缓解时,可有细湿罗音、中湿罗音。部分患儿可有明显呼吸困难,出现烦燥不安、鼻翼扇动、三凹征及口唇发绀。

4. 外周血象:外周血白细胞多偏低或正常,合并细菌感染时多增高。 5. 胸部X 线:表现不均一,大部分病例变现为全肺程度不等的阻塞性肺气肿,约半数表现为肺纹理增厚,可出现小点片阴影,小部分病例出现肺不张。 6. 肺功能:患儿急性期小气道存在阻塞,在恢复期,小气道阻塞缓解。 7. 呼吸道病原学检测:本病可由不同病原所致,呼吸道合胞病毒(RSV )最常见,其次为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 8. 血气分析:血气分析显示PaO 2 不同程度下降,PaCO 2 正常或增高,pH 值与疾病严重性相关,病情较重的患儿可有代谢性酸中毒,可发生I 型或II 型呼吸衰竭。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 吸氧:喘憋明显患儿应当给予鼻导管吸氧等方式。 2. 加强呼吸道护理:增加室内空气湿度,合理应用雾化吸入,雾化后及时予以拍背、吸痰,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3. 喘憋的治疗:喘憋较重者,根据病情吸入支气管扩张药物(如沙丁胺醇、博利康尼、溴化异丙托品等)和糖皮质激素。喘憋严重者可短期口服或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烦躁明显者可

临床路径病种目录(20210215012825)

临床路径病种目录(346 个)、呼吸内科临床路径病种(15 个) 1. 肺血栓栓塞症 2. 社区获得性肺炎 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4. 支气管扩张症 5. 支气管哮喘 6. 自发性气胸 7. 肺脓肿 8.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9. 结核性胸膜炎 10.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11. 慢性支气管炎 12. 特发性肺纤维化 13. 胸膜间皮瘤 14. 原发性支气管肿瘤 15. 原发性肺癌内科治疗 、消化内科临床路径病种(15 个) 1. 肝硬化腹水 2.轻症急性胰腺炎

3. 胆总管结石 2.轻症急性胰腺炎

4.胃十二指肠溃疡 5. 大肠息肉 6. 反流食管炎 7. 贲门失弛缓症内镜下气囊扩张术 8. 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 9. 肝硬化合并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内科治疗) 10. 经内镜胆管支架置入术 11. 溃疡性结肠炎(中度) 12. 上消化道出血 13. 十二指肠溃疡出血 14. 胃溃疡合并出血(药物治疗) 15. 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 三、神经内科临床路径病种(14 个) 1.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2. 脑出血 3. 吉兰—巴雷综合征 4. 多发性硬化 5. 癫痫 6. 重症肌无力 7.病毒性脑炎 8. 成人全面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

9. 肌萎缩侧索硬化 10. 急性横贯性脊髓炎 11. 颈动脉狭窄 12. 颅内静脉窦血栓 13. 视神经脊髓炎 14. 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 15. 脑梗塞 四、心血管内科临床路径病种(16 个) 1. 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 2.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 3. 急性非ST 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 4. 急性左心功能衰竭 5.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6. 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7. 急性ST 段抬高心肌梗死 8. 房性心动过速 9. 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 10.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11.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内科) 12. 主动脉夹层(内科) 13.肾血管性高血压

2016年最新毛细支气管炎诊断及治疗标准流程

毛细支气管炎(2016年版) 一、毛细支气管炎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ICD-10:J21)。 (二)诊断依据。 根据《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及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治疗与预防专家共识(2014年版) 本病诊断要点为:多见于2岁以内婴幼儿,尤其以6个月左右婴儿最为多见。多数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1~2天后病情迅速进展,出现阵发性咳嗽,3~4天出现喘息、呼吸困难、喘憋,重者出现紫绀,5~7天达到疾病高峰。<3月的小婴儿可出现呼吸暂停。一般无全身症状。体检双肺闻及喘鸣音及细湿罗音。 外周血象:外周血白细胞多偏低或正常,合并细菌感染时多增高。 胸片:提示明显肺气肿及小片状阴影。小部分病例出现肺不张。 呼吸道病原学检测:本病可由不同病原所致,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最常见,其次为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 血气分析:血气分析显示PaO2不同程度下降,PaCO2正常或增高,pH值与疾病严重性相关,病情较重的患儿可有代

谢性酸中毒,可发生I型或II型呼吸衰竭。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及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治疗与预防专家共识(2014年版) 1.吸氧: 2.加强呼吸道护理:增加室内空气湿度,合理应用雾化吸入,雾化后及时予以拍背、吸痰,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3.喘憋的治疗:喘憋较重者,根据病情吸入支气管扩张药物(短效β2受体激动剂或联合应用抗胆碱能药物)和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如喘憋仍无缓解者可短期口服或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试验性治疗。 4.抗感染治疗:合并细菌感染时,可用相应抗生素(遵循儿科用药的方法)。 5.对症治疗:脱水的治疗:可给予口服或静脉补液,如有代谢性酸中毒,可予碳酸氢钠补碱。心力衰竭、呼吸衰竭按相应危重症治疗,必要时行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 (四)标准住院日为5-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21毛细支气管炎疾病编码。 2.当患儿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

儿科临床路径

儿科临床路径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 (县级医院版) 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ICD-10:)。 (二)诊断依据。 根据《儿科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A.临床表现: 1.一般类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常见病原体为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冠状病毒等。病毒感染后可继发细菌感染,最常见的为溶血性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肺炎支原体也可引起。该病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部。根据主要感染部位的不同可诊断为急性鼻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 局部症状:可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咽痛、咽部不适等,多于3-4天自愈。 全身症状:发热、烦躁不安、头痛、全身不适、乏力等。部分患儿有食欲不振、呕吐、腹泻、腹痛等消化道症状。腹痛多为脐周阵发性疼痛,无压痛,可能为肠痉挛所致;如腹痛持续存在,多为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婴幼儿起病急,以全身症状为主,常有消化道症状,局部症状较轻。多有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热程2-3天至1周左右,起病1-2天内因发热引起惊厥。 体征:体格检查可见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有时可见下颌和淋巴结肿大。肺部听诊一般正常。肠道病毒感染可见不同形态的皮疹。 2.两种特殊类型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1).疱疹性咽峡炎:病原体为柯萨奇病毒A组。好发于夏秋季。起病急骤,表现为明显咽痛、高热、流延、厌食、呕吐等,病程约为1周。检查可见咽充血,咽腭弓、软腭、悬雍垂、咽的粘膜表面有多个2-4mm灰白色疱疹,周围有红晕,1-2日后破溃形成溃疡,周围有红晕。疱疹也可发生于口腔的其它部位。病程约为一周左右。 4.咽结膜热:主要由腺病毒3、7型引起。以发热、咽炎、结膜炎未特征。常发生于春、夏季,散发或小流行。临床表现有高热、咽痛、眼部刺痛,有时伴有消化道症状。体检发现咽部充血,可见白色点块状分泌物,周边无红晕,易于剥离;一侧或双侧滤泡性结合膜炎,可伴有结合膜出血;颈后及耳后淋巴结增大。病程1-2周。 B.实验室检查: (1)外周血常规和CRP:病毒性感染白细胞计数多为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CRP正常或轻度升高。细菌感染有白细胞计数与中性粒细胞增多和核左移现象,CRP有不同程度升高。 (2)病原学检查:视需要可进行常见的呼吸道病毒检测、支原体、衣原体,可用免疫荧光法、免疫酶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等方法确定病毒的类型,前降钙素原可区别病毒和细菌感染。 (3)ASO、ESR测定:ASO↑、ESR↑常提示有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证据。 (4)胸部X-ray:必要时做该项检查,以排除下呼吸道感染。大多数呈双肺纹理清晰、无炎症影像学改变。 (5)心电图:必要时做该项检查,以排除心肌炎。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儿科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一般治疗:保持适当的室温(18-20℃)及湿度(55%)注意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开窗通风、供给充足水分,给热量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

24个专业105个病种中医临床路径

急性咳嗽病中医临床路径(住院)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或急性支气管炎或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住院患者。 一、急性咳嗽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急性咳嗽病(TCD编码:BNF011)。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ICD-10 编码:J06.903)或急性支气管炎(ICD-10 编码:J20.904)或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ICD-10 编码:J44.101)。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急性支气管炎经门诊治疗3~7天后症状未见好转,且血常规为白细胞计数<10×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5%的患者进入本路径。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4)。 (2)西医诊断:参照《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2009年)。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急性咳嗽病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急性咳嗽病临床常见证候: 风热犯肺证 风寒袭肺证 风燥伤肺证 痰热郁肺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急性咳嗽病中医诊疗方案(试行)》、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4-2008)及中华中医药学会《咳嗽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1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急性咳嗽病(上呼吸道感染或急性支气管炎或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药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急性咳嗽病(上呼吸道感染或急性支气管炎或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患者。 2.有明确的感冒或呼吸道感染或慢性支气管炎病史。 3.胸部X线未见明显异常。 4.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5.当患者继发或合并细菌感染,不进入本路径。 6.内伤咳嗽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体征、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 (3)心电图; (4)胸部X线片。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咽拭子检查,痰培养+药敏试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鼻咽镜检查、鼻窦CT检查、胸部CT检查、24小时食管PH监测、肺功能检查、支气管舒张试验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风热犯肺证: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2)风寒袭肺证:疏风散寒,宣肺止嗽。 (3)风燥伤肺证:疏风清肺,润燥止咳。 (4)痰热郁肺证:清热肃肺,豁痰止咳。 2.静脉滴注、肌肉注射中成药注射剂。 3.针灸治疗。 4.拔罐、耳针等疗法。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分析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4-05-13T13:17:21.89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41期供稿作者:刘淑艳[导读] 为广谱的抗病毒药物,并不常规用于RSV毛细支气管炎。 刘淑艳 (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爱辉镇中心卫生院 164300) 【摘要】目的探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1年8月~2012年8月期间收治的25例该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25例患儿经过一段时间的积极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该病采取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对于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毛细支气管炎患者治疗 【中图分类号】R5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1-0097-02 毛细支气管炎为一病理学描述,其特征为小气道上皮细胞的急性炎症、水肿和坏死,黏液产生增多,以及支气管痉挛;用于临床诊断,是指婴幼儿的急性呼吸道疾病,表现为卡他症状,有时伴有低热,几日后出现咳嗽、呼吸增快,肺过度充气,胸凹陷,肺部出现广泛的湿啰音、喘鸣音或两者并存。呼吸道合胞病毒是毛细支气管炎最常见的病原。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共收治25例该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患儿18例,女性患儿7例。年龄在5个月~12岁之间,平均年龄在4.8岁。典型的临床特点:鼻塞伴/不伴流涕以及刺激性咳嗽为首发症状;1~3日后,出现进行性的呼吸急促和呼吸困难,肺过度充气;听诊早期可闻及细湿啰音,常伴有呼气相高调喘鸣。 1.2结果:25例患儿经过一段时间的积极治疗后,均痊愈出院。 2 治疗 RSV感染的治疗基本上是支持治疗。住院指征主要是肺脏听诊有啰音及氧饱和度降低,其他需要考虑的有呼吸暂停、有基础心肺疾病、年龄小于6周、小于32周的早产儿和(或)慢性肺疾病、严重的呼吸窘迫、严重脱水、低氧血症等。对住院治疗的病儿应密切监测病情,保持气道通常(体位、吸痰等),给予足够的液体。呼吸道管理非常重要,必须在喂养之前、每次吸入治疗之前及必要时给患儿吸痰,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2.1补液由于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呼吸急促,从气道丢失水分增加,以及进食进水减少,故机体的液体需要量较多,同时为了减少吸入的可能,所以医生应当评估患儿是否有脱水表现,给予口服、鼻饲或静脉补液。 2.2支气管扩张剂及胆碱能受体拮抗剂支气管扩张剂的应用并不能改善氧饱和度,不能减少住院率及住院时间,只能使临床症状评分短期得到改善[1]。因此,应用短效的β2受体激动剂及胆碱能受体拮抗剂后临床症状体征有改善时,方可考虑重复应用。通常,β2受体激动剂对有特应性体质或有哮喘家族史的患儿效果较好。 2.3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并不常规用于 RSV毛细支气管炎。有报道,病毒诱发的喘息,早期应用全身性激素——口服泼尼松3日,可以有效降低严重程度、住院时间及症状持续时间。而病毒诱发的轻度喘息,短期应用高剂量吸入激素(0.8~ 3.2mg/d二丙酸倍氯米松或布地奈德)可以减轻症状并减少全身性激素的应用。但是一项荟萃分析指出糖皮质激素用于毛细支气管炎对病情并无明显改善。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确定其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 2.4利巴韦林为广谱的抗病毒药物,并不常规用于RSV毛细支气管炎。偶用于严重的RSV感染及有高危因素的RSV感染患儿。但应限于发病早期[2]。 2.5免疫球蛋白每月注射1次RSV免疫球蛋白,每次750mg/kg,可明显降低RSV感染率、早产儿及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儿的住院率,但不能缩短住院时间及减少临床症状,也不能减少机械通气的使用,疗效不确定,作为预防用药仍有争论。 2.6白三烯受体调节剂由于已经确定白三烯在RSV感染中发挥作用,因此,白三烯调节剂可作为发作性病毒诱发喘息的治疗选择。国外的研究显示:RSV毛细支气管炎婴儿服用孟鲁司特治疗后,咳嗽症状明显减少,关于孟鲁司特组患儿无症状天数较对照组显著增多,喘息再次发生延迟约2个月[3]。国外有报道,年龄6个月以上,剂量为每日4mg,疗程为2周~1个月。2.7预后 大量临床研究证实RSV毛细支气管炎后,喘息发作频繁,哮喘患病率增高。研究显示,RSV毛细支气管炎的住院婴儿在接下来的2年中,几乎有一半(44%)发生反复喘息,明显高于对照组(13%)。另一项研究对未住院治疗的轻~严重RSV感染婴儿进行前瞻性研究,在6、8、11、13岁时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6岁时,感染过RSV的儿童发生反复喘息的情况比非RSV感染儿童高4.3倍。但是这种差异到13岁时不再具有统计学意义。帕利珠单抗为直接针对RSV表面糖蛋白的人类重组单克隆抗体,抗病毒活性较RSV免疫球蛋白高20~30倍。可以在RSV流行季节每月注射一次。每次15mg/kg,连用5次,可以降低病毒效价、降低感染率、住院率及高危婴儿ICU的住院率,减少中到重度感染持续的天数,安全有效。 3 讨论 RSV毛细支气管炎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世界许多地区都能够预测其流行季节。在温带地区,中国北方RSV的流行季节通常为冬季,而中国南方包括香港地区的高峰季节则在春季或夏季。赤道以北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发病高峰季为雨季,而南美和南非地区,流行发生在旱季。美国流行季节的开始时间的中位数月份为12月末,流行高峰季节为2月初。英国和北欧大部分地区,流行开始的时间及高峰季节都略有提前。 参考文献 [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00. [2]韩丽英;毛细支气管炎60例临床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07年03期 [3] 黄雪玲,魏淑丽.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42例疗效观察[J].福建医药杂志;2011年01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