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概括段意要点

概括段意要点

概括段意要点
概括段意要点

概括段意要点

一、什么是自然段

自然段(小节)是在行文中按表达层次自然划分出来的一个个在形式上独立的句群。它一般由若干句话组成,有时也由一句话组成。对自然段的理解是理解整篇文章的基础,对提高阅读能力有很大关系。

二、怎样读懂自然段

(一)读懂自然段的基本步骤

从文章整体入手,把自然段放在全文中去理解,一句一句地读,一句一句地想,着眼于全篇,立足本段。

具体步骤:1、细读每一句,边读边想。

2、综合全段内容,理解主要意思。

3、统观全文。

(二)段式关系与层次划分

了解段式关系和划分层次是理解文章的重要手段,划分层次必须建立在掌握段式关系的基础上,只要掌握几种主要段式的特点,就可以判断属于哪种类型的段,进而顺利分层。

1、顺承关系特征:整个自然段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有的还有较明显的时间或空间标志。划分层次时,先要理解并概括出每句话的意思,然后把意思相近的句子合并为一层。

2、并列关系特征:在一段话中,围绕一个意思,写了几个材料,各材料之间没有主次之分,只是一一排列出来。划分层次时,将并列的几个材料、几个事物、几个方面分开,各为一层。

3、总分关系(总叙关系或先概括后具体)特征:有总述和分述构成,包括“总分式”、“分总式”、“总分总式”。先用一个概括性的句子写出全段主要内容,然后围绕这个句子从几个不同方面加以叙述或说明。划分层次时,将“总”与“分”分开,各为一层。

总叙关系的特征是:先用一个概括性的句子写出全段主要内容,然后用具体事例进行具体描述。与总分关系不同的是:后面的内容没有明显分出几个不同方面。划分层次与总分关系相同。

4、因果关系特征:段内一部分写“因”,一部分写“果”,有时先因后果,有时先果后因。划分层次时,将“因”与“果”分开,各为一层。

5、转折关系特征:在一个自然段中,前后内容或意义是相互对立或相反的,一般用转折词连接。划分层次时,转折前后各为一层。

(三)概括层意、段意

层意是自然段中每一层的意思。只有准确概括层意,才能掌握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概括层意的方法:

1、摘录原句

2、改写原句法

3、归纳总结法

段意是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准确概括段意,有助于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概括段意的方法:

1、摘句法。把能概括全段主要内容的句子摘录下来作为段意。此方法主要适用于有中心句的自然段(找准中心句或概括句、总起句、总结句)。

怎样找中心句?找中心句应在理解全段的基础上进行。中心句多数在自然段的开头,如“先总后分”、“先概括后具体”的段式。中心句有时也在自然段的结尾,如“先分后总”、“先具体后概括”的段式。中心句有时也在自然段的中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中心句有时也在开头和结尾都出现,起前后照应的作用。

2、合并法。先概括出每一层的意思,然后把各层的意思合并在一起,用自己的话综合、归纳。

3、取舍法。一个自然段讲几层意思,抓住主要的,舍去次要的。

4、连串法。画出一些重点词语,把它们连起来成为一句话,作为段意。

5、提问法。先提出问题:这段写谁(什么)?然后看:干什么(怎么样)?此法往往适用于写人记事或写景状物的文章。

分段、写段意和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一、分段

“能给课文分段” ,是阅读教学的具体要求之一 ,也是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培养学生分段、概括段意的能力 ,是编写训练的重要内容。它不仅是阅读能力的体现 ,帮助学生把握教材的构篇方式。也是作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构篇方式看大体可归纳分段的方法:

①自然段归并的方法分段;

②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起因、经过、结果)分段;

③按事情发展顺序参照明显表示时间或地点的词句分段;

④按材料的总分关系(或先概括后具体)分段。

二、概括段落大意的要求

概括段落大意是指一段文章的主要意思。概括段意的要求是:

1、明确,表达意思要正确、清楚。

2、完整,概括出主要内容。

3、直接,语句要简明扼要,不能罗嗦。

三、概括段意的主要方法有:

1、摘句法

从课文中摘录现成的句子作为段意。适用于总分总的段落,先概后具体的段落。在过渡句中也可以找到现成的句子概括段意。

2、分层法

概括出段落中每一层的主要意思,然后归纳段意。适用于从几个方面写一样事物的段落。分层归纳法不是简单地把各层意思相加,而是通过比较分析,把各层意思提取出来,把各层的主要意思提取出来,然后组织语句进行归纳。

3、提问法

根据一段文章的内容提出有关的问题,然后把这些问题的答案归纳成段意。

4、加标题法

小标题比段意简洁,概括性更强,能使文章各段的中心更加突出。

四、概括文章内容常用方法有:

1、根据记叙文的基本要素、主要事件来概括。

要素串连法。写人记事的文章,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把这几个基本要素弄清了,用词语串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2、归并段意法

对于一些段落大意尤为明显的课文,可以用连接段意的方法来概括主要内容。段落大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内容。把每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最常用的方法。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两点:1、各段大意之间,有的要加上一些过渡词语,以便读起来通顺连贯。2、要区分重点段落和非重点段落,做到有详有略,有的甚至可以舍去。

(赵州桥每个自然段的段落大意一目了然,因此,可以采用归并段意法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第一自然段总体介绍,第二自然段写赵州桥雄伟、设计上是个创举,第三自然段写赵州桥美观,第四自然段是对赵州桥的评价。把这四个自然段的段意简单归并之后,得出了主要内容。利用归并段意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不但条理清晰,而且言简意骇,学生一学就会。)

3、根据文章的总起或总结来概括

一些文章,其重点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找到重点句后,引导孩子稍加改变,就可以得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4、根据文章介绍的事物的几个方面来概括。

作者写一篇文章,往往是围绕一个中心,抓住几个问题,按一定的顺序写的。读写一篇文章,我们可想一想,作者所要说明的是哪几个问题?把这几个问题概括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概括段意,就是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说明每段文章的主要意思。它能帮助我们抓住每段的重点。

一、抓住重点句归纳段意。

摘取段落里的中心句或中心词作为段意。

这种方法只适合于有中心句、词的的文章。中心句在段落中的位置一般有三种情况:在段的开头、中间或结尾。如《月光曲》(人教版六年级上册26课)第一段是总的说“《月光曲》是这样谱成的”的。这句话就是这段的段意。下面大量文字都是叙述“这样谱成的”,可以分为一大段,段意就是:《月光曲》谱成的经过。(需要自己再进行一下扩充)

如:《养花》,(人教版第十册13课)文章的结尾是“乐趣”所在,也是全文的总结,所以它的段意就是原句。如果一段中只有一句话,把课文中的这段话稍加改动,就可以作为这段的段意。

二、抓住主要内容概括段意。

这种方法适用于几个自然段合起来成为一段的文章。具体做法是:舍弃次要内容,抓住主要内容。

如:《捞铁牛》,(人教版第七册17课)第一段为第一、二自然段,讲黄河发大水,冲断了河上的浮桥,八只栓浮桥用的铁牛陷在河底的淤泥里,重修浮桥的时候,一个和尚说他可以八铁牛捞上来。这么多的内容,概括成段意就是:铁牛陷在河底的淤泥里,一个和尚说他能把铁牛捞上来。

这种方法一般适合于在段落里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情节,取主要的作为段意。

三、抓住自然段的段意归纳段意。

这种方法一般适合于按并列式安排层次的文章。如《鲸》,(人教版第九册9课)第四至七自然段可以分为一个段落,分别讲的是:鲸吃什么食物和怎样吃食物;鲸是怎样呼吸的;鲸是怎样睡觉的;鲸是怎样生长的。把这几个自然端的意思合并起来并且用简明的语句表达:介绍了鲸的食物、呼吸、睡觉、生长等方面的生活习性。

小结:

概括段意时必须要在把握全段或全文中心的基础上进行,要做到围绕中心,注意段落意思的连贯。概括段意后,应回过头来看看几段的段意是否与全篇相称,概括的角度选得是否一致,概括的重点是否恰当。

写人的文章里,一般可以用主人公的姓名作为段意句子中的主语,再讲这个人在这一段的主要活动。

写景或物的文章里,一半可以用这个景或物的名称作为段意句子的主语,再讲这个景或物的某一特点,或者是这一动物的主要活动。

归纳段意的要求

归纳段意一般要做到如下三条:一是准确,即要恰如其分地概括出全段的重点内容,不能用部分代替整体或用次要的代替主要的;二是简练,言简意明,不能罗嗦;三是通顺明白,不能含糊其词。

归纳段意的方法

1、摘句法。

把能概括全段内容的句子摘下来,作为段落大意。这种方法,适用于有中心句的段落。

2、归并法。

先找出每个自然段的大意,再将几个自然段的大意归并到一起,归纳出全段大意。

3、取舍法。

一段里有几层意思,往往有主有次,抓住主要的,舍去次要的,就可以得出段意。如《小英雄雨来》第一大段有两层意思:雨来生活的环境和雨来的游泳本领高。第二层是主要的,可以用作全段大意。

4、借助法。

就是借助段的结构特点进行归纳。如总分段,可借助总述部分;因果段,

可借助结果部分;递进段,可借助后一层的意思,但要注意在同一篇文章里归纳段意的方法要统一,不能几种方法同时使用。

一、知道概括段意的要求

概括段意一般要做到如下三点:

1、准确即要恰如其分地概括出全段的重点内容,不能用部分代替整体或用次要的代替主要的;

2、简练言简意明,不能啰嗦;

3、通顺明白不能含糊其词。

二、掌握概括段意的方法。

1、摘句法

此方法比较简单,就是直接从文章中摘出现成的句子作为段意。

摘总起句、总结句、中心句。这种句子往往是这一段记叙、描写或议论的中心,因此,可以摘取它们作为段意。例如《松鼠》的首句“松鼠是种美丽的小动物”就可作为第一段的段意;《猫》的首句“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也可作第一段的段意。

摘过渡句。课文中的过渡句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句是上段的段意,起下句为下一段的段意。例如《赵州桥》中的过渡句“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一句话承上启下,概括了上下两段的大意。

2、串连法

如果一个段落只有一个自然段组成,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如《古井》的第一段的四个句子:①古井的位置;②井水的特点;③乡亲们到古井取水;④井水的作用。综合四句意思,归纳段意为:古井的位置和作用。若一个段落有几个自然段组成,首先概括出各个自然段的意思,然后把这些自然段意思综合起来,最后用一句简洁的话归纳出段落大意。

3、取“主”法

无论是一篇文章还是一段话,都有主要内容和次要内容。在一个由几个自然段组成的段落里,与段的中心联系密切的详写的自然段,就是重点自然段。归纳段意,就以重点自然段的意思为段意。如《小英雄雨来》第一大段有两层意思:雨来生活的环境和雨来的游泳本领高。第二层是主要的,可以用作全段大意。

4、缩句法

有些段落句子不多,但较长,可用缩句的方法来概括。

5、抓体裁法

写人、写事的文章可以采用同一种概括段意的方法——谁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干什么?结果怎样?而状物、写景的文章往往从事物的几个方面来写:如外形、性能、用途等。这类体裁的文章概括段意时不可用标题或问题式来概括。

只要同学们学会概括段意的规律和方法后,就能独立地学习概括段意,遇到困难也可以迎刃而解了。

对段落大意的概括,在相当多的情况下,要依赖于对句群的分析。因此

做好对句群的分析就成为段意概括的基础之一。

考察句群的组合,可概括为两个大的类型:其一,关联词组.合;其二,

语意组合。前一种组合,关联词,对单层的或较少层次的句群分析起着“标

志”的作用;第二种则主要通过句群内部的语意结合来分析,因此演绎、判

断和推理起着关键的作用。

根据以上阐述的观点,句群分析是应该有“法”可循,有“法”可依的。

同时与之具有相同特点的段意概括也应是如此。分述如下:

1.找段内主句六条规律

(1)总分关系的,一般总的一句是主句。先概括后具体写的,一般用概

括的一句做段意。如《猫》的第一段有总起句:“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可以作为这段的段意。段中有总结句的也是如此。

(2)有过渡句的,一般也是段意。承上句是上段的段意;启下句为下一

段的段意。如《伟大的友谊》中:“在生活上恩格斯热忱地帮助马克思;更

重要的是在共产主义事业上,他们互相关怀,互相帮助,亲密合作。”这一

过渡句中,第一分句是上级段意,第二分句可作下一段段意。

(3)因果关系的,一般“果”是段意。如《一个粗瓷大碗》:“有一回,

一场激烈的战斗刚结束。小通讯员给赵一曼送来了一个鼓鼓的挂包,打开一

看,是一个粗瓷大碗。赵一曼的搪瓷缸子,早就送给一个新战士了。通讯员

一直想给她另找一个碗,……就连忙给她送来。”这一段先记叙“果”——

小通讯员给赵一曼送来了一个粗瓷大碗。即该段意。

(4)段落的中心句,一般也是段意。如《一夜的工作》中,第二段中心

句为:“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稍加整理,

便可作段意。

(5)写事情的起因、结果的,一般要抓住结果归纳段意。如《李时珍》

的第三段,起因:李时珍准备编写一本药书。经过:李时珍为编药书而积极准备。结果:李时珍编写成了《本草纲目》。故第三段段意为结果——李时珍编写成了《本草纲目》。

(6)问答形式的段落可抓住问题的答案归纳段意。偏正关系的一般根据正的内容归纳段意。转折关系的抓住转折部分的内容。递进关系的抓递进部分的内容。

2.标志法

这是通过关联词来分析语意及其关系的方法。单层句群分析起来较为简便。如:

“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予,不想取得。然而,尼

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鲁迅《拿来主义》

这是个句群,由两个句子组成,只有一层关系。其中“然而”这一关联

词就揭示了语意及其关系,起“标志”的作用。但是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

这种句群作为章法中“段”的现象出现,是十分少见的。这里不想对此作进

一步探讨。而较为复杂的句群是最为值得探讨的。

(1)在什么样的社会,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理想,什么样的阶级,更确切地说,站在什么样的立场上,戴有什么样的理想。

(2)在封建社会,金榜提名、衣锦还乡,往往是那些地主阶级或者是那些向往地主阶级生活的人的理想;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的理想是希望钱越赚越多,而且希望这个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社会是永恒的。

(3)而无产阶级却要打破这个“永恒”把这个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社

会推翻。

(4)在社会主义社会,为人民服务,实现共产主义,就成为广大人民的共同理想。

(5)所以,我们说,理想是受一定的社会和阶级的限制的。

(6)比如,古时候,就像屈原……。

——陶铸《崇高的理想》

这里各句之间有二个明显的关联词,“而、所以”,其中“所以”无疑

是一个最重要的语意及其关系的标志。它揭示了(1)(2)(3)(4)表达的是原因,而(5)句表达的是结果。(6)句的“比如”不过是对(5)句的

举例说明而已。所以可以通过这个标志判定这个句群的中心句是(5)句,而本段的中心意思也应该是由(5)句所揭示的。

“标志法”十分注重语言的外在形式——关联词,但是,实际上,这种

分析往往是不准确的,因为句群中毕竟有许多句子是不带关联词的;另外,

如果是带了许多个关联词呢,又难以判断那个关联词揭示第一层意义。所以,它必须通过对句群语意的分析来予以验证。

3.串联法

有的段落没有可作段意的句子,但可以找表示本段意思的关键语句,把

这些语句连串起来可作为段意。如《桂林山水》第二段几个句子分别讲了漓江水有静、清、绿的特点。横向连串起来,可用“漓江的水静、清、绿”,

作为段意。

4.并联法

有些段法,可采用把同类概念归并为高一级概念的方法来归纳段意。如《少年闰土》第四段,闰土讲了“雪天捕鸟”、“海边捡贝”、“看瓜刺猹”、

“潮讯看鱼”等等,这些事在“我”看来,都是未曾听说的新鲜事。因此,

这段的段意可以概括为:闰土给我讲了许多新鲜事。

5.疏理法

这是由分析语意构成的疏密程度最终来理出句群中心句的方法。分析疏密,原则上分析句群中结合由密而疏的顺序。一直扩而大之,找出句群的中心句,然后揭示段意。怎么疏理呢?可按以下步骤进行。以“标志法”第二

例为例:

(1)按句子写出句子序号,本段有六个句子。

(2)把意思结合得较为紧密的(1)(2)(3)(4)与(5)(6)摆在一起。因为(1)到(4)句是讲什么样社会,什么相理想,结合得最紧密。(3)再理出(1)(2)(3)(4)四句和(5)(6)两句之间的关系,因(5)句有“所以”,因此,明显的,(1)(2)(3)(4)各句表示原因,而(5)(6)表示结果。

通过以上分析所以得出结论,这个句群中心句是(5)句。从逻辑上说,

用(1)(2)(3)(4)来推论(5)句,而(6)即是对(5)的进一步解释说明。

这个分析结果与“标志法”分析的结果相吻合。

6.抓住中心内容法

(1)要分清主次。不要把一般的内容事无巨细,都写进去,更不要把次

要内容当主要内容。如《我的战友邱少云》第三段,写了“我”的内心活动,

也写了邱少云的外表。从全文看,写“我”的内心是为了烘托邱少云的内心

世界、危险处境。生人公应是邱少云,而不是讲“我”怎样。

(2)要恰如其分。既不能添加本段中没有的内容,也不要遗漏重要内容。《小音乐家杨科》第五段若概括为:“第二天,杨科死了。”漏了“又一次

遭毒打”这一重要内容,就不完整。

(3)内容要具体。段意一般从内容角度概括,不宜从思想角度概括,应

该指出这一段写了什么,而不应该是说明什么。如把《草原》第三段说成:

“蒙古族人民热情接待客人。”就缺乏具体内容,也难于跟下面两段相区别。若概括成:“主客见面,热烈握手。”就较具体。

(4)句子要完整。段意应该是完整的句子。不能用词或词组,而且最好是陈述句,如《一幅壮锦》中的第六段就不能说成“小儿子是怎样找到壮锦的”,而应该概括成“小儿子历尽艰辛,找到了壮锦”。

(5)要简洁明白,段落大意的文字不宜太长。

7.归纳法

有一些句子,其中并没有中心句,其意思需要经过分析才能概括,在这

种情况下,可以用“归纳法”来分析。

它是一种由句群的关键句入手分析,最后归纳句群中心意思的方法。其

方法,原则上是对句群作“由疏而密”的顺序。

如:

①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

②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

③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

④任何一种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运用也许根本无法

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但是当有了立即会对工业,对一般历史

发展产生革命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

⑤例如,他曾密切地注意电学……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怎么归纳这个段意呢?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把这个句群标出序号。共五个句子。

(2)理出句子中语义结合较为松散的句子。通过对其语境的分析理解,①②两句正是这个句群中承上启下类型的过渡句,所以它的关键句无疑是②句。由此,②与③④⑤语义结合紧密,而与①的结合即较为松散。

(3)通过分析,可归纳③是说马克思对科学的实际运用观点,④是写马克思对科学实际应用的态度和感受,⑤即是写马克思对科学实际应用的关心的事例。很明显,③④⑤三句阐述了马克思身上远为主要的内容,那就是马克思的实践精神——他作为一个革命家的最优秀的品质。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②句是关键句,③④⑤三句是阐述②句的主要内容。

其段意的概括应是③④⑤的归纳概括。

8.累加法

由一个句群组成的段落意理应是中心句表达的意思或是关键句所揭示的

意思。但是如果由二个以上的句群组合成的段落,其意义又将如何概括呢?如:

①理想到底指的是什么呢?②这个问题是比较复杂的。③因为一个时代

与一个时代不同,同一个时代,一个人与一人又不同。④比如,…⑤…⑥…

⑦…⑧…⑨…⑩…⑾…⑿…⒀…⒁…⒂…⒃一点儿理想也没有的人有没有

呢?⒄一般地说,是没有的。⒅…⒆…⒇…(21)…(22)…(23)…(24)但是究

其实,他们仍旧是有理想的,这眼前的光景正是他们的“理想”,或者说,

他们正躺在自己的“理想”上睡觉哩。

——摘自陶铸《崇高的理想》

这个段落是较为复杂的,分析这种段落的段意,非认真琢磨推敲不可。

必须要首先揭示其层次结构。考察这个结构可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这个段落中有几个中心意思相对独立的而又清晰的句群?划分出句

群,需要强烈的语感导引,分析时必须抓住中心句或关键句。本段文字行文

中两个设问句①与⒃两句无疑是关键句。由此可推论具有两个相对独立的中

心意思表达。这也正表明其由两个句群组成。

(2)在这个基础上,再来分别用疏理或归纳的方法分析各个句群。

第一个句群的中心句应是①②③三句;①②句表结果;③是原因。如果

把三句话的意思综合起来,那么就可以归纳为:理想是比较复杂的,因人因

时而异。

第二个句群的中心句应是⒃⒄两句,⒅至(24)各句无非是为了解说和证

明⒃⒄两句的。因这个句群的意思可概括为:没有理想的人是没有的。

(3)最后把二个句群的中心意思叠加在一起,此段文字的大意就可概括

为:理想是每个人都有的,它因人因时而异。

综上所述,句群分析对段落意的概括有重要的意义。且句群分析与段落

意概括是有“法”可循,有“法”可依。因此句群不仅仅具有语法意义,而

且还有章法意义——指导我们阅读语段乃至文章。

语文阅读理解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一)语文阅读理解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读材料

所谓“读材料”,就是要阅读试卷上的文字材料,粗读全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了解材料的基本大意,理清材料的层次和段落。在浏览全文,了解全文的概貌之后,应记住文章的要点,重要的结论以及一些关键性的人名、地点、定义和数字,不同的人名、地点可用铅笔在试卷上分别打上不同的记号,以便查找。

阅读理解试题的文字材料主要用来测试学生的阅读速度、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有的采用一个句子,有的采用一段文章或整篇文章。内容广泛,题材各异。以题目的难易程度分析,人们常常把它们分为表层理解和深层理解。所谓表层理解就是对文中的客观事实的感知和记忆;所谓深层理解是根据文中的客观事实,在认真思考后进行逻辑推理、总结或概括,得出结论。

通常阅读试卷上的文字材料,第一遍需要速读,首先要重点理解文章的体裁是记叙文还是说明文。答题时切忌文章都没完整的阅读过试卷上的文字材料,就匆匆忙忙地写答案。最好先把文章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其次要初步理清文章的思路。一般来讲,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平时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归纳每段

意思,归纳中心思想。它在要求概括段落大意一类的阅读理解的解题中,往往是行之有效的一个办法。

有的学生要用"顺读法",就是先读短文后读题目,然后再读短文寻找正确答案。有的学生采用"倒读法",就是先读题目(四个选项不读)后读短文,最后寻找答案。我比较赞成"倒读法",因为这种阅读方法是带着问题阅读,目的明确,容易集中,能及时抓住文中与解题关系密切的信息,从而节省了阅读时间。“倒读法"对表层理解的题目(提问时间、地点、原因等)效果最好,对深层理解的题目,要从短文的整体内容出发,进行概括和总结,分析所提供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

因此,解答这类题的中心步骤就是阅读,既要阅读短文,又要阅读题目。阅读时要注意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效率。在做到以上几点的基础上,就可以对文章后面所给的问题,分别用“一次判断”、“逐个分析”以及“排除法”等方式来进行判断解答了。

(二)语文阅读理解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找原话

所谓“找原话”,就是要找到语文阅读理解上要求的关键字、词或句子所在段落,要求学生在阅读文字材料时有重点地圈下来,然后再来重点理解与分析。当然找原话的目的是为了弄清题意,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和范围。

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将要回答的问题放到阅读试卷上的文字材料中来,再去浏览所要回答的试题,经过初步的思考,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对短文进行理解,然后分析句子结构,确定该词的词性和在句子中的成分。同时利用句子提供的信息,这样我们可以从文章中或文字材料中直接的提取有效信息。有些试题它要求用文中原话来回答,我们就可以用文中的原话来作答,这时就可以“从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来回答问题。

如果它没有明确要求用文中的原话来作答,我们也可以“从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来回答问题。如若它指定必需要使用学生自己的话来回答的话,我们也可以让学生将文中的原话加以翻译,再换言之。力求挖掘原句子的隐含信息和深层含义。有些试题则需要结合全文内容,挖掘句子的隐含信息,经过缜密的思考,寻求完美的答案。

(三)语文阅读理解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看要求

所谓“看要求”,就是要求学生再审视语文阅读理解所要求回答的问题要求,关键的关键字、词或句子也要让学生用笔圈下来,作为扣题作答的要点,也是学生回答问题的可能的得分点。要做到细读文章的内容,机智从容答题。第二遍读文章要求考生带着问题细读全文。在进行语文阅读理解训练时一般要做到如下几点:一要认准关键词句,把握其基本意义,认清它们在句子中的具体含义,根据上下文琢磨它们的升华意义,学生特别是要学会在阅读文字材料中发现有效信息,即是对回答阅读材料要求所的提问题的文字和内容。

二要排除生词的障碍,遇到生词要通过上下文,大胆地对阅读文字材料中的个别词义、语义和句义进行推测、推理和推断,还可以通过构词常识大胆猜测。

三是原文中有明显的准确答案,要善于利用阅读文字材料中的“原文”材料,果断作答。对于一般不影响句子或全文理解的生词,可以放过去,不必务求理解。遇

到重要生词时,不要着急,也不要轻易放弃,我们可以采取根据上下文来猜词或根据构词法来猜词等方法来猜出这个词的大致意思。

解题时不要边看阅读理解的问题边从阅读理解的文中查找答案,因为用这种方法难以提高阅读理解的效果,尤其是对于深层理解阅读理解的文章。首先应浏览阅读理解的全文,了解阅读理解全文的概貌。看完后,应记住阅读理解文章的要点,阅读理解重要的结论以及阅读理解中的一些关键性的人名、地点、定义和数字(不同的人名、地点可用铅笔在试卷上分别打上不同的记号,以便查找)。同时我们一定要掌握好阅读理解的解题速度,有效地控制阅读理解的考试时间,先易后难是阅读理解的考试时答题的一般方法。碰到阅读理解的难题时,千万不要钻牛角尖,耽误太多时间。一时做不出的阅读理解的题,要果断舍弃,以免影响解别的较有把握的阅读理解题。待全部阅读理解题解完后,如有剩余时间再回来做放弃的阅读理解题。

(四)语文阅读理解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答问题

所谓“答问题”,就是要让学生在根据语文阅读理解问题的要求来回答相应的问题,回答问题力求做到以下诸点:1、不可不答;不答则无分。学生只有回答阅读材料要求所的提问题,才能得分。我们老师对学生进行语文阅读理解训练时,就必须向学生说明这一点,不可不答;不答则无分。2、不乱答;乱答也不得分。学生不联系语文阅读理解问题的要求来回答,我们称之为乱答题,乱答本质上是与学生不答题一样,没有成绩。我们在语文阅读理解训练中强调学生要答满线格,但并不是让学生在语文阅读理解训练题线格胡说和乱说,因为学生乱答也不得分。3、言之有据,持之有理。所谓“言之有据”就是要学生在阅读试卷上的文字材料上找原话,找依据,不能凭空瞎说。我向学生说语文阅读理解的答案也是人定的参考答案,我们的学生不要害怕,任何问题的回答都不可能与教师的参考答案一模一样。语文阅读理解得分的主动权在我们同学们手中,关键是在于你有没有“言之有据”地来作答。

所谓“持之有理”就是让学生根据问题能够说一个所以然来,能说一个道道来,或谓之“自圆其说”。只要学生言之有据,持之有理,就可以酌情得分了。同时学生要注意组织规范语言答题,认真书写。答案基本考虑成熟之后,还需要注意一下表述的语言。语言简洁明了,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重复罗嗦,不得要领,往往会出力不讨好。在答题之后,如果时间允许,要重读全文内容,充满信心地进行复查。所有答案全部做完后,携带阅读理解的成果回归原文,检查答题有无疏漏,研究其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对照各题目推测判断,确保无误。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六种方法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六种方法 我们阅读一篇文章,必须领会它的主要内容,只有掌握了主要内容才能进一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那么,如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呢 1.题目扩展法。有的文章的题目能高度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对它稍加扩展充实, 就得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如《飞夺沪定桥》一课的标题适当补充一下:本文写的是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克服重重困难,夺取泸定桥的经过。 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2. 要素归纳法。记叙文一般包含有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四要素。找出文中的四要素,并合理组织它们,这就是主要内容。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文的四要素:时间是1948年5月25日,地点是隆化中学附近,人物是董存瑞,事件是董存瑞舍身炸毁暗堡。概括这四要素可得出主要内容: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董存瑞在紧急关头毅然舍身炸毁了前进途中的暗堡。 3. 段意合并法。把每段的段意连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如《黄继光》一课,可分为四段,段意分别是:(1)黄继光所在营接到新的战斗任务;(2)黄继光向指导员请战;(3)黄继光顽强战斗,壮烈牺牲;(4)黄继光所在营攻占了五九七?九高地。根据段意归纳为:在抗美援朝战争时,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顽强战斗,壮烈牺牲。 4. 摘录句段法。有的文章中的总起、过渡句、重点段落概括了全文的大意。阅读时可直接引用或稍加整理,便可抓住主要内容。如《养花》一文,可根据结尾段来概括它的大意:课文主要写养花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 5. 取主舍次法。对写了几件事的文章,先分清事件的主次,然后根据主要的来概括它的主要内容。如《落花生》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和尝花生几件事。从文章看,“种花生”和“收花生”写得简略,是次要的;“尝花生”写得详细,是主要的。根据课文主次可以这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形。 6. 问题回答法。有些问题,只要回答出来也就是概括出了主要内容。如《飞夺泸定桥》提出下面问题:①课文写的是红军在什么情况下飞夺泸定桥的②他们是怎么“飞”又是怎么“夺”的③结果怎样把这些问题的回答归纳起来,就是主要内容。 总之,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还很多,不管用哪种方法,都首先要认真阅读、分析,以上!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一直是中段学习的一个重点,更是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我们的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思维时常跳跃,总是不能很好的把握文章内容,因此对课文的理解也总是一半一半,很是不完整,要是面对长篇大论的文章,那可真是难为死它们了,不要说是10来岁的小孩,就是成人也会感觉有些吃力。但是,每一种知识的获得必有其一定的学习方法。对于写事文章我总结如下:概括文章首先要知道主人公是谁,发生了哪几件事情,结果怎样了这一思路展开,同时语言也要围绕主人公进行表述,详写的事情一定要表达具体,略写的部分用一个短语或是简单的话简明概括就行了。大致知道了这样的概括的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老师再稍加对此法进行补充巩固,不断的完善孩子们的这一学习能力,经过潜移默化的影响,相信孩子们能较好的把这一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中去,从而有效提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使自己能

概括段落大意的阅读练习

(一)我的油布伞 飘飘洒洒的雨丝,织成了一幅遮天盖地的珠帘。放学了,从学校里涌出许多花花绿绿的伞。 看见伞,我便想起了我小时候的一把油布伞,想起了母亲,心里涌起一种温暖的感觉…… 小时候,我们村里没有学校,要跑到八里路以外的镇上去上学。来回走读最怕遇上雨天。半路上冷不丁地下起大雨,便被浇成“落汤鸡”。那时候,我多么盼望有一把伞呀! 有一回,放学的路上,我又淋了雨。回到家我就病倒了,浑身烧得滚烫滚烫的。娘摸着我的额头,眼圈儿便红了。那时候我小,不懂事,竟不能体谅娘的难处,却说:“娘,要有把伞就好了,咱买一把吧!” 娘好久没做声,最后才说:“买,咱买一把!” 听了娘的话,我半信半疑。那年月,家里穷,队里收成不好,全指望着娘织些土布来贴补生活,还要给我交学费、买书和本子。她哪儿有钱给我买伞呢?可是,我知道娘的脾气,对孩子,她从来都是说一句是一句的。 从那以后,她每天晚上总是一吃完晚饭就上了织布机,“哐哩哐当”,满屋子都是织布的声音。我每天枕着织布声入梦。一觉醒来,织布机还在响。一天,我轻轻地走到娘跟前,颤抖地喊了声:“娘。”娘用熬红了的眼睛看着我,笑了笑。我的泪水夺眶而出,说:“娘,你别再熬夜了,俺不要伞了!”娘笑笑,说:“傻孩子,伞,咱还是要买的。娘多熬几夜就有了。” 终于有一天,娘从集市上卖布回来,一脸喜气,见了我,立即打开了印花包袱,眉开眼笑地对我说:“拿去吧,你要的伞!” “啊,伞!”我惊叫着,从娘手里接过伞来。这是一把八角黄油布伞。 我撑开,合上,再撑开,再合上;又举起来,拧动伞柄,让它在空中旋转。欣喜之余,偶然一回头,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 从此,那把黄油布伞就一直伴随着我,从初中升高中,读大学,一直到参加工作。渐渐地,这把黄油布伞很落伍了,我却舍不得扔掉它。我带着这把伞,母亲仿佛就在我的身边。 1.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她哪儿有钱给我买伞呢? 2.文章可以分成四段,用“//”标明,请写出第二、第三段的段意。 第二段: 第三段: 3.娘答应买伞,“我”为什么会半信半疑? 4.“我”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为什么心里一酸,眼里涌出泪水?请把你的理解写在下面。 1

高考语文 压缩语段(一)概括语段内容要点专题复习学案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压缩语段(一)学案 学习目标: 1 明确压缩语段的几种类型。 2 培养学生对语段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 3 掌握几种常用的压缩语段的方法。 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对语段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 一、考点阐释 “压缩语段”就是将内容丰富的长语段,按要求浓缩成语言简洁、意思明了的短语段。其最基本的要求是在把握文段主旨的基础上筛选出语段主要的信息,并将其按要求概括表达出来。压缩语段是将长文读短的基础,是语文阅读的重要能力。主要是考查考生的提炼、概括、压缩的能力及表述能力。具体表现为三点:①对材料的理解,②对材料中相关信息的筛选,③语言概括与表达。此考点的考查方式较多,如概括主要内容,拟写一句话新闻或标题,拟写导语,给概念下定义等。这类试题一般与社会生活结合较紧密,反映了学以致用的原则;另一方面,现代社会信息量大,对信息准确、全面的提取与概括更显重要。在命题上,压缩语段综合考查了理解、分析、筛选、概括、语言表达等项能力,也有较好的区分度,是近年高考考查的一项重点。 二、常见题型: 语段即相对独立的具有完整意思的— 段话。说话人(或作者)在主要事件之外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多种修辞手段使语言繁复,从而达到具体、详尽、生动形象的目的。而压缩就是删繁就简,去粗存精,撮取其主要意思,在语意明确的前提下使语言更加简练精省。 压缩语段就是通过压缩、归纳等方式,概括出文段主旨,找出主要信息。主要考查对信息要眯的概括能力。 (一)、概括语段内容要点。 (二)、给语段中的概念下定义。 (三)、新闻概写。

(四)、提取关键词。 (一). 概括语段内容要点 一、类型一:记叙类压缩 记叙类语段压缩,以报道、叙述或介绍一件事或一个人为主要材料,要求根据其主要信息,进行概括表达。 [例1]  (2008·北京高考)为迎接北京奥运会,学校拟制作“奥运史话系列展板”。请依据下面资料写一段话,并拟一个恰当的标题,作为其中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第23届奥运会这块展板的文字说明。 第23届奥运会于1984年7月28日~8月12日在美国洛杉矶举办。7月29日首枚金牌诞生—— 中国射击运动员许海峰在男子手枪60发慢射决赛中以566环的成绩获得冠军,成为中国首位奥运会金牌得主。140个国家和地区派团参加本届比赛。参加的单位、运动员人数和比赛单项数目,均超过以往各届。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代表团共有225名运动员参加了16个大项的比赛。本届奥运会破11项世界纪录。获得金牌10枚以上的国家,依次是美国(83枚)、罗马尼亚(20枚)、联邦德国(17枚)、中国(15枚)、意大利(14枚)、加拿大(10枚)、日本(10枚)。就参加夏季奥运会而言,此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只在1952年派团参加过芬兰赫尔辛基第15届奥运会,未获奖牌。 要求:根据需要提取信息,语言简明准确,80字左右。 答:  参考答案:在1984年美国洛杉矶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继1952年之后,第二次派团参赛,射击运动员许海峰获得中国奥运史上首枚金牌。本届奥运会中国共获15枚金牌。 标题:零的突破 方法总结:

第四讲 小学语文阅读概括段意的方法及练习

小学语文阅读概括段意的方法及练习 学习目标: 1.学习掌握概括段意的方法:摘句法、联合法、替换法、归纳法。 2.清楚概括段意的要求:明确、简练、完整、连贯。 3.熟练运用概括段意的方法概括段意。 课时:5课时 第一课时摘句法 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概括段意,直接找中心句的途径。 2.掌握中心句的判断方法,进一步提高阅读概括能力。 一、【以例识法】 请同学们概括出下面文段的段意。 例1.①母亲是个好劳动。②从我能记忆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③全家20多口人,妇女们轮班煮饭,轮到就煮一年。④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⑤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 段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句①是本段落的中心句。②③④⑤都是围绕“好劳动”这个而展开的。是对这个特点进一步的举例说明。因此可以直接摘录下来作为整段的段意。 例2.①动物的动作是一种常见的“语言”。②例如,鹿科动物的小尾巴反面是白色的,当它们遇到危险时,就会把尾巴撅(juē)起,露出反面的白色,像摇动着白色的“信号”,在绿色丛林地带非常显眼,可以告诉自己的同类:跟我来,快逃跑。③工蜂发现蜜源后,会通过圆形舞和“8”字摆尾舞把蜜源的距离和方向告诉自己的同伴。 段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句①中提到的“语言”二字,表明“语言”是一种沟通、交流讯息的工具。为了说明这一点,作者又在②③中例举了鹿科动物和工蜂的动作,其目的还是要说明动物的动作是一种交流和沟通的方式。因此,句①的句意已经可以涵盖后面两句的内容,也是就文段的中心句,可以直接作为段意了。 例3.①理想的阶梯,属于珍惜时间的人。②富兰克林有句名言:“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生命,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③鲁迅先生以“时间就是生命”的格言律己,献身无产阶级文学艺术事业三十年,始终视时间如生命,笔耕不辍(chuò)。④巴尔扎克,每天用十六七个小时如痴如狂的拼劲奋笔疾书,即使手臂疼痛,双眼流泪,也不肯浪费一刻时间。⑤他一生留下为人民深深喜爱的巨著《人间喜剧》,共九十四部小说。⑥这些血汗的结晶,不正是时间与生命的光辉记录吗? 段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先分析句①,理想是什么?阶梯又是什么?合起来其实句①说的是指:达到理想的方式就是要珍惜时间,后面的②③④⑤⑥为了论证这一观点,或是引用名言佐证,或是举例说明,总之都是为它服务的,所以,句①正是本段的中心句。置于段首,明显起着统率和确定基调的作用。 同学们,你能从以上的例子中找出概括段意的方法吗? 摘句法:在一段文字中摘取现成的中心句作为对该段落段意的概括。 中心句:在一段文字中能够总括该段主要意思的句子称为中心句。 二、【依法析文】

划分段落与概括段意阅读训练题(好!)

划分段落与概括段意阅读训练题姓名: 最大的麦穗 古希腊有一位大学者,名叫苏格拉底。一天,他带领几个弟子来到一块麦地边。那正是大熟的季节。地里满是沉甸甸的麦穗。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弟子们听懂了老师的要求后,就走进了麦地。 地里到处都是大麦穗,哪一个才是最大的呢?弟子们埋头向前走。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他们总认为最大的那一穗还在前面呢。虽然,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他们总以为机会还很多,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夺。 弟子们一边低着头往前走,一边用心地挑挑拣拣,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突然,大家听到了苏格拉底苍老的如同洪钟一般的声音:“你们已经到头了。”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他们回头望了望麦垄,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似乎在嘲笑他们。 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苏格拉底的弟子们听了老师的话,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错失良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1.联系上下文解读句子。 (1)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苏格拉底提出了两点要求:一是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 “只许进不许退”在文中是要求弟子__________,不可__________。 (2)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他们回头望了望麦垄,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似乎在嘲笑他们。这句话采用了__________手法,写出了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短文分成三段,用“‖”标出来。 3.这篇短文告诉了我们一个怎样的人生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细读全文,填空。(前三空各用两个字) 文中的苏老师讲了三次话,第一次是__________,第二次是__________,第三次是__________。可见,他不愧为一位大学者!因为他,____________________效果好。 为了他的尊严

概括文章段落的主要内容

概括文章(段落)的主要内容。 1、概括段意。 答题技巧:①组合法:将每一段(层)的意思叠加起来,就是这一段的意思。用谁干什么的语句来表达。 ②摘抄法:找到这一段的中心句,一般是总起句或者总结句来概括段意。 ③拓展法:文章中心句可以帮助你进行概括段意,找到每一段的中心词和文章的中心词挂钩,用拓展法来概括即可。 2、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读懂文章的主要内容,既不能太简单,也不要太具体,要抓住文章的主要任务、主要事件或叙述的几个要点简要地写出来。 答题技巧:①要素综合法(记叙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谁干什么怎么样? ②标题法:根据文章的标题,加以补充。 ③段意连接法:把各段的段落大意连起来,稍加整理。 例: 我真后悔 记得那是我7岁读一年级,家里生活十分贫困,穷得叮当响。爸爸、妈妈外出打工,只剩下我和年迈古稀的奶奶一起居住。那时,学校要求购买校服,一套要60元。我回家问奶奶,奶奶噙着眼泪,露出了为难的表情对我说:“芳芳,奶奶慢慢给你想办法。”后来,我去舅舅家里玩,正好舅舅的桌上摆着60元钱,我用颤抖的手把舅舅的60元钱拿去,交给老师买校服了。 过了三天,奶奶拿着自己辛辛苦苦采茶挣来的钱交给我说:“芳芳,你把这60元钱交给老师买校服吧。”这时我心里可着急了,这可怎么办呢?我一下子脸红到脖子上,无巧不成书,正巧我同班的同学小玲手捧着崭新校服来到我家,对我说:“芳芳,老师叫我把校服拿给你,”这时我心里更是忐忑不安。奶奶用疑惑的目光看着我,问:“芳芳,没有交钱,怎么会有校服的。”我低着头,支支吾吾地说:“是我那天在路上捡到60元,然后交给老师??”奶奶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我觉得事情再隐瞒不下去了,就哭泣着对奶奶说:“奶奶,这60

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之概括段落大意有答案

阅读指导之概括段落大意(有答案) 阅读文章时,养成一边阅读一边概括段意的好习惯,对自己写作文时选材组材,布局谋篇都是有帮助的。 要求概括段意做到言简意明,不能罗里罗嗦,说个没完,什么是准确呢?就是抓住段的实质,不要偏离段的主要内容。 (一)用段的中心句概括段落大意。 △中心句指明段的写作范围 △中心句突出段的主要内容 △中心句归纳出段的思想要点 例1 小城里每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亚热带树木。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凤凰树开花了,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从天际飘来的一片片红云中。 例2 童第周二十八岁的时候,得到亲友的资助,到比利时去留学,跟一位在欧洲很有名的生物学教授学习。一起学习的还有别的国家的学生。旧中国的贫穷落后,在世界上没有地位,外国学生瞧不起中国学生。童第周暗暗下决心,一定要为中国人争气。 (二)用文章重点句概括段意 有的文章段落中,作者在叙述事实以后,用抒情议论的方法,写出了自己的感想、体会。这些感想,往往概括了全文的主旨,点明了段的中心。阅读时可以直接引用作为段的段意。 例3 今天清早,雪停了,天也晴了。一轮红日升起来,把雪后的大地照得分外耀眼。茫茫田野一片雪白,巍巍群山遍身银装,好一派壮丽雄伟的北国风光,好一幅瑞雪丰年的喜人图画。 (三)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段意 段落中没有直接表述中心的语句就需要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 步骤: 1. 段落中共有几句话。 2. 每句话讲的是什么意思。 3. 可以分为几层意思 4. 每层讲的是什么内容。 5. 归纳每层的意思,进而概括出段的主要意思。 例4 那一天,天还没有亮,我们连悄悄地摸进“三九一”高地下面的山坳,潜伏在一条比较隐蔽的山沟里。太阳渐渐地爬上山头。我发现前面六十多米就是敌人的前沿阵地,不但可以看见铁丝网和胸墙,还可以看见地堡和火力点,甚至连敌人的讲话都听得见。敌人居高临下,当然更容易看见我们。我们趴在地上必须纹丝不动,咳嗽一声或蜷一下腿,都可能被敌人发觉。他们身上披着厚厚的茅草作为伪装,猛一看去,很难发现他们。我又看了看伏在身边不远的邱少云。他也全身伪装,隐蔽得更好,相隔这么近,我几乎找不到他。

阅读概括段意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段意的方法 一、课题扩充法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透过题目我们往往能捕捉到很多课文信息。不少课文的题目,就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归纳这类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们可以借助课题。首先要读懂字面上表达的意思,再根据课文内容把课题扩展成一句完整的话,在此基础上逐步进行丰满,使表达更加完整,更加全面。 二、段意合并法 一篇文章由几个段落组成,我们可以用合并段落大意的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先理清文章脉络,写出每大段的意思,再根据文章内容分清主次。如果都是主要的,就把段意合并起来;如果有的主要,有的次要,则需要抓住主要的,舍掉次要的。合并时,要对各段的大意做适当的修改,删除重复的内容,综合相同的内容。 三、重点突出法 有些文章,重点部分十分突出,而全文的主要内容就在其中。因此,只要抓住这个重点部分的段落大意,再加上一些必要的补充交代,全文的主要内容就归纳出来了。具体的操作:可以先简单地读读课文,了解大致内容。然后找出文章的重点段,弄清作者在重点段中要表达的意思,再联系其余各段作适当补充,文章的主要内容就自然概括出来了。 四、句子摘录法 有的文章结构上有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或内容上有中心句,这些句子往往提示了全文的主要内容。摘录这些概括性的语句,稍加改动,就可以成为全文大意。运用句子摘录法,有时候我们可以直接“抄”。 五、重点罗列法 不同体裁的文章要点不同。以叙事的文章,我们在概括主要内容时,往往可以抓住“六要素”,先罗列出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再加以整理成一段表达通顺的话。概括能力是高层次的思维活动,以上方法的运用能帮助学生从浅易处入手,消除概括课文大意时无从开口、无从下手带来的苦恼。

[散文阅读】归纳内容要点 概括中心意思

[散文阅读】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散文阅读】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考点解说】 本考点要求考生能够准确理解文章每一段的内容要点,并能按照要求用原文或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对阅读材料的内容要点和中心意思的归纳、概括,需要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认真分析。 对文章内容要点和中心意思的分析归纳在近几年的高考中是考查热点,当然,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的试题,在题干中直接设问的并不多,而较多的是变换形式让考生完成。但不管以怎样的方式命题,其基本目的是考查考生“归纳”与“概括”的能力,因此,要做好这类题目,就应该掌握一些规律和方法。 “归纳”、“概括”的几种基本形式: 一、归纳段落内容要点 归纳段落内容以分析词语、句子为基础,因此,对重要词语、句子的理解,对不同句子恰当组合(或相加或合并)的理解,对句间内在关系的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要准确把握段落中心意思,首先就要弄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有的段落有中心句,有的段落却没有,没有中心句的就要归纳、概括出段落的要点或中心意思。 二、归纳层次内容要点 层次是指写文章时安排材料、表达思想感情的顺序。层次与段落关系密切又有区别,层次是依据思想内容划分的,段落是依据文字表达划分的。在一篇文章中有时层次与段落一致,有时是互有大小,常常是一个层次包含若干段落,因此归纳层次的意思要以归纳段意为基础。在分析段与段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或理清事件顺序,或理清论证说理的逻辑,或理清说明顺序等等。明确具体层次的内容,然后以准确、简洁的语言对其内容进行归纳。 三、概括文章的中心意思 文章的中心意思是针对文章的整体表现而言的,它直接以文章层意、内容要点为基础,又涉及主观创作意图和文章客观表达效果,涉及文内使用的材料和文外相关材料,要求具有较高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较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概括的内容一般包括两方面:一是文章写了什么;二是为什么要这样写。 【方法指导】 一、归纳内容要点 (一)概览段落意,明确中心句 中心句的一般表现形式有:(1)段首提示性中心句;(2)段末总结性中心句;(3)段中过渡性中心句;(4)自然段外的抒情性或综合性中心句。 【精选例题】 踏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我恍惚回到了失落多年的一个梦境。几十年来,我从来不会忘记,我是诞生在沙土上的。人们准不信,可这是千真万确的,我的第一首诗就是献给从没有看见过的沙漠的。 年轻时,有几年我在深深的陇山山沟里做着遥远而甜蜜的沙漠梦,不要以为沙漠是苍茫而干涩的,年轻的梦都是甜的。我的心灵从小就像有血缘关系似的向往着沙漠…… 从全文看,为什么一踏上大沙漠,就全身激荡着近乎重逢的狂喜? (2006年高考全国卷II) 【例题解析】 之所以狂喜,来源于前文对沙漠的认识和情感。以上两段中“我恍惚回到……梦境”、“我在深深的陇山……沙漠梦”等句为中心句。

(完整版)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分段练习试题-概括段意

爱信诚学校阅读资料姓名 我家还缺啥 几个月前,爸爸不知怎么下的决心,买了一台电冰箱。小小的渔村轰动了,大人、小孩都来看希罕。有来看样式的,赞不绝口;有来听价钱的,看样子也想买一台;也有询问用法的。爸爸乐呵呵地回答乡亲们这样那样的问题。‖渔村离镇上足有七八里路,菜买多了要变质,买少了有时又没吃的。有了电冰箱,妈妈再不用为买菜的事发愁了。冰箱里装满了肉呀菜呀,还有爸爸爱喝的啤酒,弟弟喜欢喝的冷饮。我和弟弟还自己动手做棒冰。吃着自家的冰箱冷冻的棒冰,真是凉在嘴里,甜到心上了。‖ 一天,查电表的阿姨来了,阿姨一报度数妈妈皱眉了:“电冰箱买得起,电费可付不起呀!” 吃饭的时候,我们一家四口议论开了。妈妈的意思是把冰箱卖了,买台洗衣机。爸爸说:“是得买,但不能卖掉电冰箱。”弟弟说:“买台彩电,黑白电视看厌了。”爸爸说:“过一阵子准买。”我说:“买录音机。等上了中学,我好去学英语。”爸爸又点了点头。妈妈说:“这也买,那也买,好像咱们家真的发财了!”爸爸说:“今年鱼塘搞承包,搞得好,到年底,一个男劳力的收入可能超过5000元。这不是发财了吗?”几杯酒下肚,爸爸脸上泛着红光,越说越高兴。大家议论的结果:电冰箱不卖了,别的一样一样买。 “过一两年,你们要的东西置齐了,你们想想,那时还缺啥呢?”爸爸问。 是呀,房子是新造的,自来水装了,电冰箱有了,家具是成套的。等有了彩电、洗衣机、录音机,那时我家还缺啥呢?弟弟眨着眼睛看着我,我看着妈妈,不知说什么好。 爸爸的脸变得严肃起来,他说:“月红呀,你爷爷一个字不识,在旧社会吃了大半辈子的苦;你爸爸只念过小学,现在要学也赶不上了。”爸爸用期望的目光注视着我:“你说,咱们家到底还缺啥呢?” “缺少知识。”我心里一动,脱口而出,“缺少一个养鱼专家!” 听了我的话,爸爸笑了,妈妈也笑了。‖ 1.解释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思。 ①有来看样式的,赞不绝口。赞不绝口:②“过一两年,你们要的东西置齐了……”置: 2.按分好的三段写出每段大意。 3.写出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 居里夫人和她的老师 居里夫人是波兰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金。她在取得成就和受到别人尊敬时,首先想到的是少年时代教法语的欧班老师。‖ 1920年春天,玛丽?居里和她的丈夫经过十几年的刻苦的工作,终于从大量的沥青铀矿中提炼出了一克放射性元素镭,为人类打开了进入原子时代的大门。有一天,欧班老师收到了一封由华沙邮局派专人送来的挂号信,信封上的署名是“玛丽?居里”。欧班老师简直不敢收下,以为是邮局弄错了。一位在全世界都传颂的伟大科学家,怎么会给一个又老又穷,默默无闻的教师写信呢?直到送信的人肯定收信人没错,她才用颤抖的手拆开了信封。 欧斑老师读完了信,泪水已经涌出了眼眶,原来玛丽?居里,就是20年前门门功课都考第一的小姑娘玛丽亚!居里夫人在信中向老师深表敬意,告诉老师,她一直在法国从事科学研究,并且诚恳地邀请老师到巴黎作客,还寄来了全部往返路费。 久别的师生终于见面了。这一天,居里夫人在自己的家里,接待了她少年时代的老师,她亲自下厨房做菜,饭后和老师紧挨在一起,亲切地谈心。她使欧班老师忘掉了一切拘束,忘掉了面前是一位诺贝尔奖金的获得者。‖1932年5月,华沙镭研究所建成了。作为赞助人的居里夫人愉快的接受了祖国的邀请,到华沙去参加开幕典礼。5月29日这天,华沙的著名人物都簇拥在居里夫人周围。他们中间有共和国总统、部长们,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

片段阅读中如何概括段意

片段阅读中如何概括段意 对于片段阅读的题,很多问的都是“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这段话的准确概括是”和“这段文字强调的是”等,都是属于概括段意的题,这类题很多学员都无法把握,总不能把握文中 的主要意思。其实做这类题还是有很多方法可依的。 影响明年中国市场价格波动的因素依然很多,其中包括粮食价格下行压力增大;原油价格 上涨将带动其他产品价格上扬,进而增加企业生产成本;贸易摩擦增多,出口难度加大,对国内市场价格造成一定压力等,明年将在石油价格、电价、水价、天然气价、煤炭价格及土地价格等六大方面积极妥善地推进价格改革。 A影响明年中国市场价格波动的因素依然较多 B明年中国将积极稳妥地推进价格改革 答案B 有个学员选择A,他认为“影响明年中国市场价格波动的因素依然很多”这句话在首句,并 且后面列举了都有什么因素,并且说要在这些因素上推进价格改革,这些都是围绕着影响 明年中国市场价格波动的因素所写的。首先要说的是,首句未必就是中心句。如果每段话 的中心句都放在首句,那我们还用做题吗?直接看首句就行了啊。有时一段话有中心句, 有时一段话没有中心句。我们概括一段话还是要通篇读下来,然后整体的把握这段话,站 在作者的立场,看作者主要想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对与本题来说,A是因,B是果。前面说的所有的影响明年市场价格波动的因素依然较多,都是为了推出后一个结论:明年中国将积极稳妥地推进价格改革。作者最终想表达的也是明年中国将积极稳妥地推进价格改革。体会到作者写本文的目的所在就能很好地把握整体段意了。 这里是典型的黄土高原沟壑区,水土流失非常严重;土地贫瘠,十年九旱。尽管有国家的好政策,使部分群众走上了致富的道路,但仍有不少农民挣扎在贫困线上。 这段话主要说明了: A与其等待国家的政策救助,当地政府不如因地制宜,发展地区特色经济以摆脱贫困 B恶劣的自然环境是当地人民走向富裕的一个主要障碍 答案B 有个学员选A,因为根据题中“尽管有国家的好政策,使部分群众走上了致富的道路,但仍有不少农民挣扎在贫困线上。”中涉及到了“国家的政策”和“挣扎在贫困线上”正好与选项中 的“等待国家的政策救助”和“摆脱贫困”相照应。A是典型的主观想象。题干根本就没有提 到当地政府因地制宜,发展地区特色经济。我们做

四年级阅读理解 概括段落大 意

教学内容阅读理解练习 概括段落大意 教学目标学会概括段落大意 重点回答问题归纳段意法 难点自然段段意归并法 课前诊查一、【知识点回顾】 1、 分段方法:自然段归并法、按事情发展顺序分段、按时间 顺序分段、按空间位置转换顺序、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分 段、抓住重点部分分段。 知识导学二、典型例题与易错题分析  4.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进行回答。(4分) (1)这篇小说的结尾有怎样的特点?请作简要评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篇小说讲究运用伏笔的手法。文章最后交代"我"喊错老师傅 姓氏的事情,这其实在前文就埋下了伏笔,请从文中找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效果展示三、巩固与提高 概括段意,先要读懂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抓住内容要点,再准确地 进行概括。 自然段的段意,是根据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归纳出来的。 意义段的段意,是概括各自然段的段意综合归纳出来的。 所以概括段意时,要一边读,一边想,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这几个自然段合并起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经过分析、思考、综合,就 可以正确地概括段落大意了。

具体的方法是: 1、摘句法。 摘句法,就是摘取最能概括段的主要内容的句子作段意。一般地说,中心句、重点句和过渡句能够概括主要内容,就摘取这样的句子做段意。用摘句法概括段意要注意两点:一是要看看所摘的句子能不能准确、精练地概括段意。二是如果所摘的句子较长,可以进行适当的删减,但不能改变原意。 2、连词法。 有的段落没有中心句、重点句和过渡句,但出现一些能表现段的主要内容的词语。连词法就是连接重点词语来归纳段意的方法。用连词法概括段意要注意两点:一是所选词语要准确,串连起来能反映段的主要内容。二是句子要通顺、明白,不能出现别扭、累赘的语病。 3、归并法。 有的意义段是由几个自然段组成的。概括段意时要归纳出每个自然段的段意,然后再归并出意义段的段意。运用归并法概括段意时,一定要抓住段的主要内容,不要面面俱到。用归并法概括段意要注意两点:一是归并各自然段段意要语句通顺、明了。二是可以对原自然段段意的语句进行删减增补。力求做到语句连贯、衔接自然。 学会概括段落大意,有助于了解段与段之间的关系,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还可以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和写作方法。这对我们提高读、写能力会有很大的帮助。 不同类型的文章如何概括段意: 1 写事类的文章: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这样思考: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 点;谁是主要人物;这件事的起因是怎样的,经过中碰到了什么情况,结果如何。把这些答案整理归纳一下,段落大意就概括出来 了。 2 写状物类的文章:

三四年级语文阅读(概括段意,分段,中心思想)

我爱花城 我刚到花城,便陶醉在花的海洋里…… 记得,春节时节,那昂立枝头的就是被誉为“英雄花”的木棉花。它色彩鲜艳,蓬勃向上,给人以坚定、凝重、朴实的感觉。 当热风吹走带有几分寒意的春季时,花城已成为白兰花的天地了。我漫步在白兰花盛开的树下,陶醉在白兰浓郁的清香里。 继白兰花之后,最美的要数凤凰花了。它的花似红云,像彩霞,一枝枝,一片片,开满了枝头,看上去一片火红,像一团正在燃烧的火。 秋风飒飒,群花中的佼佼者,当然要数菊花了。当我走进菊花园中,不禁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瞧!菊花有红的、白的、黄的、紫的,还有黑里透黄的……色彩各异,五颜六色。菊花的姿态更美,有的倒挂枝头,有的一枝独秀,有的千朵成群……真是千姿百态啊! 一阵北风吹过,百花凋零。路边似乎已看不到什么花了,其实不然,在每家的窗台上,不正有一盆亭亭玉立的水仙花!它那碧绿的叶子衬托着白黄色的小花,散发出芬芳,越发惹人喜爱。 啊!我爱花城,我爱花城的一年四季,我更爱把花城点缀得如此绚丽的人们! 1、本文是按的顺序来写的。 本文的中心句是 2、把“在每家的窗台上,不正有一盆亭亭玉立的水仙花!”这句话改为陈述句。 3、根据下列提供的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写下来。 (1)眼睛看着复杂纷繁的景象而感到迷乱。() (2)形容可看的东西太多,看不过来。() (3)形容女子体态修美或花木等形体挺拔。() 4、第五自然段,作者写了菊花的和. 5、用“ ”画出描写菊花色彩各异,五颜六色的句子。用“﹏”画出描写菊花千姿百态的句子。 6、说说阅读了本文带波浪线的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李老师 我们的李老师中等身材,瘦瘦的个子,喜欢戴一副宽边眼镜。他虽然快50岁了,但看上去还很年轻。李老师高鼻梁,高颧骨,尖下巴,两只眼睛深深地陷进了眼窝,显得更加清瘦。我想,李老师日夜为我们操劳,他实在太辛苦了。 1、这段话是从、、、等几方面来描写李老师的外貌的。 2、这一段话外貌的描写,突出地表现了李老师的,反映出李老师为培养下一代而。 3、你的外貌上有什么特点,请简单地写出三、四点。 一天,我到果园里去玩。走进果园栅门,一阵清香迎面扑来,我赶紧向园中跑去。初秋的果园真美。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果园封得严严实实,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红艳艳的水蜜桃,压得枝条都弯了下来。金色的梨子结得真多,一簇簇数也数不清。满树满园的海棠,像开了一树金色的花,把绿叶都挤得看不见了。最惹人喜爱的是葡萄,深绿的、浅绿的、老紫的、淡紫的,一串串像抹上一层淡淡的霜。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串葡萄,穿着彩色的衣裳,在五彩缤纷的盛会厅里,伴随着姐妹们,翩翩起舞。慢慢地,我们变成了一瓶瓶醇香的美酒,供献给丰收的宴会。 1、把文中描写颜色的词抄下来: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所表示的意思。 “封”、“挡”、“遮”都是用来描写果树“压”是用来描写水蜜桃 “挤”是用来描写海棠 3、用“”画出短文里联想的部分,再回答:这一联想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小学语文阅读概括段意的方法及练习

小学语文阅读概括段意的方法及练习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小学语文阅读概括段意的方法及练习 孩子在做阅读练习是,总不能很好的概括段意.正好发现网上有篇很好的博客介绍这方面内容,现在介绍给各位BBMM,希望对你们有用.原文请 看:https://www.doczj.com/doc/491659692.html,/s/blog_4ef6842f010087om.html 学习目标: 1.学习掌握概括段意的方法:摘句法、联合法、替换法、归纳法。 2.清楚概括段意的要求:明确、简练、完整、连贯。 3.熟练运用概括段意的方法概括段意。 课时:5课时 第一课时摘句法 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概括段意,直接找中心句的途径。 2.掌握中心句的判断方法,进一步提高阅读概括能力。 一、【以例识法】 请同学们概括出下面文段的段意。 例1.①母亲是个好劳动。②从我能记忆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③全家20多口人,妇女们轮班煮饭,轮到就煮一年。④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⑤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 段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句①是本段落的中心句。②③④⑤都是围绕“好劳动”这个而展开的。是对这个特点进一步的举例说明。因此可以直接摘录下来作为整段的段意。 例2.①动物的动作是一种常见的“语言”。②例如,鹿科动物的小尾巴反面是白色的,当它们遇到危险时,就会把尾巴撅(juē)起,露出反面的白色,像摇动着白色的“信号”,在绿色丛林地带非常显眼,可以告诉自己的同类:跟我来,快逃跑。③工蜂发现蜜源后,会通过圆形舞和“8”字摆尾舞把蜜源的距离和方向告诉自己的同伴。 段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句①中提到的“语言”二字,表明“语言”是一种沟通、交流讯息的工具。为了说明这一点,作者又在②③中例举了鹿科动物和工蜂的动作,其目的还是要说明动物的动作是一种交流和沟通的方式。因此,句①的句意已经可以涵盖后面两句的内容,也是就文段的中心句,可以直接作为段意了。 例3.①理想的阶梯,属于珍惜时间的人。②富兰克林有句名言:“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生命,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③鲁迅先生以“时间就是生命”的格言律己,献身无产阶级文学艺术事业三十年,始终视时间如生命,笔耕不辍(chuò)。④巴尔扎克,每天用十六七个小时如痴如狂的拼劲奋笔疾书,即使手臂疼痛,双眼流泪,也不肯浪费一刻时间。⑤他一生留下为人民深深喜爱的巨著《人间喜剧》,共九十四部小说。⑥这些血汗的结晶,不正是时间与生命的光辉记录吗 段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散文阅读之内容要点概括

散文阅读之内容要点概括 本考点要求考生能够准确理解文章每一段的内容要点,并能按照要求用原文或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对阅读材料的内容要点和中心意思的归纳、概括,需要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认真分析。 对文章内容要点的概括在近几年高考中是考查热点,是针对分析概括作品内容、主题而设的常见题型。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它又可分为局部概括(针对段落)和整体概括(针对全文)。 题型一局部内容要点概括 1.内容要点要齐全。指不能遗漏文段的主要内容,必须按要求把文段的要点一一找出来,尤其是题目规定的要点数目,缺一不可,这是内容概括的基本要求。 2.表述角度要吻合。指答案要与题目的具体要求一致,不能答非所问。 3.作答语言要精确。要点概括题的作答语言要求精练,字数符合规定,形式合乎题目要求。 (二)解题方法 1、找中心句,纲举目张。 文章中的语段通常是由中心句和展开句组成的,中心句是语段的核心、主旨,而展开句是为中心句服务的,是对中心句的丰富和深化。这些句子意义相互联系,有机地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段落,表明一个相对独立的中心意思。对这些语段进行概括,找中心句是最重要的途径。找到了这些句子,就能纲举目张。 2、去虚留实,删繁就简。 这是概括类试题中用得最多的方法,又经常和找中心句结合使用。所谓“虚”、“繁”是指语段中那些起阐释、说明、补充甚或是拓展、引申等作用的句子,这些句子只是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关键信息,但它们就像烟雾一样遮住了我们的双眼,概括时我们应合理地删除这些句子,留下关键信息,然后再简明扼要地进行表述。 3、理清层次,防止遗漏。 为了防止内容要点的遗漏,应对全文或相关段落作大致的层次分析,勾画出每一段或每一层中的重要词语、重要句子,在勾画的基础上,概括出每段或每层大意,再根据要求逐一标出序号分条进行表述,如本段概括或具体写了“谁——干什么”或“什么——怎么样”等。划分层次时要注意文中的时间词语标志、地

中考总复习——综合性学习(语段概括) 知识讲解

中考总复习——综合性学习(语段概括) 撰稿:张晓春审稿:王书萍 考点透视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课程基本理念之一。“综合性学习既符合语文教育的传统,又具有现代社会的学习特征,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应该积极提倡。”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内部诸多方面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协调地发展。 学段(7~9年级)目标与内容: 1.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2.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能从书刊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 3.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 4.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资料与间接资料的主要差别,学会注明所援引资料的出处。 语段概括 语段概括题主要是指用简洁、准确的语言对所给的一则(或几则)材料、语段或文字进行精要的“再表达”。它着重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归纳能力。 语段概括的考查目标 1.能准确感知并提取文章表达出的重要信息。 2.能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文段的主要意思。 知识讲解 语段概括的解题步骤 第一步:审题干,明要求。 第二步:析语段,明话题。 第三步:抓标志,提中心。 第四步:提关键,并同类。 语段概括的方法 1.提取原句 关注中心句、总结句、新闻导语等。 例: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出15字) 最近,记者考察了某市最繁华的商业街,对这一条街的商业用字进行了调查,发现整个路段的747个招牌中,含有不规范字的招牌多达118个,约占总数的16%,在这118个招牌中共有326个不规范字,可见,商业用字的不规范的现象非常严重。 主要内容:。 答:商业用字的不规范现象严重 2.关键词组合法 除去枝叶(修饰语、描写等),忽略细节(数字等),抓住关键词句(概括性),并对其进行加工改造,加以组合。 注意:表达要通顺。 例1:阅读下面的文字,给“防护林”下一个定义。(25字以内)

小学语文阅读概括段意的方法及练习

小学语文阅读概括段意的方法及练习 孩子在做阅读练习是,总不能很好的概括段意.正好发现网上有篇很好的博客介绍这方面内容,现在介绍给各 位BBMM,希望对你们有用.原文请看:https://www.doczj.com/doc/491659692.html,/s/blog_4ef6842f010087om.html 学习目标: 1.学习掌握概括段意的方法:摘句法、联合法、替换法、归纳法。 2.清楚概括段意的要求:明确、简练、完整、连贯。 3.熟练运用概括段意的方法概括段意。 课时:5课时 第一课时摘句法 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概括段意,直接找中心句的途径。 2.掌握中心句的判断方法,进一步提高阅读概括能力。 一、【以例识法】 请同学们概括出下面文段的段意。 例1.①母亲是个好劳动。②从我能记忆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③全家20多口人,妇女们轮班煮饭,轮到就煮一年。④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⑤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 段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句①是本段落的中心句。②③④⑤都是围绕“好劳动”这个而展开的。是对这个特点进一步的举例说明。因此可以直接摘录下来作为整段的段意。 例2.①动物的动作是一种常见的“语言”。②例如,鹿科动物的小尾巴反面是白色的,当它们遇到危险时,就会把尾巴撅(juē)起,露出反面的白色,像摇动着白色的“信号”,在绿色丛林地带非常显眼,可以告诉自己的同类:跟我来,快逃跑。③工蜂发现蜜源后,会通过圆形舞和“8”字摆尾舞把蜜源的距离和方向告诉自己的同伴。 段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句①中提到的“语言”二字,表明“语言”是一种沟通、交流讯息的工具。为了说明这一点,作者又在②③中例举了鹿科动物和工蜂的动作,其目的还是要说明动物的动作是一种交流和沟通的方式。因此,句①的句意已经可以涵盖后面两句的内容,也是就文段的中心句,可以直接作为段意了。 例3.①理想的阶梯,属于珍惜时间的人。②富兰克林有句名言:“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生命,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③鲁迅先生以“时间就是生命”的格言律己,献身无产阶级文学艺术事业三十年,始终视时间如生命,笔耕不辍(chuò)。④巴尔扎克,每天用十六七个小时如痴如狂的拼劲奋笔疾书,即使手臂疼痛,双眼流泪,也不肯浪费一刻时间。⑤他一生留下为人民深深喜爱的巨著《人间喜剧》,共九十四部小说。⑥这些血汗的结晶,不正是时间与生命的光辉记录吗? 段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先分析句①,理想是什么?阶梯又是什么?合起来其实句①说的是指:达到理想的方式就是要珍惜时间,后面的②③④⑤⑥为了论证这一观点,或是引用名言佐证,或是举例说明,总之都是为它服务的,所以,句①正是本段的中心句。置于段首,明显起着统率和确定基调的作用。 同学们,你能从以上的例子中找出概括段意的方法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