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事活动中的解释与翻译

外事活动中的解释与翻译

外事活动中的解释与翻译
外事活动中的解释与翻译

翻译研究2010年第2期

外事活动中的解释与翻译*

河南工业大学对外合作处焦丹

摘要:本文通过对解释和翻译的关系以及如何将解释与翻译在实际操作中融会贯通的分析,论述了将解释与翻译相结合的重要性和基本方法,以及在外事活动中的重要意义,提出解释以翻译为基石,翻译通过解释而升华。本文旨在为外事翻译者在外事活动中运用正确的技巧进行翻译活动提供参考。

关键词:外事活动;解释;翻译

1.翻译与解释的关系

人类的翻译实践活动由来已久,有记载的翻译活动在西方可以追溯到古罗马的西塞罗(C icero),在中国则以三国时期的支谦翻译佛经为开端,翻译实践活动必然推动翻译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郭建中,1994)。Ne wm ark(1991)说:/翻译中遇到无计可施的情况时,解释是最后的办法。0事实上,在翻译中,解释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人类的共同性造成了各种语言文字语义的可通融性、可理解性,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语言形式上的不同不难解决,译者凭自己掌握的译出语的词汇量、译出语的语言特点,在领会了原句的意思后,就可以用最近似的译入语语言进行描述或解释了。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译文摆脱原文语法和词汇的特殊性的拘束,使译文既是纯粹的祖国语言,又忠实地传达了原作的内容和风格。这样的翻译,就是对语言意义的解释,是译者对原文意思最贴切、最近似的解释。从实用的角度讲,解释性翻译是指在翻译某些涉及到语言国情的词语时须增加一些解释以便听者明白词语的内涵、避免误解。

西方翻译家对于解释性翻译的认可由来已久。伽达默尔(Gada m er)认为,翻译是重视解释的过程。奈达(N ida)认为,翻译就是翻译意义。斯坦纳(Geor ge Steiner)更是在其著作5通天塔之后6(A fter Babel)中把翻译放到了阐释学(her m eneutics)的背景下进行研究,探求翻译中的意义理解和解释的理论,认为一切交际都是通过翻译或解释来实现的。当代著名的英国翻译理论家纽马克(Peter Ne wm ark)认为,/A s a last resor,t explanation is the translati o n.0(解释是翻译的最后一种手段)。翻译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用目的语来解释源语,传达源语包含的内容(傅新宇,2005)。

由此可见,解释与翻译是密不可分、相互交融的,只有将两者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最成功的将一种语言用另一种语言表达。

2.如何将解释与翻译融会贯通

在正确认识了解释与翻译的关系之后,我们将解释与翻译放置在一个特定的环境)))外事活动下加以讨论。在外事活动中可见解释在翻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并归纳分析出在几种情形下解释的必

*河南工业大学2009年校级科研基金项目编号07X JC056。

要性和解释的尺度。

2.1对专有名词的解释与翻译

任何语言中表示人名、地名、某些特殊事物或概念的专有名词在目的语中往往出现词汇空缺。如果直译这些专有名词,只能让听者了解文字表面的意义,而不可能产生任何词义联想。所以,翻译专有名词时,往往采取音译再加上解释性词语,说明该词所负载的文化信息,从而帮助听者理解原文。如:说到秦始皇,中国人很自然的就会想起他是第一个皇帝,他统一了中国,甚至体会到他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人。然而,西方人如果不熟悉中国历史,就不可能了解这一点,秦始皇在他们的理解过程中也许仅仅是一个历史人物的名字。这里运用解释性翻译这条信息就可以帮助西方读者理解秦始皇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了。/Q i n Sh-i huang,the first e m peror of Ch i n a w ho united the country i n the second century B.C.0又如,广州又称/羊城0、/穗城0,是祖国的南大门,早在秦汉时期就是繁华的都会。译文:Guangzhou,also kno w n as Canton, lies i n t h e souther n-m ost part o f China,adja-cent to H ong Kong and M acao.The city p s long h istory dates back to m ore than t w o thousand years ago w hen it beca m e a prosperous tradi n g por.t在这段对广州的翻译介绍中,译者没有拘泥于原文的格式和内容,而是用译文听者已有的背景知识去化解原文中一些文化难点,保证了原文信息的传递。如用西方人较熟悉的/canton0替代/羊城0和/穗城0,用西方人熟悉的/H ong Kong and M acao0说明广州的方位。/秦汉时期0则只译出其暗示的/历史悠久0(t w o thousand years ago)的意思。(王菊芳等,2007)

2.2对概括性词和缩略语的解释与翻译

为了表达的便捷,每种语言在发展过程中都不断创造着概括性词和缩略语。中文也不例外。甚至由于中国人善于归纳概括,中文中出现了很多内涵丰富,涵盖面广的概括性词和缩略语。翻译此类词语时,通常需要译出被简略的全部内容或做出解释性说明,否则,目的语的读者可能会不可理解其中的含意。如:

2.2.1在向外宾介绍/郑州大学是国家-211工程.的重点大学0时,这类缩略语有很强的时代特征,反映了国家在此一段时期的教育政策,如果要让目的语听者和源语听者一样了解其具体内容,就必须运用解释性翻译详细解释这类词汇中包含的政策内容。众所周知,/211工程0就是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一百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点。郑州大学是国家/211工程0重点建设高校,是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同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这样的解释对外宾来说就很明了了,既体现了现阶段我国的国家教育政策和措施,也表明了郑州大学在国家的地位。外事工作者可以这样翻译/A national/211pro j e ct0key un i v ersity co-bu ilt by the H enan Pr ov i n cia l Governm ent and the S tate M i n istry o f Educa-tion.0

2.2.2随着国际合作办学的不断发展,为我国培养越来越多的国际化人才,我国高校与国外高校的合作日趋紧密完善,国际合作办学已成为国际性综合大学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么在高校外事工作中,高校合作办学项目的互访和洽谈显得尤为重要,在很多的合作项目中,为了使校方和学生对项目有深刻的印象和理解,这些合作项目往往都会采用概括性词汇或缩略语。比如:中教国际教育交流中心(CC I EE)和美国有关机构开展的以中美高校学分学历互认为基础的5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6项目,将该项目被译为/S i n o-Am er ican1+2+1 Dua l-Deg ree Progra m0。为了使听者双方对该项目有所了解,外事口译者有必要对此项目进行简要的介绍。除了对此项目的背景

介绍外,一些大概的简要介绍也是必要的。此项目分为本科生部分和研究生部分。本科生部分是指直接从参加该计划的中方大学中选拔本科一年级学生,到参加该计划的美方大学学习第二、三年课程,然后返回中方大学学习第四年课程,从而使这些学生可在四年内同时获得中美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

在中外合作办学洽谈中的外事翻译者可以参照以下进行适当的解释性翻译:In or-der to educate internationall y oriented profes-sionals,China C enter for International Educa-tional Ex change(CC I EE)and Am erican A sso-ciation of State Co lleges and Universities(AAS-CU)jointl y i n itiated t h e Sino-Am erican1+2+ 1Dual-D egree P rogra m,w hich is based on the p rocess of cre d it and degree recognition be-t w een Chinese and Am erican Universities.Cur-ren tly,t h e p rogram serves as one o f m ost i m por-tant ex changes and coop era tion p lat f or m bet w een Ch inese and Am erican Universities.

以上是对于该项目背景进行的解释说明,接下来便应进行后续的翻译,使听话人能够对该项目有更清晰准确的认识。

The above is the background of this pro-gra m.If necessary w e s hould also m ake a brief introduction o f/1+2+10for furt h er under-st a nd ing./The1+2+1program covers both undergraduate and graduate stud ies.F or un-der graduate study refers that fres hm en are select-ed fro m Chinese partner universities to s p end their second and thir d year at one o f the U.S. partner universities.They ret u rn to their ho m e universities for the fourt h year to co m p lete the program for both universities.Qualifie d students w ill receive d i p lo m as and bachelor degree fro m both Ch i n ese and U.S.universities.0

2.3对背景意义的解释与翻译

语言与使用者的历史、生活环境、生活条件和生活习俗等许多因素密切相关。一种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对本民族来说是熟悉的,但对另一种文化背景下的人来说也许全然是陌生的。所以,就这方面的语言部分进行翻译时也要进行解释性剖析。对于英语文化中特有的事物、习俗等在翻译时必须进行解释性交代。

段连城(1987)在5对外传播学初探6一书中指出:我们不可低估外国读者或听众的智力,但也切勿高估一般外国人对我国的了解水平。实际就是指在外事翻译中口译者需要对背景意义进行解释的必要性。

1986年5月,北京国际广播电台曾整理了一份调查材料,列举十几个国家的听众对该台提出的问题。调查结果既表现出听众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生活的广泛兴趣,也表现出他们对中国很不了解。200多个问题中包括:中国的国旗是什么样的?中国的国歌是什么?中国的国家主席是谁?中国的面积有多大?人口有多少?等等。不要责怪外国人无知。试问有多少中国人,包括受过教育的人,能立即答出关于我国近邻日本的同样问题呢?很明显,对外国人介绍本国情况,需要补充背景知识。

如遇到下列情况一般都需要进行解释: /解放前0和/解放后0,任何一个中国人都知道是指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以后。如果加上具体年份,外国人就更易理解。比如在高校外事接待介绍学校建校历史时,就最好用具体的年份。如河南工业大学建校于1956年。同样,中国小学生都知道/五四运动0和/辛亥革命0,但一般外国人并不知道,因此,需要进一步的解释性翻译。往往需要说/1919年反对外国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的五四运动0和/推翻最后一个王朝,建立共和国的1911年革命0。讲到长城和兵马俑时,自然会提到秦朝,但是一般外国人不会记得/秦0是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建于2200多年前。谈到北京故宫

和颐和园,又会提到清朝。按汉语拼音, /秦0和/清0仅有一个字母之差,一般外国人很难辨别。因此在/秦0和/清0之后,加个年代解释,那就清楚得多(段连成,对外传播学初探,1987:78)79)。

除去极少数杰出人物,如孙中山、毛泽东、周恩来和现在的邓小平以外,对人名做点简介决不多余。因为一般外国人拿不准,也常常记不清中国名字的汉语拼音。至于历史人物,也许像孔夫子、成吉思汗、慈禧、蒋介石等少数人可以例外,其他最好都加简介。不要想当然认为所有或大多数外国人都知道李白、杜甫是谁,鲁迅是谁。因此在外事活动中进行翻译时,介绍校领导的名字时要清晰,并尽量重复,使对方记住,必要的时候要加以解释;另外,在进行当地历史旅游景点介绍时,比如世界闻名的河南登封少林寺、洛阳龙门石窟、西安兵马俑等的历史都要加以必要的解释。

2.4对修辞意义的解释与翻译

对于明喻中出现的比较怪癖的喻体或转喻和提喻,或当与中国的喻体相去甚远,中国读者无法建立起喻体和喻义间的联系时,需作解释性替代翻译。当人们出于对不快之事的忌讳,或是出于礼貌而对不雅之事的回避,就会用委婉语替代。在翻译时,能委婉表达的当然应该保存其风格,若不能委婉表达,就一定要把握其真实含义,予以解释性处理。另外,英语中的俗语是一种具有通俗诙谐形象特点的现成语,为了避免中国读者理解上的偏差,翻译时对某些俗语的意义进行解释性增补是很有必要的。如将/as g lad as anyth i n g0翻译为/高兴极了0;将/as fa lse as he ll0翻译为/虚伪至极0,将/as coo l as cucu m ber0翻译为/十分冷静0等。

另外,对中国特有的风俗、流行语和典故等,一般都需要加以简短的解释。出自历史、传说和文学的典故,虽然在我国是家喻户晓,一般外国人并不了解。譬如:说中国人像/愚公移山0一样在建设自己的国家,若不加上三言两语的解释,/愚公0从字面理解就只是一个/傻老头0而已。如果要表扬一位外国同事,说他表现出白求恩精神,也要略加说明。因为外国人很少像一些中国人那样精读过5毛选6。/不到长城非好汉0,在来京外国旅游者中已成为一句口头禅,但很少人知道典出毛泽东诗词5六盘山6)))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0如能向外宾略作介绍,则更加意味隽永了(段连成,对外传播学初探,1987:81)。在外事旅游接待中亦如此,比如,在参观游览四川的乐山大佛时,/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言常笑笑世上可笑之人0是众人皆知的名联。翻译时,需先加一些解释性的翻译内容和对联的历史知识,这是一种佛教的处世之道,然后再针对对联译为:/A large heart is tolerant,it tolerates what us ually can-no t be tolerated.A kindly face ligh ts up w ith s m iles,it s m iles at those w ho are s m ile d at.0这样听者就对该句有了深刻理解,同时也了解了中国的对联文化。

又如,在高校进行外事接待中,将来访外宾安置好食宿后,要有接待方高校的对等领导会见,会谈中按照中国的文化理解和国际外事惯例,中方要向来宾致以热情的欢迎词,/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0这句中国俗语经常被应用在这些欢迎词中。那么我们就要将文言文根据该句的本意来翻译,而不能逐词翻译,一般我们为了使听者易懂,翻译成/Is n p t it a p leasure to have friends visit fro m afar?0同时译者可以在此句前后加上解释性的翻译,/中国有句众所周知的俗语用文言文来表达主人的好客之情,那就是,,0这样通过解释帮助外宾了解中国的礼仪文化。

在多数情况下,一位富有经验和责任心强的笔译或口译人员,在翻译时可以增补一些背景知识,帮助读者和听众了解。但是从

根本上说,解释工作首先是作者或讲话者的责任,翻译一般只能做些技术性的补充说明。至于什么需要解释说明,则因对象不同而异,并无一定之规。一般而论,多点解释,有益无害。

2.5对数字引用的解释与翻译

大量引用统计数字的风气,在中国相当普遍。在向外宾介绍一些具体的情况时,总要遇到列举一大串统计数字的情况,例如粮食总产增加多少亿斤,校舍面积多少公顷等等。在这种情况介绍会上,时常可以看到外宾茫然的面部表情,即使他们对数字有兴趣。斤、亩、元等中国计量单位不经过换算,对外国人没有多大意义。口头翻译成串数字,又容易错漏,假如能将一些主要数字印成书面材料散发,并且把计量单位换成公制和英制,那会有效得多,而且也准确得多。

/数字混乱0还有另一种值得注意的表现,就是汉语常用数字作为修辞,而不是计量。比如,葛洲坝是/万里长江第一坝0,一个没有经验的翻译也许会译成/五千公里长江上的第一座坝0,但长江实际上是6300公里长。/万里长城0的实际长度是13400里(6700公里)。

另有一种/数字混乱0是过多使用近似数字,/十来个0、/近二十0、/三十多0、/约四十0/这个学校有几十名教师,好几百学生0等等,这种讲法给人以模糊不清,甚至是不负责任的印象。

比如在外宾参观学校时,学校会向其介绍河南工业大学的概况,介绍该校的在校生、教职工数量,学校占地面积、藏书数量等等数字,这就要求一个准确性。H enan Uni-versity of T echnology covers an area of190.3 hectares and a facu lty of over2020,am ong wh ich over711have P HD degrees orM aster de-grees,447teachers are p rofessors or associ a te professors.The library hol d s1.6m illion vol-um es of books and5300p eriodicals of d i f ferent k i n d s.这样,对方才会思考是否与该校建立深入的协议和合作,因此以专业的态度和确凿的数字对学校进行介绍是一个专业口译人员必须做到的。

2.6对文化内涵的解释与翻译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中国的文化习俗也要通过语言传递给外国客人,那么在向外国客人翻译中国的文化习俗时,需要必要的解释性翻译(增补性解释)。

比如,在节日文化的翻译中,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春节0可以解释性的译为: Spring festival is a three-day celebration o f the trad itional Chinese N e w Year w hich falls in Januar y or F ebr uary according to cycles in the Ch i n ese lunar calendar.炎黄子孙意义释译为:The descents of Yan D i and H uang D i m eans that all the Chinese p eop le are supp osed to be descen ts of H uang D i and Yan D i,t w o chie fs of fam ous ancient tribes in the H uanghe R iver Valley.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而丰富的饮食文化的国家,在外事工作中,餐桌上饮食文化的翻译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作为一个外事工作者,又要掌握一定的餐饮文化知识。比如:在菜肴的程序上,中餐与西餐是相差很多的。作为外事工作者为了营造一个舒适礼貌的氛围,就有必要向外宾有重点地介绍中国的餐饮文化知识。

除了上菜的程序不同,我们的饮食内容也大不相同。如,当我们介绍/菌类或特色野菜0之类的菜肴时,要避免使外宾误认为我们吃的是/野草或药物0,可以适当加一些解释性的翻译帮助外宾理解。/This is a kind o f fungus that is good for our hea lth.0而对于一些西方人所禁忌的食物,如/大肠0,/鸭舌0等,对于一些西方人或有宗教信仰的西方人来说,是文化上的禁忌,因此外事翻译者此时可以一语带过,不做过多的解释。

2.7对特殊意义的解释与翻译

由于两种语言有不同的语言习惯、不同的语法结构和表达手段,一方面,译者要按照译出语的既定特点接受原文,又要冲破这些束缚,用译入语的语法规则、词汇特点和搭配方法等,用纯正而贴切的译入语来解释和表达。在一些特殊场合,需要外事口译工作者随机应变并具有丰富的知识面,对有特殊意义的事物或现象进行充分的解释性翻译,使外宾了解我国国家政策现状、社会现状和文化现状。

例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0的翻译是汉语拼音/FU WA0。在向外国有人介绍福娃时,就需要通过解释性增补解释/FUWA0是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五个可爱的福娃卡通形象分别叫做/贝贝0/晶晶0 /欢欢0/迎迎0/妮妮0,是中文/北京欢迎你0的谐音。表示中国全国人民热情的盼望着奥运,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友人。

我们可以向外国友人这样进行必要的解释性翻译:On Nove m ber11,2005,1000 day s be fore the opening of the B eiji n g Oly m p ic G a m es,t h e m asco t o f t h e B eiji n g Oly m p ic G a m es/F u w a0was unveile d to the public.Fu-wa is a set of five dolls,nam ely,B eibei, J ingjing,H uanhuan,Yingy ing and N ini.The partial tone of t h e five characters is/B ei J ing H uan Ying N i0B eibei convey s a blessi n g,w hile J ingjing is a lovel y panda.As the national treasure of Ch i n a,the panda is dee p ly loved b y peop le of all over t h ew orl d.H uanhuan sy m boli-zes t h e O ly mp ic flam e and is the e m bod i m ent of enthusias m for s port.It s p reads the/Faster, H i g her,S tronger0O l y mp ic s p irit.Yingy ing is an agile pant h olop s hodg s oni(藏羚羊).It co m es fro m w est China and s preads health and good blessings to the w orld.N ini is a s w allo w fro m the sky.N ini bring s spring and happ i n ess to peop le and s o w s the blessing of/G ood luck to you.0The desi g n of the Olymp ic mascot stresses putting peop le first and e mphasizes t h e har m oni-ous co-ex istence bet w een peop le and nature.(天地合一)

3.将解释与翻译紧密结合在外事活动中的重要意义

解释性翻译是克服语言之间不可直译问题的有效方法,而且它能使译文更加忠实于原文,更加符合译文语言的自身习惯和规律,减少注释,提高了译文的可阅读性,从而使译文读者能够准确地理解和接受原文的旨意。

1979年起我国实行了对外开放政策,在中外交流的漫长历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 1987年4月,多年从事我国重要外事工作的段连成同志撰写了5对外传播学初探6/H ow to H elp Foreigners Kno w China0,是我国在对外传播、对外宣传方面的第一本学术性专著,其中提到了解释性翻译方法在外宣翻译中的重要作用;1990年,段连城在文章5呼吁:请译界同仁都来关心对外宣传6中,对由于存在巨大的中外文化差距而产生的不准确的外事翻译如:死译、硬译等提出了一个灵活翻译的处方,即/一般外宣工作中的解释性翻译0;他还比较了中国的/信达雅0标准和西方翻译理论的权威之一尤金#奈达的/对等0理论。在奈达的对等翻译理论和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中也均提到了翻译需要解释的观点。自此,一些国内从事外事工作的翻译人员开始了对外宣传的重视,开始了对外宣传的研讨,一些外事工作者开始发表相关的学术论文,如:徐亚男和李建英1998年出版的5外事翻译6一书较集中的介绍了外事翻译的方法,其中提到了解释性翻译方法的一些事例。也有越来越多的外事工作者开始思考外事活动中的翻译方式和效果,开始专业上的钻研和探索。

作为人类记录生命历程和思想意识的

工具,世界上每一种语言都带有浓重的文化背景和历史特点。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翻译不但需要完成对源语内容的字面解释,更应该做到有效的传达源语言中包含的文化信息,使听者不仅能听懂而且能够增长对源语文化的了解。现实情况中,很多汉译英的译者由于受到母语的干扰,在翻译实践中往往会缺乏/表意意识0(sense of m eaning) (杨晓荣,2002),结果造成文化元素的错译、误解、误释或者意思传达不到位,不能实现通过翻译使西方读者了解中国的目的。因此,为了在跨文化交际中更好的把/意思0传达给西方国家的听者,一种翻译手段)))解释性翻译势必为这些翻译中的不足给予帮助和提高。翻译工作者必须在诸多的翻译方法中寻求一种最有效的方法以指导外事口译工作,解释性翻译法不失为一种常用的有效方法。

然而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翻译并给予简单的解释,必须把握翻译成果不能脱离原文宗旨;解释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我们所提倡的解释是在必要的条件下为使双方沟通畅通,达到互相理解的目的而进行的增补性翻译,也不能笼统的认为解释就是翻译,比如一些闻名于世的译著仅凭解释是完全不可取的,甚至是错误的。

总之,成功的将一种语言转化为另一种语言,解释与翻译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认识到两者的关系和重要意义是非常有必要的。

4.结语

通过以上第二部分分别对专有名词、概括性词和缩略语、背景意义、修辞意义、数字引用、文化内涵和特殊意义的解释与翻译的分析,论证了将解释与翻译融会贯通的重要性和基本方法。第三部分对将解释与翻译紧密结合在外事活动中的重要意义的论述,旨在为外事活动中的主体翻译者提供有助于翻译效果的解释方法。

从宏观角度讲,翻译成果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外事活动的成败,外交官的成功翻译甚至影响着国际关系的走向;从微观角度讲,翻译成果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翻译者的信心和对其专业水平的评价,翻译成功了,会大大提高翻译人员的自信心,积累丰富的外事翻译经验,失败了,会使翻译者产生严重的挫败感,导致外事活动失败,甚至会影响翻译者个人的事业发展和人生轨迹,更严重的还会导致国际纷争和国际关系的改变。

综上所述,解释以翻译为基石,翻译通过解释而升华。在外事翻译这项复杂的跨文化传播活动中,将解释与翻译方法灵活运用、巧妙结合有利于外事活动的成功完成,得到有信度、有效度的外事翻译成果。外事翻译者应该在外事活动中认识到解释与翻译的关系和两者相结合的重要意义,运用正确的技巧进行翻译活动。

参考文献

[1]段连城,对外传播学初探[M]北京:中国建设

出版社,1987.

[2]段连城,呼吁/请译界同仁都来关心对外宣传0

[A],5中译英技巧文集6[C],,北京,中国翻

译出版社,1990:19-37

[3]傅新宇./论解释性翻译法及其应用0.[J]兰

州学刊.2005.

[4]郭建中./论西方的翻译对等概念0.[J]中国

翻译.1994.

[5]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翻

译出版公司,1999.

[6]王菊芳,徐红芳,解释性翻译在汉英翻译实践

中的应用[J],滨州学院学报,2007,4,P43 [7]徐亚男、李建英,5外事翻译6[M],北京,世界

知识出版社,1998.

[8]杨晓荣,汉译英能力解析,[J].中国翻译,

2002,16-19

中国近现代著名翻译家

中国近现代著名翻译家 1、林纾,字琴南。1852年生。福建闽县人。清末民国初年学者、翻译家、光绪举人。曾任教京师大学堂。因不懂外文曾借助他人口译,用古文翻译欧美等国小说180余种,其中以小仲马《巴黎茶花女遗事》、司各德《撒克逊劫后英雄略》等最为有名,译笔流畅,对文学界有较大影响。专译欧美小说,收入《说部丛书》出版,先后译介了司各脱、迭更斯、美国欧文斯吐话(今译斯陀) 等作家的名作。清末民初,“林译小说”风靡于世。他能诗、工画,并曾从事小说,戏曲创作。著有《畏庐文集》、《畏庐诗存》及传奇、小说、笔记等多种。1924年10月9日逝世。 林琴南又与魏易、王庆骥、王庆通、陈家麟等人合作,翻译了英、法、美、比、俄、挪威、瑞士、希腊、日本和西班牙等十几个国家的几十名作家的作品一百八十余部,其中世界文学名著有四十多部。有斯托夫人的《黑奴吁天录》(《汤姆叔叔的小屋》)、兰姆的《吟边燕语》(《莎士比亚戏剧故事》)、狄更斯的《块肉余生录》(《大卫·科波菲尔》)、《孝女耐儿传》(《老古玩店》)、《贼史》(《雾都孤儿》),以及司各德的《撒克逊劫后英雄略》(《艾凡赫》)等。 由于林琴南不懂外文,无法选择作品翻译,林琴南说:“鄙人不解西文,但能笔述,既有讹错,均出不知。” 林琴南的翻译小说无异于开启了一扇通向世界的窗户,让晚清的中国人从这里瞥见了西方的文化与人生。林译小说滋养了新文学的一代人,很多现代作家对西方文学的兴趣,就是从读林译小说开始的。

周作人在《关于鲁迅》里介绍鲁迅所受晚清文化维新的影响时说,在南京求学时,鲁迅就注意林琴南的译书,在《巴黎茶花女遗事》出版后,也都陆续收罗。至于周作人自己,在《我学国文经验》里说:“严几道的天演论,林琴南的茶花女,梁任公的十五小豪杰,可以说是三派的代表。我那时的国文时间实际上便都用在看这些东西上面,而三者之中尤其是以林译小说最喜看,从茶花女起,至黑太子南征录止,这其间所出的小说几乎没有一册不买来读过。”韩迪原在《近代翻译史话》说:“当时确实有不少人因读林译小说,才接触到西洋文学”。韩迪原对林琴南还有一个很中肯的评语,她说:“因为那时国人对整个西洋文明毫无认识,必得用东方已有的事物,去‘附会’西方的观念,像林译所用的方式,才能达到早期沟通东西文化的任务。”林琴南“还打破旧中国小说的章回体,使中国的文学形成向前迈一大步。” 胡适曾说:“古文不曾做过长篇小说,林纾居然用古文译了一百多种长篇小说。古文里很少有滑稽的风味,林纾居然用古文译了欧文与迭更司的作品。古文不长于写情,林纾居然用古文译了《茶花女》与《迦茵小传》等书。古文的应用自司马迁以来,从没有这种大的成绩。” 2、严复,原名宗光,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1871年(同治十年)毕业于福州船政学堂。1877年(光绪三年)派赴英国格林尼治海军大学学习,其间广泛接触西方资产阶级自然科学和社会政治学说。1879年回国,任福州船政学堂教习。次年任天津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后升任总办。甲午战争后,深感国势日危,先后发

简述翻译的定义及其历史演变

1.简述翻译的定义及其历史演变 学者候林平将历史上人们对“翻译”定义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定义: (1)第一阶段是传统语文研究阶段,这时候对翻译的定义是比喻式的,鸠摩罗什认为翻译“有似嚼饭与人,非徒失味,有令呕秽也”,傅雷认为翻译“如临画”“如伯乐相马” (2)第二阶段是现代语言学研究阶段。英国的翻译理论家卡特福德将翻译视为不同语言文本材料的替代。美国语言学家奈达,则如下定义: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文信息。 (3)第三阶段是当代多学科研究阶段: 在《翻译语言学》理论中,卡特福德开宗明义,翻译是一项对语言进行操作的工作:即用一种语言的文体代替另一种语言的文本过程。 关于翻译的定义中国较为熟悉的有以下几种: 1)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在内容与形式不可分割的统一中业已表达出来了的东西准确而完整的表达出来。 2)翻译是把一种语言的言语产物在保持内容也就是意义不变的情况下改变为另外一种语言的言语产物过程。 3)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 西方的翻译在历史上前后曾出现六次高潮或可分为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公元三世纪中叶罗马对希腊古典作品的翻译,这是欧洲也是整个西方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翻译活动,它开创了翻译的局面。 第二个翻译高潮涌现于罗马帝国后期至中世纪初期,以形形色色的《圣经》译本的出现为标志。 第三阶段发生于中世纪中期,西方翻译家云集,西班牙的托莱多,把大批作品从阿拉伯语译成拉丁语,其中有大量用阿拉伯文翻译的希腊典籍。 第四阶段发生于文艺复兴时期,翻译活动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翻译活动深入到思想、政治、哲学、宗教等各个领域。 第五阶段发生于文艺复兴后,17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翻译家不仅翻译古典著作,而且对近代和当代作品也有很大兴趣,如莎士比亚等,东方文学译品也相继问世。 第六个大发展阶段在二战结束至今。二战后西方经济稳定为翻译事业提供物质基础,由于时代的演变翻译特点发生巨大变化,这一时期的翻译从范围规模作用直至形式都与过去任何时代大不相同,取得很大进展。机器翻译的出现是对几千年来传统手工翻译的挑战,也是人类翻译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革命。 翻译事业在我国也有着悠久的历史: 第一次翻译的高潮出现在东汉至北宋时期,这一时期的翻译活动以佛经为主,佛经的翻译开启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文字翻译活动。 第二次高潮出现在明朝后期至鸦片战争期间,翻译的内容主要涉及西欧各国的基督经籍、科技、哲学、文学等著作。 第三次高潮出现在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时期,期间翻译活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第四次高潮是新中国成立至今,新中国的成立,使得我国的翻译事业得到了大解放,翻译活动也进而进入一个最兴盛,最繁荣的发展新时期。

2020年山东外事翻译职业学院招聘辅导员试题及答案

2020年山东外事翻译职业学院招聘辅导员试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教学的任务:()。 A、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 B、发展学生智力 C、发展学生体力 D、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绪、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答案】A 2、预防龋齿最重要的措施是()。 A、保持口腔卫生 B、定期检查 C、加强营养 D、多晒太阳 【答案】A 3、“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反应了封建社会的教育具有()的特点。 A、崇尚书本,呆读死记 B、学校教育脱离生产劳动 C、等级性 D、阶级性 【答案】D 4、社区教育起源于()。 A、丹麦 B、英国 C、瑞典 D、法国 【答案】A 5、卢梭所倡导的教育观是()。 A、爱的教育

B、自然主义教育 C、大教育观 D、进步主义教育 【答案】B 6、小学儿童思维形式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关键年龄大约在()。 A、5~6岁 B、7~8岁 C、10~11岁 D、12~13岁 【答案】C 7、在西方,被认为是第一部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现代教育学著作是()。 A、《学记》 B、《大教学论》 C、《雄辩术原理》 D、《普通教育学》 【答案】C 8、分科课程的缺点是()。 A、对教师要求高 B、对场地和教学资源要求高 C、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儿童的主动性 D、以儿童为中心,忽视教师的权威性 【答案】C 9、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迸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的思维训练方法称为()。 A、讨论法 B、头脑风暴法 C、启发法 D、用途扩散法 【答案】B 10、经常思考“如何教好这节课”等这样一些问题的教师,这时其发展很可能处于()阶段。 A、关注生存 B、关注情境 C、关注学生 D、关注自我

《外事翻译与外事礼仪》考试试卷(开卷)1

2012公共选修课《外事翻译与外事礼仪》课程考试试卷(开卷)外语系姓名:梁艳敏_ 学号:110338F01029 成绩:___________ (要求:在2013年1月8日前将试卷交到外语系杨雄琨老师处或发电子邮件到yxiongkun16899@https://www.doczj.com/doc/4916546392.html,或807487438@https://www.doczj.com/doc/4916546392.html,) 第一部分:《外事礼仪》 问答题:24% 1.礼仪有哪些基本原则? (1)、尊重与敬人原则 (2)、平等与真诚原则 (3)、自律与适度原则 (4)、和谐与沟通原则 (5)、包容与宽容原则 (6)、认同与从俗原则 2.在外事活动中,与外宾交往需注意哪些方面? (1)热情有度。公安民警与外方人士进行接触时,既要为人热情,以示友善之意,也要把握好分寸,切勿使自己对待对方的热情超出了对方所能接受的限度,令对方感到不快,甚至为对方平添了麻烦。 (2)尊重隐私。公安民警在国际交往中要养成莫问隐私、保护隐私的习惯,尊重交往对象的个人隐私,不询问其个人秘密,不打探其不愿公开的私人事宜。 (3)信守约定。在国际交往中,每一个人都必须遵守自己对他人所作出的承诺。在一切与时间有关的约定中,必须一丝不苟,不得马虎。 (4)女士优先。在社交场合里,每一名有教养的成年男子都应该积极主动地用实际行动去表示自己对妇女的尊敬之意,并应想方设法地在具体行动上为她们排忧解难。 (5)尊重国格人格。公安民警在参与涉外活动时,必须自尊自爱,维护自己的国格人格。基本要求是:第一,维护政府形象和自身形象;第二,不卑不亢,从容不迫,待人真诚。 (6)遵守外事纪律。在涉外活动中,公安民警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外事纪律,不该说的话不能说,不该做的事不能做。 3.国际交往中有哪些颜色禁忌和花卉忌讳? 在涉外活动中,公务人员不仅应做到尊重国际公众、礼貌待人,也应了解国外人们的种种忌讳,避免不礼貌情况的发生,这也是十分重要的礼仪内容。 颜色的忌讳 日本人认为绿色是不吉利的象征,所以忌用绿色;巴西人以棕黄色为凶丧之色;欧美许

中国西方翻译史测验复习题

发给学生:中国、西方翻译历史(第一次测验复习题) 中国、西方翻译历史 填空 1译界一般认为,我国有文字记载的翻译史当从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年)西域安息国人()到洛阳从事佛经翻译算起。 2支娄迦谶有位门生叫支亮,支亮有个弟子叫支谦。三人均为月支国人,故并称(“”)。3东晋初至隋末这一阶段佛经翻译家开始研究翻译理论,并出现了有组织的官办翻译机构,译经由私译开始转变为()。 4()在对般若经的各种版本进行了比较研究后,提出了“五失本,三不易”的理论。就是说,翻译时有五种情况译文容易失去本来面目,有三种情况不易处理。 5彦琮,今河南省西平县人,我国隋朝的一位佛经翻译家及翻译理论家。他在总结了自己和前人的译经经验,提出了译人(“”)。 6我国佛经翻译时期的特点是:一、时间长(前后长达一千多年);二、译量大;三、译者多为________ 。 7中国翻译史的第一时期,即佛经翻译时期,可分为______ 个阶段。 8同治元年(1862年)6月,因为精通外文的人才奇缺,清政府在北京成立了_____, 直属总理衙门。这是一所培养翻译人员的外国语学校,也是一个官办翻译机构。 9翻译沙翁剧作成就最大、最有才华者,当推_____ 。他在10年间共译出莎剧31个半,出版了《莎士比亚戏剧集》和《莎士比亚全集》。 10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______ 改名为译学馆,并入京师大学堂。11.1635—1637年意大利人艾儒略翻译的《天主降生言行记略》八卷本问世,成为______ 最早的汉语节译本。 12五四运动是我国近代翻译史的分水岭。五四运动以后,我国的翻译事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和无产阶级文学作品开始被介绍到中国;翻译中,_______ 开始取代文言文;涌现出了以____ 为代表的无产阶级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 13________ 翻译的高尔基的《海燕》达到了登峰造极、炉火纯青的程度。这篇短短几百字的散文,竟数次修改,字斟句酌,前后达十年之久。 14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这30年间,翻译工作对中国革命的贡献是巨大的。______ 的翻译为中国革命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武器。 15______ 的名片上赫然印着:“书销中外六十本,诗译英法惟一人。”人说他狂妄,他觉得自己狂而不妄。 16_______、戴乃迭夫妇翻译的《红楼梦》英文版于1978-1980年由外文出版社分三卷出版,对介绍我国国粹精华功不可没。 17______ 是罗马神父中最有学问的人,他翻译的《通俗拉丁文本圣经》结束了拉丁语中《圣经》翻译的混乱现象,使拉丁文读者有了第一部“标准”《圣经》译本,后来成为罗马天主教承认的唯一文本。 18. 11世纪中期大批阿拉伯语作品流入西班牙。阿拉伯文学作品的输入使西班牙中部古城托莱多成为当时东西文化交汇的中心,成为欧洲的“_______ ”。

外事翻译

外事翻译专题词(教材) 领事及侨务Consular and Overseas Chinese Affairs 领事机关consular post (consulate) 领事辖区consular district 领事团consular mission 外交官兼任领事a diplomat concurrently holding the post of a consul 领馆馆舍consular premises 领馆档案consular archives 领事裁判权consular jurisdiction 治外法权extraterritoriality 领事会见consular access to 委托书power of attorney 领事证书exequatur 征收领事办事费levy consular fees and charges 应接受…管辖to be amendable to the jurisdiction of … 对第三者损害的保险insurance against third party risk 多次入出境签证multiple entry-and-exit visa 居留签证residence visa 有效期三个月good for 3 months 有效期一年good for 12 months (护照的)延期、换发、补发extension (renewal), replacement 加注、加页reissue, endorsement, page addition 在中国护照上做签证to affix a visa on the Chinese passport 免办签证visa waiver, exemption of visas 撤(吊)销签证to cancel a visa 两国互免签证协议an agreement on mutual exemption of visa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简化签证事务手续to simplify the procedure of visa application 入境口岸port of entry 指定口岸designated port 取得国籍to acquire (possess, obtain, adopt) citizenship 取得…国籍to take up the nationality of… 丧失中国国籍to forfeit (lose) the Chinese nationality 放弃/保留/恢复/改变/… to renounce/retain/resume/change the… 国籍nationality of 双重国籍dual citizenship 侨居国country of residence 居住国country of domicile 永久居住地permanent abode 曾用名/别名/又名previous name/other names/alias 开放城市a city open to foreigners 亲戚relatives, relations 未成年人minor, under-age children 法律纠纷legal dispute

外交部公务员考试经历

我的外交部公务员之路 根据我去年的经历,我发现我们经管学院很多同学对公务员考试并不感冒。虽然全国公考考场外人山人海,但是我还是鲜有发现我们学院的同学参与。相比其他很多学校整校、整院地奔赴考场,实在是冷热分明。我觉得造成这种局面主要是由于三种心态。其一,对于有大抱负的同学,恐怕并不愿意今后生活在“体制”中,而常春藤中的上下求索、华尔街里的纵横捭阖才是他们想要的生活;其二,对于缺乏自信的同学,认为公务员考试录取率极低(总体录取率不足2%),自己考试基本上是充当炮灰,费时费力费财,不如避而不睬之;其三,对于公务员和公务员考试不了解、甚至有误解的同学,对公务员考试的公平性有所质疑,从而在报名时望而却步。其实,这三种心态,本人全都曾经有过。然而我又通过许多途径将这些心态一一化解,最终报了名,通过资格审查,走上了考场,完成了考试,幸运地入围复试,参加了面试,通过了体检,通过了政审,最终成功地被外交部录取。这些环节中任何一环都很可能使我同外交部擦肩而过,然而可以说我克服了重重困难,坚持了下来。而相当多的同学并非倒在最后四步上,而是倒在了前四步上。 国家公务员考试考什么?备考到底要用多长时间? 考什么?国家公务员考试一般包含初试和复试。初试就是所谓的全国公考,每年11月最后一个星期六考试。只考两科,一门是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另一门是申论。行测是从西方学来的,无论是四大会计所还是世界五百强,招聘时无一不考行测。全国公考行测部分大概是120分钟内做140道选择题,选择题内容涵盖了方方面面公务员所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分几大类(各种参考教材均有介绍,不详述)。但我觉得根本上行测其实只考三类能力:语文能力、数学能力和常识积累。申论是中国自己老祖宗传下来的,就是公文分析、写作能力,以及调研、办案能力。我猜测古代的科举考试基本上也就是申论这个形式。我个人觉得,这两个科目的设置是非常科学的(没有任何说得出来的理由,仅仅是考前和考后的综合感觉)。对于一般考生来说,初试无疑是最重要的,因为这是获得复试机会的门槛。而初试也是全国统一阅卷,统一排名,统一划线,统一调剂的,因此可以做到绝对公平。初试成绩和分数线会在40天之后公布,然后进行复试。一般的部门职位的复试也就是一次面试,但是某些部门(比如外交部)还要组织专门的专业知识笔试。 如何备考?这一点我结合我个人的经历吧,真不知道能不能叫做经验。说句心里话,我并没有特别重视国家公务员考试,仅仅是当作成百上千个招聘活动中的一个,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我很早(大概7月份)就在书店随便买了三本公务员考试辅导材料(注意,并没有任何官方指定的教材,所以哪个辅导材料都只能参考,并不权威)。之后我就去深圳电视台实习了,这三大厚本就被我抛到九霄云外了。大概在十一假期的时候,我在深圳突然发现应该看看这三本书了(是一本行测教材、一本申论教材和一本行测历年真题)。我就开始看行测教材,慢慢悠悠看了七天,基本看完了一遍。然后又开始在电视台上班。白天上班,有时候晚上回来就做一套行测真题。大约到10月15号左右,我在电视台呆得烦了,又听说学校开运动会了,我就急忙跑回来玩了。本想着脱离实习工作之后能够更好地复习公考,孰不知我再一次翻看这三本书的时候已经是11月30日(考试前一天)的事了。回到学校之后,发现各种招聘会接踵而来,学生会里的各种活动也相继开展了,我就到处应聘、到处去玩。45天的时间眨眼就过去了,我还没有收到一份offer。由于很久没复习了,考试前一天我紧急过了一遍看过的行测题,又看了申论中对去年试题的分析。带着这样的状态,我去参加了全国公考。 那么通过十天的复习,我的行测是什么个水平呢?我觉得还可以。做各种真题的时候,我的正确率都在85%以上,最高达到过92%。这是个什么概念呢?行测100分满,申论100分满,全国最低分数线大概是105分,总分达到120分就是高分了,基本上报任何职位都能参加复试。假设我行测考了85分,那么我的申论只要35分就够了。但是我有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每次行测都会超时20分钟。我的理解是,只有很少的人能够按时做完行测(而且还是在牺牲正确率的前提下),所以我还是应该坚持自己的节奏,维持正确率,当然最好也能提高做题速度。然而对于申论,我丝毫没有准备,没有写过一篇申论。在考试的时候申论能考到50分就是绝对高分了,但是我对自己的申论

外事翻译

外事翻译 1、填空 外事翻译就是外事话语(discourse of foreign affairs) 外事翻译的种类:语内翻译intralingual translation;语际翻译interlingual translation;符际翻译intersemiotic translation 外事文书分类:外交文书;对外文书;对外交往文书;涉外礼仪文书;涉外旅行文书 外交公报的翻译(Translation of Diplomatic Communiqués) 联合公报(Joint Communiqué) 新闻公报(Press Communiqué) 联合新闻公报(Joint Press Communiqué) 六方会谈talks 朝鲜DPRK 韩国ROK 回顾reviewed 第一阶段会议First Session 表示expressed 无核化denuclearization 有关concerned 重申reiterate 全面申报complete declaration 去功能化disablement 召开convene 落实implementation 国事访问pay a state visit 双边关系bilateral relations 国际和地区问题regional and international issues 广泛共识broad consensus 共同努力joint efforts 全面合作all-around cooperative partnership 不断发展ever-lasting 外交关系(邦交)diplomatic ties 一贯立场consistent position 唯一合法政府sole legal government 不可分割的一部分an inalienable part of the Chinese territory. 坚定奉行remains firmly committed 台湾独立Taiwan independence 法理台独de jure independence 汉译英 中国政府关于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的声明 2000年11月7日 Chinese Government Statement on the Complete Prohibition and Total Destruction of Nuclear Weapons 7November,2000 不使用核武器,不输出核武器,不输入核武器,不制造核武器,不试验核武器,不储存核武器 hey will not use, export, import, manufacture, test or stockpile nuclear weapons 把世界上现有的一切核武器及其运载工具统统销毁,把世界上现有的一切研究、试验、生产核武器的机构 all current institutions in the world which are engaged in the research, testing and manufacturing of nuclear weapons. 建立包括美国、苏联、中国、日本在内的亚洲和沿太平洋地区的无核武器区,建立中欧无核武器区,建立非洲无核武器区,建立拉丁美洲无核武器区 Establishment of a nuclear-free zone in the Asian and Pacific area which includes the United States, the USSR, China and Japan, a Central Europe nuclear-free Zones, an African nuclear-free Zone and a Latin American nuclear-free zone 2、英译汉 We, Heads of State and Government and heads of delegations participating in the high-level meeting of the General Assembly ,held on 18 and 19 September 2006: 我们参加2006年9月18日和19日举行的《2001-2010十年期支援最不发达国家行动纲领》高级别会议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及代表团团长 many least developed countries,with the support of their development partners, have, despite many difficulties, produced notable achievements through wide-ranging and far-reaching reforms;

外交部翻译张璐古诗词翻译欣赏

外交部翻译张璐古诗词翻译欣赏 1. 华山再高,顶有过路。 No matter how high the mountain is, one can always ascend to its top. 2.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 For the ideal that I hold dear to my heart, I'd not regret a thousand times to die. 3. 人或加讪,心无疵兮。 My conscience stays untainted in spite of rumors and slanders from the outside. 4. 兄弟虽有小忿,不废懿亲。 Differences between brothers can not sever their blood ties. 5. 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 I will not waver and carry out my duties, and will remain true to my conviction. 6. 入则恳恳以尽忠,出则谦谦以自悔。 Officials should serve as loyal as they can conscientiously when they are in office and engage in modest self-reflection when their terms end. 7.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There are people who will appreciate what I have done but there are also people who will criticize me, ultimately, history will have the final say. 8.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In line with the conviction that I will do whatever it takes to serve my country even at the cost of my own life, regardless of fortune or misfortune to myself. 9. 骨肉之亲,析而不殊。 Brothers, though geographically apart, will always be bound by their blood ties. 10. 如将不尽,与古为新。 It is only with reform that we can ensure continuous existence and growth. 11. 行百里者半九十。 Half of the people who have embarked on a one hundred mile journey may fall by the wayside. 12. 人或加讪,心无疵兮。 My conscience stays untainted in spite of rumors and slanders from the outside.

浅析中国翻译理论发展状况

浅析中国翻译理论发展状况 摘要:本文先简述当前中国翻译理论的大概内容,然后从翻译研究本身的复杂性以及当前国内翻译理论研究的不足等本体因素和翻译人才的培养机制、翻译领域的功利主义等影响翻译发展的外部因素等方面详细分析了当前中国翻译理论沉 寂的原因。认为要结束沉寂期不仅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结合、融合中西译论、翻译本体研究与相关学科相结合,而且要改革人才培养机制。 关键字:翻译理论沉寂期内因外因 纵观中国翻译理论,我们很容易找到这些熟悉的字眼“信”、“达”、“雅”、“神似”,还有“化境”等。 “信”“达”“雅” 清末新兴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严复在《天演论》中的“译例言”讲到:“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信”指意义不背原文,即是译文要准确,不歪曲,不遗漏,也不要随意增减意思;“达”指不拘泥于原文形式,译文通顺明白;“雅”则指译文时要文言化。如今“信”“达”“雅”三个字已经被我们说滥了,近代翻译理论近百年,长久被当做翻译界的金科玉律。当然,内容也随着翻译理论的发展适当的做了延伸、关联和改变。如:“信”即产生了后来的“忠实”,“达”对应着“通顺”,而“雅”一词被赋予了新的翻译内涵,不是起初所指的译文要文言化,而指在选用词语时要得体,简明优雅。 “神似”

“ 神似”,亦即“传神”,“传神达意”,“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 其外”,顾名思义,就是传达原文的精神,通过文字把字里行间的意蕴曲达以出。不同语言各有特色,有许多难以互译的地方,而翻译绝不是坐标似的“字当句对”,而是多层次的传神达意。文学翻译尤其如此。傅雷,一位毕生从事文学翻译创作的著名翻译家。他视文学工作为崇高神圣的事业,不但把损害文学精品看作像歪曲真理一样严重,并且将介绍一部文学作品不能还原它本身,也认为难以容忍。他深明文学翻译的甘苦,始终持着严谨、认真负责的翻译态度,他以自己的大量译作为印证,在严复的“信,达,雅”之外,另树一帜,标举“神似”,可谓我国 翻译理论界的一个重大突破。他切中了文学翻译的关键所在,把翻译从字句的推敲提到艺术的锤炼。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把我国传统美学中“传神”这个重要观点,引入翻译理论,把对翻译理论的认识提到美学范畴,从而拓宽了翻译理论的研究领域,为后来翻译美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所以“神似”翻译观的提出,标志着我国翻译事业的巨大进步,翻译理论由一般化、抽象化走向专业化、具体化的开始。 “化境” 钱钟书在“林纾的翻译”一文中开篇即引许慎《说文解字》有关翻译的训诂:《说文解字》卷十二部第二十六字:“囮,译也。从‘口’,‘化’声。率鸟者系生鸟以来之,名曰‘囮’,读若‘讹’。”南唐以来,小说家都申说“译” 就是“传四夷及鸟兽之语”,好比“鸟媒”对“禽鸟”的“引诱”,“讹”、“化”、和“囮”是同一个字。“译”、“诱”、“媒”、“讹”、“化”这些一脉通连、彼此呼应的意义,组成了研究诗歌语言的人所谓“虚涵数意”

外事翻译募捐活动

2015“心连心,献爱心”募捐活动 策 划 方 案 山东外事翻译职业学院 爱心募捐策划书

爱是无私的,无论飘到哪里,都会融化。爱是石,擦然生命之火;爱是火,点亮生命之灯;爱是灯,带领我们走向光明。同在一片蓝天下,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境遇。远在甘肃兰州大山里的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没有肉吃,没有面吃,一袋米吃两年,我们希望通过募捐的方式为他们筹集一些资金,然后变成大米,面,肉,油等东西,帮助这些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能吃的好点,早日走出困境。 一、活动背景 扶贫济困,用行动构建和谐社会;解囊相助,让爱心传承中华美德。展现当代大学生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对社会的关心,我们特开展捐款活动。在此,我们向全院发出倡议:希望大家伸出援助之手,献出爱心,为他们送去一屡屡阳光,一滴滴甘露。金钱有价,爱心无价,事实无情,人间有情。我们热情期待你们的参与,请用悠悠爱心,点燃他们希望的曙光;请用点点甘露,滋润他们弱小,受伤的心灵。希望能尽我们一份薄力,给贫困山区的人送去温暖! 二、活动目的 激发当代大学生的爱心,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活动主题 心的呼唤,爱的奉献,为甘肃兰州大山沟的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募捐。 四、活动对象 全校师生 五、活动意义

通过大家献爱心,让大家感受社会的美好与和谐,让大家体验帮助他人时的快乐,发扬人们助人为乐的精神。激起大家“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的意识。 六、活动时间 2015年4月13日 七、活动地点 山东外事翻译职业学院篮球场 八、主办单位 山东外事翻译职业学院 九、活动影响 世上有种感情叫爱,还有一种行为叫做互助;爱是全人类共同的语言,我相信在我们心里会有一个共同的愿望:让我们的爱给远在甘肃兰州大山里的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送去温暖,用世间人情的互动,驱散不幸的阴霾,爱,让世间更美好! 十、活动安排 1、由校团委发出倡议,向全体学生介绍甘肃贫困地区儿童的基本情况,做好师生捐款的宣传发动工作 2、召开各班班长会议,利用班会做好班级学生捐款的宣传发动工作。 3、为了便于老师们的捐款,请院办召开各部门负责人会议做好老师们捐款的宣传发动工作。 4、做甘肃贫困地区儿童的情况图片展板。 5、4月13日上午10点,在篮球场进行现场捐款。 6、将捐款交于有关单位。 7、将捐款金额张榜公布。 十一、活动要求: 本次募捐活动采取自愿原则,任何组织、个人不得干预。

外交新词翻译的原则与策略

外交新词翻译的原则与策略 外国语学院 英语笔译 邓冰

外交新词翻译的原则与策略 摘要:外交新词作为高文化负载词,体现着国家的发展与大政方针,翻译质量影响着对外宣传的效果,展现了现代汉语的生机活力。外交新词政治性强、具有中国特色,常常出现在各类外宣材料,结合外宣翻译三贴近原则,翻译时应遵循政治等效、译名统一、专业表达、约定俗成四大原则。 关键词:外交新词外宣翻译原则新词翻译原则 1.外交新词翻译现状及问题 改革开放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各项事业稳步提升,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外交工作日趋活跃,外交新词不断涌现,如:新型大国关系、八荣八耻、中国梦等等,各种外宣材料翻译成为外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外交新词则是重中之重,翻译质量决定着对外宣传的效果,影响国家形象,外交新词翻译中也存在以下问题: 翻译用词不够准确,政治敏感性不强。外交新词最主要的特点之一就是政治性强,因此选词要恰当、准确,如2009年11月11日新闻发布会上,译员将表达达赖从事民族分裂活动的贬义词“窜访”译成了中性词“visit”,缺失了词语本身的政治内涵,没有向西方传达出中国政府和人民暗含其中的感情色彩。 译名不够统一,缺乏规范化意识。一些重要、常见的外交新词翻译版本众多,没有统一性,就如“中国梦”一词的翻译,出现了“the Chinese dream、the China dream、the dream of China”等诸多版本,有时同一文章译名都未达到统一,引起外国媒体的猜测与误读。 译文欠缺专业性,术语国际标准化意识不强。对于一些外交新词的翻译过于通俗,按照字面翻译,用词冗长,语体不正式,不符合国际惯例和外交术语的文体特征。

[高校,外事,其他论文文档]高校的外事翻译

高校的外事翻译 高校的外事翻译 高校的外事翻译 高校的外事翻译 精品源 自物理科 论文关键词:外事口译笔译 论文摘要:高校外事翻译除了要遵循一般的翻译准则外,还必须结合本部门工作实际,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涉外翻译的“信达雅”效果。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高等院校作为对外合作交流的前沿地带与国外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日益频繁。高校外事部门是对外开展合作交流的窗口部门,承担着大量的笔译和口头翻译任务。 口译内容包括会谈、演讲、接受媒体采访、合作谈判、参观访问、游览、娱乐、购物及日常生活等等;笔译内容主要包括对外联络信函、合作协议、行为规范条例(针对外国留学生)、学校对外宣传等等。下面分别从口译和笔译两方面说明外事翻译的特点。 一、外事口译 口译较笔译而言,具有较大的灵活性。首先,口译要求速度快。据研究,一般口译要比笔译快三十倍,因此,在瞬间做到语言各个层面对等几乎不可能。口译的现场性、及时性和时限性要求较高。其次,口译要求简明、易懂。口译的目的是让受话人当场完全理解所传达的信息,所以译语措词不应艰深费解,风格不应烦琐晦涩而应明晰畅达、通俗易懂。另外,口译要求适当的信道压力。由于受话人对难度和长度只有一定的承受力,口译应该照顾这种承受力,其难度和长度的选择应该适合受话人的信道接受力。 尽管口译有如此大的灵活性,根据口译场合及翻译内容的不同,对口译的灵活性也有不同的要求。在此笔者将口译的场合分为正式和非正式两种。 正式场合指双方领导人见面时的会谈、演讲、欢迎宴会、合作协议谈判等场合。因为正式场合所交谈的主题严肃,所谈内容具有一定政策性,所谈内容对双方来说都比较敏感,所面对的听众具有较高的认知和判断能力。因此,从事外事口译的工作人员在事前应该做好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

招聘参考——山东省高职院校排名

2013山东省高职院校排名情况表 学校名称地址性 质 成 立 隶属部门 1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济南市旅游路公办1999 年 教育厅鲁商集团 6 山东职业学院济南章丘大学园公办2000 年 教育厅 9 济南职业学院济南市旅游路公办1999 年 教育厅济南市 16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济南市临沂市公办2005 年 教育厅山东省卫生厅 19 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济南长清大学园公办2000 年 教育厅山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23 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济南章丘大学园公办2005 年 教育厅济南市 31 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山东省济南市二环东路公办2006 年 教育厅山东省司法厅 32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济南章丘大学园公办2006 年 教育厅省建设厅 34 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济南市长清区大学科技园公办2011 年 教育厅济南市 35 山东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济南市燕子山东路公办1998 年 教育厅 40 山东旅游职业学院济南章丘大学园公办2004 年 教育厅省旅游局 42 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济南章丘大学园公办2004 年 教育厅省信息产业厅 43 山东传媒职业学院济南章丘大学园公办2008 年 教育厅省广播电视局 48 济南护理职业学院济南市历城区港西路公办2011 年 教育厅济南市 50 山东现代职业学院济南章丘大学园民办2003 年 教育厅 51 山东力明科技职业学院济南市槐荫区民办2002 年 教育厅 52 山东杏林科技职业学院济南章丘大学园民办2005 年 教育厅 53 山东凯文科技职业学院济南章丘大学园民办2005 年 教育厅三庆置业集团 56 山东圣翰财贸职业学院济南长清大学园民办2001 年 教育厅山东长城实业集团 62 山东外事翻译职业学院济南市威海市民办2004 年 教育厅

外事活动中的解释与翻译

翻译研究2010年第2期 外事活动中的解释与翻译* 河南工业大学对外合作处焦丹 摘要:本文通过对解释和翻译的关系以及如何将解释与翻译在实际操作中融会贯通的分析,论述了将解释与翻译相结合的重要性和基本方法,以及在外事活动中的重要意义,提出解释以翻译为基石,翻译通过解释而升华。本文旨在为外事翻译者在外事活动中运用正确的技巧进行翻译活动提供参考。 关键词:外事活动;解释;翻译 1.翻译与解释的关系 人类的翻译实践活动由来已久,有记载的翻译活动在西方可以追溯到古罗马的西塞罗(C icero),在中国则以三国时期的支谦翻译佛经为开端,翻译实践活动必然推动翻译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郭建中,1994)。Ne wm ark(1991)说:/翻译中遇到无计可施的情况时,解释是最后的办法。0事实上,在翻译中,解释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人类的共同性造成了各种语言文字语义的可通融性、可理解性,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语言形式上的不同不难解决,译者凭自己掌握的译出语的词汇量、译出语的语言特点,在领会了原句的意思后,就可以用最近似的译入语语言进行描述或解释了。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译文摆脱原文语法和词汇的特殊性的拘束,使译文既是纯粹的祖国语言,又忠实地传达了原作的内容和风格。这样的翻译,就是对语言意义的解释,是译者对原文意思最贴切、最近似的解释。从实用的角度讲,解释性翻译是指在翻译某些涉及到语言国情的词语时须增加一些解释以便听者明白词语的内涵、避免误解。 西方翻译家对于解释性翻译的认可由来已久。伽达默尔(Gada m er)认为,翻译是重视解释的过程。奈达(N ida)认为,翻译就是翻译意义。斯坦纳(Geor ge Steiner)更是在其著作5通天塔之后6(A fter Babel)中把翻译放到了阐释学(her m eneutics)的背景下进行研究,探求翻译中的意义理解和解释的理论,认为一切交际都是通过翻译或解释来实现的。当代著名的英国翻译理论家纽马克(Peter Ne wm ark)认为,/A s a last resor,t explanation is the translati o n.0(解释是翻译的最后一种手段)。翻译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用目的语来解释源语,传达源语包含的内容(傅新宇,2005)。 由此可见,解释与翻译是密不可分、相互交融的,只有将两者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最成功的将一种语言用另一种语言表达。 2.如何将解释与翻译融会贯通 在正确认识了解释与翻译的关系之后,我们将解释与翻译放置在一个特定的环境)))外事活动下加以讨论。在外事活动中可见解释在翻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并归纳分析出在几种情形下解释的必 *河南工业大学2009年校级科研基金项目编号07X JC056。

中国翻译历史概况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中国翻译历史概况 以佛经翻译为主的古代翻译 在我国,"翻译"作为一个词出现,是在南朝的梁慧皎《高僧传》中:"先沙门法显于师子国得弥沙塞律梵本,未被翻译,而法显迁化."但是翻译的工作开始得比这个时间早得多.早在周朝时期,已经出现了专门从事翻译的官职.《周礼》中称当时的翻译官为象胥("象胥,掌蛮夷闽貉戎狄之国使,掌传王之言而喻说焉,以和亲之.")《礼记》则对负责东南西北四方的翻译人员给予了不同的称呼:"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日寄,南方日象,西方日狄,北方日译." 东汉以前,我国的翻译活动主要是各民族为沟通交流所需要的口译.佛教传人中国后,才出现了大规模的书面翻译.这种佛经的翻译肇始于东汉,发展于魏晋,到唐代臻于极盛,至宋代逐渐式微,入元代已近尾声.在这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出现了很多优秀的翻译家,如东晋时期的释道安,唐代的玄奘等.他们不但有大量的翻译实践,还提出了自己对于翻译标准和方法等方面的见解.比如释道安提出了"五失本,三不易"的翻译理论,"五失本"是指有五种情况可以允许译文不同于原文,"三不易"指翻译工作中的三种难事:难得恰当,难得契合,难得正确."五失本"与"三不易''从理论上解决了"质"与"文"的关系,即既要正确表达原著的内容和义旨,又要力求译文简洁易懂.开创佛典意译新风的是鸠摩罗什(344—413).他主张只要能存本旨,就不妨"依实出华".后人称道他的译品"善披文意,妙显径心,会达言方,风骨流便".到了唐代,佛典的翻译到了一个相当的水平.玄奘不但提出了"既须求真,又须喻俗"的翻译原则,而且还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典范.诸如增补,省略,变位,分合,替代等一些在现代翻译教科书中常讲常练的翻译技巧,在玄奘的译经中已经运用得存乎一心,十分熟稔了. 中国近代的翻译 中国近现代翻译的第一个高潮出现在清末.1894年,《马氏文通》的作者马建忠提出"善译"的标准,要求译者对原作"所有相当之实义,委曲推究","确知其意旨之所在",而能"心悟禅解,振笔而书".简言之,译者在翻译时应做到内容与风格的高度统一.此后不久,严复在1898年出版的《天演论"译例言"》中,提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较为明确的翻译标准,也就是"信,达,雅"的翻译标准.他的翻译活动和理论建树后来成为这一时期的翻译成就的代表. 翻译的标准 我国学者所创立的本土翻译标准 如前所说,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完备的翻译标准的提出者是严复.严复,初名宗光,字又陵,号几道.1853年生于福建侯官.1866年考入福建船政学堂攻船舶驾驶专业.1871年毕业,做军舰驾驶工作.1876年被派往英国留学,1879年毕业于英国格林尼茨海军学院.同年归国并执教于母校.1880年任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纳21年病逝于故里.从1898到1911年13年间是他译介生涯的鼎盛时期.严复译介的作品多系西方资产阶级著名思想家的代表作;内容涉及进化论,哲学,社会政治学,伦理学和政治经济学等领域.他的"译事三难,信,达,雅"本是他本人关于翻译的感慨,但也自然而然成了一种翻译标准.这个标准今天虽然遇到了许多不同的意见,但是仍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严复之后,又有许多文学家,翻译家提出自己的关于翻译标准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人. 伟大作家鲁迅作为一位翻译实践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凡是翻译,必须兼顾着两面,一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存原作的风姿."(《"题未定"草》1935) 著名翻译家傅雷根据自己的文学翻译实践,在1951年提出翻译"神似说":"以效果而论,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高老头·重译本序》) 我国通学大儒钱钟书提出的翻译标准比傅雷更进一步,他的标准(毋宁说是方法)是一个"化"字.他说:"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