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

2016. 人力资源专业《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复习

题一、单项选择题

(D) 1. 广义的人员素质测评包括A. 市场的测评规则B. 行业的测评标准 C. 国家的测评机构 D. 企业的测评制度(A) 2.按测评的内容指标体系分, 人员素质测评可分为

A. 德、勤、能、绩四个方面

B. 以人为中心等几个方面

C. 以地位为中心等几个方面

D. 自评与他评

(B) 4.测评时, 可以通过各种仪器检验和运动项目检验

的内容是A.德B.能C.勤D.绩

(A) 5. 可采用各种问卷、民主评议、调查法和模拟法测评的内容是A.德B.能C.勤D.绩

(D) 6. 对于选拔性测评而言, 保证选拔结果最后在选拔人员过程中发挥实际作用前提的原则为 A.公平性B.公正性C.差异性D.可比性

(B) 7.其结果只供内部掌握与参考的素质测评是A.开发性测评B.诊断性测评C.配置性测评D.考核性测评

(C) 9.具有概括性特点的测评是A?选拔性测评B.开发性测评C.考核性测评D.配置性测评

(C) 10.中国古代人员测评方式主要有A .全国统一考试

B. 公务考绩制C?选、举、考、用四种D.聘任制

(A) 12.X理论是指A.经济人假说B.社会人假说C.自我实现人假说 D. 复杂人假说

(C) 13.Y理论是指A.经济人假说B.社会人假说C.自我实现人假说 D. 复杂人假说

(B) 14.20 世纪20~30年代,梅奥在霍桑试验基础上提出A. 经济人B?社会人假说C?自我实现人D.复杂人假说(A) 15.超Y理论,又称A.权变理论B.经济人理论C.关系理论 D. 社会人"理论

(D) 16.多数人的气质类型属于A.多血质B.胆汁质C.粘液质 D. 混合质

(C) 17.人们根据自己长期实践形成的经验,产生对某种社会角色承担者的行为期待称为 A.角色知觉B.角色记忆C.角色期待D.角色思维

(A) 18.违纪次数、出勤、频数、身高等属于A. 一次量化

B.二次量化

C.类别量化

D.模糊量化

(C)19.可以使素质测评对象进行差距大小的比较的是

A. 类别量化

B. 顺序量化

C. 等距量化

D. 比例量化

(C) 20. 测评指标权重分配, 多数取决于测评使用者对企业文化的A.构建参与B.综合运用C.主观经验D.实际考察(C) 22. 下列不属于人员素质测评指标体系设计步骤的是A. 工作分析B. 理论验证C. 选择指标D. 指标调查

(A) 23.整个测评工作的关键环节是A.测评方案的设计

B. 测评方法的选择

C.测评类型的选择

D.组织命题(A) 24. 与原始分数相比, 其意义直观, 可比性强的基本

转换形式是A.Z分数B.T分数C.百分位数D.等级转换

(A) 25. 将原始分转换为标准分的基本转换形式是A.Z 分数

B.T分数

C.百分位数

D.等级转换

(C) 26. 有时素质测评的目的是要了解每个被测评者相对于全体被测评者的优秀程度, 借此了解被测评者的相对素质高低. 这种情况下, 简便、有效的地转换方法为 A.Z分数B.T分数C.百分位数D.等级转换

(B) 27. 在选拔高层管理人员的测评中, 使用十分广泛的表示方式为 A. 数字式 B. 文字式 C. 表格式 D. 图示式

(B) 29.人员素质测评的效度是指A.测评的分类B.测评的有效性C.测评的评价D.测评的分析

(A) 30. 反映实际的测评内容与最初测评目标之间的一致程度的效度为A.内容效度B.结构效度C.效标关联效度D.项目分数效度

(B) 32.在管理人员选拔中,将”优秀管理者”作为测评的A.同时效度B.观念效标C.预测效度D.行为效标

(B) 33.行为效标的选择基准是A.主观性B.客观性C.经济性D.相关性

(A) 34.被测评者行为符合项目测评标准的程度是 A.适

合度B.区分度C.独立性D.信度

(B) 35. 可以通过测评结果的分布及差异量分析来揭示这种误差的情况的是 A.哈罗效应B.趋中心理误差C.宽大心理误差 D. 逻辑误差

(B) 36.行为效标的选择基准是A.系统性B.客观性C. 经济性D.相关性

(A) 38. 当今世界各国企业主要采取的笔试考试形式是

A.客观式考试

B.论述式考试

C.论文式考试

D.主观式考试

(B) 39.客观式考试最基本的特点是A.结构化B.标准化

C. 层次化

D.全面化

(C) 40.简答题适合于测量被测评者的 A.材料组织、综

合能力B.文字表达能力C.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D.评价和创造能力

(C) 41.笔试法最关键的环节是A.制定笔试计划B.规划笔试目标C.编制笔试题D.笔试试题的运用

(A) 42. 笔试法区别于其他人员测评方法最显着的特点是A.测评内容和分工具有高度倾向性 B.花费时间少、效率高C.成绩评定比较客观且便于存档D.真实地反映出被测评者的素质

(D) 44. 主要用于对某些特殊岗位或相对重要的岗位的人员素质测评的面试法为 A. 结构化面试 B. 非结构化面试C?问答基本式面试D?操作综合式面试

(A) 45. 最普遍、最基本的面试方式为A. 单独面试B. 小组面试C.集体面试D.依序面试

(B) 46. 人员素质测评中, 最普通、基本的一种面试方式

是A.集体面试B.单独面试C.结构化面试D.非结构化面试(C) 47. 人们常说的一好遮百丑是典型的例子指的是认

知偏见的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求同效应(C) 49.劳动经济学中的"统计性歧视"有些相似的认知偏见是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定势效应D.求同效应

(A) 51. 要求被测评者做出是、否一个词或一个简单句回

答的提问方式为A.封闭式B.压迫式C.引导式D.意愿式(D) 52.心理测验最初源于A.社会心理学中群体差异研究的需要B.实验心理学中群体差异研究的需要 C.社会心理学中个别差异研究的需要 D.实验心理学中个别差异研究的需要

(A) 53.创立世界上第一所心理实验室的是A.德国心理学家冯特B.英国优生学家高尔顿C.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D.美国心理学家高夫

(A)54.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挑选士兵应用A.智力测验B.能力测验C.人格测验D.职业测验

(D) 55. 多用于测量个人在音乐、美术、体育、机械、飞行等方面的特殊才能的是A.智力测验B.学绩测验C. 兴趣测验D. 特殊能力测验

(D) 57. 反映一个人思维和反应敏捷程度的能力倾向是

A.数量关系能力

B.逻辑推理能力

C.综合分析能力

D. 知觉速度与准确性

(A) 40.心理测验中特殊能力测验最早用于A.飞行能力测验

B.音乐能力测验

C.美术能力测验

D.文书能力测验

(D) 41. 几乎所有职务的选择都需要借助的测评方法是

A.笔试法

B.面试法

C.心理测验法

D.简历分析法

(C) 43. 剑桥大学对通过申请表预测申请人今后工作成功的情况进行研究发现,其预测的相关准确率为0.62 的是A.销售人员B.事务性工作人员C.信贷风险员D. 高知人员(A)

(A) 45. 剑桥大学对通过申请表预测申请人今后工作成

功的情况进行研究发现,其预测的相关准确率为0.25 的是A.销售人员B.事务性工作人员C.信贷风险员D. 高知人员(B) ~~~~0.87

(D) 48.在我国人事评定中,最突出的干扰因素来自于A. 考核项目的多少B.评定量表本身的不足C.考核人的素质差异 D. 组织与情境因素

(A) 49. 直接影响考核方方面面的有效程度的组织工作

A. 考核者的选择

B. 思想发

C. 解释评定量表

D. 实施评定(C) 50. 无领导小组讨论法的参加讨论的被测评者人数

最好是 A.4 人 B.5 人 C.6 人 D.7 人

(D) 51. 无领导小组讨论法的讨论时间通常为A.20 分钟左右 B.30 左右 C.45 左右 D. 一小时左右(C) 52.无领导小组讨论法的测评场地一般应采用A.方桌会议室B.方桌会客室C.圆桌会议室D.圆桌会客室

(C) 53.第一次将胜任特征评价法应用的是 A.卡特尔B.

韦克斯勒C.麦克米兰D.克龙巴赫

(B) 54.麦克米兰的胜任特征的设想第一次应用于 A.飞

行员B.情报官员C.工程师D.企业高层管理者

(A) 55. 胜任特征评价中,成就欲最重要且权重为6 的是A.专业技术人员B.销售人C.社会服务人员D.经理人员(A) 56.评价中心法最早起源于A.德国和英国B.德国和美国

C. 美国和英国

D. 美国和法国

(D) 57. 评价中心法的各种测评方法中最简单的是A. 文件筐B.角色游戏C.小组讨论D.模拟面谈

(B) 58.评价中心法的各种测评方法中最复杂的是 A.文

件筐B.角色游戏C.小组讨论D.模拟面谈

二. 多选题

(ABC)2.从测评实施的形式上看,人员素质测评分为A. 语言测评B.书面测评C.操作测评D.个体测评E.团体测评(BCE)3.人员素质测评的功能包括A.核实B.评定C.判断反馈D.纠正错误E.预测

(BD)4.在人才测评方式上,最早试行测评制是A.美国B. 德国C.法国D.英国E.日本

(ABCE)5. 我国的多维度与多层次测评法把测评内容初步分解的主维度为A.德B.智C.能D.性E.绩

(BCDE)6.西方学术界提出的人性假说有A自然人假说B经济人假C.社会人假D自我实现人假说E复杂人假说(ABDE)7. 个体的兴趣差异可以概括为A .兴趣倾向性差异B.兴趣广泛性差异C.兴趣程度性差异D兴趣持久性

差异E.趣有效性的差异

(ABCD)8.常见的角色冲突有A.个人的多种角色冲突B. 同一社会角色的心理冲突C.新旧角色之间的冲突D.不同角色之间的冲突E.同一社会角色的生理冲突

(BC) 9.思想道德素质对身体素质的制约主要表现在A. 体质的运用上B.体力的运用上C.精力的运用上D.智力的运用上E.能力的运用上

(ABCD)10.人员素质测评指标的设计原则包括A.针对性B.明确性C.科学性D.精练性E.经济性

(ACDE)11.确定测评指标权重的方法有A.主观加权B. 客观加权C.德尔菲咨询D.简单比较加权法E.对偶对比(ABCDE)2.人员素质测评指标体系的设计方法包括 A.工作分析法B.素质图示法C.专家调查法D?问卷调查法E.典型人物分析法

(BCD) 14.人员素质测评结果的表示方法主要有A.数字式B.文字式C.表格式D.图示式E.混合式

(AC) 15.人员素质测评的误差按其来源可分为A.时间取样

误差B.地点取样误差C.内容取样误差D.形式误差取样E.类别取样误差

(ABCD)17.按照评估方法不同可将信度分为A.重复信度B.复本信度C.一致性信度D.评分者信度E.被评者信度(ABCDE18.客观式考试标准化具体包括A.试题编制B. 施测过程C.评分记分D.分数合成E.分数解释

(ABCD)19.根据作答方式,可将论述题分为A.叙述式B. 说明式C.评价式D.分析式E.综合式

(BCE) 20.面试过程的直观性表现在A.面试内容B.面试场面直观C.回答形式直观D.题目设定E.成绩评定直观(AD) 21.按面试的功能划分,可将面试分为A.测量性面试B.依序面试C.逐步面试D.区分性面试E.小组面试(ABCDE22.面试法中,在确定面试内容时,应坚持的原则有A.针对性原则B.典型性原则C.可行性原则D.灵活性原则E.求实性原则

(BDE)23.在对面试要素的分数分配时,在面试总分中所占比例也较大,一般占总分的15%~20的项目有A.专业知识B.语言表达能力C.实践经验D.反应能力E.综合分析能力(BD) 2 4.心理测验根据测验的具体对象可分为A.能力测

验B.认知测验C.个性测验D.人格测验E.职业测验(BCD)25.心理测验中的认知测验包括A.个性测验B.智力测验C.能力测验D.技能测验E.知识测验(ACE)26.能力测验包括A.智力测验B.性格测验C.学绩测验D.态度测验E.特殊能力测验

(BCDE£7.个性的特征有A.社会性B.稳定性C.发展性

D. 整体性

E.双重性

(BDE)28.心理素质测评常用的方法有A.笔试法B.面试法

C.人事考核法

D.心理测验法

E.评价中心法(ABCD)30.人事考核法的基本原则包括A.严格原则B. 开放原则C.立体考核原则D.公平原则E.联系原则(ABCDE32.遵循立体考核的原则,人事考核分为A.自我考核B.组织考核C.领导考核D.同事考核E.下级考核(ABCDE33.评价中心法的优点有A.综合性B.信息量大

C. 动态性

D.标准化

E.形象逼真

三.填空题

1. 团体测验唯一的方式就是书面式.

2. 配置性测评的客观性体现在测评的标准上.

3. 诊断性测评以了解素质现状或素质开发中的问题为目的的素质测评称为.

4. 人事管理中应用的评定量表主要有三种类型:个体素

质评定量表、工作绩效评定量表和职务特征评定量表.

5. 人员素质测评活动中,最为显着的特征就是把被测评者的特征行为与某种标准行为进行比较,以确定其素质构成与成熟水平.

6. 人员素质测评的功能为评定、判断反馈和预测.

7. 素质测评评定功能的正向发挥,在人力资源管理上表现为(促进)与形成作用.

8. 早在2000年前我国就有了科举考试,来为统治者选拔官员.

9. 试事是考验的一种形式,是古代常用的一种素质测评形式.

10. 在测评内容上,西方经历了”通才型"和"专业型”的阶段,在当今”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特征,各国出现了越来越趋向一致的”专业"型趋势.

12. 我国中央组织部于1988年底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全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考试题库".

13. 个体倾向性是人与客观现实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总和.

14. 个体倾向性是个体特性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

15. 一般能力又称智力..

16.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对自己角色行为的认识主要依靠他人的角色期待.

17. 模糊量化的特点是每个测评对象同时且必须归属到每个类别中,是一种量化.

18. 人员素质测评指标体系的构成反映测评的深度和广度,主要包括个体的身体素质、个体的文化技术素质和个体的思想道德素质.

19. 整个测评工作的关键环节是测评方案的设计.

20. 既是测评过程的中心环节,又是提高测评信度和效度决定性因素的是组织命题.

21. 人员素质测评数据最简单的统计合成方法是加法汇总法.

22. 人员素质测评结果的等级转换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常模参照转换;二是总分参照转换

24. 等级转换存在常模参照转换和总分参照转换两种情况.

25. 主测评人往往会因为对被测整体印象的好坏而影响他对其每个素质的测评,这种心理效应为哈罗效应

26. 所谓"一好百好,一丑百丑”现象,皆源于哈罗效应效应.

27. 逻辑误差与哈罗效应的区别在于后者以印象为依据,而前者以逻辑关系为依据.

28. 笔试法中的主观性试题都是"问答式”或”自由应答式"的.

29. 从操作模式来划分,面试可分为问答基本式面试与操作综合式面试.

30. 压力面试的最大优点是能够探测被测评者在适度的批评之下能否有高度敏感的反应.

31. 形式上犹如”三堂会审”的面试形式为小组面试.

32. 最常见的一种集体面试法是无领导小组讨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