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大班级管理题库第一章——第四章

电大班级管理题库第一章——第四章

电大班级管理题库第一章——第四章
电大班级管理题库第一章——第四章

第一章一一第四章

多选择

1、班级的特点主要包括:ABCD

A、学习性

B、不成熟性

C、教育性

D、社会性

E、活动性

2、班级管理的功能有:

A、社会化功能

B、选择功能

C、个性化功能

D、保护功能

E、调整功能

3、班级的科学管理主要内容是:ABCDE

A、全员自我管理

B、思想管理

C、规范化和制度化管理

D、系统管理

E、全面质量管理

4、班级管理学的研究方法有:ABCD

A、调查研究法

B、比较研究法

C、实验研究法

D、理论研究法

E、文献研究法

5、班主任应具备的工作作风有:

A、实事求是的作风

B、民主的作风

C、自我批评的作风

D、严于律己的作风

E、艰苦奋斗的作风

6、班主任的能力结构主要包括:ABCE

A、社交能力

B、表达能力

C、组织管理能力

D、决策能力

E、分析研究能力

7、心理素质主要包括:ABC

A、心理过程品质

B、个性品质

C、适应性

D、性格

E、情感

8、心理过程品质包括:ABCD

A、态度

B、情绪

C、意志

D、行为

E、认知

9、班主任的作用主要有:ABCDE'

A、领导作用

B、纽带作用

C、桥梁作用

D、协调作用

E、督学作用

10、班主任的劳动具有以下特点:ABCDE

A、积累性

B、事务性

C、消耗性

D、持续性

E、创造性

11、班主任选用的原则:ABCDE

A、方向性原则

B、民主性原则

C、合理性原则

D、有效性原则

E、发展性原则

12、班主任培养的途径:ABCD

A、全员培训

B、岗前培训

C、业务培训

D、实践锻炼

E、自我修养

13、班主任个体教育技能的培训与提高应侧重于以下几方面:ABCDE

A、了解学生的技能

B、心理咨询的技能

C、注重典型学生的技能

D、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技能

E、操行评定的技能

14、优秀班主任的基本特点:ABCDE

A、有正确的指导思想

B、有正确的人才标准

C、有动态的学生理念

D、有创新的管理风格

E、有敏锐的感受性

15、班主任评价的作用:ABCDE

A、目标导向作用

B、反馈调节作用

C、监督促进作用

D、保证作用

E、激励作用单选

1、 C 是学校工作的基石。

A、教师

B、学生

C、班级

D、教学

2、最核心的班级管理者是:C

A、教师

B、学生

C、班主任

D、校长

3、班主任实施教育的前提是:B

A、观察学生

B、了解学生

C、掌握教育理论

D、教学实践

4、班级管理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是

A、班主任的管理

B、教师的管理

C、课外活动的管理

D、校长的管理

5、随着社会的发展,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的________ 影响将越来越占有重要的地位。B

A、权利性

B、非权利性

C、学识

D、品格

E、资历

判断

1、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班级教学是现代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教育形态。

2、学校教育功能的发挥主要是在班级活动中实现的。

3、从功能的观点来看,班级可以被看作一个社会化的机构,也包含着个性化的功能。

4、班级不可能进行完全的自我管理,必须在一定程度上依靠成人的力量。

5、学生的自主意识是班级实行自我管理的基础。

6、班级的教育性特点主要表现在对学生社会化方面。X

7、强调班级能够促进学习的个性化,就是要使人们充分认识到学校培养的不是社会机器,而应是全

面发展的具有个性的“充分、自由、和谐发展”的人,这是教育的根本目标。

8、班级管理的社会化功能主要表现在提高学生的“做事”能力。X

9、班级选择功能是在当前多元价值的条件下,为学生在多重社会角色和不同的职业结构中,选择较

为合适的社会角色和职业。

10、班级必须努力发现每个学生个性的潜在差异及形成这种差异的条件,进而根据潜在的差异

确定可能的塑造方向。

11、对于教师来说,他们既是班级中的管理者,同时也是班级的成员。

12、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主要是权利性影响,即由社会赋予教师的权威观念和教师的资力而对学生产

生的强制性影响。X

13、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功能就是要让学生完全靠自己管理自己。X

14、班级的科学管理,就是运用班级管理的研究成果指导班级工作,不断提高其水平和效益。

X

15、对学生的管理,教师处于主导地位,但管理的最终目的是通过班级学生内在的矛盾运动而实现

的。

16、思想管理是班级科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乏必要的思想教育就没有真正的科学管理。

17、政治素质是班主任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

18、实行思想管理主要是应在班级管理中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X

19、规范化、制度化管理要求在管理工作中制定统一的“规范”“标准”,使各项工作都能有

章可循,有纪可依。

20、全面质量管理就是要经常督促和检查学生执行规章制度情况。X

21、班级管理学主要探讨课堂教学领域中的组织管理问题。X

22、班级管理是伴随班级教学进行的,它是班级教学顺利完成的保证。

23、调查研究法属于经验方法,是在搜集科学事实、获取经验材料基础上进行研究。

24、班主任的政治思想素质主要包括政治素质和思想素质。X

25、道德素质是社会道德规范内化形成的个体的内在品质,主要包括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两部

分。X

26、班主任的业务素质主要指管理业务素质。X

27、观察能力是班主任社交能力的基本能力。

28、表达能力主要指语言表达能力。X

29、科学的思维方式主要是“分析”与“综合”并存的思维方式。X

30、班主任的主要职责就是促进学生努力完成学习任务,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

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质量。X

31、班主任的任用一般采用聘任制。x

32、班主任的培养必须坚持业务素质和政治素质统一提高的原则。

第五章——第八章

1.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班级管理得如何,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

提高和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2. 社会角色指人们在社会组织中获得的地位、身份、职务等。"

3. 班级中的学生角色由性别、成绩、班级组织中的职务等三种因素组成。X

4. 在班级管理中,学生既是班级管理的客体,又是班级管理的主体。"

5. 对班集体进行管理主要通过两条途径,一是直接的方式,一是间接的方式。V

6. 学生在班级中是受教育者,是被管理者。X

7. 实行学生自治管理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符合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客观要求的。"

8. 学生的个别差异主要是能力差异。x

9. 在完成某种专业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称为一般能力。x

10. 特殊能力是指在完成某种专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11. 班主任对待学生的态度和行为,可分为三种类型。班主任主要依靠传统力量和强制力量来影响

学生,属于()

12. 学生能力的个别差异,既有质的差异,也有量的差异,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主要表现为量的差

别。x

13. 对事物的整体感知较好,而对细节的感知较差,这种学生属于分析型。x

14. 学生对班级的教育、教学管理往往表现出被动适应。x

15. 教师的作用根本上还在于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让学生独立地、主动地、

创造性地去学习、去发现。"

16. 师生关系主要有专制型和放任型两种类型。x

17. 作为一名班主任,对于青少年的逆反心理不应该采取一概否定的态度。不能只看到消极一面,

更应看到它积极的一面。V

18. 政治教育就是政治信念的教育。x

19. 德育内容是德育任务的具体化。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革命理想和传统教育和集体主义教

育。x

20. 道德情感在学生品德心理构成中是一个较为特殊的成分,它可以催化道德认识的提高,推动着道

德实践的展开。V

21. 从行为入手,以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为目的,是中小学德育的有效途径。V

22. 智育目标主要是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的,班级管理在这方面的作用不大。x

23. 智力因素指人的心理构成因素中直接参与智力活动的因素。主要包括情感、意志、性格、

动机等因素。x

24. 非智力因素指人的心理构成要素中不直接参与智力活动,但对智力活动有着特殊影响力的因素。

V

25. 班主任在学生智能培养中,主要是配合并支持科任教师搞好学科教学。x

26. 班级文化是以班级为空间环境,以社会和学校文化为背景,以班主任和全体学生为主体,在班

集体学习、生活和管理过程中的活动方式和活动结果。V

27. 非智力因素虽不能改变人的智力水平,但决定着一个人的智力水平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和使用。V

28. 心理健康的标准是相对的,心理健康不是一种固定的状态,而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

程。“

29. 课外活动是指学生在课堂学习以外,自行组织的活动。X

30. 班级管理计划是班主任根据教育发展要求和学校的发展规划,结合班级实际对班级未来一段时间

的工作预先拟定的具体内容和行动步骤。“

31. 班级管理目标具有主体性的特点。X

32. 班级管理计划应该成为既定管理目标的实施方案。“

33. 班级管理计划的执行者包括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

34. 班级管理计划的展开就是班级工作的全方位运作过程,它是班级管理的中心环节。“

35. 班干部的产生方式通常采用临时指定的形式。X

36. 班级大型活动要注意活动的广泛参与性。V

37. 在班级大型活动中要重视活动的教育性,但不能刻意追求教育性。V

38. 开展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X

39. 在班级计划实施过程中应始终伴随着有效的检查和及时的调节。V

40. 班级工作的检查与调节以检查方式为依据,可分为全面检查与调节和专题检查与调节X

41. 班级工作的总结主要是撰写总结报告。X

42. 形成性评价是指在形成阶段进行的旨在改进工作,矫正偏差,推动工作的评价。V

43. 总结性评价是指对被评价对象作出某种鉴定或划分等级的评价。V

44. 根据评价过程中是否采用数字方法进行量化处理,评价可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种类型。V

45. 定性评价主要是借助数理统计的方法对评价对象的某些状态进行精确的数量分析。X

46. 定性评价主要是对评价对象的状态用言语描述和等第评价。X

47. 班级整体状态的考评内容主要包括班风和思想行为状况。X

48. 评语是运用语言描述的方法对学生在一个阶段的表现和发展情况进行较为全面的评价。

V

49. 班级考评结果的处理直接关系到其作用能否充分发挥,班主任要慎重,分析问题要实事

求是,反馈信息要采取合适的方式。V

50. 实行奖励是应注意要让尽可能多的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其自信心。V

51. 班级突发事件具有经常性与客观性的特征。V

52. 班级突发事件的成因是多方面的。,青少年学生自身内部的心理矛盾是关键性因素。V

53. 班级突发事件的处理原则中的教育性原则要求班主任在处理突发事件是首先要从教育入手,本着

教育从严,处理从宽,化解矛盾、教育全班的精神,用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V

54. 班主任缺乏公平客观地处理突发事件,其不良影响会长期保留在学生的内心深处,造成一些学

生自暴自弃,错误越犯越重。V

55. 处理突发事件要“就事论事”是指在明辨是非、弄清事实真相时,不扩大,也不缩小,完全尊重

“事实真相” °V

56. 处理突发事件要“因人而异”是指在教育人的具体要求和处理问题的具体方式方法上,要充分考

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学生在班级的处境及家庭、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等。V

57. 突发事件的善后教育切忌师道尊严,高高在上。V

58. 突发事件的善后教育切忌以力服人,主观武断。V

59. 突发事件的善后教育切忌任性轻率,急于求成。V

60. 突发事件的善后教育切忌偏心偏爱,厚此薄彼。V

61. 突发事件的善后教育切忌管得过细,批评过繁。V 多选

1、学生的个别差异主要包括:ABC

A、能力差异

B、气质差异

C、性格差异

D、智力差异

E、非智力差异

2、学生能力的个别差异包括:ABCDE

A、能力发展水平差异

B、能力表现的早晚差异

C、能力的类型差异

D、一般能力

和特殊能力的差异E、优势能力和非优势能力的差异

3、学生的性格特征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可以分为:ABCD

A、态度特征

B、意志特征

C、情绪特征

D、理智特征

E、能力特征

4、观察一个学生的性格表现,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ABC

A、活动特点

B、语言特点

C、表情特点

D、学习特点

E、劳动特点

4、影响学生对班级管理适应的因素有:ABCDE

A、学生自身的因素

B、师生关系的类型、特征

C、师生交流的阻隔

D、班级的集体规范

E、教师自身的行为

5、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特点有:ABC

A、抵触性

B、求异性

C、矛盾性

D、服从性

E、被动性

6、班级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ABCD

A、德育管理

B、智育管理

C、体育管理

D、课外活动管理

E、思想管理

7、德育的任务主要有:ABC

A、政治教育

B、思想意识教育

C、道德品质教育

D、人生观教育

E、世界观教育

8、班主任在帮助学生提高道德认识时应注意以下问题:ABC

A、深入浅出,反复强化

B、以人为本,注重理解

C、以理服人,决不强加

D、情理并重,以情激情

E、严格要求,一视同仁。

9、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ABCDE

A、情感

B、意志

C、兴趣

D、动机

E、理想

10、调节非智力因素的具体方法:ABCDE

A、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B、适时地开展竞技性活动

C、介绍名人成长经历,以

此激励学生D、适时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E、做好个别学生的转化工作

11、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ABCDE

A、正确的自我意识

B、满意的心境

C、和谐的人际关系

D、健全的人格

E、正常的心理和行为

12、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ABCD

A、学习压力

B、不良环境

C、个性缺陷

D、伴随成长而出现的问题行为

E、学校教育

13、心理健康指导的根本原则:ABCD

A、防与治相结合,以防为主

B、家庭与学校相结合,形成合力

C、引导与矫治相结合,以正面引导为主

D、专门教育与环境影响相结合,强化心理环境建设

14、课外活动的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ABCD

A、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

B、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C、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

D、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E、培养学生的多种兴趣

15、科技创造活动的作用:ABCD

A、拓宽学生的视野

B、开发学生的智力

C、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D、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E、培养小科学家、小发明家

16、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在于:ABCD

A、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开阔视野

B、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服务社会的

意识C、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D、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E、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17、社会实践活动的方法有:ABC

A、进行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

B、参加公益活动

C、参加综合社会实践活动

D、参加夏令营活动

E、参加社会宣传活动

18、班级管理过程主要包括:ABC

A、管理计划的制订

B、管理计划的展开

C、管理工作总结

D、管理评价

E、管理调节

19、班级管理计划的目标确定包括以下几个环节:ABCDE

A、分析现状

B、研究信息

C、把握理论

D、调查民心

E、确定目标

20、班级管理目标的特点:ABC

A、导向性

B、鼓舞性

C、层次性

D、群众性

E、主体性

21、班级管理计划的目标结构包括:ABC

A、目标方针

B、目标项目

C、目标值

D、目标内容

E、目标评价

22、班级管理计划的具体内容包括:ABCDE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美育

E、劳动教育

23、班级管理计划的基本形式一般分为:ABC

A、概要式

B、详明式

C、表格式

D、图表式

E、演绎式

24、班级常规工作应遵循的原则主要有:ABCDE

A、持之以恒,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

B、防患于未然,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C、重视激励,使每个学生都能保持向上的发展势态

D、善于协调,使各项工作和活动井然有序地开展

E、精心设计,让每一项活动都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24、经常性检查调节常用的方法:ABCD

A、巡视观察

B、个别交谈

C、随堂听课

D、参加活动

E、召开座谈会

25、班级工作总结过程包括:ABC

A、工作的考评

B、考评结果的处理

C、撰写总结报告

D、价值判断

E、定性评价

26、班级考评的具体方法有:ABCD

A、权重分析法

B、积分法

C、阶段小结法

D、操行评定

E、总结评价表

27、班级突发事件一般具有()等特征。ABCDE

A、偶然性与突发性

B、经常性

C、可知性

D、可能性

E、客观性

28、班级突发事件主要表现:ABCDE

A、成员间的分歧

B、财物失窃

C、家庭变故

D、打架斗殴

E、恶作剧

29、在影响班级突发事件产生的诸多因素中,主要应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ABCDE

A、缺乏沟通

B、心理失衡

C、情境诱惑

D、坏人教唆

E、反感情绪

30、突发事件的善后教育许多优秀班主任通过自身的实践归纳总结出“五要十忌”。五要是指:ABCDE

A、处理好班主任和当事学生的关系

B、处理好全体同学和当事学生的关系

C、处理好班干部和当事同学的关系

D、处理好当事同学和原来小团体成员之间的关系

E、处理好班主任与当事同学家长的关系

单选

1、属于()的学生,对事物的细节感知清晰,而对整体的感知较差。A

A、分析型

B、综合型

C、分析综合型

D、视觉型

E、听觉型

2、()是指人对现实的一种稳定的态度体系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B

A、气质

B、性格

C、人格

D、动机

E、兴趣

3、心理学称之为“心理断乳期”是在:D

A、婴儿时期

B、幼儿时期

C、儿童时期

D、青少年时期

4、()既是落实计划的加油器,又是推动工作的助力器。C

A、目标的制定

B、计划的实施

C、检查与调节

D、工作的总结

5、()是指对评价对象某些方面的状态进行评价,确定它在一定群体中的位置。C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配置性评价

D、总结性评价

6、()的优点是客观、精确、可比性强。B

A、定性评价

B、定量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

7、()是一种较为传统的终结性评价方法,它以定性评价为主,也可以定量和定性相结合进行评定。D

A、权重分析法

B、积分法

C、阶段小结法

D、操行评定

E、评语

第九章——第十章

判断

1、班级管理原则是班级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和根本准则。V

2、班级管理原则实质上就是管理理论的条理化、具体化。"

3、方向性原则是受社会政治、经济制约的客观规律的反映。"

4、中小学培养的学生不仅要适应当前社会的需要,而且要为社会的发展做准备。"

5、班级管理方法是实现班级工作目标,开展班级管理活动的具体手段和措施。V

6、方法问题直接影响到班级管理活动的效果。V

7、调查是一种研究活动,由调查得来的原始材料,必须做分析研究,才有助于指导工作,解决问题。V

8、班主任在管理实践中,要防止各项规章制度朝令夕改而造成秩序混乱,应严格按制度进行班级管理。X

9、学生管理必须面向全体,从整体着眼。V

10、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使学生全面发展,并且要把所有学生作为我们的管理对象,一视同仁,兼顾全局。V

11、全面发展并不要求个性的发展。X

12、德、智、体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V

13、德、智、体全面发展是衡量学校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志。V

14、全面发展要求每个受教育者在各方面平均发展。X

15、贯彻全面发展原则要防止强求一律、千人一面,同意教育和管理模式,以免限制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V

16、管理者应按照不同要求、不同层次评价和管理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特长,帮助他们发挥自己的长处和优势。V

17、对待优秀生的态度如何,应作为检验教育者教育思想和管理思想是否端正的重要标志。

X

18、传统的班级管理基本上局限于经验管理,带有很大的随机性和盲目性。V

19、在整个小学时期,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一般落后于评价别人的能力。评价别人时比较清楚,而评价自己时比较模糊。V

20、由于小学生的意志特征,小学生在改正错误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反复。V

21、初中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这是一个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V

22、初中生已经能够正确地、客观地、全面地看待事物。X

23、高中生的自我意识已经发展成熟。X

24、心理咨询遵循的是医学模式,而不是教育模式。X

25、入睡困难、身体乏力、性情烦躁、注意力不集中,这些表现属于强迫性神经症。X

26、强迫性神经症往往是一些性格特别内向的人在强烈精神刺激下表现出的以强迫性观念和行为为主的心理异常现象。“

27、心理异常主要是由于身心发展过程中各种矛盾的困扰,以致心理异常。X

28、创造心理调节的机遇主要通过利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X

29、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情感具有调节教师自身行为的功能,同时还具有调节学生行为的功能。"

30、中小学生情感两极性主要表现为情感的肯定性和否定性。X

31、成绩与表扬所带来的愉快是一股强大的情感力量,管理者要使学生的这股内在力量永不衰竭。V

第十章班级管理试题

班级管理模拟试题一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儿童权利的内容: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 2、小学班级日常管理的内容包括:环境管理、教育性管理和-------。 3、班级管理评价一般分为诊断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三种。 4、班级管理目标设定的原则:发展性原则、针对性原则、---------。 5、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____。 6、班级活动管理是指班主任指导活直接组织的-----、班会、队会等各种班级活动。 7、1992、4、1---------在我国生效,它是国际上第一个肯定儿童权利的法律文件。 8、班级主题活动设计详案常见的类型有:教案式、串联式和-----。 9、班级管理过程的环节:设计——实施—--------。 10、小学班级的规范环境包括:作息制度、教学秩序、----------------等。 二、单项选择题(每空2分,共20分) 1、班级()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 A常规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 2、对待犯错误的学生,比较正确的做法是() A 放任 B 讥笑 C 宽容,帮助改正 D 体罚 3、对待课堂上开小差的学生,哪种方法处理比较妥当() A 当众批评 B 眼神暗示 C 体罚 D 请出课堂 4、学生在学校各项权利中最主要、最基本的一项权利是() A受教育权 B生命健康权 C性的不可侵犯权 D 人身自由权 5、班主任用暗示手段或借他人他事旁敲侧击,或用名言警句、格言、成语等简明语言加以提示,来帮助学生明白某些道理的谈话方式是( ) A 谈心式谈话 B 渐进式谈话 C 循导式谈话 D 点拨式谈话 6、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年龄阶段性和不均衡性。 A 顺序性 B 层次性 C 自主性 D 广泛性 7、“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 A启发性原则 B 直观性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巩固性原则 8、一堂成功的主题班会必须把握三个要素:主题、内容和() A 载体 B 形式 C 人数 D 原则 9、教师对待班里所谓的“差生”应该()。 A 顺其自然 B 发现闪光点,给予赏识和表扬,加以引导 C 严厉批评教育,促进努力学习 D 请家长来学校 10、在抓好班级纪律工作中,班主任应实行() A 组建班委会 B 培养正确舆论 C 先专政后民主 D 转换自身角色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第一章-班级管理

第五章班级文化建设 第一节班级文化建设概述 一、班级文化的内涵 (一)什么是文化指人类在社 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本质是一■种价值取向、道德准则和行为 方式等方面的积淀。人类活动 作用于自然界,就产生了物质 文化;人类活动作用于社会, 便产生了制度文化;人类活动 作用于人本身,便产生了精神 文化。 (二)什么是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 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总和。 (三)什么是班级文化是学校 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 全班学生为主体,以班主任和 任课教师为主导,班级内部所 有成员或大多数成员在长期的 学习生活中形成的思想意识、 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总和。 班级文化两大基本要素构成: 1. 教师文化。2.学生文化。 在我国,学生文化具有如 下特征:(1 )非反社会性。 (2 )超前性和动态性。 (3 )价值取向的多样性。 二、班级文化的特征一)易变性和可塑性二)童趣性和独特性三)向上性和教育性四)潜隐性和长久性五)实践性和创造性 三、班级文化的作用 (一)教育和熏陶作用(二)导向和激励作用(三)制约和规范作用(四)同化和凝聚作用 第二节班级物质文化的打造 一、班级物质文化的涵义主要是指班级环境的建设,它是由班级成员所 创造或使用的,能 体现班级成员共同价值、信念并为班 级成员感官所直接触及的客观存在 物,是表现在视觉层面的班级文化要 素。 二、班级物质文化的作用 1.熏陶作用物质文化是班级文化的 基础及其水平的外显标志,具有“桃 李不言”的隐性教育功能与教育效 果。2.教育作用 三、班级物质文化建设的原则一)凸 显主题性二)强化审美性三)营造和 谐性四)突岀前瞻性五)倡导节约性 第三节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 一班级制度文化的涵义 (一)什么是班级制度文化是指 以班规、班纪为内容的,由师生共同 制定,全体成员认同 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所表现 岀的文化形态。“没有规矩,不成方 圆”,学生个性的成长是在班级的各 种制度规范影响下逐渐成熟和完善 的,因而,班级制度起着观念的导 向和引领作用。 (二)班级制度文化的作用 1.引导作用 2.规范作用 二、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要求 一)科学性二)民主性三)稳定性 四)人文性 三、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策略 (一)共性与个性相结合。 (二)外在约束与内在需求相结合 (三)规范与教育相结合第四节班级 精神文化的创建 一、班级精神文化内涵 (一)什么是班级精神文化是以 集体舆论和班级风气的形成、 发展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形态。班 级精神文化是一个班级精神面貌 的集中反映,是班级文化的核心 和灵魂。班级精神文化的建设融于 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之中,构成了一 个统一的整体,而又高于它们。创建 班级精神文化,塑造学生美好心 灵,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二)什么是班风班风即班级风 气,是班级成员的精神状态, 主要表现为班级成员中占主导地位 的群体意识、情绪状态、价值倾向 和行为取向等。可分为支持性风气 和防卫性风气两种。 (三)班级精神文化的作用1. 凝 聚作用2.制约作用 二、良好班风的建设策略 (一)把握时机,早抓早管 (一)全员参与,形成共识 (三)发挥榜样力量 (四)充分利用舆论阵地1. 办好班报2.建设图书角 (五)建设好班级标识1 ?班名 2 .班歌 3 .班训 (六)实行民主型的班主任领导 方式 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主要有三种 集权型、民主型、放任型。 三、不良班风的矫正 (一)重视情感教育(二)善于抓 住突破口(三)关注和引导学生文 化(四)建立问责制,引导学生自我 反思(五)运用一定技术矫正学生 问题行为常用技术主要有: 1.塑造所渭“塑造”是 指诱导学生的目标行为,并通过

班级管理作业完整答案

2011电大网上形成性考核册《班级管理》作业完整答案 作业一 一、填空题 1、班级授课制的奠基人是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 2、()年起,我国班级管理者角色正式定名为班主任。 1952 3、班主任不仅是班级的组织者,同时还是(),也是发展中儿童的()。组织者,精神关怀者 4、小学班级是一个(),是有双重性质的组织。班队合一组织 5、()是小学的基层组织。小学班级 6、少先队组织具有()、()、()、()的特征。革命性,群众性,自治性,实践性 7、中国少年先锋队是中国少年儿童的()。是学习()的学校,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群众组织,共产主义,预备队8、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大致有()、()、功利型、()和()。玩乐型,学习型,违规型,人际吸引 9、儿童的基本权利是()、()、()和()。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 10、儿童权力的核心是()。儿童优先 二、单选题 1、班级管理活动和其它任何管理一样需要具备三个条件(要素)即() b

A.班主任、学生、环境 B.管理者、管理对象、管理手段 C.空间、时间、资源 D.设计、实施、评价 2、班级管理的基本环节是() a A.设计、实施、评价 B.计划、组织、实施 C.组织、协调、控制 D.备课、上课、考察 3、班主任的工作是一种() b A.教育工作 B.专门性的工作 C.教师的兼职工作 D.思想教育工作 4、班级生活的社会化过程使小学生个体获得()。 b A.个性 B.社会性 C.社会性的同时促进个性 D.统一性 5、班级组织属于() a A.正式组织 B.非正式组织

C.自愿选择的组织 D.统一要求的组织 6、()联合国第44届大会通过了《儿童权利公约》 b A.1959年11月20日 B.1989年11月20日 C.1990年8月29日 D.1992年4月1日 7、儿童的身体健康权利和受教育权利属于儿童的() b A.生存权 B.发展权 C.受保护权 D.参与权 8、我国在()发布了《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 c 年 年 年 年 9、中国少年先锋队以先锋命名是表明() d A.它是先进儿童的组织 B.要求儿童做革命的先锋 C.向革命先锋学习 D.儿童是开拓未来的先锋

第十章 班级管理

第十章班级管理 1.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B) A.平行管理 B.常规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 2.班主任的巾心环节是(B)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二作 D.统一多方丽的教育力量 3.在19世纪初出现导生制的国家是(D) A.美国 B.德国 C.法国 D.英国 4.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即(B) A.民主型.惩罚型、放任型 B.权威型、放任型、民主型 C.放任型、监督型、正义型 D.惩罚型、正义型、权威型 5.在班级管理中.通常我们把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称为(C) A.校长 B.老师 C.班主任 D.主任 6.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教育和教学行政组织单位是(C) A.教研组 B.年级组 C.班级 D.班级小组 7.正式提出“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的教育家(A) A.埃拉斯莫斯 B.夸美纽斯 C.马卡连柯 D.杜威 8.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属于(B) A.平行管理 B.常规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 9.班级管理的主要功能是(A) A.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B.维持班级秩序 C.形成良好的班风 D.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10.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是班级的(D) A.法人 B.监督人 C.辅导员 D.领导人 11.将传统的他控式的管理方式转变为强调自我、自控的目标管理方式是由美国管理学家(B)提出来的。 A.艾拉斯莫斯 B.德鲁克 C.彼得.麦克费尔 D.班杜拉 12.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是(D) A.常规管理 B.平行管理 C.目标管理 D.班级民主管理 13.中国采用班级组织形式最早的雏形始于(A)年清政府开办的京师同文馆。A.162 B.162 C.163 D.163 第十章班级管理 1.班级管理包括(ABC)三个基本环节。 A.制定计划 B.组织实德 C.评价总结 D.科学规范 2.班级目标的设计依据包括(ABD) A.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 B.学校的培养目标 C.学生的个性特征 D.班级群体的现实发展水平 3.班级管理的模式包括(ABC) A.常规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生管理 D.集体管理 4.班级管理的原则主要有(ABCD)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习题

第十章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关于班集体的概念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班集体就是班群体 B.集体是群体发展的高级阶段 C.纪律松弛、涣散的群体算不了集体D.不是任何一个班都能称得上班集体 2.班级管理的主要对象是()。 A.班级公共财产 B.班级信息 C.学生 D.班级资料 3.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著名教育家()。 A.埃拉斯莫斯 B.夸美纽斯 C.洛克 D.卢梭 4.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的是《大教学论》的作者()。 A.夸美纽斯 B.埃拉斯莫斯 C.杜威 D.觊洛夫 5.“导生制”的管理模式最早出现在19世纪初的()。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法国 6.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 A.共青团组织 B.教导处 C.总务处 D.班级 7.班级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手段是(。)。A.交往 B.学习 C.课堂 D.课外活动 8.班集体在育人方面突出价值的实现是通过()。 A.班主任 B.班干部 C.男女学生 D.集体教育 9.训练班级成员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主开展活动的最好载体是()。A.班主任 B.兴趣小组 C.少先队 D.班集体 10.在学生集体形成的初始阶段,主要任务是()。 A.组织和团结集体 B.建设学生干部队伍 C.提出共同目标 D.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 11.学生在班级中的活动主要是通过交往来展开的,活动的过程就是()。 A.交往的过程 B.学习的过程 C.德育的过程 D.认识的过程。 12.班级成员在认识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相互之间形成一定的依存性,而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推动班级的发展,是指班集体的基本特征应该具有()。 A.共同统一的准则 B.共同的目标 C.共同的组织机构 D.平等、相容的氛围 13.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 A.校长 B.教导主任 C.班主任 D.任课教师 14.班集体内教育和教学活动的核心是()。 A.班主任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考试《班级管理》课程平时作业试题及答案汇总

2015-年度广播电视大需(电大)期末考试 《班级管理》课程平时作业试题及答案整理汇总 作业一 第一题:选择题 1、班级管理活动和其它任何管理一样需要具备三个条件(要素)即(B) A 班主任、学生、环境 B 管理者、管理对象、管理手段 C 空间、时间、资源 D 设计、实施、评价 2、班级管理的基本环节是(A) A 设计、实施、评价 B 计划、组织、实施 C 组织、协调、控制 D 备课、上课、考察 3、班主任的工作是一种(B) A、教育工作 B、专门性的工作 C、教师的兼职工作 D、思想教育工作 4、班级生活的社会化过程使小学生个体获得(B) A、个性 B、社会性 C、社会性的同时促进个性 D、统一性 5、班级组织属于(A) A、正式组织 B、非正式组织 C、自愿选择的组织 D、统一要求的组织 6、(B)联合国第44届大会通过了《儿童权力公约》 A、1959年11月20日 B、1989年11月20日 C、1990年8月29日 D、1992年4月1日 7、儿童的身体健康权利和受教育权利属于儿童的(B) A、生存权 B、发展权 C、受保护权 D、参与权 8、我国在(C)发布了《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 A、1990年 B、1992年 C、2001年 D、1996年 9、中国少年先锋队以先锋命名是表明(D) A、它是先进儿童的组织 B、要求儿童做革命的先锋 C、向革命先锋学习 D、儿童是开拓未来的先锋 10、中国少年先锋队直接受(B)的领导。 A、中国共产党 B、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C、校长 D、班主任 第二题:填空题 11.班级授课制的奠基人是17世纪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 12.从(1952)年起我国学校班级管理者角色正式定名为班主任。

教育学第十章试题与答案

5.ABDE[解析]一个班的学生群体还不能称为班集体。班集体形成的基础是成员具有明确的共同目标,并且具有一定的组织结构,有共同生活的准则,集体中存在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6.ABCD[解析]良好的班风是一个班集体舆论持久作用而形成的风气。教师应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来树立。 7.ABCD[解析]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扮演多种角色。从班集体的建立到管理,都起到重要作用。 8.ACD[解析]集体性、自主性和针对性是班会的特点。 9.BCD[解析]学校规章制度的作用就是管理、控制和教育。 10.ABD[解析]班主任领导方式有三种即权威、和放任。 三、填空题 1.促进学生的发展 2.日常性的、阶段性的 3.基本单位 4.导生制 5.协调 6.平行影响 7.建立班级管理制度 8.自我管理 9.生活准则10.班会11.主题12.确定主题、精心准备13.导演14.书信联系、联系15.主题班会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 )。 A.共青团组织 B.教导处C.总务处D.班级 2.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著名教育家( )。A.埃拉斯莫斯B.夸美纽斯C.洛克D.卢梭3.班级管理的主要对象是( )。 A.班级公共财产B.班级信息C.学生D.班级资料 7.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 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B.全面了解学生 C.培养优良的班风 D.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8.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的著作是( )。 A.《论语》B.《普通教育学》C.《大教学论》D.《理想国》 9.学校对学生教育管理的具体执行者是( )。A.任课教师B.班主任C.教导处D.校长 10.班级管理的基本功能是( )。 A.运用教学技术手段精心设计各种不同教学活动B.调动班级成员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 C.帮助学生成为学习自主、生活自理、工作自治的人D.进行社会角色的学习

中学班级管理第一章

班级管理 第一章班级概述 学习目标: 1.了解班级的结构与特点。 2.掌握班级的基本属性。 3.理解班级的社会功能。 班级是学校实施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场所。作为未来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对班级的性质、作用、结构、特点、功能以及其产生与发展的历史沿革进行认真细致地学习探究,为将来做好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班级的定义、结构与特点 班级是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产物。随着近代西方社会经济发展不断加速,教育普及要求越来愈迫切,传统的学校教育形式——个别教学已经无法满足时代要求,班级授课制便应运而生。班级授课形式使学校的教育功能大为加强。班级授课标志着学校教育职能向社会的渗透和扩大,同时也意味着教育本质和教育目的在学校教育活动方式和组织形态上向班级的凝聚和强化。原先学校层面的教育教学活动任务与责任直接下移到了班级。班级由此成为教育领域中最受关注而又最活跃的教育教学组织。因此,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班级是缩小的学校,学校是放大了的班级。 一、班级的定义 “班级”对于现代社会里的我们而言并不陌生,以至于有人认为不应该把它作为一个问题进行研究。事实并非如此,班级的产生与发展是有其特殊的历史渊源的。 班级教学最早产生于16世纪的欧洲。班级最初形态不是现在的状态,最早是按年级进行划分的,粗略地将一个年级作为一个授课单元,这恐怕是班级的萌芽。1538年,德国斯特拉斯堡市督学J.斯图谟创立了第一所文科中学,主要培养封建君主国的统治人才,是为贵族、律师、牧师和医师等上层社会子弟所建的学府。起初,学习年限为8年,后增至10年。课程几乎全是拉丁文和希腊文。在管理方面分设九个年级,并进行了班级教学与管理的尝试。耶稣教会办的学校也进行了班级教学改革。率先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斯马斯。不过人们较为一致地认为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是班级的真正提出者。他在1632年出版的《大教学论》一书中,对班级及其特点、功能等问题,第一次从理论上作了概括性的阐述和论证,从而奠定了班级的理论基础。 在《大教学论》一书中,夸美纽斯所用的班级概念与今天的班级概念有着很大不同。他所谓的班级是“学校的一切儿童规定在校度过六年,应当分成六个班,如有可能,每班一个教室,以免妨碍其他班次。”显然夸美纽斯这里所说的班级是一个年级。随着时间的推移,生产方式不断变革,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不断改变,社会不断进步,求学的人数不断增加,学校的规模越来越大,一个年级一个班,早已不合时宜,一个年级中设置多个班已成为普遍现象。在中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的时间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开办京师同文馆。随后多处兴办新式学堂,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授课与管理的形式便逐渐普及开来。 现代学校里的“班”与“级”已有各自的含义,“班”是学校里学生群体的基本单位;“级”则表示这一群体身心所处的发展阶段。班级连在一起使用就形成现在意义上的班级,即学校为了实现教育目标,顺利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将年龄相近、身心发展水平相当、文化水平相同的一定数量的儿童组成一个或多个最基本的教育教学单位。 二、班级的结构与特点

班级管理练习题及答案

《班级管理》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班级:班级是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将年龄和文化程度大体相同的学生,按一定的人数规模建立起来的教育组织。它是班级授课制的产物。 2、班级管理:班级管理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班级管理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社会活动,这一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 3、班主任:班主任是班级授课制这一教学组织形式下,为了对一个班级的学生有效地进行教育管理所专门设置的教师职务。 4、班集体:班集体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知识水平分成固定人数的教学班,经过一定的培养,使其成为具备集体特征的正式群体。 5、具体化目标法:把学校总的教育目标,具体化为班级的目标,再根据集体中每个成员的不同情况,提出在德、智、体等全面发展方面的具体要求。 6、班规:对学生教室行为的规定,是一般性的期望或标准,包含了许多学生平时在班级中应遵守的行为规,用以引导学生个人的言行举止。 7、青春期教育:青春期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以性教育为主的生理、心理、伦理道德知识的教育和行为规的指导。 8、德育:简而言之,德育就是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是班主任最重要的工作。 9、品德:品德即道德品质,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 10、品德认识:品德认识是人们对是非善恶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观念,包括品德知识和品德判断两个方面。 11、品德情感:品德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做是非、善恶判断时引起的心体验,表现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 12、品德意志:品德意志是人们为实现一定的品德行为目的所做出的自觉而顽强的努力。 13、品德行为:品德行为是通过实践或练习形成的,是实现品德认识、情感以及由品德需要产生品德动机的行为定向及外部表现。它是是衡量品德水平的重要标志,是衡量少年儿童认识与修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1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行统一)的原则:品德培养中要做到系统理论的学习和实践锻炼并重,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培养行为习惯结合。 15、正面疏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在学生的品德培养中要运用正确的思想、正面的道理、先进的榜样循循善诱,因势利导,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在动力;同时通过各种规章制度的制订、贯彻和执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十章 班级管理练习及答案

第十章班级管理练习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 A.教导处 B.政教处 C.班级 D.团委 2.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 A.夸美纽斯 B.埃拉斯莫斯 C.杜威 D.凯洛夫 3.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是《大教学论》的作者()。 A.夸美纽斯 B.埃拉斯莫斯 C.杜威 D.凯洛夫 4.英国学校中出现了“导生制”是在()。 A.17世纪 B.18世纪 C.19世纪 D.20世纪 5.班级管理常见的几种模式()。 A.常规管理、平行管理、民主管理、目标管理 B.制度管理、平行管理、民主管理、目标管理 C.制度管理、交叉管理、民主管理、目标管理 D.制度管理、交叉管理、教师管理、目标管理 6.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属于()。 A.平行管理 B.常规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 7.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的管理方式是()。 A.平行管理 B.常规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 8.平行管理是()的教育思想。 A.夸美纽斯 B.马卡连柯 C.埃拉斯莫斯 D.杜威 9.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属于()。 A.平行管理 B.常规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 10.班级与学生共同确立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属于()。 A.平行管理B,常规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 11.目标管理由美国管理家()提出。 A.德鲁克 B.马卡连柯 C.皮亚杰 D.布鲁纳 12.()方式不是班主任的领导方式。 A.权威的 B.民主的 C.专断的 D.放任的 13.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 D.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 14.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是()。 A.常规管理 B.平行管理 C.目标管理 D.民主管理 15.班级管理的主要功能是()。 A.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B.维持班级秩序 C.形成良好的班风 D.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16.将传统的他控式管理方式转变为强调自我自控的管理方式以一种自我管理为中心的管理,更好地调动被管理者的积极性,是班级管理哪种模式的核心理论()。

班级管理复习资料

为什么学习班级管理:1.全面了解小学班级管理 2.形成初步的班级管理理念 第一章小学班主任与小学班级管理 一、名词解释 1、班级:班级是现代学校制度的产物。是同一年龄段、发展水平相当的一群学生根据学校的安排固定地聚集在一起,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开展教育活动的学校教育基层组织。 2、班主任:班主任是学校中的一种管理角色。他(她)对学校中的基层组织——班级发挥管理的职能。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是发展中的儿童的精神关怀者。 3、小学班主任:小学班主任是小学班级的管理者。他(她)要在学校校长的领导下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根据一定年龄段上小学生的发展特点,在班级中对实施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和其他各项工作进行管理。小学班主任一般兼任少先队中队辅导员,对少先队中队活动的开展进行指导和帮助。 4、管理:管理是社会组织活动中的现象,它是组织管理者运用自己被赋予的领导权力,采取计划、组织和协调等管理措施,为实现组织目标开展的活动。 5、班级管理: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对小学班级组织的领导。班主任在小学班级组织中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针对小学班级管理的特点,设计、组织、协调、控制班级组织内的一切活动,以实现预定的班级组织目标。 二、简答题 1、班级管理的过程(后面要扩展) (1)要素(2)环节 管理者:班主任设计:结合管理实践的具体 情况进行创造型设计管理对象:全体班级成员、空间时间、班级活动实施:付诸实践 班级活动所利用的物质资源和设施 管理手段:班主任实施班 级管理的各种措施评价:知道自己的管理活动 究竟获得了什么结果 2、班级管理的主要课题 (1)班级管理理论的性质(2)班级管理的对象(3)班级管理目标与任务 (4)班级组织建设(5)班级日常管理(6)班级活动管理 (7)班级教育力量管理(8)班级管理者的管理(9)班级管理研究 3、怎样学习班级管理课程 a.把班级管理作为一项事业 b.关注学校班级管理实践中的问题 c.注意相关学科理论的学习 d.在写作中学习 三、讨论题 结合优秀小学班主任自述故事《让我再来一次》,回忆童年时代的小学班主任,并讨论小学班级管理的意义。

2014电大《班级管理》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2014电大《班级管理》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班级管理作业一 一、填空题 1、班级授课制的奠基人是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 2、()年起,我国班级管理者角色正式定名为班主任。1952 3、班主任不仅是班级的组织者,同时还是(),也是发展中儿童的()。组织者,精神关怀者 4、小学班级是一个(),是有双重性质的组织。班队合一组织 5、()是小学的基层组织。小学班级 6、少先队组织具有()、()、()、()的特征。革命性,群众性,自治性,实践性 7、中国少年先锋队是中国少年儿童的()。是学习()的学校,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群众组织,共产主义,预备队 8、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大致有()、()、功利型、()和()。玩乐型,学习型,违规型,人际吸引 9、儿童的基本权利是()、()、()和()。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 10、儿童权力的核心是()。儿童优先 二、单选题 1、班级管理活动和其它任何管理一样需要具备三个条件(要素)即()B A.班主任、学生、环境 B.管理者、管理对象、管理手段 C.空间、时间、资源 D.设计、实施、评价 2、班级管理的基本环节是()a A.设计、实施、评价 B.计划、组织、实施 C.组织、协调、控制 D.备课、上课、考察 3、班主任的工作是一种()b A.教育工作 B.专门性的工作 C.教师的兼职工作 D.思想教育工作 4、班级生活的社会化过程使小学生个体获得()。 b A.个性

B.社会性 C.社会性的同时促进个性 D.统一性 5、班级组织属于() a A.正式组织 B.非正式组织 C.自愿选择的组织 D.统一要求的组织 6、()联合国第44届大会通过了《儿童权利公约》 b A.1959年11月20日 B.1989年11月20日 C.1990年8月29日 D.1992年4月1日 7、儿童的身体健康权利和受教育权利属于儿童的() b A.生存权 B.发展权 C.受保护权 D.参与权 8、我国在()发布了《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 c A.1990年 B.1992年 C.2001年 D.1996年 9、中国少年先锋队以先锋命名是表明() d A.它是先进儿童的组织 B.要求儿童做革命的先锋 C.向革命先锋学习 D.儿童是开拓未来的先锋 10、中国少年先锋队直接受()的领导。 b A.中国共产党 B.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C.校长 D.班主任 三、名词解释 1、班级:是现代学校制度的产物。同一年龄段、发展水平相当的一群学生根据学校的安排固定地聚集在一起,形成了“班”;又因为“班”处在一定的教育阶段上,这就是“级”。班级是一定年龄阶段、发展水平相当的一群学生组成的学校教育基层组织。

班级管理试题与答案解析

班级管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 A.共青团组织 B.教导处 C.总务处 D.班级 2.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着名教育家()。 A.埃拉斯莫斯 B.夸美纽斯 C.洛克 D.卢梭 3.班级管理的主要对象是()。 A.班级公共财产 B.班级信息 C.学生 D.班级资料 7.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B.全面了解学生 C.培养优良的班风 D.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8.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的着作是()。 A.《论语》 B.《普通教育学》

C.《大教学论》 D.《理想国》 9.学校对学生教育管理的具体执行者是()。 A.任课教师 B.班主任 C.教导处 D.校长 10.班级管理的基本功能是()。 A.运用教学技术手段精心设计各种不同教学活动B.调动班级成员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 C.帮助学生成为学习自主、生活自理、工作自治的人D.进行社会角色的学习 11.目标管理的班级管理方法,是由美国的()提出的。A.德鲁克 B.马卡连柯 C.杜威 D.布鲁纳 12.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为核心来建立管理机制。A.学校 B.教师 C.教育内容 D.学生 13.班级组织建构的首要原则是()。 A.有利于教育的原则 B.目标一致的原则 C.可接受性原则 D.有利于身心发展的原则

17.我国当前班级管理的实践中,采用的最多的领导方式是()。 A.“教学中心”的领导方式 B.“集体中心”的领导方式 C.权威型的领导方式 D.民主型的领导方式 18.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D.统一多方面教育力量 19.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是()。 A.共同的奋斗目标 B.班主任的要求 C.班级内部的矛盾斗争 D.共同的活动 20.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 A.成立了班委会 B.开展了班级工作 C.形成了正确地集体舆论 D.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不答、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班级管理包括()三个基本环节。 A.制定计划 B.组织实施 C.评价总结

班级管理 形考任务4-甘肃电大形考作业辅导资料

请认真阅读完再下载:预览的题目顺序完全和您自己的试题顺序完全相同再下载! 班级管理形考任务4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形成性测评系统课程代码:6206999 参考资料 形考任务4 试卷总分:100 形考任务4 单项选择题(共20题,共40分) 1.(2分) ( )是影响班级组织生活的要素。 A、社会 B、家庭 C、学校 D、个体 参考答案:B 2.(2分) ()班级组织的重要存在方式。 A、课堂 B、学校 C、家庭 D、社会 参考答案:A 3.(2分) 班主任与家长进行教育协调,核心的任务是()。 A、了解学生家庭基本情况 B、传达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基本情况 C、批评家长的教育不当之处 D、帮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的素养 参考答案:D 4.(2分) 在班主任的情感素养中,最重要的便是()。 A、对学生的爱 B、对学生严格要求 C、了解学生基本情况 D、容易和学生进行沟通 参考答案:A 5.(2分) 班主任对自己社会职责和行为模式的认识称为()。 A、角色意识 B、角色学习 C、角色塑造 D、角色创新 参考答案:A 6.(2分)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未行”,说明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因素。

A、权力性影响 B、班主任的教学能力 C、班主任的威信 D、班主任的管理素养 参考答案:C 7.(2分) “慎独”要求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做到()。 A、反思 B、实践 C、学习 D、创新 参考答案:A 8.(2分) ()是班级管理者与家长交流的十分重要的方式,也是班级教育力量协调的好办法,但是近来有弱化的倾向。 A、班会 B、家长会 C、家访 D、打电话 参考答案:C 9.(2分) 班主任自我管理的目标,就是()。 A、管好学生 B、管好班级 C、要使自己成为合格的,乃至优秀的管理者 D、按部就班 参考答案:C 10.(2分) 行动研究的特征()。 A、公开、公正、公平 B、务实、合作、发展 C、合理、科学、公开 D、诚信、合理、开放 参考答案:B 11.(2分) 班主任的自我修养不能仅靠“内省”,而且要关注()。 A、外表 B、语言 C、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形象 D、自己的家庭 参考答案:C 12.(2分) ()是班主任对学生实施管理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是班主任为学生拥护、教育管理行为被认同的条件。

第十章班级管理评价

第十章班级管理评价 第一节班级管理评价的意义和原则 学习目标: 1、理解班级管理评价的意义,掌握班级管理评价的作用、原则和内容,并能据此分析案例。 2、体会对班级、对学生的评价过程也是教育的过程。 3、掌握有效评价班级、学生的主要方法。 所谓班级管理评价,是专指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它是指班主任为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在系统、全面、准确地搜集、整理、分析学生发展过程与发展状况信息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品德、智能、体能等各方面素质做出综合判断的过程。 一、班级管理评价的作用 (一)激励—导向作用 班主任对学生的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和最终所要完成的目标进行的价值判断,通过评价,能引导学生的行为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这对于小学生而言尤其重要。 班主任对学生的评价,一方面可以使小学生学会根据标准和目标来评价自己和他人; 另一方面可以使小学生了解自己是否完成目标,行为是否合乎规范等等,这无疑对小学生的行为活动起导向作用。 (二)反馈—调节作用 班主任对学生的评价,对师生双方都有反馈—调节作用。对班主任而言,通过评价学生的过程,不仅可以全面综合地了解学生,更能进一步了解影响学生的各种因素,从而及时、明确地调整班级管理目标、管理内容和方法,以提高管理水平;对学生而言,教师的评价能使他们明确自己在各方面表现出来的长处和不足,并及时调节、矫正自己的行为。 (三)沟通—互信作用 小学生对他们最尊敬的班主任是否关注自己、如何评价自己十分期待与敏感,而小学班主任的工作繁复和琐碎,要和班里几十位同学都达到深入沟通,困难是显而易见的,因此,班主任可以借助对小学生的评价弥补这一不足。 这种沟通作用还发生于班主任与小学生家长之间。因为教师、家长双方的工作繁忙,见面交谈机会少,通过班主任的评价,家长可以了解孩子在校内的表现与今后的努力方向,积极和学校、教师配合,真正做到家校协作,确保孩子的健康成长。 二、班级管理评价的内容 2002年12月教育部颁布的《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的具体规定的学生“基础性发展目标”为班主任明确评价内容及标准提供了依据,具体表现在七个方面,分别为:道德品质、公共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学科学习评价。 三、班级管理评价的类型 (一)学生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 学生是发展的主体,也是发展的内在动因。学生的自我评价过程也是促进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针对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班主任要把追求真实与尊重和鼓励自信结合考虑。

班级管理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讲解学习

班级管理案例分析试 题及答案

班级管理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题的答题方法: 1.案例分析是进行思维方法和能力的综合训练,看学习者是否掌握了所学的理论知识,并且要求把所学的知识点串联起来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并且结合所给材料进行分析,有一定的难度。但案例分析可以总结一些基本的思路。 2.我们在课程学习中的案例分析基本思路,大致如下:当我们面对一则案例或者案例材料:首先要仔细阅读它,如果考试的时候,建议不要着急回答,首先要弄清楚题目的要求是什么,同时平心静气认真把案例材料看上两遍。第二步,要重点清理一下事实情节,特别是包含着一些可以讨论教育思想问题,又与题目要求直接相关的那些关键性的事实或情节。第三步,尝试回答,即将你认为重要的事实或情节,拿来与自己原有的经验和认识相对照比较,再结合一些理论认识观点,尝试得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新的思路。形成对此案例或案例材料的一个相对完整的看法,叙述越全面越好。 【案例一】陈老师是一位青年教师,工作热情非常高,他对学生的要求十分严格,他经常要求学生不要讲脏话;不要乱扔废纸……而这位教师讲课情急时,常常“笨猪”,“死脑子”不绝于耳。吸烟后,随手将烟蒂抛在课桌下面……教育后的班级会怎样呢?虽然陈老师没少用嘴皮子,没少用各种惩罚手段。但是班上说脏话、粗话连篇,纸屑杂物随处可见。陈老师百思不得其解。请你帮助分析一下,陈老师教育的班级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后果,做一名班主任应怎样教育学生才能有良好的效果? 【参考答案】: 1、是陈老师,身教?不利。没有,身教,言教就显得苍白无力。身教既可以增加,言教的可信性和感染力,而且还能像春雨润物一样起着细微的、不易

学校班级管理制度

学校班级管理制度 班级是学校对学生进行管理、实施教育的基本单位,加强班级管理和班级建设是学校工作的重要任务.为创上饶县一流学校,必须实现我校班级管理的正规化、科学化、制度化,为此特制定本制度。 指导思想:以人为本,在新的亮点下随光舞蹈 发展至上,在新的起点上亮剑起跑 第一章班级管理的原则 第一条:班级管理必须以党和国家关于教育的有关方针、政策为指导,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有关规章制度为依据。 第二条: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班主任要对本班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身体等全面负责,及时、认真、如实填写好《班主任工作手册》,履行好《班主任工作常规》。 第三条:各班必须成立班委会和相应的团队组织,要提倡学生自治自理,要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充分发挥共青团员、少先队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第四条:班级必须形成正确的舆论,树立正气,对不良现象敢于批评,敢于揭发,不歧视后进生。班级要制定班级管理细则,加强养成教育,要求学生养成好的习惯。 第二章班级等级及评定 第五条:为了加强我校的班级管理,提高班级管理水平,促进后进班的转化,我校将对班级划分等级,实行等级目标管理。 第六条:每周对班级进行检查评定,每月实行班级考核,一学年考评优秀班级,班主任可树为学校优秀班主任,并在晋级评职时优先考虑。 第七条:检查评定主要通过校务日志、班主任工作手册、班级日志,班级考核内容包括安全、卫生、出勤等,评优评先以两学期班级管理及各项工作完成情况为依据。 第八条:评定标准参照国家和上级教育部门关于学校督导评估的有关标准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 第三章班级德育工作 第九条:班级工作中必须把德育放在首位,贯穿在班级的各项活

幼儿园班级管理试题

幼儿园班级管理试题 一、选择题(20分) 1、下列哪种情况不应成为教师对幼儿的态度() A、关心、爱护学生 B、成为朋友 C、经常鼓励、表扬学生 D、幼儿做错了就批评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向儿童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各种样品,如绘画、纸工、泥工样品,供儿童观察,模仿学习,该教师运用了() A、示范法 B、范例法 C、观察法 D、参观法 3、.对于入园初期适应困难的孩子,幼儿园教师可以() A、要求幼儿严守幼儿园一日生活制度,按时入园离园 B、允许他们上半天,如中午午饭后由家长接回,再逐渐延长在园时间 C、多批评爱哭闹的孩子 D、通知家长接回孩子 4、在幼儿园实践中某些教师认为幼儿进餐、睡眠、午点等是保育,只有上课才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唯一途径,不注意利用各环节的教育价值,这种做法违反了() A、发挥一日生活的整体功能原则 B、重视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原则 C、尊重儿童原则 D、实践性原则 5、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被世人誉为“幼儿教育之父”的人是()

A、裴斯泰洛齐 B、福禄培尔 C、卢梭 D、洛克 6、我国幼儿园中主要负责幼儿的卫生保健、生活管理的人员称为() A、教师 B、保育员 C、阿姨 D、保姆 7、教师通过利用良好的班级气氛,亲密的师生关系,有安全感的平等发展的集体,让儿童深入其中,从而培养儿童关爱、互助等良好品质,该教师运用了() A、直观形象法 B、参观法 C、环境体验法 D、演示法 8、.在有关邻居关系的故事中,某教师让儿童对邻居王阿姨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 问:“王阿姨心里怎么想的?有什么感觉?”该教师运用了移情法中的()训练技术。 A、认知提示 B、情绪追忆 C、巩固深化 D、情境表演 9、目前,我国幼儿园办园形式更加灵活,提供节假日临时收托孩子服务,早晚接送孩子服务,根据家长需要安排教师上下班时间等,主要是为了() A、幼儿园创收 B、补偿教育 C、增加幼儿园知名度 D、服务社会 10、“玉不琢,不成器”说的是()对心理发展的作用 A、遗传因素 B、自然环境 C、社会环境和教育 D、生理成熟 二、填空题(10分)

班级管理题库

班级管理复习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关于班集体的概念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班集体就是班群体 B.集体是群体发展的高级阶段 C.纪律松弛、涣散的群体算不了集体 D.不是任何一个班都能称得上班集体 2.班级管理的主要对象是()。 A.班级公共财产 B.班级信息 C.学生 D.班级资料 3.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着名教育家()。 A.埃拉斯莫斯 B.夸美纽斯 C.洛克 D.卢梭 4.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的是《大教学论》的作者()。 A.夸美纽斯 B.埃拉斯莫斯 C.杜威 D.觊洛夫

5.导生制”的管理模式最早出现在19世纪初的()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法国 6.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 A.共青团组织 B.教导处 C.总务处 D.班级 7.班级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手段是(。)。 A.交往 B.学习 C.课堂 D.课外活动 8.班集体在育人方面突出价值的实现是通过()。 A.班主任 B.班干部 C.男女学生 D.集体教育 9.训练班级成员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主开展活动的最好载体是() A.班主任

B.兴趣小组 C.少先队 D.班集体 10.在学生集体形成的初始阶段,主要任务是()。 A.组织和团结集体 B.建设学生干部队伍 C.提出共同目标 D.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 11.学生在班级中的活动主要是通过交往来展开的,活动的过程就是()。 A.交往的过程 B.学习的过程 C.德育的过程 D.认识的过程。 12.班级成员在认识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相互之间形成一定的依存性,而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推动班级的发展,是指班集体的基本特征应该具有()。 A.共同统一的准则 B.共同的目标 C.共同的组织机构 D.平等、相容的氛围 13.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 A.校长 B.教导主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