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意见

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意见

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意见
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意见

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意见2020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及北京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

以来,各乡镇政府和区各部门、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市、区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加强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与支持,狠抓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思路进一步清晰,办学规模和领域进一步扩大,基础设施和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开放灵活的培训网络逐步形成,各级各类培训蓬勃开展,农科教、经科教结合力度进一步加大,为经济社会服务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但我区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适应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按照“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工作目标,现就大力发展我区职业教育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区职业教育工作;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重点解决管理体制、基础建设、政策扶持等突出问题;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大批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强化“三教”(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统筹,坚持“四个服务”(职业教育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服务,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服务),逐步建立和完善适应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需要,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中高职衔接,普职成融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职前

教育与职后培训并举,结构合理、功能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特色鲜明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大力推动我区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1.适应全区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需要。我区正处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期,需要培养大批具有新技能、适应新岗位要求的高素质劳动者,特别是具有新思

—2—

想、新理念、高水平的管理型人才。

2.适应全区实施工业强区战略的需要。我区已进入经济快速发展期,工业强区战略是全区经济工作重要发展战略,实现工业强区战略需要大批生产、服务一线急需的技能型人才,这都有赖于职业教育的大发展。

3.适应全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目前的职业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这一要求,需要大范围培养农村实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大面积普及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大力提高农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

4.适应建设实力xx、文明xx、和谐xx的需要。建设实力xx、文明xx、和谐xx,是我区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具体体现,也是“十一五”规划的核心内容。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事业的大发展。

(三)具体目标。

到2010年我区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具体目标是:

1.深化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继续完善“区委、区政府统筹领导,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广

泛参与”的管理体制。形成“区政府主导,充分发挥行业作用,依靠乡(镇)村和企业,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学格局。

2.扩大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规模。继续推进中等职业教育结构布局调整,使优质教育资源向重点职业学校集聚,进一步提高职业学校的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形成品牌优势。职成院校在

—3—

校生规模保持在1万人左右,学历教育招生1.5万人以上,向各行业和高一级院校输送毕业生1.5万人以上。完成各级各类职业培训90万人次以上,其中:企业职工培训5万人次以上,农村劳动者培训32万人次以上。

3.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完成我区职业教育综合实训基地和职成院校校内实训室建设工作;集中力量,重点办好2所职业学校并整合职业院校资源,实现规模办学;全区建成1所集培训、示范、指导于一体的现代化多功能社区学院,各乡镇按市颁标准建成具有综合教育功能的社区成人职业学校(社区教育中心),行政村都要建立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对2000人以上、具有特色产业支撑的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要按照市颁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标准重点建设。今后凡撤并的中小学教育资源优先用于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4.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育造就新型农民。每年培训农村劳动力6.5万人以上,使80%以上从事一产的农村劳动力能够熟练掌握一至两门先进的种、养殖技术。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4万人次以上。农村劳动者中的中职(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达到50%以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达到10%以上。

5.加快各行业中、高级技术工人的培养。全区技术工人占职工总数的比例要达到40%以上。技术工人中高级技工要达到15%以上,中级技工要达到50%以上,技师和高级技师要达到3%以上。每年培养高级技术工人500名,培养中级技术工人2000名。

—4—

二、加强领导,全力推进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

(一)加强领导,统筹管理。建立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负责,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区有关部门和辖区内市属院校参加的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统筹协调全区职业教育工作,研究解决职业教育的重大问题。

(二)明确职责,齐抓共管。区政府各部门要根据本意见的精神,明确并履行好职责。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做好职业教育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宏观管理工作;区劳动保障部门要着力推动职业教育和就业的结合,推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和就业准入工作;区农委要把加强农村职业教育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基础工作来抓,着力在建立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培训的长效机制上下功夫,加大对新型农民培训经费的投入比例,切实抓好农村劳动力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区发改委、财政局、人事局、工业局、商务局、科委和其他有关部门要从规划、资金、人事劳动制度等方面大力支持职业教育工作。区总工会、团区委、区妇联等群众组织也要发挥各自的优势,积极参与和支持职业教育工作。区各有关部门要结合本部门职责制定实施细则,抓好落实。要形成合力,相互支持配合,共同推动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三)把职业教育工作纳入各级目标管理。作为对主要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并接受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

认真贯彻《职业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完善监督执法机制,加大监督执法力度,提高依法治教水平。建立职业教育工作定期巡视检查制度,把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强化对职业教育的

—5—

评估和检查。加强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工作,为职业教育的管理和职成院校的改革和发展服务。

三、加强基础建设,不断提高职成院校的办学水平

(一)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网络。采取上下联动和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方式,形成以社区学院为龙头,以高职学院、高校分校和中职校及成人中专为骨干,以乡镇社区成人职业学校和社区教育中心为阵地,以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和市民学校为基础,以社会力量办学为补充的职业教育网络。要逐步建立健全包括社区学院、区属职成院校和乡镇社区成人职业学校在内的职业教育体系。

(二)加强示范性职成院校建设。合理规划布局,整合现有资源,重点建设好高职学院1所,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1所,省部级重点职业学校1所,市级示范性乡镇社区成人职业学校2所,市级示范性社区教育中心3所,区级示范性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20所。要加大对这些示范性职成院校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他们在职业教育中的示范带动作用。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区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职成院校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和师资培养培训工作。聘请国内外行业专家对教师开展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的职业能力和专业水平。积极创造机会,选派职成院校优秀教师到高等学校或国外进修和培训。建立实行职业教育专业教师到企业、农村实践制度,确定一批企事业单位和乡村作为职成院校专业教师实践基地,确

保专业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鼓励职成院校中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教师评定相应的工程技术及管理专

—6—

业技术职务;吸引和鼓励企事业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到院校任教并考取教师资质,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拓宽职成院校师资的引进渠道,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加强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制定教师师德、教学底线等制度,保障师资队伍质量。建立普职成教师合理流动制度,促进教师资源的融通和共享。普教教师分流优先考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

(四)加强专业建设。结合我区新的功能定位、“十一五”规划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培育开发石化和新材料、新型建材、生物工程与新医药、都市工业、现代装备制造业和现代农业相关的新专业。认真清理原有专业,避免各院校间专业重复设置,科学合理确定职成院校专业布局。巩固传统专业,继续抓好工业与民用建筑、计算机及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旅游服务与管理、家政与社区服务5个专业。大力推进精品专业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市区级骨干特色专业。

(五)加强实训基地建设。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环节教学,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技能培养。面向我区重点发展的“五大产业”(石化和新材料、新型建材、现代装备制造业、生物工程与新医药、都市工业)和现代农业,集中力量建设1个规模较大、装备水平较高、优质资源共享、社会化开放型的区级职业教育综合实训基地。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实现职成院校资源与社会资源有效融通和共享。同时,建好12

个校内实训室。到2010年全区职成院校实训基地(实训室)建设都要达到市颁标准,实训设备技术水平要与本区产业发展

—7—

和企业技术进步相同步。要发挥实训基地的辐射功能,把教学活动与社会实践、科技开发、技术推广紧密结合起来,增强学校的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综合能力。

(六)大力加强农村远程教育工作。充分认识农村远程教育在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村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扩大和完善区、乡(镇)、村三级数字化远程教育网络。“十一五”期间,在区成教中心建设1个交互式数字化远程教育平台,每个乡镇建成1个可供农民个性化学习的数字化远程教育综合教育培训基地,在100个行政村建立接收网站。充分利用三级远程教育网络,推广现代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为农村劳动者提供各种远程教育培训。

四、深化管理和教学改革,增强职业教育发展活力

(一)推进社区学院建设。以区成教中心为依托,建立与xx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区学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发挥社区学院的龙头带动、指导辐射作用,实现区内职业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共享。

(二)理顺职成院校管理体制。统筹规划,集中力量,争取在“十一五”期间,以现有北京理工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为依托,办好1所自主管理、规模较大、服务我区的高职学院。针对我区中等职业学校体制不顺的现状,采取有效措施,实现职业教育资源的统筹管理。

(三)理顺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管理体制。针对目前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存在的“三无”(无法人资格、无人员编

制、无资金渠道)问题,为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把学校真正建成

—8—

一个办学实体,充分发挥多种功能,将“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更名为“乡镇社区成人职业学校”,改建为区教委所属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相当于中学级别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学校教职工从中小学分流教师中加以解决。乡镇社区成人职业学校是区直各部门和乡镇共同开展各级各类培训的平台。关于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工作,要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相关政策,尽快抓好落实。

(四)推动公办职成院校办学体制改革与创新。公办职成院校要积极吸纳民间资本和境外资金,探索以公有制为主导、产权清晰、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办学体制。推动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办学,形成前校后厂(场)、校企合一的办学实体。

(五)深化职成院校以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重点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职成院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和聘任制。全面推行教职工全员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度,建立能够吸引人才、稳定人才、合理流动的制度。深化内部收入分配改革,将教职工收入与学校发展、所聘岗位及个人贡献挂钩,调动教职工积极性。建立和完善学校面向市场、自主办学的内部运行机制,通过体制和机制创新,建立起学校内部科学、民主的决策程序与管理办法,形成自我发展与自我约束机制,逐步建立现代学校制度。

(六)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实行灵活多样、开放式的教学模式,积极试验学分制等弹性学习制度,推行全日制与部分时间制相结合,满足农村青年多种形式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需求。深化课程和教材改革,推进精品课程和教材建设。进行课

—9—

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推进人才培养模式与国际接轨。加强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改革教育教学评价机制,逐步建立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人才培养、选拔与评价的标准和制度,把毕业生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胜任工作岗位要求、顺利实现就业,作为考核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实行产、学、研结合,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职业道德、文化基础教育和职业能力培养并重,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

(七)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和完善企业与行业参与、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培养模式,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确定一定数量的企业和乡(镇)村作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基地,建立企业接收职成院校学生实习制度,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最后一年要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企业必须为顶岗实习的学生支付合理报酬,对支付实习学生报酬的企业,给予相应税收优惠。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在部分职成院校建立通过半工半读实现免费接受职业教育的试点,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广。

(八)改革和拓宽招生渠道。中等职业学校要调整生源结构,积极面向企业在职人员、农村劳动者招生,发展成人中等职业教育,逐步达到全日制在校生和业余成人在校生1:1的比例。中等职业学校招收各类成人在校学历生,区财政要按全日制在校生同等标准给予学校相应补贴。

(九)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升学和就业比例。加强学生

—10—

的文化基础教育,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积极与国内外院校合作,使应届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25%左右升入高等职成院校。建立和完善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和创业服务体系,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实现应届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70%以上当年就业,并努力提高就业巩固率。大力推广“订单式”培养,使订单培养的学生数达到学生总数的30%以上。

(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首,全员育人,将德育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突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以诚信、责任、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及法制教育。确定一批职业教育德育基地,选聘一批技术能手、劳动模范作为德育辅导员。加强职成院校党团组织建设,积极发展学生党、团员。发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作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五、加大扶持力度,促进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

(一)增加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十一五”期间,政府对职业教育投入专项经费3亿元以上。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重点支持实训基地(实训室)建设、充实教学设备、师资培训、资助贫困家庭学生、支持紧缺技能人才培养、农民培训和迎奥运市民素质提高培训。积极探索开展“培训券”等政府投入方式的试点工作,制定区级奖励、乡镇补贴、就业者免费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相关政策。

(二)进一步落实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政策。从2006年起,区财政每年在教育费附加中安排不低于30%的经费用于支持社区学院、成教中心、职教中心、职业学校和示范性职—11—

成院校建设。进一步拓宽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渠道,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捐资助学,对通过政府部门或

非赢利组织向职业教育提供的资助和捐赠,按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三)认真落实农村成人职业教育和社区教育经费。从农村科学技术开发、技术推广的经费中每年至少安排30%以上的资金用于农村职业培训;提高区成人教育经费标准,区财政每年拨付成人教育经费50万元,由成人教育主管部门统一掌握使用;按全区常驻人口每年人均1元区财政足额拨付社区教育经费,保证社区教育正常开展;各乡镇每年向乡镇社区成人职业学校拨付专项培训经费。乡镇人口在2万人以上的,年拨付不低于10万元;人口在2万人以下的,年拨付5万元以上。

(四)保证企业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全区各类企业都应依法承担职业教育和职工培训经费。认真落实“一般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从业人员技术要求高、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可按2.5%提取”的规定,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主要用于企业职工特别是一线职工的教育和培训。为确保经费足额提取和全部用于企业职业教育与职工培训,政府有关部门要研究制定经费提取使用办法。

(五)建立职业学校贫困家庭学生助学制度。区财政要安排专项经费资助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农村贫困家庭和城镇低收入家庭子女。对贫困家庭学生和选学第一、二产业艰苦行业职业教育的学生实行学费减、免和相应生活补贴政策。中等职业学校要从学校收入中安排一定比例用于奖、助学金,并把组织学生参加

—12—

勤工俭学和半工半读作为助学的重要途径。

六、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严格实行就业准入

(一)全面推进和规范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加强对职业技能鉴定、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评价、职业资格证书颁发工作的指导和管理,并为区职成院校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提供便利;区教委要制定职业工种与学校专业对等取证制度,统一组织实施职成院校的培训取证工作,确保职成院校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衔接;职成院校要对学历教育的课程和教学内容、教学安排进行改革,积极探索学校教育直接培养高级技工和技师的教育模式,为学生在获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创造条件。获得职业院校学历证书的毕业生,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的中级职业技能鉴定时,免除理论考核,操作技能考核合格者可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二)严格实行就业准入制度。本区新生劳动力就业前都要接受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凡技术要求高、操作规范严格、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和消费者健康以及生产安全的行业和工种,必须实行先培训后就业。用人单位招录职工,必须严格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属于一般职业(工种),必须从取得职成院校相应学历证书或职业培训合格证书的人员中优先录用;属于国家和本市规定实行就业准入控制职业(工种),必须从取得学校相应学历证书或职业培训合格证书并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录用。劳动和社会保障、人事、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要加大就业准入制度执行情况的监察力度,对违反规定,随意招录未经职业教育或培训人员

—13—

就业的用人单位,要责令其纠正并给予处罚。

七、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

(一)提高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采取强有力的政策导向措施,使接受职业教育成为众多青少年及从业人员的自然选择,逐步使重技能、重技工成为全社会的一种进步文明风尚。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和其它大众媒体,要加大对发展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使全社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充分认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全面推进xx 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全民素质,把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全面增强我区综合竞争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实现xx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形成关心、支持、鼓励、参与职业教育的良好舆论氛围,增强全区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把思想统一到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经济、抓就业、抓稳定上来。

(二)发挥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在国家教育方针和政策指导下,加强对本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和职工培训的统筹协调指导,积极开展本行业人才需求预测,制定教育培训规划,参与制定本行业特有工种职业资格标准及从业人员资格标准等职业鉴定和证书颁发工作,参与相关专业的课程教材建设和教师培训等工作。

(三)充分调动和发挥企业发展职业教育的积极性。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举办职业教育,强化职工培训,提高职工素质。鼓励企业与职成院校联合办学,在职成院校建立研究开发机构和实

—14—

验中心,或依托职成院校、职业培训机构进行职工培训和后备职工培养,实现优势互补,校企联合。企业有责任接收职成院校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

(四)大力发展民办职业教育。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把民办教育纳入全区职业教育的总体规划。积极动员和鼓励社会力量举办职成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成立由区教委、区劳动保障局等有关部门参加的xx 区社会力量办学发展协调小组,依法加强管理,规范办学行为。制定支持民办职业教育的表彰及奖励政策,对办学效果显著、质量高的培训学校和个人,给予表彰或奖励。对办学效益好、社会信誉高、有发展前景的民办职业学校给予重点扶持,培育我区的民办职业教育品牌学校。扩大职业教育对外开放,借鉴国外有益经验,积极引进优质资源,推动职业教育领域中外合作办学,努力开拓职成院校毕业生国(境)外就业市场。

(五)制定对优秀技能型人才实行特殊奖励政策和激励办法。逐步提高生产服务一线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从多方面给予奖励,增强荣誉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定期开展全区性的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对优胜者给予表彰奖励,并大力宣传优秀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在xx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形成全社会关心、重视、支持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