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用残损的手掌

我用残损的手掌

我用残损的手掌
我用残损的手掌

教学过程

一、复习预习

复习:

戴望舒与徐志摩、郁达夫、邵洵美被誉为民国时期“四大才子”,可见其卓尔不群的才气。戴望舒之才在于其天才的印象派现代诗,他的一首《雨巷》广为传颂,曾经醉倒过亿万中国人的心,成为现代诗坛上不朽的力作,叶圣陶先生曾经这样高度评价《雨巷》——“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1942年,诗人戴望舒因为在报纸上编发宣传抗战的诗歌,被日本宪兵逮捕。在阴暗潮湿的地牢里,诗人被毒刑拷打致残,他抚摩着被日本侵略者践踏的寸寸国土,满怀着无限的忧愤与对新中国的热望写下了一首著名的现代诗《我用残损的手掌》。

预习情况展示:

(一)、正确读出下列词语

残损灰烬锦幛荇藻蓬蒿蝼蚁憔悴蘸着掠过(二)、解释下列词语

1、残损:

2、灰烬:

3、蓬蒿:

4、憔悴:

二、知识讲解

考点1 作者简介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鸥。浙江杭县人。1923年秋人上海大学中文系。1925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做宣传工作。1928年在上海与人合办一线书店,出版《无轨列车》半月刊。被查封后改名水沫书店,出版《新文艺》月刊。1931年加入左联。1932年自费赴法国,在里昂中华大学肄业。一年后到巴黎大学听讲,受法国象征派诗人影响。1935年回国。次年创办《新诗》月刊。1938年避居香港,主编《星岛日报》、副刊《星座》及诗刊《顶点》。还曾主编过《珠江日报》和《大众日报》副刊。同时组织“文协”香港分会并任理事。1941年,日本占领香港后被捕入狱,受伤致残,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1949年回到内地在国际新闻局法文组从事翻译。1950年因气喘病去世。

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早年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

考点2

背景介绍

《我用残损的手掌》作于1942年6月3日,是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的歌。

《我用残损的手掌》是以“雨巷诗人”之名行世的戴望舒在日寇铁窗下向苦难祖国的抒怀之作。“残损的手掌”既是写实,又是诗人坚贞不屈意志的写照。诗歌一方面从实处着笔,描写沦陷区的阴暗.表现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注;另一方面抒写解放区的明丽.侧重于写意,对象征着“永恒的中国”的土地,发出深情赞美。在感情的哀怨与欢快上完美统一,抒情风格变幻多姿。

诗歌语言口语化,押韵灵活错综,有一种沉郁顿挫的音乐感。教读本文,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体会其音乐美。课文在想象中展开诗的内容,其思想感情的表达,主要通过形象的构成来实现。要引领学生把握诗中的艺术形象,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

教读中,宜采用联想想象欣赏法,引领学生把握意象的含义和全诗的感情线索,培养学生解读诗歌的能力。

考点3

诗歌内容鉴赏

1.诗中描写的形象有“残损的手掌”“广大的土地”“长白山的雪峰”“黄河的水”“江南的水田”“岭南的荔枝花”等。

诗人以“残损的手掌”抚过祖国大地的形象化思绪,在想象中再现了他的家乡、长白山、黄河、江南、岭南以及天气没有亲身体验过的解放区的景象,以手掌的感觉展示了他内心情感的变化。诗人先是凄楚忧愤,转而热切期盼,对解放区寄予了民族复兴的希望。

2.诗歌从内容上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表现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注:虽然自己的手掌已经“残损”,却仍然要摸索祖国“广大的土地”,触到的只是“血和灰”,从而感觉到祖国笼罩在苦难深重的“阴暗”之中。

第二部分写诗人的手终于摸到了“那辽远的一角”,即“依然完整”,没有为侵略者所蹂躏的解放区,诗人对这块象征着“永恒的中国”的土地,发出了深情赞美。

3.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祖国土地时的种种感觉,诗人内心深处情感的变化起伏。诗人先是凄楚忧愤,转而热切期盼,对解放区寄予了民族复兴的希望。消极的、冷色调的前半部分与积极的、暖色调的后半部分形成明显对比,使作者的感情倾向更加鲜明。

考点4

深入赏析理解艺术形象

(1)诗中两种不同的色调给读者以强烈刺激。请画出文中起标示作用的修饰语,体会其表达效果。

积极的、暖色调的词语如:新生、辽远、温暖、明亮、坚固、蓬勃、永恒……

消极的、冷色调的词语如:残损、冷、彻骨、寂寞、憔悴、阴暗……

诗人之所以这样用这些词语,是为了更好地表达内心深处的爱与恨。

(2)这首诗描写的对象很多,而读起来却不觉芜杂,这是为什么?

全诗在想象中展开内容,在想象中,诗人的手掌抚过了广大的国土。先是沦陷区的家乡,继而从祖国疆域的北部一直到最南端,最终停留在解放区。对祖国大地上每一处特征性景物的概括,作者突出的是“手掌”的触觉作用(同时也有视觉、嗅觉、味觉等感觉器官的作用),如“微凉”“冷”“滑出”“细”“软”“蘸”等等。这样,就把较广泛的描写对象相对集中起来,使之贯穿在“手掌的感受”这一条线索上,因而读起来不觉芜杂。

另外,灵活的押韵方式,既体现了现代诗形式的自由,又使全诗有着相对协调一致的节奏。

(3)诗歌两部分的写法各异,试作简要分析。

描写沦陷区,从实处着笔,用一幅幅富有特征的小画缀连;描写解放区,侧重写意,用挚爱和柔情抚摸,加之一连串亲切温馨气息的比喻,凸现和煦明媚的色彩。

三、例题精析

【例题1】

【题干】加粗字体注音

锦幛荇藻蓬蒿

【答案】(zhàng) (xìng zǎo) (péng hāo) 【解析】学习本诗要掌握的新词。

【例题2】

【题干】解释下列词语

憔悴(qiáo cuì)

蝼蚁(lóu yǐ)

【答案】: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蝼蛄和蚂蚁,用来代表微小的生物,比喻力量薄弱或地位低微的人。【解析】学习本诗,要理解这两个词的本意及在文章中的深意。

【例题3】

【题干】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比喻修辞方法有什么不同,简要说说其含义。

(1)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

(2)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3) 那里是太阳,是春天。

【答案】(1) (明喻,形象地描绘出能够把握自己命运的新生活。)

(2) (借喻,用“广大的土地”借喻整个中国。)

(3) (暗喻,用“太阳和春天”来比喻解放区的欣欣向荣与勃勃生机。)【解析】认真品位句子,不难得出其修辞手法,并结合全诗进行理解其寓意。

四、课堂运用

【基础】

1. 理解“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答案】“手掌”由北向南,抚过大片国土。长白山.黄河.江南.岭南.南海,每到一处,作者都突出了该地区的特征性事物,并调动多种感觉器官去感受它们的特点:雪峰.水夹泥沙.新生的禾草.蓬蒿.荔枝花.苦水。在感情色彩上,这几行诗是忧郁的,冷色调的,表达了诗人对苦难中的祖国无法言说的感情。

【解析】通读全诗,重点把握题干中所提到的文字,扣字眼,品味其感情色彩。

2. 理解“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答案】在敌人的黑牢里,诗人由“残损的手掌”展开想象,让它去摸索心目中的祖国地图。“广大的土地”象征祖国,“残损的手掌”既是写实,又表明了诗人坚贞不屈的意志。【解析】:本句是本诗的诗眼,通过该句升华了主题。

【巩固】

1.诗中哪些词语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说说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案】积极的、暖色调的词语如:新生、辽远、温暖、明亮、坚固、蓬勃、永恒……

消极的、冷色调的词语如:残损、冷、彻骨、寂寞、憔悴、阴暗……

诗人之所以这样用这些词语,是为了更好地表达诗人内心深处的爱与恨。【解析】找出这些描述性的词语,并结合诗的上下文分析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

2. 找出诗中押韵的字,简要归纳本诗押韵的特点

【答案】这首诗有着较为特别的押韵方式。有时是四行诗句押一个韵,有时是两行押一个韵。例如从第5行开始,押韵的字依次是“乡—幛—芳—凉”“骨—出”“草—蒿”“悴—水”“山—暗”“抚—乳”“掌—望”“活—国”。这样灵活的押韵方式,既体现了现代诗形式的自由,又使全诗有着相对协调一致的节奏。

【解析】结合全诗结构分析,注意其描写。

【拔高】

1.写解放区的景象的句子是哪些,并分析其表达的情感?

【答案】写解放区的景象的句子是“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婴孩手中乳。”作者抚摸到了解放区那“辽远的一角”,情绪陡然一变。因为那里“温暖”“明朗”“蓬勃生春” “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是一向为人称道的两个比喻,使人们对解放区倍感亲切。在作者对解放区的抒情性描述中,选用的美好、富有生机的景象,选用词语多为积极的、暖色调的,强烈地表达了对解放区的真挚情感。

【解析】本题进行全诗分析法即可。

2. 下列词汇中,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用来显示敌占区沦亡景象的有()

A.“灰烬”

B.“奇异的芬芳”

C.“那么细,那么软”

D.“血和灰.阴暗”

E.“没有渔船”

【答案】ADE

【解析】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不难得出。

课程小结

同学们,在抗日战争中觉醒和振奋起来的戴望舒,“用残损的手掌”摸索广大的土地,是他在困苦抑郁中爱国精神的升华。恰是这一片丹心,撑托起了民族的脊梁。吟咏诗歌,我们在感念中生发的是对祖国母亲的一份深情、一份责任。“祖国在我心中”,

课后作业

【基础】

1.说说诗人内心深处情感的变化起伏

【答案】诗人以“残损的手掌”抚过祖国大地的形象化思绪,在想像中再现了他的家乡、长白山、黄河、江南、岭南以及他没有亲身体验过的解放区的景象,以“手掌”的感觉展示了他内心情感的变化。诗人先是凄楚忧愤,转而热切期盼,对解放区寄与了民族复兴的希望。【解析】本诗整体意象的体会以及深层次情感变化的把握,结合时代背景做出解答。

2.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答案】这里以“太阳”和“春”喻解放区,强烈地表达了对解放区的真挚情感,坚信她能给中国大地带来光明和苏生,对祖国未来寄予了热切的希望。

【解析】体会意象本身的特点,并结合诗的内容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巩固】

1. 诗人是怎样将解放区和沦陷区对比着写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案】从词语的感情色彩上说,写沦陷区的是消极的、冷色调的;写解放区的是积极的、暖色调的。前后从形成明显的对比。

【解析】通过词汇的运用对比表达解放区的美好和沦陷区的破败。

2.诗人是用什么线索把广泛的描写对象贯穿起来的?

【答案】手掌的渐次的不同感受。

【解析】本题是对诗歌具体内容的考察,在学过诗歌后,本题并不难回答。

2.我用残损的手掌

2、我用残损的手掌 戴望舒 教学目标:1.了解戴望舒及其诗歌创作。 2.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把握诗歌的感情线索。 3.感情背诵本诗。 4.理解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感情诵读,把握全诗的感情线索,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 教学难点: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寄寓的诗人的情感。 2.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提及戴望舒,我们自然想到的是彷徨在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但卢沟桥头的炮火点燃了民族郁愤,以“雨巷诗人”之名行世的戴望舒也收起了彷徨“雨巷”中的“油纸伞”,而在“狱中题壁”,并且“用我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放声歌唱“永恒的中国”。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的恋歌——《我用残损的手掌》。(板书文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鸥。浙江杭县人。1923年秋人上海大学中文系。1925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做宣传工作。1941年,日本占领香港后被捕入狱,受伤致残,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1949年回到内地在国际新闻局法文组从事翻译。1950年因气喘病去世。 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早年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 《我用残损的手掌》作于1942年,是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的歌。 三、诵读,整体感知诗意: 1.学生默读全诗。掌握下列字词。 锦幛(zhàng) 荇藻(xìng zǎo)蓬蒿(Péng hāo) 憔悴(qiáo cuì):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蝼蚁(lóu yī):“蝼蛄和蚂蚁,用来代表微小的生物,比喻力量薄弱或地位低微的人。 2.教师感情诵读,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 提示:这首诗语言口语化,押韵灵活错综,读起来有一种沉郁顿挫的音乐感.很确切地表现了诗人的情怀。诵读中要注意体会停顿和重音。 3.学生自由诵读,整体感知诗意。 思考:(1)诗歌从内容上町分为两部分。每部分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体会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祖国土地时的种种感觉,说说诗人内心深处情感的变化起伏。 学生诵读体会后回答,教师适时点拨: (1)第一部分表现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注:虽然自己的手掌已经“残损”,却仍然要摸索祖国“广大的土地”.触到的只是“血和灰”,从而感觉到祖国笼罩在苦难深重的“阴暗”之中。第二部分写诗人的手终于摸到了“那辽远的一角”,即“依然完整”,没有为侵略者所蹂躏的解放区,诗人对这块象征着“永恒的中国”的土地,发出了深情赞美。 (2)诗人先是凄楚忧愤,转而热切期盼,对解放区寄予了民族复兴的希望。消极的、冷色调的前半部分与积极的、暖色调的后半部分形成明显对比,使作者的感情倾向更加鲜明。4.学生集体朗读,整体领悟诗意。 四、精彩赏析,理解艺术形象。

《我用残损的手掌》付淑凤

教案背景: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 教学课题:《我用残损的手掌》 教材分析: 1942年,诗人戴望舒因为在报纸上编发宣传抗战的诗歌,被日本宪兵逮捕。在狱中,他受尽折磨,但始终没有屈服。《我用残损的手掌》就作于那个时候。这首诗,是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母亲的歌。题目中的“我”指诗人自己, “残损的手掌”既是实写又是虚写。实写是指诗人在狱中被日本侵略者用酷刑将手掌残损了,虚写是指手掌残损也要抚摸祖国的土地,表达坚贞不屈的爱国之情,也直指诗人死里逃生的新生。学习这首诗歌,我觉得应该指导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把握这首诗歌的感情线索,思考诗歌中哪些具体的形象寄寓了诗人的主观情感,理解诗人对苦难中的祖国无比热爱的感情。 教学目标: 1?了解诗人戴望舒及本诗的写作背景,把握本诗的感情线索。 2.朗读诗歌,品味诗中的具体形象所寄予的诗人的情感。 3.学习对比的写法,理解诗人对苦难中的祖国无法言喻的感情,体会对解 放区的深情向往,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理解诗人对祖国无法言喻的情感 教学难点: 品味诗中的具体形象所寄予的诗人的情感。 教学方法:朗读法自主互助学习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视频歌曲《松花江上》,创设教学情境。 导入新课: 1942年,日军侵华的炮火弥漫在中华大地,大片国土沦陷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之下,抗日战争进入最艰难的时期,这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中华民族危在旦夕……关牧村的一曲《松花江上》,令人荡气回肠,今天我们一起走近“雨巷诗人”戴望舒,走进他的《我用残损的手掌》。 一、检查预习 提问检查,并用多媒体展示

1.作者及写作背景: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鸥。生于杭州。1923年秋入上海大学中文系。1925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做宣传工作。1931年加入中国左联。1942 年,因在报纸上编发宣传抗战的诗歌,被日本宪兵逮捕。在狱中,他受尽折磨,但始终没有屈服。《我用残损的手掌》就作于那个时候。这首诗,是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母亲的歌。其代表诗作还有《雨巷》、《我的记忆》,其中 《雨巷》一诗脍炙人口,诗人也因此获得了“雨巷诗人”的桂冠。他是新诗的探索者之一,是象征派现代诗人。 2. 读准字词: 锦幛荇藻蓬蒿蝼蚁* 焦悴蘸着 灰烬堤上蹂躏 、课内探究 (一)初读诗歌,自主学习 1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 2.欣赏配乐诗朗读,注意朗读的字音、停顿、节奏、重音。 3.体会诗歌,找出差距 4..朗读比赛,指名学生朗读,展示风采 注意诗歌押韵方式上有什么“与众不同”的特点?明确;有时是四行诗句押一个韵,有时是两行押一个韵。押韵方式灵活,既体现了现代诗形式的自由,又使全诗有着相对协调一致的节奏。 (二)再读诗歌,探究点拨 思考并小组讨论完成: 1.把握诗人情感,说出统领全诗的句子是哪一个? 明确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广大的土地”展开以下的虚写和想像,为抒情定下基调。

《我用残损的手掌》朗读技巧、节奏、手势(20200701005806)

(伸左手,掌心向下作“摸索”状) (伸左手,掌心向上) (伸右手,掌心向上)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障, (伸右手,掌心向上)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慢落右手)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读“我”时,左手放于胸前)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左手由胸前划向左前上方)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右手举向右前上方,两手均伸向前上方) 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 (读“你”时,左手放于胸前) 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 (慢落左手)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尽那边(伸右手于右前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慢落)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 (两手均伸向前上方) 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 (慢落双手) 只有那辽远一角/依然完整, 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两手均伸向前上方)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 (读“我”时,左手放于胸前,后读“轻 抚”时,手心向下慢划向前方作“轻抚”状) 像(左手划向左前方)/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 (读“我”时,右手放于胸前) 贴在上面(右手举向右前上方),寄与/爱和一切希望,(两手均伸向前上方) 因为只有那里/太阳,是春, 将/驱逐暗,带来苏生,(两手均伸向前上方) 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 (左手放于胸前) 蝼蚁一样死(左手落)”那里 (右手举向右前上方),永恒的/中国(双手均 伸向前上方)! 一九四二年七月三 我用残损的手掌 戴望舒 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 索/这广大的土地; 这 一角/已变成灰烬, 那 一角/只是血和泥;

我用残损的手掌

我用残损的手掌 主备 二备 王仁军 累计(1)课时,共计()课时 学科 语文 课题 2、我用残损的手掌 授课日期 年月日 教 学 目 标 知识 能力 1.了解戴望舒及其诗歌创作。 2.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把握诗歌的感情线索。过程 方法 1.品味诗歌语言,体会作者变幻多姿的抒情风格。

2.理解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3.培养学生解读诗歌意象的能力。 情感 态度 体会诗人对苦难祖国的深切关注和真挚爱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感情诵读,把握全诗的感情线索,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 教学难点 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寄寓的诗人的情感。2.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媒体 多媒体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提及戴望舒,我们自然想到的是彷徨在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但卢沟桥头的炮火点燃了民族郁愤,以“雨巷诗人”之名行世的戴望舒也收起了彷徨“雨巷”中的“油纸伞”,而在“狱中题壁”,并且“用我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放声歌唱“永恒的中国”。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的恋歌——《我用残损的手掌》。(板书文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 (多媒体展示)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鸥,浙江杭县人。 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早年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 《我用残损的手掌》作于1942年,是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的歌。 三、朗读 1.听配乐录音,要求学生注意朗读的语调、节奏及情感。 2.朗读指导。 语调:前半部分深沉,后半部分激昂。 感情:前半部分消极,冷色调;后半部分积极,暖色调。 3.分四组朗读,让学生点评。 4.指名读诗,师生共同点评。 5.学生自由朗读,体会感情 四、研读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找一找这首诗描写了哪些具体形象?作者借此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归纳点拨:形象:“残损的手掌”“广大的土地”“长白山的雪

用我残损的手掌

第二课我用残损的手掌 备写:九年级语文备课组审核:语文组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全诗的感情线索,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 2、理解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自学指导: 作者简介:戴望舒,原名戴梦鸽,浙江杭州人,1923年入上海大学中文系。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做宣传工作。1941年,日本占领香港后曾被铺入狱,受伤致残,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 写作背景: 1941年12月15日,香港英国当局向日本侵略军投降。日本占领香港后,大肆搜捕抗日分子。1942年春,戴望舒也被日本宪兵逮捕入狱。在狱中,他受尽酷刑的折磨,但他并没有屈服。在狱中他写了几首诗,《我用残损的手掌》就是其中的一首。在诗中,作者面对现实,把个人的不幸同国家的命运融为一体,以深沉的思想、炽热的感情,抒发了对灾难深重的祖国的由衷关注和真诚热爱。同时,借助于诗的想象,表达了对“辽远的一角”的解放区的向往。 自主学习: 1、积累下列词语 锦幛 ..()()蓬蒿.()..()()荇藻 憔悴 ..()( ) ..( )()蝼蚁 2、同学们谈自己初次阅读的感觉。 3、有感情的再次阅读,体会诗人的情感。 (1)诗歌从内容上分为两部分,每部分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体会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祖国大地时的种种感觉,诗人内心深处情感的变化起伏是怎样的? 合作探究: 1、诗中两种不同的色调给读者以强烈刺激,请画出文中标志作用的修饰语,体会其表达效果。 2、这首诗描写的对象很多,而读起来却不觉得糅杂,这是什么原因?

3、诗歌两部分的写法各异,试作简要分析。 拓展延伸: 诗人往往把感情寄寓在具体的形象上,使抽象的心绪具有可感性。借鉴这种写法,联系生活体验,写几句富有诗意的话,抒写自己的一种感情(如“思念”,“悲伤”“欢欣”等)现在小组内交流,修改,然后请学生有感情诵读自己所写优美语句,教师点评归纳。 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有效课堂》

2我用残损的手掌2009

2、《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把握诗歌的感情线索。 2.品味诗歌语言,理解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3. 感情背诵本诗。 4. 体会诗人对苦难祖国的深切关注和真挚爱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提及戴望舒,我们自然想到的是彷徨在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但卢沟桥头的炮火点燃了民族郁愤,以“雨巷诗人”之名行世的戴望舒也收起了彷徨“雨巷”中的“油纸伞”,而在“狱中题壁”,并且“用我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放声歌唱“永恒的中国”。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的恋歌——《我用残损的手掌》。(板书文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 投影: 三、诵读,整体感知诗意 1.学生默读全诗。掌握下列字词。

投影 2.教师感情诵读,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 提示:这首诗语言口语化,押韵灵活错综,读起来有一种沉郁顿挫的音乐感.很确切地表现了诗人的情怀。诵读中要注意体会停顿和重音。 3.学生自由诵读,整体感知诗意。 思考:(1)诗歌从内容上可分为两部分。每部分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体会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祖国土地时的种种感觉,说说诗人内心深处情感的变 化起伏。 学生诵读体会后回答,教师适时点拨: (1)第一部分表现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注:虽然自己的手掌已经“残损”,却仍然要摸索祖 国“广大的土地”.触到的只是“血和灰”,从而感觉到祖国笼罩在苦难深重的“阴暗”之中。第二部分写诗人的手终于摸到了“那辽远的一角”,即“依然完整”,没有为侵略者所蹂躏的解放区,诗人对这块象征着“永恒的中国”的土地,发出了深情赞美。 (2)诗人先是凄楚忧愤,转而热切期盼,对解放区寄予了民族复兴的希望。消极的、冷色调的前半部分与积极的、暖色调的后半部分形成明显对比,使作者的感情倾向更加鲜明。 4.学生集体朗读,整体领悟诗意。 四、精彩赏析,理解艺术形象 1.学生配乐诵读全诗.合作研讨: (1)诗中两种不同的色调给读者以强烈刺激。请画出文中起标示作用的修饰语,体会其表 达效果。 (2)这首诗描写的对象很多,而读起来却不觉芜杂,这是为什么? (3)诗歌两部分的写法各异,试作简要分析。 四人学习小组研讨、交流,教师明确: (1)积极的、暖色调的词语如:新生、辽远、温暖、明亮、坚固、蓬勃、永恒…… 消极的、冷色调的词语如:残损、冷、彻骨、寂寞、憔悴、阴暗……

【课外阅读】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赏析

【课外阅读】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赏析 “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诗的开头两行起着统摄全诗的作用。可以想见,在阴暗潮湿的土牢中是不可能有什么地图的,因此,“有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就只能是在心理场中展开的超现实的想像,让它去“摸索”心目中的祖国地图,诗人运用了象征义,“放大的土地”象征祖国,“残损的手掌”不仅写实,它还是一种意象。戴望舒几次谈到过中国的疆土,就如一张树叶,可惜缺了一块,希望有一天能看到一张完整的树叶。如今他以《残损的手掌》为题,显然以这手掌比喻他对祖国的思念,也直指他死里逃生的心声。“残损”一词,饱含血泪,既有自己深受摧残的痛苦,也有对日寇暴行的憎恨;既有对亿万同胞惨遭屠戮的同情,又有对苦难祖国命运的深沉思考……正是这一切,转化为一种不能自已的内驱力,使诗人强忍肉体与心灵的创痛,写出了这首传业佳作。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中是血和泥”,“灰烬”,“血”和“泥”是对沦陷区凄凉景象的概括,侵略者的烧杀抢掠,使大地上处处废墟,人民流离失所。诗人的手掌是残损的,祖国的土地也支离破碎,诗人与祖国有着共同的命运。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手掌”将诗人引到了他的“家乡”,这里的景色曾是那么美丽迷人。作者写到了家乡的春天、繁花、嫩柳、荇藻、水,调动了视觉嗅觉、触觉等感觉经验,如同身临其境地回到了家乡。这各种感觉经验的综合与联通,使诗人的幻觉世界立体地、鲜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从而使读者也强烈地感受到一种深沉的爱国之思与切肤的沦亡之痛。充溢在字里行间浓浓的思乡之情,与作者身陷囹圄的现实形成强烈对比。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手掌”由北向南,抚过大片国土。长白山、黄河、江南、岭南、南海,每到一处,作者都突出了该地区的特征性事物:雪峰、水夹泥沙、新生的禾草、蓬蒿、荔枝花,等等,是多种感觉器官对国土现状的感受,也是对沦陷区人民苦难生活的暗示,是诗人在囹圄中向祖国母亲的抒怀。“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诗人用拟人的用法将荔枝花赋予人才会有的“寂寞”感受。在感情色彩上,这几行诗是忧郁的,消极的,冷色调的,表达了诗人对苦难中的祖国的无法言说的感情。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诗人的思绪在祖国土地上驰骋,所到之处,留下的都是国土被侵略者践踏的印象。“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的蓬勃生春”,“手掌”终于找到了“一角依然完整”的土地,那里是泱泱中华的希望,是抗击侵略、保持民族尊严的没有被践踏的最后一块净土。从这里开始,诗人的情绪不再低沉,变得热情、明朗与积极,他没有亲身经历过解放区的生活,但感情上无比向往。这是他对解放区的抒情性描述。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这是诗中第二次出现“我用残损的手掌”字样,是强调手法。用爱国而受到敌人迫害的“我”,在这块温暖的土地上找到了安慰。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是在想像性的虚拟中,结合着隐喻和明喻,包含着感情的丰富性。而“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这两个意象用得恰如其分,唤起了人的生命中最亲切的感动。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直抒胸臆,坚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斗争必胜,解放区民族复兴的希望所在。

2我用残损的手掌--16 课的生字

2我用残损的手掌 锦幛、荇藻、蓬蒿蝼蚁 锦幛:jǐn zhànɡ色彩鲜明的华丽的屏障 荇藻:xìngzǎo多年生草本植物 蓬蒿:p?nghāo蓬和蒿都是野生杂草 蝼蚁:蝼蛄和蚂蚁。比喻力量微小或地位低微的人 本文来源于369资源https://www.doczj.com/doc/4913718294.html, 3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干瘪淤滩、驳船、簇新、胚芽 干瘪:gānbiě干而收缩,不丰满 淤滩:yūtān淤泥形成的滩地 驳船:b?chuán本身没有或只设简易动力装置的平底船 簇新:cùxīn极新;全新 胚芽:pēiyá比喻刚萌生的事物 本文来源于369资源https://www.doczj.com/doc/4913718294.html, 4外国诗两首祖国黑人谈河流 虔信慰藉晨曦瞰望 虔信:qiánxìn虔诚 慰藉:waijia安慰;抚慰 晨曦:ch?nxī黎明后的微光 瞰望; kàn wàng 从高的地方向下看,俯视 本文来源于369资源https://www.doczj.com/doc/4913718294.html, VV 5孔乙己 羼、蘸、阔绰、颓唐、营生、格局 羼: chàn搀杂 蘸: zhàn在液体、粉末或糊状的东西里沾一下就拿出来 阔绰: ku?chu?奢侈,有派头 颓唐: tuítáng萎靡不振的样子 营生:yíngshēng谋生方式和手段 格局: g?jú艺术或机械的图案或形状;格式;布局 本文来源于369资源https://www.doczj.com/doc/4913718294.html, 6蒲柳人家(节选) 擀、嘬、剜、檎腌臜捯气唿哨隐匿荣膺一气呵成妙手回春断壁残垣如坐针毡芒刺在背天伦之乐影影绰绰望眼 欲穿 擀: gǎn用棍棒碾轧 嘬: zuō聚缩嘴唇而吸取

剜: wān挖削 檎: qín落叶小乔木,果实像苹果而小,是常见的水果 腌臜:āzā脏的,不干净的 捯气:dáo qì指临死前呼吸急促,断断续续。或由于说话又急 又快而上气不接下气。 唿哨:hūshào手指放在嘴里用力吹时发出的尖锐的声音。《 隐匿:yǐnnì隐藏 荣膺:r?ngyīng荣幸接受或担当 一气呵成:yīqìhēch?ng一口气做成。形容文章结构紧凑,文 气连贯。也比喻做一件事安排紧凑,迅速不间断地完成 妙手回春:miào shǒu huíchūn 【解释】:回春:使春天重 返,比喻将快死的人救活。指医生医术高明。 断壁残垣:duàn bìcán yuán 【解释】:残垣:倒了的短墙 。残存和坍塌了的墙壁。形容残败的景象。 如坐针毡:rúzu?zhēn zhān 【解释】:象坐在插着针的毡 子上。形容心神不定,坐立不安 芒刺在背:máng cìzài bai 【解释】:芒刺:细刺。象有芒 和刺扎在背上一样。形容内心惶恐,坐立不安。 天伦之乐:tiān lún zhīla【解释】:天伦:旧指父子、兄 弟等亲属关系。泛指家庭的乐趣。 影影绰绰:yǐng yǐng chu?chu?【解释】:模模糊糊,不真 切。 望眼欲穿:wàng yǎn yùchuān 【解释】:眼睛都要望穿了。 形容盼望殷切。 本文来源于369资源https://www.doczj.com/doc/4913718294.html, 8热爱生命(节选) 窒息巉岩骸骨吹毛求疵奄奄一息 窒zhì息xī∶呼吸困难甚至停止 巉chán 岩yán:一种陡而隆起的岩石,如悬崖或崖、孤立突出 的岩石 骸hái 骨ɡǔ:尸骸之骨 吹chuī毛máo 求qiú疵cī:有意抓住人的小过失 奄yǎn 奄yǎn 一yī息xī:只剩下微弱的气息。形容呼吸微弱

我用残损的手掌朗读指导品读

或者:手掌都残破了,自身身处险境,还要抚摸广大的土地,体现了诗人对祖国深深地爱。你能饱含爱意地读一读吗? 3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4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已”说明早已变成灰烬,不是现在,“只是”说明除了血和泥,没有其他东西了。说明国家被蹂躏之深。你能理解作者的痛苦了吗,谁能读出作者的痛苦? 5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强调这片湖应该是我的家乡,但现在不是了,被敌人占领了。 师:家乡该是什么样的?现在呢?想一想(只有血和泥),“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是陈述句,把“该”字去掉,把这句诗换为反问句或者感叹句试试。 生:这一片湖哪里是我的家乡啊? 生:这一片湖怎么可能是我的家乡呢? 生:这一片湖不像我的家乡啊! 师:再读原句,为什么诗人不直接用感叹句和反问句,而要用这样一个陈述句呢?(生读) 生:这样写我感觉感情更压抑。试着读一下,读出压抑的感觉。 6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 7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说明这是回忆中的家乡而不是现实的,回忆很美,回忆越美现实就越惨烈,越能体现诗人的悲愤。让我们把这种理解换成朗读表达出来。 8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9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10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 11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 12 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 当年细软的禾草和现在田地里除蓬蒿没有别的现实进行对比,突出敌人对祖国的破坏之深。此情此景,作者应该是悲愤的,你能读出来吗? 13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荔枝花寂寞地憔悴”“说明对祖国蹂躏之深”具体那个词语?(寂寞,为什么?荔枝花应该是香气四溢,游人如织的。)现在没有游人如织,没有孩童玩闹)现在只有(生齐读这句话)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我用残损的手掌原文及赏析

我用残损的手掌 戴望舒 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 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 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 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 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 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 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 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赏析: 1941年12月15日,香港英国当局向日本侵略军投降。日本占领香港后,大肆搜捕抗日分子。1942年,戴望舒先生也被日本宪兵逮捕入狱。在狱中,他受尽酷刑的折磨,但他并没有屈服。在牢狱里他写了几首诗,《我用残损的手掌》便是其中之一,寄托了一位中国文人的铮铮铁骨。 诗人以“残损的手掌”抚过祖国大地的形象化思绪,在想像中再现了他的家乡、长白山、黄河、江南、岭南以及他没有体验过的解放区的景象,以“手掌”的感觉展示了他内心情感的变化。诗人先是凄楚忧愤,转而热切期盼,对解放区寄予了民族复兴的希望。 一、诗人内心深处的恨与爱 诗人憎恨那沦陷区,“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这一片湖该是

《我用残损的手掌》参考资料

2 我用残损的手掌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1942年,诗人戴望舒因为在报纸上编发宣传抗战的诗歌,被日本宪兵逮捕。在狱中,他受尽折磨,但始终没有屈服。《我用残损的手掌》就作于那个时候。这首诗,是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母亲的歌。 “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在敌人的黑牢里,诗人由“残损的手掌”展开想像,让它去摸索心目中的祖国地图。“广大的土地”象征祖国,“残损的手掌”既是写实,又表明了诗人坚贞不屈的意志。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灰烬”“血”“泥”是对沦陷区凄凉景象的概括。侵略者的烧杀抢掠,使大地上处处废墟,人民流离失所。诗人的手掌是残损的,祖国的土地也支离破碎,诗人与祖国有着共同的命运。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手掌”将诗人引到了他的“家乡”,这里的景色曾是那么美丽迷人。作者写到了家乡的春天,繁花、嫩柳、荇藻、水,调动了视觉、嗅觉、触觉,如同身临其境地回到了家乡。充溢在字里行间浓浓的思乡之情,与作者身陷囹圄的现实形成强烈对比。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手掌”由北向南,抚过大片国土。长白山、黄河、江南、岭南、南海,每到一处,作者都突出了该地区的特征性事物,并调动多种感觉器官去感受它们的特点:雪峰、水夹泥沙、新生的禾草、蓬蒿、荔枝花、苦水。在感情色彩上,这几行诗是忧郁的,冷色调的,表达了诗人对苦难中的祖国无法言说的感情。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诗人的思绪在祖国大地上驰骋,所到之处,留下的都是国土被侵略者践踏的印象。 “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手掌”终于摸到了“一角依然完整”的土地,那里是没有被践踏的解放区。从这里开始,诗人的情绪不再低沉,变得明朗、积极。他没有亲身经历过解放区的生活,但感情上无比向往。这是他对解放区的抒情性描述。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这是诗中第二次出现“我用残损的手掌”字样,是强调。因爱国而受到敌人迫害的“我”,在这块温暖明朗的土地上找到了安慰。“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这两个意象用得恰如其分,唤起了人的生命中最亲切的感动。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直抒胸臆,坚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斗争必胜,解放区是民族复兴的希望所在。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以“太阳”和“春”喻解放区,本体和喻体的共同特点是能给中国的大地带来光明和苏醒。 “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诗在高亢的调子中结束,作者道出了对解放区的真挚情感,对祖国未来寄与了热切的希望。 二、问题研究 1.这首诗前后两部分的感情色彩和描写手法明显不同,结合原诗具体分析一下。 从感情色彩上说,前半部分是消极的、冷色调的,后半部分是积极的、暖色调的。前后两部分形成明显的对比。 前半部分,是作者想像着用手掌触摸地图上的沦陷区,这里只有“灰烬”“血和泥”,一片凄凉景象。风景如画的“家乡”,如今被侵略者强占,作者在诗句中流露出忧愤。诗人的情绪还投射到更多的对应物上。以下出现的一系列词语,如长白山雪峰的“冷”,黄河的“水夹泥沙”,江南水田里生长的“蓬蒿”,岭南憔悴的“荔枝花”,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等等,是多种感觉器官对国土现状的感受,也是对沦陷区人民苦难生活的暗示,是诗人在囹圄中向祖国母亲的抒怀。在前半部分里,作者运用了今昔对比的手法(即“江南的水田”一句),加重了情绪的渲染。 后半部分,作者抚摸到了解放区那“辽远的一角”,情绪陡然一变。因为那里“温暖”“明朗”“蓬勃生春”,前后两部分一对比,诗人的情感倾向更加突出。“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是一向为人称道的两个比喻,使人们对解放区倍感亲切。在作者对解放区的抒情性描述中,用的是“爱”“希望”“太阳”“春”等词语。“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两个比喻,是用水深火热的沦陷区反衬解放区──那里是将要实现民族复兴、诞生“永恒

2 我用残损的手掌(word版习题有答案)

2我用残损的手掌 名校讲坛 1.走近作者 戴望舒(1905—1950),生于浙江杭州,中国现代著名的诗人。曾因盛名一时的诗歌《雨巷》而被誉为“雨巷诗人”。 2.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1941年,日军占领香港后,立即逮捕了几乎所有的在港知名华人,包括戴望舒在内。日本宪兵动用酷刑审讯戴望舒,试图从他口中获取文艺界抗日人士名单,但他始终没有屈服。在牢狱里,他写下了这首诗。 3.主题解说 在这首抒情诗中,作者表达了自己对日本侵略者的痛恨,对解放区的深情向往,以及对祖国光明未来的热切期盼。 4.难点攻克 诗人采用对比手法写解放区和沦陷区,具体有哪些对比?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提示一:从词语的感情色彩上说,写沦陷区的是消极的、冷色调的;写解放区的是积极的、暖色调的。前后形成明显的对比。 提示二:从选取的形象上说,写沦陷区,如长白山雪峰的“冷”,黄河的“水夹泥沙”,江南水田里生长的“蓬蒿”,岭南憔悴的“荔枝花”,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等等,一片凄凉景象。写解放区用的是“爱”“希望”“太阳”“春”等词语,反映出“温暖”“明朗”“蓬勃生春”的景象,前后形成对比。 提示三:这些对比手法的运用,使作者的感情倾向更加鲜明,更好地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爱和恨。 5.结构图解 01积累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彻.骨( ) 堤.上( ) 锦幛.( ) 蘸.着( ) 灰jìn( ) 荇zǎo( ) 蓬hāo( ) 蓬bó( ) 憔cuì( ) 2.根据课文内容从括号内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1)我用残损的手掌/ (探索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2)岭南的荔枝花 (寂寞寂静)地憔悴 (3)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 (顽固坚固)而蓬勃生春3.下列句子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我用残损的手掌阅读答案

我用残损的手掌阅读答案 【篇一:2015东营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②该校某班拟于“世界读书日”期间开展“爱读书、会读书”为主题的 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有针对性地设计一项活动;仿照示例写一句话,以表达你对读书的感悟。(2分) 活动: 仿写示例:读书犹如揽胜,山川之,江河之绮丽,林木之神秀,尽 收眼底。 仿写: 一、阅读(共5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25题。 (一)(4分) 暮春归故山草堂 钱起 溪上残春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注释:辛夷,木兰树的花。 8.诗中“竹”这一形象具有怎样的特征?(2分) 9.任选一个角度(如构思、写法、语言等),对该诗进行赏析。(2分) (二)(8分)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 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 (乙)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 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 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 歼焉。 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 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子鱼曰:“君未知战。勍敌

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勍者,皆我敌也。虽及胡耇,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可也。”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②公伤股,门官歼焉。 ③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④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 11.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爱其二毛,则如服焉。 12.从军事指挥的角度来看,造成两场战争不同结局的具体原因分别是什么?(2分) 13.概括说明两文在写作目的或写法上的相同之处。(2分)(三)(8分) 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我用残损的手掌》 14.诗人情感随“手掌”活动而变化,试仿照示例填空。(2分) “ ”:“”:(示例)“贴”:向往与期待 ⑥⑤④③①② 15.谈谈你对诗中“残损的手掌”这一形象涵义的理解。(3分) 16.就本诗运用的一种艺术手法作简要的赏析。(3分) (四)(14分) 人类的创造力如何起源 (加拿大)普林格尔

我用残损的手掌读后感

我用残损的手掌读后感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读后感(一) 今天的语文课上,我读了《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这首诗歌,不禁感概万分。 这首诗歌是着名的朦胧诗派代表人物舒婷写的,她抒发了与祖国生死与共的感情,赞扬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名族精神,表达了她强烈的爱国之情。作者使用了一系列的意象,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奋斗精神的强大祖国。“祖国”一个多么耀眼的词语,顿时一个个熟悉的故事化成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英勇无畏的红军战士,冒着生命的危险,渡过了那令人惊心动魄的金沙江,忍着饥饿和寒冷翻过了白雪皑皑的岷山,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到达了目的地。更让我激动的是:我仿佛看到了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上,国家主席毛泽东在宏伟壮观的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我又仿佛看到了,改革开放的今天,亿万大众一起聚集在天安门广场上,看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祖国”一个多么耀眼的词语,是她给了中国人民无穷的力量。仅在建国六十多年中,我们的祖国就不知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当我们的民族遭受非典的时候,我们的心中便有了一股爱,中华民族是不能被病毒压垮的!于是,我们的白衣战士挺身而出,毅然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与死神搏斗,终于解除了病毒对中华儿女的威胁,我们又

迎来了一片新天地!当我们的民族遭受到“5.12”大地震时,我们的心中有一股团结的力量,中华民族是不能被灾难压垮的!于是,我们的子弟兵挺身而出,他们临危不惧,冒着随时会有的余震危险,冲上去拯救了一个个生命,排除了一个个危险。终于,灾难在我们面前倒下了,我们又迎来了一个重建家园的明天!当我们的民族遭受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冲击时,我们的心中有惊人的勇气面对挑战,中华民族是不能被危机压垮的!于是,中华儿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扩大内需,调整产业结构,依托科技创新,大力发展经济,创造了在全球经济倒退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依然保持了8%以上的增长……祖国,我亲爱的祖国,你的伟大成就举不胜举,我为你骄傲,为你自豪!我一定要刻苦学习,将来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让中国这头东亚雄狮的吼声震动世界!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读后感(二) 我非常喜欢读《我爱我的祖国》这本书。从书中,我了解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自豪感。 中国人用一颗“争气”弹来表示中国不是落后的,中国人费劲了千辛万苦做出了一个“争气”弹。爆炸成功了,外国人再也不敢说中国人是最落后的了!中国人是不会轻易示弱的。 原子弹爆炸成功,大大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于是,毛泽东主席发出了“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了!在那一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名字在东方乃至世界更加响亮了!

我用残损的手掌

《我用残损的手掌》 学习目标: 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把握诗歌的感情线索。背诵本诗。 2.品味诗歌语言,深层体会变幻多姿的抒情风格,理解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3.体会诗人对苦难祖国的深切关注和真挚爱恋,培养爱国情感。 学习重点 感情诵读,把握全诗的感情线索,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 学习难点 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寄寓的诗人的情感。 2.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学习作者与时代背景】: 作者: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鸥。浙江杭县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象征主义诗派代表诗人。1937年8月13日,上海被日寇占领。次年5月,为了保持民族气节,不在日本人手下当“良民”,望舒挈妇将孺跟叶灵凤夫妇一起乘船前往香港,主编《星岛日报》、副刊《星座》及诗刊《顶点》。还曾主编过《珠江日报》和《大众日报》副刊。同时组织“文协”香港分会并任理事。1941年,日本占领香港后,被日军以抗日罪名下狱,受伤致残,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1949年回到内地在国际新闻局法文组从事翻译。1950年因气喘病去世。 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早年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 时代背景: 这首诗写于抗日战争最艰苦的1942年,诗人戴望舒因为在报纸上编发宣传抗战的诗歌,被日本宪兵逮捕。但监狱的铁窗可以禁锢他的躯体,却禁锢不了他的拳拳爱国之心。在狱中,他受尽折磨,但始终没有屈服,写出了《我用残损的手掌》这首诗。当时祖国半壁江山沦于敌手,中华民族处于危亡关头。在诗中,

《我用残损的手掌》读后感(一)

《我用残损的手掌》读后感(一) 《我用残损的手掌》读后感(一) 诗人以“残损的手掌”抚过祖国大地的形象化思绪,在想像中再现了他的家乡、长白山、黄河、江南、岭南以及他没有体验过的解放区的景象,以“手掌”的感觉展示了他内心情感的变化。诗人先是凄楚忧愤,转而热切期盼,对解放区寄予了民族复兴的希望。 一、诗人内心深处的恨与爱 诗人憎恨那沦陷区,“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土地支离破碎,国将不国。“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嶂,/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用“锦嶂”来比喻百花争艳的美景,用“奇异”来形容柳枝的芳香,洋溢着喜爱、赞美之情,反衬出对祖国遭受到灾难的哀痛之情。“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荔枝花本来是美丽的,可现在却是那么的孤单、残败,可见诗人的内心是十分的痛苦,一种对苦难中的祖国无法言说。但诗人是深爱他的祖国的,虽然诗人的手掌已残损,残损手掌的面积又更加小,可感觉还在,仍然要摸索“这广大的土地”。一会儿“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一会儿感到“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一会儿又让“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这强烈的触觉反差构成了独特的语境,在这种语境的作用下,“手掌”的内涵与外延之间产生一种张力。“手掌”已不单是个人的手掌,同时还是整个民族的受伤的、“残损的”手掌。它受伤了,但依然是博大

的,和广大的土地一样博大。 诗人形象化的思绪,以“手掌”的感觉来展示内心的变化,把内心的创痛化为残损的手掌,对祖国的挚爱与对河山沦落的痛惜化为深情的摸索,犹如母亲抚摸着孩子,又像孩子爱抚着母亲。正是通过这既超越现实又非常生活化的形象和动作,作者与现实之间形成了一种审美距离。 “残损的手掌”既写实,又表明诗人有坚贞不屈的意志。诗人用“手掌的感受”这一线索将全诗贯穿起来,残损的手掌从北向南抚摸着“长白山的雪峰”,“黄河的水夹泥沙”,“江南的水田”,“岭南的荔枝”,“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长白山位于东北,气候无疑是寒冷的,但“冷到彻骨”又分明是那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中沦陷区人民的心境的外化。江南的水田里本来是长有禾苗的,现只有蓬蒿,说明了沦陷区良田的荒芜。岭南,这四季如春的地方,“荔枝花寂寞地憔悴”,使人闻不到花香,听不到鸟语,满山都是荒凉、满眼都是废墟,听到的只有百姓那愁苦的哀叹、那愤怒的呼喊。南海的水和其他海的水一样,无疑是苦的,但诗中的海水不仅是苦的,而且连渔船也没有,这分明是敌战区人民在侵略者的骚扰下无法安居乐业的痛苦处境的象征。抚摸这些苦难,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注。 二、诗人内心的愁苦与希望 诗人想像着用手掌抚摩着被日本侵略者蹂躏的国土,“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写出侵略者的烧杀抢掠,使大地上处处废墟,人民流离失所。在愁苦中,他看了希望——“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

《我用残损的手掌》课文资料

【课文资料】 戴望舒简介 1905年3月5日,戴望舒出生在浙江省杭州市。 1923年夏,戴望舒和施蛰存一起考入上海大学文学系。这是由中国共产党创办的学校,许多优秀的早期共产党人和进步文学家是这里的教师。进步的革命师友和崭新的文化氛围,引导戴望舒开阔了自己的思想视野,积极投身于进步的社会斗争和文化活动。他这时候开始的诗歌创作主要接受的是英国颓废派诗人道生和法国浪漫诗人雨果的影响,又沉溺于晚唐诗人纤细与感伤的艺术气氛中,这就构成了他早期诗歌表现脱离现实生活的“另一种人生”和“泄露隐秘的灵魂”的特性。 1925年“五卅”惨案引起的一场反帝运动高潮中,上海大学被查封。戴望舒转入震旦大学法文班学习。这时,戴望舒动手翻译一些法国象征派的诗。他终于抛开了浪漫派,倾向于象征派。1927年的政治事件突然打破了他的梦想,开始专心于文学创作和文学翻译的生活。他的《雨巷》《我的记忆》等著名诗篇,就是在这里写成的。 1930年3月2日,经冯雪峰介绍,戴望舒参加了左联成立大会,成为左联第一批盟员。随后不久,他不满意于无产阶级文学及其创作题材的狭窄和艺术的贫弱,开始转向于表现自己的另一种艺术潮流。1932年5月,参加施蛰存主编的《现代》杂志的创办,成为现代派诗人的领袖。 为了深造,戴望舒于1932年11月18日赴法国留学。在法国,他他进一步领略了法国驳杂的艺术,由对象征主义的热衷而转向对现代派、超现实主义诗人的推崇。从艾吕雅、许拜维艾尔等诗人那里,他进一步深味了诗是一种心灵“难以把握得住的东西”的艺术观念。 1935年春天戴望舒由巴黎返国。 抗战爆发以后不到一年,戴望舒举家由上海迁到香港。1938年8月他主编的《星岛日报》副刊《星座》创刊。他决心在敌人入侵造成的“阴霾气候”中挣扎,以自己微渺的光明,“与港岸周遭的灯光尽一点照明之责”。国内和流亡在香港、南洋的许多作家,都成了《星座》的作者。该刊成为当时文化界支持以文艺为武器,为民族危亡尽力的一个重要阵地。 1941年末,香港沦陷。1942年春,被日寇逮捕入狱,受尽严刑拷打,仍坚贞不屈。保持了一个正直知识分子高尚的民族气节。他在狱中写下了《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等光辉的诗篇。出狱后,既无固定收入的职业,又患了严重的气喘病。他在屈辱与苦难中企盼着民族解放的曙光。《等待》《等待》(其二)就是他这时候炽热与焦灼的生动写照。 1949年的北京迎来了崭新的春天。戴望舒带着喜悦激动的心情,携两个女儿,与诗人卞之琳一起回到北京。他参加了全国文艺界第一次代表大会的盛会,被推选为作协诗歌工作者联谊会理事。他全身心地投入新的工作和生活。 1950年2月28日,戴望舒与世长辞。这时他只有四十五岁。 《我用残损的手掌》写作背景 1939年月,在日寇侵略中国步步升级的时候,戴望舒携领全家奔赴香港,任《星岛日报》的副刊编务。1941年,香港英国当局向日本投降。1942年春,戴望舒因为在报纸上编发宣传抗战的诗歌被日寇逮捕入狱,受尽种种酷刑,但他并没有屈服。及至在1942年5月,经叶灵凤设法被保释出狱的时候,身体已被折磨得异常虚弱,而且哮喘病一直残留下来,最后导致他过早地离开了人间。《我用残损的手掌》即写于他出狱不久的日子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