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业设计采风实习报告

工业设计采风实习报告

采风时间:2014年10月14日——2014年10月25日

采风地点:上海及苏州、杭州、乌镇、南浔

大三了,对于早有耳闻的采风实习课很是期待,在学校安排课程的前提下,和大家一起前往上海以及苏州杭州等地。在那些艺术氛围以及民族特色比较浓郁的地方吸收、学习和积累,从而提高自己。

十月十四日,我们上午六点左右集合了,怀着期待以及兴奋的心情前往目的地——上海。尽管在路上花费了一天的时间,但当看到繁华的大上海街道以及那座《情深深雨濛濛》里的外白渡桥时,新鲜感马上就洗涤了长途颠簸的疲惫。大家都开始叽叽喳喳地讨论起来。

由于是自由行动,第二天大家都早早的起床,三三两两集结起来前往各自的目的地。每个城市都有它自己的特色,走在上海街道上又有另一种特有的感受,终于到了我的第一站——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馆内有许多本地的、外地的、国外的游客,无一不为上海的发展啧啧称奇。它借鉴了国内外先进展馆的经验,在布展内容上,以“城市、人、环境、发展”作为主题,浓缩了上海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昨天、今天与明天。在展示手段上,以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突出运用高科技,体现综合、开放、公众参与的特点。整个规划馆极具专业性、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融历史和未来为一体,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磅礴的气势、大手笔的布展格调、现代一流的高科技展示手段,形象、生动地演绎出申城的沧桑巨变,展现了上海美好的今天和灿烂的明天。

大家还参与了馆内的音乐小游戏,获得了纪念书签一份,拍照玩耍根本停不下来。怀着这颗雀跃的心又去往下一个地方——上海博物馆,它离规划馆不远,处在上海的中心地带,是国内外游客必去的地方。我对它的第一映像就是大,上圆下方的造型有“天圆地方”寓意。它的藏品量大且丰富,展示的珍贵文物以青铜器、陶瓷器、书画为其特色,此外尚有钱币、玉器、雕塑、查印、少数民族工艺等,展示以珍贵文物为主。

上海博物馆真的特别大,我才参观了陶瓷馆、绘画馆、青铜器馆、家具馆等几个场馆,就已经累得走不动了。期间总是有小学生拿着本子、相机记录着什么,后面还跟着组织活动的老师。这就不禁让人再次感叹,生活在这样氛围的小孩子,从小感受这这样的熏陶,跟大山的孩子比起来是在是幸运很多。感受着博物馆文化氛围的熏陶以及对历史与古人的敬佩,第一天的参观也即将告一段落。

外滩位于上海市中心黄浦区的黄浦江畔,它是上海的风景线。由于住在外滩,回去的时候我们沿着黄浦江边走边看,欣赏着上海独有的夜景。周围还有位于黄浦江对岸浦东的东方明珠、金茂大厦等地标景观,是去上海观光游客的必到之地。我们说说笑笑,带着在路边的小吃结束了第一天的行程。

有了第一天的经验,第二天我们直接坐地铁抵达了目的地——上海喜马拉雅美术馆。喜玛拉雅中心建筑整体由晶莹透亮的立方体和自然质朴的异形体构成。它是由国际著名日籍建筑大师矶崎新先生亲自主持。在矶崎新先生的设计理念中,喜玛拉雅中心的异形体部分,应该富有质感,且浑然天成,不经刻意的修饰。

在喜马拉雅三层的美术馆内,我们参观了法国摄影家的摄影展“摩登三部曲”以及以色列新潮当代玻璃艺术展。看过墙壁上播放的画面,才知道摄影家是如何

将一幅幅画面定格拍摄的,其中的一众人员的艰辛以及付出才创造出那么美的画面。各种特性的玻璃在艺术家的手中一经改造,就能让人有美的感受以及共鸣。我们一众都收获颇丰。

之后我们又到了莫干山及1933。莫干山艺术中心就是当代的艺术家聚集地,

那里有各式各样的画作、雕塑以及小饰品,都充满创意与乐趣。1933是原上海工部局宰牲场,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光影和空间的无穷变幻呈现出一个独一无二的建筑奇葩。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角度,永远可以领略到1933老场坊不一样的风情。

豫园为“全国四大文化市场”之一,是上海市区内惟一的明式园林,坐落在豫园旅游商城内,与城隍庙相邻,是江南五大园林之首。听导游介绍说豫园主要有七个景区,但一进入其中就不管那么多了,穿过曲折的亭台楼阁,看着水中的鱼儿,简直是一种享受。我们把随身携带的面包撕下来喂给了肥硕的鱼儿,大批的鱼群围了过来,那场面……

作为一名学设计的学生,上海宜家家居是必去之地,这里的家居种类丰富,设计感强,尤其是在小型房间内能够充分利用空间,家居一应俱全,物美价廉。我跟朋友们都淘了不少好货,有机会一定再去一次。

由于目标地点都已去过,最后一天我们自由出行,早就想去一下上海影视乐园,于是我们满怀着期待去往影视基地,希望能见一两位明星。这里拍过《功夫》《色戒》等著名的影片,还原了老上海独有的建筑,为了拍摄需要,有的建筑仅仅是一面墙。只是当天没有什么明星在那儿拍戏,只有几个群演,幸运的是我们坐到了老上海独有的老式街头电车,足足过了一把瘾。

去过了南京路步行街、思南公馆、新天地、一大旧址等,上海的行程也随之结束。接着我们乘车去往乌镇。

乌镇具有江南水乡特征,完整原有晚清和民国时期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十字行的内河水将全镇分为东南西北四个区块,当地人分别称之为“东栅、南栅、

西栅、北栅”。门口虽游人如织人声鼎沸,但乌镇却泰山自若,平静安详地迎接着来来往往的游人。我们从东栅进入,沿路一直观赏者古老的宅子,传统家具布局以及不一样的民俗文化。漫步在狭长的青石巷里,两旁都是古色古香的木制建筑,几近拙朴的外观,古旧而又考究。杭白菊、蓝印花布、木雕竹刻、矛盾故居,无一不是乌镇文化的代表。乌镇之行,使我们有了接触自然的机会,有了实地触摸乡土的情怀,在追寻大师留下的光辉足迹的过程中,领略江南水乡风情,感受江南历史文化的温婉与深厚。乌镇所代表的水乡文化是独特的、历史的,而当它们与现代文偶明和都市文化正渐渐远离时,我们却越来越珍视。

接下来我们游玩的是杭州西湖。作为杭州精华的西湖,如果不亲自去一下,貌似没有去过杭州,或者说不算真正的到过杭州。虽然西湖周边的自然景观也是相当的不错,但是我仍然认为西湖的美在千百年来才子佳人、文人墨客的笔下与意境,而非纯粹的美景,可以说游览西湖,七分在文化,三分在美景。

想象一下断桥相会的传说多么美妙,可是现实中的断桥不断,实质上就是一座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石桥,甚至与西湖周边新建的石桥相比,都会逊色不少,可是因为文人的参与留下了千古绝唱!

我们租了自行车沿着西湖骑行游览,然后泛舟于西湖,夜幕降临,西湖的美才真正体现了出来,大家都为这种美情不自禁的感叹,流连了半天才在催促下

不情愿地离开。

杭州的第二天,我们去参观了中国美院,去到了许仙和白娘子情缘未了的雷峰塔。站在塔顶,可以将西湖的美景一览无余,真是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苏杭的自然风景因为有园林景观的衬托,整个自然风景有了山水画的味道,清新自然。于是我们去往苏州的园林代表——拙政园。这一大观园式的古典豪华园林,以其布局的山岛、竹坞、松岗、曲水之趣,被胜誉为“天下园林之典范”。

紧接着我们参观了与拙政园毗邻的苏州博物馆以及狮子林。苏州博物馆1960年建立,2006年10月建成新馆,设计者为著名的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尽管白色粉墙为博物馆新馆的主色调,把该建筑与苏州传统的城市机理融合在一起,但是,那些到处可见的、千篇一律的灰色小青瓦坡顶和窗框将被灰色的花岗岩所取代,以追求更好的统一色彩和纹理。忠王府古建筑作为苏州博物馆新馆的一个组成部分,与新馆建筑珠联璧合,从而使苏州博物馆新馆成为一座集现代化馆舍建筑、古建筑与创新山水园林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狮子林也是苏州大大小小园林之一,我们在园子中的假山爬来爬去,玩得不亦乐乎。

采风的最后一天,我们去到苏州金鸡湖美术中心,在美术馆中参观了荷兰艺术家的作品,看到了随太阳转动的房子,各种材质的椅子以及一些获奖作品。同时也了解到金鸡奖的历史以及获奖的电影及人物。最令人兴奋的是,我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大秋裤,整个建筑群与金鸡湖连在一起就是一副美好的画面。

时间匆匆而过,转眼到了该返校的时间了,采风这段时间我们累并快乐着,

在积累知识、提升自我的过程中也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学会了相互协助,共同面对、克服困难,这将会是我们的一份美好记忆。

这一次的出行让我更具体地体会到任何设计都应该是有其意义的,每一件东西都有来源而并非是拼凑即可,没有灵魂的东西是空洞的,也许现在很多东西都看不懂,但是将来有一天站在某个高度的时候便是会恍然大悟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