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厦大传播学考研 中新史笔记(强烈推荐)

厦大传播学考研 中新史笔记(强烈推荐)

厦大传播学考研  中新史笔记(强烈推荐)
厦大传播学考研  中新史笔记(强烈推荐)

中国新闻传播史笔记

第一章古代新闻传播活动

早在3000年以前的上古时代,就已经出现了集市贸易,也就产生了最初的商业广告,口头广告、音响广告、悬帜广告。

口头传播:(辅以结绳、图画、雕刻、烽烟、旗鼓等手段)

文字出现后:

最早带文字的传播载体是甲骨和金石,甲骨多用于祭祀和占卜,盛行于周的金器多用于记录帝王诏书或国家常法;周以后出现的岩刻多用于颂德纪功.

秦始皇统一中国,统一文字货币等,为传播的畅通提供了更有利条件。

汉代:邮驿制度进一步发展,进入文字传播为主的时代(竹和木制的简和绢帛(主要传播载体);造纸术,始于西汉中后期,完善于东汉和帝元兴年间“蔡侯纸”)

三国魏晋南北朝:主要传播媒介是布告(固定悬挂)和露布;社会上传播手段被普遍采用的是童谣和谣言;公元403年东晋桓玄下令废简用纸,纸张传播才开始独占鳌头。

唐朝:中国报纸开始出现于唐朝,最早的报纸是在封建官僚机构内部发行的政府官报。辅以烽燧、露布、檄文(传递军事信息和声讨敌人)和榜文、告示(用于行政和科举)。

中国最早的印刷品出现在隋唐之际,当时主要用来印刷佛经。

商业传播载体:灯笼和旗帜

宋代:出现政府中枢部门统一管理下统一发布的正式官报“邸报”,以太宗太平兴国六年为界有不同。定本制度;小报的出现。

宋代的“榜”,商业传播载体:悬帜和牌匾,出现了纸质的印刷商品广告。

元代:民间新闻载体“小本”,内容是来自朝廷的政事消息。

明代:明代官报抄传和发行环节:通政司(汇集各类奏章和地方上报的消息)——六科(收集和发布有关诏旨和章奏)——提塘(从六科抄出,经筛选和复制,传发到省再到府县,再在官绅中传阅)

明崇祯末年,才出现了活版印刷的报纸。

其他新闻传播活动:官方:塘报(自下而上的军情汇报)和告示(由上而下);非官方:竹筹、揭帖、旗报、牌报(主要流行于农民起义)

清朝:发报经由通政使司、六科、提塘三环节。清代官报分为宫门抄(皇帝起居、大臣陛见祭祀赏赐)、上谕、臣僚奏章(少量折件原文,大部分只刊出目录)三部分。

提塘分为京塘和省塘。提塘小报:是提塘官和提塘报房的工作人员自行采录的消息,目的在为有关省份否认官员们提供更多的朝廷消息。主要见于顺、康、雍、乾四朝。康熙末年,提塘小报受到当局的注意和限制,直到雍正、乾隆两朝一再查处,才被完全禁止。(先于部文到达地方,泄露了司法机密;刊发严重不实的消息;刊发了未经六科发抄的章奏。)

民间报房和京报;良乡报(民间信局从北京附近的良乡发出的京报);辕门抄

名词解释

1、木铎:据杜预注:木铎,木舌金铃。循于路,求路谣之言也。早在夏商周时期,就曾有被称为遒人的政府官员摇动木铎,巡行各地,既宣达政令,又进行必要的采风,这些活动与新闻的发布和采集相近,前人一度把木铎当作新闻事业的象征。

2、露布(99传名):起始于汉魏,是一种以流动的方式“露而宣布,欲四方速知”的传播载体,主要用帛,也有用木板,又称为露板。内容主要是传递军事捷报,有时候也用来发布政治性的檄文。

3、进奏院状(唐代官报)(华中科技04 人大93 ):由长驻首都的进奏官们传发到地方的信息载体,性质接近于宋以后的邸报。在当时无固定的称呼,进奏院状只是其中的一种叫法。内容包括皇帝的活动、诏旨,官吏的任免,臣僚章奏和重要军政信息。进奏院状不定期由首都向地方传发,读者主要是各地藩镇的诸道长官;保留着官文书的痕迹,但提供的信息往往比官文书早;信息主要是朝廷政事动态;信息由进奏官自行采集或筛选,侧重于长官关心的信息。

4、开元杂报(川大03):最早见于孙樵《经纬集》卷三《读开元杂报》一文,开元杂报是孙樵行文自拟的称呼,意为开元时期的“杂报”,是当时“条报朝廷事”的一种载体,无固定刊期和报头,多数学者认为它是一种近似于“进奏院状”之类的早期官报,其形成时间不会晚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公元713年至公元741年)

5、敦煌进奏院状:唐僖宗时期,由驻地在沙州的归义军节度使张淮深派驻朝廷的进奏官发回沙州的进奏院状,沙州隶属于敦煌地区,这两份进奏院状曾长期封存于敦煌莫高窟,所以称敦煌进奏院状,现收藏于英国伦敦大英图书馆和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这两份进奏院状主要记述了归义军使节在朝廷的活动。敦煌进奏院状是世界现存年代最早的两份原始报纸,证实了唐代进奏院状的主要特点。(最早的新闻信)

6、宋代邸报:是在政府中枢部门统一管理下统一发行的官报,发行机构是都进奏院。没有固定的报头和名称,内容主要是皇帝的诏旨、起居,官吏的任免,臣僚的奏章,战报和刑罚。稿件一般由进奏官从门下省的阁门司抄

录而来,有所取舍后经驿递传之四方。

7、定本制度:为了加强对封建官报的控制,使邸报更好地贯彻当权者的意图以巩固统治秩序而实行的一种制度。指根据进奏官采集来的各种发报材料,经本院监官编好,送请枢密院或当权宰相们审查通过后产生的邸报样本,进奏官必须据此样本发报。定本制度起于真宗咸平二年(公元999年),沿至宋末,神宗和高宗年间曾短暂废止,不久便恢复。

简答题:

一、唐代进奏院状和宋代邸报(发行制度)的区别:

1、前者由进奏官自行采集发给地方长官,后者由中枢部门统一管理和统一发行;

2、前者保留着官文书的痕迹,后者完全从官文书中脱离出来,成为官方的新闻传播工具;

3、前者的读者主要是少数藩镇长官,后者扩展到京朝官、地方行政官和士大夫知识分子;

4、前者不定期发行,后者定期连续发行,信息量加大,时效性也有所加强。

第二章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初步发展

世界上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

《杂闻篇》1833年4月29日马礼逊澳门不定期刊物宣传基督教信仰

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中文报刊第二期刊登了文章《外国书论》,最早介绍西方活字印刷术和西方报业,并引入“新闻纸”的概念。

《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 1833年8月1日郭士立广州后新加坡月刊宣扬西方文化的优越,征服中国人骄傲自大的排外心理

《各国消息》1838年10月18日麦都思广州月刊改变中国闭塞,宣扬英国国威

香港报业:

英文报业:

《中国之友》、《香港钞报》、《德臣报》(香港史上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英文报)、《孖剌报》(香港最早的英文日报)

中文报业:

《遐迩弥珍》1853年8月1日麦都思香港月刊香港第一份中文刊物,附刊《布告编》

《香港船头货价报》我国历史上第一份中文商业报

《香港华字日报》香港近代出版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外文报业:

《北华捷报》1850年8月3日上海第一份英文报刊

《字林西报》(综合性日报)1864年7月1日上海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英文报纸。

1872年,英国路透社派遣柯林斯来到上海,不久成立远东分社,《字林西报》首先被允许采用该社的电讯稿。《文汇报》1879年4月17日

19世纪90年代,上海英文报界形成了《字林西报》《华洋通闻》和《文汇报》三足鼎立局面。

中文商业性报刊:

《上海新报》上海最早的中文商业报纸,国内最先使用白报纸印刷的报纸1861年11月19日傅兰雅/林乐知

分为三个阶段:重信息的商业化阶段;重教化的综合化阶段;重经营的娱乐化阶段

1870年3月24日起,率先在每条新闻上加标简明题目,用头号字排标题,4号字排正文。

《申报》(见名解)

《字林沪报》1882年5月18日发刊,原名《沪报》,日报于1897年11月24日创办我国报纸第一个副刊《消闲报》

《遐尔贯珍》

创刊于1853年8 月1日,英国传教士麦都思主编,是香港出版的第一份中文报刊,最早使用铅印的中文报刊,共出版33期,每期刊有中英对照目录。内容以新闻为主,占篇幅最多的是反映时事的新闻报道和评论,还介绍了许多西方文化知识,宗教宣传比重很小。1855年,增出附刊《布告篇》,率先在我国中文报刊上推出广告收费举措。

《字林西报》

1864年7月1日,北华捷报馆开始出版的综合性日报,而1850年创刊的《北华捷报》转而成为其星期附刊,内容虽大量刊载船务、商业等信息,但日益加强了新闻报道。该报在远东地区聘有通讯员,并一度独享刊登路透社电讯的特权。重视言论,始终为英美侵华活动辩护,反对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该报1951年3月终刊,是上海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英文报纸。

《万国公报》

前身是1868年9月5日创刊的《中国教会新报》,由美国传教士林乐知创办并主编。在改名《万国公报》之前,所刊内容以宣传宗教为主,自第301期改名后,其内容也改以时事政治为主,减少了宗教教义的宣传,读者对象也由基督教徒扩展为社会各界人士。该报对中国时政的评论尤为加强,企图通过西方政治模式和科技知识的介绍影响中国社会改革的发展方向。该报是传教士所办中文报刊中,历史最长、发行最广、影响最大的报刊。1907年因林乐知病逝而终刊。

《上海新报》

1861年11月19日由北华捷报馆创刊,是上海最早的中文商业报纸。其历史可分为三个阶段:重信息的商业化阶段;重教化的综合化阶段;重经营的娱乐化阶段。该报在国内最先使用白报纸印刷,并从1870年3月24日起率先在每条新闻上加标简明题目,用头号字排标题,4号字排正文。所刊新闻大多载自沪、穗、港等地出版的中外文报纸,有时也摘登《京报》上的信息。

简述题:

一、略述《申报》创办初期在新闻业务上的改革。

1)立足中国读者,聘中国人主笔,从办报人员到报纸样式都本土化经营;

2)在新闻业务上:将新闻报道工作放在首位。第一,征稿、聘请特约记者报道当地新闻。第二,最早在国内报

纸中使用电报和发布号外,以提高新闻时效性。第三,拓宽报道面,大量报道社会新闻,最早刊登国际旅行通讯。第四、重视言论工作,还注意发表读者来信和来论。第五,重视发表副刊性文字。

3)在经营管理上:第一、降低印刷成本,采取廉价销售策略。第二、加强外埠发行工,在几个主要城市设立分销处聘请经理人负责当地的发行事宜,未设置分销处的地区,则委托信局代寄。第三,向社会招登广告,字数多、刊期长的广告,费用递减。第四、发展多种经营。如创办文艺期刊《瀛寰琐记》;出版白话新闻报《民报》;编印如《瀛寰画报》《点石斋画报》等画报;兼营书籍出版业务,先后开办了点石斋石印局,上海图书集成局。

论述题:

论述19世纪外国人在华办报的经过及其影响。

外人在华办报经过:

(一)鸦片战争前:

中国境内最早的近代报刊,最早是由葡萄人在澳门创办的。葡文《蜜蜂华报》、中文《杂文篇》,英文《广州杂志》广州是鸦片战争前唯一准许外国人长住并进行贸易的地方。英文《广州纪录与行情报》,宗教性中文《东西洋每月统计传》

(二)鸦片战争后:

香港:成为外人在华办报的新基地。英文《香港钞报》《中国之友》《德臣报》《孖剌报》中文《遐迩弥珍》中文商业报《香港船头货架纸》(后改名《香港中外新报》)《香港华字日报》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后:

上海:后来居上,及至19世纪90年代更成为全国报业中心。英文《北华捷报》(《字林西报》《华洋通闻》《文汇报》)19世纪90年代英文报纸三足鼎立);中文宗教报刊《六合丛谈》《万国公报》;中文商业报《上海新报》(《申报》《字林沪报》《新闻报》19世纪八九十年代商业报纸三足鼎立)

第三章国人办报活动的兴起与发展

一、国人对近代报刊的认识与接触,始于禁烟运动时期林则徐的译报活动(1785——1850)。整理成册的《澳门新闻纸》是我国最早的“译报”,内容主要是禁烟和军事。

魏源《海国图志》是第一部由中国人自己编写的介绍世界各国情况的巨著。

太平天国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提出设立新闻馆、设置新闻官、准卖“新闻篇”等主张。

王韬的新闻思想(见简答)

郑观应的主要新闻思想:①日报是“通民隐,达民情”的有力工具;②创办报纸是中国变法自强的重要手段;

③应该维护民族尊严,允许国人办报;④制定报律来规范报业,保护人民的言论出版自由的权利。

二、国人创办的第一批近代报刊

《昭文新报》1873年8月8日汉口艾小梅被视为中国人自办报刊之首

《循环日报》1874年2月4日香港王韬主编第一批国人自办报纸中影响最大的。

另有《维新日报》《粤报》《日报特选》

三、维新变法运动与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

《万国公报》(12月16日更名为《中外纪闻》)1895年8月17日康有为、梁启超北京维新派办的第一家报纸,北京强学会的机关报

《强学报》1896年1月12日康有为上海上海强学会机关报

冲破了封建“言禁”,为即将到来的国人办报高潮拉开了序幕,培养和锻炼了维新派的办报骨干。

《时务报》1896年8月9日梁启超/汪康年/黄遵宪上海(华东)维新派最重要的舆论阵地

名词解释

《循环日报》

1874年2月4日在香港创刊,王韬任主笔,是第一批国人自办报纸中影响最大,出版时间最长的报纸。在王韬的主持下,该报以“强中以攘外,诹远以师长,变法以自强”为办报宗旨,是近代最早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报纸之一。该报首创了一种以政论为灵魂的报纸,并开创了中国近代报刊的政论文体,王韬也被称为我国第一位报刊政论家。1884年,王韬离港返沪,报纸思想渐趋保守,出至1959年停刊。

《时务报》(南大02 )

1896年8月9日在上海创办,梁启超任总撰述,维新派最重要的舆论阵地。以变法图存为宗旨,所刊内容有政论、谕折、京外近事,域外报译等。梁启超连载于该报的《变法通议》,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明了维新派的变法主张,梁在创刊号上发表的《论报馆有益于国事》,鼓励办报并提出报刊的功能是“去塞求通”。该报由于议论新颖,文字通俗,发行量最高时达1.7 万份,成为维新派最重要,影响最大的机关报。

《知新报》(复旦07):

1897年2月22日在澳门创刊,康有为筹办。内容以宣传变法方针为主,因其身处葡萄牙的租借地澳门,能“言《时务报》所不敢言”,是维新派在华南地区重要的舆论阵地,也是出版时间最长的维新派报刊。1898年戊戌政变发生后至横滨《清议报》创刊前的三个多月,它是唯一一份能继续出版,同封建顽固派斗争的报刊。1901年1月20日才自动停刊。

《国闻报》(人大02 ):

1897年10月26日由严复创刊于天津,是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在华北的重要舆论阵地。该报在维新派报刊中独树一帜,以“通外情为要务”,大量译载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及外报的消息和评论。每旬出增刊《国闻汇编》,严复在增刊上发表的他翻译的《天演论》,在当时起到了巨大的思想启蒙作用。由于采取了特殊的斗争策略,该报才得以坚持出版下去,戊戌政变后,借日商招牌,该报向读者报道了戊戌六君子殉难的过程,为近代史留下珍贵史料。1899年2月后,该报真正由日本人接办。

报章文体(厦大13 中传12 复旦13 11 09 03 99 97 ):

是指出现在报刊上,不同于盛行一时的桐城派古文的一种比较通俗浅近的文体。它首先在王韬的《循环日报》上得以运用,后以梁启超在《时务报》和《新民丛报》上运用得最为娴熟,故又称“时务文体”“新民文体”。这

种新文体的特点是:半文半白,笔锋常带感情,“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纵笔所至不检束”。“时务文体”对辛亥革命和五四时期的报纸文风产生过很大影响。

二、第一批国人自办报刊的特点

①办报主体上,创办者的身份比较复杂。既有先进知识分子,也有商人,还有洋务官员。往往接触西方人或西方事物更多;

②办报性质上,除个别报纸外,一般是私营的;

③报纸内容上,都是洋务运动(1861——1894)的支持者和宣传者。但当洋务运动出现一些弊端时,报纸也进行尖锐批评。个别报纸如《循环日报》《维新日报》还进行了早期维新思想的传播;

④政治立场上,表现出鲜明的反侵略爱国思想;

⑤业务工作上,在形式上大多参照外国人在当地出版的中文报纸模式。这一时期国人在报纸业务上的突出贡献是报刊政论写作上的革新;

⑥报业环境上,面临经济和政治上的困难。民族工商业薄弱,广告收入不足,发行量少,缺乏政党和政府的经费支持,且受到来自中国封建统治者和外国殖民主义的限禁。

三、国人第一次办报高潮的特点

背景:19世纪末,维新运动深入各地,各地维新志士创办报刊宣传维新思想,1898年“百日维新”期间,光绪帝颁布诏书允许官民办报,促成了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

①报刊数量多。从1895年到1898年三年时间里,全国报刊数量达90余种;

②办报地区广。内地和一些小城市也出现了国人办报;

③报刊种类多。出现了一批文摘娱乐性报刊、专业性报刊,以及以青年、妇女、儿童等社会群体为对象的报刊,其中不少是我国新闻事业史上第一次出现的报刊类型。但主流形态仍是以维新派主办的以宣传变法维新为主旨的政论性报刊,形成了报刊、学会、学堂三位一体的组织形式。

四、维新派报刊在新闻业务上的特点

①开创了新的报刊政论文体——报章文体

②新闻报道中夹带评论

③编辑工作有所改进

④重视新闻的采访工作

⑤运用新闻图片配合新闻报道

五、维新派办报活动的作用和贡献

①向读者进行了资产阶级思想的启蒙教育。以新知新学为武器,同传统封建意识作斗争;

②向读者进行了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教育。激发了民众的爱国觉醒,促使他们积极投身于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中;

③维新派的报刊宣传活动有力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促成了变法的实现;

④冲破了封建统治者对报刊出版的限禁。

⑤开政治家办报的先河,提高了报人,报业的社会地位;

⑥推动了民族近代新闻业的发展。甲午战前,外人几乎垄断了中国报业,这一时期,出现国人第一次办报高潮,打破了外报的垄断,使政论报刊成为中国近代报业的主体。

六、维新变法期间的新闻立法活动

在维新变法运动中,康有为等维新志士公开提出建立以言论出版自由为本的近代新闻法律制度的要求,在得

到皇帝认可后一度付诸实践。揭开了近代中国新闻法制建设的第一页。

中日甲午战争(1894)后,维新志士的部分办报要求得到清廷采纳,1896年《官书局报》《官书局汇报》的创办,是清末新闻法制建设起步的标志。表现在:开办政府机关报;百日维新期间正式承认官报、民报均有合法地位;在经济上推出了一项扶助报业发展的举措,即减低报纸的邮寄费用。

康有为的《请定中国报律折》,首次提出报律的制定问题。

结果和意义:伴随变法的失败,在这期间取得的新闻法制成果也毁于一旦。但中国近代新闻法制的建设,以皇帝发布具有法律效力的上谕为主要方式,终于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第一步。报禁解除,言禁放宽,新闻法的制定一度被正式提上清廷议事日程。因而这次关于新闻法制建设的尝试极具历史意义。

第四章清末时期的新闻事业

一、维新派在海外、港澳的报刊活动

《清议报》1898年12月23日日本横滨康梁内容主要为两部分:尊皇攘后;宣传君主立宪。

《新民丛报》1902年2月8日横滨梁启超总体倾向是鼓吹保皇和君主立宪梁启超在这一时期被誉为“舆论界的骄子”

二、革命派在海外、港澳的报刊活动

(1894年兴中会在檀香山成立)

《中国日报》1900年1月5日香港兴中会第一份机关报,中国最早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报纸(1905年同盟会成立)

《民报》1905年11月26日东京是同盟会的机关报。宣传三民主义的政治纲领是其办刊宗旨

留日学生创办的刊物:《开智录》(第一份留日学生创办的刊物),《译书汇编》,《国民报》(发表了《正仇满论》一文)

三、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见简答)

四、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

1906年9月清廷宣布预备立宪后,形成了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

1、民营报纸:

《京话日报》1904年8月16日北京彭翼仲

《东方杂志》1904年3月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

前两个为改良派报纸

《中外日报》(前身为1898年5月5日创办的《时务日报》)

《申报》由史量才主持后,锐意改革,聘请张竹平任经理兼营业部主任。首先,广告经营上,设立以招揽广告为业务的广告推销科,聘用专职广告设计人员;其次,重视报纸的发行,除了发展本埠订户外,还设法扩展外埠订户,近则争取当天送达,远则通过邮局或代办处发展订户。

《新闻报》1893年2月17日创刊,1899年股权为美国人福开森购得。辛亥革命后,逐渐改革内容,以报道经济新闻为主,以工商界为主要读者对象。所办副刊《庄谐从录》,创刊于清末,1914年改名《快活林》。注重经营,实行报纸企业化,进口双层轮转印刷机,采用卷筒纸印刷,提高报纸质量和印报速度,又自置无线电台,收录电讯稿。为扩大发行,在全国各地设分馆和分销处,成为全国第一家突破10万份以上的报纸。

2、革命派报刊(这次高潮中的主流)

《中国女报》1907年1月上海秋瑾以争女权,争独立,争解放为宗旨,以妇女为主要读者对象。

《神州日报》1907年4月2日上海于右任革命派在国内创办的第一家大型日报

“竖三民”报1909至1910 上海于右任(见名解)

《大江报》前身为1911年1月3日的《大江白话报》

3、鼓吹宪政的报刊

《政论》月刊《国风报》《预备立宪公会报》《国民公报》

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的特点

五、立宪派(改良派)的报刊活动复苏与发展

以1906年预备立宪为界,分前后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大公报》1902年6月17日天津(见名解)

《时报》1904年6月12日上海康梁戊戌政变后保皇派在国内创办的第一份报纸

第二阶段:鼓吹宪政的报刊:《政论》月刊《国风报》《预备立宪公会报》《国民公报》

六、资产阶级革命派报刊进一步活跃(资产阶级革命报刊是第二次高潮的主流)

上海:

苏报案(《苏报》1896年6月26日上海,创办人是胡璋)

《国民日日报》苏报案后第一家革命派报纸

《中国女报》1907年1月上海秋瑾以争女权,争独立,争解放为宗旨,以妇女为主要读者对象。

《神州日报》1907年4月2日上海于右任革命派在国内创办的第一家大型日报

“竖三民”报1909至1910 上海于右任(见名解)

武汉:《楚报》《商务报》《大江报》(发表了《亡中国者和平也》《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

七、新式官报与新闻出版法规

1896年——1902年《官书局报》《官书局汇报》

1902——1911 《北洋官报》《政治官报》《内阁官报》

《大清报律》(见名解)

清末新闻法律制度(见简答)

名词解释

梁启超

著名的维新派政治思想家、政论家,也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新闻思想的集大成者。他最早接触报刊从《万国公报》和《中外纪闻》开始,从事报刊宣传活动27年,先后主持和创办了许多报刊,影响较大的有:《时务报》、《清议报》、《新民丛报》等,被誉为“言论界之骄子”。他对新闻事业的贡献包括:将王韬的政论文体发展为“时务文体”;提出了较系统的资产阶级新闻思想,如把报刊比作耳目喉舌,指出其功能是“去塞求通”;指出报纸具有“监督政府”和“向导国民”的“两大天职”;提出办好报纸的四条原则和健全舆论的主张;提出浸润和煽动这两种报刊宣传方法,为资产阶级办报提供了理论基础。

《中国日报》

1900年1月5日创刊于香港,是兴中会创办的第一份机关报,也是中国最早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报纸。

报纸内容主要分三部分:揭露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卖国罪行,鼓吹反清革命;宣传天赋人权、自由民主等资产阶级制度,赞美共和制度;与保皇派报刊进行论战。该报既是革命派的舆论机关,又是革命派的联络机关。其副刊《鼓吹录》成为中国报纸最早的副刊之一。辛亥革命后,迁至广州,1913年8月被袁世凯的代理人查封,共存在13年8个月。

郑贯公

我国近代著名报人。早年赴日留学,受知于梁启超,曾任《清议报》助理编辑。后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影响,组织开智社,于1900年在日本发起出版中国留日学生创办的第一个具有革命思想倾向的刊物《开智录》。后任《中国日报》记者,大胆鼓吹革命,发表了许多激进言论。脱离《中国日报》后,他在香港先后创办《世界公益报》、《广东日报》、《有所谓》等革命报刊,其中,《有所谓》是当时港粤报纸中读者最广泛,发行量最高报纸。

《大公报》

中国近代和现代著名日报。1902年6月17日创办于天津。该报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由英华主持,是一张鼓吹变法维新,主张君主立宪,反对封建专制和国外侵略的报纸。以“敢言”名于时,成为北方地区著名报纸。

第二阶段1916年由安福系财阀王郅隆接办,亲日色彩浓厚,为读者所厌弃,不得不于1925年11月停刊。

第三阶段1926年由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合作创办的新记公司接办,开始发展成为有全国影响力的大报。,提出“不党、不私、不卖、不盲”的办报方针。

第四阶段新中国成立后成为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报纸。目前,《大公报》的香港版仍在出版。

它已成为我国出版时间最长的中文日报。

“竖三民”

1909年,于右任在上海租界创办《民呼日报》,该报以“大声疾呼,为民请命”为宗旨,大量揭露贪官污吏的罪行,出版92天后被封。10月3日,于右任又创办了《民吁日报》,该报因揭露日本政府企图控制我国东北的阴谋而触怒日本人,出版仅48天又被查封。1910年10月,于右任创立《民立报》,得到孙中山大力支持,后成为上海同盟会总部的机关报。由于三份报纸皆以“民”字打头,创办时间又相衔接,史称“竖三民”。

《大江报》案

《大江报》是武汉地区颇有影响的革命派报刊,1911 年7 月17日,该报发表了何海鸣写的时评《亡中国者和平也》。7 月26日又发表了黄侃撰写的评论《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指出中国社会已病入膏肓,认为只有“大乱”(即革命)才是拯救中国的唯一途径。湖广总督瑞徵闻之,极为震恐,于8 月 1 日查封《大江报》馆,逮捕詹大悲,何海鸣自动投案。瑞徵拟对二人判重刑,但慑于民愤,不得不从轻判处二人18个月徒刑。史称“大江报案”。“大江报案”是继苏报案后,清政府迫害报人、压制舆论的专制统治的又一典型案例。

《大清报律》(1911修订为《钦定报律》)

1908年清廷为了限制报刊出版发行,正式颁布《大清报律》。其中规定:报纸在创刊前除了向警察机关注册外,还必须交纳保证金;每期报纸发行前必须将样品送行政或警察机关审查;禁止报刊刊登诋毁宫廷,淆乱政体,扰乱治安的言论,违者永远停刊;禁止发行未经官报、阁抄发布的谕旨和奏章;在国外出版的报刊违反以上规定者,由海关没收销毁。这是中国最早的新闻出版法。

《钦定报律》(复旦06)(了解一下)

1908年清廷颁布《大清报律》,对报刊创办及禁载事项进行了严格规定,1910年,清政府民政部对其进行修订,1911年1月改名为《钦定报律》,共38章,另有四个附件,保存了原《报律》的主要内容。它规定:报纸

创办实行注册加保证金制,实行事先检查制;禁止登诋毁宫廷、政体、扰乱治安的言论;禁止刊发未经发布的谕旨、奏章;在国外出版者违反上述规定由海关没收销毁。

简述题

一、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

1901年革命派的《国民报》发表章太炎的《正仇满论》,向保皇思想发起挑战,揭开了两派报刊论战的序幕。

《民报》创刊后,为了抵制保皇派报刊对革命的攻击和清除保皇和君主立宪思想的影响,主动向《新民丛报》展开笔战,主要围绕四个问题展开:①要不要进行民族革命推翻清政府统治;②实行民主共和制还是君主立宪制;

③要不要实行土地国有、平均地权;④革命会不会引起帝国主题干涉,使中国招致瓜分。

这场论战一直持续到1907年《新民丛报》停刊,《民报》大获全胜。《新民丛报》失败的原因:第一、《民报》坚持的革命道路比《新民丛报》坚持的改良道路更符合人民的愿望和要求。第二、《民报》立论以事实为依据,《新民丛报》只是推测,难以说服读者。第三、《民报》一方由孙中山坐镇,参与论战的有二十余人;而《新民丛报》只有梁启超一人招架。

性质和意义:这次论战是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腐朽的封建制度,向保皇派及其报刊发动的一次猛烈的政治进攻,是革命阵营与反革命阵营、民族民主革命道路与半封建半殖民地道路的斗争,在“中国往何处去”这一重大问题上,革命派占了上风;这次论战是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使三民主义深入人心,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了广泛传播。

二、试简述于右任在辛亥革命时期的所创办的宣传革命的报刊

①1907年4月2日在上海创办《神州日报》,是于右任创办的第一家报纸,也是革命派在国内创办的第一家大型日报。该报借口“有闻必录”,大量报道革命党人的武装起义,抨击帝国主义的侵略,很受读者欢迎;

② 1909年,于右任在上海租界创办《民呼日报》,该报以“大声疾呼,为民请命”为宗旨,大量揭露贪官污吏的罪行,出版92天后被封。10月3日,于右任又创办了《民吁日报》,该报因揭露日本政府企图控制我国东北的阴谋而触怒日本人,出版仅48天又被查封。1910年10月,于右任创立《民立报》,得到孙中山大力支持,后成为上海同盟会总部的机关报。由于三份报纸皆以“民”字打头,创办时间又相衔接,史称“竖三民”。

三、第二次办报高潮(1906年预备立宪后)的特点

①办报的主角已由资产阶级改良派变成了资产阶级革命派。

②各派报刊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不断壮大,报刊的战斗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③办报的地区有所扩大,维新时期办报活动局限于沿海和内地少数大中城市。这一时期办报活动转向海外,并且内地的边疆和从未办报的地区也都办起了革命报刊。

④读者面扩大,维新报刊的主要对象是政府管理、士绅和上层知识分子,但是这一时期随主要以中等社会和知识分子,但不少报刊把读者对象扩大到手工业者、部分市民等。文字也更加通俗易懂。

慈禧实施新政(1901年)后十年间国人办报的特点

1)商业报纸发展加快,形成了一批较有规模、注重经营、比较成形的商业报纸,如《申报》《新闻报》

2)涌现出一批以西方新闻业为榜样,既重视经营又重视社会效益的民办报纸,如《中外日报》和《京话日报》3)支持维新变法的知识分子借新政开张,言禁松弛的机会,重新恢复了办报活动,如《大公报》《东方杂志》4)革命派在国内的办报活动开始崭露头角,上海武汉等革命党人活跃的出现了了革命倾向的报刊,它们在清政

府和外国租界当局的干涉中旋起旋灭,前赴后继,发生了彪炳史册的反压制事件,如苏报案、大江报案。1905年后的革命报刊渐成燎原之势(革命派报刊成为了第二次办报高潮中的主流)

5)清廷宣布预备立宪后,立宪派报刊有较大发展,但随立宪的破灭而关闭

6)新式官报开始兴起,并逐步取代旧式官报,成为政府的喉舌。清廷还尝试制定新闻法,来约束新闻事业发展,但在制定和执行上均不成功。

四、清末的重要新闻法规?(复旦03)

简述清政府制定的报刊出版法律(中传11)

①清廷自从1906年实行预备立宪后,新闻立法工作正式起步,至1911年的5年时间内,先后制定了一批近代意义上的新闻法规,包括:《大清印刷物件专律》《报章应守规则》《报馆暂行条规》《大清报律》(1911年修订为《钦定报律》),标志着中国近代新闻法律制度在封建统治末期初步形成。

②涉及内容包括:言论出版及新闻从业人员的自由权利;报刊创办的管理制度;报刊出版的管理制度;报刊禁载事项。

③特点:*资本主义的形式,封建主义的内容。其目的是为了钳制日益发展的新闻事业及其宣传活动;*无法取信于民,缺乏执法的体制上的保证。当时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思想已深入人心,清廷推出的任何挽救颓局的举措都遭到反对;*无权制裁在华外报。“治外法权”的庇护,在客观上造成其在新闻执法上的困难。

五、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新闻思想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新闻思想与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新闻思想均来自西方资产阶级的新闻学说。因而,对于报刊的一些基本认识,两派大体一致。但革命派更注意汲取西方新闻学说中反封建的民主主义内涵,因而更具有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革命性和战斗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1)高度重视报刊宣传在革命斗争中的作用,把报纸视为革命的锐利武器。

(2)公开承认报纸的党派性,明确提出为革命办报的主张。称其报纸为机关报,自觉利用报刊宣传革命纲领、政见。

(3)党报要重视报舆论的制造和指导。指出要革命就必须造革命之舆论,造革命之舆论必须靠报纸。孙中山更将报纸视为“舆论之母”。

(4)党报要重视民意。革命派的报纸大多以“民”字命名,如“民报”“国民”等,认为党报应反映人民意愿、代表平民利益,是“社会公器”和“国民代表”。

(5)另外,还发表了一些鼓吹言论自由、重视开发“民智”、记者应该“先知先觉”等主张。

评价:在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新闻思想逐渐取代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新闻思想,成为资产阶级新闻思想的主流。但总的看来,其办报主张都比较零碎,不像梁启超那样系统性较强。

论述题:

梁启超,伟大的爱国思想家、政治家,他不仅是维新变法的主要领导人,而且还对近代新闻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新闻思想的集大成者,同时也是近代影响较大的资产阶级报刊政论家之一。

一、梁的新闻实践

梁启超最早接触报刊是从参与编辑康有为主办的《万国公报》和《中外纪闻》开始的,并在舆论界初露锋芒。《中外纪闻》停刊后,他受黄遵宪之邀,赴上海主持《时务报》笔政。其后,他又接受湖南时务学堂的邀请,赴长沙参与《湘报》的筹办事宜。1898年“百日维新”期间,他积极参与各项新政活动,并受命筹办京师大学堂

和译书局。戊戌政变后,他流亡海外,先后在日本创办《清议报》《新民丛报》《新小说》《政论》《国风报》,在檀香山创办《新中国报》,大力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鼓吹保皇立宪,被誉为“言论界之骄子”。辛亥革命后,他先后主编过《庸言》《大中华》《改造》等杂志,1922年脱离报界。他的办报生涯前后共有27年,其办报实践对我国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对新闻事业的贡献

(一)提出了较系统的资产阶级新闻思想

梁启超在总结前人和自己的办报经验的基础上,汲取西方资产阶级的新闻理论,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新闻思想,为中国资产阶级新闻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大体分为两个时期:

①戊戌变法时期:主要体现在《时务报》第一册上发表的《论报馆有益国事》一文中。他把报刊比作耳目喉舌,指出其功能是“去塞求通”,“通”包括通上下和通中外两方面,并就如何发挥去塞求通的作用提出四条要求,即“广译五洲近事、详录各省新、博搜交涉要案、旁载政治学艺要书”,唯此国家才能“风气渐开,百废渐举,国体渐立,人才渐出”。

②流亡海外期间(1899——1911):第一是报纸的功能。在《敬告同业诸君》中他提出报纸具有“监督政府”和“向导国民”的“两大天职”;第二,提出办好报纸的四条原则。他在为《清议报》出版第100册而写的《祝辞》中提出四条标准,即:宗旨定而高;思想新而正;材料富而当;报事确而速。第三,他在《国风报叙例》和《读十月三日上谕感言》中,系统阐述了健全舆论的主张,认为报馆是体现舆论最有力的机关,健全舆论须有五个条件:“常识”“真诚”“直道”“公心”“节制”;第四,提出两种报刊宣传方法,即浸润和煽动。前者即“旦旦而聒之,月月而浸润之”,使读者潜移默化接受论者观点,后者是“故作惊人之语”,使读者猛醒。

(二)发展了一种新的政论文体——报章文体

这种文体首先在王韬的《循环日报》上得以运用,梁启超发展了它,在《时务报》上运用得最好,故称为“时务文体”,后来,在《新民丛报》上运用得更为娴熟,又称“新民文体”。他曾在其《清代学术概论》中对这一文体特点进行了精辟的阐释,即“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纵笔所至不检束”。“时务文体”对辛亥革命和五四时期的报纸文风产生过很大影响。

试述中国近代报业(自1815年至1911年)发展的基本脉络,并举出各个发展阶段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报刊。(复旦06)

外人办报

从1873年《昭文新报》开始国人自办报纸(维新派,革命派,清廷)

第五章民国初年的新闻事业

一、民国初年新闻事业大发展的原因:

1、旧的禁令的废除

2、新的自由新闻法律体系在中国的建立

3、革命党对新闻自由的保护和推动

4、民国“暂行报律”事件的影响

5、国人与业界对报刊和报人的过高期待和自诩

二、民国初年新闻业务的进步(见简答)

三、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后半年内,称为“报界的黄金时代”,多为政党报刊,基本形成了“同盟会—国民党”和“共和党—进步党”两大系统。民初新闻事业的繁荣,主要是应资产阶级各政党为争夺更多的革命果实和政治利益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

横三民:《民权报》《中华民报》《民国新闻》

四、癸丑报灾(见名解)

袁世凯政府期间颁布的《电信条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涉及无线电事业的法律

五、北洋政府统治时期(1912——1928)

六、民初名记者

名词解释:

《报纸条例》

为了使摧残舆论暴行合法化,袁世凯在执政期先后颁布多条法律、条例来限制言论出版自由。1914年4 月颁布《报纸条例》,共35条,不仅悉数照搬《大清报律》对报刊的禁限条款,还从外国报律中搬来许多新的禁限措施,其中规定:禁止军人、官吏、学生和25岁以下者办报;报纸出版须到警察机关登记并交纳保证金;禁止报纸刊登“淆乱政体”、“妨害治安”等各级官署禁止刊载的一切文字;每天的报纸在发行前呈送报样给警察机关备案。(了解即可)

癸丑报灾

二次革命(1913年)失败后,袁世凯为了实现军阀独裁统治,对新闻出版界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摧残。凡国民党系统的报刊一律扣以“乱党报纸”的罪名而查封,一些在租界出版不能直接查封的报刊,也采取禁售的办法,造成其经济困难被迫停刊;非国民党系统的报刊,只要有碍袁世凯的独裁统治,也被乘机剿灭。据统计,到1913年底,全国继续出版的报纸只剩下139 家,比1912年初的500 家少了2/3 ,同时有大批报人受迫害。新闻记者中至少24人被杀,60人被捕入狱。这段历史,在中国近代新闻史上被称为“癸丑报灾”。

黄远生

民国初年著名记者,人称“报界之奇才”。其记者生涯始于1912年创办和主编的《少年中国》周刊。最出名时,任上海《时报》、《申报》驻北京特约记者,为其撰写通讯,曾创办远生通讯社。他以擅长写新闻通讯著称于世,是我国新闻通讯的奠基人。在他逝世后,他的通讯评论作品辑为《远生遗著》出版,为中国第一部通讯集。他所写通讯题材重大,内容详实;分析深刻,见解独到;文笔生动,亦庄亦谐。他对新闻记者提出了“四能”要求,即脑筋能想,腿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

邵飘萍

民国时期不可多得的“新闻全才”。早在学生时代就曾任《申报》通讯员;1911年协助创办并主编《汉民日报》,因不时抨击袁世凯复辟阴谋和卖国罪行,1914年报纸被查封,他逃亡日本,创办了东京通讯社。1915年底回国后,应邀任《申报》、《时报》和《时事新报》主笔。袁倒台后,他接受《申报》聘请,任特派驻京记者,负责撰写“北京特别通讯”。1916年在北京创办新闻编译社。1918年在北京创办《京报》,任社长,开始独立办报生涯,同时他还兼任北大新闻学研究会导师。他最擅长新闻采访,著有《实际应用新闻学》和《新闻学总论》。(1926年4月被奉系军阀杀害。)

林白水

民国时期的报界先驱,1901年任《杭州白话报》主笔。1903年与蔡元培合办《俄事警闻》,之后又参与创办《警钟日报》。早年倾向革命,曾任重要官职。1917年起,开始专注于办报,先后在北京创办《公言报》《新社会报》(后改为《社会日报》)等,自任社长兼总编辑。一直到1926年,是他发表政论、时评、小品文等最多的时期,其文夹叙夹议,文采飞扬,庄谐杂出,见识精到。1926年8月因在社论中屡次抨击军阀张宗昌,被张逮捕杀害。

张季鸾

民初名记者之一。曾留学日本,创办《夏声》杂志,回国后,任《民立报》编辑,曾为中山先生起草《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袁世凯死后,出任《中华新报》总编辑。1926年后,因与吴鼎昌、胡政之创办新记公司接办《大公报》,名气日渐变大。他所作评论文章,注意时效性、预见性、逻辑性、通俗性和公正性,成为当时中国主流知识分子的代表,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

胡政之

民初名记者之一。曾任上海《大共和报》翻译,编辑和主笔,1915年任该报驻京特派记者。1916年,他受聘为《大公报》经理兼总编辑,1918年欧战结束后,他以该报记者身份采访巴黎和会,是唯一采访该会的中国记者。1921年创办国闻通讯社,1924年创办《国闻周报》,后与吴鼎昌、张季鸾组成新记公司接办《大公报》,任总经理,成为报界名人。

此外,这一时期刘少少、徐彬彬等记者。

简答题:

一、民国初年新闻业务的变迁和原因

1、新闻通讯开始崭露头角,受到更多的重视,报纸开始了由政论时代向新闻时代的转变。新闻报道面扩大,质量有所提升,报纸上电讯增多,各大报聘请特派记者,以专电形式发送独家报道。这些记者还创造了一种崭新的报刊文体——新闻通讯。

2、副刊有了大的发展,鸳鸯蝴蝶派小说在报纸上大行其道。副刊如《申报》的“自由谈”,《新闻报》的“快活林”,《时报》的“余兴”。由于辛亥革命不彻底,一部分原革命派的知识分子革命理想破灭,又慑于军阀们的言禁,转而大写鸳鸯蝴蝶式的言情小说。

3、图片报道的改进与发展。一些有实力的大报,如《申报》《新闻报》等,开始增加摄影图片的刊登量,一些报纸还刊登漫画,还出现了一些以摄影图片为主的刊物,如《真相画报》。

4、为了加强新闻报道,通讯社发展起来。较有影响的两家是邵飘萍的新闻编译社和胡政之的国闻通讯社。

二、简述黄远生的“四能说”

(相关:黄远生四能说复旦03名解简评黄远生的“远生通讯社”。川大03 谈谈黄远生的记者“四能说”的意义中传13)

黄远生提出记者要加强自身的修养和基本功的训练,做到“四能”:脑筋能想;腿脚能走;耳能听;手能写。能想,就是“调查研究,有种种素养”,包括广博的知识与经验,正确的分析思考能力,广泛接触社会,加强活动能力,深入调查研究,注重事实,恰如其分地叙述;能走就是“交游肆应,能深知各方面势力所在,以时访接”;能听,就是“闻一知十,闻此知彼,由显达隐,由旁得通”;能写,就是“刻画叙述不溢不漏,尊重彼此之人格,力守绅士之风度”。

三、简述黄远生对于我国新闻事业的贡献

黄远生的记者生涯始于1912年创办和主编的《少年中国》周刊。最出名时,任上海《时报》、《申报》驻北京特约记者,为其撰写通讯,曾创办远生通讯社。

1)他以擅长写新闻通讯著称于世,是我国新闻通讯的奠基人。著有《远生遗著》,为中国第一部通讯集。他的新闻通讯有以下特点:①题材重大,内容翔实。由于他有很强的新闻敏感,且对于政界比较熟悉,因此可以采访到别人采访不到的重大内幕新闻。②分析深刻,见解独到。对新闻背景、事件内幕的挖掘和分析,常入木三分。

③文笔生动,亦庄亦谐。

2)在新闻思想方面:

①指出报纸应“主持公理,指斥时弊”;新闻报道要客观、公正、真实、全面。②最著名的是提出了四能说,即:脑筋能想,腿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

第六章“五四”时期的新闻事业

名词解释

《每周评论》

1918年12 月22日在北京创刊。是一份政治时事评论报纸。前25期由陈独秀主编,李大钊为主要撰稿人,该报以“主张公理,反对强权”为宗旨,把思想文化斗争与政治斗争结合起来,鲜明地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并倾向社会主义,与《新青年》互相配合,将新文化运动推向新的发展阶段,尤其是对五四运动的报道,起了舆论先导的作用;自第26期起,该报由胡适接编,开展“问题与主义”的讨论,成为宣传实用主义的刊物。1919年

8月31日,该报被北洋军阀政府查禁,共出37期。

中俄通讯社

1920年7月在上海成立,后改称华俄通讯社,简称华俄社,是我国第一家无产阶级通讯社,也是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的领导机构之一。中俄社的主要任务是加强中俄人民相互了解,向中国人民介绍列宁的革命理论,俄国革命的成果与经验,同时向俄国人民介绍中国革命开展的情况。它一方面翻译俄文材料,写成中文消息供中国报纸采用,另一方面将中国报刊资料译成俄文,供苏俄报刊采用。1920年7月2日,上海《民国日报》第一次采用中俄社的稿件。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主管,直到1925年8月1日停止工作。

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

1918 年10月4日成立,是我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它的创办标志着我国将新闻作为一门科学进行研究的开端,也是我国新闻教育事业的开端。该会以“研究心为你学理,增长新闻经验,以谋新闻事业之发展”为宗旨,由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兼任会长,徐宝璜和邵飘萍为专任导师。该会出版了3 期的《新闻周刊》,是我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刊物。该学会举办了两期研究班,培养会员百余人,其中包括毛泽东,以及后来担任中共早期报刊《劳动音》、《向导》周报、《工人周报》、劳动通讯社等的记者和编辑。

徐宝璜

我国早期著名新闻教育家,新闻学者。曾任北京《晨报》编辑,北京大学教授,是北京大学新闻研究会的专任导师,他讲授新闻学概论基本知识,并指导编辑新闻的练习。他为学会讲课写的讲义经整理为《新闻学》(初名为《新闻学大意》)出版,是中国学者撰写的第一本新闻学专著,蔡元培称赞它“在我国新闻界实为‘破天荒’之作”。

简答题

一、《新青年》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主要宣传内容是什么?

1)提倡自由民主,反对封建礼教,开展批孔运动。提倡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新道德,批判封建的旧道德,抨击尊孔复辟逆流。(易白沙的《孔子平议》论述了尊孔会导致政治和思想专制,打响了批孔的第一枪。陈独秀《驳康有为致总统总理书》,等多篇评论,鲁迅《狂人日记》揭露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2)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用科学的观点来看待社会和人生,反对偶像崇拜、迷信盲从、主观武断和一切黑暗愚昧现象。

3)发起文学革命活动。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1917年初该刊编辑部迁往北京,1月1日发表的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拉开了文学革命的序幕。1917年2月1日,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三大主义:推倒贵族文学,建设国民文学;推倒古典文学,建设写实文学;推倒山林文学,建设社会文学。鲁迅发表《孔乙己》《药》等小说和杂文,使文学创作与反封建斗争紧密结合,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1918年3月15日,在《文学革命之反响》的总标题下发表了新旧文学论战的两封信,钱玄同和刘半农以“双簧戏”的形式给反对文学革命的言论以有力的回击。)

评价:猛烈打击了封建主义,促进了民众思想的觉醒,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做了思想舆论的准备。局限:对于历史,对于外国事物,缺少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精神,坏的绝对坏,好的绝对好,没有超出旧民主主义思想的范畴。

补:《新青年》对新文化运动的贡献

二、我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是在什么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有哪些具有代表性的刊物?

五四运动后,一批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迅速接受马克思主义,向往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在共产国际帮助下,中国的共产主义运动开始兴起。1920年5月,首先在上海成立了的共产党发起组,对外称马克思研究会。接着,北京、武汉等地的共产主义小组相继成立。在筹建中国共产党的过程当中,迫切需要有自己的新闻舆论工具来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党的知识,发动和组织工人运动。于是,我国的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应运而生。

代表性的刊物包括改组后的《新青年》,《共产党》,《劳动界》、《劳动音》等工人报刊

三、五四时期新闻业务的改革

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推动下,我国新闻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开创了自由讨论的风气。五四时期,报刊成为百家争鸣的主要园地,各种观点思想在自由讨论中交锋。一是新旧思潮的激战;二是三大论战;三是学术、文化、思想等具体问题的讨论。

2、政论传统的恢复与发展。《新青年》发起新文化运动后,广泛采用社论、专论、代论、来论等形式,打破了民国依赖万马齐喑的沉闷局面,政论重新受到重视并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3、新文风的出现。《新青年》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使报刊文风一新。在其影响下,五四运动中涌现出数百种报刊纷纷采用文言文,如《每周评论》《湘江评论》等。

4、副刊的革新。五四前,报纸副刊多为休闲性读物,格调不高。在新文化运动的冲击下,重视副刊成为普遍现象。出现了四大副刊:《京报》副刊、《晨报》副刊、《时事新报》的《学灯》和《民国日报》的《觉悟》。

5、报纸版面编排和新闻采写业务的改进。报纸编排方面:①头版头条已是最新发生的国内外重大新闻,原先作为头条的“大总统命令”被排在不重要的位置,甚至作为补白性材料来填充版面;②报纸版面分为4,5,6,7,8栏,专栏增多,且注意创新,如各种时事述评专栏,《要闻》《随感录》《新文艺》《译丛》等;③标题的制作努力做到醒目引人。

新闻采写方面:不少报纸聘请特派记者,开辟国内外新闻来源,重视直接采访报道,使国内外消息通讯比重增加。1920年秋,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合筹经费,向美英法德俄五国派出7名特派员,其中的瞿秋白、俞颂华、李宗武3人,是采访报道苏维埃俄国的第一批记者。这一时期的新闻采写出现了一批有价值的新闻作品。如瞿秋白在俄国采写的通讯报告集《俄乡纪程》、《赤都心史》,深刻报道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初期的状况,在青年读者中产生巨大影响。又如周恩来担任《益世报》特约通讯员采写的旅欧通信,深刻反映了当时欧洲的革命形势,旅欧华人的斗争和留学生的艰苦生活。

论述题

创办背景:政治上日本提出二十一条,袁世凯窃国,加紧复辟帝制,中国处于深重的内忧外患中;思想上操纵报刊舆论,尊孔复古。这种局面激起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专制的强烈愤恨,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一部分激进知识分子直面现实,提出开展广泛的“改造国民性”运动,不再热衷于政党活动,而是转向开展唤起民众的思想启蒙活动。

《新青年》,1915年9月15日由陈独秀创于上海,第一卷名为《青年杂志》,至1922年7月停刊,共出9卷54号。《新青年》的创刊,是中国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李大钊、鲁迅、胡适、钱玄同、刘半农等都是该刊的主力撰稿人。

《新青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一、1915年9月至1918年11月:作为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的宣传中心

主要宣传内容有:

1、提倡自由民主,反对封建礼教,开展批孔运动。提倡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新道德,批判封建的旧道德,抨击尊孔复辟逆流。(易白沙的《孔子平议》论述了尊孔会导致政治和思想专制,打响了批孔的第一枪。陈独秀《驳康有为致总统总理书》,等多篇评论,鲁迅《狂人日记》揭露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2、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用科学的观点来看待社会和人生,反对偶像崇拜、迷信盲从、主观武断和一切黑暗愚昧现象。

3、发起文学革命活动。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1917年初该刊编辑部迁往北京,1月1日发表的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拉开了文学革命的序幕。1917年2月1日,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三大主义:推倒贵族文学,建设国民文学;推倒古典文学,建设写实文学;推倒山林文学,建设社会文学。鲁迅发表《孔乙己》《药》等小说和杂文,使文学创作与反封建斗争紧密结合,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1918年3月15日,在《文学革命之反响》的总标题下发表了新旧文学论战的两封信,钱玄同和刘半农以“双簧

戏”的形式给反对文学革命的言论以有力的回击。)

二、1918年12月至1920年8月:由民主主义刊物逐渐向社会主义刊物过渡。

1917年11月7日,俄国十月革命爆发,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的《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政论最早、最热情地对其进行了歌颂,称其“是人类觉醒的新纪元”,并鼓舞读者,要从十月革命中看到希望。1919年,他把《新青年》第6卷第5号编成《马克思研究》专号,撰写长篇论文《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在国内外局势变化,新思潮迅速传播的形势下,《新青年》日益倾向社会主义。陈独秀在五四运动前期开始改变怀疑观望态度转而同情十月革命,谈论社会主义。五四运动中被捕,出狱后,他于1919年12月为《新青年》所写的《本志宣言》宣布反对帝国主义与资本主义,基本确认了社会主义方向。他将第7卷第6号编成《劳动节纪念号》,这是将宣传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一个里程碑。《新青年》同人中的激进民主主义者逐渐转向无产阶级立场,刊物的社会主义因素不断增长。

三、1920年9月至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的机关刊物和共产党成立后的理论刊物

1920年9月,《新青年》从第8卷第1号起迁上海出版,成为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的机关刊物。改组后的《新青年》坚定地走上了新的道路,成为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报刊之一。同时,它与当时秘密编辑发行的《共产党》月刊互相配合,为中国共产党的筹建作了重要贡献。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新青年》成为党的理论刊物继续出版,直至终刊。

川大论述:试论《新青年》的产生、发展、新闻工作经验以及社会影响02

中传论述:《新青年》的报刊活动及意义05

《新青年》怎样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刊物发展成为无产阶级刊物?并简述改组前其功绩。(90论)

第七章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

1923年“二七”惨案后,工人运动转入低潮,经过一年的沉寂,1924年春工人报刊开始复兴

《中国工人》1924年10月创刊于上海,1925年5月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后改为它的机关报

1924年1月,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实现了国共合作

1925年5月15日五卅运动爆发

农民报和军队报是大革命时期报刊发展的突出现象,是新闻史上前所未有的现象。

1926年7月,北伐战争开始,1927年发生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名词解释

《向导》

1922年创于上海,1927年停刊,是中共中央第一个机关报,时事政治评论性周报。蔡和森,彭述之,瞿秋白先后任主编。该报以马列主义为指导,集中宣传中共“二大”民主革命纲领,宣传建立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心啊,并同为帝国主义服务的宣传工具进行了激烈的舆论斗争,批驳改良主义等各种错误思想。被读者称为“黑暗中国社会的一盏明灯”。缺点是对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地位宣传不力,后期受“左”倾错误严重影响,宣传了若干错误观点。

瞿秋白

1919年他和郑振铎等创办《新社会》旬刊,宣传民主主义思想,并日益倾向社会主义。1920年秋,以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特派记者的身份赴莫斯科采访,写了著名的通讯报告集《俄乡纪程》和《赤都心史》。1923年后,先后主编《新青年》季刊、《前锋》月刊、《向导》周报和《热血日报》,以及《布尔塞维克》杂志,1934年主编《红色中华》报。

《中国青年》(简述《中国青年》的基本内容和特色。川大03 简答)

1923年10月创办于上海,是团中央机关刊物,出至1927年10月停刊。Hui代英、萧楚女等先后担任主编。该刊基本内容是:帮助青年正确对待学习、生活,引导他们走上革命道路;宣传马列主义,同反动错误思想作斗争;评述时事政治,帮助青年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提高觉悟。在其后期,革命处于危急关头,《向导》受“左”倾错误影响,该刊在重大问题上仍坚持从实际出发进行宣传发挥了正确的舆论引导作用。

1924年国共合作后,统一战线报刊的活跃,尤其是由共产党员主持,用国民党名义出版的报刊——

《政治周报》(作了解)

1925年创刊于广州,是大革命时期国民党中央机关报,由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主持出版,毛泽东筹办并任首任主编,先后继任主编有沈雁冰、张秋人。其在宣传上的特点是“用事实说话”,揭露国民党右派阴谋,反击敌对势力的反革命宣传。该报对维护国共合作统一战线,巩固广东民主革命基地发挥了重要作用。(毛泽东在《<政治周报>》发刊理由一文中提出的“为了革命”办报的理论与方法,是体现他新闻思想的重要论著之一。)

《热血日报》

1925年6月4日创刊,是中共为加强五卅运动的宣传而创办的,它是中共中央出版的第一家日报,瞿秋白任主编。从6月4日出版到6月27日停刊的24期里,《热血日报》发表了大量新闻和评论,报道上海工商界群众的斗争,揭露帝国主义的暴行,传播国际进步势力支持中国人民的信息,以其战斗性、鼓动性和通俗性,获得了群众的热烈欢迎,也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诚言”事件

1925年6月,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成立“出版处”,30日出版《诚言》,为帝国主义辩护,恶意攻击中国人民的爱国行动。出过3 期,共散发和张贴110 万份。上海《申报》《新闻报》刊登《诚言》第一期,便引起了广大群众的极大愤慨,群众把宣传品上的“诚言”涂改为“谣言”、“贼言”等。在爱国力量的舆论压力和说服下,《申报》刊登向全国人民道歉的启事。《诚言》事件,标志着帝国主义报刊欺骗宣传的再次破产,同时也说明中国任何报刊都必须坚持反帝爱国的方向,否则必将为人民群众所唾弃。

北洋军阀统治区的新闻事业——

大报动向

(作了解)《世界日报》:1925年由成舍我在北京创办,以军事政治新闻为主,兼重教育新闻,设有多种副刊,

曾聘请刘半农为副刊主编。销量在当时居北京各报的首位。同年10月出版《世界画报》,1924年创办《世界晚

报》

1916年安福系财阀王郅隆接办后,亲日色彩浓厚,为读者所厌弃,不得不于1925年11月停刊。这时,吴

鼎昌、胡政之、张季鸾组成新记公司,接办《大公报》。1926年9月1日,《大公报》副刊,当天发表《本社同

人之志趣,提出“不党、不私、不卖、不盲”的办报方针,以后长期以此标榜,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上海《申报》1912年由史量才接办,从此进入辉煌时期

《新闻报》与《申报》并驾齐驱

中国广播事业的诞生与通讯事业的发展——

奥斯邦(复旦06 02)

1923年初,美国人奥斯邦创办的中国无线电公司与英国《大陆报》合作,办起“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同年1月23日晚首次播音,呼号为XRO,是外国人在中国设立的第一座广播电台。首次播出为1小时,内容以音乐节目为主,也有新闻。因未经中国政府批准而被取缔,当年4月停止播音。

哈尔滨广播电台(简述中国人建立的第一个官办广播电台的概况。川大04)

1926年10月1日,哈尔滨广播电台开始广播,每天播音两小时,内容有新闻、音乐、演讲和物价报告等。这是我国政府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

国闻通讯社胡政之 1921年9月在上海成立

申时电讯社《申报》和《时事新报》 1928年正式成立。

《中国报学史》(复旦11 04 单考生川大06 04)

我国著名报学家,新闻工作者戈公振先生的代表作,写于1925年至1926年,1927年11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全书共6章,第一章绪论明确界定了报学史的研究对象和范围,第2至第6章,分别就官报独占时期、外报创始时期、民报勃兴时期、民国成立以后、报界现状等阶段,全面系统地叙述了报纸发展的历史。本书史料详实,多为第一手材料,为中国报刊史研究提供了丰富史料。本书洋溢着作者的爱国、民主、进步思想和敬业乐业精神,为新闻学研究树立了治学与道德典范,被称为“中国新闻史研究的开山之作”。

插:我国新闻教育与新闻学研究的发展情况

【五四运动后,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于1918 年10月4日成立,是我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它的创办标

志着我国将新闻作为一门科学进行研究的开端,也是我国新闻教育事业的开端。(第六章)

大革命时期,新闻教育和新闻学研究的进展(第七章)

20世纪20年代,是中国高等新闻教育奠定基础的时期:

上海约翰逊大学于1920年在文科中增设报学系

1921年厦大设报学系

1923年北京平民大学设报学科,徐宝璜任系主任,邵飘萍任教授

北大传播学考研历年分数线汇总

北大传播学考研历年分数线汇总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凯程考研老师提供了复试分数线: 一、北大传播学考研各专业复试分数线是多少 2015年北大传播学考研国际传播与文化交流方向377分、大众传播方向378分、广告学方向361分、媒体经营管理方向352分、编辑出版学方向348分,政治、英语不低于50分,专业课不低于90分。复试形式为面试,面试中使用中英答题。复试成绩占总成绩比例的30%,考研复试面试不用担心,凯程考研有系统的专业课内容培训,日常问题培训,还要进行三次以上的模拟面试,还有对应的复试面试题库,你提前准备好里面的问题答案,确保你能够在面试上游刃有余,很多老师问题都是我们在模拟面试准备过的。 二、北大传播学考研专业课复习建议 很多同学对于传播学考研专业课不清楚怎么复习,在这里凯程老师系统介绍一下如何高效率复习,供同学们参考。 关于专业课是怎么学,在此凯程老师强调一下:理解比记忆更重要,但该记的一定要记住,多看书、期刊、论文,多关心关心本专业发生的时事,学会辨证地分析问题,根据真题,有重点地看书,答题时多角度地分析问题,答案多分段,字迹要整洁清楚,多举些例子,只要时间允许尽量多写一些,要分配好时间,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把所考专业的脉络理清,把核心知识记住,时时复习,多重复,保持思维的敏捷,不要太贪,懂得舍弃,把心放开,考试前夕不要再接触新的东西,浏览浏览以前自己很熟的知识,多看看网上名家对今年的总结,关心一下一年来发生的事件,比较难的地方放在备考的中间阶段看,学会“浏览式”看书。除为数不多的学校外,通常专业课都不会成为我们考研的拦路虎,我们在重视专业课的同时,不用太担心专业课的学习。每天坚持学一点,天天保持学习的状态,最后出来的成绩可能都会让自己大吃一惊的。 1、理解比记忆更重要。记住的东西很容易忘掉,而理解的东西却能内化为自己的。凯程老师教授同学们在平时看专业书的时候除了特别重要的语句(如重要名词解释)外不用刻意地去背书上的表述,记住一句话的“形式”(表述)要比记住这句话的意思多花好几倍的时间,在紧张的考研时期花大把大把的时间去记别人的表述不值得,因此只要记住某个问题有几条几点以及每条每点的大体意思即可。当真正走到考场后你会发现你根本没时间回忆以前记的东西,那时那地脑子想的是什么就得在答题纸上写什么。 2、多看书没错,特别是期刊。首先,对那些报考不指定参考书的学校的同学来说,多看课本和期刊尤其重要。这些学校不指定参考书,它就可能出这一专业的任何一个知识点,而任何一本教科书都不会涵盖所有的知识点,要获知这些知识点,就要靠平时多看书和期刊,凯程老师会在平时讲课的过程中帮助同学们补充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对备考新闻传播类专业的考生来说,期刊就显得不可获缺了。其次,对备考那些指定参考书的学校来说,多看书和期刊也很重要。参考书的作用只是告知考生学习的方向,而不是说明题目的出题范围,已有学校这样明确说。我一同学研究完几所高校的试题后总结说,很多学校出的题都来自他们自己学校出版的书,而指定的参考书上却没有。总之,多看书和期刊没错,一来可以帮助开阔思路,二来显得答案特有深度,角度广而新。 3、重视真题,真题很重要,凯程老师总结了历年考研真题发现,很多情况下真题是这个学校出题的集中点,甚至有可能会成为后几年的题目,真题最好的利用方式就是以真题为中心选择看书的重点,这样能帮助同学们减轻复习的压力,节省复习的时间。

《传播学教程》笔记

第一、二章传播、传播学及其发展历史 一、传播学的概念 1、定义 1)库利(社会学角度) 2)皮尔士(符号学或语义学角度) 3)施拉姆 4)郭庆光(本书观点):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共享说)信息的共享。 (劝服说)突出强调传播是有目的的。 (反映说)传播是一个有机体对于某种刺激的不同反应。 (交流说)用语言进行思想交流。 2、人类社会传播的基本特点: ①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②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③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④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⑤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二、传播与信息 1、信息的定义 ①信息科学认为,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 ②德国哲学家克劳斯指出,信息是由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揭示了社会信息的本质。 ③社会信息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2、信息的特点和分类 信息分类: 根据信息系统和作用机制的不同,分为非人类信息和人类信息。 或分为物理信息、生物信息和社会信息。 社会信息及其传播的特点: 社会信息:指的是人类社会在生产和交往活动中所交流或交换的信息。它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与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三、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研究对象正是社会信息系统本身 1、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系统:指的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结合在一起并且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传播学把社会传播分为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任何传播活动都是在一定的信息系统(即传播系统)中进行,传播的系统性是普遍存在的。 2、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 ①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系统(开放性是社会信息系统执行其功能的重要前提。) ②社会信息系统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 ③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 双重偶然性:德国社会传播学家鲁曼指的是传播双方都存在不确定性。因此,通过传播所做出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双重偶然性是人类社会信息系统所特有的属性,这与它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有关。人类活动受到生物运动规律、精神和心理运动规律的制约,使社会信

传播学概论基础知识吐血大整理(修订版)

传播学概论基础知识吐血大整理 (修订版) 第一章 1.传播的三种定义 ①共享说 ②劝服说 ③反应说(生理学原理来自俄罗斯生理学家巴甫洛夫) 2.信息、符号、媒介的概念 ①信息:产生于主体对客体的认知过程中,如果获悉的某一事物的表征,使人感到对这件事物的不确定性减少了,那么这种表征就是信息。 ②符号:指有意义的代表物或象征形式。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 ③媒介:信息、知识的载体。也包括与媒介相关的媒介组织。 3.媒介技术发展的四个时代 口语媒介→文字媒介→电子媒介→网络媒介 4.传播的四种类型 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5.印刷术的影响 1、印刷品数量增多,广泛传播、廉价供应 2、促进知识和思想的传播与扩散 3、导致了近代报刊的产生 4、形成生机勃勃、自由平等的公共文化,为民主政治创造了环境。

第二章 一、施拉姆 1、创立传播学博士课程的时间:1943 2、传播研究所的时间:1947 二、拉斯韦尔 1.5W模式 传者(控制分析) 内容(内容分析) 媒介(媒介分析) 受者(受众分析) 效果(效果分析) 2.传播三功能说 社会雷达(环境监视)、使社会各部分适应、环境传承社会遗产 三、拉扎斯菲尔德 1.伊利县研究 背景:伊利县位于大城市克利夫兰和托莱多之间,人口4.3万,主要为工人和农民。居民多阅读克利夫兰日报、收听克利夫兰、托莱多及全国广播公司的节目;在历届总统选举中,此县投票结果与全国大选结果相近,具有典型性;调查从5月开始,到11月罗斯福击败威尔基结束。 调查结果:大众传播对改变选民投票意向并没有什么用。 2.二级传播论 选民中存在一些意见领袖,大众传播内容基本上是从大众传媒流向意见领袖,然后由他们传给他们想要影响的人们,即人际传播扩大了大众传播内容的传播范围,且比大众传播更有

新闻学概论(李良荣)笔记:第10章

新闻学概论(李良荣)笔记:第10章 第十章新闻媒介的受众 本章重点: l 受众是特定的传播学意义上的概念,泛指媒介信息的接受者,在大众传播领域里,受众指的是大众传播媒介信息的接受者。具体说就是读者、观众、听众。 l 受众对媒介的影响 ①决定着媒介内容的选择 ②决定着媒介的风格 ③决定着媒体改革的方向和进程 l 受众的特点 1、广泛性。指受众成员组合和地域分布上的广泛性。新闻媒介的高度开放决定了受众的广泛性。 2、混杂性。因为新闻媒介的受众广泛地分布在全社会的各个角落,就相应造成了受众成员的混杂性特征。 3、隐蔽性。受众对媒介是一种笼统的、隐蔽的存在。 l 受众新特点 1、在急剧的社会变动和开放的社会联系面前,受众表现为旺盛的信息需求。求新、求变之心表现尤为强烈。(受众对信息的需求比以往更旺盛) 2、市场经济条件下决策主体增加,带来受众对硬性的决策参考性信息的需求增加。(受众对决策参考性信息需求增加) 3、受众群体分化趋势明显,新增群体涌现,造成受众需求的多元与分化。(受众呈现出多元与分化) l 受众的细分 六种分类方法: 1、按照接触的媒介类别分,可以划分为报纸读者、广播听众、电视观众,彼此交叉。 2、按照人口统计学原理,受众群体内部可以按照性别、年龄、职业、地域、教育水平等再划分为不同的次属群体。 3、按照接触媒介的频率,可以分为稳定受众和不稳定受众。稳定受众是各个媒体的重点争取对象。 4、按照受众不同的信息需求,可以分为一般受众和特殊受众。主要是依信息需求的指向性的清晰程度来划分的。 5、按照接触新闻媒介的确定性分为现实受众和潜在受众。凡是已经确定使用新闻媒介的受众称为现实受众。凡是具备正常的媒介接触能力,但是还没有接触、使用媒介的受众称为潜在受众,即其具备成为媒介受众的可能性。 6、按照新闻媒介明确的传播对象,可以分为核心受众和边缘受众。 l 新闻媒介的受众定位 受众定位就是确定媒介整体和所设栏目明确的传播对象,解决向谁传播的问题。包括一

郭庆光 《传播学教程》复习笔记

《传播学教程》 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一、如何把握传播概念 (一)关于传播的定义与传统 1、社会学传统:美—库利——社会互动理论倡始人。强调传播的社会关系性,把传播看做是人与人关系得以成立和发展的基础。 2、符号学或语义学传统:美—皮尔士——符号学的创始人,强调符号作为精神内容的载体在传播中所起的特殊作用。 3、他们开创了界定传播概念的两传统,一是社会学的传统,一是符号学或语义学的传统。后来,这两传统逐渐发生融合。信息概念引入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行为的介质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之统一体的信息。 (二)传播的实质与其他定义 1、传播的实质: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人们通过传播保持着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关系。 2、施拉姆:当我们从事传播的时候,也就是在试图与其他人共享信息——某个观点或某个态度。传播至少有三个要素:信源、讯息和信宿。 3、阿耶尔:传播在广义上指的是信息的传递,它不仅包括接触新闻,而且包括表达感情、期待、命令、愿望或其他任何什么。 二、传播与信息:传播学考察的主要对象—始终都是人类的社会信息及其传播活动 (一)社会信息科学与传播学 1、社会信息与自然界的其他信息的联系和区别 A.联系(共同点):以质、能波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精神内容的载体都表现为一定的物质讯号,作用于人的感觉系统并引起反馈。因此,社会信息也具有物质属性(至少就精神内容与载体的不可分离性而言)。 B.区别:为什么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特殊性质)第一,它并不单纯地表现为人的生理层次上的作用和反作用,而伴随着人复杂的精神和心理活动,伴随着人的态度、感情、价值和意识形态;(两个伴随) 第二,作为社会信息的物质载体——符号系统本身,也是与物质劳动密切相关的人的精神劳动的创造物。(一个创造物)在此意义上,我们把社会信息看做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2、(传播学与信息科学是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的)信息科学对传播学的巨大贡献: (1)把信息概念引进了传播学领域,提高了传播学理论表述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提高两性) (2)拓宽了传播学的视野,使它能够把人类传播活动放在更大的系统和环境中加以考察,这有助于探索人类社会传播的一般和特殊规律。(一宽一大) (二)信息 1、信息: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它在物质运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表述它所属的物质系统,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最广义的信息概念。一切表述事物的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的东西都是信息。信息是由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2、社会信息:除人的生物和生理信息以外的、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有关的一切信息。社会信息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3、社会学视点和信息科学视点结合的传播概念:传播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三、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1、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2、传播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第一、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独有—多人共有。共享意味着社会信息的传播具有交流、交换和扩散的性质。(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如何理解这个观点?) 第二、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①“传播和社区有共同词根,彼此不可分。”(施拉姆) ②传播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可能是纵向,也可是横向的。 ③它又是社会关系的体现,传受双方表述的内容和采用的姿态、措辞等无不反映其社会角色和地位。 ④社会关系是人类传播的一本质属性,通过传播,人们保持既有社会关系并建立新的社会关系。) 第三、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任何传播都是通过信息的授受和反馈展开的社会互动。 第四、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否则传而不通,导致误解。在广义上,共通的意义空间还包括人们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 第五、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行为、过程、系统是人们解释传播时的三个常用概念,它们从不同角度概括了传播的另一些重要属性。 3、传播学现状:20世纪出现的一门新兴的社会科学和边缘学科,与诸科学联系渗透因而对象和研究领域不甚明确。分科领域(大众传播学、文化传播学、广告传播学等)繁荣,基础理论研究却显薄弱。 第二节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一、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一)传播学及其类型 1、传播学的研究对象:社会信息系统,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2、系统: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结合在一起并且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3、如何理解社会传播的系统性?:一切事物都处于一定的系统之中。社会传播同样具有系统性。 4、社会传播五种基本类型: A.人内传播——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处理的活动。具有典型的系统性,主要表现在人体本身就是一个由相互联系、制约的各部分构成,能对个人信息进行处理的有机整体(完整的信息系统 B.人际传播——(个人与个人间的信息传递)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结所形成的新的信息系统。在这个系统里,人们通过信息的授受,保持着相互影响和作用的关系 C.群体传播——(主指自然发生的社会群体,如家庭、亲友、社交圈等)是更大的系统,它不仅存在许多个体系统的活动,这些个体系统的有机结合还产生了新的输出物——群体规范和群体价值。群体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帮助个人实现社会化,在社会化完成之

《新闻学概论》考研第6版考研复习笔记和考研真题

《新闻学概论》考研第6版考研复习笔记和考研真题

一、新闻学 1定义 新闻学是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研究的重点是新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如都市报的兴起,网络新闻的特点;新闻事业和社会稳定的关系,新闻传播对青少年的影响,报纸的消亡,媒介融合环境下记者的身份建构。 新闻事业和社会稳定的关系,新闻传播对青少年的影响,报纸的消亡,媒介融合环境下记者的身份建构。 【案例分析】都市报的兴起 90年代中期,大型中心城市,类似晚报 代表媒体有:四川成都的《华西都市报》、湖南长沙的《三湘都市报》、陕西西安的《三秦都市报》等。 都市报的读者定位为市民,包括都市里社会各界、各个阶层的广义上的市民,也有的都市报把读者定位于“白领阶层”。 如《南方都市报》,就定位于18至45岁的大专以上的学历、年收入2万以上的广州市民。因此,都市报又被称作“市民报”。

都市报在报道内容和报道形式、报道角度上比较注重贴近生活,努力追求可读性和亲近度。新民晚报定位:飞入寻常百姓家! 广告为主要收入来源,报纸中刊登大量的广告。 自办发行为主,上门征订和送报。 【案例分析】记者微博使用特征与专业身份的建构 (1)专业新闻记者利用微博发布新闻的数量和频率高于普通用户 原因有两点,一是职业习惯使然,记者比从事其他职业的人对新闻信息更加敏感,他们习惯于主动寻找信息,并以合适的方式向外界散布他们认为重要的消息。另一方面则因为微博客的特殊形态。信息传播快速、简洁、直接,传播范围广泛。(2)微博作为信息的集散地,它带给新闻记者的报偿主要来自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记者在微博上发布重要的、但是无法在传统媒体上刊发的新闻信息。 第二,记者在微博上寻找新闻线索,追踪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最新动态,为新闻报道提供及时、新鲜的素材。 (3)记者使用微博进行自我展现从而完成身份的建构 将“记者”职业身份移植到微博上,表示博主要把微博作为社会职业的延伸,而非当作单纯的私人领域。 新闻学的中心议题是:客观社会的诸条件对人类新闻活动的决定、支配作用以及新闻活动对社会的反作用。 2内容 新闻学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理论、历史、应用三部分,这三个部分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新闻传播学考研笔记专题整理——舆论

专题:舆论 舆论: 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它以公众利益为基础,以公共事物为指向,是社会评价的一种,是社会心理的反映。它具有公开性、公共性、急迫性、广泛性、评价性等许多独特个性。它对国家政权和政府行为起着监督和制约的作用;对公众起着鼓舞或约束作用。是社会控制的有效形式之一。 舆论的本质和特点: (一)本质:舆论作为公众意见(公共意见)是社会评价的一种,是社会心理的反映,它以公众利益为基础,以公共事务为指向,并因此具备许多独有的个性。。 (二)特点: ①公共性。具体体现为舆论指向的公共性和作用目标的公共性。 ②公开性。舆论对社会生活现实直接或间接干预,都是在社会公共领域发挥作用。 ③急迫性。舆论涉及的都是近在眼前而且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就是舆论的急迫性 ④广泛性,舆论的广泛性是指舆论存在范围的广泛性和影响范围的广泛性 ⑤评价性。它是一种意见,是对事物作出的判断,带有明显的主观倾向。 舆论的功能和主要目的: 一功能 (一)、主要功能: 对涉及公共事务的组织、人员的行为实行监督,进行有效的制约和限制,使之服从、服务于即定的公众共同意志,符合公众共同利益。是社会控制的有力形式之一。其主要表现为:1、对国家政权和政府行为起着监督和制约的作用;2、对公众起着鼓舞或约束作用。是社会控制的有效形式之一 控制作用体现在: 1、体现在: (1)对国家和政府决策过程的监督和制约。表现为监督政策过程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的程度;是否符合既定的法律程序和规范。最主要的是监督决策目的的朝向是否在于维护公众的共同利益。 (2)对政策执行过程和执行结果的监督。表现为实践过程是否遵从国家既定的法律和制度,是否伤害公民正当权益,实践结果是否维护或促进了社会公益。 (3)对决策和执行人物的监督。主要是对国家公务人员行为的限制和约束,促使其在合法的范围内,在维护公众利益前提下制定和执行政策、措施,正当地、规范地形式权力,履行职责。2、体现在: (1)鼓舞公众或成员合乎社会公德的行为,约束、制止损害公德行为的发生。 (2)鼓舞公众或成员符合职业道德的行为,约束和制止公众或成员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二)、社会功能: 以公开表达的集合式的公众意见直接或间接干预社会生活,这是由其"民意表达和民众力量的显示"的本质特性所规定的。 (三)、舆论常常在社会改革和革命中担当思想启蒙、争取群众的作用,为改革和革命赢得人心,获取正确的社会评价铺路,这时它又成为先行者和启蒙者。 二、目的: 使公共事务最大限度地符合公众共同的意志和要求。 舆论的两面性及其衡量标准: 两面性:

【重点】传播学教程笔记(背诵版)

传播学教程 第一章 1、信息的定义 统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在此意义上,一切反映事物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的东西都是信息。 一。 2、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的体现;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传播双方须有共通的意义空间;一种行为、过程、系统。 3、传播学的定义 4、社会传播的类型 5、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 6、双重偶然性 信息系统特有的属性,与它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有关。其存在说明,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变量的系统,若变量处理不当,便会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7、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能是否正常。 之间在特定利益、价值、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方面的隔阂。有无意的误解和有意的曲解之分。 在是必然的。 第二章 1、人类传播经历的发展阶段 —用手写字。口语的产生大大加速了人类社会进化和发展进程,却受到时空限制只能在近距离、小规模的群体中传播; 类利用体外化媒介系统的进程; 刷媒介在社会变革社会生活和社会经济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人类体外化的声音和影像信息系统,使人类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文化传承的效率和质量有了新的飞跃。电子技术推动了电脑诞生。 2、信息社会的定义和特点 60年代末70年代初,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最早提出。

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 a.社会经济主体由制造业转向以高新科技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即信息和知识产业占据主导地位; b.劳动力主体不再是机械的操作者而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 c.贸易不局限于国内,跨国贸易和全球贸易成为主流; d.交易结算不再主要依靠现金,而是信用。 3、哈特关于媒介系统的分类 A.哈特,根据传播媒介的发展史分类: 手段; 摄影等; —人类传播的媒介手段日趋丰富,人体的信息功能日益向外扩展,体外化信息系统逐渐获得相对独立的过程。 4、《后工业化社会的到来》和《第三次浪潮》 D.贝尔。把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分为前“工业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生产商品的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以服务业为基础的社会)三大阶段。 A.托夫勒。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两次变革浪潮,从原始社会向农业社会和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目前正迎来以信息革命为代表的第三次浪潮,必然会极大地改变现存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 5、二战后信息社会发展过程 50—80年代中期):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得到高度普及,个人媒介日趋多样化;②高度信息化阶段(80年代末—今):大众传媒进一步发达,广播电视进入数字化多频道和卫星跨国传播时代;微型电脑普及,成为个人综合信息处理的媒介;以计算机、互联网和多媒体为代表的新传播发展,使不同媒介出现融合的新趋势。 第三章 1、符号的定义和基本功能 a.表述和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活动首先表现为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 b.传达(作为精神内容的意义只有转换为一定物质形式的符号才能在时空中得到传播和保存); c.思考(即引发思维活动,思考首先要有对象及关于对象的知识,而这些都以符号形式存在于人的头脑中)。 2、象征符的特性 通过传统、学习继承;④可自由创造,与指代对象的关系具有随意性。 3、意义的定义 4、符号意义的分类 ;③指示性和区别性。 5、传播过程中的意义(符号本身之外) 使得不同的受众对同一种符号构成的信息会有不同的理解;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新闻生产和新闻选择)【圣才出品】

第十八章新闻生产和新闻选择 18.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决定新闻生产的因素 1.新闻生产的定义 新闻生产是指新近变动的事实经过加工形成新闻作品的过程。新闻是新闻生产者经过有

意识的加工的产物,新闻生产者从而建构了新闻事件,进而建构了现实。 2.决定新闻生产的主要因素 新闻生产过程是各种力量博弈的过程。新闻生产产品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决定新闻生产的主要因素或者说在新闻生产中必须权衡的主要因素包括: (1)专业标准。新闻选择的基本标准,如新闻价值。 (2)法规。各国制定的新闻法规、新闻政策,这由各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传统以及社会结构所决定,也就是国情。 (3)形势。包括国际形势、全国形势、地方形势。 (4)决策者。既包括最高的中央决定、主管部门的决定,媒体主持人的决定,也包括新闻从业者直接领导的决定。 (5)市场。广告客户的要求和受众(用户)的需求。 (6)媒体的定位。 ①媒体的性质。独立的或非独立的,商业性的或非商业性的。 ②媒体的诉求。商业利益、社会效益。 ③媒体的类别。综合性的、专业性的,全国性的、地方性的等。 上述6个基本要素中,前三个要素构成新闻语境,后三个要素构成新闻场域。新闻语境是指在特定的空间、特定的时间、特定的条件下从事新闻生产的环境。 二、新闻生产的场域 新闻生产的场域是指在新闻生产过程中,新闻生产者与社会方方面面的客观关系。有三组关系在媒体日常的新闻生产中产生决定性影响。

1.政府、社会与媒体 依照党性原则,服从党的领导,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是中国传媒尤其是主流媒体的基本职责所在。但中国社会的多元利益格局已经形成,党和政府出台的各种政策、举措在一定程度上会引发社会利益格局的调整。因此在新闻报道中,如何在体现国家的一元意志和表达多元意见之中保持平衡,是新闻媒体都会遇到的问题。 2.资本、公众与传媒 传媒向社会提供内容,吸引广大受众(用户),从而吸引广告商来投放广告,传媒依靠广告收入来获取利润。这就是传媒“二次买卖”理论:把报纸卖给读者,把读者卖给广告商。如何对待受众,是在处理资本、受众与传媒三者关系时新闻媒体所要面对的问题。 3.政府、传媒与记者编辑 在中国的新闻体制下,政府管着媒体,媒体管着记者编辑,政府、媒体、记者编辑形成三方博弈。记者编辑在新闻生产过程面对着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 (1)来自政府具体部门的压力。媒体在日常运作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许多政府职能部门的压力,尤其是一些批评性新闻、公众投诉稿件。 (2)来自编辑部领导的压力。记者编辑受部主任领导,部主任受总编、副总编领导。内容取舍的标准以及内容取舍的最终裁定都在各级领导手里,尤其是一些重大事件的新闻稿,其终审权都由领导决定。 (3)非组织的社会关系压力,各种亲朋好友的关系稿,各色企事业单位的公关稿,利益攸关部门的红包稿等,都在向记者、编辑施压、诱惑,也就时刻考验着记者编辑的意志。

新闻传播学考研复习资料-外新史考研复习笔记

新闻传播学考研攻略 第一章新闻传播业的诞生与发展 一、人类早期新闻传播活动 三个阶段 口头传播、——人类传播史上延续最久的时期 语言的产生,是人类传播史上第一座里程碑——马拉松 ——口头传播 标记传播 声光传播 图式传播——普列汉诺夫(论艺术——没有地址的信) 手写传播——官方公报,最早出现在古罗马,公元前59年, 《每日纪闻》:公元前59年的古罗马,凯撒当选执政官后下令创设。后来人们称之为《每日纪闻》。是将每日公布元老院及公民大会的议事纪录,用尖笔书写在罗马议事厅外一块涂有石膏的特质木板上。书写内容多为政府要事,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公元前27年,凯撒的养子屋大维成为罗马最高的主宰者。公元前6年,屋大维恢复《每日纪闻》,从此该手写公报时断时续刊布会议记录、帝国故事、战争消息等,一直到公元330年迁都君士坦丁堡为止。 新闻信,传递、交流信息的公私信件。私人——流行于上层社会 官方,政情、军情 印刷传播——印刷术的发明:毕昇,古登堡 二、近代新闻传播业的诞生 定期报刊的出现,标志着近代新闻事业的诞生——17世纪 欧洲 德国——世界上最早诞生定期刊物的国家 世界上最早的周报:1609年《通告——报道或新闻报》与《报道》 最早的日报——1660年《莱比锡新闻》

德国最早出现近代报刊的原因 第一,活字印刷术 第二,邮政系统发达 第三,封建政治统治势力薄弱 英国 第一份日报——1702年《每日新闻》 初创期近代新闻事业的特点 第一,报刊从一般出版物中分离 第二,报纸与杂志逐渐区分开来 殖民地国家近代报刊 特点:早期近代报刊多数为殖民者所创办。 新闻事业诞生的历史必然性: 经济上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兴起,使得社会分工更加发展,对信息的需求量增大 政治上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兴起,打破了长期停滞的封建秩序,加速了社会政治变动,阶级矛盾日益激化,新兴的阶级和政治力量更加迫切需要传播信息、宣传观点,左右舆论,以促进社会的变革 社会物质条件上看:印刷和造纸工业日益发展;交通和邮政事业日趋发达;人口集中的城市逐步增多。 三、近代报刊在资产阶级革命中的作用 英国 皇家特许制度:英控制印刷出版的措施。1528年,英王亨利八世下令限制印刷业的发展,1538年正式建立皇家特许制度,规定所有出版物均须经过特许,否则禁止出版。1557年,玛丽女王下令成立皇家特许出版公司,规定只有经过女王特许的印刷商才能成为公司的会员,只有公司会员和其他特许者才能从事印刷出版。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笔记

《传播学教程》第二版郭庆光 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一、如何把握传播概念 美—库利社会学传统 社会互动理论倡始人。强调传播的社会关系性,把传播看做是人与人关系得以成立和发展的基础。 美—皮尔士符号学或语义学传统 符号学的创始人,强调符号作为精神内容的载体在传播中所起的特殊作用。 他们开创了界定传播概念的两传统,一是社会学的传统,一是符号学或语义学的传统。后来,这两传统逐渐发生融合 传播的实质: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人们通过传播保持着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关系。 两个传统的融合:传播是通过符号或象征手段而进行的社会互动。/通过社会互动而共享意义。 信息概念引入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行为的介质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之统一体的信息。 施拉姆:当我们从事传播的时候,也就是在试图与其他人共享信息——某个观点或某个态度。传播至少有三个要素:信源、讯息和信宿。 阿耶尔:传播在广义上指的是信息的传递,它不仅包括接触新闻,而且包括表达感情、期待、命令、愿望或其他任何什么。 二、传播与信息 传播学考察的主要对象—始终都是人类的社会信息及其传播活动 社会信息与自然界的其他信息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共同点)以质、能波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精神内容的载体都表现为一定的物质讯号,作用于人的感觉系统 并引起反馈。因此,社会信息也具有物质属性(至少就精神内容与载体的不可分离性而言)。 区别:为什么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特殊性质)第一,它并不单纯地表现为人的生理层次上的作用和反作用,而伴随着人复杂的精神和心理活动,伴随着人的态度、感情、价值和意识形态;(两个伴随) 第二,作为社会信息的物质载体——符号系统本身,也是与物质劳动密切相关的人的精神劳动的创造物。(一个创造物)在此意义上,我们把社会信息看做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传播学与信息科学是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的)信息科学对传播学的巨大贡献 一.把信息概念引进了传播学领域,提高了传播学理论表述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提高两性) 二.拓宽了传播学的视野,使它能够把人类传播活动放在更大的系统和环境中加以考察,这有助于探索人类社会传播的一般和特殊规律。(一宽一大) 信息: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它在物质运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表述它所属的物质系统,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最广义的信息概念。一切表述事物的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的东西都是信息。 社会信息:除人的生物和生理信息以外的、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有关的一切信息。 社会信息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信息是由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社会学视点和信息科学视点结合的传播概念:传播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社区:由地缘关系和社会关系构成的共同体。 三.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什么是传播?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定义)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递行—地形) 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独有—多人共有。共享意味着社会信息的传播具有交流、交换和扩散的性质。 (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如何理解这个观点?) 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论网络传播学(一)

论网络传播学(一) 〔内容提要〕本文首先回顾了人类传播史,指出信息技术的发展起着历史性杠杆作用。当今因特网及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网络传播的新特征使得传统的传播学理论难以合理解释网络传播现象,使得网络传播学的建立成为必要。本文探讨了网络传播学的任务、研究对象、学科属性和相关学科,概述了网络传播学的研究现状并进行了前瞻。 〔关键词〕因特网/网络传播/网络媒体 Abstract:Thisthesisdiscussesthecharacteristicofnetworkcommunication.Theauthorpointsoutthatthetraditio nalcommunicationtheorycan'tproperlyexplainthenetworkcommunicationphenomenonandtheref oreanewnetworkcommunicationmustbefounded.Theresearchobject,researchactualityandfutureof thenetworkcommunicationtheoryhavebeendiscussedinthisarticle. Keyword:Networkcommunication,Internet 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信息传播 回顾人类传播史,我们不难发现,信息技术的发展起着历史性杠杆作用。信息技术的每次创新,都带来了信息传播的大革命,每一次革命都给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推动着人类的文明不断向更高层次迈进。信息技术强而有力地改变着人类生产与生活的面貌,信息技术集中反映的标志就是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人类的信息传播迄今可分为5个阶段(口头传播阶段、文字传播阶段、印刷传播阶段、电子传播阶段、网络传播阶段),前一个阶段向后一阶段的跃升无不以信息技术的革命性进步为前提。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传播也得到了飞速发展。网络传播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化传播方式,有着与传播媒体截然不同的新特征。网络传播给我们的时代提供了最快捷、便利的传播方式,使人们如虎添翼。网络传播是人类有史以来增长最快的传播手段。网络传播在中国的出现和对中国文明的意义,不亚于中国人发明纸张的意义。 网络传播对于社会的影响是全面的,不仅影响着政治和经济方面,而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网络传播正在以不可抵挡的势头,迅速渗透到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思想以及文化等诸多领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改变着世界的面貌。 然而,网络传播的特性决定了它与传统大众传播方式截然不同,也就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系列负面作用,如意识形态和文化渗透、假新闻假信息传播、色情泛滥、个人隐私遭到侵犯、知识产权遭到侵犯等等。所有这些,都期待着我们去研究和探讨。 因此,建立网络传播学的理论体系,并加快培养网络传播方面的人才,以加快中国网络传播业的发展,是一件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 二、传统的传播学理论难以合理解释网络传播现象,使得网络传播学的建立成为必要 网络传播的出现和发展,拓宽了传播的广度和深度,打破了以往人类多种信息传播形式的界限,它既可以实现面对面传播,又可以实现点对点传播。当信息面对多个上网用户传播时,网络传播可谓大众传播工具,而个别独立的上网用户之间的交流可谓点对点的人际传播。网络传播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融为一体。这种全新的、特殊的传播方式使传统的大众传播理论面临挑战。 网络传播融合了大众传播(单向)和人际传播(双向)的信息传播特征,在总体上形成一种散布型网状传播结构,在这种传播结构中,任何一个网结都能够生产、发布信息,所有网结生产、发布的信息都能够以非线性方式流入网络之中。网络传播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融为一体。网络传播兼有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优势,又突破了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局限。 网络传播具有人际传播的交互性,受众可以直接迅速地反馈信息,发表意见。同时,网络传播中,受众接受信息时有很大的自由选择度,可以主动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同时,网络传播突破了人际传播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局限,在总体上,是一种多对多的网状传播模式。

邵志择《新闻学概论》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新闻客观性)【圣才出品】

第六章 新闻客观性 6.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客观性和客观报道 1.客观性相关概念 (1)客观报道(objective reporting ) 客观报道是新闻实践中的报道手法,是实际操作规程。 客观性相关概念 客观性相关概念的提出 客观性和客观报道 新闻界引进客观性的原因 19世纪与客观性相关的概念 20世纪20年代的新闻客观性 客观报道的要求 客观报道手法 客观报道的情形 使用客观报道的理由 客观报道是一种策略 客观性作为一种态度 对新闻客观性的评析 客观性作为一种方法 新闻真实性不等于新闻客观性 新闻 客观 性

(2)客观性(objectivity) 客观性是一种原则性的要求,或者是一种理想,是要求记者尽量达到的目标。 (3)客观主义(objectivism) 客观主义是一种新闻观念,是关于新闻是什么的一种判别标准,具有代表性的是李普曼的“形式彰明论”,它是观念层次的东西。 2.客观性相关概念的提出 据美国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的理查德·斯特雷克法斯教授考证,客观性和客观报道这两个词在19世纪并没有成为新闻界的日常用语,直到20世纪20年代,这两个词才进入新闻界。 比他更早而且第一个对客观报道进行界定的是纳尔逊·A.克劳福德,在他1924年写的《新闻职业道德》一书中,他明确提出把自然科学方法作为记者的工作方法,并认为这就是客观。 3.新闻界引进客观性的原因 (1)不相信人能够在作主观判断之前来收集事实材料。这种见识主要来自弗洛伊德和沃特森等人的心理学理论。 (2)即使人们能够收集并运用事实材料,宣传家也会加以操纵和利用,使得新闻媒介所传播的“事实”变成被污染的东西,也污染公众舆论。这主要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得到的教训。 (3)当人们不能在现实中使用事实材料来作出正确的判断时,传统意义上的民主就存在着极大的危险:人民做主就成了空话,真理最后终究能获胜也成了一句空话。

中传考研笔记整理第一章传播学史

第一章传播学史 1.传播学诞生的时间、地点 2.传播学诞生的主要背景 3.传播学的思想来源(学科、人物) 4.传播研究早期重要人物及其贡献 5.当代传播研究的主要发展 名词解释:麦克卢汉00’ 11’施拉姆01’ 03’拉闸斯菲尔德05’ 法兰克福学派04’ 99’专拉斯韦尔00’专 简答题:传播学在美国产生的原因04’ 传播学引入我国的经历02’专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宣传研究11’ 卢因对传播学理论的贡献12’ 论述题:传播学研究的对象、内容、分类以及对传播学的认识和看法99’ 对传播学在中国发展的看法00’ 定性、定量研究法的含义及评价02’ 比较分析传播学中的传统学派和批判学派00’专 一、传播学的兴起 (一)、传播学兴起前的传播研究 1、为什么要考察传播学产生前的传播活动? 传播学是传播研究进入到成熟阶段,能够利用自己的学术范畴、研究方法进行全面、系统而深入的科学研究的结果。我们考察传播学产生之前的传播活动将对我们认识传播学的起源和发展及其学术传统将大有裨益。 2、早期传播研究的成果 最早的传播研究成果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和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如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和我国的《论语》等,其中不乏精辟的论断。 3、早期研究的不足 虽然早期的传播研究提出了不少值得后人珍视的观点,但是它们都不可能实现从传播研究向传播学的转化。这种转化实际上是一种飞跃,即学术研究的独立性、学术范畴的完整性、研究方法的科学性、研究成果的系统性的形成与确立。 (二)、传播学兴起的背景 传播学孕育于20世纪10年代至20年代,诞生于40年代至50年代。它是在美国诞生的。 1、基础 任何一门学科的兴起与形成,必然要尤其社会基础、社会需要以及学科基础和需要。传播学的兴起也是如此。 (1)首先20世纪初是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走向垄断竞争的年代。工业化大生产使资本主义的生产活动和范围大大延伸。国内市场开始初步走向国际市场,走向跨国经营,因而对信息的要求就更高。 (2)19世纪已经形成的报业,加上新兴的电影、广播、电视等新媒介,逐步形成了资本主义社会一个独立的产业--传播业,这给社会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因此社会急需关注和思考传播带给人们的一切。 (3)科学基础:传播学的形成还必须有科学发展作其基础。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社会已经经历了两次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复习笔记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复习笔记 第一章传播学研究对象的基本问题 一、名解 1、传播:是指社会信息的传播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2、传播学: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3、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 能量,它在物质运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表述它所属的物质系统,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全 面相互作用(或联系)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 4、双重偶然性:是德国社会学家鲁曼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传播的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 因此,通过传播所做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 5、传播障碍:指的是在传播活动进行过程中,由于传播系统本身存在的结构性和功能性障碍,如不合理的传播制度,不畅通的传播渠道而导致的传播行为受到障碍。包括结构与功能障碍,如传播制度是否合理,传播渠道是否畅通,信息系统的各部分的功能是否正常等等。 6、传播隔阂:指的是在传播过程之中,个体,群体,世代之间因为特定利益、价值、意识 形态和文化的差异,导致传播双方的正常传播行为受到影响,甚至严重阻碍传播行为的进展。 包括个人之间的隔阂,个人与群体的隔阂,成员与组织的隔阂,以及群体与群体、组织与组 织、世代与世代、文化与文化间的隔阂等等。由于社会信息系统的参与者,无论是个人、群体还是组织,都是具有特定利益、价值、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的主体,这里的传播隔阂,既包括无意的误解,也包括有意的曲解。 二、简答 1、传播的基本特点 答:(1)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2 )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 定社会关系的体现;(3)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4) 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5)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完整word版)网络传播学概论重点

网络传播学概论 第一课互联网发展历史 一、国际互联网的发展历史 国际互联网的发展经历了4个阶段: 1969—1985:初步形成阶段; 1985—1995:渐进发展阶段; 1995—2003:规模高速扩张阶段: 2003年至今:两大方向: 在“网内”实现Web2.0式传播; 在“网外”呈现媒体融合状态。 二、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历史 我国互联网的开发建设比美国晚20年左右;1995年,基本上与世界网络保持了同步的态势。发展历史分3个阶段: 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筹划至1994年4月正式接入互联网; 1994年至2001年“三网融合”目标的提出; “三网融合”目标的实施与发展阶段。 第二课 一、人类信息传播阶段 二、网络传播 特点与优势:1、传播与更新速度快、成本低 2、信息量大、内容丰富 3、低成本全球传播 4、检索便捷 5、多媒体 6、超文本 7、互动性 三、“新媒体”的界定P10 四个角度:1、“数字化”、“互动性”是新媒体的根本特征。 2、“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3、“新媒体”的“新”是以国际标准为依据。

4、“新媒体”是一个宽泛的概念。 第三课、Web2.0 的传播理念(了解理论的应用、阴影不用背) 一、长尾理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尽管是大多数,却是次要的。 优点:成本低、风险低、效益高、选择多元化缺点:收益时间长 在Web2.0时代,公司的利润不再依赖传统20%的“优质客户”,而是许许多多数量庞大的原先被忽视的客户;长尾理论因此也成为Web2.0商业价值的重要诠释。 该理论本质上强调“个性化”和“小利润、大市场”。Google和亚马逊都是典型的例子。 二、六度分隔理论:该理论认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认识所有的人。 在Web2.0时代,六度分隔理论可以让现实世界的60亿人通过互联网,建立紧密的联系。每一个Web2.0网站都是网络中的一个提供社会网络服务(SNS)的站点。 类似“150”法则(MSN) 三、公共领域理论:通俗地说,它是一个介于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公共空间,公民可以在这个空间中自由发表言论,而不受国家的干涉。在这个空间内,公民间的交往是以阅读为中介、以交流为中心、以公共事务为话题的“公共交往”。 人类活动的现实世界区分为三个领域:私人领域、社会领域和公共领域。 网络论坛、博客、贴吧等都是构成网络公共领域的具体形式。 例如:媒介技术的不断进步影响着美国总统的政治营销手段。 20世纪30年代的罗斯福与收音机; 60年代约翰.肯尼迪与电视; 2008年的奥巴马与Web2.0。 四、后现代主义思潮:20世纪60年代以后,主要表现为媒介主导传播、消费主义蔓延、大众文化盛行。90年代以后,网络大规模发展,全球一体化趋势使后现代主义思潮成为全球主导的文化模式。非中心性、平面性、无深度性、商品性和大众化是这种文化模式的主要形式。 在其功用的问题上,有两种观点:一个认为其专讲摧毁和否定;另一个认为其还蕴含着积极、肯定、建构性的内涵。 其建设性功用表现为: 1.倡导创造性, 2.鼓励多元的思维风格,重构世界的多样性; 3.倡导对世界的关爱; 4.主张建立关于生活世界的生命哲学,真正关心人,教化人。 Web2.0时代的网络传播有着鲜明的后现代性,其社会意义也体现出多重性。 第一,表现形态的虚拟性与“超现实” 第二,传播主体的个人化与“去中心化” 第三,传播方式的交互性与内爆 第四,传播语境的“超时空” 第五,表现形态的多媒体化与“视觉快感” 第四课、网络传播方式(网络人际传播、网络群体传播、网络组织传播、网络大众传播) 一、网络人际传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