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论文写作与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
- 格式:ppt
- 大小:1.78 MB
- 文档页数:43
论文写作中的资源管理与利用在论文写作过程中,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合理地管理和充分利用资源可以提高写作效率,增加论文的质量和学术价值。
本文将探讨论文写作中的资源管理与利用策略。
一、文献资源管理在进行学术论文写作时,文献资源是必不可少的。
如何高效地管理和利用文献资源对于撰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尤为重要。
以下是一些建议:1.建立文献库:可以使用专业的文献管理软件,如EndNote或Zotero等,来整理、管理和分类文献。
建立自己的文献库,方便随时查找和引用。
2.注重文献阅读与笔记:在阅读文献的过程中,要注重记录重要的观点、数据或者引用。
可以使用软件或者传统笔记本,将关键信息进行整理和归类,以备日后引用和分析。
3.合理利用文献引用:在写作过程中,合理引用文献可以增加论文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在引用文献时,要确保准确引用,并遵守学术规范和引用格式要求。
二、实验资源管理对于科学研究型论文,实验资源的管理和利用也是非常关键的。
以下是一些建议:1.实验计划与安排:在进行实验前,要制定详细的实验计划和安排。
合理安排实验的时间和资源,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并能够获得准确可靠的结果。
2.仪器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对于需要使用仪器设备的实验,要注意对仪器设备的管理和维护。
保持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并及时修理,以免影响实验进展。
3.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是论文的重要依据。
要及时收集和整理实验数据,并进行准确的统计分析。
三、网络资源和数据库的利用现代科学研究离不开网络资源和数据库的使用。
以下是一些建议:1.学术搜索引擎的利用:利用学术搜索引擎,如Google Scholar、Web of Science等,对相关领域的文献进行搜索和阅读。
另外,还可以使用一些专业的数据库,如PubMed、IEEE Xplore等,获取更多有关研究的文献和数据。
2.注意网络资源的可靠性:在利用网络资源和数据库时,要注意信息的可信度和准确性。
毕业论文中文献综合利用的实用建议在撰写毕业论文时,中文献综合利用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综合利用中文献,可以为论文提供更为全面和深入的支持和论证。
下面给出一些实用建议,帮助大家更好地利用中文献,提升论文的质量和深度。
首先,建议在查找中文献时,要善于利用各类学术数据库。
国内外的学术数据库中都收录了大量的中文献,如CNKI、万方、维普等,可以通过这些数据库检索到与研究课题相关的文献。
在检索时,可以使用关键词、主题词等进行精准搜索,以获取更符合需求的文献。
其次,建议多渠道获取中文献资料。
除了学术数据库外,还可以通过图书馆、学术期刊、学术会议论文集等途径获取中文献。
有时候一些优质的文献并没有被收录在数据库中,因此多渠道获取可以帮助找到更多更全面的文献资料。
第三,建议在阅读中文献时,要注重文献的质量和权威性。
选择那些来源可靠、作者资质较高、研究方法科学的文献进行阅读和引用,可以提升论文的可信度和学术水平。
同时,要注重文献的时效性,选择近几年内的文献进行引用,以保证论文的前沿性和新颖性。
第四,建议在整合中文献时,要注重文献之间的关联性和逻辑性。
在论文写作过程中,要将不同文献之间的联系和关系整合到论文中,形成一个完整的论述框架。
可以通过分类整理、对比分析等方式,将各个文献之间的观点和结论有机地连接起来,形成自己的论证链条。
最后,建议在引用中文献时,要注重规范引用格式。
在论文中引用中文献时,要按照规范的引用格式进行引用,包括作者、题目、出处等信息,以便读者查证和了解引用文献的来源。
同时,要注明引用文献的页码,以便读者能够快速定位到引用内容的具体位置。
综合利用中文献对于撰写毕业论文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为论文提供丰富的理论支持和实证依据。
通过以上实用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利用中文献,提升论文的学术质量和研究深度。
祝大家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论文写作中如何有效利用毕业论文文献在论文写作中,文献的利用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毕业论文作为学术性较强的文献,其文献部分更是需要精心处理。
如何有效利用毕业论文文献,将直接影响到论文的质量和学术水平。
下面将从文献查找、文献筛选、文献引用和文献分析等方面,介绍如何有效利用毕业论文文献。
一、文献查找在写毕业论文之前,首先要进行文献查找。
文献查找是整个论文写作的基础,只有找到了相关的文献,才能有依据进行后续的写作。
在文献查找时,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获取文献资料:1. 图书馆:可以利用图书馆的资源,查阅相关书籍、期刊和论文,获取所需信息。
2. 学术搜索引擎:如Google Scholar、百度学术等,可以通过关键词搜索获取大量学术文献。
3. 学术数据库:如CNKI、万方数据等,这些数据库收录了大量的学术文献,可以提供给我们查找所需文献的便利。
4. 期刊杂志:定期阅读相关领域的期刊杂志,可以及时获取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观点。
二、文献筛选在查找到大量文献后,需要进行文献筛选,筛选出与研究主题相关、权威可靠的文献。
在文献筛选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 文献的相关性:选择与研究主题高度相关的文献,能够为论文提供有力的支持。
2. 文献的权威性:选择来自知名学者、权威机构或高水平期刊的文献,确保文献的可信度。
3. 文献的时效性:选择最新的文献,能够反映当前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
4. 文献的数量:适量选择文献,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保持文献的充分性和紧凑性。
三、文献引用在毕业论文中,引用文献是必不可少的。
引用文献可以提高论文的学术性和可信度,同时也能够为论点提供有力的支持。
在引用文献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引用格式:根据学术规范选择合适的引用格式,如APA、MLA、Chicago等,确保引用格式的准确性和统一性。
2. 引用内容:引用文献时,需要注明作者、出版年份、文献标题、出版社等信息,确保引用内容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 引用位置:引用文献时,需要在论文中恰当的位置进行引用,避免出现引用不当或引用过多的情况。
如何有效利用文献资源撰写毕业论文在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有效利用文献资源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文献资源不仅可以为论文提供可靠的支持和论证,还可以为研究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和深入的思考。
因此,如何有效利用文献资源成为了每位研究生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文献资源的获取、筛选、整理和引用等方面,为大家介绍如何有效利用文献资源撰写毕业论文。
一、文献资源的获取在撰写毕业论文之前,首先需要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源。
文献资源的获取途径主要包括图书馆、学术数据库、互联网等多种渠道。
在图书馆,可以查阅各类书籍、期刊和报纸,获取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
学术数据库如CNKI、万方数据等提供了大量的学术文献资源,可以通过检索关键词找到与研究主题相关的文献。
此外,互联网上也有许多免费的学术资源可供利用,如Google Scholar、ResearchGate等网站。
通过这些途径获取文献资源,可以为论文的撰写提供丰富的素材。
二、文献资源的筛选在获取了大量的文献资源之后,需要对这些文献进行筛选,选择出与研究主题相关且具有权威性的文献。
首先要注意文献的来源和作者,选择来自知名学术机构和专家学者的文献,以确保文献的可靠性和权威性。
其次要关注文献的发布时间,选择最新的文献可以更好地反映当前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
此外,还要注意文献的内容是否与研究主题密切相关,是否能够为论文提供有力的支持和论证。
通过对文献资源的筛选,可以提高论文的学术质量和研究深度。
三、文献资源的整理在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文献之后,需要对这些文献进行整理和分类。
可以根据文献的主题、内容或观点等特点,将文献资源进行分类整理,以便于后续的查阅和引用。
同时,还可以建立文献数据库或文献清单,记录每篇文献的基本信息和重要观点,方便在写作过程中查找和引用。
通过对文献资源的整理,可以更好地把握研究的脉络和逻辑,提高论文的结构性和连贯性。
四、文献资源的引用在撰写毕业论文时,需要及时并恰当地引用文献资源,以支撑论点和观点的表达。
《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课程类别:选修课适应专业:生物科学总学时:30学时总学分:2学分课程简介: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是一门融理论、方法、实践于一体,能激发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培养创新能力的科学方法课。
其目的就是使大学生、研究生获得一定的文献信息收集、整理、加工与利用能力,以利其课程论文或毕业论文的顺利完成;同时,促进大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价值、信息道德与信息安全等信息素质观念的形成与发展,提高学生学习、研究和创新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满足信息社会的需要。
本门课程以全新的视角,将一些检索工具与传统的和现代的手段有机地融为一体,具体内容涉及各种文献特点与分布,传统文献检索工具的编排组织规则和使用方法,电子文献检索技术,国内外著名的题录、文摘或索引数据库、引文数据库、全文数据库的特点及使用方法,文献的合理使用,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撰写方法以及投稿技巧等。
授课教材:孙平,伊雪峰编著,《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1版。
参考书目:《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第2版),李晓玲主编,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
二、课程教育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文献信息检索的基础知识,信息处理技能,较为熟练地利用图书馆馆藏传统文献检索工具和网络学术数据库来查检、获取学习与研究中所需的文献信息,并对我国有关的信息安全与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常识有一定的了解,初步形成负责任地使用文献资源的意识与观念,并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或进一步的深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科技论文的特点和作用教学重点:掌握科技论文的概念,明确科技论文的特点、作用、研究领域、研究对象。
教学难点:深入认识科技论文的科学性和创新性。
教学时数:3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什么是科技论文第二节科技论文的作用第三节科技论文的特点和要求(一)科学性(二)准确性(三)首创性(四)理论性或学术性(五)逻辑性(六)规范性和可读性教学要求:通过对科技论文特点和作用的了解,认识到科技论文撰写的重要意义。
《文献信息资源的检索与利用》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教育部1998年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包括的249种专业中,有218种专业在它的培养要求中明确规定“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或“掌握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本课程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学习科学地检索和利用文献信息资源满足个人信息需求的一门方法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为系统地了解文献信息检索的基本知识,掌握常用信息检索系统的内容、特点与使用方法,做到能用科学的方法和先进的手段独立获取学习研究所需要的信息,并加以有效地利用,以提高自学能力和独立研究能力。
二、先修课程及本课程总学时先修课程:《计算机基础》本课程总学时34学时。
三、课程章节及各章节学时安排第一章文献信息资源概览(3学时)第一节文献信息资源概览(1学时)第二节文献信息资源的类型及其特征(1学时)第三节如何查找馆藏书刊(1学时)第二章图书馆服务导览(1学时)第一节宁波理工学院图书馆提供的服务(0.5学时)第二节 Internet上可以获取的其他图书馆的服务(0.5学时)第三章文献信息资源的检索原理与技术(4学时)第一节文献信息资源的检索原理(1学时)第二节文献信息资源检索技术(1学时)第三节文献信息检索基础知识上机实习(2学时)第四章网络信息资源及其利用(6学时)第一节网络信息资源检索基础(1学时)第二节特殊信息资源及其利用(1学时)第三节网络信息交流与学习(1学时)第四节开放获取信息资源及其利用(1学时)第五节网络信息资源及其利用实习(2学时)第五章文献信息资源的检索策略与效果评价(2学时)第一节文献信息资源的检索策略(1学时)第二节文献检索的效果评价(1学时)第六章如何查询图书(2学时)第一节如何查询图书信息(1学时)第二节如何查询图书上机实习(1学时)第七章如何查询期刊论文(8学时)第一节如何查询中文期刊论文(2学时)第二节如何查询英文期刊论文(4学时)第三节如何查询文摘型数据库及其原文获取(2学时)第八章如何查询学位论文(2学时)第一节如何查询中文学位论文数据库(1学时)第二节如何查询英文学位论文数据库(1学时)第九章如何查询事实和数值型数据库(2学时)第一节如何查询事实和数值型数据库(1学时)第二节事实和数值型数据库上机实习(1学时)第十章如何查询专利文献和标准文献(2学时)第一节如何查询专利文献(1学时)第二节如何查询标准文献(1学时)第十一章文献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2学时)第一节学术论文写作与文献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1学时)第二节数字资源使用规范与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1学时)四、课程主要内容第一章文献信息资源概览第一节文献信息资源概览1.信息资源概述2.文献信息资源概述3.数字信息资源概述第二节文献信息资源的类型及其特征1.印刷型文献资源的类型及其特征2.数字信息资源的类型及其特征第三节如何查找馆藏书刊1.如何查找宁波理工学院图书馆的馆藏图书2.如何查找宁波理工学院图书馆的馆藏期刊3.如何利用“我的图书馆”第二章图书馆服务导览第一节宁波理工学院图书馆提供的服务1.流通服务2.阅览服务3.书刊荐购4.推送服务5.学位论文提交6.读者培训7.图书捐赠8.参考咨询9.其他服务第二节 Internet上可以获取的其他图书馆的服务1.代查代借2.馆际互借3.网上问答(专家咨询)第三章文献信息资源的检索原理与技术第一节文献信息资源的检索原理1.存储:文献资源的有序化2.检索:用户信息需求与文献信息集合匹配第二节文献信息资源检索技术1.检索系统的功能2.常用检索技术第三节文献检索基础知识上机实习1.学会利用图书馆资源2.学会利用图书馆服务3.学会利用检索技术第四章网络信息资源及其利用第一节网络信息资源检索基础1.网络与计算机基础知识2.网络信息资源概念、类型及其特点3.网络信息资源的评价与选择4.网络信息检索工具及其利用第二节特殊信息资源及其利用1.微信息资源(博客、BBS等)及其利用2.FTP资源及其利用3.Maze、BT、eMule资源及其利用第三节网络信息交流与学习1.电子邮件2.BBS新闻组3.即时通讯4.咨询服务系统5.答案搜索引擎第四节开放获取信息资源及其利用1.开放获取学术信息资源及其利用2.开放获取教学信息资源及其利用3.e_print信息资源及其利用第五节网络信息资源及其利用实习1.认识了解网络信息环境2.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网络融入生活3.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的实际问题:网络融入学习第五章文献信息资源的检索策略与效果评价第一节文献信息资源的检索策略1.课题分析(需求分析)2.选择相关信息资源3.构造检索式,选择检索入口4.调整检索策略第二节文献检索的效果评价1.判定检索效果的主要标准:查全率和查准率2.影响检索效果的因素3.提高检索效果的措施第六章如何查询图书第一节如何查询图书信息1.图书的价值与特点2.利用单一馆藏书目查询系统查询印刷型图书目录3.利用联合目录查询多个文献机构印刷型图书目录4.利用网上书店查询最新的图书出版信息5.利用电子图书查阅图书全文第二节如何查询图书上机实习1.学会利用宁波理工学院图书馆的OPAC2.学会使用方正Apabi电子图书系统3.学会使用中国数字图书馆网上读书系统4.学会使用英文电子图书系统:Netlibrary第七章如何查询期刊论文第一节如何查询中文期刊论文1.期刊的价值与特点2.相关知识:核心期刊、影响因子3.利用馆藏书目数据库查询印刷型馆藏期刊信息4.利用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查询期刊全文5.利用Internet上的免费电子期刊获取期刊全文第二节如何查询英文期刊论文1.利用英文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获取期刊全文2.Internet上可免费获取全文的电子期刊3.上机实习ProQuest ARL、Elsevier SDOL、EBSCO、Blackwell等数据库第三节如何查询文摘型数据库及其原文获取1.文摘型数据库的特点:目录、题录、索引、引文索引2.EI、SCI数据库及其上机实习3.利用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等方式获取原文第八章如何查询学位论文第一节如何查询中文学位论文数据库1.学位论文的价值与特点2.利用学位论文数据库获取全文第二节如何查询英文学位论文数据库1.PQDD简介2.利用PQDD查询英文学位论文第九章如何查询事实和数值型数据库第一节如何查询事实和数值型数据库1.事实和数值型数据库的价值与特点2.中英文事实和数值型数据库举要第二节事实和数值型数据库上机实习1.上机实习中国资讯行(China InfoBank)2.上机实习万方数据库中的商务信息子系统3.上机实习Encyclopedia Britannica Online(大英百科全书网络版)第十章如何查询专利文献和标准文献第一节如何查询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的价值与特点2.中外专利数据库举要3.上机实习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中文免费专利全文数据库第二节如何查询标准文献1.标准文献的价值与特点2.中外标准文献数据库举要3.上机实习万方科技信息子系统的中外标准数据库第十一章文献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第一节学术论文写作与文献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1.课题分析与研究2.检索工具的选择及确定检索范围3.制订初步的检索策略和选择检索方法4.评估检索结果,优化检索策略5.分析筛选检索结果,获取原文第二节数字资源使用规范与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1.数字资源使用规范2.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实用信息检索教程/马景娣主编.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1主要参考书:数字信息资源的检索与利用/肖珑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7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孙丽芳主编.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现代信息查询与利用/赵静编著.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信息检索与利用教程/彭奇志主编.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科技信息检索/陈英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科技信息检索与网络应用/田红梅编著.北京:气象出版社,2005.六、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本课程第一阶段采用多媒体讲授文献检索基础知识,第二阶段在电子阅览室学习具体数据库。
安工大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毕业论文目录1绪论 (1)1.1引言 (1)1.2课题的意义 (1)1.3相关说明 (1)2系统需求分析 (3)2.1功能需求 (3)2.2性能需求 (3)2.3可行性分析 (4)2.4开发工具简介 (5)开发框架 (5)2.4.2VS2008 (5)2.4.3winform技术 (6)2.4.4SQL Server2005 (7)2.4.5C#语言 (7)2.4.6串口数据读取 (7)3系统设计 (9)3.1系统结构 (9)3.2数据库设计 (10)3.2.1数据库需求分析 (10)3.2.2E-R图 (16)3.2.3数据表设计 (19)3.3业务流程图 (22)4系统功能实现 (23)4.1功能模块 (23)4.1.1管理模块 (25)4.1.2输入数据模块 (25)4.1.3查询数据模块 (26)4.1.4报表模块 (26)4.1.5曲线模块 (27)4.2模块的实现 (27)4.2.1登录界面 (27)4.2.2管理界面 (27)4.2.3数据输入界面 (29)4.2.4查询数据界面 (31)4.2.5报表界面 (32)4.2.6曲线界面 (33)5测试与性能分析 (37)5.1测试的基本原则 (37)5.2系统测试的计划和要点 (38)5.3软件部分测试 (38)总结 (41)致谢 (42)参考文献 (43)附录A 部分源代码 (44)源代码1 从串口读数据 (44)源代码2 生成数据顺序 (46)原代码3 绘制单排曲线图 (48)附录B 英语翻译 (52)1绪论1.1引言信息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
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计算机的三大主要领域(科学计算、数据处理与过程控制)中,数据处理的比重约占70%左右。
计算机作为处理的工具,为适应数据处理需求迅速提高,满足各类信息系统对数据管理的要求,在文件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了数据库系统。
报告撰写中的综合利用文献方法综合利用文献方法是报告撰写中的关键环节。
通过合理利用文献,可以及时了解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丰富我们的知识储备,提升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介绍报告撰写中的综合利用文献方法。
一、文献搜集1.1 利用学术搜索引擎学术搜索引擎是文献搜集的重要工具。
例如,谷歌学术、百度学术等,可以帮助我们从海量的学术文献中找到相关的文献资源。
在使用学术搜索引擎时,我们可以利用关键词、作者、期刊等信息进行检索,筛选出与自己研究主题相关的文献。
1.2 阅读学术期刊学术期刊是最主要的学术论文发表平台,其中刊载的文章经过同行评审,质量较高。
我们可以通过订阅或者自行搜索学术期刊,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学术动态。
二、文献筛选2.1 筛选关键词在文献搜集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研究的主题和目标,筛选出一些关键词。
通过在文献数据库中使用这些关键词进行检索,可以找到与研究主题相关的文献,提高筛选效率。
2.2 选择合适的文献在阅读文献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研究的目标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文献进行深入研究。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根据文献的质量、相关度、时效性等方面进行评估,并选择对研究有帮助的文献。
三、文献阅读3.1 精读核心文献在撰写报告前,我们需要仔细阅读与研究主题最为相关的核心文献。
通过精读核心文献,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理论基础和方法手段,为撰写报告提供理论支持。
3.2 略读辅助文献除了核心文献外,我们还需要了解与研究主题相关的一些辅助文献。
这些文献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多的参考资料,帮助我们对研究主题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四、文献整理4.1 建立文献库为了方便管理和查找文献,我们可以建立自己的文献库。
文献库可以记录文献的基本信息,如标题、作者、刊名等,还可以添加标签和摘要,以便于后续的查找和整理。
4.2 制作文献引用在报告中引用文献时,我们需要遵循一定的引用规范。
常用的引用规范有APA、MLA等,我们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引用规范,并使用相应的引文工具生成符合规范的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