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据库基础知识

数据库基础知识

数据库基础知识
数据库基础知识

目录

数据库系统 (1)

数据模型 (3)

关系数据模型 (4)

关系数据库系统 (6)

关系数据库理论 (8)

SQL语言概述 (9)

SQL的元素 (11)

SQL语言语句 (12)

SQL数据查询语句 (12)

sql数据添加语句 (15)

sql数据删除语句 (16)

sql数据修改语句 (16)

sql数据库结构操作语句 (16)

sql视图操作语句 (17)

sql安全操作语句 (18)

sql事务处理 (19)

《高性能的数据库》一 (19)

《高性能的数据库》二 (21)

《高性能的数据库》三 (23)

《高性能的数据库》三(2) (24)

《高性能的数据库》四 (26)

《高性能的数据库》四(2) (28)

《高性能的数据库》四(3) (30)

《高性能的数据库》四(4) (32)

《高性能的数据库》四(5) (34)

《高性能的数据库》四(6) (37)

《高性能的数据库》四(7) (38)

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库是一个已被规格化和结构化且相互关联的数据集合,这些数据中不存在有害的或无意义的冗余;数据库中数据的组织与存储结构与使用这些数据的程序相互独立;数据库中的数据可同时为多个应用程序服务;数据库中的数据定义、输入、修改和检索等操作均是按一种公用的且可控的方式进行。根据数据库定义和实际应用的具体数据库系统的情况,我们可以认为一个数据库系统实际上是由三个部分组成,它们是数据库、多种应用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用户的各种应用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后端的数据库联系,同时后端数据库的数据反馈也是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而传递给用户程序的。

一个数据库系统应具备以下5个基本特点:

1.整体描述性

由于数据库系统是从整体的角度来考虑数据的组织,因此它必须有能力描述反映客观事物及其相互联系的复杂数据模型(关于数据模型,我们将在下一小节中介绍),使用它能够对数据本身及相互间的各种关系进行充分的描述。目前数据库系统提供了三种数据模型,它们是层次网状模型、关系数据模型和对象数据模型。一种类型的数据库系统一般来说只支持一种数据模型。

2.数据独立性

数据独立性包含两层意思,即数据的物理独立性和数据的逻辑独立性。数据在物理存储设备上的组织结构被称为数据的物理组织,数据在用户或应用程序面前所表现出来的组织结构被称为数据的逻辑组织。所谓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是指数据物理组织的变化不影响数据的逻辑组织,因此也就不影响已有的应用程序。数据的逻辑独立性是指当前数据的逻辑组织发生变化时,原有的应用程序的执行不受影响或影响很小。

3.数据共享

由于数据库是从整体角度对数据进行组织的,并且要在保证数据一致性的情形下,使数据库中的数据为尽可能多的用户提供应用服务。所以,这些用户所使用的数据应该是可以共享的。如果数据不能共享,数据库中必然会出现大量的冗余数据,这样一来不仅会造成存储空间的浪费,还会带来数据不一致的隐患。

4.安全性

数据库的安全控制主要指的是数据库的保密性。并不是每个用户都能够存取数据库中所有数据的,系统管理员和一般工作人员允许掌握的数据操作范围显然是有区别的。数据库系统把用户存取数据的权限分成若干等级,通过对各个用户授予不同的使用权限来确保数据库免遭损害和被非法使用。通常是通过采用口令密码以及数据库中数据访问授权等方法来对使用者操作数据的合法权进行检验,以实现对数据库中数据安全性的保护控制。

5.完整性

所谓完整性包括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和相容性。正确的数据不一定是有效的,数据库系统应提供尽可能多的检验措施,以确保数据库中的数据满足用户的各种约束要求。

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在它的控制之下,用户可以建立、使用、修改和维护数据库中的数据。数据库管理系统是建立在操作系统之上的应用软件平台。接下来介绍一下当用户读取数据库中数据时,数据库系统的工作过程,读者可以从中了解到DBMS是如何来进行数据库系统的管理工作的。用户访问数据库系统中数据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用户与DBMS进行交互的过程。其具体的步骤如下:

(1)用户通过应用程序指明它使用的子模式名称,发出数据操作命令,DBMS通过处理用户的应用程序,接受该操作命令。

(2)DBMS按照应用程序中的子模式名称,调用相应的子模式,核对该用户的访问权利、操作合法性等,若检查通过则继续执行,否则拒绝执行并报告出错信息。

(3)DBMS按模式确定子模式中操作所涉及的记录类型,并通过模式到存储模式的映射,找出这些记录类型的相应存储模式。

(4)DBMS查阅存储模式,确定应该从哪个物理文件、存储设备以及调用哪个访问程序去读取所需要的记录。

(5)DBMS的访问程序找到有关的物理数据地址,向操作系统发出读操作命令。

(6)操作系统收到DMBS发来的命令后,启动系统的输入/输出程序完成读操作,把要读取的数据块送到内存中的系统缓冲区。

(7)DBMS收到操作系统关于输入/输出操作结束回答后,按模式、子模式的定义,将已读入到系统缓冲区的内容映射为用户程序所要的逻辑记录,并送到用户的工作区中。

(8)DBMS向应用程序发送反映操作执行结果的状态信息。

(9)记载DBMS系统的工作日志。

(10)应用程序检查状态信息,如果执行成功,则可以对程序工作区中的数据做正常处理,否则按出错类型决定程序的持续处理。

数据模型

我们知道,所谓数据是信息的一种表达形式。那些成千上万的数据有没有共性呢?如果有的话,我们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描述它们的共性呢。由此,我们就引入了数据模型的概念。数据模型是成千上万数据的一种抽象,它不是描述某一个或某一种数据,而是描述所有数据的共性。一般来讲,数据模型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它们是:

(1)数据的静态特性,这主要包括数据的基本结构、数据间的联系和数据中的相互约束等特性。

(2)数据的动态特性,这主要包括对数据操作的方法。

在实际的数据库设计中,E-R模型(实体联系模型)是最为常用的一种。E-R模型是于1976年提出的,它为数据库系统应用设计人员提供了三个基本的模型描述成分,它们是实体、联系和属性。E-R模型就是利用这三个成分来描述反映一个客观信息世界内容的数据模型。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E-R模型中的这三个基本成分:

1.实体

我们知道,数据是用来描述现实世界中各种各样的事物对象的。这些事物对象的特征是可以相互有区别的,否则它们就会被认为是同一种对象。从实体联系模型的角度来看,凡是可以相互区别并可以被我们识别的事物对象均可以被认为是实体。在实体中的各种具体实

体,可以称为该实体的实体值。例如学生的集合是一个实体,一个名叫珊珊的女学生是学生实体中的具体实体。

2.联系

任何的事物在现实世界中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与之相对应实体之间也存在着各种相互的联系。联系有不同类型的实体之间的联系和同一类型的实体联系,例如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联系就是属于不同类型的实体之间的联系,而学生和学生之间的联系则属于同一类型的实体联系。在E-R模型中,通常将不同实体之间存在的联系归纳成三种不同类型,它们是:

(1)一对一联系

一对一联系的定义为:对于实体A中的某一个具体实体,在实体B中至多有一个具体的实体与之相对应,反过来对于实体B中的某一个具体实体,在实体A中至多有一个具体的实体与之对应。通常我们将这种联系记为1:1的联系。

(2)一对多的联系

一对多联系的定义为:对于实体A中的某一个具体实体,在实体B中可以有若干个具体的实体与之相对应,反过来对于实体B中的某一个具体实体,在实体A中只能有一个具体的实体与之对应。通常我们将这种联系记为1:N的联系。

(3)多对多的联系

多对多的联系定义为:对于实体A中的某一个具体实体,在实体B中可以有若干个具体的实体与之相对应,反过来对于实体B中的某一个具体实体,在实体A中也可以有多个具体的实体与之对应。通常我们将这种联系记为N:N的联系。

3.属性

实体型是对实体集合中所有实体共同描述特征的集合,这些实体所共有的描述特征就称为实体的属性。在一个具体的实体型中,其中的每一个属性都有其取值范围,这一范围称为属性的值域。实体中的某个属性的取值可以用来唯一区分实体型中的具体实体,如学生实体型中的学号属性的取值就可以用来区分每一个学生。所以,这种属性又可称为该实体型的标识码。

关系数据模型

关系模型是由E.F.Codd在1970年引入到数据库领域中来的。在这之后,数据库的专家们又定义了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引进了规范化的理论,提出了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等数据操纵语言,为数据库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于关系数据库是建立在较为完善的关系数学理论基础上的,它很好地解决了在数据库逻辑设计中存在的如何构造一个好的数据库逻辑结构问题,并且关系数据库中的规范化理论是数据库设计中的一种理论指南,所以到目前为止,关系数据库系统已成为数据库领域最为活跃的一个分支。

关系数据模型是以集合论中的关系概念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数据模型,以下我们将介绍关系数据模型的基本知识。

1.关系的数学定义

在这里我们应该先给出笛卡尔乘积的定义。给定一组集合D1,D2,...,Dn,则这组集合的笛卡尔乘积是集合:

这其中:笛卡尔乘积集合D中的每一个元素称为元组,n表示参与笛卡尔乘积中的集合个数,又称为笛卡尔乘积的度。

关系数据库中关系的含义和我们平时所见到的关系的含义不尽相同。在数学上,关系的定义为:笛卡尔乘积D1×D2×...×Dn的一个子集R,被称为定义在集合D1,D2,...,Dn之上的一个关系。集合D1,D2,...,Dn称为关系R的域。例如,现有集合NUMBER={9511007,95110033,9511042},集合NAME={周,刘、张},集合AGE={21,23},集合SEX={M,F},其笛卡尔乘积的一个子集如下图所示:

2.关系数据模型

关系数据模型是定义在E-R模型和关系的数学定义基础上的一种数据模型,它将描述实体和联系的有关属性看成是集合,而将实体和联系认为是建立在这些集合之上的关系。一个关系实际上是由若干元组所构成的。这里的关系与数学上的关系在概念上有所不同,在数学上,关系中元组值是有序的,而在关系模型中,其元组值是无序的。为了形象地描述关系数据模型中各关系,通常是用一张简单的二维表格来描述一个关系的。该二维表分成两个不同部分,一个是表头部分,它描述关系的名称,又称为表名;另一个是表格内容,它描述关系中的具体元组值。即表格中的每一行对应一个元组值,表格中的每一列对应一个属性,如

下图所示:

关系数据库系统

关系数据库系统的应用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到目前为止它已成为最为流行的数据库系统。在关系数据库系统中,其数据库中的数据是基于关系进行逻辑组织的。一个关系数据库是由若干个关系(即二维表格)所组成的。通常在关系数据库系统中,这些关系又被称为关系表。在关系数据库系统中,可以通过数据描述语言对其数据库中的各关系表进行描述。这种描述通常包括两个部分,即对关系表本身以及关系表中所包含的各属性集合进行描述。

为了对数据库中的各关系表进行存取,就必须提供基于关系数据模型的操作语言。从关系的角度出发,对关系的操作,理论上讲就是对集合的操作,而对关系进行各种不同操作及运算的总和就是关系代数,自20世纪70年代提出关系代数以来,它在关系数据操作语言的发展与研究中,一直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这里,我们着重介绍与关系数据库数据操作密切相关的关系代数运算。它们是选择、投影和连接。

1.选择运算(Selection)

选择运算是将关系作为元组的集合,从中选择出满足一定要求的元组,其运算结果是一个新的关系。简单地说,就是对关系表的行进行选择操作,从中选择出满足一定要求的行组成一个新的关系表。选择运算可以表示为:

Select <关系表名> where <选择条件>。

2.投影运算(Projection)

投影运算是从构成一个关系的若干基本属性集合出发,从中选取某些基本属性集合,重新构造出另一关系,因此其运算结果也是产生一个新的关系。简单地说,就是对关系表的列进行选择操作,从中选择出若干列组成一个新关系表。投影运算可以表示为: Project <关系表名> On <属性名>。

3.连接运算(Join)

连接运算是对两个关系进行运算,从构成这两个关系的所有基本属性集合中,选择同满足一定要求的基本属性集合,重新构造一个新的关系,因此其运算结果也是产生一个新的关系。简单地说,就是对两张关系表的行进行合并操作,从中选择出满足对列一定要求的行,组成一个新关系表。连接运算可以表示为:

join <关系表名1> And <关系表名2> Where <连接条件>。

选择运算、投影运算和连接运算是关系代数中最基本的数据操作运算,这些基本运算为建立关系数据库系统的操作语言奠定了基础。无论要检索满足何种条件的数据,其检索过程涉及到几个关系(表),运用这三种运算操作,都可以实现,从而保证了数据库的完备性。目前,实际上应用的关系数据库的数据操作语言都是基于这三种关系代数运算而构造的。

关系数据库系统的应用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到目前为止它已成为最为流行的数据库系统。在关系数据库系统中,其数据库中的数据是基于关系进行逻辑组织的。一个关系数据库是由若干个关系(即二维表格)所组成的。通常在关系数据库系统中,这些关系又被称为关系表。在关系数据库系统中,可以通过数据描述语言对其数据库中的各关系表进行描述。这种描述通常包括两个部分,即对关系表本身以及关系表中所包含的各属性集合进行描述。

为了对数据库中的各关系表进行存取,就必须提供基于关系数据模型的操作语言。从关系的角度出发,对关系的操作,理论上讲就是对集合的操作,而对关系进行各种不同操作及运算的总和就是关系代数,自20世纪70年代提出关系代数以来,它在关系数据操作语言的发展与研究中,一直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这里,我们着重介绍与关系数据库数据操作密切相关的关系代数运算。它们是选择、投影和连接。

1.选择运算(Selection)

选择运算是将关系作为元组的集合,从中选择出满足一定要求的元组,其运算结果是一个新的关系。简单地说,就是对关系表的行进行选择操作,从中选择出满足一定要求的行组成一个新的关系表。选择运算可以表示为:

Select <关系表名> where <选择条件>。

2.投影运算(Projection)

投影运算是从构成一个关系的若干基本属性集合出发,从中选取某些基本属性集合,重新构造出另一关系,因此其运算结果也是产生一个新的关系。简单地说,就是对关系表的列进行选择操作,从中选择出若干列组成一个新关系表。投影运算可以表示为: Project <关系表名> On <属性名>。

3.连接运算(Join)

连接运算是对两个关系进行运算,从构成这两个关系的所有基本属性集合中,选择同满足一定要求的基本属性集合,重新构造一个新的关系,因此其运算结果也是产生一个新的关系。简单地说,就是对两张关系表的行进行合并操作,从中选择出满足对列一定要求的行,组成一个新关系表。连接运算可以表示为:

join <关系表名1> And <关系表名2> Where <连接条件>。

选择运算、投影运算和连接运算是关系代数中最基本的数据操作运算,这些基本运算为建立关系数据库系统的操作语言奠定了基础。无论要检索满足何种条件的数据,其检索过程涉及到几个关系(表),运用这三种运算操作,都可以实现,从而保证了数据库的完备性。目前,实际上应用的关系数据库的数据操作语言都是基于这三种关系代数运算而构造的。

关系数据库理论

本文主要介绍与建立关系数据库中的关系模式(即关系表结构)密切相关的关系数据库设计的理论基础,也就是关系范式的有关基本知识。范式理论为判断关系模式的好坏提供了理论标准,是数据库设计人员设计数据库的重要依据。

1.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设计是应用系统开发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它是由数据库设计人员根据信息需要、处理需要、DBMS说明书、操作系统及硬件环境说明进行设计。设计过程主要分为四个阶段:需要分析和数据分析阶段、概念设计阶段、逻辑设计阶段和物理设计阶段。

(1)需要分析和数据分析

需要分析和数据分析主要是指对将要处理的对象进行调查,从调查中获得用户对数据库的信息要求、处理要求以及安全性和完整性要求。

(2)概念设计

概念设计是指在需要分析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将要处理对象的有关信息表示成用户容易理解的形式。

(3)逻辑结构设计

逻辑结构设计是指将数据库的概念结构转换成所选用的DBMS所支持的数据库逻辑结构。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的结果并不是唯一的。要对数据库结构进行优化,可利用规范化理论进行数据库逻辑设计。

(4)数据库物理设计

数据库的物理结构主要指数据库在物理设备上的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对于给定的数据库逻辑结构选择一个最适合应用环境的物理结构的过程,称为数据库的物理设计。

2.函数依赖

在实际的数据库设计当中,除了实体集之间存在着联系之外,在属性之间(即数据项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依赖关系,由此就引入了属性间的函数依赖。函数依赖是数据库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下面我们就给出函数依赖的定义。

设R(U)是属性集U上的一个关系模式,X,Y是U的子集。若对于R(U)中任意可能关系r(即对于每一时刻的数据库中对应于关系模式R的内容),r中不可能有两个元组在X的属性分量相等,而同时在Y的属性分量值却不等,则称X函数决定Y,或称Y函数依

赖于X。记作X->Y。通俗地说,就是对于r中的属性或属性组X的每一个值,r中Y只有一个值与之对应。

3.Armstrong公理

在1974年,W.W.Armstrong首先提出了函数依赖的公理系统,称为Armstrong 公理。对于一组已知的函数依赖,利用该公理可以导出所蕴含的函数依赖。

Armstrong公理:

设U为属性总体集,F为U上的一组函数依赖,对于关系模式R(U,F)有下列推理规则:

(1)自反律

若Y包含于X,X包含于U,则X->Y为F所蕴含。

(2)增广律

若x->Y为F所蕴含,且Z包含于U,则X*Z->Y*Z为F所蕴含。

(3)传递律

若X->Y,Y->Z为F所蕴含,则X->Z为F所蕴含。

4.规范化设计方法

满足一定条件的关系模式,称为范式。在1971年至1972年,E.F.Codd系统地提出了第一范式(1NF)、第二范式(2NF)和第三范式(3NF)的概念,1974年Codd和Boyce 共同提出了BCNF,1976年Fagin提出了4NF,后来又有人提出了5NF。一个低级范式的关系模式,通过分解方法转换为若干个高一级范式的关系模式的集合,称为规范化。

▲第一范式:如果一个关系模式,它的每一个分量是不可分的数据项,则此关系模式为第一范式。

▲第二范式:如果一个关系R∈1NF,且每个非主属性完全函数依赖于码,则R∈2NF。

▲第三范式:若关系模式R(U,F)为第一范式,不存在非主属性对码的传递依赖,则称R(U,F)为第三范式。

▲BCNF范式:BCNF范式是修正的第三范式,有时也称为第三范式。BCNF消除了3NF中可能存在的主属性对码的部分函数依赖和传递函数依赖。

在范式中,常用的是3NF和BCNF。在设计数据库时要综合地考虑,因为尽管分解关系模式可以减少数据冗余,也可以克服数据操作容易出现异常等问题,但随之而来的是数据库操作的复杂性被提高,系统在进行多关系表操作时所付出的开销也更大。

SQL语言概述

SQL语言是一种用于和关系数据库进行交互通信的计算机语言。当用户想检索数据库中的数据时,就可以用SQL语言发出此请求,DBMS对SQL请求进行处理,检索到所要求的数据,并将其返回给用户。这个向数据库请求并得到数据的过程称为数据库查询,这就

是SQL语言(Structure Query Language)这一名称的由来。如今,SQL语言已不仅仅是一个查询工具,它已成为可以对关系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组织、管理和检索的主要工具。

现在,SQL用于控制DBMS提供给用户的所有功能,SQL语言已成为用户与基于SQL 的DBMS的接口,它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的功能:

▲数据定义:SQL语言可用于定义被存放数据的结构和组织,以及各数据项间的相互关系。

▲数据检索:SQL语言能使用户或应用程序从数据库中检索数据并使用这些数据。

▲数据操作:用户或应用程序通过SQL语言可以更改数据库内容,如增加新数据、删除旧数据或修改已存入的数据等。

▲存取控制:SQL语言可用来限制用户检索,增加和修改用户操作数据的权限,以保护所存储的数据不被非法存取。

▲数据共享:SQL语言可用地数据操作控制,以便让并发用户共享同一数据,并保证用户之间不受影响。

▲数据完整性:使用SQL语言能对数据库内容的完整性作出规定,以使其不会因为修改混乱或系统出错而被破坏。

由此可见,SQL是一种能控制数据库管理系统并能与之交互的综合性语言。但是,SQL 却不是一种像Basic和C那样的完整的程序设计语言。在SQL语言中,没有用于条件测试的IF语句,也没有用于循环的For或While语句。确切地讲,SQL只是一种数据库子语言。但是,SQL可以被嵌入到另一种语言中去(例如VB语言),从而使其相应的程序设计语言具有数据库的存取功能。

SQL是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用户与数据库引擎进行通信的语言和工具。数据库引擎(DataBase Engine)是DBMS的核心,它负责数据的实际组织、存储和检索等工作,并可以接受从其它DBMS部分发送而来的SQL请求,还可以接受用户应用程序,甚至是其它计算机数据库系统所发送的SQL请求,并加以处理。以下是SQL语言的主要特点:

▲SQL是一种交互式查询语言。用户可以通过键入SQL命令来检索数据,并将其显示在屏幕上。这是一种简单易用的数据查询方法。

▲SQL是一种数据库编程语言。程序员可以将SQL命令嵌入到应用程序中去,以存取数据库中的数据。用户程序和数据库应用程序都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数据操纵的。

▲SQL是一种数据库管理语言。数据库管理员可以SQL来定义数据库组织结构、控制数据存取等,从而实现对大型数据库系统的管理。

▲SQL是一种客户/服务器语言。个人计算机利用SQL与存放有共享数据的服务器通过网络进行交互通信。目前有许多应用都采用这种客户/服务器模式,以减轻网络的拥挤状况,使PC机和服务器各显其能。

▲SQL是一种分布式数据库语言。分布式DMBS利用SQL将数据分配给多台通过网络连在一起所构成的分布式计算机系统。每台计算机上的DBMS都用SQL和其它计算机通信,发送数据存取请求。

▲SQL是一种数据库网关语言。在混用不同DBMS产品的网络中,SQL通常被用来网点,以使这些DBMS间能相互通信。

SQL的元素

1. 模式对象

模式为数据逻辑结构或模式对象(schema object)的集合,它为一个数据库用户所占有,模式名与该用户名同名。模式对象是由SQL建立和操纵的,它包含下列类型。对这些元素一理解对有效地使用SQL语言很重要。

▲表(table):表为数据库中数据存储的基本单位,其数据按行、列存储。每个表具有一表名和列的集合。每一列有一个列名、数据类型、宽度或精度、比例。一行是对应单个记录的列信息的集合。

▲视图(view):一个视图是由一个或多个表(或其它视图)中的数据的一种定制的表示,是用一个查询定义,所以可认为是一个存储的查询或是一个虚表。在许多使用表的地方也同时使用视图,但视图与表不同,一个视图不分配任何空间,也就是说,视图并不真正地包含数据。

▲聚集(cluster):聚集是存储表数据的可选择的方法。一个聚集是一组表,它将具有同一公共列值的行存储在一起,并且它们经常一起使用。

▲数据库链(database link):数据库链是一个命名的对象,说明从一个数据库到另一个数据库的一条路径。在分布式数据库中,对全局对象名引用时,数据库链被隐式地使用。

▲索引(index):索引是与表和聚集相关的一种选择结构。索引是为提高数据检索的性能而建立的,利用它可快速地确定指定的信息。

▲序列生成器(sequence generator):序列生成器产生序列号。在多用户环境下该序列生成器特别有用,可生成和返回序列号而不需要磁盘I/O或事务封锁。

▲同义词(synonym):一个同义词为任何表、视图、序列、过程等的别名,其定义存储在数据字典中。

▲数据库触发器(database trigger):数据库触发器类似于存储的过程,它包含SQL 语言和其它的存储过程。

2.非模式对象

在数据库中,还有一些其它类型的对象,可用SQL建立和操纵,但是它们并不包含在模式中。这些对象是:

▲用户环境文件(profile);

▲角色(role):角色为相关特权的命名组,可授权给用户和角色。所谓特权是一种特殊类型的SQL语句或存取另一用户的对象的权力。

▲回滚段(rollback segment):回滚段是数据使用的一种对象,用于存储要撤消的事务所作的修改所需的数据。在一个表空间中可以有多个回滚段,一般多个回滚段可改进性能。

▲表空间(tablespace):一个数据库划分为一个或多个逻辑单位,该逻辑单位称为表空间。

SQL语言语句

在讲述sql语言之前,我们先定义一个小型销售公司关系数据库的内容,该数据库所包含的关系表有:

▲OFFICE表。该表的列有:OFFICE,CITY,REGION,MGR,TARGET和SALES;分别表示销售处编号,销售处所在的城市名,销售处所在的地区名,销售处经理编号,销售处的目标和销售处的销售额。

▲SALESREPS表。该表的列有:EMPL——NUM,NAME,AGE,REP_OFFICE,TITLE,HIRE_DATE,MANAGER,QUOTA和SALES;分别表示销售处名称,雇佣日期,销售人员负责人编号,销售人员定额和销售人员的销售额。

▲ORDERS表。该表的列有:ORDER_NUM,ORDER_DATE,CUST,REP,MFR,PRODUCT,QTY和AMOUT;分别表示订单编号,订单日期,顾客编号,销售处编号,制造商编号,产品型号,产品数量和订单金额。

SQL数据查询语句

查询是SQL语言的核心,SQL语言只提供唯一一个用于数据库查询的语句,即SELECT语句。用于表达SQL查询的SELECT语句是功能最强也是最复杂的SQL语句,它提供了很多选项和使用方法。SELECT语句的命令格式如下:

SELECT查询语句是由七个子句构成,其中SELECT和FROM子句是一个完整SELECT查询语句必须要有的,其它的子句可以根据具体需要任选。上述的每个子句功能说明如下:

(1)SELECT子句

列出所有要求SELECT语句进行检索的数据项,这些项可能取自数据库中关系表的列,也可以是SQL在执行查询时进行计算的表达式。这里的ALL和DISTINCT选项,表示查询出的结果中是否容许有内容重复的行出现,缺省时是ALL项,表示容许有重复的行出现,而*则表示查询出所指定关系表中所有的列。

(2)FROM子句

FROM子句列出包含所要查询的数据关系表。

(3)WHERE子句

WHERE子句告诉SQL只查询某些关系表中满足一定要求的行的数据,查询要求由WHERE子句中的查询条件确定。

(4)GROUP BY子句

GROUP BY子句指定当前查询是汇总查询,即不是对根据每行产生一个查询结果,而是对相似的行进行分组,然后再对每组产生一个汇总查询的结果。

(5)HAVING子句

HAVING子句告诉SQL只对由GROUP BY所得到的某些行组的结果进行过滤,选择出满足分组条件的分组。

(6)ORDER BY子句

ORDER BY子句确定是否将查询出的结果按一列或多列中的数据进行排序,缺省时是不排序的。

(7)INTO子句

INTO子句确定是否将查询出的结果存入一张新的关系表中,缺省时只将查询出现的结果显示在屏幕上。这是非标准SELECT语句中的子句,但目前绝大多数实际应用的SQL 数据库系统的SQL语言提供了这一选项。

下面是一些使用SELECT查询语句进行数据查询的示例。

例1:列出销售额超过6000元的销售人员的姓名、销售目标和超过销售目标的销售额。

SELECT NAME,QUOTA,(SALES_QUOTA)

FROM SALESREPS

WHERE SALES>6000

例2:查出1999年最后一个季度的订单情况。

SELECT ORDER_NUM,ORDER_DATE,PRODUCT,AMOUNT

FROM ORDERS

WHERE ORDER_DATE BETWEEN "01-OCT-99" AND "31-DEC-99"

例3:查出名称是以ABC开头的产品订单情况。

SELECT ORDER_NUM,ORDER_DATE,PRODUCT,AMOUNT

FROM ORDERS

WHERE PRODUCT LIKE "ABC%"

例4:列出所有的销售处,按区域名字母顺序排列。

SELECT CITY,REGION

FROM OFFICE

ORDER BY REGION ASC

在这里ASC表示升序,如果表示降序可用DESC。

例5:列出每个销售人员以及他们工作的城市和区域的情况。

SELECT NAME,CITY,REGION

FROM SALESREPS,OFFICE

WHERE REP_OFFICE=OFFICE

例6:查出有多少销售员的销售额超过了其目标额,以及他们的销售额总和。

SELECT COUNT(NAME),SUM(SALES)

FROM SALESREPS

WHERE SALES>QUOTA

注意本例中使用了函数,与前面介绍的查询不同之处在于:它不仅仅是从数据库中查出某些数据,并且对查出的数据进行多种计算处理,并将结果作为查询结果输出。SQL语言提供了6种处理函数,帮助完成不同的处理工作。这6种函数是:

▲SUM(),用于计算表中某一列的总和。

▲AVG(),用于计算表中某一列的平均值。

▲MIN(),用于选择表中某一列的最小值。

▲MAX(),用于选择表中某一列的最大值。

▲COUNT(),用于计算表中某一列中值的个数。

▲COUNT(*),用于计算某张表的行数。

例7:对于每两个或更多的销售员的销售点,计算其中所有销售员的总销售员的总销售目标值和总销售员金额。

SELECT CITY,SUM(QUOTA),SUM(SQLESREPS.SALES)

FROM OFFICE,SALESREPS

GROUP BY CITY

HAVING COUNT(*)>=2

例8:列出哪些所有的销售员已销售了销售点指标50%的销售点和指标。

SELECT CITY,TARGET

FROM OFFICE

WHERE (0.5*TARGET)

FROM OFFICE

WHERE REP_OFFICE=OFFICE)

SELECT查询处理工作过程描述总结:

▲形成FROM子句所指定的目标表(表的乘积)。如果FROM子句仅指定一个表,则此表为目标表。

▲如果有WEHER子句,则将其搜索条件用于目标表中的每一行,保留使搜索条件为TRUE的行,剔除使搜索条件为FALSE或NULL的行。若WHERE子句中包含另一个SELECT查询语句,先去完成另一个SELECT查询语句操作,然后将其查询结果用到本次查询的搜索条件中,进行检测。

▲若有GROUP BY子句,则对目标表中所保留的行进行分组,以使得每组中的各行具有相同的分组列的列值。

▲若有HAVING子句,则将其搜索条件作用于每个行组,保留那些使搜索条件为TRUE 的组,剔除使搜索条件为FALSE或NULL的行。若HAVING子句中包含另一个SELECT 查询语句,先去完成另一个SELECT查询语句操作,然后将其查询结果用到本次查询的HAVING子句搜索条件中,进行检测。

▲对于所保留的每一行(或行组),计算由SELECT子句所指定的每项值,对于简单的列指定,取当前行(或行组)中该列的值;对于列函数,若有GROUP BY子句,则用当前行组作为参数;否则,用所有行作为其参数;剔除SELECT子句中没有指定的各列。

▲若SELECT子句后选择了DISTINCE,则将所生成结果中的所有内容重复的行剔除掉。

▲若有ORDER BY子句,则按相应的排序设置对结果进行排序。

sql数据添加语句

SQL提供了两种用于向数据库关系表中添加新行的方法,它们是单行INSERT语句和多行INSERT语句。下面我们简单地介绍这两种语句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1)单行INSERT语句

单行INSERT语句用于向一关系表中添加一行新数据。其使用格式如下:

INSERT INTO <表名> (列名列表)

VALUS (列值列表)

其中,列值列表中的各数值顺序与列名列表中的各列名相互对应。

(2)多行INSERT语句

多行INSERT语句用于向一关系表中添加若干行新数据,其使用格式如下:

INSERT INTO <表名>(列名列表)

(SELECT语句)

例9:将订单表中1999年1月1日前的订单编号、日期和订购数量保存到另一关系表OLDORDERS中。

INSERT INTO OLDORDERS

(ORDER_NUM,ORDER_DATE,AMOUT)

SELECT ORDER_NUM,ORDER_DATE,AMOUNT

FROM ORDERS

WHERE ORDER_DATE<"01-JAN-99"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多行INSERT语句中,其数据来源是一个SELECT查询语句的结果。即多行INSERT语句与数据库内容的复制功能类似。其中SELECT查询语句的结果中列的顺序与列名列表中各列名相互对应。

sql数据删除语句

SQL语言中用于删除数据库中某个关系表中的数据的语句是DELETE。它可用于完成删除一关系表中一行或若干行,甚至全部行的操作。其使用格式如下:

DELETE FROM <表名> [WHERE<搜索条件>]

这里WHERE子句中的搜索条件,同样容许含有另一个SELECT查询语句。

sql数据修改语句

SQL语言中用于修改数据库中某个关系表中数据的语句是UPDATE,它可用于完成修改一关系表中的选定行中的一列或若干列的值,其使用格式如下:

UPDATA <表名>

SET 列名=表达式,...,列名=表达式

[WHERE<搜索条件>]

这里WHERE子句中的搜索条件,同样容许含有另一个SELECT查询语句。

例10:给当前尚无定额的销售员分派6000元定额。

UPDATA SALESREPS

SET QUOTA=6000

WHERE QUOTA IS NULL

例11:让接受1999年1月1日之后的订单总额超过9000元的销售员直接向John (编号是104)汇报。

UPDATE SALESREPS

SET MANAGER=104

WHERE 9000<(SELECT SUM(AMOUNT)

FROM ORDERS WHERE ORDER_DATE>"01-01-99"

sql数据库结构操作语句

SQL语言提供了三个基本的用于数据库关系表定义的语句,它们是CREATE,DROP 和ALTER语句。下面我们讲述这三种语句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1)CREATE语句

SQL语言中的CREATE语句可以用于定义和生成数据库中的关系表,其使用格式如下:CREATE TABLE <表名>

(列定义|主关键字定义|外部关键字定义|唯一性约束|校验约束)

下面是一个CREATE语句使用的例子:

CREATE TABLE ORDERS

(ORDER_NUM INTEGER NOT NULL,

ORDER_DATE DATE NOT NULL,

REP INTEGER,

MGR CHAR(3) NOT NULL,

PRODUCT CHAR(5) NOT NULL,

QYT INTEGER NOU NULL,

AMOUNT MONEY NOT NULL,

PRIMARY KEY(ORDER_NUM),

FOREIGN KEY TAKENBY(REP)

REFERENCES SLESREPS

ON DELETE SET NULL)

(2) DROP语句

SQL语言中的DROP语句可以用来删除数据库中某张关系表。其使用格式如下:DROP TABLE <表名>

[CASCADE|RETRICT]

DROP语句中的CASCADE或RESTRICT选项,用于说明删除父表时对其子表的处理方法。

(3)ALTER语句

SQL语言中的ALTER语句可以用于修改数据库中某张关系表的结构定义,其使用格式如下:

ALTER TABLE <表名>

(ADD 列定义|

ALTER 列名 SET DEFAULT/DROP DEFAULT|

DROP 列名CASCADE/RESTRICT|

ADD 列名主关键字定义/外部关键字定义/唯一性约束/校验约束|

DROP CONSTRAIN 约束名CASCADE/RESTRICT)

sql视图操作语句

数据库中关系表中定义了表的结构和编排方式。然而,SQL语言又提供另外一种数据组织方法,通过它,用户可以按其它组织形式对原来表中的数据进行重新组织。这种方法就是视图。视图的结构和内容是通过SQL查询获得的,它有一个视图名,并可以永久地保存在数据库中。用户通过SQL查询语句,可以象其它普通关系表一样,对视图中的数据进行查询,仿佛它们就是数据库中的“真实表”。下面我们对视图的创建和删除这两种操作的SQL 语句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做一介绍。

(1)视图的创建

SQL语言所提供的视图创建语句是CREATE VIEW,其使用格式如下:

CREATE VIEW <视图名>

[列名列表] AS (SELCET 查询语句)

从视图的创建语句内容,可以看出视图的内容是来自一个SQL查询的结果。列名列表选项如果存在,则视图中各列将由它来确定,否则由查询的结果所包括的列来确定。

(2)视图的删除

SQL语言所提供的视图删除语句是DROP VIEW,其使用格式如下:

DROP VIEW <视图名>

[CACADE|RESTRICT]

视图的删除与普通关系表的删除最大的不同点就是,删除视图仅仅是删除了视图的组织结构,用户以后就不能再用这个视图来进行操作,但组成视图内容的数据并没有删除,它们仍然保存在原来的关系表中。

sql安全操作语句

SQL语言所提供的有关安全性操作的语句,主要是GRANT和REVOKE这两种。

(1)GRANT语句

该语句被用来对特定的用户授予关于数据库对象安全性的权限。通常GRANT语句由表或视图的拥有者来使用,以授权其它用户对相应表或视图中的数据进行存取操作,其使用的格式如下:

GRANT语句包括一组被授予的权限、一个权限所作用的表以及一个被授予权限的用户标识符。这里需要说明的是SELECT(列名序列)、INSERT(列名序列)、DELETE(列名序列)和UPDATE(列名序列)可以结合在一起进行授权。与它们相对应的是ALL PRIVILEGES 选项,它是指前面所有的四种授权,且作用于表中所有列。PUBLIC选项表示对所有的用户进行授权。而WITH GRANT OPTION选项,是说明其它被授权的用户是否可以将他们所获得的权限转授给别的用户。

(2) REVOKE语句

通常在SQL数据库中,用GRANT语句已经授权的权限都可以用REVOKE语句来进行取消。REVOKE语句的使用格式如下:

REVOKE语句与GRANT语句相似,它对一个特定的数据库目标,规定了一组特定的将被取消的权限,以及将被取消权限的若干用户标识符。REVOKE语句可以帮助取消你以前授予每个用户标识符的所有权限或某些特权。

sql事务处理

数据库的更新通常都是由客观世界的所发生的事件引起的。为保证数据库内容的一致,就要将数据库的一组操作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要么全部成功完成,要么全部失败退出。如果由于故障或其它原因而使一组操作中有一些完成,有一些未完成,则必然会使得数据库中的数据出现不一致,从而使得数据库的完整性受到破坏。因此,更新操作序列必须作为一个整体在DBMS执行时出现,即“要么全做,要么全不做”。SQL提供了事务处理的机制,来帮助DBMS实现上述的功能。

事务处理(TRANSACTION)是由一个或多个SQL语句序列结合在一起所形成的一个逻辑处理单元。事务处理中的每个语句都是完成整个任务的一部分工作,所有的语句组织在一起能够完成某一特定的任务。DBMS在对事务处理中的语句进行处理时,是按照下面的约定来进行的,这就是“事务处理中的所有语句被作为一个原子工作单位,所有的语句既可成功地被执行,也可以没有任何一个语句被执行”。DBMS负责完成这种约定,即使在事务处理中应用程序异常退出,或者是硬件出现故障等各种意外情况下,也是如此。在任何意外情况下,DBMS都负责确保在系统恢复正常后,数据库内容决不会出现“部分事务处理中的语句被执行完”的情况。

sql语言为事务处理提供了两个重要的语句,它们是COMMIT和ROLLBACK语句。它们的使用格式是:

COMMIT WORK

ROLLBACK WORK

COMMIT语句用于告诉DMBS,事务处理中的语句被成功执行完成了。被成功执行完成后,数据库内容将是完整的。而ROLLBACK语句则是用于告诉DBMS,事务处理中的语句不能被成功执行。这时候,DBMS将恢复本次事务处理期间对数据库所进行的修改,使之恢复到本次事务处理之前的状态。

《高性能的数据库》一

第一讲:范式设计

首先,你七叔说,数据库重在设计,然后才是开发。按照第三范式开发,会让你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名词解释:第三范式

第一范式:一个不包含重复列的表归于第一范式。

第二范式:如果一个表归于第一范式且只包含依赖于主键的列,则归于第二范式。

第三范式:如果一个表归于第二范式且只包含那些非传递性地依赖于主键的列,则归于第三范式。

chair3口述简单解释:

第一范式:不设计重复字段的表

比如:

则fd1,fd2违反第一范式

第二范式:

第二范式:不设计没有主键,或没有唯一索引的表

比如:如果一个表存在相同的数据,那必然是违反第二范式无疑。

第三范式:能细分则细分每个字段。

比如:一个表,原来设计为:

那么Color违反了第三范式

于是,第三范式应该这样设计

数据库基础知识试题(含答案)

数据库基础知识试题 部门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分,共30分) 1.DELETE语句用来删除表中的数据,一次可以删除( )。D A .一行 B.多行 C.一行和多行 D.多行 2.数据库文件中主数据文件扩展名和次数据库文件扩展名分别为( )。C A. .mdf .ldf B. .ldf .mdf C. .mdf .ndf D. .ndf .mdf 3.视图是从一个或多个表中或视图中导出的()。A A 表 B 查询 C 报表 D 数据 4.下列运算符中表示任意字符的是( )。B A. * B. % C. LIKE 5.()是SQL Server中最重要的管理工具。A A.企业管理器 B.查询分析器 C.服务管理器 D.事件探察器 6.()不是用来查询、添加、修改和删除数据库中数据的语句。D A、SELECT B、INSERT C、UPDATE D、DROP 7.在oracle中下列哪个表名是不允许的()。D A、abc$ B、abc C、abc_ D、_abc 8.使用SQL命令将教师表teacher中工资salary字段的值增加500,应该使用的命令 是()。D A、Replace salary with salary+500 B、Update teacher salary with salary+500 C、Update set salary with salary+500 D、Update teacher set salary=salary+500 9.表的两种相关约束是()。C

数据库基本知识(自己整理,初学者可以看一下,基于某MySql)

数据库

1常见数据库 1.1MySql : 甲骨文 1.2Oracle: 甲骨文 1.3SQL Server: 微软 1.4Sybase: 赛尔斯 1.5DB2: IBM 2MySql基础知识 2.1关系结构数据模型数据库 2.2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结构化查询语言2.2.1DDL(Data Definition Language):数据定义语言,用来定义数据库对象:库、表、列等 操作数据库 CREATE DATABASE [IF NOT EXISTS]mydb1 USE mydb1 DROP DATABASE [IF NOT EXISTS] mydb1

ALTER DATABASE mydb1 CHARACTER SET utf8 操作表 插入表 CREATE TABLE stu( sid CHAR(6), sname VARCHAR(20), age INT, gender VARCHAR(10) ); 更改表 ALTER TABLE t_user ADD (student varcher(20)) ALTER TABLE t_user MODIFY gender CHAR(20) ALTER TABLE t_user CHANGE gender VARCHER(20) ALTER TABLE t_user REMANE genderTO genders ALTER TABLE t_user DROP gender 删除表 DROP TABLE t_user 2.2.2DML(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数据操作语言,用来定义数据库记录(数据) 插入数据 INSERT INTO t_user VALUES() INSERT INTO 表名 VALUES(值1,值2,…)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基础的知识点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数据库基础 1.基本概念: 数据:数据泛指对客观事物的数量、属性、位置及其相互关系的抽象表示,以适合于用人工或自然的方式进行保存、传递和处理。数据是形成信息的源泉,信息是有价值的数据是数据的内涵。 信息:有一定含义的、经过加工处理的、对决策有价值的数据 数据库: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数据库管理系统(DBS的核心):专门用于管理数据可的计算机系统软件。 数据库系统:带有数据库的计算机系统,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相关硬件、软件和各类人员组成。 2.数据管理的发展阶段 1.人工管理阶段:没有直接存储设备、操作系统、管理软件 2.文件系统阶段:把计算机众多数据组织成相互独立的数据文件 3.数据库系统阶段:一定的格式、统一管理、冗余度小 4.分布式数据库阶段:物理上分离、逻辑上统一 5.面向对象数据库阶段 3. 数据模型: (1)基本概念: 数据模型:数据库系统的形式框架,用来描述数据的一组概念和定义,包括描述数据、数据联系、数据操作、数据语义以及数据一致性的概念工具。 概念模型:按用户的观点对数据和信息进行建模,是现实世界到信息世界的第一层抽象,强调语义表达功能。 实体:客观存在的并且可以相互区别的“事物” 实体集:性质相同的同类实体的集合 属性:描述实体的特征 域:属性的取值范围 主键:用来唯一标识一个元组的某个属性或属性组合 联系(1:1,1:n,m:n):实体集之间的关系,反应事物之间的相互关联,联系也是主体,也可具有属性

关系模型:采用二维表来表示实体以及实体之间关系的模型。本质是一张表。 关系、关系模式:1:1关系名(属性1,属性2,……) 1:n 将1的主键放入n中学生(班级编号,……) n:m 将实体的主键放入关系的属性中 (2)E-R模型:能根据具体问题构建E-R模型、画出E-R图 实体集:矩形框 属性:椭圆 联系:菱形 (3)关系模型的数据结构、关系的性质 数据查询、数据插入、数据删除、数据修改 关系运算:选择(减少个体保留所有属性)、投影(所有个体的部分属性)、联结 (4)E-R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 (5)关系模型的完整性(实体、参照、自定义) 实体:主键不能为空 参照:外键为空或在其担任主键的实体集中存在 自定义:用户自己定义的语义要求 第二章A ccess数据库与表的操作 1. Access数据库设计的一般步骤 2. 基本概念:Access数据库、表、记录、字段 3. 使用表设计器创建表 (1)字段名命名规则 不能空格开头、不能用.!()[]、最长64个字符 (2)字段类型:文本、数字、日期/时间、是/否、查阅向导(备选项中选择) (3)字段属性:字段大小、输入掩码(控制数据的输入)、有效性规则(规范、核查)、有效性文本(提示信息)、默认值、索引(搜索或排序的根据,加快查询速度)、必填字段 (4)设置主键

数据库面试基础知识总结

1. 数据抽象:物理抽象、概念抽象、视图级抽象,内模式、模式、外模式 提示: (1). 概念模式:(面向单个用户的) 是数据中全部数据的整体逻辑结构的描述。它由若干个概念记录类型组成。 (2). 外模式:(面向全局的) 是用户与数据库系统的接口,是用户用到的那部分数据的描述。它由若干个外部记录类型组成。(3). 内模式:(面向存储的) 是数据库在物理存储方面的描述,它定义所有的内部记录类型、索引、和文件的组织方式,以及数据控制方面的细节。 模式描述的是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外模式描述的是数据的局部逻辑结构。对应与同一个模式可以有任意多个外模式。在数据库中提供两级映像功能,即外模式/模式映像和模式/内模式映像。对于没一个外模式,数据库系统都有一个外模式/模式映像它定义了该外模式与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这些映像定义通常包括在各自外模式的描述中,当模式改变时,由数据库管理员对各个外模式/模式的映像做相应改变,可以使外模式保持不变,从而应用程序不必修改,保证了

数据的逻辑独立性。数据库中只有一个模式,也只有一个内模式,所以模式/内模式映像是唯一的,它定义了数据全局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当数据库的存储结构改变了,由数据库管理员对模式/内模式映像做相应改变,可以使模式保持不变,从而保证了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2. SQL语言包括数据定义、数据操纵(Data Manipulation),数据控制(Data Control) 数据定义:Create Table,Alter Table,Drop Table, Craete/Drop Index等 数据操纵:Select ,insert,update,delete,数据控制:grant,revoke 3. SQL常用命令 CREATE TABLE Student( ID NUMBER PRIMARY KEY, NAME VARCHAR2(50) NOT NULL);//建表 CREATE VIEW view_name AS Select * FROM Table_name;//建视图 Create UNIQUE INDEX index_name ON TableName(col_name);//建索引 INSERT INTO tablename {column1,column2,…} values(exp1,exp2,…);//插入 INSERT INTO Viewname {column1,column2,…} values(exp1,exp2,…);//插入视图实际影响表 UPDA TE tablename SET name=’zang 3’ condition;//更新数据 DELETE FROM Tablename WHERE condition;//删除 GRANT (Select,delete,…) ON (对象) TO USER_NAME [WITH GRANT OPTION];//授权

数据库原理知识总结和期末试卷

数据库知识要点归纳 第1章数据库基础知识 1.数据库(DB)是一个按数据结构来存储和管理数据的计算机软件系统。 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数据库管理数据两个特征:1.数据整体性 2.数据库中的数据具有数据共享性 2.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专门用于管理数据库的计算机系统软件 3.数据库应用系统是在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支持下建立的计算机应用系统,简写为DBAS。数据库应用系统是由数据库系统、应用程序系统、用户组成的。 例如,以数据库为基础的财务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成绩查询系统等等。 4.数据库系统DBS是一个实际可运行的存储、维护和应用系统提供数据的软件系统,是存储介质、处理对象和管理系统的集合体。它通常由软件、数据库和数据管理员组成。 5.数据库中数据独立性数据和程序之间的依赖程度低,独立程度大的特性称为数据独立性高。1、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是指应用程序对数据存储结构的依赖程度。2、数据的逻辑独立性数据的逻辑独立性是指应用程序对数据全局逻辑结构的依赖程度。 6.数据库的三级模式是模式、外模式、内模式。1.模式(Schema)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模式 2.外模式(External Schema)一个数据库有多个外模式。3.内模式(Internal Schema)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 7.数据库系统的二级映象技术 第2章数据模型与概念模型 1.实体联系的类型:一对一联系(1:1)一对多联系(1:n)多对多联系(m:n) 2.E-R图描述现实世界的概念模型,提供了表示实体集、属性和联系的方法。 长方形表示实体集椭圆形表示实体集的属性菱形表示实体集间的联系 3.数据模型的三要素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约束条件 数据结构分为:层状结构、网状结构和关系结构 常见的数据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 层次模型用树形结构来表示各类实体以及实体间的联系

数据库系统的基本知识

第一章数据库系统概论 本章目的在于使读者对数据库系统的基本知识能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本章重点介绍了有关数据库结构和数据库系统组织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以及常见的三种类型的数据库系统的特点。重点介绍关系数据库的有关知识。 1.1 数据管理技术发展史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对信息的依赖程度也在不断地增加。数据作为表达信息的一种量化符号,正在成为人们处理信息时重要的操作对象。所谓数据处理就是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存储、分类、排序、检索、维护、加工、统计和传输等一系列工作全部过程的概述。数据处理的目的就是使我们能够从浩瀚的信息数据海洋中,提取出有用的数据信息,作为我们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决策依据。数据管理则是指对数据的组织、编码、分类、存储、检索和维护,它是数据处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心。数据处理工作由来以久,早在1880年美国进行人口普查统计时,就已采用穿孔卡片来存储人口普查数据,并采用机械设备来完成对这些普查数据所进行的处理工作。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以及其后其硬件、软件的迅速发展,加之数据库理论和技术的发展,为数据管理进入一个革命性阶段提供有力的支持。根据数据和应用程序相互依赖关系、数据共享以及数据的操作方式,数据管理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具有代表性的阶段,即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管理阶段和数据库管理阶段。

【1】人工管理阶段 这一阶段发生于六十年代以前,由于当时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发展才刚刚起步,数据管理中全部工作,都必须要由应用程序员自己设计程序完成去完成。由于需要与计算机硬件以及各外部存储设备和输入输出设备直接打交道,程序员们常常需要编制大量重复的数据管理基本程序。数据的逻辑组织与它的物理组织基本上是相同的,因此当数据的逻辑组织、物理组织或存储设备发生变化时,进行数据管理工作的许多应用程序就必须要进行重新编制。这样就给数据管理的维护工作带来许多困难。并且由于一组数据常常只对应于一种应用程序,因此很难实现多个不同应用程序间的数据资源共享。存在着大量重复数据,信息资源浪费严重。 【2】文件管理阶段 这一阶段发生于六十年代,由于当时计算机硬件的发展,以及系统软件尤其是文件系统的出现和发展,人们开始利用文件系统来帮助完成数据管理工作,具体讲就是:数据以多种组织结构(如顺序文件组织、索引文件文件组织和直接存取文件组织等)的文件形式保存在外部存储设备上,用户通过文件系统而无需直接与外部设备打交道,以此来完成数据的修改、插入、删除、检索等管理操作;使用这种管理方式,不仅减轻进行数据管理的应用程序工作量,更重要地是,当数据的物理组织或存储设备发生变化时,数据的逻辑组织可以不受任何影响,从而保证了基于数据逻辑组织所编制的应用程序也可以不受硬件设备变化的影响。这样就使得程序和数据之间具有了一定的相互独立性。 但由于数据文件的逻辑结构完全是根据应用程序的具体要求而设计,它的管理与维护完全是由应用程序本身来完成,因此数据文件的逻辑结构与应用程序密切相关,当数据的逻辑结构需要修改时,应用程序也就不可避免地需要进行修改;同样当应用程序需要进行变动时,常常又会要求数据的逻辑结构进行相应的变动。在这种情况下,数据管理中的维护工作量也是较大的。更主要的是由于采用文件的形式来进行数据管理工作,常常需要将一个完整的、相互关联的数据集合,人为地分割成若干相互独立的文件,以便通过基于文件系统的编程来实现来对它们的管理操作。这样做同样会导致数据的过多冗余和增加数据维护工作的复杂性。例如人事部门、教务部门和医务部门对学生数据信息的管理,这三个部门中

大数据库面试基础知识总结材料

1. 数据抽象:物理抽象、概念抽象、视图级抽象,模式、模式、外模式 提示: (1). 概念模式:(面向单个用户的) 是数据中全部数据的整体逻辑结构的描述。它由若干个概念记录类型组成。 (2). 外模式:(面向全局的) 是用户与数据库系统的接口,是用户用到的那部分数据的描述。它由若干个外部记录类型组成。(3). 模式:(面向存储的) 是数据库在物理存储方面的描述,它定义所有的部记录类型、索引、和文件的组织方式,以及数据控制方面的细节。 模式描述的是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外模式描述的是数据的局部逻辑结构。对应与同一个模式可以有任意多个外模式。在数据库中提供两级映像功能,即外模式/模式映像和模式/模式映像。对于没一个外模式,数据库系统都有一个外模式/模式映像它定义了该外模式与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这些映像定义通常包括在各自外模式的描述中,当模式改变时,由数据库管理员对各个外模式/模式的映像做相应改变,可以使外模式保持不变,从而应用程序不必修改,保证了数据的逻辑独立性。数据库中只有一个模式,也只有一个模式,所以模式/模式映像是唯一的,它定义了数据全局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当数据库的存储结构改变了,由数据库管理员对模式/模式映像做相应改变,可以使模式保持不变,从而保证了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2. SQL语言包括数据定义、数据操纵(Data Manipulation),数据控制(Data Control) 数据定义:Create Table,Alter Table,Drop Table,Craete/Drop Index等 数据操纵:Select ,insert,update,delete, 数据控制:grant,revoke 3. SQL常用命令 CREATE TABLE Student( ID NUMBER PRIMARY KEY, NAME V ARCHAR2(50) NOT NULL);//建表 CREATE VIEW view_name AS Select * FROM Table_name;//建视图 Create UNIQUE INDEX index_name ON TableName(col_name);//建索引 INSERT INTO tablename {column1,column2,…} values(exp1,exp2,…);//插入 INSERT INTO Viewname {column1,column2,…} values(exp1,exp2,…);//插入视图实际影响表 UPDA TE tablename SET name=’zang 3’ condition;//更新数据 DELETE FROM Tablename WHERE condition;//删除 GRANT (Select,delete,…) ON (对象) TO USER_NAME [WITH GRANT OPTION];//授权 REVOKE (权限表) ON(对象) FROM USER_NAME [WITH REVOKE OPTION] //撤权 列出工作人员及其领导的名字: Select https://www.doczj.com/doc/4b10544661.html,,https://www.doczj.com/doc/4b10544661.html, FROM EMPLOYEE E S WHERE E.SUPERName=https://www.doczj.com/doc/4b10544661.html, 4. 视图 提示: 计算机数据库中的视图是一个虚拟表,其容由查询定义。同真实的表一样,视图包含一系列带有名称的列和行数据。但是,视图并不在数据库中以存储的数据值集形式存在。行和列数据来自由定义视图的查

数据库系统基本知识讲解

三、数据库的概念与用途 数据库的概念 什么是数据库呢当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来描述这一概念时就有不同的定义(当然是描述性的)。例如,称数据库是一个“记录保存系统”(该定义强调了数据库是若干记录的集合)。又如称数据库是“人们为解决特定的任务,以一定的组织方式存储在一起的相关的数据的集合”(该定义侧重于数据的组织)。更有甚者称数据库是“一个数据仓库”。当然,这种说法虽然形象,但并不严谨。严格地说,数据库是“按照数据结构来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仓库”。在经济管理的日常工作中,常常需要把某些相关的数据放进这样“仓库”,并根据管理的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例如,企业或事业单位的人事部门常常要把本单位职工的基本情况(职工号、姓名、年龄、性别、籍贯、工资、简历等)存放在表中,这张表就可以看成是一个数据库。有了这个“数据仓库”我们就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查询某职工的基本情况,也可以查询工资在某个范围内的职工人数等等。这些工作如果都能在计算机上自动进行,那我们的人事管理就可以达到极高的水平。此外,在财务管理、仓库管理、生产管理中也需要建立众多的这种“数据库”,使其可以利用计算机实现财务、仓库、生产的自动化管理。 给数据库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定义:数据库是存储在一起的

相关数据的集合,这些数据是结构化的,无有害的或不必要的冗余,并为多种应用服务;数据的存储独立于使用它的程序;对数据库插入新数据,修改和检索原有数据均能按一种公用的和可控制的方式进行。当某个系统中存在结构上完全分开的若干个数据库时,则该系统包含一个“数据库集合”。 数据库的优点 人事基本档案 使用数据库可以带来许多好处:如减少了数据的冗余度,从而大大地节省了数据的存储空间;实现数据资源的充分共享等

《数据库原理》知识点总结 (3)

目录未找到目录项。 一数据库基础知识(第1、2章) 一、有关概念 1.数据 2.数据库(DB) 3.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Access 桌面DBMS VFP SQL Server Oracle 客户机/服务器型DBMS MySQL DB2 4.数据库系统(DBS) 数据库(DB)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开发工具 应用系统 二、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1.数据管理的三个阶段 概念模型 一、模型的三个世界 1.现实世界 2.信息世界:即根据需求分析画概念模型(即E-R图),E-R图与DBMS无关。 3.机器世界:将E-R图转换为某一种数据模型,数据模型与DBMS相关。

注意:信息世界又称概念模型,机器世界又称数据模型 二、实体及属性 1.实体: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 2.属性: 3.关键词(码、key):能唯一标识每个实体又不含多余属性的属性组合。 一个表的码可以有多个,但主码只能有一个。 例:借书表(学号,姓名,书号,书名,作者,定价,借期,还期) 规定:学生一次可以借多本书,同一种书只能借一本,但可以多次续借。 4.实体型:即二维表的结构 例student(no,name,sex,age,dept) 5.实体集:即整个二维表 三、实体间的联系: 1.两实体集间实体之间的联系 1:1联系 1:n联系 m:n联系 2.同一实体集内实体之间的联系 1:1联系 1:n联系 m:n联系 四、概念模型(常用E-R图表示) 属性: 联系: 说明:①E-R图作为用户与开发人员的中间语言。 ②E-R图可以等价转换为层次、网状、关系模型。 举例: 学校有若干个系,每个系有若干班级和教研室,每个教研室有若干教员,其中有的教授和副教授每人各带若干研究生。每个班有若干学生,每个学生选修若干课程,每门课程有若干学生选修。用E-R图画出概念模型。

数据库知识点总结

二、名词解释 1.数据冗余定义:同一数据存储在不同的数据文件中的现象。 2.DBA 数据库管理员 3.事务指访问并可能更新数据库中各种数据项的一个程序执行单元(unit)。 4.数据字典:数据库中所有对象及其关系的信息集合。 5.数据独立性包括数据的物理独立性和逻辑独立性。 6.物理独立性是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的数据库中数据是相互独立的 7.逻辑独立性是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是相互独立的 8. 存储过程是一组为了完成特定功能的SQL语句集 9.触发器可以查询其他表,而且可以包含复杂的SQL 语句。它们主要用于强制服从复杂的业务规则或要求 10.SQL语言中的视图 答:在SQL中,外模式一级数据结构的基本单位是视图,它是从若干基本表和(或)其它视图中构造出来的,视图并不存储对应的数据,只是将视图的定义存于数据字典中。 四、简答题 1.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答:数据库定义、操纵、保护、存储、维护和数据字典。 2.数据库系统中的常见故障有哪些? 答:.事务故障,系统故障、介质故障。 3.简述SQL语言的组成。 答:分为四个部分: 数据定义、数据操纵、数据控制、嵌入式SQL语言的使用规定。 4.说明关系模型有哪三类完整性规则? 答: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用户自定义完整性。 5.请阐述在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中,实体之间联系的实现方法。 答:在网状模型中,联系用指针实现。 在关系模型中,联系用关键码(或外键,或关系运算) 来实现。 6.DBS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答:DBS由四部分组成:数据库、硬件、软件、数据库管理员。 7.数据库的并发操作会带来哪些问题? 答:数据库的并发操作会带来三类问题:丢失更新问题;不一致分析问题和“脏数据”的读出。 8.简述客户/服务器模式DBS的一般结构。此时数据库应用的功能如何划分? 答:DBS :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DBS是实现有组织地、动态地存储大量关联数据,方便多用户访问的计算机软件、硬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的系统,即采用了数据库技术的计算机系统。 9.什么是日志文件?为什么要设立日志文件? 答:(1)日志文件是用来记录事务对数据库的更新操作的文件。 (2)设立日志文件的目的是:进行事务故障恢复;进行系统故障恢复;协助后备副本进行介质故障恢复。 10.SQL中表达完整性约束的规则主要有哪几种? 答:有主键约束、外键约束、属性值约束和全局约束等。 11.什么是分布式数据库的分布透明性?

数据库系统基本知识讲解

数据库系统基本知识讲解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三、数据库的概念与用途 数据库的概念 什么是数据库呢当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来描述这一概念时就有不同的定义(当然是描述性的)。例如,称数据库是一个“记录保存系统”(该定义强调了数据库是若干记录的集合)。又如称数据库是“人们为解决特定的任务,以一定的组织方式存储在一起的相关的数据的集合”(该定义侧重于数据的组织)。更有甚者称数据库是“一个数据仓库”。当然,这种说法虽然形象,但并不严谨。严格地说,数据库是“按照数据结构来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仓库”。在经济管理的日常工作中,常常需要把某些相关的数据放进这样“仓库”,并根据管理的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例如,企业或事业单位的人事部门常常要把本单位职工的基本情况(职工号、姓名、年龄、性别、籍贯、工资、简历等)存放在表中,这张表就可以看成是一个数据库。有了这个“数据仓库”我们就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查询某职工的基本情况,也可以查询工资在某个范围内的职工人数等等。这些工作如果都能在计算机上自动进行,那我们的人事管理就可以达到极高的水平。此外,在财务管理、仓库管理、生产管理中也需要建立众多的这种“数据库”,使其可以利用计算机实现财务、仓库、生产的自动化管理。

给数据库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定义:数据库是存储在一起的相关数据的集合,这些数据是结构化的,无有害的或不必要的冗余,并为多种应用服务;数据的存储独立于使用它的程序;对数据库插入新数据,修改和检索原有数据均能按一种公用的和可控制的方式进行。当某个系统中存在结构上完全分开的若干个数据库时,则该系统包含一个“数据库集合”。 数据库的优点 人事基本档案 使用数据库可以带来许多好处:如减少了数据的冗余度,从而大大地节省了数据的存储空间;实现数据资源的充分共享等等。此外,数据库技术还为用户提供了非常简便的使用手段使用户易于编写有关数据库应用程序。特别是近年来推出的微型计算机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dBASELL,操作直观,使用灵活,编程方便,环境适应广泛(一般的十六位机,如

《数据库原理》知识点总结

《数据库原理》知识点总结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目录未找到目录项。 一数据库基础知识(第1、2章) 一、有关概念 1.数据 2.数据库(DB) 3.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Access 桌面DBMS VFP SQL Server Oracle 客户机/服务器型DBMS MySQL DB2 4.数据库系统(DBS) 数据库(DB)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开发工具 应用系统 二、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1.数据管理的三个阶段 概念模型 一、模型的三个世界 1.现实世界

2.信息世界:即根据需求分析画概念模型(即E-R图),E-R图与DBMS 无关。 3.机器世界:将E-R图转换为某一种数据模型,数据模型与DBMS相关。 注意:信息世界又称概念模型,机器世界又称数据模型 二、实体及属性 1.实体: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 2.属性: 3.关键词(码、key):能唯一标识每个实体又不含多余属性的属性组合。 一个表的码可以有多个,但主码只能有一个。 例:借书表(学号,姓名,书号,书名,作者,定价,借期,还期) 规定:学生一次可以借多本书,同一种书只能借一本,但可以多次续借。 4.实体型:即二维表的结构 例 student(no,name,sex,age,dept) 5.实体集:即整个二维表 三、实体间的联系: 1.两实体集间实体之间的联系 1:1联系 1:n联系 m:n联系 2.同一实体集内实体之间的联系 1:1联系 1:n联系 m:n联系 四、概念模型(常用E-R图表示) 属性: 联系: 说明:① E-R图作为用户与开发人员的中间语言。 ② E-R图可以等价转换为层次、网状、关系模型。 举例: 学校有若干个系,每个系有若干班级和教研室,每个教研室有若干教员,其中有的教授 和副教授每人各带若干研究生。每个班有若干学生,每个学生选修若干课程,每门课程有若干学生选修。用E-R图画出概念模型。

VB数据库基础知识

数据库基础知识 几乎所有的商业应用程序都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并将其组织成易于读取的格式。这种要求通常可以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MDBS)实现。MDBs是用高级命令操作表 格式数据的机制。数据库管理系统隐藏了数据在数据库中的存放方式之类的底层细节,使编程人员能够集中精力管理信息,而不是考虑文件的具体操作或数据连接关系的维护。 下面,先介绍几个基本的概念。 数据库:数据库就是一组排列成易于处理或读取的相关信息。数据库中的实际数据存放成表格(table),类似于随机访问文件。表格中的数据由行(row)和列(column)元素组成,行中包含结构相同的信息块,类似于随机访问文件中的记录,记录则是一组数值(或称为字段的集合),如图1所示: 图1:数据库和表格结构的图形表示 记录集:记录集(RecordSet)是表示一个或几个表格中的对象集合的多个对象。在数据库编程中,记录集等于程序中的变量。数据库中的表格不允许直接访问,而只能通过记录集对象进行记录的浏览和操作。记录集是由行和列构成的,它和表格相似,但可以包含多个表格中的数据。如图2所示网格中的内容来自于一个表格,形成一个记录集。图中所示的查询结果是所有作者的资料。 图2:BIBlIO数据库的Authors表,所选的行是Authors的相关记录 注意:可以把记录看成一种浏览数据库的工具,用户可以根据需要指定要选择的数据,记录集的类型有三类:

(1)DynaSets:这是可修改的显示数据; (2)SnapShots:这是静态(只读)的显示数据; (3)Tables:这是表格的直接显示数据。 DynaSets和SnapShots通常用SQL(结构化查询语言)语句生成,SQL将在以后介绍,但现在只要知道SQL语句是从指定数据库中读取数据的标准命令即可。DynaSets在每次用户数据库时更新,而对记录集的改变会反映在基础表格中。SnapShots是同一数据的静态显示,其中包含生成snapshots时请求的记录(基础表格中的改变不会在SnapShots中反映出来),自然也不会更改SnapShots。DynaSets是最灵活、最强大的记录集。虽然Table类型记录集需要大量间接成本。SnapShots是最缺少灵活性的记录集,但所要的间接成本最少。如果不需要更新数据库,只要浏览记录,可以用SnapShots这种类型。 SnapShots类型还有一个变形正向型SnapShots,这种类型SnapShots的限制更多,只能正向移动,但速度更快。正向型SnapShots可以用于要扫描多个记录并顺序处理(进行数值计算,复制所选记录到另一个表格中,等等)数据库记录的情况。这个记录集不提供反向方法,所以间接成本少。 Tables型记录组可以用于调用数据库表格。Tables比其他记录集类型的处理速度都快,可以保持表格与数据库中的数据同步,也可用于更新数据库。但Table 只限于一个表格。此外,通过Tables型记录集访问表格时,可以利用Tables 的索引值进行快速查找。 https://www.doczj.com/doc/4b10544661.html,数据集(Datasets)的概念 1.基本概念 数据集是一种离线了的缓存存储数据,它的结构和数据库一样,具有表格、行、列的一种层次结构,另外还包括了为数据集所定义的数据间的约束和关联关系。用户可通过.NEt框架的命名空间(NameSpace)来创建和操作数据集。 用户可以通过一些诸如属性(properties)、集合(collections)这些标准的构成来了解Dataset这个概念。如: (1)数据集(DataSet)包括数据表格的Tables这个集合以及relation的"Relations"集合。 (2)DataTable类包括了数据表格row的"Rows"集合,数据columns的"Column" 集合,以及数据relation的"ChildRelations"和"ParentRelations"集合。(3)DataRow类包括"RowState"属性,这些值是用来显示数据表格首次从数据库 被加载后是否被修改过,这个属性的值可以为:"Deleted"、"Modified"、"New"以及"Unchanged"。 2.定义(Type)和未定义(Untyped)的数据集 数据集有定型的和未定型的之分,定型的数据集是基本的DataSet类的一个子类,并且含有图表(.xsd文件),它用来描述数据集所拥有的表格的结构。这些图表 文件,包括了表的名字和列名、列所代表的数据的类型信息,以及数据间的约束关系。而一个未定型的数据集则没有这些图表的描述。 在程序中用户可以使用任意两种类型的数据集,然而,定型的数据集可以使得用户对数据的操作更加明了,并且可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错误,定型的数据集可以生成一些对象模型,这些模型的第一层次的类(first-class)就是数据集所包含

数据库知识点整理(全)

UNIT 1 四个基本概念 1.数据(Data):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对象 2.数据库的定义 :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集合 3.数据库管理系统(简称DBMS):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系统软件)。 用途: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 主要功能: 数据定义功能; 数据操纵功能; 数据库的运行管理;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实用程序) 4.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简称DBS):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 数据库系统的构成 数据库 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 应用系统 数据库管理员(DBA)和用户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 人工管理阶段 文件系统阶段 数据库系统阶段 数据库系统管理数据的特点如下 (1) 数据共享性高、冗余少;(2) 数据结构化;(3) 数据独立性高;(4) 由DBMS进行统一的数据控制功能 数据模型 用来抽象、表示和处理现实世界中的数据和信息的工具。通俗地讲数据模型就是现实世界数据的模拟。 数据模型三要素。

数据结构:是所研究的对象类型的集合,它是刻画一个数据模型性质最重要的方面;数据结构是对系统静态特性的描述 数据操作:对数据库中数据允许执行的操作及有关的操作规则;对数据库中数据的操作主要有查询和更改(包括插入、修改、删除);数据操作是对系统动态特性的描述 数据的约束条件:数据及其联系应该满足的条件限制 E-R图 实体:矩形框表示 属性:椭圆形(或圆角矩形)表示 联系:菱形表示 组织层数据模型 层次模型 网状模型 关系模型(用“二维表”来表示数据之间的联系) 基本概念: 关系(Relation) :一个关系对应通常说的一张表 元组(记录): 表中的一行 属性(字段):表中的一列,给每一个属性名称即属性名 分量:元组中的一个属性值,分量为最小单位,不可分 主码(Key):表中的某个属性组,它可以唯一确定一个元组。 域(Domain):属性的取值范围。

第一章 数据库系统基础知识 答案

第 一 章 数 据 库 系 统 基 础 知 识一、选择题 秋: .根据关系模型的有关理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二维表中的每一列均有唯一的字段名 .二维表中不允许出现完全相同的两行 .二维表中行的顺序,列的顺序可以任意交换 .二维表中行的顺序,列的顺序不可以任意交换

年(春) . 是一个。 . 数据库系统 . 数据库管理系统 . 数据库 . 数据库管理员 . 实体模型反映实体及实体之间的关系,是人们的头脑对现实世界中客观事物及其 相互联系的认识,而是实体模型的数据化,是观念世界的实体模型在数据世界中的 反映,是对对现实世界的抽象。 . 数据模型 . 物理模型 . 逻辑模型 . 概念模型 年(春) . 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的最主要区别是 A.数据库系统复杂,而文件系统简单 B.文件系统只能管理程序文件,而数据库系统能够管理各种类型的文件 C.文件系统管理的数据量较小,而数据库系统可以管理庞大的数据量 D.文件系统不能解决数据冗余和数据独立性问题,而数据库系统可以解决 . 关系模型的基本结构是。 .树形结构.无向图.二维表.有向图 秋: . 目前数据库管理系统()有许多不同的产品。在下列产品中,不属于()公司开发的是. . . . 年春 . 在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关系型数据库中的每一个关系都是一个二维表 .在关系模型中,运算的对象和运算的结果都是二维表 .二维表中不允许出现任何数据冗余 是一种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产品 .关键字是关系模型中的重要概念。当一个二维表(表)的主关键字被包含到另一个二维表(表)中时,它就称为表的。 .主关键字 .候选关键字.外部关键字 .超关键字 . 在关系模型中,关系运算分为传统集合的关系运算和专门的关系运算。在下列关系运算中,不属于专门的关系运算(即属于传统集合的关系运算)的是。 .投影 .联接 .选择 .合并 年(秋) .下列不属于关系代数运算的是。 . 查询. 投影 . 选择 . 联接 .实体是信息世界的术语,与之对应的数据库术语是。 . 文件.数据库. 记录. 字段 年春: .关系模型中,超关键字。 . 可由多个任意属性组成 . 能由一个属性组成,其值能唯一标识该关系模式中任何一个元组 . 可由一个或多个属性组成,其值能唯一标识该关系模式中任何一个元组

数据库模型基础知识及数据库基础知识总结

数据库模型基础知识及数据库基础知识总结 数据库的4个基本概念 1.数据(Data):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称为数据。 2.数据库(DataBase,DB):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3.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DBMS 4.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DBS) 数据模型 数据模型(data model)也是一种模型,是对现实世界数据特征的抽象。用来抽象、表示和处理现实世界中的数据和信息。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基础。数据模型的分类 第一类:概念模型 按用户的观点来对数据和信息建模,完全不涉及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主要用于数据库设计现实世界到机器世界的一个中间层次 ?实体(Entity): 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分的事物。可以是具体的人事物,也可以使抽象的概念或联系 ?实体集(Entity Set): 同类型实体的集合。每个实体集必须命名。 ?属性(Attribute): 实体所具有的特征和性质。 ?属性值(Attribute Value): 为实体的属性取值。 ?域(Domain): 属性值的取值范围。 ?码(Key): 唯一标识实体集中一个实体的属性或属性集。学号是学生的码?实体型(Entity Type): 表示实体信息结构,由实体名及其属性名集合表示。如:实体名(属性1,属性2,…) ?联系(Relationship): 在现实世界中,事物内部以及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这些联系在信息世界中反映为实体型内部的联系(各属性)和实体型之间的联系(各实体集)。有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等。 第二类: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 逻辑模型是数据在计算机中的组织方式

数据库知识点总结

期末复习顺便总结下,书本为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数据库系统概论》。 第一章知识点 数据库是长期储存之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1,数据库数据特点P4 永久存储,有组织,可共享。?2,数据独立性及其如何保证P10,P34 逻辑独立性:用户的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逻辑结构互相独立。(内模式保证) 物理独立性: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的数据库中的数据相互(外模式保证) 3,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P13 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完整性约束。 4,用ER图来表示概念模型P17 实体、联系和属性。联系本身也是一种实体型,也可以有属性。 第二章 1,关系的相关概念(如关系、候选码、主属性、非主属性) P42-P44单一的数据结构----关系。现实世界的实体以及实体间的各种联系均用关系来表示。 域是一组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值的集合。 若关系中的某一属性组的值能唯一地标识一个元组,则称该属性组为候选码 关系模式的所有属性组是这个关系模式的候选码,称为全码 若一个关系有多个候选码,则选定其中一个为主码 候选码的诸属性称为主属性 不包含在任何侯选码中的属性称为非主属性 2关系代数运算符P52

自然连接是在广义笛卡尔积R×S中选出同名属性上符合相等条件元组,再进行投影,去掉重复的同名属性,组成新的关系。 给定关系r(R)和s(S), S? R,则r ÷s是最大的关系t(R-S) 满足tx s?r 3,关系代数表达式 第三章

1,SQL的特点P79-P80 1. 综合统一 2. 高度非过程化 3. 面向集合的操作方式 4.以同一种语法结构提供多种使用方式 5. 语言简洁,易学易用 2,基本表的定义、删除和修改P84-P87 PRIMARY KEY PRIMARYKEY (Sno,Cno) UNIQUE FOREIGN KEY(Cpno) REFERENCES Course(Cno) ALTER TABLE <表名> [ ADD <新列名><数据类型>[完整性约束] ] [ DROP<完整性约束名>] [ALTER COLUMN<列名> <数据类型> ]; DROP TABLE<表名>[RESTRICT|CASCADE]; 3,索引的建立与删除P89-P90 CREATE [UNIQUE] [CLUSTER] INDEX <索引名> ON <表名>(<列名>[<次序>][,<列名>[<次序>] ]…); 唯一索引UNIQUE、非唯一索引或聚簇索引CLUSTER

数据库基础知识和Access入门习题答案

一、选择题 1.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 A.数据库 B.数据库管理员 C.数据库管理系统 D.文件 2. A.记录 B.字段 C.域 3.Access数据库文件的扩展名是。 A.DOC B.XLS C.HTM D.MDB 4.DB、DBMS和DBS A.DB包括DBMS和DBS 包括DB和DBMS C.DBMS包括DBS和DB D.DBS与DB和DBMS无关 5.数据库管理系统位于。 A.硬件与操作系统之间 B.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 C.用户与硬件之间 D.操作系统与应用程序之间 6.使用二维表表示实体之间联系的数据模型是。 A.实体-联系模型 B.层次模型 C.关系模型 D.网状模型 7.一个学生可以选修多门课程,一门课程可以由多个学生选修,则学生—课程之间的联系为。 A.一对一 B.一对多 C.多对一 D.多对多 8.Access A.层次型 C.网状型 D.树型 9.关系数据库的基本关系运算有。 A.选择、投影和删除 B.选择、投影和添加 C.选择、投影和连接 D.选择、投影和插入 10.在E-R图中,用来表示联系的图形是。 A.矩形 B.三角形 C.椭圆形 D.菱形 二、填空题 1.常用的数据模型有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 2.实体与实体之间的联系有3种,它们是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 3.二维表中的列称为关系的属性,二维表中的行称为关系的元组。 4.Access数据库中的7种数据库对象分别是表、查询、窗体、报表、数据访问页、宏和模块。 5.在关系数据库中,一个属性的取值范围为域。 三、简答题 1.什么是数据?什么是数据库?

答:数据是描述现实世界事物的符号记录形式,是利用物理符号记录下来可以识别的信息,数据的概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描述事物特性的数据内容;二是存储在某一种媒体上的数据形式。 数据库是数据的集合,并按特定的组织方式将数据保存在存储介质上,同时可以被各种用户所共享。数据库不仅包含描述事物的数据本身,也包含数据之间的联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