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_方法_指标体系与实证研究_以江苏省为例_钟太洋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_方法_指标体系与实证研究_以江苏省为例_钟太洋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_方法_指标体系与实证研究_以江苏省为例_钟太洋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_方法_指标体系与实证研究_以江苏省为例_钟太洋

28卷第2期2006年3月

资 源 科 学RESOURCES SCIENCE Vol.28,No.2Mar.,2006

文章编号:1007-7588(2006)02-0154-09

收稿日期:2005-01-10;修订日期:2005-05-3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70373029);教育部霍英东基金优选项目(编号:94001);江苏省科技招标项目(编号:BR2004003);江苏省软科学基金项目(编号:BR2005009)。

作者简介:钟太洋(1976~),男,讲师,主要从事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E -mail :taiyangzhong@1631com

通讯作者:黄贤金,E -mail :hxj369@nju 1edu 1cn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方法、指标体系与实证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

钟太洋1,2

,黄贤金1

,李璐璐1

,王 晨

1

(11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南京 210093;21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南昌 330045)

摘 要:本文回顾了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的研究进展情况。本文设计了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的总体框架: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目标是获得一个具有可比性、敏感性、综合性等特点的综合指数;在评价思路,以/活动)压力)反应)绩效0为分析框架,描述性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选择的原则并以此为依据选择确定了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对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指标标准化方法等进行探讨。根据本文设计的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框架与思路,对江苏省循环经济进行了描述评价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江苏省的循环经济发展程度在逐步提高,并且江苏省的循环经济发展经有明显的阶段性;对分项指标的分析表明不同的指标有不同的表现,即在减量投入和污染减排这两个方面做的比较好,在循环利用方面有待加强。最后,文章结合评价结果,提出了一些促进江苏省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循环经济;评价方法;实证研究;江苏省

1 引言

循环经济是指依赖于一组以/减量化(Reducing)、再使用(Reusing)、再循环(Recycling )0为内容的行为原则(称为3R 原则)的经济模式

[1]

。20

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提出的/地球宇宙飞船理论0被看作是循环经济的早期萌芽,近年来,循环经济的理念正越来越被国际社会承认与接受。2003年,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人口与资源环境工作会议座谈会上指出要将循环经济的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2]

。那么,如何考核循环经济模式以及发展循环经济的绩效?一个地方或者区域的循环经济的发展程度?这需要运用一定的手段与方法来回答。本文的研究正是基于这样的一个背景对循环经济发展评价进行一番尝试。

根据国内相关的论述,发现循环经济的部分核心内容,在英美等国家主要体现在产业生态学的文献论述中,与此相关的概念还有清洁生产。对于循环经济的说法主要流行于德国和日本,而其他国家

则还未有广泛的采用[3]

。比较循环经济和产业生态学,可以发现循环经济和产业生态学有很多共同之处,但是,比较国内外关于产业生态学和循环经济的论述也会发现,产业生态学和循环经济两者并不完全等同。国内所提到的循环经济概念显然要比产业生态学内涵更为丰富,国内循环经济思想在产业生态和清洁生产思想的基础上,扩大了其范围:从产业层面发展到经济整体层次,并进一步扩展到社会整体层面。因此,在国内,循环经济的内容不仅包括了循环工业,而且包含了循环农业、循环三产等内容,甚至扩大到循环型社会的范畴,试图用循环的方式来重新审视人类的生产和消费并试图从中找到一条提高资源效率的有效途径。从国外有关产业生态的文献来看,比较注重产业生态学的应用研究,例如在产业规划与管理方面

[4]

和生态工业园建设规划方

面[5]

以及具体行业的应用

[6]

或者研究具体某一类型

的资源循环利用问题[7]

,也有研究关注产业生态学在实际应用的策略与政策探索[8]

。对产业生态方面的评估主要侧重于应用产业生态的方法评估经济活

动对环境的冲击,既从环境负荷的角度来评估产业活动及其效果,因此,从物质流和能量流的角度进行的研究的不少,例如,有研究应用能量足迹的方法分析了玻璃和塑料的循环利用问题[9]。当然,产业生态重点关注的是生态效率评价以及提高生态效率的对策与途径研究,因此,其分析方法目前主要有全额成本评估法[10]、生命周期评估法[11]、物质流分析[12]、能量流分析[13]等一些基本方法以及其他一些方法,例如无因次分析法[14]和物质放射性循环分析[15],但不管这些方法的具体表现形式和计算方式如何,其根本出发点是生态效率、着眼点是物质和能量两个要素,关键变量是物质流和能量流。此外,还有研究应用战略研究的SWOT分析方法评估亚洲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生态发展潜力[16]。

国内对于循环经济最早的报道见于1997年[17],到目前为止,国内对于循环经济的论述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循环经济内涵与原则的论述[18~20],但不管如何看待循环经济本质内涵,都认为/3R0原则是循环经济的基本要点;o论述循环经济的作用以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21~27],国内学者从各个不同角度分析和预测循环经济对经济、社会以及环境的冲击,普遍认为循环经济有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重要经济方式;?对循环经济运用模式的探讨:这主要有分析具体行业中循环经济运用模式[28,29]、区域循环经济模式[30]以及循环经济园区[31,32]和个别企业的实践与方式,总的来看,学者们从不同层面探讨了循环经济的实现模式;?循环经济实现的支撑:主要论述了从法律与政策角度保障和促进循环经济的实现[33~35],以及发展循环经济对发展理念和微观管理方面的要求[36];?分析循环经济发展中微观经济主体行为,例如,有学者对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中的企业行为进行了探讨[37]。此外,还有研究探寻了循环经济指标体系[38]、生态工业园区的评价指标体系[39]以及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程度进行了评价[40],可见,对于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的研究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未见报道。

尽管产业生态的研究为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提供了借鉴,但是,基于循环经济思想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无法直接套用产业生态的评估方法:一是资料方面的限制,二是评价的目的不同:综观已有的研究报道,尽管国内对于循环经济的论述不少,但到目前为止,对于如何评价循环经济发展的报道则鲜有见到。因此,有必要从理论和实证的层次研究循环经济的评价问题,为目标考核、促进循环经济的实施以及完善循环经济的政策制度体系提供依据和和支持。

2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框架与指标体系2.1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的目标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凭借一定的方法通过一系列的计算,对体现经济循环程度的各个方面反映出来,并且通过一定的综合手段,得到一个综合性的指数,即循环经济指数(简称循环经济发展指数)))Circular Economy Development Index,CEDI),这个综合指数符合以下要求:

(1)可比性。循环经济指数的可比性要满足3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时间上的可比性,即采用不同时间的数据计算得到的结果应该可以直接比较;二是空间上的可比性,即在不同地方的计算结果应当可以直接比较;三是/时间)空间)指数0三维坐标系统内,指数具内涵具有一致性。

(2)敏感性。循环指数对指标值的变动应当有灵敏的反应,如果某一样本某一指标值的大幅度变动也不会引起循环指数的变化,那么这一指数就不能精确反应经济循环程度。因此,敏感性要求循环指数能够适应指标的动态变化。

(3)综合性。即循环指数必须是反应经济循环程度各个方面因素的综合,而不是一个单一方面的体现。通过循环指数,可以对某一地方某一时间循环经济的情况得到一个总体的综合判断。

(4)具有实际运用价值。理论研究要反应实际需要,为解决实际问题服务,因此,在设计循环经济发展评价体系时,必须考虑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的成果在政府工作以及其他领域应用的要求)))满足比较和考核这两个基本要求。

除了获得一个高度综合的评价指数外,为获得更多的信息、提高评价与分析的精确性与可靠性,对某些方面加以描述性评价。

2.2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的总体思路

循环经济可以体现在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对循环经济的评价可以从人类的活动与结果两个方面来考虑,因此,建立一个APRP分析框架(见图1):活动(Action))压力(Pressures))反应(Respond))绩效(Performance)。

从评价目标可以看出,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是一个多指标综合评价的过程,其结果是一个多指标综

155

28卷第2期钟太洋等: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方法、指标体系与实证研究

图1活动)压力)反应)绩效模型

Fi g11The Model of Ac ti on)Press ures)Resp on d)Performance

合评价指数。因此,在整个评价过程中,关键的工作就是确定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选择合适的评价综合方法、指标的转换。

在综合方法方面,主要简单综合和加权综合两种,从这2种方式的综合过程来看,加权综合的权的权的确定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在简单综合方式中,指标转换则显的尤为重要。本文拟同时采用这两种方式,并比较两种方式得到的结果。

当然,由于综合指数都是一个高度抽象和概括的一个数值,这一数值滤去了许多生动和具体的细节,因此,在评估综合指数的同时,也考虑使用一般描述统计的方法对某些细节进行补充以便更好的反映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能力。这样,通过综合指数和一般描述评价的结合,全面而又无遗漏的反映出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状况。

2.3评价指标选择的原则

评价指标的选择主要考虑以下要求:

(1)数据可得性原则。因为循环经济发展评价对象就是经济运行的循环程度,循环指数的最终确定需要通过评价指标的具体落实,因此,必须保证能够获得不同时间阶段的评价指标值,最好能够通过现有的统计活动获得。此外,通过统计渠道获得的数据能够保证其分析成果的运用与推广。

(2)水平指标与速度指标相结合原则。评价指标体系既要有反应发展水平的指标,又要有反应动态变化的指标,通过水平与速度指标的组合,实现评价既反应结果也反应人类经济活动在时间纬度上所做出的努力,达到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

(3)循环压力与循环能力指标相结合原则。考虑到目前经济发展目标以及经济运行情况对循环经济的需求,这主要是要注意资源消耗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冲击程度,也就是要考虑输入段和输出段的状况;然而,仅仅考虑循环能力还不够,需要结合社会为实现循环经济和循环型社会所做的努力及其达到的成果,因此,结合循环压力的考虑,对比循环能力,对比循环压力和循环能力可以对循环潜力进行考察。

(4)相关性原则。指标的概念清楚而且与所要达到的评价目标有高的相关性,保证指标计量的内容对于评价目标和评价对象而言是重要的和有意义的。

(5)系统性指标和部门性指标相结合。在指标体系中,既要有反映整体经济循环情况的指标,又要对某些重点部门的循环经济发展情况加以表达,以便突出表达影响整体循环经济的因素和变量。

(6)普遍性与差异性相结合原则。普遍性与差异性相结合原则就是说影响因素要普遍存在并且对不同的时间和空间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

(7)/3R0原则。因为循环经济的核心体现就是要反应循环经济/3R0准则的应用情况以及该原则的运用效果,所以,在选择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时,充分考虑/3R0准则的重要性,突出能够体现/3R0准则的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4指标体系的建立与权重的确定

根据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选择的原则以及江苏省的实际情况,主要从7个方面来反应循环经济发展及其趋势情况:资源利用效率、资源减量化利用趋势、污染减量排放、资源再循环与再利用、产业循环结构、能源结构及安全、循环经济发展能力。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具体见表1。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的方法有很多,用的比较多的方法有delphi法、层次分析法、成对因素比较法以及统计分析方法等。本文主要采用层次分析法并根据经验对其结果做适当调整,对各个层次的权重进行确定,其结果见表1中括号的数值。

2.5指标值的无量纲化方法

在对指标进行标准化(无量纲化)工作中需要考虑2个基本的方面:一是标准化的指标值参照体系

156资源科学28卷第2期

表1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权重

Ta ble1T he index o f circular eco nomy develop ment a ssess ment

and their weigh

类别指标

资源利用效率(0108)单位GD P用水量(012)、单位GDP耗电量(012)、单位GDP能耗量(012)、人均建设用地(012)、非农产值占地率(012)

资源减量化利用趋势(0121)用水增量与GD P增量比(013)、耗电增量与GD P增量比(013)、能源消耗增量与GDP增量比(014)

污染减量排放(0114)单位GD P废水排放量(013)、单位GDP废气排放量(013)、单位GDP固体垃圾排放量(013)、环境污染经济损失占GDP比重(011)

资源再循环与再利用(0128)工业/三废0综合利用产品产值占GDP比重(013)、工业重复用水量与新鲜用水量比(0120)、能源终端利用率(0125)、城市污水再用比率(0125)

产业循环结构(0114)高废水排放行业产值比重(0118)、高废气排放行业产值比重(0116)、高/固废0排放行业产值比重(0116)、高废水排放行业废水比率(0118)、高废气排放行业废气排放比率(0116)、高/固废0排放行业/固废0排放比率(0116)

能源结构及环境安全(0105)能源价格增长幅度P物价增长幅度(014)、煤炭自给率(014)、万人环保信访率(012)

循环经济发展能力(011)污水处理能力P污水排放量(013)、废气处理能力P废气排放量(013)、环保投资占GDP比重(014)

选择,二是标准化的数学处理方法。标准化的指标值参照体系的确定或者选择有3种形式:1建立一个独立的指标参照体系。利用这一个独立的指标参照体系,把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的指标值和这个参照体系进行对比得到标准化系数,然后利用这一个无量纲的系数进行指标综合;o在被评价对象内部选择指标值形成一个参照体系。这种方法选择参照指标体系的做法就是寻找评价对象各个指标中指标值的最大值和最值,有时候根据实际需要寻找一个适中的指标值,利用这些最大值和最小值对各个指标值进行标准化;?运用一定的数学方法,把参照体系的选择隐含在标准化的数学处理方法中。这一方法试图在数据处理的数学方法是突破建立指标参照体系的困境,把建立指标参照体系的困难转移到数据处理的数学方法的设计上。

从评价的角度来看,通常可以把指标划分成3种:指标值越大(高)越好型、指标值越小(低)越好型、指标值适中型。在这3种指标中,指标值越大越好的指标又被称为正向型指标,指标值越小越好型又称为逆向型指标。指标值的无量纲化的方法有很多,通常对应不同参照体系建立方法有不同的指标无量纲化方法,一般来说常用有:1极差标准化法。全距标准化法就是找出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求得极差,用这一极差作分母;o极值P适中值标准化法。同极差标准化法一样,极值标准化法也需要找出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与全距标准化法不同的是,极值标准化法直接用最大值和最小值做分母或者分子;?幂指数转化法。幂指数转化法就是采用幂指数的形式将指标值转换成界于[0,1]之间的标准化值,从幂指数转化法的计算公式中可以看出,转换系数的确定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需要通过转换系数来保证标准化后的指标值落在[0,1]区间内;?参照体系百分比标准化法。参照体系百分比标准化,在计算方式上本文采用(2)中的方法,只需要将其中相应的对照数值换成参照体系中的数值即可以。

3江苏省循环经济发展评价

3.1江苏省循环经济发展的描述性评价

运用前面建立的指标体系,可以对江苏省循环经济发展状况进行描述。

(1)资源利用效率方面。这一组指标是一个逆向型指标,即指标值越低越好。从这组指标的5个具体的指标来看,水耗、电耗、能耗的效率从1985年到2003年有很大提高:每亿元GDP消耗的水下降了85%(即2003年能耗为1985年的15%)、能耗下降了85%、电耗下降了82%,在土地占用方面,非农用地产地占地率下降了80%,但是人均建设用地提高了312倍(即2003年为1985年的412倍)。从人均建设用地的时间序列来分析,江苏省的非农用地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为什么单位GDP的土地占用减少而人均建设用地在增加?这可能是由于城市化进程落后于工业化进程的一个结果或者表现。各个年份的资源消耗情况具体见下表。从表中可以看出,无论是绝对数还相对数,江苏省的资源消耗效率有很大的提高。

(2)资源利用减量化趋势。从1986年到2003年,每增加1@108元GDP所需要增加的水资源消耗的总体变动趋势是逐年减少,并且从1990年开始,增加一个单位GDP所需要增加的水资源消耗逐步

157

28卷第2期钟太洋等: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方法、指标体系与实证研究

趋向于0。可见,在水资源消耗方面,江苏省水资源利用效率逐步提高,这应当得益于水循环利用程度的提高。从电力消耗来看,单位(平均)耗电量在逐渐减少,但是在2000年后有小幅度上升。从边际的角度来看,增加一个单位的GDP的所增加消耗的电力是负值,1998后,在1998年以前,GDP的增加一个单位的GDP的所增加消耗的电力增加值逐步逼近于0。这说明,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江苏省在电力资源利用效率方面已经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电力利用效率的提高的潜力不大。从能源消耗来看,单位GDP的能源消耗在逐步减少的同时增加一单位GDP能源增加量也在减少,在1999年以前,增加一单位GDP能源增加量有向0值收敛的趋势,但是1999后则表现出向1收敛的趋势。

(3)污染减量排放方面。在污染排放方面,无论是单位GDP的废水、废气还是固体垃圾排放,从1985年到2003年都市呈现下降趋势,从1985到1994年的10年之间,年下降幅度较大,从1995年到2003年的9年之间,虽然仍然呈现下降趋势,但是,下降幅度已经趋缓,并逐步趋向停止。这说明,在过去一段时间内,通过环境保护制度的实施,污染排放控制政策起到了相当的作用,但是,在今后的污染控制方面,除继续执行污染控制法律制度外,还需要在污染控制技术上要有所突破。环境污染损失在1995后波动性较大,因此,尽管单位GDP的/三废0排放在减少,但是环境损失并非同步减少,从环境统计资料中得知,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发生频率在降低,但是,平均每次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经济损失量在提高。

(4)资源再循环与再利用方面。从终端能源利用率来看,能源利用效率在降低:尽管下降趋势似乎比较缓慢,但是从1985到2003年之间下降幅度还是很大,能源终端利用率从1985年的96%下降到2003年的72%。从水资源用的情况来看,在工业方面,水资源循环利用的程度在不断地提高,工业重复用水率(重复用水量与新鲜用水量只比)从1985年48%上升到2003年的15917%,在1985到2003年期间,工业重复用水率最高达16813%,而且从1999年开始,工业重复用水率都保持在100%以上;从城市生活用水来看,水资源循环利用的情况明显不如工业领域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即使最高年份,城市生活污水再用比有未达到1%。从工业/三废0综合利用产品产值的角度来看资源再循环与再利用的效益,发现资源再循环与再利用在GDP的重要性没有显现出来,历年工业/三废0综合利用产品产值占GDP 比重都在017%以下。

(5)产业循环结构方面。从产业循环结构这一组指标来看,尽管/三废0高排放行业的单位产值/三废0排放率逐年下降,但是,从排放比重与产值比重对比的角度来看,高废水排放行业的排放份额与产值比从1999年到2002年之间出现下降态势,而高废气和高固废排放行业的排放份额与产值比都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可见,高废气和高固废排放行业资源利用效率和生态效率都在下降,这些行业的经济活动增长对于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的提高的作用是逆向的。

(6)能源结构与环境安全方面。从石油价格变动与物变动相对幅度来看,石油价格的变化幅度比较大并且石油价格与物价变动之间在变动方向不具有一致性;从煤炭自给率来看,随着江苏经济活动量的增加,对煤炭的需求在不断增加,但是江苏省内煤炭供应量有限,因此,煤炭自给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从1985年的66159%下降到2003年的23148%。从万人环保信访人次可以看出,除个别年份外,万人环保信访人次基本保持在017到1之间。

(7)循环能力方面。从环境保护投资量来看,尽管环保投资在绝对额上在逐步增加,但环保投资增加的幅度不如GDP增加的幅度,因此,环保投资占GDP的比重呈现下降趋势。

3.2江苏省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

运用前面的方法、指标体系以及权重,可以对江苏省循环经济的发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价,考虑到指标值的原因,根据实际情况,拟采用以下2种方案进行处理:

一是评价年份为1996年~2003年:1采用前文的全部指标进行综合评价;o使用3种方法进行指标值标准化;?采用加权综合法进行综合;

另一是评价年份为1986年~2003年:1考虑数据的原因,去掉前文中/产业循环结构0这类指标,对剩余指标重新赋;o使用3种方法进行指标值标准化;?采用加权综合法进行综合。

采用第一种方案的处理过程与结果如下:

(1)采用前文的全部指标进行综合评价,评价年份为1996年~2003年,运用加权法进行综合,使用极值P适中值标准化法进行数据标准化考虑到有些数据值得为负,如果直接使用这些数据的话,最终的

158资源科学28卷第2期

计算结果会难以解释,所以,对于出现负值的指标进行指标值的坐标平移变化再进行数据标准化工作,坐标变换方式如下:

x c ij=x ij+A,式中x c ij为经过坐标变换后的指标值;x ij为原指标值;A为加常数,变换后满足x ij< 0。

结算结果见表2中循环综合指数?;

(2)采用前文的全部指标进行综合评价,评价年份为1996年~2003年,运用加权法进行综合,使用极差标准化法进行数据标准化,同样对出现负值的指标进行指标值的坐标平移变换,计算结果见表2中循环综合指数ò;

(3)采用前文的全部指标进行综合评价,评价年份为1996年~2003年,运用加权法进行综合,使用幂指数转化法进行数据标准化,同样对出现负值的指标进行指标值的坐标平移变换,转换参数的计算采用取中点值的方法计算[41],计算结果见表2中循环综合指数ó。

采用第二种方案的处理过程与结果如下:

(1)对剩余指标重新赋;

(2)对有关数据进行坐标转换,转换方法:x c ij= x ij+A,式中x c ij为经过坐标变换后的指标值;x ij为原指标值;A为加常数,变换后满足x ij<0;

(3)采用3种不同的指标标准化方法进行指标标准化:极值P适中值标准化法、极差标准化法以及幂指数转化法,其结果分别见表3中的循环综合指数(?)、循环综合指数(?)、循环综合指数(?)。

从数据处理结果可以得出:

(1)从总体上来看,江苏省的循环经济发展程度是提高的,但是,不同的数据处理方法得到的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别,去掉产业循环结构类指标后得到结果反映的循环经济发展程度变动趋势在不同处理方法之间一致性程度;

(2)未去除产业循环结构类指标前,相对而言,循环经济发展程度变动趋势在不同处理方法之间一致性程度要低一些;

(3)如果取不同处理方法得到循环综合指数的平均值来判断江苏省的循环经济发展程度的话,目前江苏省循环经济发展程度在58%~59%之间;

(4)用平均值来表达循环经济发展程度,2种不同的处理方案在趋势上有很强的一致性,变动方向基本吻合;

表21996年~2003年江苏省循环经济发展指数(一)

Ta ble2C ircula r eco nomy develo pment ex ponential of Jia ngs u

Prov ince fro m1996to2003(1)

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指数?541913481511541337541686531267521737541423601895指数ò631607521693601139561523501775551299561488521847指数ó571010541432571378571524521772581359531075601447平均值(CEDI1)581510511879571285561244521271551465541662581063表31986年~2003年江苏省循环经济发展指数(二) Ta ble3C ircula r eco nomy develo pment ex ponential of

J ia ng su Pro vi nce from1986to2003(2)

指数?指数?指数?

平均值

(CEDI2) 1986281588291048351841311159

1987421774461731511663471056

1988331445481550451258421418

1989301887491224451428411846

1990391920511145481936461667

1991311128451940431893401320

1992321683511745481414441281

1993401743601479551512521245

1994431038581807501159501668

1995431935591640551389521988

1996481062601552571814551476

1997411047541149531496491564

1998471773601749561945551155

1999481332591316571151541933

2000461498501142511567491403

2001451965571387581112531821

2002471800571222511822521281

2003551897601021601773581897

(5)用第二种方案处理得到的循环经济指数(CEDI2)来分析的话,可以发现,江苏省循环经济发展可以大致以1993年为界分为2个不同的阶段: 1993以前循环经济指数(CEDI2)处于40%~50%之间,1993以后循环经济指数(CEDI2)处于50%~ 60%之间。

4结论与建议

通过前文的分析,可以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结论:

(1)从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的分项指标的分析,不同的指标有不同的表现,从资源投入端来看,水资源

159

28卷第2期钟太洋等: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方法、指标体系与实证研究

和电力资源已经显现出减量投入的趋势;但是土地资源的消耗在增加,尤其是单位建设用地承载的人口数量呈现下降趋势;

(2)从资源使用的过程来分析的话,资源的循环利用程度在逐步提高,但是,能源的终端利用效率有下降的趋势,并且江苏省对外来能源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3)从排放端来看,单位GDP的废物排放呈现下降趋势,从1985到1994年的10年之间,年下降幅度较大,从1995年到2003年的9年之间,虽然仍然呈现下降趋势,但是,下降幅度已经趋缓,并逐步趋向停止,尽管环境污染或破坏事故的经济损失占GDP的比重在下降,但是,每次环境污染或破坏事故的经济损失在增加;

(4)从综合评价的角度来看,在总体上,江苏省的循环经济发展程度在逐步提高,并且江苏省的循环经济发展经有明显的阶段性;

为推进江苏省的循环经济发展,应当在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制建设,认真贯彻与推行循环经济建设规划,促进生态工业等循环型产业的发展;

(2)组织科技力量,对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问题,尤其是重大技术问题进行科技攻关,以便在技术上能够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3)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逐步淘汰资源生态效率低的产业,促进对环境冲击小的产业的发展,提高区域资源利用的生态效率,此外,还要注意土地资源的利用问题,提高非农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促进土地节约型产业的发展;

(4)采取经济、科技和法制等综合政策措施,从约束和激励两个方面引导微观经济主体采用循环经济的生产模式和生产技术,尤其是循环再利用的生产模式与技术;鼓励能源节约和提高能源利用率的生产和消费模式;

(5)采取税收、财政的政策手段,引导微观经济主体采用资源减量化和污染减排放的生产与消费方式;增加环境保护投资,严格控制重大环境破坏事故的发生,推进排污权交易制度建设进一补控制污染排放。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黄贤金.循环经济:产业模式与政策体系[M].南京:南京大学

出版社,2004.10.[HUANG Xian-jin.Circular Ec onomy:Indus try

Method and Policy[M].Nanjing:Nanjing Universi ty Press,2004.

10.]

[2]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4中国可持续发展战

略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257.[Sus 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Research Group in Chi nese Academy of

Sciences.2004Report of Sus 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i n Chi na

[M].Beijing:Sciences Press,2004.257.]

[3]The World Bank.Circular Economy:An Interpretati on[EB P OL].

http:P P www.econ.no,2004-11-21.

[4]Singhal S,Kapur A.Industri al es tate planning and manage ment in

India)an integrated approach towards indus trial ecology[J].Journal

o f Envi ronmental M anage me nt,2002,66(1):19~29.

[5]R oberts,Brian H.The application of indus trial ecology pri nciples and

planning guidelin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co-indus trial parks:an

Australi an case study[J].Journal o f Cleaner Produc tion,2004,12(8

~10):997~1010.

[6]Sagar A D,Frosch R A.A perspective on indus trial ecol ogy and i ts

applicati on to a metals-indus try ecos ys te m[J].Journal o f Cle aner

Production,1997,5(1~2):39~45.

[7]Hermanowicz S W,Asano T.Abel wolman.s/The Metabolis m of

Cities0revi sited:a cas e for water rec ycling and reus e[J].Water

Sc ienc e and Technology,1999,40(4~5):29~36.

[8]Edward C R.Making s ense out of indus trial ecology a frame work for

anal ysis and ac tion[J].Journal o f Cle aner Pro duction,2004,12(8~

10):1111~1123.

[9]Krivtsov V,W?ger P A,Dacombe P,Gilge n P W,et al.Analysis of

energy footprints as sociated with recycling of glass and plas tic)case

s tudies for i ndustrial ecology[J].Ecologic al Mode lling,2004,174(1

~2):175~189.

[10]Seager T P,Thei s T L.A taxonomy of metrics for tes ting the indus trial

ecology hypotheses and applicati on to des ign of freezer i nsulation[J].

Journal o f Cleaner Production,2004,12(8~10):865~875. [11]Seager T P,Thei s T L.A uniform definition and quantitative basis for

industrial ecology[J].Journal o f Cleaner Production,2002,10(3):

225~235.

[12]Wernick I K,Ausubel J H.National material metrics for indus trial

ecology[J].Resources Polic y,1995,21(3):189~198.

[13]Anders en,O.Transport of fis h from Norway:energy analysis usi ng

industrial ecol ogy as the fra mework[J].Journal o f Cle aner

Production,2002,10(6):581~588.

[14]Connelly L,Koshland C P.Exergy and i ndustrial ecology.Part2:A

non-dimensional analysis of means to reduce resource depleti on[J].

Exe rgy,2001,1(4):234~255.

[15]Connelly L,Koshland C P.Two aspec ts of cons umption:using an

exergy-bas ed measure of de6gradati on to advance the theory and

i mplementation of i ndustri al ecology[J].Resource s,Conservation and

Rec ycling,1997,19(3):199~217.

[16]Chiu A S F,Yong G.On the indus trial ecology potential in Asi an

Developing Countries[J].Journal o f Cle aner Production,2004,12(8

~10):1037~1045.

[17]闵毅梅,江苏.德国的5循环经济法6[J].环境导报,1997,(3):

40.[MIN Y-i mei,JIANG Su.Ci rcular economy act of Germany[J].

160资源科学28卷第2期

Env ironment Intro duction,1997,(3):40.]

[18]奈民夫#那顺,梁继业,邢恩德.新形态的循环经济与循环经济

学的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3

(1):7~111.[Nai M in Hu#NaShong,LIANG J-i ye,XING En-de.

Study on circular economy and circular economics[J].Journal o f

Inne r M ongolia Agric ultural U nive rsity,2002,23(1):7~111.] [19]陈德敏.循环经济的核心内涵是资源循环利用)))兼论循环

经济概念的科学运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14(2):

12~15.[CHEN De-min.Core of recycling economy i s to use

res ources circularly[J].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 nt,2004,14(2):12~15.]

[20]徐大伟,王子彦.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经济

学对循环经济的理论贡献[EB P OL].http:P P uni https://www.doczj.com/doc/4510402093.html,.c n P

jjxy P zyjj lt P zyjjlt13.htm,2004-11-21.[XU Da-wei,WA NG Z-i yan.The

theoretic contributi on of environment economics,ecology economics

and sus tainable devel opment econo mics to ci rcular economics[EB P

OL].http:P P https://www.doczj.com/doc/4510402093.html, P jj xy P z yjjlt P z yjjl t13.htm,2004-11-21.] [21]诸大建.可持续发展呼唤循环经济[J].科技导报,1998,(9):39

~42.[Z HU Da-jian.Sus tainable development calls for circular

economy[J].S&T Int roduc tion,1998,(9):39~42.]

[22]李汝雄,王建基.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J].

环境保护,2000,(11):29~30.[LI Nu-xi ong,WANG Jian-ji.

Ci rcular economy is the unavoi dable means of sus tainable development

[J].Environme nt Protec tion,2000,(11):29~30.]

[23]谢海云,孙力军,张文彬.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循环经济[J].昆

明理工大学学报,2000,25(2):5~9.[XIE Ha-i yun,SUN L-i jun,

Z HANG Wen-bin.Sustainable devel opment s trategy and circular

economy[J].Journal o f U ni v e rsity o f Sc ienc e and Technology,2000,

25(2):5~9.]

[24]王永生.发展循环经济实现我国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J].中

国矿业,2004,13(6):32~34.[WANG Yong-sheng.Developing

circular economy and realizi ng mineral resources sustainable use in

China[J].China Mine ral Industry,2004,13(6):32~34.]

[25]胥树凡.循环经济理念下的再生资源产业[J].有色金属再生

与利用,2004,(5):11~14.[X U Shu-fan.Renewable res ources

indus try under the idea of circul ar ec onomy[J].Non ferrous Me tal

Rene wing and Use,2004,(5):11~14.]

[26]崔新明.循环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J].兰州

学刊,2004,(3):107~109.[CUI Xin-ming.Circular ec onomy is the

unavoidable means of Xiao Kang s ociety ins truction[J].Lan Zhou

Xue Kan,2004,(3):107~109.]

[27]李建伟.循环经济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分析[J].石家庄经

济学院学报,2004,27(1):69~72.[LI Ji an-wei.Infl uence of

circular econo my on foreign trade of China[J].Journal o f

Shijiazhuang Universit y o f Economics,2004,27(1):69~72.] [28]岳润清.水泥工业与循环经济[J].水泥技术,2004,(2):63~

65.[Y UE Run-qing.Cement industry and ci rcular economy[J].

Cement Technology,2004,(2):63~65.]

[29]吴季松.用循环经济理念创新水污染防治对策[J].中国水利,

2003,(5):14~16.[WU J-i song.Innovating water pollution

preventi on w i th the i dea of circular economy[J].China W ater,2003

(5):14~16.][30]黄贤金,朱德明.江苏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污染防治

技术,2003,16(3):1~4.[HUANG Xi an-jin,Z HU De-mi ng.The

model of circular economy development of Jiangsu Province[J].

Pollution Preve ntion Te chnolo gy,2003,16(3):1~4.]

[31]夏冰.山西能源工业循环经济园区的发展模式[J].山西煤炭.

2004,24(2):57~59.[XIA Bing.The model of circ ular economy

park of energy indus try in Shanxi Province[J].Shanxi Coal,24(2):

57~59.]

[32]刘海.山西农业循环经济园区发展模式研究[J].山西农经,

2004,(1):48~56.[LI U Hai.The model of agricultural ci rcular

economy park of the model of circ ular economy park[J].Shanxi

Agricultural Economics,2004,(1):48~56.]

[33]雷霆,王芳.循环经济理论与/三同时0法律制度的融合[J].经

济问题探索,2004,(6):19~21.[LEI Ting,WA NG Fang.Ci rcular

economy theory and/three si mul taneous processing0[J].Economic

Problem Rese arch,2004,(6):19~21.]

[34]吴玉萍,周国梅.制定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J].青海

经济研究,2004,(2):64~64.[WU Yu-ping,Z HOU Guo-mei.The

polic y of promoting ci rcular economy development[J].Qinghai

Economic Research,2004,(2):64~64.]

[35]齐建国.关于循环经济理论与政策的思考[J].经济纵横,2004

(2):35~39.[QI Jian-guo.On the policy and theory of ci rcular

economy[J].Ec onomics Cross,2004,(2):35~39.]

[36]刘,李廉水.循环经济中企业管理理念的转变[J].现代管理

科学,2004,(5):6~7.[LIU Chong,LI Lian-shui.Enterpri se

management idea chang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irc ular economy

[J].Mode rn Management Sc ienc e,2004,(5):6~7.]

[37]陈德敏,李柏楼,陈艳莲.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中的企业行为分

析[J].经济问题,2003,(9):34~36.[CHEN DE-mi n,LI Bo-l ou,

CHEN Yan-lian.Enterprise.s action i n the model circular economy

development[J].Economic Proble m,2003,(9):34~36.]

[38]周国梅,彭昊,曹凤中.循环经济和工业生态效率指标体系

[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3,16(6):201~203.[Z HOU Guo-

mei,PENG Hao,CA O Feng-zhong.Circular economy and ecological

efficiency index[J].U rban Eenvironment and Eec olo gy,2003,16(6):

201~203.]

[39]元炯亮.生态工业园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环境保护,

2003,(3):38~40.[Y UA N Ji ong-liang.As sess ment index s ys te m of

industrial ecology park[J].Environment Prote ction,2003,16(6):201

~203.]

[40]张文红,陈森发.混合指标层次模糊决策法及其在农村循环经

济建设中的应用[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4

(3):410~413.[Z HA NG Wen-hong,CHEN Sen-fa.Hybrid index

hierarchy fuzzy decision making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 to the

circular economy in county[J].Journal o f Southe ast U nive rsity

(Natural Sc ie nce Edition),2004,34(3):410~413.]

[41]张凤荣,王静,陈百明,等.土地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

[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273.[ZHANG Feng-rong,

WANG Jing,CHEN Ba-i mi ng,et al.The Index System and Approaches of Land Sustainable Assess ment[M].Beijing:Chi na

Agricultural Pres s,2003.273.]

161

28卷第2期钟太洋等: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方法、指标体系与实证研究

162资源科学28卷第2期

Assessing Regional Circular Economy Development:Approaches

and Indicator S ystems:

A Case Study in Jiangsu Province

Z HONG Ta-i yang1,2,HUANG Xian-jin1,LI Lu-lu1,WANG Chen1

(1.De pa rtme nt o f U rban an d Resou rces Scien ces,Nan j in g U ni ve rsit y,Nan jin g210093,Ch ina;

2.College o f La nd Re sou rce an d En viron me nt,Jian g xi Agric ultu ra l Un ive rsity,Na nch an g330045,Ch ina)

Abstract:This paper reviewed the development of circular economy assessment and the related researches and established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for assessment of regional circular economy development.In detail,the goal of regional circular economy development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is to gain a composite index which is comparable,sensitive to the change of assess ment factors.value,synthetic.The paper built up an analytic framework named APRP,which means0action,pressures,response,and performance0.The descriptive assess ment and comprehensive assess ment were used and the selection principles of assessment indicators and the approaches of indexes weigh determination and the means of index value standardization were developed.According to the selection principle of assess ment indicators, the paper established a system of regional circular economy assessment indicators,which mainly included the factors such as resource use efficiency,resource input trend,waste discharge,resource recycling and reusing,industry circular structure,energy consumption and so on.The paper takes Jiangsu Province as case,using three ways of index value standardization to handle the data.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circular development degree of Jiangsu Province.s economy is increasing gradualy and with remarkable characteristic of phase.Furthermore,there is different performance in Jiangsu Province.s circular economy development.In details,there are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reducing resource input and reducing waste discharge and notable advancement in resource recycling and reusing.High risk exists in energy consumption structure because of high-proportion dependence on exotic energy.Finally,based on the analysis,the paper gave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promote Jiangsu Province.s circular economy development,which mainly included improving laws&rules,readjusting industry structure,accelerat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so on.

Key words:Circular economy;Assessment approach;Jiangsu Province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JOURNA L OF DAQI NG PETRO LE UM I NSTIT UTE 第28卷 第3期 2004年6月V ol.28 N o.3 Jun. 2004 收稿日期:2004-03-09;审稿人:赵俊平;编辑:王文礼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G 01-25) 作者简介:邵 强(1963-),男,副教授,主要从事经济评价、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等方面的研究.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邵 强1,李友俊1,田庆旺2 (1.大庆石油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大庆 163318; 2.大庆石油管理局人才劳动力交流中心,黑龙江大庆  163453) 摘 要:针对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用数理方法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给出了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的数学表达式,同时,根据指标重要程度是否相同分别建立了指标体系构建模型,并给出了指标体系构建的程序. 关 键 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方法;程序 中图分类号:F091.3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891(2004)03-0074-03 多指标综合评价作为全面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据不完全统计,1994~2002年我国中文期刊发表的有关综合评价方面的学术论文达2770多篇,其研究范围涉及到了社会、经济、技术等方面.在多指标综合评价技术中,指标体系的构建是关键问题之一.构建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是科学评价的前提.目前,我国政府机构和专家学者们提出了涉及社会、经济乃至军事的上百种评价指标体系,由于缺乏严格的优选方法和程序,往往就同一评价对象给出了多种相差甚远的指标体系,因此,迫切需要对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进行研究.笔者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出发,提出指标体系构建的数理方法,并给出指标体系建立的程序. 1 评价要素集与指标集的关系 综合评价某一事物所涉及的各相关要素构成评价要素集.各个要素的重要程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用以评价该事物的一系列指标构成评价指标集.评价指标集是评价要素集的一个映射.一个评价要素集存在多个映射指标集.建立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就是在多个映射指标集中寻优.评价要素集和评价指标集之间存在4种映射关系,见图1.图1(a )是一对一关系,即一个评价指标只反映一个评价要素;图1(b )是多对一关系,即一个评价指标反映多个评价要素;图1(c )是一对多关系,即有多个指标共同反映同一个评价要素;图1(d )是多对多关系,即同时存在图1(b )和图1(c )的2种情况. 在4种映射关系中,一对一的关系最简单,也最理想,但在现实中很难找到;在一对一或多对一的映射关系中,指标间不存在重叠或交叉;在一对多或多对多的映射关系中,指标间存在重叠和交叉. 2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关于建立指标体系的原则,目前有2种典型的表述:一是全面、不重叠(或交叉、或冗余)和指标易于取得;二是科学性、合理性和适用性[1-3].比较而言,第1种要比第2种更加明确.一套科学的指标体系首先应根据评价目的反映有关评价对象的各方面状况,如果指标体系不全面,就无法对评价对象做出整体判断;其次,指标间不能重叠过多,过多的重叠会导致评价结果失真,即使对重叠进行适当的修正[4],也会增加计算的难度和工作量;最后,计算指标所需要的数据应是容易采集的,指标容易计算或估计,否则指标体系就无法应用.因此,建立指标体系应遵循评价指标尽可能全面、不重叠和易于取得的原则. ? 47?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四种模式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四种模式 进入21世纪以来,在改革开放已近30年的中国内地,在长三角、珠三角、浙江以及福建沿海地区,区域经济的活力丝毫不弱于任何小“龙”小“虎”。 温州进入“凯恩斯主义”时代? 曾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教科书式范本的“温州模式”正在悄然发生转变。 温州这个令人惊叹的地方,生产出了占全国市场份额10%的服装、20%的鞋、60%的剃须刀、65%的锁具、80%的眼镜、90%的金属外壳打火机和90%的水彩笔。电器、泵、拉链、五金制品、汽摩配件、文教具等产业在国内也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986年,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以“小商品、大市场”6字概括了“温州模式”,称其重要意义在于激活了一个民间自发的、遍及全国的大市场,并直接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建立起了流通网络。 近年来,温州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前面的标兵越行越远,后面的追兵咄咄逼人”,传统产业的低技术含量和低附加值,成为影响温州竞争力和成长性的重要因素。 “温州模式”扬名世界的三件“利器”也出现了钝化的迹象:一是温州价廉物美的轻工产品频繁遭遇国际贸易壁垒,出口受阻;二是温州资本难寻出路;三是温州第一代创业者的市场精神在第二代接班人中已难觅踪迹。 温州市政府在经济发展初期的施政理念为温州民营经济的自由发展开辟了道路,但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在“无为”的旗帜下受到削弱。 2005年之后的温州经历了政府职能的一次巨大转变,从一向奉行的“无为”到“有为”,从“不管”到“强管”,招商引资成为这个地级市的“一号工程”。温州市委书记王建满表示:“如果没有外来资金的投入,没有先进设备的引进,没有先进智力的引入,温州要实现又快又好发展,难度很大。” 凯恩斯主义的出现标志着西方自由放任经济时代的结束,温州在经过20多年的自由发展之后,是否也进入了某种意义上的“凯恩斯主义”时代呢?一个强势的政府又会将“温州模式”引入怎样一条道路? 苏州模式只长骨头不长肉? “只长骨头不长肉”,对于多年来中国最耀眼的城市经济明星苏州而言,可能是最具争议的一种评价了。 所谓“苏州模式”,实际上是类似于早年日本和韩国“政府主导型”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但又有自己的特色。政府除了提供制度和政策环境外,还通过制定非常明确的发展规划和战略来吸引外资。有外商笑称,“在苏州办事,找厂长、经理没有用,要找局长、找书记”。

区域经济发展协调问题研究

区域经济发展协调问题研究 【摘要】重庆市直辖以来,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区域之间很不平衡,“一圈”与“两翼”在经济水平和产业结构上的差距很大,这既有地形地貌的原因,也有工业布局和具体经济政策方面的原因。要实现经济协调发展,就要重视规划,按照十八大提出的“新四化”要求,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并贯彻好成渝经济区的相关具体政策。 【关键词】区域经济区域差异均衡发展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这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指针。重庆市是我国目前行政区域最大、人口最多的直辖市,也是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重庆经济的协调发展,将为西部地区各省份的协调发展提供实践经验,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 重庆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差异性分析 重庆区域经济发展现状。重庆经济区域划分为“一圈两翼”,即以主城为核心、以大约一小时车行距离为半径范围的城市经济区(“一小时经济圈”),以万州为中心的三峡库区城镇群(“渝东北翼”)和以黔江为中心的渝东南城镇群

(“渝东南翼”)。自直辖以来,重庆的经济一直呈稳步发展的态势,GDP从1997年直辖之初的1509.75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0011.37亿元①。但是,重庆市各区(县)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直辖以来,区域经济差异变化具有以下特点②:第一,总体绝对差异扩大;第二,总体相对差异有所扩大;第三,两极差异不断扩大;第四,从经济差异变化的空间特征来看,主要表现为一小时经济圈增长比较快,与渝东北经济、渝东南经济区差异扩大。因此形成了“大城市带大农村”的典型二元结构。 2011年,重庆“一圈”的GDP达到了4368.49亿元,大约占重庆市GDP总量的43.63%;而相对发展滞后的渝东南经济带,其GDP总量仅为537.98亿元,仅占重庆市GDP总量的5.37%。2011年重庆“一圈”实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35万元,“两翼”实现2.01万元③。由此不难看出,都市经济圈与周边的渝东南、渝东北经济带,存在着明显的经济增长优势。 重庆区域经济差异分析。地区经济水平差异大。从2008~2011年,重庆市三大区域GDP总值(表1)可以得知,每年一小时经济圈的生产总值远远大于渝东北和渝东南两翼。即使不从“一圈”和“两翼”对比,仅从渝东北翼和渝东南翼的GDP总值来比较,二者也存在明显差距。这无疑体现出重庆市三大经济区域在发展上的巨大差距,而这种差距

江苏区域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的历史演变考察

江苏区域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的 历史演变考察 科文学院经济学系 11Z国贸周能 118308064 一、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的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这一深刻影响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大幕,如何打破长期以来困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区域发展困境,从改革开放伊始就成为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关心的头等大事。渐进式改革路径与“试点—先行—推广”的改革模式,无不包含着区域要素,重大的改革进展和代表性的制度变迁总是从特定区域开始并在特定区域内实现突破,并涌现出了众多特色鲜明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可以说,局部区域依托性制度变迁与优势区域优先重点开发件事成为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 (一)、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形成 1978年12月31日,邓小平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中,以其对社会主义生产布局规律的深刻认识和对当时国际政治环境的科学判断,概括了建国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对区域发展战略的内涵进行了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全面阐述。在经济政策上,他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这样,就会使整个国家经济不断的波浪式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比较快的富裕起来。这一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内涵的重新概括,标志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从均衡发展到非均衡发展的转变。 从20实际80年代开始实行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主要经历了“六五”时期和“七五”时期两个阶段。 “六五”时期,设立经济特区,特别是深圳特区的巨大成就在实践上证明了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在促进特定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方面的显著效果,才直接催生了各种经济开发区和各种非均衡发展具体模式的出台,并促进我国非均衡发展战略不断走向成熟和完善。 “七五”继承了“六五”计划中通过优先发展沿海地区带动内地地区发展的战略思想,并进一步根据地区发展水平差异把我国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区域。“七五”计划中对我国经济发展次序的东中西划分是一个首创,充分体现了我国决策层对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的更深层次的理解。 总之,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对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其必

贫困地区经济发展问题探讨

目录 一、当前我国贫困地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 ㈠当前我国贫困地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1) 1.农业生产的耕地面积减少、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紧缺等 (2) 2.农村劳动力供大于求,就业不充分 (2) 3.农村资金供求矛盾突出 (2) 4.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明显滞后 (2) ㈡当前我国贫困地区存在主要问题 (3) 1.土地城镇化大于人口城镇化 (3) 2.城市就业和城市贫困 (3) 3.当前收入差距问题 (3) 二、城乡统筹一体化,着力解决三农问题,促进新农村经济发展 (3) 三、贫困地区摆脱贫困的根本出路探索 (4) 1.经济增长与农业的关系 (4) 2.人口的增长与经济问题 (5) 3、如何(怎样)解决三农问题? (5) 主要参考文献 (7)

贫困地区经济发展问题探讨 【内容提要】加快发展,加快西部贫困地区的脱贫步伐,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及西部大开发的总目标。西部地区幅员广阔,农村人员比重大,是我国农产品的重点产区,经济基础差,农村经济发展和小康,直接关系到我国整个农村区域进而整个国家小康目标的实现。要加快西部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我们首先要深化认识贫困地区的生态资源、农村劳动力供求及转移、教育事业、城市贫困、就业不充分和收入差距等问题及原因。“三农”问题是我国建设事业成败的关键,关系到改革开放的全局,是能否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也是解决西部贫困地区脱贫的根本出路。本文就城乡一体化、解决“三农”问题发展新农村经济,提出了一些想法。 【关键词】贫困、农村经济、统筹、三农问题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在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中,需要经济、技术、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创新、发展,去赶超发达国家,提升综合国力,建成一个现代化的文明的富强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建国以来,我国在促进和调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方面多以政策倾斜、经济扶持为主,东西部地区经济大联合,用经济发达地区带动欠发达地区,由原来的“输血方式”逐步向“造血方式”转化,国家在很久以前就已经下定决心,下大力量改变贫困地区的面貌,并且为此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进程仍旧相当缓慢。要加快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我们首先要深化认识贫困地区贫穷的现状和原因,从而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着力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摆脱贫困。 一、当前我国贫困地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贫困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反贫因是人类面临的一项共同历史任务。贫困不是社会主义,贫富悬殊、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消灭贫困、消除两极分化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目前,城乡差距、东西差距越拉越大,西部农村贫困问题非常严重,并成为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西部大开发的第一仗便是要消灭贫困。 ㈠当前我国贫困地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不少贫困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财政极度困难,尤其是县、乡镇一级,国家机器运转吃力,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可以列出一个很长的单子:官员腐败、下岗失业、性比失调、医患矛盾、三农问题、收入差距扩大、城市贫困、大学生就业难、劳工权益得不到保障等等。在这些问题中,有些是阶段性的、有些是长期性的、有些是其他问题派生出来的、有些则是许多问题的根源,都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问题的存在,影响经济的健康发展、收入差距扩大,导致社会整体消费不足,有些问题是一时解决不了的,只有长期性或通过其他方面来加以缓解。 1.农业生产的耕地面积减少、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紧缺等。据统计资料显示:目前,西

江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对策

江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对策 ——以苏南、苏北的比较为重点 摘要:地区经济的非均衡发展,地区差距的存在,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随着中国经济总体的迅猛发展,这种不平衡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政府虽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但差距并没有明显缩小。而作为经济发达、增长迅速的江苏省,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尤其是苏南、苏北差距逐步扩大,严重制约了其总体经济实力的进一步提升和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本文旨在描述苏南、苏北经济发展的现状,从差异中分析差距产生的原因及随之而来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江苏,区域经济,差异 中国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江苏经济的发展在地域上并非是整齐划一的,而是存在着一定的梯度,即苏南、苏中和苏北三个层次。按最新统计口径来划分,苏南包括南京、无锡、常州、苏州、镇江5个地级市,土地面积达28090平方公里, 2007年年末总人口达2329.50万人,非农业人口比重达48.6%;苏中包括南通、扬州、泰州3个地级市,土地面积达20432平方公里,2007年年末总人口达1726.08万人,非农业人口比重达30.1%,苏北则包括徐州、连云港、淮安、盐城、宿迁5个地级市,土地面积达54357平方公里,2007年年末总人口达3298.49万人,非农业人口比重达28%。 表1 2007年江苏三大区域主要经济指标 注: 根据《江苏省统计年鉴2008》中的相关数据计算得出该表。 表1中的各项指标均显示出苏南的社会经济状况优于苏中、苏北,尤其是苏南和苏北的差距甚大。苏南地区的生产总值是苏北的 3.2倍,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苏北的 1.5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苏北的1.7倍,苏北地区产业结构最不合理,第一产业比重过大。面对区域差距,江苏省要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须积极促进苏南、苏北区域共同协调发展。 一、苏南、苏北的差异 1984年10月20日,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这一决定解开了束缚苏南进行大规模商品生产的枷锁,使得苏南发展突飞猛进,而苏北沉浸在联产承包责任制带来的美梦中,必然导致它将远远落后于苏南地区。[1]苏南苏北差距的扩大,引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表现 1、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的差距 2、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 3、省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4、南北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5、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形成原因 1、历史基础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历史差异,是构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现实差距的重要 因素之一。 2、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是指一个地区与周围各种社会经济事物关系的总和,包括位置关系、地域分工关系、地缘政治关系、地缘经济关系以及交通、信息关系等。区位条件作为经济区域的成长基础,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它在实现工业化和经济起飞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甚至决定性作用。 3、制度因素 中国的改革,发展了市场经济,也同时造成了富裕的城市和东部地区更加 富裕,贫穷的农村和西部地区更加贫穷,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4、政策倾斜效应 政策的倾斜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5、人力资源差异

区域间人力资源差异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有 思想文化因素和教育共同组成的人力资源是区域发展的基础条件。应当看到,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以及城市与农村之间,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思想文化和教育存在着较大差异。 (三)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评价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积极意义 (1)区域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差距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 (2)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是区际竞争与合作的基础。 (3)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给落后地区造成一种压力。 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消极影响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制约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损害落后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加剧区域经济的矛盾。 (3)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不利于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的实现。 (4)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不利于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四)解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政策思路 1、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之下,各地区经济都应融于世界经济体系之中。 2、遵循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继续允许和鼓励有优势的地区发展得更快、更好,以此引领全国经济发展。 3、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缓解区域经济差距扩大的趋势。 4、落后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发挥自身优势,赶超发达地区。所谓落后地区,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低下层次的地区。它包括以下含义:① 落后地区是一个相对的地域概念。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原因文献综述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原因 文献综述 :杜春勇 学号: 班级:国贸1304

摘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领域,对于形成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学者们也各有解释,如资本流动、发展战略等。但这些研究中还存在一些不足,突出地表现在对欠发达地区的研究和形成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动力机制的研究上。针对上述问题,文章对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提出了 4 个方面的展望:扩大研究围、细化研究对象、提炼动力机制、创新研究方法。 一、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研究 关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形成的原因,国众多学者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从总体上看,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假说: (1)人口迁移与人力资本假说 人口迁移与人力资本假说认为,经济利益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动机,对于迁出地而言,不仅减少了可分享地方国生产总值的人口,还获得了迁移者在迁出地工作而转移到迁出地的部分收入,从而使迁出地人均经济水平得到提高;而对于迁入地,由于迁入人口分享了当地经济增长的成果,必然使迁入地人均经济水平有所降低。该假说还认为,由生产中的专业化知识积累而形成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会产生溢出效应,研究发展部门的人力资本开发应对经济增长产生促进作用,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从人口迁移角度分析,王桂新、黄颖钰(2005)考察了 1995-2000 年间中国省际人口迁移与东部地带经济发展的关系,发现省际迁移人口(外来劳动力)已成为推动东部地带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因素。正是大量外来劳动力的迁入,弥补了东部地带本地劳动力供给的不足,推动东部地带的 GDP 增长了 10%以上,对东部地带 GDP 增长的贡献度几乎达 15%。杜小敏、建宝(2010)利用面板数据的变系数模型实证考察了人口迁移和流动对我国各地区(省域)经济的影响,结果发现:对东部人口迁入和流入大省来说,人口迁入对经济的影响大于短期流入人口;对于中部的绝大部分地区以及西部的一些人口输出大省,伴随人口迁出而引起的人力资本流失对当地经济的负面影响开始凸显。 金相郁、段浩(2007)在卢卡斯模型的基础上从人力资本角度分析,利用 1997-2004 年全国各省市区的面板数据进行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高等人力资本能对区域经济发展作出很好的解释。孔宪香(2007)认为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区域比较优势的发挥、区域中心城市及城市群的形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实现等方面。高素英、曙明、王雅洁(2010)根据省 1978-2006 年的样本,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了

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研究

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研究 俞广霄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系05级 摘 要: 除了台湾,我国领土在广义上可以分为四大板块,即西部12省(市,自治区),东北3省,中部6省和东部沿海10省。随着我国区域经济政策的不断演变,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还是相当滞后的。本文通过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自身资源优势和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从而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扬长避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供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西部地区 人口 资源优势 问题 引 言 中国西部地区包括12个省市及自治区,即西南五省区市(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宁夏)和内蒙古、广西。[1]总面积约68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72%。同时,西部地区与蒙古、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阿富汗、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缅甸、老挝、越南等14个国家接壤,陆地边境线长达1.8万余公里,约占全国陆地边境线的91%;与东南亚许多国家隔海相望,有大陆海岸线1595公里,约占全国海岸线的1/10。 1. 西部地区人口 中国西部地区的人口总数约为3.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9%左右。该地区虽然地域相当辽阔,但是人口密度却相对稀疏。这是由于西部地区的地形条件和气候条件比较差,其中土地资源中平原,盆地面积不到10%,约有48%的土地资源是沙漠、戈壁、石山和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且年平均气温偏低,大部分省区市在10摄氏度以下,有近一半地区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使得西部地区的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仅有50多人,远远低于全国每平方公里人数的平均水平,而这一规律与胡焕庸当年提出的黑河-腾冲人口分界理论相符。 除汉族以外,西部地区有44个少数民族,是中国少数民族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在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包括: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满、侗、瑶、白、哈尼、哈萨克、傣、傈僳、佤、拉祜、水、东乡、纳西、景颇、柯尔克孜、土、达斡尔、羌、布朗、撒拉、仡佬 、锡伯族、裕固、保安、俄罗斯、塔塔尔、乌孜别克、普米、怒、阿昌、崩龙、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其他论文文档]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文献综述(1)论文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文献综述(1)论文 【论文摘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此在国家整体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国内外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使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内容和形式不断更新,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和与时共进的特征。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1 引言。 1958 年美国发展经济学艾伯特·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率先提出“发展战略”这一概念,重点讨论发展中国家如何利用自己的潜力、资源与环境,谋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自20 世纪60 年代开始,联合国先后制定了60 年代、70 年代、80 年代三个10 年的“国际发展战略”,它使得“发展战略”一词逐渐越出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范围,也广泛运用于发达国家。 2 国外研究现状。 2. 1 理论贡献。 (1)区域平衡增长论。 均衡增长的主要涵义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行业和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增长。主要包括赖宾斯坦(H. Leibenstein)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纳尔森( R. R. Nelson)的低水平 陷阱论、罗森斯坦和罗丹( P. N. Rosenstein- Rodan)的大推进论,以及纳克斯(R. Nurkse)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 (2)区域不平衡增长论。 区域不平衡增长论认为增长过程在实质上是不平衡的。其代表理论有佩鲁(Perour)的 增长极发展理论、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和赫希曼(A. O. Hi rschman)的依附理论。 (3)区域阶段发展论。 倒U 型理论(Reversed U - Shaped Theory) 1965 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 J. G. Williamson)把库兹涅兹的收入分配倒U 型 假说应用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提出区域经济差异的倒U 型理论。他通过分析24 个 国家的国际横截面数据和10 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认为国内不同发展阶段区域不平等 的变化趋势,地区间收入差异的长期变动趋势大致呈倒U 型。 (4)钟型发展理论( Bell Shaped Theory)

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及成因-推荐下载

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及成因 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特点 党的十六大以来,江苏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两个率先” 全局,坚持“富民优先”、“科 教优先”、“环保优先” 、“节约优先”的方针,深入实施“科教兴省”、“经济国际化”、 “城市化”、“区域共同发展”、“可持续发展”五大战略,总体上呈现出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趋向和特征。 从十六大以来的情况看,江苏经济发展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结构的变化反映的是经济发 展最为深刻的变化。近年来,江苏坚持以“调高调优调强”为基本取向,着重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新兴产业的先发优势、服务业的配套优势、传统产业的品牌优势。 优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兴产业潜力大、成长快、爆发力强、附加值高,发展新兴产业是产业优化升级的战略方向。自2006年召开全省新型工业化会议以来,我省就把发展新兴产业作为调整经济结构的战略举措,集中力量在最有条件、最有基础的领域寻求突破。省委省政府确定今后一个时期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物联网等六大新兴产业。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我省服务业占GDP 比重偏低。2008年,全球经济总量中服务业 占比达到67.3%,发达国家有的已达到80%,我省还不到40%。为解决这一结构性矛盾,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结构提升”的总体思路,决定实施“服务业提速计划”。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任务。2009年,四大传统产业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占到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41.5%,从业人员占到46.6%。 省委、省政府决定实施“传统产业升级计划”。到2012年,四大传统产业实现“五个 明显提升”,即创新能力、发展后劲、品牌效应、集聚水平、经济效益明显提升。 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淘汰落后产能是优化产业结构的必然要求。江苏坚持把产业结构调整与节能减排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加大高效节能技术和产品推广力度,控制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扩张和重复建设,坚决淘汰钢铁、水泥、小火电等高耗能、高排放的落后产能,从源头上降低能耗、减少排放,全省共关闭小火电机组760万千瓦,占全国15%,近三年关闭小化工4685家,其中沿太湖流域关闭2000多家。 、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 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摘要:黑龙江省做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出现了经济发展渐缓、工业化水平下降、技改收效甚微、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不多等诸多问题,严重束缚了黑龙江经济在21世纪发展。针对上述问题,应通过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提高创新投资、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等措施,抓住“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历史机遇,实现再崛起。关键词:经济发展;黑龙江;区域经济改革开放以来,赶超战略下建立起来的大量不符合中国比较优势的资本密集型国有企业在开放、竞争的市场环境中缺乏自生能力的问题逐步由隐性变为显性,加上国有企业所背负的沉重的社会性包袱,使黑龙江经济在改革开放以后暴露出一系列比较严重的问题,制约着经济的发展。一、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1.经济发展渐缓黑龙江经济在国家建设初期的倾斜政策支持下,从无到有,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经济发展速度始终位居全国前列。直到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除京、津、沪三个直辖市以及台湾省外,在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中,黑龙江的gdp总额位于全国的第二位,但到2007年,则名列全国第15位,且人均gdp 增长速度则下降到全国水平以下,全国为13.5%,黑龙江为12.1%,在全国的排序为第13位。值得指出的是,2007年,黑龙江省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平均为13 786元,黑龙江为10 245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 541元,已经位居全国倒数第2位。 2.工业化水平下降作为中国的老工业基地,黑龙江省曾经拥有令人称道的优势产业。但这些建设于计划经济时期的优势产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或因资源限制,或因体制制约,或因技术落后纷纷失去昔日的光彩。如黑龙江的石油产业、林业产业因资源枯竭日益陷于困境;其他产业如矿山机械、金、轻工、纺织、制药等国有大中型企业,因产业结构老化、耗能严重,即将被市场淘汰出局。整个老工业基地中,除少数国家特殊政策保护的骨干企业外,大部分企业都已成为夕阳产业,呈现出日益衰落的景象。与此相伴随,工业化水平也出现下降趋势。改革开放前,黑龙江省工业在整个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但改革开放后,黑龙江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出现下降趋势,这一现象并不是黑龙江所独有的,而是整个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一个缩影。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经济结构中,第二产业特别是重工业所占比重较高,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高新技术产业总值规模小,比重低,缺乏对经济增长的整体带动作用。2007年,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为237.27亿元,位居全国第15位,且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全国平均水平为1706.72亿元)。新技术产业规模小,导致东北老工业基地增长缺乏后劲,也难以充分发挥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作用。以上说明黑龙江省的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有待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 3.技改收效甚微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为了进一步推进黑龙江地区的经济增长,先后投入了上千亿元的技改投资。但由于原有经济体制中一些制度因素制约,各自为政,分散决策,使得重复建设、相互掣肘的问题经常发生,投资效果并不明显。特别是在拨改贷以后,由于大部分国有企业自有资金有限,技改资金多为银行贷款,大大加重了企业负担。很多项目,几经讨论,多方论证终获批复。但在论证期间,失去了良好的市场机遇,加之贷款导致沉重的债务包袱,致使项目投产之日,即是亏损之时。 4.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不多黑龙江经济由于工业结构偏重,产业结构老化,导致工业经济效益急剧下降,且一些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缺乏市场竞争力的企业逐渐被淘汰出局,在工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的条件下,由于企业的大量关停并转,使得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急剧缩减,其实际人数由1990年的504.7万人下降到2006年的374.9万人,所占比重由1990年的39.6%下降到2006年的29.1%。这部分从第二产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并不是全部转移到具有较大吸纳能力的第三产业,而是有相当一部分逆向回流到第一产业。二、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针对提出的上述问题,黑龙江省在发展区域经济的进程中,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发展,早日走出困境。 1.积极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坚持“有进有退”的原则,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更多地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增强国有经济的

区域经济差异-文献综述

区域经济差异的理论综述区域经济差异一直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普遍性问题。本文将对主要的区域经济差异理论做简要的综述。 1.1 区域经济差异 关于区域经济差异的概念,学术界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认为区经济差异是各区域之间经济增长总量上的差异。如区域之间在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工农业总产值方面的差异;第二,把区域经济差异视为各领域之间的经济增长总量及其增长速度方面的差异,不仅研究了区域之间某一时间的经济差异状态,还研究了其变化的过程;第三,认为区域经济差异应包括各区域之间在经济增长总量、增长速度、相关人均经济指标、经济结构乃至经济发展条件方面所存在的差异,这种观点企图全面反映区域之间在经济发展中所存在的各方面的不相同的现象。目前较为一致的看法就是认为,“区域经济差异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区域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非均等化现象”。 从以上的几种观点不难发现,它们所涉及的几乎都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某个或某些时点的状态或结果,而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来说,更重要的是要找出形成这些状态和结果的原因,以及如何改变和缩小这些差异,区域经济差异理论在这方面研究了许多现实的问题。 总结起来,区域经济差异的形成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第一,是资源察赋的差异,资源禀赋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自然资源又包括地理位置、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气候资源等,社会资源包括劳动力、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等;第二,是制度的差异,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等;第三,是历史和文化。事实上,区域差异理论多是从这些方蕊来分析差异形成的原因,分析和总结这些差异变化的趋势和规律,从而提出如何缩小差异的建议。 1.2 重要的区域经济差异理论 (一)区域均衡发展理论 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是在新古典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古典区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区域之间要素报酬的差别将会通过要素流动趋向均衡,其中市场机制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它通过供求和价格的变化最终消除区域之间人均收入的差别,导致经济增长的均衡。

预测_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现状述评

收稿日期:2004209230 文章编号:100424337(2005)0320265203 中图分类号:R 194 文献标识码:A ?综 述? 预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现状述评 游 海 燕 (第三军医大学卫勤教研室 重庆400038) 指标体系(Indicato r System ,IS )的建立是进行预测或评价研究的前提和基础,它是将抽象的研究对象按照其本质属性和特征的某一方面的标识分解成为具有行为化、可操作化的结构,并对指标体系中每一构成元素(即指标)赋予相应权重的过程[1],也是对客观事物认识过程的继续深化和发展。而建立指标体系作为系统预测、评价研究的基础,长期以来一直受到软科学(特别是管理科学)研究人员的关注。为了使指标体系能够全面反映研究对象的特性,尽可能地做到科学、合理,且符合客观实际,人们引入了一些必要的辅助手段和方法来帮助建立指标体系,但是由于对研究对象的管理需求、价值观和判断标准不完全相同,使建立指标体系研究各具特色。 1 指标体系概述111 指标体系含义 预测或评价研究的对象往往是一个具有多因素、多层次、多侧面的有机整体,其各因素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复杂关系。为了全面、系统地反映研究对象的这种特征,就需要利用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指标,按照一定层次和原则构成某种结构[2] 。此外,一个指标体系也并不是若干单个指标的简单组合,而是有机的系统,它不仅可以比单个指标反映的问题更多更全面,而且可以深人地分析说明对研究对象影响的重要程度。因此,指标体系不仅具有一定的构成要素(即指标)以及相应的结构层次,还具有反映指标间关系的量或指标对研究对象影响重要程度的量(即权重)。因此,科学的指标体系概念不仅包含构成元素(单个指标E )、层次结构(S ),更重要的还有指标的权重(W )。基于上述分析,将指标体系概念做如下描述:指标体系是由E 、S 、W 三元数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的有机整体。即:Z =f (E ,S ,W )。 式中,Z 表示指标体系;W 表示单个指标的集合,即指标系统的构成要素,反映指标体系的所有构成元素;S 表示按照一定层次和原则构成的结构,反映指标间的所属及相互关系; W 表示指标的权重集合,反映单一指标对整个研究对象影响 重要程度的量化;f 表示E 、S 、W 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函数关系。 112 指标体系分类 对于各种不同的预测或评价研究对象,都需要许许多多 的指标来进行反映。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有不同的标准来划分这些指标[3]。例如,按研究目的不同[1],可分为基本指标体系和专题指标体系两大类。其中,基本指标体系是描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情况的指标体系。从内容来看,该指标体系包含了经济指标、社会指标和科技指标三大子体系,且整个指标体系按照“总体系——子体系——类体系——具体指标”分层,形成一个庞大的指标分类系统,其粗细程度视研究需要而确定。专题指标体系是为了全面深人研究某一专题而设置的指标体系,由一组从不同侧面说明同一主题的指标构成。其内容取决于具体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的性质特征,具有专门化的特点。例如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的小康指标体系、反映教育质量好坏的教育评估指标体系、为了评价经济效益而制定的经济效益指标体系、为了监测金融活动和预报金融风险而设置的金融监测预警指标体系、为了评价科技成果价值而制定的指标体系等等。按指标体系功能的不同,有描述、解释、评价、监测、预测等功能的分类,一般指标体系都能做到描述和评价的功能;要做到监测功能就需从指标体系中发现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难度较大些;预测功能是指根据目前情况对今后长期目标进行预测,如小康社会、现代化目标等。根据指标反映现象的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根据指标反映现象的性质不同,可分为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根据指标本身性质的不同,可分为正指标、逆指标、适度指标等等。在一个指标体系中,往往是几类不同形式的指标的交叉组合。研究人员必须在明确和全面了解研究对象以后,才能基本确定指标体系的组合形式,这就给指标体系的建立带来了诸多不便。 2 指标体系建立的研究现状 目前已有的关于指标体系理论问题的研究基本上侧重在指标体系筛选、指标优化、指标权重的确立等方面,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211 基于系统科学应用与研究的深入,为建立指标体系提供 基础理论 建立指标体系的常规方法是根据研究问题的实质,自行设计一套指标体系,再由专家进行综合判断。在指标体系建立研究的早期,指标的设计者往往片面地追求指标体系的全面 ? 562?数理医药学杂志 2005年第18卷第3期

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一)

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一) 摘要:黑龙江省做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出现了经济发展渐缓、工业化水平下降、技改收效甚微、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不多等诸多问题,严重束缚了黑龙江经济在21世纪发展。针对上述问题,应通过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提高创新投资、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等措施,抓住“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历史机遇,实现再崛起。 关键词:经济发展;黑龙江;区域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赶超战略下建立起来的大量不符合中国比较优势的资本密集型国有企业在开放、竞争的市场环境中缺乏自生能力的问题逐步由隐性变为显性,加上国有企业所背负的沉重的社会性包袱,使黑龙江经济在改革开放以后暴露出一系列比较严重的问题,制约着经济的发展。 一、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1.经济发展渐缓 黑龙江经济在国家建设初期的倾斜政策支持下,从无到有,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经济发展速度始终位居全国前列。直到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除京、津、沪三个直辖市以及台湾省外,在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中,黑龙江的GDP总额位于全国的第二位,但到2007年,则名列全国第15位,且人均GDP增长速度则下降到全国水平以下,全国为13.5%,黑龙江为12.1%,在全国的排序为第13位。值得指出的是,2007年,黑龙江省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平均为13786元,黑龙江为10245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541元,已经位居全国倒数第2位。 2.工业化水平下降 作为中国的老工业基地,黑龙江省曾经拥有令人称道的优势产业。但这些建设于计划经济时期的优势产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或因资源限制,或因体制制约,或因技术落后纷纷失去昔日的光彩。如黑龙江的石油产业、林业产业因资源枯竭日益陷于困境;其他产业如矿山机械、金、轻工、纺织、制药等国有大中型企业,因产业结构老化、耗能严重,即将被市场淘汰出局。整个老工业基地中,除少数国家特殊政策保护的骨干企业外,大部分企业都已成为夕阳产业,呈现出日益衰落的景象。与此相伴随,工业化水平也出现下降趋势。改革开放前,黑龙江省工业在整个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但改革开放后,黑龙江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出现下降趋势,这一现象并不是黑龙江所独有的,而是整个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一个缩影。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经济结构中,第二产业特别是重工业所占比重较高,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高新技术产业总值规模小,比重低,缺乏对经济增长的整体带动作用。2007年,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为237.27亿元,位居全国第15位,且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全国平均水平为1706.72亿元)。新技术产业规模小,导致东北老工业基地增长缺乏后劲,也难以充分发挥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作用。以上说明黑龙江省的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有待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 3.技改收效甚微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为了进一步推进黑龙江地区的经济增长,先后投入了上千亿元的技改投资。但由于原有经济体制中一些制度因素制约,各自为政,分散决策,使得重复建设、相互掣肘的问题经常发生,投资效果并不明显。特别是在拨改贷以后,由于大部分国有企业自有资金有限,技改资金多为银行贷款,大大加重了企业负担。很多项目,几经讨论,多方论证终获批复。但在论证期间,失去了良好的市场机遇,加之贷款导致沉重的债务包袱,致使项目投产之日,即是亏损之时。 4.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不多 黑龙江经济由于工业结构偏重,产业结构老化,导致工业经济效益急剧下降,且一些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缺乏市场竞争力的企业逐渐被淘汰出局,在工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不断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