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思想地理的历史变迁——从中国思想家的地域分布谈起

思想地理的历史变迁——从中国思想家的地域分布谈起

思想地理的历史变迁——从中国思想家的地域分布谈起
思想地理的历史变迁——从中国思想家的地域分布谈起

思想地理的历史变迁——从中国思想家的地域分布谈起

作者:金鑫荣

来源: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7.6

来源日期:2008-1-24

摘要:《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的273位传主为我们从宏观上把握中国思想史的时空结构提供了难得的样本,通过对其梳理,可以发现中国思想地理呈现的不对称性,可以勾画华夏主流思想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次南移的历史轨迹,而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岭南及边疆地区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担当了不同的文化权重和角色。南宋靖康元年(1126)和鸦片战争(1840)这两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则可以作为中国思想史发展的文化地理分际线,通过宏观叙事和经纬结合的分析,可以看到在时空转换过程中中国思想地理的历史递嬗和变迁。

关键词:思想家;文化地理;《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

文化具有民族特性,同时也具有区域地理特征。“地图就像是字典”,房龙道出了区域地理对文化的影响和作用。“文化地理学不仅关注不同民族形式上的差异即物质文化上的差异,同时也关注思想观念上的不同,而正是思想观念把一个民族凝聚在一起。”华夏文化正是在这样不同的地理环境中不断孕育、发展,共同衍进,构建起我们民族的文化基石。

在中国文化的构成中,思想家无疑是民族文化的先驱者和奠基人。思想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民族智慧的一种集体释放,更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推手。科林伍德(R. G. Collingwood)就把思想史看成唯一的历史,并说:“历史的知识是关于心灵在过去曾经做过什么事的知识,同时它也是在重做这件事,过去的永存性就活动在现在之中。”提起中国传统思想,影响最大的自然是孔孟之学、老庄之道,但要对中国思想地理的历史变迁有所了解,我们不妨从中国思想家的区域分布着手--它可以让我们对思想发展的地理特征有一个感性的体验,从而描摹出中国思想发展的历史地图。

“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匡亚明先生担当了这样的历史守望者,把毛泽东在延安时说过的话落到了实处,孜孜矻矻,穷20年之力,主编出版了《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该丛书囊括了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思想家273位,在撰写过程中整合为200部著作出版,是迄今为止我国规模最大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研究工程。它不但集合了中国思想史上影响最大的思想家,同时也把文学、文献、科学、军事、宗教、政治等领域内我国文化历史上的杰出人物汇集到思想家的行列中以壮行色。它是总结中华传统思想的集大成式的史传著述,也是记叙中华灿烂民族文化、俯瞰中华思想文化发展进程的一部文化史纲。而这273位传主的时空分布也为我们宏观考察中国思想史提供了一个特殊的视角和样本。中国历史上的思想家当然远不止这273位,但这273位却是最具代表性的,以此为样本的分析,也许是具有启发性的,本文即以此为论述的基点,试图对中国的思想地理作一个历史的梳理和发现。

从这273位思想家的区域分布上,约略可以展示出中国思想史发展的“路线图”。为此,我们可以像文明史地图一样,将中国思想史划分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岭南地区这三大主要区域,它们构建起中华民族的主流思想文化。依循世界文明史的发展规律,文明史的起源和发展往往集中在河流的冲积平原上,如古埃及的尼罗河文明,美索不达尼亚的两河文明,恒河流域的印度文明。中华文明则起源于黄河流域,然后发展递进到长江流域、岭南及边疆地区。中国的思想史地图与中国文明史地图是合一的,呈现从北到南的梯度发展形态,它们共同拱卫而成为伟大的华夏思想文明。当然,“我们不能把地理景观仅仅看作是物质地貌,而应该把它当作可解读的'文本'”。这三大主要区域的中国思想史的组成,正是我们当今阅读的“文本”。从思想史的发展概要而言,春秋战国时期产生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学术的主流,几千年来由后世学者不断修正补充,已成为当今世界主体思想文明的重要构成;梁启超曾谓:“我国自秦以后,确能成为时代思潮者,则汉之经学,隋唐之佛学,及明之理学,清之考证学四者而已。”而经学、理学和考证之学,只是对传统儒学的阐述与补充,从属于儒学的总体范畴;佛道思想,虽也盛于一时,终究不能与儒学相抗衡。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中国的思想史就是一部儒学思想发展史。只是到了晚清至近代,在西方的坚船利炮面前,“身处三千年来未有之变局”(梁启超语)的严峻时势才促使思想家们提出对儒家传统思想的反思,进而初步接受西方近现代的民主科学思想。

从中国思想史的时序发展上,我们大致可以按三个历史时段作为区分,即春秋战国至北宋(前770 - 1126)、南宋至明清(1126 - 1840)、晚清至近代(1840 - 1911)。靖康元年(1126)南宋王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文化思想史的南移发生质的转变; 1840年的鸦片战争,搅动了封建帝国数千年来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格局。因此我们把这两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作为时序的区隔。理由是,虽然中原文化的南移肇始于南北朝,特别是南朝时期,但大规模的文化南移则是随着南宋政权、人口的迁移而完成的。儒学的中兴和理学的昌盛发生在南宋时期,因此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将它当作一条显豁的文化地理分际线。从此,中国思想文化的中心正式转移到长江流域。明清时期的两湖、江浙和闽西北地区理所当然地担当起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重任。文明的演进激发出思想的硕果,使得明清时期的长江流域成为中国思想发展的重镇。与此同时,原来历史上属于蛮荒瘴疠之地的岭南地区慢慢浮出文化的水面。1840年鸦片战争的炮声催醒了士人们的前朝残梦,海禁的开放、海上贸易的发展和华侨的奥援使得岭南地区成为中国近代思想开放的摇篮,由晚清至近代,岭南地区和长江流域的思想家们联手对百孔千疮的老大帝国提出了许多救治的“药方”,而又以岭南地区的思想家(以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为代表)的影响为巨。从这三个历史时段可以清晰地显示中国思想的发展并逐次南移的过程。为了更直观地说明问题,我们以《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传主为例,对这三大主要区域之间的演进过程按此时段作了下列展示:

表1 中国思想家时空分布统计表单位:人

说明: 1. 黄河流域主要包括当今的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地区,也列入今河北地区;长江流域则包括当今的四川、两湖(湖南、湖北) 、安徽、江浙、上海,闽西北地区也归属于此;岭南地区包括今两广、海南。

2. 边疆地区则包括当今的三北地区、云贵、西藏、台湾地区。

3. 表内统计数字包括传主的籍贯和活动区域。同一区域内传主不重复计,在不同区域则另计。如孙中山籍贯是广东人,在岭南区域计为1人;而又曾活动于长江流域的江苏(南京) ,则又可计入此区域(1人) 。

表1针对《中国思想家评传》273位思想家所作的大致统计,只欲说明一种思想发展趋势。由此可以清晰地展示这三大主要区域在中国思想文化史的各个不同历史时期所担当的不同角色。它们不同的文化“权重”是与不同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并行的。从表1可以看出,黄河流域从春秋到北宋占据了思想史发展的主流地位,计有91位传主,中国思想史上许多“重量”级的大家包含其中,黄河流域自然就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的渊源地。其中又以豫西南和山东的大部分为多,两地相加共有68位,这两地是北宋以前黄河流域思想家的主要活动区域。就像古希腊文明兴起之前800年爱琴海地区就孕育了灿烂的克里特文明和麦锡尼文明一样,黄河流域的河南、山东的部分地区也当仁不让地成为中华思想产生的渊薮之地,我国历史上许多杰出的思想家都集中在这里,如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墨子,西汉及其后的贾谊、王弼、何晏、董仲舒、司马光、邵雍、周敦颐、程颢、程颐等。孔孟思想发展成为儒家文化的核心,也是中华思想文化的主流,它所表达的“治国平天下”的人生抱负和“兼济天下”的入世情怀构建起儒士的人生标杆,以“仁义”为核心的儒家思想则成为封建社会的主要思想体系;老庄哲学以它的旷达逸世、洒脱不羁成为历代士人的心灵栖园,“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则构成中国哲学思想的重要一极;墨子的“兼爱”、“非攻”思想和“尚同”的治国理念,被梁启超认为可以媲美西哲亚里士多德、培根、穆勒,梁氏甚至断言:“今欲救亡,厥惟墨学”;孙武的军事思想则成为后世军事家们建功立业的不二法典??。其时长江流域的思想家只有27位,与黄河流域相比有很大的落差,且主要集中在如今的江浙一带(偏北的苏皖交界和今浙南地区) ,如萧何、刘向、葛洪、陶弘景、刘知几、鉴真、陆挚、陈亮、叶适等,说明长江流域此时还没有走上中国思想史的前台,但也已显露端倪。岭南地区只有1人(慧能,南海人,唐高僧) ,可见其时岭南的经济和思想文化尚待启蒙。

毫无疑问,战国时代是一个理智昌明的时代,儒者、墨者和道者分别显示了理智的三个趋向。一是道德意味极突出的,以人格修养为追寻目标的理智,它呼吁人们维护内心的尊严、平静和崇高;一是实用色彩强烈的,以利益实现为追寻目标的理智,它指引人们设法维护社会的稳定、生活的富庶和个人的生存;在此而外,还有以精神超越与人生永恒为追寻目标的,以反智倾向出现的理智,它试图在社会压力下保护个体生存和精神自由。关于我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历代学者有种种不同的说法。但从现有的古文字材料来看,当以殷商的甲骨文为最早。殷商部虽屡次迁移,但其活动的范围主要在今河南省偏东一带。殷商文化的影响主要在今山东、河南两省的大部分地区及今苏皖北部一些地方。至于孔子服膺的周族(“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到周武王灭殷并征服东方的殷文化区,建立了以“周天子”为“共主”的周王朝。周朝建立以后,在文化上曾竭力学习和吸收殷商文化,所谓“周因于殷礼”。周朝建立以后,其都城镐京所在的关中地区自然成为当时全国的文化发展中心。现存《尚书》中的《周书》,《诗经》中的《周颂》、《大雅》基本描写的就是这一地区。许多著名的青铜器,也多出于此。可以说在整个西周时代,关中地区是当时新的文化中心。

从春秋到战国,这个文化繁荣的地区稍有扩大,但仍偏于当时中国的东部地区。秦始皇吞并六国,实行摧残文化的“焚书坑儒”,但原来是文化最发达的齐楚旧地,由于距秦的统治中心较远,文化的元气得以保留。如陆贾是楚人,稍后出现的儒家经典的传授者如申培是鲁人,伏生为济南人,枚乘为淮阴(今江苏)人,邹阳为齐人。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占据了统治地位。而随着诸侯王国势力的削弱,当时的长安成为全国的文化艺术中心,也成为思想的中心,主要的思想家有桑弘羊、司马迁、刘向、歆父子、扬雄等。不过,关中地区在文化思想方面随着西汉的灭亡和光武帝的迁都洛阳而发生变化。关中地区许多名门望族、学者武士纷纷被迫东向南下,尤以今河南、山东、安徽等东部地区为多,其他地区则有豫西南部,湖北、四川,乃至南方的江浙等地区,主要思想家有贾谊(今河南洛阳东)、董仲舒(今河北景县)、刘安(今江苏丰县)、桑弘羊(今河南洛阳东)、刘向(今江苏沛县)、京房(今河南清丰西南)、扬雄(蜀郡成都,今四川)、桓谭(今安徽濉溪县西北)、王充(会稽上虞,今浙江)、张衡(今河南南阳)、何休(任城樊人,今山东兖州西南)、张仲景(今河南南阳) ??这种文化的“东向南下”趋势随着东汉政权的覆灭,曹魏政权的建立更为凸显,并一直延续到南北朝时期。三国逐鹿的战场从豫西南延伸到长江流域,自然地,三国时的思想家也集中在这一区域,如玄学的代表人物何晏(今河南南阳)、阮籍(陈留尉氏,今河南)、嵇康(今安徽) ;其他如一代枭雄曹操(今安徽亳州) ,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活动区域集中在长江流域)。

东晋南渡以前,江南的文风学风师法中原,但西晋灭亡以后,黄河流域的广大地区沦为各少数民族军阀们互相厮杀的战场,在一个时期内,思想和文化陷于荒芜。十六国北朝时期,黄河流域的思想学术停滞并落后于南方。但具体来说,在广大的北中国地区,各个地区的思想学术发展也很不平衡。大致说来,在今山东省的黄河以南和今苏皖二省淮河以北一带,在北朝被称为“河表七州”,而南朝则称为“淮北四州”。这个地区在西晋灭亡后也曾被羯族和鲜卑族占据,公元467 - 468被北魏攻克。期间这里归南朝统治,学术文艺及思想均有建树。由此向西的今河南省黄河以南地区,本是魏晋的政治中心,遭受兵火之害为烈。至魏孝文帝时,迁都洛阳,重又成为北朝的政治文化中心,但已伤了元气。至于自此以西的关中地区,要到北朝后期的西魏、北周时,才稍复学术文艺,但也主要以南方和东部河北地区的人士为主。在思想学术史上,则是南朝颇多建树,且人物众多,如王羲之(琅琊临沂,

今山东)、范晔(顺阳,今河南淅川东)、慧远(今山西)、陶弘景(丹阳秣陵,今南京)、范缜(南乡舞阳,今河南泌阳西北)、陶潜(浔阳,今江西九江)、刘勰(原籍山东,世居京口,今镇江)、萧统(南兰陵,今江苏武进西北) ,北魏则只有郦道元、贾思勰等。这也表明,自南朝开始,中原文化的南移已渐成气候。

经历了隋唐中国思想史“盛世的平庸”时期,中国思想史迎来了发展的一个高潮--两宋时代。南宋则成为了南北思想发展的鲜明文化地理分际线,并由此一直发展到明清乃至近现代,中国思想发展的中心转移到长江流域,文化的南移格局基本定型。与北方金人的战争使整个北宋皇朝左支右绌,黄河流域屡遭战火蹂躏。南渡之后,大批人口随之南迁。也许是颠沛流离的生活遭际和国破家亡的黍离之感催生出思想的花朵,使得两宋成为我国思想史上极为重要的思想过渡期。理学的阐释者则多出于东部偏南地区,如理学的集大成者,南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朱熹(徽州婺源,今江西) ,宋明理学的奠基者程颢、程颐(今河南洛阳) ,“永嘉学派”的创始人叶适(今温州) ,还有陈亮(今浙江永康)、陆九渊(抚州金溪,今江西)、吕祖谦(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郑樵(今福建莆田) ,而另外几位重要的思想家如邵雍(今河南辉县)、张载(今陕西眉县)、司马光(今山西夏县)的主要活动区域也在河南地区。宋明理学的阐述,在我国思想史上刻下了浓重的一笔,并对周边的日本、朝鲜等国家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延续这样的文化南移趋势,到了明清时期,中国思想发展彻底南移的格局已是不可逆转。长江流域的吴楚文化崛起一批思想大家,尤其是江浙两湖地区,成为中国思想发展的摇篮,出现了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

据表1统计,长江流域这个时期的思想家计有73位,而整个黄河流域的思想家只有16位,与此前适成鲜明的对比;而面积相对狭小的岭南地区倒有15位,其思想文化的演进势头几乎可与黄河流域“平起平坐”,可见随着整体经济文化的南移,岭南地区在中国思想文化的版图上的比重在逐渐加大。传统上的边疆地区则递增到10位,这是因为中国的地理版图在明清时期已基本定型,随着皇权政治经济力量的拓展,思想文化也随之渗透的缘故。总之,宋元以后的明清时期,长江流域不但在经济上成为朝廷的财赋输送之区,在思想文化史上也逐渐占据主流的地位,尤其是江浙地区,就有45位杰出的思想家,占了这一时期总数的泰半,中国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思想都源自此域,如王守仁(今浙江)的“阳明心学”,黄宗羲(今浙江)的以“自然权力”为出发点的政治哲学,王夫子(今湖南)的“船山学派”,顾炎武(今江苏)的“经世致用”学说,他们的学说构成了中国学术思想史的重要体系。其他如三袁(今湖北)的“性灵”说,李贽(今福建)、金圣叹(今江苏)“离经叛道”的反传统思想,段玉裁(今江苏)、钱大昕(今江苏)、戴震(今安徽)的考据学体系,赵翼(今江苏)的史学理论等。其中尤以阳明学说和乾嘉学派和乾嘉学术影响为巨。梁启超曾言“阳明学派在二千年学术史上确有相当之价值。”又说:“乾嘉之考证学几乎独占学界势力,??可以说是清代三百年文化的结晶体。”梁氏此言,一方面强调了清代学术在中国思想史上的独特地位,另一方面则表明,中国思想史上几个重要的学派,即宋明理学、阳明学说和乾嘉考证学是在长江流域产生的,它们几乎可与黄河流域的思想学术建树相颉颃。这表明,中华思想文明溯源于黄河流域,却在两大河域文明的演进中共同结为文明之花、思想之果,它们就像南北两股巨流,鼓荡奔涌,汇流而成中华思想的浩瀚大海,在中国思想史的灿烂天幕中留下了耀眼的亮色。

历史的年轮转到了晚清,志士仁人蓦然回首,骤然发现古老神州日渐陆沉。鸦片战争的硝烟彻底动摇了几千年封建帝国的根基,于是一批有识之士转而向西方学习强国富民的技艺与对策。

洋务运动、康梁变法,是他们社会变革的一种尝试,所谓“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建立君主立宪,师法西洋政治制度,希望以此来拯救中国,但甲午战争的惨败、戊戌变法的失利则宣告了这类社会变革的彻底破产。一直到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民国,终于完成了近代变革理论的社会实践。观之晚清变革思想的发端及近代的社会变革实践,可以发现长江流域,尤其是岭南地区在变革思想的肇始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如虎门销烟、抗英御侮的林则徐(今福建,活动于两广地区) ,冲破“万马齐喑”藩篱、“但开风气不为师”的龚自珍(浙江) ,撰编《海国图志》、提出“救亡图存”思想的魏源(湖南) ,安疆拓土的“中兴之臣”左宗棠(湖南) ,发动“戊戌变法”的康有为(广东南海)、梁启超(广东新会) ,引进“物竞天择”意识、翻译《天演论》的严复(福建闽侯) ,提倡实业兴国的张謇(江苏) ,倡导“博爱”、“天下为公”等现代民主科学观念的孙中山(广东香山) ,还有郭嵩焘(湖南)、薛福成(江苏)、王韬(江苏)、章炳麟(浙江)、翁同龢(江苏)、冯桂芬(江苏)、黄遵宪(广东)、郑观应(广东中山)、何启(广东南海)等等。

虽然其时长江流域的思想家有25位,岭南地区只有10位,但近代思想的主潮是由岭南地区的思想家提出并主导的,尤以康梁变法与孙中山的民主革命影响为大,而江浙地区和两湖、福建地区的思想家则充当了近现代思想解放的羽翼。黄河流域此时则已彻底退到了历史的幕后,既无思想的建树,也无杰出思想家的产生。从此,中国的思想文化发展史翻过了北中国(黄河流域)千年的历史沉积,掀开了南中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新的思想发展的序幕,并一直延续到21世纪的今天。

晚清至近代长江流域和岭南地区各类思潮的产生与其特殊的历史地理位置有关。当其时也,思想家们主要汇集于上海这个华洋杂处的都市之中,这里特殊的社会形态使得各种主流非主流思想得以形成并发展,封建皇权、君主立宪、专制独裁、民主科学,乃至无政府主义等各色思想、思潮、“主义”都可以相对自由地表达。崇儒与反儒,传统与反传统,皇权与反皇权,学夷与制夷,民主科学与专制愚昧,都可以在这里寻找到适宜的土壤。而岭南地区与北方的专制皇权相对遥远,受其制约也相应宽松,加上广州独特的“通商口岸”的地理位置和东南亚、北美华侨的呼应支持,使得这里成为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的先驱和革新思想的策源地。难得的是,近代的思想家们真正实践了传统思想中“知行合一”的人生理念,他们顺潮流而动,不唯“坐而论道”,只提出虚无的理论体系,而是有明确的思想纲领的建构,更具有“起而行”的勇气和胆识。他们是思想家,也是思想革新的实践者、社会的革命家。满清皇朝的崩溃和民国政权的建立,则是他们实践近代思想纲领,践行其革新思想的标志性成果。

从上述对我国思想家地域分布和发展沿革的叙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观察到中国思想地理的历史递嬗和变迁。但思想史的发展和文明史的发展一样,从来就不是一条历史的直线,而是一条历史的曲线,它们时而波澜壮阔,时而起起落落。五四时期“打倒孔家店”口

号的提出,是现代人对传统儒学的全面反动,而由此发起的对传统思想的“解构”、倡导民主科学新思想的大本营,则是处于传统地理概念上的“北方”(北平) ,长江流域的南方(南京等地)则成为“保守派”阻遏新思想的基地,思想史的发展似乎又回到历史的原点---这是否也可算是一种历史的吊诡?

中考地理复习必背知识点系列专项训练:中国的人口和民族(带答案)

2020届中考地理复习必背知识点专项训练 ——中国的人口和民族 一、必背知识点 1、我国的人口: (1)2010年达到13.7亿,占世界人口1/5以上; (2)人口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3)人口政策是: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4)分布特点:以黑河--腾冲为界,东多西少。 2、我国的民族: (1)构成:共有56个民族,汉族占92%,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 (2)民族分布特点: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汉族分布最广,以东部和中部为集中,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 (3)民族风情: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汉族的赛龙舟。 二、专项训练 1.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 A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B人口基数小,人口增长快C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慢 D人口基数小,人口增长慢 2.人口数量的增长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为此,我国政府实行的一项基本国策是() A.实行计划生育 B.保护环境

C.改革开放 D.节约、保护耕地 3.有关我国人口增长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基数庞大,出现负增长最好 B.人口增长越慢越好,最好停止增长 C .地大物博,人口增长再快也无妨 D.人口增长必须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4.我国人口地理界线是( ) A.以黑龙江省的黑河市与云南省的腾冲县的连线为界 B.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 C.以长江为界 D.以黑龙江省的漠河至海南的海口一线为界 5.关于我国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南多、东北少 B.东北多、西南少 C.东南多、西北少 D.西北多、东南少 6.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大的原因是() A.平原多,气候湿润 B.沙漠多,气候湿润 C.山地多,气候干旱 D.沙漠多,气候干旱 7.下列叙述中,因我国人口数量过多产生的负面影响是() A.人口老龄化严重B.劳动力短缺 C.交通拥挤.住房紧张D.国防兵源不足 8.20世纪70年代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中国山脉和城市对照分布图

大兴安岭-黑龙江-内蒙古,太行山-河北-山西,吕梁山-山西-陕西,巫山-湖北-重庆,大巴山-陕西-四川,武夷山-江西-福建,南岭-湖南-广东,祁连山-甘肃-青海,阿尔金山-新疆-青海 秦岭淮河一线也很重要。 大兴安岭是黑龙江和内蒙的界山。 燕山、军都山是北京和河北的界山。 太行山是河北、河南与山西的界山。 伏牛山、桐柏山是河南和湖北的界山。 大别山是河南和安徽的界山。 壶瓶山是湖北湖南的界山。 幕阜山是湖北和江西的界山。 巫山是湖北和重庆的界山。 武夷山是江西和福建的界山。 雁荡山是浙江和福建的界山。 南岭是湖南、江西和广东的界山。 秦岭是陕西和湖北、重庆、四川的界山。 贺兰山是宁夏和内蒙的界山。 祁连山是甘肃和青海的界山。 阿尔金山是新疆和青海的界山。 昆仑山是新疆和西藏的界山。 唐古拉山是青海和西藏的界山。 怒山是云南和西藏的界山。 南岭广东和湖南的分界线 一月平均气温8°C等温线 秦岭南方北方分界线水田和旱地分界线一月0°C等温线 800等降水量分界线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分界线 水稻种植和小麦种植分界线 大兴安岭松辽平原和内蒙古高原分界线400mm等降水量分界线 第二阶梯和第一阶梯分界线西北和东北分界线 种植业和放牧业分界线 雪峰山脉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分界线 天山山脉南边是塔里木盆地和北边是准噶尔盆地的分界线

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和南亚平原分界线 东亚和南亚分界线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分界线 热带季风气候和高山气候分界线 太行山山脉山黄土高原和黄淮海平原分界线第二、三阶级分界线 山西和河北分界线 中国地理重要分界线 1(1)黄土高原:长城以南-日月山以东-太行山以西-秦岭以北 (2)内蒙古高原:东起大兴安岭-西至马鬃山-南沿长城-北接蒙古 (3)云贵高原:我国西南部,包括云南省东部,贵州全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和四川、湖北、湖南等省边境 (4)青藏高原:向东是横断山脉-向南和向西是喜马拉雅山脉-向北是昆仑山脉2(1)200mm等降水量线: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2)400mm等降水量线:大兴安岭西坡-经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达喜马拉雅山东部 (3)800mm等降水量线: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 3(1)内流区外流区分界线: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祁连山(东端)一线(2)季风区非季风区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喜马拉雅山 (3)农耕区畜牧区分界线:东北松嫩平原西部-辽河中上游-阴山山脉-鄂尔多斯高原东缘(除河套平原)-祁连山山脉(除河西走廊)-青藏高原东缘(4)小麦水稻种植分界线:秦岭一淮河 4(1)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分界线:昆仑山-祁连山-巴彦克拉山-横断山(2)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5(1)棉花种植最北界:南疆 (2)甘蔗种植最北界:四川盆地 秦岭——淮河一线,1、地理分区上: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2、气候类型上:温带季风气候(北)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南)的分界线。 3、温度带上:暖温带(北)与亚热带(南)的分界线。 4、自然带上: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南)的分界线。 5、典型植被上:温带落叶阔叶林(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的分界线。 6、土壤上:棕壤(北)和红、黄壤(南)的分界线。 7、水文上:黄河水系与长江水系的分水岭。 8、干湿地区上:半湿润地区(北)与湿润地区(南)的分界线。 9、地形上:华北平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分界线。 10、一月份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经过地区。 11、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中国历史地理》

中国历史地理考核题 一、名词解释 1、中国历史地理学 答:中国历史地理学是研究中国历史上的地理现象及其演变规律的一门学科。它研究的是历史上的中国地理,也就是过去几千年间中国范围内的地理状况。 2、徐霞客游记 答:《徐霞客游记》是一则以日记体为主的地理著作,明末地理学家徐霞客经过34年旅行,写有天台山、雁荡山、黄山、庐山等名山游记17篇和《浙游日记》、《江右游日记》、《楚游日记》、《粤西游日记》、《黔游日记》、《滇游日记》等著作,除佚散者外,遗有60余万字游记资料,死后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记》。世传本有10卷、12卷、20卷等数种,主要按日记述作者1613~1639年间旅行观察所得,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作了详细记录,在地理学和文学上做出卓有价值的贡献。 3、禹贡学会 答:1934年2月顾颉刚和谭其骧在北平创办的学术团体。以《尚书》中的一篇我国最早的地理著作《禹贡》命名,主要成员是燕京、北大、清华、辅仁的学生和青年教师。以研究地理沿革为主要内容,同时也强调要重视当前地理的研究,并创办《禹贡》半月刊发表研究成果,1937年抗战军兴,学校内迁,学会无形解散。禹贡学会培养了大批人才,在当时学术界兴起了研究历史地理学的高潮,为今后历史地理学的发展打下了扎实基础,现代中国历史地理学科的三位奠基人谭其骧、侯仁之、史念海均出自禹贡学会。 4、羁縻州 答:羁縻州是指古代朝廷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所置之州。以情况特殊﹐因其俗以为治﹐有别于一般州县。相当于现在的自治区。值得注意的是,古代羁縻地并非都是少民,果敢杨姓土司和大勐稳段姓土司全都是汉人。 二、问答题 1、秦汉至明清行政区划演变的情况。 答:任何行政组织都是有管理层次的,每一个层次都有一定的管理幅度,层次和幅度之间存在着反比例关系,层次级数多,每个层级的管理幅度就小。反之,层次级数少,管理幅度就大。一个国家的管理幅度要分成若干层次,而且层次级数是行政区划体系中最基本的要素。一般来说层级越多,上下的阻隔越远,政令不

中国山脉和城市对照分布图

大兴安岭 -黑龙江 -内蒙古,太行山 -河北 -山西,吕梁山 -山西 -陕西,巫山 -湖北-重庆,大巴山 -陕西-四川,武夷山 -江西-福建,南岭 -湖南 -广东,祁连山 -甘肃-青海,阿尔金山 -新疆 -青 海秦岭淮河一线也很重要。 大兴安岭是黑龙江和内蒙的界山。 燕山、军都山是北京和河北的界山。 太行山是河北、河南与山西的界山。 伏牛山、桐柏山是河南和湖北的界山。 大别山是河南和安徽的界山。 壶瓶山是湖北湖南的界山。 幕阜山是湖北和江西的界山。 巫山是湖北和重庆的界山。 武夷山是江西和福建的界山。 雁荡山是浙江和福建的界山。 南岭是湖南、江西和广东的界山。 秦岭是陕西和湖北、重庆、四川的界山。 贺兰山是宁夏和内蒙的界山。 祁连山是甘肃和青海的界山。 阿尔金山是新疆和青海的界山。 昆仑山是新疆和西藏的界山。 唐古拉山是青海和西藏的界山。 怒山是云南和西藏的界山。 南岭广东和湖南的分界线 一月平均气温 8°C 等温线 秦岭南方北方分界线水田和旱地分界线一月 0°C 等温线 800 等降水量分界线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分界线 水稻种植和小麦种植分界线 大兴安岭松辽平原和内蒙古高原分界线400mm 等降水量分界线 第二阶梯和第一阶梯分界线西北和东北分界线 种植业和放牧业分界线 雪峰山脉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分界线 天山山脉南边是塔里木盆地和北边是准噶尔盆地的分界线

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和南亚平原分界线 东亚和南亚分界线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分界线热带 季风气候和高山气候分界线 第二、三阶级分界线 太行山山脉山黄土高原和黄淮海平原分界线山西 和河北分界线 中国地理重要分界线 1(1)黄土高原:长城以南 -日月山以东 -太行山以西 -秦岭以北 (2)内蒙古高原:东起大兴安岭 -西至马鬃山 -南沿长城 -北接蒙古 (3)云贵高原:我国西南部,包括云南省东部,贵州全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西北部和四川、湖北、湖南等省边境 (4)青藏高原:向东是横断山脉 -向南和向西是喜马拉雅山脉 -向北是昆仑山脉2(1)200mm 等降水量线:阴山 -贺兰山 -祁连山 -巴颜喀拉山 -冈底斯山一线(2) 400mm 等降水量线:大兴安岭西坡 -经张家口 -兰州 -拉萨附近 -达喜马拉雅山东部 (3) 800mm 等降水量线: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 3(1)内流区外流区分界线: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祁连山(东端)一线(2)季风区非季风区分界线:大兴安岭 -阴山 -贺兰山 -喜马拉雅山 (3)农耕区畜牧区分界线:东北松嫩平原西部-辽河中上游-阴山山脉-鄂 尔多斯高原东缘(除河套平原)-祁连山山脉(除河西走廊)-青藏高原东缘(4)小麦水稻种植分界线:秦岭一淮河 4(1)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分界线:昆仑山-祁连山 -巴彦克拉山 -横断山( 2)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 -巫山 -雪峰山 5(1)棉花种植最北界:南疆 ( 2)甘蔗种植最北界:四川盆地 秦岭——淮河一线, 1、地理分区上: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2、气候类型上:温带季风气候(北)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南)的分界线。 3、温度带上:暖温带(北)与亚热带(南)的分界线。 4、自然带上: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南)的分界线。 5、典型植被上:温带落叶阔叶林(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的分界线。 6、土壤上:棕壤(北)和红、黄壤(南)的分界线。 7、水文上:黄河水系与长江水系的分水岭。 8、干湿地区上:半湿润地区(北)与湿润地区(南)的分界线。 9、地形上:华北平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分界线。 10 、一月份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经过地区。 11 、年降水量 800 毫米等降水量线。

智慧树知到《中国历史地理概况》章节测试及见面课答案

智慧树知到《中国历史地理概况》章节测试及见面课答案 第1 章单元测试 1、什么是历史地理? 答案:Historical geography 2、历史时期的地理现象,地理要素是通过什么办法来研究的? 答案:历史文献 3、当今的北京在辽朝统治下时叫什么? 答案:南京 4、清朝在乾隆二十四年所达到的疆域范围是多少? 答案:1300 万平方公里 5、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地理:(排除题,选出错误的答案)学习历史地理有利于: 答案:了解世界的资源分布 6、历史时期的地理与今天的地理,。 答案:不一定相同,但有演变的关系、必定有演变关系 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 答案:轻于空气的航空器能够飞行是因为其比重比空气轻;、飞机和滑翔机的主要区别在于他们是否有动力装置;、直升机是通过其动力装置直接驱动旋翼旋转而产生升力的航空器; 8、使用无人机,可以拍到: 答案:古城遗址的轮廓、建筑物的鸟瞰图 9、学习中国历史地理,应该: 答案:多作实地考察、多看文献资料、掌握地理学原理、关注新技术 10、下面哪本书的内容与历史地理知识无关: 答案:《平凡的世界》、《西游记》 11、什么是历史地理?历史地理是____。 答案:Historical geography 第2 章单元测试 1、“中国”两字最早出现在何尊中。 答案:正确 2、疆域是由统治者给你划定的一条明确的界限,一定的空间范围,是否正确? 答案:正确 3、早期关于“中国”一词的使用,不是政治空间,而具有鲜明的文化区特征 答案:对 4、中国早期的文字是甲骨文。 答案:错误 5、中国古代的军乐是传递信息的。 答案:正确 6、中国历史上基本统一、疆域范围较大的政权有: 答案:西汉、唐、清 7、说中国的领土像一张秋海棠叶子,是指哪一阶段? 答案:未承认外蒙古独立前的中华民国 8、以下哪一阶段属中国历史上的大分裂?

高二中国人口地理说课稿

高二中国人口地理说课稿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高二中国的人口地理说课稿 中国的人口地理说课稿教学目的 1.通过讲授我国人口的数量、分布、增长等内容,让学生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情况;了解我国由于人口基数大,增长快而带来的一系列人口问题,并且理解计划生育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的重要意义。 2.培养学生使用“人口分布图”专用地图的能力,并培养学生一定的计算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介绍有关华侨、华人的知识,使学生理解我国的华侨政策,通过了解华侨的爱国行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讲述我国人口特点、人口问题、人口政策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口观教育。

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我国人口在世界上的地位及其分布的特点;我国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难点是进行关于“人口的发展要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环境的承载量相适应”的人口观教育。 教学方法主要应用谈话法和讲授法。 教具挂图“中国人口分布图”,投影片“人口迁移图”讲授提纲 第一节中国的人口 「第一课时] 一、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人口总数为亿 占世界总人口的22% 二、人口分布不均 l.我国的人口密度:131人/平方千米。 2.我国人口的分布 界限:黑河—腾冲一线 东部人口密度大,尤其是沿海平原,西部人口密度小。

原因:自然、社会经济、开发时间长短等原因。 三、我国人口的迁移 四、华人与华侨 1.概念 我国对华侨的政策 [第二课时] 五、我国人口增长过快及带来的问题 1.我国人口突出特点 ①人口基数大 ②增长速度快 2.人口增长快的原因 ①解放以来医疗卫生条件有所改善 ②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③出生率高,死亡率降低 3.人口问题: 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的关系 问题 ①人民生活水平低 ②交通、住房、教育等社会问题 ③对环境破坏程度大

我国的主要山脉、地形的分布

我国的主要山脉、地形的分布 1.地势呈阶梯状分布 地势是指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打开中国地形图,它展示了中国地形的高低起伏。读图2.1—1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和图2.1-2中国东西向(北纬32°)地形剖面图,可以明显地看出我国西部多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东部则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因此,中国的地势总的特征是西部高、东部低,从青藏高原向北、向东,各类地形呈阶梯状逐级降低。 三级阶梯概况如下表所示: 第一阶梯 4000米以上 高原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第二阶梯 1000-2000米之间 高原、盆地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 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第三阶梯 500米以下 平原、丘陵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地形的影响是指地形地势特征对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我国地势的特征是: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其有利的影响有三方面:第一,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第二,使我国许多大河流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第三,许多大河从高一级阶梯流向低一级阶梯的地段时,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产生巨大的水能。其不利的影响是:东西方面的铁路、公路施工时难度较大。 活动(1):读中国地势三级阶示意图,认识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的界线及其影响: ①看图2.1-1,填出阶梯分界 第一、二阶梯:第二、三阶梯:②中国大陆地势西高东低,面向海洋,这种分布对气候和河流可能会产生什么影响? 对气候的影响:对河流的影响:③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向低一级阶梯时,落差会有什么变化?有什么利用价值? ④中国地势对东西部交通会产生什么影响? 2.地形复杂多样 从中国地形图(图2.1-3)上可以看出,中国山川壮丽,境内绵延不绝的山岭;有气势磅礴的高原和一望无际的平原;还有群山环抱的盆地和起伏和缓的丘陵。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这些山脉多为东西走向和东北——西南走向,南北走向和西北一东南走向的山脉较少。

2019中国历史地理概况智慧树知到最新满分单元测试答案

什么是历史地理? 历史时期的地理现象,地理要素是通过什么办法来研究的? 当今的北京在辽朝统治下时叫什么? 清朝在乾隆二十四年所达到的疆域范围是多少? 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地理:(排除题,选出错误的答案)学习历史地理有利于 疆域是由统治者给你划定的一条明确的界限,一定的空间范围,是否正确? “中国”两字最早出现在何尊中。 早期关于“中国”一词的使用,不是政治空间,而具有鲜明的文化区特征。 中国早期的文字是甲骨文。 可在网址妙状元.com获取完整版 可在网址妙状元.com获取完整版 可在网址妙状元.com获取完整版 中国古代的军乐是传递信息的。 儒家曾经建立一种什么制度? 县是从什么时期出现的? 行政区划是哪种制度的产物: 省制形成于: ______时期将所有的郡撤销。 确定首都需要考虑的因素表述不正确的是_____。 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的是: 中国历史首都迁移的主要轨迹是: 首都要统治全国需要通过______来保证信息、人员、重要的物资上通下达。 宋朝时期的开封称为_______。 出现城市的条件不包括哪些? _______时期,曾经下命令要天下的县城都建城墙。 中国从什么时期把做买卖的人称为商人? “车同轨”的意思是: 以下哪些城市是近代交通路线的产物: 长城功能是什么? 明代长城东起________,西至_________。 可在网址妙状元.com获取完整版 沟通湘江水系跟漓江水系是哪条河流? 京杭运河沟通的水系不包含的是: 京杭大运河形成于: 近年来的遗传学家认为世界上人基本上都是来自非洲。 从科学的原理分析,每个地方的人只有一种就是外来的。 中国历代留下来的户口登记是真正的人口数字。 中国人口突破4亿是在清朝时期。 “胡焕庸线”是从:满洲里——阿里。 炎黄子孙这是文化认同 双方军事上、政治上是对立的,无法通婚。 所谓百越不是100个越族,就是很多越族,有山越、瓯越、骆越、闽越。 云南大学已故的著名历史学家方国瑜先生是纳西族。 孔子教他的弟子六艺,六门主要的课程,其中有一门叫驭,就是赶车。 下列哪个选项正确地描述了农具的发展过程 可在网址妙状元.com获取完整版 中国的气侯大多数地方实际上是季风气候 移民跟农业生产相互促进,人口增长跟农业生产也是相互促进。 很多农作物带个洋字,带个西字,带个番字这些作物,这些品种好多都是外来的。长平之战要把几十万俘虏全部杀掉,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俘虏威胁大。

中国山脉走向图1概要

中国山脉走向 三横:指东西走向的三列大山: 北列指天山——阴山。 中列昆仑山——秦岭。 南列是南岭。 三纵:指东北—西南走向的三纵山脉。 一纵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二纵长白山——武夷山。 三纵是台湾山脉 一弧山:即指喜马拉雅。

中国山脉走向: 1. 东西走向: ①天山山脉,阴山山脉 ②昆仑山脉,秦岭 ③南岭, 大别山山脉,大巴山脉, ,巴颜喀拉山,燕山山脉. 2.东北-西南走向: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长白山脉-武夷山脉, 台湾山脉, 阿尔金山脉,吕梁山,罗霄山脉,幕阜山脉,千山山脉,乌蒙山脉,五指山脉.武陵山脉, 3.南北走向: 贺兰山脉,横断山脉,六盘山脉. 4.西北-东南走向: 阿尔泰山脉,祁连山脉,巴颜喀拉山脉,小兴安岭.喀喇昆仑山脉,小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脉, 5.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脉,唐古拉山脉,宁镇山脉.

中国的十大山脉 众多高大雄伟的山脉按照不同走向构成了中国地形的“骨架”,并形成许多山系。中国著名的大山脉有:喜玛拉雅山、昆仑山、天山、唐古拉山脉、秦岭、大兴安岭、太行山、祁连山、横断山等。 喜马拉雅山脉:呈弧形分布在中国与印度、尼泊尔等国的边境上,绵延2400多公里,平均海拔6000米,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13米,是世界最高峰。 昆仑山脉:西起帕米尔高原,东至中国四川省西北部,长达2500多公里,平均海拔5000-7000米,最高峰公格尔山海拔7719米。 天山山脉:横亘在中国西北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中部,平均海拔3000-5000米,最高峰托木尔峰海拔7455.3米。 唐古拉山脉:位于青藏高原中部,平均海拔6000米,最高峰各拉丹冬峰,海拔6621米,是中国最长的河流――长江的源头。 秦岭:西起甘肃省东部,东到河南省西部,平均海拔2000-3000米,主峰太白山海拔3767米。是中国南北之间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 大兴安岭:北起中国东北部的黑龙江省漠河附近,南至老哈河上游,南北纵长1000公里,平均海拔1500米,主峰黄岗梁海拔2029米。 太行山脉:自北向南横亘于黄土高原东部边缘,南北长400多公里,平均海拔1500-2000米,主峰小五台山海拔2882米。 祁连山脉:绵亘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祁连山主峰海拔5547米。 横断山脉: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西藏、四川和云南三省区交界处,平均海拔2000-6000米,最高峰贡嘎山海拔7556米。 台湾山脉:纵贯台湾岛东侧,平均海拔3000-3500米,主峰玉山海拔3952米。

历史人口地理

1.1 【单选题】关于中国人口的来源,机械增长是指()。 ?A、本地人口出生、死亡的结果 ?B、外地人口迁入和本地人口死亡的结果 ?C、外地人口死亡和本地人口迁出的结果 ?D、外地人口迁入和本地人口迁出的结果 我的答案:D 【多选题】历史上,()曾迁入古代中国的中原地区或今天中国范围。 回鹘 ?B、高丽 ?C、契丹 ?D、昭武九姓 我的答案:ABCD 【判断题】关于中国人口来源的基本观点,“外来说”一派认为今天的世界人口来源于南美洲。 () 我的答案:× 【判断题】根据记载,公元前2世纪左右,乌孙、月支等南迁。() 我的答案:× 1.2 1 【单选题】中国历代实际人口与户籍人口对比情况是()。 A、实际人口大于户籍人口 B、户籍人口大于实际人口 C、实际人口和户籍人口相当 D、实际人口长期是户籍人口的两倍 我的答案:A 得分:33.3分 2 【多选题】在中国历史时期,调查户口主要是为了()。 A、兵役 B、徭役 C、征收赋税 D、划分土地 我的答案:ABC 得分:33.3分 3 【判断题】中国历史上真正符合现代意义上的人口普查最早出现在清朝末年。()

我的答案:√ 1.3 1 【单选题】公元初,中国人口的数量大约是()。 A、2千多万 B、4千多万 C、6千多万 D、8千多万 我的答案:B 得分:0.0分 2 【多选题】中国古时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总体而言是增长缓慢,也就是()。 A、高出生率 B、低死亡率 C、低增长率 D、高死亡率 我的答案:ACD 得分:33.3分 3 【判断题】中国古时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之一是比较平稳,没有大起大落出现。() 我的答案:√ 1.4 1 【单选题】秦国与赵国之间爆发的大规模战役(),秦国战胜赵国,并且坑杀赵国40万降兵而告终。 A、邯郸之战 B、长平之战 C、伊阙之战 D、破赵之战 我的答案:B 得分:50.0分 2 【多选题】建安七子中,因瘟疫而亡的是()。 A、孔融 B、陈琳 C、徐干 D、刘祯 我的答案:BCD 1.5 1 【单选题】湖广填四川的人口迁移发生在()。 A、元朝 B、明朝 C、清朝

中国主要山脉位置及特征

中国主要山脉位置及特征 大兴安岭 118°-123°E ;43.4°-52.6° ′N 南北长约1220 公里,是东北平原与内蒙古高原的分界线,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农牧区分界线。大兴安岭是嫩江发源地,也是辽河水系,松花江和嫩江水系与其西北侧的黑龙江源头支流的分水岭。长白山脉 123°40'~131°E 41°~44°30'N 是辽、吉、黑三省东部山地的总称。 狭义的长白山位于吉林省东南部,是长白山最高部分,又称白头山,是中、朝两国界山,白头山天池,是松花、图们、鸭绿三江发源地。中朝两国的界湖,长白山是一座休眠火山,历史有过数次喷发,长白山景色秀丽,是我国十大名山之一,与五岳齐名。 天山山脉 是准噶尔盆地(中温带)与塔里木盆地(暖温带)分界线。 塔里木盆地被高山团团围住,气候特别干燥,大多是沙漠地带,只有边缘地区的绿洲上能种粮,棉和瓜果。 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的山地不很高,而且有很多缺口,大西洋、北冰洋的气流能够进入。所以气候比较湿润,除了盆地内一些绿洲可以种植春小麦、棉花、瓜果。 这里的草场也很优良,畜牧业发达,有著名的克拉玛依油田。 太行山 36-40° N;112-115° E 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分界线。东北-西南走向。 山脊海拔1.5002.000 米,位于北京、河北、山西、河南之间。 绵延400余公里,为山西与河北、河南两省的天然界山。 太行山北高南低,大部分海拔在1200 米以上。 贺兰山 38.8°N ;106°E 位于宁夏与内蒙古交界处。南北走向、山势雄伟,蒙古语称骏马为"贺兰",故名贺兰山。 海拔2000~3000 米,是中国西北地区的重要地理界线。 贺兰山植被垂直带变化明显,贺兰山自然资源丰富,山前冲积平原上草场辽阔,是宁夏滩羊的重要产区,滩羊二毛皮古称"千金裘" 贺兰山是温带荒漠与温带荒漠草原,温带荒漠与温带荒漠草原的分界线,又是西北内流区温带荒漠与温带荒漠草原与外流区的分水岭,高耸的地形及良好植被对保护富庶的宁夏平原具有重要作用。 祁连山 36-39° N, 95°-10 3 ° E 位于青海省与甘肃省交界处,河西走廊西南侧,聚宝盆柴塔木盆地东北侧,由多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平行山脉和宽谷组成。 秦岭 34°N,100-112°E 我国中部的西走向山脉,南北方重要地理分界线。 西起甘肃南部,经陕西南部到河南西部,为黄河支流渭河与长江支流嘉陵江、汉水的分水岭。主峰太白山海拔3,767 米,秦岭北部的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

中国的地形——山脉

中国的地形——山脉纵横交织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山脉纵横交错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掌握主要山脉的名称、走向及其在图上的分 布。 2、培养学生读图和分析各类地形图的能力。 3、通过对我国壮丽山河的学习,激发学生的自豪感,进一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4、通过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合作精神以及对科学探究精神,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1 、主要山脉的分布 三、教学难点 1、识别主要山脉的走向 四、教学课时: 1、课时 五、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如果把中国版图当作一只雄鸡,我们已经经过了繁琐拔鸡毛(认识省级行政单位名称简称),吃鸡肉(认识中国行政图)。是不是就完了呢?不是,我们要把吃鸡肉进行到底。做一个吃肉不吐骨头的人,当然,如果之前鸡肉没有吃干净的话,肯定是要塞牙缝的。今天,我们就来啃鸡骨头——认识中国的地形。 (板书: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中国的地形——中国的山脉) 1山脉纵横交织:(板书) 1、过渡:在我国的三级阶梯都是以山脉为界,感觉山脉就像骨架一样。事实上,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脉纵横交错,构成了地形的骨架。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许多高大而绵长的山脉,纵横交错分布在广阔的国土上。很多山脉成为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如各地理区域的分界线、一些省区的分界线、一些气候区的分界线、其他各地形区的分界线等。要认识我国各地形区的具体分布,首先要了解山脉的分布,记住山脉的走向及其分布。掌握好本节知识,为第三、四节学习高原、盆地、平原、丘陵等地形区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第四章中国的气候及下册书中国分区部分做好铺垫。因此教材把主要山脉安排在其他各地形区的前面讲述,可见本节知识在全章中的重要地位。今天,我们的任务就是把这些骨头给啃掉。(板书:地形的骨架) 2、读图(出示: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

智慧树知到《中国历史地理概况》章节测试答案

第1章单元测试 1、什么是历史地理? 答案:Historical geography 2、历史时期的地理现象,地理要素是通过什么办法来研究的? 答案:历史文献 3、当今的北京在辽朝统治下时叫什么? 答案:南京 4、清朝在乾隆二十四年所达到的疆域范围是多少? 答案:1300万平方公里 5、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地理:(排除题,选出错误的答案)学习历史地理有利于:答案:了解世界的资源分布 6、历史时期的地理与今天的地理,。答案:不一定相同,但有演变的关系、必定有演变关系 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答案:轻于空气的航空器能够飞行是因为其比重比空气轻;、飞机和滑翔机的主要区别在于他们是否有动力装置;、直升机是通过其动力装置直接驱动旋翼旋转而产生升力的航空器; 8、使用无人机,可以拍到: 答案:古城遗址的轮廓、建筑物的鸟瞰图 9、学习中国历史地理,应该: 答案:多作实地考察、多看文献资料、掌握地理学原理、关注新技术 10、下面哪本书的内容与历史地理知识无关: 答案:《平凡的世界》、《西游记》

11、什么是历史地理?历史地理是____。 答案:Historical geography 第2章单元测试 1、“中国”两字最早出现在何尊中。 答案:正确 2、疆域是由统治者给你划定的一条明确的界限,一定的空间范围,是否正确? 答案:正确 3、早期关于“中国”一词的使用,不是政治空间,而具有鲜明的文化区特征 答案:对 4、中国早期的文字是甲骨文。 答案:错误 5、中国古代的军乐是传递信息的。 答案:正确 6、中国历史上基本统一、疆域范围较大的政权有: 答案:西汉、唐、清 7、说中国的领土像一张秋海棠叶子,是指哪一阶段? 答案:未承认外蒙古独立前的中华民国 8、以下哪一阶段属中国历史上的大分裂? 答案:十六国、五代十国 9、历史统一的范围是指:

瑷珲腾冲人口地理分界线

xx人口地理分界线: 瑗珲—xx线 1935年,在中国的自然地图上,出现了一条人口地理的分界线: 瑗珲—xx线。 这条线是当时著名的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教授在创制中国人口分布图和人口密度图的同时考定的。它是一条在地图上看得见,但在当地考察时却找不到的线,但实际上是中国历史与地理发展的分水岭。 首先,它是一条人口地理的分界线。由东北至西南,从黑龙江瑗珲(今黑河)到云南腾冲作一直线,就是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以此线为界,约有94%的人口居住在约占全国土地面积42.9%的东南部地区,约6%的人口居住在约占全国土地面积57.1%的西北部地区。 其次,它是一条自然地理的分界线。它基本上和我国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重合,两边地理、气候迥异,所以它不仅是我国人口民族地理分界线,也是我国的自然地理分界线。 再次,它是历史地理分界线。从历史上看,这条线是中原王朝直接影响力和中央控制疆域的边界线,是汉民族和其他民族之间战争与和平的生命线,还是中国历史地理分界线。从这条线的周边,可以清晰寻找中国的疆域、今天我们称之为中华文明的影响是如何从中原地带,一点点拓展到西部与北部的踪迹。 这条线穿越的省会及xx有: (1)xx段 xx--xx--xx (2)xx段 河北张家口--山西大同--朔州--忻州——太原——临汾(洪洞县)

(3)xx段 河南三门峡市——陕西西安——商洛——汉中 (4)xx段 绵阳(江油、北川)--成都——雅安——西昌——攀枝花 (5)云南段昆明——大理(巍山)--腾冲 后来在1984年,我国将这条线修订沿长至瑞丽。这条线在人口地理学和历史地理学中如此重要。后来人们就以它的考订者的名字命名为“胡焕庸线”。 72年之后,这条看不见的线仍然主宰着中国东、西部的人口地理分布,与72年前相比,西部有些地区的人口增加了,但东多西少的格局基本上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

中国山脉河流分布图

中国山脉河流分布图

中国山脉河流分布图 1.山脉(1)喜马拉雅山:亚洲雄伟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包括世界上多座最高的山,有110多座山峰高达或超过海拔7,300公尺(24,000呎)。其中之一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也称埃佛勒斯峰,萨加·玛塔峰),高达8844.43米(29,035呎)。它耸立在青藏高原南缘,分布在我国西藏和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和不丹等国境内,其主要部分在我国和尼泊尔交接处。西起帕米尔高原的南迦帕尔巴特峰,东至雅鲁藏布江急转弯处的南迦巴瓦峰,全长约2500公里,宽200-300公里。经纬度:27° 59' N, 86° 56' E (北纬27度59分,东经86度56分)。(2)横断山:中国四川、云南两省西部和西藏自治区东部一系列南北向平行山脉的总称。山岭海拔多在4,000?5,000公尺,岭谷高差一般在1,000?2,000公尺以上。山高谷深,横断东西间交通,故名。山岭自西而东包括伯舒拉岭、高黎贡山、怒山、宁静山、云岭、沙鲁里山、大雪山、邛崃山等。在北纬25°?29°40′之间基本上是南北走向,北纬29°40′以北向西北展开,北纬25°以南向东南撒开。总地势北高南低,高于5,000公尺的山峰多有雪峰、冰川。位于北纬27°10′的玉龙雪山海拔5,596公尺,为中国纬度最南的现代冰川分布区。山岭褶皱紧密,断层成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大渡河、安宁河等许多大河都沿深大

断裂发育。(3)昆仑山:昆仑山西起帕米尔高原,山脉全长2500公里,平均海拔5500~6000米,宽130~200 公里,西窄东宽总面昆仑山和帕米尔地图积达50多万平方公里,最高峰在于青、新交界处,名为新青峰——布格达板峰,海拔6860米,是青海省最高点。(4)巴颜喀拉山:昆仑山脉东延部分。位于中国青海省中部偏南。旧称巴颜喀喇山。巴颜喀拉(喇)在蒙古语的意思,是“富饶青(黑)色的山”。藏语叫“职权玛尼木占木松”,即祖山的意思。属褶皱山,西北一东南走向。西拉可可西里山,东接松潘高原和邛崃山。全长780千米。海拔5000米左右。主峰(藏名勒那冬则)海拔5267米,雅拉达泽山海拔5202(一说5442)米。为黄河与长江河源段的分水岭,也是黄河源地。北坡平缓,南坡深切,多峡谷。山麓有约古宗列盆地。巴颜喀拉山在青海中部偏南,为昆仑山脉南支,西接可可西里山,东连岷山和邛峡山。这里是长江与黄河源流区的分水岭,北麓的约古宗列曲是黄河源头所在,南麓是长江北源所在。(5)天山:天山是亚洲中部的一条大山脉,横贯中国新疆的中部,西端伸入哈萨克斯坦。长约2500公里,宽约250--300公里,平均海拔约5000米。最高峰是托木尔峰,海拔为7435.3米,汗腾格里峰海拔6995米,博格达峰的海拔5445米。这些高峰都在中国境内,峰顶白雪皑皑。新疆的三条大河----锡尔河、楚河和伊犁河都发源于此山。天山的雪峰----博格达峰

初二地理《我国主要山脉》教案.doc

初二地理《我国主要山脉》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山脉的概念,掌握我国主要山脉的名称及其分布。 2.通过上述学习活动,培养学生了解和分析山脉特征的能力。 3.通过介绍我国登山健儿攀登珠穆朗玛峰的动人事迹,激励学生向登山运动员学习,树立爱我中华,热爱科学,勇攀科学高峰的思想。 教学重点我国山脉的分布。 教学方法讲授法与练习法相结合。 教具“中国地形图”、中国政区空白图投影片、“中国政区空白图”(每位同学一张) 课时 1课时。 教学提纲 一、山脉的概念 1.山脉的概念 2.山脉的走向 二、我国主要山脉的分布 1.东西走向的山脉 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2.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长白山、武夷山;

台湾山脉。 3.南北走向的山脉 贺兰山、横断山。 4.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 阿尔泰山、祁连山。 5.喜马拉雅山脉和珠穆朗玛峰 三、山脉构成地形的骨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区面积占全国的2/3。众多的山脉纵横交错,构成了我国地形格局的主要骨架,而且形成地理上重要的分界线,所以学习我国山脉的分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什么叫山脉呢?我国山脉又有哪些特点呢?现在就来研究这些问题。 学习新教材 第二节主要山脉 [板书] 一、山脉的概念[板书] 1.山脉:山地绵延很长、有一定走向,好像脉络似的,叫做山脉。[板书] [展示投影片]指导学生看“山脉走向示意图”,说明山脉走向的种类。(见图2) 图2 山脉走向示意图 2.走向:山脉的延伸方向称山脉的走向。我国山脉的走向大致有四

种:南北走向、东西走向、东北—西南走向和西北—东南走向。 例如:贺兰山脉是南北走向的山脉;天山山脉是东西走向的山脉;大兴安岭是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阿尔泰山脉是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 [提问] 读“我国山脉分布示意图”说出我国山脉的主要走向是什么?(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 我国山脉很多,从走向看,大致以东西走向的山脉和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为主,这两类主要走向的山脉互相交织,大体构成了网格状排列。 [教师讲解] 我们学习山脉,不仅要记住主要山脉的名称,还要掌握它的走向和准确的分布位置。下面我们就介绍主要的山脉。 二、我国主要山脉的分布 [板书] 1.东西走向的山脉 [板书] [读图] 读“我国山脉分布示意图”说出东西走向的山脉的名称。 [教师讲解] 教师在空白投影片上边画边讲,并且提示学生注意山脉的走向和分布位置。 东西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三列: 天山—阴山[板书] 昆仑山—秦岭[板书] 南岭[板书] [填图练习] 指导学生在“中国政区空白图”上画出上述三列山脉并注出山脉的名称。 2.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 [板书]

中国山脉和城市对照分布图

秦岭淮河一线也很重要。 大兴安岭是黑龙江和内蒙的界山。 燕山、军都山是北京和河北的界山。 太行山是河北、河南与山西的界山。 伏牛山、桐柏山是河南和湖北的界山。 大别山是河南和安徽的界山。 壶瓶山是湖北湖南的界山。 幕阜山是湖北和江西的界山。 巫山是湖北和重庆的界山。 武夷山是江西和福建的界山。 雁荡山是浙江和福建的界山。 南岭是湖南、江西和广东的界山。 秦岭是陕西和湖北、重庆、四川的界山。 贺兰山是宁夏和内蒙的界山。 祁连山是甘肃和青海的界山。 阿尔金山是新疆和青海的界山。 昆仑山是新疆和西藏的界山。 唐古拉山是青海和西藏的界山。 怒山是云南和西藏的界山。 南岭广东和湖南的分界线 一月平均气温8°C等温线 秦岭南方北方分界线水田和旱地分界线一月0°C等温线800等降水量分界线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分界线 水稻种植和小麦种植分界线 大兴安岭松辽平原和内蒙古高原分界线 400mm等降水量分界线第二阶梯和第一阶梯分界线西北和东北分界线 种植业和放牧业分界线 雪峰山脉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分界线

天山山脉南边是塔里木盆地和北边是准噶尔盆地的分界线 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和南亚平原分界线 东亚和南亚分界线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分界线 热带季风气候和高山气候分界线 太行山山脉山黄土高原和黄淮海平原分界线第二、三阶级分界线 山西和河北分界线 中国地理重要分界线 1(1)黄土高原:长城以南-日月山以东-太行山以西-秦岭以北 (2)内蒙古高原:东起大兴安岭-西至马鬃山-南沿长城-北接蒙古 (3)云贵高原:我国西南部,包括云南省东部,贵州全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和四川、湖北、湖南等省边境 (4)青藏高原:向东是横断山脉-向南和向西是喜马拉雅山脉-向北是昆仑山脉2(1)200mm等降水量线: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2)400mm等降水量线:大兴安岭西坡-经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达喜马拉雅山东部 (3)800mm等降水量线: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 3(1)内流区外流区分界线: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祁连山(东端)一线(2)季风区非季风区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喜马拉雅山 (3)农耕区畜牧区分界线:东北松嫩平原西部-辽河中上游-阴山山脉-鄂尔多斯高原东缘(除河套平原)-祁连山山脉(除河西走廊)-青藏高原东缘(4)小麦水稻种植分界线:秦岭一淮河 4(1)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分界线:昆仑山-祁连山-巴彦克拉山-横断山(2)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5(1)棉花种植最北界:南疆 (2)甘蔗种植最北界:四川盆地 秦岭——淮河一线,1、地理分区上: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2、气候类型上:温带季风气候(北)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南)的分界线。

中国地理

中国地理教程 1、地理景观格局:包括三大自然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和三大经济区(东部沿海经济带,中部带,西部带) 2、地理景观特征:(1)、地形多样,山地高原占主体,成网格状分布。(2)、景观复杂性。(3)、现代景观与遗存景观叠置交织。(4)、人类活动广泛深刻,复杂多样。 3、地理过程特征(1)、气候季节变化明显。(2)、季风降水不稳定。(3)、地壳物质不稳定,构造运动活跃。(4)、地表起伏显著。(5)、易侵蚀的地表物质分布广泛。 4、中国的地貌特征及地理意义: (1)、地势较高,高差显著,地表起伏大,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2)、西高东低的地势趋向,使得水循环成反时针方向,加强了东部季风的大陆性,控制着大河走向,便于东西航运。(3)、地形阶梯的变化,使得中国水力资源丰富,便于水能阶梯开发。(4)、地势高低起伏较大的区域影响各不相同,三大自然区差异加大;形成了典型的垂直带谱,呈现出多样化。 5、领海:是领海基线以外宽度为12n mile的海域。 6、专属经济区:为领海基线以外的海域,宽度不超出200n mile. 8、土地利用:人类根据土地的特点,按一定的经济和社会目的采取一系列的生物和技术手段对土地进行的长期性和周期性的经营活动。它是一个把土地的自然生态系统变为人工生态系统的过程。 9、土地利用的驱动力: (1)、西部开发,扶贫与生态建设的共同驱动,即生存性经济福利—生态安全驱动。(2)、东部城市化,工业化与耕地保护的共同驱动,即最优经济福利—粮食安全驱动。 10、土地覆盖:是指自然营造物和人工建筑物所覆盖的地标诸要素的综合体。 11、土地覆盖类型的宏观变化特征:从东南向西北呈现为森林、农地与森林、草地与灌丛、半灌木与沙漠覆盖的递变。 12、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是指示大尺度植被覆盖和植被生产力的良好指标,广泛应用于大尺度植被活动状况的研究。 13、中国水热格局的特点 (1)、东寒冷夏暖热(2)、气温年较差大,四季分明。(3)、年平均气温较同纬度地区偏低。(4)、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减少。(5)、降水季节分配不均。(6)、降水变率大。 14、几条重要等值线的分界意义: 800mm 旱地和水田小麦和水稻湿润与半湿润亚热带与温带 400mm 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区森林、草原植被农耕区与游牧区东南和西北 200mm干旱与半干旱沙漠与草原 15、中国河流的径流地带:丰水带多水带过渡带少水带缺水带 16、中国耕地的分布地域: 主要集中分布在大兴安岭—张家口—榆林—兰州—藏东南边缘一线以东以南地区 17、中国人口总量特征:(1)、基数大(2)、人口波动上升(3)、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